体育教学活动设计

2024-05-20

体育教学活动设计(共8篇)

篇1:体育教学活动设计

小雨点

活动目标:

1.学会听指令,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跑。2.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雨点的样子。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小雨点”的贴饰。2.大的操场上。活动过程:

一、准备运动:

1、师:雨妈妈听说啊,最近森林里已经很久没有下雨了,小动物们都打不起精神,所以啊,今天雨妈妈要带着我的小雨点们一起去森林里玩。

2、师:现在啊,在出发前,雨妈妈要请小雨点们练习一下落下的样子,这样等会到森林里,你们就可以自由的下到想下的地方啦。

(小雨点,蹦蹦跳,跳的高,跳的低,扭扭身子,弯弯腰,跑跑跑跑,真开心)

(小碎步,上下跳,垫脚手向上伸长,蹲下手抱住膝盖,左右转身体,双手上伸挥动手掌)

二、小雨点在森林

1、师:现在啊,我们要一起去森林了,那小雨点要怎么去森林呢?(幼儿回答,可能有跳、跑,两种都试一下)

2、师:当雨妈妈说“下雨啦”,小雨点可以找一条自己喜欢的小河,沿着小河跳一跳(跑一跑)但是雨妈妈怕我的小雨点走丢,所以当雨妈妈说“雨停啦”,就请我的小雨点变成一条小河回到雨妈妈身边可以吗?刚刚雨妈妈发现,小雨点都很听话的回到了雨妈妈身边,可是小雨点都挤到一块,很危险,(小雨点有什么办法吗?)所以雨妈妈下一次再说雨停了的时候,小雨点可以变成一条小河回到雨妈妈身边吗?

3、师:现在,小雨点们是不是都熟悉了森林啊,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绿色的森林里玩耍了,不要跑到外面的大海里,不然雨妈妈就找不到小雨点了。“下雨啦”,幼儿在绿色区域四散跑,“雨停啦”,幼儿回到老师身边。

4、师:小雨点都很努力的下雨,森林里的小动物都谢谢小雨点们,XX小雨点特别认真,雨妈妈要抱一抱他,小雨点也可以和自己喜欢的朋友抱一抱,我们休息一下。

三、小雨点在农田

1、师:好,我们现在啊要去农田里帮助农民伯伯了,但是农田有点远,所以我们要变成一条小河去农田,我们要怎样才能变成一条小河呢?

2、师:好,农田到了,我们要“下雨啦”,但是只能在绿色的农田里,不然农田里的蔬菜没有雨水,会枯萎的)“雨停啦”,幼儿回来,反复一次。

3、师:“雨水流到农田里啦!”幼儿便找一个位置站好,跟着老师做小雨点在农田里流来流去的样子。三结束部分: 师:这次啊,我们下完雨,就直接去下一个地方,所以当雨妈妈说“小雨点变成一条小河啦!”,小雨点要怎么做?(幼儿回答)“下雨啦”“小雨点变成一条小河啦!”,反复两三次,最后带回班级。

篇2:体育教学活动设计

最近,我们在走访和指导幼儿园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在设计运动活动时并不了解幼儿的最近动作发展区,活动目标定位不准确,重点不突出,不知如何把握难点,活动过程和方法的设计不能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机结合。同时,还存在活动形式多样性、趣味性、运动特性不足的问题,这导致活动只能让幼儿停留在“玩玩而已”的层面,并不能有效提升幼儿的运动经验,影响了活动的预期效果。

教师在设计运动活动时,怎样才能有效提升幼儿的运动经验?以下是我们的几点思考:

一、了解幼儿的最近动作发展区

首先,教师要学习和了解幼儿各年龄段基本动作能力发展的特点(见上海市幼儿教师参考用书《运动》教材),确定不同年龄段幼儿基本动作发展的基准线。其次,教师要在日常低结构的自主式体育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在自然运动状态中的动作发展现状,归纳大多数幼儿动作发展现状与应达成的动作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了解本班幼儿的最近动作发展区。

例如,大班幼儿应该会进行各种复杂的跳跃,但在日常观察中,教师如果发现多数幼儿并不能进行连续的跨越式跳跃,就可以设计以“我来学做小刘翔”为主题的、以连续跨越多个障碍为重点内容的活动。又如,在区域运动中,教师如果发现幼儿不太会摆弄一些运动小器械或不能创新玩法,就可以设计以发展幼儿探索各种器械玩法为主的活动,如“好

新安街道特蕾新裕锦幼儿园

XINANJIEDAOTLXYJYEY

玩的路障”“高物上玩球”“篮球高手”等。再如,教师如果发现幼儿在运动中不遵守规则,相互争抢器材、乱拿乱放,或者不愿意相互协商合作运动,教师就可以设计以提高幼儿运动规则意识为主题的活动,如“双人跳水”“逃避火球”“小小快递员”等。

二、把握运动活动的目标定位

运动活动的目标应该反映本次活动想解决的主要问题,目标所概括的价值取向可以将幼儿对运动的态度情感、运动的核心经验和个性心理品质等有机整合。需要注意的是,目标所描述的核心经验要高于幼儿日常所表现的已有运动经验,表述要尽可能具体,并能突出与本次活动内容相连的、体现运动领域特质的幼儿核心经验。如大班“我来学做小刘翔”的活动目标:①能大胆连续跨跳六个以上障碍物,提升助跑跨跳的能力:②尝试分组摆放不同材料、高度、间距的栏架,并开展小组比赛,培养合作能力和勇于挑战的精神。小班“会飞的球宝宝”的活动目标:①尝试手眼协调地将皮球向上抛过2米以上的标志物;②体验将皮球抛向空中的乐趣。小班“小猪造房子”的活动目标:①喜欢在自然环境中运动,感知鹅卵石的特性,体验玩鹅卵石的乐趣;②发展搬运物体走、跑的基本运动能力。

三、确定运动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幼儿运动活动的重点,主要来源于幼儿运动课程的价值取向和幼儿的基本运动经验。幼儿运动活动的难点,就是幼儿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幼儿缺乏的基本运动经验,或者从来没有接受相关的运动教

新安街道特蕾新裕锦幼儿园

XINANJIEDAOTLXYJYEY

育,对此没有相应的认知。如幼儿跳跃中上下肢体的配合和腿部膝关节屈伸动作协调能力较差,脚落地很重,这就成为幼儿跳跃教学中的难点,也成为教师在运动活动中要提升幼儿运动经验的核心要求。

教师可以在活动目标中确定活动重点和难点。如大班“我的身体会移动”的活动目标:①能独立或合作探索运用手脚、腰腹、臀部等不同身体部位来移动身体:②提高调整自己身体移动的能力及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认知。活动重点是“独立或合作探索运用身体不同部位、来移动身体的方法”。活动难点是“移动身体时动作协调灵活,控制能力增强”。又如大班“我来学做小刘翔”的活动重点是“助跑后连续跨跳过六个有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活动难点是“连续单跳单落、跨跳不停顿、不碰到障碍物”。

四、筹划运动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在设计幼儿运动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时,要根据活动的目标和重难点,本着体现幼儿年龄特点和运动活动特点的原则来筹划。在活动开始部分,教师一般可以从引出主题、扮演角色、活动身体等角度来设计,主要让幼儿在教师语言和肢体动作的引导下迅速了解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参与兴趣。如在中班“小小魔术师”活动中,教师先集中幼儿,运用语言讲解法和演示法引出活动主题:“看!我带来了什么?(教师从身后拿出彩色短棒,幼儿抢答是棍棒、棍子),这不是一根普通的棍棒,它是一根魔棒,今天我们就来做小小魔术师,用自己的身体把棍棒变成 新安街道特蕾新裕锦幼儿园

XINANJIEDAOTLXYJYEY

一根魔棒好吗?(好!)来!先跟着我做几个动作。”教师带领幼儿做转动棍棒、掌心托棍棒走、一手支撑棍棒倾斜转圈走、两腿夹棍棒跳跃等动作。在活动的主要部分,教师可以围绕活动目标和重难点设计各种运动。以发展运动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内容,可以设计成“关键问题提问法——问题探究法——交流讨论法——再次发现探究法”。在“再次发现探究法”环节,教师要预设比第一次运动经验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提升幼儿的运动经验。如教师要求幼儿两两结对,把自己的玩法展示给对方看,相互不能重复。又如教师要求幼儿做“推小车”动作,两人合作时要手脚配合,比一比哪辆小车推的时间长。

以学习新动作为主要目标的内容,可以设计成“讲解结合示范法——练习法一保护帮助法一纠正错误法一游戏法”。在运用“游戏法”时,教师可以将幼儿学习的新动作渗透到游戏中,并在游戏中变换游戏规则,以提升幼儿的运动经验。如“我来学做小刘翔”活动中,教师在游戏环节逐渐增加栏架数量、栏间距离和高度。又如“跳马小运动员”活动中,最后的游戏规则由一个跳马增加到两个跳马,要求两人同时出发跳马,助跑速度、起跳分腿支撑落地时间要同步。

在活动结束部分,教师可以结合前面两部分,组织幼儿开展运动量小的身体放松活动。如教师可以说:“小马们本领都练好了,大家有点累了,来!我们边走边吃吃青草、喝喝水。”接着教师和幼儿一起收拾器材,最后教师围绕活动目标点评幼儿的运动现状,轻松地离开场地返回教室。附活动设计方案:

新安街道特蕾新裕锦幼儿园

XINANJIEDAOTLXYJYEY

大班运动活动:我来学做小刘翔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连续跨跳六个以上障碍物,提升助跑跨跳的能力。2.尝试分组摆放不同材料、高度、间距的栏架,并开展小组比赛,培养合作能力和勇于挑战的精神。活动准备

1.运动前向幼儿介绍刘翔刻苦训练、克服困难、为国争光的故事。2.纸箱、纸棒、高低不同的栏架、四面小旗等。3.布置分组比赛场地起点、终点线(8米左右)。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6分)教师带领幼儿每人手持一根纸棍,热身。

1.幼儿手持纸棍,利用操场空地做各种队形的跑跳交替动作。2.纸棍操:上肢左右摆动、弓步压腿、上体向左右侧屈、上体前后屈、两脚交换跳(纸棍放在地上)、连续跳过纸棍(分组把纸棍间隔放在地上分组跳跃)。

二、学习跨栏(11分)1.中国“飞人”是谁?他获得过什么冠军?他有什么本领?我们也来学跨栏好吗? 2.教师讲解示范跨一个栏的动作。

新安街道特蕾新裕锦幼儿园

XINANJIEDAOTLXYJYEY

方法与要求.先摆放一个栏架,在标志线起跑几步后,一条腿向前抬起跨过纸棍栏杆,另一条腿跟着跨过。可以先跨左腿,也可以先跨右腿,不能碰倒栏架。

3.幼儿三人一组跨一个栏。

幼儿三人一组,分散在场地四周,用纸盒、纸棍自主搭建栏架,分小组练习。

教师重点指导:三人是否能合作,是否在标志线起跑,是否跨栏时做到不碰倒栏架。

4.教师讲解示范连续跨三个栏的动作。

教师示范摆放有间隔距离的三个栏架,在标志线起跑几步后,跨过一个栏架,跑几步后再跨过一个栏架,连续跨过三个栏架。栏架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直到固定不动。5.幼儿三人一组跨三个栏。

幼儿三人一组,自主增添至三个栏架,学习连续跨栏。

教师重点指导:器材摆放时小组之间是否有影响,是否能连续跨栏,提示前一个幼儿跨完三个栏后,后面的幼儿再起跑,观察栏架间距是否合适。

6.交流分享:请多组幼儿演示连续跨栏。

三、分组跨栏比赛(8分)1.教师讲解示范:分四组开展比赛,每组四个栏架,栏间距六米,栏高依据之前的练习情况设定,各组听到“预备——跑!”的信号后,第 新安街道特蕾新裕锦幼儿园

XINANJIEDAOTLXYJYEY

一个幼儿在起点线起跑后连续跨栏,跑到终点以举旗为信号,后者起跑出发。碰倒栏架要摆放好。

2.每组按要求摆放栏架并练习。

教师重点指导:帮助幼儿布置场地(放好四面小旗),查看栏架数、间距是否合理、安全,幼儿练习是否顺利。3.分组比赛。

教师做裁判发令,引发幼儿相互加油。幼儿分组比赛(2次以上)。

四、小结讲评、放松整理(5分)1.教师简单小结讲评。2.师幼共同收拾整理器材。3.拿取衣物散步离场。

新安街道特蕾新裕锦幼儿园

篇3:体育教学活动设计

我们尝试开展了“体育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 并总结出以下的经验。

一、活动材料的设计

(一) 准备的材料考虑多功能性

比如一张报纸, 材料虽然简单, 但在体育活动中其功能就很多, 可以将纸放在胸前快速跑, 可以放在地上练习跨越, 也可以卷成纸棍玩击剑, 还可以学生间合作玩冲破纸的游戏, 最后破的报纸团卷起来可以练习投掷等等。多功能性的器材才能体现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二) 根据学生的差异, 准备的材料也应有所不同

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 小学生因为年龄、性别、身体差异等各方面的原因, 体育活动时所需要的器材类型和型号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正确观察、评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 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活动材料, 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三) 材料的拿取和摆放要尽可能方便

一节好的体育活动课的重要标志是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充分而有合理地利用一节课时间, 以达到增强儿童体质, 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目的。如果教师在活动中途摆放教材, 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因等待而使练习密度降低的情况。活动器材的摆放应该适合小学生的取用, 不致于影响学生的正常使用, 或者需要花费小学生太多的练习时间。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考虑仔细, “怎样的材料会更方便?”“是不是可以让学生来摆放?”等等。

二、活动过程的设计

(一) 活动过程

问题假设→初步体验→实验性探索→验证性学习→结论评价

举例:内容———《好玩的小砖块》

教师提出问题:“小砖块除了可以用来坐, 还能怎样玩?”学生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反应, 在学生对小砖块的玩法已有初步体验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上举砖块走怎样最稳?”“怎样跨跳最安全?”等等, 这也就是学生的实验性探索过程。接下来, 学生就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好的玩法、掌握好的玩法, 最后得出结论 (小砖块有哪些玩法、怎样才能玩得更好) 。

(二) 根据动作形成规律设计活动过程

动作形成一般要经过粗略掌握动作、改善和提高动作、巩固和运用自如三个阶段。据此, 我设计出相应的活动过程结构, 并经过实践证明, 有一定的可行性。如下:整体认识→分解学习→完整串联→熟悉巩固

举例:内容———学习第八套儿童广播操第一节

首先教师完整示范儿童广播操第一节, 使学生对第一节操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然后分解动作教学生学习。当他们能做出每个动作后, 教师就带领学生把动作连贯起来, 先是跟练, 再边说口诀边练, 然后听口令放慢速度做, 到最后听音乐做操, 使他们轻松地掌握了这节操。体育教学的精髓就是通过动作的训练最后使学生把运动内容达到熟练并自动化的程度, 在这期间有规律的强化训练必不可少,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训练。

三、活动方法的设计

1.主动探索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学法, 然后请学生自己总结经验, 然后经教师指导练习巩固动作的方法。

2.非言语指导法。非言语指导法的基本原理是心理暗示, 是指教师利用表情、动作、手势等手段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方法。

3.榜样激励法。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具体形象性、模仿性较强。针对这一特点, 教师要善于发现榜样, 并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以鼓励、刺激学生的学习。一是教师的表现作用, 二是同伴的影响作用。

4.儿歌辅助法。就是把动作的基本要领或游戏规则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 教给学生, 使他们在理解儿歌的同时记忆动作的要领或学习的规则。

四、几点体会

(一) 激励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欲望

同样是教学生画苹果, 中国教师往往是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苹果, 日本教师则是在讲台上放一个苹果, 而美国的教师则是每人发一个苹果, 放手让学生自己画, 如果学生画得像胡萝卜, 就鼓励他, 能否种出长得像胡萝卜的苹果来。而在我国, 则早已把这类学生打入异类, 严加批评。美国教师的可鉴之处就在于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创造的个体。由此可见, 没有了创新, 哪来的进步呢?所以, 要从小就激励每个学生有创新的欲望。

案例:玩呼啦圈

一般在玩呼啦圈中, 大部分是在腰间转动, 学生乏味, 兴趣也不浓。我让学生开动脑筋, 进行各种思维活动。

1. 扩散思维。

圈可在手上、颈上、上臀中、膝中旋转, 也可单脚进行等, 总之, 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和表现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 让呼啦圈在学生的手里成为转动的精灵, 学生则是和精灵共舞的仙子。

2. 求异思维。

一组学生手持圈成一排, 另一组玩“钻山洞”游戏;把圈当成铁环, 可进行滚圈游戏;两人一组, 两圈放在地上, 互相进行“绕8字”游戏;也可以站在圈中进行“推出圈、拉进来”的素质练习等。

经过以上的创新练习, 学生由乏味变成兴致勃勃, 变体育的枯燥教学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游戏, 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创新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都产生了创新欲望。

(二)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育中, 不但要注意学生知识的增进和道德的养成, 还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使他们成为学习、锻炼的主人。可让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归纳得出新知识,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

案例:学习弯道跑技术

在“弯道跑”技术讲解中, 一般都是教师示范一次, 学生练习几次, 但以往的经验告诉我, 这样做, 学生难以专心听讲、专心练习, 仅是完成任务的观点。这次, 我改变一下方法, 先不讲解示范, 而让学生先自己进行练习, 在跑动中提示学生注意直道和弯道上身体姿势的变化, 在弯道上左脚和右脚着地部位, 两个手的摆臂幅度大小, 最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自身体验得出弯道跑的技术要领, 教师适时进行表扬鼓励, 认可学生的能力。

学生自己归纳, 自主学习, 又得到了教师的认可, 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弯道跑技术的教学, 学生学得轻松, 教师教得轻松,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篇4:体育教学活动设计

我们尝试开展了“体育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并总结出以下的经验。

一、活动材料的设计

(一)准备的材料考虑多功能性

比如一张报纸,材料虽然简单,但在体育活动中其功能就很多,可以将纸放在胸前快速跑,可以放在地上练习跨越,也可以卷成纸棍玩击剑,还可以学生间合作玩冲破纸的游戏,最后破的报纸团卷起来可以练习投掷等等。多功能性的器材才能体现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二)根据学生的差异,准备的材料也应有所不同

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小学生因为年龄、性别、身体差异等各方面的原因,体育活动时所需要的器材类型和型号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正确观察、评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活动材料,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三)材料的拿取和摆放要尽可能方便

一节好的体育活动课的重要标志是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充分而有合理地利用一节课时间,以达到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目的。如果教师在活动中途摆放教材,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因等待而使练习密度降低的情况。活动器材的摆放应该适合小学生的取用,不致于影响学生的正常使用,或者需要花费小学生太多的练习时间。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考虑仔细,“怎样的材料会更方便?”“是不是可以让学生来摆放?”等等。

二、活动过程的设计

(一)活动过程

问题假设→初步体验→实验性探索→验证性学习→结论评价

举例:内容——《好玩的小砖块》

教师提出问题:“小砖块除了可以用来坐,还能怎样玩?”学生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反应,在学生对小砖块的玩法已有初步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上举砖块走怎样最稳?”“怎样跨跳最安全?”等等,这也就是学生的实验性探索过程。接下来,学生就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好的玩法、掌握好的玩法,最后得出结论(小砖块有哪些玩法、怎样才能玩得更好)。

(二)根据动作形成规律设计活动过程

动作形成一般要经过粗略掌握动作、改善和提高动作、巩固和运用自如三个阶段。据此,我设计出相应的活动过程结构,并经过实践证明,有一定的可行性。如下:整体认识→分解学习→完整串联→熟悉巩固

举例:内容——学习第八套儿童广播操第一节

首先教师完整示范儿童广播操第一节,使学生对第一节操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然后分解动作教学生学习。当他们能做出每个动作后,教师就带领学生把动作连贯起来,先是跟练,再边说口诀边练,然后听口令放慢速度做,到最后听音乐做操,使他们轻松地掌握了这节操。体育教学的精髓就是通过动作的训练最后使学生把运动内容达到熟练并自动化的程度,在这期间有规律的强化训练必不可少,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训练。

三、活动方法的设计

1.主动探索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学法,然后请学生自己总结经验,然后经教师指导练习巩固动作的方法。

2.非言语指导法。非言语指导法的基本原理是心理暗示,是指教师利用表情、动作、手势等手段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方法。

3.榜样激励法。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具体形象性、模仿性较强。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善于发现榜样,并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以鼓励、刺激学生的学习。一是教师的表现作用,二是同伴的影响作用。

4.儿歌辅助法。就是把动作的基本要领或游戏规则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教给学生,使他们在理解儿歌的同时记忆动作的要领或学习的规则。

四、几点体会

(一)激励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欲望

同样是教学生画苹果,中国教师往往是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苹果,日本教师则是在讲台上放一个苹果,而美国的教师则是每人发一个苹果,放手让学生自己画,如果学生画得像胡萝卜,就鼓励他,能否种出长得像胡萝卜的苹果来。而在我国,则早已把这类学生打入异类,严加批评。美国教师的可鉴之处就在于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创造的个体。由此可见,没有了创新,哪来的进步呢?所以,要从小就激励每个学生有创新的欲望。

案例:玩呼啦圈

一般在玩呼啦圈中,大部分是在腰间转动,学生乏味,兴趣也不浓。我让学生开动脑筋,进行各种思维活动。

1.扩散思维。圈可在手上、颈上、上臀中、膝中旋转,也可单脚进行等,总之,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和表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让呼啦圈在学生的手里成为转动的精灵,学生则是和精灵共舞的仙子。

2.求异思维。一组学生手持圈成一排,另一组玩“钻山洞”游戏;把圈当成铁环,可进行滚圈游戏;两人一组,两圈放在地上,互相进行“绕8字”游戏;也可以站在圈中进行“推出圈、拉进来”的素质练习等。

经过以上的创新练习,学生由乏味变成兴致勃勃,变体育的枯燥教学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游戏,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创新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产生了创新欲望。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育中,不但要注意学生知识的增进和道德的养成,还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成为学习、锻炼的主人。可让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归纳得出新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

案例:学习弯道跑技术

在“弯道跑”技术讲解中,一般都是教师示范一次,学生练习几次,但以往的经验告诉我,这样做,学生难以专心听讲、专心练习,仅是完成任务的观点。这次,我改变一下方法,先不讲解示范,而让学生先自己进行练习,在跑动中提示学生注意直道和弯道上身体姿势的变化,在弯道上左脚和右脚着地部位,两个手的摆臂幅度大小,最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自身体验得出弯道跑的技术要领,教师适时进行表扬鼓励,认可学生的能力。

学生自己归纳,自主学习,又得到了教师的认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弯道跑技术的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体育活动课的设计要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在事先准备好的情况下,我们的体育活动课设计才能有针对性,达到体育教学锻炼身体、陶冶性情、磨练意志的最终目的。

篇5:体育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an in e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

2.能准确拼读音节,读准三拼音节。

3.读准带有anenin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an en in的正确发音。

教学准备:

情境图、字母卡片、课件

教学流程:

一、迁移知识,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的手里有一些拼音卡片,可是老师的记性不好,不知道该怎样读了,同学们愿意帮帮我吗?出示复韵母四声的卡片,请学生认读。

二、启发引导,发现规律。

1、课件动画跳出an  en  in(板书)

今天可爱的拼音家族又来了几位新朋友,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有一个n)(每一个韵母前面都有一个单韵母)

教学-n的发音

这几位都有一个-n,不过他不是声母“n”,他跟在单韵母后面,我们叫他韵尾。但他   的   发音和声母“n”有关系。我们只发“n”的前半部分,用舌尖顶住上齿背(手势)让气流从鼻孔里出来。因为是韵尾,所以要读得轻一点。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发音。

小结:an  en  in这三个韵母后面都有一个从鼻子出气的韵尾,所以我们叫他前鼻韵母。(板书:an en in)

三、 运用规律,自主学习

(一) 学习前鼻韵母an。

1、 我们现在会读单韵母a,又学会了韵尾-n,那将他们合起来该怎么读呢?

学生试着发音,老师相机引导。

2.师:谁能编一个顺口溜来记一记呢?

3.an来时还带来四顶帽子,你们知道这四顶帽子都是谁吗?

同学们真聪明,那么,这四顶帽子戴在谁的头上?相机板书ān  án  ǎn  àn

指名读,正音。

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字带有这个音节呢?

(二)、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的an?师引导总结:练读音  读四声  记韵母

(二)教学en in

1.引导学生用学习an的学习方法来自主合作学习en in

2.小组汇报。

请小老师到前面来讲。

(三)认读带调韵母

三个带调的前鼻韵母来到了一起做游戏,老师想看看你们是否还能认出他?好,请看大屏幕(出示各种声调的前鼻韵母,请学生认读)

课间小游戏。

(五)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

师:看到小i,老师又想起它有一个时时刻刻总和它连在一起的大y爸爸,瞧,整体认读音节yin又出现了,它的读音和前鼻韵母in是一样的。

指名读。

它们也有四顶帽子,帽子戴在谁的头上呢?

出示:yīn  yín  yǐn  yìn  同桌读。

请用yin及其四声说话。

四、复习巩固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四个好朋友。大家欢迎他们!(一名学生戴小熊的头饰,提着篮子上台 。 )小熊,怎么只来了你呀?

小熊自我介绍:

今天真不巧,我的三个朋友都生病了。我要到果园里去摘果子送给他们补补身子。(黑板上面贴有不同颜色和名字的水果,背面写有学过的声母、韵母、音节。)

啊!果园里这么多水果成熟了。 (摘不到)可是这么多水果怎么摘呢?(诱导学生帮他摘下来)

2.生摘水果。

师:小朋友真有爱心,都想帮助小熊。可是,每个果子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你得把它说给大家听,说对了,这个果子才能送给小熊。老师要请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上来摘果子。 (本课生母和前鼻韵母相拼的音节)

小熊:篮子里有这么多水果,这下,我的好朋友们一定很高兴。谢谢大家!再见

2.  小朋友的表现真是棒极了!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好吗?刚才老师接到文具店阿姨的电话,她有一批新文具,可是这些文具缺少标签。想让我替他贴上去,我觉得小朋友这么能干,肯定能帮老师做好这件事情。

1)、我们来认识一下是些什么文具呢?(出示实物文具:转笔刀、字典、文具盒、铅笔、圆珠笔、写字本)

2、阿姨还准备好了标签呢,出示 卡片:zhuan bi dao ,zi dian ,wen ju he, qian bi ,xie zi ben 。

师:这些卡片谁愿意帮助贴一下?那么就仔细地读读这些,小朋友可以同桌之间一起读读找找。(学生自由读)

3、有小朋友找到了吗?请他走到前面说说。(对了鼓掌)

4、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贴上去的的标签。读读

(三)学习纯句子。

师:为了感谢小朋友们,营业员阿姨给我们送来了一盒积木,老师把它们搭成了两件礼物。是什么呢?

1.(屏幕出现一只小鸟)

师:快看,有一只小鸟飞来了,这只小鸟的身上有6个小秘密,(小鸟由几块积木拼成,每块积木都有音节或音节词),小朋友,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2.大家仔细看哦,秘密马上就出来了。(媒体演示)点击小鸟,屏幕以横线为单位跳出音节。

wo de ji mu zhen hao wan,

da zhi xiao niao fei lan tian。

学生逐词拼读。

3.连词成句。

师:谁能把这些音节连起来读?

(1)试读 (2)范读(指导轻声的读法)(3)指名读 (4)加上动作齐读

4.拓展说话。

师:还有一件是什么呢?

屏幕出示: “火箭”学生练习说句。

小屋 Wo de ji mu zhen hao wan, da zuo huo jian zhen mei li .

(小鸟:我的积木真好玩,搭只小鸟飞蓝天。小屋:我的积木真好玩,搭只火箭飞蓝天。)

5、现在我们把两件礼物的秘密连起来读一读。看哪几位小朋友读得最好,表演得最好。

五、总结:小朋友们,在这节课上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请用你聪明的大脑来想一想。

篇6:《体育场馆设计》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奥运主题综合探索单元第三个内容,着眼点放在建筑方面,通过奥林匹克运动这一切入点,让学生们了解在建筑中有这样一类专门为体育运动设计的建筑。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这些著名的建筑,开阔学生的的眼界与胸怀,并通过这些建筑初知建筑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如构造、功能与外观,以及各种形式的表现图等有一个浅显的接触。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知识,如体育场馆设计中功能、结构与外观的综合构成关系等,懂得欣赏建筑的美,以及建筑与环境的互相协调。了解建筑常以组合形体的形式出现,认识和表现体在空间中的构成关系,提高对形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认真参与、坚持不懈完成作业的良好品质为目标,使学生逐步树立做事有序、有始有终、有章有法的行为观念,完善他们呢的品德意志。本课重点应该放在对建筑外行美的赏析上。因为从美术的角度去学习建筑主要应注意起外观设计、空间构成、材料色彩、肌理、与环境互相协调等审美层面的价值,而不是去研究其力学结构与建筑工程。难点是作业的设计完成。提高对建筑美的审美眼光并不等于自己轻易就可做出好的设计,要完成一个构思并选择呈现形式将其制作出来是要苦费心智的。又因为每个人的思路和技法都不相同,教师难于统一辅导,更增加了完成作业的难度。教学准备:可选用多种材料如纸板、雕塑泥、橡皮泥、吹塑板、胶合板等。

教学程序

1收集交流 铺垫新知 让学生把课前要求收集的历届奥运会场设计贴在黑板上,看哪个组收集得最多,加以表扬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分析、规类。

2创设情境 引进新知(1)利用录像,播放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和体育场的造型与气氛。

(2)利用录像或图片,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竞标设计。重点介绍主体育场“鸟巢”造型的设计。

(3)欣赏课本上各国现代体育场馆的造型设计。自己查询资料或网上下载富有特色的体育场馆造型。

(4)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参观本地区、本校体育场馆,多角度拍些照片或画些速写。为学生创设研究的气氛与空间。以奥运会热点为题,阐述奥运与科技的关系。利用各种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体育场馆的设计,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与审美观。3 层层深入 探索新知(1)体育场馆设计与奥林匹克运动。奥运会既是竞技体育运动,也是科技展示的舞台。北京奥运会的理念是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

(2)体育场馆设计与一般建筑设计的不同点:

①功能性。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要有巨大的比赛场地与看台,门窗与房顶要有良好的采光,台阶与通道应宽阔便于疏散。

②标志性。体育扬馆一般是本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体现了国家的建筑水平与科技水平。建筑艺术化是最明显的特点,每一个体育场馆设计就像一个巨大的雕塑。

③扩展性。相比之下,体育场馆的造型并不很高,但占地面积很大,并与周围的绿化和辅助建筑连成一体,形成一个环境优美的建筑群。

(3)体育场馆设计的形式美感:

①采用了哪些立体构成技法,如体的组合、面的旋转、线的疏密变化等。

②整体造型给人的感觉,如鸟巢的造型、贝壳的造型、帐篷的造型、马鞍的造型、风帆的造型。造型给人奇特、稳重、运动、韵律等感觉。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研讨体育与科技、体育与环保、体育与人文的关系,认识什么是奥运精神。

通过调研、搜集资料、讨论体育场馆设计的各种因素,认识建筑设计的形式美感,为设计制作开阔思路。同时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与创新意识。师生互动 研究新知

教师提问学生从什么地方收集的资料?他的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合作学习中的共同责任和相互促进在这个环节上体现出来。

课堂实践 巩固新知

尝试用纸材设计制作一个体育场馆模型。

(1)设计制作方法

①参照现有优秀体育场馆设计,用纸材进行再创造。

现代体育场馆很多都是立体构成的设计,用纸材可进行切刻、折叠、弯曲等加工,将建筑造型模仿下来,从中体会造型的形式美感。在模仿时,可将造型简化或改动,使纸模型简练明确,如教材中学生作业(左)。

②从立体构成的技法入手,自己想象设计一个体育场馆造型。用几个纸块任意折曲组合,形成有创意、有韵律的造型,再加上门窗,形成自己的设计造型,如教材中学生作业(右)。

③添加设计练习。为了减少难度,节约时间,可利用添加技法设计体育场馆。如体育场馆多为圆形,可用方便面的盒或用纸卷曲成圆形作为体育场馆的基本形,让学生添加顶部,用各种折曲方法使造型富有变化。也可在墙体周围添加各种线,形成有韵律的健壮造型,如教材中学生作业(中)。

(2)设计制作中注意的问题

①模型一般应有一个底托,使纸造型有整体感。

②注意尺度感。体育场馆比较宏大,怎样才能表现这样的感觉?可在周围做一些小树或灯杆,反衬出主体的高大。灯杆可用牙签制作。

③开放式(无顶)的体育场可制作出球场、跑道和看台,使造型更加形象。

(3)学生设计制作体育场馆模型

①构思。从风格、技法、形式多方面考虑。

②制作。选用合适的纸材(软硬、色彩),个人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与立体思维能力。通过构思、制作的过程,体会什么是创造,创造中应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创造中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及造型与功能的关系,从中体会创造的乐趣。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使学生在(1)以奥运会场馆设计竞标的形式,谈自己设计制作的体育场馆模型的特点,从造型、功能、环保、人文等多方面阐明自己的设计。

(2)共同讨论每个造型的优缺点,集思广益如何完善,并选出最佳设计与制作。

(3)共同研讨、畅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设计与意义,如何好好学习,增长知识与能力,为祖国争光,为奥运添光彩。学生敢于阐明自己的观点,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勇于进行文艺批评。自己的成果要善于总结,会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把自己的成果说清楚,这也是研究能力的一种体现。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创作。6游戏交流 升华新知

展开自评互评,我让学生做评委,评出优秀作品(1)以奥运会场馆设计竞标的形式,谈自己设计制作的体育场馆模型的特点,从造型、功能、环保、人文等多方面阐明自己的设计。

(2)共同讨论每个造型的优缺点,集思广益如何完善,并选出最佳设计与制作。

(3)共同研讨、畅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设计与意义,如何好好学习,增长知识与能力,为祖国争光,为奥运添光彩。学生敢于阐明自己的观点,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勇于进行文艺批评。自己的成果要善于总结,会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把自己的成果说清楚,这也是研究能力的一种体现。通过游戏交流集体讨论,学生找出设计不好的地方,也就是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因此说出画错的原因,也就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这样的游戏交流,既解决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篇7:《那树》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20理解托物寄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3)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三)德育目标:

1)反思人类与自然关系中,对大自然的破坏行为,从而认识到 珍惜自然,珍爱自然的必要性。

2)正确认识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趣。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读法

4、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

我们学习了《愚公移山》一文,知道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有一个理想,就是要征服大自然,我们一直相信人定胜天,于是,盲目的征服大自然,向大自然索取的过程中,我们也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请学生举例说一说,我们受到那些惩罚:

沙尘暴 干旱缺水 酸雨 温室效应 森林消失洪涝灾害

连街头的那棵老树也不能幸免,今天我们一起来拜读王鼎钧先生为“那树”写的“悼词”

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下列句式说话“那是一棵……的树”

教师注意引导:

1)从树的`环境方面概括

2)从树的外形方面概括

3)从树的品格方面概括

4)从树的遭遇方面概括

5)从作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

6)从读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

7)从树的作用方面概括

由此归纳总结:

A、大树有奇特的容貌:它老态、佝偻、但坚固稳定,繁密茂盛,有霉黑潮湿的皮层。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树自身象生铁铸就。

B、大树生长在特殊的环境中:它站立在泥泞的马路边,周围有几处老式平房,一片破旧、荒凉的景象。

C、大树对人类大有功德:成为人们心灵的慰藉;炎热的夏,送来阴凉和清静;蒙胧的夜晚,送给情人温馨的感觉;它扩张着荫庇的面积,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总之,大树在世间珍奇之物,是人类的守护神。

D、大树的本性:大树的生存受到威胁,淹没在滚滚黄尘里和焦躁恼怒的喇叭声中,即便如此,大树仍然奉献生命的绿色,酝酿着诗意,表现了大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忍辱负重、胸怀豁达的本性。

E、作者对大树怀有满腔的热爱和崇敬之情,大树倒地,让作者的心中的痛苦、悲哀、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由此总结文章的大意:

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常年造福于人类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苦,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次思考和深重感慨。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与作者情感交流,探究写作目标

(一)情感交流

围绕下列问题作答,学生分组讨论作答:

(1)这篇文章中最吸引我的是……

(2)读了这篇文章,我最忧虑的是……

(3)我感到最为震撼的是……

(4)我最为感动的是……

(5)我认为最为神奇的是……

(6)最让我感到悲哀的是……

(7)我最为遗憾的是……

(8)我最为愤慨的是……

(二)目的探究:

本文作者讲述那树的故事的目的是:

学生讨论回答:

(1)我认为主旨是“爱护自然”。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大自然为人类作出了无私奉献,我们就应当善待它爱护它,与它成为最亲密的朋友。

(2)我认为本文意在“善待生命”。树是有生命,它有自己的人格。任何生命的死亡,都是令人痛心的 ,我们要尊重任何生命存在的形式,善待生命,善待它们,也就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

(3)我认为本文意在“反思文化”。“那树”的命运寓意深刻。“树”经历由盛至衰的过程,最终被人无情地砍伐,这就象征着曾经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在文明的进程中,由于不适应社会需求而逐步淘汰的过程,作者借这棵可怜的大树让我们作出思考.该如何在快节奏的今天正确理性地对待我们文化的精髓呢?

(三)品味文章写作特色:

(1)托物寓意手法的运用

(2)拟人修辞格的运用

(3)情节富有奇幻色彩

(4)写景状物生动活泼.

(四)延伸拓展

课后练习二第3小题、三

写一句话劝告或警醒那些不珍惜环境和大自然的人们

篇8:体育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流程”的定位

“教学流程”作为体育教学设计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目前出现过多种表述方式, 有“教学过程”、“课的流程”、“教学步骤”、“教学程序”等。无论采取哪种表述方式, 其具体内容、形式应该是相对一致的, 而非庞杂无序的。但情况并非如此。有些内容是从课的开始一直到课的结束部分整个课的流程, 这种流程, 更像是“课” (完整性) 的流程而非“教学” (局部性) 的流程;有些内容呈现的是基本部分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教学流程;还有的是基本部分主教材的教学流程等。有人将教学流程定义为“简称教学过程, 是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设计的教学方案, 通常是图片形式”。但究竟哪种呈现方式最为合理?从体育教学设计的整体结构来看, 教学流程是教学设计前后两大部分 (即课的总体设计与分析部分、教案部分) 中前一部分的一个要素, 篇幅无需过长, 具体内容需尽量简洁, 形式上要求直观, 基于此, 教学流程的设计与文本内容可以定位于基本部分主教材的教学过程, 应多以图示的形式呈现。

二、“教学流程”设计若干现象分析

通过对往届体育教学观摩活动体育教学设计文本的统计和分析发现, 因对教学流程理解、认识不一, 导致了呈现形式多种多样, 其内容与形式存在若干有待进一步完善的现象。

现象一:求全现象

体育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流程“求全现象”, 主要表现在整个流程几乎包含了体育课各个环节的各项内容, 看上去就像一个稍做压缩的文字式教案。这样的教学流程显得有点繁杂, 重点不够突出, 让人们从流程中不能即刻发现课的亮点或基本部分主教材教的是什么、采取什么方法教等信息, 甚至出现主次颠倒现象。这样的教学流程显然不够合理和规范。如, 一节“有氧搏击操”课, 其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流程部分是从三个方面表述的:一是引情入境, 二是实施目标, 三是身心恢复。且这三个方面的具体操作方法, 甚至将教师的语言、学生的活动情况等都罗列到流程之中, 如在第一部分“引情入境”中, 有这样一段描述“马上就要上课了, 学生们有的在聊天, 有的在游戏……突然劲爆的搏击操音乐响起, 老师身穿一身劲装、手带搏击手套站在体育馆场地中间跟随音乐非常富有激情地进行搏击操表演, 学生的目光都被老师潇洒的动作和强悍的音乐所吸引, 慢慢地围了过来, 学生们仔细观察着老师的每一个动作……表演结束, 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好! (行抱拳礼) 刚才老师跳得怎么样?好在哪里?同学们, 其实老师跳搏击操好在动作身形自如、刚健协调、从身形到眼神合二为一, 这也是搏击操的特点。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好, 这节课你们就把自己的表现力展示出来吧。热身运动随即展开。”从这段教学流程的描述中不难看出, 任课教师试图把开始部分的导入过程与方法详细地展现在流程中, 这样的教学流程显然是一种求全现象。而且,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 这种“详细”的介绍并非完全必要。不但所占文字篇幅远远超过了基本部分主教材的教学流程内容, 还会显得头重脚轻, 甚至主次不分。基于此, 教学流程中的“全”要适中, “求全”不可过度。

现象二:含糊现象

有的教学流程体现出逻辑思路不够清晰, 甚至是层次性不明显现象。如有份设计中的教学流程包括以下内容:“ (1) 课前交流, 了解学生; (2) 创设情境, 提示课题; (3) 调整游戏, 感受公平; (4) 体育赛事, 运用公平; (5) 设计公平的游戏, 并玩游戏; (6) 掷瓶盖实验, 分析游戏的公平性; (7) 生活中的公平现象。”该教学流程的最大特点是未能说明该次课主教材内容是什么、怎么教等信息;反复强调了“调整游戏、设计公平游戏、玩游戏、分析游戏”等, 且游戏的名称也未能明确指出。这样含糊不清的设计, 难以发挥教学流程的作用。

又如, 一节“蹲踞式跳远”课, 其教学流程首先表述为:“依据 (学生兴趣爱好) ——结合 (学生生活经验) ——创设 (一定情景) ——通过 (学习内容) ——引导 (学生采用主动学习方式) ——获得 (成功的经验) ——达成 (学习目标) ”;进而, 又从四个方面做了补充说明, 包括: (1) 激发兴趣; (2) 学习体验; (3) 自由天地; (4) 秋收冬藏。从前后两部分的表达中都难以看出, 这节课要上什么?怎么上?这样的教学流程显然也被归属到含糊不清的现象之中。

现象三:离心现象

有的教学流程核心不突出, 表达出的基本意识脱离流程主旨;思路不够清晰、主题不够明确。如, 一节“技巧——远撑前滚翻”课的体育教学设计, 其中, 教学流程的写法是:“本次课根据课程标准水平四的目标要求,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运动能力和身心特点, 以远撑前滚翻为主教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远撑前滚翻动作, 首先从复习前滚翻动作导入, 过渡到远撑前滚翻的学习, 教学中以4个同心圆为标志线, 由近到远, 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原则, 教学过程层层递进、步骤清晰,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以‘滚翻的应用’为拓展练习延伸了教材的内涵, 且将滚翻动作运用到生活中, 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该段文字, 看似叙述较为全面, 实际上, 做进一步分析发现, 真正能反映教学流程的语言或许只有“首先从复习前滚翻动作导入, 过渡到远撑前滚翻的学习。”其他有的可以算是“教材分析”的内容, 如“本次课根据课程标准水平四的目标要求……以远撑前滚翻为主教材”和“以‘滚翻的应用’为拓展练习延伸了教材的内涵……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的或许可以将其归属到“教学方法”之中, 如“教学中以4个同心圆为标志线……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现象四:离题现象

上面谈到离心现象, 主要是离开了“教学流程”的核心, 而本部分的离题现象, 主要是指教学流程的内容离开了课的主题, 也就是说, 从整个流程设计中不能明确看出每一步要干什么。如, 一节“吸盘球”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内容是以下几个部分, (1) 创设情境:“士兵小唱”; (2) 进入情境:“练习本领”; (3) 实践情境: (1) 实践前奏:“攻克堡垒”; (2) 实践高潮:游戏“冲过封锁线”; (4) 结束情境。可以看出, 该课教学流程的设计是以情境教学为主导的, 从“创设情境”到“进入情境”再到“实践情境”, 最后是“结束情境”。这种方式的教学流程呈现形式, 看似思路比较清晰, 但由于各个环节都未能说明主教材名称和具体教学手段, 因此, 该流程呈现出了离题现象。

又如, 有一节体育课教学流程设计的是: (1) 游戏; (2) 龙腾虎跃; (3) 竹圈巧练; (4) 竹圈轻舞。其中, 主教材不够明确, “龙腾虎跃”含义不清。由此可见, 教学流程从内容上不能脱离教学的主题, 尤其需要对主教材内容及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手段进行明确说明。

三、“教学流程”的内容及其确定

体育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流程该发挥什么作用?决定着该部分设计要取舍哪些内容?以及如何确定这些内容?这是撰写教学流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无论何种项目的运动技术教学, 需要表述的内容一方面要求清晰, 能够反映出基本部分主教材的内容 (即要教什么) ;另一方面需要有层次性地呈现出该教材的教学手段 (即该如何教) 。也就是说, 任课教师需要将教学步骤做一高度的概括, 最好以关键词或句的形式, 借助于一定形状的图示表达出来, 既要内容、手段明确, 又要能够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学流程设计得好, 可以作为一个让大家了解和掌握体育课教学思路与方法的重要窗口。因此, 既需要有高度的概括性, 又需要有明确的层次性。每一个教学环节争取能够做到环环相扣、过渡自然、组织有方。

然而, 教学流程内容该如何确定呢?建议可以尝试性地采取如下步骤和方法。首先, 进一步明确即将教授的主教材技术动作名称, 如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体操的跪跳起等。然后, 结合该项技术教学的单元位置, 确定有效的教学手段, 也就是说, 用什么手段或方式能够最快地让学生掌握该项技术。至于如何组织练习、每种方式练习多少次��可以在该部分撰写的时候省略 (因为教案中会有详细表述) 。最后, 勾画出流程图, 并将具有递进性的教学手段或方式置入其中, 最终达到简洁而连贯、新颖而自然。

四、特色明显的“教学流程”范式分析

要把体育课上得精彩、有所创新, 在教学流程部分也应有所显现。但是, 在实际的教学流程文本中并非如此。有的课有创新, 但教学流程上未体现创新;有的课与流程都无创新。然而, 体育教学设计的教学流程既希望于灵活、多样, 更希望亮点突出、简单明了。也就是说, 最好能有点新意, 并能够让人一目了然, 迅速明晰教学思路与方法。下面介绍两种特殊突出的、相对比较规范的教学流程范式。

1. 突出循序渐进的教学流程范式

体育课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先怎么教再怎么教等问题都是在确定教学流程, 或具体地讲是做教学流程图时应考虑的关键问题。这种先后的顺序性, 决定着教学的过渡性。因此, 这种过渡要合理, 要切合实际。如, 天津小学刘新建老师的“跪跳起”课例。其教学流程图设计如下 (摘自:天津小学教师刘新建的《跪跳起》教学设计) :

该教学流程, 从内容上来看, 主要体现出的是基本部分的主教材“跪跳起”;从形式上来看, 主要采用的是图示法, 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从手段上来看, 是从简单到复杂, 从平地到垫上, 再到平地 (或垫上) ;从方法上来看, 先往高处跳, 再往远处跳, 然后通过模仿练习, 分别从一层、二层、三层、四层垫子上跳, 最后过渡到单层垫子或平地上做跪跳起练习。除此之外, 从图示中的箭头方向还可以看出, “跳至一层垫子、跳至二层垫子、跳至三层垫子、跳至四层垫子、跪跳起”之间都是用双向箭头表示, 说明在组织练习中, 这些练习方式是可以进退反复的, 这样的设计, 体现出教师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练习情况选择上一层级垫子还是返回到下一层级垫子上的练习。

2. 突出行动导向的“教学流程”范式

有些体育教学设计比较强调主教材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性”, 其中包含教师教的行动和学生学的行动。这样的教学流程动感较强, 且方法明确, 重点突出。如北京市第六十三中学弭慧老师的“快速跑”课例中, 教学流程是:精彩回放, 欣赏世界飞人“博尔特”——观看图解, 了解快跑的途中跑技术——50米分解技术练习——大步幅跑——快频率跑——分组探讨与研究性学习——50米跑教学比赛。从该案例可以看出, 在短短两行的教学流程中, 任课教师使用了“回放”、“欣赏”、“观看”、“了解”、“练习”、“跑”、“探讨”、“研究”、“比赛”9个行动性词语。一方面, 能够让大家明确, 该课主教材“快速跑”是如何实施教学的;另一方面, 能够看出, 每一步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而且, 该教学流程也同样显现出了符合观察感知、模仿体验、研究巩固的认知规律。

五、结束语

上一篇:最新新人结婚典礼主持词下一篇:幼儿园国旗下讲话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