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设计

2024-06-07

体育教学设计(共10篇)

篇1:体育教学设计

一年级体育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认真上好体育课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1、 画面

(1) 不迟到、不早退,因故不能上体育与保健课时,要向老师请假。

(2) 听到上课铃响后,就到指定场地集合,排队时做到静、齐、快。

2、 画面2

(1) 上课应穿什么服装和鞋子?

(2) 画面上哪些东西划了“x”?为什么划了“x”?

3、 画面16

(1) 小明练习前滚翻;

(2) 怎么突然摔倒了?

(3) 原来被自己口袋里的小刀刺伤了。

 

篇2:体育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认真上好体育课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

1、  画面

(1)    不迟到、不早退,因故不能上体育与保健课时,要向老师请假。

(2)    听到上课铃响后,就到指定场地集合,排队时做到静、齐、快。

2、  画面2

(1)    上课应穿什么服装和鞋子?

(2)    画面上哪些东西划了“x”?为什么划了“x”?

3、  画面16

(1)    小明练习前滚翻;

(2)    怎么突然摔倒了?

篇3:让体育教学目标引领体育教学

关键词:体育教学,目标引领,体育教学

0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 针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方面的深入改革, 这就形成了体育课程老师需要面对全新的教育课程, 也要接受新课程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在教学过程之中形成全新的教学情境变化, 这就促进了在体育教学环节中, 对于新的教学大纲的全新教学目标确立, 真正在课程中落实教学工作质量, 这都是目前在体育教学中需要迫切解决的相关问题, 对体育课程是否上的好一个衡量标准, 本文从让体育教学目标引领体育教学出发点分析。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之中, 如何进行科学的教学目标确立, 以正确的教学态度作为引导, 以教学目标作为引领教学的实用工具, 加强教学质量检测工作, 围绕着体育教学与学生素质提升为重点展开研究, 以教学目标作为引导方向, 实现优化的体育教学形式, 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1 深化对于年纪教材以及教学大纲研究, 生动恰当的实现课程目标

体育教学课程的制定是需要以节为制定单位的, 教师能够综合一个学期或者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任务, 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的详细要求, 合理的应用教学选择, 实现教学内容设计, 在清楚的知道每节课在教学单元中所处于的教学层次, 能够清晰的知道在知识内容上, 要让学生清楚什么观点, 在实际技能方面完成教学交往, 在教学情感方面需要如何掌控, 让学生了解实际教学中的教学重点, 这些知识掌握都要在心中有比较清晰的教学思路。对于教学目标要能够恰当合适的提出, 这样的目标确定是要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的, 在能够保障切实执行的基础上, 学生能够真正的接受。因为一旦教学目标提出的过高,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可能达到, 而偏低就没有真正的教学意义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目标是需要坚持健康为第一标准, 应用到体育课程中以锻炼身体为主, 通过良好的教学内容设计, 实现最好的教育模式, 应用方法与形式结合, 参考到学生的兴趣、能力、切实的实现教学目标。

2 在教学目标中对于操作性以及观察性的注意事项

拥有良好的教学开端是课程成功的开启, 能够对于教学目标最大程度的实现, 就必须要注意到, 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教师的教学信息发布。教学过程中, 年轻教师要能够根据传统中的优势教学经验出发, 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步骤中取得教学成效, 运用恰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 这是具有操作性和观察性的注意事项, 才能够被学生所接收。

3 在实现教学目标中要善于提示学生

我们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而不要用目标去硬套学生的思维。研究表明, 现阶段的少年儿童, 普遍倾向于接受暗示性的教学方法, 而对直接灌输和命令式的教学方法不乐意接受, 有时甚至产生反感, 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他们愿意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 去做、去玩、去体验。因此, 在实施教学目标的过程中, 应该强调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 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要让教学效果在课堂相互探究、展示、评价活动后得出。

4 对于教学效果的实现需要时间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能否收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应与其知识性学科相区别, 情感目标和人际交往目标, 需要在课后延伸和家长社会的协同配合, 如果要求在课堂上立即见到成效, 则是“形而上学”。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 体育课尤应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来展开教学教研活动。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时, 已经考虑了上课时要做到的几方面, 教师在上课时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树立目标意识, 逐步学会按照目标要求主动学习, 自我论断评价, 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全部掌握目标, 这已成为整个教育诸环节的关注点, 它体现了教育面向未来的实质, 体育素质的培养是关键, 运动能力的培养是重点, 终身体育锻炼是途径。让我们的少年儿童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 能学会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会适应环境与抵抗疾病的能力;让他们能尽早做好适应未来的必要准备, 尽早形成团结协作、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的精神, 尽早练就终身从事体育的本领, 这就是体育课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必须认定的教学目标。

5 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允许矫正以及补充

对于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 与最后的教学成果有偏离的情况, 我们可以切实做好相应的补救措施, 以实现在教学中人人都能够学会教学内容。尤其对那些和教学目标相差比较远的学生, 必须有针对的进行帮助和补充, 在能够达到基本标准的基础上, 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这对于体育教学目标实现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让体育教学目标引领体育教学呢?这也必须能够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之后, 有矫正和补充的机会, 这也是体育教学过程需要应用的方式方法, 在矫正和补充过程中要对如下几个方面有所注意:

首先矫正补救要及时。体育课是一种技能课, 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如果错误的动作得不到矫正, 那么就会不断地复习错误动作, 进行掌握错误的动作, 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必须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初期———泛化阶段, 帮助学生矫正错误。矫正的最好时机是紧跟评价后进行。作为老师, 要会分析产生错误动作的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寻找到最佳的矫正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当然其它的一些与五大领域目标背离的也是一样需要矫正的。

其次矫正补救要因人而异。如果在前四个环节中, 我们的教学是有效的话, 那么需要矫正补救的可能是三类学生, 一是体能体质弱的学生, 二是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 三是智力心理存在障碍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存在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我们在矫正补救时, 应当区别对待。比如, 对于体能体质弱的学生, 我们需要矫正的是动作的掌握, 需要补救的是循序渐进地提高身体素质。

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开展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 教学目标还要规范, 还要去创造, 因为规范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造才能显示学生的个性特长, 两者都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 我们将从两方面结合起来, 使目标教学更符合教学规律, 开创高质量、高效率的新天地。

6 结束语

篇4:体育教学设计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重视;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301-01

成功的体育教学,总是使学生情绪高涨,生动活泼,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就是学生的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感和情绪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的情感具有激发、调动积极性的作用,推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去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消极的情感,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会使学生拒绝接受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情感还能对学习的动机、兴趣、意志等起调节作用,它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合理地运用情感的因素,是教师树立威信,组织教学、激励学生热爱学习,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条件。在体育课中调节学生的情感,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体育课的功能,也是体育课课堂效率提高的保证。

一、发挥德育功能,培养良好道德

学校体育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体育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有效手段。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灌输”,通过学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体育课常规要求》以及体育课制定的各项要求。使他们产生锻炼意志的愿望,即愿意用体育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动,并决心克服各种困难,实践体育道德准则,将理融于情中,使学生对所接受的教育可感、可亲、可信,帮助学生培养道德品质和意志。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在各种集体活动中形成、巩固和发展起来的。体育教师可对学生的体育道德行为作具体的指导,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及体育课外活动,结合体育竞赛时讲解各种动作规则和比赛纪律,以及优秀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团结队友、服从裁判、礼貌待人、坚持公正、谅解别人、乐于助人等最基本的行为要求来进行。教师的鼓励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会拉近师生之问的距离,而且会消除学生对于体育的畏惧感和紧张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体育课的活动中会让他们树立起敢于表现自己、不畏困难的决心。

二、发挥调节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情感是人的一种感受,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反映,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学习活动具有组织或互解作用。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体育教学中,良好的师生交往能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能提高“教与学”的积极性,教师热情指导学生学习,学生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教育,教师毫无保留地向学生贡献自己全部精力、学识、才干,信任、尊重学生人格。学生依赖老师,并把对教师的热爱和尊敬转移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激起学习的积极性。积极的情感能促进学生大脑皮层兴奋,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教学程序时,要注意体育教学内容本身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

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成教学内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困难,应给予引导,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在体育课的活动中,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身体状况、情绪等是很重要的。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情况,在必要的时候及时地给予关心,这样就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体育活动的氛围。我们可以想像在教师讲解完一个动作要领后让学生练习,而学生多次努力仍没有成功的情况下,如果教师漠不关心或急躁、训斥,结果只会把学生的感情温度降到冰点,克服困难的勇气或许会消失殆尽,其教学结果之糟可想而知。所以,科学地安排体育课教材和组织教法,恰如其分的难度动作能使学生努力积极尝试,完成后引以为荣,产生愉快情感——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反过来,则会精神不振,有气无力,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

三、发挥感染作用,创设育人环境

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集体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产生影响的效能,它表现为以情育情和以情动人。以情育情是指个体的情感感染他人而产生相应的情感;以情动人是指个体真挚的情感去打动他人的情感。情感的发展往往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情感,可影响情绪,情绪也可以感染情感。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言行举止,精神风貌,工作作风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发挥教师的情感影响力,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十分重要。要发挥体育教师的情感作用,首先要求体育教师热爱学校体育,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地搞好教学工作。以满腔的热情感染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哺育学生。用对事业的无私奉献和对学生的炽热情感构建起师生间的情感桥梁;其次,要尊重和爱护学生。中学生已逐步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需要一定的情感,可以说对学生没有感情,没有尊重和爱护就没有教育。要抓住课前准备、课时调节、课后反思做文章,师生互动,使课堂始终处于良好的情感氛围之中;再次要创设良好的情感育人环境,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师生互动,直观性强,教与学密切配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对提高课的质量十分重要。

篇5:体育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宗旨,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练氛围,把实践和探究的空间留给学生:让问题引发思考,让实践发现规律,让兴趣发展能力,让体验收获成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激励和发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材特点

软式排球是排球家族的新成员,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由于它质地柔软、不易挫手,安全,易学,易掌握,趣味性很高,非常适合初中学生健身、娱乐。学好软式排球技、战术,为更好地学习硬排球、沙滩排球、气排球技术奠定良好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软式排球还因质地松软、安全、易掌握、规则灵活而具有很高的体育锻炼价值,能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生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教材内容

主教材:软式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通过学练,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增强肌肉、骨骼、韧带、关节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合作、交往能力;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这一教材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符合以学生为本、成为课程标准水平四的学习内容。

副教材:合作游戏──跳竹竿。

目的使学生进一步在参与、合作与交流中,重点发展下肢力量及协调能力,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享受快乐与成功,获得身心陶冶。

教学目标

体现课程标准,以健康为第一、以育人为宗旨,掌握学科知识与基本技能,突出锻炼身体的实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软式排球的起源、发展及特点,熟悉球性,使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

过程与方法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采用问题导入学习,尝试探究、思考解疑、主动学练、实践运用、评价激励学习方式,体验快乐与进步。

情感与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软式排球运动,热爱生活,渴望健康热情。

重难点

教学重点:插、夹、抬与击球部位。(抬送幅度大)

教学难点:击球时控球方向及力量。

教学设计

教法本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初中学生教学课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否通过教师的心理诱导,激起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根据初中学生具有观察模仿能力强、兴趣广泛、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的特点,本次课导学策略以:问(问题引入)──试(尝试改变规则的比赛、练习)──疑(练习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教师讲解、示范与指导学生合作互助)──评(学练中展示与评价)──用(实践与运用于健身、娱乐比赛、评比中)为主线,重点在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创设趣味多样的学练情境和方法,以问引趣、以趣促学,寓教于乐,融德、智、体、美于体育教学中,使技能学练和健身趣味盎然。

学法素质教育体育课堂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把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抓住学生好奇的特点,以趣味的问题引出学习内容,在学练软式排球、跳竹竿时,采用学生喜爱的比赛、游戏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学生通过观察示范和讲解,在主动自主学练中掌握技能,在展示评价中交流,在体验进步和发展中成功,使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乐于学习、会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确立目标

问:“今天我们班来了个新‘朋友’,你们猜猜是谁?”有趣的提问引入课的开始。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主动、自主学习,敢于实践探索,在合作学习中进步,体验快乐和收获。

二、友情合作分组、自由组合进行兔子舞游戏。在游戏中发挥学生思考、组织的潜能;创编兔子舞动作和队形,在欢快的乐曲中提高身体、心理活动能力,为结识新“朋友”做好热身活动。教师参与游戏中,及时鼓励、点拨学生,使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结识新“朋友”──软式排球,引入主教材学习。

问:“你知道排球运动有几种?尝试过吗?”“你知道这种排球的名称吗?怎么玩?”

1.友情合作分组,带着问题进行尝试比赛,体验感受软式排球的质地、重量、性能和玩法,寻找答案,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再发现新问题。

问:“怎样才能在比赛中获胜?应掌握什么基本技术?”

2.本课学习内容──正面双手垫球

采用“确立目标──尝试探究──提出问题──疑难解答──互帮互学──展示评价──实践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

确立目标──本课熟悉球性,学会双手正面垫球技术,尊重学生差异。对身体素质和能力强的学生,应很好地掌握垫球技术;对身体素质和能力一般的学生应初步地掌握垫球技术;对身体素质和能力弱的学生,教师与学生多关心、帮助、指导,使他们努力学会动作,鼓励共同进步。

尝试探究──在垫球技术的学练、比赛中,积极思考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实践,并与同伴互相交流切磋,大胆创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提出问题──在学练中,激励学生多提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在课中问题可由教师提和学生提,鼓励学生质疑多问为什么。

疑难解答──疑难问题在学练中产生,就应在学练中获得解决:由教师的讲解、示范引导;由教师的点拨、纠偏解决;由学生的反复体验练习解决,由学生互帮互学中解决,或通过在课外看书、看电视比赛等方法中解决。

互帮互学──强调学生的“双重角色”,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担任“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角色。在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后,可去指导、帮助、鼓励、提高同伴,并注重对学习困难的同伴进行关心和帮助,使课堂教学融合到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探索中去。

展示评价──在学练中发现自己、展现自己,诚实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完善自我和他人,学会做人。教师评价在全课过程中以激励方式评价每一位学生。

实践运用──通过实践和运用,突破教学与技术的重点、难点的方法和途径:

1.徒手模仿练习:插、夹、抬动作练习;(抬送幅度大)

2.自主学练:自抛自垫球;

3.合作学练:两人一组互垫球;

4.趣味练习:垫球比多,“天女散花”垫球入筐,体会控球的.力量、方向;

5.尝试学练后的比赛:采用降网高(降低难度要求),可多次击球,无场地限制,球可落地一次后再垫球的比赛练习。同时,在每项学练活动中,教师都非常关注中、弱学生,亲自指导或陪练,并请技术好的学生帮助他们,营造一个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和谐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作风,并在生活中得到体现。实现课程标准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发展的目的。

教师鼓励学生苦学(多练)、巧学(会练)、会学(巧练)、形成技能,学会一项终身健身的运动项目。

本课搭配了合作游戏:跳竹竿练习,在欢快的乐曲和明快的竹竿声中,发展学生下肢力量,提高运动负荷,增强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让学生可以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去创新,去展示,从中了解和感受民族特色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通过欢快的舞蹈放松身心,感受优美音乐与舞姿,陶冶身心,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运用评价方式结束本课教学:学生分组坦诚地自评、互评。

教师最终小结评价:表扬勤学苦练的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树立学习的榜样。指出存在问题(不点名道姓),引以注意,改正缺点,争取进步。

篇6:体育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体育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如果不能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会导致师生消耗精力大、学生负担重、教学效果差,给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所以,正确理解、选择和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对于更多更好地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对体育教学方法含义的几点分析

在我们界定了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之后,我们还要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含义记性几点讨论

1、体育教学方法与其他行为方法的关系

既然是体育教学方法,按理说它是为达到体育教学目的而存在的独有的方法,它应有别于日常活动的方法,甚至有别于一般的教学方法。就象木工、铁工等方法一样,但在现实中,由于人的学习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多的,学习行为与人的日常行为非常接近,因此一些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方法与日常的行为方法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如我们过去列入体育教学方法中的“语言法”“示范法”等就是如此。

2、教学行为不全是与教学法

教学行为与教学法应有所区别。如“讲解”是某个教学中教师的行为,而“讲解法”则是教师们所采用的技术。教学行为与教学法之间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教学行为中有的是教学法,有的不是教学法,不能把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归纳成教学法,有的教学行为可能还是不科学的,乃至错误的。

(2)教学法是归纳出来的有规律可循的教学技法,而有的教学行为则是偶然和随意的行为。

(3)有的教学行为是某个教学法的组成部分,如某个提问和讲解是“问题发现法”的手段,因此不可都用教学法来理解。

在过去的一些教材中,有简单地把教学行为与教学方法混同理解的,这会导致忽略对教学方法中技术成分的分析和研究,降低教学方法的地位。

3、体育教学方法的结构

任何体育教学方法都有其结构,结构有目标、媒介、技术、工具等。(1)目标。

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而运用的。根据体育教学中“懂”、“会”“乐”三个方面的目标左右着体育教学方法的性质、用法、时机和分量等。

(2)媒介。由于体育学习也是认知的学习,因此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媒介是教学方法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即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依托听(耳)、看(眼)、想(脑)、触(本体感受器)等身体媒介来认知的,媒体主要根据教材的性质而不同。

(3)教学手法(教学技术)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学手法,或称教学技术,如教师的提问、黑板的板书、适宜的启发、组织讨论等,这些有效的手法激发学生的媒体去更好地认知和学习,教学技术主要根据教师的条件而不同。

(4)教学手段(教学工具)

在科技发展和教学运用科技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学手段,或称教学工具,在体育教学中如各种训练设备(保护绳、辅助器材等)多媒体设备(幻灯、录象、电影和计算机等)形象工具(挂图、卡片)去更好地认知和学习,教学手段主要根据时代和教学条件而不同。

4、好的教学方法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完美结合

好的教学方法必须是,也必然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完美结合。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有可以区分的一面,可以区分是因为教的行为主体和学的行为主体是分开的,如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是分开的;难以区分是因为在教学行为上两个行为是互动的、相互依存的、相互成立,也是随时转化的,如讨论法就很难区别是教法还是学法,很难区别其中哪是教法哪是学法。现在提倡学法研究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去区分哪些是教法哪些是学法,而在于在研究教法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

5、教学方法的可学性和不可学性

教学方法存在着可学性和不可学性两个方面,可学性是指教法中的技术和手段的方面,如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动作示范的方法、运用录象和计算机的方法、运用挂图讲解的方法等;还有在攀岩教学中用保险绳的方法、游泳教学中使用浮板的方法、在滑冰滑雪教学中与学习者同时滑行的方法、在体操教学中进行保护与帮助的方法等都是可学的东西;

篇7: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教学论文

(一)现状

根据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普查资料显示,当今中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前有下降的趋势。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出乎意料之外,但绝对又在情理之中。不难知道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的体育锻炼不够,这种情况让人忧心忡忡,值得引起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的重视。目前的中学体育教育工作困难主要原因有: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体育课,刻意的减少或取消教学课时;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抗拒体育课;教师授课内容陈旧等。而这些原因,导致了初中体育课一直处于一种“放羊”式的教学状态。

(二)解决方案

为了满足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需求,我国开展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作为教师应从根本上贯彻体育教育,宣传体育教育的积极性,把初中教育的概念提升为素质教育;开满体育课,正确掌握体育课改新要求,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增加体育介绍与讲解,满足学生日常锻炼需求;以反思性教学法,提高体育课的科学性;完善教师的培训机制,定期对初中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以兴趣教学为重点,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游戏教学,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二、概念界定

“体育游戏”一词提出较晚,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游戏是规则游戏的一种,又称“活动性游戏”,指的是以发展基本动作为主的游戏。其旨在发展走、跑、跳、攀登、钻、爬、平衡、投掷等基本的动作和技能。具有锻炼身体、促进生长发育以及富于娱乐性和竞争性的特点。

三、体育游戏的创编

教师在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时,游戏的创编是重中之重,科学合理地游戏创编,才会起到积极的效果。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等等,教师应该有不同的游戏创编。体育游戏的创编尤其应该具有趣味性,动作方面要新颖独特,尤其应注意的是创编的体育游戏一定要保证其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师实现成功的体育教学。

四、体育游戏的分类

体育游戏教学的形式是与体育教学的任务相联系的,常见的体育游记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集中注意力游戏

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上课做好准备。这一类别的游戏所采用的是趣味性比较强的活动,运动量较小,一般应用于课程的开始阶段。

(二)准备活动游戏

此类游戏主要是达到热身的效果,以中等的运动量配合,一般主要应用于课程的准备阶段。

(三)体育技术游戏

此类游戏多以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动作为素材,目的是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和练习效率,一般安排在课程的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

(四)体育战术游戏

此类体育游戏多建立在基本战术运用的基础上,如篮球、足球等,主要是让学生熟练战术动作,发动脑筋,大多数安排在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

(五)力量素质游戏

此类游戏多采用分队接力和个人赛的模式,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力量,因为体力消耗比较大,所以多安排在课程较后的部分。

五、游戏教学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学生方面

1.激发学习兴趣。体育学科中的游戏因其独有的紧张刺激等特点,满足了青少年活泼好动热爱自由的心理,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课堂实现教学意义。2.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在竞技的体育游戏中,每个学生都承担着自己队伍里的一份责任,成员之间的合作成为了游戏生理的关键,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们团结奋斗的精神。3.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老话在体育游戏中也体现出来,每一种体育游戏都有既定的规章制度,要求每一个成员去遵守,通过这种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诚实守则的好精神。4.提高学生思维逻辑性。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学生们因为都想取得游戏的胜利成为佼佼者,所以大脑始终都处在一个剧烈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逻辑性。

(二)教师方面

1.体育游戏有利于形成师生互动。无论体育游戏作为教学方法或者是教学内容,更有利于作为教师的我们参与到学生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们达到相互了解的过程。2.体育游戏本身作为一种新颖前卫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一个有力的补充,真正实现了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六、进行游戏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一)了解学生心理

中学生对事物有广泛的兴趣,由于独立性和运动能力不断提高,对外界比较敏感,情绪不稳定,叛逆心理严重,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二)注意方法

在选择体育游戏时,要把兴趣作为选材重点同时注意品格的培养,既能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三)在游戏裁判时做到公平公正

在体育游戏时,会涉及到规则裁判的问题,教师应担当正确运用游戏方法,在游戏裁判时做到公平公正。

(四)给予正确的评价总结

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学习评价不再强调选拔和淘汰,而是强调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健康、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五)要防范伤害事故

大家都知道,游戏教学的趣味性,主要来源于竞争,竞争比较激烈,学生们往往会忽视安全,从而导致伤害性的事故发生。所以为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要求教师们在组织教学中,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

七、结论

篇8:体育教学设计

1. 一物多用, 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性

一件体育器材的功能可能不止一种。所以, 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器材, 发挥多种功能, 是缓解器材紧张的有效方法之一。如跳箱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 可以用作学生体验腾空感觉的辅助器材。跳绳可以用来做操, 也可以当作投掷物, 还可以用作标志物和用来拼图。一块垫子, 可做穿越的障碍, 还可当作投掷的目标。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 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的使用方法。

2. 充分利用生活、学习用品和用具

教室里的课桌椅, 学生的书包, 铺地板的泡沫板, 还有生活中的废旧报纸、汽车车胎、塑料袋、可乐瓶等生活和学习用具, 都能成为体育教学的器材。如利用废旧汽车车胎来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在用汽车车胎布置的场景中, 开始跋山涉水 (跳过车胎、跨过车胎、钻过车胎、绕过车胎) , 到达目的地后大家欢庆 (利用车胎开展自创活动) , 为了补给原料开展运输 (合作负重搬运练习) , 接受最后一个登山任务 (合作攀爬) , 庆祝成功登顶 (放松活动) 。这样的课堂使学生在练习中找到了乐趣, 又在乐趣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 大家动手又动脑, 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新课程理念。

3. 与时俱进地选择教学内容

体育课程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竞技运动项目、体育娱乐方式层出不穷。所以, 在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时代性和多变性, 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情绪的培养。

4. 选择适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学内容

不同年龄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和爱好。所以, 要精选既受学生喜爱, 又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 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保证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如在排球基本技术动作的练习上, 应重视让学生体验排球运动本身的乐趣;以前打篮球不能走步, 现在完全可以走几步;以前投入篮筐才得分, 现在碰到篮筐就可以得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教学的目标, 让学生在“玩中学”, 使他们真正地爱上这些运动。

5. 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造和创新教学内容

通过改造创新、降低难度、简化规则等手段, 创造出新的适宜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内容。“跑”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 也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应把枯燥、乏味的竞技化跑步改造为带有目的性、形式多样的活动游戏。如将短跑改造为各种奔跑游戏, 弯道跑融进十字接力中, 起跑改变为各种姿势的快速启动和各种躲闪练习, 耐久跑改为各种追逐游戏或球类游戏 (如更改规则和降低难度的橄榄球) 等。另外, 还要注意开发“跑”的多种育人功能, 在实现参与目标、技能目标、健康目标的同时, 关注心理和社会目标。又如“跳”的教学内容的改造, 跳跃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活动之一, 它给学生带来了欢乐, 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把跳跃与游戏结合, 淡化田径运动项目的竞技性和规范性, 在跳远和跳高运动中, 不以腾空姿势冠名, 而是在跑动中自然地即兴跳远和跳高, 以发展跳跃能力为目标。另外, 可在游戏中学习跳跃技术, 如利用“开火车”及“青蛙跳荷叶”等跳跃游戏, 发展学生的各种跳跃能力。

6. 学生自选教学内容

选择教学内容不仅是教师的事情, 而且也是学生的事情,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的“动”与“不动”是课堂的核心。学生怎样选择内容是需要教师指导的, 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 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 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 这样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将一部分空间给了学生, 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体现。

篇9:浅析体育教学理念与体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体育 教学改革 终身体育 目标

我国一直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体育作为综合素质中重要的一项,早已受到教育部门的关注,并把其纳入升学考试中的一项考核,但是,虽然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已经推行多年,却一直没有达到实质性的效果,这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陈旧教学理念无法分开,在某种程度上讲,正是由于无法完全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才阻碍了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所以,为了加快体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体育素质,必须融入现代体育教学理念,采用新颖、科学的教学手段,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体育教学大改革与发展。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如今,现代化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面对愈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人们过渡透支身体健康,据权威机构调查,目前,我国80%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也表明,我国普通居民健康程度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在国务院最近推出的《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要把“健康第一”的素质教育放在教学理念的首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深化体育教学的改革。

我国大力推行现代体育教学理念的目的在于改善我国居民的身体素质,也就是说主要功能在于健身。根据我国目前情况,在体育教学中更要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科学制定体育教学内容,客观开展体育教学评价工作,引入终身体育思想,淡化以往在体育教学工作中过于重视的技术性和竞争性,使终身体育思想和“健康第一”的教学原则始终伴随体育教学工作。

二、树立体育教学的发展观

面对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惊人速度,一切事物都应本着发展的目光对待,体育教学更是如此。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对各个行业的人才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只有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观念,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体育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制定符合我国体育发展环境的教学机制,实时更新教学内容,敢于采用创新教学模式,才能立足长远,更快更好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不可只注重眼前,要从长远考虑,对教学的每个阶段都制定详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在符合国家体育教育条例和要求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勤于探究,逐步完善体育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加快向现代化体育的改革,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三、淬砺体育,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在我国,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大多数学生基本上为独生子女,在生活和学习上没有受过挫折,过于溺爱的生长环境使他们丧失了在社会上独立生存,克服困难,遭受打击的能力。因此,实施淬砺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在于帮助学生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顽强奋斗的毅力,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磨练耐受力,增强团队意识,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对提高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和今后事业的发展都有巨大帮助。

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是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下逐渐形成的。那么,为了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协力完成。首先,要打消学生日常的慵懒作风,把淬砺思想引用到体育教学中,通过长跑比赛、跨域障碍、野营等活动,增强学生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但是,这种锻炼一定要适度,不要过分的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否则就有可能削弱学生的积极性,要通过合理的活动安排,使学生在磨练中获得成功,从而更加自信。这是学生必备的品质,更是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四、教學目标多样化,评价方法多样化

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每个人的智力也是多元的。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每个人及其智力都是多元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只不过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每个人都是可塑之才,只要经过科学的引导,发掘学生的潜力,就一定能够找到学生所在行的智力领域。

因此,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遵循多元智力理论,融合现代体育教学观点,不再制定单一的体育教学计划,建立多元的发展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树立不同的体育发展方向,使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发掘潜在的能量,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另外,体育考核与评价机制也需改革,要更加倾向于学习体育的态度与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获得最合理的评价。

五、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虽然我国一直都比较注重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但是,由于缺乏前瞻性,致使体育教学观念非常落后。一直以来,我国学校都开设有体育课,以及课间操活动,但是,这种体育教育只是起到一时的效果,增强了学生在校期间的体制。但是,健康的身体素质是需要进行长期的,甚至终身的体育锻炼。因此,这种阶段性的体育教育观念已经非常陈旧,根据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要把阶段性的体育教学观念向终身体育过渡,主要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为坚持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就要科学的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终身实用性和兴趣出发,选择相对大众的体育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有氧运动,这些项目不仅简单,而且非常实用,就算学生走进工作岗位后也能坚持进行锻炼。

总之,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体育教学的需求,体育教学要进行改革,就应融入现代体育教学理念,立足长远,树立体育发展观,推广终身体育思想,大胆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促使我国体育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段作章.课程改革呼唤教学理念的更新[J].教学理论与实践

[2]王平.对东西方体育教育发展趋势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3]张扬,徐艳.论多元智力理论与创造教育

篇10:体育教学设计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别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具有儿童化、游戏化、兴趣化的特点。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小学教育中只重视文化课的教学,实行课程改革之后,小学体育教学被提升到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因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特点;教学策略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但是在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中,体育教育一直被忽略,未能真正的发挥其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新课改实施之后,小学体育教育被重视起来,如何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成为当前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自身对体育教学不重视

目前,小学的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非专业出身,在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比较欠缺,而且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也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由于体育教师自身的不重视,在教学技能方面必然会比较缺乏,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只是简单地让小学生做做体操、跑跑步就解散,让小学生自活动,甚至有的教师直接将体育课改为自习课或者其他文化课。这样一来,就导致在小学教育中,真正的体育教育缺失。

(二)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中,只重视学生的成绩,以便于学生在大型的升学考试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受到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小学教育中,过分重视文化课的教学,忽视了体育教学。同时,大多数人认为小学体育教学就是让小学生去玩游戏,是在浪费学习的时间,因此设置课程安排时,体育所占的课时少之又少,甚至在有的学校中,虽然设置了体育课,体育课都被自习或者其他文化课所占用,体育课变成了摆设。

(三)小学生自身排斥体育运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普及,小学生的娱乐项目逐渐的转移到了计算机和网络当中,这样一来,小学生的锻炼时间就会变得越来越少,而且现在家庭的生活水平都比较高,有些小学生由于营养过剩或者饮食不健康导致形成肥胖体质,使得小学生越来越不爱运动。当在学校需要上体育课时,小学生出于懒惰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而缺乏对体育课的兴趣,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基于小学体育教学特点的教学策略

(一)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为了有效的发展教师的作用,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因此,教师要采取相应的办法来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高,使体育教学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体育学习的质量受到教师素质的直接影响,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积极地进行创新,不过,在创新的过程中切不可盲目,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来进行。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积极地进行反思,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能够促进自我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教师间要加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统筹规划,科学实践体育教学

所谓统筹规划,针对的是体育教学中整体内容。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要将课堂与课外、文化课与实践课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做到统筹兼顾,不能出现遗漏或者某个部分所占的比重过大。在进行小学体育实践教学之前,教师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将课程涉及的内容和知识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所要教授的知识科学的教给小学生,这样,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学习立定跳远时,如果单纯的让小学生按照要领去学习,小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丧失学习兴趣,但是教师通过设计相应的活动来进行教学,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模仿小兔子。

(三)提高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大胆的进行创新,将新思想、新方法等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使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相应的配套教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创新,从而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由于小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体育教学要具备儿童化、趣味化、兴趣化的特点,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要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小学体育特点的基础上来科学的制定教学策略,从而通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真正的发挥小学体育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浩.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0):87-88

[2]赵海旭.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成功(教育),2011,(24):165

上一篇:读书活动总结怎么写下一篇:营销部营销总监职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