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作流程

2024-07-01

煤矿工作流程(共8篇)

篇1:煤矿工作流程

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在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中,有很大一部分受水害威胁。在已建成和正在开采的矿井中,多数矿井受周边小窑及老空水威胁,水害十分严重。我矿打磨沟矿井曾因小窑越界开采,地表(水库)水从小窑贯人井下导致淹井,造成上千万元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大庆井也曾因小窑越界开采打通井下,小窑水贯人而影响了安全生产。煤矿水害给国

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所以水害的威胁就成了煤矿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

一、发生矿井水灾的原因

总结过去发生的矿井水灾,往往是安全思想不牢,思想麻痹,从而情况不明,预防措施不当所致。其主要原因有:

1、地面防洪、防水措施不当或管理不善,地表水(多为雨季降水)大量灌人井下,造成水灾。

2、水文地质情况不清,井巷接近老空积水区、充水断层、陷落柱、强含水层以及打开隔离煤柱,未执行探放水制度,盲目施工,或者虽然进行了探水,但措施不当。

3、井巷位置设计不当。如将井巷置于不良地质条件中或过分接近强含水层等水源,导致施工后,因地压和水压共同作用而发生顶、底板透水。如此案例国内曾有发生,但为数不多。

4、井巷施工质量伪劣,致使矿井井巷严重塌落、冒顶、跑砂导致透水,或工程钻孔在固井止水前误穿巷道,导致顶板含水透水。

5、测量错误,导致巷道穿透积水区。

6、井下无防水闸门或虽有而管理、组织不当,造成透水时无作用而淹井。

7、出现透水预兆未觉察或未被重视或处理不当造成透水。

8、排水设备能力不足或设备不完好。

9、排水设备平时维护不当。如水仓不按时清挖,储水能力不足而淹井。

10、其它原因。

二、发生矿井水灾(突水)的预兆

1、本来是干燥光亮的煤,变得发暗潮湿,无光泽,空气变冷。

2、出现雾气。井下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汽,湿度较大,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空气骤然变冷,水蒸气变成雾气。

3、煤岩壁挂汗。

4、挂红。煤壁浸出的水发涩,有h2s臭味,附着在裂隙表面有暗红色氧化铁水锈。

5、煤层发出嘶嘶水叫。

6、地板鼓起,有时出现压力射流,水有甜味。

7、顶板来压,产生裂缝,出现淋水。

三、发现透水预兆的紧急处理

不管发现上述何种透水预兆,都必须立即停止掘进迎头工作,向上级汇报情况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采取边探边掘,探水眼必须超前掘进巷道,达到要求的超前安全距离。

若是水情紧急,透水即将发生,必须立即发出警报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防止透水事故发生,防止淹井,并及时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如果透水已经发生,各工作地点人员必须沿上山向高标、高巷道往上撤离水区。

四、矿井水害的防治措施

为了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的安全,我国煤矿工作者探索了一系列的防治水措施。这些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防治地表水涌入矿井、探放水、疏放排水、防水煤柱的留设、水闸门和水闸墙的设置使用、注浆堵水、建立防治水保障制度、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做好矿井涌水、积水预报等。各煤矿的自然情况各不相同,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防治水措施。

l、要做好职工的教育培训,井下职工均要熟悉透水前的各种预兆,发现透水危害及时汇报并采取(上述)应急处理措施。

2、要建立必要的矿井防治水规章制度,把防洪、防治水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矿井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注意收集整理资料,准确将积水巷、水窝、积水老窑绘在图上,以便进行采掘工程时制定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4、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

煤矿地下的地质条件是复杂的,地下水的情况也很复杂,在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各种水害的威胁。根据现有资料,对无法确保没有水害威胁地区,必须采取探放水措施,探水后消除了水害威胁再向前掘进。多年来与地下水作斗争的经验告诉我们:“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是指导煤矿生产与各种水害作斗争的有效方针。

在煤矿与地下水作斗争,决不可疏忽大意,不能蛮干,也不能为了赶生产怕麻烦而存有侥幸心理。

在有老空水威胁地区必须进行探水,掘进工作面必须边探边掘。平巷掘进一般可对正前和巷道上帮进行钻孔探水,一般为三组钻孔,每组l一2个孔;在上山掘进时,一定要在巷道正前和左右两帮进行探水,钻孔不少于5组。

使用探水机械要注意如下事项:

1、加强探水钻眼附近巷道的支架,背好顶、帮,工作面打上坚固的顶柱,以防高压水冲垮煤壁和巷道支架。

2、探水工作地点挂牌,明确探水眼位置、方向、眼

篇2:煤矿工作流程

学号:200907010

关健词: 矿长、管理、安全生产

前言:《矿山安全法》规定:“矿长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安全规程》规定:“矿长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从法律的角度明确赋予矿长在安全生产方面特殊的权利和责任。矿长作为安全生产执行者和实施者,安全生产的认识、思路、责任及措施是否提高、清晰、到位,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健所在,亦是煤矿确保矿井持续健康发展的永恒主题。

本人从事煤矿工作十多年,主管煤矿的工作也有5年之久,现就矿长如何加强煤矿管理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不断提高抓安全的认识,提高管理水平

作为一个矿长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程度有多高,那么必对抓安全的决心就应有多大,他的措施也就会有多得力.决心来源于认识,措施来源于决心,认识是行为的先导,矿长抓好安全生产.首先取决于思想认识是否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三种观念:

1、自觉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安全第一”是党的一贯方针,代表着煤矿职工的根本利益,是企业必须认真切实履

行的一项法律义务,且具强制性,是煤矿企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作为法律赋予第一责任者的煤矿矿长,必须自觉地学习,深刻地理解党的安全生产方针的实质,提高对党的安全生产方针重要性的认识,时时刻刻把“安全第一”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并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2、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作为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立于不败之地,特别是“以人为本”“构建和协”的特定时期,安全生产不发生事故, 尤显其至关重大。煤炭生产的实践证明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因此,矿长在思想上和工作上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决不能把企业的效益建立在违章蛮干而出现的一时“奇迹”的高效益上,应立足长远,防止和纠正片面追求短期效益而不顾安全的苗头,努力做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效益。

3、树立“安全就是煤矿的生命”的观念。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这是我们煤矿工作的经验和根本方针,众所周知,现时的安全事故对于煤矿企业来说是怎样的关联,赔偿、罚款不说,轻则停产整顿几个月,重则矿井关闭.其熟轻熟重一目了然。

二、矿长抓安全的责任必须到位。

安全问题归根到底是责任问题.煤矿企业中,矿长作为安全第一责任者,是企业管理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客观

要求.它决定着安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安全管理的权威性,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前提是:领导重视,做为一矿之长,其认识、其态度、其作风直接决定着一个矿的安全生产水平,亦才能带动各级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管理机构,是有效执行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的必胜之举,矿长不是圣人,不可能面面诸到、事必躬亲。只有通过他建立的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发挥出他管理才能。因此矿长抓安全,就是抓制度的层层落实,拥有了一个好的机构, 拥有了一班得心应手的管理人员就等于事业成功了一半。针对安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 新问题 在安全思想教育上,应明白“辛苦就是效益”,“办法就是效益”,“安全就是效益”。在安全现场管理上确立:不符合规定,现现场管理不达标,不安全坚决不生产;在安全监督上应“人盯人,人盯事”,根据实际现场处理.“管住不放心的人,抓住不放心的事,把住存在的隐患”,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上,推行根据隐患分事、分期、分阶段、分时间采取包干负责,区域负责,分管负责和直接负责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做到事事有人管,有人抓 有人监督落实,从而杜绝“人人在管事,不落实处,找不到具体责任人”的现象。

三、矿长抓安全的措施必须到位。

矿长抓安全生产其实质就体现在矿长抓安全的认识,责任

和措施三到位上,三者紧密结合,缺一不可。作为矿长应该以事故的超前防范为突破口,积极主动的向安全隐患打进功战,打防御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措施落实到位,把事故隐患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防微杜渐。

1、抓好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矿长在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安全技术工作,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了解和掌握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有针对性的制定各种防止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或减少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在具体工作中应结合生产实际对矿井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新方法,提高矿井综合抗灾能力和监测监控水平。作为我矿现时应对的主要的安全隐患是老窑的水害威胁,因而在安全技术措施上我坚决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探放水技术措施:采取长探短掘,限量排放,先排后掘。有力地消除了矿井水害对生产人员安全的威胁。

2、抓好安全基础工作措施的落实:一是从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入手,大搞质量标准化建设:井巷建设现采用料石砌碹、锚网喷支护、工字钢支护等综合支护方式,确保了井巷的坚固耐用安全。采面采用正规的长臂式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管理顶板实现推采,有效的控制了采面顶板事故的发生;二是从“人”的不安全因素入手,加大职业培训,提高人员素

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各岗位人员未经培训考核合格不得上岗。

3、抓好现场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及规章制度的落实:以制度管人,以规章条款服人。现时的煤矿企业大都是私营企业,“七大姨”“八大姑”们等皇亲国戚 ,给管理工作造成压力,人管人得罪人,搞不好是处理一个,得罪一片。因此,制度规章措施的建立健全,尤显管用。

四、矿长在抓安全管理的同时应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煤矿企业的文化建设反映出企业的精神风貌,是企业促进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龙山头煤矿的企业文化应确立以下几点:

1、企业精神:龙腾图强、团结务实、艰苦创业、追求卓越。

2、企业使命:不断壮大、企业、员工双赢。

3、安全理念:以人为本、安全即福。

4、经营宗旨:安全至上、效益至上、发展至上。

5、企业价值观:对职工负责、对老板负责、对社会负责。

6、职工价值观,煤矿靠我发展、我为煤矿争光。7:管理方针:严格、务实、创新、活泼。

有了这个企业文化,统一职工的思想,坚定职工的信念,武装职工的头脑,挥发职工的激情,以企业的文化约束其行为,使企业

职工保持良好的安全心态投入到安全生产之中。

篇3:煤矿工作流程

1 煤矿地质测量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

1.1 地质测量提高煤矿日常安全生产。

煤矿生产的高效性是在安全的基础之上完成的, 煤矿开采工作本来就是一项危险系数比较高的工作, 其开采环境的安全性决定着煤矿生产的效率和进度, 如果连安全性都保障不了, 那么开采人员在进行开采工作的时候, 很容易产生意外的地质事故, 不但增加了开采的时间, 还损失了更多的经济财产。而地质测量就是可以为煤矿生产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生产环境。通过对预制生产位置的周边地质条件进行测量, 可以反馈给工作人员一些地质数据, 这些数据是判断煤矿生产设计可行性的重要参考, 如果实际的测量数据表示开采的难度过大, 所要投入的成本接近或超过了生产的效益, 或者目前的技术手段无法满足煤矿生产, 那么就必须放弃原本的生产计划, 重新设定生产位置, 从而保障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 一定要重视地质测量的重要性, 不仅在正式开采前进行图纸测量,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也要对地质进行实施监测, 以免发生突发性意外。比较完整地质监测包含着很多方面的内容, 像是“三带”高度的监测, 地面塌陷范围等。

1.2 地质测量提高技术生产安全。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煤层厚度和规模有着明显的差别, 煤矿的丰富程度决定着煤矿生产单位的实际经济效益, 因此, 对煤层规模的计算十分的重要, 而进行有效的地质测量工作, 可以为煤层的计算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而且可以及时的检测出煤矿山周围地质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以便及时的提出解决方案, 从而提高技术生产安全。

1.2.1 关于地质测量的标准, 国家有着明确的规定, 因此测量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地质测量, 并撰写全面的地质测量报告, 其中附上相应的可行性意见。

测量人员必须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因为这些数据决定着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和原计划的可行性。

1.2.2

煤矿掘进是逐渐加深的, 并不是一次性掘进到需要的深度, 因此地质检测人员要实时跟进掘进的进度, 每一个掘面的地质情况都要进行素描、测量, 一旦发现有异常的数据, 应该马上与设计人员和开采人员进行沟通, 及时调整掘进方案。

1.2.3 煤矿生产毕竟属于一种地下作业, 因此对地层结构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地层当中常常会出现褶皱或断层现象, 这些构造对煤矿掘进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其特点不是肉眼所能观察到的, 必须依靠专业的探测设备进行数据反馈, 从而根据各种探测信息, 分析出实际的地质结构、构造和变化规律。另外, 地质测量的数据对计算煤层大小, 煤矿规模, 开采设备安装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1.3 地质测量是煤矿日常性工作。

煤矿地质测量日常性工作一般为采集井下的原始资料和指导煤矿生产工作。煤矿地质测量工作质量关系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煤矿开采经济效益。煤矿生产会遇到断层等地质构造, 使煤层断失。需要地质人员判明断失煤的距离。这时候地质测量技术很重要, 为地质测量人员提供准确的预测方向。测量失误会给煤矿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煤矿生产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劳动, 不确定的危险又多。做好地质策略与勘查工作是关键, 地质测量是开展各项开采作业的关键和基础。地质策略及资料预报的准确性, 关系着煤矿的安全生产。通过地质测量, 加强对现场地质状况的测量与分析, 加强与技术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对回采工作面设计一定要结合地质资料综合分析。

2 提高地质测量质量的策略

2.1 培养高素质的测量施工人员。

一个合格的地质测量人员需要掌握很多专业性知识, 需要学会使用很多专业的设备。实际上测量人员才是测量的主体, 设备属于辅助的工具, 如果测量人员没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对各种地质数据都抱以随便的态度, 那么很可能造成测量数据失真, 测量数据不全面的现象, 从而影响了煤矿开采人员的判断能力。因此, 要想提高地质测量的质量, 首先要提高测量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提高对测量工作的责任心, 最大限度的避免数据失真现象, 从根本上促进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

2.2 利用网络功能, 实现地质测量信息化。

近年来, 我国煤矿数字化和信息化工作开展得很顺利。信息化是现代煤矿产业的助力器。煤矿地质状况动态的, 测量资料也是活跃、动态变化的, 不确定性较强。随着煤矿开采的发展, 煤矿地质测量资料的积累会增多。人工检索、分析和处理地质测量信息资料已经不能满足煤矿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必须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来实现煤矿地质测量数据的自动化管理。

2.3 狠抓地质测量工作, 预防事故发生。

煤矿生产的生产系统复杂, 环节众多, 容易酿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炭的生产要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利用准确的地质资料预防煤矿生产事故的发生。准确的地质测量数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高精度的测量导线点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精确的测量数据, 是有效地控制、应付各种地质和水文灾害事故的发生。最后, 保证地质资料的准确性。煤矿生产环境比较特殊, 地质环境复杂为开采作业带来困难。准确的地质资料是安全生产的保证。准确的测量数保证了工人的安全。特别是对井下测量导线点与高程点的控制, 其精确度是地质安全的根据。地质测量提供的精测量数据是采掘作业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巷道贯通工作的前提。能有效的预防误透空区, 最大限度避免瓦斯或透水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总之, 地质测量是煤矿生产的眼睛, 地质测量的精确度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良好的地质测量工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而低质量的地质测量数据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地质测量工作的提高还要提高地质测量人员的素质。多数地质测量人员没有从安全的角度提高认识。改变传统观念, 自觉加强自身学习, 才能发挥作用。地质查测量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重中之重”的技术工作;煤矿企业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摘要:煤矿开采工作是一项危险系数比较高的工作, 因为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在地下深层进行作业, 岩性的好坏决定着开采的进度和煤矿生产的效率, 决定着开采人员开采工程中的安全, 因此煤矿地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重视煤矿地质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通过煤矿地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旨在提高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关键词:煤矿地质测量,煤矿安全生产,作用

参考文献

[1]马长胜.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意义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与企业, 2011 (10) .

[2]张银花.在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的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1) .

篇4:煤矿工作流程

【关键词】煤矿;地质工作;生产;作用

一.防止矿井水灾事故的发生

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以及建设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现实中的煤矿生产中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安全事故为冒顶、瓦斯爆炸以及突水事故,这些事故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地质工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这样的环境下切实强化煤矿地质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一般来说,煤矿地质工作的现实意义和影响主要体现在防止矿井水灾事故、降低瓦斯事故的发生概率、防止设计不合理所造成的安全隐患以及避免冒顶事故的发生等多方面。从防止矿井水灾事故方面来讲,要想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能够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除了要在相关的设备器具等硬件设施上下功夫外,更要在地质工作方面下足功夫。借助于科学的地质工作我们将会对煤矿的水文地质情况具有充足的了解,对矿区的主要含水层、水文特征、含水层的含水性随季节以及年度降雨量的變化情况等各类信息进行大致的把握和掌控,进而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知道准则。另外,在生产实际中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进行探明,采用超前打钻探放水,实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施工原则,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掌握水患控制的主导权,最大限度上降低水灾事故的发生概率。为此,在是工程产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关的必要措施。首先对于采掘工作面受水患影响的矿井,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在地面无法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时,应当坚持“有掘必探”,加强探放水工作。而在矿井受水害威胁的区域,则应当进行巷道掘进前,应当采用钻探、物探和化探等方法,查清水文地质条件。

二.避免瓦斯事故的出现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一直占据着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部分,此类安全事故的影响力较大,且范围较为广泛,为煤矿一线工人的生命以及煤矿的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在处理和解决瓦斯事故的问题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一通三防”,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瓦斯地质工作方面的研究和投入,这使得经过多年的发展过后我国在应对瓦斯问题上仍然以防御为主,缺少一定的超前意识和布控手段,进而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瓦斯事故的发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缺少地质工作而使煤矿生产造成的巨大安全隐患。而地质工作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穿突出煤层地点,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对于突出矿井务必要及时编订瓦斯地质图,在突出煤层顶、底板掘进岩巷时,必须定期验证地质资料。通过合理的地质工作不仅能将煤层的埋藏深度以及构造和各类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认识和梳理,还能够根据此类问题制定出完善的应对措施,进而做到有的放矢,做好预防瓦斯灾害的充分预防和控制。

三.防止由于设计不合理所造成的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煤矿企业对于规范性的要求较高,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必须遵循应有的规范和程序,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设计进行施工。而煤矿地质工作所获得的资料和成果正是制定这些设计的最主要依据和条件,如果地质工作没有认真进行的话,那么设计也将存在较大的欠缺。只有对特定区域的煤层产状、结构、性质以及厚度和横向变化、瓦斯情况等多类煤矿地质资料进行充分认识和了解,相关的设计部门才能进行合理的设计工作。因此,在煤矿设计工作中,必须遵循“矿区总体设计、矿井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井田详查、精查地质报告”进行设计。鉴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使得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系数至关重要。但是限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煤矿之间的安全系数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设计本身所依据的原始资料是否完整和准确的体现出了施工过程中将遇到的实际情况。这也直接的说明了如果地质工作落实到位的话,将会为煤矿的设计工作提供巨大助益。针对于此类情况,应当在煤矿建设和生产中,当矿区现有水文地质资料不能满足生产建设需要,应当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专项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四.避免顶板事故的发生

此外,顶板事故也是煤矿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安全事故。虽然经过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煤矿生产中对于各类先进技术和科学手段也加大了应用力度,使得煤矿中顶板事故的发生频率得到了一定控制,但是在煤矿中顶板事故依然是主要的安全事故之一,成为了限制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掣肘。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既包括生产工艺的落后性,生产流程和步骤没有严格遵照实际情况来进行;也包括工人素质较差,对于相关技术的掌握不熟练,执行力度不足等。但是更多的却是来自于地质工作方面的限制,开采的地质条件限制以及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都是造成顶板事故的重要原因。如果具备较为详尽的地质资料,则可以在施工之前就对施工层位的围岩性质进行了解和确定不同区域实行的不同措施,尤其是掘进爆破工艺和支护方式。再辅之以人员和设备的必要保证和支撑,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从管理和技术双层面上对顶板事故进行预防,最终将顶板事故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五、结束语

煤矿地质工作是进行煤矿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煤炭行业未来的发展来说,强化地质工作水平和质量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发展的趋势。然而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说,煤矿地质工作的发展仍然处于欠发达阶段,所以对其进行深入探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一定要在日后的煤矿生产中充分发挥出地质工作的作用和影响,最大限度上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并且针对于地质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重要作用来说,一定要重视起煤矿地质工作,通过地质工作的相关成果来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田质甫.浅谈矿井地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8:246.

篇5:煤矿工作流程

学号:99号

我是贵州青利荔波分公司更班煤矿矿长,在任职期间,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地方安监部门的有关规定依法办矿、合法经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按照“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安全管理理念,高度重视矿井的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和技术改造。以“一通三防”管理为重点,以顶板管理和机动管理为关键,以全面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全员素质提升为基础,以制度建设做保障,全面核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现场管理,安全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是煤矿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矿领导班子作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问题,就出现在哪里,把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不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把安全管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实行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跟值班制度,形成安全重心下移,管理关口前移,紧盯安全不放松,责任到人头,层层签订安全目标

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的安全工作管理格局,在安全工作方面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把安全工作的重点通过每天的安全生产调度会传达给各队和各基层单位。

二、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

为彻底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落实整改考核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决定组建相应专业的隐患排查小组,队、班、组设立不脱产安全网员,区队设立安全队长,矿级设立安全矿长和专职安检员,从组织形式上形成隐患排查连锁一条龙管理工作体系,为确保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有章可循,各项安全管理责任措施的落实到位,必须完善包括矿领导隐患排查带班制度,安全隐患排查目标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的奖惩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等多个安全管理制度,从组织健全和制度完善保证隐患排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层层签订安全隐患排查目标管理责任书,把每项涉及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人。充分发挥安全检查人员的监督、检查、指导作用,及时查处现场的安全隐患,查出各类安全隐患和潜在危险因素。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组织召开事故责任分析会,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于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由主管领导安排,定人员、定措施、定标准、定时间,逐条逐项落实整改,从严处理各种违章、违法行为,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防止类似行为重复出现。

三、做为高瓦斯矿井,必须加强瓦斯的日常管理工作

防突和瓦斯治理工作始终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着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原则,抓好防突和瓦斯治理工作,在防煤层突出和区域防突过程中实施多孔和深孔抽排放,坚持预测预报,效果检验,进一步做好防突和瓦斯治理工作,在治理采面上隅角瓦斯时采用煤碴装袋砌墙和风帐覆盖及多头埋管抽放,同时加强工作面配风,解决回风瓦斯超限问题。严格落实“四位一体”防突和预测预报及效果检验,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投入工作,加强防突管理,改善矿井的通风条件,有效预防瓦斯事故。加大对瓦斯治理的力度,高瓦斯按突出矿井来管理,严格执行“以风定产”的方针,严禁微风作业,规定不得超通风能力生产,坚持每旬全面测风,及时掌握矿井的风量动态,对风门、风机监控线路,监控机房、瓦斯监测监控台账等“一通三防”设施配专人值班看管维护,严禁无计划停风和微风生产。充分利用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作用,对瓦斯动态与地方安监局联网共同全面监控,实现瓦斯监测监控的信息化,提高矿井在瓦斯超限时的快速反应能力。

四、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加强工程质量标准化 采掘工程在抓好进度的同时要把好工程质量关,对巷道成型必须按工程设计、高标准、严要求、强化质量、狠抓进度,并规定由矿分管理领导全面负责,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轮流带班,现场解决问题。对不合格的工程及时返工整改,以

此保证矿井的质量标准化。同时,抓好采煤队回采工艺的管理和其他重点工作的管理,在工程质量方面得到保障。严格要求各生产班组按作业规程作业,每一道工序必须按质按量完成,狠抓正规循环作业,从源头上消灭工作面不合格品。

五、认真抓好员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抓好安全培训是提高队伍素质和员工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我矿对员工培训工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对员工进行整体素质的培养、培训和安全教育,把所有的技术岗位,特殊工种以及全体从业人员的培训纳入工作计划,按照计划安排,采取“送出去、请进来”两条腿走路的方式。煤矿还要对新员工严格进行岗位培训,上岗人员必须持证,不持证人员不许上岗,对煤矿所规定的各种作业规程和安全措施,必须进行学习和考试,考试不及格的人员必须重新学习,待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总之,做为一名煤矿矿长,任职期间本着对职工的生命和身体健康以及国家的煤炭资源负责,坚持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突出“一通三防”重点,以顶板安全和机运管理为关键;以全面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全员素质提升为基础,严格各级管理责任落实和职工行为规范,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强化现场管理和责任主体;加大

隐患排查和隐患治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加大责任追究和奖罚力度;加强经营管理;加大成本考核力度;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坚持抓基层、抓基础,标本兼职,强基固本,稳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努力做到基础管理精细化,队伍培训经常化,管理考核钢性化,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另外,作为矿长,认真地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善于发现、分析和处理问题,搞好团结,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努力开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新局面。

孔令生(学号:99)

篇6:煤矿工作流程

2014,国瑞神华煤矿监管工作站将按照职责要求,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精神,围绕安全工作中心,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工作措施,加强煤矿安全日常监管,以预防煤矿安全事故为工作重点,促进煤炭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制定2014年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为核心,深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深化依法监管,紧密结合煤矿工作安排,确定监管重点,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监管行为,督促煤矿企业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积极消除各类事故隐患,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控制指标体系,深化责任制的落实

1、加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考核力度,要采取坚决措施,确保安全事故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2、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实现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责任制。

3、完善奖惩考核机制,加大管理力度,调动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工作创新,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工作,夯实安全生产管理

1基础,把握事故发生规律,提高事故的预控能力。

1、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逐级分解,具体到人,落实到生产过程中。

2、加强现场检查,落实安全措施,及时整改事故隐患,提高

煤矿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

3、针对近年来发生的各类煤矿安全事故,查找安全生产监管

工作的薄弱环节,认真分析、积极探索事故发生的规律,并牢牢把握规律,对季节性、专业性的规律提出预警、预控的方案和对策,并针对性的落实监管措施。

4、做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要求煤矿建立辅助救护队,配备相应救护设备、仪器,认真组织应急救援方面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广大职工防范事故的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5、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努力推进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奖惩制度等,形成安全生产的有效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6、推进标准化监管站建设,通过监管和执法,杜绝各类煤矿

事故的发生。

三、时间安排

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具体要求,对煤矿

企业安全实施24小时全天候监管。坚持参加煤矿安全生产会议,每天有监管人员在煤矿监控室值守,每周下井检查次数不少于3次。

四、检查内容

1月份重点监管工作:监督煤矿贯彻落实国办发〔2013〕99号

文件的情况。重点检查矿领导带班入井制度的执行情况;监测监控、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四大系统的完成情况;煤矿“一通三防”的管理情况;春节期间的生产安排情况;矿井瓦斯抽放系统的使用情况;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有无“三超”情况;煤矿职工的培训教育情况。

2月份重点监管工作:检查煤矿“六证”办理情况、矿级管理人员配备和持证上岗情况。抓好节后复产验收工作,加大对煤矿春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安排及节后复产验收各项措施准备情况的跟踪监督,特别是监测监控、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四大系统的使用情况;救护、监控协议落实情况及开工后职工培训安排教育情况。

3月份重点监管工作:开展提升系统监察,同时积极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做好煤矿节后复工复产的验收工作。监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配备及持证上岗情况,确保煤矿配备足够的特种作业人员,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4月份重点监管工作:煤矿掘进面视频安装使用情况监察及 “一通三防”专项检查,特别是瓦斯治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落实情况和“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瓦斯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情况。

5月份重点监管工作:监督检查煤矿各类机电设备的检测、检验情况。检查井下员工的自救器、矿灯、工作服等劳动保护用品的佩戴及使用情况,监督检查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配备及持证上岗情况。

6月份重点监管工作:监督检查煤矿 “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情况、雨季“三防”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情况,配合上级业务

部门搞好上半年全面安全监察。

7月份重点监管工作:督促检查煤矿汛期防治水工作。重点检查汛期煤矿防汛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落实情况;防汛抢险各类物资;井下排水设施的完好情况;井下排水沟布置情况等工作的开展;防治“三超”和煤矿职工培训教育情况。

8月份重点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大对煤矿的瓦斯治理监管力度,严格监督煤矿合理布置巷道、采煤工作面及开采顺序,简化生产系统,杜绝一切不合理的通风,严禁“三超”。

9月份重点监管工作:督促煤矿继续深入开展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加强煤矿井下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即: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情况。

10月份重点监管工作:加大对机电设备、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职业危害及劳动保护的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及时更新设备,进行职工健康体检。

11月份重点监管工作:督促煤矿按照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习和演练,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监督煤矿贯彻落实国发23号文件情况,重点检查矿领导带班入井制度的执行情况、“一通三防”、防治水、机电提升、顶板管理等专项整治情况。

12月份重点监管工作:年终全面安全监察,对排查出的安全生产隐患,督促煤矿及时整改,短期内整改不到位的,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整改期间的安全生产。总结全面监管工作。

五、工作要求

1、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监管人员一定要充分认清做好煤矿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思想上更加重视、目标上更加明确、方法上更加科学、工作上更加扎实,确保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2、认真执行监管计划。认真开展监管执法分析和隐患排查,根据安全生产状况的阶段性情况,提出时效性、重点性、合理性、实效性“四统一”的季度监管计划,做到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保证计划的严肃性,真正做到监管到位。

3、正确履行职责。实施监督检查任务时,严格做到廉洁自律,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依法严厉查处各种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并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4、创新监管方式。注重现场监管,强化井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发挥执法部门的整体合力,确保重大安全隐患能够得到及时消除或落实整改责任。

总之,我们本着“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生产”的工作宗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警钟长鸣、扎实工作,坚决防范遏制煤矿安全事故,促使我市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国瑞神华煤矿监管工作站

篇7:煤矿工作个人工作总结

煤矿企业作为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既要保证完成产量任务又要实现安全生产,确实是项事关企业经济效益和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井下工作毕竟还是有别于地面上的工作,大多地方黑暗,潮湿,有些地方呼吸也不是很通畅。

众所周知矿工的工作是脏,苦,累。在掘进队工作期间,每个班的工作也比较繁重,有时时间也会很紧张,对于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来说首先就要克服体力上的不足。加之刚参加工作更无掘进方面的工作经验,要在工人师傅的指导和带领下才能进行工作,矿工师傅们都很实在,也深深的感受到了他们的粗犷、率直的性格以及一线工人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跟他们学习到了很多实际操作中的方法和经验。作为新工人刚开始工作时主要是运料,各种工料大都需要手抬肩扛才能顺利绕过掘进机来到工作面下。刚工作时一个班下来,臂酸肩肿,体力消耗确实很大。当遇到地质条件复杂和工作面掘进不顺利时就需要大量的支护工料,工作量立马会加大很多,也让自己切实感受到掘进工作的紧张与艰难,同时也看到了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工人师傅们团结协作,不畏艰险,耐劳耐怨的精神面貌。掘进机开动时会随风吹出大量煤尘,遮挡视线,影响呼吸,防尘面罩可以有效防止煤尘的吸入,也正是这样的工作经历让我认识到国家对煤矿工人职业防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注意安全工作的同时,对矿工身体健康的关注也是我们国家和企业应当确实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正常的工作,也是企业稳健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一线工作时间紧,任务繁重,能有好的体力和耐力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个人素质之一。掘进放炮工作时,我开始接触周边眼,辅助眼等一些名词,如何打眼,如何装药,如何塞水包泥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其实都很专业,只有经过专业培训才可以放炮。作为新工人,不会让我装药,也就是递下炮泥,煤块,架架起爆线等。装药完毕,所有人撤离到安全地带,听到“嗵”的一声闷响,一个完整的矩形断面就崩出来了,一炮能崩出很多煤。放炮作业让自己深刻认识到每一项操作都必须按规程操作的重要性,实际工作关系到在场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遵章作业,安全第一。老工人们用锚杆机打锚杆时常被钻流出的水把衣服打湿,新工人刚开始打锚杆时,不太容易把锚杆机扶正。掘进时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掘进机的操作就需要长久的经验,只看书本上的介绍远远不够,必须真正有过实践才能自由操纵。自己也感受到在工作中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

师傅们投入工作时的神情,让我切实感受到:丝毫的马虎大意,违章作业,都可能让险情潜伏在身边。因为很多事故都是不经意间,由于疏忽而造成的。工作期间自己也了解了很多掘进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一些工作中的体会。工作中的每一项操作只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就能保证作业的安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自己对于安全知识,工作技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工作中,在师傅的指导下,也开始掌握了一线工人的基本技能,理清了工序,对某些工作也可以进行基本的操作,也逐渐了解了掘进工作的流程。同时身体也得到了真正锻炼,身体素质感觉有了明显的提高,身体结实了,也有劲了。

篇8:煤矿工作流程

由国家安监部门制定印发煤矿技术基础工作《规定》, 虽然不是以传统的国家标准 (GB/T) 、煤炭行业标准 (MT/T) 形式冠名, 但其性质与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的《煤矿防治水规定》一样, 均为废止旧有规程起用新形势下制定的法规, 需要煤矿及其上级、政府行业管理部门认真执行。

《规定》的基本特点是直接将煤矿地质工作与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置于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高度对待, 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煤矿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地位, 加强和规范了今后的煤矿地质工作, 也改变了原《规程》强调的煤矿地质工作必须坚持为生产服务的单一方向。

新《规定》的施行将为煤矿地质工作的拓展提供帮助, 使当前和未来煤矿地质工作有了极为明确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及职责、工作任务及内容要求、成果考量等依据。《规定》还将对整治相当数量大中型煤矿的地质工作无专职机构、无专业人员、无必备图件、无工作台账的“四无”乱象中发挥积极作用。

2《规定》与原《规程》的主要差异

《规定》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条件日趋成熟的情况下制定的, 其内容和要求必然会随形势背景的变化和科技进步, 以及人性价值观的提升而调整或修改。笔者认为, 《规定》较原《规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大幅度增加了与煤矿安全密切相关的地质工作内容和要求。《规定》总则第一条即开宗明义地指出:“为了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 查明隐藏致灾地质因素, 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 有效预防煤矿事故, 制定本规定”, 这一条明白无误地说明了制定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目的和主要任务。能够鲜明体现这个目的的文字见于新增第四章之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 (共十条) , 本章详细规定了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种类、普查方式方法、具体调查 (查明) 内容、成果形式与审查权限等。此外第六章之煤矿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第七章之煤矿生产阶段的地质工作、第九章之煤矿信息化工作等, 均融入了较多预防致灾地质因素的具体内容。

(2) 以不失偏颇、利于操作为原则删繁就简, 调整或合并部分概念、分类、指标和工作任务。例如, 《规定》将原《规程》中“按其目的之不同”划分矿井地质勘探性质名分, 由矿井资源勘探、矿井补充勘探、生产勘探和工程地质勘探四类归并为一类, 并指出煤矿因地质资料出现六种情况之一而不能满足建设和生产需要时, 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调查与勘探, 煤矿地质补充勘探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并提交补充地质勘探报告。此项规定将使企业因受不同地质问题影响, 以何种名义补做工作不再举棋不定。又如, 《规定》对至关重要的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条件 (含表) 进行了概念优化集中、内容增减、量化指标调整的处理;对评价煤层稳定性的主、辅指标 (表) 中取消了特厚煤层项, 其指标并入厚煤层项中。

新《规定》还删除了勘探手段的选择和工程布置内容, 完全归属于地质勘查单位决定。

(3) 合理规定各类重要煤矿地质工作成果名称、完成时间及服务期, 简政放权, 明确审定权限。《规定》将原规程提出的“矿井地质条件类别”名称变更为“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报告初编时间则由新井投产8~10年改为煤矿移交生产1年内进行, 并每5年重新确定, 而当煤矿发生影响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的突水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条件变化时, 则煤矿应在1年内重新进行地质类型划分;《规定》将矿井补充勘探报告提交时间由勘探竣工后3~6个月改为现场工程结束后6个月内提交补勘报告;将矿井 (露天) 生产地质报告的编制时间由8~10年修改一次改为煤矿移交生产后, 应在3年内编写生产地质报告, 之后每5年修编一次。《规定》还要求煤矿每年末进行煤炭资源储量估算;要求提出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等。

《规定》审时度势, 将上述各类性质报告的审定权一律下放, 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定。

(4) 扩大并强化煤矿一般性资料管理, 实现煤矿地质信息工作的动态管理。《规定》要求煤矿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 依托先进的技术,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建立地质资料、设计资料和采掘 (剥) 数据库。《规定》还明确了信息化平台的主要内容、基本功能及包容量。

(5) 设立专职机构及配备技术人员为煤矿地质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规定》明确要求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设立地测部门, 配备所需的地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 建立健全的煤矿地质工作制度;矿井总工程师 (或技术负责人) 具体负责煤矿地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管理;当煤矿地质类型为复杂和极复杂的企业及所属矿井还应配备地质副总工程师。

(6) 适应安全生产管理需要, 合理捋顺煤矿日常工作的任务范围、工作要点和审定权限。《规定》较多方面的调整了煤矿在建、生产和闭坑 (收尾) 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相关报告、总结和说明书的编写提纲;重行规定了煤矿必须备齐的区域性、个体性地质资料、图件及台账名目;不再规定各类图件的比例尺, 而是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原则。上述相关报告、总结、说明书的审定权限均由煤矿主要技术负责人组织审定。

3 区内煤矿地质工作任务和近期重点工作建议

3.1 区内煤矿地质工作现状

截至2013年底, 全区有在籍煤矿581座, 其中:以经济类型划分的国有煤矿为62座, 非国有煤矿 (股份制、民营) 为519座。国有煤矿的绝大部分是原煤炭工业部直属矿务局或集团公司旗下大型现代化矿山, 煤矿有良好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 传统的作风和《规程》要求使其地质工作的方方面面均较正规, 应对《规定》拓展的新要求不会出现过多困难。而占全区煤矿数量达89%的非国有煤矿企业则不然, 它们中大多数虽为大、中型煤矿, 但煤矿地质工作基本处于无专职机构、无地质技术人员、无日常地质工作操作和积累、无完整必备的资料台账和图纸的“四无”状态, 部分煤矿的井田勘查地质报告或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可应对到煤矿终了。非国有煤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除自治区境内多数煤田 (煤产地) 自然禀赋条件较好以外, 重要而不可回避的则是多层次人为因素。也正因如此, 非国有煤矿在贯彻执行《规定》时将处于极为尴尬的“零起步”状态。

3.2 区内煤矿近期工作任务和重点工作建议

笔者认为, 全区不论何种类型煤矿, 都应将《规定》总则第五~九条款提出的要求作为近期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煤矿需要结合本矿实情, 疏理现状、找出差距、制定达标规划, 借《规定》之力, 开启煤矿地质工作的新局面。

笔者据所知所闻, 对区内煤矿近期重点地质技术工作建议如下:

(1) 以国土资源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颁发的有效采矿许可证 (或划定矿区范围) 为据, 将全区煤矿必备图件的坐标统一为1984年西安直角坐标系统, 今后不再经常出现因坐标换算而不利于矿图与采矿权坐标衔接的问题。

(2) 采用《规定》制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以及报告编制提纲, 开展煤矿地质类型划分, 编制煤矿地质类型报告。

(3) 按《规定》要求, 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 提出普查报告。

(4) 盘点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井田勘查报告、煤矿建井地质报告等资源型报告, 对照《规定》第七十八条的时限要求, 安排拟编煤矿生产地质报告。

(5) 清理本煤矿资料库 (档案) , 筹划煤矿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摘要:时隔三十年后, 一部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形式印发的《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简称《规定》) 出台了。该《规定》自实施之日起, 原煤炭工业部1983年11月颁发的《露天煤矿地质规程 (试行) 》和1984年5月颁发的《矿井地质规程 (试行) 》 (简称《规程》) 即同时废止。那么, 此时印发这个《规定》有何意义, 起何作用、它与原《规程》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自治区内各煤矿该怎样去贯彻执行, 是否存在实施困惑等, 作为我区煤矿地质工作的一名老兵, 愿就上述问题与主管部门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研究区内煤矿地质工作在现状条件下如何实施《规定》, 发挥其指导作用。

上一篇:最简单的座右铭下一篇:弘扬法治精神 普及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