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先进经验保障增强民生

2024-06-27

借鉴先进经验保障增强民生(精选4篇)

篇1:借鉴先进经验保障增强民生

借鉴先进经验 助推福民强区

英国被称为社会保障的萌芽国家,是实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最早、改革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不但是世界上第一个“ 福利国家”,而且是一个典型的“福利国家”,在西方国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选择英国进行有关城市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培训活动,是让我们进一步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寻找不足、理清思路,推动区域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次境外培训活动虽然时间比较短,但内容丰富,安排紧凑,我收益颇丰,深感差距。

英国严格按照区域功能定位,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前提下,规划城市建设各大要素增强城市综合社会服务功能,另外,在部门职能和层级定位方面,由专业部门制定和执行本行业服务规划和方案,层次分明,人员管理效果良好,部门间各司其职,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服务效率,的确具有独到之处,的确有些地方值得学习,但总体相比我国只能说各具特色,这些方面,并不足以让世界各国所津津乐道,其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当属其公共服务整体构造和社会福利。

英国一整套“制度化、全民化、全面化、均等化”复杂完备的城市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1601年伊丽莎白的“济贫法”开始,英国城市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经过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奠基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至今的改革,特别是90年代后,英国提出“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正常合理运行”的改革宗旨,实行统一立法,统一管理,在国家统一立法下,由中央政府所属的社会保障部负责集中统一管理;全民保障,全面保障,不论地域差异或收入高低,每个公民都有权享受社会保障权益,社会保障项目覆盖面广泛;个人账户管理,英国人每人都有一个社会保障号码和账户,账户上记录着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和缴费情况;分类实施,各司其职,在英国社会保障部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不同项目的申请、审查、发放等是分类实施,由各相关机构分级执行,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了英国发挥国家、企业和个人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减少了政府提供普遍基本福利项目;彻底转换社会福利财务机制,最终实现基金制度取代现收现支的财务机制;强化企业和个人保险计划,扩大社会保险空间;对享受福利者进行经济调查,确保资金的使用用途;部分管理职能私有化或民营化;调查社会保障支出标准,强化物价上升因素;强化就业培训与失业救济相结合等各项工作的进展,极大地优化了英国居民生活环境。

今年2月,英国上议院终审一致通过,保守党议员克里斯〃怀特提交的《公共服务》提案,这是英国政府顺应新时代、新情况做出的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又一次深刻变革,其中,社区自我运作,下放社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权力,免费为社区提供土地,由全体社区居民共同制定当地发展规划,并培训居民自我管理社区,自我提供服务;购买公共服务,支持慈善机构和社会企业更多地参与公共服务管理;成立以慈善为导向的公司,公司在社区 的规划、建造和管理中承担具体业务,其赢利用于社区各项服务;市场化操作,社区建设项目全部采用竞标形式,开发过程通过市场运作,公开透明,接受全体社区居民监督;大社会银行,激活社会不良资产,盘活死账呆账,用于公共服务;鼓励志愿活动,设立全国性的“大社会日”,把定期参与社区活动作为评价公务员的重要内容;“国家公民服务”计划,让青少年参与两个月的夏季社会服务,使他们在未来成为积极的、负责任的公民;确保政府信息公开,让公民更多地获得由政府掌握的数据,等等做法,有利于提高政府运行绩效,降低公共部门运行成本,确保公共服务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学习和借鉴。

我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政府一直注重民生保障和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保障体系与群众生活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搞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高民生质量,是同安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市有关工作精神;促进经济平衡、持续发展,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调节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全面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的一件大事,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在学习考察活动中,我把学习到的先进经验与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下一步如何做好公共服务保障进行了认真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需要有认识的指导。英国之所以能形成当今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首先是因为其经过了400多年的摸索和认识提高。英国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是立足当地政治、经济、社会特色上 的,具有自己的特点。纵观英国公共服务保障体制的发展轨迹,有着成功的经验,但目前出现了社会福利费用中的公共开支拉高了英国的劳动力成本;财政负担重;过度追求公平,趋向于“大锅饭”,居民过度依赖,降低了人们的投资热情和工作热情;税务高,无法有效地解决社会上的贫困等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绝不能照搬其做法,要立足于国情和区域特点,去粗取精,借鉴其经验,避免其失误,摸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具备地区特色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奋斗目标,抢抓机遇,发展经济、建设城乡,坚持以人为本,与民共享发展成果,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目共睹,但与上级和群众的要求仍有很大距离,所以,我区探索公共服务保障之路,必须在强化社会保险核心地位,扩大群体和项目覆盖面,做多保障层次,推进社会化、法制化、适度化,弘扬优秀保障传统上,下功夫,突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权利和义务对应性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公平与效率、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三大基本关系,在确定保障水准、保障目标的权衡和保障实现手段的取舍上,做好周全考虑,将社会保障水平确立在同安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实力上,逐步向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生活质量转变。

二、需要有落实的推动。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其扎实落实、推动议案、方针密不可分。英政府因其保障体系的一些弊端而倍感压力,致力研究、制定、落实新的议案,使其社会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符合现阶段发展情况。2010年,英

国开始落实“小政府 大社会”社会福利方针,把英国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推向更高层次。长期以来,党和政府致力于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中央、省、市实事求是制定了覆盖各个领域的利民便民政策和项目,包括民生保障中的教育、卫生、就业、工资、社保、社会救助、住房保障,我区在领会贯彻上级政策、方针的同时,因地制宜,创新做法,在促民增收、提升保障、均衡教育、解决群众就医、社会服务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由于受到资源条件、人文背景等方面的制约,还需继续加大力度狠抓城乡一体化工程、改善教育环境、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住房保障工程、社会救助、社会帮扶、扶贫、城乡居民保险,以及被征地人员全额贷款全额贴息补助养老保险、三大基地和特色农业等项目的推进。另外,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将政府职能更多地体现在公共服务上,使政府真正成为经济宏观调控者、社会管理者、公共服务者;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相关行政审批部门和相近审批职能的归并,减少审批环节,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重视社会信用体系的维护,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降低财政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

三、需要有宣传的发动。高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需要由广大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监督、政府宏观管理、提供服务来构成。英国倡导富人为穷人服务、能人为社区服务、人与人互相服务,鼓励人们互相接触、沟通、服务,支持建立公民社会组织,非营利社会企业服务社会,除了英国政府提供的必要支持,社区、社会组织、非营利社会型企业、个人之间也开始互相提供服务,拓宽

公共服务提供渠道,通过挖掘和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做到资源的高效和最大化利用,据英官方统计数字显示,2007-2008年,英国社会服务类的慈善组织最多,且英国每年约有2040万英国人参加志愿服务,各界提供了相当于120万专职人员、价值215亿英镑的工作量,有效地促进了社会服务的发展。多年来,我们以争创文明城区为契机,注重公共服务,持续加大力度充实宣传内容、活用宣传载体、灵活宣传方式、拓展宣传渠道、扩大宣传面积,抓亮点,树典型,鼓励领导干部、基层、社会机构、社会大众拧成一股绳,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群众的支持率、参与率显著提高,市民的荣誉感、责任感大大增强,去年成功争创全省文明城区。目前,共有志愿者(),占人口的 %,服务型组织(),服务力量很小,所以还必须加强志愿服务队伍保障,进一步考虑志愿与岗位相结合,整合、扩充志愿服务队伍,结合“弘扬雷锋精神、争当特区先锋”主题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志愿服务,拓展志愿服务内容,让志愿者队伍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骨干力量,不断提升志愿者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需要有经济的支撑。经济实力是地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保障全面覆盖的基础。英国从十七世纪开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其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福利建立在长期的工业化、殖民地积累和二战后发展的经济基础上,他们的公共服务和福利水平,不是同安目前地区经济现状所能提供的。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现,其社会福利结构与经济之间的矛盾也逐步被激化,所以,当前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优质环境中,结合实际,以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为

主线,抓项目建设、抓政策推动、抓三维招商、抓企业服务、抓人才培养,改善经济发展软硬环境,促投资,增内需,培养新的经增长点,鼓足后劲,壮大工业、旅游、物流三大基地,发展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实力,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保水平提高提供坚强的经济后盾。

五、需要有法制的规范。只有法律提供强有力地规范,才能保证社会服务和福利制度得到最高效的施行,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英国保守党议员克里斯·怀特《公共服务(社会价值)》提案的通过,意味着英国正式将公共服务体系,从契约形式向法律形式过度,是对英国前阶段社会服务体系的升级。我们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多依据政府部门制定的有关条例、章程、规则、命令等。虽然,政府颁布条例推行有关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的特点,但在某个程度上也存在震慑力不足的缺陷,影响社会保障制度深入推行与改革:例如不少企业与个人拒不缴或拖延缴纳保险费,保险基金的运营渠道混乱,难以保值增值,保险金的支付标准不统一、随意性较大等等问题,使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步履维艰。这些,都需要实事求是极具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坚决加以改变。

差距倍感压力,形势催人奋进。全区“高速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苦干实干,为实现“福民强区”而努力奋斗。

篇2:借鉴先进经验保障增强民生

摘要: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担任中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教育法学会常务理事,多次受邀参加国家立法和政策制定工作。2008年,参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教育法制建设”部分的起草。在采访中,申教授表示,教育是关乎个体生存的基本权利,国家有义务和责任保障所有公民的受教育权,残疾人的受教育权也应得到平等保护;发达国家除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入学“零拒绝”政策外,通过立法保障残疾人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我们应转变理念,深化对高等教育阶段残疾人受教育平等权的认识,细化残疾人高等教育招录工作的法律规定,重视对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补偿,加强程序立法并充分实现其权利救济。

关键词:残疾人;受教育权;教育法律体系

一、尊重和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世界教育信息》:尊重与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我们应当如何理解残疾人受教育权?

申素平:残疾人接受教育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民主国家,所有公民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国家对于每位公民负有“生存照顾”的义务。教育是关系到个体生存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有义务和责任保障所有公民的受教育权,而残疾人作为公民中的一部分,其受教育权也应受到平等保护。

残疾人受教育权的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同其他受教育者一样,享有宪法和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权。在义务教育阶段,每个适龄残疾儿童和少年都应当接受免费的教育;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因残疾而被拒绝入学。二是由于残疾人身心方面存在障碍,是受教育者中的弱势群体,因此需要国家为其接受教育提供必要的援助,具体包括在学校创设无障碍环境,使残疾学生平等地享受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对残疾学生设计个别化的教育计划和教育方式,提供能使他们获得最大收益的、最为适合的教育。此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教育费用和其他服务措施上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世界教育信息》:发达国家残疾人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普遍实施“零拒绝”政策,该政策的核心内容与原则是什么?

申素平:所谓“零拒绝”,最早是根据美国1975年《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中“州政府及地方学区要向所有残疾儿童提供教育”的规定而得出的。根据该原则,每一个残疾儿童都不得被拒绝于学校教育之外,尽管教育资源很有限,但残疾儿童的教育却不能因为经费的限制而终止或减少其服务内容。“零拒绝”政策保证每一个残疾儿童都不会被排斥在公共教育体系之外,且其受教育权不受侵犯。但是,在此原则确立后,还是有一些身体残疾程度较重,被校方或地方学区认为已不具备教育价值的儿童被学校拒绝入学。因此,在实践中,对于“零拒绝”政策是否包含所有儿童,所有儿童的“所有”(all)指的是不是“每一个”(any),学校是否可根据儿童残疾的程度将某些儿童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一直存在争议。直到1989年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在“蒂莫西案”(timothy v.rochester school district,1989)中裁定,“零拒绝”政策的受教育对象指的是所有人,并且强调法律规定的受教育机会并不是在儿童有学习能力时才有效。

二、保障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他国经验值得借鉴

《世界教育信息》:国外对高等教育阶段残疾人受教育机会平等权的法律保障有哪些具体做法?

申素平:通过立法推进和实施残疾人高等教育,保障残疾人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共识与经验。美国是对残疾人教育立法较多的国家,其主要特色在于通过联邦立法帮助各州解决在实施残疾人教育方面所面临的经费不足和意愿不强烈的问题。在其通过的大量有关残疾人教育的立法中,1973年颁布的《康复法》第504节条款确立了保护残疾人高等教育机会平等权的基本原则――高等学校必须录取“有残疾的合格个人”。后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相关判例中将“有残疾的合格个人”界定为“虽有残疾但能满足所有教育要求的人”。英国2001年颁布《特殊教育需要与障碍法》,首次明确高等教育提供机构须保证不因学生的障碍或相关理由而对其歧视、不当对待或不为其提供合理的调整措施。澳大利亚分别于1992年与2005年颁布《残疾歧视法》和《残疾歧视法教育标准》,规定基于残疾的歧视是不合法的,高等教育机构要保证残疾人的高等教育权利,提供就读机会及支持服务。爱尔兰则出台系列法律,包括《大学法》(1997年)、《教育法》(1998年)、《资格法》(1999年)和《平等地位法》(2000年)等,支持其高等教育扩充,为过去被忽略的障碍人群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1]。总体而言,国外立法的重点和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对残疾人参加入学考试及入学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充分的便利条件。丹麦规定残疾学生可以申请免除某些科目的考试、延长准备或考试时间,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磁带或盲文,视力残疾儿童可以申请回避涉及地图或图片的试题等,以保障残疾学生和其他学生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残疾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为完成其学业有权要求所在院系提供必要的特殊教育支持。为他们提供这种补偿性措施是其所在院系应承担的职责,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对学校物理环境的改善,现代翻译设备、录音教材和其他新技术的利用等[2]。韩国通过提供辅助人员和延长考试时间的方式来维护残疾考生的受教育机会平等权。2004年,韩国教育部为保证31名患痉挛性麻痹的学生顺利参加大学学力考试,组织了大约80名来自特殊教育学校的考试辅助人员(其中包括45名督学)对这些考生提供帮助。在考试的中间休息时间,残疾学生可以将他们画好记号的纸交给这些辅助人员,而后者将按照纸上的记号为他们填写试卷。残疾考生考试的时间比正常考生长20分钟,但每次中间休息时间短10分钟。对于那些有严重残疾的考生,辅助人员会把试题念给他们听,并将他们的答案填到试卷上。[3] 其次,在录取工作中引入对残疾人的补偿措施。一些国家引入了某种程度的补偿措施来增加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以补偿残疾人在高等教育入学中的弱势地位,具体形成了配额法和加分法两种方式。前者是在每年的录取名额中预留或单独增加部分名额给残疾学生,专门用于保障残疾人的高等教育入学;后者主要是通过加分或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加权计算成绩,增加残疾考生达到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可能性。例如,西班牙1992年的皇家法令要求各大学将一年级新生招生名额中的3%留给残疾学生,包括非听力损伤或言语损伤的其他类型残疾学生[4]。1996年,美国加州为保障残疾人的高等教育机会平等权,在以特殊才能合格性决定标准录取的新生中预留2%的名额录取包括残疾人和退伍军人在内的由于特殊情况未能达到其他录取标准的学生。1995年,韩国政府制定的残疾青年大学录取特别制度允许大学录取一些定员外的残疾学生,扩大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最后,对高等学校招收残疾学生进行补助。一些国家对高等学校录取残疾学生实施奖励,提供专门的经费支持和政策鼓励。例如,丹麦政府规定学校在向残疾人提供入学特别支持时,可以向丹麦国家教育助学及贷款事务所寻求经济援助。意大利的做法是每所大学的校长任命一位教授负责接待残疾学生,大学向残疾学生提供全部必需的教学设备,并在住宿安排方面给予帮助;对残疾学生的照顾实行一对一的安排,由该残疾学生同班的其他学生承担;残疾学生的专业分布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如就读于科学、文学、法律以及社会学等院系。

三、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立法,保障其平等受教育权

《世界教育信息》:国外有关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立法已经将关注重心转移到弹性的、可调整的考试形式,以及政府的条件保障、激励和补偿措施方面,提高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立法,您有何看法或建议?

申素平:总体来说,我国关于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法律规定较少,其中一些规定原则性又较强,缺乏立法或司法的解释以及相关案例的积累,导致其在现实中的可操作性不强,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

首先,转变理念,深化对高等教育阶段残疾人教育平等权的认识。当前,首要转变轻视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观念和立法理念。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第3条规定:“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虽然提到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但该条例全文仅有第29条涉及高等教育:“普通高级中等学校、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从具体条文分布可以看出,残疾人高等教育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同时,社会上普遍存在“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有什么用”的质疑,过于注重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人才的功能而忽视了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进而在效率优先的思维框架下忽视了作为残疾人基本权利的受教育平等权的实现。

再次,突出对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补偿。残疾人身体上的劣势对其实现受教育权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在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时候有必要消除残疾人因身体劣势所面临的负面结果,根据高等教育阶段残疾人受教育机会平等权的内容,侧重对残疾人的补偿。可以参考我国现有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探讨对残疾人高等教育实施补偿措施的可行性,通过在高等教育录取名额中预留或额外增加部分名额,为残疾人考试分数的计算单独设定一定的计算公式或直接根据残疾程度进行相应的加分等措施,弥补残疾人在与健全人的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同时,加强对高等学校招收残疾学生的激励和奖励。中央和地方政府应通过经费支持帮助高校落实《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提高残疾大学生生均经费补助标准以及拨付专项经费用于残疾人招录工作,提升高等学校招收残疾考生的意愿和主动性。

最后,加强程序立法并充分实现权利救济。合理正当的程序是对残疾人的受教育权进行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规范残疾人高等教育各个环节的程序性规定,才能使残疾人明确自己享有的具体权利,确知自己的权利如何受到侵犯,也才能在权利受到侵犯后按照明确的途径和程序去加以维护。这些具体的程序性规定不仅包括在招生、考试、录取阶段残疾人所拥有的权利,可以获得支持的种类、范围,服务提供主体,还应包括在教育机会平等权受损后,残疾人寻求权利救济的途径、程序。加强程序立法是我国教育立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对于相对弱势的残疾人来说,程序的透明、公正更为必要和迫切。只有不断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招录工作中的程序性规定,才能充分发挥现有权利救济制度的功能,畅通教育申诉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的联系,有效提升现有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救济水平。

《世界教育信息》:作为教育法领域的专业学者,请谈一下您心中的“中国教育梦”。

篇3:金融服务民生:经验借鉴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金融改革有三次大的突破, 第一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到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 我国积极学习西方经济金融发展的经验。很多学者专家得出重要结论, 金融发展好的区域经济发展就好, 很明显这是种供给主导型的金融发展模式。在这个时期, 金融发展主要表现为金融规模的扩张, 从20世纪80年代中、农、工、建逐渐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 到股份制商业银行林立, 到加大对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吸引, 和对民营金融机构的试点以及多样化金融机构的建立无不反映这一特点, 这种量的扩张确实起到积极作用。中国呈现经济增长奇迹, 有人说这种奇迹是服了兴奋剂的, 兴奋剂就是银行信贷, 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导致了金融风险, 正好这时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 进入了中国金融改革的第二个阶段。从金融危机后到2013年, 我们认真反思金融危机, 学者专家们积极探究金融危机的原因、金融危机的传染、金融危机的事前控制 (金融约束) , 重点在于防范和控制金融系统性风险,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早已成立, 金融机构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紧跟巴塞尔协议的要求, 可谓波澜不惊。到了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爆发, 随之而来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我们的经济金融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表现为我们持有大量的美元储备资产在缩水, 外向型经济发展受阻, 中国连续多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地位在逐渐改变, 因此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这种局面提出经济金融改革的新思路。第三个阶段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 尤其是在报告中关于金融改革的内容, 共有12条, 几乎条条都涉及民生, 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们更好地生活, 金融行业又是社会性最强的行业, 是服务型行业, 教育、医疗、住房等都与之有密切的联系。中国当前面临经济结构性减速, 人口老龄化加剧, 民生改善要求涉及很多领域, 如推动小微企业发展带动就业,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经济增长点, 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等, 金融行业大有可为之处, 因此可将这一阶段概括为金融改革的民生改善导向。为更好地理解民生导向的金融改革, 有必要对金融服务民生的相关范畴和经验作简单的梳理。

二、金融服务民生的演变:经验借鉴

金融服务民生经历了从小额贷款到小额信贷、微型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 小额贷款主要针对小作坊、小业主和个体工商户, 流程简单、快捷高效。小额信贷针对特定的弱势群体, 值得一提的是尤努斯博士在孟加拉创办的格莱明银行, 专业化为穷人服务, 关心妇女, 郑风田曾经介绍过小额信贷的株连制模式。基于同伴监视减轻道德风险, 通过类聚效应缓解逆向选择, 强化了还款效果, 帮助了很多没有信贷能力的穷人。我国的小额信贷试点是1993年在河北易县成立的“扶贫社”, 具有小额信贷的性质, 帮助许多农户脱贫。随着贫困人群和弱势群体的收入不断提高, 金融服务也需多样化, 如农业保险业务, 农民工的转账汇款业务, 家庭理财服务等, 这形成小额信贷的下一个范畴:微型金融。其服务对象还是穷人和低收入人群, 但微型金融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法律冲突和其他不公平待遇, 难以可持续发展。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产生了一个新概念“普惠金融”, 针对社会所有阶层, 特别是贫困低收入人群, 提供有效、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强调关注弱势群体、弱势地区和弱势行业。其中弱势群体指那些被主流金融体系排斥的对象, 弱势地区是指欠发达的农村地区, 弱势行业指的是没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或即使有发展前景规模太小。

可以看到, 不管是小额信贷、小额贷款还是微型金融, 抑或普惠金融都是金融改革发展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体现。金融行业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兼具商业性和社会性, 尤其是在民生方面如消费、医疗、教育、就业、保险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给广大老百姓带来便利。但金融服务民生过程中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金融服务民生的领域不够广, 还存在着金融服务民生的弱势地区, 部分地区金融机构没有布点, 甚至存在原先金融机构的流出;弱势行业如中小企业贷款难、弱势群体如落后地区的穷人, 被排斥于主流金融服务体系之外;二是金融服务民生国内成功实践推广不够, 2006年银监会允许成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如农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乡镇银行, 尤其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构建一套信息掌握、风险控制、还款及时的运作模式, 对于促进农民就业、支持农村、农业发展在很多地区获得了成功, 但没有得到有效推广;三是金融风险滋生, 尤需注意的是很多小额贷款公司或小额担保公司, 名义上是服务民生的金融组织, 实际上行非法集资之实, 发放高利贷, 一旦还款环节受到影响, 损害的是广大出资的人民群众的利益, 我国很多地区的民众深受其害。

我国各地方政府对于民生的关注日趋重视, 党的历次工作报告也把民生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因为民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之本。我国当前面临缓增长和调结构的重要历史时期, 人口老龄化也影响着当前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 因此服务民生的金融多样化格局亟待完善。

三、启示

金融工作需要实现差异化服务, 金融发展的实惠要遍及社会各阶层, 应该形成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民生金融等不同金融形式相互并存、合理分工、有序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金融服务民生的实践中, 不管是政府还是市场都该重视这一点。政府需要规范引导民间资本更多进入服务民生领域, 支持中小型创新创业, 养老社区建设、养老服务等、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监管措施, 严防金融风险, 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消减金融排斥。针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有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群体被排斥于金融服务体系之外, 应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 促进金融业竞争。原先主导的银行业存贷利差逐渐减少, 故而推进其改革, 未来银行业竞争应体现在服务竞争上, 原先只抓住大客户的时代将会过去, 中小客户将成为银行群体争夺的对象;上市融资也不是大企业的专利, 中小科技型企业上市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上市融资, 便利其更好发展, 更好地吸纳社会就业,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第二, 成功服务民生经验的推广。随着服务民生金融主体及实践的多样化, 必然在不同地区会形成相应的经验。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 人的活动半径范围的扩大, 经验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 问题在于存在阻碍经验传播的障碍, 这就需要突破区域行政体制限制, 实现地区之间的有效联动, 不再以GDP论英雄, 不再以存贷款总额、存贷比、上市公司数量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标准, 而是以惠民生、促生态构建衡量指标。以此推进地区间民生金融合作, 加快成功经验的复制和推广。

第三, 加强金融风险控制。随着金融服务民生机构准入的放开, 必然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金融行业是高负债经验的行业, 也可说是经营风险的行业, 出自于盈利性的目的, 必然会增加风险型业务, 为了让金融服务民生更持续、更稳定, 需要加强金融风险的监管和控制。可从信息数据库的健全和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积极推进。

关注民生、服务民生金融大有可为, 尤其是在实践中可以大胆创新, 在金融工作中以金融需求为导向,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个体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的同时, 注意金融风险的防范, 这样金融服务民生可以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成春林, 华桂宏.金融发展差异的多重因素:文献综述及其引申[J].改革, 2013, (05) .

篇4:借鉴先进经验保障增强民生

摘要: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担任中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教育法学会常务理事,多次受邀参加国家立法和政策制定工作。2008年,参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教育法制建设”部分的起草。在采访中,申教授表示,教育是关乎个体生存的基本权利,国家有义务和责任保障所有公民的受教育权,残疾人的受教育权也应得到平等保护;发达国家除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入学“零拒绝”政策外,通过立法保障残疾人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我们应转变理念,深化对高等教育阶段残疾人受教育平等权的认识,细化残疾人高等教育招录工作的法律规定,重视对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补偿,加强程序立法并充分实现其权利救济。

关键词:残疾人;受教育权;教育法律体系

一、尊重和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

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世界教育信息》:尊重与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我们应当如何理解残疾人受教育权?

申素平:残疾人接受教育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民主国家,所有公民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国家对于每位公民负有“生存照顾”的义务。教育是关系到个体生存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有义务和责任保障所有公民的受教育权,而残疾人作为公民中的一部分,其受教育权也应受到平等保护。

残疾人受教育权的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同其他受教育者一样,享有宪法和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权。在义务教育阶段,每个适龄残疾儿童和少年都应当接受免费的教育;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因残疾而被拒绝入学。二是由于残疾人身心方面存在障碍,是受教育者中的弱势群体,因此需要国家为其接受教育提供必要的援助,具体包括在学校创设无障碍环境,使残疾学生平等地享受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对残疾学生设计个别化的教育计划和教育方式,提供能使他们获得最大收益的、最为适合的教育。此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教育费用和其他服务措施上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世界教育信息》:发达国家残疾人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普遍实施“零拒绝”政策,该政策的核心内容与原则是什么?

申素平:所谓“零拒绝”,最早是根据美国1975年《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中“州政府及地方学区要向所有残疾儿童提供教育”的规定而得出的。根据该原则,每一个残疾儿童都不得被拒绝于学校教育之外,尽管教育资源很有限,但残疾儿童的教育却不能因为经费的限制而终止或减少其服务内容。“零拒绝”政策保证每一个残疾儿童都不会被排斥在公共教育体系之外,且其受教育权不受侵犯。但是,在此原则确立后,还是有一些身体残疾程度较重,被校方或地方学区认为已不具备教育价值的儿童被学校拒绝入学。因此,在实践中,对于“零拒绝”政策是否包含所有儿童,所有儿童的“所有”(all)指的是不是“每一个”(any),学校是否可根据儿童残疾的程度将某些儿童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一直存在争议。直到1989年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在“蒂莫西案”(Timothy v. Rochester School District,1989)中裁定,“零拒绝”政策的受教育对象指的是所有人,并且强调法律规定的受教育机会并不是在儿童有学习能力时才有效。

二、保障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他国经验值得借鉴

《世界教育信息》:国外对高等教育阶段残疾人受教育机会平等权的法律保障有哪些具体做法?

申素平:通过立法推进和实施残疾人高等教育,保障残疾人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共识与经验。美国是对残疾人教育立法较多的国家,其主要特色在于通过联邦立法帮助各州解决在实施残疾人教育方面所面临的经费不足和意愿不强烈的问题。在其通过的大量有关残疾人教育的立法中,1973年颁布的《康复法》第504节条款确立了保护残疾人高等教育机会平等权的基本原则——高等学校必须录取“有残疾的合格个人”。后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相关判例中将“有残疾的合格个人”界定为“虽有残疾但能满足所有教育要求的人”。英国2001年颁布《特殊教育需要与障碍法》,首次明确高等教育提供机构须保证不因学生的障碍或相关理由而对其歧视、不当对待或不为其提供合理的调整措施。澳大利亚分别于1992年与2005年颁布《残疾歧视法》和《残疾歧视法教育标准》,规定基于残疾的歧视是不合法的,高等教育机构要保证残疾人的高等教育权利,提供就读机会及支持服务。爱尔兰则出台系列法律,包括《大学法》(1997年)、《教育法》(1998年)、《资格法》(1999年)和《平等地位法》(2000年)等,支持其高等教育扩充,为过去被忽略的障碍人群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1]。总体而言,国外立法的重点和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对残疾人参加入学考试及入学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充分的便利条件。丹麦规定残疾学生可以申请免除某些科目的考试、延长准备或考试时间,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磁带或盲文,视力残疾儿童可以申请回避涉及地图或图片的试题等,以保障残疾学生和其他学生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残疾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为完成其学业有权要求所在院系提供必要的特殊教育支持。为他们提供这种补偿性措施是其所在院系应承担的职责,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对学校物理环境的改善,现代翻译设备、录音教材和其他新技术的利用等[2]。韩国通过提供辅助人员和延长考试时间的方式来维护残疾考生的受教育机会平等权。2004年,韩国教育部为保证31名患痉挛性麻痹的学生顺利参加大学学力考试,组织了大约80名来自特殊教育学校的考试辅助人员(其中包括45名督学)对这些考生提供帮助。在考试的中间休息时间,残疾学生可以将他们画好记号的纸交给这些辅助人员,而后者将按照纸上的记号为他们填写试卷。残疾考生考试的时间比正常考生长20分钟,但每次中间休息时间短10分钟。对于那些有严重残疾的考生,辅助人员会把试题念给他们听,并将他们的答案填到试卷上。[3]

其次,在录取工作中引入对残疾人的补偿措施。一些国家引入了某种程度的补偿措施来增加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以补偿残疾人在高等教育入学中的弱势地位,具体形成了配额法和加分法两种方式。前者是在每年的录取名额中预留或单独增加部分名额给残疾学生,专门用于保障残疾人的高等教育入学;后者主要是通过加分或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加权计算成绩,增加残疾考生达到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可能性。例如,西班牙1992年的皇家法令要求各大学将一年级新生招生名额中的3%留给残疾学生,包括非听力损伤或言语损伤的其他类型残疾学生[4]。1996年,美国加州为保障残疾人的高等教育机会平等权,在以特殊才能合格性决定标准录取的新生中预留2%的名额录取包括残疾人和退伍军人在内的由于特殊情况未能达到其他录取标准的学生。1995年,韩国政府制定的残疾青年大学录取特别制度允许大学录取一些定员外的残疾学生,扩大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最后,对高等学校招收残疾学生进行补助。一些国家对高等学校录取残疾学生实施奖励,提供专门的经费支持和政策鼓励。例如,丹麦政府规定学校在向残疾人提供入学特别支持时,可以向丹麦国家教育助学及贷款事务所寻求经济援助。意大利的做法是每所大学的校长任命一位教授负责接待残疾学生,大学向残疾学生提供全部必需的教学设备,并在住宿安排方面给予帮助;对残疾学生的照顾实行一对一的安排,由该残疾学生同班的其他学生承担;残疾学生的专业分布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如就读于科学、文学、法律以及社会学等院系。

三、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立法,

保障其平等受教育权

《世界教育信息》:国外有关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立法已经将关注重心转移到弹性的、可调整的考试形式,以及政府的条件保障、激励和补偿措施方面,提高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立法,您有何看法或建议?

申素平:总体来说,我国关于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法律规定较少,其中一些规定原则性又较强,缺乏立法或司法的解释以及相关案例的积累,导致其在现实中的可操作性不强,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

首先,转变理念,深化对高等教育阶段残疾人教育平等权的认识。当前,首要转变轻视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观念和立法理念。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第3条规定:“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虽然提到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但该条例全文仅有第29条涉及高等教育:“普通高级中等学校、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从具体条文分布可以看出,残疾人高等教育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同时,社会上普遍存在“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有什么用”的质疑,过于注重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人才的功能而忽视了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进而在效率优先的思维框架下忽视了作为残疾人基本权利的受教育平等权的实现。

其次,细化残疾人高等教育招录工作的法律规定。要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继续细化残疾人高等教育招录工作的法律规定。高等学校应在招生过程中,将其宣传资料、课程资料和申请表格、网页等,以多种方式(如点字、大字体、录音带、电话讲解、语音软件等)提供,帮助残疾人顺利获得相关信息与资料。在考试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成立常设或非常设的机构及专家委员会,研究针对视力残疾考生、听力残疾考生、肢体残疾考生等各类型残疾考生的弹性考试方式,确保残疾考生不受残疾限制展示他们的能力。针对考试的时间、考试过程中涉及的技术支持手段,同样可由专家委员会加以评估测定,通过适当延长或分割考试时间、增加考场辅助人员等手段,在不影响考试的公平和水准的前提下,为残疾人参加考试提供便利。

再次,突出对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补偿。残疾人身体上的劣势对其实现受教育权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在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时候有必要消除残疾人因身体劣势所面临的负面结果,根据高等教育阶段残疾人受教育机会平等权的内容,侧重对残疾人的补偿。可以参考我国现有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探讨对残疾人高等教育实施补偿措施的可行性,通过在高等教育录取名额中预留或额外增加部分名额,为残疾人考试分数的计算单独设定一定的计算公式或直接根据残疾程度进行相应的加分等措施,弥补残疾人在与健全人的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同时,加强对高等学校招收残疾学生的激励和奖励。中央和地方政府应通过经费支持帮助高校落实《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提高残疾大学生生均经费补助标准以及拨付专项经费用于残疾人招录工作,提升高等学校招收残疾考生的意愿和主动性。

最后,加强程序立法并充分实现权利救济。合理正当的程序是对残疾人的受教育权进行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规范残疾人高等教育各个环节的程序性规定,才能使残疾人明确自己享有的具体权利,确知自己的权利如何受到侵犯,也才能在权利受到侵犯后按照明确的途径和程序去加以维护。这些具体的程序性规定不仅包括在招生、考试、录取阶段残疾人所拥有的权利,可以获得支持的种类、范围,服务提供主体,还应包括在教育机会平等权受损后,残疾人寻求权利救济的途径、程序。加强程序立法是我国教育立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对于相对弱势的残疾人来说,程序的透明、公正更为必要和迫切。只有不断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招录工作中的程序性规定,才能充分发挥现有权利救济制度的功能,畅通教育申诉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的联系,有效提升现有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救济水平。

《世界教育信息》:作为教育法领域的专业学者,请谈一下您心中的“中国教育梦”。

申素平:残疾人作为公民根据宪法和法律应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一个残疾人,无论其残疾类型还是残疾程度如何,都有权接受与其能力相应的教育。实现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所有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是国家必须保障的责任。从权利本位出发进行教育立法和相关政策制定,不断确认、保障和实现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所有公民的受教育权,应成为我国教育立法的目的与中心内容。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为我国教育奠定规范的法律框架基础是教育法学者的“中国教育梦”。

参考文献:

[1]茅艳雯,马红英. 发达国家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10(3):8-13.

[2]牟玉杰. 丹麦特殊教育的特点及思考[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6(1):69-72.

[3]新馨. 韩国大学入学考试适应残疾学生的需要[J].当代韩国,2004(4):91.

[4]赵向东,郝传萍. 西班牙高等教育中的残疾学生[J].中国特殊教育,2004(10):3-7.

上一篇:新疆宗教演变史(概述)下一篇:初一作文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