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听课的心得体会

2024-06-23

数学老师听课的心得体会(共14篇)

篇1:数学老师听课的心得体会

“我已剪短我的发,剪断了惩罚……”凌晨5点10分闹铃响了,起床后看到窗外还是漆黑一片,今天之所以起这么早,是因为我们学校的数学老师要一起去南京立贤小学参加“基于相长课堂的探索与实践”活动。起来收拾好之后就出发去等车了,说实话,这么早独自一人从家走到等车的地方,心里还是有点害怕的,但是想到能和一群有活力的数学老师,能和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一起去学习,这种内心的激动还是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天渐渐地亮了,车子也来了,我们九个数学老师终于集合了,6名年轻的新教师在邓主任、赵主任和王主任的带领下,踏上了去南京立贤小学学习的道路。

8点我们到达了立贤小学,距离上课还有半个小时,我们找了一个最佳位置坐下后准备欣赏立贤小学三位数学老师带给我们的精彩:一年级的程欢老师执教的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三年级的邵美琴老师执教的解决实际问题和五年级的周爱艺老师执教的找规律。听了这三位老师的课,我觉得收获很大,我能从每一位老师身上学到很多很多:

首先上课的是一年级的程欢老师,虽然她是一位刚刚走上工作单位才两个月的年轻老师,但是在她的课堂上丝毫看不出任何的胆怯与紧张,而且一年级应该是比较难教的,对于一个刚工作的新老师能把课堂常规抓的这么好,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程老师在上课前会让学生做好上课准备,让学生把课本、铅笔、橡皮有序的放在课桌上,然后趴在桌上等待老师上课。整个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很高,踊跃发言,程老师也会尽量给每一位学生表现的机会。程老师通过一句口号导入到新课的教学,用学生熟悉的图片来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而且程老师在课堂中也有一个和“小鸡”做操的活动来让学生适当放松一下,但我觉得如果能把这个活动稍微延迟一点效果可能会更好,程老师大概在上课10分钟左右就进行了这个活动,我认为上课时间并不是很久,学生注意力还能集中,如果在过了20分钟左右的时候进行这个活动,效果应该会比较明显。另外还值得我们学习的是程老师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按部就班的上课,而是把教材用“活”了,教材上有一道连线题,是将加法算式和得数连起来,程老师并不是就简单的让学生完成这个练习题,而是变成了好几个题目来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还有在巩固练习的阶段,程老师并没有一味的让学生做题目,而是引导学生在教室里观察发现,说出加法算式,学生不仅巩固了只是还有很愿意去发现去思考。最后快下课的时候也进行了适当的小结,学生很清楚今天所教的内容。

第二节课是三年级的邵老师上的解决实际问题,课上得很精彩。邵老师在上课前就让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单将要学的内容预习了一遍了,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反应很快,表现很积极。邵老师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准备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解决,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通一个问题,并且每次找同学汇报时都会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分别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算出来的,还要求学生在题中圈出来,我想这样的训练学生肯定会很清楚解题的思路,做一题掌握一题。最重要的是,邵老师还在课件上出示了学生解题时的错误例题,让学生发现错在哪里,这样学生就会记住,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在拓展练习的环节,邵老师出示了学生很熟悉的牛奶图片,不是直接让学生列式计算,相反是老师给出算式让学生讨论,根据这个算式补充条件,你知道了什么就能求出什么,这样的训练学生会更有兴趣。整节课教学设计非常合理,课堂秩序有条不紊,学生一直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

最后一节课是五年级的周老师上的找规律,因为是高年级的课了,所以老师在上课前并不要太多的讲常规问题。周老师通过用花卉、彩灯、彩旗布置公园来庆祝国庆节导入新课的教学,出示了公园里的图片,让学生逐一发现花卉、彩灯、彩旗的规律,然后周老师再引导学生通过找规律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可以写字、画图形、计算、用奇数偶数判断等。在练习的环节,周老师设计了很多练习,有头脑风暴、自己找规律、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规律)……学生感觉自己一直像在玩游戏一样,这样的学习氛围,学生没有压力,效果自然会好。最后也有适当的小结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本节课到底学了什么。

其实,三位老师上课还有很多相同一致的地方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去学习:

1、三位老师都很宽容,每一位老师都是用宽容真诚的心态来面对学生,每次上课都是微笑的面对学生,课堂上可以看出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只是引导学生去学习,和学生在课堂上一起成长。

2、三位老师很善于鼓励夸奖学生,每一次学生汇报结果之后,老师都会发自内心的说出评价学生、夸奖学生的语言。“你声音真洪亮啊”、“谢谢你”、“说的很完整”、“真棒啊”、“请把掌声送给他”、“为什么要吝啬你们的掌声呢”……这是我在立贤小学这三节课上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每一位老师都会根据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说出鼓励表扬他们的话语。

3、三位老师都将课堂还给学生了,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每次题目出现后,不管是自己独立完成还是小组合作完成,老师都会让学生去上台汇报自己的结果,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4、三位老师喊学生回答问题时都选好了1号、2号、3号,当然这并不是事先安排好学生回答的意思,这1号、2号、3号是老师在课堂巡视的时候选好的,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可以在巡视的时候发现有用不同方法解决的,选择你需要的1号、2号、3号,而且这样在汇报的时候也简洁明了。

最后的一个汇报和点评,我也学到了很多,知道了立贤小学的“相长”精神:师生之间的相长、生生之间的相长、课内与课外作业的相长、情感与智慧的相长、教与学的相长,还有我认为值得学习的立贤小学的创新型作业、教师的教学随笔。

总之今天的活动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很感谢学校给了我们新教师这种学习的机会,我也会在自己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慢慢去学习,去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篇2:数学老师听课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课件的设计

在教学的过程中,制作精良的教学课件让我们对于知识点更加清晰明了,各种资料都十分有创意,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感,同时这些材料都和生活有关,都可以运用数学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何让数学和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联系起来,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这是我还要继续去探索的。

二、教学情境的创造

数学在我看来,简单的计算都是有趣的,每解开一个难题都会让我感到满足,但是学生可能不能认同我的看法。如何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有趣的一面,我在听课过程中得到了灵感,就是创造一个简单的情境,这样的情境是为教学创设,让学生去挑战,提供机会让他们挑战成功,让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情绪。

三、融洽的师生互动

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都是不同的,但是相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能把握到学生的心理,都能调动学生的情绪,都能激发孩子们对于学习的欲望。这样活跃的课堂就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把握好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四、自主学习的方式

篇3:追求数学课堂听课的有效性

如何才能使听课更有效?本人认为听课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听课前勤准备

听课前我们应该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只有做到事先了解教学内容, 心中有数, 听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抓住重点, 从而有所感悟, 有所收获。那么, 课前应该作好哪些准备呢?我以为, 至少应该作好以下几点:

1.自己备课。首先要了解执教者的教学内容, 然后站在执教者的立场来思考,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这节课如果我来上, 我会遇到怎样的问题, 我要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比如听孙似男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首先我研读了教师用书, 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有所了解, 但是因为比较抽象, 较难理解。同时我也上网查找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教案,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认识分数, 认识几分之一, 会正确读写分数,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等, 重点是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正确读写几分之一。于是我便开始思考如果我来上, 我将通过分苹果或切生日蛋糕的情境来进行教学, 对于几分之一, 我将采取涂一涂、折一折等方法来突破教学重点, 不过对于自己的教学学生是否能有良好的效果, 并没有底。通过自己思考和备课, 这次听课的收获就比较多。我发现执教者有许多教学亮点值得我学习, 我也发现了执教者在课堂活动设计上的一些问题, 并在课后与她交流,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达成共识。同时, 我发现自己的预案中的一些问题。听课者应当将自己定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组织者, 而不是旁观者。

2.了解亮点。没有什么课是完美无暇的, 我们听课大多数情况是学习, 对于学习型的听课, 我们要抱着欣赏的态度去听,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 上课的过程是展示个性魅力的时候, 总有一些亮点值得我们学习, 比如说有的教师讲话幽默风趣, 有的教师应变能力很强, 有的教师善于启发学生,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了解学生。对班级的学生情况做一些调查研究, 包括班级学风, 学科基础, 哪些是优等生, 哪些是学困生, 以便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好的观察学生的表现, 也可以判断执教者在教学预案的设计过程中是否考虑了学情, 通过观察上课过程中各个层次的学生的眼神及各种表现可以更为正确的判断这节课是否成功。

二、听课时善观察

1.观察教师。观察教师的言行举止, 神情体态。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 教态是否自然, 教师的语言是否科学准确, 言简意赅,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是否具有启发性, 教学活动是否适当, 准备是否充分。板书是否规范合理。

2.观察学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因此听课不仅要听教师的表演, 更要听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的精神。

3.验证理念。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新课程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带入了课堂中, 因此我们听课时要特别关注教学内容是否来源于学生生活, 日常生活与课堂的联系是否紧密、合理。

4.思考收获。听课不仅要善于观察, 还要边听边想。因为我们要通过这节课的表面现象分析教学的实质。比如, 我们看到课堂上热闹的情况, 我们就要分析一下是否真实有效。在听课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思考一下, 假如我上这个环节, 我该如何来上,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如果我是学生, 我能理解这个教学内容吗?这节课是否成功, 教师处理教材是否得当, 重难点突破是否得当, 对我有多少的借鉴价值。

三、听课时善记录

记录时要分清主次, 突出重点。在听课的时候, 我们应该一边听, 一边把自己课前的构思和执教者对教材的处理进行对比, 思考哪种方案更有效。记录时一要记录课堂环节或教学程序。二要记录教学中的亮点。比如特别好的教学环节, 特别好的评价语, 以及激励性的语言等。处理学生问题的精妙回答等等。三要记录学生中的闪光点。学生的奇思妙想, 学生的精妙回答。四要及时记录自己听课中一些想法和反思。

四、听课后善整理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听完课后如果就把听课笔记扔在一边, 那很难有很大的进步。我们刚刚听完课有很深刻的印象, 因此我们要及时进行整理。我们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在课堂上又有充分而详尽地记录, 我们应该对这堂课进行认真地反思, 重新构建教学设计。五、听听自己的课

我们可以听听自己的课, 将学校给我们录下的“点、录、评”课、“同课异构”课自己听一听。听自己的课就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种反思, 一种自我监督。

篇4:数学老师听课心得总结

1、出去听课比在学校闭门造车受益要快要多,来得更直接。

2、真实——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在观摩课教学中我总是觉得雕琢,事先准备的痕迹太过浓重,我自己的体会就比较深刻,当然我所说的并不是不备课一点准备都没有,而是不应该把每一句话每一个答案都要事先给学生灌输,害怕再作课中出现纰漏,我以前确实就有过这样的顾虑,因此当一节课在我不停的灌输给学生,然后在作课时,就觉得我的每一句话,学生的每一个答案都是准备好预设好的,而不是适时生成的,虽然按部就班成功的完成了一节看似完整的课堂教学,其实却缺少了真实性,多了几分虚假。听了这位教师的课后,我觉得在教学中他们做到了真实的教学,首先教师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暴露思维的真实,这节课中没有一种固定的答案,而是拓展了思维的空间,这样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即时生成的答案各式各样,让人找不到雕琢的痕迹,很真实。其次,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凸显个性的真实,

3、情境——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有效的手段

教学情境的设置应注重来自于生活,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设置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而是尽量贴近于生活,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便于思考操作,同时也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特别是像我们学校的学生更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手段方法,掌握技能。所以情境的创设需要我在生活中教学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操作。

4、三维目标的整合——课堂教学的更高要求

篇5:小学数学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在学校的组织下,我听了XX中心小学刘XX老师和深圳XX小学周XX老师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上的两节同课异构的课,感受很深。

刘老师的课根植于乡村小学的学生水平,从数据着手,引导学生通过剪切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指导计算,过程紧凑,注重推理,是一节成功的课。

而周老师的课,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周老师授课的方式有点像丁XX老师,她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从多方面、多角度论证,让学生学习得到了可持续性的发展。

周老师在教学中有很多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信听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的老师一般听到的推导方法都是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进行推理论证,而周老师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只剪一刀,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讨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相信学生通过这节课将会终身难忘。

2、注重课堂细节的指导。

在拼一拼,剪一剪这一环节中,老师首先给学生提出了要求,讨论怎样剪才漂亮,剪好后要将剪刀收起来,培养了学生先思后做的习惯,提醒学生收好剪刀,避免了剪刀伤人的事情的发生。

3、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让学生的学习可持续性地发展。

篇6:两个数学老师的听课总结

教学内容:

给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找出点的位置以及各象限特点的知识

教学对象:

初一年级三班学生,男生人,女生人。(班级学生成绩如何?前十名中各有男女生几人?)

教学环境:

教室外面噪音较小,不影响课堂教学的开展。学生注意力集中,但缺乏足够的活力与生气。课堂气氛较压抑教室内有多媒体演示台,并只为教师提供了已连入互联网的计算机。

教学开展情况:

上课铃声响起,老师带着课本和教具走进课堂,没有其他言语导入就直接进入到复习上一次课程内容的知识——直角坐标系。基本是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回答出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但对数轴三要素知识的复习效果不佳(已学内容)。然后,老师让学生利用手头的十字格纸绘制一个直角坐标系,而老师本人则在黑板上用教具画了一个标准的直角坐标系。根据例1要求在直角坐标系中找出点A(3,2),陆老师示范教学,在黑板上作图,找个A点所在位置,并在作图过程中讲解解题步骤,穿插平行线理论——过一点做平行于X/Y轴的平行线。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学生反应不是很积极,老师面部表情比较僵硬,老师没有询问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情况。但运用教具和书写解题过程很规范。

随后,给出例2,找出点B(-2,-2),按例2的要求让学生在十字格上找出B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此过程中,老师请一位同学上台解答,并走下讲台,观察学生所做情况,并对出现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上台解答的同学利用教具做对了题目,老师通过询问,了解到有90%以上的同学做对了,就对该例子做了一个比较简单的讲解。同样相似的题目,例3和例4,找出点C和点D的位置,进过统计,所有的学生都做对了。

最后,利用以上四个例子分别在四个象限内,引入象限的知识,对学生加以引导,指出各象限的特点,在图上分辨以+—号标记各象限的特点。列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老师自己解答,第二个例子请同学上台作答,学生书写步骤、格式均很规范,经过统计,有85%的学生做对了该题。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老师让大家一起读出了课本127页篮筐内的文字(类似于定理的一段话)。接着处理了练习题之中的填空题,均有85%以上的学生答对。

个人评析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说出过至少6次的鼓励性语言,课堂中,师生互动比较多,次数多达14次之多。在作图中,利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记出知识的重点和图中不同的位置,使学生一目了然。相比上次而言,陆老师这次走下讲台,在学生中间来回走动,并对有困难得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而且,相比上次而言,这次课堂老师的声音洪亮了不少,可以传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教具的使用和书写步骤与格式一直是陆老师亮点。

课堂气氛始终不是很活跃,有点压抑。虽然老师尽量引起师生互动,但学生没有积极响应,效果不大。整堂课都是老师在讲解和书写,学生最多就是上讲台解题,没有体现新课改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观念,基本没有自主学习,更不用说是合作学习或者是探究性学习了。课堂环境虽然安静,但老师面部表情比较

僵硬,学生表现得比较平静,也是面无表情,二者之间谁为因,谁为果,或者相互影响,有待考察。教室内虽然配置有多媒体设施,但不曾见陆老师使用过,而是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陆老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没有做教学设计或者教案,课后我与她交流,她表达出马上就要退休了,对这些环节就不那么重视了,给人感觉是在她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教学内容:

等边三角形的其判定条件知识及其运用

教学对象:

初一年级二班学生,男生人,女生人。(班级学生成绩如何?前十名中各有男女生几人?)

教学环境:

课堂环境比较安静,内外噪音比较小,不影响课堂教学的开展。教室内有多媒体演示台,并只为教师提供了已连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另有扩音器和指挥棒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开展情况:

老师没有什么导入性语言,直接以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为起点,开始了整堂课的教学。

首先,老师利用教具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比较标准的等边三角形,复习了上一节课的知识——等边三角形的特点,跟随老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响应老师的提问,回答出等边三角形的所有特点。

然后,老师再加以点拨,由学生口中得出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条件,老师依次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写出这三个条件。打开指挥棒,依次带领学生读出这三个条件,巩固学生的记忆。打开多媒体教学设备,拉出教学课件,显示出一道题目,询问有几个同学能做出,只有几个学生举手相应。老师在黑板上作图解答,书写规范的解题步骤与格式。

接着,老师又拉出一个题目,也就是课本上的例子,老师未使用教具就在黑板上画下了课件上的图形,请一个同学上台作答。刚开始老师默不作声,静等学生的作答,后来老师就走下讲台,来到同学之间,观察学生所做的情况,一边在学生之间穿梭,一边提示条件,引导学生做出解答。上台同学解答正确,老师用不同颜色粉笔标记出解题关键处。

最后,拉出课件中第二个题目(也就是课本上的例题),请同学上台作答。做题前,老师就指出该题有两种不同的做法,请同学试着用不同的方法对此题进行解答。上台学生顺利的做出解答。老师讲解了另外一种解题方法,指出解题尽量使用较简便的方法。

个人评析

老师的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活泼,学生积极响应老师的提问,便于老师对所教知识进行传授,学生能很好的配合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在多媒体上呈现给学生,图形标准,有利于学生对等边三角形

在形状上对其相关知识的把握。使用扩音器和指挥棒,更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与上次课相比,没有了和一班的比较,而是注重本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老师做了一份简要的教案,她比较开放,不介意给我们作参考,比较配合我们开展研究

篇7:听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阶段是听课。本次活动上课教师是两河中学的数学教师刘老师和我们三汲中学数学教师梁老师。对比课的课题为九年级“特殊四边形”的复习课。两河中学刘老师第一个上课, 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几种特殊四边形的关系—=—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通过列表的方式, 复习几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常用的判别方法及对称性。根据学生的回答, 逐一填入表格。接着设计了一些简单的问题, 让学生作答, 并给予及时的评价。最后设置了一道综合性练习题, 并给出了一些变式, 把题目的条件改变后进行推广。

三汲中学梁老师首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结构, 在整体上思考, 曾经学习过哪些特殊的四边形, 在基本确定后, 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接着复习几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边、角的性质和对称性。在复习完性质后, 马上给出三道简单的问题, 针对性质进行练习。然后复习特殊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这里是让学生填写课前准备好的一些练习, 在学生填写后, 带领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在练习阶段, 设置的问题为一道题目和它的三种变换, 即一个母题和三个子题的形式。先进行仔细分析和引导, 然后由学生进行回答, 最后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第二阶段我们听课教师进行了评课和议课活动。上课教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刘老师说:“这个!是该内容的第一节复习课, 让学生回顾基础知识, 结合例题, 思考如何用这些知识点。然后利用中考题, 加以变化, 并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练习。总体感觉自己设置的题目有些多, 原因是知识点多, 回顾起来不容易, 特别是正方形是最难的。”梁老师说:“学校在九年级复习时都是集体备课, 今天自己上课的材料是集体努力的结果。中考更多的是基础性题目, 复习的重点是梳理知识脉络。自己感觉前面知识点的复习时间过多了, 后面练习时间有点仓促, 希望大家多进行交流、指导。”接着, 大家畅所欲言, 继续评课活动。现将参与教师的评议简单摘录如下:张楠老师说:“数学有文字、图形和符号语言, 两位老师都没有使用符号语言, 应该把性质和判定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梁老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例题的引申方面做得很充实。刘老师对‘几何画板’使用很熟悉, 值得学习。在讲解特殊四边形时, 讲解过快, 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梁老师的语言特别好, 能够让学生去思考, 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大胆发言, 效果明显, 并且态度很亲切, 将性质和判定分开来讲, 更为清晰, 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让学生更容易融入课堂, 不断给学生自信, 让学生继续做下去。题目设置得也很好。”王洪波老师说:“感觉梁老师的内容衔接设置的特别好, 值得学习, 特别是变式训练的方式, 是印象最深刻的。”吴忠老师说:“如果时间允许的话, 习题最好让学生自己解答, 通过学生口述的方式, 可能得到更多的解法。”孙小梅老师说:“应该把知识的层次性分析的更为清晰。”周珠老师说:“两位老师复习的都很好, 利用式子的变化, 效果良好。例题设置上需要一定的基础, 如果题目太难了, 学生就难以接受。”王业芳老师说:“上课的老师, 讲解的内容过多了。分析问题时, 需要让学生进行思考, 分析的过程很重要。”最后, 县教研室指导老师总结说:“两位老师的课都是很成功的, 在课堂结构上, 都是首先对知识点网络进行分析和总结, 然后进行简单练习和变式训练, 只是在细节处理上略有不同;刘老师在‘几何画板’的使用上, 能够根据课堂实际情况, 调整自己的课件, 可见十分熟练和沉稳, 这个值得大家学习;梁老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表现得很突出, 特别是语言的激励, 在练习前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并且照顾到大多数的学生, 这个是值得提倡的。”

上述听课、评课过程启发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到课堂中来, 都经历思考的过程, 教师的引导, 能够启迪学生进行思考, 这个很重要;在对知识点的梳理过程中, 采取多样的方式, 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过于单一的方式, 容易造成学生思考疲倦, 特别是在知识点多的情况下, 更不容易唤起学生的记忆。

篇8: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1.歌曲导入、图片插入,这些多媒体手段,通通不要。语文老师要干的事情就是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

(上次听我的作文课,周老师没有说歌曲、图片不要,因为那次的多媒体手段的借助,能够唤起学生的写作灵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有,上《吆喝》时,个人觉得樱桃哥的视频插入十分恰当,是因为实现了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所以说,多媒体用不用,关键是多教学目标的实现大不大,如果不大,就删掉。如果大,就保留。)

2.主问题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先让差生说,再找中层,最后是优秀的同学总结。

(在这一方面,自己一向做的不够好,主要是公开课,总是在乎有没有讲完。让学生沉入文本是深入课文的前提。但是往往平时上课,总是有一些不去找,或者说在别人说的时候听的不够认真。使得课堂气氛很浮躁。跟着来的永远是一部分人。下次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景庆的方法,用笔头作答。)

3.备课组集体备课,不要只局限于完成教导处的任务。每次上公开课可以让老师统一一个主题。如同课异构,散文教学、小说教学、作文教学等。讨论时围绕一个主题,不要就一篇论一篇。

4.板书要认真。

5.用录像的方式帮助自己改掉口头禅。

6.让学生做事情,要缓慢而清晰地讲清楚。一遍不行,两遍。

篇9: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在这一堂课中,最主要是复习了数的一些知识,通过开始前的分类练习,让学生把握数的特征及分类。

题:2、17、33、51、78、25、90、213、61、81、1

偶数有;奇数是();2的倍数有();3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质数有();合数有()。

1、学生练习

2、反馈交流(指名学生回答)

在复习过程中,穿插了一些数的知识,特别是“0”,进行了重点强调。同时对自然数进行了分类:奇偶、约数的多少等,可以说对数学知识而言,做到了扎实有效。

个人感觉:这块内容,也可以这样进行教学:

让学生进行分类?你可以怎样进行分类?说出你的标准?

具体操作:

一、示范分类(如奇偶)

二、个体思考(还可以怎么分?)

三、小组交流(分类的标准)

四、全班交流

在这部分完成后,对自然数的整理,可引入集合的概念,以此渗透集合的思想。

篇10:体育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很多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通过启发学生小组尝试教学、互相讨论、交流来学习的;学生们在主动的讨论与交流中,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既提高了学习质量,又锻炼了合作能力。另外,以小组位单位的教学比赛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取胜欲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讨论、主动合作。

另外,整节课上,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很好的运用了启发性、尝试教学法、小群体合作、小组讨论交流、比赛法、鼓励发,一方面提高了课堂练习密度,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培养了自主学习、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整节课中教师缺乏示范,只有准确优美的示范才能在学生脑海里建立正确的表象技能,使学生能更快的掌握弯道跑的技能

篇11:英语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卢芳芳

2012年11月21日,银川总校组织了所有教师进行了“听课学习”活动。我聆听了环球雅思老师们的讲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们经验丰富深厚,在上课的时候对课堂知识点的设计比较合理,在讲课时也显得思路清晰、井井有条,可见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他们的重要特点。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注重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这节课互动模式多样,激起了我们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

二、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老师们的这节课就充分表现了这点,他们经验丰富又是英语专业,无论从发音还是上课的技巧来讲,都体现了年轻教师的专业素质。他们讲课构思好,能把许多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在非常轻松愉快的情景中教会学生学习英语,并且学会设计多种教学方式来教会学生完成单词的学习。总之通过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要想让学生有很大的进步,不仅要有良好的教学技巧,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个人魅力。

篇12:赵老师授学的听课心得

今天听了赵老师上的《神童的秘诀》,受益匪浅。

本篇课文赵老师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平时的学习方法从而去引导教学,让学生感知课文,学习陈毅的学习方法,指导朗读非常到位,教学重难点突出。整个教学中赵老师注重学生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主动去质疑,去解疑。在教学环节中贯穿了学生习惯的培养,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了好习惯。

本堂课赵老师的.课堂提问约十八次,在整个教学中,赵老师能够抓住重难点进行有效针对性提问,问题具有启发性,能够让学生主动走近文本,课堂提问做到了适时适量适度。

在课文教学时,赵老师还不忘穿插生字教学,让学生去理解词语,注意生字,再让学生找出意思相近或词性相同的词语。出示重点词语要求背诵,让学生在课堂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很有力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板书也比较清晰,边讲解课文的同时边完善板书,非常有条理,一目了然,从板书就能看出课文内容。在教学中我会学习这种板书方法,边说边板书,让学生从老师的板书中感知到课文内容,真正学到东西。

篇13:老师听课心得

虽然我所要讲的课程是已经自己在私下练习了三四次遍,并且自己上课的课件也是改了再改,但是知道指导老师要听课,有些紧张还是难免的。这个时候我体会到了,当一名老师是需要大家的知识储备要完备,以免自己在讲课时遇到学生的发问自己不知道该怎样回应,造成尴尬的场景。在紧紧张张,慌慌乱乱的四十五分钟中度过以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办公室。当听到指导老师说总体还是不错的,但是有一些小细节需要特别注意。我的内心仿佛坐了过山车一般。

结合指导老师的意见以及自己的课后反思,我对自己在教学方面有了一些总结。通过自己课后回顾讲课状态。

优点:

1. 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上通过播放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得整堂课的气氛很活跃,学生们的整体状态良好。

2. 与学生互动多。在课堂上,通过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能够跟着我的思路走,确保他们不走思。对于走思的同学可以作为提醒。

存在问题:

1.在上课时向学生提问后不能及时给学生反馈。在指导老师听课时以及自己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提问完学生之后,由于自己教学经验不足,急于解答学生回答的问题,总是忘记让学生坐下。经过自己课后反思,我在下一次上课的时候,会对回答完问题的学生让他们先坐下,再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讲解。

2.由于课件内容设计过多,导致学生不能更好的“消化”。在自己备课时,对于所讲内容设计的课外知识过多,图片过多。造成自己在讲课时的进度减慢,在下课时,自己设计的内容不能够全部讲完。并且通过课后询问学生意见,他们大部分同学感觉课上内容无法完全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篇14:初中英语老师听课心得

数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两位老师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用现实的生活情景激活了学生的记忆,以学生最常接触的搭配衣服为情境,营造氛围,用“猜一猜”活动,将现实和课堂、生活与数学有机联系起来。

“猜一猜”:此环节两位老师都通过简单的情境将学生带到本课的主例题,都以“猜一猜”(2件上衣和2件裤子有一件裙子,上装下装各选一件,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能够进行猜测和判断,但此时更多学生的搭配是零散的、无序的。

搭配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教学中力求做到问题的提出具体、明确、到位。有效的引导学生思维由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摆一摆”这一环节,教者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掌握了搭配的规律并提升归纳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上一篇:我与郭敬明初中生作文1000字下一篇:黑林镇吴山小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