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听课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2024-06-26

老师听课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6篇)

篇1:老师听课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我认为听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听

听教师授课时的起、合、转、承、导是否流畅、自然、贴切;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是否灵活;外显在学生的言语表达上是否清新、富有创意等。例如听上课老师是怎样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是怎样启发学生思维的?是怎样指导学法的?是怎样巩固新知识的?是怎样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只有这样多问几个为什么,听后对本节课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客观分析,才能达到心中有数。

而要做到这些,听者在听课之前必须有所准备。首先,要掌握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课前了解听课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听课重点。其次,要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和听课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听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看

看教学流程的设计、推进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明晰;教师的角色是否自觉转变;教是否自觉主动地向学转移;教师是否心中有学生;教师是否关注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高涨;学生的参与面、思维度是否看得见,摸得着;教师是否善于捕捉课堂生成点,把生成点演绎成课堂亮点;教师是否在走教案剧等。具体的就是看上课老师的板书、教态,看上课教师使用的教具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看学生的表情、板演、练习,看上课老师教学时间的分配,看课堂上是否全过程都让学生参与,还要看课堂上老师与学生是如何打交道的,等等。

因此我们在听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意识背景中长时间积累建立和巩固起来的有缺陷的运用理论,提出有价值的教学问题,并思考改进方法,提升自己的素质。

三、记

记录听课时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内容。记听课的日期、节数、班级、学科、执教者、课题、课型;记教学的主要过程,包括主要的板书要点;记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情况;记本节课的教学思想和教材处理情况,了解课堂上是否做到面向每一个学生,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是否兼顾两头(优秀生和基础差的学生),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记对这堂课的简要分析。记录要有重点,详略得当。教学过程可作简明扼要的记录,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可作较详细记载,并加批注。

四、思

就是想一想这堂课有什么特色?执教教师是否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展开教学?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结构是否科学?教学思想是否端正?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灵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调动?寓德育、美育于教学之中是否恰到好处?教学效果是否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是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听者听后可设身处地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节课我该怎样上、假如学生向我这样质疑怎么办、为什么她的学生听课兴趣这么浓等等。

因此,课后对行为实践作出总结、归类聚焦,分析判断教育教学现象之间的相关联系或因果关系,教师的.教材处理是否得当。某一环节的教学若由你来执教,是否有更好、更妙的处理方案。听课教师应学会去粗存精,摘要录,有了感受、触动,立刻用简洁的语言予以批注,待课后抽空再制成听课卡片,便于以后检索之用。

篇2:老师听课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一、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是拓展教师视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极为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当前高校教师素质培养模式的一大创举。

通过将近一年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活动,本人通过听课、备课、讲解、交流、访谈、课后答疑、查找资料等,极大地开阔视野,大大优化了知识结构,激发了主动提高教学能力的兴趣,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进行备课、授课、答疑;而更为重要地是,通过此次活动,我充分体验到了广大的优良校风和学风,领略到了资深教授的学术风采和课堂英姿,接触和学习到了相关学科专业的前沿知识。这不仅是一种拓展青年教师视野的教育方式,而且是一种当前高校中似尚未大量实践过的高校师资教育的新方式,既能够让青年教师现场感受到名师的教学氛围,又巧妙第解决了一般师资培训形式呆板、费用较高、难于管理等诸多问题,为今后高校师资教育摸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二、应注重选择与青年教师今后教学方向一致的指导老师,应加强与指导教师的沟通、交流,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经过将近一年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活动,我愈来愈深刻地意识到,选择与自己今后教学方向一致的指导老师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此次教学能力培养活动的成功与否,而且还关系到青年教师是否能够真正地发现、了解和学习到广大优秀教师的优良教风和治学精神,并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传播。我的教学指导老师吴学平教授从事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与本人下个学期的外国文学史的课程完全吻合,因此在授课思路、研究资料、备课内容、课后答疑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共通性。因此,在跟随吴老师进行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我丝毫没有任何的乏味和困倦之感,而是充满了迎接挑战、不断学习的昂扬精神。

三、应注意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及其细节,从中感受教学方法、理念和过程的差异,从而真正意识到自身与指导老师教学水平的差距。

在跟随吴学平教授从事教学能力培养期间,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观念、方法和技巧等许多方面都与指导老师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我们长期处于学校,作为学生进行学习,而极少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形成的教学观念与实际的教学过程、尤其是与优秀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体现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之中,如对作品分析维度的不同把握,如对学生理解方式的不同掌握等。通过这些具体事例和细节的分析,我从中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今后将努力从小事做起,然后才能将授课做好。

四、应坚持对当天教师能力培养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存在的问题,做好资料记录和整理工作。

篇3:老师听课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实践教学内涵丰富, 外延广泛, 很多高职学院党校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让学生写学习心得的实践教学方法, 但大多流于形式, 并未深入。而且学生通过在党校集中的、密集性的培训, 感悟很多, 却受自身文化条件限制, 对于所学所得无从总结。尤其是在廉洁诚信方面, 学生受自身阅历限制, 无法将党校课堂所学与自身相结合。笔者针对这一问题作了专题研究, 得出通过同专业同学间的小组讨论, 交流各自在党课培训中廉洁诚信教育方面的学习心得, 可以将学习心得这一实践教学方法发挥到较好效果。

一、丰富培训内容, 针对性地在高职学生中开展廉洁诚信教育, 为实践教学打好理论基础

为了实现廉洁诚信的教育目的, 党课培训必须充实培训内容, 通过调整教学计划, 将廉洁诚信作为专题进行培训, 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培训内容既要宣传廉洁诚信的典型, 通过“子罕以不贪为宝”、“商鞅立木为信”、“季布一诺千金”代代传颂的历史典故, “言必信, 行必果”,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等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 激励高职学生诚实守信, 提醒当今大学生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笃信“廉洁为宝”的人生信条。同时还要列举现实生活中一些诚信缺失、道德腐败现象以及造成的危害, 使学生认识到, 廉洁诚信犹如“社会资本”, 对资本的透支是一种自掘坟墓的行为。总之一定要以廉洁为基, 以诚信为根, 让学生铭记“廉洁诚信”四字箴言, 在学习中生活中乃至在以后的工作中都要身体力行。

二、引导总结学习心得, 促进高职生将廉洁诚信教育内容内化, 为小组交流做好准备

在党课培训中, 很多高职学院都采取了让学生写学习心得的实践教学方法, 但成效却不佳。高职学生受自身文化素质、人生阅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在学习时的感悟深浅不一, 再加上长期积郁的学习惰性, 让他们不思总结。另外, 有些党校教师在授课时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授课内容高且空, 令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 甚至不胜其烦。这种种原因, 造成他们在总结学习心得时避重就轻, 甚至照抄教材, 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要改变这一现象, 党校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员的总结方向。笔者在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党校第1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中, 为475名学员作了《诚信做人 廉洁自律》的专题讲座, 在授课前安排学员中的积极分子准备这方面的发言, 在讲座后当着全部学员进行演讲。由于演讲者来自学员, 是众多高职生中普通的一分子, 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在那次授课后, 学员的学习心得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对廉洁诚信问题的思考上, 且都出自真心实感, 效果显著。

三、组织学员交流心得, 鼓励高职生将廉洁诚信问题与专业挂钩, 为集中交流准备材料

党校培训不仅要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还要注意将学生受教的情况“接受”回来。但很多党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尤其是在学员人数众多, 而党校师资不足且非专职教师的条件下, 学员们的学习心得往往留于纸上, 不能引起教师甚至是党校的注意, 这样的做法很危险, 会让学员产生一种不被重视却非要他们去总结所得的感觉。根据笔者的经验, 按授课教师所授内容的不同, 将学生同内容的学习心得分配给授课教师。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学习心得, 对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的学生要在其学习心得上作出表扬, 并做好记录以备全部学员将交流所用。对于不重视总结学习心得的学员, 授课教师根据其程度的不同, 可选择书面留言或当面引导等方法予以帮助。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学习心得不再是学员不为人知的牢骚或照抄教材的练字, 它成为了沟通学员与党校、学员与学员间的文字渠道。党校在此基础上, 将学员以专业进行分组, 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 必须有一个主持人负责组员发言顺序的维持和贯穿, 一个记录员真实记录发言的内容和现场情况, 一个指导教师对整个分组讨论进行总结。笔者在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第1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时对这一方法进行了实践, 将475名学员按专业及相近专业划分为10个小组, 请第1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授课教师分别下到小组中进行指导。在分小组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交流的热点集中在了“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诚信是否必要”、“廉洁诚信做人是否具有现实意义”等问题上, 经过同学们的纷纷发言, 各抒己见, 最后还是积极向上, 也就是认同廉洁诚信以修身的观点占了大多数。小组讨论后, 负责记录的同学将会上讨论的情况汇总交给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汇总讨论后定出了在大会讨论中的同学, 并通知该同学准备在大会上发言。

四、党校全体学员参与, 让廉洁诚信教育深入人心

在以上工作扎实开展的前提下, 一批在廉洁诚信课程中有深刻体会且极具代表性的学员就从众多学员中脱颖而出了。他们在廉洁诚信方面或感受深刻, 或见解独到, 或针砭时事入木三分, 或观点正派而主流, 党校可以安排他们在集体党课正式授课前的几分钟进行交流发言, 由当堂授课的教师点评其发言, 并予以肯定和鼓励, 让他们成为其他学员的榜样。另外在党校的课堂上可以组织学员进行廉洁诚信宣誓, 巩固教育效果。据参与了宣誓活动的学员表示, 通过这项活动, 他们对廉洁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产生了极大的认可, 他们普遍认为廉洁诚信不再是离他们这群高职学生很遥远的事情, 而是关系到职业生涯, 关系到民族存亡的大事。在未来的日子里, 他们将牢记在党课培训中所学所得所思, 做一个讲诚信讲廉洁的人。

参考文献

篇4:外出听课学习交流心得体会

本学期在学校安排下,我们数学组四人和其他教研组几人,走进了射阳中学的校园。射阳中学校长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我们首先参观了射阳中学校园。

然后射阳中学领导安排我们数学组听了上午3节数学课,这3节课从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再把问题数学化即建模,进一步给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式方法。整个课堂稳扎稳打,不花哨,从后期学生练习中反映出这3节课教学效果很好。我觉得收获挺大的。他们依赖多媒体,不仅用黑板展示了教学过程,还展示了学生解题过程。他们的语言严谨,教学环节紧紧相扣,前后呼应,而且都注重培养学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都能体现学生的主动发现,探索,研究与学习。他们的提问都非常的有针对性,也使得他们能够通过提问来引导孩子,把握上课的方向,节奏。

课听完后我们数学组和射阳中学数学组的老师各自谈了听课感受,大家一致认为,射阳中学老师的课非常扎实认真,既体现了新课程思想又实现了教学目标,值得我们学习。

篇5:孙雪峰外出听课学习交流心得体会

砖井镇中学 孙雪峰

2014年9月24日, 我和同事及安中、堆中共同体的30多人到白湾子镇学校听课,向白湾子镇学校的同仁们学习。

9月24日上午,我们30多人走进了白湾子镇学校的校园。白湾子镇学校副校长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作了简短的校园分区介绍。我们首先参观了白湾子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然后白湾子镇学校领导安排我们30多人走听了七、八、九年级的一节课,通过走听课中发现人家科任教师都从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再把问题科学化,进一步给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式方法。整个课堂稳扎稳打,不花哨,从后期学生练习中反映出教学效果很好。我觉得收获挺大的。他们没有依赖多媒体,仅仅用小黑板展示了活动规则,或者是展示了学生学习过程。让我明白到,不是一堂好课,就一定得多运用多媒体,一定要把课件做的精致漂亮。他们的语言严谨,教学环节紧紧相扣,前后呼应,而且都注重培养孩子“生活中处处有学习”这一思想,都能体现孩子的主动发现,探索,研究与学习。他们的提问都非常的有针对性,也使得他们能够通过提问来引导孩子,把握上课的方向,节奏。

课听完后我们30多人和白湾子镇学校领导谈了听课感受,大家一致认为,白湾子镇学校老师上课非常扎实认真,既体现了新课改思想又实现了教学目标,值得我们学习,对我们下一阶段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篇6:校际交流听课体会

这次听课首先要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提升的机会,10月10日~13日我和冉飞老师两人去石河子一小参加了自治区教育学会小学校际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暨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的主旨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为促进新疆校际之间的交流形成感情纽带。共有来自经各地州、市、县,南北疆53所会员学校推选出的12节数学优质课,听课教师有200余人,每天上午听四节课,下午听两节课,下午两节课后作课教师就上过的课谈谈教后体会和反思并由石河子教研室教研员蒋新林就一天上过的6节课优缺点做出点评,和一起听课老师就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中突显出的一些困惑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虽然此次交流研讨活动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无论是做课教师课堂构思的精巧独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高效、石河子一小学生精神风貌,却使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感受:

一、教师课堂教学层面:

1、教师课堂驾驭能力非常强,整个课堂有张有弛,学生始处在兴奋、思考高速运转的状态。教师在灵活运用教案的同时,然而又不局限于教学设计,而是根据学习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开发和生成课堂资源。

2、上课时,教师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每节课,教师的情感到位,激情饱满,在情感处理上,又不象演员那样只注重自己的情感渲染,而是通过自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给学生学习的安全感和开口表达的欲望,达到有效激活课堂气氛和同学之间默契配合的效果。传感给每位听课教师的是这种感觉。学生不是被“逼”着学,被“牵引”着学,而是学生切实想学,想表达。

3、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让学生多说,教师少说,精彩的火花就在学生的积极思维的碰撞中产生。听课过程中石河子一小的小学生所表现出的具有开阔的知识视野,快捷的思维能力,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正是长期在这种课堂环境的培养中所形成的。

4、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日益呈现出多元的教学模式,更呈现出课堂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同样的一节课,在不同老师的课堂则有着不同的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和不同的教学反思。此次听的12节数学课中三、四、五年级所选课撞车,上成了同课异教,这样也可以引导听课教师在互动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寻找一条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之路,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总之各参赛教师巧设计、精安排,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调控能力和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诗一般的教学语言,无不让与会者由衷地赞叹和钦佩,让学生在经历学习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方法,更多的是数学思维的提升和数学素养的培养,传递着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应该追求的本质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的要做到有效性”的思想。

二、对今后教学的反思:

1、今后要多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一个有涵养有魅力的人格的支撑,更是一名教育者的课堂底蕴的支撑。多读教育名著,向名师们学习,多去研究教材,合理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多去研究学生,寻找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2、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与学生们一起营造和谐高效的课堂,努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3、我们都知道“学无止境”,这次校际研讨观摩交流使我更加认识到:“教”也是“无止境”的。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敢于创新,积极开发课堂资源,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真正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使课堂赋予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我将以这次活动为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寻找差距,努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

篇7:老师听课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一、对学生情绪进行观察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习不完全是认知领域的事情,只有当学习与一个人的情感、意志和态度等结合起来的时候,学习的效果才会明显。所以,听课时我们应重点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1)该教师引领下的课堂是否把学生的情绪状态调节得最佳。

(2)学生是否能够提起学习兴趣参与课堂。

(4)学生的情绪控制程度如何,是否能够自我调节。

(4)在课堂中学生能否保持较长久的注意力。

(5)课堂能不能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好奇。

二、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

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讲台上专注地讲课,学生双眼直盯着教师,然而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讲,让人不禁 产生疑问。上 课时学生 表面都一样,而内心的差别却很大,有的学生思维活跃,有的学生两眼发直,不知所想。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 更多地关注知识基础对学生学习新知的影响,但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却关注不够,还停留在表面形式这一方面,而没有更深入地从学生心理的角度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态度决定一切,一堂课能否收到好 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状态非常关键。作为掌握整个课堂的教师,更应该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对知识的好奇心,让教学工作更顺利地展开。笔者认为,听课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气氛是否足够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被调动。

(2)学生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分心的情况是否严重。

(3)学生能否与教师的教学进行互动。

(4)学生是否清晰透彻地理解知识实质。

(5)学生能否通过学习到的知识举一反三。

(6)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新知识。

三、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

有经验的教师从不把学生看作容器,而是看作期待点燃的火把。课堂上 只有学生 积极思维,气氛活跃 起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以运用,才能够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对于教师的讲授理解到什么程度,对知识点的把握到什么程度,这些只有在师生互动反馈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那些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教学活动设计缺乏新意深度,学生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多数学生人云亦云,缺少独到的见解和精彩生成的课堂是呆板的课堂,是缺少激情和活力的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带动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引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最终与学生一同将知识完全掌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观察学生的交往状态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 程。教师在课 堂上保持畅通的交 流,才能在第 一时间收 集到学生 的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留后患,不留疑点。因此,听课时要关注教师能否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也极为重要,而当学生对知识产生疑问时应该多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且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与其他学生一同进步、合作,才能对知识完全掌握。合格的 教师不仅能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知识,还要能够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课堂,拥有大量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学习时间。我们不能让教师整整一节课都在独自讲述,而学生只是听众,这样的课堂效率极为低下,学生基本学不到知识。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明确课堂意义的重要因素。一堂好课,教师应该是引路人,而不是主宰者。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准备,合理预设,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优化整合,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给学生留足发挥的时间,给课堂生成留足空白。

篇8:外出听课心得交流发言稿

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主要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上区继续教育面近授课程的一些感触,外出听课心得交流发言稿。这学期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找了区内的三个名师开课堂教学艺术的课程,时间是周四晚上。我本来没有报名,因为两点:

一、很懒。

二、有点自大,不思进取。这些年,学生、家长、同事的认可让我飘飘欲仙,骄傲自满的情绪日益膨胀,非学校硬性规定的听课任务,其它课我打死不愿意去听;教研的时候,我不是顾着睡觉,就是顾着台上讲话的人挑毛病;平时在家里,天天泡论坛聊八卦。

但是接下来发生了两件事促成了我去报名。一是我毕业念高中的学生跟我说他听某老师的课之后,觉得收获很大,他甚至说那感觉就像这辈子他第一次真正听到语文课。我听了之后受到很大的刺激,因为在一年前,这孩子跟我说的是:“老师,非常谢谢你,要没你,我的语文就没救了。”他本来是一个语文成绩中下的孩子,中考的时候,他的语文成绩在120分以上,我认为我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不可替代。二是我有个学生一周没回学校上课,我问他孩子要不要老师给你补习一下,结果学生说:“老师我其它科可能要补习,但语文不用,教材全解上的东西比你上课讲得还详细。”旁边有个学生附和着说:“对的,老师讲课的套路无非就是导入、检查字词、介绍作者和背景、整体感知、探究文本、布置作业,跟《三点一测》上一模一样,一看就懂。”学生的话让我再次深受刺激。

我很爱的我学生,他们认可是我最大的虚荣,发言稿《外出听课心得交流发言稿》。我可以接受别人说我胖说我丑说我蓬头垢面说我幼稚天真冲动无知,我惟独不能接受我的学生说在我的课上学不到东西。我开始觉得我的语文教学是有问题的,我反问我自己:

1如果我的学生在我的身上只是学到干巴巴的应试技巧,从来不曾在语文课上喜悦过、激动过,我从来没有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任何影响,那我的工作有何意义?

2在《三点一测》《状元学堂》《中学教材全解》…满天飞的今天,我的课堂对孩子们有多少吸引力?

3、我能接受学生对我喜欢仅是因为我的年轻、活泼、和他们打成一片,而非因为我的学识、才华、我对他们潜移默化的素养熏陶么吗?

我知道,我需要走出来学点东西,改变自己的状况了。

所以,到了区里名师开课的那个周四,我强迫着自己下完班不玩游戏、不上网,老老实实跑去教育发展中心听七中的名老师弓延红讲课。她开篇谈到她的教学追求是给他们参考书上没有的;让他们寻求到参考书上所有的;让他们充满喜悦、激情、幸福地获得。然后将她精彩的设计都给我们讲了一遍,我边听边无比汗颜。我以前我总认为自己的课是有深度,是能给带给学生东西的,但一对比,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

比如说同样是《我的叔叔于勒》这个文章的设计,我是这样的设计的:先从情节和对于勒的称呼入手,引导学生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盼、赞、遇、避中,从“流氓”到“流氓”的评价轮回中得出了对菲利普夫妇的评价:势利、冷酷、吝啬、虚荣。再引导学生认识被金钱异化的亲情

而她的设计是这样的:前面也是让学生从情节和称呼入析,感知菲利浦夫妇的势利、冷酷、吝啬、虚荣,再引导学生认识被金钱异化的亲情。但是她接着追问了学生一个问题:

篇9: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唐老师设计精巧,语言精练。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型音乐教育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空间。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学习美、创造美”。唐老师的《桑塔露琪亚》这节课给我的整体感觉是:课上的自然,流畅,巧妙。课中闪现了很多的优点:导入巧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材料运用得当,教态自然、老师的语言生动活泼,语态亲切,教学基本功好,活动组织得当有效等等。唐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学习音乐的审美培养,在欣赏每首歌曲和学唱每首歌曲时老师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音乐的美,用不同的问题引导,渗透。

这堂课使我感触颇多的是:一堂好课教师的肢体语言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肢体语言要做到美、有号召力、能够起到带动学生的作用,能够起到示范的作用。唐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唐老师的基本功扎实。在她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

篇10:数学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8点我们到达了立贤小学,距离上课还有半个小时,我们找了一个最佳位置坐下后准备欣赏立贤小学三位数学老师带给我们的精彩:一年级的程欢老师执教的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三年级的邵美琴老师执教的解决实际问题和五年级的周爱艺老师执教的找规律。听了这三位老师的课,我觉得收获很大,我能从每一位老师身上学到很多很多:

首先上课的是一年级的程欢老师,虽然她是一位刚刚走上工作单位才两个月的年轻老师,但是在她的课堂上丝毫看不出任何的胆怯与紧张,而且一年级应该是比较难教的,对于一个刚工作的新老师能把课堂常规抓的这么好,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程老师在上课前会让学生做好上课准备,让学生把课本、铅笔、橡皮有序的放在课桌上,然后趴在桌上等待老师上课。整个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很高,踊跃发言,程老师也会尽量给每一位学生表现的机会。程老师通过一句口号导入到新课的教学,用学生熟悉的图片来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而且程老师在课堂中也有一个和“小鸡”做操的活动来让学生适当放松一下,但我觉得如果能把这个活动稍微延迟一点效果可能会更好,程老师大概在上课10分钟左右就进行了这个活动,我认为上课时间并不是很久,学生注意力还能集中,如果在过了20分钟左右的时候进行这个活动,效果应该会比较明显。另外还值得我们学习的是程老师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按部就班的上课,而是把教材用“活”了,教材上有一道连线题,是将加法算式和得数连起来,程老师并不是就简单的让学生完成这个练习题,而是变成了好几个题目来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还有在巩固练习的阶段,程老师并没有一味的让学生做题目,而是引导学生在教室里观察发现,说出加法算式,学生不仅巩固了只是还有很愿意去发现去思考。最后快下课的时候也进行了适当的小结,学生很清楚今天所教的内容。

第二节课是三年级的邵老师上的解决实际问题,课上得很精彩。邵老师在上课前就让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单将要学的内容预习了一遍了,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反应很快,表现很积极。邵老师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准备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解决,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通一个问题,并且每次找同学汇报时都会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分别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算出来的,还要求学生在题中圈出来,我想这样的训练学生肯定会很清楚解题的思路,做一题掌握一题。最重要的是,邵老师还在课件上出示了学生解题时的错误例题,让学生发现错在哪里,这样学生就会记住,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在拓展练习的环节,邵老师出示了学生很熟悉的牛奶图片,不是直接让学生列式计算,相反是老师给出算式让学生讨论,根据这个算式补充条件,你知道了什么就能求出什么,这样的训练学生会更有兴趣。整节课教学设计非常合理,课堂秩序有条不紊,学生一直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

最后一节课是五年级的周老师上的找规律,因为是高年级的课了,所以老师在上课前并不要太多的讲常规问题。周老师通过用花卉、彩灯、彩旗布置公园来庆祝国庆节导入新课的教学,出示了公园里的图片,让学生逐一发现花卉、彩灯、彩旗的规律,然后周老师再引导学生通过找规律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可以写字、画图形、计算、用奇数偶数判断等。在练习的环节,周老师设计了很多练习,有头脑风暴、自己找规律、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规律)……学生感觉自己一直像在玩游戏一样,这样的学习氛围,学生没有压力,效果自然会好。最后也有适当的小结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本节课到底学了什么。

其实,三位老师上课还有很多相同一致的地方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去学习:

1、三位老师都很宽容,每一位老师都是用宽容真诚的心态来面对学生,每次上课都是微笑的面对学生,课堂上可以看出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只是引导学生去学习,和学生在课堂上一起成长。

2、三位老师很善于鼓励夸奖学生,每一次学生汇报结果之后,老师都会发自内心的说出评价学生、夸奖学生的语言。“你声音真洪亮啊”、“谢谢你”、“说的很完整”、“真棒啊”、“请把掌声送给他”、“为什么要吝啬你们的掌声呢”……这是我在立贤小学这三节课上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每一位老师都会根据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说出鼓励表扬他们的话语。

3、三位老师都将课堂还给学生了,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每次题目出现后,不管是自己独立完成还是小组合作完成,老师都会让学生去上台汇报自己的结果,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4、三位老师喊学生回答问题时都选好了1号、2号、3号,当然这并不是事先安排好学生回答的意思,这1号、2号、3号是老师在课堂巡视的时候选好的,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可以在巡视的时候发现有用不同方法解决的,选择你需要的1号、2号、3号,而且这样在汇报的时候也简洁明了。

最后的一个汇报和点评,我也学到了很多,知道了立贤小学的“相长”精神:师生之间的相长、生生之间的相长、课内与课外作业的相长、情感与智慧的相长、教与学的相长,还有我认为值得学习的立贤小学的创新型作业、教师的教学随笔。

篇11:老师听课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1.“音乐”与“技术”的关系

在同一首钢琴教学作品中,首先解决技术问题还是音乐问题,或者说“技术”重要还是“音乐”重要,相似的问题一直困扰在国内音乐圈。在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不少教授的见解是这样的:在初学阶段,应该从技术入手,这种技术不仅仅指的是手指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孩子听的能力;国立音乐大学招生考试时,首先其技术能力要达到学校的要求,主课学生需要参加非常难的入学考试;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学生本身的素质影响到他对音乐的理解和练习。“音乐”与“技巧”的问题还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因时因地予以灵活回答。

2. 强调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课后交流中,教授们再三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在国际比赛中,评委们也更看好有个性的选手。在教学中,教授们并不希望每个孩子都一样,而是希望各有其独特性,各有其自我感受与对旋律的体会,文化与性格在各人音乐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3.“放松课”的开设

众所周知,压力与紧张往往会直接影响音乐灵感的发挥。针对既是演奏家又是表演者的音乐系学生,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有专门的“放松课”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课程内容以音乐治疗加精神训练为主,其中也涵盖了风度举止的内容,任课教师是具备临床经验的医生。这门课虽然不是音乐教学的核心内容,却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中,大家既体会到了多样化的教学系统重要性,更让大家意识到了心理状态对一个演奏家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感受到了维也纳音乐人的心理特点:乐观、放松、不紧不慢不着急……

4. 钢琴家必须学会演奏现代作品

随堂听课时,老师们都选择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作为教学曲目。这说明古典音乐难以得到所有年轻人的喜爱,现代钢琴技巧越来越难。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欣赏格局,需要将近现代钢琴作品融入钢琴教学中去。音乐发展的趋势已经不再严格地区分流派,各种风格的音乐不再隔绝,而是互相融合,互相碰撞,更讲求个人特色。所以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也要更多更快更早地接触了解各个音乐时期的音乐特点,尤其要学会演奏近现代作品。

5. 环境对音乐学习的影响

与我们共同交流的三位教授中,大家都谈到了环境对自身的影响。甚至有一位教授直言自己从十五岁才开始接触钢琴,他再三强调环境对他个人产生的影响:亲人的鼓励、老师的激发,甚至来自妻子的肯定与赞美。作为教师,必须高度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老师的帮助建立起学习信心;真正的学习并不只在钢琴课上,而是自己的练习;年龄小时需要规范,随着年纪的增长,则需要培养其独立性。音乐教育应该在既追求高精尖,强调其独特性的情况下,又能够保证大多数人得到享受艺术教育的权利。

6. 舞蹈伴奏专业的开设

在国立音乐大学,音乐专业更为细分具体。专业设置上,除音乐表演、音乐治疗、音乐教育以外,还专门设有舞蹈伴奏专业。其课程设置中,必修课有音乐与动作实践、音乐与动作理论等。选修课有舞蹈和安排处理、动作技巧等。虽然由于时间有限,笔者对当地的音乐情况只能大概了解,但是,钢琴专业培养方向的细分将会是必然趋势。

维也纳孕育了众多举世瞩目的音乐机构,音乐史上的奇闻轶事几乎遍布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与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的教授们的交流探讨让我感受颇深: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二十四小时教授,随时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修养水平。放眼将来,我们更要多思多想,博古通今,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教艺与时俱进,更上一层楼!

摘要:笔者有幸在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交流,亲历了钢琴系教授的授课,尤其在课后访谈与教授们的交流中,不仅回答了笔者在工作中所遇见的专业问题,也更感受到了中西方钢琴教育中很多细节上的差距。

关键词:关系,课程,发展,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徐.钢琴教育课程设置说“三化”——简析东京“国立音乐大学”钢琴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J].艺术教育,2007,(4).

篇12:数学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一、教学课件的设计

在教学的过程中,制作精良的教学课件让我们对于知识点更加清晰明了,各种资料都十分有创意,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感,同时这些材料都和生活有关,都可以运用数学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何让数学和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联系起来,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这是我还要继续去探索的。

二、教学情境的创造

数学在我看来,简单的计算都是有趣的,每解开一个难题都会让我感到满足,但是学生可能不能认同我的看法。如何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有趣的一面,我在听课过程中得到了灵感,就是创造一个简单的情境,这样的情境是为教学创设,让学生去挑战,提供机会让他们挑战成功,让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情绪。

三、融洽的师生互动

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都是不同的,但是相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能把握到学生的心理,都能调动学生的情绪,都能激发孩子们对于学习的欲望。这样活跃的课堂就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把握好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四、自主学习的方式

篇13:体育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很多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通过启发学生小组尝试教学、互相讨论、交流来学习的;学生们在主动的讨论与交流中,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既提高了学习质量,又锻炼了合作能力。另外,以小组位单位的教学比赛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取胜欲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讨论、主动合作。

另外,整节课上,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很好的运用了启发性、尝试教学法、小群体合作、小组讨论交流、比赛法、鼓励发,一方面提高了课堂练习密度,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培养了自主学习、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整节课中教师缺乏示范,只有准确优美的示范才能在学生脑海里建立正确的表象技能,使学生能更快的掌握弯道跑的技能

篇14:英语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卢芳芳

2012年11月21日,银川总校组织了所有教师进行了“听课学习”活动。我聆听了环球雅思老师们的讲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们经验丰富深厚,在上课的时候对课堂知识点的设计比较合理,在讲课时也显得思路清晰、井井有条,可见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他们的重要特点。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注重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这节课互动模式多样,激起了我们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

二、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老师们的这节课就充分表现了这点,他们经验丰富又是英语专业,无论从发音还是上课的技巧来讲,都体现了年轻教师的专业素质。他们讲课构思好,能把许多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在非常轻松愉快的情景中教会学生学习英语,并且学会设计多种教学方式来教会学生完成单词的学习。总之通过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要想让学生有很大的进步,不仅要有良好的教学技巧,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个人魅力。

篇15:老师听课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认真拜读了贵刊刊登的朱乐平老师系列校本教研活动方案以后, 顿觉眼前豁然开朗。苦寻良久, 终得良方。朱老师所设计的系列校本教研模式, 以“阅读·思考·交流”为主要方式, 以问题串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方案, 对本体性知识的学习价值、教育数学的合理解读、教学方式选择的自我思辨、多角度交流模式的目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 不仅革新了活动的形式, 更关注到数学内容的内涵扩展方向和实施的优化途径, 为学校校本教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范式, 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现将自己阅读了贵刊2012年第9、10两期关于“整数乘法”的校本教研方案后的感悟记录如下。

一、在阅读中积淀本体性知识, 吸纳底气

朱老师根据每一个具体的课例, 为教师提供了相关的阅读资料, 补上了相应的本体性知识。这些看似随意的阅读材料呈现, 却蕴含着方案设计者独具的对本体性知识的深度思考, 这也是他希望校本研修的参与者能在阅读之后充分感知的。

在《乘法概念教学研究》一文中, 朱老师在阅读材料中介绍了“乘法意义”经历的不同说法: (1) 1984年出版的中等师范学校数学课本中关于乘法的定义, 概括地说:求两个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法, 如b个a相加, 记作:a×b=c; (2) 2001版《数学课程标准》相关注释:关于乘法:3个5, 可以写作3×5, 也可以写作5×3; (3)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乘法意义的阐述具体的例题与说明:6个7的和, 可以写成6×7或7×6。

同一数学知识, 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教学诠释。1984年, 两数相乘有明确的规定, 乘数与被乘数壁垒分明, 知识不容混淆, 学生的理解却矛盾丛生;2001年起, 乘数与被乘数通用, 学生喜笑颜开, 教师对意义的讲述却愁眉不展;2011年起, 因数作为乘数的主流代名词进入课堂, 借助积相等解释相乘两数交换位置的意义, 问题暂得解决。

很明显, 乘法的定义在自远及近的历史发展中, 划分出明显的层次性, 它是在逐步完善中, 更趋向于贴近数学本质的定义。在阅读的基础上, 借助跟进的问题:“你觉得三个说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引导教师展开深入思考。当教师们对这一知识的发展历程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 在教学目标设计、情境选择、语言规范描述上, 就有了自信心和选择权。

这样的阅读资料, 在每一篇方案中都有, 如乘法口诀表中“小九九”与“大九九”的区别与联系;乘法定义与乘法的补充定义的互补共生;乘法中乘数、因数的更名风波及历史评判;乘法口诀的五项多元表征 (实际情境、图像、操作、口语符号、书写符号) 及表征的转换关系等等。静心阅读这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 不仅能丰富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更能使教师的教学更有底气。

二、在思辨中明析目标差异, 确定方向

阅读只是增加底气的一种方式, 底气要在设计中成就气候, 还需要思辨的打磨, 以形成对目标的准确把握。朱老师选择了“同数连加”这一知识点的目标定位, 为教师指出了研究的一条路子。问题伊始, 朱老师提出“你觉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应该怎样描述乘法的意义, 写一写”, 引导教师自我唤醒, 进入思考状态。然后给出三个版本教材的三种不同描述, 逐个对比辨析, 以求有所思、有所悟。

人教社教材:用乘法算式表示真简便。

北师大教材:用乘法表示就简单。

浙教版教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对比三种表示, 教师不仅愕然, 如果知识只有唯一标准, 这三种描述中总有两者失之偏颇。但事实如何呢?三者都是正确的。其实, 我们现在所教学的知识, 并不完全是数学的本来模样, 而是经过专家学者改造过的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因此三个版本的教材中, 数学基础知识在内容上都是一致的, 只是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人教版的“真简便”是侧重计算而言;北师大的“简单”是侧重记录形式和计算而言;浙教版则是侧重乘法的意义解读而言。

这里就涉及“数学”和“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两种不同的概念理解, 前者是教师应该知道的数学本体性知识, 而后者是教师适合在课堂中进行教学的数学知识。从数学的系统性来看, 教给学生的现成的数学知识都是由数学专家事先组织好的, 他们知道每个部分是如何配合的, 其中每一个部分的用处又是什么, 但教材中却体现不出这些。如果教师对这些体系编排间的小秘密不那么了解, 那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就难以精准。通过阅读—对比—辨析—自悟, 参与活动的教师得到的不仅是对这一知识的了解, 更是对问题解决的一种可借鉴的策略。

三、在交流中提升设计能力, 从容选择

人的思想是在交流中产生的。在每一个校本教研方案的开篇, 朱老师都无一例外地提出了“经历阅读、思考、解答并与同事交流相关资料和问题的过程”的活动目标, 期望在与同伴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分享。

如在“乘法初步认识”教学中, 朱老师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导入方式, 一种创设游乐园的情境, 让学生在观察图的基础上写出连加算式, 再将算式分类, 另一种直接呈现连加算式, 让学生观察分类。相应的问题是:“你觉得这两个片段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你更喜欢哪一个教学片段?为什么?”很明显, 这是一道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题, 根据不同的情境、教学目标、学生群体水平、教学需求, 不同的人可以给出千百个不同的答案。

但是, 这也正是教学研修所需要的参与效果。选择什么不重要, 为什么这样选择才是交流中的重要话题。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选择意味着自我说服结果的达成, 不同的人做任何选择都是自己说服自己的结果。因此, 对选择结果和选择原因的分析, 最能追踪出教师真实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依据, 也为研修组织者进一步选择具体方式提供了现实依据。

为营造这种交流氛围, 在每一个案例中, 朱老师都呈现了大量的交流话题, 有与专家见解对话, 考验价值判断的;有与同伴对话, 完善思考内容的;有与自我对话, 回顾反思的。这些对话, 有的涉及教材的研读与理解, 有的关于学生学情的分析与把握, 有的探讨教学策略的对比与运用。最让人欣赏的是, 在这些具体课例交流活动的进行中, 朱老师没有在方案中用“对、错、高效、低效”等词语对案例、教学行为作出直接的判断, 他只是通过列举的方法, 以问题的方式, 引起阅读者的思考, 让参与的人一层层地体验, 一轮轮地自我感悟, 最终, 使得参与过这项活动的每个人, 都能在活动之后, 拥有独立做出对、错、优、劣判断的决断能力。

四、在实践中如鱼得水, 心有定数

读完案例, 掩卷深思, 眼前总浮动着由问题串牵引着的一个个问题, 逐个回忆, 前后顺序却异于往常地清晰, 忽有所悟!打开书本再度浏览, 才发现, 原道是单个问题经典迷人, 引人深思, 却原来通篇问题连起来看, 更有妙处, 匠心独具。以《整数乘法概念教学研究》为例, 一串问题依次如下排列:什么叫乘法, 什么是乘法的意义, 意义教学中侧重哪个点, 侧重点如何转化成教学环节, 经典环节对比辨析, 典型做法选择判断, 练习设计价值取向, 学生习题完成情况的分析与思考。一路下来, 见题解题, 不同的教师所得到的答案串联起来, 就正好是这个教师对于这节课最优化教案的框架雏形。有目标指向, 有重难点把握, 有情境取舍, 有教学方法选择, 有呈现方式思考, 有练习组合设计, 有练习反馈不同的表现反思……完全贴合教师自身现有水平自动选择生成, 总体水平上又略比培训前都高出一筹。看来, 在这个连续追问、思考、辨析、交流的过程中, 也正是教师借助群体力量进行自我专业发展的黄金历程。

篇16:老师听课心得

张老师的课,校领导及英语组全体老师及时跟进,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领导的督促,英语组老师和张文建老师的努力和最终良好的结果是分不开的`。

张文建老师的课堂准备共经历了两次听课评课活动。第一次上课,张老师作为刚毕业的英语老师,在没有教学经验的情况下,对课堂的整体把握情况,并没有像有经验的老师那样。课后集体教研,徐校长高度重视张文建老师,并要求英语组全体教师,共同帮助新教师成长。徐校长指出,作为新教师,必须迅速适应小学教学环境,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必须要下功夫,踏踏实实!

张老师在二次备课中非常认真,和英语组老师积极沟通。下班后,英语组的老师们还一起帮助张老师模课。在第二次公开课前,张老师每次在空教室中无声授课,练习到很晚很晚。张老师备课的过程,正值天气转冷,但是我们都能看到他的努力!

上一篇:浅谈农村商业银行应大力开展中间业务下一篇:谈谈鲁迅先生的好看与好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