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听心理健康课有感心得

2024-07-01

2016听心理健康课有感心得(精选15篇)

篇1:2016听心理健康课有感心得

2016听心理健康课有感心得 2篇

对于心理健康的问题,现在已经是一个普遍问题,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在物质生活充足的情况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缺乏,有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现在社会上出现许多自杀案例,或许这些人应当首先为自己上一节心理健康课,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及心理。进入广东商学院,第一次接触心理健康课,许找范文就来多东西一时觉得十分新鲜,想知道自己心理究竟会有什么问题,也许正是这种好奇心促使我更关注心理健康课,上课也认真听老师讲解关于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大学生应当如何去学习心理健康课,这门课有什么用等问题。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是不同的,所以心理问题也是不同的,听完老师讲解了一些关于了那里不健康导致自杀的案例之后,对这些心理问题青少年的惋惜之余,也看到了一个人心理的健康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宝贵啊,有时候竟为了一份感情,一个玩笑便寻死,这是多么愚蠢的决定啊!同时,父母培养一个大学生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这些人的做法是多么的不负责任!亲人,朋友,同学,都是这些人身边的知己啊!怎么会有那么极端的心理呢??早前在网上看到了深圳大学校花跳楼一事,当时真是骇人听闻,为什么她如此美好的生活会是这样的结果,老师的一句批评竟成了死神的锁链,将其生命夺走。如果她换一种思维去思考,我相信那一定是一个不一样的结果,这就是她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导致了心理极端想法吧!一个人心理问题是直接导致其人格变化的关键因素,如果一个人心理健康的话,就算再大的考验也不过如登高峰而已,有时候想通了也就没什么,没有必要拿生命做赌注!对于老师授课,我感觉到内容非常丰富充实,充分感受到了心理健康课的重要性,同时对老师上课的问题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希望以后的心理健康课会以一种互动的方式来上,将气氛调动起来,这样可以更清楚了解同学的心理问题以及他们的一些想法,更重要的是,可以增进同学对这门课的兴趣!现在我感觉这门课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希望我能学好这门课,去更好的引导那些心理不健康的人,使他们走上光明大道!!2篇今天,我参加了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资格培训班的学习。说实在的,对于这类培训班的学习我已经很厌倦了,但是为了以后的工作上的需要,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也比较多,还有就是桃桃也在不断地长大,以后自己也会遇到孩子的心理问题,所以决定还是参加这个培训班的学习。还不要说,今天听了心理专家钟老师的课后,受益颇多啊!我是很关注桃桃的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方面的成长,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成长。在这一天的讲座中,钟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母亲与孩子的亲子活动每天不能少于3个小时,每周不能少于20个小时,否则孩子在20岁之后就会有人格障碍。”当然,这个亲子活动不是说孩子在睡觉,做母亲的常常转去看看就行的,也不是说陪着孩子一起睡觉就是亲子活动,而是要真真切切地和孩子在玩耍,在交流。在钟老师讲完这句话之后,我就在反思自己平时的行为,有没有达到钟老师所说的时间呢?我在脑海中不断算着自己平时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努力回忆自己平时与孩子一起时的所作所为。还真有点惭愧啊!看似有了足够的时间,但说到真正的交流,我还是寻范文上有点欠缺的。每天回到家,就会打开电视先看会儿,然后看到桃桃做得不对的地方就批评,有时因为在单位受了气,跟孩子讲话时语气会比较重,还偶尔要出手,很少会跟孩子玩耍,只是看着她自己一个人玩。想到这儿,我不禁脸红起来。我自责,我真不是一个好母亲啊!以前总以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是个称职的母亲了,今天看来,我远远没有做好母亲这个角色啊!真的该好好反省一下了。为了桃桃的健康成长,我不能是只保证我们两个待在一起的时间,更应该有心灵上的沟通,肢体上的接触,让桃桃有一个完整的美好的幸福的童年生活,只有这样才会有健康的人生啊!

篇2:2016听心理健康课有感心得

学区心理健康教研活动在我们学校举行,有幸听了三堂精彩的课:《掌声响起来》《快乐成长》、、《挨了批评后》。三位老师给我们展现了三种不同风格的课堂教学,说实在的我是一个外行,在外行的角度来审视这三堂课,我觉得可以用这么几个型来概括这三堂课分别是:层层深入型、活动体验型、情感渲染型。《掌声响起来》的设计我觉得很清晰:通过三次掌声层层深入,真正开发孩子的潜力、发挥孩子的潜力。老师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孩子也真正由唯唯诺诺到最后的大大方方,自信真的在他们心里滋长起来,潜力也在慢慢发挥!每一个层次都有着递进的关系,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老师的思路非常清晰,话语虽然不多,但每一句都是有效的提问点拨,显得干练,成熟。《快乐成长》主要是从青少年时期孩子的情绪波动中确立的课题,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易冲动,冲动的无法正确思考自己的行为。到底该怎样压住这股冲动而正确思考问题呢?本节课老师让孩子动手画出的心情,在活动中将孩子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又在交流中找到适合自己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虽然苏老师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设计,但我觉得这节课对于孩子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实我们在教孩子当自己情绪的主人的时候,也是在教我们老师如何做到我的情绪我做主。老师何尝没有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如何做到我的情绪我做主?特别是当学生一次一次的犯错,一次一次的不听话,我们如何控制我们的情绪。当我们在课堂,学生不听招呼的时候,我们如何控制我们的情绪?换角度思考,在孩子的立场考虑,看待,我想,在对待孩子的时候,我的情绪我可以做主了。苏老师也给我们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而《挨了批评后》虽然平淡没有多大的情感起伏,但在平淡中告诉了我们批评并不可怕,批评的始终都出自一个字,那就是爱!并且老师一直以聊天的方式使孩子区分批评与责骂,在聊天中使孩子明白怎样坦面对批评,受了批评后应怎样去做。通过小记者的采访,加强了孩子与听课老师的互动,一方面使孩子知道批评原来每个人都能遇到,哪怕是他们十分崇敬的老师也有,只要正确面对批评,这将是自己人生的一大宝藏!一方面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消除了紧张的心里,象老师一样袒露心扉,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整个课堂显得真实,不造作,不夸张。

同时三堂风格不一的心理健康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课虽然没有像文化课那样令老师们、家长们、专家们重视,但却显得如此的重要,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啊!不懂做人的道理,学知识又有何用?尤其像这样的心理健康课,我甚至跟同事们谈论是不是可以把这种课放在家长开放日里上,效果或许会很好。

篇3:听《奖》一课有感

一.精巧的环节构思

课堂精巧的板块设计, 始于全国名师余映潮。例如他执教的《七颗钻石》设计了精美的几个教学板块:走进录音棚、畅游智慧泉、来到创作室, 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教学思路。《奖》整节课由几个板块构成:聆听一种心情——感叹一个奇迹———阅读一段人生———感受一位父亲———领悟一份热爱———传递一句心声。板块的设计牢牢扣住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 由情境导入, 到语言品读, 再到主旨领悟, 课外延伸, 环节设计丝丝入扣, 又清晰明了。一节好课应当让人知道老师要教什么, 而有的课让人听完了反而更糊涂。从这一点来说, 《奖》一课, 非常清晰地交代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学生听得明白, 听课的老师听得也清清楚楚。

二.强烈的文本意识

现在有的语文课严重脱离文本, 一节课下来不知道教什么。现代文教学一定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理解领悟文章的主题内涵, 正所谓走得进去, 出得来。《奖》一课让我们感受到, 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个环节, 无一不围绕着文本展开。在“阅读一段人生”的环节中,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概括事件。“感受一位父亲”这个环节是教学重点, 再读课文, 进一步品读文本, 找出文中对父亲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描写, 品读语言的妙处。阅读教学重点就是对语言的品味, 缺少品读语言的课堂不是语文课。这个环节, 施老师带领学生品读了父亲“狂热”的表现, 通过对文本中“快步”、“酸溜溜”、“亲自”等词语的品读,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一位对奖如此“狂热”的父亲的形像, 学生在品读的过程当中, 一步步地深入文本, 品味语言。

三.丰富的朗读体验

缺少朗读的语文课堂不是“本色”的语文课。施老师的朗读设计别具特色, 令人耳目一新。课堂伊始, 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 音乐响起, 施老师请大家聆听一个小女孩的心声, 在忧伤的音乐中, 范读课文1-4节, 自然地带领学生进入了文本, 在老师富有感染力的朗读中, 学生们感受到了小女孩忧伤而绝望的心情。这样的情境导入, 简洁明了, 不做任何修饰, 不花哨, 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的“本色”。课上分角色的朗读扮演父女, 则给了他们充分的体验空间, 人物看似平淡的语言, 朗读起来, 却意味深长, 在朗读之中, 父亲的爱女之心跃然纸上。课堂的“亮点”, 出现在整节课的结尾“传递一句心声”环节。女儿大声地呼喊出了自己的心声:爸爸, 我所有的奖都是为您得的啊!施老师请学生们设想,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 代替这位父亲诉说心声, 你会说一句什么话呢?”正因为有了前面的角色体验, 又深刻地领悟了本文的内涵, 所以此时学生们很容易替这位父亲说出:“乖, 我所有的对奖的狂热也都是为了你啊”!执教者安排全体女生朗读女儿的心声, 全体男生朗读父亲的心声, 此时课堂上响起了感人的父女对话, 让学生的情感真正地到达了高潮。伟大的父爱就在这样的呼喊声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个掌声, 不仅是为了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而响起, 更是为全天下具有相同的爱子之情的父亲而响起。

四.精美的课件辅助

真正的语文课, 多媒体的运用一定要发挥它最大的功用, 而不能为“课件”而“课件”。《奖》一课中课件的使用贯穿整节课, 缺少课件, 就缺少了环节的展示, 就缺少了任务的明确, 就缺少了构思的精美。“聆听一种心情、感叹一个奇迹、阅读一段人生、感受一位父亲、领悟一份热爱、传递一句心声。”当一个个漂亮的小标题展示在课件上时, 我们除了赞叹标题作为环节介绍的精美之外, 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每一个环节要具体地做什么事情,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 用什么来做抓手, 拿着笔, 要勾画文中的什么句子, 具体到阅读文中的什么段落, 学生都非常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必须有教师的主导, 而在《奖》的课件中, 我们就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篇4:听心理课《接纳自己》有感

王老师面带笑容看着学生,电脑上单曲循环着《我就是我》,等待听课老师的全部入场以及放松学生的心情。整个课堂总共设置了五个活动环节。活动一:画出你自己的手掌图,小组内进行比对,你有什么发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活动二:教师引导学生冥想,伴随着悠扬的轻音乐,站在镜子前,你看到了什么?分享给他人。(理想的自己是什么样的)活动三:假如你是一颗长满果实的树,那些成熟的果实代表你的优点,酸涩的果实代表你的缺点,在这些果实上诚实地标注出来。在小组内交流,并且中肯评价彼此。(正确认识自己)活动四:知道了自己的优缺点,你该怎样对待?(取长补短,提升自我)活动五:给你一分钟,你能鼓掌多少下?先请同学预估,而后实际操作。(加强自信心)

当我写出这些教学环节,回过头去阅读时怎么感觉那么的平淡无奇,可是明明那堂课的精彩还不时地呈现在我脑海中,看来文字功底弱还是我的一大硬伤。在这节课中,王老师亲切的话语引导着学生完成每一个活动,而受其感染,我也不觉地参与其中,认真地分析自己,写下优缺点。听一位学生说,“我身上的缺点就像行走路上的低洼和高地,我允许它们的存在,但不会让它们阻止我前行的道路。”激昂的话语犹如当头棒喝,也让我瞬间清醒。

年近三十的我,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故而也有很多问题困擾着我,家庭、工作以及自我追求的实现……问题发生时,未经考虑事情的内因,时常埋怨其余参与方,而平静下来后又忧虑自责,但又不敢正视自己,糊里糊涂,不了了之。使得同事、朋友和家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微妙,少了几分亲昵。网上有一个搞笑段子,“你的孩子惹你生气的时候,请静下心来默念: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随我!随我!随我!当你老公惹你生气的时候,请静下心来默念:我选的!我選的!我选的!活该!活该!活该!如果你朋友惹你生气的时候,请静下心来默念:我交的!我交的!我交的!眼瞎!眼瞎!眼瞎!当老婆惹你生气的时候,你要静下心来默念:我爱她!我爱她!我爱她!惯的!惯的!惯的!”惹人发笑的同时,也突出了“我”的客观存在性,就是由于自己的性格缺陷,自我的对待自己的遭遇,才使得自己处于目前的困境,怎么能怨天尤人呢!我竟然让我的缺点掌控了我,成为我成长路上的绊脚石,连十一二岁的七年级学生都懂得的道理,竟然牵绊我至此,实在惭愧。

而这堂课最让我意外的是活动五,一分钟内的鼓掌次数我预估的是120下,而在老师的限定时间内,我拍了142下。学生统报-数据后,大多数也是结果超出预设,王老师亲切地说,“看来我们还是不够自信,只要去实施,事情的结果往往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所以关键是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当我们受益匪浅的时候,下课铃声响了,而王老师的结束语却是这样,“对不起,同学们,刚刚我骗了你们,我让你们预设的是一分钟鼓掌次数,而我给你们的时间是30秒!”我跟学生一样,顿时惊呆了。下课后,我专门等王老师走出教室,问了一下,究竟是为了突出自信的效果而有意说的30秒还是……王老师真诚地说,“真的,我只给了30秒。”我又一次目瞪口呆,心里翻江倒海,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冲击力和震撼太大,也让我深深佩服心理学的强大。我想我都如此,更何况学生。

我以往还会觉得学校教育中的心理学,由于不参与考试,没有升学压力,上课乐乐呵呵是理所应当,而忽略了它带给学生的改变。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科技与人才竞争不断升温,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着,社会竞争力也逐渐增强,沉重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间渗入了我们的领域,给身心健康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们有一定事物解决能力的成人都深受其扰,何况心灵稚嫩脆弱的儿童。近年来学生出走的事件屡见报章正是一个信号,证明了在校学生承受了来自学业、家庭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已达到不平衡状态甚至是不健康状态。心理学的开设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缓解自己的情绪,有了发泄和沟通的桥梁。对于在校学生而言,在这个时期开设心理课以及实施心理训练,无疑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篇5:听作文指导课有感心得

听作文指导课有感心得

哨冲中心小学 孙桂林

石屏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第十次活动在东风小学举行,我有幸聆听了六位名师的习作指导课。可谓受益匪浅,感慨颇深。“作文之本”就是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只有当学生充分感悟生活,随时留意身边的所见所闻,才会有所思所感,才能写出作文,也只有当学生的生活素材丰富了,有可写的东西了才不怕作文。

1、教师善于为学生创造自由感悟空间。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

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从生活细节中去发掘生活的乐趣,生活的美好,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挖掘开发生活资源,设计即兴练笔,如普雁老师、周媛老师、高学文老师、张如卉老师,他们的这几节课,都有目的的设计了句段,看多媒体演示句段,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写身边的人或事,指导学生去观察去感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挚的感情用真切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激发了学生表达感受生活的愿望,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由此,我体会到作文教学源于生活,在于求真,用自己的笔说自己的话,教师则创造条件、开阔活动空间,让孩子在自由中获得真切感受,感之于处,受之于心,表之于言。

2、培养观察能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写作文首先要有内容,观察和思维是打开作文内容宝库的金钥匙,没有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可能

有组织写作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为积累作文材料打下坚实的基础。如许黎老师在课上有意让学生观察上课的老师,观察出示的多媒体上的事物,为孩子们提供了观察的素材,引导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可以从外貌、动作、表情、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去观察,让学生轻松的把全身心放在观察活动中,学生的语言在有效引导下变得丰富、生动大胆。此时,如果动笔去写,一定成竹在胸,从而改变了学生作文入手难的看法。

3、“练笔”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们的领衔人张海萍老师在讲座中说过: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是练笔。在平时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用自己所学的语言基础如,字、词、句、段、篇以及修辞等方面写出来,成为自己的知识,达到“我口写我心”为作文积累素材。有了鲜活的生活,真实的情感,学

生不会无话可说,但还需要日常生活的不断积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在习作中尝试运用这些语言材料,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要给学生有效地引导,不断加强自身的语文修养,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让自己成为一条涓涓细流,保证为孩子们提供鲜活的生活源泉。

听作文指导课心得体会

王什小学 王珍 月 30日,我有幸聆听了新天学区在马均小学组织的教师侯建存等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可谓受益匪浅,感慨颇深。“作文之本”就是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只有当学生充分感悟生活,随时留意身边的所见所闻,才会有所思所感,才能写出作文,也只有当学生的生活素材丰富了,有可写的东西了才不怕作文。

1、教师善于为学生创造自由感悟空间。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从生活细节中去发掘生活的乐趣,生活的美好,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挖掘开发生活资源,设计即兴练笔,如侯老师这节课,有目的的设计了句段,看多媒体演示句段,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写身边的人或事,指导学生去观察去感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挚的感情用真切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激发了学生表达感受生活的愿望,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由此,我体会到作文教学源于生活,在于求真,用自己的笔说自己的话,教师则创造条件、开阔活动空间,让孩子在自由中获得真切感受,感之于处,受之于心,表之于言。

2、培养观察能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写作文首先要有内容,观察和思维

是打开作文内容宝库的金钥匙,没有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有组织写作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

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为积累作文材料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侯老师在课上有意让学生观察事物,观察出示的多媒体上的事物,为孩子们提供了观察的素材,引导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可以从外貌、动作、表情、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去观察,让学生轻松的把全身心放在观察活动中,学生的语言在有效引导下变得丰富、生动大胆。此时,如果动笔去写,一定成竹在胸,从而改变了学生作文入手难的看法。

3、“练笔”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侯老师在讲座中说过: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是练笔。在平时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用自己所学的语言基础如,字、词、句、段、篇以及修辞等方

面写出来,成为自己的知识,达到“我口写我心”为作文积累素材。有了鲜活的生活,真实的情感,学生不会无话可说,但还需要日常生活的不断积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在习作中尝试运用这些语言材料,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要给学生有效地引导,不断加强自身的语文修养,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让自己成为一条涓涓细流,保证为孩子们提供鲜活的生活源泉。

2014.10.30

一场感官的盛宴

—听于永正老师作文课及讲座心得

昨天有幸聆听了于永正老师的一节作文课和一场精彩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呀!一位古稀老人对学生的爱,对教学的执着追求,令人难忘!他幽默风趣,亲切和蔼的教态深深打动了我。

首先是于老师的《珊瑚》作文课。

于老师想让大家写西沙群岛的珊瑚,把讲解珊瑚的写法蕴含在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描写鱼多、鱼美的片段里,由作者怎样写鱼引出了写作的方法----先总说再分。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具体生动的,其中运用了实写、比喻、夸张等写作方法,这便是有效的指导。在让学生观察珊瑚时,于老师展示出了一张张精心搜集的珊瑚图片,但并不是仅仅停留在观察的层次,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说,多说印象才能深刻!面对那么美丽的珊瑚图片,学生表达的感情油然而生。这就抓住了写作最重要的要素,兴趣!再次就是于老师在点评学生作文的时候,于老师都能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每当学生读到优美的句子,或者独特的句子的时候,于老师一定会及时喊停,不仅进行点评,告诉学生好,好在哪儿,用了什么修辞,还是用了哪个词语,而且还会让学生把这个句子再读一遍,给每个孩子激励。对于学生文中不恰当的词语,于老师也会及

时给学生指出来,让学生当时就运用到作文中。他总是身体力行地引导学生要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习作。他的幽默、宽容,舒缓了学生对作文的紧张心境;他渊博的学识和细致的指导降低了学生的为难情绪。于老师特别重视搭建习作交流、欣赏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展示着自我,超越着自我,他们不仅感受到了作文的乐趣,更体味到了成长的快乐。

听于永正老师的作文课,我自惭形秽,深感自己知识的贫乏。人

家名师知识广博,让学生欣赏佩服,学生听课也饶有兴趣。而自己只是就课本讲课本,不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生学习自然而然地有他的局限性,不想着去探究,导致课堂教学不生动。我深深地体会到,终身学习的观念,对于教师的我来说,应强化,并落实到行动,服务于课堂,提升自己,提高自己作文教学水平。

接下来还聆听了于老师的一场精

彩的报告,也是关于作文教学的,于老师强调作文教学,要有目标意识和落实意识。语文,重点要在字词句篇上下功夫,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不是分析文章内容。“每一篇文章都在教写作,就看会教不会教。”教师做个“明师”。明明白白地教。这句话发人深省。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应该非常清楚新课标对每个学段的教学要求是什么,要努力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把握教材中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在落实中下对功夫,即“教对了”;在教学实践中,着力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才有可能“教会了”。

于老师在报告中还详细告诉我们,在他的教学中,都为学生提供哪些方面的素材,于老师讲到一个例子:那盆在门卫师傅那里偶尔看到的六月雪,通过对那盆花外型的吸引,门卫师傅让他猜花名。想到了课堂,于是临时改变教学,在课堂上教学作文课。也是先让学生看像什么,猜出名字,再给学生写作的指导,不仅要写花、叶、造型,还要写感受。感受应该是这篇习作的灵魂,写出来感受,整篇习作就灵动了许多。

聆听于老师的教学和报告,我深深的感受到一个有着几十年语文教学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学的爱,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语文教师要为之终生奋斗浓厚的语文素养和积淀。这将是我为之努力的!

听作文指导课体会

王营小学杜红雨

在四小听了三节作文课,又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体会颇深。现做体会如下:

一、靠抄录剪贴丰富库存,注材料之活水

记录在册,剪贴保存。俗话说:“最浅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二、靠“联想”,打开思路,挖掘思维的活水

联想在学生作文构思中起着重要

作用,决不可忽视。联想有相关联想、种属联想、相似联想和相反联想。

相关联想

所谓“相关”,是指一种实际上的直接的关联。这种关联是多种多样的,如字面上、时间上、空间上、物与人、人与事的相关等等。

相似联想

种属联想是同类事物间的联想,它的基础是事物性质的相同;而相似联想是本质不同的事物间的联想,它的基础是事物间的“相似”。

相反联想

相反联想有两种情况,一是指由事物想到性质、意义相反的事物,如由改革开放想到闭关自守,由战士的伟大想到“苍蝇”的卑劣,由今天的光明想到过去的黑暗等等。另一种情况是指方向相反的联想,如由国内想到国外,由下级想到上级,由外部想到内部等等。

三、靠“文学手法”打开文路,打通“文采”的活水

单单在描写方面,就有正面描写,侧面衬托,细节描写,感情衬托,在描写一个场面时若能运用上这些手法,就一定能宕开写作的思路,不愁无话可说。

四、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五、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

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

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 美的彩虹。

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

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听马月红老师《一次特殊的考试》作文指导课的心得

12月11日下午,我有幸在行文学校听了龙岗丰丽学校马月红老师的一节《一次特殊的考试》作文指导课,收获很大,感悟很深。

一、马老师设计新颖、到位,在备课上下了不少功夫,重视了学生的学法指导,如:“内心独白法”,“推前向后法”,逐段地指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生写作思路清晰、容易掌握写法,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二、马老师的课堂指导也十分到

位。课堂开始出示字幕:一次特殊的考试、龙岗学校丰丽学校马月红、2014.12.11,然后指导学生把字幕上的内容倒过来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分别指名学生说然后进行了评比。再让学生把其写下来作为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哇!我觉得太有才了,太有创意了。接着,屏幕出现《考试要求》,并让学生读、记、写、说,让学生写下来作为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师发下真实的试卷让学生做,还在屏幕上出现五分钟倒计时时钟,学生一筹莫展,考试时间结束了,没有学生能做对一道题,这时,请学生说说考试时的心情,所以学生有话可说,他们一个个都叫苦连天。这种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心理活动的描写,确实构思巧妙,学生有亲身经历就写得真实。又让学生把考试时的困惑或感言写出来作为文章的第三自然段,马老师的做法真是独具匠心。

三是指导学生给文章结尾和拟题,也是得心应手,恰如其分。

篇6:听公开课有感

2014年11月4日,我校组织开展了第四次教研活动,我们听了2堂精彩的数学公开课,分别是xxx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和xx老师执教的《可爱的企鹅》,听后受益匪浅。针对这两节课,我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一、xxx老师的课

好的方面:

1、旧知导入,引出问题,激发探索兴趣

通过观察长方形,让学生利用已学的旧识求长方形的面积。然后通过长方行的一拉变成平行四边形,复习近平行四边行的性质。让学生观察思考,有什么发现。让问题把学生的思想吸引到课题中去。

2、在动手中学习,在实践中思考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老师始终做到了轻结果,重过程,全体学生参与了整个探索过程。从先让学生数方格,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采用让学生通过剪、拼、移。比较等多种学习几何知识的方法来探索、验证、总结、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学生验证的同时,学生也初步认识了转化这种数学方法的运用,为以后学习其它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3、梯度练习,培养能力

练习设计注重层次性,体现了对公式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老师从学生直接运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培养了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呈现开放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不足之处:

1、板书没有合理设计,看上去比较凌乱,合理的板书应该是良好课堂的一部分,作为老师应该要重视这一点。

2、通过切割、拼凑、移位的方法,来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做的不错,如果把教师演示这一环节用课件展示出来,就比教师自己用纸来拼凑直观多了。

3、整堂课缺少一些趣味性,知识点教师讲得很扎实,但不生动,学生听了会乏味。

二、xx老师的课

好的方面:

1、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一开始就创设了解决小企鹅问题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2、课件做的简洁、生动、形象,直观明了。出示了很多有关生活当中问题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的一些问题,是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答的,我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有机的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本节课的设计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基础目标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要求,发展目标是针对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能力的提高而设计的。

4、能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情景和直观图,让学生体会题里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较好的完成了本课的重点。

不足之处:

1、教师引入新课之后,应该把本节课的题目板书出来,这样就提示了学生下面我们要开始学习新课了。

2、在教学过程中,能引导学生运用观察、交流、猜测等方式,使学生既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感受生活的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一堂课下来,教师还是自己说的多了,并没有更多地与学生沟通、交流。

篇7:听名师课有感

李 蓉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课文《桃花心木》,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种树人的话,使作者受到感动,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听了王崧舟老师上完这节课,感受颇多:

一、文学语境下和文化语境双层品读

文化语境下的品读指的是对课文文本本身的学习。王崧舟老师从本课最耐人寻味的道理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孩子体悟文章讲述的道理,抓住“奇怪”指导学生理解“层层递进设置悬念”写法的好处。文化语境下的悟读则跳出了文本的圈定,从学生挖掘自身遇到的生活中的那些琐碎的“不确定”,引出林清玄所敬佩的三个著名人物人生中的“不确定”,体悟如何直面不确定的生活,从而揭示“无常”的道理。

二、多样化形式嵌合文本

如果说文本是学习的对象,那么教学过程,甚至教师本身,都代表着解读文本的外在形式。王崧舟老师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握课堂形式,处处留意文本、时时关注学生。在教学“层层设置悬念”这一写作特色时,王崧舟老师首先让孩子寻找文中出现了几次“奇怪”,再以阶梯状的ppt图像显示——从“奇怪”到“越来越奇怪”到“更奇怪”,三个词语不断上升,再配合三次品读语段,把学生的胃口随着作者的层层疑问推向了高潮。随着教学呈现形式的层层递置,学生自然体会了这种写法吸引读者的妙处。

三、深厚底蕴 潜移默化

篇8:听《游子吟》一课有感

一.抓住诗眼——感悟情

《游子吟》这首诗琅琅上口、诗意简明,诗人通过朴实无华的诗句,通过平凡的生活细节,表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沉而无言的爱。这种感情,学生是很难一下子体会到的。 教学中,教师围绕重点诗句分析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教师抓住“密密缝”这个重点词,引导学生思考:母亲为什么要密密缝?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心与牵挂,同时教师结合讲解当地的风俗——密密缝可以保佑远行的人平安早回,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有的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意恐迟迟归”,让学生体会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几乎每位教师都引导学生体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所蕴含的比喻意,让学生体会母爱的博大,做儿女的无法报答,从而体会出儿子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对母爱的由衷的赞美。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母爱有了一定的感悟。

二.创设情境——渲染情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仅仅通过理解重点诗句,还不能真入进入诗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学时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1、结合写作背景

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孟郊一生颠沛流离,他每一次外出求学、应举和漫游时,母亲总是遵照当地的习俗细针密线地缝,盼望远行的儿子早早平安归来。这种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激荡着孟郊的心。正是在母亲的鼓励、劝慰之中,孟郊第三次应考,终于考中进士,并得到了一个县尉的官职,有了较为安定的生活环境,诗人就任后,立即接来老母亲奉养。可是他觉得,母亲几十年的含辛茹苦,是无法报答的。因此,他深情地写出了《游子吟》。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密密缝”所蕴含的感情时,出示了《游子慈母长相忆》,向学生比较详细地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利用插图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再现了诗的情境,教学时,教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他们母子二人此时此刻的所言所思所为,有的教师还满含深情地在优美的音乐中交流了自己的想象,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用心体会,明白这件衣裳是用母爱编织的,这是一件爱的衣裳,她的每一针每一线,缝进了多少牵挂与嘱托,关心与担忧,它融入了母亲多少无言而深沉的爱呀。加深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3、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中,每一位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母亲平时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鼓励与帮助,从内心深处呼唤学生对母爱的理解;有的教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情真意切;有的教师甚至把对母亲的感激也写成了诗,读给学生听……使学生与古诗产生共鸣,内心深处受到触动,从而体会到无论我们多大,无论我们走多远,都走不出母亲关怀的目光,学生对母爱的理解进一步升华。

三.反复吟咏——体味情

学习古诗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对诗歌充分感知,通过诵读,在头脑中想像,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整体形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理就在于此。

教学中每位教师都注重了对古诗的诵读:初读时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细读时读出诗的停顿、读出诗的韵味;品读时读出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情感。个人读、师生合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诗我两忘,达到情景交融、完美统一的境界。

四.拓展延伸——倾诉情

母爱是伟大的,古往今来,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歌颂母亲、赞美母爱,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母爱,有的教师让学生交流收集有关母爱的名言、故事、歌曲(词);有的教师出示了名作家的关于母爱的诗……在学生饱含深情地交流之后,有的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最想对母亲说的话,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写写心中的感受,有教师启发学生为文中的插图写几句话……一句句饱含真情的话语从学生口中涌出,一行行诗一样的语言在学生笔下流淌。

篇9:听幸福课有感

单滩小学

王玉梅

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参加了县进修学校组织的在实验小学举行的以“幸福课堂”为主题的教学观摩课。第一节课是县实验小学郜春艳老师执教的《落花生》第一课时,第二节课是淮安市实验小学赵青老师执教的《咏华山》第二课时。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收获颇多,下面是我在观摩这两节课后的收获和反思。

收获:

1、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如:郜老师课前设计的互动环节是轻松的、幸福的。老师让学生把整个会场的人进行分类,找出最重要的人。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在老师的引导下,最后让同学们明白了:同学们自己才是这个会场中最重要的人。郜老师就是用这种“抓重点”的方法学习这一课的,这节课的学习就是从轻松的对话中开始的。我以后也要这样做。

2、精彩的指导朗读是一节语文课中必不可少的。如:郜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课文查找课文片段,填写表格,接着小组讨论,观看视频,为感情朗读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导者,让学生先试读,个别读,老师适时点拨,最后齐读,升华感情。

3、小拓展“春游过程”再次深化“抓重点、明详略”的教学方法。郜老师另辟蹊径把一篇经典老课上出了新意,是我听课后的最大收获,我感到很幸福,同样师生们在幸福的氛围中度过了四十分钟。

4、赵青老师的《咏华山》上得非常好,我认为她教态自然,板书新颖,利用课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识字教学扎实。整节课赵老师在快乐中教学,孩子们在幸福中学习。

反思:

轻松的课堂氛围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也是注重学生情感的关键,我以后上课要面带微笑,始终令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享受课堂,我也享受课堂。

我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上课时,我要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我要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文字、图形、图像等占较大比重,设计得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

篇10:听《春联》一课有感

(一)贴春联,激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如何开头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根据本课实际,朱老师在开头就创造了一个节日的氛围,一曲热闹的《拜新年》伴着爆竹声声,迎面是一幅大红春联和一个倒帖的福字,同学们马上被带到了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气氛中。理所当然,学生学习春联的欲望也大大增加了,不知不觉进入了课文的学习之中。

(二)读春联,重积累。

苏教版语文注重积累,厚积累尚能博发。在语文教学中,朱老师都在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积累优秀语言文字的机会。春联的内容广泛,正是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良好素材。课文中介绍了四大类春联内容,为了使学生既爱读爱学,又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积累内化。先感知描写的内容,再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春的气息,同时有加深了对春联描写的内容的印象。由于春联语句短小,语言浅显,又配以形象的图片,很符合现阶段学生形象与抽象思维并存的特点,学生自读自悟,了解内容,感受春联描写的意境,兴趣浓,效率高,学习效果好。

(三)品春联,拓视野

作为小品文,就应该让学生有所得。基于这一点,朱老师把了解春联对仗和声律美的特点作为另一个教学重点。教学上不老生常谈,仍然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特点,在读中体会特点,读出感受,读出语感来。在教学的最后,朱老师还展示了一幅上联,回家作业就是接着配下联,这一作业真是灵活有趣,激发了学生研究春联,甚至是创作春联的兴趣,同时也开拓了他们今后阅读的空间,为学生真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打下了兴趣的基础。

篇11:听数学公开课有感

本学期数学组就安排了两节公开课,一个是七年级备课组的施老师,一个是八年级备课组的张老师。施老师的公开课本来是排在期中考之后上的,但施老师同我讲教务处王老师要听她的课,她想趁此机会顺势也把教研组排定的公开课上了。她的这种想法,我是很理解,也是很支持的,作为教研组长,我深知年轻教师上公开课的不易。

这种不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上课准备的不易,公开课不可能象平时上课一样,你总要弄一个象样的课件,一份拿得出手的教案,认真一点的还要上试教课,这样算来,前前后后折腾,至少一个星期才能消停。二是上完课之后的评课这一环节,大部分教师包括我自已在内,可能从内心里都无法忍受别人对自已所上的课品头论足,想想自已准备一节课,不知道有多么的辛苦,好不容易上完,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评课时好评不多,建议的话倒是比较多的,再加上个别领导在评课时言辞稍显激烈一点,上课老师想想更是懊恼。上述种种因素,造成现在很多青年教师不愿意上公开课,能不上最好不上,老教师更是如此,40岁以上基本上不怎么上课展示了,我自已何尝不也是如此呢?以前不做教研组长时,公开课还上的有点多,做教研组长之后,公开课也很少上了,想想很是愧疚。我们一些领导总是讲,要多让青年教师展示,给他们成长的机会,这话不错,可领导们为什么不能带头上课展示呢?

实际上我个人认为,每个教师(老、中、青也好,普通教师和领导也好)都需要成长,有时一个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如果领导和老教师能带头展示,更能起到一种示范作用,更能激发年轻教师的斗志,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还是回到施老师这节公开课上,施老师教龄不长,听他们讲以前初中、小学都上过,前一学年生小孩,社会也带过。在平时和她的接触中,我感觉施老师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女教师,对工作也很敬业,为人处事也很大气。在评课这一环节,我能感受到这一点,尽管我们在评课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但施老师都能虚心接受,没有怨言。我觉得作为一个年轻的女教师能做到这一点,真的是很不错了。因为很多评课,上课老师有抱怨的话,我想评课老师也不会过多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的,大部分只会点到为止,如果是这样的话,上课老师也不一定从评课这一环节能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开公开课也达不到一种很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每次公开课之后,评课这一环节,对我主持教研活动是两难的事情,总是讲好,上课老师学不到什么真正有效的东西,不好讲得太多,对开课老师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以后愿意主动开课的青年教师是越来越少。

评课真的是令人头疼的一件事情,但不管领导是一个什么观点,但我个人认为,在评课时还是要相对温和一点,以正面鼓励为主,有些过激的言辞还是私下交流为好。有些时候,我们在评课时,本意是好的,提出了很多建议,但如果在用词方面不当,也容易对上课老师造成伤害,要成就一个好老师很难,但要打毁一个老师很容易,有时一句话就会让她从此一厥不振。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在日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交流方面要特别注意用词的婉转性。这也是我们东方文化的一个优良传统。

篇12:听数学优质课有感

一、关于听课。

听课前应当先熟悉本课内容及课程标准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带着自己对本节课的认识去听课,并和个人的认识进行对比,边听,边想,边记。听课记录上不光要有教学实录,还要有听课随感。将讲课者的优点及不足进行整理,把自己的看法及建议随时记下来,用以自己教学参考借鉴。

一、关于备课。

不是教师手里有一本教参和一本教材就可以进行备课、写教案了,新课程下的教学要想教有方向、教有目标、教有效益,就必须首先熟读课标,研究课标。课标对教材作出了明确界定,比如:角平分线这节,课标上明确要求掌握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所以再进行对折探索性质之后,还要进行验证,可让学生思考验证的方法,可以是测量、对折、轴对称、逻辑推理证明等;我们习惯把“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当作性质,把“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看作是角平分线的判定,并且也是这样教学生的,但是在课标中指出,这是角平分线的性质2.在备课中,不光要“知其然”,更要注重如何传授学生“知其所以然”。比如在角平分线或等腰三角形这两堂课中,都有一个尺规作图,如果仅仅是让学生模仿着课本上画法进行作图,那这并没有起到教学的目的,所以老师应提前备好课,备如何引导出学生画图的思路,备如何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作图的原因。数学课堂中要多设置追问环节,凡是多问几个“为什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关于讲课。

1、学习目标。首先,在编写学习目标时,老师要把角色转变,把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和传统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区分开来。“学习目标”应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出发点是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注意“学习目标”的表述程度,编写“学习目标”时应少一些概括性的语言,要让学生看得懂,具有可操作性,语言必须做到准确、具体、通俗易懂,多用“会”“能”等词语,少用“了解”“掌握”“理解”等使学生模糊不清的词语。

其次不仅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化目标。如果老师只是让学生读一遍目标,那目标对学生的作用不大,甚至目标只是学生在学生眼前一过,学生什么也没留下。所以要让学习目标“活起来”,可以在导学案上或黑板上留下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回扣学习目标,比如:每一个学习目标完成后教师可点一下是哪个目标,在课堂小结时也可让学生根据目标回顾本堂课的内容。

2、激情导入。一节课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知。一个好的导入不一定要特别花哨,而是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之前熟备教材,不仅仅备要讲的这节课,还要备前后知识与本节之间的联系,理解编者意图。例如角平分线与等腰三角形的导入,都可让学生去类比垂直平分线引入新课,尤其是等腰三角形这节课,课本上第一段话就是“前面我们利用对折的方法探索了线段和角的轴对称性,并分别得到它们的对称轴的一些重要性质。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呢?”,课本上给的这段话就很好,类比于前面的知识,让学生快速的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方法,有效地进入本节课堂。

3、自主学习。设置好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问题时,教师应当安静,应当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该放手的就放心让他们去尝试。自主学习完就应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如果学生展示的有问题,可让其他学生提出质疑,提供新的方法,教师及时进行引导评价,而不是学生自学完,老师直接又带着学生讲一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存在有点困难的问题,可让学生先同桌交流,解决不了的在进行小组交流,合作交流不是形式,不是为了使课堂特别热闹,而是要让它真正的发挥作用。也不要随随便便有一个问题就让学生交流,交流的问题要有思维含量,是学生真正需要交流的问题。

4、例题的示范作用。例题具有示范、导向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思考例题,在进行引导思路,最后教师板书或学生板书,以便规范学生书写。

5、课堂小结。可根据目标对本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也可利用在教学过程中的板书,让板书“动起来”,化成思维导图,形成知识体系。不要象征性的提问,这个学生说一条,那个学生说一点,像一盘散沙,不利于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整体把握。

6、达标检测。达标检测中设计的问题要有思维含量,不能一味追求公开课的效果,就把问题设置的过于简单,要针对本节的目标,要有层次性,有梯度。

总之:

1、时刻关注学情,调整节奏,快慢缓急有序;

2、适时把握合作事宜;

3、时刻关注学习效果;

篇13:听《刷子李》一课有感

管村小学胡玉梅(2010.5)

有人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正如那来自生命深处的歌会,自然本色,妙于天成,设计大处泼墨、高屋建瓴,真有“推窗观天地,挥毫凌云烟”之气派。今日细细聆听孔婷婷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课文《刷子李》一课颇有同感。

在这节课中,孔老师一开始以一张名片导入,形式新颖一下就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欲望,进而引导为什么称其为刷子李,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通过重点引导读广告语也就是本课的题眼,引发学生思考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接下来学生自然而然地从文中寻找出描写刷子李刷墙的句子,教师抓住重点词语引导读书,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刷子李的技艺超群。通过引导学生读刷子李的徒弟曹小三赞师傅技艺高超,到怀疑师傅身有白点,再到发现白点竟然是烧的衣服洞这样一波三折的阅读,让我们的心也跟着跌宕起伏,从侧面反应出师傅的高超技艺,名不虚传。最后很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感情升华。引导学生思考刷子李这样的技艺是一天练成的吗,最后寄予学生厚望,希望他们将来也能在某一行业后面加上自己的名字!当时我也深深地被感染,跟其他老师说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也能被人称为“老师胡”。孔老师整节课下来,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虽然在引读时还

有些小瑕疵,但是瑕不掩瑜,让我感觉本课的设计痕迹很淡,有种浑然天成的感觉。

而反观自己的课堂,大有捉襟见肘之感,恰似一幅藏于深室的画一旦挂于本真自然面前,便黯然失色一般。这或许就是我的课堂的最大遗憾。诚然,我的课堂还远远未达到好课的境界,无法浑然天成。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还很稚嫩,远不及其他老师之渊博厚重。我需要多请教,多探索,多实践,我还需在设计上下功夫。从字词的预热、环境的把握、情节的切入、语言的品味、人物的解读到文本的感悟与拓展去精心设计。

在本课中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美!那始终盈于课堂的融融的对话氛围、那含于同学眼中的真挚与热切,那精彩纷呈、张扬个性的多元解读、那默默流淌在师生心头的审美的河流,所有这一切,都澎湃着生命的情感,拍打着语言的浪花,溅射出耀眼的光芒!

篇14:听王琳老师课有感(胜艳)

苇子峪中心小学

胜艳

听了王琳老师的课,使我深有感触,值得学习。

一、他摸透了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并对他们的认知特点了如指掌。

从“导入”、“结束”的首尾呼应,到词语的处理;从指导朗读到激励手段的运用,既贴切、自然,而又富有情趣;从教法的设计到教学语言及教态,是那么“儿童化”

二、他做到了简洁而不简单。

说简洁是指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不紧不慢,无花拳绣腿,整节课如行云流水;说不简单是指课堂的教学价值大,教学效率高。具体体现在字、词、句的训练得到了落实,朗读训练得到了落实,思维训练得到了落实,思想教育得到了落实。收获上述几个“落实”的同时,还收获了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能让学生喜欢学习,产生学习的兴趣的教学是成功的教学的重要指标。

三、他做到了寓识于读、寓教于乐。

篇15:听烟台英语优质课有感

太幸运了,今年的烟台英语优质课评选活动来到了龙口第一中学。无论如何,这个听课学习的好机会一定不能再错过了,的烟台优质课评选活动在莱州举行,当时我正任教高三,匆匆赶去参评,讲完课又匆匆而归,匆忙中仅仅听了3节课,回想起来至今仍难以释怀。这次“天上掉个林妹妹”,优质课评选终于来到了龙口,我一早就下定决心,既然在自己学校举行,就把其它工作能调整的统统调整到晚上和早晨来做,挤出时间,绝不让这大好的机会溜走。这样,本次我一共听了在B区举行的17节课中的14节课,收获颇多!

授课教师的每一堂课都是精心组织,认真准备的,可以说都凝聚着一个团队的心血,代表着一个团队的实力,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总体来说,优质课评比中的花架子越来越少了,参评老师的授课越来越基于学情,有效性越来越高了。有的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英语素养很高,一听便能感受到不同一般;有的老师教学方法灵活,授课风格有独到之处;有的教师基于学情,非常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理解文章,循循善诱,而不是急于赶场,更不是把教学活动的设计流于形式;有的老师非常注意一堂课的导入或小结,开头有吸引力,结尾有感召力;有的老师将基础知识、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写作有机完美结合,整堂课的实用价值高。

总之,如果我们能将这些优点尽可能多的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尽可能多的集中到一节课上,那将达到了我们一直所追求的,并为之努力的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优化课堂教学,打造和谐高效课堂。

本次我们龙口第一中学有4名优秀教师,通过层层选拔,参与烟台市英语优质课评比。实事求是地说,我们这个团队的整体实力绝对不比别人差,甚至说还要高一些。这与地区、市、校、学区四级领导平日注重对教师的专业引领,注重对教学的精心指导,以及对本次评比活动的高度重视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市、校两级教研室平日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严格组织各项教研和评比活动,学校平日坚持“把专家和优秀人才请进来,让老师们走出去”,这些活动的开展和这些好的做法对老师的专业引领和对课堂教学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本次评比活动也充分展示了我们龙口第一中学这支团队的风采:我们的老师积极上进,有不甘落后的精神风貌;我们的团队和谐团结,是并肩奋进的战斗集体。近几年来,老师们百忙之中,很好地处理解决了教学和教研之间的时间冲突,积极主动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尤其是听评课活动,虚心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本次活动我们也向烟台市领导和专家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我们重视评比活动、充分认真组织准备、积极参与评比、充分展示自己、肯定我们自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存在的不足。一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用口语组织课堂教学。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要从平日做起,逐步提高。要想讲好优质课,必须先从优质课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来组织好、上好常态课。二是学生上课听讲的精神风貌,口语表达能力,积极大胆配合讲课老师开展各项活动的能力,要从平日做起,抓好落实好。三是一堂精品课首先要“精心设计”好各个课堂教学环节,要充分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过渡,而不是将所有环节一个不缺的“堆砌”在一起。四是要“精心打磨”,有亮点。听课后,给评委和听课老师留下点什么,不能像一杯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五是课件的版面要清晰,字体要足够大。板书要为课堂教学服务,写上就要有写上的意图和作用,没有用的或是可写可不写的,不用写。

总之,通过本次评比活动,我们看到的是希望,看到的是阳光,看到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要知彼知己,要有信心,平日积极大胆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争取起到带头作用。无论什么时间,都要大胆讲课,勇于讲课,敢于亮相,愿意听到对我们课堂教学评价的反面声音,并努力改进。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才能抓住,而不是失之交臂!

上一篇:游北京有感下一篇:班级誓词10班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