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禽流感的感想小学作文

2024-06-21

我对禽流感的感想小学作文(通用10篇)

篇1:我对禽流感的感想小学作文

我对禽流感的感想小学作文

非典的痕迹还没有完全抹去,禽流感又来了。

看报纸,上网,听别人议论,话题几乎全是禽流感,越南最为严重。看着电脑,电视,上附的照片画面全是检查动物,或是人们在无助的`哭泣。我十分的悲伤,同是人类,为什麽他们要遭受如此大的痛苦?我忽然觉得这一切都是动物造成的,让人们防不胜防,但我冷静了下来,思考了一会儿,得出结论:原来这场大规模疾病的元凶竟是人类自己!是呀,小动物是无辜的,如果人类还继续屠杀动物,就屠杀动物,就即使控制住了禽流感,也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规模更大的禽流感!相反,如果人类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动物,还会遭受病痛的折磨吗?如果人类动物真能和平相处,世界上没有战争,没有硝烟,没有悲哀的哭泣,那世界是不是可以称为一个真正的和平乐园呢,我相信动物一定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

看过文章看过报纸,有好多呼吁保护动物的,但谁真的按那上面做了?动物的严重减少不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吗?

篇2:我对禽流感的感想小学作文

一、课时安排不科学

不知是何缘故,新加坡小学都是上半天课,所以全部内容都压缩在半天的时间里。这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孩子都是不利的。我儿子是早上上课,我觉得他的课程表很恐怖。7:30 升旗

8:00-9:30 第一节课 通常是英语或华文

9:30-10:00 课间休息 可以去食堂买饭,吃东西。我儿子总是利用这难得的时间到操场玩。

10:00-13:30 第二节课 包括英语/华文/数学/音乐/艺术/公民教育„„

只换老师,孩子们不动。有时上华文/艺术之类的课程需要换教室,那走路的几分钟就是孩子们难得的休息时间。

13:30下课,孩子们就要去赶校车。到家已经14:00

那么小的孩子让他连着坐两、三个小时,即便不用手背后,也很累啊。

7、8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这么上课的效果令人怀疑。完全不符合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要求。

而且孩子的中午饭也被迫推迟,两点才能吃中午饭,晚饭又被迫推迟,还会影响睡觉。对身体发育不利。

二、缺乏体育锻炼

体育课(PE)每周3节,每节只有30分钟。在这里体育课被定义为玩。这里没有中国那种体校毕业的专业老师,只是由普通教师带课,也没有专门的教材,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保安——看着他们防止出危险。就这样的一种课,还经常被任课老师随意侵占,孩子们上节课纪律不好,就被罚在教室坐着,不许去上体育课。

所以,他们的运动会就很单调,只是跑来跑去,跑来跑去。

三、师资力量不足

从师资上讲,新加坡的学校没有中国学校的老师那么专业。中国的老师即便教小学的,也都是师范大学毕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至少学习4年。而且每人只负责一个专科,数学就是数学,语文就是语文,美术就是美术„„

新加坡可能是老师太少的缘故,每人都教好几门。儿子的英文老师是他们的班主任,也教数学、美术、音乐和公民教育。要说这些新加坡老师个个都是全才,你信吗?反正我觉得儿子的音乐、美术都没什么起色,感觉还不如他在中国念幼儿园时会的多呢,成天净在这些课上叠飞机了。

四、学习以成绩为重,学生不得不补习

有人说新加坡的学生轻松,没什么作业,放了学就可以玩。我真想问问这些人,你说的是新加坡吗?

新加坡教育部提倡的是少教多学。谁来给我解释解释老师少教,孩子如何多学?在中国,孩子学习不好,老师给补课,追着孩子让他学。在新加坡,孩子学习不好,老师找家长,请给你的孩子找补习,成绩还不好?对不起,请去差班。

放学就去玩的只有两种学生,一种是天才,一种是家长不做要求,放任自流的孩子。这两种孩子放到中国也能放学就去玩,也一样轻松。

大部分学生放学后做什么?—— 补习!上补习学校,或请家教老师,或由家长亲自上阵辅导。老师是少教,都靠学生课下多学呢。于是,许多名校老师做家教挣外快。

五、新加坡小学淘汰太早

中国小学不许排名次,避免给孩子太大压力。也不会因为成绩不同而换班,大家都上同样的内容。第一次淘汰是在6年级小学毕业。

新加坡的小学每次考试都排名,孩子在班上的名次都清清楚楚写在成绩册上。每年期末考试结束都在全年级大排名,决定第二年上什么班。成绩好的上好班,配好老师,讲更多的内容;成绩差的上差班,讲尽可能少的内容,美其名曰因材施教。小学二年级,孩子就已经开始被因“材”施教了!

这对那些比较调皮,开窍晚的学生,特别是男孩而言是很不公平的,当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还没有真正的投入,还没开始扬帆起航的时候就已经被贴上差生的标签了。

六、双语教育名不符实

在这里,华文只是一门课程而已,学生的华文水平比国内差之千里,是真正的第二语言。如果家长不抓紧的话,那这里学生的华文水平就相当于国内同级学生的英文水平。虽然社会上华文还可以作为一种通用语言,但支撑这种语言环境的都是4、50岁的人,他们很多是老华校的毕业生。能流利讲述华文的年轻人不多。他们结结巴巴的华语犹如中国人结结巴巴的英文。

当然,新加坡教育也有很好的地方:

其一,是英语大环境,不管它的发音如何,不管它是否有文化底蕴,至少它是英文教学,所以在英文的学习上比中国强很多。我敢说这里一年级的单词量已经超过中国4-5年级的单词量了。

第二个好处是,有利于天才。新加坡实行精英教育,从小学开始层层选拔,对于好学生,学校、社会都会倾注全力去培养。

新加坡有几所名校,都是家长挤破头想让孩子进去的。如果孩子有幸在一年级入读名校,那也不能松懈,一旦跟不上,就会被学校踢出去。

三年级有全国范围的高才班选拔,成绩好就可以入读名校高才班。名校每年也都会去邻里学校挑选成绩优异的学生,如果孩子成绩好,就可能步步高升。各学校也每年排名,用最好的老师教最好的班级,努力培养,让他们为校争光。

第三,新加坡的最大好处是公平。不用权势和金钱,只要孩子成绩好,就可能进名校。虽然也有走后门的,但与中国相比真的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有个轻松愉快的童年,能够放学就玩。应该去欧美。如果孩子无心向学,或家长没有足够的精力、财力加以辅导,应该到中国,让老师们教导他。

篇3:谈谈我对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认识

一、联系学生生活, 拓宽写作训练途径

联系学生的生活及活动, 通过多姿多彩的生活和丰富多样的活动, 拓宽写作训练途径。学生活泼好动, 喜欢新鲜, 如果长期困在课堂写作, 他们就会产生“如在鸟笼中”的感觉, 就会对作文产生厌倦情绪, 因此我们可以有目的地开展课外活动,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分析, 让他们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 激发他们的写作情绪, 还可以结合学校、大队部举行的各种教育活动, 指导学生观察、写作, 强调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 抒发真情实感。除了组织有计划的课外活动外, 教师还要随时注意学生想什么、做什么, 及时指导学生动笔写作。在学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读精品好书, 看精典影视, 组织学生进行书评、影评, 写感言感想, 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练习写日记、周记, 记录每一天的亲身经历, 感触最深、令人难忘的人和事, 让学生养成勤于动笔、乐于动笔的习惯。有了这样的习惯, 学生就会主动观察身边的事物, 专心去思考所见事物, 抒发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二、文章讲评与分析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老师每次辛辛苦苦批改的作文, 学生未必爱看, 大多数只看个分数了事。如果把作文修改的方法教给学生, 既让他们知道写作要求, 又让他们了解怎样的作文是好作文, 怎样写需要改正, 那么, 他们在以后的写作中, 就会注意这些问题了。

小学作文要求:中心明确, 条理清楚, 重点突出, 语句通顺, 描写具体, 过渡自然, 不写错别字, 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方法:一堂课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将学生中比较普遍和典型的文章抄写出来, 教给学生品评文章的要求和方法, 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很大。

首先看中心是否明确, 再看内容是否写得具体, 然后看用词造句是否得当, 最后看标点符号是否正确。要求:能看出文章的中心、段落和内容的正确与否。

经过修改之后再读一读, 对文章还可以作哪些修改, 使文章写得更美。

三、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文章不厌千回改, 精雕细凿始成金”, 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学生完成习作后的第一读者应该是自己, 习作初稿一般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 这时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能自己修改的能力, 启发学生认真逐句、逐段阅读习作, 从读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认真阅读, 自己可以发现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 如文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得是否恰当、有无错别字、句子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晰、中心是否明确等。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既能培养他们的自学精神, 又能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

四、灵活运用多媒体, 已是当前教学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形式

多媒体以有趣的音乐、图像、颜色、画面、动作, 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如教学毕业赠言时, 教师让学生边听录音“送别”的乐曲, 边写赠言。乐声一起, 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 每个人畅所欲言, 互相启发, 互相促进。在愉快的乐声和动人的画面中去学习, 学生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只有充满“乐趣”的知识, 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 知识传递伴随着浓烈的趣味, 才能达于学生的心灵深处。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作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 如每天的百字日记, 组织集体阅读课外书, 运用多媒体创设作文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重视课前3—5分钟的演讲等。当然作文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有成效的, 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努力, 点点滴滴地引导。只要教师做作文教学中的有心人, 不断地摸索, 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作文教学的质量定能再上新台阶。需要牢记的是, 作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贴近学生实际, 将作文教学融汇于自然、社会、生活当中, 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 运用多元的评价方法, 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 燃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让学生想写作, 会写作, 乐写作。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然而作文的现实教学却不不尽人意。作为语文教师, 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

篇4:我对禽流感的感想小学作文

阿洛木甲是我在马边彝族自治县三河口中学支教,所教三年级二班的学生。该生对毕业后的去向作何选择的回答是:“我要回家放羊儿”而不是选择继续升学读职中。为此,我想到了去阿洛木甲的家里做一次访问。从学校到阿洛木甲的家,有十多公里的路程,要走三个多小时。

2014年1月15日,我和一位带路的学生一道,于中午时分出发,去阿洛木甲的家里访问。在途中我们与前来接我们的的阿洛木甲见面了。下午三点整,我们到了他家房屋下面的一个斜坡上。越靠近他的家,路越难走。脚下全是稀泥,根本无路可走。我好不容易跨上了他家房屋的前沿走廊。看着迎候在那里的几个弟妹的模样,再一瞥家居的陈设,我起了阵阵鸡皮疙瘩。

一进屋,阿洛木甲就招呼我在屋中燃着的用于取暖的火塘旁坐下,我小心翼翼地在一个木墩上坐了下来。我顿时感受到了满屋一遍狼藉、破烂不堪、昏暗潮湿给予我的冲击,也从蓬头垢面的三个还没有上学的弟妹疑惑,惊恐的神情中领悟到了什么叫关怀。他们稚嫩、无助的心靈守望着的这点孩童的纯真,是多么渴望获得一种叫做爱的温暖啊!我一阵心酸,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还是没有回过神,我对阿洛木甲说:“袁老师一路走来,茶杯里的水都喝干了,倒点水吧!”

他楞在了那里。他的家里没有开水……,他的家里除了贫穷,就只剩下疑惑与惊恐了。

于是,我开始吩咐:“阿洛木甲,拿锅来,拿水来,我们烧水吧!”我说,“今后,我们一定要把水烧开了再喝。”

锅非常脏,阿洛木甲用刷把洗了一遍又一遍。这时,所有的弟妹都过来帮忙。有的加火、有的端锅、有的盛水。火烧得很旺,大家都向着火。阿洛木甲在不停地加火,有点手忙脚乱。他的脸被火照得很红,神情很专注。其他弟妹的脸都向着火,但心都向着他。他要显示作为六姊妹中老大的风范。看着他,我体会到了他肩上担子的分量。他的压力太大了。他承担着一个初三学生,一个年仅十七岁少年本不应该有的重担。我真为他捏着一把汗。

斜对面坐的是他的妹妹,十五岁,叫阿洛石妹。没有说话,只顾不停地用双手抹眼泪。阿洛乌哈坐在阿洛木甲的旁边,也没有说话。心里思忖着阿洛木甲的话,他是要为哥哥分担忧愁的。他今年十三岁,他们两姊妹现都在三河口小学读五年级。

其余小的三姊妹分别是七岁的阿洛彝信妹妹,六岁的阿洛布夫弟弟和三岁的阿洛彝布妹妹。阿洛彝信在两岁时,一个人在火塘旁烤火,不慎跌入火中,脸被大面积烧伤,因害怕同学歧视而不敢上学,和其他两个弟妹一起在家中留着。这三姊妹可不像已上学的三妹妹那样懂事,一点也体会不到家庭的困难。烤上一会儿火后,便只管到处跑、到处闹。不过,这也增添了眼下这种聚会形式的温暖气息。

阿洛木甲对我说,按照彝族的风俗习惯,家里最大的男孩子要承担起照顾家人的重担。他打算初中毕业后,再回家放两三年羊儿。那时,阿洛乌哈就和他现的年龄差不多了,他就可以把照顾家庭的担子交给弟弟了,自己就去深圳打工。他的一个在深圳打工的叔父曾答应在那边给他找一份工作。

我问他:“如果我们一起努力,想办法,能克服眼下的困难,又有什么考虑呢?”

他想了很久说:“那样,我可能选择去读马边县碧桂园职业高中。”

我建议他去读畜牧类专业,毕业后回来继续放羊。我说:“到那时,月儿坝村所有山峦的茵茵绿草,月儿坝村所有山坡上咩咩待哺的羔羊一定会热情欢迎你这位往日的放羊娃。当个养羊专业户是不成问题的。”

他有点不敢去想我说的话,但好象用心记在了心上。

阿洛木甲的母亲在山上砍柴,一直到阿洛木甲把饭做好,才背着柴回来。

晚饭后,天色已渐渐暗下来了,我们又围拢来,坐在火塘边,取暖,说话,消磨这冷而黑的夜。

阿洛木甲的母亲抱着六岁大的儿子,簇拥着几姊妹说:“袁老师……是……你们的爸爸。”我马上问阿洛木甲:“你妈说的是什么?”他说:“母亲不怎么会汉语,她是说,你就像我们的爸爸一样。”我想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想到了教师的多种角色,有时是需要扮演父母角色的教育原理。我会意地大声说:“好!”顿时,她的母亲不停地叫:“阿卜(音),阿卜(音)……”孩子们也跟着叫起来,鼓起了掌。“阿卜(音),阿卜(音)”的声音长时间地回荡在了这暖和的屋子里。

当听说我只有一个女儿,而且也参加了工作时,阿洛木甲的母亲就不断推揉着她面前六岁大的儿子,叫他到我这边来,说要把他送给我。只见阿洛布夫抓扯着母亲,哭闹着一点不肯离开。我站起来,走过去,伸手想去抱这个孩子,也是直闹。这时,大家越发笑得开心了。

说到已上学的三妹妹的汉语水平,阿洛木甲说,阿洛石妹语文成绩要好点,阿洛乌哈就不行,基本听不懂,也不怎么会说。我转过头,看了看阿洛乌哈。他的母亲似乎也听懂了点什么,盯着阿洛乌哈,叽里呱啦,说了一连串的话。是彝语,我听不懂。好象是在责备阿洛乌哈。

阿洛乌哈潜着头,没有说话。一个人去了旁边那间屋子。一会儿,拿着书本,又回来,照例坐到原来的位置上,看起书来。这时,阿洛木甲和阿洛石妹也一前一后拿出了各自的《寒假作业》,坐于原位,在昏暗的灯光下,在通红的火堆前,看了起来……。见此状,母亲便带了最小的两个弟妹进屋睡觉去了。

接下来,我们进入了学习、辅导的环节。阿洛石妹问我:“根据图画,‘W TV.和‘P_____f _____.填什么字母?”他们没有踢过足球,家里已没有电视,我觉得讲来有点空,好象很遥远。阿洛乌哈问我:“‘家 四壁这个词语填一个什么字?”面对残酷的现实,我又不愿意利用当前的场景,去讲明它的意思。在这样的环境,我确也认识到了我们教育的尴尬局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天一大早,我张望着从房间四处缝隙照进来的光线,脑子里还在琢磨着头天晚上留给我的迷惑。为什么阿洛木甲的母亲要把可爱的儿子送给我?是嫌弃他吗?是想减轻一点包袱吗?还是同情我只有一个女儿的境遇呢?为什么母亲一阵话后,阿洛乌哈就拿了书出来?他的母亲还能关心他的学习不成?

睡在我身边的阿洛木甲告诉我,他的母亲想到我和我爱人都是老师,阿洛布夫跟着我们,就好学汉语,听懂我们说的话,就会像我们一样。关于母亲冲着阿洛乌哈说的话,翻译成汉语,就是“你只知道吃饭,就是不知道学习。”阿洛木甲还给我解释了他们大声喊叫的“阿卜(音),阿卜(音)”的汉语意思,那是表达兴奋、愉悦感受的一种方式,和汉语“好”所表达的含义是一样的。

篇5:我对就业的感想

“就业”这个词是在我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扎入我的大脑里的,因为这个词我开始理性的分析自己的现状:我就读的大学怎么样、我的专业方向如何、专业就业率怎么样。同时和同学之间的讨论也常常是专业和就业的问题,在许多次的讨论中和我们看到的现实数据中,我不否认我常常对就业抱有了失望状态,但是失望中也常常会给自己许多希望。

社会里拥有许多多的行业,要想找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份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工作。

对于专科生并且是80末的我们来说,由于我们的性格和社会影响,我们常常会给自己定错了位,给予自己过高的评价,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局势。再加上我们的父母及许多的同学都有着一种顽固的就业思想:不进国家单位工作就不是一份好工作。进国家单位确实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许多人就没想到国家单位的大门有多少人在挤着,你的能力能否达到,你是否合适那份工作。所以,总观看来,我个人的观念是:就业应该综合自己的各方面来看,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

我个人来说,从我入校以来我就没想过考公务员。第一,我对理论性的东西太难理解,能否能看透书中的内容成了我的一大难题;第二,我觉得我不喜欢公务员的工作性质;第三,现在社会公务员考试不成文的规矩让我厌恶。我觉得毕业时如果自己有能力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那当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找不到适合的,我就会适当的把自己的要求放低,找一份适中的工作,要相信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有一天自己会有所突破,会有所成就的。毕竟,理想是要有现实基础铺垫的,并不是一步就能登天的。

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好:一个人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够了!所以,在面对就业时,我们不能三心二意,应该认定自己的方向,只有认定了方向,你的一切努力集中在了一起,才能让你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就业的机会。无论是在国家单位还是在企业部门甚至是做一名清洁工,只要把自己的基层工作做好,专心努力,那么再平凡的工作就变得不平凡了。

大三的我,面对着就业的问题,不知是我麻木还是乐观,我觉得我的就业期望并不是那么的高。目前我的就业规划如下:

因为大三的下学期课程已经很少,所以我决定办见习,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先做着,当然在就业的同时要能保证完成毕业设计,保证顺利毕业。我一直都很向往信用社的工作,所以,在见习期间我同时会准备信用社考试。

如果信用社考试未通过,我会马上准备普岗考试,考教师一直是父母对我的期望,再加上信用社考试的失利,我会把余下的精力全部集中,并尽最大的努力考上教师。

如果通过了教师考试,在工作的第一年里,我会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争取在工作上作出成绩,获得学生和其他老师的肯定。第二年里,我会总结前一年的经验,改进工作的不足,把教育质量提高。

当在自己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有了合适的经济基础时,我会考虑追求自己的理想,一点一点的为自己的理想做规划,当时机成熟时,我会放弃教育的工作,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理想的职业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一直勇往向前。

篇6:我对幸福的感想

上一站幸福

幸福——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但这个话题注定得不到标准答案,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对幸福都有不同的定义,因生活环境,追求目标,时间空间等的不同各有改变,于是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也不是唯一固定的,会随着时间和需求的改变而改变。

我心中的幸福当然也会改变,有时候幸福很容易,有时候幸福也很难。但我总相信,一个人,如果懂得知足,就一定会幸福,因为幸福就是所需求的得到满足,所厌恶的能够抛弃,所失去的能够放手,所珍惜的能够永存。如果能够做到这样,我坚信,幸福会很容易,但是,能够做到这样,真的很难,因为人的欲望总是得不到满足,当之前所想要的得到了,心中就会滋生另一种欲望,如果一个人总是以这样的形态去面对世人,那么他 一定得不到幸福,因为他永远学不会满足,只会追求得不到的,而忽视已经得到的。

我是一个乐观的人,所以我的生活总是很幸福,好像经常幸福爆棚感,我也享受这种幸福的时光。

我有一个温馨的家,成员很多,兄弟姐妹有三个,在家偶尔也会吵架,但吵过之后 感情任然很好,还是很关心彼此。

我有一个认识了十多年的闺蜜,即使长大后每年相处的时间不多,但我们彼此对对方都是熟悉的,再相见时感情依然很好,我和闺蜜的感情是我最骄傲的事,拥有这样的闺蜜我感觉很幸福。

上了大学,我有三个很棒的舍友,彼此感情很好,宿舍是我一个温馨的小家。我的生活很平淡,也很简单,但就是这样也才更容易幸福。人,其实是可以预见幸福的,因为只要你想幸福,你就可以幸福。幸福不是源于你得到了多少,而是你内心满不满足于你得到的。

有一句话叫做“幸福就在你身边”这句话告诉我们幸福一直在,只是在于你去不去发现。幸福的人最幸福的事在于她能发现幸福。

很多人都说要怎样怎样才可以幸福,如果自己得到了某样东西就可以幸福,那么我不禁提出疑问,当你得到了就真的会幸福吗?或许吧!但我相信,你的幸福持续不了多久,当你得到这样东西之后你就会想要得到另一样,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你想要得到的东西永远有别人正在拥有,人而这些拥有的人任然不幸福,应为他们会想要另一样。我们不是不幸福,而是习惯了去追求幸福,所以我们总是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这条路有长有短,可能平坦,可能荆棘,有的人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经过了一站又一站名叫幸福的短亭,幸福也越积越多;而有的人,在这条路上失望落魄,走了好久好久都没有走到自己想要的那站幸福,于是生出越多消极的心理,而这样,就越让他离幸福越来越远。

或许幸福就像一段旅程,这段旅程有无数个名叫幸福的凉亭,每到一个凉亭,我们都会收获一份幸福,只是有的人记得上一站幸福,所以即使没有到下一站幸福他也会感觉到幸福;而有的人只记得赶快赶到下一站幸福,而忘了上一站也曾幸福过,于是在赶往下一站幸福的路上,他感觉不到幸福。

篇7:我对家风家训的感想

但家庭主妇为“一把手”的情况也是常有的。

有与老人同住的三代之家,老人多已失去生产能力,生活需要照顾,家务也多有第二代夫妇掌管。

旧时有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人口多达十几口人至几十口人,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必须有个好家长。

老一代夫妇,有精力的话,老一代说了算。

老一代年事已高,多有第二代老大夫妇领家。

旧社会虽然重男轻女,但家庭中不能没有内当家,公公管儿媳妇及针头线脑、吃饭、穿衣之事是不相宜的。

没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但一般家庭明列条文的家规,并不多见,多是约定俗成的家规。

主要内容为:一是家庭成员要遵守家规,服从家长领导。

二是不论务农、经商、耍手艺,收入要交当家人。

开支要经家长允许,领取资财,开支后要报账,余者上交,不得隐匿。

三是男人外出要奉公守法,不给家庭惹祸,不准结交非类,吃喝嫖赌。

四是女眷要守妇道,孝敬公婆,团结妯娌,爱抚幼小。

特别首忌淫、盗。

五是一般禁止“三姑六婆”进出。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女人贩子)、媒婆、虔婆(妓院的鸨母)、巫婆、花婆、稳婆(接生婆)。

当然必要时,媒婆和接生婆还是要去请的。

六是有祖传技艺、秘方的家庭,规定“传男不传女”。

不传女,是不传给女儿,儿媳妇是可传的。

不同家庭,内容不尽相同,不再一一叙述。

关于家风,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家风。

一般农家,勤俭为本,孝敬老人,对亲友礼尚往来,对邻里和睦相处,对社会惜老怜贫,这便是好家风。

特别是孝敬公婆,尤为世风所重,如石桥乡大泉村就有“孝妇泉”的传说。

一媳妇背着年老重病的公公逃难,到一山坡上,公公口渴难忍,媳妇掘地寻水,感动上苍,出一清泉。

媳妇一直在此地伺候公公至去世,并掩埋公公于附近,才辞别而去。

后人称此山泉叫“孝妇泉”,并建有“辞公寺”以纪念彰表孝妇。

不同的家庭和从事不同职业的家庭也增加不同的家风内容,耕读之家要加上子弟好学上进、尊师重教;尚武之家,要加上急公好义,扶危济困,

仗义疏财等;商业之家,要突出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医药之家主要以医德医风立世;工匠之家,则要有有求必应,工艺不欺的声誉等等。

不论什么样的家庭,生活作风都是家风、门风的重要话题。

在旧社会,私奔(自找对象)及寡妇再嫁都是破坏门风的,是不允许的。

翁媳关系是很严肃的,若有苟且之事,会被人耻笑。

即使大伯哥也不与弟媳直接搭话,时风依然。

当然也有家风不正、受世人指责的家庭。

如欺男霸女的土豪劣绅之家、男盗女娼败坏社会风气的家庭。

家风的形成,靠家庭世代沿袭,靠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才能形成。

家风好,受世人称赞,家庭成员也感到自豪,家庭的社会地位自然也高,村中议事、公共活动,也会邀请这样的家长参与。

与孩子说亲,听说谁家门风不正,人们便会摇头作罢。

家风是村风、社会风气的基础,不可等闲视之。

以现时两代3-4口人的小家庭来说,多是男主外(外当家),女主内(内当家),两个人很难说谁是一把手,遇事多是民主协商。

但家庭主妇为“一把手”的情况也是常有的。

有与老人同住的三代之家,老人多已失去生产能力,生活需要照顾,家务也多有第二代夫妇掌管。

旧时有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人口多达十几口人至几十口人,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必须有个好家长。

老一代夫妇,有精力的话,老一代说了算。

老一代年事已高,多有第二代老大夫妇领家。

篇8:我对小学教育的理解与思考

我想谈谈自己对于小学教育的理解与思考。我是一名从事小学教育工作50年的老教育工作者。我对教育的感情,对学校的感情,对学生的感情都是非常深厚的。实际上,正是因为我这种对教育深深的情感,我把一生都投入于教育事业中。我做过学科教师,当过班主任,担任过大队辅导员、教导主任、校长,也曾经担任过一个小学教育集团的理事长。尽管现在已经70岁了,但是我对于教育的关注,对教育的发展走势,对教育的热点、难点的思考,始终萦绕在脑海。这是我深入到内心且流淌在血液中的,对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一、理清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理清教育与社会、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理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办教育绕不开的核心话题,也是永恒的主题。我对此有以下几点想法。

1. 我们办教育,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导向,遵守法律、法规是我们办好教育的基础,从而坚定不移地把握社会主义办学大方向

教育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本,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成千上万家庭的幸福。因此,我们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导向。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始终离不开国家的大政方向,特别是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更是代表了国家的意志。它指导我们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所以,我们应该从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来思考教育,思考如何去办好学校。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每一个公民的层面,来规范我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从教育角度来说,我们必须把学生培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国公民。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大方向。

2. 教育还要密切关注社会发展的需求,从教育的本体功能出发,发挥育人的优势,把握好每个学生从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成长过程

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的公益事业,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育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态势,遵循人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教育育人的功能。当然,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教育可以做好培养和发展人的基础工作。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标志在于人具有社会性,他的社会属性标志着我们必须生活、生存在社会的范畴中,所以我们要顺应社会的需求,培养符合社会道德,具有良好品质、实践技能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的有用人才。人刚刚出生的时候,可能已经印有家族血统、生活环境的某些属性,但是他仍然属于自然人,而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我们的学生,逐步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去过渡、发展,变成一个能融入到社会中的成员,而且是积极融入的一员,这便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3. 教育也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经济是基础,虽然教育属于上层意识形态这一领域,但是意识的产生、形态的生成都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办教育必须要认清教育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教育要与经济基础相结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每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其本土的规律和基本的形态。我们要以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作为教育工作的立足点。所以我刚才所提的三点,主要理清了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基础的关系。

二、探寻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轨迹

教育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界的事,更是关系到人的成长发展的社会事业。探索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路径成了我实现教育理想与追求的一件大事。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

1. 遵循教育本体、本原规律

教育必须与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这是一个大前提。但就教育本身来说,教育是一门科学,是涉及各方面学术的综合性科学。教育涉及自然科学,因为人的生长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它又涉及人文科学,包括人的思想意识、人类的文明发展史等。所以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十分强的科学,又是一门自有它本身发展规律的独立的科学。

在明确教育大方向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按照教育的本身规律办好每一所学校。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有很多学校在遵循着这个规律开展教育实践,在积极地研究和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但是也有一些办学者受到社会上急功近利、浮躁情绪的影响,揠苗助长,违背了教育本身的规律,这些学校,这样的一种做法,在教育界不在少数。

教育具有综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属性,它涉及很多的学问。比如哲学,哲学统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教育角度来讲,它又分支为教育哲学,侧重研究在教育这个领域的哲学思想。又如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社会学,研究人的发展规律的人类学,还有研究教育本身的教育学、心理学,当然教育学又有很多分支,心理学又根据教育不同的领域,有很多细分。教育也必然涉及管理研究的教育管理学等。这里就不一一枚举了。不言而喻,教育是涉及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全面型的科学。所以,我们必须遵循教育本体、本原的规律去办好教育。

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儿童的身心发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儿童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又有其自身的特定规律。这些规律是办教育必须关注和遵循的,反之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就有很多研究。现在我们的科学不断地发展推进,我们更应该去遵循这些规律,办好教育事业。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成就人的,实现全能教育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四有”的新人。这个方针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我们讲的全人教育。对于全人教育,我认为应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思考。从横向来讲,我们希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进,这是指一个人可以从各个方面全面地发展;纵向来看,它又是开始于从零到三岁的教育。也有专家提出应该起步于胎教。全人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正因为全人教育涉及面那么广,历时那么长,涵盖人的全部生命,所以我们更要透彻地研究教育,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来做好培养人、成就人的工作。

2. 教育需要教育者的理性抉择

教育是可以有所为的,但教育又不是万能的。在能为与不能为之间,教育者必须作出理性的抉择,把可为和能为的事情做好,用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来引领我们沿着这个轨道去发展进步。

教育并不是万能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通过教育去实现理想的目标。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类自身丑恶的那一面,尽管有些发达国家自称自己的经济、教育、人权等已经发展得很不错了,但在他们的国家中,也常发生一些极端的、恶性的事件。这不是说用国家的法律、法规或者纪律就能约束的,也不是仅靠我们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就能把所有人都引入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去的。这样的例子,在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都有发生,也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不能够把所有的事情,全部由教育包办下来,什么事都要从娃娃抓起,都要通过小手拉大手来实现,这不是一种好的或者是正常的教育现象。我们也应该客观、辩证地看到教育不够完善的地方,甚至是教育无能、无为的一些方面。但是,作为教育人来讲,我们又要尽我们之所能有效地做好正常的教育工作。

从学校来说,学生在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全部圈在校园里面,而是应该让学生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熟悉他们生长、生活、成长的环境,融入到社会当中去。所以我们的学校,包括我们的教育、教学、课程、课堂,乃至学校的管理,都应该走上有序的、有效的、可为的轨道,一些必须做、应该做、能够做的事情把它做得更好,下面我列举一个我在办学过程中的例子。

1995年,我们在上海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进行一个英语教改实验班的实践研究。当时是可以办一些实验研究班的。我们的试验计划得到了领导部门正式的批准,作为一项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我们按照预设的方案来进行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研究,努力地去寻找符合教育改革的发展轨迹。针对教改实验班,我们把课程重新加以整合,一是认真学习和贯彻课程标准、课程方案、课程计划;二是在许可范围内,对部分课程进行了梳理、整合,以更好地去适应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需求。我们把课时分成了长课和短课,根据实际需要分配教学时间,如生活劳技课、美术课等学科,习惯上是把一个教学内容分成两节课来上,整体性、连续性受到影响。现在,我们把两节课连续起来上,一气呵成,效果很好。当然我们这样做不一定就非常科学,非常合理,我们进行的是一种教育的探索与实验研究。长短课中,有些短课,比如写字课、练习课,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我们就安排二十分钟左右,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常态。长课和短课的安排是根据学科的学习目标要求和学生学习内容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劳逸结合、动静交替进行排列的。

还有一项课程改革是“主题式、综合性、探究型”课程实验,根据确定的一个教育、教学主题整合相关的学科内容,开展以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导的课程学习项目。这样的“主题式、综合性、探究型”的课程,可能不是一节课就完成的,比如像“我与水”这个主题,当时我们关注到周边的水环境开始有些不良变化,那么如何研究周边的水资源环境呢?教师与学生一起确定了“我与水”这个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社会调研、考察,大家分好工。学生会先问问长辈:“以前,这条小河是怎么样的?小河里面有些什么小鱼、小虾?有哪些水生植物?现在的水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作一些调查访问后,再把现在的水样本采集起来,放一点明矾,沉淀之后,看看水里面有些什么样的物质,分析水的污染状况。当然我们不可能用高级仪器来测定,仅仅是用一些可以掌握的办法,如在水里面调上一点明矾,让明矾粘住水里面的杂质逐渐沉淀下来,然后我们把沉淀物质拿出来,在放大镜下观察分析是些什么物质。学生还通过书籍查询、网上搜寻,了解现在水源状态发生的变化。师生还通过学科中与主题有关联的内容来获取知识,比如自然常识课、语文课中有关于水的内容,音乐课、美术课中也有与水相关联的内容,这些都能整合到这个主题中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本学科相关的教材内容进行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最后形成一个科研报告形式的课题研究科学小报,把每个小组分工研究的内容通过这个小报反映出来,并公开展示,借此对全校学生进行保护水环境的教育,这也是一种实践体验式的教学方式。

这种多学科组合在一起,不是把学科之间割裂出来而是融合在一起的课程改革实践活动,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一项知识内容涉及不同领域的基本规律。还有长短课的实践,与学生们那种有意注意的时间分配也比较符合认知规律。一直到现在,我仍然坚持在这方面开展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遵循教育本身的科学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来做好教育工作。

三、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其认知规律,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开展教育,教师要遵循两个规律:一是教育本身的规律,二是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其认知规律。这也正是我的教育理想。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其认知规律。我们要不断地去学习、探索和遵循这些客观规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1. 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用充满师爱的宽容与期待,让每个学生体验到童年成长的快乐

一个学生快乐与否、幸福与否、如何度过他的童年,这对于他的一生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做到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要想做到这几点,师爱的宽容与期待尤为重要。

师爱是博大的、高尚的,一个学生进入一所学校读书,进入一个班级跟着教师学习、成长,这便是和教师结下了一种缘分。即使教师之前可能与这个学生素无渊源,但是对待班里的、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这就是一种博大而高尚的爱。教师这种爱体现在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每一个学生不断地获得进步,更加体现在教师的宽容与期待当中。期待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功近利。学生的成长有个必然的过程,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些不足的地方,所以要在教师的关爱下、伴随下成长。而对于学生的不足、错误和缺点,教师更要耐心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反复,所以教师需要持续而耐心地待之以宽容。同时,将这种宽容面向全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成就每一个学生。这便是我的教育理想。

2.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不能用成人的视角去观察不同个性的学生,请尊重学生的“磨蹭”

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既有物理层面,也有精神层面。就物理层面来说,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骨骼发育、肌肉发育状况。比如,学生在幼儿时期刚开始接触写字时,因为肌肉还没有发育好,握笔、用笔写字手劲比较小。虽然学生心里想把“横”写平,把“竖”写直,但是由于他还未发育成熟的身体状况,肌肉不发达,大脑和手脚之间的协调配合也不够默契,便没有办法把字写好,会出现将字写歪、写偏、不规范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宽容。又如,低年级儿童上课时,教师提问后,小朋友们总是把手高高举起,很是热情,迫切希望教师请自己发言。可是,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可能一下子把教师提的问题忘了,或者可能回答到另一个他所关注的问题上去了。这很可能是因为学生身心发育还没有成熟,学生的神经鞘还未发育完成,一瞬间,他的兴奋点转移了。此时,教师不应着急,更不要气恼,而应耐心地提醒与启发。

就精神层面来说,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不同个性。个性,是每个生命个体不同性格的表现。就如同血液有不同的血型,性格也是这样。而天性,则是自然性。我们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产物,所以我们的个性、天性都是源自大自然的造物。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而是应该尊重不同学生的“磨蹭”,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不同个性的学生,给他们以鼓励、关爱与支持。尊重学生的个性既要面向共性的、全面的群体,也要尊重在群体中具有不同个性的差异的学生。

3. 由学生亲身去体验生活、了解自然、接触社会,这就是儿童感知世界的基本规律

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还有儿童自己感知认知的规律。所以,教师还要尊重学生感知世界的基本规律,顺应儿童认知客观世界的规律,这样的以儿童为本的教育可能就是最科学的教育观了。从儿童出发的“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从儿童的视野、视角和视点出发来考虑教育教学。作为教师,要走进儿童的世界,了解、熟悉儿童,并在此基础上,引领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发展。

杨浦区小班化教育工作室就开展小班化教育提出了一个主题:小班个性化教育,简称为“个教育”。“个教育”应放在小班的环境当中去研究和实践。因为在小班中,班级人数较少,教师的视野可以基本覆盖全体学生,能够关注关心不同学生的个性特色,并进行鼓励和引导。如今,杨浦区在区域中已经广泛推进了小班个性化教育的主题研究,提出了三个核心。一是自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自主进入学习、活动领域。二是合作,提倡个性教育并不是把个体和群体分隔开,把个人和他人区别开。个体是建构在群体环境中的,群体中有个体,而个体又是群体中的一员,这是一组辩证关系。在小班、小组、生生、师生的合作中,大家在一起相互学习、帮助、借鉴,从而不断进步。学生既要学会与个性相近的伙伴之间进行合作,也要学会和个性不一致的伙伴进行合作。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长大后融入社会,在工作中与不同的人都能够相互协作。三是创新,创新的基点是个性。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创新才能发展。没有个性,也做不到创新。

关于开展小班个性化教育,杨浦小学实施了小班教育中心的建设。杨浦小学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和选择,建设了六个不同的学习中心:媒体中心、阅读中心、写作中心、表演中心、发现中心、艺术中心。在开展学习时,学生首先了解学习的主题和目标,然后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进入不同的中心学习与这个主题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就体现了自主、合作和创新。

当然,在小班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些在常态教学下实行的常规教育模式,如小班个性化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步骤、基本策略、基本方法等。我们还设立了“学习站式学习”。学习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一个阶段完成即可进入下一个阶段,以此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使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并进行多元评价体系的建设,这是小班个性化教育经常使用的方法,同时也是小班个性化教育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紧密结合的体现。

篇9:我对行业的感想感悟

在踏上工作岗位以后,你是为了养家糊口的五斗米而折腰,还是为了自己将来的职业梦想而奋斗?工作就像种地,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收获什么样的果实。

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了你将来拥有什么样的成就。

①你要的不该是钱多事少的工作

“我到底为了什么工作?”相信很多人都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工作是为了衣食富足、衣锦还乡吗?工作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饭碗吗?这其实都是工作的“附加功能”,工作,不仅仅是人们解决温饱的一个生活手段,更是实现梦想的桥梁。

不一样的心态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择业观,在工作中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有的求职者奔着工作轻松而且薪水高的职位去,这当然无可厚非,薪水高一点没什么不好。

不过,我们不应该刻意去追求钱多事少的工作。

年轻人做工作如果是整天喝茶、看报、玩游戏、等着发工资,那么这样暮气沉沉的岗位就是“火坑”,会葬送了你大好的青春年华。

一位手艺高超的木匠给人盖了十几年的房子,平日里他工作兢兢业业,他盖的房子结实、漂亮,获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

后来,他年纪有些大了,就觉得这样干下去也没什么“出息”。

他总觉得自己干得多而回报少,他羡慕那些钱多事少的人,因此不快乐,后来,他便心生厌倦了,决定还乡定居。

老板看到自己最欣赏的工人要走,非常不舍,但任凭他怎么挽留,木匠还是去意已决,铁了心要走,也许,他下定决心要跟这种钱少事多的日子说再见了吧。

老板见挽留不住这位木匠,于是,他请木匠给他帮个忙,建造最后一所房子,就算是对木匠的职业善始善终好了。

木匠碍于面子,勉强答应了下来,但他心里却不以为然,他想,反正自己准备洗手不干了,以前干了这么久也没挣多少钱,还是个穷打工的,最后这座房子就给他糊弄一下算了,干完了赶紧回家。

他这样想了,也这样做了。

于是,造房子的时候,他马马虎虎,完全没有发挥平时的水平。

为了干得快一点,他甚至还偷工减料,该用4个钉子的地方只用两个,虽然缩短了工时,但是盖出来的房子全无往日的质量水准,只是外行人从表面上看不出来罢了。

等到房子盖好后,老板非常高兴,他把房子的钥匙交到了木匠的手上,诚恳地说:“你为我工作了这么多年,一直兢兢业业,开始的时候咱们效益不好,给你的工资也不高,我一直觉得对你有所亏欠,现在,这所房子归你了,这就是我送给你的退休礼物。”

木匠听到这些话,羞愧不已,自己只是觉得工作量大、报酬少,心理失衡,结果造出了这么一座“烂房子”。

要是自己不一味偷懒耍滑,兢兢业业地工作,那么,最终自己获得的就会是一座完美的房子。

一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追求的不应该是简单的物欲享受,找工作的标准也不应该是钱多事少责任轻。

工作不仅仅是给别人打工,不是付出的少、得到的多就是占了便宜。

曾经有人说,毁掉一个年轻人职场前途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一个月给他发两万元的工资只让他干两千元钱的活儿。

你带着什么样的心态来工作,就决定着你将来能做出什么样的成就。

如果你追求的是钱多事少的安逸生活,就意味着放弃搏击风雨的豪迈,就如同雄鹰磨损了自己的利爪,拔掉了自己翱翔天际所必需的羽翼,这样的心态,必将使你成为一个在职场上毫无建树的人。

要想成为一个站在高处的职场成功人士,就不能抱着贪图安逸的心态去工作。

工作不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

成功的道路总是崎岖不平,成功的顶点总在荆棘之后的某处,要想成就职场人生,就要把目光放长远,不要盯着钱多事少的岗位。

生活是需要经济基础的,但是不要本末倒置,饮鸩止渴的工作心态只会让你碌碌无为,泯然众人矣。

有个小男孩乐乐在一个社区给邓太太打理花园。

工作了一周之后,乐乐给邓太太打电话问她:“我是做园艺工作的,您需不需要我帮您打理一下花园?”邓太太回答说:“谢谢,不过我已经请了一位小伙子做这个工作了。

” 乐乐又说:“我会做得更好,比如,我会帮您拔掉草丛中的杂草。”

邓太太回答:“我雇用的小伙子已经做了。”

“那么,我还会帮您把草场中间的小径打扫干净。”乐乐不屈不挠。

邓太太说:“真的谢谢你,我请的那个小伙子也已做了,他已经很棒了,我不需要其他人了。”

乐乐做了最后的努力:“我一周只要100元钱,您看怎么样?”

“哦,确实挺划算的,不过,现在的小伙子一个月也只要100元钱。”邓太太笑了。

挂了电话以后,乐乐开心地笑了:“看来我做得还不错嘛,不过不能懈怠,要更加努力哦。”

做工作时,钱多事少的心态是非常消极和不利的,它极大地弱化了人们的工作激情和主动性,这样非常不利于个人的成长进步。

或许有人不解,难道非得干得多、得到得少才是正确的心态吗?要知道,任何岗位,工作付出和报酬都是成正比的,哪怕你暂时付出了很多,但是薪水却比较低,请你相信,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很久的。

不要急功近利,只要你做出了切实的成绩,老板青睐的目光总会注意到你的。

刚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切记不要紧盯着薪水,作为一个新丁,你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薪水暂时不是那么诱人也不要轻易放松自己,你在工作中收获的不仅仅是薪水,还有看不到的经验和工作能力。

而这些,是你今后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因素,金钱可以失去,但是这些经验和技能只会更丰富,而这些,才是最宝贵的收获。

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的不是钱多事少,而应该为自己的梦想付出得再多些,最终,我们收获的将是比薪水更令人满足的丰硕果实。

②在职场中混日子会打破饭碗

许多年轻人刚参加工作时热情很高、踌躇满志、扎实肯干。

可是过了三五年之后,很多人就已经暮气沉沉,失去了当初的锐气,有些人就开始混日子。

这个时候,新的年轻人又已经崭露头角,于是那些人成了边缘人,日子就过得更平淡如水了,这样下去,很可能会打破自己手上的饭碗。

当一个人开始混日子,他就没有了工作的激情和动力,在工作中也绝不肯再“浪费”一分力气,而是盘算着拿多少钱的薪水就出多少钱的工,没了长远的目标。

这样下去,就成了一个企业中的“鸡肋”,如果遇到公司经营状况不好或者遇到一个眼里揉不进沙子的老板,那么,离卷铺盖走人的日子就不远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职场中那些拥有强烈责任心、积极主动地工作、不混日子的人才能得到更多,机会总是愿意给予付出的人更多回报。

那些混日子的人,不要再眼巴巴地羡慕别人的成就,也不要再不忿地抱怨命运不公,在你混日子的时候,想想如何才能端稳手中的饭碗吧。

今年29岁的小李在某公司工作已经7年了,就像婚姻中人们常说的“七年之痒”,如今的他,自己身上早就没有了年轻时的锐气和激情,在同事中常常以“橡皮人”自居。

小李的生活状态一直还比较稳定,一年的收入能有五六万,由于房子买得早,房贷的负担也不是很重。

他的日子平淡如水,每个月都计算着发工资和奖金的日子,对于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在单位里的业绩他已经漠不关心了。

而立之年的小李看似懂得了很多生活哲理,他常说:“人一辈子那么拼命干嘛?要那么多追求有什么用啊。

工作就那么回事情,单位又不是我家开的,干到哪算哪呗,该混就混。” 单位的领导曾经督促过他,希望他能够参加一些培训,为自己充充电,更好地为单位作贡献,发挥老员工的带头作用。

对此,小李总是嗤之以鼻,他现在压根就没有这个心思了。

小李现在最关心的已经不再是工作,“只要每个月的工资、奖金按时发给我就好了,别的都无所谓。

我也算是老员工了,单位总不能随随便便把我开了吧。”小李总是这样安慰自己。

小李单位里的领导都很年轻,离退休也还远,而那些比他小的新人也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小李逐渐成了被忽略的边缘人。

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小李所在的单位影响很大,因为他们原先的主要客户都集中在欧美。

这时候,单位领导找到了小李,明确告诉他因为他的工作表现和公司的经营状况,要把他辞退,3个月之内还可以给他发一半的工资作为他的生活费用。

于是,小李无奈地离开了公司,成了失业人员。

职业生涯就像体育比赛,有初赛、复赛、决赛。

初赛就是大家都从校园里出来进入职场的时候。

其实这时候人们的差别并不大,对职场都是懵懵懂懂,没有经验,有的只是一腔热情。

这时候,往往努力一些就能够崭露头角。

然后是复赛,所有没有被淘汰的人其实都算是通过了初赛,逐渐融入了职场。

只不过,这个时候有的人开始懈怠,有的人却更加积极努力。

人们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一阶段,要想领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经过几年的锻炼,其实大家的才能都差不多,能不能赢,关键是看有没有毅力把干劲保持下去。

如果能够坚忍不拔地持续下去,而不是放松自己混日子,那么未来的决赛中你很可能拔得头筹。

而那些停下来睡大觉、混日子的人,则会被落在后面,甚至淘汰,根本连参加决赛的资格都没有。

其实,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每个进入决赛的人都是成功者。

某家医院在同一天为两个患不同病症的儿童做手术。

负责送这两个儿童做手术的护士已经工作好几年了,她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敬业精神,总是能偷懒就偷懒,每天盯着时间等下班。

这次,由于两个孩子的手术时间只相差十几分钟,这个护士懒得跑两趟,便把两个患儿放在同一辆手推车上,推到了手术室。

进入手术室后,这个护士也没有核对患儿的信息,就随意把两个儿童放到了两个不同的手术台上。

结果,非常不幸地,两个患儿的位置被弄反了。

要实施扁桃体肥大摘除手术的患儿失去了胆囊,另一位扁桃体正常的儿童却留下了咽部残疾。

这位护士自然是丢了饭碗,吃了官司。

可惜,那两个无辜的孩子却留下了终身残疾。

很多人工作时间久了,就容易怠惰起来,这是人的通病。

还有些人自以为成熟了、圆滑了,认为企业又不是自己开的,何必每天那么累死累活的呢?于是“聪明”地选择了混日子。

这类人错误地认为:我这样混日子也没什么损失啊,还落得舒适,何必傻乎乎地当老黄牛呢?于是,他们就得过且过地混日子,没有了当初的工作热情,也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时间长了,就被埋没在职场的茫茫人海中了,很可能还会丢掉自己的饭碗。

因此,在工作中,千万不要有混日子的想法,既然你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就兢兢业业把它做好。

工作是老板给的,但事业是给自己做的,我们要用敬业的精神给自己打造一只金饭碗,而避免混日子打破自己的饭碗。

③想清楚,高薪是你的终极目标吗

篇10:我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感想

纵观“优质护理服务”的文章,感想就是:效果是好的,进行下去是难的;出发点是好的,结果是未知的。个中原因有很多,现在我来说一下我之所见。

要分清护士和护理员的区别。护士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有专业的技术职称,在学校的学习阶段,大约要学习25门左右的课程,如:解剖学、生物生理学、卫生学、内科、外科、儿科、妇科、护理教育、护理美学、社区护理、保健学、心理学、基础护理学,掌握50项基础的护理操作,英语及计算机考试要参加国家级的考试,取得护士职业证书后方可上岗。护理事业是一项集专业技能与服务业于一身的行业,相对于空中小姐来说,护士比空中小姐们接触的人员更为复杂,需面对的情况也更为棘手。相对于技术工人来说,护士技术操作的风险更高、责任更大、甚至还要担负法律责任。空中小姐和技术工人可以有失误,遭遇投诉、出残次品。护士的工作内容关乎病人身体健康甚至生命,护士失误,往往就是一条人命没有了。

现在的“优质护理”应该提倡的是基础护理,而不是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晨晚间的床单位的清洁及整理,病房的消毒,压疮的预防及护理等。而如:喂水喂饭、穿衣、洗头洗脚、大小便、床上的翻身拍背、接送病人检查等属于生活护理的范围,是护理员的工作范畴。只有病情到达一定的程度后方可上升为基础护理。就拿吃饭来说,单纯的喂饭属于生活护理,是护理员的工作范畴,但病人无法经口进食,这时就需要下胃管后鼻饲,鼻饲就是基础护理,下胃管、鼻饲等操作是护士的工作范畴。而吃什么样的饭、怎样吃有利于病情的恢复、什么时间吃合适等也应该由专业的护士或营养师来指导。

下面我们再来算一下人员编制,护理岗位要求24小时有人在岗,按照现在的护患比0.5:1算,如果一个病区30张床位,那么将要配备15名护士,15名护士中护士长1位(行政管理),办公室1位(处理医嘱),治疗室1名(取药配液),这3位护士是上大班的,8小时/天工作制,176小时/月,周六、日正常休息。护理工作要求24小时不可间断,那么,剩下的12名护士,分为3组,4人/组,排班为【通休夜下】(通班12小时 夜班12小时),三班护士一个月的工作时间为180小时/月。这样排班后每个护士在上班时间要负责10个 病人的晨晚间护理、鼻饲、采血、测指尖毛糖、输液输血、换液、吸氧、吸痰、核对、发药、手术前的备皮、生命体征的测量、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各种仪器的观察并记录、2小时一次的翻身拍背、突发的抢救及急诊外伤病人的入院护理,再加上不定时的临时医嘱的执行,病人的康复指导、健康教育。在这12小时中护士的如厕、吃饭、喝水都很难解决了,她再没有时间去给这10个病人喂饭喂水、端屎倒尿了。再有【通休夜下】只是理论上的排班方式,这种排班方式下,连续工作的时间较长,极易出现差错事故;国家每年规定的带薪休假、法定假日时如何管理病人,如何排班;有的科室比较特殊,往往急诊病人较多,在抢救急诊病人时她的病人由谁负责;加床病人如何管理(各医院应该都有加床病人吧),都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问题。

在现有的水平下要解决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护理问题,可以增加护理员的人数,提高服务质量,减轻家属负担。但首先还是要增加护理费用。现在是经济社会,输出劳力就应该有相应的回报。现有的护理服务价格无法体现护理人员劳动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各医院不愿意招收护士的原因,每年护理服务总收入只占医院总收入的0.5%。用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所有投入均由医院自己“倒贴”,护理服务价格低廉已成为制约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进一步推广的瓶颈。政府投入没有到位,医院还需要自己养活自己、解决职工生存问题,时间长了,很难坚持。经过成本核算,目前公立医院护理收费标准还不到成本的1/10。以一级护理

为例,目前收费标准是每人每天8元,成本核算为96元。也就是说一位需要卧床1个月的病人,1个月需交纳的护理费是240元,而实际上1个月的护理成本是2880元。在这种情况下医院一般采取的作法就是:

1、缩减护士队伍

2、减少正式护士,改招合同制护士(合同制护士福利待遇低,人头税也比正式护士交纳的少,但工作内容与正式护士是完全一样的),这就造成了护士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且不规律,劳动报酬少的现状,护士工作情绪低落,护理人员大量流失。

一方面是护理人员的流失,一方面是护理服务质量提高要求大量优质的护理人员,护理事业面临尴尬局面。政府在提出一项活动时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计划,比如此项工程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及投入。开展活动后,护士应该担负起哪些责任与义务,又有一些什么保障。每个护士应该管理多少张病床为宜,关于排班有什么具体的要求(病人24小时住院,护士上班时间可只有8小时/天)怀孕的、喂奶的护士还需不需要管理病床。这套“优质护理服务”出发点是好的,“政府满意、社会满意、患者满意”大家都满意了,护士不满意,因为,没有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关制度。应该在计算护士完成每项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后,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及工作职责或相关文件,以免出现医疗纠纷,出现护患矛盾。

我在前几天看过一篇报道:一名家属要求一名护士给患者洗内裤,因为她是这名患者的责任护士,护士很为难,家属不满意,医院展开讨论,众说纷纭。其实,没什么好讨论的,分析原因:工作职责不明确,如果工作职责上明确规定住院期间患者的内衣裤由责任护士清洗,那么护士就应该洗;如没有相关规定,那么,请您自行清洗或送洗。很简单吧,但前提是要求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医院住院的基本都是一些病情比较复杂的老人、妇女儿童、危重及重症病人,人员复杂、素质不

一、性格各异,更应该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不单单是喊一些口号、订一些措施就要求执行的。

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就要让护理人员参与其中,现在各大医院主管护理的院长没有几个是从护士队伍中走出去的。既然是主管护理工作的院长最起码的要求就是熟悉护理工作,让几个外行来对护理工作进行改革,恐怕很难到位。邓颖超同志生前就很关心护理工作,因为她参与过护理工作,了解护理工作,只有参与了、了解了、才有资格来评论。护龄津贴就体现了国家对护士工作的关怀。1985年,在工资改革同时,实行护士工龄津贴。除按规定发给工龄津贴外,另外发给护士工龄津贴:从事护理工作满5年不满10年的,每月3元;满10年不满15年的,每月5元;满15年不满20年的,每月7元;满20年的,每月10元。26年过去了,护士工龄津贴一直在如数发放。

现在管理者们应该想的是怎样减少医患、护患矛盾,怎样去分流病人,怎样才能减少住院次数和住院时间,怎样让越来越多的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悉心的照顾、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医院就像一个家庭,医生是爸爸,护士是妈妈,病人是孩子。爸爸在外打拼、工作,妈妈要对孩子的饮食起居全面负责,守护家庭的安全,爸爸、妈妈共同维持家庭的运转。我们应该依靠媒体的力量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医院工作的辛苦、而不是断章取义,人分三六九等,医院也是,往往在一些小医院发生的差错事故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要如实的、全面的了解情况后再做相关报道,减少老百姓对医护人员的偏见。

其实,本来很多病根本就无需住院,偏偏医保就你不住院我不给你报销,逼得很多患者不得不住院,浪费医疗资源。尤其是一些内科的用药,往往10天半个月1疗程,一输液就是2、3个疗程,病人占着床位不出院,真正要住院治疗的病人进不来。个人觉得应该增加

上一篇:酒店客房服务 基本礼貌用语下一篇:暑假师德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