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文献综述

2024-06-05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文献综述(精选6篇)

篇1:我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文献综述

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改革文献综述

行政管理

0990202035 刘亚飞

一、行政区划的概念

1、行政区划(regionalism)是国家结构体系的一种安排,国家或地区根据政权建设、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的需要,遵循有关法律规定,充分考虑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口、民族、文化、风俗等客观因素,按照一定的原则,将一个国家(小国除外)的领土划分成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并在各级行政区域设置对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实施行政管理。(摘自《对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浅析》作者:周毅 余蕊 《法制与社会》2008.5)

二、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的现状

1、我国《宪法》第三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2、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地区(地级市、自治州、盟)、县(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市辖区、特区和林区)、乡(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等五级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摘自《对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浅析》作者:周毅 余蕊 《法制与社会》2008.5)

三、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体制所面临的困境

1、行政区划的层级过多,行政管理的幅度偏小,行政区划类型混淆。(摘自《当前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困境及路径分析》作者:韦朋余

《改革与开发》2008年第7期)

2、省级规模过大,管理层级过多,设置不规范,行政区划不尽科学。(摘自《对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浅析》作者:周毅 余蕊 《法制与社会》2008.5)

3、行政管理层次过多、行政成本过高、行政效率低下,政区规模不合理、同一政区间规模差异悬殊,不利于统一规范管理,部分行政区划不规范,内部管理体制不顺。(摘自《关于行政区划改革的战略思考》作者:刘纯志

《决策参考》2005年第5期)

(《我国现行行政区划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刘华)

4、省级政区范围偏大,悬殊较大;管理幅度不均,管理层次多且乱;行政区域边界犬牙交错,破坏了自然经济区域的完整;与市场经济平等竞争、自由联合、互利共赢的宗旨相悖;对部分大城市的特殊地位重视程度不够。(摘自《关于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思考》作者:王宏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5月)

5、人民的知情、参与、决策和监督权利没有得到尊重;行政区划管理层级过多,管理幅度偏小;行政区与经济区高度重合,无法满足新型工业化合城市化发展要求;行政区边界划分标准的单一化。(摘自《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作者:李金龙 张娟 王宝元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6、行政区划层级设置与现行宪法存在不一致之处;现有行政区划设置的个体间差异较大;省级以下行政区划调整过于频繁,缺乏统一和长期的规划;中国现行行政区划的管理层次多而乱,管理范围小且差异悬殊;在基层政区层面,国民待遇问题及居民自治问题尚未解决。(《浅谈中国行政区划改革》 作者:杜丽菲 郭小兰 何海军)

(《试论中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价值》作者:李金龙

郑宇梅)

7、管理地域广,规模差距大;经济区域被省辖区分割;直辖市偏少;省级政府工作超负荷运转;制约政府机构精简;影响效率,增加成本。(摘自《我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模式选择》作者:周大伟

刘武)

四、行政区划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1、政府职能转变的挑战,改革运行手段的挑战,社会制约因素的挑战。(摘自《当前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困境及路径分析》作者:韦朋余

《改革与开发》2008年第7期)

2、现行宪政制度对当前行政区划设置调整产生一定阻碍。(摘自《对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浅析》作者:周毅 余蕊 《法制与社会》2008.5)

3、当前行政机构设置与行政管理模式的制约,目前地方经济布局的地域构成特点的制约,长期省籍建制下所形成的地域观念的制约。(摘自《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主要难点探析》作者:郑为汕

《理论探索》2003年第6期)

五、对行政区划改革的建议

1、以新公共服务和扁平化组织理论为指导、转变政府职能,增加省级行政区划数量、缩小省级行政区划规模,实行“扩权强县”,扩大县一级地方政府的相关权力。(摘自《当前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困境及路径分析》作者:韦朋余

《改革与开发》2008年第7期)

增设几个省级行政单位。(摘自《改革地方行政区划和设置的建议》作者:张银喜 《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5期)

2、调整规模,减少层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统一规范,合理设置,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浪费,两级自治:地方自治体和社区自治体。(摘自《对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浅析》作者:周毅 余蕊 《法制与社会》2008.5)(《我国现行行政区划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刘华)

3、创新市制是现阶段我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重点,跨省区域治理是我国省级政权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摘自《关于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思考》作者:王宏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5月)

4、适当减少我国行政区划的行政层级,逐步实现由目前的四级制过渡到三级制;建立健全有关行政区划的法律制度,保障法律的切实执行;合理处理行政区划调整与改革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和尊重民意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群区域的行政管理体制。(摘自《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我国的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作者:李金龙 胡均民 《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试论中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价值》作者:李金龙

郑宇梅)

5、创新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战略规划和法治建设,提升发展的可持续性;适度调整行政区划层级与幅度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创新城市型行政区划体制,实现城乡分治协调发展;建立功能性区域分工合作机制,推动跨区联动发展。(摘自《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作者:李金龙 张娟 王宝元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6、划小省区、增设一级行政区划;减少区划层级、精简机构,提高管理效率;规范行政区划名称;打破政区分割对区域经济的约束。(《浅谈中国行政区划改革》 作者:杜丽菲 郭小兰 何海军)

7、“分省增省式改革”将增大行政成本,降低行政效率,可能引起诸多矛盾,加大地区差距。主张省级行政区划改革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社会公正,提高地区竞争力,为国家整体改革服务,要以完善现有制度为主。(摘自《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新思考》作者:顾爱华

袁准

《探索与争鸣》)

8、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调整经济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完善以城市为核心的辐射网络;逐步完善行政机构的改革;实施渐进式改革。(摘自《省级行政区划改革问题研究》作者:郑为汕

《理论与探索》2002年第6期)

9、“增市”模式,“虚省”模式,“分省”模式,“多元化”模式。(摘自《我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模式选择》作者:周大伟

刘武)

10、实行市县脱钩;撤销地区行政公署,实行无治所的派出专员制;虚化自治州的行政建制;弱化市辖区建制;实行行政单位首长的工资、待遇与其行政业绩挂钩制。(摘自《我国行政区划体制现状及改革构想》作者:宫桂芝

《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

篇2:我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日益严峻。虽然法律赋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求政府行政保护和司法救济的权利,但是,在“经济优先”思想的指引下,政府行为往往忽视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环境权益。现实生活中屡屡发生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公众环境权益的情况,而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中却没有适当的救济机制,从而公众环境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针对这一问题,目前我国学术界逐渐重视起对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进行法理分析,在对国外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构想。

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定义及必要性:

对于环境行政诉讼的定义,目前理论界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环境行政诉讼是指环境行政相对人因不服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该定义遵循了传统行政诉讼理论,将环境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分别界定为环境行政相对人、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从而严格界定了环境行政诉讼的范围。这种定义未考虑到环境侵害的特殊性,无法为环境侵害的受害方提供有效的司法救济。也有人以为环境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与环境有关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院提起的诉讼,以及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和裁判的活动。较之前定义,其更具科学性。但其认为只有环境行政行为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时,他们方能提起环境行政诉讼,这种观点是否合理,值得商榷。该观点过于强调环境行政诉讼定纷止争的功能,而忽略了其在排除环境侵害方面应该发挥的作用。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个人趋向于认为:所谓环境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环境行政行为可能或已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环境行政争议的活动。

环境行政诉讼的必要性在独立的司法审判的意义上并不完全取决于环境行政争议解决的效率需要,而植根于民主法治和行政法治的发展之所需。在环境行政争议中,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国家行政机关,无论在客观力量上,还是在法律权限上,都可由行政机关解决环境行政争议。与环境行政诉讼相比较,这种环境争议方式无疑更有效率,能使争议得到较快的处理,减少争议解决的成本,且行政机关是环境行政行为的作出者,其最能预见到环境行政行为将产生的后果,在此基础上采取最有效的措施使环境行政纠纷得到妥善的解决。现实中,许多的环境行政争议都是由行政机关解决的。故从解决环境行政争议的效率角度而言,环境行政诉讼并非是不可或缺的。但从我国宪法规定的民主制度来看,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和对公平的追求和判断,来决定是否行使行政救济的请求权和选择行使该请求权的途径。特别是这些主体与行政机关相比,处于劣势地位,当行政机关不正确行使法定权限时,缺乏与行政机关进行抗争的足够力量,故我们不能过于强调环境行政纠纷由行政机关解决。为更好地维护这些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在法律上应为其提供更多的救济手段,扩大救济途径,为他们提供更充分和更公正的保护,故环境行政诉讼又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依行政法治的理念,行政机关运用公权力限制人们的权利或加之以义务负担时,必须严格地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环境行政活动也不例外。

二、我国面临的困境剖析:

我国的环境行政诉讼产生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环境行政诉讼在推动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和促进环保领域依法行政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我国的环境行政诉讼制度已明显滞后于现实的发展,在实践中暴露出了诸多的弊端。

(一)被告多为“影子被告”

为了确定行政诉讼的被告,各国都确立了行政主体理论,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强调每个行政机关的独立性,认为每一个行政机关都是一个独立的行政主体,需要独自承担行政行为的法律责任。但在实际中,这些环境行政主体之间的利益并不完全相同,特别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与其所属的地方同级人民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是非常明显的。加上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与其所属的地方同级人民政府之间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使得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二)原告范围过窄

在我国,行政诉讼的原告是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从而引起诉讼程序发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据行政诉讼法理论,具有起诉资格的人才能成为原告,才能以原告的身份提起行政诉讼。起诉资格是指个人或者团体所享有的在法庭上对他人,尤其是对政府行为提出控告或者以原告身份向法院起诉的法律权利。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要取得行政诉讼的起诉资格,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自身合法权益;第二,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着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即必须承担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据此,只有具体行政行为所直接针对的相对人才具有起诉资格,才能以原告的身份提起行政诉讼。但是很多学者认为,在环境行政诉讼中如果严格依据上述条件确定起诉资格,必将导致原告严重缺位,使大量的违法环境行政行为因起诉受阻而得不到司法审查,从而使得公益妨害得以继续存在下去,受害人得不到法律救济。

(三)受案范围较窄

环境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指对什么样的环境纠纷能提起行政诉讼。这是决定人民法院能否受理环境行政案件的一个关键因素。环境法律规范规定,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只能对环境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处理决定两类环境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第11条对此作了补充,即规定对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而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环境行政行为可以提起诉讼。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环境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以特定的行政作为义务领域为限,并不包括一般的行政作为义务领域,即相对人只能对环境行政主体不履行特定环境行政作为义务(行政主体承担的对特定相对人的行政作为义务)的行政行为起诉,而不能对环境行政主体不履行一般的环境行政作为义务(行政主体承担的对国家和社会而非特定个体的行政作为义务)的行政行为起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规定的不合理性逐渐显现了出来。

(四)被告举证困难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由被告(被诉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诉讼法》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规定,主要是考虑到: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居于主动、有利地位,其举证能力强于原告。但在环境行政诉讼中,情况并非完全如此。由于原告多为实施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行为的企业,它们拥有雄厚的技术和经济实力,特别是对自己所排放的污染物的属性和技术指标了如指掌,而作为被告行政机关却不具备上述能力。加上环境案件中的证据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又多具有潜伏性、流动性、交叉性等特征。因而对于被告行政机关来说,经常很难判断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而《行政诉讼法》又规定,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要对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就必须取得证明排污行为与损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但实际上这些证据是很难取得的。正是因为取证困难,许多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明知企业排放污染物或者明知危害结果是由企业的排污行为造成的,却不敢理直气壮地对其进行处罚,结果导致该处罚的没有罚,该重罚的轻罚,使“依法行政”变为“协商行政”,严重影响了环境行政执法的权威性。

三、立法构想:

既然清楚了问题所在,目前我们该做的就是完善的环境行政诉讼制度。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阅读相关论文,我了解到目前中国的该领域学者,围绕这一目标,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同时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的有益做

法,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立法构想,来完善我国的环境行政诉讼制度:

(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三)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四)确立新的赔偿范围

(五)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诉讼费用分担以及激约机制

(六)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的诉讼时效

(七)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的起诉前置程序

(八)建立专门的环境法院

四、结语: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并有不断恶化的趋势。随着环境民主原则的深人,一种新的环境公共利益维护模式——环境行政公益诉讼随之建立起来。本文着重从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研读目前法学界学者的研究著作,系统总结该领域的最新观点,提出自己的一些关于完善该立法体制的观点和看法,并最终希望我国能建立起完善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使环境权能够得到司法的最终救济,为环境权的具体化提供程序上保障。

篇3:“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文献综述

关键词:省管县,市管县,行政体制改革

“省管县”体制改革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2009年以来, “省管县”体制改革已经先后在不少地方开始试行。但由于实际情况的差异, 再加上“省管县”体制改革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因素的复杂工程, 并不是模仿和照搬就可以完成的。因此, 本文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一方面希望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期望能为我国省管县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国情和体制的不同, 在国外可以说基本不存在市管县的问题, 所以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如何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上。而这个问题与国内研究的“市管县”体制和省直管县市体制有着密切相关, 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总结而言, 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国外的研究中主要围绕着“分权”和“自治”两个中心词展开。

乔治·施蒂格勒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地方政府存在的必要性的两条基本原则, 他在《地方政府功能的有理范围》中提出了这两条原则, 一是与中央政府相比, 地方政府更了解管辖公民的效用与需求;二是国内不同的人们有权对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公共服务进行投票表决。这就说明了地方政府有效地配置资源, 进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理查德·马斯格雷夫 (Richard Abe Musgrave) 明确提出了财政分税制的思想。他从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与经济稳定三大职能出发, 认为地方政府缺乏充足的财力和经济主体的流动性, 后两个职能应由中央政府负责, 而资源配置职能由地方政府负责更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改进。他还指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必要的分权是可行的。种分税制可以称为“财政联邦主义”。奥茨在1972年出版的《财政联邦主义》一书中, 提出了财政分权定理 (oates, w.E.ands.on, 1972) , 埃克斯坦提出“按受益原则分权”的理论, 认为应当根据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来有效地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 并依此作为分配财权的依据。

虽然, “分权”和“自治”是国外地方政府的发展趋势, 但是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地方政府, 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层级的政府, 它们自治模式的差别通常是很大的。

二是, 关于行政区划的研究。国外关于行政区划的研究和实际做法, 也是我国开展“省管县”值得借鉴的地方。

国外对于行政区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地理学或者区域政治学、公共行政学领域, 此外也有管理学、城市学方面的学者积极参与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例如, 美国政府与学术界对大都市区的行政区划与行政效率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 美国政府为了提高管理与行政效率, 在都市区建立了政府组织 (林涛, 1997) 。此种做法后来也为欧洲不少国家所借鉴。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 (Francois Perroux) 、布代维尔 (J.B.Boudeville) 等共同提出了“增长极”理论, 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 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 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 以带动经济发展。日本地理学权威杂志《地理》 (1997:9) 刊登了片柳勉的“上城市合并后都市结构的变化”一文, 详细地分析了两个城市合并的过程与规划布局问题。

可见, 行政区划问题的研究是多学科共同参与完成的, 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工程。

二、国内科学研究现状

就现有文献来看, 我国“省管县”体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从行政管理体制——纵向层级管理体制方面和财政的管理体制两个方面的研究居多。如王英津 (2005) 在《市管县体制的利弊分析及改革思路》一文中指出, 市管县体制增加了行政机构, 扩编了行政人员;增加了行政层级等。庞明礼、李明强在《“省管县”: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的趋势?》一文中对“市管县”体制的又来和弊端进行了梳理, 指出现行“市管县”体制存在着城乡悖论、财政悖论、效率悖论的问题, 已经背离了当初设置“市管县”的初衷。

从经济角度方面: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基础方面看, 计划经济是“市管县”体制存在的经济基础和制度保障, 罗湘衡 (2009) 认为“市管县”体制是计划经济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自然延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会对“市管县”的体制提出挑战, 转而向“强县扩权”“省直管县”的方向发展。二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市管县”的“行政区划经济”的封闭型, 严重阻碍了区域的发展。汪庆希 (2002年) 在《行政区划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一文中指出, 作为上层建筑的行政区划应当有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观点。

还有一部分学者, 从法律的角度出发研究, 如郑磊 (2007) 认为地级市是人为地在宪法框架以外形成的, “市管县”体制实质上是不符合宪法规定——地方政府实行省、县 (市) 、乡的三级管理体制, 而“强权扩县”, “省管县”政策则扮演着对行政区划的纠正, 维护宪法规范的角色。

现阶段“省管县”体制改革模式的尝试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我国是否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政府和学术界仍处于讨论之中, 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绝大部分的研究是在分析“市管县”体制由来、历史作用的基础上, 着重强调“市管县”体制的弊端, 讨论“省管县”体制的意义, 并给出可供选择的改革措施, 主张“扩权强县”, 实行“省管县”体制。如戴军 (2009) 指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加快完善, 为“省管县”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物质保障”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 为“省管县”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 庞明礼 (2009) 指出此次的“省管县”体制改革也具备理论支撑——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动态匹配;而另外有的学者从浙江省“省管县”的成功出发, 主张在全国其他省份也应实行“省管县”的行政变革, 而各省的主政者也纷纷迈出了实践步伐。

第二类, 则是部分学者主张“省管县”体制的推行应该谨慎。

陈翻 (2009) 从管理幅度过大, 社会规制力下降等理论角度和“浙江模式”、“海南模式”的特殊性的实践角度分析, 认为目前还不成熟, 如果贸然进行只会增加成本, 造成曲折。

但是不管怎么说, 减少政府管理层级, 提高行政效率是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改革现行“市管县”体制实行“省管县”体制不失为我国体制改革的一种大胆探索, 只是至于“怎么”实施, “何时”实施还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三、小结

纵观现有文献, 尤其是关于“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 仍存在着几方面的不足。

1.该领域的研究以理论层面的研究居多, 缺乏与行政区划实际改革的联系, 都是对工作开展后的总结较多, 其实践的应用性并不是很强。

2.现有“省管县”的研究更多的反映的是宏观层面, 对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这种情况首先反映在对国家行政区划变革的讨论占据主流, 而对地方政府改革措施的探讨上比较缺乏, 其次, 对于问题的讨论, 大多都是空洞的泛泛而谈, 不容易把握问题的实质, 因此就很难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突出表现为缺乏以一种评判标准对行政区划展开的研究。

3. 该领域的现有研究资料收集方法比较单一, 主要是依赖于既有的文献资料、实地访谈、参与观察等其他资料收集方法的使用还很匮乏。

参考文献

[1]武玉坤.侯一麟.成就玉问题:十年来县域管理体制研究述评[J].理论学刊, 2009, (5) :49~53.

[2]陈翻.“省管县”在全国推行的不成熟性分析[J].经济师, 2009 (7) :48~49

[3]庞明礼.“省管县”: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的趋势·[J].中国行政管理, 2007 (6) :21~25.

[4]郑磊.论“强县扩权”的宪法空间—基于宪法文本的思考[J].法治研究, 2007, (8) :3~11.

[5]周振鹤.行政区划史研究的重要意义[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1 (2) :44~49.

[6]孙玉学.强县扩权与省管县 (市) 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 2007 (6) :17~20.

[7]刘君德.理性认识和推进“强县扩权”[J].决策咨询, 2004 (7) :10~12..

篇4:我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文献综述

关键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问题思考;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57-01

随着近年来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的文章有不少,本文尝试着梳理各位学者的意见。

一、产权

对于产权,学术界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西方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对产权做了不同的解释。德姆塞茨(1989)从产权的功能来定义产权,认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它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与它使人们在与别人的交换中形成了合理的预期。”[1]诺斯(1991)则从行为性的角度来研究产权,他认为“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排他性权力。”[2]既强调了产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权主体排斥他人的关系,又强调了产权的功能化行为——排他性行为。英国学者巴泽尔(1997)从法律角度理解产权,认为它是“人们对不同财产的各种产权包括财产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3]。巴泽尔认为产权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制度规则,是人们用来确认资产权利的一种方式。产权经济学大师阿尔钦(1987)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4]即一方面产权是在国家强制实施下,保障人们对资产拥有权威的制度形式;另一方面,产权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人们对资产能够拥有权威的社会强制机制。由此来定义产权,可以将产权理解为由政府强制和市场强制所形成的两方面相互统一的权利。菲吕博腾和佩杰维奇(1994)對产权的定义更具有借鉴意义,他们指出产权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并把产权视为一种经济性质的权力,是人们在使用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经济、社会性质的关系[5]。总的来说,产权就是人们对自己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而产权制度就是关于财产权利划分的规则和人们行使财产权利的行为准则。

二、农村产权制度

农村产权制度是调节农村各种各样财产关系的制度总称,由于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资源,集体经济是最突出的经济特色,因此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是农村产权制度的核心,主要包括农村土地管理和经营制度、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制度等,主要产权包括所有权、承包权、经营使用权、收益权、分配权等多项权利。

近年来,诸多学者对我国的农村产权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一是农村产权制度的界定。李胜兰(2004)从两个方面对农村产权制度进行了划分,一是农业生产,其产权制度的核心主要是土地。二是非农业生产,其产权制度的核心是乡镇企业。李胜兰认为,农地产权是农村产权制度演化的主线,正是由于农地产权发生了变化,才引发了从农业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演变,在这过程中出现了社队企业,并逐渐演变成为乡镇企业。由此看以看出,农村产权制度的核心是农地产权制度[6]。温铁军(2005)从资源环境对产权制度的制约,以及国家制度的变迁对产权制度的影响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待中国的三农问题,并将农村产权制度划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农地产权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以及乡镇企业产权制度[7]。

二是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刘华富(2008)认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保护耕地,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无缝对接,进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8]。厉以宁(2008)认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宅基地管理制度。”[9]厉以宁指出农村金融服务严重滞后使得农村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而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缓慢又是因为受到了现行的农村产权制度的制约。

三是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佚名(2013)提出当前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依然是农村土地所有权的问题,中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功的关键,是要实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农民家庭经营承包权的分离,从而降低集体所有权实施的成本,并通过建立新型的经营体系来实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10]。科斯和王宁(2013)指出,建立新型经营体系的基础是农民流转承包经营权,但是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强迫农民流转土地。政府要提供社会化服务和培育市场,充分发挥要素组织功能。同时,要建立立体式复合型的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11]。谭渊(2013)在西方的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农村产权制度的演变历程,提出要想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产权制度的发展,就要建立完善的土地使用流转制度、集体土地产权登记制度,以及完善与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12]。刘可(2014)认为目前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产权交易规则制定滞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不规范等,所以必须要尽快修订法律、完善政策、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创新、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

上述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我国农村的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详实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德姆塞.产权论[J].经济学译丛,1989(7).

[2]道格拉斯 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2l.

[3]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阿尔钦.产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5]E.菲吕博腾、S.佩杰威齐.产权与经济理论:一个近期文献的综述[M].上海:三联书店,1994:204.

[6]李胜兰.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城镇化发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2、38、44、53、54、55.

[7]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M].北京:三联书店,2005:95、37、37、43、345

[8]刘华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条件、内容及功效分析[J].天府新论,2008,(12):45-50.

[9]厉以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9-6.

[10]佚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3-12-25.

[11]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M].徐尧,李哲民,译.上海:中信出版社,2013:189.

[12]谭渊.都江堰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3.

篇5:行政区划改革之50个省级行政区

一 直辖都、市 北京都【不属于行政区级别】

北京作为首都扩展势在必行 可以环首都经济圈为基础再加以扩展 北京都 简称京 行政范围 北京市

廊坊市【大厂县 香河县 三河市 廊坊市区 霸州市 永清县 固安县】 保定市【涿州市 高碑店市 定兴县 涞水县 易县 涞源县】

张家口市【涿鹿县 怀来县 赤城县 蔚县 阳原县 张家口市区 崇礼县】 承德市【滦平县 丰宁县 隆化县 围场县】 大连市

作为东北的最大的出海口 最大的经济中心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 大连最可以成为直辖市 大连市 简称连 行政范围 大连市

营口市【鲅鱼圈区 盖州市】 丹东市【丹东市区 东港市】 青岛市

青岛市有三次划为直辖市的历史 建立直辖市有利于山东半岛的一体化 青岛市 简称胶 行政范围

青岛市 潍坊市 烟台市 威海市 上海市

上海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面积较小且发展拉动及影响不足 扩展是成为上海近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 上海市 简称申 行政范围

上海市 宁波市 嘉兴市 湖州市 舟山市 苏州市 无锡市 常州市 南通市 九江市

九江地处大城市空地 也是内陆良港 只需划长江以北部分地区 即可建成大都市 九江市 简称九 行政范围

九江市【除修水县】 安庆市【宿松县】

黄冈市【武穴市 黄梅县】 黄石市【阳新县】 格尔木市

格尔木是中国的盐湖城 是西部的地理 铁路 交通中心 内地支援南疆及西藏地区的前进基地 建立格尔木市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格尔木市 简称格 行政范围

海西州【除唐古拉山镇】 重庆市

经过10多年的发展 重庆的经济实力今非昔比 具备了扩充能力 可以将全部的三峡划入重庆 重庆市 简称渝 行政范围

重庆市 恩施州 宜昌市 神农架林区 厦门市

厦门面积过小 起不到海峡西岸经济中心作用 将厦门扩大并升级为直辖市有利于中央发挥对台关系的主导作用 厦门市 简称鹭 行政范围

厦门市 漳州市

9兰州市

兰州能够更好的辐射西北地区 兰州市 简称兰 行政范围

兰州市 临夏州 定西市【临洮县】 天津市

将河北省的渤海沿岸划归天津 这样有利于渤海湾港口的协调发展 并进一步确立天津的北方中心地位 天津市 简称津 行政范围

天津市 唐山市 秦皇岛市 承德市【承德市区 承德县 兴隆县 宽城县平泉县】

沧州市【黄骅市 海兴县 南皮县 沧县 沧州市区 清县 盐山县 孟县】

11广州市

广州作为珠三角的中心有必要直辖 广州市 简称穗 行政范围

广州市 佛山市 江门市 中山市 珠海市 深圳市 惠州市 东莞市

二 东北地区与东部内蒙古

1东部内蒙古分划东北明细表

内蒙古行政区以呼和浩特为首府 东西 2400公里 南北宽度400公里左右 面积118 万平方公里的民族自治区域 由于受高原山地面积广 东西间交通不便和省级行政区划的历史变更等条件影响 使全区急切要求分划 东部内蒙古包括 呼伦贝尔市 兴安盟 通辽市 赤峰市 呼伦贝尔市可划入黑龙江省 兴安盟可划入吉林省

通辽市 赤峰市可划入辽宁省 黑龙江省 简称黑

省会哈尔滨 行政范围

黑龙江省 呼伦贝尔市

哈尔滨市 不变 伊春市不变 牡丹江市不变 黑河市不变

大庆市【大庆市 绥化市 齐齐哈尔市】

佳木斯市【佳木斯市【除桦南县】鹤岗市 双鸭山市【集贤县】】

七台河市【七台河市 鸡西市 双鸭山市【除集贤县】佳木斯市【桦南县】】 呼伦贝尔自治市【呼伦贝尔市 大兴安岭地区】 吉林省 简称黑 省会长春 行政范围

吉林省 兴安盟 铁岭市【西丰县】

长春市【长春市 吉林市】

四平市【四平市 松原市【长岭县】】 通化市【通化市 辽源市 铁岭市【西丰县】白山市】 松原市【松原市【除长岭县】白城市】 延吉自治市【延边州【除珲春市】】 珲春市【延边州【珲春市】】

4辽宁省 简称辽 省会沈阳

辽宁省【除铁岭市西丰县】赤峰市 通辽市

沈阳市【沈阳市 铁岭市【除西丰县】抚顺市【抚顺市区 抚顺县】辽阳市【灯塔市】阜新市 锦州市【黑山县】】

鞍山市【鞍山市【除岫岩县】辽阳市【除灯塔市】营口市【营口市区 大石桥市】 盘锦市 锦州市【除黑山县】】

本溪自治市【本溪市 抚顺市【清源县 新宾县】丹东市【凤城市 宽甸县】】 赤峰自治市不变 通辽自治市不变

葫芦岛市【葫芦岛市 朝阳市】

大连市

三 西北地区与西南部内蒙古

1西南部内蒙古分划西北明细表

西南部内蒙古包括阿拉善盟 鄂尔多斯市 乌海市 阿拉善盟划入改建甘肃省

鄂尔多斯市 乌海市划入新建河套自治区

2改建甘肃省 简称凉 省会酒泉 行政范围

酒泉市 武威市 金昌市 张掖市 嘉峪关市 阿拉善盟

酒泉市【酒泉市 嘉峪关市 额济纳旗】 武威市【武威市 金昌市 阿拉善左旗】 张掖市【张掖市 阿拉善右旗】

3新建陇西省 简称陇 省会天水 行政范围 定西市【除临洮县】天水市 固原市 陇南市平凉市【静宁县 庄浪市】中卫市【海原县 中卫市区】甘南州【舟曲县】

白银市【白银市 中卫市【海原县 中卫市区】】

天水市【天水市 定西市【除临洮县】平凉市【静宁县 庄浪县】】 陇南市【陇南市 甘南州【舟曲县】】 固原市不变

4新建河南自治区 简称河 首府银川 行政范围

中卫市【中宁县】石嘴山市 银川市 吴忠市 乌海市 鄂尔多斯市 榆林市

银川市【银川市 石嘴山市 吴忠市 乌海市】 榆林市不变

鄂尔多斯市不变

5陕秦省【陕西省更名 避免山陕谐音】 简称秦

省会长安【西安】 行政范围

西安市 商洛市 咸阳市 铜川市 渭南市 延安市 庆阳市平凉市【除静宁县 庄浪县】宝鸡市

长安市【西安市 咸阳市 铜川市 渭南市】 商洛市不变 宝鸡市不变 延安市不变

庆阳市【庆阳市平凉市【除静宁县 庄浪县】】

兰州市

四 华北地区 绥远自治区 简称绥

首府呼和浩特

行政范围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巴彦淖尔市 乌兰察布市 锡林郭勒盟 大同市【天镇县】张家口市【剩余部分】

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市 乌兰察布市 大同市【天镇县】张家口市【剩余部分】】 锡林郭勒市不变

包头市【包头市 巴彦淖尔市】 冀州省 简称冀

省会石门【石家庄更名 为避免其名称不城市化】 行政范围

石家庄市 衡水市 邯郸市 邢台市 沧州市【剩余部分【除东光县 吴桥县】】保定市【剩余部分】廊坊市【剩余部分】安阳市 濮阳市【除台前县 范县】新乡市 鹤壁市

石门市不变

衡水市【衡水市 沧州市【东光县 吴桥县】】

保定市【保定市【剩余部分】沧州市【剩余部分】廊坊市【剩余部分】】 邯郸市【邯郸市 邢台市】

安阳市【安阳市 鹤壁市 濮阳市【除台前县 范县】新乡市】 山西省 简称晋 省会太原 行政范围

太原市 阳泉市 吕梁市 忻州市 长治市 晋城市 晋中市 临汾市 运城市 济源市 焦作市 朔州市 大同市【除】

太原市【太原市 晋中市 阳泉市】 吕梁市不变 忻州市不变

焦作市【焦作市 济源市】 运城市【运城市 临汾市】 晋城市【晋城市 长治市】 中原省 简称豫 省会郑州 行政范围

郑州市 开封市 许昌市 洛阳市 三门峡市 周口市 漯河市平顶山市【除舞钢市】商丘市【宁陵县 民权县 睢县 柘城县】

郑州市【郑州市 开封市 商丘市【宁陵县 民权县 睢县 柘城县】】 洛阳市【洛阳市 三门峡市】

许昌市【许昌市 周口市 漯河市平顶山市【除舞钢市】】

天津市

五 华西地区

华西地区的省区面积过大 不便于管理 应将西部面积最大的省区拆分 分别建立新省区 1 新疆分划南北疆

天山是区分南北疆的一条天然的地理界线及分水岭 因天山阻隔 南北疆的各垄断系统长期以来都可独立组网运行 可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按天山分为南北疆自治区 南疆自治区 简称塔 首府喀什 行政范围

喀什地区 阿克苏地区 图木舒克市 阿拉尔市 和田地区 巴音郭勒州 克孜勒州

喀什市【喀什地区 图木舒克市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 阿克苏市【阿克苏地区 阿拉尔市】 和田市不变 库尔勒市不变 北疆自治区 简称准

首府乌鲁木齐 行政范围

乌鲁木齐市 五家渠市 昌吉州 吐鲁番地区 哈密地区 克拉玛依市 石河子市 伊犁州 博尔塔拉州

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市 五家渠市 昌吉州】 吐鲁番市【吐鲁番地区 哈密地区】 伊宁市【伊犁州本部 博尔塔拉州】 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市 塔城地区】 阿勒泰市不变 西藏分划内卫藏

西藏可恢复清朝时即有的卫内藏 恢复内卫藏可大大增加国家对内卫藏直接的财政转移 从而大大加快内卫藏的发展 卫藏自治区 简称卫 首府拉萨 行政范围

拉萨市 乃东地区 林芝地区 昌都地区 那曲地区【安多县 那曲县 巴青县 比如县 索县 聂荣县】

拉萨市不变 林芝市不变 昌都市不变

那曲市【那曲地区【安多县 那曲县 巴青县 比如县 索县 聂荣县】】 内藏自治区 简称内

首府日喀则 行政范围

日喀则地区 阿里地区 那曲地区【剩余部分】

日喀则市【日喀则地区【除特巴县】】

阿里市【阿里地区 那曲地区【剩余部分】日喀则地区【特巴县】】 青海自治区 简称青 首府西宁 行政范围

西宁市 海东地区 黄南州 海北州 海南州 果洛州 甘南州【除舟曲县 迭部县】

西宁市【西宁市 海东地区 海北州【门源县】】 青海湖市【海北州【除门源县】海南州】 同仁市不变 玛沁市不变

合作市【甘南州【除舟曲县 迭部县】】 玉树三江源自然景观保护区 简称玉 行政范围

玉树州 海西州【唐古拉山镇】

格尔木市

六 西南地区

1丽江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保护区 简称丽 行政范围

丽江市 迪庆州 怒江州 云南自治区 简称滇 首府昆明 行政范围

昆明市 楚雄州 玉溪市 曲靖市 红河州 文山州【除富宁县】百色市【隆林县 西林县】

昆明市不变 楚雄市不变 玉溪市不变 曲靖市不变 元阳市不变

文山市【文山州【除富宁县】百色市【隆林县 西林县】】 澜沧江自治区 简称澜 首府保山 行政范围

保山市 临沧市 普洱市 西双版纳州 德宏州 大理州

保山市不变 临沧市不变 普洱市不变

西双版纳市不变

潞西市【德宏州【除瑞丽市】】 大理市不变

瑞丽市【德宏州【瑞丽市】】 西康自治区 简称康 首府汶川 行政范围

甘孜州 阿坝州 凉山州 攀枝花市 雅安市 甘南州【迭部县】

汶川市【阿坝州 甘南州【迭部县】】 康定市不变

西昌市【凉山州 攀枝花市】 雅安市不变 贵州自治区 简称黔 首府贵阳 行政范围

贵阳市 铜仁地区 毕节地区 遵义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六盘水市 安顺市 黔南州 黔西南州 黔东南州 昭通市 怀化市【新晃县】

贵阳市不变

铜仁市【铜仁地区 怀化市【新晃县】】 毕节市不变 遵义市不变

泸州市【泸州市 宜宾市】 六盘水市不变 安顺市不变 都匀市不变 兴义市不变 凯里市不变 昭通市不变 四川省 简称蜀 省会成都 行政范围

安康市 汉中市 广元市 绵阳市 德阳市 成都市 遂宁市 资阳市 内江市 南充市 广安市 达州市 巴中市 眉山市 乐山市 自贡市 雅安市【名山县】

成都市【成都市 德阳市 绵阳市 乐山市 资阳市 自贡市 内江市 遂宁市 雅安市【名山县】】 安康市不变 汉中市不变 广元市不变 南充市不变 广安市不变 达州市不变 巴中市不变

重庆市

七 华中地区 湖北省 简称鄂 省会武汉 行政范围

荆州市 荆门市 天门市 仙桃市 潜江市 武汉市 咸宁市 鄂州市 孝感市 黄冈市【除武穴市 黄梅县】黄石市【除阳新县】安庆市【除宿松县】池州市

武汉市【武汉市 咸宁市 鄂州市 孝感市 黄冈市【除武穴市 黄梅县】黄石市【除阳新县】】

荆州市【荆州市 荆门市 天门市 仙桃市 潜江市】 安庆市【安庆市【除宿松县】池州市】 湖南省 简称湘 省会长沙 行政范围

长沙市 株洲市 湘潭市 益阳市 岳阳市 常德市 娄底市 邵阳市【除武冈市 新宁县 洞口县 绥宁县 城步县】衡阳市 萍乡市 永州市 郴州市 贺州市【富川县】

长沙市【长沙市 株洲市 湘潭市 益阳市 岳阳市 常德市 娄底市 邵阳市【除武冈市 新宁县 洞口县 绥宁县 城步县】衡阳市 郴州市【安仁县】萍乡市】 永州市【永州市 贺州市【富川县】】 郴州市【除安仁县】 江西省 简称赣 省会南昌

行政范围 南昌市 上饶市【除婺源县】景德镇市 九江市【修水县】吉安市 宜春市 新余市 抚州市 鹰潭市 赣州市【除宁都县 兴国县 石城县】

南昌市不变

新余市【新余市 宜春市 九江市【修水县】】

抚州市【抚州市 鹰潭市 赣州市【宁都县 石城县】】 上饶市【上饶市【除婺源县】景德镇市】 吉安市【吉安市 赣州市【兴国县】】 襄宛省 简称襄 省会襄樊

行政范围 襄樊市 十堰市 随州市 信阳市平顶山市【舞钢市】南阳市 驻马店市

襄樊市【襄樊市 随州市】 十堰市不变 南阳市不变 信阳市不变

驻马店市【驻马店市平顶山市【舞钢市】】 沅江自治区 简称沅 首府吉首 行政范围

湘西州 张家界市 怀化市【除新晃县】 邵阳市【武冈市 新宁县 洞口县 绥宁县 城步县】

吉首市【湘西州 怀化市【沅陵县】】

怀化市【怀化市【除沅陵县】邵阳市【武冈市 新宁县 洞口县 绥宁县 城步县】】 武陵源市【张家界市】

九江市

八 华南地区 广东省 简称粤 省会梧州 行政范围

肇庆市 韶关市【除南雄市 新丰县 始兴县 君源县】清远市 云浮市 梧州市 贺州市【除富川县】阳江市 茂名市

梧州市【梧州市 贺州市【除富川县】肇庆市【封开县】】 肇庆市【肇庆市【除封开县】云浮市】 茂名市【茂名市 阳江市】

韶关市【韶关市【除南雄市 新丰县 始兴县 君源县】清远市】 广西自治区 简称桂 首府南宁 行政范围

南宁市 崇左市 钦州市 防城港市 北海市 玉林市 湛江市 贵港市 来宾市 河池市 柳州市 桂林市 文山州【富宁县】百色市【除隆林县 西林县】

南宁市【南宁市 贵港市 来宾市】 钦州市【钦州市 防城港市 崇左市】 北海市【北海市 玉林市 湛江市】 柳州市【柳州市 桂林市】

百色市【文山州【富宁县】百色市【除隆林县 西林县】】 河池市不变 海南省 简称琼 省会海口

行政范围不变

海口市【海口市 琼海市 文昌市 定海县 屯昌县 临高县 詹州市】 三亚市【三亚市 东方市 陵水县 保亭县 琼中县 白沙县 昌江县 乐东县 五指山市】

三沙市【三沙市【除太平岛】】 香港特别行政区 简称港

行政范围不变 澳门特别行政区 简称澳

行政范围不变

广州市

九 东南地区 福建省 简称闽 省会福州 行政范围

福州市【除马祖岛】宁德市 莆田市 泉州市【除金门县】南平市 三明市

福州市【福州市【除马祖岛】宁德市】 泉州市【泉州市【除金门县】莆田市】 土楼市【南平市 三明市】 潮汕省 简称潮 省会汕头 行政范围

汕头市 汕尾市【除东沙群岛】揭阳市 潮州市 梅州市 河源市 赣州市【除宁都县 兴国县 石城县】龙岩市

汕头市【汕头市 潮州市 汕尾市【除东沙群岛】揭阳市】 梅州市【梅州市 河源市 韶关市【始兴县 君源县】】

瑞金市【赣州市【除宁都县 兴国县 石城县】龙岩市 韶关市【南雄市 新丰县】 台湾特别行政省 简称台 省会台北 行政范围

台湾省 福州市【马祖岛】泉州市【金门县】汕尾市【东沙群岛】三沙市【太平岛】

台北市【台北市 新北市 基隆市 桃园县 宜兰县】

台中市【台中市 新竹市【市县合并】苗栗县 马祖岛】

台南市【台南市 彰化县 南投县 花莲县 云林县 嘉义市【市县合并】 高雄市【高雄市 屏东县 金门县 澎湖县 东沙群岛 太平岛 台东县】

厦门市

十 江南地区 浙江省 简称浙 省会杭州 行政范围

黄山市 宣城市 上饶市【婺源县】绍兴市 台州市 温州市 丽水市 衢州市 金华市 杭州市

杭州市【杭州市 绍兴市】

徽州市【黄山市 宣城市 上饶市【婺源县】】 温州市【温州市 台州市】

金华市【金华市【除义乌市 浦江县 东阳市 磐安县 永康市】衢州市 丽水市】 义乌市【金华市【义乌市 浦江县 东阳市 磐安县 永康市】】 扬子江省 简称扬 省会南京 行政范围

南京市 镇江市 扬州市 台州市 盐城市 淮安市 马鞍山市 芜湖市 巢湖市 滁州市【除凤阳县】铜陵市 合肥市 六安市

南京市【南京市 镇江市 扬州市 滁州市【天长市】马鞍山市】 芜湖市【芜湖市 巢湖市 铜陵市】 盐城市【盐城市 泰州市】 淮安市不变

合肥市【合肥市 六安市 滁州市【除凤阳县 天长市】】

上海市

十一 华东地区 淮海省 简称淮 省会徐州 行政范围

阜阳市 亳州市 蚌阜市 淮南市 淮北市 宿州市 宿迁市 连云港市 日照市 临沂市 枣庄市 徐州市 商丘市【剩余部分】济宁市【微山县】

徐州市【商丘市【剩余部分】徐州市【除新沂市】淮北市 宿州市 宿迁市【除沭阳县】】

阜阳市【阜阳市 亳州市】 蚌阜市【蚌阜市 淮南市】

枣庄市【枣庄市 济宁市【微山县】临沂市【除莒南县 临沭县】】

连云港市【连云港市 日照市 临沂市【莒南县 临沭县】徐州市【新沂市】宿迁市【沭阳县】】 山东省 简称齐 省会济南 行政范围

济宁市【除微山县】菏泽市 濮阳市【台前县 范县】聊城市 泰安市 德州市 济南市 莱芜市 淄博市 东营市 滨州市

济南市【济南市【除商河县】滨州市【邹平县】淄博市 莱芜市 泰安市】

聊城市【聊城市 德州市【除庆云县】濮阳市【台前县 范县】济南市【商河县】】 东营市【东营市 滨州市【除邹平县】德州市【庆云县】】 济宁市【济宁市【除微山县】菏泽市】

青岛市

十二 各省区市简介 各省区都市名称 直辖都 北京 直辖市

天津 大连 青岛 上海 厦门 广州 九江 重庆 格尔木 兰州 自治区

北疆 南疆 卫藏 内藏 西康 澜沧江 河南 云南 广西 贵州 绥远 青海 沅江 省

甘肃 陇西 陕秦 四川 湖南 湖北 襄宛 中原 山西 冀州 山东 淮海 浙江 广东 辽宁 吉林 潮汕 福建 扬子江 黑龙江 自然景观保护区

玉树三江源 丽江三江并流 特别行政区 香港 澳门 特别行政省 台湾 各省区省会 首府 自治区

乌鲁木齐 喀什 拉萨 日喀则 汶川 保山 银川 昆明 南宁 贵阳 呼和浩特 西宁 吉首 省

酒泉 天水 西安 成都 长沙 武汉 襄樊 郑州 太原 石门 济南 徐州 杭州 梧州 沈阳 长春 汕头 福州 南京 哈尔滨 特别行政省 台北 各省区都市简称 直辖都 京 直辖市

津 连 胶 申 鹭 穗 九 渝 格 兰 自治区

准 格 卫 内 康 澜 河 滇 桂 黔 绥 青 沅 省

凉 陇 陕 蜀 湘 鄂 襄 豫 晋 冀 齐 淮 浙 粤 辽 吉 潮 闽 扬 黑 自然景观保护区 玉 丽

特别行政区 港 澳

特别行政省 台

最终我国将形成 一都【北京都不属于行政区级别】 十市 十三自治区 二十省 二自然景观保护区 二特别行政区 一特别行政省 共50个行政区

十三 关于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省】自然景观保护区 民族自治区

对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或地理形势进行调整 而应该更多从战略高度如对外界的影响等进行规划 内蒙古 新疆 西藏 广西 宁夏的分划可逐步进行 分划的地区可暂时为名义上的 建立民族地区维系部门 在逐步适应后再行撤销

云南 贵州 沅江 西康 青海 澜沧江这六个新建的民族自治区主要是为当地各个民族而考虑 贵州 湘西主要有苗族 土家族 青海主要有藏族 澜沧江主要有白族 傣族 云南主要有彝族 这些地方还各有其他民族 自治是很需要的 河南比较特殊 属于两个民族自治区兼容到一起 为体现民族平等 自治区将不带民族称号 特别行政区【省】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采取了高度自治50年 但50年远远不够 应采取100年保持高度自治制度 广州市应与澳门共同开发横琴岛 与香港共同开发万山群岛 台湾特别行政省

台湾自1945年之后一直保持高度自治 没有与大陆脱离 但台湾除台湾省外还控制有马祖岛【福州】金门岛【泉州】东沙群岛【汕尾】太平岛【三沙】 可将上述4岛正式划入台湾特别行政省 自然景观保护区

丽江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保护区 保护的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 全世界孑遗生物的标本区 玉树三江源自然景观保护区 是中华水塔 也是全世界重要的水源地 有责任也有必要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保护

十四 优先发展地域 副省级城市25 哈尔滨 酒泉 长安 成都 长沙 武汉 郑州 石门 济南 徐州 杭州 沈阳 长春 汕头 福州 南京 喀什 昆明 银川 南宁 太原 西宁 海口 台北 襄樊 计划单列市20 温州 泉州 连云港 盐城 东营 鞍山 珲春

呼伦贝尔 钦州 北海 三沙 洛阳

克拉玛依 瑞金 安阳 包头 榆林

鄂尔多斯 西昌 大庆

3经济特区15 汕头 喀什 温州 连云港 东营 珲春

呼伦贝尔 楼兰 北海 三沙 瑞丽

克拉玛依 包头 榆林

鄂尔多斯 经济区20 山东半岛经济区【华东地区】【青岛】 泛扬子江经济区【江南地区】【上海】 泛珠三角经济区【华南地区】【广州】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南地区】【厦门】 长江中游经济区【华中地区】【九江】 东北平原经济区【东北地区】【大连】 中原--襄宛经济区【中原省 襄宛省】【郑州】 华北平原经济区【冀州省 山东省 中原省 山西省】【安阳】

环首都经济区【北京都 天津市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冀州省 辽宁省】【北京】 云岭经济区【云南自治区 澜沧江自治区 贵州自治区 丽江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保护区】【昆明】

陕秦—陇西经济区【陕秦省 陇西省】【长安】

北部湾经济区【广西自治区 云南自治区 海南省 贵州自治区】【北海】 黄河上游经济区【陕秦省 兰州市 甘肃省 河南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兰州】 天山经济区【北疆自治区 南疆自治区】【喀什】 青康藏高原经济区【卫藏自治区 内藏自治区 青海自治区 西康自治区 格尔木市 玉树三江源自然景观保护区】【格尔木】

长江上游经济区【四川省 重庆市 云南自治区 澜沧江自治区 贵州自治区 丽江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保护区】【重庆】

巴蜀经济区【四川省 重庆市 西康自治区 贵州自治区】【重庆】 陕秦--四川经济区【陕秦省 四川省 重庆市】【重庆】 环渤海经济区【天津市 辽宁省 山东省 大连市 青岛市】【天津】

华西经济区【格尔木市 卫藏自治区 内藏自治区 青海自治区 西康自治区 甘肃省 南疆自治区 北疆自治区】【格尔木】

十五 下级行政区划改革

篇6:我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文献综述

西方学者在政治理论和民主理论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公众参与作为政治理论和民主理论的核心概念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被提及。关于行政听证会, 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国外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以下就是笔者对国外研究现状的几个问题进行综述:

1.1 有关行政听证会的研究

笔者以“Public Hearings”和“Administrative Hearings”作为关键词, 在外文数据库中搜索到了几千篇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 大部分的文章是对各地召开的听证会结果进行公布与总结。总结的内容包括听证会的参与人、相关部门提出的意见以及听证会召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等。也有一部分文章注重对行政听证会的功能进行探讨。如《Public hearings in Thailand's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effective participations》一文探讨了听证会是否能够成为解决泰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冲突的有效载体。文章作者认为听证会的性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包括公众的参与、管理机构和听证会召开过程所需要的资源等。文章提出了公众满意是评价听证会效果的重要参考因素。《Seeking Justice:Citizens’Use of Fair Hearings to Correct Errors in Public Welfare Bureaucracies》一文论述了行政听证会对于公众与政府的意义。文章强调, 听证会的召开有利于确保政策制定的公平性, 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从收集到的文献来看, 国外特别注重对行政听证会相关信息的公布与总结, 对行政听证会的作用也做了较多的论述。然而, 对于行政听证会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得比较少。

1.2 有关公众参与价值的研究

美国学者B·盖伊·彼得斯在其著作《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的第三章谈到了参与式国家的理念。他在书中对不同学者关于参与式国家这一理念的看法做了阐述。书中注重对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方面是针对政府组织中的员工的参与, 即授权问题。他认为“要使政府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实现, 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励那些一向被排除在决策范围外的政府组织成员, 使他们有更大的个人和集体参与空间。”另一方面是针对公众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参与价值与弊端。书中提到:“官僚体制内的专家无法获得制定政策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甚至得不到正确的信息。因此, 如果排除公众对重要决策的参与, 将会造成政策上的失误。”美国学者史蒂文·科恩与威廉·埃米克所著的《新有效公共管理者:在变革的政府中追求成功》 (第二版) 从价值的层面谈公众的参与问题。文中提出来政府需要与公众接触的两个原因:一是争取公众对组织项目的支持;二是避免政府组织遭遇政治反对。文中也就如何处理与公众关系的方法进行了阐述。作者在文中强调了听证会在政府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认为公众参与听证会可以“为组织赢得支持, 为组织创造开放、精干的形象”。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在《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一书中也提到了公众参与的价值。作者认为, 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政府面临的困难和危机越来越多, 包括政治上的问题, 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等等。这些复杂的困难政府无法独立解决, 因此需要走第三条道路——公民社会。作者认为对公民社会的培育是第三条道路的重要内容。书中提到:“政府可以同公民社会中的机构结成伙伴关系, 采取共同行动来推动社会的复兴和发展。”美国学者卡罗尔·佩特曼的著作《参与和民主理论》以参与和民主理论关系为线索, 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参与民主理论。佩特曼对传统的以精英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民主理论进行的批判。他认为:“对民主的参与能够促进人类的发展, 提高人们的政治效能感, 减少人们对于权力中心的疏离感, 培养对公共问题的关注, 有利于形成一种积极的、富有知识的并能对政府事务具有敏锐兴趣的公民, 从而有助于一个参与性社会的形成。”此外, 西方学者科恩在其所著的《论民主》, 卢梭所著的《社会契约论》中都谈及公众参与对于政府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西方学者在对公众参与价值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然而他们的研究侧重于公众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 研究视角主要采用政治学的研究视角, 对于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探讨, 只是分散于各著作当中。

1.3 有关公众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公共政策中的公共参与问题已做了深入的分析。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学者是美国的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其著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从操作层面来谈公民的参与问题。托马斯教授采用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进行思考并解释在不同的决策情况下, 选择怎样的范围和深度的公民参与。托马斯的另一本著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也是对以上问题的回应。国外学者对于公众参与问题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发展到了实践层面, 有一些公众参与的理论已被实践所印证。他们意识到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也将公众参与的理念运用到管理实践当中, 却忽视了对公众参与积极性方面的探讨。

2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信息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政府管理事务越来越复杂, 难度也越来越高。复杂的工作环境, 信息的快速发展, 凸显了政府管理能力的不足。加上市场失灵带来的危害, 使得我国公众的参与程度对于政府管理工作来说更为重要。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 公众参与问题成了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之一。学者们对于公众参与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 研究比较广泛。体现在对于公民参与问题的研究涉及到了不同的领域。其中在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公共决策领域和政府绩效评估领域。

2.1 有关公共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国外对于公共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得比较早, 而我国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到90年代末才逐渐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有关公共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基础理论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上。

在基础理论层面上, 俞可平的著作《中国学者论民主与法治》收集了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民主与政治方面的热点问题的讨论。其中, 俞可平编写的《增量民主与善治——对民主与治理的一种中国式理解》探讨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民主与法治方面的变迁和现状, 并就如何增量民主与善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陶东明、陈明明发表的《当代中国政治参与》一书基于对西方政治参与的一般理论的分析, 详细的探讨了我国政治参与的实践与发展。对这方面进行研究的学者还有赵成根、李图强等。然而, 这些学者通常是从宏观方面对我国公众参与的问题进行探讨, 忽视了公众参与问题探讨的微观视角。

从实践操作的层面来探讨公共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的学者比较多。张磊 (2009) 在《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一文中指出了:“应该从营造参与氛围、培育参与能力、拓展参与渠道、健全参与机制等方面着手, 保证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的广泛性、规范性和有效性。”陈军平 (2009) 在《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机制》一文中侧重对“谁有权参与”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者的选择应该以“均衡性”为原则。王夺奎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问题浅析》一文中, 从分析公民参与的基本动因入手, 并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他认为影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外因为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内因为公民对自身利益的诉求。因此, 必须注重对这两个方面的把握, 公民对公共政策中的参与才能得以实现。此外, 学者李冰心 (2010) 、刘美玲 (2011) 、田亚飞 (2010) 、钟育三 (2009) 等也从实践层面对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进行了研究。另外, 多篇硕士论文也是基于公共政策这个层面来探讨公共参与的问题。行政听证会是我国政府作出决策前听取民意的重要环节, 然而我国的学者们缺少对公众参与历程进行梳理, 对听证会这个领域里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得比较少。

2.2 有关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我国学者们对于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障碍与不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何文盛等 (2011) 以政府责任和公民地位为出发点, 结合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经验, 认为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制度性障碍、机制性障碍和技术性障碍。对于以上三方面的障碍, 他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首先, 政府应该转变行政理念;其次, 要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最后, 要建立系统性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范思颖 (2009) 在《公民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也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众参与问题进行了探讨。她认为, 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安排和培养公众参与绩效评估的能力才能使公众有效的参与到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过程中。另外, 衣新 (2009) 、韦玖灵 (2010) 、吴丽媛等学者从政府主体、公众自身和制度的层面探讨了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3 有关行政听证制度的研究

行政听证制度是我国学习西方国家的产物, 所以行政听证制度在我国还很不完善。研究听证制度方面的问题多为法律方面的学者, 他们致力于对国内外听证制度进行研究, 力图完善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李春燕所著的《中国公共听证研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 “立足于我国公共听证实践, 对公共听证价值、我国确立公共听证的环境 (包括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 、公共听证的目标定位与适用范围、公共听证的基本制度以及保障公共听证应遵循的一套基本准则。”另外, 章剑生在《行政听证制度研究》中, 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对西方各国的听证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比较的基础上, 提出了完善我国听证制度的措施。我国学者关于行政听证制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 对于听证中的重要内容——公众参与的研究比较分散, 没有形成系统。

综上所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公众参与这一问题从不同的视角, 不同的领域进行了探讨, 其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然而, 对于行政听证会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的比较少, 运用的理论工具也比较有限。笔者希望本文能丰富公众参与问题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理论工具的运用。

摘要: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行政听证会作为政府听取民意的一种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行政听证会的效果。通过剖析国内外对行政听证会相关问题的研究, 提出了研究行政听证会公众参与问题的必要性。

关键词:行政听证会,公众参与,研究

参考文献

[1]Manowong, Ektewan, Ogunlana, Stephen.Public hearings in Thailand’sinfrastructure projects:effective participations[J].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2006, (4) :345-363.

[2]彼得斯, 吴爱明等译.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60

[3]科恩, 埃米克, 王巧玲等译.新有效公共管理者:在变革的政府中追求成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201.

[4]安东尼.吉登斯著, 郑戈译.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73.

[5]卡尔罗.佩特曼, 陈尧译.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9.

[6]托马斯著, 孙柏瑛等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7]张磊.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

上一篇:给领导的生日贺词下一篇:写成长的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