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

2023-06-16

第一篇: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记忆口诀

京津沪渝宁陕甘

两湖两广两河山

苏浙闽赣云贵皖

港澳台琼辽吉黑

内蒙青海疆藏川

【注】京-北京; 津-天津; 沪-上海; 渝-重庆; 宁-宁夏回族自治区; 陕-陕西(秦);甘-甘肃(陇); 两湖-湖南(湘)、湖北(鄂);两广-广东(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两河山-河南(豫)、河北(冀)山东(鲁)、山西(晋);苏-江苏;浙-浙江;闽-福建;赣-江西;云-云南(滇); 贵-贵州(黔); 皖-安徽; 港-香港; 澳-澳门; 台-台湾;琼-海南;辽-辽宁; 吉-吉林; 黑-黑龙江;蒙-内蒙古自治区;青-青海;

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藏-西藏自治区;川-四川(蜀)。

【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歌诀】

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连一方。

晋冀内蒙属华北,还有京津在其中。

华东七省加上海,苏鲁皖浙台闽赣。

中南鄂豫粤湘桂,新设省份是海南。

西南云贵川和藏,重庆辖市需加上。

陕甘宁青和新疆,祖国西北好地方。

香港澳门不可忘,和平统一大家庭。

我国才解放时的行政区划是把全国分为六大区,具体划分按国务院规定的顺序排列: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华东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

中南地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国有23个省: 河北省 (冀)石家庄山西省 (晋)太原辽宁省(辽)沈阳、

吉林省 (吉)长春黑龙江省 (黑)哈尔滨江苏省 (苏)南京

浙江省 (浙)杭州安徽省 (皖) 合肥福建省 (闽)福州

江西省 (赣)南昌山东省 (鲁)济南河南省 (豫)郑州

湖北省 (鄂)武汉湖南省 (湘)长沙广东省 (粤)广州

海南省 (琼)海口四川省 (川、蜀) 成都贵州省 (黔、贵) 贵阳

云南省 (滇、云) 昆明 陕西省 (陕、秦) 西安甘肃省 (甘、陇) 兰州

青海省 (青) 西宁台湾省 (台)台北

4个直辖市:北京市(京) 北京天津市(津) 天津上海市(沪) 上海

重庆市(渝) 重庆

5个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南宁内蒙古自治区 (蒙)呼和浩特

西藏自治区 (藏)拉萨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2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

第二篇:《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设计

《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设计 大连市第四十五中学 尹秀珍 [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学生学农基地的地址——辽宁省普兰店市花儿山乡 提问:这个地址包含了哪几级行政区? 学生回答。

从学生熟悉的地方入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讲授新课]

一、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县、乡。普兰店市和县属于同一级(教师解释大连市是介于省和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区)。 引导学生看〈中国政区图〉

提问:和省属于同一级的行政区还有哪些? 学生回答。

提问:这些省级行政区有多少个?

学生读图得出答案: 5(自治区)+4(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23(省)=34。我们这节课就是来学习掌握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看看哪些同学能做到“短时高效”。

二、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 、行政中心 我们晚上都看过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这里报的是哪些城市?你熟悉这些城市吗?我们试试看(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这几个城市)。 学生通过查阅教材第10页的表格找到这些城市。

活动一:这些行政中心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哪里?(学生抢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身边的地理的习惯。

指导学生找到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并带领学生按照不同类型熟悉它们。 提问:这些简称一般应用于什么地方?

活动二:找找看,这些简称都是谁?(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抢答)

(教师出示:辽B—264

57、鲁A—756

48、川人百味、湘绣、黔驴技穷、蜀犬吠日、晋冀鲁豫野战军)

从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入手,既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拼图(中国政区图),并且让拼得快的学生说出拼图的窍门

这么多省级行政区,怎样能够很快掌握它们的空间分布呢?告诉学生:方法有很多,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方法。 看看老师的方法是否能够帮助你

活动三:介绍几种省级行政区的记忆方法 方法一:分片记忆法

1、最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2、黑吉辽,京津冀

3、(黄河)青甘川宁内蒙古,陕西山西豫和鲁

4、(长江)从青入藏经川滇,渝鄂湘赣皖中间,最后苏沪在海边

5、浙闽粤贵(桂),港澳台琼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条,就要指导学生在图上找到本条的内容。第三条和第四条可以让学生在图上描出黄河和长江的干流,并指图说出它们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教师把省级行政区按照一定的线索分成5片,并编成歌诀帮助学生记忆。指导学生根据歌诀看图、读图、指图,从而熟悉各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

方法二:形状记忆法

教师和学生一起想象某些省级行政区的形状,如黑龙江省、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辽宁省、湖北省等。(多媒体课件展示)

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培养发散思维,引起学生兴趣。

方法三:特殊记忆法

教师和学生一起找出几个位置特殊的省级行政区(学生抢答) 面积最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纬度位置最高的——黑龙江省 纬度位置最低的——海南省 跨经度最广的——内蒙古自治区 跨纬度最广的——海南省

邻国最多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邻省最多的——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这里可以使学生更加熟悉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查图能力

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的方法来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同学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游戏:拼图

既可以检验课堂所学内容,又让学生有了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课堂小结] (略)

第三篇:2010年度新增省级文明单位名单济南市(34个)[最终版]

附件1:

2010年度新增省级文明单位名单

济南市(34个)

济南大明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济南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济南市分行 济南市干部休养所 济南市房产测绘研究院 济南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七研究所 济南市历下区姚家街道办事处 济南市历下区智远街道办事处 济南市槐荫区美里湖街道办事处 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街道办事处 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局 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局 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历城分局 济南市长清区气象局 章丘市埠村街道办事处 章丘市农业局 章丘市交通运输局 平阴县农业局 平阴县教育体育局 济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济阳分公司 商河县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农村社会保险办公室 济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中共济南市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 济南市畜牧兽医局 济南市天桥区审计局 济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章丘分局 济南市历下区城市管理局 济南市市中区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济南市槐荫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济南市历城广播电视台 济南市商务局

青岛市(32)

青岛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青岛日报报业集团 青岛市公路管理局 青岛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青岛理工大学 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二服务管理中心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南第三支行 青岛市垃圾管理处 青岛艺术学校 山东

省青岛第五十三中学 青岛市四方区水清沟街道办事处 青岛永宁路小学 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理局 青岛市崂山国家税务局 青岛市公路管理局城阳分局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执法局(市政公用局) 胶州市国家税务局 青岛市公路管理局胶南分局 平度市第九中学 青岛莱西市自来水公司 莱西市体育中心 青岛市劳动教养管理所 青岛市广播电视台 青岛市市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青岛市崂山区水利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青岛嘉峪关学校 即墨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

淄博市(18个)

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淄博黄河河务局高青黄河河务局 淄博供电公司临淄供电部 淄博市淄川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淄博市市直机关房管所 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 淄博市博山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淄博供电公司高新区供电部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 淄博市交通运输管理处 淄博市周村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桓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淄博市河道管理处 山东淄博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淄博汽车总站 桓台县万泉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淄博日报社 淄博市广播电视总台 山东长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枣庄市(10个)

枣庄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枣庄分行 中国农业银行滕州市支行 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 枣庄市薛城区环境保护局 枣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峄城分局 枣庄市台儿庄区国家税务局涧头税务分局 枣庄市公路管理局枣庄至木石一级汽车专用公路管理处 滕州市国家税务局大坞税务分局

滕州市羊庄镇财政所

东营市(23个)

东营市农业局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东营经济开发区国家税务局 东营市胜利教育管理中心 东营市地方税务局 东营市国土资源局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分行 东营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东营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东营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广饶县人民医院 山东省胶东调水局东营分局 山东省广饶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广饶分公司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饶县支行 垦利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利津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利津县人民法院 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营商贸园管理委员会 东营市河口区交通运输局 东营市河口区科学技术局

烟台市(27个)

烟台南尧实业有限公司 烟台凤凰山宾馆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烟台莱山支行 烟台市牟平区水务局 海阳市东村街道办事处 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 莱阳市城厢街道办事处 栖霞市牟氏庄园管理处 蓬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乐通轮驳有限责任公司 龙口市住房和规划建设管理局 龙口市国家税务局经济开发区税务分局 龙口市公共交通汽车公司 龙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招远市分公司 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金都百货股份有限公司 莱州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处 山东金河实业有限公司 烟台广播电视台 山东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 烟台市劳动就业办公室 烟台交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烟台汽车总站 威青高速公路烟台管理处 中国海监

烟台市支队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烟台市分行 中共烟台市委党校

潍坊市(25个)

潍坊市奎文区广文街道办事处 潍坊三中 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 青州市公路局 诸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寿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丘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安丘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昌邑市物价局 高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高密市审计局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局 潍坊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潍坊市广播电视网络中心 潍坊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潍坊市公路勘察设计院 潍坊市建筑工程管理处 潍坊市奎文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高密市广播影视中心 潍坊市实验学校 诸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潍坊市园林管理处 潍坊广文中学 潍坊市潍城区卫生防疫站

济宁市(25个)

济宁市市中区古槐街道办事处 山东东山古城煤矿有限公司 泗水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邹城市第八中学 微山县交通运输局 鱼台县第一中学 金乡县水务局 嘉祥县供电公司 汶上县地方税务局 汶上义桥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梁山县审计局 济宁市人民检察院 济宁市中心血站 济宁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济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济宁市分公司 孔子研究院 济宁市地方税务局国际税务管理分局 山东省济宁市公共汽车公司 济宁市博物馆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铁路运输处 济宁市交通运输管理处 临沂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田庄煤矿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泰安市(12个)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 京沪高速公路泰安管理处 泰安市邮政局 泰安市国土资源局泰山区分局 泰安市岱岳区交通运输局 肥城市财政局 宁阳县砂资源管理局 东平县行政服务中心 新泰市教育局 泰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泰山景区分局 泰安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山东省泰山干部休养所

威海市(16个)

中共威海市委政法委员会 威海市总工会 威海市国家税务局 威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威海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荣成市海洋与渔业局 乳山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乳山市城乡规划管理局 威海市环翠区财政局 威海市工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荣成石岛宾馆有限公司 乳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 文登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乳山市广播电视台

日照市(10个)

日照市档案局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日照电厂 同三高速公路日照管理处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日照分行 日照市岚山区国家税务局巨峰分局 莒县地方税务局长岭分局 日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日照经济开发区分局 日照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五莲大队 日照市东港区水利局

莱芜市(7个)

莱芜市公路管理局工程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莱芜监管分局

莱芜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莱芜市莱城区人民法院

莱芜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第二大队

莱芜市莱城区凤城高级中学

莱芜市钢城区人民检察院

临沂市(25个)

临沂市地方税务局兰山分局银雀山中心税务所 临沂市地方税务局兰山分局金雀山中心税务所 临沂市罗庄区烟草专卖局 临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河东分局 苍山县国家税务局神山税务分局 苍山县第一中学 沂水县供电公司 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 沂南县人民医院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沂南分公司 平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蒙阴县交通运输局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莒南县支行 临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税务局 临沂市档案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临沂监管分局 临沂市城市管理局 临沂市广播电视台 沂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罗庄分公司 临沂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河东大队 青莱高速公路临沂管理处 临沂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大厅管理办公室 临沂市国土资源局地租征收处

德州市(24个)

德州市教育局 德州市公路管理局省道254线武城收费站 水利部海委漳卫南运河管理局 德州黄河河务局齐河黄河河务局 德州市烟草专卖局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分行 山东德州百货大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德州德隆(集团)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德州市第五中学 禹城市国家税务局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乐陵市支行 乐陵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德州市公路管理局宁津公路局 陵县财政局 临邑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平原县人民检察院 平原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武城县气象局 水利部

海委漳卫南运河庆云河务局 水利部海委漳卫南运河袁桥闸管所 德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运河经济开发区分局 德州市德城区广川街道办事处 德州市公路管理局齐河公路局 临邑县电业公司

聊城市(14个)

聊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 聊城市中医医院 聊城广播电视总台 山东省聊城地震水化试验站 临清市财政局 临清市国家税务局烟店税务分局 冠县人民法院 莘县燕塔街道办事处 东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茌平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高唐县人民医院 高唐县广播电视局 聊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开发区分局 阳谷县公安局侨润派出所

滨州市(20个)

滨州市滨城区彭李街道办事处 惠民县计划生育局 阳信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阳信县审计局 无棣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无棣县气象局 沾化县审计局 沾化县气象局 博兴县实验小学 邹平县气象局 滨州经济开发区财政局 滨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滨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滨州市民政局 滨州市技术学院 滨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棣支行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阳信分公司 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

菏泽市(16个)

日东高速公路菏泽路政管理大队 菏泽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 菏泽市国家安全局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牡丹区分公司 曹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曹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定陶县卫生局 成武县交通运输局 成武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单县财政局 单

县地方税务局黄岗中心税务所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巨野县支行 巨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郓城县支行 鄄城县地方税务局引马中心税务所 东明县统计局

胜利油田(4个)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发电厂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运输总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川东北工作委员会(西南石油工程管理中心)

齐鲁石化(1个)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氯碱厂

莱钢集团(2个)

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板带厂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

济南铁路局(1个)

济南铁路局济南车务段

省直机关(11个)

山东省档案局 山东社会科学院 山东省干部学院 山东省淄博监狱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山东省第一女子劳动教养管理所 山东黄河物资储备中心 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山东齐河国家粮食储备库

省管企业(9个)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三号煤矿 山东省鲁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部) 银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部)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本部) 齐鲁证券有限公司(本部) 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本部) (本部)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第四篇:孔庆东:高层酝酿中国省级行政区重划

这两年本人看到几份“内部资料”,据中国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等同志透露,中国的行政区划改革将于近年完成,全国增至50个省级政区。包括3个都:北京都、上海都、香港都;6个自治区:宁夏、西藏、北疆、南疆、广西、内蒙古;41个省。

除北京、青海、海南、台湾、宁夏、西藏6地不变外,其它省区均有调整。例如黑龙江省将重新包括呼伦贝尔盟,吉林省重新包括兴安盟,辽宁省重新包括赤峰和哲里木盟,但划出一个由大连作省会的辽东省。天津率领唐山、秦皇岛、承德、廊坊成立渤海省。上海吞并昆山、太仓和嘉兴、宁波、舟山。山东切出一块成立胶东省,徐州率领鲁南、苏北、皖北和商丘成立淮海省。安阳率领晋南、豫北、冀南成立平原省。大同率领晋北、冀北成立雁云省。重庆率宜昌、恩施成立三峡省。巴中率川北和陕南组成秦巴省。厦门率闽南和潮汕、梅州成立厦汕省。香港、澳门和珠海组成香港都„„该方案有几个版本在流传,但基本上大同小异。虽然尚未得到国务院的官方证实,但已经引发了民间的“分省热潮”。学界对此也是多种声音,见仁见智。本人相信无风不起浪,或许是先行放风,试试民意,或许是本已纳入日程,但实施遇到阻碍,或许是方案已经流产,空余坊间笑谈。但既然事关重大,我等草民也不妨多嘴一回。

T大规模调整行政区划必须慎重

一个国家的行政区划,在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进行适当调整,这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事实上无论建国前还是建国后,中国都多次进行了这样那样的调整。本人原则上赞同根据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重新划分省级行政区域。但如此大规模的全国性区域重划,毕竟是关系到全国十几亿人民和无数子孙后代的大事,本人认为必须慎之又慎,必须将此事交给全国各族人民充分讨论,万不可贸然决定、包办民意。增加了十几个省级单位,意味着将有成千上万的干部要加官进爵,所以此事肯定会得到全国官员的普遍拥护。他们还会说服和串通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孤陋粗心的学者、有利可图的企业家来共同拥护。这件事不属于“国家机密”,但属于重大国是,所以应该把重新划分的理由、条件、利弊和各种意见、方案,尽早公之于众,最大程度地相信群众、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减少弊端,实现区域重划所带来的正面效益。

在我看来,即便抛开各级官员和利益集团的私欲不谈——我们假设他们都是清廉奉公的,也必须认识到,行政区划不能仅从便于中央领导和利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考虑。我们还必须考虑到民生、民族、人口、财政、文化、历史、地理、交通、民俗、方言和国家安全等其它重要因素,必须广泛征求各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的意见。特别不能省略的,是要征得被重划地区大多数民众的同意。如果重新划分确实对当地民众有利,但当地民众并不理解和赞同,那就应该进一步把工作做细,反复宣传,耐心解释,直到形成统一的认识。最怕的就是用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来“替民做主”,一个早上,新闻一播,老百姓发现自己突然归属到另一个省区了。那种心理震动带来的后果,可能不亚于听到中国的某个地区宣布独立。

具体说来,为什么一定要重划到多达50个省区,这首先就是需要质问的。也许有人说,美国跟中国差不多大,人家不就是划分成50来个州吗?但是美国跟中国非常不同。就行政区划的出发点来说,第一是人口规模不同,第二是人口分布不同,第三是民族集散不同,第四是地理样貌不同,第五是历史长短不同,第六是民俗差异不同,第七是经济形态不同,第八是方言变化不同。这八个不同,决定了美国分成50来个州,便于中央政府领导,而中国分成50个平行的省区,不一定便于中央政府领导。好比一个50人的班级,同学之间差异非常大,如果不设班干部,也不分组,那么班主任一对一逐个领导,难度是相当大的。以往曾经

实行过“大区制”,全国分成七八个大区,好比是一个班级分了组。但是大区制也有其弊端,后来演变到30个左右的省区,可以用“12345”表示:1个首都,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新中国60年的历史证明,这个“12345”的行政结构是基本合理有效的。

现在,中国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的理由是,有的省区人口太多,有的省区面积太大,有的省区的某部分,客观上已经形成独立的经济文化体,还有的省区的某部分,跟相邻省区在经济上、文化上存在着更为紧密的关系或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海南省和重庆直辖市便是因此而设立的。全国性区域重划的议程,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目前所透露的这个方案,已经是许多学者和地方政府反复讨论修改的结果。对此方案大约一半的内容,本人表示赞同或理解。但对另外一半,暂持不同或保留意见。具体阐述如下。

T港澳珠组成香港都方案可行

对目前4个直辖市的调整和3都的设置——北京不变,天津率冀东4个市组成渤海省,上海率江浙5个市组成上海都,重庆率宜昌、恩施组成三峡省,香港、澳门和珠海组成香港都,本人认为条件基本成熟,方案基本可行。但“渤海省”和“香港都”稍微需要讨论。

天津曾为河北省会,与冀东4个市关系密切的程度,要超过石家庄和保定。从环渤海经济区域的发展前景来看,成立这样一个新省,确有必要。但问题是这样一来,河北省只剩下沧州市可以通海,失去了冀东几座相对发达的城市,再加上冀北冀南还要被“瓜分”,这对河北的经济发展肯定会带来新的压力和困难,中央应该加大对沧州和保定地区的开发力度,不能让河北人民永远为京津地区做无偿牺牲。

另外,新省的名称叫“渤海省”,也需斟酌,因为历史上东北地区曾有一个归属唐朝的地方政权“渤海国”。现在一些韩国人以渤海国后裔自居,对中国东北甚至河北提出领土要求。那么新成立一个“渤海省”,是否会带来新的外交麻烦,需要审而后定。另外环渤海的省份还有山东、河北、辽宁、辽东,一个省独享此名,也似乎不是很妥。如果想不清楚,不如就叫“天津省”为好。

还有一个方案,是将冀东几个市均划入“北京都”,北京直接与辽宁接壤,天津保持原有区界。本人认为如果将“北京都”的面积扩大到省级规模,那就索性连天津也包括在内,建成一个环渤海都市群。否则还是保持北京原貌,设立天津省或者天津都比较适宜。

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文化日益一体化,组成一个“都”,合乎长远利益。但深圳与香港的联系也根深蒂固,可以考虑将深圳也涵盖进去。届时此地取消特区体制,全国人民和人民币皆可自由出入和流通。

T内蒙古东部重新划归东北必要

内蒙古东部地区本属东北,在文化、经济、民俗、方言诸方面,都与东三省高度一致。内蒙古现有面积110多万平方公里,从东到西过长,实际上存在着几个不同的经济文化区,在管理和国防上都十分不便。东部划归东北后,可以促进振兴东北战略,有利于打造东北亚经济协作圈。

黑龙江包括呼伦贝尔盟后,面积超过70万平方公里(46万+25万),有人担心太大,建议恢复哈尔滨市为直辖市,或者组建一个“哈尔滨都”。其实没有必要,因为黑龙江省人口刚刚4﹐000万,呼伦贝尔盟人口不到300万。黑龙江交通发达程度,多年居全国之首,从哈尔滨到满洲里,并不“遥远”。作为辐射整个东北亚的核心城市之一,哈尔滨直辖不直辖,区别不大。除非将来外蒙古或西伯利亚地区的版图发生某种变化,牡丹江、佳木斯、齐齐哈尔、海拉尔都有成为省会的机遇了(它们在民国时期都曾做过省会),再重新考虑哈尔滨的地位不迟。

另有一个方案是划出黑龙江省的西部,与呼伦贝尔盟组成一个“兴安省”,由齐齐哈尔做省会。民国时期曾有过“兴安省”,也可备考。

辽宁省划出去一个辽东省后,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但得到了赤峰和哲里木盟,等于增加了原来的一个辽宁省的面积。本来不一定需要再划出一个辽东省,但大连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了沈阳,至少是互有长短,并驾齐驱,该地区历史上曾经设立过辽东省,东北亚地区又面临新的国际态势,所以增设一个辽东省,也是合情合理的。另有一个方案,不设辽东省,而将赤峰和哲里木盟地区设置为以通辽为省会的“辽北省”,大连设为直辖市或者“郡”,也可考虑。

T黄淮流域各省份重划混乱多余

山东省人口多,居全国第二。胶东地区青岛和烟台的经济发展很快,那里的文化跟鲁西鲁南略有差异,所以分出一个胶东省,可以理解。但剩下的山东省,就没有多大了。如果再把鲁南地区的日照、临沂、济宁、荷泽4个市划出山东,就是只从经济着眼,不顾历史和文化的仓促之举了。历史上,这几个地区是“正宗的山东文化”所在地,是孔孟之乡,是鲁文化的大本营,他们在文化上属于黄河而不属于淮河,属于泰山而不属于海州。所以,断不可将此地区“赶出山东”。

同样,苏北、皖北和河南的商丘也各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归属认同,将这片地区跟鲁南捏合成一个“淮海省”,恐怕弊大于利,至少是多此一举。策划者的良好意图是希望徐州成为繁华的经济中心,带动该地区的发展。但须知没有文化认同的地区,经济是不可能繁荣起来的,光是解决摩擦和纠纷,就足以耗尽官员和学者的精力。江苏省面积本来就不大,勉强10万平方公里,分出一个以南京为省会的“扬子江省”,划拨给上海两个地级市,再把苏北分出来,就所剩无几,等于被五马分尸了。所以,“淮海省”的方案是不妥的,其后果很可能是凭空造出一个相对落后的“四不管”省份。我们不可能依靠行政手段让每个地区都成为一流经济区,只要该地区经济平稳发展,社会文化和谐,就应维持该地区原有归属,不折腾,少添乱。

如果徐州确实不愿意被南京和苏州领导的话,就按照历史上的惯例,把徐州划归山东即可。另有一个以鲁南和苏北组成“沂河省”的方案,属于闭门造车,也不可取。

雁云省、平原省的设置也属多余。冀北的张家口和涞源,是张艺谋拍摄《一个也不能少》的地方,在文化上和地理上确实跟山西比较近,如果需要,直接划归山西或者北京即可,河北人民不会舍不得。大同市并未成为能够跟太原并驾齐驱的城市,除了人口一项,其它各项指标在山西都排不进前三名,怎么能让大同率领晋北和冀北的几个市,成立一个什么“雁云省”呢?难道说雁门关外又要发生大战不成?这也等于是生造一个贫困省。

同理,由安阳率领晋南、豫北、冀南几个市成立的平原省,也是拉郎配。邯郸是古赵国首都,文化上属于“燕赵”,晋城的名称就锁定了它是山西的城市,而安阳、新乡、焦作的百姓,谁不认为自己是“河南人”?再说,“平原省”的名称也欠考虑。难道该省之外的晋、冀、豫地区就不是平原是山地了吗?有人建议叫“中原省”,更是胡说。“中原”如果从广义上说,范围大了,岂止这里一处?如果从狭义上说,指的是河南,凭什么这里突然冒出个中原省啊?当代文学的著名作品《平原游击队》、《平原枪声》、《平原作战》,所描写的地区可都不是这里啊。难道说安阳挖出个曹操墓,就非得当一回省会吗?安阳在上古时代,是当过伟大首都的,现在就不必非过这把瘾了吧。

如果考虑到河南与湖北的人口都比较多,而且豫南跟鄂西北的文化风俗比较相近的话,可以将河南的南阳、信阳跟湖北的十堰、襄樊、随州等地,组成一个“汉江省”。南阳襄阳合为一家,这样也解决了豫、鄂两省争夺诸葛亮的问题。

T南方诸省重划过分零碎

前面已经说过江苏被“五马分尸”,但毕竟还留下个以江阴为省会的江苏省。但重划方案里,安徽省不见了,皖北给了淮海省和淮河省,皖南给了扬子江省和浙江省,“皖”这个字要彻底消失了。由南京作“扬子江省”的省会,这没问题,但由潢川做“淮河省”的省会,着实

匪夷所思。肢解安徽省的出发点之一,大概是认为合肥、芜湖、安庆、徽州、蚌埠都不够发达。但潢川能够胜过上述各城市么?安徽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的省份,已经拥有相当长的历史,“徽骆驼”就是安徽文化的象征,徽文化已经是学术界的三大地方显学之一。就这样突然从中国的版图上消失了,6﹐000多万安徽人想得通吗?曹操、周瑜、包拯、朱元璋、戚继光、冯玉祥、陈独秀、胡适之、张恨水、胡锦涛,他们想得通吗?

浙江本来不大,也是将将10万平方公里,又把嘉兴、宁波和舟山几块肥肉献给了上海,就不该再分出一个“浙南省”了。江西和湖南也分得很乱,没有什么理由一定要改变现状。总之淮海省、淮河省,还有什么淮阳省、沂河省的设置,都是不成熟的方案,应予否定。 四川省人多地广,必须切分是共识,目前有几种方案。一种是划出川北,与汉中、安康组成“秦巴省”或者“川北省”,这在经济文化上都说得通,而且具备打通南北的战略意义,可以施行。但省会放在巴中还是达州,需要商酌。划出川南,与滇北组成一个以攀枝花为省会的“金沙江省”或者“川南省”,本人也赞同。但四川经过几次“瓜分”,境内已经没有“四条大川”了,再叫“四川”就不合适,也可叫做“西川省”。

云南省内划出一个“南诏省”或“大理省”,似无必要,恐怕不利于该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和谐。除滇北划出外,不宜再动。同理,黔东与湘西组成一个怀化为省会的“黔中省”,也不合适,而且属于“弱弱联合”,形同抛弃。

湖北将宜昌和恩施划给三峡省,合情合理。但又将鄂西地区单独建成一个“襄荆省”或“淅川省”,没有必要。如果湖北不想要了,就将该地区与豫南组成“汉江省”,方为上策。不过成立“汉江省”后,韩国肯定要把他们的“汉江”改写为“韩江”了。

广东人多,广西地多,将粤西南与桂东南合成一个“广南省”,大致可行。但玉林还是湛江做省会,尚需斟酌。

岭南省、岭西省的设置,均不够合理。井冈山城市化的进程很短,怎能成为岭南省的省会?桂林做岭西省的省会当然绝对够资格,问题是桂林乃广西的第一名片,其文化声誉在南宁之上。广西简称“桂”,虽然并非得自桂林,但一般人都会做这样的联想。将桂林从广西分出,地理上可以,但名分上不妥。不如将桂林、柳州、河池,加上黔东南和《捕蛇者说》的湖南永州,组成一个“桂北省”。

闽南的厦门、泉州、漳州、龙岩,与广东的汕头、潮州、梅州组成一个厦门为省会的省,比较理想。但叫做“厦汕省”或者“梅汕省”,实在别扭,听上去令人颇有“小肠疝气”之功效。就叫“闽南省”即可。因为潮汕地区本来就跟闽南属于一个文化区,而跟广东的广州、端州和闽北的福州、建州相对疏远。

T几个不变省区和自治区问题

变与不变,总是相对的,要因时而异,因地制宜。

北京不变是上策,因为现有格局已经非常理想。如果要组建一个面积大到省级规模的大“北京都”,则可以将天津和冀东、冀北纳入。

海南不变,因为本是一个孤岛,加上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不具备可变性。民国时期曾为特别行政区,新中国成立后长期由广东管辖。1988年建省至今,不需改变。

台湾不变,一是因为地理,二是因为政治。将来两岸统一,金门当然要归厦门,马祖要归福州。澎湖列岛和绿岛、兰屿还是归台湾省。有朝一日琉球回归了,也可以由台湾省管辖。 青海不变,因为地理、文化格局皆相对独立。虽然青海面积达72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500万左右,应当控制经济发展规模,以保护环境为主。人民生活由发展旅游业和向东部发达省区抽税来解决。

西藏不变,理由类似青海。但西藏面积过大,达到120万平方公里,且历史上就曾分为前藏后藏。建议恢复西康省,辖川西和昌都、墨脱,加上青海玉树地区,省会昌都或者康定。西康省建设好了,用晚清重臣赵尔丰的话说:“改造康地,广兴教化,开发实业,内固蜀省,

外拊西藏„„”,绝对有利于促进青藏川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宁夏不变,似乎亦可。但宁夏的面积太小、人口太少。既然把甘肃的庆阳、平凉划给了陕西,我看还不如划给宁夏。陕甘宁蒙交界地区的文化、方言、民俗都是差不多的。把内蒙古的最西部划给甘肃,把乌海地区划给宁夏。这样就可以组成一个面积10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1﹐000万以上的“宁夏省”,省内的民族地区建立自治县或旗即可。这将大幅度提高宁夏的经济发展速度,有利于陕甘宁蒙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和谐。

新疆分成北疆、南疆两部分,这是早就深思熟虑的方案,想必多数人都会赞同,连那些闹分裂的激进分子也未必反对。由于维吾尔族人口88%以上集中在南疆,所以北疆可以不叫自治区,直接叫“北疆省”即可。但新疆面积达170万平方公里,世界上面积超过此数的国家一共才16个,分成两部分仍然太大。其实新疆东部从哈密、吐鲁番,经楼兰古城、若羌,到阿尔金山(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是否可以考虑划为一个“楼兰省”,加以重点开发建设。这将大大提高该地区的管理效能,加强北疆和南疆与东部的联系,促进中亚与西亚的和平发展。

另一个方案是,将面积达39万平方公里的甘肃省一分为二,西部仍为甘肃省,因为“甘肃”本来就得名于甘州(张掖)、肃州(酒泉),将内蒙古西部和哈密、吐鲁番、楼兰等地区并入甘肃省,以甘州为省会。东部则以兰州为省会设立“陇西省”。

根据以上思考,本人认为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基本上确定在40-45个之间,比较合适。在未经过大规模讨论之前,一切意见都属于“贸然之论”,意义皆在于“抛砖引玉”。只有在广泛的批评和争论中,我们才能找到合乎新世纪中国持续发展的“中庸之道”。

(文/孔庆东 原载九鼎第34期 版权所有)

第五篇:中国行政区-有几个省?多少个乡镇呢?分几级?

中国有23个省 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 共34个省级行政区 )

山西省(晋)

辽宁省(辽)

吉林省(吉)

黑龙江省(黑)

江苏省(苏)

浙江省(浙)

安徽省(皖)

福建省(闽)

江西省(赣)

山东省(鲁)

河南省(豫)

湖北省(鄂)

湖南省(湘)

广东省(粤)

海南省(琼)

四川省(川、蜀)

贵州省(黔、贵)

云南省(滇、云)

陕西省(陕、秦)

甘肃省(甘、陇)

青海省(青)

台湾省(台)

4个直辖市

北京市 天津市 上海市 重庆市

5个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赞同23| 评论(1)

上一篇:长政办发2014年30号下一篇:孕妇不能吃的18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