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学习焕发创造的活力

2024-06-22

让数学学习焕发创造的活力(精选6篇)

篇1:让数学学习焕发创造的活力

让数学学习焕发创造的活力

【摘要】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改革后的新教材也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这是培养数学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为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紧紧的围绕这一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能体现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和交流,获得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造思维的培养 创造灵感的激发 创造能力的形成【正文】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品质的过程,是学生经历再创造、体验再创造的过程。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焕发创造的活力呢?

一、动手“做数学”,体验创造的乐趣

“ 做数学”的过程是学生经历困惑,自主进行旧知检索,新知探索的过程,学生不仅能触发思维的灵感,而且能够感受到数学创造的乐趣。因而“做数学”应该是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方式。教学时,教师应相信学生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为他们创设“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把要学的数学知识创造出来。如在教七年级数学“几何体”部分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教材中的几何体并拿到课堂上来。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就开始对几何体图像有了感性认识。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的多。又如“正方体表面展开”这一问题,答案有多种可能性,因此,我们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再用剪刀沿棱剪开,展成平面,并用“寇名权”的方式激励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课堂上学习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放性课题探究,营造创造氛围

在开放性课题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是一个极好的实践、思考、探究和交流的过程。如讲“水位变化”这一节时,在引导学生探讨完例题后,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寻找与例题相似的数据处理问题,像股票的涨跌,潜艇的沉浮等。由学生自行设计的数据表格,提出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给出评价,做成一个小型的数学报告或数学论文。通过这种开放性课题的探究,学生既提高了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

能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没有对常规问题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问题的挑战,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观点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思路和方法。如讲到“可能性”这一节时,可以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彩票中奖率进行研究,比较各种形式的彩票中奖率的高低。

三、运用多种思维,激发创造灵感

从思维活动的过程来看,创新能力作为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心智操作方式,是多种认识能力、多种思维方式共同的结果。它不仅需要聚合思维,也需要发散思维;不仅需要分析思考,也需要直觉思维;不仅需要抽象思维,也需要形象思维。它还离不开奔放的想象力。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思维,从而激发创造灵感。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如在教学中,对于某一概念或性质不要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观察启发学生猜测,直观想像,充分发挥学生的直觉思维。然后加以理论或验证。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直觉思维。从而诱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当然在学生的直观猜测中,很可能出现错误,甚至于结论恰恰相反,但不需要批评、挖苦学生、要给以鼓励,要对正确的地方给以肯定。支持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探索并加以引导,使学生充分发挥直觉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造思维的目的。如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要让学生画图,直观想象,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大小关系。这样学生首先通过直观猜测出结论,再通过动手操作验证结论。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经常要学习一些抽象概念、定理、公式,如直接给出这些概念让学生死记,效果肯定不好。如果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逐步过渡到抽象的理论,这样不仅使学生能获得知识,同时学生的能力也获得了发展。如在“有理数乘方”的教学中,有“幂的变化速度要比和、差、积、商的变化速度都快”这一抽象结论,通过叠纸,折纸的次数与折后的纸的厚度的计算,使学生抽象出幂的变化速度特别快。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再次,要对学生进行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些概念、公式、法则的教学,如果都从正面教学如从正面看、正面想、正面用,往往对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定势和束缚,在处理问题上也会出现一定的困难或者麻烦,所以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在处理问题时,“反其道而行之”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计算(2a+3b)2-(2a-3b)2 时,若正向计算,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计算非常麻烦,若逆向思考,逆用平方差公式计算起来就比较简便,由此学生体会到按照逆向思维处理问题的好处,从而提

高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形成个性化学习,开发创新潜能

不同的学生由于经验背景、认知水平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往往导致他们对同一数学现象做出不同的认识、理解与分析,从而表现出数学学习上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不断鼓励他们敢于表现自己的个性。为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的想象,要训练他们一题多解的能力,通过课堂上处理一些具体的习题,鼓励他们只要敢想,都能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由此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到了很大的鼓励。

五、培养数学好奇心,养成创新习惯

好奇心是保证人探索未知世界最强大的动力,是创新的萌芽,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是否有对数学的好奇心,是否能以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在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一条直线把一个平面分成两个部分,三条直线把一个平面分成几个部分?”时。很多同学都用画图的方法找到了答案,这是教师可以提示,要用100条直线可以把一个平面分成几个部分呢?你还能用画图的得出结论吗?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追根究底的好奇心,就会不断地去探索、钻研,由好奇心转化为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情趣。科学家的发明往往是从对某一事物的好奇心开始的。我们每位同学在学习数学时也要经常提出“假如这样,会„„呢?”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比如从“磁卡打电话、买彩票、家庭装修”中学生就会发现很多数学问题。一次次的鼓励、培养,学生就会渐渐具有对数学事物的好奇心,也会渐渐地养成创新的习

惯。

【参考文献】

1.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鈡善基等:《中学教材教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3.波利亚:《数学的发现》,内蒙古出版社,1982

4.王子兴主编:《数学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篇2:让数学学习焕发创造的活力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让语文教学焕发出创造活力 让语文教学焕发出创造活力 北京八一中学王钦虞

——构建“创造性”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语文教学历经几代人艰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涌现出一批较成熟的改革流派;但就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而言,距离时代发展对培养自主性创造性人才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

笔者在语文教坛执教35年,历经建国以来语文教学几次大的改革实践,一些有声有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改革,往往时过境迁,留在教坛上的依然是几十年前的那个“旧我”,究其原因是缺乏对一种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的建构。

二、创造性语文教学模式的原则及框架

教学模式是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间的一座桥梁,一种中介,是对教学思想、方法、结构整体设计的相对稳定的一种教学思路。这里提出的这种教学模式是本人基于对当代前沿教育理论的学习与实践而提出来的。1.这种模式的基本原则(1)主体性和自主性原则

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只有富有创造力的教学主体,才能焕发出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

要焕发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注意养成学生的自主性。培养这种自主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培养学生自学的心理素质(心志坚、心力专、心趣浓、心绪宁)、自学的基础(学力强调结构化的知识便于学生运用与迁移)、自学的智力品质(强调记忆、联想、想像、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自学的方法与技巧(强调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方法,会筛选、归纳、整理、表述、运用、生成信息)、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能力(强调一分为二而又把握好是非、对错、美丑界限和自我调控心理,养成耐挫折而又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品格)等方面。引导学生从学会自力学习,进而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形成独立、自尊、自重而又富于创造性的人格。(2)活动性和优质性原则

所谓活动性就是保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所谓优质性就是保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一般情况,一节课的1/3以上时间,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读书、质疑、讨论、答问、演讲、互评、做卡片、整理笔记、作文等等,有时还安排时间到图书馆,查找资料。为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我特别注意强化质疑这个环节,因为学生能提出问题本身说明他动脑筋思考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可分三个层次:浅层参与(一般的朗读、复述和简单问题的答问、讨论、有准备的演说等,这种参与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较差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好处,但思维训练不够)、较深层次参与(自学提出问题,归纳文章要点,分析内容写法,比较同类或异类文章异同,观察生活现象或阅读短文引发议论等,其参与特点是这些活动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智力得到较有力的开发)。深层参与(即创造性参与,后边专门讨论)。一堂课,做为高中学生所参与的活动应有一半以上属较深层次和高层参与。(3)创造性与求真性原则

所谓创造性是要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是树立每个学生都是有创造潜力的活生生的人的观念,要珍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

中国搜课网 http://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中国搜课网 http://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所谓求真性就是我们在发展学生多向、逆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同时,注意思维的求同性与求真性,即对人类共同公认的和某一历史时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相对真理的认同,防止思维训练的绝对化。

2.这种模式的基本模式框架 附图{图} 3.这种模式特点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再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而是既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又设计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而且这些活动的根本目的不再是单纯灌输知识而是学习主体的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

三、探索实践

1.教师教给多种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把文章读活。

为改变千篇一律的串讲灌输式,每学一篇课文,我总要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课文特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一种读法:

读诗和散文,要满怀感情边抑扬顿挫地诵读,边想像诗文中的意境。如讲《沁园春·长沙》,如果简单串讲一篇,学生干巴巴记几条分析,过不了两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现在我让学生配乐反复诵读,我也带头满怀激情朗读,学生被词中那恢宏的气势、旷远的意境、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文字深深感染,不少学生在学习小结中提到这堂课令其久久难忘。一次十几位新加坡朋友听课,我和学生一起分段诵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他们也和学生一起被文中的意境所感染,课后向我树起了大姆指。

读戏剧,我让学生分开几组进行分角色演读比赛,每个角色学生分别写出人物分析,事后写出演读体会;做观众的同学写出《演读评议》。毕业几年之后同学返校,还常常提起××同学演读××角色的情景,作品的情节与同学的表演性朗读深深地镌入了同学们的心灵。学说明文和议论文,我常常限定五六分钟快速阅读,然后合上书写出书中的六七个要点,训练学生快速捕捉要点的能力。

读小说,我让学生边读边画出书中环境或人物的肖像,然后写出人物的分析。读《林黛玉进贾府》,我让学生画出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平面的文字变成了同学们脑海中立体化的形象,书中走来了有生命的林黛玉。分析人物形象,我常引导学生跨越时空界限展开联想,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进而认清清除历史陈迹,建设新文化的历史重任。2.启发思考,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

创造从问题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动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由于经常让学生边读书,边提问题,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有时他们会指出书中的一些错误。1995年下半年,当讲《采草药》一文时,有个叫石承泽的同学提出:“‘此地势高下不同也,’这里的逗号用错了,应用句号,因这句话是上一层意思的总结,不是下一层意思的起始。”我当即就表扬了他。学生有时对我讲的内容提出不同意见,如果不是明显的是非对错问题,我总是鼓励学生要勇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争取找到更多理由,把老师和同学们说服。这些学生往往跃跃欲试,表现出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我十分高兴,因为新的时代正需要这种锐气啊!

3.教师要善于归纳学生质疑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实现思维交锋,智力杂交。1997年上半年我在学校讲一节研究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生对文章结构有各种分法,我把问题梳梳辫子,归纳出四种分法,用投影打出来,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大家展开争论,像这类在语文学术界也争论不休的问题,我一般不急于要求统一意见。最后我谈两点意见:一是大家争论,说明了恩格斯行文的严谨,一篇文章严谨到别人很难切分,这大概是文章结构的最高境界;一是争论有助于对文章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世上的事物很复杂,有些事物类别层次是清晰的,有些是模糊的,于是有了模糊哲学,模糊数学。我们现在习惯于用切分法分析结构,是否有些文章应用聚合法去研究它更科学,这个任务交给你们去解决。其中国搜课网 http://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中国搜课网 http://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实,这样的思维交锋比结论本身更重要,争论使学生思维富有灵活性、流畅性和独特性,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4.讲清重点、难点、疑点、知识间的联系以及读写方法,引导学生做好小结,归纳整理知识结构,对教与学做出及时评价。

语文课上教师还是要讲的,只是不要千篇一律地满堂灌。一般一堂课我讲20分钟左右,讲什么?讲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讲学生认知发生疑难的疑点,讲前后知识的联系和本节知识的内部结构。引导学生做卡片,做笔记,整理知识系统。关于知识系统,在高一学生入学时我给学生整理一张语文知识能力网络表,每个单元涉及到哪些知识让学生有计划地做些整理工作,事实证明,结构化的有序知识便于学生运用与迁移。我常给学生讲1+1+1大于3的系统论整体原理,学生认识到这项工作的必要性,也就勤于积累了。

我让学生定期对老师的教、对自己的学做出评价。教师吸收学生的意见改进教学;学生养成自评自控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业和人格。5.精心设计练习作业,培养学生迁移与创造能力。

语文教学重在形成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能力的形成靠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历练”,即经常性地练习。由于我把一部分课本上的练习纳入了课堂学生参与的活动,这就减轻了课后一部分书面作业的压力。

课后作业还留什么呢?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让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结构,每个人建造语文知识能力体系,这类练习形成的正是对知识分类分层组成系统的现代科学思想:一类是听、读类输入信息方面迁移性训练,比如刚刚学过一篇说明文,我找课外一篇说明文,检测一下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还有一类是说、写类输出或生成信息方面的训练。我经常让学生仿照课文中一些典型的段落说或写一段话,旧瓶装新酒,既掌握了典型句式或构段方式,又说或写出了新意。掌握的句式或构段方式多了,学生的语言与思维也就发展了。创造忌讳模仿,但从绘画、书法到说话为文这些创造性活动中,又大多从模仿始,这就是学习的辩证法。

我经常设置各种情景,锻炼学生快速展开说明、议论或描写场景的能力。如“下午放学,你看见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正蹲在花坛旁与花儿说着悄悄话„„请你展开联想和想像写段四五百字的短文。”学生想像力的开发,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还常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沸腾的生活,引导他们关注祖国前进的脚步,民族发展的命运。学完人物传记单元,他们去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或父母,或邻居,写一篇人物小传,使他们感受到我们共和国的每一步发展都融入了老一辈的智慧与血汗,不少学生很受教育。这是创造教育的根和魂。

我有时还引导学生用“反弹琵琶”的思维方法议论一些成语、俗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学生先后写出一篇篇很有见地的短文:像《弄斧就该到班门》《补牢应在亡羊前》《少见未必多怪》等陆续见诸报端。

四、几点收获

1.师生角色变了,课堂结构变了,教学功能变了,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了。

过去老师是演员,是主角;学生是听众,是配角。老师上边讲得口干舌噪,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现在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是学习的主角,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学到知识,养成听说读写能力,发展了智力。

过去课堂教学基本是“导入”——“讲授”——“小结”——“布置作业”四大块,每篇文章又是逐段分析,概括段意,分析中心和写法几部分。如今变成了“读”——“疑”——“议”——“结”——“创”,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更有助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中国搜课网 http://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中国搜课网 http://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过去教学功能是灌输知识,追求高分。现在是引导学生在参与学习实践中主动获取系统知识,形成听说读写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的终极目的不再是高分,而是塑造自尊、自重而又富于创造性的健全人格。有个学生各科学习成绩都很差,一次写诗,他写出几句闪耀思想火花的诗,我帮他改改,寄出去,杂志还给发表了。这时,他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做老师的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考上大学,却应该也能够让学生享受到学习乐趣,为国家培育出有健全人格的人才。

学生对这样学语文是喜欢的,是欢迎的。有不少学生在作业、作文和学习小结中流露出这种喜爱。他们说:“语文课不再是老师滔滔不绝地串讲课文,而是教给我们方法,引导我们把书读活,从而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感情。” 2.学生学习质量明显提高,创造力明显增强。

这样教语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应试能力也会水涨船高。近年来,我教的两届学生高考成绩与其同水平学生比,都是比较好的。1992年毕业的一个班,学习水平在全年级7个班中偏低,我教三年后高考语文成绩及格率100%。

更可喜的是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形成了比较强的创造活力。几年来,我教的学生有十几人在全国作文、演讲比赛中获奖,有40多人的习作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3.教师也焕发了生命活力,教书教出了味道。

几年来,我有十几篇论文在全国和省市评比中获奖或发表。被学生创造的激情感染,我偶尔兴致涌来也写诗为文,居然还有几首诗,几篇散文登在了报刊上。我在北京、天津、广西、青海讲学几十场,听众有两万多人次,仅近两年,我光在海淀区一些学校和单位,汇报自己的教学改革思想与成果就讲了二十多场,比较受欢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1995年被评为海淀区教育系统十佳党员,1997年被评为海淀区共产党员十佳标兵。此外参与主编和编辑工作的书有二十多本,自己撰写200多万字。《让语文教学焕发出创造活力》一文由中国搜课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3:让数学学习焕发创造的活力

一、“学习部”的含义及理论基础

“学习部”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以优、中、差搭配为基本组织形式, 以教学中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 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或策略体系。

其理论基础是:1.人与人之间积极的合作会产生积极的互动, 而竞争通常会产生反向互动, 在没有个人努力与合作的情况下就不会产生互动。2.动机理论。学习动机是借助于人际交往过程产生的, 其本质是体现了人际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一种积极的依赖关系, 激发动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一种“利益的共同体”。“学习部”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学习动机。3.社会学理论。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学习行为及结果, 总结或领会他人的学习行为特征, 并形成规则。通过对这些规则的重新组织, 来形成自己的行为。学生之间的深入合作, 会使他们互相学习。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 我校进行了“学习部”工作的尝试实践与研究。

二、“学习部”的合理组建

《新课标》指出,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合作者,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 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 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 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 才能成为有效的知识, 教学中只有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探索、讨论, 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才能发现和掌握新的知识, 并且获得成功与快乐的情感体验。创新需要突破, 突破需要合作。于是“学习部”走进了课堂中, 它为新课改的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空气, 使每个学生都在吸入这股空气的同时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 组建“学习部”

开学初与班主任合作商量, 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分为A、B、C三个层次;再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性别、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以4或6人为一组来安排学生的座位, 力求异质性和代表性。每个“学习部”包含A层次学生一名、B层次学生2或3名、C层次学生1或2名。同学之间通过互相帮助满足了自己服务别人的需要, 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

(二) 优化“学习部”的结构

“学习部”成员的组成遵循“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 这样既可以增加“学习部”成员的多样性, 同时又可以增加“学习部”的可竞争性。“学习部”的组成一般以4至6人为宜。要实现优化的“学习部”, 就要在“学习部”成员上充分考虑到各个学生的成绩、人际交往、性别、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异质性, 按一定比例安排优中差 (1A;2B;1C或1A;3B;2C) 等学生为一个整体, 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 使各个“学习部”成员总体水平基本一致, 确保全班展开公平竞争。

(三) 规范“学习部”的操作

明确责任分工是开展“学习部”学习不可缺少的要素。“学习部”一旦确定之后, 要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与分工, 可以采取轮换制, 如部长、纪录员、报告员、评判员或监督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担任 (“学习部”中的角色不是永远固定的, 角色可以而且应该经常轮换) 。这样让“学习部”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 明白各个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以此增强“学习部”成员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学习部”应有明确具体的任务, 应有合作的目标, 各成员应该明白各自承担的角色, 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 明确分工, 责任到人。部长负责组织管理, 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 并代表“学习部”成员向教师进行汇报, 评判员负责评判各“学习部”的汇报结果, 监督员负责各“学习部”的任务完成情况。各“学习部”成员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发展为一个整合的群体。

三、运用“学习部”, 让数学学习焕发创造的活力

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 是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品质的过程, 是学生经历再创造、体验再创造的过程。那么, 在有限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如何运用“学习部”, 让数学学习焕发创造的活力呢?

(一) 运用“学习部”动手“做数学”, 体验创造的乐趣

“做数学”的过程是学生经历困惑, 自主进行旧知检索, 新知探索的过程, 学生不仅能触发思维的灵感, 而且能够感受到数学创造的乐趣。因而“做数学”应该是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方式。教学时, 教师应相信学生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 为他们创设“做数学”的机会, 让学生自己把要学的数学知识创造出来。如在教七年级数学“几何体”部分时,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教材中的几何体并拿到课堂上来。在寻找的过程中, 学生就开始对几何体图像有了感性认识。当学生寻找, 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 学生兴趣高涨, 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的多。又如“正方体表面展开”这一问题, 答案有多种可能性, 因此, 我们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挥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 再用剪刀沿棱剪开, 展成平面, 并用“冠名权”的方式激励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样, 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而且课堂上学习积极主动, 兴趣盎然, 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 同时, 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 运用“学习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放性课题探究, 营造创造氛围

在开放性课题探究过程中, 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是一个极好的实践、思考、探究和交流的过程。如讲“水位变化”一节时, 在引导学生探讨完例题后, 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寻找与例题相似的数据处理问题, 像股票的涨跌, 潜艇的沉浮等。由学生自行设计数据表格, 提出问题,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给出评价, 做成一个小型的数学报告或数学论文。通过这种开放性课题的探究, 学生既提高了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又能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 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没有对常规问题的挑战, 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问题的挑战, 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 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 启发学生的思考, 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学会用数学观点观察、分析现实问题, 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思路和方法。如讲到“可能性”这一节时, 可以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彩票中奖率进行研究, 比较各种形式的彩票中奖率的高低。

(三) 运用“学习部”培养学生多种思维, 激发创造灵感

从思维活动的过程来看, 创新能力作为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心智操作方式, 是多种认识能力、多种思维方式共同的结果。它不仅需要聚合思维, 也需要发散思维;不仅需要分析思考, 也需要直觉思维;不仅需要抽象思维, 也需要形象思维。它还离不开奔放的想象力。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思维, 从而激发创造灵感。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首先, 要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如在教学中, 对于某一概念或性质不要直接给出结论, 而是让学生观察猜测, 进行直观想像, 充分发挥学生的直觉思维, 然后加以验证。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直觉思维, 从而诱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当然在学生的直观猜测中, 很可能出现错误, 甚至于结论恰恰相反, 但不需要批评、挖苦学生, 要给以鼓励, 要对正确的地方给以肯定。支持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 探索并加以引导, 使学生充分发挥直觉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造思维的目的。如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时, 要让学生画图, 直观想象,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 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大小关系。这样学生首先通过直观猜测出结论, 再通过动手操作验证结论。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 要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经常要学习一些抽象概念、定理、公式, 如直接给出这些概念让学生死记, 效果肯定不好。如果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逐步过渡到抽象的理论, 这样不仅使学生能获得知识, 同时学生的能力也获得了发展。如在“有理数乘方”的教学中, 有“幂的变化速度要比和、差、积、商的变化速度都快”这一抽象结论, 通过叠纸, 折纸的次数与折后的纸的厚度计算, 使学生抽象出幂的变化速度特别快这样的结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再次, 要对学生进行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 对于一些概念、公式、法则的教学, 如果都从正面教学如从正面看、正面想、正面用, 往往对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定势和束缚, 在处理问题上也会出现一定的困难或者麻烦, 所以在教学时, 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在处理问题时, “反其道而行之”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计算 (2a+3b) 2- (2a-3b) 2时, 若正向计算,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 再去括号, 合并同类项, 计算非常麻烦, 若逆向思考, 逆用平方差公式计算起来就比较简便, 由此学生体会到按照逆向思维处理问题的好处,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 运用“学习部”使学生形成个性化学习, 开发创新潜能

不同的学生由于经验背景、认知水平及思维方式的差异, 往往导致他们对同一数学现象做出不同的认识、理解与分析, 从而表现出数学学习上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教师所要做的, 就是让这些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 并不断鼓励他们敢于表现自己的个性。为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的想象, 要训练他们一题多解的能力, 通过课堂上处理一些具体的习题, 鼓励他们只要敢想, 都能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 由此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到了很大的鼓励。

摘要:新课改把变革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放在突出的地位。本文从“学习部”的含义、理论基础和通过“学习部”这一组织形式的开展, 来阐述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 为此,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紧紧的围绕这一点,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 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 能体现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和交流, 获得数学知识, 发展学生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习部,创造思维的培养,创造灵感的激发,创造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策三:《教学论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1]王策三:《教学论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2]钟善基等:《中学教材教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2[2]钟善基等:《中学教材教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2

[3]波利亚:《数学的发现》, 内蒙古出版社, 1982[3]波利亚:《数学的发现》, 内蒙古出版社, 1982

篇4:让数学学习焕发创造的活力

【关键词】学习部;创造思维的培养;创造灵感的激发;创造能力的形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堂不应被简单地当作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而应当成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数学、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在这个场所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将采用包括动手实践,以及必要的模仿与记忆在内的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每个学生在思考或解决问题时,思维都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盲区”,而“学习部”将集合大家的思维方式,融合大家的解决方法,实现思维上的互补和方法上的拓展。运用“学习部”,不但赋予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时机,而且还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更好地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从而使课堂真正变为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真正让课堂教学灵活互动,充满热情,焕发活力。

一、“学习部”的含义及理论基础

“学习部”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优、中、差搭配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中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或策略体系。

其理论基础是:1.人与人之间积极的合作会产生积极的互动,而竞争通常会产生反向互动,在没有个人努力与合作的情况下就不会产生互动。2.动机理论。学习动机是借助于人际交往过程产生的,其本质是体现了人际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一种积极的依赖关系,激发动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一种“利益的共同体”。“学习部”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学习动机。3.社会学理论。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学习行为及结果,总结或领会他人的学习行为特征,并形成规则。通过对这些规则的重新组织,来形成自己的行为。学生之间的深入合作,会使他们互相学习。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我校进行了 “学习部”工作的尝试实践与研究。

二、“学习部”的合理组建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能成为有效的知识,教学中只有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探索、讨论,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才能发现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且获得成功与快乐的情感体验。创新需要突破,突破需要合作。于是“学习部”走进了课堂中,它为新课改的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空气,使每个学生都在吸入这股空气的同时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组建“学习部”

开学初与班主任合作商量,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分为A、B、C三个层次;再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性别、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以4或6人为一组来安排学生的座位,力求异质性和代表性。每个“学习部”包含A层次学生一名、B层次学生2或3名、C层次学生1或2名。同学之间通过互相帮助满足了自己服务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

(二)优化“学习部”的结构

“学习部”成员的组成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可以增加“学习部”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学习部”的可竞争性。“学习部”的组成一般以4至6人为宜。要实现优化的“学习部”,就要在“学习部”成员上充分考虑到各个学生的成绩、人际交往、性别、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异质性,按一定比例安排优中差(1A;2B;1C或1A;3B;2C)等学生为一个整体,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使各个“学习部”成员总体水平基本一致,确保全班展开公平竞争。

(三)规范“学习部”的操作

明确责任分工是开展“学习部”学习不可缺少的要素。“学习部”一旦确定之后,要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与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部长、纪录员、报告员、评判员或监督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担任(“学习部”中的角色不是永远固定的,角色可以而且应该经常轮换)。这样让“学习部”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明白各个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此增强“学习部”成员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学习部”应有明确具体的任务,应有合作的目标,各成员应该明白各自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部长负责组织管理,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并代表“学习部”成员向教师进行汇报,评判员负责评判各“学习部”的汇报结果,监督员负责各“学习部”的任务完成情况。各“学习部”成员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发展为一个整合的群体。

三、运用“学习部”,让数学学习焕发创造的活力

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品质的过程,是学生经历再创造、体验再创造的过程。那么,在有限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学习部”,让数学学习焕发创造的活力呢?

(一)运用“学习部”动手“做数学”,体验创造的乐趣

“做数学”的过程是学生经历困惑,自主进行旧知检索,新知探索的过程,学生不仅能触发思维的灵感,而且能够感受到数学创造的乐趣。因而“做数学”应该是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方式。教学时,教师应相信学生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为他们创设“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把要学的数学知识创造出来。如在教七年级数学“几何体”部分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教材中的几何体并拿到课堂上来。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就开始对几何体图像有了感性认识。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的多。又如“正方体表面展开”这一问题,答案有多种可能性,因此,我们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再用剪刀沿棱剪开,展成平面,并用“冠名权”的方式激励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课堂上学习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运用“学习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放性课题探究,营造创造氛围

在开放性课题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是一个极好的实践、思考、探究和交流的过程。如讲“水位变化”一节时,在引导学生探讨完例题后,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寻找与例题相似的数据处理问题,像股票的涨跌,潜艇的沉浮等。由学生自行设计数据表格,提出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给出评价,做成一个小型的数学报告或数学论文。通过这种开放性课题的探究,学生既提高了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能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没有对常规问题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问题的挑战,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观点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思路和方法。如讲到“可能性”这一节时,可以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彩票中奖率进行研究,比较各种形式的彩票中奖率的高低。

(三)运用“学习部”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激发创造灵感

从思维活动的过程来看,创新能力作为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心智操作方式,是多种认识能力、多种思维方式共同的结果。它不仅需要聚合思维,也需要发散思维;不仅需要分析思考,也需要直觉思维;不仅需要抽象思维,也需要形象思维。它还离不开奔放的想象力。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思维,从而激发创造灵感。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如在教学中,对于某一概念或性质不要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观察猜测,进行直观想像,充分发挥学生的直觉思维,然后加以验证。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直觉思维,从而诱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当然在学生的直观猜测中,很可能出现错误,甚至于结论恰恰相反,但不需要批评、挖苦学生,要给以鼓励,要对正确的地方给以肯定。支持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探索并加以引导,使学生充分发挥直觉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造思维的目的。如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要让学生画图,直观想象,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大小关系。这样学生首先通过直观猜测出结论,再通过动手操作验证结论。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经常要学习一些抽象概念、定理、公式,如直接给出这些概念让学生死记,效果肯定不好。如果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逐步过渡到抽象的理论,这样不仅使学生能获得知识,同时学生的能力也获得了发展。如在“有理数乘方”的教学中,有“幂的变化速度要比和、差、积、商的变化速度都快”这一抽象结论,通过叠纸,折纸的次数与折后的纸的厚度计算,使学生抽象出幂的变化速度特别快这样的结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再次,要对学生进行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些概念、公式、法则的教学,如果都从正面教学如从正面看、正面想、正面用,往往对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定势和束缚,在处理问题上也会出现一定的困难或者麻烦,所以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在处理问题时,“反其道而行之”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计算(2a+3b)2-(2a-3b)2时,若正向计算,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计算非常麻烦,若逆向思考,逆用平方差公式计算起来就比较简便,由此学生体会到按照逆向思维处理问题的好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运用“学习部”使学生形成个性化学习,开发创新潜能

不同的学生由于经验背景、认知水平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往往导致他们对同一数学现象做出不同的认识、理解与分析,从而表现出数学学习上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不断鼓励他们敢于表现自己的个性。为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的想象,要训练他们一题多解的能力,通过课堂上处理一些具体的习题,鼓励他们只要敢想,都能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由此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到了很大的鼓励。

【参考文献】

[1]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钟善基等:《中学教材教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3]波利亚:《数学的发现》,内蒙古出版社,1982

[4]王子兴主编:《数学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章旦中学教育集团)

篇5: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生命,是指生物体所具有的存在和活动的能力。活力是旺盛的生命力、是行动上、思想上或表达上的生动性、也可理解为朝气蓬勃,刚劲有力。学生生命活力在数学课堂上主要体现为每一个个体的精神上的蓬勃朝气,思维、表达、学习中的主动性。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学生全身心的投入,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体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各种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教育、教师。“生命活力”这个名词也频频出现。课堂的生命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来自师生的生命活力,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生命活力”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态度、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具体到数学学科,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身为数学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吸收各学科教学的精华,构建有利于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教学,赋予数学学习生命的活力、解放学生的生命活力,体现自身的生命活力。

一、设计弹性教案,是体现生命活力的保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深陷在“预设”的巢臼里,统得过死,往往会把学生引入狭窄的小胡同,历来的课堂教学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时只能落实为“主动接受”,从备课这个环节起,老师就尽力回避着学生可能会碰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觉得学生碰到的问题越简明,越直截了当越好,一厢情愿地为学生预设着一条尽快接受知识的“绿色通道”。即使现在问题教学的出现,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但课堂教学的进程仍多是教案的翻版:环环相扣的发问,小心翼翼的求证,总想让课堂教学的进程能按老师所设想的“套路”进行,能一直处于老师的控制之中。于是,知识的由来常常被不经意地省略,学生间的差异被不由自主地忽视,学生的不同的见解被“巧妙”地搁置。我们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弹性的“动态生成性”的教学方案,新课程有一个核心理念,那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因此要变一种固定的计划方案为多假设方案,使自己在实施中能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反应应付自如,能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认知的需要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我们要落实三个转移:从重视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移;从重视知识传授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转移;从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活力转移。

二、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数学课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性的活动,而且也是情感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的作用,做到“三带”,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学习。这种积极的课堂气氛,能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心理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1、渲染课堂气氛。积极的课堂气氛不是自然形成的,必须依靠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加以渲染。情境教学是渲染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如:教学“

6、7的加减法”一课时,先让学生每人拿出准备好的六颗石子,将其撒在桌子上画好的圆圈里,接着自己统计圈里几颗,圈外几颗,然后汇报。又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教师没有平铺直叙的讲解例题,而是设计游戏情境。三只小猫开始钓鱼比赛,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当裁判积分,比一比看那组裁判的记分摆放,能让人一眼看出优胜者。这样在课堂上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使其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发现新知

2、调控课堂气氛。积极的课堂气氛是一种给人以愉快感的教学情境,就像生活在最适宜的气温下心旷神怡、情绪高涨一样。要保持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下的“常温”,教师就应学会自觉地“调温”。“调温”有两种,一是将教学热点进行冷处理,二是将教学冷点进行热处理,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后一种情形。因此,教师应及时在情感冷漠处、教学冷场处、思维冷却处、兴趣冷淡处、答问冷寂处、质疑冷门处加温或聚热,三、拓展让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

1、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开发教材资源。

《数学课程纲要解读》中指出: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学会主动的、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学服务,同时还要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

2、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

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是教的方式还是学的方式,都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而忽略了探究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我们教师总是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角”和知识的传授者、给予者,没有注意细心呵护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在当今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扮好自己的角色,教师只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学习与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在实践中去求得新知。

3、强化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联系。

数学教学不仅要从儿童的生活提出较好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更好地理解数学,同时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后,让学生例举生活中见到的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培养他们自觉地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四、重视偶然因素,恰当处理偶发事件。

生活中的课堂是没有彩排的,每一次都是现场直播。而“现场直播”的课堂最具有鲜活性、生命力。当学生心灵开放,思维多向,行为活跃,课堂定会因不可预测因素的出现而波澜起伏。也许,偶然的因素会使教师措手不及,造成教学秩序的暂时失控,但是,我们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相反,若能巧妙地处理不可预测的因素,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定能掀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高潮,激发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也会因此而更加生动活泼,充满生活的乐趣。

篇6: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丹阳市新桥中心小学 王振俊

当前,教师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课堂教学更精彩。然而,凝眸反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一个好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而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我认为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因此在创设情境时不能一味追求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漂亮的动画。而更多地应利于新教材本身,激发学生的求知的心理需求,从而引发学生获知解惑的欲望。

2、情境要能激活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的起点在哪里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准确地把握教学的起点,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是确保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前提,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中,现有的知识和经验 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首先拿出一袋鸡蛋(500克)和一袋大米(1千克),说:“哪袋重些?”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一看,掂一掂后说:“这袋大米重些。”接着把这袋500克的鸡蛋换着了1千克后又问:“现在还是这袋大米重吗?”学生掂一掂后说:“差不多,但我们可以用秤来称。”这样的情境创设富有数学韵味和思考的价值,更利于促进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主动进行新知的建构。

3、情境要能促进知识的生成

“生成”需要一定的情境,在适宜的情境之下,学生会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以任务驱动学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

二、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要在课堂有效的时间与空间里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的组织尤其重要。具体做法是:

1、精选适当的学习材料

小学生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抽象”,学生在探究之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或让学生自己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如实物、学具、图片、文具、统计数据、表格等)。充分利用教具、电化教室等现代教学技术,从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一种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材料,为学生探究创造条件。教师提供探究材料要注意:(1)材料的背景要现实有趣;(2)材料的形式要多种多样;(3)材料的内容要开放有序。

2、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我们在进行探究内容选择时,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基础采取适度的原则。在一般情况下,探究问题的解决所需的能力应在学生的最进发展区之内,对这样的难度水平的问题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如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可以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来探究,比如:生活中什么时候用时记时?什么时候用分记时?什么时候用秒记时?通过探究学生就能了解时、分、秒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学生就能建立起一段时间的概念。

3、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有了时间保障,我们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探究的空间。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片段:(1)独立思考。54×(4+7)、6×100+9×100、(6+9)×100、54×4+54×7,哪些等式相等?你有什么感想?(2)65×(30+42)、100×2=100×

8、(a+b)×c,你能写成另外的形式吗?(3)小组合作研究,(250+12)×40、96×19+4×19,哪个题目容易计算?为什么?(4)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究,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历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索学习的能力。

三、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 台,因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很多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却把它演绎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缀”,成了形式和走过场的“合坐”。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1、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

2、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至少应注意:①、分工明确。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②、建立机制。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小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③、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四、捕捉有效的生成资源

“生成”是课程改革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追求互动生成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教师教学的追求。是不是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说出一种标新立异的算法就算生成,这其实是对“生成”的一种片面理解,我们要以互动生成的新教学过程观来反观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现教师对互动生成的理解是不同的。生成既有预料之内,也有意料之外。数学教学中的生成必须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的结果方能理解为生成。没有思考而生成的内容都应视为无效的泡沫。的确,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教师正要进行下一环节教学时,学生可能会冷不丁冒出一个问题.或补充一种算法,或提出一种疑意等。这时,放弃既定环节教学,就会影响教学任务的 完成;装作末见,又显然有悖于“据学而教”的理念。每每遇此,教师常常进退两难。一个真诚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师会果断地调整教学任务,敏锐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点,井加以放大。因为他们相信,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生成点是一闪而过的,一个时间差,就可能错失一次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良机。

当然,任何问题总要涉及一个度,无论情况如何,教师心中都要有一把尺,权衡其间的利弊,在预设与生成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强调课堂生成并不等于教师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问题在于,当“意外的通道”出现的时候,我们是否敏锐地意识到,并且能否经由这“通道”引领学生欣赏“美丽的图景”?教学是一种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活动。

五、恰当有效的媒体使用。

现代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成教师的共识,它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方式,键盘代替了粉笔,黑板由屏幕来拓宽,语言多由音响来取代。它能使教学内容由静态变成了动态,由无声变成了有声,由黑白变成了彩色,使实验展示由隐性变成了显性,使教学信息量由小变大了,使学生接收信息量增加了。但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使我们多媒体教学步入了一些误区,教师们过分追求一种全程效果,整节课从头到尾都使用课件,从“欢迎使用”到“谢谢使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追求课件的“外在美”,忽视这个课件解决什么数学问题,辅助教学辅助在何处,它有什么精妙之处。那么,如何使媒体使用恰当有效呢?

1、正确认识

“今天的课堂黑板还需要吗?”这是我们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各有各的优势,选择教学手段并不是越高级越好。一节课中,往往需要用到多种方法与手段,要注意优化组合。成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有机整 合。因此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们要树立整合的思想,要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粉笔)有机结合起来使用,使各种教学手段优势互补,而不是简单的替代。

2、精心制作

课件制作应摒弃以教为主角的设计理念,从服务学生的学这一主旨出发,把握好教学性、科学性与艺术性这三个向度,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展开,力求直观与生动,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课件,做到内容科学,画面简洁,信息量大,调用灵活,并适合辅助课堂教学,保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且不受课件左右与约束。

3、把握时机

小学生年纪小,生活经验尚不丰富,认识事物也不够全面,在学习中容易处于半清晰的状态。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模糊处重现真面目。如在六年级总复习《面积计算》的教学中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要在一个长8米,宽5米的教室里铺方砖。以下是三种不同的规格:①边长30厘米;②边长40厘米;③边长50厘米。请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一种,并算出至少需要多少块?这于这题大部分学生对于数量关系是清晰的,既房间面积除以地砖面积等于块数,但对于“哪种最合适?”处于模糊状态,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体会策略选择,学生脑中的浑沌全然清晰无疑。

上一篇:防保科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机场平整土方承包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