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教学

2024-05-09

美术课教学(共9篇)

篇1:美术课教学

如何提高中学美术课教学质量论文: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美术

课教学质量

中学美术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造就学生完善人格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学校中美术教育要针对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多作努力探索,要使培养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具有全面发展的能力,使美术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创新,要让学生能在美术学习中体验成功喜悦,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精神风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材,在多年中学美术教学中,本人认为中学美术教学需把握以下几方面,对提高中学美术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1.中学美术教学要把握学生的特点

面向全体学生,目前中学学生进校相对文化素质审美素养都不太高,有的学生上课做其它学科作业,因此美术教学在美术教学中,要体现美术的人文性,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针对中学生特点,要在教学中努力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要改变错误的观念,认为美术课可有可无或只是单纯的技巧训练学习,要把美术作为一门文化课来学习,在美术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审美素养。要让学生广泛地接触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探索人文内涵,提高鉴别和判断能力,抵

制不良影响,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要重视上好美术欣赏课书法课,要让学生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都能够提高感受、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画一手好画,练一手好学,其目的不是培养美术家、书法家,而是让中学生在艺术教育中形成好的个性,提高未来生活质量,具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在自然美社会生活艺术美的天地中增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为学生将来发展奠定基础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体验成功,全面引导学生理解美术文化现象形成人文素养。

2.中学美术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激发学生的兴趣,社会是不断的发展,美术教学要跟上时代发展,要让改革的春风吹进课堂,在美术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现实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美术课上始终保持新鲜感和兴奋感,让学生的个性在快乐中得到充分张扬,譬如抽象绘画课的开设,就是源于在写实绘画训练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都产生比较浓重的挫败感,于是我便尝试以抽象绘画课代之,经过抽象绘画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能以轻松快乐心态对待绘画,色彩感觉和造型能力都有进步,并且都能表现出强烈表达自我意识愿望,从而恢复了绘画信心;抽象绘画的学习也就成为绘画模块的主要内容。美术字的教学,学生对美术学兴趣不太大,如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事先让学生看一段录像或图片让学生感觉到美术字使用的广泛性,从学校的环境布置,出黑板报,班级小报等到报刊杂志,书籍展览会,商品包装,广告宣传等美化工作中都能发挥积极作用,接着运用计算机中多种字样字体和颜色的配置,将学生引导到丰富多彩的美术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提高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爱好美术,充分展示我校素质教育的成果。

3.美术教学在体现浓郁艺术氛围

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教学内容要为学生提供不同技能,为学生规划人生和未来,让学生顺利走上美术高考之路,本身有意向报考美术院校,并有一定的绘画基础的学生,是适合学美术,报考美术高考最佳人选。

有的学生以前没有学过美术,或较少接触美术,文化课成绩又相对一般,参加普通高考,恐难取得好成绩或考上理想的大学。如果在高考最后一年里,接受正规学习,专业的美术考前强化训练,很有机会在美术高考中获得成功改变自已的命运,去年我校郑苏已高二下学期,表示想参加美术兴趣小组,郑同学以往有较强绘画基础,在我的悉心指导下以及他本人努力下在去年全省美术统考中取的249分的好成绩,参加校考被天津美术学院录取,还有几个原本绘画基础

较为一般的,参加美术兴趣小组学习后都取的较好成绩。

还有学生已经通过一次甚至两次高考失败,如果继续在普通高考这座独本桥中奋斗的话,不妨让自己换一个方问,改为参加美术高考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目前录取率比较高的就是美术高考,通过努力就能发挥学生有美术方面的潜能,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参加美术高考曾经为北京服装学院,华东师大,天津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中国美院,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大,湖南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华美大学输送优秀新生,其中有的学生毕业后成为国际时装设计师,在第十七届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汉帛奖”比赛获的银奖和最佳面料创新奖为学校争光。

4.美术教学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

提高学生生命的质量,拓展校园学习空间,在高中积极开展校本课程教学,开设了设计,艺术创想等课程,针对高中生的特点,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重在启动发散引导,把美术教学延伸到各类话动中去,在活动中体现实效。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专长,加以培养,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加入到美术兴趣小组中来,由兴趣转到志趣,有的理科班学生通过讲课转到美术班来学习,如06届高三学生余振江通过正规美术训练,终于考入湖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这就是美术教学所起的作用,再如,每个学年都组织参加“班之有美展”,范围在全校,让学生自己布置,把自己的作品往墙上挂,学生人人都出作品,出好作品,让班上老师同学都来观看,美术班的影响力能够没到发展,学校美术课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平时教学中就提醒学生平时作业要认真完成,认真画,认真写,最后要展示成果,学生就能够重视美术课,学起来就特别起劲,让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都得到发展,让学生从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只要我们善于教学,都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美术教学的创作素材,只要善于挖掘,都能成为设计创意的题材,都能成为美术选修课的内容。比如结合校园环保进行美术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需要美,身边处处蕴含着美,把教学与环境保护主题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对人类生存环境与发展的积极思考,在上这课时,开展“创建绿色学校,争当环保卫士”这一主题,把这一课延伸到本社区,发动学生进行校园社区环保情况调查,进行结合校内外实践活动课,学生通过对校园,对社区的环境的调查进行一次实实在在的环保自我教育,大大提高了环保意识,懂得了人人追求环境美的同时,更需要追求思想的美和行为美,通过课程转变和延伸改变美术课中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提高了教育新的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以体验教学为切入点,来激发学生兴趣,学会用基本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生活,并在学习过程中到校园社区进

行探索和实践,取的成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课的兴趣,使学生认为美术课不单调乏味。

除了教学外,还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类美术比赛,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获“集体一等奖”“优秀辅导奖”在第三届福建省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经专家评审为“美术特色一等奖”连续多年参加福州市素描,风景,手工制作比赛,五次被评为福州市优秀指导教师,多次获绘画书法比赛优秀组织奖。

总得来说高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要依赖于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广大家长教师们共同努力,依赖于领导的重视,不断完善教育教学配备设施,但是还要需要自己的努力分不开,做为一个美术教师应具备很强的事业和过硬的教学本领,要有与时俱进的美术教育观和从事美术教育研究能力,把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自己,才能更好地提高中学美术教育质量。

收稿日期:2011-05-13

篇2:美术课教学

【摘 要】美术课的愉快教学,就是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

【关键词】愉快教学;美术课

shallow thin delectation the teaching is in the usage in the art lesson zhou chang-rong 【abstract】art lesson of delectation the teaching be the characteristics which want from this academics to set out, full make use of teaching material in of delectation factor, adoption student fancy of diverse vivid teaching means, exaltation student to art study of interest, make student at delectation high school arrive knowledge.【key words】delectation teaching;art lesson 大部分学生都十分喜欢美术,但看着部分学生交上来的图画本上潦草的画面,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我想起了他在美术学习上的种种表现:上课不带美术材料,上课不听讲,要么东张西望,要么叠纸自己玩自己的,要么找同学说话,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总而言之,美术学习对他来说就是一

件苦差事。追究原因,是因为传统的美术课过于强调技法训练,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故而感到枯燥乏味。作为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美术学习,需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交流和应用中掌握绘画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实施愉快教学才能达到这套美术教材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在愉快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有以下心得。

美术课的愉快教学,就是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美术教学工作,围绕着美术课的愉快教学,在实践中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尝试。

1.教师应亲切自然,创造一种让学生愉快学习的优美环境

提倡教师笑进课堂。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创设和谐的、协调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有学生这样比喻:“在炎热的夏季,老师的微笑如甘露,带给我们一个清凉的世界;在严寒的冬日,老师的微笑似春风,总让我们感觉到温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

护、理解和友谊。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即使是对待差生,老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使学生能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始终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两方面的沟通,变一切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老师自始至终贯彻积极主动性原则,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2.直观、情境多媒体的教学结合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指在课堂上利用电教设备、音像、挂图等现代化教具和形象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下进行有效的学习。

实践证明,中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尤其是电教媒体,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它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一改传统沉闷的课堂面貌,使学生的兴趣大增,有助于实现“轻负高质”和实施愉快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陷于枯燥乏味,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

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上《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一课,一开始我就播放各种各样不同色彩搭配的商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然后再通过电脑操作,请学生上台来进行色彩搭配,让学生亲身感受设计的乐趣。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但掌握了“变化”的几种方法,而且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手段,又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学在张弛有致的和谐节奏中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景,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导入课和结束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兴趣,首先应抓住课堂导入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效果。让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并对新课产生兴趣,因此对新课的导入应作精心的设计

导入方法有很多,如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人、故事导人、影视导人、赏物导入、音乐导入、对比导入、创设情景导人、设置悬念导入等。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设计。

例如,在上《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一课,先问学生到过哪些名山大川?游览时有什么感受?然后放一些风景区的风光录像片,让学生感受祖国山川的美,使他们知道,原来自己就生活在这人间仙境里。再问:作为中国人,难道你不想把自己的家乡美景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这样的导入使得学生跃跃欲试,同时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开始要引人入胜,而且结尾也要精彩,余味无穷,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对下一次课的强烈欲望。

我在上《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一课是这样结课的:“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画了一幅中国水墨画——美丽的家乡。星期天,你可以背上画夹去写生,去把家乡这人间仙境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回来对你的亲朋好友说:家乡真的很美,资阳是我们的家乡,爱护要靠大家,资阳的山美,水美,人应该更美。”这样的结课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

教学艺术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审美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和运用教学方法时应有独特的创造性,教学才会成功,才能形成一种活跃、生动的教学气氛,给学生一种真正的艺术审美愉悦的感受。

4.以适当的赞美,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的早期艺术教育家吉诺特博士打过这么一个

比方:赞美应该向盘尼西林一样,要在适当的时间,用适量的药量,要用得恰到好处,不能随意乱用,并且要注意可能引起的强烈反应。运用赞美一定要对症下药,客观评价,切忌千篇一律,敷衍了事。在巡视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画总会说上几句短评?“你画得很好,”“真不错,”等等,但是听多了这些话的学生对此并不能得到更大的激励,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画好在哪儿,那些值得肯定,又有那些需要改进,在我看来,赞美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篇3:幼师美术课教学探究

一、以全新的理念激活幼师美术课堂教学

(一)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去发现美、欣赏美, 并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美术教育的功能就在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性, 引导学生审美观的发展。教师应利用周围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去打动学生的心灵, 向他们进行美的教育和启示, 为他们创设一个充满艺术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使他们对美的感受性得以深化, 并内化为自身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表现, 从而变得更富有人性。教师除了要通过各种美术活动, 使学生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 以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 还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美术作品, 如阅读美术专刊、欣赏美术作品、参观美术展览等, 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发展审美能力, 使学生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爱艺术的态度。

(二) 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学生的个性。”美术是表现内心的艺术, 学生通过视觉艺术这一形式表现个人的感受, 并从中体验到成功、快乐, 进而确定自身内在的本质和价值。美术活动恰好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最佳形式。而学生由于性别、情趣爱好、家庭环境、生活体验及受教育方式等的不同, 形成了各自的个性, 他们对事物的想法和看法也就有所不同。教师不能用某种模式规范学生, 而应让他们的个性尽情展示, 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 采取创造性的教学方式, 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 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使学生增进自我了解、自我肯定, 从而促进其自我成长。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既多元化又个性化的社会, 所有独具个性的美的艺术和文化都将获得充分的展示, 再逐步趋向融合。因而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鼓励、发展学生拥有自发的艺术倾向和创造。

(三) 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幼师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职业艺术家, 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以及培养未来的合格幼儿美术教师, 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的眼光, 多一些真诚的赞许, 让学生多一分自信, 进而增强创造热情, 启迪创造智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自由、安全、和谐、开放的良好环境。同时还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平等相待, 相互尊重, 融洽交流, 并且让这种融洽的氛围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温床。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需要有创造型的教师。因此, 教师应当具有较高创造素质, 能够灵活运用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 拓宽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中, 教师应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丰富的材料给学生, 并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 自由、轻松、愉快地进行表现。还要建立崇尚创造的激励机制, 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 体验成功的喜悦。营造创新、鼓励创造的氛围,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参与审美创造活动, 增强学生探寻艺术世界的勇气和信心。

(四) 完善学生的人格。

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是全球教育所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健全的人格, 是学生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决定了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个体, 具有自主的人格和自由追求生活的理念。

美术教学对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应以全新的理念来激活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过程, 教会学生热爱生活, 珍惜拥有认识自己的能力, 愉快地进行创造和表现, 体现自身价值。教师要让学生将教材的知识和技法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进而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幼师生将来要从事幼儿教育, 他们自己的人格是否健全, 将会直接影响未来的教育事业, 因而非常重要。

二、创设教学情境, 优化教学过程

(一) 创设富有文化气息的情境。

教师要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中, 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 人类社会的丰富性, 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个性特征、多样性及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培养对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热爱, 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 就要在教学时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 增加文化含量, 使学生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涵养人文精神。

(二) 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

美术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使学生从生活中感受美, 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之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只有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并能为生活增添色彩时, 学习才会变得欢乐有趣。

《新课程纲要》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 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 而三维目标的整合, 就是要创造一个理想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三) 创设激发想象、创造而又勇于探索的情境。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的创造。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和学生谈话中设境, 在美术或其他艺术作品的欣赏中设境, 让每个学生都展开想象的翅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索时, 要关注他们合作意识的培养, 重视发挥群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三、寓创新能力培养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 巧设情境, 激发创新欲望。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 可以是一首优美的童话诗, 一段悠扬激越的音乐, 也可以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创新灵感的源泉。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会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角色, 体验情境, 从而唤起学习的兴趣, 激发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欲望, 同时又可以在有意无意之间感受情境之美。

(二) 优化语言, 启发创新思维。

语言是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一段优美生动的语言, 可以把人带入梦一般的迷人境界, 也可以把学生带入“耳醉其言, 心醉其情”的美境。而观察和欣赏又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动手实践, 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激发兴趣, 启发思维, 动手实践, 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 都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未来的合格幼儿美术教师, 从而为祖国未来幼教事业的发展提供保证。

(三) 营造氛围, 拓宽创新空间。

学生创新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 也是一个闪烁智慧的过程。自由的空间和适宜的氛围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创造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随时注意给学生拓宽自由创作的空间, 使他们尽情地发挥创新力。

篇4:高中美术课教学有感

关 键 词 高中 美术鉴赏 乡土 课程资源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材料、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使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科书,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灵活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如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和有关工厂、车间以及当地文物资源等,聘请美术专业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参与美术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如何进行模块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课题摆到了广大美术教师的面前。面对新课程九大模块的选择,怎样选、选什么,也给师生带来许多的困惑和机遇。为开好课每位教师都在积极地思考和探索。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我就美术课程模块教学的一点体会与大家交流共勉。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了。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该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教师要注意体现课程资源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不同地区的课程资源是独特而丰富的,因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是有差异的,要从本地课程资源中开发出更多地可利用的教育因素,要保持艺术文化的独特性,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多样艺术文化。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各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他们有各自的语言和文字;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各民族皆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乡土课程资源,这也是我们得天独厚的宝藏。所以我们要运用好这些资源,丰富我们的高中美术课堂,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民族文化艺术,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审美能力,完成教育教学。我们在选择模块教学时,尽量选择与地方美术活动有关的模块,这样学生见得多、好理解,进行教学实践也方便。我们的美术课程模块多,知识系统,图文并茂。但学生学起来总觉得离自己好远,不好理解,即便是借助网络、资料、多媒体,也难以见效。有道是百闻不如一见呀,我们把同学熟悉的有关的地方美術现象、资料、图片甚至实物带到课堂里来,就解决问题了吗?美术鉴赏课本第二单元第三课——心灵的慰藉,本课涉及到宗教美术的内容,具体学习了解有关三大宗教和神话传说的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的内容。同学们缺乏宗教知识,对宗教的起源、本质、三大宗教、宗教与美术的关系等,学习起来觉得有些迷茫。本地方的宗教建筑、宗教雕塑、宗教绘画等,便成了我们教学可以运用的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这里有鸡足山佛教圣地、剑川石宝山石窟、遍布各地的寺庙建筑、宗教雕塑、绘画、洞经音乐等等,这些都是同学们熟悉的。把这些引入课堂,或走出课堂去看看、听听、体验体验。这样的教学内容就缩短了与学生的认知距离,以学生熟悉的乡土资源融入教学,同学们就好理解多了,教学也就容易多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绘画》与《书法》的教学,学习到有关中国画、书法的内容时,基本知识同学还是知道一些的,但深入学习就有些困难。我们这里就是书画之乡,也出现了许多的书法家、画家、名作,人们喜欢以书画的形式来装饰民居、街道,所以到处都是书法与绘画作品,县里书法、绘画活动频繁,节假日都有展览。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就是很好的地方资源,组织学生参加书画活动,观看书画展览,或请名家走进课堂,再结合我们的课堂教学,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还有,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八课——不同的歌声(民族文化与美术),学习民间美术的内容时,光靠课本是不够的,还是要与地方的民间美术相结合,才能很好的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审美价值、社会价值、独特的语言和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等等。我们这里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旅游资源丰富,这里的风土人情、民间美术、美丽的山水吸引了世界的眼球,成了世界各国旅游者的集结地。这里有漂亮的民族服饰、精美的民族工艺品、技艺独特的民间雕塑、蜡染、扎染、编织、刺绣、剪纸······受到游客的喜爱。这里也产生了许多民间美术工艺大师。这些都是我们同学非常熟悉的,使民间美术和民间工艺大师走入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课堂延伸民间工艺作坊,与地方的民族文化紧密联系,那同学们就受益匪浅了。还愁我们的课会上不好吗?

篇5:美术课教学反思

——美术课上的自主学习音美组张通环

美术知识种类繁多,如果想全面的了解这些美术知识并不是仅靠教师在课上传授就可以的,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学的方式获取一些美术知识,是增长美术知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他们的自主学习,让他们热爱美术,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本学期在我的美术课堂上,有一个环节,叫做“每堂自主学习”,即每个班级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一周的时间准备,在美术课上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为班级中的同学介绍一位与美术相关的艺术家,或是一种美术形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一方面锻炼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口才。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实践我有以下感受:

首先,学生能够养成自主探究问题的习惯。每组由组长负责,其他组员协作配合,最终完成对一个艺术门类或艺术家的介绍。这种方式要求该组的学生要先掌握这些美术知识,才有可能讲述给全班的同学听,这样准备每堂自主学习的同学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

其次,众所周知,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学到的知识,这本身就是对他们的口才、语言表达能力、胆量的锻炼,使学生在当今这个语言表达十分重要的社会中有立足之地。

再次,打破传统的“教书匠”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以往的美术课上,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讲台下倾听的模式,久而久之没有一点学习的积极性,经常出现走神、玩笔等不好的习惯。自主学习让学生有动起来的机会,有上台表现自己的机会,站在讲台上讲课的不再是教师,而是自己身边的同学,每组之间的评比、竞争机制的开展,为大家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一方面减轻了学生因为准备“每堂自主学习”而产生的负担,另一方面人多力量大,学生们集思广益最终完成展示。这样的小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篇6:美术课教学反思

讲课之前有很多的担心,最担心的是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不够多,其次担心的是学生能不能在预留的十五分钟时间内完成机器人的设计草图等。把教辅上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反复琢磨后,觉得教材预设的目标太过高大上,要让学生能将自己的生活与机器人又所连接,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目标,或者说有侧重点的达到一个目标,或者是创意,或者是造型,我选择了创意。考虑到学生现在看久了大屏幕,所以就换了个思路,自己用卡纸做了一个机器人手偶,让机器人手偶以“使者”的身份,带领师生一起走进机器人世界。接下来用抢答环节的三个问题完成机器人概念的教学。礼包奖励环节让学生大致明白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分类。以参观机器人家族为主线欣赏不同功能的机器人,欣赏过程中带领学生分析机器人的外形、功能。以机器人外出工作为由参观机器人画展,也就是欣赏学生创作的机器人。总结出机器人的外形要服务于它的功能。最后我做了简单的示范,根据自己生活中的需求为自己设计的机器人添加不同的功能。整个讲课过程用二十分钟,预留十五分钟给学生创作,五分钟进行展评和拓展。在课堂上,一切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学生的参与度比预想的情况要好些,半数学生在预留的十五分钟内完成了机器人草图的设计。课后,我将学生的作品进行了分析,也邀请组内的教师及时进行了评课。从中发现了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设计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自己在课前的准备还是不够细致,导致自己在各环节的过渡时语言不够准确和精炼,随意性较大,讲课用时较长,学生创作时间紧张。因为时间关系,提前备好的拓展部分没能进行。

其次,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太过于局限,局限于解决学生自己生活中的问题,没有将机器人的社会属性渗透在学生的学习中,所以学生的创作也就主要是围绕着为家庭服务来进行,这是整节课很大的缺失。有部分学生临摹和参照了我的范画,说明在课堂上还是没有挖掘出他的创新想法。

篇7:美术课教学反思

再次通过视频来观看罗莉老师的这节课,又有了新的感受。这时候更关注的是教师,更希望了解的是教师如何来把握这样一节课。首先还是教师的教态。教态在一节好课里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会引导或暗示学生这是一节什么样的课。因此,对学生的课堂情绪是有影响的。其次,是课堂环节的设置,是一节开放的课,还是一节传统的课,主要看课堂环节的设置中学生是否有机会参与进来?是否愿意参与进来?参与的程度怎么样?再次,就是教师的调动和调控。这个环节需要教师用精辟的语言来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课堂教学内容,不要偏离了教学的方向。最后,就是小组合作探究和展示,利用学习小组的力量,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个升华。

这样一节精彩的美术课,是无法复制的,也无法按部就班的套到其他学科的课中,正是罗莉老师将平时教学的诸多思考与“优师强校”学习的理论相结合,产生了这样精彩的课堂。但它带给我的启示还是很多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发挥的课堂中不偏离教学的主题等等。

篇8:浅析小学美术课教学

创造力是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才能之一。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1 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学生只有积极的参与课堂, 才能达到创造力的提高。因为科学家发现兴趣和创造力有着直接的关联。教师平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课堂上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 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来导入, 穿插一系列的小活动, 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对小学美术教学不是忙着传授美术技能, 而是着重于引导学生对艺术活动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在《漂亮的小手绢》教学中, 我拿出几条小手绢对同学们说:“看!老师变魔术。”“变”“变”“变”我迅速把小手绢折成小老鼠、糖果、花朵、小船,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为老师精彩的表演而鼓掌, 大家可高兴啦, 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于这几块小手绢上, 学习兴趣盎然, 主动地研究起小手绢的质地、颜色、形状、图案。“想给自己设计一条小手绢吗?”在老师充满期待的询问下, 学生们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从一双双闪亮的眼睛里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艺术表现欲望在涌动。整节课学生听得特征;通过作品风格对照, 揭示形成风格的要素;通过形式与内容关系的分析, 使学生对各种艺术语汇运用有所了解, 如形状、色调、材料的肌理等形式元素的语言性把握。这一目标向教学提出较高的要求, 即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时常结合对美术作品的赏析, 不能为技能而技能, 其目的就是对学生视觉感受性的培养。教师常把美术作业操作过程作为备课的重点, 以求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获得理想的作业效果, 因为学生们的作业往往被看成是对教师工作的评价。这种教学模式远离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不言而喻的。改变教学观念是必然, 一方面我们要把技能学习与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 只有对个体发展有益的技能才是最需要的。另一方面, 要看到存在不同层次的创造, 学生不可能等到学好所有领域技能, 再去进行创造活动。美术技能与创造能力密切相连, 不可分割。培养学生有意的想象力, 就是要努力减弱理性的不当控制, 苏醒无意识的非理性因素, 让直觉和灵感早日出现, 增强学生创造的内驱力, 激发创造的欲望。促使其审美经验的不断积累, 为进一步创造储入能量。

3 欣赏作品, 激发创造潜能

《美术课程标准》基于对艺术包括美术课程的学科性质的基本定位。它反对任何功利性目的, 要求课程的全部重点, 必须从事物的世界转到人格的世界, 强调人文学科的价值。在广泛的文化情况中认识欣赏这一理念, 明确指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 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的观点。唯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学习美术、感悟美术、理解美术, 才能真正扩大和加深学生对美术的体验、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 才能让学生体悟到美术、文化及生活的多样和丰富的内涵。有了深刻体验支持的美术学习, 才能突破滞留于纯粹的技能技巧训练的局面, 将人类的精神财富深化至人的内在世界, 确确实实地促成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这个基础上, 学生的自我认识, 自我完善才产生具体实际的意义小学生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 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 从中可以激发起他们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 并通过欣赏国内、外儿童有创意的表现, 引导他们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 引导学生乐于观赏, 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儿童绘画的常用形式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不同渠道让学生在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发现, 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激发想象。

篇9:小学美术课教学浅析

小学美术课教学 兴趣 评价

蔡元培先生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美术课是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美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完美人格。

一、激发兴趣,主动学习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兴趣的作用在孩子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在讲授《三原色三间色》一课时,在教学开始时,教师采用变魔术的方式,将红色水和黄色水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水变成了橙色,学生看到这些颜色鲜艳的水产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联想,很是兴奋。然后再来告诉学生,在色彩王国里有无数的色彩都可以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调配出来,被称为三原色,任何其它颜色都调不出这三种颜色。那么,将红色和蓝色加一起,将蓝色和黄色加一起又会变成什么样的颜色呢?然后请同学自己动手试验一下,得出结论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了橙、绿、紫,我们叫这三种颜色为三间色。学生在玩的同时,体验颜色相互融合后的变化,了解了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相关知识,把学习知识变得更有趣味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主要的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思考。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能使较难接受的内容的学习过程在玩中进行,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学习的互动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以往教学中一些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提供了良好的展示机会,使美术课堂教学突破了课本、教室的限制,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例如,在学习《森林王国》一课,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视频将各种动物的形体特征直观再现,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不同动物的生理特征,使学生对狮子的勇猛、强悍;大象的有力气;猴子的灵活好动;狐狸的狡猾;兔子的动作敏捷等生活方式、习性有所了解,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加强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掘学生的创作潜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我们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把无法进入课堂的巨大的或微小实物进行处理整合,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观察,解决了时间、空间的问题。

三、重视对学生评价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作为老师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赞美。每个人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认可自己,小学生更是如此。评讲时,可以通过师生合作,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也可以教师先评,学生参与互评,还可以典型主评、小组讨论等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创造性的一面,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有了自信,孩子就敢画了;有了自信,孩子就可以描绘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创作出精彩的一幕。讓快乐无时无刻不融入美术活动,带着学生踏入快乐的美术世界。

美术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以上点滴体会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肤浅认识,我会用心去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以学生为本,还课堂给学生。我会带着孩子们一起自由飞翔在五彩缤纷的美术王国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湛蓝的天空。

(上接第17页)着眼于打好学生的生命底色。连云港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地域文化,这些遗存着原汁原味的文化资源,有着的鲜明的个性、地域性和时代特征,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是我校主题文化的底色,涵载着蓬勃的精神冀望,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生生不竭的资源。我校和市文化局非遗中心密切合作,开发非遗校本教材《山海印痕》,把千百年来流布连云港地区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工艺美术、民谚童谣纳入其中,将“非遗”带到孩子身边,让他们与港城传统文化来个“亲密接触”。使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主动爱上了文化,并表现出极大的学习技艺的热情。因为,有爱才能传承。使新海校园能够成为“非遗”保护的一方沃土,让留存千百年的“活态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通过活动课程来实践主题文化。学校特色,主要表现为特色项目建设,特色项目代表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特色学校建设必须以此为突破口。而特色项目的建设以活动作为支撑,并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延伸,由量变产生质变,最终形成学校的一种持久的文化和精神,这就产生了特色学校。活动课程通过对话 交流,实践活动,建立一种知识性、社群性与文化性沟通的文化场,体现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文化精神。我校建立连云港市第一家学校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和收藏非遗传承人代表作品的非遗展览室,在非遗传承人及其作品和师生零距离接触中,通过活动课程、社团活动等有效载体,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久远浓缩成他们手中的绝活,得以传承和褒扬。

新海小学以深厚的乡土文化为底蕴,挖掘传承内涵,开发本课程,注重学科渗透,引领学生传承非遗文化;依托本地特有的民风民俗,凝炼校园文化,丰富社会体验,开展社团活动,构建有效载体,脚踏实地推动了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参考文献:

\[1\]傅国亮.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J\].人民教育, 2009

\[2\]王建强.别滥用了特色学校这个“筐”\[N\].中国教育报,2009-07-28

\[3\]彭智勇.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特色学校建设 \[J\].人民教育, 2009,(3—4)

\[4\]陶西平.谈高中特色办学 \[J\].中小学管理,2009,(8)

\[5\]温家宝.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9-10-12

\[6\]现代教师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篇:以温暖为话题的中考满分作文下一篇:薪酬保密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