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仪说明书

2024-06-27

血液分析仪说明书(精选12篇)

篇1:血液分析仪说明书

血 液 凝 固 分 析 室 内 控 制 品 使 用 说 明 书

一、控制品名称:

西门子凝血控制品,第1水平,第2水平。

二、适用范围:

第1水平、第2水平凝血控制品。可用于各种仪器、试剂和方法学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bg)测定。

三、控制品性质:

含人血浆、稳定剂和缓冲液的冻干制品。未开瓶控制品保存于2℃-8℃,可稳定至有效期限。

四、使用方法:

使用时,在控制品中加1.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然后盖上塞子,轻轻混匀,不要产生气泡,置室温约15分钟至完全溶解后供测定使用,使用前再轻轻混匀,不要震摇。复溶后闭盖保存于2℃8℃,可稳定16小时,1525℃闭盖可稳定8小时。

五、控制品质量控制方法:

1、室内质控初始化:每年1月的前10天,同时用两个不同批号控制品按使用方法测定10天,每天上下午各1次,将检测数据输入电脑,累积20个数据完成初始,电脑将自动计算其均值(x)和标准差(s),以此x和s判别第一个月剩下工作日输入的质控数据是否在控;1月结束后将1月份所有数据重新计算x和s,以此x和s来监控2月份的质控数据是否在控,等2月结束后再将1月和2月所有数据重新计算x和s,以此x和s来监控3月份的质控数据是否在控,等3月结束后再将1月、2月和3月所有数据重新计算x和s,以此x和s来监控全年剩下的工作日质控数据是否在控。

2、每日进行凝血试验标本测定前,必须同时使用2个水平控制品,按常规方法至少进行1次测定,将测定数据按要求及时输入电脑,并保存原始数据。

3、失控规则: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质控规则,推荐采用13s、22s质控规则。

4、一旦发现失控,应查找原因并及时纠正,且有记录。在控后才能进行日常标本检测和出具检测报告。

5、更换新批号试剂及质控品时,必须重新确定控制品的x和s。

6、每月底将室内质控数据上报至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质控业务科。

上海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临床血液体液室2013年12月26日

篇2:血液分析仪说明书

一、控制品名称:

室内调查品,水平

1、水平2。

二、适用范围:

本品用于血液分析仪8项参数的质量控制,不包括分类、直方图和各类报警。8项参数为WBC,RBC,HGB,HCT,MCV,MCH,MCHC和PLT。

三、控制品性质:

本品用健康人新鲜全血所制,经检测HBsAg,HCV,HIV,梅毒血清学均为阴性。但各实验室在使用时请按传染性标本处理。本品必须贮存于2-8℃,当月有效,开瓶后使用1周。

四、使用方法:

使用前在室温环境下(18-30℃)放置10分钟,将本品置于两手间来回搓转并颠倒混匀,直至瓶底沉积血液完全摇散,状态均匀,时间至少2分钟。每瓶开始使用前必须充分混匀,并防止泡沫产生;按常规操作方法测定本控制品,使用完放入冰箱2-8℃保存。Beckman-Coulter,Cell-dyn仪器可在质控模式下操作。

五、控制品质量控制方法:

1、在准备开始进行质控时,需用同一批号控制品按使用方法连续测定3天,每天测定3~4次,每次测定间隔2~5小时,并将检测数据在质控软件“初始数据输入”模块下输入电脑,累积10个数据完成初始化,电脑将自动计算其均值(x)和标准差(s),并以此x和s判别当月输入的质控数据是否在控。或者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中P84对“稳定性较短的质控品标准差的建立”,采用以前几个月累积变异系数CV和初始的均值x来计算新的标准差S,但CV不应超出CLIA’88定义的项目允许总误差的1/3,并以此x和S判别当月输入的质控数据是否在控。

2、每日进行标本测定前,必须先至少同时使用2个水平控制品按常规方法进行操作,每天至少做1次,将测定数据按软件要求输入电脑,并保存原始数据。

3、失控规则:根据实验室试剂情况制定合适的质控规则,推荐采用13s和22s质控规则。

4、一旦发现失控,应查找原因并及时纠正,且有记录。在控后才能进行日常标本检测和出具检测报告。

5、每月底将室内质控数据上报至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质控业务科。

篇3:血液分析仪说明书

测量参数:WBC、NEUT#、LYMPH#、EO#、BASO#、MONO#、NEUT%等23项参数。

分析速度:80样本/h。

检测方法:WBC及其分类用半导体激光束流式细胞测量技术;RBC、PLT用DC检测方法;HGB用SLS血红蛋白方法;HCT用累计和高度检测方法;MCT、MCH、MCHC等通过计算获得。

数据存储能力:1000个样本的数据及散点图,预定信息50个样本,13个QC文件。

精度(封闭、开放模式):标准范围时,WBC为CV3.0%;NEUT#为CV8.0%;LYMPH#为CV8.0%;EO#为CV40.0%;BASO#为CV8.0%;MONO#为CV25.0%;RBC为CV1.5%;HGB为CV1.5%;PLT为CV3.0%等。

线性(封闭、开放模式):WBC在3.0%范围内1.0~9.99×1000/μL;RBC在3.0%范围内0.3~9.99×1000000/μL;HGB在2.0%范围内0.1~25.0g/dl等。

用户评价>>

篇4:血液分析仪说明书

【关键词】血液标本采集;血液检验质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046-01

临床医学中,血液检验项目逐渐完善,采集血液标本也越来越细。一个有质量的血液检验报告,离不开血液标本的采集。因此在采集血液的时候,需要护士采集规范、正确,这样才能保证结果的检验价值。为此本文将分别从标本采集时间、采血姿势、止血带使用、采集标本和收集标本容器的要求、抗凝剂使用、溶血以及运输送检等方面进行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质量的影响。

1标本采集时间

由于人体24小时自身激素分泌量不同,致使检验结果阳性率与标本采集时间相同。为了反映患者的临床状态,应该在固定时间段进行采集,同时下次采集的时候,也需要在这一时间段上进行,这样的检验结果具有对比参照性。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峰值在6:00—10:00,低值期为0:00—4:00,增幅为150%—200%。由于女性月经期也会产生激素变化,因此在采集标本的时候还要避开女性月经期。监测患者血药浓度时,更要注意采血时间,首先要了解药物作用时间,一般在药物稳定期,即五个半衰期进行采血。其次,了解药物作用峰值时间,一般情况下在服药或输液2小时后采血。但以下三种情况需要注意:毛地黄毒苷和高辛应在8小时后进行采集;在抗生素使用之前进行采集;在体温高峰来临之前进行采集。这是因为血培养是否为阳性是诊断败血症和菌血症的临床诊断依据,由此在进行血液检验的时候,需要严格掌握血液标本采集的时间[1]。

2采血姿势

临床采血,一般直立位和坐立位采集血液总量会比卧位采血少12%左右,这是因为直立位和坐立位的静脉渗透压比卧位的高,血浆中的水分被转移,这就会使血浆中的红白细胞计数、血蛋白、胆固醇、lgA、lgG、甘油三脂等含量被动升高5%-15%。与此同时直立位和坐立位的静脉渗透压增高,还会使血管中的活性物质释放量增高,例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以及肾上腺素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由此采血姿势对血液检验质量也有影响。

3止血带的使用

止血带会压迫静脉,由此改变了静脉压力,致使改变了血液检验指标。通常在1分钟内使用止血带,不会影响血液各项检验指标。但是如果患者体表静脉不明显,在采集样本的时候,医生会令患者反复握拳,以使静脉血管突显,但是由于止血带在同一手臂使用时间过长,就会是血液中纤溶性增强,激活血小板增长,以及促进PF4的分泌,从而影响了血液检验质量。为此在血液标本采集中,使用止血带应控制在1分钟之内,如若患者静脉血管不明显,建议另一手臂进行采血,反复使用止血带。

4采集标本和收集标本容器

由于加塞密闭的玻璃器皿壁表面不平整,其所带有的负电荷,就会与血液标本的细胞壁经过化学转变,致使细胞溶解或细胞撞击,造成溶血,影响血液各项指标的检测分析,失去了血液检验的最终目的。由此,在收集血液时要使用光滑的塑料制品。同时在进行检测肝素用药或血小板功能时,要避免采用有死腔空间收集容器的血液标本。

5抗凝剂的影响

采集血液与抗凝剂比例不平衡,也会对血液检验质量带来影响。临床实验表明,比例为9:1的血液和0.129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降为7:1的时候,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就会延长当比例为4.5:1的时候,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就会发生改变。用含有血液抗凝剂(EDTA)的容器收集血液的时候,标本血细胞形态就会随着时间和EDTA浓度发生改变,出现中性粒细胞肿胀、血小板肿胀、分葉核消失等,影响血液检验质量。

6溶血影响

采集血液要避免出现溶血,为此要注意出现溶血的可能性,由此要规范采血操作以及避免采用劣质采血器皿。如采血定位不准,致使针尖刺激静脉,出现血肿和血样溶血;注射器推进试管时用力不匀,使样本血细胞出现布朗运动形成溶血;注射器和枕头接触不严,空气进入,出现血沫,产生溶血;对试管注入添加剂时比例失衡,混匀用力不均匀,形成溶血。同时由于采集血液标本的器皿材质及质量不过关,运输过程摇晃剧烈,均会使血细胞发生碰撞,造成溶血。以上情况均会使标本发生溶血,令血清中的血红素、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影响血液检验的质量[2]。

7血液标本运输送检

在采集血液标本之后,需要尽快送检。因为血液标本存放时间越长,其标本中的血清离子就会越高,血糖也会越低[3]。前者是由于血钾值升高,后者是由于细菌分解代谢造成的。经过临床实验,发现有20多种血液检测项目会因为运输送检时间过久,而使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为此在采集血液标本之后,尽可能将采集的血液标本送检,并在1小时以内完成血液检测,以保证血液检验质量[4]。

综上所述,血液检验质量与采集血液标本关系密切,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采血姿势、止血带使用、采集标本和收集标本容器的要求、抗凝剂使用、溶血以及运输送检都影响到最终的血液检验质量。由此为了在临床上获得有价值的血液检验报告,需要分析影响因素,正视规范采集血液标本,保证高质量的检测结果,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杨燕,房小妹.谈血液标本的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J].中国医学创新,2011(02):145.

[2]徐国莉.护理工作中检验标本的不规范采集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1(1):41.

[3]陈芳建.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J].检验医学,2006,21(1):87.

篇5:血液分析仪参数

1.*仪器功能:一次进样同时进行血细胞五分类检测和C-反应蛋白检测(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CRP反应一体机)。

2.检测原理:采用激光散射法对白细胞进行五分类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C-反应蛋白(CRP)测定。

3.分类通道:具有独立的嗜碱性粒细胞通道

4.*检测参数:≥26项可报告参数(不含散点图和直方图)

5.研究参数:≥6项,具有异常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和原始细胞报警信息 6.*进样方式:全自动批量进样,单个封闭进样

7.检测模式:具有独立CRP、五分类+CRP等3种以上全血检测模式 8.样本添加:可随时添加样本 9.进样器容量:≥40个

10.进样模式:具有独立的静脉全血、末梢全血、预稀释血检测模式 11.样本用量:五分类+CRP模式≤40μl,CRP模式≤20μl 12.*检测速度:五分类+CRP模式≥50个样本/小时

13.预稀释模式:自动定量分注稀释液,具备五分类+CRP功能 14.WBC线性范围:0~400×109/L 15.*CRP线性范围:0.2~320mg/L 16.CRP携带污染:≤1.0%

17.操作系统:全中文操作分析报告软件 18.排堵方式:正反冲洗,高压灼烧

篇6: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

电阻抗

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 2009-8-7 9:52 【大 中 小】 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原理又名库尔特原理。

1.红细胞检测原理:将等渗电解质溶液稀释的细胞悬液置入不导电的容器 红细胞检测原理 中,将小孔管(也称传感器)插进细胞悬液中。小孔管内充满电解质溶液,并有 一个内电极,小孔管的外侧细胞悬液中有一个外电极。当接通电源后,位于小孔 管两侧电极产生稳定电流,稀释细胞悬液从小孔管外侧通过小孔管壁上宝石小孔(直径<100um,厚度约 75um)向小孔管内部流动,使小孔感应区内电阻增高,引起瞬间电压变化形成脉冲信号,脉冲振幅越高,细胞体积越大,脉冲数量越多,细胞数量越多,由此得出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和体积值。

三分类血球分析仪工作原理示意图

2.白细胞分类计数原理 根据电阻抗法原理,经溶血剂处理的、脱水的、不同体积的白细胞通过小孔 时,脉冲大小不同,将体积为 35~450fl 白细胞,分为 256 个通道,其中,淋巴 细胞为单个核细胞、颗粒少、细胞小,位于 35~90fl 的小细胞区,粒细胞(中 性粒细胞)的核分多叶、颗粒多、胞体大,位于 160fl 以上的大细胞区,单核细 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原始细胞、幼稚细胞等,位于 90~160fl 的 单个核细胞区,又称为中间型细胞。仪器根据各亚群占总体的比例,计算出各亚 群细胞的百分率,医学教育网整理并同时计算各亚群细胞的绝对值,显示白细胞 体积分布直方图。

篇7:全自动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

1.仪器类型: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

2.检测原理:WBC五分类双通道检测,采用半导体激光散射,流式细胞术,细胞化学染色,实现白细胞的准确五分类。3.检测参数:测试参数不少于23项。

4.DIFF激光通道:对嗜酸性粒细胞进行特异性染色,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完全区分开来。5.WBC/BASO通道:保存完整的嗜碱性粒细胞,实现嗜碱性粒细胞和WBC总数的精确检测。

6.利用特异性的细胞差别溶解修饰技术,可有效排除难溶性红细胞,巨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因素对嗜碱细胞等计数结果的影响。7.检测速度:≥40样本/小时。

8.激光装置:信号稳定,使用寿命长的半导体激光器。9.检测模式:静脉全血模式,微量全血模式,预稀释模式 10.分析模式:大于等于四种,预稀释末梢血CBC, 预稀释末梢血CBC+5DIFF,全血CBC,全血CBC+5DIFF。

11.报告图形显示:3个直方图,3个散点图(含研究界面2个散点图)

12.异常信息报警功能:具备未成熟细胞和异常淋巴细胞等报警功能。13.末梢血分析:静脉全血测定≤15μL,血液预稀释测定≤20μL。15μL末梢血即可得到准确的白细胞五分类和全血细胞计数,满足门急诊病人、儿童患者、血液病人等特殊患者采血的需要。14.预稀释重测功能:具备预稀释重测功能,避免二次采血。15.试剂恒温系统:采用螺旋式恒温技术,完全避免环境温度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供照片或者验机。

16.RBC/PLT通道:采用双向立体后漩流液路结构,完全避免细胞残留,重叠现象对细胞检测的影响。17.抗干扰技术:采用独特的电气隔离技术。18.HGB检测采用无氰试剂检测,避免环境污染。19.排堵方式:高压灼烧、正反冲清洗。

20.稀释器:仪器内置稀释器,采样针自动分注稀释液,无需手工加注稀释液。

21.采样针功能:采样针侧面开口,防止采样针与样本容器底部抵死后造成吸样不足,提供照片或者验机。

22.样本存储:存储不少于20000份样本的全部信息。23.样本回顾:可组合查询,方便快捷。

24.报告格式:中文报告,用户可自定义报告格式。

25.数据传输:具备网络接口和联网功能,可接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26.条码扫描:可选配手持条码扫描仪。

27.控制部分:外接电脑控制血球分析仪,全中文操作系统,方便维护数据,方便输入信息。标配中文数据处理软件。28.质量控制:L-J和X-B质控方法,并提供质控图形。

29.校准方式:有全血、预稀释两套独立的校准系数,不仅具备手动校准和校准物校准功能,还有新鲜血校准功能。30.备件、技术及维修服务,培训要求及其它 1)、主机保修贰年,软件部分终身免费升级。

★2)、本地化服务:制造商具有在甘肃省内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分公司或办事机构并设有维修中心及配件库(提供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3)、技术及维修服务:甘肃省内生产厂家专职服务工程师≥6人,须提供工程师工作证件及联系方式、提供工程师本地缴纳社保证明 4)、客户服务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到位;可以随时提供开箱验货、安装、调试或维修等服务

★5)、同类产品在甘肃省三级甲等医院装机客户≥6家(提供客户名单及联系方式,以备现场查验)

6)、技术培训要求:在用户当地或省会中心城市,卖方应配置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现场技术培训,保证使用人员正常操作设备的各种功能 7)、安全和认证:经CE、FDA及SFDA认证或其他优质证书(提供加盖公章证书复印件)

8)、制造商具备创新型产品设计和生产能力(提供国资委总工会颁发的“国家级创新型优秀企业”证书)

9)、投标产品为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提供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总局颁发的“驰名商标”证书)。

10)、制造商具备雄厚的自主研发能力

篇8:血液细胞分析仪故障维修4例

血液细胞分析仪是临床实验室主要分析仪器之一, 因其结构特点和分析样本的特殊性, 故障发生率较高。现将我科雅培CD-3200和CD-1800 2款血细胞分析仪在工作中出现的几例故障维修过程进行介绍, 供参考。

1 故障一

1.1 故障现象

CD-1800分析仪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无穷大。

1.2 故障分析

血红蛋白是血液分析检测的重要指标, 在血液分析系统中, 血红蛋白分析构件是一个独立的机构, 由LED光源发光管、流动比色池、滤光片、测定光传播的分光光度计、电子脉冲增强处理器等组成。其分析原理为, 发光管光源光通过比色池、滤光片, 到达测定光传播的分光光度计, 其光电池接收光信号产生电子脉冲, 传达到脉冲增强器进行处理计算, 与校准物浓度值比较, 获得样本检测值。

本故障除检测结果提示血红蛋白无穷大外, 无其他报警信息。根据其结构特点分析, 可能原因为: (1) 发光管损坏; (2) 光电池失效; (3) 主板或线路问题; (4) 血红蛋白比色池沉积过多污渍[1]。

1.3 故障排除

检查发现发光管、光电池正常, 但血红蛋白增益电压变小, 而且调节失灵。怀疑为线路或主板故障。进一步检查, 发现主板插口布满灰尘且表面氧化出现锈迹。经清理擦拭主板插口后, 仪器恢复正常。

2 故障二

2.1 故障现象

CD-1800分析仪白细胞计数不出结果。

2.2 故障分析

CD-1800分析仪为电阻抗法计数[2], 主要测量血细胞的数量与大小。该方法对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颗粒物通过一个已知直径的小孔时所产生的电阻变化进行检测。

仪器样本检测显示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无结果, 报警为液路流动不畅, 可能原因为: (1) 白细胞计数微孔板的小孔堵塞; (2) 白细胞检测部件的精密小孔玻璃管堵塞[3]。

采用电阻抗法进行白细胞计数, 因血液稀释倍数低, 红细胞溶解碎片、血液中的纤维蛋白、蛋白质等物质易吸附于小孔上, 导致堵塞或不完全堵塞, 白细胞计数液流时间超时, 计数失败。取出微孔板或玻璃管在显微镜下查看, 发现小孔周围附着有丝状或网状物。

2.3 故障排除

(1) 在机清洗, 使用清洗液或84消毒液, 按清洗程序清洗。

(2) 在机清洗不能排除故障时, 把微孔板或玻璃管取出, 用一次性滴管吸取84消毒液, 对准小孔反复吹吸, 再用蒸馏水清洗擦干即可。

3 故障三

3.1 故障现象

CD-3200分析仪血小板本底计数超标。

3.2 故障分析

雅培CD-3200血液细胞分析仪细胞计数为全激光流式细胞计数法, 其原理为, 样本泵将稀释的悬液转送至激光流式细胞仪内的样本入口喷嘴处, 样本注射器将悬液注射入鞘流中, 鞘流经过垂直方向的激光光束, 悬液内细胞产生散射光线, 检测0和10°的散射光脉冲信号进行血小板计数。

CD-3200血液细胞分析仪为光流式细胞计数法, 造成血小板本底计数高可能原因有: (1) 试剂问题[4]; (2) 激光器失效; (3) 过滤器污染失效; (4) 流式细胞仪流动池污染; (5) 试剂配制问题。

3.3 故障排除

仪器空白检验除血小板结果超标外, 无异常报警信息, 经多次清洗无改善。本次故障出现在更换新批次新稀释液之后, 可排除试剂污染问题。激光器检查正常, 更换过滤器、清洗流动池仍不能纠正, 可排除仪器原因。本试验试剂为一国产试剂, 更换为雅培试剂后, 故障排除。后检测, 该试剂并无污染问题, 与正常试剂比较发现, 其试剂密度比原厂试剂低0.01 kg/L, 说明是试剂配制的问题。后厂家反馈意见为试剂浓度调制错误。

4 故障四

4.1 故障现象

CD-3200血液细胞分析仪样本分析全“0”结果。

4.2 故障分析

仪器开机自检、空白检测通过, 无任何报警信息, 执行延长清洗, 试剂重新灌注, 结果不能改善。

此故障可能的原因有3种: (1) 液路堵塞; (2) 激光器工作失常; (3) 样本泵工作异常。

4.3 故障排除

(1) 激光检查, 其功能正常, 且无激光器工作报警信息。

(2) 液路检查, 各池灌注正常, 液路管畅通无渗漏, 且废液排出正常。

(3) 样本泵检查, 发现泵管破裂漏液, 导致样本泵不能工作, 稀释池内细胞悬液不能运送至流式细胞仪计数, 样本结果为“0”。更换泵管, 清洗样本转动泵, 仪器恢复正常。

5 小结

血液细胞分析仪是一种故障率较高的仪器设备, 注重该仪器的保养与维护, 加强实验室间交流, 提高仪器故障排除能力, 对保证血液细胞分析仪正常工作与检验质量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宇.雅培CD-1800全自动三分类血细胞计数仪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 (10) :1 110.

[2]段浩, 陈锋, 顾彪, 等.血细胞分析技术及其进展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 2014, 35 (5) :108-112.

[3]董祥梅, 李永生, 苏奎.三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及常见故障检修[J].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 (12) :138-139.

篇9:血液分析仪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检验人员;检验结果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9-0083-02

血液分析仪又称血细胞分析仪、血液细胞分析仪、血球分析仪、血球计数仪等,这种仪器是医院临床检验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它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实验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性,而且还为医生提供了许多的实验指标和参数,对病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血液分析仪就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工作。这种技术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检验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性也很高。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变化,血液分析仪技术也日臻完善。在将来,全自动化的血液分析技术或者更加先进的技术将取代半自动化技术,从而为医院的血液检验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1 血液分析仪的发展历史

为了更好地分析血液分析仪的现状和预测它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对血液分析仪的发展历史进行简单的了解。在医学领域,最早的血液检验工作主要是由工作人员手工在显微镜下进行的。这种使用显微镜的检测方法由于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不仅操作繁杂、不方便,而且实验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性也有一定的限制。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库尔特(W.H.Coulter)把电阻法计数粒子技术应用到医院的血液检验工作中,通过电阻抗法和光电比色相结合的原理,实现了血细胞检查、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测定的“三分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中间细胞。与以前的显微镜检测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操作更加简单,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有所提高。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种“三分类”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五分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技术被应用到血液检验工作中,比如阻抗法与激光散射、细胞化学染色、高频电导等技术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血液分析仪技术。这种新型的血液分析仪技术,不仅可以检验出幼稚细胞,而且还可以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为临床检验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参数,丰富和发展了血液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血液分析仪会更加完善,从而为血液检验和批量的过筛检查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血液分析仪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对血液分析仪的现状进行分析。

2 血液分析仪的现状

目前,在医学领域,血液分析仪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仪器的使用不仅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增加了检验结果的精确度,还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指标,帮助他们对疾病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但是,在血液分析仪的具体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来讲,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检验人员的素质问题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目前的血液分析仪已经实现了半自动甚至全自动。有的人认为,血液分析仪自动化程度越高,人员的操作就会减少,对检验人员的要求也就降低了。事实上,情况正好相反。高新科技下的自动血液分析仪手工操作是减少了,人员操作程序也简单了许多。但是,对检验人员的要求却更高了。一般情况下,医院买进血液分析仪以后,工程师会来安装仪器并对仪器的操作进行简单的说明,而对于这种血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性能、维修以及结果分析等情况,他们却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由于检验人员缺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他们只会对仪器进行简单的操作,而不会对仪器进行校准、维修等操作,也不能很好地胜任对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而后向临床医生汇报的工作。这样一来,虽然医院使用的是先进的自动化血液分析仪,但是由于检验人员的素质问题就影响到血液检验工作的进行。

2.2 医院盲目相信仪器的检验结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血液分析仪已经在医院工作中普及。血液分析仪的出现使得血液检验工作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准确性也高。因此,血液分析仪在医院中被广泛应用。但是,有些医院过分地相信和依赖仪器检验结果。在日常的工作中,他们既没有制定相应的复检制度,也不重视显微镜手工复检工作。这种工作程序上的漏洞,有时会直接造成医生的误诊。因此,在血液检验工作中,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完全依赖仪器,盲目地相信仪器的检验结果,而要注重工作中的显微镜复检程序。

2.3 临床和实验室之间缺少联系

在血液分析仪的使用过程中,医院临床和实验室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新型血液分析仪的使用,为血液检验提供了更多的参数。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有些临床医生像以前一样,只看血小板、血红蛋白量以及白细胞等主要的项目,他们由于对实验室和新技术等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对于新出现的其他参数就很少关注。这样一来,一方面不利于医生对疾病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血液分析仪资源的浪费。其次,有些检验人员对血液标本的留取过程不了解,从而造成标本留取不合格,结果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甚至导致检验结果和临床不一致。由此可见,正是由于临床和实验室缺少沟通与交流,出现了临床医生不能全面了解血液分析仪新技术,检验人员没能更好地掌握血液标本的留取过程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工作的开展。

3 血液分析仪的发展趋势

从上文血液分析仪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知道,最早的血常规检查是由医院工作人员手工操作在显微镜下计数的。直到20世纪50年代血液检验工作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947年美国科学家库尔特(W.H.Coulter)将新技术应用到血细胞计数,从此血液检验工作便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同时也开创了血液分析仪发展的新纪元。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血液分析仪技术也不断进步。血液分析技术从二维空间转向三维空间,“三分类”发展到“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五分类”中激光技术、鞘流技术等新技术不也开始运用。从这些迹象,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或者功能更加齐全的血液分析仪将会出现。那个时候,血液分析仪不仅自动化程度更高、功能更多,而且检验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性也会增加,从而减少误差。因此,血液分析仪自动化将是这种仪器发展的必然趋势。

4 结语

目前,血液分析仪已经在医院临床检验中普及,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血液分析仪也在不断地更新。血液分析仪的运用在医学临床检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检验人员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正确对待和科学地使用血液分析仪,从而更好地应对新时期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刘奇.血液分析仪使用之经验小议[J].实验与检验医

学,2010,(4).

[2]纵仁荣.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

代远程教育,2010,(10).

[3]岳小琴.迈瑞BC-53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胸腔积

液及腹水有核细胞的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

(19).

篇10:血液库存管理因素分析论文

首先,血液运作的成本及风险较高。血液成分保存与其他物品保存不同,血液成分的运输过程、加工方法以及贮存条件等也和其他物品不同[1]。例如,全血、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要在2~60℃的冰箱中进行保存,血小板要在20~240℃环境中进行震荡保存,且保存期只有5天。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要在-200℃的低温冰箱保存,血液的保存需要适合的储存空间,同时还需要配套的处理系统及采血系统和储存血液的冷链监控系统等。此外,血液采集、血液加工、血液贮存以及血液运输过程中还容易出现血袋离心破坏、溶血、血液过期、职业暴露等问题,从而增加血液运作的风险及成本。其次,血液采集具有不确定性。通常情况下,中心血站都是以临床用血需求、未来几天的用血情况预测以及血液库存情况为依据进行血液的采集,但因为献血人群具有多样性,且因献血时间、地点、天气以及血性差异等因素的巨大影响,采血量、血型的种类也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因此血液采集具有不确定性,并影响到血液的库存管理[2]。再次,血液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各个血型在相关人群中具有不同的分布比例,且医院中需要输血的患者对血液的血型也具有不同的需求,由于淡季和旺季的用血量不同,加上血液某个时间的偏型等情况,因此各个临床医院对中心血站提出的定血计划中血液的数量、类型及品种等也具有不确定性,这些因素的存在就使得中心血站的血液采集和供应出现不确定性。

 

篇11:血液分析仪说明书

1血液细胞检验工作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血液细胞检验的含义为:全面地检测被检者血液中的血小板、血红蛋白等等指标水平,有利于临床中对有关疾病的确诊。当前这项检查已经在我国的各个医院中普遍实施了,血液细胞检验是比较常规的检查项目,但是临床中会存在着一些影响这个检测结果的因素,所以检验科室的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就要注意这些因素的潜在性,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在实施血液细胞检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情况

2.1细胞形态要确保是完整的。在对标本进行制备的过程中,操作者要注意制备的细胞形态必须是要完整的,否则,其余的检验步骤就有可能会出现错误。所以,高质量的检查结果是非常重要的[2]。2.2采集血液细胞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在采集血液细胞标本的时候,临床中应用几率比较高的标本就是静脉血和末梢毛细血管的血液标本。采集人体的静脉血是可以通过检测相关的指标来反应人体的病变情况的,其准确性是比较高的,并且可以进行重复性的操作[3]。在实际的采集血液标本的这个步骤中,我们要注意最好是选择静脉血。并且还要注意不要在患者输液位置采集血液。2.3抗凝血液细胞标本。标本成功进行采集之后,下一个步骤就是对标本进行抗凝操作,抗凝操作需要用到的试剂为抗凝剂:EDTA,这项操作是不会影响到血小板和白细胞的形态的。另外,还要注意的就是抗凝剂和血液的比例问题。如果没有使用充足的抗凝剂,那么在血浆中就会发现微凝血块,凝血块就很可能把仪器堵塞,这样实验的结果肯定就不准确了。如果应用的血液标本的比例太低,那么可能会影响白细胞的形态,也会影响到检验的结果。一般来说,抗凝剂的浓度最佳的为1.5mg/mL左右[4]。2.4血液细胞标本的稀释操作。在检测白细胞计数的过程中难度是比较大的,通常是需要先稀释血液,如果稀释的倍数太高,就会明显使血细胞的数量降低;而如果稀释的倍数太低的话,血液细胞就会产生重合缺损情况。血红蛋白和白细胞的稀释比例为1:250是最佳的状态,血小板和红细胞的稀释比例在1:20000是最佳的状态[5]。2.5对血液细胞标本的储存。研究显示:在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的5min之内或者是半小时之后,先将其在室温的条件下进行保存,若在8-10h之内对其进行血液细胞的检测,通常是能够得到理想的检查结果的。若在稀释血液细胞的过程中添加一些细胞稳定剂,储存的时间要限制在4h以内[6]。

3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

3.1要将质量控制机制不断健全。管理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质量监管理念,在现有的情况下将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制度不断的加以完善。每个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实施奖惩制度。另外还要对实验室的操作标准在现有的水平上进行不断的完善,让工作人员的工作医学检验都有章可循,减少差错的出现几率。3.2对于血液细胞的检验过程要进行不断规范。检验的工作流程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心里重视起来,在实际的操作中根据实际的情况不断的将工作流程优化,每个环节都是有注意事项的,对于这些个注意的点都要及时进行说明。3.3注重血液细胞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在实际的血液细胞检验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有的环节为:采集血液细胞标本、稀释等,这些环节都是比较重要的,对这些环节都要加强相关的质量控制,并要确保各个环节都能有效的、高质量的连接。3.4对于血液细胞检验过程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法。在进行血液细胞检验以前,工作人员要先把应用的仪器检查好,确保仪器都是在正常的运行状态,然后再严格的依据有关的规定进行检验操作。3.5对于血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方法。①从我们的工作经验来看,血液分析仪在运行过程中的温度是22℃左右[7]。②在检验的过程中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规范进行工作,对于使用的仪器要定期进行维修保养,注意清洗环节。③如果出现了参数的变化情况要对其实施严格的分析,使用直方图对细胞计数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统计[8]。

4小结

在实际的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结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血液细胞的形态会产生变化,为了得到精准的检验结果,我们必须要对血液细胞检验过程的控制加以重视,要构建有效的质量控制系统,不断的规范检验的流程。在实施血液检验的过程中,对于标本分析前实施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工作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把关[4]。在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在实施检测之前,要对试剂盒的抗凝剂稀释比例认真的检查[7],检查仪器要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6]。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包括:在检验之后,要及时的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分析认定[8],在这个过程中,要应用细胞直方图,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9],最终的目标就是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篇12:血液分析仪说明书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的采集对于临床上检验结果所带来的具体影响,从而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

方法:从采血的具体部位、采血方法、采血时间、标本的放置时间、采血的体位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容易出错的地方。

结果:采血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不同以及相关的其他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终的检验结果。

结论:在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时,要注意容易出错的一些地方,比如血液标本的采集部位以及放置时间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血液标本采集影响因素最终结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596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367-01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实验室内部的检验结果,在对病人的身体情况做最终的鉴定时,都需要用到实验室的检验报告,因此不难看出,检验结果对于医护人员和病人及其家属来说意义重大。实际医学研究中,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化学检验结果,在这其中,因为标本的采集过程出现漏洞造成结果出现误差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根据临床研究资料,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部分意见仅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至2013年三年期间收治的共400例病人的血液标本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其中,男性260例,女性140例,年龄在15岁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45.6岁,所有病人的抽血过程均由医护人员进行。

1.2方法。样本由护理人员送达检验科,在收到杨本之后,核对了所有的患者信息,确保没有出现失误,检验样本的过程包括了常规、免疫、生化检验等,检验过程中针对一些影响因素(比如:采血的时间、采血的具体部位和方法等)仔细观察检验结果之间的差异。

2结果

对最终的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发现,所有样本中出现不合格的有25例,占总人数的6.25%,在不合格的血液样本中,因为采血容器的不同、采血的时间不同、混匀情况、采血的血量不同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不合格的有15例,占总人数的3.75%,样本在送到检验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做到及时、低温等原因造成的检验不合格的有9例,占总人数的2.25%,1例标本出现了溶血现象,占总人数的0.25%,没有出现凝块的现象。通过对比存放以及传送过程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3讨论

3.1采血具体时间和部位对于结果的影响。在采血过程中患者因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最终的结果出现误差,因此,在采血之前要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采血时间的选择上要尽可能的合理。一般情况下,禁食之后的8个小时就可以进行空腹的采血,通常都会在早上用餐之前进行采血,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白天的活动以及用餐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因为人的生理有着周期性的变化,一天之中身体各方面的表现各不相同,因此,不同时间段进行采血,最终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尽相同。

3.2采血方法的选择。一是选择在末梢进行循环性质的采血,这种采血方法一般用于急诊或者床边的项目,最终的检验结果只能代表局部范围内的结果,成人可以选择在手指端,婴儿选择在足跟部位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穿刺的深度要合理控制,不要出现挤压的现象。第二个就是进行静脉采血,这种方法指的是在需血量比较多的时候或者要了解病人的全部身体状况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一般选择在病人的腕部、肘部或者手背的静脉进行血液样本采集,采血过程所使用的器材要保持干净、清洁,抽血过程不能出现大量的气泡,在样本采集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污染血液的现象发生。

3.3放置时间和体位对最终结果带来的影响。在血液离开人体之后一般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说白细胞仍然在进行一系列的新陈代谢,这就会使得一部分的葡萄糖经过反应之后转变为乳糖,从而导致血糖含量进一步降低,促进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导致一部分离子进入到血浆内部,从而对最终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采集到了血液样本之后,要立即送到检验科进行检验,避免出现污染。

3.4止血压迫时间的合理选择对结果的影响。一般来说,在收集完血液样本之后,会选择在一分钟之内对病人进行止血压迫,再见到回血之后就要立刻放松止血带,使用的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血管局部出现缺氧现象,从而导致血液内乳酸过高,钾离子等也会因此跑到细胞外部去,导致最后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同时,采血过程切忌反复对采血部位进行拍打或者挤压。

参考文献

[1]谭晓玉,庞保军;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与处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3(08):125-127

[2]石敏,江慕尧,张秀琼;血液标本采集中护理因素的影响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07):324-325

上一篇: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案例下一篇:劳务派遣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