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课件

2024-07-04

高山流水课件(通用10篇)

篇1:高山流水课件

26高山流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①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②乎若泰山。”少选③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④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⑤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得为鼓琴者。

【注释】

①方:正当;在„„时候。②巍巍:山高大的样子。③少选:不久,过了一会儿。④洋洋:水大的样子。⑤破琴:把琴摔破。

【译文】

伯牙弹琴,钟子期聆听。刚开始,琴声似在赞美着巍巍的高山。钟子期说:“弹得真好啊!仿佛见到了高耸入云的泰山。”过了一会儿,琴声又似表现出奔腾澎湃的波涛,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宽广浩荡,波涛滚滚如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一辈子不再弹琴了,他觉得世上再也没有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值得自己为他弹奏了。

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十大汉族古曲,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高山流水》,汉族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能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想象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的情景,学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4、明白“高山流水”的含义,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教学重点和难点] 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教学准备] 讲故事: 学生:

1、读通课文,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并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下列字词:(1)鼓——(2)方——(3)志——(4)善哉——(5)巍巍——(6)少选——(7)洋洋——(8)破琴——(9)绝弦——(10)复——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解读“知音”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大人有大朋友,小孩有小朋友,请你说说自己的好朋友(学生交流)

2、“朋友”这两个字虽然普通。但它在孔子眼里是“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李白的笔下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王勃的心中则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以当两个人成为志同道合、互相欣赏的朋友时,“朋友”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知音”(板书)

3、说起“知音”的来历,有一个千古流传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板书

26、高山流水

二、疏通课文,初识“知音”

1、学习古文首先要读准、读顺,自己先读读看,试着读出节奏来。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再读: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回顾疏通古文的方法:借助注释,读懂每一句;联系译文矫正自己对古文的理解;同学交流讨论。

4、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轮讲、补充)

5、班级交流(播放背景音乐朗读)

6、师生合作读。(教师读译文,学生读相关古文)

7、提问: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板书:伯牙、钟子期)

简介: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钟子期: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挑担子、拿板斧的樵夫。

三、探究文本,感受“知音”之喜

1、一个是晋国赫赫有名的琴师,一个是楚国山野砍柴的樵夫,是什么东西使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为知音呢?(交流:音乐)

2、用~~~线画出两人弹琴、听琴的句子。(学生交流、板书)志在高山 巍巍乎若泰山 志在流水 洋洋乎若江河

3、想像乐曲内容:伯牙弹琴除了想到“高山”、“流水”之外,他还会弹奏哪些景色呢?

(学生交流:鸟语花香、清风明月、森林大海等)A、师生合作,分角色表演(出示内容)

老师: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学生: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老师:伯牙鼓琴,志在细雨。学生:善哉乎鼓琴!绵绵乎若()。老师:伯牙鼓琴,志在炊烟。学生:善哉乎鼓琴!()乎若()。B、同桌对说

出示参考词语:依依杨柳、皎皎明月、淙淙流水、萋萋芳草、皑皑白雪……

4、想像伯牙鼓琴、钟子期听琴时的心理活动。

伯牙与钟子期本不认识,他们在江边是偶然相遇,所以——(出示)当伯牙的手指熟练地拨弄着琴弦时,钟子期暗暗赞叹: 当钟子期听出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伯牙暗暗惊讶: 当钟子期听出伯牙弹琴志在流水时,伯牙暗暗欣喜:

5、根据刚才的练习,自己完整地想像当时伯牙鼓琴、钟子期听琴时的情景。(提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怎样弹、怎样听、各自想什么等)(1)同桌对讲

(2)全班交流抽1~2个复述,其他点评

四、拓展深入,感受“知音”之痛

1、一次巧遇,两人一见如故,成了音乐上的知音。他们约定来年再相会。第二年,当伯牙如期来到汉阳江口时,得到的是钟子期病故的噩耗。钟子期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把坟墓修在江边,他要好好地听先生的琴声。,这是一种何等凄美的相会呀!

2、伯牙来到墓前,此时秋风瑟瑟,万木萧萧,更增添了伯牙心中的哀伤。(出示)(伯牙)盘膝坐于坟前,挥泪两行,抚琴[抚琴:弹琴]一操[一操:一曲]。那些看者,闻琴韵铿锵[铿锵: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鼓掌大笑而散。

3、伯牙见到众人听琴的摸样,心里会是怎样一番滋味呀?(交流:愤恨、痛苦、哀伤、觉得世上再无知音等)

4、唯一的知音已去,世上再无懂琴之人。于是——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出示并齐读)

“士为知己者死”,伯牙为知己者绝琴。这是一种何等深厚的情谊!

五、情感升华,珍惜“知音”之谊

1、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后人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叫《高山流水》,想听吗?(播放《高山流水》)

伴着这曲动人的《高山流水》,我们再来齐读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2、千百年来,“高山流水”已成为“知音” 的代名词了。此时此刻,你对知音是不是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了呢?(出示)知音是 知音是 知音是

(可以用自己积累的诵咏知音、朋友、深厚友谊的诗句、名言来表达自己对知音的理解,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同时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数量)

3、总结: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当我们有朝一日遇到了知音,一定要好好珍惜。说明:

在感悟全文的基础上,理解“高山流水”的含义,懂得“知音难觅”,要珍惜友谊。另外,通过让学生说说对“知音”的理解,再次提升情感及认识。附板书 高山流水 知音

伯牙 ———— 钟子期 志在高山 巍巍乎若泰山 志在流水 洋洋乎若江河 [课文链接] 伯牙摔琴谢知音

——选自《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

锺公(钟子期父亲)策杖引路,伯牙随后,小童跟定,复进谷口。果见一丘新土,在于路左。伯牙整衣下拜:“贤弟在世为人聪明,死后为神灵应。愚兄此一拜,诚永别矣!”拜罢,放声又哭。惊动山前山后、山左山右黎民百姓,不问行的住的,远的近的,闻得朝中大臣来祭锺子期,回绕坟前,争先观看。伯牙却不曾摆得祭礼,无以为情,命童子把瑶琴取出囊来,放于祭石台上,盘膝坐于坟前,挥泪两行,抚琴一操。那些看者,闻琴韵铿锵,鼓掌大笑而散。伯牙问:“老伯,下官抚琴,吊令郎贤弟,悲不能已,众人为何而笑?”锺公道:“乡野之人,不知音律,闻琴声以为取乐之具,故此长笑。”伯牙道:“原来如此。老伯可知所奏何曲?”锺公道:“老夫幼年也颇习。如今年迈,五官半废,模糊不懂久矣。”伯牙道:“这就是下官随心应手一曲短歌,以吊令郎者,口诵于老伯听之。”锺公道: “老夫愿闻。”

伯牙诵云:“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伯牙于衣夹间取出解手刀,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石台上,用力一摔,摔得玉轸抛残,金徽零乱。锺公大惊,问道:“先生为何摔碎此琴?”伯牙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锺公道:“原来如此,可怜!可怜!”

课外延伸:

关于知音的诗句: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唐]贾岛

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唐]崔珏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唐]韩愈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明)冯梦龙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清)曹雪芹

篇2:高山流水课件

为企业建立服装单件流作业系统,从试验线到全面推广,视企业规模而定,约用四个月到八个月不等。通过 15~20 天培训,掌握一套完整规范的方法。培养一批生产第一线工程技术管理人员(I E 人员),负责单件流作业方式的推动技术管理人员(I E 人员),负责单件流作业方式的推动、运行、改善。

对班组长进行分批轮流培训,使其初步知晓先进的生产管理要求,初步了解何谓精益生产、J I T 方式、5S 管理等,改变旧习,树立用 P—D—C—A 循环进行改善;学习如何当好班组长(安排专题课程);学会如何与 I E 人员配合,按单件流生产管理要求负责班组的生产。

对普通员工进行分批轮流培训,使其知晓单件流生产作业特点和要求,排除理念障碍,积极配合实施单件流生产。

培训 I E 人员、班组长及车间主管用科学管理方法进行工作改善,主要目标为实现单件流生产的稳定化与平衡化,提高生产效率;将提供一套方法教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实施改进;将提供一些记录表单和看板模式,对生产过程中的产量、质量状况进行记录,以便对作业实施监管。 按 5S 理念,帮助策划生产现场管理方案,提出生产车间工作标准化目标和要求,形成文件,指导各环节工作。培训、指导 I E 人员建立的作业时间数据库,通过逐步积累,为建立“标准作业时间”打下基础。

为配合实现单件流生产的稳定化运作,帮助整合前道工序的作业流程,改善技术支持、材料供应、设备保障等各方面的工作。

指导 I E 人员收集产品的作业质量问题资料,编辑培训教材,对作业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作业员工的质量意识和作业技能。

项目指标捆包作业单件流作业提升效果

日产量一个小组一天生产 100 件衣服! 该小组进行了第一轮流程设计一个月后,一天生产 120 件衣服;对单量大的款甚至可达 150 件左右!生产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20%—50%! 交货时间今天投产,几天以后才能集中出货! 当日投产,当日出货。极大的缩短交货时间,不会再有无法准确预估出货时间的困忧。

存车间半成品库存很大,每个车位基本有 50 件以上的半成品库存! 半成品库存很少,每个车位基本只有 1 件半成品库存! 极大的降低半成品库存,车间工作环境焕然一新,整洁有序!产品返工返修到出货的时候才发现问题,经常出现大批量的返工返修!再也没有大批量的返工返修,多 3_—_4 件衣服就会发现不良! 产品返修率直线下降,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产量直通率,大大降低制造成本,节约交货时间!

生产计划安排由于开始几天不出货,所以不知道计划能否达成,一旦发现生产任务无法达成,交货已经迫在眉睫,只能鸡飞狗跳,连夜赶工,错误频发;更有甚者,赶不及交货,海运便空运,成本和信誉损失惨重!生产计划每天都能进行评估,如果出现异常,生产计划第二天就可以调整,从此告别鸡飞狗跳,手忙脚乱,错误百出的恶性循环!生产计划管理变得非常简单,再也不会出现紧急赶货和安排上的缺失! 班组长工作经常要去救火,焦头烂额。日常事务都处理不过来,根本没办法进行管理工作! 组长管理很轻松,有很多时间开展管理上的改善活动,PDCA 良性循环梦想成真!班组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飞猛进,现场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

篇3:高山流水话古琴

——题记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韩愈《听颖师弹琴》)

是怎样的一项艺术能够如此地意蕴丰富、波澜叠起,又是怎样的一种魅力能够如此地触人心弦、令人思绪万千?飘逸古淡,清雅绵长,意境丰远,传情会心,它,就是中国最古老、最深邃、最空灵、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古琴。

古琴在古代被称为“琴”,因传王母娘娘在天宫瑶池宴请诸神时以琴演奏又得“瑶琴”美名,又因其古老而有七根弦,现代又称其为古琴或七弦琴。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称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在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琴、棋、书、画”四艺之中,琴居首位;在中国传统乐坛上,琴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千百年来,琴以其特立独行的艺术魅力、空灵苍远的哲学意境和丰富厚重的文史底蕴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古典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琴史: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

从悠悠远古走来,古琴凝集了千年的智慧。撇开“伏羲制琴”“神农制琴”“舜作五弦琴”的传说不说,古琴形之于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有三千多年,如《诗经》记载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乐记》载“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而天下治,可知那时琴尚为五弦。而东汉应劭所著《风俗通》记载:“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所加两弦的释义未必为定论,但足见周朝时古琴已是七弦。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传说,古琴音乐已具有相当的艺术表现力,著名的琴曲《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这时都已载人史册。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主要在士以上的阶层中流行,秦以后兴盛于民间。

汉魏时,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稳定,并一直流传延续至今。汉末的蔡琶父女和魏晋间的嵇康等,都是众所周知的古琴作曲和演奏大家。

在古琴的发展演进史上有两个事件意义重大,不得不提。第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是古琴谱的产生。古琴谱产生于隋唐时期。这一时期西域音乐盛行,琵琶兴起,古琴音乐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古琴谱的产生对古琴音乐的传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古琴音乐的继承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使得中国古代音乐历史进入了一个有音响可循的时代。最初的古琴谱是文字谱,即用文字详细记述弦序、徽位和演奏指法,十分复杂。晚唐曹柔鉴于文字谱“其文极繁”,使用不便,从而创造了减字谱,即在文字谱字的基础上按一定规律将汉字拆分组合或减笔而成的一种谱式,近似演奏符号。减字谱经后人逐步完善,一直沿用至今,到现在简谱、五线谱等记谱方法仍无法将其取代。减字谱的发明对古琴艺术的发展可谓“功勋至伟”,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记谱方法,大量的琴曲作品才得以较好地流传下来,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后世琴人学琴的难度。

古琴史上另一个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是印刷术的发明。众所周知印刷术发明于宋代。这一时期,古琴艺术一方面出现怀旧的复古主义倾向,但另一方面由于在长期实践中与民间音乐的深远联系,以及琴曲“楚汉旧声”的历史传统,使得古琴音乐在复古主义的倾向中并没有被湮没,而是有起有伏地曲折发展着,特别是这一时期琴学理论著述的高潮迭起对古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印刷术的发明也使得大量琴谱得到刊刻保存。

明、清时期,由于印刷术的进一步发展,见于记载的琴谱就有一百四十多种,仅明代创作的琴曲就有三百多首。在演奏上由于民间音乐(特别是戏曲音乐)的熏陶和影响,这一时期的古琴弹奏技巧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左手技巧得到很大创新,技法极为细腻。

清末与民国年间,由于战乱和社会变迁,以及古琴艺术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古琴音乐濒于绝灭。新中国成立后,古琴艺术得到重视和抢救。各地成立了许多琴社,政府也组织调查、收集、整理了一些流失于民间的各种传谱,并录制了一批音像制品,发掘了一批失传的琴曲,培养了一批古琴音乐人才,为古琴音乐的整理、研究和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琴形:乘天然之机理,赋枯木以灵韵

虽发明于远古,却并不粗糙。琴的造型看似简单,实则于无声处现精致,正如那表演大师的一招一式、绝世佳人的举手投足,看似普通却通身是韵。

它依人身凤形而制,有头、颈、肩、腰、尾、足等部位,整体上由两块木板斫合而成。古琴琴面面板又称琴面,是一块长形木板,表面呈拱形,“上圆而敛,法天”,为阳;琴面底板又称琴底,形状与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下方而平,法地”,为阴。琴首一端开有穿弦孔,里面还粘有舌形木板,构成与琴腹相隔的空间,叫作舌穴。琴首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其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多为圆形或瓜棱形的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尾为椭圆形并镶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尾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琴的底板开出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象征天地万象。底板上还有四个琴脚,琴首部两个叫凫掌,尾部两个叫焦尾下贴,起垫平琴身的作用。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琴腹内往往各有一个“纳音”,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以达到发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韵”的特殊效果。

弦外侧的面板上嵌有十三个圆点的“徽”,以示音位,有的用贝壳镶嵌,讲究一些的用玉石甚至纯金来镶嵌,“其十二法六律六吕。其一处中者,元气之统,则一阴一阳之谓也”,它们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琴面之上有七根弦,外侧为低音,依次向内渐高,弦定宫、商、角、徵、羽,法金、木、水、火、土五行。定弦方法多样,最常见的是将七根弦由外而内依次定为:徵、羽、宫、商、角、少徵、少羽,即C、D、F、G、A、c、d,称为正调。

琴制一般长三尺六寸五分(125厘米左右),象征周天之三百六十五度,年岁之三百六十五日;宽六寸(20厘米左右),象征六合;厚二寸(6厘米左右),寓天地阴阳之气。

古琴这通身是韵的外形就决定了它的制作是一门专门的艺术。斫琴选材用料极为考究,唐人即有“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之说,好琴音色纯正,并且能够历千年而不朽。一般琴面多用梧桐木、杉木,底板多用梓木,中空构成扁长型共鸣箱。琴弦分丝弦和尼龙钢弦两种。古时多用丝弦,音量小而韵味足;今多用尼龙钢弦,音量大但韵味逊。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样式有伏羲式、神农式、师旷式、子期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和蕉叶式等,而以仲尼式居多,主要是依琴体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流水断、龟背断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

琴乐: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不似二胡那般如泣如诉,却比之委婉缠绵;不如古筝这般响亮欢快,却平添了一份平和沉稳;不像琵琶那么锋芒毕露、大珠小珠落玉盘式的直接了然,却自有一种细腻含蓄,颇具君子谦和之风。在中国古代乐器中,古琴的声音最为特别,吟柔的指法不动声色地控制着音乐的轻缓疾重。

古琴这样的声音特色就决定了它不大适宜作合奏乐器,而更适宜于独奏。能与古琴完美相合的,唯有箫,箫的幽怨迷离和琴的古雅脱俗糅成林下之风、超脱现实之境,产生回肠荡气之势,让人欲罢不能。当然,除了独奏外,琴也有着其他两种演奏形式,即琴歌(为古歌的演唱来伴奏)和合奏(除了最佳组合琴箫合奏外,也还有琴瑟合奏、琴埙合奏以及琴与笙、钟、磐等雅乐合奏等)等。近些年来,齐奏也常常见诸于舞台。

古琴虽音量不大,但音域宽广,多达四个八度,音质清净古雅,音色清脆圆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所谓泛音,即左手触弦如蜻蜓点水,右手同时弹出之音。泛音清脆高远,玲珑剔透,若隐若现,轻盈活泼,如天外之音,有“浮云柳絮无根蒂”之喻,因而象征天;散音深沉浑厚,成为琴曲雄健的根基,如同大地般坚实,有“勇士赴战场”之喻,因而象征地;按音婉转抒情,圆润细腻,意蕴多变,如人款款倾诉衷情,有“昵昵儿女语”之喻,因而象征人。古琴的按音最多,加之左手指法又特别地丰富细腻,因而可以说按音是琴最具表现力的音色。

古琴不仅音色丰富,而且鼓琴的指法也十分的复杂。右手指法主要有抹、挑、勾、剔、摘、打、托等,左手指法主要有吟、揉、绰、注、进、退、撞等。各种指法的结合运用,从而使古琴获得了层次跌宕、丰富多彩的表情性和表现力,喜怒哀乐的情感和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等,都能在琴乐上生动地表达出来。

琴曲的长短则很不统一,短者一二分钟,长者几十分钟。但琴曲的结构通常都是由散起、入调、入慢、尾声四部分组成。“散起”就是指在琴曲开始时的那一段自由节拍、速度徐缓的散板,其作用主要是运用主音、属音确定调性,其长短取决于全曲的规模和表现需要。经过“散起”的充分酝酿之后,乐曲的主要音调开始展示,琴家称其为“入调”,一些形象鲜明、悦耳动听的主题音调在这一部分依次出现,经过重复、对比、变化、发展等表现技巧之后,乐曲逐渐被推向高潮。这一部分常常要占全曲一半以上的分量,是构成琴曲的主要部分。高潮之后,琴曲逐步平稳,进人“入慢”。这一部分往往利用明显的节奏对比或调性变化,将乐曲引进一个新的境界。在一些规模较大的琴曲中,有时还插入带有结束意味的素材,或部分地再现前面的主题,或变形地重现前面的乐句,称为“复起”,这样就使得整章乐曲产生一波三折、欲罢不能的情趣。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变化之后,整曲就到了“尾声”,即用泛音奏出轻盈徐缓的乐句,全曲结束在主音上,从而造成余音袅袅的效果。多数琴曲的构成是这样的,当然一些远古的琴曲、从其他音乐体裁移植过来的琴曲以及专为伴奏歌唱的琴曲等,它们又或会有其独特的曲式结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古琴艺术积累了大量的演奏曲目。现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仍有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等的文献,遗存之丰堪为中国乐器之最。至今仍经常演奏的曲目大约有五十余首,如《高山》《流水》《平沙落雁》《长门怨》《阳关三叠》《梅花三弄》《醉渔唱晚》《广陵散》《关山月》《渔樵问答》《潇湘水云》《胡茄十八拍》等。

琴魂:哲学性的艺术,艺术性的哲学

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盈着文化韵味的乐器,是一种浓缩着高度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自古就有“道器”之称,是中国古代精致文化的象征。它是一座无尽的宝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甚至还形成了文献浩如烟海、内涵博大精深的琴学文化。

可以说,在中国音乐史中的乐器领域,古琴所承载的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其他乐器所不可比拟的。从琴的各个部位的命名和讲究的意义中,我们已不难体味其浑身浸透着的人文心血和社会承载。在历史的不断延续中,琴已不再是一件寻常的乐器,而逐渐成为一种承载了儒家的理想人格与道家的自然精神,集儒道思想于一身,重音中之意、弦外之音,求中正平和、宁静致远、天人合一之境的道器。

琴的被人格化、理想化,被赋予浓厚的功利及政治色彩,被升华为音乐与文学、重德与修身、操守与养心等的多重复合载体,甚至操琴技巧上“用指轻利,取其温润”的被推崇等,无不都是儒家思想在古琴审美上打下的深深烙印。

另一方面,古琴的高贵、洁清、幽雅、飘逸之音,又与道家旨意不谋而合。道家特别强调真与美的统一,追求人性的自由,崇尚放性山水自然,讲究心底的静淡和一丝不染,这都深深地影响了琴乐轻、淡、远、逸的品性和审美观的形成。

同时,琴的古雅脱俗所传达的林下之风、超脱现实之境,正对应于文人士大夫们的精神迷情,早在春秋时代,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甚至有“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书”之说,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琴更是成为他们必须修为的“四艺”之首。古人甚至连演奏古琴都庄重而讲究。演奏之前,要沐浴更衣,点上香柱,然后双腿盘坐,把琴放在腿上或桌上演奏。鼓琴时,左手拨弹琴弦,右手按弦取音,演奏时完全靠琴徽来标记,音准要求非常严格。在他们眼中,琴是圣乐,是有内在品性的高雅之物,因此,它常常被用来陶冶恬静的心境、深化感思、寄托情志,也常常被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代言物,被赋予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化身。

这样,琴就已不仅仅是一件器乐,它的文化内涵甚至比它本身的音乐内涵不知要丰富多少倍,因而,几乎所有文学的旨趣都被移植到古琴艺术中来,如古琴的“神韵”“意境”“移情”等。纵观中国几千年来流传的琴曲,它们尽管曲意主旨不同,曲式风格各异,但都无不追求不可言传的神韵和深邃的意境,其美学特征为自然传神,韵味绵长,情深意远,含蓄不尽,令人回味无穷,给人以至高的美感享受。

琴话:七弦为益友,琴声知我心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涛奔。都忘迩城阙,但觉清心魂”,正是古琴的这种会心传情、回肠荡气的独特音韵美,与君子性实的秉性和所追求的雅致有着太多的和谐,以琴会友,援琴表心,他们的爱琴敬乐在古琴悠久的历史传承中,不仅留下了流传不衰的《高山》《流水》等经典名曲,更纷呈演绎了许许多多君子文人与琴或凄美、或悲壮、或沧桑、或感人的千古佳话……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不断升华着琴乐的内涵。以善弹琴闻名的俞伯牙乘舟遇暴雨无法前行,于是援琴表趣。悠悠琴声,回荡在山谷溪边。忽弦断一根,琴声戛然而止,伯牙四处寻“知音”者,却只见如樵夫模样的钟子期一人,谈论琴艺,因疑子期,伯牙操琴以探,当他奏出心中高山之景时,子期语:“峨峨兮若泰山……”转而流水之态时,子期语“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遂引为知己。第二年,子期死,伯牙痛感从此失却知音,遂抱琴痛哭,并于悲痛之中摔琴绝弦,从此终身不操,于是就留下了一段“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千古情谊,也传承了“知音”与“知己”的同义,成就了“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传世。

高山流水的情谊令人感动,《笑傲江湖》中曲洋和刘正风琴箫相合沧桑合奏《笑傲江湖》曲的场面同样令人动容。而那首《笑傲江湖》曲就是从《广陵散》演化而来。说起《广陵散》,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嵇康以及有关他的“广陵绝响”。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大才子嵇康一天夜里独自在院中弹琴,忽然走进一人跟他谈论音乐。此人奏了一支刚劲有力、感人肺腑的曲子,秸康听后心潮澎湃感动不已,当即恳请高人相传。此人答应授艺,但要他发誓不传与别人。这支曲子就是《广陵散》。稚康学会后痴迷弹奏,尽管许多人前来求教,但他信守诺言而不教。后来,因得罪了当权人物司马昭而被判死刑。临刑前,他满怀悲愤地最后一次弹起《广陵散》,并叹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自此,嵇康的名字就始终与《广陵散》联系在了一起。当然,在嵇康死后《广陵散》仍有流传,只不过又增加了几分浪漫和几许凄美……

而这幽雅脱俗、意蕴绵长的琴一旦与精通音韵、才情横溢而又命运坎坷的女子相遇,就注定了不同凡音的问世,也注定了泛泛众音的“无颜色”。三国时期的奇女子蔡琰生逢乱世,屡遭罹难。双亲新夫相继故世,却又遇匈奴入侵,被异族所掳,并被纳为妃妾,但文姬身在胡地,心系故土,内心悲苦凄切。后曹操同情其际遇,乘汉胡和好之际,派专使带重金请单于放回了文姬。在回归的路上和其后,文姬想到自己悲惨的遭遇,她诗潮翻滚,乐思绵绵,于是以心血合着泪水写下了使得“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的千古琴歌《胡茄十八拍》。《胡茄十八拍》有词有曲,边弹边唱,诗词感情真挚,意境深邃,音乐上汉蒙两种音调融为一体,既有音调高亢、辽阔悠长的气质,又具哀怨凄切、苍凉深沉的情调,感人至深,因而成为古琴乐坛上的不朽篇章。

其他如师旷弹琴引鹤,诸葛亮设空城计轻抚琴弦退曹兵,隋炀帝将能否弹奏《九弄》(嵇康嵇氏四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和蔡邕蔡氏五弄《游春》《禄水》《幽居》《坐愁》《秋思》)作为取仕条件之一,宋徽宗爱春雷琴将其“挟之以殉”……更是不胜枚举。这些琴话的千古流传使得这古朴优雅、琴弦动心弦的古琴不仅有骨有脉,而且有血有肉,更加地丰盈动人……

四大名琴:妙音留千古,佳话万代传

好琴不仅琴本身堪称工艺精品,而且音色优美,韵味无穷,堪为器乐珍品。古琴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出现了许多精巧、优质的好琴,中国古代就有“四大名琴”之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大名琴也各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号钟”琴琴音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相传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就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传到齐桓公手中,得到这位通晓音律的贤明君主的格外青睐和珍爱有加。他曾令部下吹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独奏“号钟”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两旁的侍者个个都感动得泪流满面。

今日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一成语,而琴以“绕梁”命名,足见它余音不断的特点。据传“绕梁”琴本是一位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楚庄王自得到这“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有一次竟然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连续七天不上朝。这就引起了庄王妃樊姬的焦虑,她规劝楚庄王道:“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但他因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捶琴,琴身碎为数段,至此“绕梁”绝响。

而司马相如的“绿绮”更是包含着一段浪漫而美丽的传奇故事。“绿绮”本是西汉梁王因赏识相如之才所赠,它绝妙的音色配上大才子精湛的琴艺,其名噪一时也就成为必然,以至于后人常用“绿绮”代指古琴。而让这“绿绮”琴千古流传的另一个因素,也源于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的爱情故事吧!豪富卓王孙曾慕名设宴款待司马相如,酒兴正浓时,众人要求:“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才华出众,精通琴艺,于是顺水推舟用心良苦弹起一曲《凤求凰》,文君会意,不禁一听倾心,为酬“知音之遇”,便于当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日后当垆卖酒亦在所不辞。

“焦尾琴”则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而亲手制作的一张琴。当时蔡邕路过吴县,见有一人架着一口大铁锅做饭,柴火在烈焰中噼噼啪啪一阵作响,他忽然发现烈焰之中有一块上好的梧桐木正在燃烧。他知道梧桐木是最好的制琴材料,于是不顾火势正猛,连忙将这块木板抽了出来,一边仔细端详一边连声说“可惜!”见烧饭人迷惑,他忙解释说:“这块木头是做琴的好材料,烧掉实在是太可惜了。”烧火人笑了:“原来如此,既然您这么喜欢,就拿去好了。”于是,蔡邕依据它的长短、形状,精心制作了一张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焦痕,故取名“焦尾”。从此,“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在中国的十大古典名曲中,琴曲占七首。

1997年美国发射第一颗外太空人造卫星时,随星载有一张包含27首经过音乐专家严格筛选的世界名曲金唱片,用以展现人类的文明。其中,代表中国的就是古琴艺术大师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录音。

作为一项融合了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的成熟艺术,古琴蕴含着无限精致的美,那弹拨琴弦的纤纤素手下曾流淌过几多才情与感慨,那涓涓流水般的琴声又曾交织过人间几多美丽与哀愁。它以其独特的音韵千百年来触抚着人们的心弦,震颤着人类的心灵。古琴曲式的标题性、音结构上的带腔性、节奏上的非均分性、音质上清微淡远的倾向性等,都构成了汉民族音乐审美的核心。它是中华民族艺术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卓越代表。

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既是对古琴的艺术价值充分肯定的无上殊荣,但同时也应看到这个入选本身所包含的对其不容乐观的现状的深深忧虑。这样一项艺术精品,这样一种耳膜享受,相信没有任何人愿意看到它只能如一位迟暮的绝世佳人一般吟唱着“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的深深哀婉,落得个“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落寞和无奈。祈愿“高山”依旧,“流水”不枯,“梅花三弄”时开,“醉渔唱晚”常响……

篇4:我听《高山流水》

缓缓的音乐顿时在房间里回旋,与我的心紧密地交融在一起,忽而悠扬,似涓涓细流;忽而激昂,似浩浩波涛;忽而宁静,似清泉一泓;忽而飞泻,似万马奔腾……泉水飞泻而下撞击岸边溅起层层水花,在两岸群山的映衬下,一幅山水图浮现在我的眼前。在高山,在流水的伴随下,我仿佛进入到了一个梦境,仿佛置身于一个前所未见的世外桃源。我心中的寂寥在音乐声中全部消融,心顷刻间变得宁静,变得清凉……

这高山,这流水,这碧波,这山鸣……一切都在音乐的旋律中,汇聚在我的眼前,有谁不会被这优雅闲逸的意境所陶醉呢?又有谁不会沉浸在这迷人的山水之中呢?我想,任何用心去感受此乐曲的人都会产生美好的遐想,虽然曲终了,但我的心绪还无法收回,它早已随着美妙的琴声飘向远方了。

下课了,我坐在座位上,脑海里从音乐大师贝多芬、肖邦的宏伟作品到通俗时尚的娱乐音乐,我想了好多好多……也许人们对美有不同的观点,所以对美的选择也有所不同。也许只有那些受过音乐教育的人才会真正听懂大师们的宏伟作品,他们认为所谓的高雅,对于我来说显得格外遥远。我对民族音乐之前感到枯燥,可能是因为二十一世纪大多数的年轻人对音乐的认识只是随心情而走,喜欢那些伤感、悲愤的音乐。而今,这次在课堂上的经历,填补了我对音乐的认识的空缺,意外地实现了从现代到民族音乐的跨越。

篇5:高山流水课件

流水

作者:罗邺朝代:唐体裁:七律 漾漾悠悠几派分,中浮短艇与鸥群。天街带雨淹芳草,

玉洞漂花下白云。静称一竿持处见,急宜孤馆觉来闻。

篇6:高山流水诗歌

好像内心膨胀的欲望

谁用长江当琴

谁用泰山当弦

演奏一曲高山流水的旋律

还有这内心的澎湃

想要呐喊,却突然悲恸了起来

月亮住在世界屋脊上面

像一把镰刀,收割着勇敢的心

将夜的仓库塞得满满当当

划开一道口子

迎接太阳

谁徘徊在世界的边缘

好像一只迷途的蚂蚁

陷落在时间的禁区

留不住一些蛙鼓

一切被风吹散

寒号鸟继续号叫

流浪的人和现实格格不入

忘记了哪里是故乡

谁咬牙切齿地喊

谁摔坏了吉他

谁泪雨滂沱,难以自拔

一秒钟杀死千百万的脑细胞

只为一个听琴的人

化作了西山的霞

将自己放逐到关外

篇7:高山流水

“善哉,巍巍兮若泰山。”合眸,我仿佛化身成了钟子期,身着宽袖大袍,立于古筝之前,安然聆听伯牙的弹奏,用心去感受琴声,不由得脱口而赞。正当我们沉浸在高山的巍峨峻峭之中时,只见少女纤腰一摇,一拧,长发妩媚地披在肩上,纤纤细指快速地拨弦,琴声变得流畅,行云流水一般畅快,仿佛流水滔滔,由远而近,由远而近,逐渐由淑静转为热烈,奔腾不息。清澈的水流倾泻而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与岩石呢喃,仿佛在狂热的舞蹈。少女的指尖拨弄着琴弦,仿佛是一只玉蝴蝶,翩跹起舞,迎合着滔滔江水,自在飞舞。

流水渐渐平息下来,而我却在高山流水中,划着小舟,惬意地吟诵诗篇,陶醉其中……

篇8:高山流水作文

比喻知音难觅。也比喻乐曲高妙。

悠扬且清灵的笛声在山谷里回荡,清脆如鸟鸣,乐曲也十分活泼,可偏偏就是有那么一丝说不出的违和感。夜空群星闪烁,那一轮朦胧的弦月,洒下缕缕银辉。青衣少年手持一支短笛倚在树下,这是一幅让人不忍打扰的画。“少爷不愧是少爷,笛吹得可真是越来越好了。”“可不是,少爷不光是经商,连音律造诣都如此之高。”“老夫人泉下有知定会十分欣慰的。”“好了,不说了,快找吧。”远远地,两个人的对话隐约传来,应该是两个对自家少爷充满敬畏的下人,正在找什么东西。

少年轻叹一口气,忽然听到一阵破碎的琴声,一点一点连贯起来,半晌,少年听出琴声中丝丝疑惑。转身,循着琴声传来的方向走了过去。平静无波的水面,笼着一层银白轻纱,湖心一座小亭,被一片半开半合的粉白色荷花簇拥着。青衣少年走进小亭,一个侍女样的女子为他倒了一杯茶:“请坐。”“谢谢。”青衣少年并没有推脱,接过茶坐下。待他坐下,侍女回到她原来站的地方,一个白衫少年的身后。

白衫少年低头轻抚着琴,一旁的红裙女童托着下巴看着他。他的琴声好像就是这夜晚的清冷月光,凉凉的,却带着出水芙蓉的温婉。他弹的是这月夜的湖吧?青衣少年这样想着。一曲毕,白衫少年抬起头,眼睛十分漂亮,然而这双漂亮的眼睛却毫无神采。他把脸转向青衣少年,启唇问道:“你,有何可怨?”青衣少年微愣,他学笛已久,听到的都是赞美,从未有人这样问过他。白衫少年微微一笑:“怨的感情是不能放到欢快的乐曲中的,我虽然看不见,可耳朵还是很灵的。”

怨吗?是有一点的吧。青衣少年想着。从前,他有一个很疼爱他的奶奶,吹笛就是奶奶教的,奶奶很喜欢听欢快的曲子。奶奶死后,就再没有人宠他了。爹娘的确很宠他,但他们望子成龙,对他格外的严,从来都没有用对弟弟妹妹的宠溺神情对着自己。他们想要一个努力向上、孝顺体贴的孩子,一家的长子,只有在自己得到成功时,他们才会扬一点唇角。“但至少,你有爹娘。”白衫少年说道。青衣少年再一次呆愣了一下,原来,他把自己心里想的说了出来。他点了点头:“是啊,所以我想让他们开心。”“我只要让舞儿开心就好了,”女孩抱住白衣少年的手臂,眼中满含儒慕之情,白衫少年温柔地笑了笑,接着说,“我只有她和悠姐姐两个亲人。”那个侍女眼睛一亮,眼中写着点点的感动。青衣少年忽然有些羡慕,白衣少年又说:“你的笛吹得真的很好,不过曲由心生,不要强迫自己奏出与情感不符的曲子。”这是对青衣少年说的。

那天晚上,他们聊了许久,这是青衣少年第一次与同龄人谈心,这也是白衫少年第一次与陌生人谈心。“少爷,少爷……”青衣少年听到远处仆人的呼喊,对白衫少年歉意地笑了笑:“抱歉,我该走了。”白衫少年笑着摇了摇头:“无事,对了,我就住在山上,你若喊我,我能听到的。”“那我喊你什么?”他问。“白梓”他答。“我姓柳,名瑞铮。”

那天回去迎接柳瑞铮的是爹娘担忧的脸。“铮儿,你怎么去了那么久?还好没有出什么事。”“我的伤没有什么事,哪里要你半夜去找什么药?”默默地承受爹娘带着关心的责备,似乎,不是那么怨。

从那以后,他只有有空就会去找白梓,白梓总能从他的笛声中听出他的情绪,然后与他谈谈心事,聊聊心得。白梓的琴声总是十分平和,像皎洁的月光,温润的白玉,清凉的山泉。

时光如白驹过隙,他们都长大了。有一天,柳瑞铮向白梓开玩笑:“梓,下个月我的生辰,你有没有礼物啊?”柳瑞铮只是开玩笑,可白梓却真的点了点头:“当然有。”柳瑞铮呆了一下,刚想说什么,却收到了白舞的怒目相视:“那可是哥哥……”“舞儿!”白梓打断了她。“哥!”白舞气得跺脚,转身朝不远处的白悠走去。柳瑞铮很是奇怪:“她没事吧?”“没有。”

柳瑞铮期待白梓的礼物,可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忙得不可开交,等到他再想起这件事,已经是三个月后。“怎么这么久没有来,我还有以为你出了什么事呢。”白梓捧着茶,淡笑。“生意出了一点事。”他不以为然地答。白梓忽然沉默,他问:“你不累么?”像他们初遇时那样,柳瑞铮愣住了。累吗?从未有人问过,他也没有想过。白梓又说:“许久未听你吹笛了。”是啊,根本就没有心情再去吹笛了。白梓掩唇咳了几声,脸色微变。柳瑞铮随意问了一句:“没事吧。”白梓看着他的态度,本就无神的眼睛又黯淡了几分。他起身:“我还有些事,先行告退。这笛送予你,若累了,就来吹给我听吧。”柳瑞铮接过那支短笛,从用料到做工都是极好的,应该值不少钱。他已经习惯用价钱去衡量一件事物了。

过后几个月,他一直忙于生意,一次都没有去找过白梓。直到一次宴会,白舞和白悠来了。白舞眼含怒火,看着柳瑞铮,手执长鞭,打断了柳瑞铮手中的短笛:“这是我哥亲手做的,送给他唯一的朋友,你没有资格拿着它!”白悠悲伤地看着那支短笛:“柳公子,你恐怕再也见不到公子了。”什么!他想去找白梓,却无白梓人,只其一座坟:兄白梓之墓。

篇9:次韵高山流水

执笔素笺,寻章断句,寒蛩婉诉离殇。

锁颦眉、无穷绪,兀自彷徨。

任谁懂、一怀痴怨,恐误了时光。

轻抚锦瑟玉弦,柔情脉脉,赋衷肠。

忍见镜中羞靥,堪比菊花黄。

羹茶淡、袖宽裙阔,几度伴残香。

篇10:《高山流水》教案

《高山流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复习巩固字词。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1.读中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2.乐曲赏析:感受《高山流水》乐曲的美妙。

3.分析故事、人物形象,加深理解,让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2.感受友谊的可贵、知音难求。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表情、动作、语言的词句,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友谊的可贵、知音难求。

教师准备:ppt 学生准备:完成“学案”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认读生字、词,引出课文。

(一)认读生字、词,引出课文

1.师:课前大家预习了《高山流水》这一课,会认课文里的词语吗?一起读读吧!(课件展示)

风平浪静

气势磅礴

烟波浩渺

(读了这一组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琴声呜咽

如泣如诉

催人泪下

(这一组词让你体会到什么样的心情。)

那我们再来读读这组词

一见如故

琴艺高超

高山流水西师版四年级下五单元

2.“高山流水”,是一个成语,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题,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课吧!(板书课题)读课题。

3.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样的画面?

4.高山流水不仅是美景,它也是一曲古筝曲,这段音乐中还隐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那就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去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检查小组预习情况,汇报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汇报)

2.师: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呢? 生:俞伯牙、钟子期。(板书)

师:两个主人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用上“高山流水”把主要内容说一说。

生:俞伯牙通过一曲《高山流水》遇到了钟子期,他们结为知音。师:谁是谁的知音? 生:子期就是伯牙的知音(板书:知音)

3.你们知道“知音”的意思吗?浏览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你的理解吧!(知己、知心朋友的代名词)

4.那伯牙、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学习“知音难寻“部分。

1.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一、二段,谈谈你对俞伯牙有哪些了解?(抽生回答:从“琴艺高超“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

2.作为一位琴艺高超的音乐家要想找到一位懂自己音乐的人,容易吗?

3.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寻找知音的不容易。请把它找出来作上记号(始终)“始终“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用换词的方法来理解。(一西师版四年级下五单元

直)从这个词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知音难寻)

4.遗憾说明俞伯牙的内心怎样?是呀,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伯牙虽然“琴艺高超”,但“始终”没有遇到能听懂他音乐的人,能用你们的朗读传达伯牙这种“知音难求”心情吗?谁愿意来读一读。(抽生读、齐读)

(二)学习“巧遇知音“部分。

1.师:作为琴艺高超的音乐家他也始终没有碰到过听懂他音乐的人,是多么遗憾的事呀!这时,伯牙做官出使楚国,来到汉阳江口,他只能面对秋江圆月,借曲抒情,弹起了他最喜欢的《高山流水》。请孩子们自读3、4自然段。

2.小组交流:哪些地方描写了伯牙弹奏《高山流水》时的情景?我们一起齐读描写傍晚美景的句子。

3.好,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种有琴声的傍晚,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师读3-4段)

4.孩子们,你们听到的这首曲子,就是《高山流水》,谁来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正当伯牙弹起这首曲子时,钟子期来到了伯牙身边。请孩子们在小组内默读5-7段,钟子期听了音乐后,他会说点什么呢?读后请勾画出描写钟子期神态、语言的句子。

6.生默读勾画并汇报。

子期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点课件

子期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

(1)子期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①这是子期对伯牙的赞美,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从子期的话说明伯牙的琴弹得好,弹得妙,能用你们的“读”表达出音乐中所蕴藏的气势磅礴、挺拔雄伟的泰山吗?(抽生读;齐读)

③抓住“啧啧赞叹”体会读。

啧啧赞叹是什么意思?(不停地赞叹。)赞叹什么?(琴声美、妙、西师版四年级下五单元

琴声惟妙惟肖等)他是怎样赞叹的?(再齐读)

④想象画面读。

a.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b.我们也想象着这样的画面一起啧啧赞叹!男生先来……女同学啧啧赞叹道……我们一起啧啧赞叹道……

(2)子期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

①过渡:除了这一处,你还有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子期能听懂伯牙的音乐?(点课件)

②师:这里意味深长的意思是什么?(含蓄深远,耐人寻味、有味道)你来有味道地读读。(抽读)

我们一起意味深长地说……

③看到了音乐中所描绘的景色,这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我们想象着子期此时的表情、神态说……(再读)

(3)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过渡:当伯牙听到子期的两次赞叹后,心情和神态有怎样的变化。请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①伯牙很觉惊讶,看了一眼子期。(当伯牙听了子期的赞叹后,为什么觉得惊讶?心里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看了子期一眼)

②伯牙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猛地站起来,拉着了子期的手„„齐读!(点课件)

③体会此时伯牙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如此激动?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激动的心情?自由读。

④师:这一站、一拉、一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此时此刻伯牙的心中是多么地激动啊!

⑥引读。他激动万分地说“高山流水知音难遇„„”

7、朗读训练。

①师:伯牙的音乐多么美妙,多么让人陶醉。孩子们,闭上眼睛,走进伯牙,咱们来静静聍听他的《高山流水》。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来还原音乐中的画面,听老师的的提示: 西师版四年级下五单元

②师:一曲《高山流水》让男同学饱含深情地啧啧赞叹道„„(接读)

让女同学沉醉其中意味深长地说„„(接读)

③从伯牙的神态、动作、语言这几方面都能体会到伯牙遇到钟子期激动不已的心情,此时,伯牙也许在说:“钟子期,你就是唯一能听懂我音乐的人,你真是我的知音啊!”(齐读)

(三)学习“痛失知音”部分。

1.师:一次巧遇,却一见如故,他们两人成了好朋友,并约定来年在此相会。第二年,当伯牙如期来到汉阳江口,左等右等,始终不见子期的身影,他心急如焚,等来的却是谁?(他的父亲)是怎样的消息?„„(是因病去世了)

2.他失约了吗?(没有)

他留下了什么遗言?(子期临终前留下遗言,把坟墓修在江边,好好的听先生的琴声。)(抽生回答)

3.总结:活着信守诺言,而去世了也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还要来相会,这是一种何等凄美的相会。这是一种何等深厚的友谊!

4.当伯牙得知子期去世这一消息后,心情如何?请找一找文中的相关词语或句子。

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可以体会出伯牙心中的悲痛?(生回答)②是呀,伯牙是含泪而弹,那琴声是为谁而哭?那他的琴声里又在诉说什么?

③还有吗?请同学们边读边找出这一段的动词。④师:你从这些动词体会到了什么。(生:悲痛欲绝)

⑤师:我们来回忆一下伯牙巧遇知音时的情景,这一站、一叹、一摔表现了伯牙悲伤的心情,应该怎样读?(学生读)

⑥千金易得,知音难求,上天安排给我的知音为什么又不辞而别呢?伯牙——(示意学生齐读11自然段)

⑦引读12段。这瑶琴曾弹出多少让人沉醉的音乐,这瑶琴曾一直陪伴在伯牙左右;这瑶琴曾是他的最爱,可是如今知音已去,留琴何用!西师版四年级下五单元

伯牙长叹道:“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间了,我这琴还弹给谁听呢?有谁能了解我伯牙的心呢?”(齐读)

去年今日,子期与我弹琴论道,共话人生,如今子期却舍我而去„„(示意学生齐读)

⑧你能把它改为陈述句吗?(对比读)连个反问句道出了伯牙在得知子期死讯后会摔碎瑶琴的缘由,准确地表达了伯牙此时悲痛欲绝的心情。

⑨出示诗歌。

忆昔去年秋,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四)学习纪念“知音”部分。

1.师:伯牙遇子期而激动万分,又因离别而心碎不已,正因有了这个故事,才有了“高山流水”与“知音”的佳话,“碎琴山”“古琴台”因此而得名,“高山流水”、“知音”也有了新的含义。

2.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师:好一曲感人至深的------高山流水 好一曲荡气回肠的―――高山流水 好一曲刻骨铭心的―――高山流水 这就是友谊,这就是知己,这就是知音。

四、总结延伸,联系生活。

1.在生活中,你有自己的知音吗?谁?为什么说他是你的知音?你是怎样对待的知音的?

2.总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一段段珍贵的友谊就在你我左右,在这里老师把几句名言送给大家,希望大家珍惜身边的友谊。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唐•白居易)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西师版四年级下五单元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 孩子们,让高山流水般的情意永远珍藏我们心间吧。板书 高山流水

知音

上一篇:药品营销专业下一篇:文明执法热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