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特质

2024-05-27

中国文化的特质(精选8篇)

篇1:中国文化的特质

中国文化的特质

我们中华文化、历史、民族有了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五千年来我们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合,中华民族的文化在长期的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一以贯之的它的心理、性情、思想、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民族性格,它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共同的信仰、信念,它也是维系协调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润滑剂和自强不息的原动力。重新发现中国,需要我们去探讨古代的天、地、数、医、农学的奥妙。像在器物文明的层面上,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还有比较重要的发明:漆器、青铜器、丝绸、瓷器等,这些器物本身含有高超的工艺,乃至于我们今天要复原这些工艺都比较困难,而这些工艺无一不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这些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都是曾经起着改变世界的伟大的发明。

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中国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使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力量。中国文化是“一本相生”的,其全部体系中有一个重要的中心,即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

中国文化是多元一体的,在各种各样的文化融合下,它有着“一以贯之”的精神,但并不是表示中华文化就只有一种,中国文化是多元、多样性的。我们今天应当把诸子百家、佛释道及各种典籍文化、精英文化等所包含的文化的内在的东西把它传承下去。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我们的文化,只有虚怀的了解、体验我们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它的多样性、繁华性,我们才能真正的传承中国文化。大家一道共同的理解中国文化,来为中国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2:中国文化的特质

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是世人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但是,后三个古代文明在不同的时期逐渐消亡,唯有中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了下来。中国文化的包容的特性帮助中华民族没有被历史淘汰。

历史上,外来文化多次冲击着中原文明。从先秦两汉的匈奴人,到五胡乱华,少数民族的血腥统治,再到蒙古帝国的入侵等,中华文化虽然饱受屈辱和奴役,但到最后依然取得了胜利。

每种文化的入侵不是融入了中华文化,就是被赶出了中原大地。南北朝时期的魏是鲜卑族,但皇室改为了汉姓“元”。隋唐时期的杨坚、李渊都有少数民族血统,但创造了中华文明的盛世。真正意义统一全国的两个王朝元、清。前者拒不习汉文,讲汉话,提倡蒙古至上主义,仅仅坚持了90年就退回了大漠。清朝前期是一次重要的民族融合期,加之清朝用汉人,提倡汉文化,满汉兼容,因此清近300年才终结。

海纳百川。中国文化善于吸收和兼容各种文化,最后经过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形成自己的独立独特的传统文化。在历史中有数次的民族融合。秦统一中国后,中国境内及周边的各民族被包容进来,“秦人”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代名词,威震海内外,甚至为遥远的欧洲熟知。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周边少数民族涌进中原,民族大迁徙冲垮胡汉界限,汉人和胡人长期杂居共处,渐渐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一体化的唐人。现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更是吸取了五十六个民族的精华,融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和合。

和而不同。每种文化和自身的内容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必舍弃自己的个性。这也是现在提倡的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华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一直保持着自身的这种传统,因此中华文化没有被历史的洪流湮没,反而更加茁壮的成长,至今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篇3:中国文化的特质

一、传统装饰图案的形成

中国的传统装饰图案的发展是漫长的, 每个时代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中运用最多的是以自然环境元素为主几何纹样, 简单纯朴、形式简练。商周时期最为突出的是造型手法独特的青铜纹样, 装饰风格以凝重、威严、神秘、凶猛为主。春秋战国是“诸子蜂起”时期, 文化的百家盛开, 促进了装饰图案艺术“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以漆器装饰纹样最具代表性。秦汉时期的兵马俑、秦砖纹饰、瓦当纹饰、画像石纹饰都是该时期的代表, 并逐渐形成了浑厚又不失活泼的装饰风格。魏晋南北朝时期, 伴随着佛教传入我国的还有具有宗教意义的莲花、飞天、忍冬草图案, 这一时期的装饰风格优雅飘逸, 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隋唐时期, 花草等自然植物元素在装饰图案中开始发挥主体作用, 装饰风格趋向雍容大气、丰满华贵。宋元时期陶瓷最为耀眼, 装饰图案追求自然、雅致、精巧之美。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纹饰和景泰蓝纹饰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此时的装饰图案因过分追求装饰性, 也出现繁絮、做作的风格。

透过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发展延伸的脉络, 不难看出, 装饰图案的特征不会完全的受限于当下时代, 而是具有传承性, 代代相传的同时又不断推陈出新, 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所在。

二、传统装饰图案的文化渊源

“一切艺术形式的本质, 都在于它们能传达某种意义。任何形式都要传达出一种远远超出形式自身的意义”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作为一种特殊的图示语言, 它深邃的文化内涵, 超过了它的美化与修饰功能。理解一种文化的精髓, 不能不探究其产生的文化渊源。“作为古代趋吉避凶观念的物化, 吉祥图艺术的形成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关, 并受到早期各种思想和民间信仰的影响。”思维方式就是看待事物的角度, 它是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 同时也会对文化心理要素产生制约。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因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不同, 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儒、道、佛三家的义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它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 对传统图案的思想内容也影响重大。

儒家思想对传统装饰图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孝道, 这是儒家思想中最基本的范畴, 而儒家孝道将子嗣的繁衍、家族血脉的延续列为首位。“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的伦理观, 促进了以绵延后代为主题的传统装饰图案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连生贵子”“麒麟送子”“莲花童子”“子孙满堂”“百子图”“鱼戏莲”等等表现人们渴望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和朴实直接的生育观的图案。“连生贵子”这样的图案一般以莲花和孩童为画面主体, 莲花因多子且高洁取其谐音写作“连”, “贵子”因其“贵”所以特指男孩, 而且是能成大业的男子。一个家族对鱼类发光是由一种特殊酶的催化作用而引起的生化反应。在海洋世界里, 在黑暗层至少有44%的鱼类具备自身发光的本领。像黑伞水母发光、光头鱼、发光鱼、海笔、灯眼鱼、烛光鱼等都有发光的功能特征, 可设计成小夜灯, 试想在黑暗的房间几盏闪闪发光的仿海洋生物形态的夜灯, 将整个房间装扮成温馨、浪漫的海洋世界。这样儿童在自己小屋睡觉也不觉的黑暗和恐惧, 同时浪可以成大业的男孩的渴望, 是受到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和接受儒家官本位教育模式的共同影响, 简而言之, 也就是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渴望。古语云: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多少贫家子弟头悬梁、锥刺股的不辍耕耘, 只为“一朝及第”“平步青云”“马到功成”, 为自己和亲人获利, 祥云、鲤鱼、骏马都是代表权力的传统图案元素。其次, 在儒家的认识中, 民众天生就是受辖于统治者的, 人与人之间是有等级秩序的, 就像夫妻之间必是以夫为主, 君臣之间必是君比臣权力大。这种等级秩序观念体现在传统装饰图案上也十分明显, “五伦图”就是儒家所认为的最和谐的秩序状态, 画面是以凤凰、仙鹤、鸳鸯、莺、鹡鸰五种禽鸟代表君主、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画中对动物的排列以及相互之间的沟通动势等都隐喻着当时的社会等级。最后是“比德”论的影响, “比”是比拟象征, “德”是思想品德, 意为意象的人格化, 即人们经过对自然事物的探究、总结和感悟之后, 赋予其人格化的品性。所以先人用“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用“言念君子, 温其如玉”中的玉石赞美君子温顺纯粹、宽缓和柔的性情。

道家注意养生, 由此出现了很多与长寿有关的传统装饰图案, 比如“群仙祝寿”“松鹤延年”等由代表长寿元素的桃子、松树、仙鹤组成的装饰图案, 当然, “寿”在儒家思想里还有表示事物的绵延长久之意, 如“国寿无疆”。民间则更多是将道家人物运用到装饰图案中, 最典型的是八仙, 八仙是传说中道家的弟子, 八仙云游人间、行侠仗义, 是正义与祥和的象征。八位神仙手中的法器也被运用借代的方法直接应用到装饰图案中, 用来辟邪祈福, 这样的图案被称为“暗八仙”。

在宗教中, 佛教对传统装饰图案的影响最大。佛门有八宝, 即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在传统装饰图案中莲花和盘长运用的最为丰富, 比如“连年有余”“连年富贵”“连生贵子”这样表示吉祥如意的图案等至今还在被应用。象征着家族兴旺、子孙延续、富贵吉祥的中国结, 正是由盘长纹演化而来, 中国联通公司的标识也是由盘长纹演变而来, 用绵长贯通的线条象征该公司通讯的四通八达以及该公司事业的日久天长。

传统文化中融合了民族崇拜、民族习惯以及民族文化心理, 先人通过装饰图案这一艺术形式无形中将传统文化流传下来, 作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承接者, 我们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用传统诠释现代, 创作出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佳作。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 滕守尧、朱疆源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

篇4:博长文化的重要特质

“饭碗论”:是以陈代富为代表的冷钢人、博长人奋斗历程的朴素概括;是冷钢生存实践和博长发展实践的理论凝结;她符合党在新时期的民本思想,是对“民以食为天”这一朴素真理的最好诠释。冷钢生存和博长做大做强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基点就是要拼死拼命为员工“搞碗饭呷”,让员工未来生活得更好、更幸福。

董事长心语:陈代富1999年主政冷钢、博长以来,对所担当的责任,从没停止过深层思考。他围绕冷钢、博长生产、经营、管理、改革、改制、建设、发展、廉政建设等诸多方面,从历史到现实,从宏观到微观,从内部到外部,从市场到环境,从现在到未来,发表了一系列具有理论高度和实践特征的言论,并自成体系。已经成为博长之路的理论支点和冷钢人、博长人的行动指南。

博长文化的灵魂

陈代富担当:14年来,陈代富坚持为党为国分忧、为民造福的信念,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和朴素情怀,抱着“为员工搞碗饭呷”的朴实想法,以钢铁般的意志,超人的胆略、气魄和智慧,不断转变观念、锐意改革、创新管理、含辛茹苦、开拓奋进,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全部精力、全部智慧都放在干事创业上,坚韧不拔、百折不回,带领着两万多员工、家属在前行的道路上无所畏惧、敢于担当、勇往直前、不懈拼搏。他的感人事迹,被冷钢人、博长人和社会各界称道为陈代富式的担当。

博长文化的原生内核

冷钢精神:永不言败、艰苦创业、敢于担当、追求卓越。

博长文化的实践路径

篇5: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矛盾特质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矛盾特质

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存在着矛盾的特质,即个性与共性的矛盾、民主与霸权的矛盾、提升与摧毁的矛盾以及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矛盾.正确理解这些矛盾,对于分析、理解大众文化时代各种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作 者:周红 ZHOU Hong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刊 名:哈尔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7 28(2) 分类号:G02 关键词:中国   大众文化   矛盾特质  

篇6:中国文化的特质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战争诗歌的内容及特质

在人类生活中,战争是不可回避的一件事情。战争的涉及面不仅关乎政治、军事、经济,而且还关乎思想、道德、民族关系、阶级关系乃至家庭关系。就人来讲,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民、士卒,可以说,整个社会都卷人了战争惊涛骇浪,没有哪个阶层能够逃避开。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任何一个话题能像战争文学那样面对整个民族和社会呢。研究传统文化中的战争文学,对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民族性格,可谓举足轻重。《诗经》作为我国文学的源头,其中的战争诗歌更可视为中国战争文学的源头。

所谓战争诗,指的是以战争为题材,直接反映战争或围绕战争而展开叙写的诗歌。可以说,战争诗是世界各国文学史上的共有现象。而《诗经》中的战争诗,则在世界各国的战争诗中独具特色。这种特色,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独有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及审美趋向。

《诗经》中,战争题材的诗歌约占《诗经》总篇数的十分之一。根据传统说法和现代学者们的一般见解,《诗经》战争诗主要包括《小雅》中的《采薇》、《出车》、《六月》、《采芑》,《大雅》中的《江汉》、《常武》以及《秦风》中的《小戎》、《无衣》等[1]。

一、《诗经》战争诗的类型

《诗经》涉及到的战争题材的诗歌比较多,但概括而言,《诗经》中的战争诗主要是从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写战争:一是从国家的立场写战争,通过王侯贵族与一般将士两个层面,展现圣王高尚的道德,强调将士同仇敌忾的豪迈,凸显着战争的正义性;二是从离乱中战士和战士家人的角度来写战争,刻画了思妇的闺怨和战士的望乡,展示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一)站在国家立场上叙写的战争诗

从国家的立场来写战争,这种类型的战争诗在《诗经》中体现得比较多,表现的层次也相对丰富。具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1.王侯贵族征伐的赞歌

王侯贵族征伐方面的战争诗,一是歌颂祖先。诗歌主要颂扬怀祖先诛锄暴政、建立新朝的功绩。

从内容上看,这类诗歌主要包括歌颂周文王伐崇伐密的《大雅皇矣》,武王伐纣的《大雅大明》、《周颂武》,商汤伐桀的《商颂长发》等。这些诗篇不仅唱给先祖听,更是唱给同时代人听的思想教育读本。正所谓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交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2]。

这类诗歌中,作者从周王朝大局着眼,以追忆的方式,选择祖先经历的战争进程中若干典型的场景或情节进行集中描写、渲染,表达子孙后代的自豪感和对祖先功业的赞颂之情。

除了颂扬祖先的功绩,王侯贵族征伐的战争诗还以当代天子、王侯为表现主体。这类诗歌,包括大雅中的《常武》、《江汉》,小雅中的《六月》、《出车》、《采芑》等。其中,大部分是反映宣王时平定徐淮蛮荆叛乱、抵御猃狁入侵的战争。

例如赞美宣王亲征徐方、平定叛乱的武功的《大雅﹒常武》(节选):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为了平定边陲的**,周宣王亲自率兵,他奋扬威武,如电之震,如雷之怒。王师是何等的雄伟壮观, 如鸟之捷,如鹰之悍。莽莽如江,滔滔似汉,如山一般的伟岸,如水一般的狂澜。这首诗中,正义之师奋勇征战的慷慨豪迈之情跃然纸上。

正因为此类战争诗表达的是对祖先武功的缅怀、对当代天子的颂扬,因此就战争性质而言,这些诛锄暴政、建立新朝、抗击外敌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

2.下层将士同仇敌忾的军歌

在古代,从军戍边被当作是万里勤王事的行动。为王事而奔走,被人们看作是臣子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诗经》中有许多战争诗表现了军士们英勇杀敌的壮志和共赴国难的`豪迈。

《诗经》中表现士兵勇武精神最为突出的是秦风。《汉书地理志》说:(秦)安定北地,土郡西河,直迫近戎地,修习战备,高尚气力,以射猎为先。故秦诗曰:其在板屋。又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俱行。秦处西北边地,与犬戎相接,多次与之交锋,在抗击犬戎入侵方面极有战功。故朱熹曰: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慨,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3]秦风中的代表诗作《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我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层层递进的表达中,展现的是将士们战斗的激情。整首诗,恰似一曲斗志昂扬的嘹亮军歌!

(二)反映离乱中战士与战士家人的战争诗

不可否认,战争一方面可以促进民族发展壮大、维护国家的安定,但也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痛苦。

作为战争的直接参与者,战士和战士家人眼中的战争常常是忧伤和无奈的。《诗经》中的战争诗,反应了战士的望乡,更让人感受到了闺妇们强烈的思念。

1.战士的望乡

《诗经》中反映行役生活的作品主要有《邶风击鼓》、《邶风式微》、《魏风涉岵》、《唐风鸨羽》、《桧风匪风》 等,这些诗歌都直接描写了出征士兵的悲苦的境遇与心境。

生活在空旷荒凉、群兽横行的原野,他们风餐露宿,载饥载渴,式徽式徽胡不归?徽君之故,胡为手中露、徽君之躬,胡为手泥中(《式徽》);紧张的战斗生活使他们无日无夜地辗转跋涉,无暇顾及其他,山川悠远,维其劳央。武人东征,不皇朝矣。(《渐渐之石》)家有父母不能奉养,家有妻儿不能亲近,家有田土不能耕种,持久的战争让战士们有家难归。《诗经》著名的《小雅采薇》就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这种情绪: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作为边防戍卒归乡途中所唱之伤悲之歌,诗中反复诉说战争生活的艰辛,恶劣的环境中,士兵愈加思念家乡。然而曰归曰归,却总是不能归去。终于有一天,他盼到了回家的机会。在大雪纷飞的归途中,他回顾漫长的征役岁月,万般辛酸涌心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途中饥寒交迫,感伤时事,心中有难以诉说的悲哀。繁重的徭役与兵役,不仅给服役者本身带来体力与精神的双重痛苦,而且严重地破坏了他们正常的生产与生活。

这首诗歌中,有战士的哀怨和思乡中,更有保家卫国的责任。战士多么想回家,可是敌人打不退、国家不安宁,少数民族猃狁不断地在进攻,他又怎么能回去?诗中反复出现的猃狁之故、猃狁孔棘,成了战士肩上最沉重同时也是最神圣的责任。

如《采薇》中国仇和私怨并存的作品,将爱国精神、同仇敌汽和怀土思归、思妇哀怨集为中于一体,前者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前提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后者是基于人的基本需要而萌生的强烈家园感,对立而又有机地统一于其中,故真实可信而感人至深[4],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2.思妇的闺怨

《诗经》中的战争诗,不仅写战争承担者征夫士卒的痛苦,还以战争为背景,写夫妻离散的思妇哀歌。

在家的妻子也无时无刻不在担优着参战、戍边丈夫的现实处境,关心着他们的生命安全,期盼着他们的早日归来。料峭的春寒,炎炎的酷髻,肃杀的秋风,凛烈的严冬,时问流逝,物换星移,深深的思念,并且含着更多的惦念,使她们焦灼万状,她们只好诉之浅吟低唱,以诗来表达内心的情绪[5]。《周南卷耳》、《汝坟》、《召南草虫》、《殷其雷》、《邺风雄雉》、《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秦风车邻》、《小戎》等 均为情真意切的思妇诗。

以《王风君子于役》为例: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君子于役》是一首写妻子怀念在外服役的丈夫的诗。从这首诗里,读到一个最明显的感觉,那就是等待,等待丈夫的归来。但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结果每天都是失望。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中,女主人公带着叹息问出了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回来?诗歌没有给我们答案,而是转换了一个视角,接着下面的一节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绝望,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在这种日之夕矣 的夕阳晚景中,鸡鸭归巢、牛羊归圈,再日常不过的生活图景,却有中国人最向往的平凡与幸福。可田园般美好的生活画面下,妻子的丈夫却仍在远方。但妻子的情绪没有歇斯底里、没有悲痛欲绝,全诗的最后一句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把妻子那种近乎绝望的祈盼,转化为对丈夫的最温暖的牵挂和祝福。

与王侯贵族征战的颂歌及军士同仇敌汽的军不同,行役诗与思妇诗更多的是抒发劳动人民深受煎熬的悲情。

二、《诗经》战争诗的思想特质

《诗经》涉及到的战争题材的诗歌比较多,但需要强调的是,《诗经》写了那么多的战争,但它从来不以狂热的态度赞美战争,也没有任何一首来具体描写战场残酷杀戮的细节。

因此,不做具体的场面描写,构成了《诗经》战争诗的一大显著特质。

(一)不作具体的场面描写

在世界著名的史诗中,对于双方的战斗场面,无不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与描绘。希腊史诗《伊利亚特》中,将式洛亚人与希腊人之间的大规模的战争作为表现的中心,战斗场面声势浩大,震天动地;印度史诗《玛哈帕腊达》则再现了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后数百年间古鲁族和班扎拉族之间的长期战争,当时印度北部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残酷厮杀风暴之中,作者选取了其中最激动人心的战斗场面加以详细描绘[6]。

可是,《诗经》中战争诗几乎没有具体战斗场面的描写。它们大多用笔墨去渲染军队的军威声势和凛然气势,叙写的中心和重点完全在战斗场面之外的其它方面。

如《大雅常武》写征徐之战,作者未写两军的正面交锋,而只突出其军势之盛: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姜南的《学圃余力》 释曰:如飞,疾也;如江,众也;如山,不可动也;如川,不可御也;绵绵,不可绝也;翼翼,不可乱也;不测,不可知也;不克,不可胜也。整首诗,疾、缓、动、静,无所不包,却始终不见对交战情景的正面描写。

其他几首,如《六月》赞尹吉甫奉命出征猃狁师捷庆功;《江汉》写宣王命召虎领兵平淮夷,班师回朝后的诸多赏赐。这些诗通过兵马旌旗的描写来宣扬君威国力,也极少具体战斗描写。

(二)崇德尚义 强调战争的正义性

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 洽此四国。(《大雅江汉》)不留不处,三事就绪,赫赫业业,有严天子。(《大雅常武》)这种文德教化的宣扬,是《诗经》战争诗中的重要成分。战争诗中突出这些,强调了王者的以德服人和不战而胜,更凸显着战争的正义性。

正是因为战争的正义性,即便是战争背后的女性,也对参战的丈夫、亲人满怀自豪之情。如著名的《卫风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女子赞美了丈夫威武雄,言语中充满了自豪感和对勇武丈夫的爱慕之情。袁梅说:这是一位爱国妇女所唱的思夫曲。她为金戈铁马、英勇卫国的丈夫而自豪。[7]另外,《秦风小戎》中也有类似的情感表达。

我们说,《诗经》中的战争诗之所以具备以上两种特质,与周礼的深刻影响密不可分,但同时,更是古老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尚农、务农、孝亲、重养、安土重迁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使得全社会都有一种对人生命的珍视,好生而恶杀。这些造成了当时战争不尚杀伐的思想。

篇7:漳州古街的文化特质与传承

关键词:漳州古街;闽南地域文化;文化特质;传承;开放;包容;朱熹;月港

2015年4月,漳州市芗城区台湾路-香港路历史文化街区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名单。自公元686年,漳州正式建州置郡已有1 330年。唐贞元二年(786年),漳州主要城区迁至龙溪县(今芗城区),古代漳州城区便初步形成。作为城市的单元,古街是古代漳州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漳州古街维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源自古街自身涵育的文化特质,而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和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渗透则是漳州古街维持生命力的源头。

一、漳州古街“开放与包容”的文化特质

在历史发展中所坚持的包容性与开放性,是漳州古街卓尔不凡的文化特质。古街包容了风格迥异的建筑群,并使之成为自身的亮点;融合了不同的饮食习惯,使独具特色的闽南小吃成为自己的城市名片;古街保存了濒临灭亡的民间传统技艺,给予传统技艺生存延续的机会,也因此积淀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古街容纳了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却成功避开了宗教敏感性,相反,它使多元信仰的人们更加团结。

(一)漳州月港

在参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漳州古街开阔了先民的眼界,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时代变迁,使自身在开放中发展进步。月港作为古代福建四大商港之一,与东南亚、中南半岛以及朝鲜、琉球、日本等47个国家和地区有广泛而直接的海上贸易往来,使漳州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九个重要港口城市之一。《龙溪县志》记载:“闽南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明代月港出洋的航线之多和所达国家之广在当时是罕见的,月港在明代成为福建最活跃的海外贸易港。

凭借舟楫之利的海上贸易,漳州古城区周围沿九龙江西溪边自西往东形成了洋老洲、新桥、浦头、草寮尾等一系列码头,浦头港古码头成为月港、石码、厦门等舟船停靠的地方。月港的兴盛促进了漳州的手工业蓬勃发展,促使漳州的商业街市发展成为海内外商品的集散地。较发达的贸易将古代漳州街市带入了规模化发展阶段,在街道规模上形成了“街巷相通,铺坊相连”的景观,在行业广泛性上汇聚了各行各业的手工业,纺织业、药材业、金箔业、盐鱼市、米市、木材行等风行一时。漳州的制绒、纺纱等行业较早出现雇佣劳动关系,小手工业生产开始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漳州古街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形成开放与主动交流的发展心态:经月港贸易出口的商品有漳纱、漳缎、漳绒、天鹅绒、茶叶、砂糖、“克拉克瓷”、药材、铁器、铜器等,经月港贸易进口的商品有西洋钟表、南洋香料(胡椒、香藤)、南洋农产品(椰子、绿豆、槟榔)、樟脑、象牙等。

(二)朱熹治漳

漳州自建州以来,便正式接受了儒家文化,传统儒家思想提倡“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1]。古代被称作“蛮荒之地”的漳州之风貌的改变、古街包容和谐民风的形成,以及漳州一跃成为古代闽南地区文化交流中心,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朱熹治漳。1190年,朱熹出任漳州知州,在任期间他推行儒家理学,兴礼教,易民风。据《漳州府志》记载,朱熹将“笃意学校,力倡儒学”作为在漳州推行教化的方针,广设书院,修缮文庙。“每旬之二日,必领官属下州学,视诸生,讲小学,为正其义”,朱熹注重加强学校教育,亲力亲为、勤勉施教,“六日下县学,亦如之”[2]。朱熹在白云岩修建紫阳书院授课讲学,至今留下“紫阳夫子解经处”遗址。朱熹劝诫百姓支持合理之事、形成有涵养的品德,“自紫阳作牧,龙以附郭,德教亲承,海滨邹鲁,风已丕变”。[3]作为朱熹“过化之地”,漳州古街至今依旧留存朱熹治漳讲学的文庙。

毋庸置疑,街道若是血管,其间居民便是血管中的血液。民风如何,决定了街道发展过程中的一切表现。自漳州建州以来,儒家理学渗透塑造了漳州“包容世事”的民风,促成了漳州古街能以包容的心态面对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因此漳州古街博采众长、多元发展。基于此,传统儒家思想奠定了漳州古街的和睦民风,而月港兴盛引发的海外贸易既开阔了先民的眼界,也使古街先民认识到顺应潮流、与其排斥不如尝试的道理。

二、漳州古街“开放与包容”的特点现状

在历史的积淀中,漳州古街日渐形成了“开放与包容”的文化特质,并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向前发展。若把研究的视角落在当地建筑、饮食习惯、传统技艺和宗教文化等方面,便可观测到漳州古街开放与包容的外在表征。

(一)古街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篇8:中国文化的特质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更应该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 如何在军内有效地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让官兵意识到其必要性并自觉传承, 应成为我军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

一、在军内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周溯源讲到:传统文化的历史之撑, 首先是给中华儿女以自信。传统文化有很多精华, 给人类做出重要贡献。 (1)

对我军而言, 向官兵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 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军人自身修养

8月24日, 湖南省龙山县黄仓中学军训教官与师生发生肢体冲突, 造成42人受伤。该消息经媒体曝光后, 立刻引发了社会舆论风波, 绝大多数网友再次质疑部队官兵的素质修养。

军人日常接受高强度的训练, 阳刚之气旺盛;且长期处于封闭环境中, 难免产生暴戾情绪, 发生冲动行为。但军人同时又代表国家形象, 更应加强自身修养, 善于克制情绪, 为国民树立榜样。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还是以老庄为代表的中庸之道, 都在为人处世方面做了具体陈述, 蕴含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有助于提升官兵的思想境界。如果我们能够在军内营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中和官兵暴戾情绪, 无疑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官兵思想情操, 加强官兵修养。

2. 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军人爱国情操

从岳飞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从屈原的“为国自沉汨罗江”到陆游的“黄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 涌现出无数爱国将领, 留下了无数爱国主义文化, 无不饱含着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这种爱国情怀成为一种支配人们行动的自觉理念, 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不灭的民族精髓。 (2)

军队要对党绝对忠诚, 坚决听从指挥, 就要培养每一名军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需要我们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教育官兵。通过对岳飞等爱国将领的宣传, 我军可以学习他们“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通过对“忠君报国”等思想的宣传, 我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 我们要在军内宣传中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用历史上爱国将领的英雄事迹激励部队官兵, 培养官兵爱国情操。

3. 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抵抗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军队是最主要的作战力量, 是国家的硬实力。因此, 保证每一名军人思想稳定、观念正确尤为重要。

当前国际斗争日益激烈,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标榜“自由”、“民主”, 利用电影、电视新闻等传播载体不断对我国进行渗透, 企图造成我军思想混乱、内部分化。因此,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应该加大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增强官兵的历史和民族认同感。同时, 我们还应该主动出击, 利用现代媒介打包宣传我国优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确立我们自身关于“自由”、“民主”的观念从而能够有效地开展辩驳, 在第二战场上与西方意识形态作斗争, 这样既能对西方的指责给予反击, 又能宣传我们的价值观念, 确保官兵思想稳定, 不受西方文化侵蚀。

二、在军内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的特质

1948年, 美国学者拉斯韦尔首次提出传播过程五要素, 即“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传者、效果” (3) 。宣传过程与传播过程基本相同。由于在军内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宣传者和讯息都已经确定,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军内外宣传媒介、宣传对象及效果的差异来探寻其特质。

1. 从宣传媒介看, 军队环境封闭, 宣传途径较单一

军队不同于社会, 本身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官兵被禁止使用智能手机, 无法连接互联网, 这就决定了他们平时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单一, 只能通过军报和全军政工网获取信息, 远远比不上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

环境的封闭性使得我们在军内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比较单一。据了解, 目前军队中宣传工作一般都是召开思想教育课、办黑板报等方式, 并无创新意识, 容易使官兵产生抵触情绪, 制约宣传效果。

2. 从宣传对象看, 部队官兵文化水平较低, 时间呈碎片化

近年来, 我国一直鼓励“大学生征兵入伍”, 官兵总体知识水平正逐步提高, 但依旧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据了解, 大部分官兵的学历在高中以下, 对于知识的理解吸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 这就决定了针对官兵的宣传方式有所不同。

此外, 军队官兵的生活节奏相比社会成员更快。军队每天高强度的训练以及公差勤务, 不断挤压官兵的时间。相对于社会受众, 官兵的生活无疑更加碎片化。这就决定了宣传方式的差异, 要求在短时间内传递更多的信息量, 取得更大的宣传效果。

3. 从宣传效果看, 军队政治教育易缺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军队官兵不同于社会大众, 前者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因此在军内,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无疑占据首要位置, 也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 军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视往往容易导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的忽视, 削弱了其宣传效果。

当前军队的政治教育课, 基本上都是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展开, 而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则很少涉及, 其地位已被严重弱化。想要深入贯彻习主席讲话精神, 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尤为重要。

三、在军内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决定了宣传的必要性, 军队的特殊性决定了军内宣传与社会宣传的差异性。我们应该坚持实事求是,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宣传对策, 争取获得最佳的宣传效果。

1. 丰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形式激发官兵学习兴趣

军队环境的封闭性决定了军内宣传渠道的单一性。官兵平时受到客观环境和条令条例的约束, 生活比较枯燥乏味, 如果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形式依旧单调古板, 将会使官兵产生厌烦情绪, 消极被动地接收信息。因此, 为了取得最大的宣传效果, 就必须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丰富宣传形式。

在军队, 我们不仅可以开展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向官兵讲授《论语》和《道德经》的精髓;还可以开展读书活动撰写读后感等活动, 让官兵泛读精读中国经典文学, 并自发向其他官兵进行宣传。当代宣传不能再把受众当成只是被动接收信息的对象。为了让官兵由“接收者”转变为“参与者”, 我们可以组织诗词朗诵及演讲比赛, 设置奖励措施, 丰富活动形式, 激发官兵学习兴趣, 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

此外, 我们还可以采用现地教学等方法, 组织官兵走访历史文化古迹, 在历史文化的氛围中陶冶自身修养情操。如组织官兵到山东曲阜孔子庙, 切身实地领会孔子儒家思想文化, 增添认同感, 在娱乐中最大限度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2. 采取“一面说理”、“明示结论”等传播技巧加强宣传效果

不少人认为, 现代受众自主意识比较强, 因此宣传工作必须做到隐藏态度观点让受众自行领悟。笔者认为该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却不适用于军内宣传。

首先, 官兵的学历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理解领悟能力相对薄弱, 对于隐藏太深的观点往往不得要领;其次, 官兵日常生活时间被高强度的训练所挤压呈现碎片化状态, 无法抽出大量时间进行深度思考。这些情况决定了在军内进行宣传不宜把道理讲得太深、太杂, 而应追求在短时间内阐明态度观点, 为官兵所接受。

从传播学的角度, 我们在军内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 应采用一面说理的说法, 即只需要向官兵阐述其精髓部分, 而无需在其糟粕部分大做文章。这样能够让官兵思想路线更为清晰, 对于文化内涵更容易接受。反之, 如果我们过于追求面面俱到, 反而会使官兵思想混乱, 最终产生负面效果。此外, 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利弊及影响问题, 我们也应该采用明示结论的方法, 明确态度观点, 并向官兵直接阐明, 这样能够使官兵在最短时间内理清思路, 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 我们强调一面说理和明示结论等宣传技巧, 并不等于在宣传中一味地说教, 强迫官兵接受观点。大部分官兵正处青年, 对于强行灌输的观点往往会使其产生抵触心理, 导致宣传效果差, 甚至适得其反。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振峰讲到:要用符合时代需要和大众口味的形式, 使之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4) 我们必须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例如, 借用多媒体形式, 通过若干感人的故事讲述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后, 直接亮明主题“军人理应报效国家”, 这样事理结合, 才能收获最佳宣传效果。

3. 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赋予中国优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意义

我们一方面强调在军内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方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放在军内宣传教育的首位, 二者并不矛盾。事实上, 二者之间有着许多共通的地方。例如, 儒家讲“仁政”, 马克思主义讲“民主”;孔子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马克思主义则将“实事求是”。

但是, 由于二者诞生的时代不同, 适应性不同, 所以我们应该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 对中国优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符合时代精神的阐释。习近平同志指出,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例如, 我们宣传法家思想, 就应该把重心放在“法治”之上,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依法治国”的思想赋予其新时代的意义。又比如我们宣传“忠君报国”, 应该强调当代“忠”的已经不是“封建君主”, 而是党、国家和人民。

同时应该强调的是, 我们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是为了增强民族认同感,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新中国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才建立起来的, 从这一点看, 前者的最终落脚点还在于坚定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注释

11 《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历史支撑》, 周溯源, 2014年9月23日

22 《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易强

33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拉斯韦尔, 1948年

上一篇:中小学开学安全第一课下一篇:广州入户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