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记账机构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2024-06-29

代理记账机构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精选9篇)

篇1:代理记账机构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代理记账机构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履行财政部门法定会计监督职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7年度会计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浙财监督【2017】21号)文件要求,制定2017年重点行业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人员

本次监督检查工作由财政监督局牵头负责,检查人员名单拟定为王振、郑赟、雷世平、赵建升。

二、检查对象

目前我县登记在册代理记账机构总共7家。我局按照有关规定随机抽取5家代理记账机构作为今年重点会计监督检查对象,分别是(按成立时间排序):

桐庐吾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桐庐启帆会计服务有限公司 桐庐汇鑫企业事务代理有限公司 杭州锋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杭州洪兴会计咨询有限公司

三、检查内容

代理记账机构设立条件、2016年-2017年6月代理记账机构执业质量、代理记账机构会计信息质量等情况。

四、组织实施计划

2017年度代理记账机构会计监督检查工作从文件下发之日起至2017年9月底结束,主要分为单位自查、实地核查和总结整改三个阶段。(一)单位自查阶段(7月17日至7月25日)。被列入检查范围的单位要根据本次检查的内容和要求认真进行自查,并在7月25日前将自查报告书面报至县财政局财政监督局(联系人:赵建升;联系电话:58507184)。

(二)实地核查阶段(7月26日至8月25日)。由检查组对被检查单位的执业质量、设立条件和会计信息质量等情况进行全面核查。

(三)总结整改阶段(8月28日至9月底)。检查组对检查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通报并要求及时整改。检查组将适时对整改情况进行核实。

五、检查要求

(一)各被检查单位要积极配合此次会计监督检查工作,按检查内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上报自查报告,并提供相关资料。

(二)检查工作要以财税法律法规为依据,严格执行检查程序,认真收集证据和填写工作底稿,确保处理违规、违法问题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据充分、处理恰当。

(三)检查组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开展检查工作,检查人员要坚持秉公办事、廉洁自律。

财政监督局 2017年7月11日

篇2:代理记账机构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各省辖市财政局、有关县(市)财政局:

为了加强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我们制定了《河南省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现予以下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河南省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

二O一O年六月七日 河南省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

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会【2008】8号)和《中纪委、财政部、农业部、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财会【2010】4号)文件精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是指在坚持农村集体经济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接受各行政村(含社区、村民组,下同)的委托,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实行统一管理的乡镇财政所、“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农经站等机构。

第三条 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必须保持财务审批权和经济活动监督权仍由村集体行使,不得侵占、平调、挪用集体资产、资金和资源,不得侵犯村集体合法权益。

第四条 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主要职责

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及相关法规。

二、按照内部控制制度设置出纳、会计和审核岗位,根据业务需要也可设置档案管理等岗位。会计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主管会计由具备中级会计师资格或相当水平的人员担任。

三、必须以村集体名义由代理机构统一在金融机构开立结算账户。分开保管印鉴章,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四、按照“一村一账”方式进行分户核算管理,建立统一的行政村集体“三资”台账,台账的保管、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并逐步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

五、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核定备用金额度,由报账会计定期到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报账并领取备用金。

六、审核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原始凭证及其他会计资料是否合规、完整,手续是否完备;根据审核通过的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定期提供财务信息,配合做好财务公开;监督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工作。

七、对于财务票据入账要做到:没有经手人签字的不入账,未经民主理财小组或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并签署意见的不入账,未经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联签的不入账,应当经过村两委研究而没有研究的不入账,未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大额度资金开支不入账。要对村两委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召开情况进行核实把关,并将会议记录等有关资料备份留存,连同支出票据一起 入账。

八、对村级集体投资项目招投标和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情况的动态监管,审查公开竞价、招投标程序是否按规定进行,结果是否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入账时,应当留存会议记录和相关合同等资料备案。

九、根据当年各村资金使用情况,编制决算报告,送各村村民代表会议审议。

十、村级资金、代理机构资金以及乡镇财政资金严格分开。

十一、至少每季度汇总一次村“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出具书面材料并加盖委托代理服务机构印章后交由各村公开。

十二、对村集体“三资”实行动态监督,每年应至少全面检查一次,防止“三资”变动隐瞒不报等情况发生。

十三、定期对代理会计入账的原始凭证进行全部或抽查审核,重点审核会计分录编制、会计账簿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生成是否符合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制度规定。

第五条 县级财政部门必须加强对村报账会计的业务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河南省农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六条 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对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监督管理,保证委托代理服务机构认真履行职责。

第七条 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定期开展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检查,及时纠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被挪用、平调的村级资金必须限期退还,对相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并进行通报。对检查中发现的严重问题,移交纪检、检察机关处理。

第八条 各市、县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报省财政厅备案。

篇3:代理记账机构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2010年09月08日发布

根据《国务院关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药品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被列为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为了做好取消该行政审批后的相关工作,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有关事项作出明确规定:从发文即日起,《关于印发药品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及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药管市[2000]306号)、《关于药品招标代理机构认定工作的通知》(国药监市[2002]147号)予以废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再受理药品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工作,已取得《药品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证》的,期满后自动作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药品监管职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做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

篇4:代理记账机构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一、体育事业机构市场监管的必要性与原则

(一)体育事业机构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1.处理好与改革之间的关系。对体育事业机构而言,为了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为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进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支撑,就需要以市场监管为要求,制定与体育事业机构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之运行始终与现实体育市场经济保持紧密关联。实际上,对于这一经济运行范式,体育事业机构的市场化运行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立法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处理好与改革之间的关系,及时构建我国体育事业机构的市场监管机制,对现有机制进行优化和调整。当然,需要充分考虑相关部门与机构的设置情况,以便使之和改革的进程以及客观现实适应。

2.迎合市场需求。在社会、经济、科技等多种力量的影响下,体育事业机构和与之相关的构成要素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体育事业机构的主体、客体和市场交易行为以及竞争行为等也和以往产生了较大差异。特别在体育产业生产要素市场里,体育事业机构客体与市场行为呈现出了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征。这样一来,就需要不断迎合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体育事业机构市场监管的技术等级与专业知识水平,以优化管理手段和执法手段,使之更加专业化与技术化。

3.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安全指的是即便遭受了外来的或者本国的经济体系中相关风险的冲击,其资源状况和对经济的调控能力都不会受到较大影响,依然保持较好的运行状态的能力。对体育事业机构来说,对其进行市场监管的职责便是防范外来因素和内生变量对其产生的影响和冲击,保证国家经济的安全,为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具体做法是在体育事业机构与市场之间设置屏障,目的是对体育事业机构进行防御和“免疫”,同时还应在很大程度上抵御经济风险,强化市场对体育事业机构的正面影响,提升其抗风险的能力。

(二)体育事业机构市场监管的原则

1.高效原则。高效原则指的是市场监管下的体育事业单位应该在运行效率和效果方面达到较高的要求,而这又涉及外部高效与内部高效两个层面。其中,外部高效指的是体育事业机构要对相关组织机构进行监管,以便能够准确、迅速的在相关体育产业市场中发现风险因素和不稳定因素,以便可以对其进行及时而高效的解决,规避风险,提升运行绩效;而内部高效指的是在体育管理组织结构方面要具备较高的行政效率与监管效果。也就是说,体育监管组织系统应具有相对合理的层次结构和适当的控制幅度以及便捷的运作流程,以便让体育事业結构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改变,实现和市场监管的同步发展。

2。统一原则。在国家层面上,对体育事业机构的监管是宏观政策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对其实施市场监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培育体育事业机构的市场化发展能力,并借此维护体育事业机构的发展秩序,最终构建起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体育市场系统,让体育商品的生产、服务的提供等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经营管理工作可以依据统一的市场规则进行自由交换。此外,还应对体育事业机构的外延进行覆盖,在内涵层面上加强自由流通,以便在方式方法方面进行统一,在制度层面上实现有序竞争。

3.权威原则。在某种程度上,体育事业机构能够代表国家管理体育事业的权力,而为了能够保证体育市场秩序,不损耗体育消费者的利益,保证体育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利,就需要通过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和制约措施加以推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国体育事业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得体育事业机构的发展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达到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标准,在体育市场中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和需要消除的不稳定因素。从这个角度讲,体育事业机构就需要从市场监管的角度出发,通过强化自身的威慑力和公信力,让体育事业机构的管理权力得到集中统一的释放,使之真正起到维护体育市场秩序、促进体育事业发展进步的作用。

二、市场监管下体育事业机构会计监督的瓶颈与成因

强化体育事业机构的会计监督能够促进对资金的合理使用,能够让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同时,对体育事业机构常规运行中出现的收支更便于计算、记录和稽核,而借助会计监管还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体育事业结构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对审计工作的开展是大有裨益的,不但可以借此获得更加可靠的决策信息,更好地改进工作措施与方法,还可以强化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使之更加遵纪守法并自觉维护与之相关的财经法规。

(一)市场监管下体育事业机构会计监督瓶颈

1.外部监督功能缺位。在社会学的角度上,体育事业机构在发展体育运动和开展相关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项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为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做出更多努力,另一方面,要对自身加以强有力的会计监督和审计,以便对其资金的使用情况加以掌握,让资金的使用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外部监督机制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也未发挥必要的作用,在审计、财政和税务等有关监督行为中表现得不够深入,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配合相对滞后,缺乏前瞻性与主动性,未能形成监督合力,缺乏审计的威慑力,有滋生腐败行为的可能。

2.内部控制功能缺位。对体育事业结构而言,内部控制监督开始被视作是会计工作的保障。部分体育事业机构的财务工作和财政部门直接关联在一起,部分机构领导甚至认为,其中的一切应该交由财政部门进行审核和管理,这就导致机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逐渐被弱化。这样一来,体育事业结构的出纳、会计和审核等有关部门的责权之间就显得十分模糊,在岗位责任落实的过程中效率低下,甚至由于缺少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机制,导致在会计监督中彼此推诿和抵赖,会计制度与审计秩序十分混乱。

(二)市场监管下体育事业机构会计监督瓶颈的成因分析

1.外部因素。在对体育事业机构进行会计监督的过程中,由于监管职权的划分和机构设置等都与“对口”直接相关。但是,问题在于,该“对口”做法并非从市场监管的角度出发,而是按照主管部门利于管理的思维设置的。这样一来,“对口”就无形中提高了体育事业机构中管理人员的规模,也导致了市场监管乏力和监管行为各自为政的情况,会计监督效率的低下以及官僚作风、腐败的泛滥也就不足为奇了。更为重要的是,当前时期,我国经济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政府维护体育事业机构秩序的职能不断得到强化,可是会计监管经验、工具和手段都相对缺乏,这将导致监管成本的提升和监督效率的低下。

2.内部因素。近来,国家以财政拨款的形式对体育事业机构的会计事项进行监管和审计。这样,也就呈现出了体育事业机构监督管理职责和获取费用之间存在紧密经济利益关联的现象,使得监管部门之间为了利益而彼此制约。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监管职能在划分和机构设置方面都和权力分配紧密关联在一起。可以说,在体育事业机构的会计监督管理工作中,由于分工的存在使其中呈現出“权力分配”的可能,这也就进一步导致管理权和部门权力、地位以及重要性程度等直接相关,会计监管的瓶颈也就由此产生了。

三、市场监管下体育事业机构会计监督审计机制的构建

通过强化审计监督规范化建设、构建审计监督重点控制系统、构建有效的监督审计模式等,完善和运用监督审计的成果,以确保体育事业机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体育事业的繁荣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一)构建审计监督重点控制系统

为了适应市场监管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提升对体育事业机构的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达到市场监管的要求,需要强化对重点会计内容和财务环节的审计,构建审计监督的控制体系。具体而言,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对设计变更内容进行审查。对于那些已经变更的程序要予以重点审计,看其是否符合规范和有关规定。尤其对那些由体育事业机构审批的工程投资,应对其调整和变更加以严格审查,以保证其按照程序进行报批。第二,选派专业人员对体育事业机构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监理,对相关工作的进度和流程加以审计,以便明确体育事业机构的职责所在。第三,在会计审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审计内容进行仔细审查,对于那些与国家法律、规定办法和标准等不相符的要坚决进行记录和查处。

(二)构建有效的监督审计模式

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对体育事业机构进行财务审计相对困难,需要借助有效的(比如动态审计)审计模式提升审计绩效。为此,体育事业机构和相应工作人员,要配合涉及人员提前介入到审计工作之中,对资金的预算和概算状况加以全面了解,通过对相关会计报销凭证的审核,保证全面符合审计工作的要求。同时,审计部门还应该规范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对体育活动经费和账务管理等工作要加以全过程审计监督,以保证审计报告体现出可靠性与真实性。当然,在会计审计的过程中,还应注重财务监督与管理,以便能够提升审计效率,使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提升。

(三)完善和运用监督审计的成果

对体育事业机构进行会计审计需要按照“前审后犯、屡审屡犯”的惯常情况,进行有效遏制,对审计结果加以综合运用。第一,拓宽审计成果的使用范围,以便更好地发挥会计审计的效果,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面上发挥作用。这样能够及时、客观地发现会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审计成果的利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和进步。第二,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腐败和违规问题,要根据控制缺陷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和分析,把握问题的产生原因,为审计控制提供更客观科学的管理策略。

篇5:代理记账机构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一、法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36条

2、《四川省会计管理条例》第19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27号《代理记账管理办法》。

二、申请条件: 1、3名以上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从业人员。

2、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3、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办公场所不能在居民小区内,也不能和居住场所在一起,且办公场所面积不小于25平方米)。

4、具备会计电算化核算的必备条件(硬件设备和财务软件)。

5、有健全的代理记账业务规范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三、办理流程:

第一步:申请人持相关材料向审批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审批机关工作人员对提交的书面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后受理。对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申办事项,由工作人员当场或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应当补正的全部内容。第二步:审批机关工作人员依据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审核,并到实地查看场地和设施。审批机关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2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审批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10 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第三步: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审批机关应当自作出批准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下达批准文件、颁发代理记账许可证书。审批机关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向申请人下达书面决定,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四、申请材料:

1、代理记账机构执业资格的书面申请;

2、机构的协议或者章程;

3、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

4、从业人员身份证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证明材料;

5、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从业人员在机构专职从业的书面承诺(承诺人需在承诺书上按手印);

6、购买正版财务软件发票、购买合同和所购财务软件的销售许可证(财政部门颁发,由软件销售商提供)或授权委托书;

7、办公地址及办公用房产权或者使用权证明;

8、代理记账业务规范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9、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机构名称的有关材料(核名通知书)。

篇6:代理记账机构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严肃机构编制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重庆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必须遵循实事求是、依法办事、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监督检查与加强管理相结合,分级管理与上级督查相结合,预防、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第三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按照法定管理权限,履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职责。区县(自治县)机构编制管理机关要有监督检查机构或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

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履行行政监察职责,检查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中存在的问题,查处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市机构编制部门可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对市级机关和区县(自治县)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与监察机关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中,应当互相支持,协作配合。

第五条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对象是:

(一)市人民政府所属的行政机构;

(二)区县(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行政机构;

(三)市、区县(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

第六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监察机关对下列事项实施监督检查:

(一)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

(二)制定出台的机构编制管理政策、措施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和市编委有关规定;

(三)上级党委、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的改革方案中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执行情况;

(四)行政机构限额、行政和事业编制总量控制情况;

(五)行政机构、事业单位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编制配备、领导职数配备等机构编制事项的执行情况;

(六)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审核、审批程序的执行情况;

(七)受理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问题的举报和查处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问题的情况;

(八)机构编制统计的情况;

(九)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事项。

第七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公开其政策规定、业务范围、审批程序等,建立机构编制公开制度。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督促行政机构、事业单位通过设立公开栏、发放办事指南、网络等有效方式,对本单位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机构编制管理制度、管理情况、工作原则和审批程序等,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的职能配置、定编和人员定岗等情况,以及对违法违纪的举报处理途径等,向本单位工作人员公开,并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第八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每年组织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机构编制管理自查自纠,并将有关情况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遇有重要情况,随时报告。

市、区县(自治县)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可建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考核和评估制度,对市、区县(自治县)有关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进行绩效评估。

第九条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方案;

(二)根据管理权限报批立项;

(三)发出通知;

(四)组织实施;

(五)提出检查情况报告;

(六)向被检查单位反馈检查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

第十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可以采取例行检查、专项检查、联合督查等方式开展检查工作。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根据检查的不同专题和内容,可以单独组织进行检查,也可以提请监察、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予以协助或会同进行检查。

实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可以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特殊情况下,机构编制检查可以不事先通知。

第十一条 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问题,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加强专项查办,按照职责和权限进行调查核实。

调查核实应当两人以上共同进行。进行调查时,应当认真审阅材料,拟定好调查提纲;应当先向被调查人出示有关身份证明,认真做好调查笔录,调查笔录经被调查人校阅后,由被调查人、调查人签名或盖章。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应当保密。

第十二条 在调查核实过程中,被调查的单位和人员有权向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申辩。监督检查工作人员应当听取申辩,要求监督检查对象就需核实的情况提供书面证明。

第十三条 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可以责成下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调查核实有关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问题,并应当进行督办;必要时,可派出督促检查组进行督查。

下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对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转的查核件,应当在60日内报告办理结果;逾期不能报告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监察机关检查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中存在的问题,查处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五条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对象应当配合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全面、客观地提供相关材料,并对调查事项涉及的有关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

凡弄虚作假、妨碍监督检查以及对监督检查人员打击报复的,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有权对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对象进行思想教育,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十六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单位和个人,有权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一)通报批评;

(二)建议改正或者责令限期纠正;

(三)予以纠正;

(四)建议财政部门对超编人员不予核拨经费;

(五)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在机构编制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依照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二)项的规定处理:

(一)超越权限或者违反规定程序设立、撤并各类机构,提高机构规格或者变更机构性质的;

(二)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的;

(三)超编制限额配备人员的;

(四)其他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十八条 市、区县(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所属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同级或者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依照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二)、(三)、(五)项的规定处理:

(一)违反规定干预下级职能配置、机构设置或者编制、领导职数配备的;

(二)违反规定擅自扩大或者缩小职责范围和权限的;

(三)擅自设立、撤并机构以及提高机构规格或者变更机构名称、隶属关系和经费渠道的;

(四)超职数配备内设机构或者下属机构领导干部的;

(五)擅自超过核定的编制使用工作人员的;

(六)混用编制、挤占编制、挪用编制、自行设定其他类别编制等改变编制使用范围的;

(七)为超编人员核拨经费或者办理录用、调任、社会保障等手续的;

(八)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导致统计信息失实或者不按规定报送统计数据的;

(九)以虚报人员等方式占用行政或事业编制,冒领财政资金“吃空饷”的;

(十)其他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

有本条第(三)、(五)、(六)、(七)、(九)项行为之一的,可以同时适用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四)项的规定。

第十九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在机构编制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依照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二)、(三)、(五)项的规定处理:

(一)超机构限额审批机构,超越权限提高机构规格、加挂机构牌子、变更机构性质或者名称的;

(二)超编制限额审批编制,或者违反规定挤占、挪用编制的;

(三)违反规定核定领导职数的;

(四)擅自改变不同层级之间行政编制使用范围的;

(五)其他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经过调查核实,需要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纪律责任的,属于监察对象的,移送监察机关处理;不属于监察对象的,移送任免机关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一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建立举报受理制度。建立健全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问题的举报受理制度,加强并规范“12310”机构编制监督举报电话和群众来信来访的受理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有关机构编制管理的违法违纪行为。

对实名举报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立项督查,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回复举报人。受理机关对举报人的情况,应当严格保密。对举报机构编制重大违法违纪行为的有功人员,可以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十二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机构编制审批和监督检查的协调配合机制。机构编制、监察、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协调机制,共同维护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

第二十三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信息工作,拓宽监督渠道,扩大信息来源,逐步建立覆盖面广、反应灵敏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信息网络。可以通过聘请机构编制监督员等方式,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第二十四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对使用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其他机关、团体的监督检查工作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市监察局负责解释。

篇7:代理记账机构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检查情况的报告

监督检查综合组:

第二检查组于2017年10月19日至10月27日对河南正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代理的政府采购项目进行了书面检查,通过检查,发现河南正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在代理政府采购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具体问题如下:

河南正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无政府采购招标代理内容。

(一)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内容不完整

新密市郑密路日常养护机械购置项目(新密市公开招标[2016]144号)中标公告缺少中标主要货物数量及简要技术要求、单价以及定标日期等内容;

新密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关于编制《新密市市民服务中心详细规划》项目(新密市公开招标2016-190号)、新密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及专项规划项目(二次)(新密市公开招标[2016]259号)中标公告缺少定标日期等内容;

以上不符合《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财政部19号令第12条的规定。

(二)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内容不完整 新密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关于编制《新密市市民服务中心详细规划》项目(新密市公开招标2016-190号)中标公告的发布日期为11月1日,中标通知书发出日期为11月8日;

郑州绿博园管理中心污水处理站维修项目(郑财谈判[2016]N005号)成交公告发布日期为4月29日,成交通知书发出日期为5月3日;

新密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及专项规划项目(二次)(新密市公开招标[2016]259号)中标公告发布日期为3月28日,中标通知书发出日期为3月31日;

新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服装购置项目(新密市询价采购[2016]017号)成交公告发布日期1月3日,成交通知书发出日期为1月12日;

以上中标公告的发布日期与中标通知书发出日期不一致,不符合《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18号令)第62条的规定。

(三)评分标准及要素设置不合规

新密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关于编制《新密市市民服务中心详细规划》项目(新密市公开招标2016-190号)、郑州绿博园管理中心污水处理站维修项目(郑财谈判[2016]N005号)、新密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及专项规划项目(二次)(新密市公开招标[2016]259号)采用综合评分法,评标未采用低价优先法计算价格分。

以上不符合《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价格评审管理的通知》(财库[2007]2号)文件的规定。

(四)开标和评标记录不完整或与实际不符 所有项目资料中均无录音录像材料,以上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42条、《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2]69号)的规定。

(五)采购需求设置不合理

郑州绿博园管理中心污水处理站维修项目(郑财谈判[2016]N005号)竞争性谈判文件资格条件要求供应商提供40万元以上业绩两项。

招标文件以不合理条件对供应商设置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条款,以上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22条;《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18号令)第21条的规定。

(六)未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功能

新密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关于编制《新密市市民服务中心详细规划》项目(新密市公开招标2016-190号)、郑州绿博园管理中心污水处理站维修项目(郑财谈判[2016]N005号)、新密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及专项规划项目(二次)(新密市公开招标[2016]259号)、新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服装购置项目(新密市询价采购[2016]017号)未列明对中小微(监狱)企业给予6%-10%价格扣除;

以上不符合《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财库[2011]181号)第5条的规定。

(七)未按规定收取和退还投标保证金

所检查的五个项目资料中均没有保证金收退相关证明材料。

(八)采购人未按规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所检查的五个项目资料中均无合同资料。

(九)采购人未按规定参与评标

新密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关于编制《新密市市民服务中心详细规划》项目(新密市公开招标2016-190号)现场监督人员6人;

郑州绿博园管理中心污水处理站维修项目(郑财谈判[2016]N005号)现场监督人员5人;

新密市郑密路日常养护机械购置项目(新密市公开招标[2016]144号)现场监督人员6人;

新密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及专项规划项目(二次)(新密市公开招标[2016]259号)现场监督人员6人;

新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服装购置项目(新密市询价采购[2016]017号)现场监督人员5人;

以上项目采购人委派的现场监督人员超过两人,不符合 《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2]69号)文件第3部分的规定;

第二检查组:

2017年 月 日

说明:每一问题的报告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问题表现形式(要求用标准术语,详见《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处理依据表》“问题表现形式”栏);

二是问题的具体表现:项目名称及编号、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叙述简明扼要);

篇8:代理记账机构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关键词:代理记账机构,委托单位,信任危机

财政部日前发出《关于开展代理记账机构普查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地以2012年12月31日为普查时点, 由各级财政部门及已批准设立的代理记账机构参与, 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内代理记账机构的基本情况和业务发展。此举拉开了我国进一步研究规范和推进代理记账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相关政策、促进代理记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序幕。

1 代理记账机构概述及会计信任对其重要性

代理记账机构的定义———《会计法》第36条明确规定:“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代理记账是指将本企业的会计核算、记账、报税等一系列的会计工作全部委托给专业记账公司完成, 本企业只设立出纳人员, 负责日常货币收支业务和财产保管等工作。

代理记账机构的业务范围有以下方面: (1) 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 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2) 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3) 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 (4) 委托人委托的其他会计业务。

目前, 我国符合法律规范要求的代理记账机构主要包括代理记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具有代理记账资格的其他社会咨询服务机构3类。2005年3月实施的《代理记账管理办法》将代理记账的实施对象从小型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扩大到所有需要实施代理记账的单位, 标志着代理记账行业正式步入正轨, 代理记账机构已经由过去的辅助机构逐步发展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新兴中介服务行业。据一位业内专家测算, 就目前市场而言, 有超过2 000万家企业存在代理记账服务需求, 仅代理记账业务这块市场, 每年销售额就高达100亿元, 若加上财税培训、工商代理、税收筹划、财务软件、贷款融资和会计信息化等增值衍生业务, 其年销售额将达数千亿元, 如此数额庞大的潜在市场便催生了大量的代理记账机构。[1]

代理记账机构的委托单位多为民营小微型企业。以宁波市为例, 宁波市被代理记账单位属于微型企业的占80.1%, 属于小型企业的占17.6%, 两者之和即小微企业比例为97.7%, 可见, 小微企业已经成为被代理记账单位的绝对主体。[2]

信任是社会活动、交往的基石, 而对于会计活动更是如此。倘若代理记账机构出具的会计报告无人相信, 必定不会再有委托单位向其委托业务, 代理机构也就无法生存。虽然现在有个别代理机构靠编制虚假报表拉拢客户, 但从长远来看, 这样的代理机构是注定要被淘汰的。

2 代理记账机构的会计信任危机现状

近日, 上海市、安徽省、湖北省等众多省市财政部门正着手于规范代理记账机构服务, 提高其执业水平;《中国会计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一提到代理记账公司, 工商、税务人员就连连摇头, 宁愿直接去找纳税人也不愿意与代理记账公司交手[3], 这些现象都说明代理记账机构正在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 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代理记账机构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许多委托单位为了达到少缴税款、提高贷款额度、通过工商年检等目的, 往往会要求代理机构的会计人员少计收入、多计费用成本、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代理机构也通常按其要求编制, 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其次, 代理机构会计人员部分职业道德低下, 工作中存在较强主观随意性, 也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地税局科长张翔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说:“企业提供给税务部门的财务报表, 至少有两成报表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会计情况, 而这其中很多是由代理记账公司做的。”[3]

2.2“黑代”、“个人代理记账”活跃, 降低了行业整体的诚信水平, 极大扰乱了代理记账市场秩序

“黑代”是指未取得合法资质但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机构;“个人代理记账”则是指某些执证或未执证的会计人员私自承接多家企业会计工作的现象。上述两种行为都是《代理记账管理办法》所明令禁止的, 但是许多企业仍倾向于找“黑代”或者“个人代理记账”承担会计核算工作, 这不仅仅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 更是因为企业与他们协调比与正规的代理记账机构要容易得多, 这些人员与企业之间或多或少存在某种关系, 为避免泄露商业机密, 不少企业愿意聘请这些信得过的“熟人”记账, [4]“它们认为, 自己只负责按企业老板的要求把账做出来就可以, 如果出问题, 他们不负责”, 江苏省安盛财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友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小企业的账目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主要是‘黑代’从业人员没有取得许可。他们可能仅借助一台电脑、一套软件就在家里代人做账, 无人监管。在利益的驱动下, 他们往往承揽了大量代理业务, 其质量却令人担忧。”据估算, 目前有代理记账需求的企业自行委托“黑代”或“个人代理记账”处理的至少占50%。[3]

3 代理记账机构会计信任危机的成因分析

3.1 会计法规制度的原因:会计法规制度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局限性

任何一项法规制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可能完美无缺, 难保不出现偏差纰漏。此外, 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 使得代理记账机构会计人员记账时可以根据委托单位的利益要求进行有偏向性的选择会计政策, 这为会计信息失真创造了制度条件。

3.2 代理记账机构和委托单位的原因

3.2.1 委托单位与代理记账机构的法律关系不明确, 代理记账机构无法履行会计监督职能

代理记账过程中, 委托单位将会计核算、记账、报税等一系列的会计工作全部委托给专业代理记账公司完成, 本单位只设立出纳人员, 负责日常货币收支业务和财产保管等工作, 双方签订委托合同以明确和规范委托及受托的权利义务法律关系。这样看来, 代理记账本质上是一种账务处理的行为, 代理记账机构会计人员并非委托单位内部会计人员, 也并非会计社会监督的审计人员, 所以他们无法履行会计监督职能, 对原始凭证只能进行形式上的审核, 无法深入实地进行账实核对。倘若委托单位提供虚假、不完整的原始凭证, 会直接导致据此生成的有关财务会计报告及相关资料虚假不实。[5]

3.2.2 委托、受托双方受经济利益驱使, 无视会计法律法规

国内代理记账机构数量众多, 竞争激烈, 为了拉拢、稳定顾客, 许多代理机构不惜答应委托单位提出的不合法规的要求求生存, 而“黑代”、“个人代理记账”则基本上按照企业的“吩咐”进行会计记账的工作。而委托单位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 达到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以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目的, 往往会以利益相诱, 要求代理机构出具虚假财务会计报表。

3.2.3 代理记账机构内部工作管理混乱, 会计记账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

众多代理记账机构的内部工作目前都存在基本规章制度不健全、权责分工不明确的问题, 比如一家公司的账目须经过代理机构多个会计人员, 但每个人对于公司的整体情况并不了解, 任何环节的纰漏都会造成公司会计信息的失真。同时, 极少数代理记账机构注重对委托单位会计档案的保管管理工作, 极易造成会计信息的泄露、丢失。而“黑代”和“个人代理记账”更是毫无内部基本制度可言。

除此之外, 代理记账机构会计人员所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 并且人员流动性较大, 例如, 江苏省盐城市代理记账机构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总数的8.7%, 中专及以下学历占总数的48%。[6]而且在“会计热”的影响下, 催生了“会计速成人员”, 代理机构又因无视员工素质或无力承担费用而忽略对其后期的继续教育, 使得整体业务质量下降, 陷入信任危机。

3.3 外部监管的原因:缺乏有效的政府、社会会计监督

财政部早在1994年6月就出台了《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 2005年3月又对《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做了修改, 出台了《代理记账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但在过去的8年间, 国家再未出台任何关于代理记账机构的法律规范或对其进行修订, 随着委托单位对会计核算要求的不断提高, 《办法》中的一些不完善之处逐步显现, 如设立代理记账机构的准入门槛偏低、工商登记与财政部门审批脱节、财政部门对代理记账机构后续监管缺乏抓手、代理记账机构执业质量有待提高等。

目前, 政府部门对代理记账机构的监管分为两个方面: (1) 工商管理部门的登记管理; (2) 财政部门的业务监管。财政部门的业务监管基本依赖于工商管理部门的登记管理, 代理记账机构设立后基本脱离财政部门业务监管, 所以代理记账机构的业务工作现在处于既不受财政会计管理机构管理, 又不受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管理的无序状态, 这将极易导致严重后果:委托单位与代理记账机构相互串通, 联合造假, 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7]

4 治理代理记账机构信任危机的建议措施

4.1 尽快建立和完善与代理记账发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虽然已经在2005年出台了《办法》, 但是其中的某些规定已不适应代理记账业当前现状, 所以财政、税务、工商部门应在全面了解掌握代理记账机构发展动态的基础上, 针对当前代理记账业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制定《办法》的具体实施细则以及业务操作流程、操作规范、质量控制等相关制度, 明确委托代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帮助双方以合同形式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 以促进代理记账行业健康发展。

4.2 代理记账行业加强自身建设

会计行业自律管理是对会计行政管理的一种有效的补充, 但代理记账业的行业建设则略显薄弱。可采取如下措施: (1) 建立代理记账行业协会, 制定行业自律管理规范, 对行业内各代理机构的业务质量进行年度检查; (2) 严把进入关, 杜绝不具有资质的代理记账机构进入市场, 这需要细化准入标准, 提高行业要求; (3)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规范业务操作程序; (4) 提高代理记账机构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可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讲座, 采取激励奖惩措施。

4.3 政府部门加强对代理记账机构的监管

(1) 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代理记账机构和人员资质的管理, 适当提高代理记账机构设立门槛, 比如对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增加年龄上限要求。另外《办法》要求, 在代理记账机构登记注册时, 相关人员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但是在其后续的经营过程中财政部门并没有跟进监督管理, 这就要求财政部门要重新考虑加强对其资质的后期管理, 以提高行业规范程度。 (2) 税务部门应加强对代理记账业务质量的监督, 由于委托代理记账机构的单位大多是中小企业, 一般是为了满足税务部门检查而做账, 所以税务部门也应成立管理代理记账业务的相应部门, 按照单位必须依法建账的总体要求, 严把代理记账机构业务质量, 严防偷税漏税。 (3) 出台退出机制, 比如连续2年以上未完成年度资料报备且无法取得有效联系方式的, 经公告仍未补办手续者, 直接由原审批财政部门撤回代理记账业务许可。[8]

财政部门也可适时对代理记账机构的监管方式进行创新改革, 比如安徽省采取公开选聘代理记账机构的方式,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 公开选聘代理记账机构为小微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专业服务, 从而提高代理记账行业竞争的透明度, 敦促代理记账机构从内而外提高自身竞争力[9];浙江省台州市采用代理记账机构考核制度, 满分为200分, 主要包括代理记账机构的设立和内部基础管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遵守财经法律、法规等3个方面内容, 凡考核总分在120~180分的需限期整改, 未达120分或达不到代理记账机构设立条件的进行重点监管, 并责令其在不超过2个月的期限内整改, 到期仍达不到规定条件的, 由审批机关按有关规定撤销代理记账资格, 并向社会公告。[10]这些耳目一新的监管方式有效地促进了代理记账机构的健康发展。

4.4 建立透明规范的代理记账机构数据库信息监管平台

首先应将代理记账机构资料完全数字化, 从建立数字仓库起步。以此次代理记账机构普查为契机, 将代理记账机构资料、交易数据、诚信记录等整合为统一的格式输入数据库, 然后提供给社会不同层次的客户, 随时通报代理记账机构的诚信变化等各方面信息变更情况, 促使客户做出有针对性的选择。数据库可帮助代理记账公司维持客户关系, 推动代理记账机构树立以实力赢得客户的观念, 切实从加强自身水平来提高竞争力, 也提高了财政部门对代理记账机构的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水平。在现代生活逐步信息化的历史潮流下, 建立代理记账机构数据库信息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7]

参考文献

[1]熊猫.会计代账市场“蛋糕”已达百亿[EB/OL].http://www.chinaacc.com/new/1 84_186/2010_6_25_de8439112248526010210605.shtml, 2010-06-25.

[2]Robot.宁波:代理记账人员日趋规范专业化[EB/OL].http://finance.ifeng.com/stock/roll/20121116/7306707.shtml, 2012-11-16.

[3]赵慧.会计“黑代”调查[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521/04297977467.shtml, 2010-05-21.

[4]陈泥.厦门会计人员条例今起实施代理记账机构信息将公示[EB/OL].http://www.fj.xinhuanet.com/nzw/2010-03/01/content_19127569.htm, 2010-03-01.

[5]翟莺, 杨正清.代理记账的现状与规范管理[J].商业会计, 2011 (14) :48.

[6]马新华.我国代理记账行业现状及发展策略[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 2011 (9) :33.

[7]邵婷.我国代理记账机构监管现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 (447) :42.

[8]Robot.天津:代理记账行业管理迈入信息化新时期[EB/OL].http://finance.ifeng.com/stock/roll/20120914/7034242.shtml, 2012-09-14.

[9]房子妤.安徽省拟规范代理记账服务公开选聘代理机构[EB/OL].http://www.ah.xinhuanet.com/2013-03/04/c_114870130.htm, 2013-03-04.

篇9:代理记账机构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中介代理机构的执业行为,不断提高政府采购中介代理机构的执业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财政部令第6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9‟3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0‟6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政府采购中介代理机构(以下简称代理机构),是指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认定资格,依法接受采购人委托,从事政府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代理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

第二条 考核工作应遵循“依法依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清正”的原则,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标准、分类实施”的方式进行。

第三条 工商注册地在湖南省行政区域内的代理机构,应按照本办法规定参加考核。考核新成立的代理机构不参与当的考核。

第四条 省外注册的代理机构在湖南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政府采购代理业务,应事先向省财政厅备案,并按照本办法规定参加考核。

第五条 甲级代理机构及外省在湘从业的代理机构由省财政厅负责考核,乙级代理机构由其注册所在地市(州)县财政部门负责考核。如遇特殊情况,上级财政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对考核分工进行适当调整,也可将考核工作委托其他社会中介机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考核。

第七条 对代理机构的综合考核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和优秀四个级次标准。考核级次由省财政厅确定。

第二章 考核内容

第八条 考核内容应当包括:机构设置基本情况、政策法规执行情况、效率及评价情况、质疑投诉及举报情况等方面。

第九条 机构设置基本情况包括:

(一)人员、场地及设备设施情况:是否符合《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财政部令第61号)等规定要求。

(二)基础工作情况。是否有较为完善的咨询专家库;发售采购文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存在违规收取投标保证金、中标服务费、报名费、场地使用费以及将评审专家的评审费等转嫁给供应商等行为,是否按规定退还投标保证金,是否侵占、挪用投标保证金,是否按照规定要求报送统

计报表,是否建立健全政府采购文件档案管理制度,归档文件是否齐全、及时,是否遵守保密规定,是否及时将有关资料向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备案等。

(三)内部管理制度情况。是否有健全的内部操作流程,是否建立持证上岗制度,是否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采购活动环节之间权责是否明确,是否建立质量复审控制体系。

(四)从业人员管理情况。是否定期进行内部业务培训,从业人员是否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进入现场组织采购活动的持证上岗人员是否达到规定人数,是否有无证上岗组织开展政府采购活动的行为等,从业人员的流动是否备案,从业人员的管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等。

(五)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廉洁自律情况。是否制定了廉洁自律的规定,是否存在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如接受供应商宴请、旅游、高消费活动、礼品、回扣、有价证券等行为,是否在供应商处报销应该由个人负担的费用以及其他不廉洁行为,是否有向中标供应商收取中标服务费以外的其他财物等行为。

第十条 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包括:

(一)执行法规情况。是否执行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是否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是否落实政府采购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扶持中小企业等政策。

(二)政府采购范围。是否依法接受采购人委托,是否违规代理集中采购目录内项目,是否擅自提高采购预算标准。

(三)政府采购方式。是否未经财政部门审批擅自将公开招标项目改为非公开招标方式,是否擅自改变采购方式。

(四)政府采购程序。是否依法公告采购信息并符合相关规定,信息公告的形式、采购文件的发售以及对采购文件的澄清、修改是否合法,开标程序是否合法,是否依法组织评标、谈判和询价,是否依法发布中标、成交公告和通知。

(五)政府采购文件。是否存在资格条件的设置不合规、不合理,是否存在技术条件的限制性和倾向性,是否擅自改变法定的评审方法,是否出现文字表述前后不一的问题,是否存在明显的差错,是否采用分包方式排斥潜在的投标人,是否拒绝接受对采购文件的有效质疑。

(六)专家使用情况。包括是否有违规抽取评审专家的行为,评审委员会中评审专家是否符合规定人数和比例,选择性方式确定使用的评审专家是否经财政部门核准,专家评审费用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等。

第十一条 效率及评价情况

(一)采购人的评价。是否签订委托代理协议,是否按照委托协议约定的事项积极主动完成采购项目,执业水平是否满足采购要求,委托事项是否组织有序,服务态度是否良

好,采购价格是否低于市场平均价格,采购效率是否较高,采购质量是否优良。

(二)供应商的评价。是否公平、公正对待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是否用相同的标准对待供应商,服务态度是否优良,是否认真对待和及时答复供应商的询问,是否依法受理供应商的质疑并在法定期间按有关规定作出质疑答复。

(三)评审专家的评价。是否有诱导或干扰评审工作的行为,评审程序组织是否有序,评审标准制定是否科学,资格性、符合性条件设置是否合理,安排的评审时间是否充裕。

第十二条 质疑投诉及举报情况。是否有因代理机构的责任,导致质疑、投诉、举报事实成立的情形。

第三章 考核程序

第十三条 考核工作实行综合考核与随机考核、自查与核查相结合的方式。

第十四条 对代理机构的考核以综合考核为主,原则上两年进行一次。随机考核是针对具体的采购阶段或采购项目,以及特定事项进行考核。随机考核的结果作为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

各级财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在本行政区域内执业的代理机构进行随机考核,并将结果及时报省财政厅。

第十五条 省财政厅组织实施对代理机构综合考核,提出考核工作具体要求。

第十六条 对代理机构的综合考核应当遵循下列程序:

(一)下发考核通知。财政部门应于考核工作开始前1个月,对代理机构发出考核通知,明确考核时间和要求。考核要求包括考核方式、考核时间、考核步骤和自查要求,考核表包括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二)代理机构自查自评。代理机构收到财政部门的考核通知后,按照考核要求进行自查,整理相关资料并形成自查报告。自查报告的内容应对考核的内容进行逐项分析、说明,作出自评结论,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省财政厅及注册地财政部门。

(三)现场考核验证。各级财政部门根据考核通知要求组织考核小组进行考核。考核小组应对代理机构报送的自查报告、考核表所确定的内容、相关考核资料进行审验,制作考核工作底稿(附证据材料)经代理机构签字确认,并根据工作底稿对考核内容进行量化打分,形成书面考核意见,报省财政厅。

(四)等级评定及结果通报。省财政厅根据考核小组的考核意见,以及随机考核的具体情况,作出等级评定决定。考核结果正式发文通报,并在“中国(湖南)政府采购网”上公布(网址:)。

(五)整改。对于综合评定不合格的代理机构,应限期整改学习。代理机构应当按照考核意见制定整改方案,报省财政厅及注册地财政部门。在整改期间,代理机构须认真学习政府采购有关法律及规章,整改学习结束后向省财政厅和注册地财政部门递交整改学习情况报告,经省财政厅审核同意后结束整改学习。

第四章 考核结果及采用

第十七条 代理机构有以下情形的当考核认定为不合格:

(一)政府采购项目未按法定政府采购程序采购的;

(二)在湖南省行政区域内无固定营业场所的;

(三)全年没有代理政府采购项目的;

(四)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因其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或司法判决认定其违法的;违反政府采购及招标投标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有关规定行为被通报2次(含)以上的;

(五)不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的;

(六)在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中提供虚假情况的;在考核中,虚报材料,隐瞒真实情况的,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按照财政部门考核意见及时改进工作的;(七)由于工作人员工作失误,给采购人、供应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第十八条 考核结果作为省内各级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选择使用代理机构的依据。考核结果为“优秀”、“良好”、“合格”的代理机构纳入《湖南省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名录》,在《中国湖南政府采购网》公布,并录入“省级政府采购管理系统”的代理机构名单。

第十九条 采购计划在300万以上的政府采购业务应委托考核等次为 “优秀”或“良好”的代理机构代理采购,采购计划在800万以上的政府采购业务应委托考核等次为“优秀”的代理机构代理采购。

第二十条 考核等次为“不合格”或在整改学习期间的代理机构不得代理政府采购业务。如代理政府采购业务,一经发现,由同级财政部门予以通报。

第二十一条 质疑、投诉及举报中因代理机构不作为或属于代理机构责任的,考核不得评定为“优秀”级次。

第二十二条 省内注册代理机构未参加考核的,视为考核“不合格”; 在湖南省境内从业的省外注册代理机构未参加考核的,视为考核“不合格”,下不得在湖南省境内从业。

第二十三条 随机考核时,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政部门应予通报:

(一)未与采购人签订采购代理协议或签订内容不完整;

(二)将非国家规定的强制性资质条件或者非强制性认证作为资格条件,以及将项目业绩或者案例作为资格条件;

(三)未经财政部门批准擅自采购进口产品;

(四)将资格条件作为评分因素;

(五)未按照批准的采购方式组织政府采购活动;

(六)未按照法定的采购程序组织政府采购活动;

(七)未经批准不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抽取评审专家;

(八)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供应商质疑或对供应商质疑未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答复;

(九)未按规定在省级及以上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发布公告;

(十)不执行国家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有关规定;

(十一)对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资料保存不当;

(十二)在考核中虚报业绩,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按照财政部门考核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

第二十四条 被财政部门通报2次(含)以上的,财政部门应责令代理机构整改学习1个月,被财政部门通报3次(含)以上的,财政部门应责令代理机构整改学习3个月,其中涉及代理机构领导或工作人员的,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吊销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并予以公示。

第二十五条 财政部门或考核小组在考核工作中违反本办法规定,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滥用职权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由其上级部门或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上一篇:幼儿园班级学期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北京市建设工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