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评价论文

2024-07-01

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评价论文(通用12篇)

篇1: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评价论文

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评价论文

【摘要】护理继续教育作为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及群众对医护人员整体水平及服务质量要求的有效途径,逐步得到医院及医护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的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有效处理方式,以促进护理优质服务的理念更加有效落实。

【关键词】继续教育;国内护理人员

随着人们对健康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人才的要求也不断上升。医疗单位对高级护理人才的需求较迫切[1]。目前形势下,护理人员只有通过护理继续教育活动来补充、更新和拓展自身的知识,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2]。护理继续教育鼓励终身性和转化型的学习方式,可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护理质量与医疗效果,促使护士和护理事业与时俱进。我国护理继续教育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并取得了较明显成效,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本文结合自身经验及近期文献调研,分析了国内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具体报道如下。

1国内现状分析

在我国,61.3%以上的护理人员对护理继续教育有较明确的认识,其中92.0%以上的护理人员认识到了护理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研究结果显示[4],参加继续教育的护理人员中,超过92.2%熟悉继续教育的价值。由此可见,临床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无论是认识程度还是重视程度均得到一定的提升。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性较强,且多能认识到护理继续教育对其职业生涯及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但仍有21.2%的护理人员不能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学习获得规定的学分,24.9%认为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便于职称晋升,15.8%目的是为了获取学分[5]。提示护理管理者在制定护理继续教育计划时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及引导,使她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我国护理继续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内容、形式、护理人员积极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护理管理者应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创新继续教育内容及形式,加强继续教育与临床实践的密切联系,以促进继续教育的有效实施。

2继续教育的影响因素

2.1学历、工作年限及技术职称

据谭韶华等调查显示[6],大专护士对继续教育的需要较强烈;职务越高、职称越高的护士对参加继续教育的需求比例越高。随着高校护理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在职护士出现了危机感,她们需要不断充实自己,学习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以避免被时代所淘汰。这就要求护理管理者按照不同学历、工作年限、技术职称安排与之相适应的继续教育内容,满足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对各方面知识的需求。

2.2对继续教育的认知程度

我国的护理继续教育是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知识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的追加教育[7]。继续教育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

护理人员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

则取决于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必要性的认识。提高工作能力、弥补所学知识的不足、适应社会和医疗体系的变化是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尽快转变继续教育的观念,加强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参加继续教育的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3继续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目前我国正规医院授课形式以传统的面授为主。我国护理继续教育均与学分挂钩,有助于加强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重视,但是也导致部分护理人员单纯只为获得学分进行继续教育,影响了继续教育的效果。这要求护理人员提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以提高能力、丰富学识为目的,同时护理管理者应丰富继续教育方式和途径,提高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兴趣。

2.4继续教育的时间与考核方式

在我国,70.5%护士认为自己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时存在压力[8]。由于全国大部分医院医护比例、护患比例较之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休息时间不足,而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多安排在其休息时间,且为了保证继续教育效果,常安排较多次数的定期考试,过多的占用护理人员的休息时间,影响了护理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护理管理者在制定护理继续教育计划时应减少对护理人员休息时间的占用,在临床工作中检验继续教育的成效,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而不是单一的卷面考试。

3讨论

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是继毕业及规范化的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教育,是护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及“充电加能”的有效途径。综合国内现状和护理继续教育影响因素的分析,提示我国护理继续教育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护理人员必须积极增加知识,更新意识,落实终身教育制度。护理管理者需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引导与教育,采取灵活的授课方式,合理安排和调整继续教育时间,实施多样化的继续教育考核方式,及时更新继续教育内容。鼓励护理人员参加自学考试,并重视自学考试的规范管理,对护理人才形成有组织、有计划的长远培养机制,从而促进继续教育顺利进行,保证有效落实护理优质服务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邵佩.护理管理者对护士继续教育培训方式、内容及政策支持的需求调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4):150-151.

[2]许森.我国护理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继续教育杂志,2004,18(3):13-15.

[3]钟婉崧.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管理现状及建议[J].护理学杂志,2004,19(16):60-62.

[4]张璐姣,朱丹.917名临床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与需求的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3,27(2):500-502.

[5]郝燕青,张敏,孙铮.国内外继续护理学教育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教育,2012,9(6):277-281.

[6]谭韶华,陈瑜.影响在职护士继续教育积极性的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2):39-40.

[7]徐艳芳,侯淑肖.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0):37-40.

[8]车文芳,高翠霞,赵书敏.临床护士继续教育现状及认知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9,24(3):14-15.

篇2: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评价论文

1.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从事在护理的各级护理人员,主要是业务技术的培训,目的为通过制度化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术素质。

2.全体护理人员都应服从护理部及院内安排的继续教育计划,科室支持护理人

员的继续教育,并为职工的继续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

3.各级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提高思想素质,热爱本专业。更要刻苦专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掌握较高的业务水平,做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4.护理部每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中医八项)操作的培训,培训应占总计划的35%。每位护理人员按省继教办规定完成每年学分在总学分中中医类学分所占比例的35%,即每年完成25个学分其中完成中医学分占6个学分。

5.各病区每年结合护理实际工作实际情况拟定学习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学习。

6.按医院需求每年派出人员(护士、护师)进行专科进修学习,鼓励本科生进

行硕士学历学习,各科室有接受进修和实习的任务。对进修人员和实习生,分别制订进修计划和实习计划,安排带教老师,并有定期检查与考核。

7.护理部将护理人员受继续教育,针对继续教育计划每年对每位护理人员进行

平时查房考核、年终理论技能考核、根据参加培训、参加学术会议、书写论文、坚持科研、参加专科进修学习和参加业务学习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进入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档案。

贵阳中医一附院护理部

篇3: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评价论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附属医院内、外、妇、儿、门急诊、综合科等科室护士共300人进行问卷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289份, 有效率为96.3%。

1.2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为调查问卷。 (1) 工作满意度问卷。问卷包括护士一般背景资料Mueller及以及Closkey满意度量表两部分。量表包括工作环境、排班、福利待遇、工作中人际关系、被认可和表扬、工作与家庭间平衡、对工作的支配及参与决策的机会、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机会。 (2) 护理人员对现行护理质量管理的评价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年龄30岁以下207人 (71.6%) , 30~35岁48人 (16.6%) , 35~45岁34人 (11.8%) 。护龄1~5年162人 (56.1%) , 5~10年70人 (24.2%) , 10~20年57人 (19.7%) 。文化大专136人 (47.1%) , 本科及以上153人 (52.9%) 。职称护士、护师214人 (74.1%) , 主管70人 (24.2%) 。科室内科79人 (27.3%) , 外科89人 (30.8%) , 其他121人 (41.9%) 。工作性质正式172人 (59.5%) , 合同117人 (40.5%) 。选择原因喜欢101人 (34.9%) , 谋生87人 (30.1%) , 其他101人 (34.9%) 。

2.2 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情况

2.2.1 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得分排序

见表1。

2.2.2 不同背景资料护士各个维度满意度的差异

(1) 不同年龄护士工作满意度:不同年龄构成的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有差异, 35~45岁的护士满意度最低。另外, 其在工作环境、排班、工作中人际关系、工作与家庭间平衡、对工作支配及参与决策机会方面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不同婚姻状况护士的满意度:不同婚姻状况的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水平具有显著差异, 未婚护士的满意度最高。 (3) 不同学历护士工作满意度:不同学历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水平差异不大, 只有在福利待遇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4) 不同编制护士工作满意度:两者之间的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差异, 正式编制护士满意度低于合同制护士。 (5) 不同收入护士工作满意度:不同收入的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相差不大, 但是在福利待遇方面的满意度具有显著性差异, 最低收入和最高收入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要高于中等收入的护士, 表明收入水平的高低并不完全代表护士对福利待遇表示满意, 收入只是福利待遇的一部分。

2.2.3 护理人员对现行护理质量管理的评价分析

(1) 护理质控内容的了解情况:79.0%的护士能很好地了解医院目前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护理质控内容的全面性, 82.7%的护士认为目前的护理质量检查的内容比较全面。 (2) 护理人员认为目前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专科护理的考核内容;未考虑护理工作量;内容抽象, 不易理解;指标欠科学, 与临床工作目标的结合不够紧密;以终末质量为主不能全面反映护理服务质量。

3 讨论

3.1 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水平不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医疗范围的扩大, 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也越来越广泛, 也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护理工作是高压力的工作, 需要对患者的生命负责, 护士每天都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三班倒”、节假日、周末上班严重影响了护士的家庭生活, 工作与家庭之间经常出现冲突。

3.2 人口学背景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 正式编制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略低于合同制护士, 主要体现在排班、工作中人际关系、对工作支配及参与决策、工作与家庭间平衡和工作环境5个方面。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发现, 对护理质控的关注不能仅针对质量检查结果本身, 还必须注重对护理质控的教育, 使全员都了解质控的标准和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员参与质控, 达到真正提高护理质控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 护理管理还应针对管理制度本身, 制度和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有在运行中才能真正发现问题, 因此, 必须紧密联系临床, 联系实践, 必须结合护理专业的发展, 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对系统本身进行评价和改进, 才能确实保证系统的持续改进和考核目标质量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于秀荣, 叶文琴.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 22 (5) :38-40.

[2]杨翔宇, 成翼娟, 谷波.对我国17所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 (10) :13.

[3]王建荣, 张黎明, 马燕兰, 等.医院护理过程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5, 21 (10) :684-686.

篇4: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评价论文

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加大,人才的匮乏现状凸显出来,尤其是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护理人员更是凤毛麟角,虽然已有医院管理者意识到护理人才的价值,不惜投注人力、财力派往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但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认为有以下因素。通過对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探讨适合提高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义务素质的模式途径。

硬件的差距过大

基层医院由于地方经济、医院的自身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硬件设施与大医院相比差距很大,科技含量高的设备短期内基层医院根本无法开展,更谈不上使用,如护理方面的一些急救仪器的操作,对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可学而不可用的。

病源范畴过于局限

众所周知,基层医院接待的病源是五花八门的,个别县乡医院至今病区还是综合的,有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甚至传染科,而设备齐全,技术娴熟的大医院却是专科性越来越强,科与科、病种与病种日渐细化,而由于时间限制,来自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无法像在校实习生那样在备科轮转,只能象征性选择一个相对使用的科室、病种学习,这种局限使进修学习的护理人员找不到学习的动力,产生学与不学一样,学与用相脱节的结果。

工作起点与继续教育不相适应

对已具备一定技术含量,甚至可以和国际接轨的医院来说,护理业务技能、整体业务素质已经上了一个台阶,而对相对落后的基层医院来说,护理事业只是刚刚起步,地域、信息的差距使认识、理解、接受、施教、掌握、领会都变得缥渺、虚无,尤其是无法做到因人而教,提供基层需要的护理知识、技能,使进修学习的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无法通过走进大医院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指导和提高临床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现状不同

高学历的护理专业人才在基层医院护理队伍中寥寥无几,且有一部分护理人员从未经过正规护理专业的学习,大多是来自在职业余短期培训或其他专业转岗人员,他们对护理知识、技能的了解、掌握只是机械执行医嘱,而对新兴的护理理论了解、接受都很浅显,致使进修学习演变成一种“镀金”,走形式,而丧失了其本身应有的价值。

篇5:医院护理人员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现对医院护理人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后报告如下:

一、我院护士现状:

(1)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治疗、护理量增加,护理人员人力不足,护士的劳动负荷加重,轮班、夜班等职业的特殊性使得临床护理人员处于身心疲惫状态,过度的脑力及体力消耗,使其产生消极心理。(2)护士社会地位、工资待遇比医生差,且在晋升、调资、外出学习机会不多,得不到社会公平的认可。护士的期望值达不到,因而产生负性情绪。(3)护患关系紧张。由于媒体过多医患关系负面宣传,患者对医护人员不理解与误解,许多矛盾指向护士,使得护士委屈。

二、存在问题

1、护士的编制存在哪些问题?

护理编制短缺,护士工作任务较重;我国医院病床与护士的比例是按照1∶0.4配备的,尽管如此,很多医院仍达不到这个标准。病房无护工及护理员,使本来不足的护士还承担着大量非护理工作。长期过度的心力和体力消耗使护士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2、护理人才培养存在哪些问题?

一是学历低,由于基层医院大多数护理人员是中专毕业,这些年来,我们的大多护士虽参加自考来提高自身素质,但很多人由于工作太忙,精力有限,累考累败,打击了积极性。二是论文要求高,论文第一作者作为高级职称晋升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硬指标,基层医院条件差,写的文章质量不高,想在专业核心杂志上发表是可望而不可及。三是科研成果,在基层医院受经费、水平、能力、条件等多方面限制,护士开展科研很难。四是人才引进是一个医院发展的前提,基层医院由于各方面比不上大城市,人才引进是可大难题。

3、对护理队伍资金投入存在哪些问题?

学习机会少,技术水平难以提高。护理工作繁重、辛苦、风险性大,稍有疏忽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护士学历以中专居多,本应不断学习深造,但基层医院多注重医生的培养提高,而护士外出培养,进修学习的机会很少,业务水平不能很好的适应医疗技术的发展。

4、护理服务存在哪些问题?

工作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不达标,护理人员责任心、同情心不强,人性化服务意识差,缺乏相关的人性化服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制约人性化服务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实施的又一主要因素。

由于基层医院护士多为中专学历。教育层次和知识结构不高,临床经验缺乏,对护理程序的理解不深刻、不透彻,表格书写及整体护理记录单的书写上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之繁琐的杂事,使得工作效率不高。现今护理人员年龄结构多为20~29岁之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责任心、同情心相对较差,吃苦耐劳精神不强。针对人性化护理措施,有些护理人员知道如何去做,怎样做,但不愿去做,存在懒惰情绪、缺乏敬业精神、人性化服务意识差。对人性化服务认识不足,尚未真正意识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关怀不仅能够愉悦患者的心情,而且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治疗,忽略了心理护理对疾病转归的影响。

5、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认可与理解问题?

最让护士难以接受的是世俗偏见和社会歧视。病人康复赠送的锦旗、鲜花、感谢信几乎都是送给医生的,他们感谢医生妙手回春,身体的康复好像与护士们没有关系。尽管护士每天笑脸相迎、护理服务,却得不到病人的理解,甚至有的病人和家属,把对医院的种种不满发泄在护士身上,致使护士成为医患矛盾最直接、压力最集中的一个群体。难怪护士们牢骚地说:“收入是医院的,好处是医生的,受气是护士的”。

6、护理人员的职称问题?

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岗位设置及编设比例不足。

7、护理人员的待遇问题?

护士的工资,奖金与临床医生相比是略差一点。

8、医护关系存在什么问题?

医护关系总体来说可称和谐,基本上能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协作。但也偶尔会产生矛盾。如:不信任,医生对护士观察到的病情变化,采取怀疑的态度;在病人面前发护士的牢骚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护士的积极性。

三、对策及建议、靠上级政策

(1)各界共同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学科发展,重新界定护理的功能和护士的职责,提高各级领导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大力宣传护理工作在医院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倡导全社会尊重护士、关心护士,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2)适当政策倾斜,提高护士待遇 在职称晋升上,可适当向护理岗位倾斜,增加指标,适度放宽标准(特别是长期在乡镇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人员),可提高护士护龄津贴标准,以弥补收入不足。

(3)调整收费项目,体现劳动价值。财政、物价部门制定并适当提高护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

并与护理人员的岗位、工作量及报酬挂钩,以调动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4)健全护理法规,维护护理尊严。建立和完善护理法规,制定《护理法》,严格护士注册和护士执业证制度,没有注册和执业证护士不准上岗,护理人员编制要以法规形式强制要求配齐。通过健全法规维护护理职业的尊严,规范护理市场及护理活动的各项秩序。

2、靠医院领导

医院领导要真正认识到护士这一群体是医疗市场竞争的主导力量,在医疗风险控制和医疗安全保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一个有长远眼光的医院领导应该十分重视护理工作,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士待遇,在奖金分配上给予适当倾斜,为护理人员舒心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充分相信护士,增强护士主人翁意识。让她们参与医院的管理,尊重护士的首创精神,使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成为全体护士的共同价值观。对于那些刻苦学习、工作出色,在工作中提出建设性建议或做出突出成绩的护士给予奖励。

3、靠护理事业发展

多少年来,护理技术的过度操作化,技术操作的规范化、程序化,使护理的内涵与本性受到失落和淹没。这样,限制了护士的全面发展,护士的价值得不到实现。改变这一现状,仍然靠护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现代护理学进入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注重对病人的整体护理。这一深刻的变革给护理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给护士带来了新的希望。护士与医生的关系不再是从属关系,而是交流——协作——互补型医护关系模式;护理不再是一项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而是并列、辅助型的医护关系,是一项与医生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

4、靠自身有为

要想有所位,就要有所为。护士要提高社会地位和形象,首要的是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增强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主动适应社会,参与市场竞争。要自尊、自强、自信、自励,走出自卑,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质量的业务技术为病人服务,以优异的业绩赢得全社会理解和支持,来体现自身价值,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篇6: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评价论文

1.护士发生生物性危害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哪一项无关(20分)E

A、生物种类 B、暴露剂量 C、暴露方式 D、接触者免疫力 E、年龄

2.锐器伤最常见的是(20分)A

A、针刺伤 B、掰安瓶时刺伤 C、手术刀片划伤 D、切割伤 E、水银体温计破裂刺伤

3.避免或减少职业损伤,最根本方法是(20分)A

A、加强职业防护 B、购买商业保险 C、减少工作量 D、分工合作 E、以上都不对

4.下列哪项不属于化疗药物对护士产生影响的急性反应(20分)E

A、风疹 B、过敏反应 C、恶心呕吐 D、头昏 E、便秘

5.配置抗肿瘤药物的区域应为相对独立的空间,宜在哪里配置(20分)A

篇7: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与参评制度

为培养优秀护理人才,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减少纠纷,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与考评制度如下:

1所有在职护理人员均需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参加和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是专业技术人员应享有的权利、义务。

2继续教育目的是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满足患者需求。

3继续教育内容适应各级护理人员的实际需要,注意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应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

4各级护理人员按照要求完成以下继续教育。

4.1每年必须参加山东省卫生厅及泰安市人社局组织的公共必修课学习。

4.2初、中级护理人员每年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考试。

4.3护士长定期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组织好科室人员参加医院组织的全员培训、远程讲座,鼓励护理人员自学法律、美学等人文医学知识。鼓励年轻护士参加本科及研究生学历教育;支持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护理人员撰写论文、综述、译文和专业著作积极承担并完成继续教育立项项目和科研课题等。

5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

5.1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分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会评审,省卫生厅公布;局、人社局公布、卫生部公布;省级、市级。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全国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市卫生

5.2继续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立项和各项工作的落实,组织开展远程教育。鼓励和推荐有条件的业务科室申报和举办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并在人力、物力、经费上给予支持。审批或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国家、省、市级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审批并督查院、科二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审核、验证全院有关人员的继续教育学分。监督审核继续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5.3要积极申报承办国家、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按规定程序申报的项目,经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方可申报。经批准立项并承办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根据项目等级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国家级2万元至2.5万元,省级1万元至1.5万元,市级3千元至5千元。

6考核与奖惩。

6.1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必须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和阶段相结合的学分制,I,II类学分以连续5年为一阶段。其任职期内学分可以累计计算,平均每年取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得少于25学分,当年所获学分不得少于20学分,其中I类学分每年不少于10学分。I类学分可替代II类学分,但II类学分不能替代I类学分。

6.2继续教育合格作为护理人员考核合格、技术职务聘任、晋升

和执业再注册条件之一。任职周期内达到或超过规定的学分才能取得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聘任资格任职周期以外的学分不能累积计算。

6.3每年参加院内举办的各类业务学术活动的时间不低于度考评的主要条件之一科室工作质量分3分。20学时作为护理人员年;规定参加的院内学术活动每次低于该科总人数的四分之一,扣3分。

6.4护士长负责本科室继续教育工作,做为科室年终考核和护士长任期内考核的内容之一。

6.5设立继续医学教育单项奖,对在继续医学教育中业绩突出的科室给予表彰和奖励。

先进科室评选标准:

6.5.1当年获一项省级以上继续教育立项项目并按期举办。

6.5.2遵守继续教育各项规章制度。

6.5.3继续教育覆盖率达100%,合格率达98%以上。

6.5.4参加院内组织的业务学术活动的人数大于60% a

6.5.5应参加业务考试的人员达100%,并在合格以上。

6.5.6无医疗等级事故。

6.5.7以上6项应同时具备。

6.6对继续医学教育开展不力的科室,给予通报批评。

6.7对在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专业技术人员,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考核不合格或缓聘、低聘、解聘专业技术职务,不予执业再注册等处罚。

6.7.1不服从单位继续教育工作安排;

6.7.2进(研)修期间违反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和制度,造成不良影响;

6.7.3未经医院同意中途终止学习或被接收单位勒令退学;

6.7.4未获得规定的基本学分;

6.7.5在学分登记、任期考核中伪造或弄虚作假;

6.7.6业务考试不合格,补考后仍不合格者。

7经费管理。

7.1在省外举办的国家级学术会议、年会、继续教育项目,同一会议原则上允许一人参加。回院后组织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学习,积极开展新项目、新业务。

7.2在省内举办的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继续教育项目、学习班,参加会议人数可适当放宽.7.3在本市内举办的各类专业学术会议,只报销会务费。

篇8: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评价论文

如何培养大批高素质、掌握高新技术, 掌握前沿知识和外语能力, 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终身学习理念的践行, 而终身学习理念的践行就必须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我国的继续教育起步较晚, 基础差, 发展程度和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所以对继续教育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课题。继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它被纳入终身教育体系, 成为培养人才以适应未来需要的再教育的重要措施。面对21世纪的挑战, 人们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 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继续教育反映在外语方面, 那就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都离不开外语, 培养大批高水平的外语人才, 提高整个民族的平均外语水准已成为我国外语教育新任务, 这就要求外语教育大发展。但根据笔者在高校教授英语多年的经历来看, 人们对英语的学习只是停留在学生阶段, 一旦毕业, 英语学习即告终止, 这与我国目前大力提倡的终身学习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 即我国的继续教育开展的并不好。这种现象在事业单位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此背景下, 笔者决定对此进行调查研究。

2. 调查目的:

本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事业单位相关人员英语继续学习相关情况的调查, 从而在总体上了解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英语继续学习的现状, 形成目前情况的原因以及尝试性的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3.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医院医务人员共70人;其相关情况如表1所示:

4. 调查形式和内容: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问卷调查采用的题型是多项选择题。题目主要有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学习英语的目的、动机, 存在的问题, 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自我评价以及继续学习的相关情况。

5. 问卷发放和统计

本次调查在2011年8月上旬完成。共发放问卷70份, 回收试卷70份, 问卷全部有效。笔者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定量分析。

6. 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这项调查中, 笔者按照优.良.中.差四个标准调查了他们对自己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五项基本技能的自我评价状况。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90%的受访者对自己的英语能力评价不高, 尤其是听、说、译的能力, 基本为零。同时几乎全部人员都以工具型学习目的作为基础。工具型学习动机指学习外语为了实际的好处, 如通过考试、获得奖学金、找到一份好工作等等。目前在中国, 大多数外语学习者的动机显然是工具型的。受调查对象90%表示在工作以后学习英语就是为了通过职称英语考试, 一旦职称考试结束, 英语学习即告终止, 没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在职英语学习是求学期间英语学习的延续, 是整个英语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对外交流日益扩大, 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具有良好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但英语的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质的飞跃的一门知识, 需要通过日常有规律的学习来实现量的积累, 所以日常学习是在职人员学习英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现行在校阶段英语基础教学课时, 对于一个在非母语环境外学习英语的学习者来说太少了。因此, 加强日常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几乎全部受调查者基本没有日常外语学习。他们只是在考试前临时突击, 或报辅导班进行集中培训。原因在于他们觉得除了职称考试以外, 英语学习对于他们来讲已没有任何用处。

7. 启示与讨论

从以上问卷调查的分析可以看出, 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英语继续学习状况是不容乐观的, 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 其中主要的问题还是学习者的动机是工具型的, 没有将其作为一种技能来学习, 只是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把它作为一种获得某种利益的手段。若想解决此问题, 笔者认为下列措施是必要的。

7.1 加强思想教育, 使其在本质上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而非只是从功利的角度去理解英语学习的目的, 使其在满足语言学习的基础上实现自己将来在社会上的语言利用价值。所谓语言利用价值是指人们能够利用通过努力学习所获得的语言技能来实现自己的某些愿望, 如能利用英语阅读相关文献资料, 撰写专业论文, 或做主旨发言等, 进而在更加巩固这种能力, 一旦这种能力形成, 学习者必将终生受益。

7.2 将英语学习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去, 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如组织国外专家进行学术讲座, 鼓励员工发表外文期刊, 甄选优秀骨干定期到国外进修等, 并定期开展考核工作。同时既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还没有实现语言利用价值, 而且学习动机还是工具型的, 那么我们就应该投其所好, 将其在日常工作中对外语的学习及应用情况与职称.待遇等相挂钩, 使其切身体会到外语学习给其带来的利益, 在不断的学习中实现自我突破和自我价值的认同及提升, 从而实现真正的终身学习。

7.3 重视激发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英语学习兴趣的浓厚与否, 会直接影响在职人员英语语言学习的效果。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在职人员在校学习期间都已学过英语, 故都有一定的基础, 所以在对在职人员进行外语培训时应以实用为主, 以情景教学法讲授日常生活为主, 以调动其学习兴趣, 提高其学习效率;同时应该积极应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增加其生动形象性。其次, 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其对背景文化知识的感受。加强背景文化知识的学习, 可以通过让其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节日、风俗等情况的方式, 激发其的求知欲望。

8. 结论

本次调查使我们对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英语继续学习的学习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如在职人员在英语学习方面困难较多, 但绝大多数的在职人员能够很清楚地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在当初的学习过程中,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以及对英语学习的目的和本质没有正确的认识, 所以对英语学习变得越来越没有兴趣, 只是单纯的将其理解为实现某个目标或得到某种利益的工具。但由于本次调查的着眼点在于调查, 所以对一些原因我们也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 因此, 我们得出的论是初步的和尝试性的。尽管如此, 我们仍然认为, 本次调查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希望能向有关专家学者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 希望为我国的英语教学, 尤其是如何在我国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

摘要:本文以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医院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调查了目前在在职人员英语继续教育领域所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及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 并且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 分别从思想认识, 自主学习能力及兴趣的培养等三个方面分别初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在职人员,继续教育,调查与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前卫.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方法[J].科技创新, 2008, (4) .

[2]张丽.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解决方案[J].上海:内蒙古社科联, 2004.

[3]Holmi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studying[M].Oxford:Pergramon, 1981.

[4]贺子夜.元认知策略在外语听力教学的中的应用[J].吉大学报, 2006, (2) .

[5]张斌自主学习方法与途径海南教育出版社2008, 4.11

篇9: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评价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职业所面临的危害以及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更好地为护理人员提供优质的工作环境。方法:调查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流程以及每个环节,分析可能潜在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关的防御制度并严格落实。结果:消毒供应室中存在多处职业危险的因素,正确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和降低危险的发生。结论:在消毒供应室中实施有效针对性的制度以及技术规范,可大幅度的预防各种传染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职业伤害;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75-01

消毒供应室是每个医院非常重要的部门,它承担着全院的再生医疗用品,供给各种无菌器械、敷料以及回收消毒的工作,是医院所有无菌物品的供应源,与此同时,该部门也是各种污染物品的集中地[1]。该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于工作不得不每天暴露于各种潜在的危险之中,据相关数据分析,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严重的威胁他们的生活质量[2],因此,严格的调查消毒工作室的各个工作流程,找出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規章制度,显得十分重要。本院在本次研究中,认真对待消毒工作室的每个环节,观察结果如下。

1.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1.1 生物因素

近年来,艾滋病的发病者中护士占到64.2%,医生占到15.9%,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更是让人瞠目结舌[3],这些病毒的感染患者多数是在消毒供应室上班的护理人员。消毒供应室回收临床上可重复性使用的器械,这些器械一般经过清洗后,还是会存在患者残留的体液以及血液,这些东西很有可能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工作人员在接触这些器械时,若不小心很有可能通过眼结膜、口腔黏膜等传染疾病。

1.2 物理因素

消毒供应室回收的器械包内经常会有容易导致皮肤刮伤的物件,像针头、手术刀片、剪刀、缝针以及玻璃接头和注射器,这些器械从病房或者手术室收回后,到达消毒室时首先需要进行核对并分类,其次再进入严格的消毒程序。在分类的过程中,往往有粗心的护理人员在回收器械包时,被针头刺伤湖综合玻璃针管内的残留液体键入眼睛或者皮肤上;在消毒过程中,通常需要高温、高湿的环境,在高压蒸汽灭菌完毕的时候,烫伤时有发生,有实例证实烧伤度高度I~II度。

1.3 化学因素

绝对干净卫生的消毒室环境是非常必要的,每日必需对清扫物体表面以及地面,市场上的消毒剂一般都具有强烈的挥发性以及刺鼻的气味,而且一般喷完这些消毒剂后,护理人员会继续留在工作室中,长时间的接触,往往会引起皮肤的损伤,头部发晕呼吸道难受,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肺部问题。

1.4意识因素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比较简单,多数医院的专业护士也越来越少,反之,临时合同工的人数却在增加,相对专业护理人员,这些人员的整体意识较低,专业知识匮乏,专业技术较低,而且对于可能出现的危险预防意识较薄,较为严重的是这些合同工比较粗心,导致在器械回收消毒过程中,感染的几率增大。

2.干预策略

2.1 生物因素的防护

护理人员进入各自工作区必需更换隔离鞋子衣物,在清点器械包时必需戴手套,若发现有破损,及时提出更换;对于比较锋利的手术器械工具时,需要提高注意力,切忌用手直接碰触,尽量用钳子夹取;手工清洗器械时,需要穿戴防水衣物,并配戴眼镜;在工作中,切忌带首饰,在各项操作前,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最大化的减少感染发生率。

2.2 物理因素的防护

不同的消毒物件分门别类处理,像对于敷料、布料的打包可以单独处于一个空间,防止交叉感染;对于高温、高湿环境,建议安装空气置换器,保证空气的流通性;在高压蒸汽灭菌操作时,尽量使用细心技术较强的工作人员,对于消毒中产生的噪音,尽量装置中央供气方式,分散噪音。

2.3 化学因素的防护

消毒人员在每次消毒时,必须严格佩戴相应的无菌衣物,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正确的使用消毒物,尽量使得污染最小,护理人员在消毒时,打开窗户以及排风系统,与此同时必须离开工作室,待气味消除后,方可返回。

2.4 职业因素的防护

医院在招聘消毒室护理人员时,需要严格的审批,与此同时,定期开展消毒室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整体的专业水平和防御意识;建立合理的作休时间,尽量避免护理人员的心理疲劳以及身体疲劳;定期开展有益身心的素拓,减少护理人员的担忧,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讨论

消毒供应室在医院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医院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医院应该投入更多的关注点在该部门的建设管理方面,努力为护理人员提供一个安全、可靠地工作的环境[4]。

近年来,消毒室工作人员感染传染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多,据统计,每年有较大一部分HIV、HCV以及HBV病毒感染患者来自于消毒供应室[5]。该职业的特殊性决定其存在的潜在危险,我们在仔细研究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流程以及其每个环节,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潜在危险因素:医用器械残留的微生物造成的生物因素、锋利的器械划伤皮肤造成的感染性物理因素、刺激性的气味造成呼吸道感染的化学性因素以及操作人员本身的粗心造成的伤害。现今时代,人们的健康观念在不断转变,随着带来的是该工作职位的护理人员招纳问题,据调查研究,多数医院该部门的就职人员多为合同工以及临时工,而且整体的专业素养较低,这样的结果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增大。安全规范的工作环境是保证优质工作的前提,我院针对以上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首先从预防开始,在招纳消毒室工作人员时,严格按照专业素养,同时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我院该部门的水平;其次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制度,以免失误受伤;与此同时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加强其身体锻炼,增加机体的抗病毒感染能力,另外,在日常工作中,增加对该部门的关心程度,始终保证每个护理人员能够以稳定、豁达的心情去工作,最大化的减少危险的发生。综上所述,我院消毒室工作还需要进步,但是整体的感染疾病发生率较一般医院的发生率偏低。

参考文献

[1] 葛淑靖,陈冬. 浅谈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自身安全防护[J]. 中国保健营养, 2014, 3(10): 1791.

[2] 张海连. 浅谈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11,11(36): 88.

[3] 颜晓清,刘侠.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4):83.

[4] Wei H, Yaorong Y, Li Z, et al.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the hospital disinfection sterilization effect[J]. China Modern Doctor, 2014.

篇10: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评价论文

一、在职护士继续教育制度

(一)继续教育内容

1、复习巩固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专科的医学和护理学知识、技能。

3、护理专业理论及临床教学、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综合内容。

(二)继续教育的途径

1、科室有计划地组织讲课、查房和考核。

2、科内组织讲座和查房等。

3、院内、外各种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讲座、会议交流、学习班、研讨班等。

(三)继续教育安排

1、试用期护士的继续教育

(1)目标:具有良好的护士形象和行为,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中小组护士的工作。

(2)重点:①巩固专业思想,严格素质要求,加强护士素质培养。②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抓好“三基”训练。③明确临床护理工作程序及责任护士工作职责。④学习专科护理理论和技能。⑤学习为患者做健康教育并实施整体护理。

(3)具体要求:①到医院报到时,接受护理部组织的入院教育和护士行为规范训练。②护士长结合每一位护士的

1情况,制定1年具体培训计划。③以小组护士工作为主,适当安排治疗工作,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的知识和技能。④参加科内、院内组织的业务学习。⑤护士长每月考核和抽查护士素质、护理知识和技能。⑥每季度考核各项基础护理操作,考试成绩均在85分以上者方能参加转正定级。

2、护士阶段的继续教育

(1)目标:能按要求独立完成科室各项护理工作,特别是专科护理的知识,逐渐达到护师水平。

毕业2-3年的护士:

1.重点:①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熟练专科知识和技能(包括专科疾病知识、疾病护理要点、专科仪器使用、用药注意事项及常见不良反应等)。学习整体护理有关的理论和方法。②学习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充实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能力。

2.具体安排:①小组护士工作以危重患者护理为主,并承担护理小组长的工作。其他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治疗、责任护士的工作。②参加科内、院内组织的业务学习。

毕业4-6年护士:

1.重点:①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和技能。②学习和熟练抢救技术及相关知识。③学习护理临床教学工作。

2.具体安排:①以小组护理工作为主,特别是危重患者的护理,适当安排治疗和办公室工作。②参加科内、院内组

织的业务学习,完成每年继续教育学分。侧重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并参与授课和患者健康教育的组织和管理工作。③参与护生和低年资护士的带教。以自身良好的专业形象和正确的护理行为影响其他护士。④适当参加院内外组织的护理学基础辅导、考试。⑤鼓励参加护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3、护师阶段的继续教育

(1)目标:承担专科危重患者的护理,能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积极参与并组织科室内的抢救,成为科室的业务骨干并有意识地提高教育、管理、科研能力,逐步达到主管护师水平。

(2)重点:①危重病人护理中主要问题的研究。②抢救知识和技能及组织抢救的能力。③教学、管理、科研的综合能力,继续教育学分。侧重专科、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④参加科内护理科研设计及论文写作。⑤参与护理带教,表现突出者可选拔为带教老师。⑥鼓励参加护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

4、主管护师阶段的继续教育

(1)目标:具有护理专科、护理教学、护理管理的专项特长,承担护理教学工作。能够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开展护理科研,逐步达到副主任护师水平。

(2)具体安排:①侧重教学和管理工作。②参加科内、院内的业务学习,完成每年继续教育学分。③承担科室、医院等各种教学工作,并主持科室内患者健康教育工作。④主持科室内的护理科研工作。⑤每年至少有1篇文章或科研报告发表。

二、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培训与考评制度的专职部门

1、由医务科主管,护理部协助负责。

2、教学管理人员设置

内 科:

外一科:

外二科:

外三科:

急诊科:

妇产科:

手术室:

篇11:护理人员自我评价

相对于很多有专业背景的应聘者,我的专业知识一定是不丰富的。在实习这段时间,我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它适合任何行业,不仅仅关注于护理这一块。每个公司都需要经受过这样一段实习经验的.员工的!细致负责任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就像面对生死攸关的病患!思虑周到的为上级为同事为客户,也是每个员工不可或缺的高品质!慎独也同样的重要,不吹嘘拍马,而是踏实肯干默默奉献,这样的员工老板也会放心!我学习能力强,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可塑性高;并且踏实肯干,勇于突破自我!在实习期间更是磨练出坚毅不拔、沉着冷静、善解人意的性格,且动手能力强,善于照顾人。我一定会努力培养自己,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我相信即便我起步较晚,但是我笨鸟先飞!

篇12: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评价论文

[摘要] 本文对影响郑州市在职人员对体育活动的认识及参与因素的问卷调查,归纳总结了目前在职人员体育活动存在的相关问题,根据社会体育的一般规律,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以图郑州市在职人员有一个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为郑州市的经济建设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关键词] 在职人员 体育活动 调查

1.引言

沉重的工作压力,嘈杂的生活环境,城市在职人员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北京市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年前58.5岁,降至53.5岁,比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北京市平均寿命75.85岁低20岁。郑州市在职人员虽没有北京等城市生活、工作压力大,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坚持科学的体育锻炼对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通过对郑州市六区在职人员关于参与体育活动的抽样问卷,发现在职人员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与行使有差距的,不良休闲方式占据了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因此,“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希望通过此次的调查与分析,能够使相关部门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唤起在职人员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真正的做到“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包括国家公务人员、国家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私营企业工作人员及商业服务人员等在内的在职人员做一系统研究。郑州市是指以行政区域划分为标准的市区六区。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内容为在职人员参与体育活动基本情况。抽取郑州市六区分为二十四个整群,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3份,有效回收率90.25%,问卷时间为2006年4月-9月。

2.2.2系统法、逻辑方法、数理统计法

运用系统科学、逻辑学的理论知识,对研究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对调查所获得数据,运用EXCEL和SPSS进行统计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郑州市在职人员体育活动特征 3.1.1体育价值观念多元化 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参与意识是影响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郑州市在职人员的物质生活内容日益丰富,现代社会“文明病”在日显突出,使在职人员也已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体育价值观念发生转变,开始重视对体育健身的参与。但其价值观念呈多样化(见表1)。

表1 体育参与者体育价值观念的选择排序表 内 容

为了增强体力和健康 为了散心解闷、消遣娱乐 为了和朋友、同伴的交流 为了美容、减肥、健美体型 为了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陪伴子女参加体育活动,使他们能有健康的身体 为了增加社会交往或与家人接触 为了追求时尚 因为体弱多病 单位组织,不去不行

3.1.2体育人口比例低

“体育人口”是反映地域体育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也是集该地域人口体育价值观、社会生活方式、客观体育设施设备条件以及体育社会化程度等因素的重要参数。郑州市在职人员体育活动体育人口比例较低,仅有21.36%,低于2003年全国体育人口31.46%的比例10.1个百分点。

3.1.3在职人员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3.1.3.1单位团体组织比例较小

在职人员参与体育活动,在管理上大多归口于各自单位的工会组织及群体协会组织,由于诸多原因,参与单位组织的体育活动的人员比例较小(见表2)。

表2 活动管理方式统计表

管理方式

锻炼者自主管理 各级工会部门管理 各类体育协会管理 体育行政部门管理 街道、居委会管理 其他

中选频率(%)

67.6 20.5 18.5 12.3 7.6 6.7

排序 1 3 4 5 6 7

中选频率(%)

91.6 45.7 29.6 25.6 18.1 16.5 15.6 10.2 7.2 2.0

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3.1.3.2活动经费松散

从表3中看出,参与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主要是“自费”,在体育主管部门2008年奥运会前以竞技体育为主,对群体活动“无暇顾及”的时候,社会办体育的缺口相当严重。

表3 活动点经费来源选择排序

经费来源

锻炼者会费(自支)企事业单位拨款 工会部门拨款 活动站的经营收入 街道、居委会拨款 社会赞助 体育行政部门拨款 体育协会拨款

3.1.3.3参与体育活动的自发性强,地点分散

(表4)说明当前在职人员大多数体育活动参与者的体育活动局限于非正规的体育活动场所。参加单位组织的锻炼和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还比较少(表5)。

表4 体育活动主要场所选择排序表

地点 公路、街道边 公共体育场所 单位体育设施 公园、广场 自家庭院或室内 住宅小区空地 场院

树林、河流湖泊、草原 收费体育场馆 其他

表5 参加体育活动形式的选择排序

内容 个人锻炼

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

中选频率(%)74.6 71.4

排序 1 2

中选频率(%)

62.3 42.6 38.5 38.4 35.8 21.4 20.6 14.6 9.8 2.6

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中选频率(%)

75.6 28.3 14.2 8.7 8.5 8.2 3.5 0

排序 1 2 3 4 5 5 7 8 与家人锻炼 参加单位组织的锻炼 体育辅导站、俱乐部的锻炼 参加社区内组织的活动

34.6 24.1 19.2 9.7 4 5 6 3.1.4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

在职人员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尚处于传统的、对场地器材标准要求相对较低且简单易行的活动内容上。由于从事足篮排等球类运动所需条件比较高,对同伴和对手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参与此类运动项目的人相对较少。对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也反映了,当前在职人员对体育技术掌握的水平相对还比较低(表6)。

表6 体育活动项目选择排序

内容

中选频率(%)

排序

长走、跑步 羽毛球 乒乓球 登山

足篮排等球类运动 交际舞、体育舞蹈 各种体操 台球、保龄球 游泳 跳绳 健身器 民间舞蹈 网球 气功、太极拳 地掷球、门球 武术

3.1.5体育消费能力提高、体育需求有所增加

82.6 60.3 50.7 22.2 21.4 17.5 15.4 12.8 12.4 10.5 10.2 9.4 8.3 5.4 4.3 2.8 2 3 4 5 6 7 8 8 10 11 12 13 14 15 16 体育消费指对体育活动的经济支出,适当的体育消费是体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体育消费水平也是反映体育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2006年在职人员全年全家体育消费平均为187.01元(见表7),其中72.35%家庭全年体育消费在200元以下,低于10年前(1996年)体育参与者全年全家体育消费在200元以下的比例(86.08%)近14个百分点。

表7 体育参与者全年全家体育消费

消费内容 运动服装鞋帽 体育器材 体育报刊图书 体育场馆健身娱乐 体育比赛门票 总计

在当今城市家庭消费主要用于子女教育,医疗保险,房、车购置之时,用于相关体育活动消费中选比例达21.4%(表8),说明在职人员体育参与者的体育消费水平有所提高。

表8 居民家庭主要消费支出选择排序(前10位)

支出内容 子女教育费用 购置家用电器 房子

车辆及交通费用 书籍、报刊等 购置体育器材 购置高档服装 购置高档日用品 旅游

体育服务性消费 服务性消费

现场观看体育比赛门票

对体育的需求是促进对体育参与的内在动力。调查显示,在职人员对体育需求较强:有66.4%的人参加体育活动,在没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人(59.6%)已有恢复体育参与的倾向,但是需要解决场地器材、时间和技术指导等问题,另外还有四分之一(25.9%)的人对体育锻炼持观望态度,还不能做出决定。这说明在职人员对体育需求的潜在人群比较大,今后需要加以引导和指导。3.1.6社会体育指导员状况

在所调查的24个群众体育活动团体中,共有组织指导人员98人,其中具有社会体育指

中选频率(%)

74.6 49.8 30.7 24.5 15.7 14.0 12.6 10.3 8.2 4.2 4.0 2.6

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在职人员家庭均值(元)

86.24 66.42 15.33 12.67 6.35 187.01

排序 1 2 3 4 5 导员资格的为18人,占组织指导人员总数的18.4%。平均每个活动点有组织指导人员4.0人,其中社会体育指导员0.75人,离《“十一五”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到2010年平均每个活动点体育指导员2.0相距甚远,但与1996年调查时的全国平均水平相比(0.17人),有很大提高。

3.2影响在职人员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

学生时代对体育的爱好和习惯是影响参与者从事体育活动的首要因素(表9),说明学校期间的体育学习对人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至关重要,而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报道、周围人群的影响作用则是学生时代结束后进入社会体育活动不可或缺的因素。从(表10)中可以看出,学校体育不是影响学生离开学校后远离体育活动的首要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是至关重要。

表9 影响参与体育的主要外在因素选择排序

因素

学校期间对体育的爱好

体育新闻及电视转播或听体育播音 受同事或朋友的影响 参加单位体育活动 看体育刊物 受家庭成员的影响

受体育明星、体育名人的影响 说不清楚

表10 影响不参加体育活动因素选择排序

因素 没有体育设施 缺乏余暇时间

工作负担重,身心已很疲劳 不懂锻炼的方法 锻炼场地远,不方便 没兴趣 经济实力不足

身体很好,用不着参加体育活动 身体较弱,不易参加体育活动 学生时代就不喜欢体育活动

中选频率(%)

72.4 63.9 41.2 30.4 28.3 19.4 12.6 9.6 9.4 4.7

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中选频率(%)

72.4 58.1 4.05 25.3 18.4 16.3 15.2 7.0

排序 1 2 3 4 5 6 7 8 “没有时间锻炼”“缺少体育设施”有时成为人们拒绝体育活动的最“合理”的借口,很多人将缺乏余暇时间与不能合理支配余暇时间混为一谈(表11)。如何引导在职人员合理的利用和支配余暇时间,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需共同解决的问题。

表11 可支配闲余时间主要休闲方式

休闲方式 看电影、电视 好好睡一觉 棋牌活动 KTV 会客聊天 外出游玩 阅读报纸 商场购物 洗浴 饮酒 体育活动 其他

3.3郑州市在职人员参与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体育经费匮乏,来源单一

3.3.2政府缺乏对体育工作的实质性重视。3.3.3在职人员体育赛事减少 3.3.4宣传、指导力量不足

3.3.5体育场地设施缺乏,分布不合理,利用率低 3.3.6体育活动组织化程度不高 3.3.7体育协会有名无实,组织实效不高 3.3.8学校体育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3.3.9体育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思想观念有待转变

4.结论与建议

当前郑州市经济水平已步入小康,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消费品日益丰富。针对在职人员参加体育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状况,提出今后工作对策。

4.1实现体育管理体制的战略转变,加强地方体育法规政策的制订与实施

中选频率(%)

68.8 66.7 36.8 34.8 32.9 27.7 24.1 23.2 21.8 18.6 9.2 7.4

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体育管理部门应变“等、靠、要”,为“内抓管理,外抓市场,内外结合,改革创新”。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强体育部门与社会各行各业各系统的横向联系,理顺体育内部各关系,正确处理好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之间的关系。4.2合理引导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消费具有三个特点:非迫切性;消费能力的特殊性;可诱导性。体育消费的特点,要求体育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体育的宣传力度,改变体育被被动接受的不利局面,使广大农村居民对体育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应为他们参与体育消费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消费环境,并对农村体育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其宣传的重点应放在体育独特的强身健体作用上。

重视体育传媒作用,搭起企业与体育之间的桥梁,通过发掘体育的经济价值,恰当地利用市场规律逐步使体育事业走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4.3创设良好的体育环境。

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抓住当前创建文明城市的契机,充分利用体育彩票发行带来的资金支持,加强、加快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充分发挥体育协会具备的技术指导力量优势,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基础上,积极发展现代体育项目。根据闲暇时间的节假日性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4.4发挥学校体育的辐射作用

加强校内体育活动与校外企事业单位体育活动开展的联系。教育部门要为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便利条件,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区域性体育发展的社会网络,适当的时候开放学校体育场所,提高学校体育设施的利用率。4.5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

体育竞赛的功能与作用不可忽视。在职人员面对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激烈的竞争,要求人们更应具有竞争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创造的能力。体育运动在培养参与者的竞争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4.6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力度

拥有足够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到在职人员科学、正确、有效的健身指导、合理体育消费的有效保障。社会体育指导员既是体育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指导者,在指导在职人员参与体育活动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7大力发展体育人口

体育人口是衡量一个地区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发展体育人口数量的同时,一要注重提高体育人口的素质;二应重视体育活动参与者的体育行为对非体育人口产生体育行为的正面影响;三应注重体育人口结构的合理化,使体育人口中性别、年龄和知识层次群体分布合理。

]

上一篇:蓝天城观后感下一篇:计算机系分团委社会实践部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