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2024-04-20

内蒙古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共8篇)

篇1:内蒙古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内蒙古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据统计,内蒙古人才资源状况并不乐观.内蒙古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面临很多问题,面对西部大开发和入世的考验,内蒙古应尽快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积极采取措施,推进人才资源的开发和能力建设:树立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资源的.新理念,加紧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扩大教育投入,积累教育资金,实施教育超前发展战略;积极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从市场需求出发,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培养、引进并重,尽快建立起我区经济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队伍;突出地方特色,坚持人才开发紧贴我区实际,为培养“适地人才”而努力;普及信息网络知识;加强制度和机制创新,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育.

作 者:孔春梅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刊 名: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年,卷(期):“”(3)分类号:F124.5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 人才 科技进步 社会发展 教育投入 人才市场 适地人才

篇2:内蒙古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班级:国贸一班

学号:20150515106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在持续飞速发展,但是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我们却没有应有的自豪与成就感。三十几年来,我国的GDP增长的同时,也在透支着国家的自然资源,并且形势越发严峻,生活环境质量的下降与如今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此形成了矛盾。但是有些地方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既得到了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便是其中之一。

不过,近年来,额尔古纳市也出现了一些旅游城市的共同问题。关键字:经济

环境

可持续发展

额尔古纳

意义回顾中国过去几十年,长期以来,中国模式的经济发展,都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高度消耗为代价,长时间采用低效的发展方式,没有很好地将生态考虑进去,进而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调查显示,我国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急剧上升,此外,重工业活动带来的大量烟尘、粉尘,日常生活产生的机动车尾气同样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同时,森林面积减少,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环境保护对于我国刻不容缓。

不久前,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确立了新的目标。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同时,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为了落实会议和讲话精神,向中国城市提供一个面向世界展示独特魅力的平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网站于今年5月正式推出“2013中国城市榜——全球网民推荐的中国生态城市”网络互动活动。经过2个多月的全球推介,内蒙古额尔古纳市最终以537973票与贵阳、威海、厦门、承德、北海、西昌、鹰潭、资兴、保亭等十座城市当选“最生态中国名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能保护环境不受破坏,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想必付出了很多努力,采取了很多措施。而我国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以越来越严重,并且有些地区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环境改善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额尔古纳市作为一个发展旅游业的城市,环境没有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牺牲品,其中很多地方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额尔古纳市知名度的提高,不少游客慕名而来,额尔古纳市的流动人口数量逐年提升,大批游客的到来进一步带动了当地GDP的发展,但是却也因此给当地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管理不善,维持已久的平衡将被打破,发生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

现如今,在宽广的马路上,已经可以经常看到躺在路中央的塑料袋、包装纸,这主要是由于当地的基础设施不够健全造成的。额尔古纳市当地人口约为8.5万人,面积2.8万平方千米,这个人口密度对中国来说可谓地广人稀,可能考虑到人口密度较小的问题,当地的垃圾桶之间的距离较远。当地人愿意多走几百米,把手中的垃圾丢进垃圾桶以维持环境整洁,大部分游客也愿意为了这个绿色的城市多走一段路,但是总会有人觉得麻烦,将垃圾随手一丢,这就造成了上面提到的问题。

虽然现在额尔古纳市正在向旅游业转型,但是其基础产业仍然是农牧业,过度的开垦与放牧,导致部分草场开始退化,沙漠化面积正在扩大。

除此之外,在2013年,额尔古纳市发生过暴雨积水阻断交通的事故。2013年七月,全国一半左右的地区被大雨笼罩,额尔古纳市也在暴雨范围内,暴雨期间,由海拉尔到额尔古纳市的公路陷入瘫痪,必须绕道才能互通,本来只有一小时的车程被延长到三个小时。

在转型前期,额尔古纳市堪称农牧业转型为旅游业的典范,但随着游客增多,旅游区的常见问题开始暴露,但是当地政府及时出台了相关政策以及施行相关措施阻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1)推广农牧业循环生态模式

额尔古纳市是一个农牧业发展大市,从我们得到的资料看,据统计,全市2012年粮油总产量51.53万吨,粮食作物总产量37.64万吨。因此,发展绿色生态农牧业对额尔古纳未来农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地政府通过实施粪便处理还田等生态工程,使牲畜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7.16%。化肥施用强度仅为179.36千克/公顷,远低于国家标准的250千克/公顷。同时,当地政府扩大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2012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2.44万亩,其中小麦78.3万亩,大麦31.6万亩,油菜120.6万亩,马铃薯0.84万亩。种植过程中产生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当地的主要农展品均能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目前已经有9种产品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品和产地认证。(2)加强生态工业建设

工业作为额尔古纳的支柱产业,然而,工业也是对生态环境破坏最直接和严重的,当地政府为此也作了很多工作,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对全市节能减排方面的工作进行监控。同时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例如工业主要固体废物炉渣,就被收回用来制造粘土砖,利用率达到了97.6%。通过我们的实地考察也了解到,春蕾麦芽厂在生产麦芽中脱下的大麦皮被收集用肥料,去掉的根和芽,都被收集用作饲料的原料。清洗大麦后的污水会排到沉淀池里,清水会循环利用,沉淀下的东西可以用作肥料。我们通过考察了解到,雀巢公司在其工厂内部建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所有在生产奶粉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都会先由污水处理厂处理,循环利用一部分,其余被排放,且排放标准全部高于国家标准。

额尔古纳市还建有一座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为1万吨,已建成两座日处理2500吨规模的生化池,其污水来源均为市区生活污水,平均每天处理2400余吨污水。目前,额尔古纳市污水处理厂现有配套污水管网约36公里,检查井400余座,覆盖了整个市区内85%的楼房及其他建筑物,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了87%,并且逐年增加管网覆盖率,扩大污水收集面积。(3)推进生态服务产业

凭借着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额尔古纳在短短几年间就成为了内蒙知名旅游城市,2012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了158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2亿元。目前,额尔古纳拥有A级以上景区6家,其中3A级景区两家,2A级景区三家,A级景区一家。其中,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正在申请国家4A级景区,目前已经通过初审。

措施方面,政府加强对实地自然保护区、室韦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景区的保护、管理和建设。在去湿地考察时我们采访了景区主任,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为了防止游客随意走动破坏湿地的植被,在景区内建设了栈道,让游客饱览湿地美景的同时也最大程度的保护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为了保持景区内的环境,安排了很多的工作人员,随时打扫地上的垃圾。但是,我们也了解到,现在景区内乱扔垃圾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目前景区也在制定针对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处罚的方案。

对于额尔古纳其他地区,诸如林区和草原,额尔古纳政府采取了围栏封育、退牧、休牧、禁牧等措施,并且严厉查处非法毁草开荒、非法捕杀、收购野生动物、乱采野生草药等行为。同时做好草原灭鼠工作,恢复草原植被。

垃圾处理方面,目前额尔古纳拥有一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七座垃圾中转站,日处理能力垃圾80吨,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4)推广绿色能源

额尔古纳有着良好的使用清洁能源的传统,原先当地烧火的燃料主要为晒干的牛羊粪便。如今随着住房条件越来越好,小区内基本都是集中供暖,淘汰了很多老式锅炉和落后产能,不断降低能源消耗,使用的均为液化石油气,只有少部分农村内还有居民使用煤作为燃料。近年来,额尔古纳正在大力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在“十二五”规划中也能看到关于风力发电的项目。我们也在额市看到不少风力发电设施。(5)加大环保方面的宣传力度

生态城市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因此做好配合环境保护措施的宣传工作十分重要。在和政府相关部门人员的采访和资料中我们得知,额尔古纳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分四个部分。一为突出节日宣传,从2008年起,政府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湿地日、植树节等相关节日,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向市民发放手册和宣传资料。二为注重媒体宣传,额尔古纳市电视台会定期播出相关的公益广告和宣传片,政府门户网站也开设了“生态市创建工作”专栏,市民可以及时了解相关的工作动态。三是突出阵地宣传,在白桦林景区和湿地景区开辟了生态科普宣传基地,向游客和当地居民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四是增强活动宣传,举办了以“国家级生态城市”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开展环保知识培训和环保知识竞赛,并且组织当地学校和机关单位开展志愿活动,引导群众从自身做起,形成全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氛围。

为额尔古纳市接下来的发展提供以下意见 1.加大街道建设的投入

额尔古纳市需要加强主街以外的背街的建设,背街的卫生环境相比主街较差。可以加大背街中小旅馆和餐馆的投资,或者可以将湿地景区附近用于建宾馆的资金部分用于背街,既可以发展旅游业,又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另外,需要加强公路交通的建设,既便于游客进入额尔古纳市,也可以使货物(如小麦、奶等)的运输更有效率。2.大力建设城市的排水系统

据了解,很多居住在背街的居民因街道积水太深而无法出行。而10至20分钟的暴雨也足以将主街淹没,使得大部分居民的出行受到阻碍。因此,政府需要尽快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尽量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3.减少湿地周围度假村的建设

湿地周围有一些大型度假村的建设项目。这些建设项目虽然有利于增加游客的数量,提高景区收入,但是也会使得湿地周围的卫生状况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下降。另外,游客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到额尔古纳旅游,因此度假村在春、秋、冬盈利能力有限,考虑到每年度假村的维护费用,这样很可能会造成度假村的亏损。

参考文献

篇3:内蒙古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1.以资源为依据

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旅游吸引物, 而旅游吸引物形成的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旅游资源。只有以地方特有的旅游资源为依据, 才能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富有个性的旅游产品, 形成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立足于蒙古族的民族文化资源, 充分了解其内容, 准确把握其内涵, 使其成为旅游产品的灵魂, 形成旅游产品的持久生命力。

2.以市场为导向

旅游产品的价值要通过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来实现。市场需求是旅游产品设计、包装的依据, 开发的产品应适应市场需求。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面对的市场范围广大, 既有本地市场、国内市场, 也有国际市场, 因而产品开发要立足于地方文化资源, 富于国际视野和时代感。

3.以效益为目标

效益目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优质的旅游产品应该能很好地同时实现这三大效益。蒙古族文化旅游资源本身包含丰富的内容和优秀的社会文化因素, 以及适应生态环境的要素。通过旅游开发, 以旅游产品的形式更直观地展示其科学性和健康性, 不仅能实现客观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可以扩大蒙古族文化的影响, 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使其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蒙古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4—2020) 》, 全自治区共有旅游资源单体1 167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民间信仰、物质民俗、民间艺术、生活习俗和民间游戏 (体育) 等类型, 各类民俗事项内容丰富多彩, 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以及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是内蒙古宝贵的文化遗产。蒙古民族文化大致可分为五大板块:草原之根——成吉思汗文化;草原之魂——蒙古族祭祀文化;草原之风——蒙古族生活民俗;草原之梦——蒙古族婚礼;草原之奇——草原那达慕。

蒙古族的民族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成吉思汗文化。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最著名的领袖和英雄, 受到世代蒙古族人民的敬仰和崇拜。成吉思汗的思想、功绩等都对蒙古族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是日常生活习俗。蒙古族日常生活中尊老爱幼, 见面互致问候, 善于骑射, 能歌善舞。人们日常生活中还共同遵守一些禁忌事项, 如忌打狗、忌在河水中洗手或沐浴等。

三是待客习俗。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 注重礼仪, 无论认识与否, 来者是客, 都要善加款待, 形成了一系列待客的传统礼仪, 如献茶、敬酒、献哈达、敬鼻烟壶和招待客人的饮食习俗。

四是饮食习俗。蒙古族食品主要有“白食”、“红食”。白食是指奶类, 红食是指肉类。白食蒙语为“查汗伊德”, 是纯洁、吉祥之意。“红食”即肉食是蒙古族的主要食品, 以牛、羊、驼肉为主。食法很多, 仅羊肉就有10种之多, 其“手扒羊肉”、“羊背子”、“烤全羊”最有代表性。

五是民族服饰。蒙古族服饰丰富多彩, 不仅各地各部族服饰形制不同, 且有日常服饰、节日服饰、礼仪服饰和运动服饰的区别。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 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由于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 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 女子首饰多以玛瑙、金、银、翡翠等制成, 富丽多彩。

六是居住习俗。蒙古族传统的住宅是“蒙古包”, 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蒙古包呈圆形, 冬暖夏凉, 拆装容易, 便于搬迁, 适合游牧生活。过去蒙古族以游牧为主, 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现在除了游牧, 相当多的蒙古族人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 他们已定居村镇, 蒙古包依然是极为独特的建筑形式。

七是民间节庆。蒙古族的民间节日主要有白节 (春节) 、那达慕、鲁班节、马奶节、燃灯节等。

八是宗教信仰。蒙古族信仰的宗教主要是萨满教和藏传佛教。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

九是民间信仰。蒙古族民间信仰主要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成吉思汗崇拜以及相应的祭祀活动。蒙古族人民认为天地有神, 万物有灵, 对自然现象以及特定的动植物都怀有深深的敬意, 天、地、水、火、马、羊、树等都是民间祭祀的对象。成吉思汗在蒙古族人民心目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成吉思汗文化也称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成吉思汗祭祀活动每年定期举行, 有着特有的程序和内容, 传达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十是婚嫁习俗。蒙古族历史上延续着父母之命的聘婚制度, 同一氏族或部落不通婚。蒙古族人对婚礼极为重视, 婚礼有着严格的程序和复杂的内容。一般由喇嘛或长辈选择良辰吉日举行婚礼, 牧区持续三到四天, 有订婚、迎娶、哭嫁、拜火、讨封等环节。不同的部落氏族地区的婚礼内容和服饰不完全相同, 其中最具代表性、最绚丽多彩的是鄂尔多斯婚礼。

十一是民间艺术。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 音乐和舞蹈是蒙古族民间艺术的主要内容。蒙古族音乐主要有蒙古长调、呼麦、马头琴音乐、四胡音乐等, 乐器有马头琴、四胡、托不秀尔 (意为像扣子一样的琴, 该琴极像蒙古袍上的钮扣, 琴箱为圆形, 琴杆像蒙古袍扣子的绳带, 绳带上的两道缝线像琴耳, 该琴由此得名) 、忽不思、雅托克 (古筝) 等。舞蹈中代表性的有安代舞、达斡尔族日格勒舞、筷子舞、盅碗舞、盘子舞等。另外, 二人台、乌力格尔也是蒙古族重要的民间艺术。

十二是民间竞技。男儿三艺即骑马、射箭、摔跤最为著名, 此外还有马球、达斡尔曲棍球等。蒙古族民间智力竞技主要有吉日格、蒙古象棋、帕尔吉、羊拐游戏等。

十三是民间工艺。如勒勒车、桦树皮制作技艺、蒙古刀等。

三、蒙古族民族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价值及现状分析

1.民族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价值的构成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由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体验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几方面构成。文化价值的评价因素有地方性、独特性、民族性、历史性。审美价值的评价因素有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悦耳悦目指资源对象的形态、色彩、图案、音律、节奏等能带给人直接的感官享受, 使人赏心悦目;悦心悦意指的是资源对象能给欣赏主体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使人心旷神怡;悦志悦神指的是资源对象能使人在欣赏的过程中, 心灵得到净化, 境界得到升华, 人生观、道德观受到正面的影响而实现优化。体验价值的评价因素有兴趣度、参与度和印象深刻程度。社会价值的评价因素有社会基础、社会影响和社会评价。经济价值的评价因素是旅游开发条件和开发前景。根据层次分析法, 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 分别赋予各构成层次和评价因子以相应的权重和分值, 计算得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结论。

根据上表1, 蒙古族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总得分为91分, 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蒙古族文化主要价值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民族信仰、他者为尊的民族礼仪、顺应自然的生态内涵、强健体魄的健康生活、豪迈奔放的民族性格, 其中服饰工艺、歌舞音乐、体育竞技活动等不仅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也有较强的参与性, 且对于其他民族的旅游者更具异质性吸引力;其文化内涵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可产生良好社会影响, 实现旅游发展的社会价值。

2.影响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因素

影响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第一, 自然条件限制, 适游期短。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 紧邻蒙古和俄罗斯, 全境以高原为主, 多数地区在海拔1 000米以上。因地域辽阔, 各地差异较大;多数地区四季分明;夏短冬长, 较为干冷, 年均气温-1℃~10℃, 适游期较短。

第二, 重点资源重复开发。

内蒙古自治区对民族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十分重视。各地都把民族文化资源作为旅游开发的主导资源, 在开发中已经进行了较多的尝试, 部分地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旅游市场上有了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和呼伦贝尔地区。但是, 全自治区的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整体性不强, 存在资源重复开发, 景区、景点和活动雷同的问题。

第三, 各自为阵, 力量分散。

内蒙古各市区对发展旅游业都有足够的重视, 但是眼界不宽, 将本自治区的其他行政区域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各自为阵, 力量分散, 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以成吉思汗文化为例, 目前, 内蒙古各地注重对成吉思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 形成了较多主题景区 (点) , 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及成吉思汗祭祀活动、成吉思汗陵旅游区, 其他如呼市的蒙古风情园内的成吉思汗纪念馆以及在建的成吉思汗博物馆, 呼伦贝尔市成吉思汗广场,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成吉思汗广场、成吉思汗庙、成吉思汗瞭望山等, 十分分散。

第四, 粗放开发, 少有精品。

内蒙古自治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存在较大的浪费, 不能充分挖掘资源的文化内涵, 流于表面, 缺乏打造精品的意识和耐心。

3.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状况分析

根据民族文化资源已开发的数量、开发程度、已开发景区的空间距离、已开发景区 (点) 的品牌影响力和已开发景区 (点) 的差异性等因素, 分析目前的开发状况。

目前,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并不理想。资源的开发不深入, 绝大多数属于浅度开发;市场影响力不大, 除了成吉思汗陵, 未能形成较强的品牌力量;尚未突破气候的限制, 旅游依然集中在春末和夏季。因此, 内蒙古的旅游开发需走深度开发之路, 深入挖掘资源内涵, 提升品质, 创立品牌, 加强管理和整体营销, 以求更好的发展。

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落实品牌策略、精品策略和联动策略的具体思路如下。

第一, 成吉思汗文化旅游产品。

文化基地的成吉思汗旅游产品需要寻求差异化的定位, 与周边成吉思汗文化旅游产品形成系列, 尤其是和成吉思汗陵的联动, 将其打造为成吉思汗文化旅游产品中的精品。成吉思汗陵已经成为成吉思汗文化旅游产品的典范, 因此, 成吉思汗文化旅游产品的定位是成吉思汗陵旅游产品的延伸和补充, 与成陵共同发展, 形成一体, 避免重复。挖掘成吉思汗文化的核心内涵, 营造勇敢、诚信、友善、开放包容、开拓进取的文化氛围。通过文字、影像、语音、歌舞等多种表现形式, 将成吉思汗的军事思想、治国理念、道德思想传达出来, 形成直观可感的旅游产品。

第二, 蒙古族祭祀文化旅游产品。

蒙古族的宗教信仰主要为萨满教和臧传佛教。民间信仰包括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内容十分丰富, 而其民间信仰的外在表现为多种多样的祭祀仪式和内容。祭祀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既能使游客全面了解蒙古族民间意识、民俗的内容和风格, 也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参与性和体验性, 对蒙古族和其他民族人民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如敖包祭祀是蒙古族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 敖包文化反映了蒙古族崇尚生命、崇尚自然的原始崇拜, 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理念。祭祀文化旅游产品以祭祀活动为主要形式, 以祭祀仪式、程序为主要内容, 游客可以观赏此类活动, 也可以参与其中, 更好地体验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文化。

第三, 蒙古族生活民俗旅游产品。

蒙古族民俗文化多姿多彩, 衣食住行的物质资料和习惯、方式都极为独特, 且富有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鲜明的蒙古族特色会对游客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从而实现民俗文化的经济性目标, 并在传播民俗文化、增进民族了解方面效果良好。品尝蒙古美食, 制作蒙古食物, 住蒙古包, 观赏蒙古族舞蹈、音乐, 乘坐、制作勒勒车等活动都会对游客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第四, 鄂尔多斯婚礼。

从学术意义上说, 传统婚礼属于民俗文化的范畴, 但蒙古族婚礼有着完整的文化结构和程序, 且不同地区、不同部落的婚礼形式、程序和内容都有所差别, 其中鄂尔多斯婚礼作为代表已经被艺术化并搬上了舞台, 民族歌舞剧《鄂尔多斯婚礼》已经成为内蒙古旅游的品牌节目在各景区 (点) 上演。以鄂尔多斯婚礼为核心的旅游产品, 通过喜庆、欢乐、吉祥的婚礼仪式, 将蒙古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老的祭祀文化和礼仪文化的精华, 以及蒙古族的民族性格、魅力, 集中、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产品开发应增强参与性和娱乐性, 于梦幻般的美丽中体验生活的美好追求。

第五, 草原那达慕。

那达慕是以蒙古族特有的以民间竞技即男儿三技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节日, 内蒙古各地都把那达慕作为重要的旅游项目经营。本基地举办的那达慕要突破传统的功能、活动内容, 将民族传统技艺与现代的表现形式和相关技艺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 形成民族与国际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表演和比赛相结合的, 集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为一体的富有时代感的新型那达慕。

参考文献

[1]亦邻真.成吉思汗与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J].内蒙古大学学报, 1962, (1) .

[2]欧军.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多元性[J].内蒙古社会科学, 1998, (3) .

[3]卢家鑫.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8, (1) .

篇4:内蒙古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一、内蒙古煤炭资源状况

(一)煤炭资源状况

内蒙古是我国煤炭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区域内煤层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全区118.3万平方公里,现已查明含煤面积为1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0%。全区101个旗县区中,有67个旗县区储存煤炭资源。全区累计探明的保有储量为2317.1亿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22%。探明储量在1亿吨以上的煤田有19个,100亿吨以上的煤田有6处。其中准格尔煤田储量253亿吨,锡林郭勒胜利煤田214亿吨,呼伦贝尔煤田215亿吨,东胜煤田736亿吨。目前,内蒙古共有各类煤矿1228处,其中国有重点煤矿67处,地方国有煤矿96处,乡镇集体煤矿1065处。形成了乌达、海勃湾、包头、平庄、大雁、扎赉诺尔、霍林河、伊敏、准格尔、神东等10个国有重点煤炭生产矿区以及胜利、白音花、宝日希勒、万利等4个国家重点建设矿区。

内蒙古煤炭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是资源分布广、总量多;二是种类齐全、品质优良,以低变质烟煤和褐煤为主,低硫优质煤占总储量的70%,低灰、低硫烟煤又占优质煤的60%;三是煤层埋藏浅、厚煤层多、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相对比较简单、层位稳定、煤田规模大、易开采;四是主要煤系中的共生、伴生矿产资源丰富,为其他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了便利。

(二)煤炭生产、消费状况

“十五”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区内外能源市场需求旺盛,刺激了我区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炭产量增长迅速。2005年全区煤炭产量达到了25607万吨,比2004年增长20.60%,比2001年增长了313.62%,不仅大大超出了自治区“十五”规划9500万吨的目标,也超出了2010年年产量达到13200万吨的远景目标。2001~2005年的5年间,内蒙古共生产原煤8亿吨,向区外输出煤炭4.55亿吨,约占总量的57%。内蒙古已成为我国煤炭资源大区、产量大区和输出大区。截至2005年底,火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996.69万kw,年发电量达到1070.02亿kw/h,比2000年增长了243.62%。

随着全国能源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大型能源企业纷纷到我区投资建设能源项目,推进了我区煤炭工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了煤炭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特别是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等项目的实施,推动了煤炭工业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丰富的煤炭资源曾经并将继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然而伴随能源开发,特别是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凸现了诸如能源资源问题、能源环境问题、能源效率问题、能源利益问题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能源资源问题

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能源资源主体仍是煤炭、油气等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资源,其地质资源的生成要以千百万年计,并且这些资源的绝对量是有限的。当前,这些资源的浪费性消耗就是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能源资源的缺失。因此,在能源资源战略管理上,应在充分研究能源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认真评估能源需求以及增长、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在尽力提高能源资源的采储比、推进能源资源节约的情况下,有效地促进能源生产和需求的平衡。在能源产业管理战略上,鉴于小型能源生产企业的资源采储比普遍低于大中型企业,在能源资源富集地区要限制小型能源企业的发展。

(二)能源利益问题

一批中央企业在能源资源开发中担当主力,加快了能源开发。但是由于利益分配机制尚未理顺,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政府和当地群众之间的利益冲突正在不断升级,已经影响了未来能源的有序开发。目前央企和地方煤矿相比,同样采1吨煤留给县级地方财政的实际可支配收入相差8~9倍;而且对地方长远产业规划缺乏统筹考虑。许多能源产区地方政府都不甘心央企从地方廉价输出一次性能源产品,希望借开发之势发展附加值更高的能源利用和深加工项目,保障地方的长远利益。例如煤炭主产区希望摆布更多的电厂和高耗能项目,但从事能源一次性开采的中央企业基本上不考虑地方的规划,许多地方的长远产业发展规划多年来仍然是“一纸蓝图”。

在煤炭主产区,一方面是外来资本的扩张与积累,另一方面是当地群众和地方政府的利益争夺。由于利益分配失衡,导致畸形的开发态势。始于2003年下半年的晋陕蒙地区资源争夺热,使一些地方以割让资源为条件饥不择食地引进能源开发和利用项目,为今后的有序开发埋下了重大安全隐患;更有甚者,个人通过各种手段从政府那里买下一块资源,以便日后倒卖资源发大财,这种炒卖资源的行为不仅滋生腐败,更重要的是扰乱了正常的开发秩序。

(三)能源环境问题

内蒙古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均分布在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带。这些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相当严重,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煤炭的开采、加工、储运、燃烧使用过程中,会破坏地表,污染地下水资源,排放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烟尘,造成大气污染。火力发电需用大量的水资源,会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而排出的废水又会污染河流湖泊及地下水。资料表明,平均每开采万吨煤炭可造成草原或农田塌陷0.2公顷,开采1吨原煤需排放2吨污水。

内蒙古西部、晋陕蒙交界地区的能源开发区生态原本就十分脆弱,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大,地质灾害日渐加剧,地下水枯竭,地表植被大面积枯死。但目前采空塌陷区没有明确的赔偿机制,采空区的生态治理和恢复投资在煤炭生产成本中列支较少。

(四)能源效率问题

当前,我们的能源开采、运输、加工转化以及利用效率还很低,一方面是能源短缺,另一方面,能源浪费又是惊人的。从能源利用效率来看,目前我国的能源综合利用总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考虑到开采、运输

后,我国能源总效率不到10%,这就意味着90%左右的能源资源在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掉了。2005年中国每万元GDP能耗为1.22吨标准煤,与发达国家或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每万元产值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倍,是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和地区的4.3倍,更是日本的9倍。而相关数据资料表明,内蒙古目前的能源利用效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得多。2005年内蒙古每万元产值能耗为2.48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单位工业增加值耗能水平为5.67吨标准煤/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9倍。与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广东省相比更是分别高出3.14倍和5.25倍。我区90%的小煤矿采用非正规采煤方法,资源回采率仅为30%。 这些数据既反映了目前的能源使用浪费,但也充分表明了内蒙古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潜力是巨大的。在节能增效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三、推进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思路

能源资源属于战略性资源。在能源资源的开发、转换、利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外部性,就是说能源资源不仅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的性质,这就决定了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更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进行强有力的调控。事实也表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能源问题上都有政府的介入和干预。对于煤炭这个战略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须统筹考虑开发规模、资源接续、产业升级、替代产业的培育、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方案。

(一)坚持节能为本,尽快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应尽快修订节约能源法。我国的能源形势、管理体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现行法律已经不能适应实践需要。许多规定过于原则化,倡导性条款多,惩戒性条款少,缺乏强制力和可操作性。通过修订,完善政府节能管理、监督和服务体系,形成统一负责、分工协作的节能管理体制。加强节约能源法与可再生能源法的衔接,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交通和民用领域的应用。明确国家鼓励节能的经济政策和具体措施,建立“谁节能,谁受益”的机制,不能纵容个体浪费,代价却由社会来承担的行为。建立以节能为导向的财税价格政策体系,将现行消费税征收范围扩大到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及其产品,逐步调高税率,使之与节能需要相适应,最终达到提高用能成本,激励市场主体自觉节能,遏制能源浪费的政策效果。全面实施资源税以储量计征的办法,规范和提高税率,防止资源浪费和破坏性开采。

建立以节能为导向的市场准入制度。尽快制订和完善各类产品能效标准、行业能耗准入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公共建筑用能设备运行标准。对主要耗能行业和产品要实行适度超前的能效标准,逐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明显缩小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促进企业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引导社会消费。

严格节能目标责任制,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各级政府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中,要专门报告节能工作情况。建立适应节能需要的统计体系和工作制度。

(二)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体统资源环境成本

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多方面的缺陷,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建立的基础是纯粹经济系统分析,对与经济活动关系密切的资源环境系统没有加以考虑,没有体现资源价值,没有计入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及其损耗;其投入产出核算未涉及存量与流量之间相互关系。对于生产者而言,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也没有将环境资源作为生产者的资产进行核算,使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建立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为此,应通过“绿色CDP”和建立绿色会计系统,将资源与环境的真实价值反映在其中,将其作为考核能源开发地区和企业的指标,从制度上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同时要明晰全要素产权,扭转传统的生产要素观念,将产权变革的视角从资金、劳动力及其他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领域扩展到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从产权上对其加以明确,并根据实际建立起市场化的产权交易规则,通过规范的市场行为和活动,实现资源、环境类生产要素产权的有序让渡。在不断拓宽自然资源有偿使用范围的基础上,建立自然资源全过程有偿使用制度。资源有偿使用的内涵不仅要包括开采价格和附加开发成本,还要包括资源恢复、处理和更新的费用。

(三)尽快建立资源与环境损耗补偿机制 能源资源(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造成资源价值的改变。如果资源的产权关系是明确的,成本结构是合理的,那么,这种损耗就可以通过能源产品供需双方的等价交换而得到合理的补偿;反之,如果能源产品的价值与价格相背离,能源产品购买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是以牺牲能源开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当其全部资本存量(自然资本、人力资本、产品资本)随时间推移保持一定增长时,其发展才是可持续的。为此需要建立可持续收入的概念,即将资源的折旧也纳入到产品的销售价格中,使能源开发主体可以通过能源产品的市场交换获得对资源进行补偿的合理收入。在此可以采用用户成本法和净价格法,通过对资源总储量、开采量、开采年限、开采成本、资源租金的分析,借助资源总价值的计算来实现。

需要尽快建立地区之间合理的贸易协同关系。因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的社会经济发展呈现非均衡状态且差距愈显扩大,加上国内统一市场的建立和运行,有可能使建立在市场运行关系基础上的环境问题、利益问题变得更加突出。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在贸易结构上的不对等,东部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西移以及东部在发展过程中得到的西部地区以资源、环境、效益为代价而给予的支持,都使得各地区在环境破坏的责任、环境保护的能力、经济利益的分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分歧,而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科技竞争能力、人力资本存量等可持续发展方面所表现出的严重不对称,又使得地区间的贸易关系日趋复杂,使西部资源输出地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所以,建立协调各地区贸易关系的统一规则显得十分紧迫而又非常必要。

(四)建立规范有序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内蒙古环境问题欠账多,历史遗留包袱重,国家应加大对内蒙古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具体规定二定时期内向内蒙古转移支付的比例和递增比例,以确保中央财政向内蒙古转移支付的份额,重点支持内蒙古经济建设和环境治理。

针对内蒙古工业发展畸重,能源工业又以煤炭开发为主的状况,中央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地方政府所采取的结构调整政策,特别是在一些产业互补、产业替代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领域,中央政府更应给予大力扶持。应对一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可再生能源开发产业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政策、减免税收政策。当前,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资金配套政策实际上限制了内蒙古争取中央建设资金的能力。因此,从“补偿”的角度出发,对有关资金配套的要求改为将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财政全额转移支付,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五)坚持多能并举、环境优先,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在积极有效地推进节能增效的基础上,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大力调整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减少煤炭等常规能源的消耗,鼓励和支持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逐步增加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

中国能源消耗的70%以上来自煤炭,而采煤产生的甲烷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占据首位。有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煤层气资源总量为31.46万亿立方米,相当于450亿吨标准煤,其中尤以晋陕蒙含气区煤层气资源量最大,为17.2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的1/2以上。其中,内蒙古境内2000米以上浅煤层气资源估计储量为7万亿立方米。如果在各个矿区对煤层气加以开发利用,将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5:内蒙古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一、职业教育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一)职业教育对人力资本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今社会中,学校教育与开展实践学习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但学校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基本学习素质的培养,仅在学校教育与实践学习下难以培养出专业化的人才。

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学校教育被人们视作获取一般人力资源的一种途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现有的人力资本总体水平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本形成的效果显然是不理想的,想要适应现代经济乃至未来经济社会下对人力资本的需求,职业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二)职业教育能提升人力资源开发质量。

以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某个国家还是某个地区,相比较物质资本和人力数量的增加,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重要得多。首先,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可以缓解自然资源的短缺。其次,人力资源的高质量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由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质量所决定的科技竞争时代已经逐步代替原本的资源资本竞争时代。

因此,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均把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视作社会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的重点。

二、职业教育在实际开展中的完善策略。

(一)加大职业教育优势的宣传。

由于社会上对职业教育不够明确的认知,导致其社会地位不高,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做的是加大对职业教育优势的宣传力度,让社会认同其在现代化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各地方政府要以对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负责任的态度,认真研究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制定出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

一方面,主管教育的各个部门应该认真贯彻政府下达的命令,将职业教育的政策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利用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以及举办职业教育的宣讲会等措施,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优势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营造出对职业教育发展有利的社会氛围。

(二)对职业教育予以准确定位。

明确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是保障职业教育健康稳定发展下去的关键所在。对职业教育来说,如何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是首先应当注意的问题。职业教育的着重点是就业教育,而非应试教育,在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将其与发展社会经济、促进毕业生就业结合到一起,绝不能无视实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的改革是否成功,取决于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程度,取决于企业对毕业生的欢迎程度,取决于经济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这也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标准尺度。

因此,对职业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先进技术,以及社会的发展需求对人才的知识层面、技术种类等综合素質的变化,并在教育过程中调整教育模式和专业知识结构,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才能保障职业教育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

篇6:内蒙古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张 辉陈思谦

摘要: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强国之路、富民之本。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素质低的现状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巨大瓶颈。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将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力资本,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强大的发展动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本文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着手,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开发动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开发对策。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新农村建设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关键是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把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力资本。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动因分析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普遍提高,通过将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合理配置,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物质装备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质化,即用现代工业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代替传统农业技术,用现代经营管理方法取代自给半自给的生产方式,用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的优化来替代掠夺式的破坏性农业,走中国式集约化持续发展道路。现代化、集约型农业主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即依赖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而素质低。数量大,表明其蕴含着庞大的潜在生产力,开发潜力十分巨大;素质低,则说明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农村生活向城镇生活的升级转化过程。城镇化既是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也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产业结构演进、生产布局更加合理、经济发展形成新的格局的过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是支撑城镇经济的重要基础,城镇 1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支撑。

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劳动力就业迁移的需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劳动力顺利转移为重要前提,必须充分发挥劳动力转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用人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必将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当前,我国高达近2亿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客观上要求将其有效转移至非农产业中去,转移到乡镇企业、服务行业和进入城市各行各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优化利用。而要实现这种有效转移,就必须对农村人力资源进一步开发,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可喜成绩。我国用不到2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用100年才实现的人口增长类型转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教育结构有了重大调整,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得到重视和发展,并通过逐步开放劳动力市场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还存在高素质劳动者缺乏和一般劳动力资源低效使用并存的矛盾、数量庞大和质量低下并存的矛盾、结构失衡的矛盾。目前,我国剩余劳动力高达近2亿,每年还将增加600万,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与有限的耕地资源的矛盾,必将导致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现代化集约化农业迫切需要具备一定科技知识和专业化素质的劳动力,然而,我国农民的身体素质、知识素质和科技素质相对低下,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

2、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难以承担高昂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

我国农民并不宽裕,而通过各种教育的途径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成本相对较高,一般农民很难承担得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达到5153元,为历史新高,但用于来年的再生产以及家庭的衣食消费、医疗、生活开支、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的学杂费后,所剩寥寥无几。而在勉强达到温饱水平的贫困地区,农民根本无力支付个人教育成本。农民个人教育投资不足,加之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构以及文化信息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和书店等一般都集中在城里,增加了农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成本,限制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

(2)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认识不足

虽然我国早在2007年就已发布《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但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关系,偏重物质资本投入而轻视人力资源尤其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没有充分认识到提高农民素质、挖掘农民内在潜能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一些地方政府即使实施了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也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致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流于形式。

(3)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投入严重不足

多年来,我国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严重不足,农村义务教育和基础医疗卫生服务投资不够。截至2010年,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只占GDP的3.5%左右,人均教育经费只是美国、日本的1/50,印度的2/3,用于农村教育的支出更是少之又少。与城镇教学条件相比,农村教育环境包括教学手段、学校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很不完善,农村医疗保健服务设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制度障碍

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农民工受到歧视性制度和不公平的政策待遇。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和分配制度等都对农民不利。同时,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不高,特别是在劳动力供求信息收集与发布、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劳动就业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都不适应新阶段农村人力资源流动的需要。

(5)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计划和组织体系

目前,我国相当部分区县没有统一的劳务开发管理机构和系统的农村劳务开发管理政策、办法,对如何深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怎样筹集、由谁承担、如何支配等诸多方面缺乏统一的制度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部门、各乡镇基本上各开门户、各行其事;人才培训无计划、盲目性以及人才使用脱节,广泛存在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同时,真正的科教网络没有建立起来,长期坚持从事农村成人再教育、技术更新培训的人很少。以上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进程。

三、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1、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是前提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农民思想观念状况决定着农村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关键要教育、引导农民提高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树立和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识、现代文明意识,转变自给自足、不求创新的生产观念,主动投资于科学文化教育。同时,要各方联动,不断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

2、发展教育和培训是主要途径

教育与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而个人的人力资本积累是其劳动力市场收益和绩效的决定因素。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使其获得和提高参与劳动力市场的能力,对提高农民个人收入、培养新型农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农村人口和劳动者的基本素质,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要不断改善农村基础教育教学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2)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新农村建设要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就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按照“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的方针,适当适时分流,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农村职业

技术教育,满足农民转岗就业创业需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构建和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生产经营、服务实际,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文化培训班,培养农村经济发展用得着、留得住的专门人才。

(4)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制约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热爱并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办好农业和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培养更多留得住、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精英人才,这也是支撑和带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措施之一。

(5)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大力发展农业广播学校和卫星电视教育等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摆脱时空局限,使接受教育者的人数不断快速增长,使新的科学技术和信息在短时间内传递到农村千家万户,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不同层次、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加速农业知识更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制度支持是可靠保障

(1)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浩大宏伟的工程,要以农民为主体,动员全社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为此,各级政府应给予政策、制度和资金保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可以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领导机构,配备专职、精干人员,成立人才服务中心,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实施规划和管理,落实具体措施,实现开发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2)保持计划生育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人口政策是人力资源政策的一个基础环节,农村人口增长率居高不下、人口素质不高,主要原因是广大农村生育观念落后。有效地调节农村人口的增长,将为全国人口素质改善和质量提高创造良好的数量前提。值得重视的是,现在农民仍然是依赖于土地保障和养儿防老,这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控制人口增长是一个巨大障碍。为此,有必要继续加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和实施力度。

(3)建立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

第一,坚持市场配置人才原则,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逐步形成以市、县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依托,以乡镇人才服务站和劳动力服务站为网点,辐射广大农村、贯通城乡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允许农村人力资源合理流动;以市场为中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变户口管理为身份证管理,实现农村人力资本市场化。

第二,健全人才市场。建立功能完善、机制健全的人才市场和门类齐全的人才库,开发农村人才网络,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搞好信息服务,给农村在调剂人才余缺、输送农业急需人才以及培训等方面提供有效帮助;有计划地开展农村实用人才交流活动,扎实推进地区间的人才开发和协作。

第三,建立人力资源开发督察机构和激励机制。依法监督人力资源开发中不

规范的行为和存在的问题,并将开发工作列入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班子工作实绩考核目标,加大考核力度;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提供优惠政策和宽松环境,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采取“户口不迁,身份保留,来去自由”等灵活的人才策略和政策,也可签定中短期合同,吸引各类中高级人才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第四,引导外出务工者回家乡发展、创业。通过他们把城市文明带回农村,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又利用其所学到的一技之长,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新活力。

参考文献

[1]南宁.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之我见[J],现代经济探讨,2002(12).[2]阎建璋.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J].成人教育,2002,(2).[3]徐惠敏.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索[J].邢台学院学报,2005,(1).[4]张晓梅.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增加农民收入[J].商业研究,2004,(3).[5]王静.对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探讨[J].人口与经济,2006,(5).作者简介:张 辉(1962-),男,江西彭泽人,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

篇7:内蒙古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

进入“十五”以来,受资源品价格持续走高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影响,矿产资源开采得到了快速发展,采矿业已成为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同时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许多诸如非法开采、利益分配不合理和矿业权非法转让等一系列乱象,严重影响着矿产资源开采的有序发展和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因此,在把脉国家逐步推进资源品价格机制改革和当前资源品价格走势趋缓的背景及机遇下,为进一步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产业有序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对地方和国家的贡献及理顺各利益主体间关系,近期,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我区资源开采业快速发展的鄂尔多斯进行了专题调研,有关调研情况如下:

一、调研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及管理体制

(一)开发情况

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近几年持续走高的煤炭价格驱动,鄂尔多斯煤炭开采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到2008年底,全市建成煤矿297座,产能24300万吨/年,其中神华集团15座,产能10470万吨,地方煤矿282座,产能13830万吨。2008年全年煤炭生产量达到26000万吨,其中市内转化煤炭3070万吨,市外区内用量4730万吨,出区外运量18200万吨。全年实现产值773.6亿元,增加值441.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80.63%和86.5%,来自煤炭开采的直接税收收入占地方总财政收入比重高达57%左右,煤炭开采业直接吸纳劳动力3万人,间接吸纳劳动力人数50万人左右。

(二)管理体制

1.价格形成机制。目前鄂尔多斯煤炭的定价主体主要包括煤炭行业协会和企业,其中煤炭行业协会主要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规定煤炭的最低保护价,在保护价前提下煤炭价格形成主要由企业自行决定。煤炭企业的定价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完全市场价,主要存在于地方的个别中小型煤矿企业和没有固定客户的企业中;另一种是个别企业自行定价,主要是一些具有固定客户的企业,如某国有煤矿,其主要的客户是属于同一总部集团的其它公司,因此其价格并不随市场变化而出现大的波动。总的来说,目前鄂尔多斯地区煤炭价格形成机制主要以完全市场价为主。

2.收益分配情况。我国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利益分配的主体主要有国家、富有管理权的国务院委托下的市县一级政府、开发企业、矿区居民及开采过程中使用的要素收益,具体的收益分配情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宏观方面,2007年鄂尔多斯煤炭行业(其中95%以上为煤炭开采行业)总的增加值为254.97亿元,其中上缴政府各种税费合计82.11亿元,企业实现利润147亿元,直接从事煤炭开采行业职工3万人,平均工资为45327元,合计职工收入为13.6亿元,企业实现利润、政府税费收入和职工工资性收入占煤炭行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7.65%、32.2%和5.33%,企业和政府具有相对高的收益。从税费分配情况看,在收入完全归当地政府的资源税、各种费用(目前主要包括安全费、水土保持治理费、人力资本积累金等8项费用,其中生态环境恢复补偿金主要由企业自收自支)及地方煤炭企业上缴的营业税中,资源开采地旗县

或乡镇获得部分相对很少;同时,这些地区承载着尤为繁重的诸如矿区矛盾协调化解压力、矿区居民诉求压力、矿区生态环境整治压力和矿区社会负重发展压力等重担。

3.资源配置情况。矿产资源配置方式主要依据不同的资源而定,对于非煤炭类资源主要是采用招、拍、挂的形式;对于煤炭资源主要是以协议配置的方式进行,协议配置主要在市一级或省一级进行,配置条件主要有单井产能和就地转化率两方面规定,其中单井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就地转化方面规定煤炭就地转化率最低不得低于50%,煤-电为100%,煤化工75%,其他必须达到50%。

4.资源管理方面。目前矿产资源开采管理的主体为鄂尔多斯市和县一级政府,在实际的运作中,政府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回采率和资源有偿使用两方面。回采率主要执行的是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政发〔2005〕210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实施办法(试行)》规定的最低30%的回采率标准;资源有偿使用主要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深化矿业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意见的通知》(内政发〔2003〕343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能源重化工业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优化配置意见》(内政字〔2004〕436号)有关文件的要求,从新置煤炭资源、矿业权变更和延续、探矿权审批、已关闭煤矿矿业权重置等方面对煤炭有偿使用提出了具体的规定。

二、存在的问题

从本次调研中反映的问题看,利益分配不均已成为所有问题和矛盾的焦点,改革现行的资源利益和分配制度,建立新型的资源利益体系已成为当地大多数人的共识,同时在矿产资源开发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也存在一定不完善的方面,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矿产资源开采业整体对地方贡献作用比较小

作为全民所有的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国家通过税收等调节手段收取大部分收益用于全体国民福利的改善和提高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同时矿产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普遍的稀缺性,在其价格上涨和主要外部性由地方承担的大背景下,应适当强化其开发过程中对地方的贡献。但从本次调研中发现,矿产资源开采业整体对地方贡献作用比较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地方在矿产资源转化增值中受益较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促进资源多次转化增值是提升煤炭产业社会贡献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006年鄂尔多斯政府就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煤炭开采企业必须达到最低50%的就地转化率,但在实际的调研中发现该地区煤炭资源仍然主要以外销为主,真正用于煤炭就地转化增值的比例很小。2008年全市煤化工行业设计煤炭转化能力1160万吨/年,而全年实际转化煤炭仅为480万吨,不到煤炭设计转化能力的43%,实际转化煤炭占全年煤炭生产量比重仅为1.85%,而全年外运量达到18200万吨,所占比重高达70%。

2.同区外煤炭省市相比较税费比较低。合理的税费是增强地方可支配财政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调节手段,但同区外煤炭大省相比较,鄂尔多斯整体税费水平较低。一方面煤炭开采中的资源税整体水平比较低。2008年煤炭的资源税为3.2元/吨,而同时期河南、山东的征收标准分别为4元/吨和3.6元/吨,即使按照山东的标准计征,全年仅资源税一项就少征9.36亿元,占鄂尔多斯全年财政收入比例为12.15%;另一方面调节煤炭生产和促进地区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费用比例也比较小,2008年鄂尔多斯对煤炭开采企业征收的各项费用总计为11.24元/

吨,而山西省对对外运煤增收的“可持续发展基金”一项就高达15元/吨左右,因此效仿山西省的做法,即使在原有的费用基础上对外运煤加征2-3元/吨的煤炭专项调节基金,也可增加当地可支配财政收入3.6-5.4亿元,占2008年全年财政收入比重达到5%左右。

3.存在部分利益外流现象。煤炭属于国有资源,但对个别人来说煤炭价格疲软或持续上涨是摄取国家利益的最好时机,通过非法转让和开采可获得巨大的利益;一方面煤炭价格疲软时,个别小矿可以不通过合法手续进行开采权的转让,而中间并不需要缴纳相应的交易税及矿业权有偿转让费用,使得地方利益有很大部分流向了非法转让的个体,根据当地人介绍,个别人在煤炭价格疲软时以几万元的价格获得矿业权,在价格上涨时转手以高于转入价的百倍甚至千倍转手出让,中间获取了巨额利润;另一方面,在个别时期(尤其是近几年高企的煤炭价格)刺激了地方个别能人的神经,非法开采现象时有发生,如2008年煤炭价格高涨时,地方个别人一天挖煤的收入就高达几十万元;此外,个别煤炭生产企业与用煤企业存在协议定价机制,这使得在煤炭价格持续高涨条件下,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价值,煤炭增值部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外流。

(二)利益分配在各相关体之间存在很大矛盾

1.当地政府和中央企业之间。一方面体现在各种费用征收中。在地方制定的各种费用类型中,许多项目是中央企业不执行的。如2008年鄂尔多斯煤炭局和当地政府制定的所有煤炭企业的8项费用合计11.24元/吨,而当地的国有企业仅向当地政府上缴4.7元/吨,许多费用项目在国有企业得不到执行,即使在可执行的费用项目中,当地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别,如2006年开始征收的跨区生态恢复补偿金,当地企业的征收标准为2.0元/吨,而国有企业的标准为1.8元/吨,国有企业与当地企业存在很大区别;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在税收争取方面与国有企业之间也存在很大的矛盾,设在地方的国有煤炭开采企业主要是充当“煤炭生产车间”的角色,而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的营业税、所得税及增值税并不留在当地,按照中央企业只有一个法人的企业治理现状要求要上缴到企业所在地总部,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收益地方基本无从获益;同时从未来形势看,目前国家矿业权分配已基本完成,矿业权要在地方和企业间进行新一轮的配置,在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利益矛盾存在的背景下,双方出于各自利益考虑必然加强对矿业权的争夺。

2.企业与居民之间。一方面煤炭机械化开采对于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具有重大意义,但机械化开采中对地方居民的就业带动比较弱。据介绍大煤矿开采中,直接雇佣的劳动力人员仅为传统煤矿的3%,2008年鄂尔多斯全市煤炭产业实现增加值254.97亿元,而其中的职工收入占增加值的比重仅为5%左右,煤炭开采业的富民作用比较弱;另一方面,资源开发区居民不得不承受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物价上涨等外部性影响。随着煤炭开采企业开采力度的加大,矿区许多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塌陷,虽然大多数企业对塌陷区进行了一定治理,并对塌陷区居民给予一定的补偿和安置处理,但这些措施仅限于采矿区,而对于相邻矿区同样面临耕地、水污染居民的补偿根本没有或少之甚少,引发了许多居民的不满;同时,随着矿区开采业的发展地区物价也会随之高涨,高物价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损害了当地居民的利益。

3.资源开采地政府之间。资源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同时资源开采中带来的各种负外部性在短期内主要由所在地承受。因此,加强对资源开采地区的治理投入等方面的投入就显的尤为紧迫和重要,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在各种

税费的收入分配中,当地政府分配给矿区所在地的乡镇或村的部分很少。如2008年鄂尔多斯政府收取的煤炭开采行业税收中,所得税95%都上缴鄂尔多斯政府,只有10%左右的比例留在矿区;在中央返还25%的增值税主要在自治区、鄂尔多斯及矿区所在政府进行分配,此外资源税收入也主要在自治区与鄂尔多斯市共同分成,这样总体留给矿区的部分就非常小。

(三)政策执行和制定方面存在不完善

首先对非法开采资源方面的监督仍然存在漏洞。为加快资源整合,鄂尔多斯政府加大了对现有煤矿资源、已关闭矿井剩余资源和零星边角资源的整合力度,矿井数量由2005年的552座减少到目前的276座,但受巨大利益刺激,在个别时期(如春节期间)仍然存在非法开采资源的行为;其次,在对矿业权配置中条件执行方面的监督存在不完善的方面。如在鄂尔多斯煤炭资源配置的条件之一是企业煤炭就地转化率必须达到最低50%的要求,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加工转化项目并不能达到此要求,对此当地政府也没有具体的监督措施或对策;此外,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中央和政府之间政策不统一的现象。如在煤炭资源配置条件中,国家的规定是“先配资源后配项目”,而当地政府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要求是“先有转化项目后配资源”,政策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统一。

三、促进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完善矿业权管理体制,从而实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使矿业权的取得成本、环境成本等在矿产资源收益分配中得到完全体现,是调节中央与地方、地方政府与矿产资源开发所在地及企业与当地居民利益分配的核心。基于此,针对调研地区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市场化改革步伐

在现有国家矿业权分配完毕的基础上,建议按照(内政发〔2005〕210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实施办法(试行)》办法,加快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化改革步伐。一要转变当前的协议配置形式,在重点考虑煤炭转化增值的前提下,逐步推行矿业权取得和使用中的“招、拍、挂”的市场出让方式;二要加强对已取得矿业权的企业进行全面清查和整顿,对无偿取得国家矿业权的企业要进行重新评估,并按照协议价格补缴矿业权价款;三要加强对矿业储量、利用年限及利用效率方面的研究,并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矿产品供求关系,尽快制定动态的补偿机制,促进矿产资源的收益分配合理化和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二)建议尽快开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以及利用会带来生态和环境的负外部性,其实质是对公共物品性质的生态与环境资源的消耗,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建议借鉴山西省做法,在充分实现矿产资源价值基础上,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对自治区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征收的批复,通过征收可持续发展基金来使生态环境成本内在化,一方面提高煤炭就地转化增值能力,提高煤炭产业对地方的贡献水平;另一方面将收取基金专项用于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技术研发、公共设施建设、社会发展、替代产业发展等方面,并从政策方面适当加强对资源开发地区倾斜,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所在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积极探索煤炭流通体制改革

近年来,在政府主导的煤炭订货会体制下,我区煤炭往往以低于市场价格向外输出煤炭。如2008年煤炭坑口价为90-100元/吨,运往外地销售煤炭平均利润在150-200元/吨,而我区外运煤炭的比例高达80%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造

成了地方利益的流失,全国煤炭订货会的淡化为占全国煤炭产量18%的我区转变煤炭利益流失创造了重要机遇。因此积极探索煤炭流通体制改革,改变长期的煤炭行业利益外流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全国(或区域性)煤炭市场在我区的设立,提高煤炭大省在煤炭产供销方面一定的发言权;另一方面创新煤炭营销策略,鼓励大型煤炭企业通过控股、联合等方式培育煤炭物流“旗舰型”企业,提高区域煤炭市场的集中度,从而实现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真正维护地方经济利益。

(四)强化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管

篇8:内蒙古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1. 人力资源管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人力资源是存在于人的体能、知识、技能等载体的经济资源, 是企业创造利润的主要源泉, 是一种可以无限开发的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 对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 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匹配, 并对人的思想、心理、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 使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以实现组织目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一个人力资源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及有效开发的过程。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 人力资源已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的核心。

2. 加强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是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顺应形势加快发展的根本要求。

伴随着2003年新一轮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产权改革不断深化, 法人治理不断健全, 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经营效益不断提高, 资产质量不断改善, 科技手段不断增强, 服务功能日益完善, 综合实力跃居全区同行业前列。但由于历史原因,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及人才队伍建设一直相对滞后, 员工队伍总量偏大, 年龄、知识结构老化, 综合素质不高, 竞争力不强。在改革发展新阶段, 人力资源已成为推动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特别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入, 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人力资源已成为各金融机构竞争的核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是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增强市场竞争力,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当前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面对新的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制约发展的因素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员工队伍总量偏大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并存, 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

农村信用社多年以来准入退出渠道不畅, 员工总量偏大, 新老更替缓慢, 人员配置不尽合理, 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管理岗位人数偏大, 一线人员紧缺。截至2012年末, 在岗员工总数28800, 其中管理岗位人员8143人, 占比28.2%。二是部分一线人员年龄、知识结构老化, 不能适应岗位要求, 增加人员需求压力。三是高素质专业研发人才匮乏, 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 员工队伍整体竞争力不强。

2. 后备干部数量不足与高层次管理人才短缺的矛盾并存, 高层次管理人才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不完善等原因, 旗县级法人机构后备干部培养储备不足, 高管人员断档, 难以适应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同时现有高管人员经营管理理念陈旧, 开拓创新意识不强, 多数靠经验管理, 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高。高管人员中具备现代企业管理和金融理论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匮乏, 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对高管人才的要求。

3. 金融服务广覆盖的要求与机构网点布局不合理的矛盾并存, 机构网点布局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 承担着服务“三农三牧”的重任, 我区地域辽阔, 服务范围广, 服务对象分散, 且承担着金融空白地区的服务, 经营成本高。同时市 (县) 区内机构网点布局不尽合理, 县域之间、区域之间缺乏合理规划和整合, 内部竞争的现象和“门对门”、“背靠背”的网点依然存在, 增加了内耗和人力、经营成本。

4. 高薪酬与低产出、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并存, 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近年来, 经过几次薪酬制度调整,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工资水平稳步提升, 但逐渐显现出高薪酬与低产出以及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主要是部分旗县级法人机构在执行薪酬制度的过程中, 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薪酬分配机制不灵活, 一味追求高工资, 不能充分发挥绩效薪酬的激励作用, 严重影响了职工的工作心态和信用社的正常发展。同时缺乏对未来发展形势的预判和对信用社发展的长远规划, 短期行为严重, 风险防控意识淡薄,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5.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与科技手段落后的矛盾并存, 科技手段落后的矛盾更加突出。

农村信用社多年来几经变革, 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 程序欠规范, 基础工作薄弱。目前, 科技手段落后又日益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制约因素。尽快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已成为加强和提高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

三、加强和完善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按照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未来几年人力资源工作要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推进实施人才兴社、人才强社战略, 着力优化员工队伍结构、创新用工管理和干部选用机制, 建立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 加快新老更替步伐, 进一步优化员工队伍结构。

按照“控制总量, 调优结构”的要求, 做好旗县级法人机构“三定”和动态管理。进一步优化岗位设置, 调整管理人员与一线人员比例, 实现效益最大化。加强员工退出机制建设, 探索员工身份置换、一次性经济补偿解除劳动合同等新老更替方式。进一步完善《员工持证上岗考试、考核管理办法》, 严格考试考核, 真正实现优胜劣汰和人员优化。继续推行非业务岗位人员劳务外包, 合理控制人力成本。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 增强员工队伍竞争实力。

2. 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加大干部选拔使用力度, 重点充实选配一批具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年轻干部, 提高领导班子队伍的整体活力。创新后备干部培养选拔机制, 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后备干部, 采取“上挂下派”等方式培养锻炼, 加快人才选拔培养进程。推行高管人员公开招聘和竞聘, 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 广泛吸纳有金融从业经历、综合素质高的金融管理人才, 提高干部队伍整体实力。尝试实行高管人员差额选聘制度, 改革选人用人机制,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3. 加强市场战略布局规划, 进一步优化整合机构网点。

加强市场竞争意识, 全面实施市场战略规划,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科学论证, 合理布局, 抢占市场和先机, 逐步构建规范、合理、高效和有竞争力的机构网点体系。按照保本经营、服务“三农”的原则, 开展机构网点优化整合, 对现有营业网点通过升格、降格、撤并以及重组进行全面整合。按照业务需要、内部控制、制约制衡以及保障经营安全的原则, 深入进行岗位分析, 实现机构的精简高效, 提高机构的整体运转效率。

4. 加快薪酬激励机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薪酬分配制度。

坚持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协调的原则, 加快构建以效益为核心, 管理为标准, 绩效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试行绩效薪酬延期发放制度, 对高管人员及重要岗位员工绩效薪酬实行延期支付。推行员工企业忠诚基金制度, 建立企业忠诚基金, 提高员工忠诚度。探索、创新激励方式, 建立高管人员长效激励机制, 实行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机制, 激发高管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建立薪酬正常调整机制, 健全对员工普调、奖调、特调等薪酬调整机制, 充分发挥薪酬分配的正向激励作用。

5.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 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对相关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和补充制定。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等机制。规范人事档案管理, 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实干部交流、岗位轮换、亲属回避以及强制休假四项制度, 建立定期汇报制, 加强非现场检查指导。加快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再造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摘要:近年来,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恪守服务“三农”宗旨, 开拓创新, 奋力拼搏, 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就。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日益面临新的困难和问题。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 是制约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进一步夯实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加强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上一篇:金翼读书报告下一篇:记人叙事作文500字初中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