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2024-05-09

学校体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共14篇)

篇1:学校体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学校体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一、主管校长:于永洋

二、领导小组:

组长:李学文

成员:孟凡智李素荣

三、总 教 练:孟凡智

四、教 练 员:

李素荣

吴俊华

李学文

吴俊华淄河中学2012.9

篇2:学校体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一、主管校长:于永洋

二、领导小组:

篇3:学校体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一、优异中层领导必须要有忧患意识

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在当前的学校管理中, 中层领导的忧患意识也是学校得以平稳发展的有力保证, 在学校建设的平稳阶段忧患意识尤为重要。忧患意识的实质就是由“居危思危”到“居安思危”, 而不再是患得患失。中层领导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就表明中层领导对学校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 关心学校的现状: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状况;担心学校的未来:生源、师资流动、学校持续发展前景。只有在这种有备的心境之下, 中层领导才能在短暂的失败中及时吸取教训, 在努力获得的成功中及时反思不足, 在顺境中及早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以居安能思危的心态迎接在学校管理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我想即便问题出现那也是有备而战, 战无不胜。

二、优异中层领导必须要有合作意识

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资料表明:在世界公司500强中, 80%以上的公司都在倡导团队工作方式。在学校管理中有的是需要团队合作的部门, 教务处、德育处、年级部等, 而学校里有的中层领导既是教务处领导又是年级部领导, 这样交叉式的组织管理结构, 就需要我们形成网络式的合作模式, 如果缺乏合作意识那学校管理就会四分五裂。因此为了达到学校管理的有效果 (Effectiveness) 和有效率 (Efficiency) , 中层领导必须要具备合作意识, 才能使处于各团队中的每位领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使各处室或各部门发挥最高的能效, 使高效率的团队精神成为学校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同样大家都知道酒和污水的定律:即如果把一勺酒倒进一桶污水中, 我们得到的是一桶污水;而如果把一勺污水倒进一桶酒中, 我们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因此每一位中层领导都不能成为倒进一桶酒的那一勺污水, 我们的合作必须是坦荡的、真诚的、相互信任的, 这样学校管理工作才会在中层领导的合作中推向新的高潮。

三、优异中层领导必须要有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我将请他们每天花一小时时间推翻别人的观点, 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件事做起来很难, 但是会有很大的收获”。这就表明我们学校管理中需要中层领导具备创新意识, 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学校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学工作离开创新就会滞后、教育工作离开创新就会陈旧、学校管理离开创新就会被淘汰。因此中层领导要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要高屋建瓴、审时度势、综观全局、开拓创新, 不断启智、不断挖掘寻找适合学校不断发展需求的必要条件, 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发展。

四、优异中层领导必须要有大局意识

中层领导比普通教师站的位置要高一些, 承担的责任要重一些, 所想的事物要多一些, 因此在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在对待学生、对待教师、对待家长等方面都不可缺少大局意识。中层领导具有纵观全局的大局意识是学校稳步提升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具备了大局意识, 中层领导才会在为人、处事、教育、教学、管理等过程中考虑到影响学校美好前景的因素: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综合素质, 家长的社会效应, 学校的社会地位, 学校的社会知名度……这样学校的持续发展势在必然, 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也将与日俱升。我们中层领导就应该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为学校着想, 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想学校所需、急学校所需。让我们的中层领导真正具有“不谋万世不足以谋一时, 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的气魄。

五、优异中层领导必须要有奉献意识

美国学者威廉·科恩指出:“领导者的成功取决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别人获得成功。……必须放弃自己的一些时间、资源、利益, 以便别人能够成功。……做别人的无私老师和热情的帮助者。”因此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学校美好的未来、为了学校全方位的收获, 我们中层领导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学生需要我们时———毫不犹豫、教师需要我们时———责无旁贷、学校需要我们时———全力以赴;双休日我们会出现在学生宿舍, 寒暑假我们会徘徊于校园, 他人休息的时候我们还想着学校;我们没有因为付出而索取报酬, 我们没有因为付出而忧心忡忡, 我们衣带渐宽终不悔, 反而因为付出我们收获了:学生的尊师之情, 教师的崇敬之情, 家长的感激之情……我们中层领导在淡泊名利中继续着我们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激励着每一位中层领导。

优异中层具备了上述五种意识, 一方面是要在工作中引领自己, 使自己的领导工作不仅能做得出色更能体现独到的水平;另一方面是要用自己去影响周围的教师和学生, 让他们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相应的素养。当然具备五种意识离真正的“优异”还有一些距离, 为此笔者认为以下的四个方面也相当重要。中层领导必须要有高的情商、厚的知识、深的谋虑以及广的胸怀。

专门从事人类行为和脑科学研究的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通过研究发现, 大多数具有很高效率的领导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他们都有很高的情商。情商是成为一个领导者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很高的情商, 一个人即使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敏锐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分析问题能力并能提出无数好主意, 也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为此我们中层领导也要注重自身情商提高, 因为在能正确认识、理解, 妥善管理好自身及他人的情绪时必然能够采取科学、合情、合理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 有效地完成组织目标。

亚里士多德说过, “在一个领域内能够做出合理判断的人是在这个领域里受过训练的人, 而一个能够在总体上作出良好判断的人是在一个诸方面都有所阅历的人”。中层领导的知识储量就如俗话说得好:肚里有知识, 手里钥匙多。因此中层领导必须具备多种知识达到广博, 具备专业知识做到有深度, 这样一来做事既可以减少盲目性又可以提高正确性, 既可以减少被动性又可以提高主动性, 使得中层领导的领导魄力一展无疑。中层领导的知识储量也是领导能够赢得威信的必备条件, 因此每一位中层领导都要竭尽所能不断提高做到博学多识, 厚积薄发的知识储量引领学校向高层次、深层次发展。

中层领导应谋而能断, 多谋善断。“谋”是指中层领导主意要多、点子要多;“断”则是要求领导者要有战略头脑, 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决定问题。通常中层领导在学校管理中处于教育、教学第一线,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若又能独具慧眼识别问题, 并就问题提出真知灼见, 对症下药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 这样学校的管理就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当然中层领导的深谋远虑更应着眼于学校的大局, 也就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够展示中层领导的睿智。

中层领导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度, 能容人、容言、容才、容过。领导者的思想境界、价值水准和道德品质都要高, 要严于律己, 宽厚待人, 大事讲原则, 小事讲风格, 善于团结身边的人, 尤其要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一致、对自己有成见的中层领导、教师甚至学生。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知人善用, 用其所长, 避其所短。要以自己的职责为重, 以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为前提, 真正做到“眼界非常开阔, 胸襟非常宽广”。

学校需要中层领导, 学校更需要优异中层, 为此学校必须培养一支优异中层团队, 让中层领导在学校组织结构中承上启下、承前起后、承点起面。学校组织结构中的要件得到了保障, 学校的管理也就有了保证, 学校也就能够在更广阔的大道上开拓新视野达到新境界。教育与其他部门的区别是因为它面对的是人。从管理哲学上讲, 从邓小平开始, 中国式管理的核心就是一句话:让每个人“为自己干”。让我们本着为自己干的精神驰骋于学校管理的广阔地域上。中层领导要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相信学校因中层领导而精彩, 中层领导因精彩而成功。

摘要:在学校组织结构中, 中层领导是要件, 中层领导的素养是要素。中层领导要真正成为学校的中流砥柱必须具备忧患意识、合作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大局意识以及高的情商、厚的知识、深的谋虑、广的胸怀, 也就是要成为优异中层。

参考文献

[1].张俊杰编著.一生要会用的孙子兵法[M].时事出版社, 1983.

[2].刘建军编著.领导学原理——科学与艺术[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167.

[3].于保政著.领导的资本——领导者成功的核心要件[M].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4.89.

[4].安立志.论“忧患意识”[J].杂文撷英, 2007, (6) :90.

篇4:学校体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一、分布式领导的内涵及特征

1.分布式领导的内涵

分布式领导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90 年代后期,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教育管理理论和学校领导研究的深入,分布式领导的思想逐步受到重视。斯皮兰(James P.Spillance)认为,“分布式领导内含领导者相加和领导实践两个层面,是在特定情境和实践领域中,多个组织层面的领导者交互影响,以增加组织领导的厚度,同时吸收广大员工智慧的过程。”[1]

哈里斯(A.Harris)认为,“分布式领导是发生在组织层面而不是发生在个体层面或小团体层面的活动,不是分析占据领导职位的单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而是整个学校组织。具体到学校,就是让教职工有一定的决策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2]

结合上述对分布式领导的理解,我们认为,分布式领导是处于组织各个层面的领导者在一定的情境范围内相互作用,发挥各自职能,完成不同任务,最终达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它依靠组织内的多层领导资源,指导完成不同规模、不同复杂程度和不同范围内的任务。

2.分布式领导的特征

分布式领导的基本理念是赋权、协作、分享。在这种领导理念的指导下,每个个体在组织中都能发挥各自的智慧,形成一个共同体,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具体来说,分布式领导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注重发挥个体的领导才智

分布式领导尊重个体成员的智慧,认为个体有能力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以前的领导方式过于注重单个或少数领导的才能,个人主义或英雄主义的单一领导思想盛行。分布式领导则认为,所有组织成员都能成为领导者,领导遍布整个组织结构中。在这种领导方式下,个体具有参与决策的权利,在一定的范围内,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决策,并对决策的结果负责。

(2)关注领导行为的情境性

领导者的行为绩效往往与一定的情境相关。情境因素包括组织结构、任务类型、员工特征以及内外部环境等。分布式领导强调领导情境的重要性,认为情境不是领导行为的外部因素,也不是独立于领导行为的因素,而是融合在领导行为中的,是领导实践的构成要素。情境可以促进或制约活动,活动也可以改变情境。日常的领导行为都是在一定情境下发生的,是领导者和员工相互作用的结果。领导者要根据情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在特定的情境中尽可能发挥团队的作用以实现组织目标。

(3)强调团队的合作行动

作为一种领导方式,分布式领导的根本特征在于这种领导是群体的行为,而不是单个人的行为。分布式领导与其他领导方式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一种团队合作行为。团队成员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通过相互间的激励,激发彼此的潜能,完成各自的工作,共同实现组织目标。成员之间彼此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协调,互相学习。在此过程中,人人都是领导者,人人既是为自己工作,更是为他人工作。同时,分布式领导还重视团队内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认为良性的非正式组织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工具,它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维护个体的个性特征,所以,应促进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合作,共同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努力。

二、分布式领导在学校中的具体实践模式

任何理论只有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并得以推广。一些学校管理者在对分布式领导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探讨了其在学校组织领导实践中的具体模式。

1.组建具体的项目团队

组建领导团队是指在有明确的既定任务的前提下,吸收有助于问题解决的相关人员参与,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种方式即项目管理的方式。团队是根据相应的任务临时组建而成的,任务完成后,团队即自然解散。然后,根据新的任务再组建新的团队。这样能调动最需要的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教师和校长共同担任领导职务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与校长共同担任领导职务。教师担任校长的部分职务,履行校长的部分职能。这样有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某方面的优势和特长。比如:一般来说,教师有与家长、学生沟通交流的经验与优势,让教师履行校长的这部分职能,有利于学校与家长、学生的协调,容易得到家长的支持。

3.借鉴企业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制度与规范,这些可以为学校组织管理所借鉴。比如:借鉴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校长、副校长、主任、教师等各种角色分工明确,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任务负责。这样,组织领导就分布于学校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学校就能有效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三、分布式领导对我国学校组织领导变革的启示

分布式领导强调赋权、合作、集体参与,是对原有的集权、控制、个人主义等领导理念的一次变革。它使学校领导模式发生了转变,对我国学校组织领导变革具有启示作用。

1.建立扁平化的学校组织

学校组织的层级越多,其信息传输和反馈的时间就越长,信息滞后和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分布式领导倡导赋权、集体参与,赋予教师更多的权利,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领导。这就需要减少学校的层级结构,建立扁平化组织,使学校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这种组织系统中,由于减少了过多的中间环节,所以层级之间的沟通比较及时,信息在组织内的流动比较顺畅,能较好地保证信息的时效性,有利于组织作出科学的决策。随着层级结构的减少,校长就可以把以前过于集中的权力逐步下放到底层的组织部门,赋予教师与学生相应的权利,积极吸纳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而不是置他们于被支配、被管理的地位。

2.培育学校领导团队

我们反对对校长个人作用的夸大,并不意味着对校长个人作用的否定,而只是希望正确评价校长个人的作用。分布式领导强调分权、合作,它把权力分布于组织的各个层面,每个个体都是其领域的专家。在此视阈下的学校领导不是校长一人,而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团队成员相互鼓励,并努力提高工作业绩。学校里有各种教师专业团队和组织,如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课题组等,这些大大小小的组织的代表应该是领导团队的成员。

校长应该学会培育学校的领导团队,并在领导团队中起核心作用。“努力把教职工培养成他们各自工作范围内的领导者,是校长的重要职责;校长应当是领导者的领导者,而不是单打独斗的‘英雄’。”[3]

3.转变学校领导方式

已往,校长大多对学校事务进行全程式的管理,这样,校长往往为学校日常行政事务所累,没有多少时间规划学校的发展,这也是校长权力过分集中的表现。分布式领导为学校领导提供了新的范式。在此理念指导下,校长应注重学校共同愿景的形成,确立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学校的共同愿景应该是清晰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并且要为教师所内化。同时,校长应该树立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理念,为教师的成长和进步搭建平台。校长要勇于赋权给教师,使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规划和决策。

4.构建合作型的组织文化

学校组织文化内在地支撑着学校组织的发展,是学校组织领导的重要内容。分布式领导强调集体参与,将权力赋予学校内的正式与非正式组织,赋予教师和学生,形成一种合作型的组织文化。这种合作型的组织文化应该包括高效的组织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性化的制度、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等。在分布式领导的理念下,学校组织不再是一种机械的、僵化的结构,而是一个有共同愿景支撑的、不断完善的系统。在学校组织内部,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信任与互助的人际关系。学校制度不再是教条、刻板的规范,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引导、激励教师和学生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学校发展。在这样一种学校组织氛围中,教师逐步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自愿为组织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S p i l l a n c e , J . P . , H a l v e r s o n , R . a n dDiamond,J.B.(2001).Investigating SchoolLeadership Practice:AD istributedPerspective,Education Researcher,vol.30(3),p23-28.

[2]Harris,A.Distributed LeadershipinSchools:Leadingor Misleading?http://www.shuac.uk/bemas,2002,10-25.

[3] 冯大鸣.试论校长负责制的重构与再造[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

篇5:学校安全工作管理组织机构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华

副组长付国文

组员何光辉 李永强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全面策划学校安全工作保证学校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为零。

2、将安全工作进行分解保证资源的配置明确各自的职责并督促落实。

3、保证安全工作处于受控状态。

4、制定监测措施和反馈机制使得安全工作能够持续改进。

交通安全小组 组长效作得 组员韩丽李永生

交通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走读学生就学往返路途、住校学生双休日回家往返路途和组织学生外出往返路途的交通安全。

2、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普及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教育小学生在就学往返途中,要在安全地带行走,幼儿上学要由家长或其它成年人到指定地点接送。

4、主动要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联系。

5、加强对学生乘坐本校车辆的管理和安全检查及时检查排除车辆隐患组织学生外出参加活动需租用车辆时,学校必须与出租单位或个人签订“安全行车协议书”。

6、不得租用车况不良或无牌证车辆,不得租乘无照人员驾驶的车辆。

7、加强对学生进行预防雷电、山洪爆发、山体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知识的教育。

运动安全小组组长寇喜平组员张锋 赵海龙运动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学生在参加各种运动时的安全。

2、重视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并制定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

3、强化对体育教学、运动会、课间活动、课外活动等体育运动的管理教师要按教学要求向学生介绍体育运动安全知识

4、在组织学生开展剧烈体育竞赛时,应事先进行身体检查,严禁身体不适者参加。

5、应经常检查体育设施、器材的完好情况,发现隐患要立即维修或停止使用。体育娱乐设施要在有教师组织和看护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并切实做好安全防护。

劳动安全小组组长李永强副组长班主任组员各班班长 劳动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组织学生在参加劳动技能训练、学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勤工俭学等各种形式劳动中的安全。

2、学校在组织师生参加劳动技能训练、学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勤工俭学等劳动时,要加强劳动安全教育,教师要搞好组织工作,讲明注意事项,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3、不得组织学生参与接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的劳动和容易造成学

生被砸、落水、跌落等其它危险性劳动。

活动安全小组组长寇喜平副组长班主任组员各班班长

活动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春游、外出参观、勤工俭学等集体活动中的安全。

2、学校各部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履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3、组织学生集体性外出活动,必须报经校长批准,学校及时报经上级主管

部门批准。

4、各种外出活动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周密组织,精心安排,制定

安全预案,并指派人员勘察活动场所,并有领导和教师带队。必要时要为学生办

理保险。

5、凡不安全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场所,不得组织学生前往。

6、学生乘坐车辆不得超载、超速,要确保乘车安全。

7、不得组织学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各种社会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

加各种商业庆典、婚丧礼仪等活动,不得组织参加超越学生年龄、生理和自我保

护能力范围以外的各类活动。

饮食卫生安全小组 组长李永强 副组长值周教师 组员各班班主任

饮食安全小组职责

1、加强后勤和食堂管理。确保师生在校内食堂就餐、饮水、加餐等饮食卫

生安全。

2、学校饮管人员必须持有体检合格证,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定期进行身体

检查,上班必须穿着工作服,并保持整洁。

3、要建立食物采购和验收制度,采购人员要懂得食品卫生知识,对采购供

方要按规定进行评价,索取其合格证件并保存备查。不买腐烂变质食物,不买无

照商贩出售的食品。

4、确保食物储存安全和饮用水安全。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5、未经上级部门和学校批准,不得组织学生食用加碘加钙和碘钙制品及其

它药品。

6、要加强师生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不得组织学生到有传染病场所开展活动

发现传染病必须进行隔离及时救治。

消防安全小组 组长何光辉 副组长张锋组员李永生 丁万余

消防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学校在用火、用电、用油、使用煤气等方面的消防安全。

2、搞好教育师生注意安全用电、用火、用油、用气、使用煤炉,建立健全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普及消防常识和自救知识。严禁师生私自用电、用火、用油、用气。

3、学校要根据消防法规的要求,加强校内消防安全管理,坚持“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经常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发现各类火险隐患,要及时妥善处理

严防人为因素和管理不当引发火灾。

4、不得组织中小学参加扑救山林火灾和其它火灾。

5、校发生火灾要及时组织学生疏散。

马泉学校

篇6: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组织机构

长:梁洪(校长)

职责: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副组长:王海金(副校长)

责:具体负责学校的交通安全工作。

副组长:杨静文

责:具体负责交通后勤保障。

成员:刘德双

职责:师生交通安全教育、学校交通安全计划制定等。

成员:闵祥宝

杨淑香

职责:具体负责学生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提高师生交通安全防护意识。

成员:全体班主任

篇7:学校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及各自职责

学校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及各自职责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周帮兵

副组长:周海林(全镇各校安全)汪治(中心小学)

组员:刘爱荣 陈恩华 张景龙 王磊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全面策划学校安全工作,保证学校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为零。

2、将安全工作进行分解,保证资源的配置,明确各自的职责并督促落实。

3、保证安全工作处于受控状态。

4、制定监测措施和反馈机制,使得安全工作能够持续改进。

交通安全小组

组长:汪治副组长:曹振坤组员:韩东虎 周新军

交通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走读学生就学往返路途、住校学生双休日回家往返路途和组织学生外出往返路途的交通安全。

2、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普及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教育小学生在就学往返途中,要在安全地带行走;幼儿上学要由家长或其它成年人到指定地点接送。

4、主动要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联系,在学校门口两侧各200米处,设置车辆慢行标志牌。

5、加强对学生乘坐本校车辆的管理和安全检查,及时检查排除车辆隐患;组织学生外出参加活动需租用车辆时,学校必须与出租单位或个人签订“安全行车协议书”。

6、不得租用车况不良或无牌证车辆,不得租乘无照人员驾驶的车辆。

7、加强对学生进行预防雷电,山洪爆发、山体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知识的教育。运动安全小组

组长:汪治副组长:曹振坤组员:杨瑾瑜

运动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学生在参加各种运动时的安全。

2、重视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并制定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

3、强化对体育教学、运动会、课间活动、课外活动等体育运动的管理,教师要按教学要求向学生介绍体育运动安全知识;

4、在组织学生开展剧烈体育竞赛时,应事先进行身体检查,严禁身体不适者参加;

5、应经常检查体育设施、器材的完好情况,发现隐患要立即维修或停止使用。体育娱乐设施要在有教师组织和看护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并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劳动安全小组

组长:张景龙副组长:蒋贻合组员:各班主任

劳动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组织学生在参加劳动技能训练、学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勤工俭学等各种形

式劳动中的安全。

2、学校在组织师生参加劳动技能训练,学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勤工俭学等劳动时,要加强劳动安全教育,教师要搞好组织工作,讲明注意事项,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3、不得组织学生参与接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的劳动和容易造成学生被砸、落水、跌落等其它危险性劳动。

活动安全小组

组长:汪治 副组长:张景龙 组员:韩东虎曹振坤

活动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春游、外出参观、勤工俭学等集体活动中的安全。

2、学校各部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履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3、组织学生集体性外出活动,必须报经校长批准,学校及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4、各种外出活动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周密组织,精心安排,制定安全预案,并指派人员勘察活动场所,并有领导和教师带队。必要时要为学生办理保险。

5、凡不安全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场所,不得组织学生前往。

6、学生乘坐车辆不得超载、超速,要确保乘车安全。

7、不得组织学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各种社会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商业庆典、婚丧礼仪等活动;不得组织参加超越学生年龄、生理和自我保护能力范围以外的各类活动。

饮食安全小组

组长:张景龙 副组长:蒋贻合 组员:各班班主任

饮食安全小组职责:

1、加强后勤和食堂管理。确保师生在校内食堂就餐、饮水、加餐等饮食卫生安全。

2、学校饮管人员必须持有体检合格证,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上班必须穿着工作服,并保持整洁。

3、要建立食物采购和验收制度,采购人员要懂得食品卫生知识,对采购供方要按规定进行评价,索取其合格证件并保存备查。不买腐烂变质食物,不买无照商贩出售的食品。

4、确保食物储存安全和饮用水安全。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5、未经上级部门和学校批准,不得组织学生食用加碘加钙和碘钙制品及其它药品。

6、要加强师生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不得组织学生到有传染病场所开展活动,发现传染病必须进行隔离,及时救治。

教学实验安全小组

组长:杨瑾瑜副组长:高小翠组员:陈永刚

教学实验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教学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操作的安全。

2、要加强教学实验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和危险物品的保管。

3、实验室要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和实验室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防范措施,设置防火、防毒、防触电、防人体腐蚀等必备设施。

4、对易燃、易爆、放射、剧毒等危险物品要按照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的规定,单独存放,严格管理。

建筑安全小组

组长:张景龙 副组长:蒋贻合组员:曹振坤

建筑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校舍建筑、体育场馆和其它设施的使用和建设中的安全。

2、学校的教学、生活、活动等建筑与设施,要布局合理、坚固耐用,符合安全要求和

质量标准。

3、新建校舍必须严格依据《建筑法》及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由具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4、要明确职责,定期对现有校舍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发现隐患要及时排除。

5、不得使用危房及其它危险设施。

消防安全小组

组长:汪治副组长:张景龙组员:蒋贻合曹振坤 周新军

消防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学校在用火、用电、用油、使用煤气等方面的消防安全。

2、搞好教育师生注意安全用电、用火、用油、用气、使用煤炉,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普及消防常识和自救知识。严禁师生私自用电、用火、用油、用气。

3、学校要根据消防法规的要求,加强校内消防安全管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经常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发现各类火险隐患,要及时妥善处理,严防人为因素和管理不当引发火灾。

4、不得组织中小学参加扑救山林火灾和其它火灾。

5、学校发生火灾要及时组织学生疏散。

管理失当安全小组

组长:周帮兵副组长:汪治组员:所有班主任

管理失当安全小组职责

1、防止在教育教学中,因管理失当造成师生人身伤害等方面的问题发生。

2、加强对教职工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科学施教的教育。

3、严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防止因管理失当,造成学生自杀、误伤及其它意外伤害,给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深入班级,了解管理状况,及时化解矛盾,预防管理失当事件的发生。

治安安全小组

组长:汪治 副组长:曹振坤组员:周新军

治安安全小组职责

1、要切实加强校内治安管理,确保学校治安安全。

2、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校规校纪教育,严防教职工伤害学生和学生之间因打架斗殴致死、致伤案件的发生。

3、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的安全保卫制度。

4、要健全保卫机构和队伍,强化综合治理;选派称职的专门保卫人员。层层监督、加强教职工轮流值班。

5、加强对校园周边治安的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治安防范体系。

6、对到学校打架斗殴、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扰乱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或破坏校舍、场地及其它财产的不法分子,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并请求依法处理。

7、加强对学校安全与治安工作的综合治理,减少治安隐患。

湘河镇中心小学

篇8:学校体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2013年1月9日报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于2013年举办一场国际研讨会, 届时将有来自10个国家的20名专家出席会议, 共同商讨为期4年的促进10, 000名校长专业发展的教科文组织领导方案。

据悉, 此次研讨会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10, 000名校长领导力计划”框架下组织实施的, 该计划由教科文组织与瓦尔基环球教育基金会 (the Varkey GEMS Foundation) 合作运行。瓦尔基环球教育基金会是一个非营利机构, 旨在提高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水平, 它不仅通过提供奖学金和建立学校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教育的能力, 而且还通过提供“领导力发展”、“教师有效性”、“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提高教师和学校领导者的知识和技能。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指出:“所有的研究已表明, 支持学校校长和领导的专业发展, 是任何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文化转型成功的关键。”确认、吸引、留住、支持优秀人才从教一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部分, 因此“10, 000名校长领导力计划”的目标就是培训学校领导者如何“确认、吸引、留住、支持有才能的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该计划有助于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三大困境:优质师资培训不足;只重视在职培训而非持续的专业发展;过时的培训教材。据悉, “10, 000名校长领导力计划”首先将在加纳、印度和肯尼亚进行试点。

篇9:学校后规模时期的组织机构变革

关键词:学校规模 组织机构 年级工作部制 主任工作室制

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城镇学校快速扩张、超负荷运行。“超大班额”、“超大规模”在许多地方已成为教育重要的甚至是主导的存在形态。大规模学校的出现,已造成城镇教育的资源短缺、质量下降、区域教育责权不对称等问题[1]。虽然智者建言,随着新型城镇化高潮即将到来,不能再走学校大规模的老路,但既成事实的大规模学校如何避免质量下降且应争取质量提升的问题不容回避。在解答这一问题的诸多因素中,如何处理后规模时期学校的组织机构变革,是带有源头性质的问题。

一、学校后规模时期组织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对于学校规模的快速扩张和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来说,学校组织变革的步伐较为缓慢,不少学校即使处在后规模时期的学校组织变革中还局限在修修补补上,如改变原有机构的名称或新增一些机构等,实质性的变革相对不足,致使学校管理的这一源头要件仍较虚弱。

1.层级关系复杂

学校组织机构设计一般包括部门设计、层级设计、关联设计、流程设计、制度设计和人员匹配等多个方面,而部门及其关联设计的滞后则是目前大规模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当然,随着校长办学自主权(如自主“组阁”权)的逐渐获得、课程改革(如学生特色化多元化发展)的逐步推进、社会对教育参与度(如社区居民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逐渐加大、基于网络的开放教育(如知名学校向薄弱学校提供资源)迅速发展等,一些学校尤其是大规模学校也都在对传统的处室等进行形式上的增删和职能上的调整,且大都体现出“大处着想、小处着手、循序渐进、稳妥实施”的要旨[2],但从多数大规模学校重点机构的设计状态来看,仍显虚弱。学校规模的扩大旋即带来组织层级的增多,如出现了小规模时期所没有的年级组及年级组的“实体化”(成了正式行政机构),传统处室所拥有的职权等受到冲击和挑战。在年级组与处室关系的设计中,出现了从属式(年级组接受处室领导)、平行式(年级组与处室关系平行)、交叉式(相关副校长兼任年级组主任,处室干部兼任年级组副主任)等方式。这些设计的效度如何,固然因为受制于学校历史和现实文化氛围的影响而难作定论,但有一个较为普遍的事实可以基本肯定,即多层级、多交叉所必然带来的关系模糊,必然会妨碍组织运转效能。因此,后规模时期的学校在着意于校干主观“情意”教育(追随发展愿景、悦纳角色意识、善于团结协作、把握执行艺术等)的同时,尚需继续思忖部门及其关联设计的问题。

2.科层色彩较重

绝对否定“工厂模式”、“官僚行政化”在学校组织中存在的合理性,过分夸大“专业取向”管理在学校组织中的作用,都是有悖于实际的。但确实应该认识到,现实学校组织和工厂组织、社会行政组织在本质上的差异,即教育工作本质上是一项更需要热情、更需要创新、更需要奉献的专业性工作[3],为达成教育根本目标,确需把追求较少的科层化和较少的机械性组织作为追求的组织理想。即使是摊子大、班级多、人员多的学校,也不可能例外。从上述大规模学校年级组与处室关系的设计上看,无论是年级组接受处室的领导,还是年级组与处室成平行关系,抑或是其他方式,实质上还都存在着带有明显行政色彩的处室和年级组,且从整体上看,不管谁是命令和被命令、谁是管理和被管理、谁是规范和被规范、谁是检查和被检查,科层性质显然浓厚。仅从相关人员匹配来看,就形成了校长及副校长、处室主任及副主任、年级主任及副主任等多重行政关系,加之可能存在的人员惰性影响,明显会造成决策主体的繁多、信息传达的失畅、执行落实的推诿。尤其是从目前不少大规模学校所采用的“交叉式”科层形式来看,由于是相关副校长兼任年级组主任,处室干部兼任年级组副主任,所处的行政职位和担负的部门职能互相冲突,最终造成处室与年级组责任主体紊乱,组织运转失调。

二、学校后规模时期组织机构变革的主要措施

结构是组织中最为直观和明显的要素,学校组织变革往往始于结构的变革。为了使学校组织朝着自然、开放,侧重于专业性的组织发展,进而减少层级关系,淡化科层色彩,明确层级边界,学校可以首先通过组织层级的扁平化途径实现组织结构的变革[4]。从大规模学校组织机构现存的主要问题看,组织如何“结构”仍是“旧问题”当中的“新问题”。做好部门设计及其关联设计,是当做的课题。一定意义上讲,稳妥的“修补”是合宜的,大胆的“重组”也值得尝试。

1.实施“年级工作部制”

学校在取得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全面统筹、审慎定夺的原则下,精简校长室成员(校长室由校长和一位副校长组成);设立学校“大办公室”(相对于原“办公室”而言),负责学校重大事务、特别事务和日常事务的安排、协调、统筹、服务,配备“大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若干(不设政教处、教务处、教科室、总务处);设立年级工作部,强化年级部在教育、教学、教研、服务等方面的执行职能,配备年级部主任、副主任及年级干事若干。“大办公室”和年级部均对校长室直接负责。另外,根据大规模学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现实需要,设立后勤服务中心,配备一定职数的管理人员,直接对校长或副校长负责。如此以来,学校行政组织机构整体看来好像仍由校长室、处室、年级等单元构成,但其层级关系、成员职数、权责所属等已有相对的“质”的变化,成员精简和职责明确为其主要特征,校长室和“大办公室”处在“上层”,年级部成为实质意义上的“中层”,实体地位更加突出,客观上或能更好地保障学校组织的高效运行[5]。

年级工作部制的设想,有其现实的“倒逼性”。首先是学校在大规模状态下,年级的实体作用不得不着力加强,无论是教育教学一般性事务的处理,还是师生管理上的思想产出及举措呈现,年级都是第一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有人说现在的大规模学校“一个年级就等于一个学校”,即是这个道理。也正是在此种状态下,传统处室逐渐处在了“聋子的耳朵”的尴尬境地,职能作用日渐萎缩。其次是在假定传统处室职能可以强化而不至于萎缩的前提下,处室与年级共存且关系不清,势必使普遍意义上的学校决策层(校长室)、执行层(处室与年级)、技术层(教师)中,仍有处室与年级两个执行层,且这两个层次的职位职能关系难以理清。因此,年级部直接向校长室负责,显然可以使事关师生管理方面的信息渠道更为畅通,同时年级部主任参与校长的决策并亲自负责执行,还可以使运转效率大为提升。

2.实施“主任工作室制”

学校以传统处室为基础,依据现实状态及发展目标,废止原有处室名称,将其原属主要职能,分配给相关主任职员,成立以主任职员姓名为标识的工作室(如“××工作室”)。根据主任职员的具体工作能力和工作情趣等,合理划分其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并以适当方式公之于众(如“××工作室”,或负责校务管理,如办理领导交办的事务、行政事务及相关接待、公共关系建设、文秘工作、档案管理、人事劳资管理、会议安排等;或负责课程教务,如课程规划与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教学与考务管理、教学质量检测等;或负责学生指导,如道德指导、生活指导、保健指导、班主任培训、社团指导、招生与就业指导、军训与社会实践指导、家校联系等;或负责教师发展,如师德教育、教师培训、职业规划指导、妇女工作、计生工作等;或负责后勤服务,如校产管理、物业管理、师生生活服务、校园卫生管理、校园安全管理等)。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这些工作室不再是学校的行政组织机构,而是相关行政组织和非行政组织的业务服务单位,学校行政组织机构简化为校长室和年级部,业务服务单位向年级部和校长室负责,接受年级部和校长室的领导和考核。

主任工作室制的设想,是对传统处室职权的“渐变”和“软着陆”。其目的仍在于突出大规模学校年级部的实体地位,同时精简学校行政组织机构层次,提升运转效率。此种调整,既不能理解为是对传统处室职权的简单削弱,也不能理解为是对现实年级职权的一般加强,而是对它们原有职能的重组、原有权利的重订。其中的关键点是,年级更侧重于“管理”,工作室更侧重于“服务”;年级更侧重于“实践”,工作室更侧重于“理论”;年级更侧重于“微观”,工作室更侧重于“宏观”。正视这些职能、职权侧重,做到不生发误解,是避免造成新的矛盾和掣肘的重心所在。而且,工作室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特点,还决定着学校可以根据其现有或拟任“主任”的态度、风格、技能等,灵活安排其工作职责,以兑现“人尽其才”的选人用人法则。总之,年级和工作室都应找准自身的位置,规避心理、认知及行为上的偏颇和狭隘。

三、学校后规模时期组织机构变革的困难和举措

管理学家格林菲尔德认为:“改变组织的结构是很容易的,而要改变人们通过组织表达出来的深刻的认识和目的却是很难的。”可见,组织机构变革要得到广泛深入的支持也很困难。其中的原因,除人们的理论水平和理解能力外,还有他们的利益态度和利益习惯因素。如科层结构是长期客观存在的,一旦要作出某种改变,势必要涉及圈内成员的名义、待遇等问题,他们不愿轻易放弃既已拥有的操控权;组织内部成员往往习惯于在原有的机制上开展工作,变革总让他们感到焦虑,给变革带来了阻力;许多公立学校的机构和干部都是行政化配置,且对应主管部门的相关机构,有行政级别、行政职数的限制,如果改变可能在体制上程序上有一定的障碍和麻烦;目前学校管理事务日趋复杂繁琐,校内、校外、政府、民间等教育因素和非教育因素很多都要面对,有些看似多余的或闲置的部门实际上不可或缺,很难革新[2]。

由此看来,即使是处在后规模时期的学校,其组织机构虽然确需变革,也须考虑内外环境氛围,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和风险担当,尤其要考虑变革数量(变革宽度)和变革程度(变革深度),以及应对能力[6]。为此我们需要做到:第一,主动思考学校组织机构与学校现实和未来发展不适应的因素,结合自身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价值追求,明确组织变革目标和变革动向,未雨绸缪,以系统性、长久性的眼光,探索组织机构变革的套路与方式,尽量避免临时性、补丁式、照搬化的应急变革。第二,坚持人本化的原则和思路,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在组织机构形式变革过程中,追求实质性的变革,把育好、选好、用好机构所需的人作为形式背后的真正内容,切实发挥人力资源在机构组织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三,顺应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做好与主管部门的沟通和校内外舆论宣传,征得政府、社会公众及校内教师或政策或情感的支持,为校内组织机构变革营造适宜氛围。第四,大胆尝试外来有益经验和自身熟虑后的设想,将组织变革视为校本课题加以研究和实践,随时纠偏纠错,探索前行。

参考资料

[1] 2014年两会民进中央提案.城镇化进程中要合理调整学校规模.光明日报,2014-04-08.

[2] 张建斌,焦来宪,严文鑫.学校组织结构变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基础教育参考,2013(10).

[3] 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周坤亮.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9).

[5] 朱彦体.提升中层执行力的组织结构改进及决策授权.教学与管理,2012(8).

[6] 郭文辉.论学校变革的承受能力.基础教育研究,2012(11).

篇10:学校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

组长:学校校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及相关科任教师

二、工作职责:

校长主要职责:

校长是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校长的根本任务是在上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负责地做好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创造能力、体魄健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规,认真执行上级党委、教育行政部门的决议,努力做好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二、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和职工学习研究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三个面向”的要求,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行使对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的统一指挥权,对人事安排的任免权,对师生员工的奖惩权,对经费使用的决定权和对学校重大问题的最后决策权。

三、全面管理学校教育、教学、人事、总务、保卫等各项工作,认真抓好管理过程和基本环节。要经常深入教研组和课堂,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学校实际出发,制订有明确目的、切实可行的学校长期规划和学期、学年工作计划,并采取得力措施组织落实,加强执行计划的督促和检查工作,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

四、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根据学校特点和改革需要,组建灵敏高效的工作指挥系统和反馈系统。按照知人善任的要求,安排好处室主任、学年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教师和职工的工作,实行岗位责任制,确定明确的职责范围,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五、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充分发挥职代会、工会、共青团和学生会的作用。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定期向职代会报告工作,并通过对话、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用主要精力抓好教学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参与教师备课、听课,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要经常参加班会、教研活动和学生的课外活动。

七、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切实抓好教职工的政治、文化、业务的学习和进修。引导教师发扬团结、协作、互尊、互学的精神,培养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教师群体。

全体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职责:

一、热情关怀和爱护学生,负责做好本班德育工作,组织班会和主题班会活动等。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努力使本班形成一个具有尊师守纪、勤奋好学、团结互助、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文明集体。

二、经常与科任老师联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好各门功课,提高学习质量。

三、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加强生活管理,组织和指导本班学生参加文体活动,搞好清洁卫生,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培养学生干部,组织领导班委会的工作,指导本班少先队开展活动。

五、组织和领导本班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公益劳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六、联系学生家有关方面,互通情况,协调步骤,共同搞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七、负责学生的日常思想工作,处理偶发事件。

八、要全面地、经常地考查学生的德智情况,搞好操行评定,对学生的奖惩等事宜提出意见。

篇11:学校体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学校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学校安全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领导要时刻将安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思想。为了切实做好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特成立曲宗小学安全组织机构。各小组工作内容及具体职责如下:

一、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家昌 副组长:角路平

组 员:角春梅 梁建桥 赵保才 李树华 朱文相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领导学校安全工作。

2、指挥处理各类突发安全事故。

3、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4、及时汇报学校安全工作情况。

5、不定期检查校内安全隐患,监督各块整改情况。

6、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角路平任办公室主任,角春梅为安全工作联络员。

二、各类安全小组及职责

(一)、校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 组 长:张家昌

成 员:王建国、王福生、李荣生及各班主任 主要职责:

1、及时向校长和上级部门汇报和报警。

2、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师生人身安全。

3、尽可能减少各类损失。

(二)、防传染病、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汛、防火、防险领导小组

组 长:角路平

成 员:角春梅、梁建桥、朱文相及各班主任及相关教师 主要职责:

1、每月召开安全教育大会。

2、定期开展安全检查。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

3、在危险地带刷写安全警示标语或竖立警示牌。

4、组建应急处置、抢险工作突击队。

5、做好晨午检检查登记的监测和报告、传染病的应急与控制工作。

6、按时上报月安全情况。

7、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8、突发病例的上报。

9、发病学生的应急处理(各成员及班主任)

(三)校园安全保卫、食品卫生、饮水、防火、防电、防毒、防盗、房屋、卫生防疫小组

组 长:梁建桥

成 员:李树华、太永琴、田吉才及各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 主要职责:

1、门卫的日常安全管理。

2、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管理。

3、加强师生财务财产安全教育。

4、外来车辆安全管理。

5、校舍、教学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

6、水源、食具、教室及其他场所卫生消毒工作。

7、校舍防火

(四)、学生集体活动、日常行为、上下楼梯、学生思想、心理辅导及违纪学生安全管理小组

组 长:角路平副组长:角春梅

成 员:值周领导、值周教师及各班主任 主要职责:

1、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管理(各班负责人)。

2、校内外集会安全管理(值周领导和各班主任)。

3、放学、集会学生疏导(值周领导、值周教师)。

4、学生日常行为安全管理。

5、学生心理异常的预防及矫正。

6、学生上下楼梯安全。

7、违纪学生的管理及心理辅导。

8、每天检查教室通风。

注:对上述活动,班主任必须全过程参与安全管理。

(五)、教学安全、意外伤害、三天以上学生请假、特异体质学生管理、特殊天气申请放假的申报小组

组 长:角路平

成 员:朱文相及相关教师 主要职责:

1、教学过程的安全管理。

2、体育训练的安全管理。

3、大型考试的安全管理。

4、特殊体质学生的安全管理。

5、上学期间学生发病的应急处理(朱文相及相关班主任)。

6、学校调课、特殊天气放假申请的起草、上报、学生的安全管理。

7、电教设施安全管理。

8、剧毒、危险化学药品的安全管理。

(六)、教工活动的安全管理 负责人:梁建桥

成 员:李树华 太永琴 朱文相

主要职责:负责各类教工活动的安全管理。

篇12:学校体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机构 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特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其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陈生

常务副组长:王克强李 刚

组员:苏钊(办公室主任)、李志中、杨玉碧、李菊华、杨大琼、党元林、党永正

2013年3月1日

职责及分工

组长职责

1、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学校党支部工作计划,作为党组织“创先争 优”的组成部分。

2、听取关工委工作总结汇报,协同党组织定期研究关工委工作。

3、动员退休教师积极参与“老教育工作者在行动,奉献在社区”活动,组织布置安排、指导落实、总结表彰。

4、协调学校各部门配合、支持关工委开展工作。

5、争取行政支持,提供时间、地点和必要的经费保障。

6、关心支持参与关工委工作的“五老”代表,充分调动他们发挥余热的积极性。

副组长主要职责

1、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具体负责主持关工委的日常工作。

2、具体负责制定和落实关工委工作的计划、活动安排、进行工作总结汇报,整理和完善资料。

3、组织关工委班子成员的学习和工作制度的落实;团结“五老”人员、形成骨干队伍。

4、结合学校实际,突出教育重点,创新思路,形成工作特色和亮点。

办公室主任(在职)职责:

1、负责办公室人事工作和文字工作。

2、不定期对青年教职工的思想、存在问题等向关工委主任通气,需要关工委配合做什么工作,应及时提出要求。

教导处、团队职责:

1、每年新教职工上岗前培训时,事先告知关工委主任或秘书长,以便安排老领导、老教师讲课。培训结束后,对老同志讲课的反映、意见向关工委反馈,以便改进工作;

2、在学生或社团中开展有关政治思想教育、文明道德建设、法制纪律、文化科技活动需要关工委参加配合时,及时与校关工委主任或有关委员联系;

3、配合搞好家长学校的组建和管理;

4、配合社区对学生中比较后进的学生进行重点帮教。

5、校关工委发放奖学金时,协助对享受奖学金的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学生的评选工作。

教师代表及社会人士代表职责:

1、了解掌握各时期学生中突出的思想倾向和问题,请及时告知关工委组长或办公室主任;

2、学校在某种情况下,需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也要及时与校关工委组长或办公室主任;

3、支持并协助办好校报上“关心下一代”专栏,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离退休教师代表职责:

1、通过党总支、离退休党支部经常向老同志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意义,说明关心下一代是老有所为的最佳选择,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对老同志身心健康也有好处;

2、协助动员组织有条件的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

篇13:学校体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最大限度简化流程、缩短时限、提高效率,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将开展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网上办理平台试点工作。这是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将年度验证制度改为基本信息年度报告制度之后, 推出的又一项改革和便民利民的重要举措。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网上办理平台是全国集中、统一的网上办证系统, 充分运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为全国各类组织机构提供方便快捷的组织机构代码网上服务事项。平台开通使用后, 全国各类机构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及其他依法成立的机构, 可以通过登录全国统一的平台, 填报相关信息, 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组织机构代码网络实时赋码、年度基本信息报告、证书办理等相关事项。对于不具备网络条件的地区和不会上网的用户, 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还将继续做好窗口办证服务工作。

目前, 广东、福建等省份代码分中心已做前期探索,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网上办理平台已完成技术准备工作, 将于2015年初开通试点, 2015年下半年在全国全面推广。

篇14:学校体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关键词组织机构代码;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21-0225-01

代码事业在我国已有二十年的历史,在全国代码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代码事业要想更加深入的发展,满足日益快速的发展大中小企业的需求,就面临着严峻且强有力的考验。

1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1)法人基础信息库的确立给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人员带来的挑战。国家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法人库的确立,此项工作量大、面广、技术要求高,进度较为缓慢,其中的主要问题就是代码在法人库中的定位、流程、系统建设和协调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就无法保证法人库建设的正常进行,要代码介入到国家电子政务中去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极大力度把各项繁杂、细致的基础性工作做好,才有可能使得代码事业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新的进展和突破。

2)提高代码的赋码率来满足应用部门的需求。目前,组织机构代码因历史和法律法规执行上的原因受到一定的局限,这是由于国家经济战略的调整,各种经济活动不断的涌现,从而也致使了代码赋码不全的问题出现,制约着代码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要拓宽赋码范围,提高赋码率,不仅是代码工作及时为各应用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基础信息,也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且努力认真的落实。

3)是立法问题。代码事业在发展中一直不断面临种种挑战,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工程建设仍然举步维艰、进展迟缓,最关键、最核心的原因就是组织机构代码至今尚未立法。由于没有法律的保障,部门间利益矛盾难以协调也就成了必然。事实上,随着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确立,相关部委和专家对代码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对其重要性也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对代码还没能立法也感到困惑。为此代码中心一直在坚定信心地全方位努力,将这一很有希望的事情抓紧抓好。

2代码工作必须努力奋斗的几个方面

1)加快法人单位基础的信息库建设的进程。代码工作的生命线在于能否在国家的信息化建设中担当重要角色,如果代码工作被国家的信息化工作边缘化,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不进则退,我们没有更多的考虑和徘徊余地。因此,我们将承受更繁重的工作,更艰巨的任务,在紧迫的时间里,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加强于国信办、编办、工商、税务、民政和统计等部门的协调,在代码工作基础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求大同存小异,把法人库建设的进程推向实质性阶段;②利用专家组等各方力量,进一步做好方案的论证及完善工作,使其既能满足国家电子政务的需求,又能满足代码事业的长久发展;③做好法人库方案实施计划中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做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抓好基础建设、技术装备的配置、软件的开发与系统管理;④做好各级代码管理机构法人库建设的指导与落实,在搞好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出实现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动态化实时管理的关键要素,形成更加完善的法人单位基础分信息库的动态采集维护管理系统;⑤代码中心要尽快完成代码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工作,完成计算机房的扩建与改造;⑥加强对代码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有计划地针对高级管理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地培训,切实为法人库的建设、应用和维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代码立法工作。组织机构代码立法仍是今年一项重要工作,而且是一件只能抓紧不能放松的工作。目前,已有近90%的代码管理机构都有地方法规可依,这为国家代码立法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因为这是一件大有希望的事,所以必须努力去做,早一天出台,我们的工作就早一天步入法制化正轨,法人库的建设就会早日做成,代码就能早日在国家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中站稳脚跟。

3)提高代码库数据质量。应用是代码的生命,而推动代码应用的关键是数据质量。我们讲提高数据质量,不仅是几个应用部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国家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对基础信息的需求,是全面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代码在法人库中的定位向我们提出了挑战,而挑战的核心问题就是数据质量是否能经得起考验,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法人库建成后,代码数据与多个部门的数据可能共置于一个平台,使其更具透明度与可比性,这种资源整合的结果终究会以优质而胜出,以劣质而淘汰,可见代码的数据质量是代码事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此,对代码数据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切不可掉以轻心。

4)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的力度。组织机构代码工作能够得以不断发展,推广应用是生命。法人库建设进程给代码的推广应用工作提出了更艰巨的任务。今年,代码中心一方面要努力抓好法人库建设中与各参与部门的协调工作,另一方面,要继续深化代码在银行、外汇、社会保障、公安车辆管理和质检部门的应用,尤其是要通过与银行和外汇部门的数据核对,核查清理问题数据和沉淀数据。各地方代码管理机构要充分重视此项工作,积极配合国家代码中心做好清查工作,以提高代码数据库信息的整体质量,为各应用部门提供满意的服务。

5)完善个体户赋码。完善个体赋码,是代码在国家经济实现金融监管、税源监控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需求,也是代码拓展自身事业,适应更广泛的应用一个重要环节。今年3月11日总局下发了《关于向个体工商户颁发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对在向个体户赋码中的法律依据、颁证原则和有关注意事项都做了规定,望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既保证赋码的合法性,又要保证应用部门的数据真实性与完整性。个体工商户赋码牵涉的问题较多,政策性又很强,做好了对代码的应用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与推动。因此必须注重二个方面:一是严格政策,在自愿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一定要赋,否则不赋;二是实施代码区段单独管理,杜绝码段混用和重错码现象发生。

6)加大培训力度。国家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给代码工作不断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促使代码工作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包括政策性、技术性、管理性等等。变化是客观存在,只有适应变化才能进步,怎样适应?最根本的还是靠人,没有一批能够适应变化的人,代码工作就没办法做好,几年来不管代码中心还是各地代码管理机构在培训上都做了很多工作,但仍不能满足代码工作的发展要求,代码工作有些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人员素质没能达到要求而产生的,所以,人员加强培养工作一定要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3结语

国家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给代码工作不断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促使代码工作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包括政策性、技术性、管理性等等。变化是客观存在,只有适应变化才能进步,培养一批能够适应变化的人,各地代码管理工作才能获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晓平.提高代码质量.拓宽应用领域[J].学理论,2010,09.

上一篇:机电专业求职个人简历下一篇:社区文化活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