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国产手机广告语

2024-06-27

部分国产手机广告语(通用6篇)

篇1:部分国产手机广告语

南方高科被查封 ,联想到第一个倒下去的易美以及后来接踵而至的熊猫和中科健接连出事,国产手机,迅即处于社会的聚光灯下,也成为了全国民众谈论的热点话题,虽然,大家在很多方面是持批判态度的,

作为手机行业的从业人士,我们没有必要人云亦云地去评论什么。媒体的推波助澜和公众的些许不知情让部分人对国产手机行业的认识不全面、不充分、公正地说也应该不是很客观。

一个产业肯定是有由它的导入期、成长期、高峰期和衰退期组成的生命周期,就跟人的生、老、病、死一样。同样,在一个产业中,也有进进出出者,手机行业是这样,其他行业也是这样。国产手机是这样,国外厂家也是这样。索尼与爱立信的联姻,也是市场所迫,不得已而为之;日系手机的全线溃败,西门子挥泪甩掉手机业务,这些给我们在评价国产手机时,如果能带给我们一些平静的心态,那也就够了。

我们只是国产手机产业链条上数百万从业者中的一员,我们的看法也不是很全面,而且应该说一点也不权威,但我们力求通过事实让大家去辨别。在你说我说大家说的市场环境中,让我们自己多一些理性分析和思考,我们看到的本质,可能和社会上所盛传的或许就会有一些偏差。而,这正是我们写作本书的初衷和目的。

在风雨中走来

没有哪一个行业走得像国产手机这样艰难。

,放眼望去,狼烟四起。而这些“狼”,就是以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为代表的国外品牌巨头。他们当时已经占据了中国手机市场97%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还有国产手机厂商的生存空间吗?在当时当地的条件下,悲观者有之,言弃者有之,不敢涉足者有之,但还是有敢于吃螃蟹者,于是,波导们、TCL们、科健们、夏新们挺着敌人的炮火走过来了。而且是疾步行军,以致于让人大跌眼镜。于是,所谓的“保姆营销”、“精耕营销”,企业老总到县城去一个一个经销商的开拓等营销手段在国产手机阵营中屡屡上演,这种敢为天下先的打拼精神,为国产手机厂家所独创,其他行业也是不能模仿的。

也没有哪个行业能够走得像国产手机这么迅速。

19,在国产手机厂家将起步的时候,经过艰难的打拼,市场占有率也就是3%左右,可以说,在当时整个中国手机版图上,飘扬的都是洋旗,大家用的手机都是利润超过其本身生产成本,并是在本国生产的中外合资的“半洋货”。然而,这种局面在国产手机厂家近似拼命的抢夺下,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底到了8%左右;到底,达到了15%;到底,达到了30%;而到底,令人心跳加快似地超过了50%,在最高峰时达到了57%以上。甚至有人在预测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时,乐观地估计将会达到70%以上,将把洋品牌手机挤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去,国产手机厂家,在江山一片大好的日子里过着滋润的日子。国产手机作为民族产业崛起并被媒体加以重点宣扬的典型产业。

国产手机凭什么

在国产手机取得快速增长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国产手机的营销策略和市场战略也成为了广大观察家探讨的主要焦点。国产手机凭什么能走得这么快?

也许,表象的分析并不重要,我们需要的是深入地分析国产手机在艰难的市场状态下起步的真实状态。

国产手机的快速成长,是国产手机厂家深谙本地化市场策略,采取一系列不同于国外品牌的渠道和营销策略的结果。

在国产手机厂家的起步阶段,你说如果要依靠自身的研发实力研发出来手机再拿到市场上卖,现实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说句不好听的话,等国产手机厂家把手机研发出来了,那么也不用卖手机了,因为到那个时候基本上人人都有手机,而且全部都是国外品牌的手机了,

不说跟现在的飞机市场比,应该可以说跟现在的汽车市场一样,基本上都是洋品牌的天下。在技术研发上,别人就是比我们强,为什么我们不能承认自身的弱势呢?比研发,别人摩托罗拉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比你的全年销售额还高,当你还在为手机外观的设计发愁时,别人已经在进行3G手机的测试了。国产手机自身的研发实力决定了国产手机在当时的市场条件下搞“拿来主义”。

鲁迅早在几十年前就在说“拿来主义”,夏新从韩国拿来了拯救整个企业的A8手机,南方高科也从韩国拿来了当年雄霸CDMA市场的SC9988手机,能为你带来真实的利润才是硬道理。就像大家现在谈论湖南卫视“超级女生”一样,你甭管别人多俗,多么没档次,但它就是火爆,就是赚钱,而且赚得你眼红,本身,市场也只认这个理,幸好国产手机抓住了。所以,在自身研发实力没有壮大之前,“拿来主义”绝对是国产手机崛起的最重要因素。

其次,是在营销策略上的一系列变化也取得了成就。波导的“保姆式”营销它就是取得了效果。如果你有时间到手机销售终端走一趟,你就会有深切地感受,那简直是跟打仗一样,完全是抢顾客。有些推销员在向顾客推销手机时,那简直就像在数快板,讲话速度比标准的新闻联播速度要快得多。别人有能力把经销商和消费者服侍得舒舒服服,这个市场就这样良好地循环起来了。

所以,我们不要对国产手机指责太多,国产手机厂家,也承载了太多的压力。在自身弱小的状态下,如果我们不精心呵护,它随时有可能被湮灭。但值得庆幸的是,在一片置疑声中,国产手机坚强地走过来了。

遭遇滑铁卢困境

易观国际发布的《第二季度中国移动终端市场数据监测报告》中,研究表明:20第二季度,国内手机市场销量达到1894万台,同比增长19.87%,环比下降4.25%。其中,GSM手机销量为1717万台,CDMA手机销量为177万台,诺基亚的领先优势进一步加强,远远把摩托罗拉甩在了后面。

而由于国内手机厂商的比较优势不断减弱、自身系统性问题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因此国内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继续下滑,从第一季度的34%下降到本季度的31.63%。其中,GSM手机市场份额下降2.96个百分点。2005年7月15日,波导股份(600130,SH)发布公告,将之前“利润下降”的预期改为“亏损”。而在此之前仅一天,刚摘掉ST帽子两个月的东方通信(600776,SH)也发布预亏公告,称上半年将亏损4000万~6000万元。除此之外,夏新电子(600057,SH)、TCL通讯也一致亏损,TCL而且被挤出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前五名。这几家手机厂商都是国产手机中领头企业,资料显示,国产手机行业整体上已经“病入膏肓”。

应该说,国产手机整体遭遇滑铁卢是有一定原因的,从去年下半年国产手机遭遇整体性的“严冬”开始,部分国产手机厂家由于没有及时准备好“御寒的冬衣”,以致于在“严寒的冬天”溃败。易美、熊猫、科健、南方高科,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将在大家的心目中留成永久的记忆。

手机行业经过年几年的高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一个平稳发展期。这时,第二代手机用户也就是换机用户成为了手机市场争夺的主要消费群体。按照前期国产手机最高时57%的市场占有率,至少有一半的消费者在使用国产手机。但不容忽视的是,国产手机严重的质量问题使得消费者在进行第二次选择时,置国产手机于不顾,从而导致国产手机厂家的市场份额大幅度下降,如果不是因为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问题,在国产手机厂家促销员的热情和隆重的促销活动面前,相信广大消费者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但曾经被国产手机刺痛的创伤却成了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痛。“我再也不买国产手机了,尤其是那××手机,发誓再也不买了。”类似于这种话,相信很多人都听到过。这也难怪,消费者都不买你的账了,你自己就算吆喝得再好,那又抵个什么用?

篇2:部分国产手机广告语

2015年我国电影总票房合计440.69亿人民币, 票房比2014年全年增长了48.7%。其中在内地公映的国产电影总计560部, 总票房约为271.38亿人民币。1虽然国产电影在创作数量上有了大幅度提高, 市场也呈现一片乐观之景, 但票房的井喷并没有完全与观众口碑形成正比, 国产电影目前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明显。

(一) 注重票房市场, 忽视电影质量

当前的国产电影为了取得高额的票房利润, 往往会在电影创作中融入适合电影市场的元素, 如喜剧、爱情、青春等, 这就导致国产电影在创作定位中首先思考的并不是电影本身的创作质量, 而是如何在电影市场取得较高的票房。这样一来, 从定位和目的来看, 电影创作本身就出现了错位现象。虽然电影在创作的时候加入商业元素无可厚非, 但毕竟电影创作更重要的在于艺术性和思想性。如果国产电影只是注重票房市场而忽略了电影本身的质量, 那么只会使国产电影在未来逐渐成为流水线的商业产品, 而非能够进入世界电影范畴的艺术品, 久而久之将会影响国产电影的良性创作和发展。

(二) 重视宣传营销, 轻视电影本身

近年的国产电影为了取得良好的市场成绩, 往往会在电影的宣传营销上投入较多精力和成本, 特别是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兴起, 电影宣传从传统的线下逐渐转向线上, 如利用电影官方微博账号和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电影的相关信息。随着电影宣传竞争日趋激烈, 一些国产电影主创团队在电影宣传上下足功夫, 虽然成功的电影宣传有助于票房的提高, 但归根结底电影本身的质量和口碑才是电影的重心部分, 过度重视宣传营销却忽视电影本身质量的做法就是本末倒置。 比如2015年《港囧》独特的营销方式便对影片最终16.19亿的高票房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无论是一开始影片上映日期的严格保密吊足观众的胃口, 到模仿苹果公司发布新产品的发布会模式, 再到借鉴“维多利亚的秘密”的内衣秀宣传, 并在影片上映期间整个主创团队积极参加当下热门的综艺节目为影片造势, 这一系列的营销模式都在为影片制造话题、增加热度, 然而观众口碑并没有与高票房形成正比。剧情的混乱, 角色行为动机牵强, 强行拼凑怀旧港片情结, 靠荤俗段子制造笑点的创作手法都成为影片本身令人诟病的问题。成功的营销方式固然值得推崇, 但前提是以高质量的影片作为保证, 倘若过于舍本逐末, 最终只能因小失大。

(三) 商业电影泛滥, 叫好佳片尴尬

回首2015年取得高额票房成绩的国产影片, 往往伴随着争议与议论声, 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时常发生。相反国产电影中的很多叫好佳片, 票房却不尽如人意, 2015年的《闯入者》、《山河故人》、《十二公民》等影片虽然质量上乘, 但最终票房能过千万人民币都实属不易。由于这类影片本身缺乏一定的商业元素, 导致目前国内以商业性为主的电影院线排片过少, 观众往往不知其上映就已下线。有些影片甚至会遭遇院线“一日游”, 只上映一天就被其他商业电影所排挤下线。无论《闯入者》的导演王小帅如何呼吁, 国内电影市场依然用尴尬的数据予以回应。影院排片由市场所决定, 而大多数观众的选择则影响了市场, 也就出现了当前商业电影泛滥, 叫好佳片尴尬的现状。

二、未来国产电影的发展建议

(一) 加强电影剧本创作与主题构想

电影剧本作为电影创作的核心与基础, 对于影片的作用至关重要。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许多取之不尽的故事素材。“看电影这一行动是对听故事、看故事书的一种替代;影片, 其魅力首先来自影片那着重构思并表现出来的故事。”[1]如果没有扎实的剧本, 再好的故事也无法讲得清楚明白夺人眼球;相反, 如果故事本身不够精彩新颖, 但有充实的剧本支撑, 最终往往也会化腐朽为神奇。同时, 一部优秀的电影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故事, 更需要一个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内容充实的剧本作为支撑, 并在剧本创作中丰富主题构想, 主题的深刻与否往往会影响观众对于影片的感受和评判。

(二) 注重情感体验与价值思考

影片创作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要使观众在观影的同时能够感同身受。影片中细腻而又深刻的情感是否做到与观众内心的共鸣, 是观众在观影中能否得到情感释放的重要因素。当前的一部分观众还是愿意在电影中寻求情感体验和释放, 并通过影片的价值进行群体思考和个体反思。一部影片最终能否让观众对影片本身产生价值思考, 也是影响观众口碑乃至票房的重要因素。

(三) 提高观众定位与市场宣发

一部电影作品卖座的前提, 不仅需要影片本身质量过硬, 还要准确把握大众的观赏心理。能否做到以大众为重、雅俗共赏却又不失影片本身的艺术性, 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创作问题。新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国产电影不能孤芳自赏, 而要走近观众、改变观众并影响观众。观众口碑若能逐渐发酵, 那么票房逆袭也就不在话下。另外, 一部影片的市场宣发需要多管齐下, 殊途同归。当前社会宣传渠道的多样化促使了电影宣传的革新, 多种平台的刺激大大加强了电影的宣发能力, 传统的“好酒不怕巷子深”慢慢演变成了“好酒更要街口卖”。 不断完善中国电影的宣传模式, 积极探索合理的营销策略和发行渠道, 也是未来国产电影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结语

2015年的国产电影市场一片繁荣景象, 但其中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2015年部分国产电影的现状, 提出发展的建议, 希望能够对未来国产电影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国产电影的创作者只有从创作根本出发并学会反思, 才能使中国电影的未来更加光彩夺目。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影市场票房数据虽然节节攀升, 但国产电影整体的创作态度和制作水准却参差不齐。本文通过分析2015年部分国产电影, 发现了一些当前存在的问题, 并就此对未来国产电影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2015年,国产电影,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篇3:国产手机靠电视广告阻击黑手机

近期,在各电视台的电视购物时段中,手机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产品。诸多国产手机厂商加入电视购物战团,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侨兴移动CEO李德卫告诉《新财经》记者,国产手机的价格拼杀已经由“地面”转为“空中”,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原因,一是厂家拓宽销售渠道的需要,二是饱受“黑手机”泛滥之害。

记者从信息产业部获悉,到2006年底,“黑手机”已经侵占了近30%的内地手机市场份额,销售量约为3000万部,销售金额300亿~500亿元。由于投入成本低,“黑手机”的利润率高达100%~200%。行货手机特别是国产手机的生存空间已经受到了严重挤压。

“黑手机” 抢占低端市场

李德衛从事手机行业多年,在他的印象中,2004年以前的手机市场并非如此。“2004年以前,中国手机市场处于供不应求阶段,那时候的手机做成什么样子无所谓。很多厂家直接从韩国拿回几个机子进行拷贝,不同品牌、相同外观的手机多的恨,四胞胎、五胞胎比比皆是。”当时,国产手机厂商仅仅通过拷贝,就可以生存得很好。

2004年以后,国产手机出现全行业大亏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大因素造成:第一,国外品牌手机在低端市场持续发力,比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巨头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增加低端手机的生产;第二,“黑手机”泛滥。原本一统低端手机市场的国产手机突然遭遇“李鬼”和洋品牌的两面夹击,溃败在所难免。原本同质化已经非常严重的国产手机打起了价格战,很多中国手机厂家为了追求规模和数量,加大了模仿的力度。因此,国产手机市场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

大家都在说“黑手机”,但什么是“黑手机”?既然那么“黑”,为什么还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赢得那么大的市场份额?

细分起来,市场上的“黑手机”有几种:一是没有合法进口手续的手机,就是大家俗称的“水货”;二是用二手手机拼装的手机;三是假冒或者侵犯他人注册商标的手机。这样的手机大多价格低廉,但都没有质量保证,不能享受厂商正规的售后服务。

但是,“黑手机”价格低廉,相同型号的水货手机甚至可以是行货手机价格的一半,而假货的价格更低。据李德卫透露,与“黑手机”比起来,很多国产品牌手机不仅在价格上很吃亏,即便在功能上,也没有什么优势。国产手机沉溺于“玩概念”,并无实质的技术突破。很多消费者都有这样的想法:与其购买国产品牌,还不如少花些钱去买“黑手机”。

当国产手机将阻碍其发展的帽子扣到“黑手机”头上时,洋品牌那边却显得相对平和。诺基亚等国际手机巨头虽然也受到了“黑手机”的冲击,但增长势头却有目共睹。“黑手机”冲击的是低端市场,而诺基亚的低端手机在其产品系列中却是出货量最大的。一方面,洋品牌具有强大的品牌优势,另一方面,因其具有技术优势,高端手机的丰厚利润也确保了其霸主地位。

如今,“黑手机”的造假技术也具有了相当的技术含量,如此一来,国产手机与“黑手机”在性能、技术上似乎没有了本质区别。但从价格上看,国产手机根本无法做到“黑手机”的超低成本。国产手机将衰败的原因归于“黑手机”泛滥,是无法获得真正复兴的。

李鬼固然可恶,但如果国产手机厂商像李逵那样勇武绝伦,还怕斗不过原本就不自信的李鬼吗?

价格战,地面到“空中”的轰炸

价格是“黑手机”的最大优势,当“黑手机”用更低的价格拼杀的时候,国产手机将战场转到了“空中”。今年以来,低端手机的价格战由地面渠道转入了电视购物,这是黑手机所不能涉及的领地。但是,问题也接踵而来。

以电视购物方式销售手机产品,原本是打压“黑手机”的一种有效途径,但现在却变为了新一轮的价格拼杀。首先,价格战被导入了电视购物,各个厂家拼命到电视上去叫卖,一再降低产品的价格;其次,电视时段的租金水涨船高,媒体与厂商之间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逆转。

即便如此,国产手机厂商对电视购物这样的形式依然乐此不疲。李德卫告诉记者,“我们就做电视购物。以一款手机为例,上电视购物之前,我们两个月只卖了5000台,而通过电视购物一天就卖5000台。”相同的机型,一样的价格,用中间渠道的费用支付媒体费用,这样一来,厂家并没有增加额外费用,却能取得更多宣传和销售的效果。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很多手机厂家选择同时与多家电视购物合作。据李德卫计算,“电视购物卖一台手机,地面一般卖三四台。”电视购物的核心目的,是把卖点传递给消费者,辅助地面销售。

除此之外,国产手机青睐这种销售方式的更重要原因在于,“黑手机”由于不能“见光”,无法涉足这个领域进行拼杀。

不能忽视的是,电视购物的周期比较短,购物节目循环往复地播放后,消费者的新鲜感会有所下降,销量也会随之下降,这是不可避免的。

正规厂商也做“黑手机”

国产手机与“黑手机”的拼杀无处不在,但是,“黑手机”又是从哪来的呢?一些不法商贩通过地下渠道经营“黑手机”,已是公开的秘密。但记者近日从某大型手机渠道商处获悉,为追逐高额利润,个别正规国产手机生产企业一边做行货,一边也在悄悄做水货,而且水货规模不小,只是最终采用两个不同的渠道走货。

这个情况在李德卫口中也得到了证实,“很多深圳、广东的手机厂商同时做行货和水货。企业不惜转很多道手,将40%的产量逃税,以此来打价格战。”看来,正规厂家生产“黑手机”,也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

在李德卫看来,这些手法都只能混过一时,“手机行业有三个东西很重要,一是创新的产品,二是渠道,三是品牌。品牌是国产手机的弱项,企业最初不能过多的去创品牌,只能抓前两者。”

据李德卫介绍,2004年~2007年之间,当国产手机销量呈下滑趋势时,唯独两家国产手机逆势上升,联想和CECT。“我们的产品定位总体是在中端,但具体来说是中端里面的低端,低端里面的高端。”李德卫对企业如今的业绩似乎还算满意,但是,他们又凭什么在低端里做高端?“我们主要就是凭研发策略,简单来说就是产品的差异化,没有差异化、没有创新在这个行业根本没法做。”2006年,李德卫到深圳的几个手机厂商那里走了一圈,感觉国产手机已经到了一种非同质化机子不做的状态。无论是行货还是“黑手机”的老板,大家都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都在忙着打价格战。“这个行业已经很可怕了。厂商都怕做差异化,因为差异化意味着脱离渠道和大潮流。”采访到最后,李德卫已经显得非常无奈。

篇4:部分国产手机广告语

2007年上半年波导、联想、中兴、夏新等一批国产厂商进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定制手机采购名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国外厂商在定制手机里占绝对垄断地位的局面。手机定制也似乎成了国产手机复苏的最大希望,然而手机定制真的能让国产手机厂商重振雄风吗?

手机定制是手机厂商按照移动运营商在手机商标、操作界面、特有功能、应用软件或硬件等方面的要求制造的手机。定制分为4个层次:第一,浅层的品牌形象定制,只在手机表面印制运营商的商标和开关机动画;第二,业务组合定制,主要是在用户界面UI上针对业务菜单,对快捷键加一些定制;第三,业务设计定制,针对新应用或新业务对手机做出软硬件方面的定制;第四,完全定制,对手机的硬件、操作系统做全方位、排他性的定制,由运营商买断并销售。

对于运营商来说,通过定制手机使终端更好地与网络及业务结合,让用户更便捷地使用多元化、差异化的数据业务。在国外,手机定制已有很广泛的发展。比如日本手机市场以完全定制为主,100%的手机都由运营商定制和采购;美国市场主要以业务设计定制为主。而欧洲随着WCDMA的扩张和数据业务的发展,手机定制将升级到业务设计定制层面。

手机定制近些年在中国也是发展迅速,运营商将手机定制确定为新的竞争手段,希望促进业务增长,但运营商与厂商的合作层次较浅。手机定制被移动运营商作为一些业务推广的重要方式,如短信业务。2003年10月中移动联合终端厂商、渠道商、内容提供商推出首批5款定制手机;2004年,中移动推出了“动感地带”和全球通的定制手机——“心机”。中移动与联通分别于2004年、2005年成立中移鼎讯、联通华盛来负责手机定制和采购。

中国的手机定制已经从初级的品牌形象定制模式逐步转移到业务组合定制模式。例如,网通和电信也在研究未来的手机定制策略,目前已推出PHS/GSM双模制式手机。2007年,联通定制CDMA手机将超过1000万部,占CDMA手机市场总量的50%。

手机定制给不同厂商带来不同的影响,国产厂商可能获益更大。就不知名厂商来说,可以利用运营商的业务推广能力来扩大销售,在手机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比如不知名厂商宇龙通过为联通提供定制的“双网双待”手机成功进入终端市场。而设备厂商可以利用与运营商的设备业务关系,顺带销售手机终端产品。如华为、中兴原本是设备商,为运营商定制手机可以弥补自身缺乏终端渠道的弱点。但是,手机定制可能会让市场领先厂商失去主导产品、渠道自由度以及品牌影响力。

而运营商是出于对国产厂商的保护以及看重其价格优势,才为其提供定制订单的。国产厂商普遍因产品品质低、品牌影响力小,严重依赖运营商定制手机的稳定订单。2006年多普达销售的手机有90%都是中国移动的定制产品,中兴超过90%、华为几乎100%的CDMA手机都是通过联通定制售出的。

中国运营商的手机定制主要以中低端为主,中高端的定制规模很小。2007年中移动定制的重点是超低端的广大农村新增市场,联通CDMA均价仅为300元。2007年上半年联通的低端手机招标中,中兴获得50%的份额,单机价格低至150元。国产厂商的定制手机在整体市场上的份额仍然很低。

2007年4月中兴、华为在国内的总体手机市场份额分别仅为1.7%、0.4%。

手机定制并不能直接提高国产厂商的产品研发与设计能力等核心竞争力。国产厂商缺乏对产业链上游的把握,在手机定制中多数采用OEM或者ODM的方式。多普达手机主要由台湾厂家“宏达电”代工,软件也由微软等提供。由于自身缺乏设计和研发实力,产品线单一,2007年无一款国产手机进入中国移动的定制名单。

手机定制也不能改变国产厂商在高端产品上缺乏技术,在低端产品上缺乏规模的局面。国产厂商长时间的贴牌生产以及自身薄弱的研发使其产品品质普遍低劣。中移动根据厂商实力和定制数量给予不同的重要程度评级,国产厂商排名很靠后。国产厂商在手机定制上的主要优势是价格低,但产品同质化严重。高端手机都由三星等外资厂商提供。

手机定制还将削弱国产厂商的品牌意识以及原有的特定渠道优势。手机定制会突出运营商的品牌影响,而降低厂商的品牌重要性。手机定制对运营商销售能力的依赖,使国产厂商失去了拓展自身市场的动力,国产厂商最终将失去自己原本在3、4级市场拥有的渠道与销售优势。

3G的来临并不能改变国产手机厂商固有的弱势。3G时代数据业务的多样化对手机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运营商为了保证自身效益不会长期为国产厂商提供政策优惠。那么,国产手机厂商的命运不可避免地会像中国CRT彩电厂商一样,沦为全球低端手机的加工厂!

篇5:国产手机败退真相

2007年1月18日,重庆茶园工业区的天空开始飘起了小雨,天气格外的寒冷。但是国虹通讯公司董事长万明坚似乎并不在意,在室外举行的国虹千万产能基地落成的仪式上,几个小时的时间里,万明坚一直坚持坐在那里,中间他甚至将大衣脱了下来,只穿一件西装。

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这位手机产业的宿将表现尚可,但是,毫无疑问的是,短时间内国虹和国内手机企业很难在市场份额上有太大的突破。“虽然国产手机在逐渐复苏,但是要想直接从国际巨头手中抢夺份额并不现实。”一直希望能将跨国公司打翻在地的手机狂人万明坚也不得不低头。

两巨头的天下

北京国贸桥下施工的遮挡板居然成了两大手机巨头争夺的阵地,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分别占据了两侧的大幅广告位,而在这个占据全球手机1/10份额的市场上,两家公司稳稳地控制了一半的市场份额。

国内手机企业一度看到了追赶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机会,多家国内企业也曾经将这样的追赶目标列入计划,但是几年时间过去,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在国内市场的霸主地位更加稳固。

根据赛诺的数据,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两家巨头的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38%上升到2006年末的55%。而两巨头的目标并未止步于此,有消息称,2007年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销售目标均为5000万台。按照2006年国内市场1.19亿台的市场规模来看,如果两巨头均能完成5000万台的销量,那么可以想象剩下的几十家国内企业的日子会有多么的难过。

“这样的目标可能多少有些激进,如果他们两家都卖出5000万台的话,我们国内企业也就都不要混了。”对这样一个目标,有国内手机企业高层评价到,但“两家企业做到60%的市场份额是有可能的,国内企业已经很难撼动它们的地位了。”

是什么原因让两巨头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上树立起巨大的份额优势?在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立华看来,高中低端以及超低端的全系列产品线以及成功的渠道下沉策略使得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成功地在同国产手机的竞争中迅速获得了份额优势。

“哪个大卖场没有诺基亚的1110和1112?哪个手机卖场没有摩托罗拉的C119?”某手机企业高层谈到,“高端手机的确能带来利润,但是超低端手机却能带来人气。”根据赛诺的统计,2006年,600元以下的手机销售呈爆发性增长,达到1227万部,占到总体市场的11%。

在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身后,波导、联想、三星、索尼爱立信、夏新5家厂商的市场份额总和稳定在30%到33%之间,成为市场的第二阵营。而其余40多家手机企业的份额总和则从2005年的29%下降到16%。

看似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可以看得见的变数已越来越少。三星和LG等日韩企业也曾经希望能够进一步有所作为。但是,三星的黄金时期似乎已经过去了,产品的创新也大不如前,而且固守高端战略的三星似乎也无意在份额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同样坚持高端策略的LG在2005年的攻势很猛,但是高额的市场成本似乎并没有换来市场份额。索尼爱立信在全球市场来势汹汹,但是在国内市场上索尼爱立信的份额攻势还没有开始。

技术没有带来份额

为什么国内手机企业会很快在市场份额的争夺当中败下阵来?很多人一直坚信之所以会输给跨国公司,最大的因素是因为国内手机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因此,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媒体一直在炮轰中国手机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弱点,而国内手机企业也纷纷开始低头去做技术。

技术出身的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晓忠非常清楚国内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劣势,在国内手机企业最为辉煌的2003年他就已经感觉到了手机市场的变化,并主动开始让夏新减慢发展速度,准备新的布局。

从2003年年底开始,夏新开始逐渐放弃从设计公司拿机型再辅以强势广告营销的短平快打法,全力推动自己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在3G领域,夏新一口气在WCDMA、CDMA2000、TD-SCDMA三个可能的标准方面都做了投入。3年时间过去,夏新的技术研发路线确实得到不少政府和同行的赞许,但是这一技术方面的进步在当下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此外,国内3G牌照的难产也让波导、夏新等在3G方面投入重金的企业只好通过海外的出口来微量地销售自己的3G手机。

手机市场已经越来越进入了一个综合竞争的时代,不仅仅是比拼销售和单纯的研发以及产品制造。国内手机企业的制造能力肯定不存在问题,经过几年努力之后,技术研发能力也基本及格,而对市场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把握能力,本应是国内手机企业的强项,但是现在却成了最大的短板。

本土手机企业似乎一直不能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更多地是在不断拷贝跨国公司的产品。在MP3手机的潮流当中,国内手机企业并没有抓住机会,在速度方面甚至远不如广受批判的黑手机。

“一方面技术和品牌号召力难与跨国公司抗衡,另一方面在速度和成本上又输给黑手机。国内手机企业处于一种上上不去,下下不来的尴尬境地。”徐立华多少有些无奈地说。

在MP3手机落后一步之后,波导等国内企业也希望能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和产品把握能力,但是目前来看,成绩并不明显。徐立华看到了3D游戏手机的机会,波导的研究院也早就做出了产品,但是整个的市场似乎没有起来。

2006年,夏新曾经希望借助“智帅”系列手机在智能手机市场上有一番作为,李晓忠对这一产品也给予了厚望。但是,从现在的表现来看,并没有在市场上起到太大的推动作用。据夏新新闻发言人徐鑫介绍,智帅系列手机基本上达到了预期,但是目前仍旧处于一个教育市场的阶段。

市场在哪里

市场份额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对于各种版本的统计报告争论一直存在。“很多三四级市场拥有庞大的销售量,而这些数据有些所谓的报告根本没有统计进去。”万明坚并不认为市场份额有那么悲观。在国虹的千万产能基地落成的时候,他告诉媒体,在西南地区的销售当中,国虹就超过了诺基亚。

一位从事手机销售多年的渠道商也透露:很多企业的手机本应该是出口到香港等地的,但是却正在大陆市场销售,而这些手机的规模并不在少数,信息产业部和市场调查公司的统计数字都很难反应出这些手机的真实份额。

但是,对于正规的国内手机企业来说,市场份额方面的危机无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下降的源头是来自于跨国公司的竞争还是黑手机的作祟。波导、夏新等国内企业也正在寻找提升市场份额的办法。在夏新内部,李晓忠强调,5%是一条生死线,现在夏新的份额的确在5%左右徘徊。

国产手机提升份额的空间在哪里?万明坚的选择是要争取先干掉黑手机。“包括国虹在内的国产手机,现在最好的策略就是先做低价格、高性价比的通路产品,把黑手机PK掉,然后回过头和洋品牌争夺一线市场。”

但是,徐立华的策略恰恰相反:正规手机不可能偷税逃税,另外黑手机没有售后服务的负担,在质量控制方面也投入不多,在成本上处于明显的劣势。波导主动避开黑手机,将自己的渠道向运营商和大卖场、连锁卖场转移。

根据赛诺的统计,2006年中国移动营业厅共捆绑销售手机1448万部,几乎是去年的3倍。在全部市场销量当中的比重也从2005年的6.4%上升到13%,成为代理商渠道和直供渠道之外的又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

篇6:国产手机洗牌

对此,去年底正式进军手机行业的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反应最为激烈,在完成对大神品牌的收购后立刻推出了大神F1 Plus、大神F2的降价行动,以399元、699元的低价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回击。

不仅如此,在和奇虎360力拼价格新低的同时,小米还与手机行业的“新贵”乐视围绕内容生态建设的话题展开了一场口水战,将战火升级。

价格攻势汹汹

和今年一季度国产手机厂商纷纷主推中高端机型,“集体”针对三星、苹果、LG等洋品牌在2500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展开“反击战”的情况有所不同,进入6月以来,围绕千元及以下的入门级手机市场的价格之争再度成为了市场新焦点。

其实最先出招的是魅族,刚进6月,魅族就发布了新品魅蓝Note 2,定价799元,相对上一代产品跳水200元,进攻势态十分明显。但更大的风暴仍然是由小米引发,其先是宣布将销量成功破千万台的小米手机4降至1499元,继而在6月8日又将支持4G制式的红米2A降至499元,再在6月12日将红米Note降至699元,在500-1500元的不同档次的价位段都掀起了新一轮的价格风暴。

“和过去限购、限量的做法不同,小米这一次都是现货开卖,而且还在京东开出了旗舰店,显然放量的欲望十分强烈。”资深通讯行业分析师周亮告诉《中国经贸聚焦》记者。

小米的全线攻势迅速引发了市场的极大反应,其中TCL近期就针对不同运营商推出了价格在599元左右的4G制式手机予以回应,并将刚成立的互联网品牌么么哒的首款全网通4G手机定价在799元。

但反应最大的还数正在全力向手机市场发动冲刺的周鸿祎。其去年和酷派合资的手机公司在定名奇酷之后,又完成了对大神手机的收购,然后马上就展开了“甩卖”行动,针对红米2A、红米Note的降价推出了399元的大神F1 Plus和699元大神F2的“跳水”行动。据周鸿祎透露,目前首批出货已经达到了30万台的水平。

对此,周亮表示,目前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日趋饱和的状况,是引发价格战战火重燃的关键原因,“对于手机厂商而言,要想占领、站稳市场,就要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有所突破,并不断构建自己的生态圈。”

于是,在过去的半年里,手机厂商使出浑身解数:无边框、曲面侧屏、绝无预装软件、内容生态链……国产手机纷纷着力增加品牌附加价值,提升用户体验,市场进入白热化厮杀阶段。在渠道、定价、品牌等多个环节的不断变化中,一场真正的洗牌正在逐渐拉开。

转入内容为王

“‘价格战对于国内手机厂商而言可谓驾轻就熟,的确能够吸引眼球,但是肯定不是长远之计。”周亮表示,奇酷手机作为全新的手机品牌,依靠低价来进入市场争夺眼球更多的是一种营销的行为。

“把价格打到一个吸引消费者注意的位置上,广告效应就出来了,但由于其目前还是采用的限购、抢购模式,具体能带来多少市场的变数现在还难以估算。”周亮表示,和看似激烈的价格战相比,更能决定互联网手机厂商未来市场地位的恐怕还是生态建设方面的竞争。

“其实360进军手机产业的根本目的还是抢占硬件入口,而其本身最大的竞争优势还是互联网安全应用方面,这和乐视有点相似,乐视手机的最大竞争力同样也是其视频内容方面的服务。”周亮说。

对此,他表示,互联网手机厂商和传统手机厂商有所不同,虽然冲击市场热度要靠价格,但真正黏住用户主要靠的还是内容和服务。也正是因为如此,不断用“低价”制造市场热点的小米手机,从去年底就开始在内容方面展开了大规模的市场攻势。

在6月10日举行的“海纳百川”发布会上,小米董事长雷军直言,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小米的内容生态已经发生了“巨变”。目前小米已经与超过100家视频网站合作,创建了百川视频网站大联盟。

目前,小米视频网站联盟的市场份额超过 85%,在小米电视上,电影总量是友商的2.4倍;电视剧总量是友商的1.4倍,所有内容总量是友商的两倍。在手机客户端上,内容总量是友商的3.5倍。这里的“友商”,剑指刚刚跨界进入手机市场的乐视。

此外,雷军还强调,小米的视频内容“零年费”,更是将矛头直指乐视的会员收费模式。如此高调的“发炮”,自然引发了乐视方面的强烈反应,在随后的乐视投资者交流会上,乐视CEO贾跃亭对小米的数据回应称“小米的内容并非自有,而是松散的联盟,直接對比没有意义,不在一个维度上。”

随后,双方还在微博平台上展开了激烈的“口水战”。其实不仅是小米和乐视,就连360,也计划在即将发布的奇酷品牌手机上推出“基础应用众筹计划”,用应用内容的用户自定义作为卖点。

“内容为王的互联网法则将在手机领域逐渐显现。”周亮表示,当手机产品本身的硬件因素更透明更公开后,手机产品本身的同质化也会越来越严重,而能够提升手机附加价值的无疑是来自内容方面的因素。

“从互联网走出来的手机品牌更注重内容的布局和利用,随着内容的优势逐渐显现,将会对传统手机厂商带来真正的冲击,也会对手机行业格局产生决定性的改变。”周亮说。

渠道大战拼抢主导权

“将苹果公司甩到中国市场份额第六、与三星销量逐步接近”,今年第一季度,在市场份额上不断扩大战果的国产手机的业绩表面上越来越好看。

中投顾问家电行业研究员任敏琪告诉本刊记者,国产手机受到三股新势力的影响:运营商定制机、电商廉价手机、自建渠道零售机,这三股新势力都在争夺国内手机市场的主导权。

记者了解到,目前运营商定制机仍占四成江山。近年来,运营商的确是主流国产品牌手机崛起的重要助推手,也使得运营商成为国产手机产业链的重要新势力之一。

受益于运营商定制机策略的国产品牌有多少呢?目前,依靠运营商扶持、主要走运营商定制机路线的有“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这四个最大的国产品牌手机厂家。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3G上马前,与三大运營商合作的手机厂商不超过40家,而现在至少可以达到300家,而且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增加。”周亮表示。

任敏琪介绍,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之所以要傍上三大运营商主要是看重运营商提供的手机补贴,即运营商通过定制的方式向手机企业采购手机,然后将手机以低于成本价提供给手机代理商,其中的差额就是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的手机补贴。

几年来,三大运营商提供的手机补贴惊人,仅中国移动上半年手机补贴就高达142亿元,预计全年将达270亿。这些手机补贴大大降低了国产手机的成本,直接促进了千元机的大量出现,使得国产手机销量急速提升。

在运营商定制机占领庞大市场的同时,另一股势力也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即互联网电商。近年来,京东、淘宝、360等电商平台已成为手机的重要销售渠道。

受此影响,传统的渠道商对国产手机的影响力大为削弱。记者了解到,爱施德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手机分销商之一,但公司选择库存高企的经营方针构成战略失误,随后的库存跌价问题拖累了公司全年的业绩。

另一家国内最大的手机代理商之一的天音控股十年来雄踞中国手机分销业榜首,但近年来也不断亏损。去年10月24日,天音控股公告披露,公司拟将转让旗下两家全资地产公司的部分股权,业内认为是受互联网电商渠道分销影响,天音被迫卖地求生。

实际上,国产智能手机厂商在自主建设电商方面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包括华为、联想、酷派等国产手机厂商今年都已推出自主电商网站。

“虽然运营商合作一定可以拉动销量,提升市场占有率,但是最终一定要落根于品牌。不能为了一味地提升销量,而损失品牌价值和消费者的用机体验。”周亮表示。

像步步高、金立等厂商基本上就抛弃了运营商渠道和电商,主要依靠砸广告和给渠道商高额佣金的方式,把手机价格装扮成“年轻、时尚”,然后拉高售价,赚取高额利润。

上一篇:妈妈三八妇女节祝福语下一篇:描写下雨很大的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