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感悟

2024-06-23

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感悟(精选9篇)

篇1: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感悟

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感悟

李利华

感悟,是指在与文本进行充满思维和语境直觉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人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而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则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从而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怎样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呢?不妨从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对课文的感悟要扣着读书进行,即所谓“扣读导悟,读中求悟”。

应让学生触摸语言,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再通过自己的诵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老师不能用自己的情节性提问来代替学生的读书,或是利用录音、多媒体等技术把课文内容灌输给学生,这样做,最终只能使学生对书本失去兴趣,使感悟变成空中楼阁。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才是感悟的基本途径。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则能悟”,都是强调了“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用内心去感知,甚至是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因此,在每节课上,我们都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读、自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让朗读成为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

二、阅读感悟要忌琐碎。要提倡整体感悟,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抓住关键词来切入。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活的、有机的整体,感悟时坚决摒弃把课文肢解得七零八落的做法。只有整体感悟,学生才能感受到课文的整体美,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美的印象。比如孙双金老师教《三顾茅庐》,就抓住“诚心诚意”这个带有纲领性的关键词来切入,使学生领悟到刘备求贤若渴的心。纲举起来了,目(网眼)就张开了。我在教学《军神》一文时,先让学生结合解题,指点他们区分文章是写人还是记事;接着让学生朗读课文,画出沃克医生赞扬刘伯承(刘大川)的句子;最后分析课文,为什么说他是一块钢板,是一位军神?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进行重点感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关键之处,反复品味,把感悟活动引向深入,使学生会意、入情、悟法、明理。

三、感悟不应成为学生学习课文的“万能钥匙”。

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许是为了将这个理念落实到课堂上去,许多教师都喜欢时不时地让学生感悟感悟,且一感悟便不可收拾,不论课文特点,不顾学生实际,“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充斥课堂,学生想什么就是什么,一切都在跟着学生自己的感觉走。的确,由于知识经验、个性气质不同,学生的知识、体验和感悟也不可能完全一致,老师是要尊重处于读者地位的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也要考虑课文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适时感悟。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感悟体验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引导他们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生活积累、情感体验等去对分散的、零碎的及不太正确的感受进行归纳、整理,比较、综合,促进他们内化书本知识,形成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适当而有效的指导可以催生感悟并推动感悟的深化。学生自悟与教师导悟相结合,是培养感悟能力的最佳途径。在教学中我感到下面的方法对促进学生感悟文本比较有效:

1、抓关键词启迪悟性。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去细心品一品,用心比一比,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能较好地启迪学生的悟性。

例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有这么样一句话: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咐,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教师在教学时扣住“研读”一词让学生体会。师:为什么要“研读”而不用“阅读”呢?

生:“研读”除了有“阅读”的含义外,还包含“研究”的意思。因为由于战乱、时间跨度长等原因,历史文献中有记录不全处、有前后矛盾错误处、有描述简略处……这些都需要考证、补充。

生:我觉得从“研读”一词能感受到司马迁写《史记》的认真与投入,他要写出一部让世人称颂的著作完成父亲的遗愿。

生:我觉得这不仅可以看出司马迁认真的态度,更能联想到《史记》之所以能在文学史上有那么高的地位是与司马迁的研读分不开的。……

学生通过对字词的感悟,不仅了解了文字直接所传递的信息,更能让学生深入研究,使学生对司马迁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为后文理解司马迁用生命著成的《史记》能有更深入的认识。

2、通过标点点评启迪悟性。标点在文章中是不可小觑的,它就好像是给文字加了调和剂,有时让文字拥有了不同的感情色彩;有时又是欲言又止而让读者的心情无法平静;有时又能让读者产生无限地遐想。通过标点也能悟出作者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例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中有这样一段汤姆爸爸说的话:“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爸爸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态度是怎样的?除了从字词中体会,你还能从标点中体会出什么吗? 生:我觉得一个感叹号在朗读的时候应该语气更强,要读出爸爸当时不容置疑的语气,让汤姆明白必须把钓到的大鲈鱼放掉,没有丝毫商量的语气。……

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的抓住标点,不仅让学生领悟文学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还更激起了学生的感情,使学生朗读的感情更投入。

3、深入比较启迪悟性。

学生在阅读中要想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感受到作者深邃的思想感情,体会到文章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还可以通过比较,在比较中联系,在联系中感悟。这种做法往往也可以收到“不比不知道,一比全明了”的教学效果。

如《蜗牛的奖杯》一课,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的能力。课文中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插图形象描绘了蜗牛“在天空自由自在飞翔”和比赛中“遥遥领先”的情景。第二幅插图是两只伏在地上的蜗牛,与第一幅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学时让学生比较蜗牛前后两次不同变化,引发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学生通过比较很自然地明白了“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4、在画画中启迪悟性。

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因此,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描写,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画画,能让学生在思维方式的“切换”、表达方式的改变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地领悟课文。例如杜甫的《绝句》这首古诗,每一行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如果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画出这样的画面,便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对古诗内容的把握。许多时候,学生的“信手涂鸦”,其效果远比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好得多。

5、在表演中启迪悟性。

表演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在表演时,会不知不觉淡化自己的学生意识,课堂意识,学习意识,强化自己的生活意识,主体意识。表演时除了要指导表演的学生当好“演员”外,还应引导其他学生当好“观察员”、“评论员”,对“演情”进行评价,达到“以演助读”、“以评促读”的目的,促进学生真心地阅读,真切地体会,真情地感悟,真实地感受。例如《怀素写字》这一课:

师:读了第2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怀素写字非常认真。

师:我们班有些同学写字也很认真,请他们上黑板,照着字帖写几个字给大家看看。

(几名同学上黑板表演写字)

师:你觉得谁写得最认真,为什么?

生:张啸宇写得最认真,因为她像怀素一样,照着字帖一笔一画地写。生:我也觉得张啸宇写得最认真,因为她写的字最漂亮。师:张啸宇,你能介绍一下写好字的经验吗?

张啸宇:我在写字之前,总是先认真地“读帖”。也就是先看清字的形状,分析字的结构,再仔细观察每个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记在心里。

师:哇!真不简单,比怀素写字还认真。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体会一下怀素是怎样认真写字的。

6、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历启迪悟性。小学生因为他们的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因此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就显得肤浅而片面,有的甚至对一些事物浑然不知,无法理解,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障碍。作为语文老师,努力创设一些情境,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相关直觉经验提取出来,并有效激活,鼓励他们无拘无束地表达真情实感,对感悟课文内容也有一定的帮助。

如:教学《春笋》一文时,如何让学生懂得“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一句的意思和“唤醒”一词的意思。在教学这一句话时,我点拨学生想一想早晨妈妈是如何唤醒你起床上学的,这下学生可来劲了,各有各的说法,还加上了一定的动作。在此基础上,我还是不急着让学生说出“唤醒”的意思,而是让他们反复朗读。学生在读中揣摩、感悟,读着读着,学生将重音放在了“唤醒”一词上,并有了一定的感情。到这里,学生其实已经真正弄明白了这个词、这句话的意思了。

7、有效激活想象启迪悟性。在阅读感悟中让学生展开想象,就好象给学生的思维装上了飞翔的翅膀,学生可以由书上的想到书外的,可以由课堂上的想到课外的,可以由自己而想到作者……课堂上激活想象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领悟文本内涵,从中受到感染,获得启迪。

如《荷花》一文:

师: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们的朋友还有很多,他们会来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蜜蜂飞过来,告诉我采蜜的快乐。生:水牛走过来,告诉我耕地的快乐。

生:青蛙从荷叶上蹦过来,告诉我跳跃的快乐。……

想象是一种创造。让学生借助想象到语言文字中去感知、去领悟,当学生凭借着作品语言,跨越光褒空间去神游时,作品就成了学生心中美丽的画卷。

8、巧用“设错”艺术启迪悟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故意设错,引发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其实也是一种有效的启迪学生感悟的办法。

还是以刚才《“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为例,在揭题板书时,我故意漏掉了“必须”一词引导学生质疑,学生马上举手提醒漏了“必须”两个字。我故作镇静,辩解说“必须”可以省略不要。立即就引来学生的一番辩论:没有“必须”语气就完全不一样了。最后我就用红粉笔把这个词添加了进去。老师这样的“出错”让学生体会了文题的精微,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的兴趣。但也要注意老师“出错”的 “火候”。

当然,阅读感悟的方法远不止这些,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应该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注意体会作者的表情达意的方法,不断丰富阅读经验,提高感悟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感受到并且真正领悟到了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悟到许多教师没有充分描绘的尤其是无法教给他们的东西,这才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我们要让阅读中的感悟从外延走向内涵,我们渴望语文教学能让学生在感悟中真正了解自己的心灵,读懂我们民族的语言。

篇2: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感悟

关键词:小学阅读读通读熟读懂创设情境培养能力

新《课标》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通过读,表情达意地再现作品的内容,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通过读,既能使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又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手段,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之中,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通过读,表情达意地再现作品的内容,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一、读,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朗读,不是生硬的要求学生读得高些、重些、慢些等等,而是让学生用心去读,读出感悟,受到感染。读,也是理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4课《再见了,亲人》。怎样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我就采用朗读的方法,通过听读,跟读,自由读,有感情地朗诵,让学生读中去悟,悟中读好,直至情真意切,让心灵颤动,刻骨铭心。出示句子“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我先放录音,让学生体会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一情感,然后让再放录音,让学生轻声跟读几遍,再大声朗诵,学生通过多次的激情诵读,感受精神。这样,不仅指导了学生的朗读,同时以读促思,帮助学生理解了句子意思,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读通

一篇好的文章到手,对于喜欢读书的学生当然是先睹为快,然而由于小学生识字量的限制,不可能对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能认识,这就需要首先扫除文字障碍。而要解决文字障碍,可以求教于老师、同学,也可以借助于工具书。我们常说:字典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小学生在低年级就已经学习了汉语拼音,又学习了常用的查字典的方法,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完全可以通过字典来扫除文字障碍。因此,对于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利用工具书既可以读通课文,又可以在查到字音的同时,了解一下字意,为下一步读懂课文做一下铺垫。待每一个生字都已经被你克服,你不仅读通了文章,同时,还增大了识字量,为以后进行课外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步克服了孩子们在读书中抄近路,想偷懒的做法,那种在读书中念偏旁、漏生字的情况得到了控制。这一步,通常在学生预习中完成。

2.读熟

阅读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为写作积累素材。由于小学生的读书能力有限,很难做到读一遍文章就可以读准确,因此,在读通课文之后,必须趁热打铁把文章读熟,才能不至于很快遗忘。根据心理学中有关记忆规律的原则:及时的复习是克服遗忘的最好方法。而且,扫除文字障碍之后,多读几遍达到能够熟练地朗读,做到一字不错,可以保证在以后能准确运用。在这一环节中还可以鼓励学生摘抄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扩大自己写作词汇的积累,以备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3.读懂

在前面两步读的基础上,孩子们凭借自己已有的语感,对文章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如果能进一步地展开阅读,并能努力地去理解每一个句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而体会文章思想,达到真正读懂文章。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们在大量阅读中自然地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就形成了较强的语感。这样,必然会伴随着他们读书量的增大而让读书变得轻松,读书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高,理解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高。在真正读懂了文章的基础上,再鼓励孩子们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学生既进行了小练笔,提高了写作能力,又进一步扩大了语言的积累,充分起到了课外阅读的作用。

在读中体味文章的精文妙理,体味作者的深思妙笔,达到古人所说的“文章读以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真正陶醉其中,从而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培养自己爱美的情趣。

三、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这一事例与学生的现实太遥远,如何让学生体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我主要采用情境朗诵导入,让学生听声音,看画面,整体感受这一情感。然后通过教学大娘为志愿军送打糕,救伤员,引导学生听读,跟读,自由读,齐读,这样多读,读中抓住重点词句,从中感受到中朝人民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体会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怀。

四、朗读有利于推广普通话

朗读也是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途径。推广普通话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里让学生讲普通话,语文课是主要阵地。而朗读是练习普通话的最好措施,因为读的课文都是规范的现代汉语,有利于改造不规范的语言和句式。好的课文语言优美、音乐性强,朗读起来很动听,会使学生自然进入课文创造的意境,感受到祖国语言的音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朗读仍然是教师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新《课标》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当前的素质教育更要求“校园要有琅琅的读书声”,从而充分发挥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篇3: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感悟

一、学生自主分析,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品质

在英语探究中, 学生必须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来能够逐步掌握英语规律和英语词汇。只有学生亲历了学习过程, 才能够感受到英语知识学习的乐趣和快乐。学生看到美味的大餐后, 每一种食品都希望自己去品尝, 从而了解事物的味道, 形成自己的味觉体验, 感受到事物的美味。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当然离不开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了。学生通过感悟会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的品质, 形成能力, 在课堂绽放光彩。

例如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英语词汇, 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听写、背诵的检测方式, 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自己去被单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玩“单词接龙”的游戏, 也就是教师说一个单词, 学生根据这个单词的结尾字母再说出一个新的单词, 依此类推。如:animal-letter-read-dog...为了使学生在游戏中可以积极参与, 学生就必须具有一定单词量的积累, 兴趣驱动了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和记忆单词, 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 使学生可以积极地探索英语词汇, 夯实学生的词汇基础。

二、大胆实践创新, 关注学生创新性发散思维

教师要避免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 不要害怕学生不理解, 在课堂上灌输太多。美味、新奇的食物, 如果色香味俱全, 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大吃、特吃, 根本用不着别人喂或者是催促。教师的英语课堂如果足够有吸引力, 学生当然也会主动地探究知识规律, 而且可以感受到英语的魅力。因此, 教师要通过学生喜欢, 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英语知识的传授, 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共同创新。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吸引学生的课堂关注度;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的创新, 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来习得知识, 改变认识, 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七上第四单元topic2 would you like to go for a picnic时, 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一个野炊计划, 让学生可以针对野炊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和自己的观点, 在讨论中练习学习过的句型。很多学生在练习中都用到了we would like to have hamburgers/chicken/milk等句型, 可以说学生们对于野炊中与食物相关的词汇及句型已经非常熟悉。有一个小组大胆地进行了创新, 他们说到了Would you like to sing songs?这种创新的表达先是让其他学生感觉到惊讶, 接着学生想到了野炊中愉快的氛围, 加上一些歌曲来助兴当然会更好, 也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在这个小组的启发下, 其他小组也进行了创新性的思维, 提出了很多新奇的想法和建议。创新的思维使学生很多奇特的想法都可以得到展示和练习, 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 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创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可以积极思考, 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独自思考归纳, 提高学生独立性总结能力

独立探究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的一种能力和技能, 它是学生能够独立做事和学习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 学生会成为探究的主体, 在思考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学生能够独立学习会受益终身。就像是一个刚刚学习走路的孩子一样, 它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 对于身边的事物很是渴望探险, 但是自己的能力有限。当他们能够独自进行探险和摸索着走路时, 他们内心里充满了喜悦。在英语的探究中, 如果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学习也会倍感快乐。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过给学生提供一些能够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和分析的机会, 鼓励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不断反思判断, 鼓励学生内省性学习习惯

内省性是自主性学习的最佳品质, 很多时候, 学生在接受了知识后并没有进行加工和整理, 导致了对于英语知识理解的不够深刻, 听懂了但是不能够灵活应用。学生要不断地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反省, 达到熟练应用和脱口而出的程度。在反省中学生会更加科学地了解英语知识规律, 形成自己的认识, 从而能够在大脑中建构出英语规律和体系, 促进学生在应用中能够灵活自如。反省会帮助学生内化知识, 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去应用英语, 提高能力, 实现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和进步, 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总之, 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 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掌握方法, 形成独立自主地探究习惯, 从而在探究中积累知识, 提高能力。学生掌握了自主探究的方法,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能力, 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实现学生的发面发展。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让学生可以在英语学习中自主探究, 积极思考,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的舞台, 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对于英语规律的掌握。本文主要探究了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分析了对于学生自主性、创新性、独立性和内省性的要求, 促进学生掌握英语技能。

关键词:初中英语,自主探究,自主性,创新性,独立性,内省性

参考文献

[1]张丹.初中英语有效教学和谐课堂[M].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8.5.

篇4: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感悟

自主学习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生与生对话、生与师对话、不同文化对话的基础和保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习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一、目标教学,因材施教

在教学目标设置时,应注意学习个体差异。因家庭背景、文化背景、智力因素、兴趣爱好等的区别,个体间存在阅读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甚至极为显著。因此,为有效激励学生阅读学习,应该认清个体差异,设置个体通过一定的努力都能达到的不同的学习目标。所设置目标的能力要求略高于学生个体的实际能力,以避免“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否则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笔者根据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把学生分成四种类型:“快而准”、“快而不准”、“慢而准”、“慢而不准”,然后设置不同层次的阅读教学目标,以求达到不同层面上的学生都得到较大进步。例如,在《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对“慢而准”和“慢而不准”的学生,要求他们加强朗读,在多次的朗读中养成语感,引导其慢慢领悟文中“文字”的比喻含义和文章结构;对“快而准”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自读自悟后能够更深层次的探究,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以及写作特点,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不分彼此地给学生设置同样的阅读目标,能力高的可能因为问题太简单缺乏挑战性而失去兴趣,能力低的可能因达到目标效果的期望概率太低而放弃努力。

二、形式多样 ,提高兴趣

要实现非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浓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应该摒弃传统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活跃学习气氛。可以采用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角色扮演等多样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感觉亲近、自然,淡化了训练意识,消除了学习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热情。比如在《安塞腰鼓》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然后开展自评与互评,获得了良好的导入情境的效果。电子白板教学手段、现场教学、情景教学,都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入情入境,引导学生贴近文本,贴近作者,从而轻易感受文本的内涵和意蕴,体会作者的意图。在这样的一种情景下,学生兴趣盎然,自然事半功倍。

三、张扬个性,挖掘潜能

篇5: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引导感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实践活动中去,达到对文本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有深层把握和领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带领学生进行语言的朗读、品味、分析;引导学生去把握、领会语文内涵和语言形式,从而积淀和培养语言的感悟能力。

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内涵有不同的关键部分,篇、段、句各有其点。它们有的是课文内容的凝聚点,有的是思想感情的抒发点,有的是表达方式的启示点。因而,引导感悟能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方式。

由于感悟点表现形式不同,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因此,引导感悟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评价朗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表情达意的载体,作者借助语言是为了描述事物、说明事理、表达情感。因此,学生朗读,要进入情境,充当角色,深切体会含于语言文字的情感。但由于知识基础、认识能力、生活积累的差别,学生在阅读中又大多立于文外,难以真切地感受和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克服学生与作者及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差距,促使学生与作者或文中人物走到一起,想到一起,以产生心灵共振,情感共鸣。评价朗读能促使学生与作者、文本之间的深层次对话。

如教学《我们也要当红军》第二自然段,有“传来”“清脆”“奔来”“恳切”等生字新词。如果把这些词语一个个拎出来教学,就割裂了段中词句整体的有机联系,如果抓住“红军叔叔,请等一等!”这句话,有感情地朗读好,就可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因为评价学生朗读该句的音质,可导向“清脆”和所在语句的理解;评价学生朗读的音量,可导出“传来”;评价学生是否读出喘息感,可引出“奔来”及所在语句的理解。综上所述,引导学生体会两人要当红军的迫切心情,从而牵动“恳切”及感悟该句的深切内涵。

“红军叔叔,请等一等!”这句话的朗读指导及评价,上引下联,左右贯通。每一次评价都发出一种信息波,辐射一个信息点,经若干次引导及调整,学生获取全息,从而,使朗读入景入情,声情并茂,真切地体会两人想当红军的急切心情,使领悟课文内容与培养朗读能力融为一体。

二、活化形象

抓住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以此为感悟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借助形象显化语文,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如《詹天佑》里有一句话:“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其中“轰动”一词比较概括、抽象。特级教师黄桂林是这样引导的:“轰动”是一种怎么样的场面?如果你置身于这一场面之中,能具体描述出“轰动”的情境吗?学生有的描述大街上“轰动”的情境:消息一传开,顿时,大街上彩旗飞扬,歌声震天,人们奔走向告,欢呼雀跃„„有的描述乡村“轰动”的情景:消息一传出,村里的男女老少,欢聚一起,老人捋着胡须笑,孩子乐得拍手跳,青年男女乐得载歌载舞„„当学生对“轰动”有具体、鲜明的形象以后,黄老师深入引导:詹天佑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的情况下出任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心情一定十分复杂,当他看到这一个个轰动的场面时,又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以活化的形象为铺垫,促成学生与文中人物深层沟通,詹天佑为国争光的坚强决心和爱国热情跃然心中。

三、扩展练习

根据课文思想意义和中心内容的关系,设计具有扩展功能且能多元解答的练习题为感悟点,学生尝试后,针对不同答案展开讨论,从中牵动、引发、感悟这部分内涵。

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在学生通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填空:一()葫芦。学生有的填“个”,有的填“棵”。教师即可相机诱导,讨论“个”与“棵”两个词的不同,可导读第一段第一至第三句,认识“个”含在“棵”中;理解“个”与“棵”的关系,可导读该段第四至五句,感知一棵长得好,一个才可爱;讨论课文中的“我”要的是“个”还是“棵”,可导读二、三段,认真读析描写那个人的语言、神态、动作行为的语句,认识他不去管“棵”只要“个”的特点;讨论这个人能不能得到他所要的葫芦,可导读第四段,并联系全文寻找原因,感受棵与个的联系;想象这个人如果以后再种葫芦将会怎么做,可从结果引发多思,深化主旨。由此初步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抓住“个”与“棵”的联系设计练习,在讨论引导中感悟,可起纲举目张之效。

四、转换角色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无论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叙述的事情怎样感人,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其重要原因是学生角色模式的定势,使得他们在阅读课文中常把自已置于文外,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语言激情难以激起学生共鸣。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必须以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灵活扮演角色,随机进入课文,通过角色转换,促进心理揣摩、情感体验,从而变旁观者为当事人,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这样,“角色”就成了引导感悟的桥梁,就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与课文、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差、心理差,以促进学生真心地阅读,真切地体会,真实地感受,真情地感悟。

如教学《晏子使楚》,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到国外访问,都有一些随行人员。为了人们及时了解出访情况,其中哪一种随行人员一定不少?(记者)而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晏子,出使楚国却没有记者随从。今天,大家想不想当一回齐国的小记者,随大夫晏子出使楚国,去见识见识春秋末期那变幻莫测而又扣人心弦的外交风云?

接着师生讨论当记者的要求:(1)耳灵——能听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2)眼尖——善于观察,特别是对方的动作、神态,能通过人物的外表推测人物的内心思想。(3)口利——要能言善辩,善于提问。(4)手快——动笔写报道要快。

师:现在我们出发了,跟随晏子出使楚国,先请大家放声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中的有关情况。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1)大家跟随晏子左右,他哪些方面给你们印象最深?你听出晏子哪些话是话中有话的?(2)你们愿不愿意用表演朗读来再现当时晏子三次受辱与反驳的情景?(四人小组选一节表演朗读)

表演朗读完后,让学生尝试反驳:

师:楚王本想侮辱晏子,以显显楚国的威风,却没想到被晏子反驳得哑口无言。他看斗不过晏子,却又不甘心。突然,他看见你们这班小记者,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向你们瞟了一眼,轻蔑地说:“哼,齐国是不是没有大记者了,怎么来的尽是你们这些十一二岁的乳臭未干的娃娃记者?”小记者们,面对楚王对你们的侮辱,你们肯低头认输吗?

生:(坚决地)不肯!师:那你们将怎么反驳?

生:(拱了拱手)尊敬的楚王,敝国有个规矩:访问文明的国家,就派大记者去;访问野蛮的国家,就派小记者去。我们这班小记者,乳臭未干,最没本事,就被派到这儿来了。(说完故意笑了笑)

生:我们年纪轻轻就能出来闯天下,你们楚国有像我们这么能干的小记者?如果有,谁敢出来比试比试!

师:楚王听了你们的反驳,只好红着脸说: 生:真是人不可貌相,惭愧,惭愧。

生:咳!的确自古英雄出少年,我(楚王)输得心服口服。接着,用开记者招待会的形式,让小记者质疑:

生:请问楚王,你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侮辱晏子?那两个武士押着囚犯是不是你故意安排的?你输了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请问晏子,你出使楚国前有没有料到楚王会侮辱你?你为什么这样能言善辩,机智过人„„(“晏子”或“楚王”随机应答,“主持人”穿针引线,引导点拔。)

最后,教师更是别出心裁,要求学生写出感悟心得:

师:开好了记者招待会,出使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不过,各位小记者,你们跟晏子出使楚国已有四五天了,齐国的国王正焦急地等待大家的好消息呢?还是赶快动手给齐王发一条短消息,用简短的几句话夸夸我们齐国的大夫晏子,最后写上“小记者**报道”。

篇6: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感悟

关键词:高中阶段,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

进入高中阶段, 学生思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抽象思维被更多地运用到了学习中, 这一现象不仅只是体现在数理化教学中, 在语言文字理解中也能够得到充分体现。那么, 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特点,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知人论世, 怀古诵今, 势必是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难点。

一、了解时代背景, 熟悉作家作品

我们在这里说的了解时代背景, 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讲授的某一首古诗词所处的时代背景, 而是了解中国自开创诗词先河以来每一时代、每一个阶段诗词的创作意图、发展特点以及代表作家作品。能够在纵向融会贯通的基础上, 横向、深入地理解每一位诗人、每一首古诗词的创作意向, 那么学生才能够较为准确的分析和评价古诗词中的精粹, 也才能够在对我们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发出慨叹的同时, 重新审视近现代诗词发展的趋势和优劣, 进而做出自己理性的评价。那么这一过程的完成, 就需要同学们积累作家作品知识, 熟悉作家作品。如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元稹、杜牧、李商隐, 宋代的陆游、苏轼、王安石、李清照等人的作品都选入了高中的课本。对于这些名家名作, 学生不但要熟悉, 更要理解他们的代表名作, 能够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反复研读诗词, 体会诗词意境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 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 我们赏诗, 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这也就是我们在前面说的首先要熟悉作家作品。在此基础上, 要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 可直接劈文入情, 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 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师生在研读过程中, 可以运用“以诗解诗”的方法, 学生既能快速入境, 亦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能力, 更能纵横联系, 加强古诗词之间的相互理解。比如我在讲授杜甫《秋兴八首》时, 引导学生记忆有关“秋”这一特殊意境的相关诗词句, 同学们踊跃发言, 说出了屈原的“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王维的“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等。有些同学甚至高声朗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我也借此提出问题探究:古人与今人对“秋”这一意境的体会有何异同?同学们各抒己见, 踊跃发言, 答案也层出不穷, 各有千秋, 但却能够鲜明地表述出对古今诗词中对意境这一模糊概念的特殊运用, 课堂学习效果显著。

三、引导学生背诵, 学习语言艺术

以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 大多数学生学古诗词的渠道仅限于课堂, 课余时间他们不会去主动学习古诗。为什么古代文人大多出口成章, 谈古论今, 头头是道, 而今的学生用词匮乏、表达生疏却日趋严重?其原因概莫如此。如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学习古人用词用语之道想必是最便利的捷径了。实践证明, 多背诵一些具有悠久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杰出诗文, 伴随着生活阅历的渐趋丰富将会转化为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他们不仅给学生提供语言的滋养, 而且融合在诗文中的风骨、情操、志向和智慧, 还将成为青年人提升人生内涵和境界的重要力量。在教学中, 我精选了《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唐诗词鉴赏词典》和学生喜欢的一些诗词人的篇目, 要求学生定期背诵, 经过一段时期的背诵, 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 能把古诗词中的名句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口头表达和作文中。我们经常说“诗是语言的艺术”, 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 故要欣赏诗歌, 必须发挥想象、联想。让学生在品读诗歌、解析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 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 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 以多变的形式, 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品评文章, 整体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了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并能将诗歌理解的更加透彻。

四、注重诗词鉴赏, 表达融会贯通

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多半是介绍时代背景、作者、讲解词语及内容, 再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整个过程是程式化的, 其弱点在于教师讲的的太多, 学生感知的太少;分析得细而碎, 没有给学生留下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诗词具有跳跃的时空、朦胧的主题、深邃的意境等特质, 决定了人们对其解读必出现多元性的现象。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意识,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的品质, 具有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 具有创新的精神品质”是完全吻合的。因此, 教学中我们绝对不能再以模式化的套路来规定诗歌的表情达意, 相反, 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鉴赏和品评, 学会独立解读诗词, 能够结合所学过的古诗词知识, 融会贯通的理解和赏析, 从而学会用诗歌去解读时代, 而不是用时代来束缚诗歌。能够使用“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等的鉴赏术语和“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以动衬静、以乐写哀、欲抑先扬、深化意境”等的表达技巧, 在学会赏析的同时, 能够把古诗词人精妙的写作技巧融合到现代文的写作和鉴赏中, 势必会大大提升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今后步入社会的人际沟通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提出研讨问题, 指引深度交流

篇7: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感悟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敢于发问,乐于发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问?

首先,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徘”状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情境的创设,可采用知识生活化,演示的比较,故事诱思、图片操作、竞赛或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其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爱问。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体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对于出了问题的学生,教师都有应给予表扬。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肯定学生动了脑,在思考,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平时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念:能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是爱动脑的孩子。对每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封以美名,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乐之爱之。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问中来

新课程强调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而又充满活力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即使个别学生的问题有明显的错误也要积极帮助,而不是嘲讽,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对于学生各种奇怪的想法,教师要客观耐心地引导学生,同时营造出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就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要留给学生一段等待的时间,让学生明确“问题”到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由问题到目的应扫除哪些障碍,要联系到哪些已有知识。学生明白这些以后,才可能提出问题。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以使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的努力方向。等待的时间,应由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对问题的熟知程度而定,提出问题的机会,也应均等地分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出中来。应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锻炼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阶段,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问题的特征。学生若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则说明学生已把握了问题的真谛,反之,则要分析原因,继续引导,直至学生能够在总体上准确把握问题。

三、多示范,多比较,培养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问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如果教师的教学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定会事半功倍。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这种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

敢问不难,善问不易。一个人的手指也有长短,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质量也就高低不同,如学生在自学《“绿色的办公室”》时,提出这些问题:①办公室为什么是绿色的?②列宁为什么化装成割草工人?③列宁锅里煮的是什么东西?④列宁为什么要隐藏起来?⑤为什么要盖个人字形的草棚,而不盖其他形状的?这些问题,有的提得较好,有研讨的必要,有的很幼稚,无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哪些问题提出得好,为什么?通过比较,使他们认识到提问要围绕中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培养学生多思的品质,善问的能力,教师要多示范,教规律于学生。例如示范学生如何找题眼。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学生问:①谁向谁借?②为什么借?③怎样借?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起探究欲望。学生有了求疑解题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积极举手发言。比好坏。如《荷花》一课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学生问:“为什么不用‘长’而用‘冒’”?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四、提出要求,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篇8: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感悟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意识呢? 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拓宽阅读知识面, 丰富个性化阅读经验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学习者记忆中, 而是以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通过与外界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知识过程。也就是说, 学生在阅读一篇新文本时, 必须要有一定的阅读经验, 才能在原文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因此, 具有丰厚的阅读经验, 才能使学生阅读新的文本时不会出现陌生感, 并对文本产生新的体验, 产生新的感悟, 从而提升个人的阅读素养。古人的“厚积而薄发”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 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学生都说他们很喜欢语文, 但对语文课缺乏兴趣。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有阅读兴趣, 但阅读经验少, 无法形成阅读的愉悦感。这样也就谈不上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和个性化的体验了。因此, 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打破传统以教材为主的阅读教学, 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基础。

面对浩如烟海的阅读文本, 语文教师应科学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九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因而,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基础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熏陶, 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为自己的更好的个性化阅读提高基础。

在现实教学中, 课外阅读应与课堂阅读教学相结合, 才能对学生人生形成深远影响。综观语文教材, 名家名篇文质兼美, 如何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衔接, 让学生提高自我解读文本的能力呢?我认为我们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1.主题情感相近阅读, 强化阅读思维训练

针对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 可以向学生推荐主题相仿、相近或相关的文本, 以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深化学生对主题相仿不同文本的的认识。主题相似文本的阅读可以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积累对同一主题文本的阅读经验, 能更好理解、构建教材中文本的主题内容。比如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在阅读时学生首先感受最深的应是作者对紫藤萝花的描写, 其次应该是文本中作者体现出的爱生活, 不惧困难的精神。因此, 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以描写花或植物为主而抒发作者情感的散文, 如《蒲公英》《驿路梨花》《黄山绝壁松》等等。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会融入自己经验体会, 从而进一步提升对文本的理解, 体会借物抒情文章的主旨。

2. 相同作者作品比较阅读, 深化学生阅读体验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名家的代表作, 集中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特色。但如何更好地全面把握作者的思想主旨, 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进而体会作者不同时期的情感,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阅读教学进一步拓展阅读教学资源。比如学习鲁迅的《社戏》, 就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以了解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 体会鲁迅在不同时期的情感;让学生阅读《呐喊》《彷徨》则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自主体会鲁迅在小说创作中的艺术及文章中深沉的内涵, 感受鲁迅在不同文章中表现出的情感和思想, 体会其思想的来源, 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思维能力。

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 其思想艺术也各有异采。为了让学生更好自主把握作家的思想,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不同时期作家作品, 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 可以指导学生搜集朱自清的作品, 认真阅读他的《绿》《荷塘月色》等, 从而感悟作家不同时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思想, 让学生在与名家的对话中对自己的精神进行一次洗礼。

3.名著阅读, 拓展阅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书”。应该说,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化阅读习惯, 就应该让学生走进名著, 用丰富的文化积淀对学生熏陶, 让学生在不同文本中感受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差异, 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尤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引导, 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激发其主动阅读好书的习惯, 从而拓展语文课外课程资源。如学习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后, 可以乘机引导:“祥子淋雨之后会不会生病, 生病的祥子的生活会怎样?他还会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么?祥子的结局是怎样的?”通过这些问题设置,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希望迫切的知道故事的全部。介绍学生阅读《骆驼祥子》, 可以更好地与课堂教学相呼应, 学生也可以通过整本书的描写了解当时下层人民悲惨的生活, 从而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

二、创设阅读情境, 激活个性化阅读情趣

《九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有主动积极的思维呢?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 去体验。”因而, 语文阅读教学中, 激发学生思维的最好方法是为学生创设与学生经验、体验相似的教学情境, 充分利用学生的自身的经验, 激活学生的思维, 利用阅读期待, 提高学生的阅读情趣。

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时, 应选择与现实生活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况, 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中心内容。学生从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感受体验文本所反映出的内容和情感, 从而结合自身的经历和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新的意义的建构。比如学习《背影》, 这是朱自清重要的作品, 它以其情感的真切, 描写细腻而被人所称道。如何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这篇优秀的散文, 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入手。根据这一思路, 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我先找到了相关父亲的图片和油画资料, 又找到了关于父亲的歌曲, 并让学生整理自己身边发生的父子情的事情, 以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让学生结合文本谈谈对“父亲”以及作者的感受, 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父爱的深沉伟大, 也完成了对知识新一轮意义的构建。

三、探究阅读文本, 强化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学生个性化阅读, 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 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 存在着个体差异, 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 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因而, 它是学生自身对文本的理解、评价、鉴赏的探究的过程。《九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然而, 由于受自身经历、生活阅历、文化底蕴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探究能力也千差万别, 怎样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引领学生探究文本, 强化个性化的阅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欲望更为强烈。”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这种“需要”, 培养学生的这种“欲望”, 充分利用学生在阅读文本中的阅读期待, 激发其探究文本的意识。这首先应树立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学生只有对解决问题充满信心, 才能使自己在探究过程中不论成功或是失败, 都能精神振奋, 勇往直前, 不断克服阅读探究的障碍, 取得阅读探究的最后成功, 获得阅读的愉悦感。要树立学生的信心, 教师应合理设计探究问题, 选择合理的探究规律,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篇9: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感悟

关键词:主动学习;初中数学课堂;实践

在当前,我们国家的数学教育依然是以课上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模式。课上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来源,是运作素质教育最基础的教学方式,是我们的学校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转折点。随着以创新教育和自主学习为首的理念在中学课堂上的实施,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中积累了数学教育中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些谋略。

一、数学教育中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要是以同学之间为主,还有老师与学生之间、同学和学习内容环境之间的相互学习过程。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也是最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育中老师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在数学教育中的中心思想是以学生为始发点,探究如何让学生能够开心快乐、积极主动去学习,抓住这些相关因素去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把学生的兴趣、需求放在首位,创建出轻松的、和睦的以及愉悦的课上教学模式与环境。例如,2015年新人教版中学七年级数学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一些学生负责数据的采集,一些学生负责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去完成任务,并且解决不懂的问题。我们要探究让我们的学生变成主人以及主动全方位发展的方法。老师既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领人,也是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人与组织人,新的教学观念重点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在新的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学会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原有的学习模式就是老师单向灌输而学生却是被动接纳知识。我们应当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要参加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里来。让学生可以拥有轻松与愉悦的学习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有回答问题发言的机会,把学生的热性与积极性全部调动出来,让学生真正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合理适当的教育方式

在教学当中,老师应该敢于探索有效合理的教育方式,根据新课标标准,中学数学课堂学习中,老师们要去引导学生,老师的用处不是单向的去灌输,而是去引领学生自主的思考。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与思维,尽量要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并且去解决问题。老师要学会变通,不应该单向去灌输,要把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

教师们可以采用各种有效、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了解到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中学数学教育中,老师的语言情感很重要,加强语言的表述能力。应学会声情并茂与准确的教学,这样也可以增进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让课程更加生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热情的态度,主动积极地和学生研究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例如,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4.1《多彩多姿的图形》。老师在讲解这堂课的时候,首先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观看一个关于图形的小短片,然后可以提问学生都认识哪些图形,学生分成小组来进行回答,每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发言,老师采用接龙的方式让组长来说,比一比最后哪个小组说得最多。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导他们主动去思考问题。

三、数学游戏可以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那就是将游戏引用进我们的学习中。这样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挖掘学生存在的对知识掌握的欲望,还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愉快。根据研究表明,游戏具有很强的趣闻性,它会使人兴奋,一个人的好奇心是学习数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很多数学家在探索数学问题时就像是小孩子对待玩具的心情一样去研究问题,带着对问题的兴趣去研究,一点一点地找到解决办法。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敢于深入研究的勇气,让学生在社会中成为有用之才,为社会的成长作出贡献。运用数学游戏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理解并喜欢上数学。很多人都知道,数学游戏包含了智慧性,在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上起着强大的作用。很多教师觉得在课堂上去运用数学游戏相对比较复杂,而且和老式的教学方式来比较需要消耗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事实证明,数学游戏在数学课堂上有着明显的作用。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基本教育体系已经迈向了实质性,很多教师与学生来到了新课程数学的教学。我们要学会研究新的教学理念,帮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学数学。如何更好地教育我们的学生学好数学是重中之重,本文在一定方面对中学数学课程提出了一些建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中学数学课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可以给初中数学教育提供有用的价值,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飞速地发展,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在不停地变化,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要更加反省我们的教育,有效地利用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让我们的数学教育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方雷来.初中数学教学主动学习意识与能力培养浅析[J].考试周刊,2011(70):96-97.

上一篇:公司业务管理系统报告下一篇:学生期末总结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