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学习策略探究

2024-06-21

大学英语学习策略探究(精选8篇)

篇1:大学英语学习策略探究

大学英语课堂分组活动优化策略探究

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使得分组活动已经成为课堂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却往往存在形式大于内容,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就如何优化大学英语课堂分组活动进行了探讨,并以理论和实践为依据,提出了若干优化策略,强调了教师在课堂分组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使分组活动能更好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

作 者:李华军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15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年,卷(期):“”(32)分类号:H319关键词:大学英语 分组活动 优化策略

篇2:大学英语学习策略探究

[摘要]“90后”大学生已成为大学的主要群体,具有自我意识强、个性特征强、竞争意识强、参与意识强等特点,同时还具有社会责任感弱、团队意识弱、抗压能力弱和辨别能力弱等不足。针对“90后”特殊群体的思想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管理策略,对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90后”大学生生长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显成效的时候,受时代的影响,这个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跟以往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提出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客观认识“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转变传统观念和工作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期能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性。

一、“90”后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

1、自我实现意识强,社会责任感弱。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和西方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影响,“90后”注重个人的、现实的和经济方面的利益,而不是抽象的哲学或者信仰层面的东西。部分“90后”大学生把追求财富、地位和个人美好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作为价值评价的标准;而对新时期大学生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缺乏感情和理性上的认同感,从而不自觉地养成了自私的习惯,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别人,只考虑经济效益,不考虑社会效应,甚至忽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

2、个性特征强,团队意识弱。“90后”大学生思想较为独立,喜欢凸显和张扬自我个性,不轻易趋同别人。但是,由于过于强调个体的重要性,并且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与人合作能力相对较差,团队意识相对较弱。“9O后”大学生在做出判断和抉择时,往往只注意自我的得失观,缺失和忽视集体主义价值观和荣誉观。

3、竞争意识强,抗压能力弱。高考的扩招,国有企业改制,就业方式的转变,房价的飙升等一系列的社会现象让“90 后”的大学生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恐慌,也让他们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才能让自己具有更强的综合竞争力, 在以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他们身上表现出了强烈的竞争意识。也让“90后”成为充满激情, 勇于挑战,大胆创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一代人。但是“90 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母亲的呵护下,从小娇生惯养,所以在日常事务和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非常强。经不了风雨,耐不了寂寞,受不了挫折,这也直接造成了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弱,吃苦耐劳精神差,遇到小事也会有很大反应,容易产生偏激行为。

4、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90后”大学生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的亲眼目睹,他们普遍承认改革开放是富国强民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也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他们向往民主,注重参加民主生活实践,重视自己的民主权利,对民主管理、民主作风、民主选举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关注,参与意识强烈。但是,由于自身生活阅历不深,与社会接触不多,缺乏社会政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对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简单化、片面化,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误入歧途。随着市场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西方的腐朽思想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他们对事物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是非辨别能力弱,不能分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民主实现形式,甚至把西方的民主制度当成真正的民主,有的追求所谓的绝对民主,把民主与自由、民主与纪律、民主与专政对立

起来。认识上的偏差往往导致少数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与迷茫,行动上的盲目与摇摆。

二、“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对策

根据“90后”大学生呈现出来的新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在更广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上不断创新,采取相应的教育管理策略对“90后”大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引导。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对“90”后大学生的重要性。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目标体系,不断深化其教育理念。

2、引导“90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充分发挥 “思政课堂”主渠道的作用。针对“90后”大学生当中存在的价值观非理性化、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弱等问题,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旗帜鲜明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正确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他们,用积极上进的思想引导他们,大胆地控制和抵制社会生活中消极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提高广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3、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注重大学生个性的培养,进行规范性管理和正确引导。针对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大学生制订适当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尊重“90后”的个性,肯定他们的优点,保护和鼓励其个性的发展,是对 “90后”大学生实施管理和教育的首要前提。“90后”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学习能力也很强,敢于提出不一样的看法,即使这些看法与我们一脉相承的传统观念和大众观念有所差异甚至存在冲突。面对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从事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和管理者要顺应社会的发展,以包容的心态,全方位、多角度地判断一个人的能力,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各种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而非全盘摒弃和否定,促使大学思想教育和管理朝着具有包容性、广泛性、大众性、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方向推进。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仔细分析个性的内在、外在特征,在实施管理和教育工作中规范个性,以“扬弃”的态度区别对待,对积极的个性鼓励其张扬,对于有弊的个性要引导和限制。长此以往,良性循环,让每个青年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誉观,成为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4、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把校园网路建设成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到,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和快捷。许多“90后”大学生的观念深受网络的影响,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也在网络上吸收,有的甚至达到迷恋的程度。针对“90后”大学生网络依赖性较强的特点,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之成为“90后”大学生交流思想的平台,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并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篇3: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探究

一、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1.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生在高中时代就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习习惯, 当他们过渡到大学的时候, 大部分人仍然保留这一良好习惯, 而大学要求学生具有更加独立的学习习惯, 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一般来说, 大学生与各个教师的接触相对较少, 除了在课堂上共同探讨问题外, 他们在课外基本上无交集, 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来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相对来说, 大学是比较自由的, 而很多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很强烈。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英语学习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所以以往统一的课堂教学标准不适用所有的学生,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2.大学英语自主学习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当前,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被抛弃, 现代的教学模式决定了大学英语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是必然的。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课堂中心, 以黑板为主要的教学工具, 大大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如今,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逐渐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这大大方便了教师的教学, 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生活, 有利于为学生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 所以学生在多媒体工具的协助下, 完全有能力进行自主学习,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1.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首先, 要从学生的思维出发, 从根源上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在课堂之前, 教师要适当对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教育, 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根深蒂固, 切实增强他们的英语自主学习意识。其次, 要因材施教, 对英语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与鼓励方式。例如, 对于英语阅读能力强的学生, 教师要引导他们阅读、理解更深层次的文章, 可以引导他们经常浏览BBC网站、阅读外国经典小说的原文等。对于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则鼓励他们积极熟记单词、熟练掌握句型结构, 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最后, 要通过榜样鼓励的方式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可通过积极表扬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激励其他学生积极进行英语自主学习, 同时也能增进同学间的情谊, 培养学生的集体感。

2.增加课外英语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大学生活多姿多彩, 学生的课外生活非常丰富, 可通过增加各种英语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主性, 使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快乐。一方面, 教师可以建立英语俱乐部或者英语角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通过这样的平台, 学生能在活动中找到同道中人, 那么学生之间就会经常互动, 同时也能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 而把英语学习与实际的沟通交流相结合起来,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动力。另一方面,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来建立不同的英语交流平台, 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 可建立一个“李阳疯狂英语之家”来督促学生学习, 对于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 可建议他们扮演角色表演节目。

3.丰富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网络与多媒体设备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自主学习资源, 学校要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来促进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例如, 学校要购买先进的英语训练软件, 方便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口语练习、听力练习、写作练习等, 帮助学生进行全面学习。在电脑软件的协助下, 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学习计划与学习训练。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对彼此间的学习过程与效果进行评价, 从而探讨出合理的自主学习计划。

三、结语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与学生自身的个性需求, 有必要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从增强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意识、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与丰富自主学习的资源来增强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意识,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的视听说能力, 使其做一个优秀的语言人才。

摘要:大学生是在思想上相对独立的群体, 他们完全有能力进行自主学习, 并从中获得有用的知识。大学英语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语言学科, 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 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 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基于此, 首先研究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必要性, 重点探讨促进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

关键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杨香玲, 姜炳生.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11 (2) .

[2]周文伟, 蔡建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与元认知策略探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1 (8) .

篇4:大学英语学习策略探究

关键词:英语学习 学习策略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出现了高校英语师资严重缺乏的问题。许多高校将英语课上成合班课,这就不仅要求教师除教会学生一些有限的书本知识外,还要通过对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和指导,激发其学习动机,使之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2004年,教育部又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这意味着大学阶段学生一定要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来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能够真正独立学习的人。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的学习策略可以求得最佳学习效益,增强学习者快捷掌握语言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学习策略的概述

什么是学习策略,人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活动或步骤;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计划。综合起来,所谓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许多学者对学习策略的成分和层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迈克卡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也就是说,学习策略包含直接影响对学习材料的信息加工的成分,也包含影响信息加工过程的成分,还包含对学习环境、时间及工具等的管理成分。

尼斯比特等人的学习策略包括质疑:明确问题,构想假说,确定目标与项目参量,把当前任务与先前工作联系起来。计划:制定时间表,把当前任务或问题演绎成要素,选择解决问题的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调控:使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匹配起来,并不断作尝试性回答。审核:对成绩与结果进行初步评价。修正:或重新画一个简单的草图,或重新演练,或修正目标。自评:对结果和成就进行自我评价。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这种学习策略来处理许多实际问题。

2.掌握学习策略的意义

掌握英语学习策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求今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仍需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更新。要解决知识的无限性和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这个矛盾,就必须实施让学生获得终生学习能力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其主导思想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把学会求知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时代的要求,是新世纪经济与科技挑战的需要。这样教师就不能主顾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放眼他们就来会学,不仅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还要通过学习策略的指导,交给他们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正所谓“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就英语而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尤其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英语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除培养学生语言、思想、文化素养外,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为其离校后继续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掌握和运用英语学习策略是英语学习成功的需要。有研究表明,学习的效果=50%的学习策略+40%的努力程度+10%的智商。可见,学习策略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学习的效果。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和实践同样使我们认识到:学习方法的认知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语言能力的形成、发展依赖于语言知识的掌握,而知识要真正转化为能力则需要方法作为中介。英语学习的效率及成功与否和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的掌握及运用有着正相关。因此,掌握学习策略是全面提高英语学习旋律、改善当前我国“费时低效”的英语教学状况的重要途径之一。

3.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学生们在英语学习方面普遍缺乏学习策略意识,学习策略知识也比较贫乏。多数学生采用的英语学习策略仅仅局限于死记硬背或大量的机械性题海战术,对其他的学习策略几乎一无所知。因此,教师应当观察和总结自己和学生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向学生讲解和推荐一些合适的策略。应把策略能力培养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尝试把课堂教学变成以策略训练为内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的、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为媒介、交际实践为素材、网络和教学软件为平台的“策略取向教学”。

教师应当清醒意识到教学中学生学习策略的多样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提供多种学习策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设计尽可能多的教学活动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风格的学生需求。教师要自觉有意识地促成教师和学生课堂角色及功能的转变,教师由语言知识的“讲解员”转变成学习策略的“辅导员”,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器”转变成语言交际活动的实践者及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符合自己个性化学习的有效策略的探索者。

指导学生将策略训练融入到英语学习过程中,重点对基础较差的中低组学生,进行专门的元认知策略指导与训练,使其更好地发挥对认知策略的调控作用。鼓励、引导低分组学生在尽快扩大基础词汇量的同时,更多使用联想词汇策略。如果想要扩大词汇量,仅靠死记硬背无济于事,需要科学记忆。记忆英语单词的过程是学习和思维的过程,单词学多了,就会发现有规律可循。此外,教师还应在继续鼓励学生多使用功能操练和自我激励策略的同时,为学生营造使用求助合作等社会策略的氛围,引导他们多开展互助式、合作式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莉梅.大学英语学习策略探究及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01.

篇5:大学英语学习策略探究

论文摘要: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就业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对选择社会某种职业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心理倾向和指导思想的统一,主要包括择业理想、动机、途径、价值取向等,具有引领大学生就业的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需要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入手。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择业观;引导措施

择业,就是择业者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能力,从社会上许多种职业中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自己从事的职业的过程。对大学生而言,择业就是在大学毕业时从社会众多职业中最后选择的某项具体工作。择业观是人们在选择职业的整个过程中所具有的根本观点,是择业者在选择某项具体职业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态度、心理倾向和指导思想的统一,它既是择业者人生观、价值观的直接表达,也是择业者职业理想的直接体现。大学生当前所面临的就业难问题,除了与当前就业形势和社会因素等“外因”有关外,他们的择业观也是决定能否在竞争中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

一、大学生择业观的内涵

对于大学生择业观构成的阐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在读书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职业选择与发展的目的、意义、途径等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所持的比较稳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心理倾向和指导思想,它既是大学生职业理想的直接体现,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观表达。大学生择业观主要包括择业理想、择业动机、择业的认知、择业途径、择业价值取向五个方面。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他们的择业行为受到择业观的支配,这五个方面是对大学生选择职业时的评价标准,这五个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就业认知。

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就业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就业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一部分,包括择业观念、心理品质和职业技能三个方面,是体现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品质和知识技能品质的总和。在大学生就业素质中,择业观念提供统领,职业技能是主要内容,心理品质是重要保障,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就业。在招聘会时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招聘岗位应聘人员寥寥无几,有的招聘岗位却让大学生趋之若鹜。前一种现象除了是岗位要求太高,具备应聘条件的大学生不多以外,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大学生认为这些岗位不符合自己的就业预期。

二、大学生择业观的功能分析

择业观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选择职业过程中的直接体现,不同的学生其择业观各不相同,对就业的目标也有不同的认知。总的来说,大学生择业观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1.引导择业目标功能

择业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不同的大学生个体因其性别、出生环境、专业、个性等差异而对职业的要求各不相同。大学生在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时,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择业观是重要因素。择业观中的择业理想和择业动机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引导择业主体在现实中选择平衡点,从而有效地选择就业岗位。所以,只有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大学生才能把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需求结合起来,实现择业目标与就业岗位的现实统一,既有利于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又有利于个人需求与目标的明确。

2.素质培养的导向功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表达能力、强烈的进取精神、较好的能力结构等是大学生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要素。大学生的择业观引领着他们的择业目标,在职业规划中起着导向作用。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将学习、实践与确定的择业方向紧密结合起来,与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全方位拓展个人素质,从而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与相应的素质,以适应未来岗位对自身能力的需求。

3.规范择业道德功能

毕业后能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和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是每个大学生的期望。市场经济是双看不见的“手”,不断调整着就业市场。面对市场经济环境下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在法治不断健全的今天,择业观规范着大学生的择业行为,约束着大学生的求职道德和职业道德。一方面,大学生作出的择业决定不能草率和轻言放弃,保障择业行为的健康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具有明确择业观的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虚假信息和误导信息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这样,大学生择业观在就业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规范着择业道德,保障全社会就业工作的有序开展,调节着择业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统一,维护社会的稳定。

4.对择业行为的推动功能

面对有限的工作岗位、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在求职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收获并不一定成正比,面对用人单位的拒绝是非常正常的。大学生与时俱进的择业观直接推动着就业行为。在当前国家统筹、宏观调控、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下,大学生确定了就业目标,就要勇敢地去“推销自己”,积极参加现场招聘会、网络双选会等,每一次失败、每一次挫折都是锤炼意志与增强能力的学习机会,多些尝试就多份积累。有的大学生通过克服苦难、锲而不舍的努力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就是因为明确的择业观提供了永不停歇的动力。

三、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的主要表现特征

1.择业目标短期性

大学生在择业时,时常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一是由于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导致大学生能选择的职业范围受到限制。二是一些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期望值过高,没有把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大学生的个人因素客观结合起来。三是有的大学生对职业要求无所谓,只要是发达地区提供的岗位就热情高涨而忽视欠发达地区提供的对口的工作岗位。四是有的毕业生缺乏人生规划,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只要有好的用人单位就跳槽。五是一些毕业生求职的目标只看准“铁饭碗”等,观念陈旧。这一系列的现象,反映出在校大学生存在择业目标短期性的现象。

2.价值取向趋利性

在当今社会,受“拜金主义”等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择业时,许多大学生想的就是工作轻松、待遇丰厚、工作环境舒适,其择业观体现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趋利思想。这样的大学生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忽视社会利益,缺乏为国家发展作贡献的奉献精神,社会服务意识严重缺失。这种价值取向趋利化的思想,是影响很多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3.择业心理矛盾性

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有的对自己定位不准、高估自己的综合能力,求职时自负轻狂;有的又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成绩、社会关系等太多因素,求职时出现自卑现象;有的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梦想在短期内取得巨大成就,一夜成名,没有艰苦创业的思想和勇气;还有的虽然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却在选择职业时常常优柔寡断,失去很多就业机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矛盾心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就业。

4.择业认识片面性

社会是千变万化的,与时代合拍、与发展同步,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个人素质。在择业方面,大学生往往缺乏宏观思想与发展眼光,随大流的思想比较严重,当前什么职业热门就向往之。对国家的就业政策、就业环境与形势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在择业观的树立上摇摆不定。对以前、现在和将来向往的职业没有相对稳定的观点,既高估了自己适应社会职业的能力,又忽略了社会职业岗位供给平衡,认识的片面直接导致自己所具有的专业素质在求职时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建议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当前从“内因”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1.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价值观的载体是价值主体,离开价值主体谈论价值观将毫无意义。[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且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观念,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主体。培育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树立崇高的择业理想和与时代相适应的择业动机。

2.大学生要多渠道提升综合素质,加强对择业的认知

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付诸努力,不断拉近与理想的距离。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多渠道提升综合素质。在择业时,要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就业后怎么去干。只有明确自己的择业认知,才能有好的心态面对社会的就业竞争,不会好高骛远。

3.政府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展大学生择业途径

择业途径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有效路径,这个路径体现在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信息等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作为政府,要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等方面向大学生倾斜,创造良好的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作为高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素质,还要要全方位寻找就业渠道,畅通就业信息,保证大学生广泛参与就业应聘;作为企业等用人单位,要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大学生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习和见习,使大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了解大学生的能力,从而在择业时更有针对性和竞争力。

篇6:初一英语词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王传彩 刘海江

(重庆市巫溪宁河中学)

摘 要:初中的英语教育是开展英语基础教学的重要转折点。小学阶段的一些学习习惯和中学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少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不适应的症状,继而出现掉队,考试成绩下滑等现象。调查显示,英语词汇的学习是低年级初中生开展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大的拦路虎。所以,初一英语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尝试使用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其必要性。

篇7: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高县落润中学 刘元福

内容摘要

我们在教学英语时发现,要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除了对知识的精讲精练之外,还得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理解方法,阅读理解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巩固和深化语言知识,促进知识和能力的的正迁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出适合学生的、适合语言教学的新阅读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理解能力,使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农村初中;阅读教学;阅读策略。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

二级阅读目标为:

1、能认读所学词语;

2、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三级阅读目标为: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理解简短的书面指令,并根据要求进行学习活动;

3、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

4、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

5、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达到4万词以上。四级阅读目标为:

1、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说明文等应用文体的材料;

3、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

4、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

5、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

6、能理解简易读物中的事件发生顺序和人物行为;

7、能读懂简单的个人信件;

8、能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

9、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五级阅读目标为: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

7、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国家领导人李岚清总理曾说过“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亟待研究改进。”根本原因在于两个缺失:

一、语用意识缺失;

二、学生阅读能力缺失,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比如:如何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如何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如何通过阅读创造语言环境?如何选用语言材料?如何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语感?如何内化和外化学生的阅读行为等。因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虽然教师们都极力 想做好阅读课文的教学,但限于自己的语言水平有限,平时教学时间紧,缺乏这方面的研究等多种原因,不能很好地把握阅读教学,教师们普遍觉得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很多教师的阅读教学都仅限于词汇的讲解、重点句型的讲解、翻译等,然后做一些书上提供的阅读理解题;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要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除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足够的语言能力,对知识做到精讲精练之外,还得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理解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理解能力;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才会有成效,教学成绩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得出以下观点:

一、转变观念。

阅读是一种书面交际形式,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目的是指获得阅读理解的能力,手段是指从阅读入手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获得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当今社会,国际交往频繁,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知识更新迅速加快,人们常需要用英语阅读书刊、杂志、信函、电传、电报、报告、使用说明书及广告等,只有具备用英语获取信息的人,尤其是善于阅读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更多的终身受教育机会,目前农村中学生接触英语材料大都只有课本及练习,英语阅读课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以文章作为实体而非载体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材料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去获取信息的能力,忽视了语言运用能力的真正养成,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相当有限,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注重方法。

1、语音教学,打好基础。

语音是英语基础知识之一,要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必须从语音基础知识抓起,首先突破语音知识关,强化音标学习,打好语音基础,尤其七年级的英语教师要对学生强化语音练习,英语语音知识主要包括:不完全爆破、意群、连 读、音的同化与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掌握辨别单词中的长、短元音、辅音、辅音连缀,辨认句子中的重读、弱读、连读和语调,每天不断的反复,不断的让学生看到,听到各种音标,长此以往,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语音知识不陌生,能正确理解单词、词组和句子的意思;另外,词汇量的大小和语法知识不牢固也将会直接影响阅读理解效果。

2、大量朗读和背诵短文,注重积累。

英语成绩的好坏往往与阅读有关,书读得越多,词汇复现率越高,对常用短语就会越熟悉,强化学生进行大量限时阅读训练,阅读速度的提高能促进思维节奏的加快,不同内容的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语感,了解英美文化及篇章结构,弄清它们的思维方式,同时,英语阅读题材多样,内容广泛,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对知识进行积累,知识积累的最佳方法是大量的阅读和朗诵,因为阅读是外语学习中重要的输入过程,也是积累过程,有了足够的积累,才能有丰富的词汇及背景知识;在阅读时,应该有目的的选择难易适中的相关读物,这样有选择性的阅读既能提高英语的分析能力,又能训练自己的思维,平时尽量做到分类阅读,使题材和体裁多样化,避免单一的阅读;此外,要加强朗读,即出声的阅读,优秀的英语学习者通常有朗读的习惯,对学生而言,课本就是最好的材料,朗读和阅读一样,贵在坚持,不可间断,我们还要对一些重要句型和情景对话及课文进行背诵,这样便会逐步解决语音辨别能力低,语流连贯能力弱,不同口音辨析能力差等问题。

3、做阅读理解题注重解题技巧。

初中阶段阅读理解考试题型主要有:根据短文判断正误;根据短文回答问题;和选择正确答案三种,前两种为多,考查的内容主要有:(1)文章的主旨和大意;(2)事实和细节;(3)词义和句意;(4)确定题目;(5)推论和结论等;进行阅读理解训练要坚持“先慢后快,精泛并举”的原则,一开始要选择难度适中,可读性强的各种题材和体裁的短文,让学生慢读、细嚼,明确词汇、语法、关联词语在构成语篇中的作用,进而把握文脉,熟悉其文体特点,一开始不宜让学生做那种四选一的阅读理解题,以引导学生面对短文,真正阅读,可以多做上下文中判断词义、把结构复杂的句子翻译成汉语,做句型转换,将原文缩写后填空,判断正误,回答问题等主观题型,逐步过渡到中考或期末考试的阅读理解题型上训练。做阅读理解专项训练时,每课时集中针对

一、两项内容进行训练,课前,老师要有针对性地精选几篇阅读短文,课堂上让学生阅 读,课堂训练最好做限时阅读;第一课时训练的短文材料是指导学生练习如何通过阅读抓文章的主旨大意;再练习如何抓事实和细节。第二课时专练猜测词义、句意的理解;第三课时专练对文章结论和推论及确定题目的归纳,教学时可先以一篇文章为例,然后做几篇用于熟练巩固,课下也要留适量的阅读练习,再用几个课时做综合性的、完整的阅读理解题,老师教给学生综合阅读方法、技巧的点拨和归纳,如怎样通过试题抓阅读要点,怎样利用文中的数字,怎样利用上下文、人物关系;如何分析句子、进行逻辑推理等。

三、重视课堂阅读课,通过精读来培养阅读能力。

新目标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会有一定篇幅的阅读材料,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阅读方法和习惯的培养,教师在阅读前准备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有目的去读,避免漫不经心盲目思考,增强阅读的实效性,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阅读的重点,老师再对问题中的重点、难点提出来分析、讲解或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讨论找出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一一解决,最后我们可以采用复述的方式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复述,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阅读能力将会得到较大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来思考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通常阅读英语课文的方法是:

1、速读通览全文,搞清中心大意,弄清故事的主要人物(who),发生的时间(when)和地点(where);原因(why)及如何解决问题(how)等。

2、掌握短文主要内容,首尾加以串联,要先从宏观入手,掌握中心意思,并注意说明中心意思的主要事实和细节,抓住关键性词语。

3、了解全文大意,细心推理分析,要细心地加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推理分析,在全文的大意基础上判断词语的确切含义,吃透作者意图,归纳中心大意。

4、课堂上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排除口腔发音错误,通过视觉直接接受文字信号,一目十行,以意群或词组为单位,注意力集中于关键词、主题句等。

四、通过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增加阅读量。

阅读能力的培养的又一途径是让学生阅读课外英语读物,目前随着出版业和影视业的发展,有关英文的课外读物相当多,但在农村,学生接触的不多且不对口,对教师来说,首先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选择阅读材料必须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顺序,学生初次脱离课文,阅读课外材料时的心理状态是复杂的,他们既渴望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去发现新大陆,猎取新知识,又发现新材料中有不少他们不熟悉的句型、单词和词组,如果一而再,再而三 地查词典则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选择课外读物时,教师稍有不慎或急于求成,或选得材料太长,太难都有可能使学生兴趣递减,最后将阅读材料速之高阁,不了了之,那么难度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读物的难易一方面是生词量,另一方面是句型,要求初中学生过分地扩大词汇量是不现实的,但如果能多看些句型变化较多的读物则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好处,所以,我们必须遵循取材由浅入深,从简到难的原则,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的材料起初是一些幽默故事,词汇量在100左右,生词率不超过2%,然后逐渐向一些短篇的童话故事系列过渡,另外,指导学生查字典,极力表扬那些勤使用字典的学生,督促学生用脑思考,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从选材来看由短到长,生词量从少到多,句型从简单到复杂,内容从浅显易懂到内涵丰富的精心安排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

总之,不管哪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对初中学生来说,首先必须过好初中阶段的语音关,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拼读,认读能力,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为阅读做好准备,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空谈;其次,阅读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再现,对所学的词汇和语法项目起到巩固作用;最后,阅读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通过大量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略读、粗读、猜测词义、句意揣摩等阅读技巧,加快阅读速度,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8:大学新生英语学习情感策略的探究

一、情感的内涵和情感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在外语教学中, 情感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情感策略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感、态度、动机等方面的策略。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 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行为和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就情感态度与英语学习的关系而言, 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语言学习活动;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情感策略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 提高学习效率。相反, 消极的情感态度则影响语言学习。如, 过度的害羞心理和过于内向的性格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学习活动;过度的焦虑和胆怯心理不利于学生大胆地用英语表达, 展现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大学新生刚从中学校园走出, 心理状态和学习习惯仍保有中学的特点。他们的情感很大程度上还带有直觉性与不稳定性, 对事物的认识多为感性认识, 而非经过理性分析, 因此一旦感觉外界事物不合自己口味, 就会兴趣索然,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由此, 在学习过程中, 大学新生应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情感, 增强学习兴趣, 调整学习态度, 树立自信心, 锻炼意志力, 主动积极参与英语学习活动。

二、大学新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影响语言学习的各种情感因素相互交织, 难以单独分离其中一项因素, 情感因素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 包括焦虑、抑制、学习动机等;二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 包括移情、课堂交流等。本文就大学新生英语学习中的主要情感因素进行分析。

1. 焦虑。

焦虑可能是妨碍学习的最主要情感因素, 表现为不安、失意、自我怀疑、忧虑、紧张等。毕业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中学, 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存在相对较大的差异, 因此大学新生在课堂上易紧张焦虑。如, 怕老师提问回答不好丢面子, 怕考试成绩不理想排在后面, 怕和同学进行合作性学习时拖别人的后腿, 等等。然而, 焦虑并非总是坏事。焦虑就其作用而言可分成两大类:促进型和妨碍型。前者激发学生克服困难, 挑战新的学习任务, 努力克服焦虑感觉, 后者易导致学生用逃避学习任务的方式来回避焦虑。因此, 当大学新生有焦虑情绪时, 一定要正确对待焦虑问题, 实施积极的情感学习策略。

2. 抑制。

抑制是个性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个体采取防范手段保护自我而表现出的焦虑。情感气质已近于成型的大学新生往往产生自我保护、避免犯错的抑制心理。不管内向型学生还是外向型学生均会采取防范手段保护自我而产生抑制运用目的语进行必要的语言实践。因此, 课堂中, 有的学生害怕在师生面前出错丢面子, 在课堂上保持沉默或是根本不听课, 以逃避教师的提问和其他一些课堂活动。因此, 大学新生要尽可能培养自信心, 敢于表达自己、表现自己, 并且能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之。

3. 动机。

动机通常指学生为了满足某学习愿望所作出的努力。Gardner和Lambert (1972) 把动机分成工具型和综合型两类。许多大学新生疲于应付考试, 英语学习的求知欲, 即内在动机, 已转化为高考中英语科目取得好成绩。因此, 许多新生直接面对英语学习动机空缺的困惑。心理学家认为, 从长远来看持有综合型动机的学生比仅仅为了文凭或好工作的学生更有可能学好英语, 因为工具型动机使学生从学英语的最终目标中分心, 并且, 为工作而学习的学生因目标太遥远易丧失信心;而持有综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对学习有热情, 为学习取得进步而感到满足, 最终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大学新生应努力激发自己的综合型动机和内在动机。

三、大学新生在英语学习中运用情感学习策略的有效途径

1. 积极参与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 降低自身的语言焦虑。

大学英语基本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使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多姿多彩,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但是多媒体环境下, 学生目视电脑屏幕, 耳听教师、同学或课件的声音, 缺少情感的反应。学生要积极利用老师提供的机会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对于老师提出的较简单的问题, 积极回答, 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对于某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应尽力降低焦虑心理, 以巧妙的方式勇敢尝试回答, 配合老师, 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积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将自身的课堂焦虑降到最低限度, 逐步培养自信心。

2. 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激发英语学习动机。

刚刚成功完成高考后, 许多新生在刚进大学最初一段时间进入英语学习动机空缺期, 所以大学新生应努力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动机产生于需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英语在国际、国内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可以对中西方思维方式、人际关系、价值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作进一步了解, 培养起自身的英语学习兴趣, 激发自身的英语学习动机。

3. 学会合作, 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理解、照顾他人的情感。

在英语交际过程中, 要恰当实施情感学习策略, 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要素。积极相互依赖代表了小组成员之间积极的相互关系, 每个成员都认识到自己与小组内其他成员之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语言从很大程度上讲, 是方便人们交流的工具。在英语交际过程中, 学生应懂得合作, 适时换位思考, 乐于向同学提供帮助, 倾听别人的意见, 在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同时, 理解并照顾他人的情感。

4. 主动配合老师, 建立良性师生关系。

伍德罗?威尔逊说过, 大学的生活应该是师生之间完全自然的日常交流, 如此, 学生才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与善于思考的人交往, 能使人好学善思。根据大学新生的情感特点, 如对老师的授课方法、态度等产生偏见, 他们会对该学科失去兴趣, 而且, 课堂上的英语交际活动与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有很大关系。学生不仅在课上要积极配合老师, 参与课堂活动, 也要经常与老师谈心, 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建立良性的师生关系。

四、结论

情感因素及情感策略对英语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学生可积极参与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 降低自身的语言焦虑, 培养学习兴趣与动机, 学会合作, 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理解、照顾他人的情感, 建立良性师生关系, 巧妙运用情感学习策略有助于大学新生有效发挥自身学习潜能, 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摘要:针对部分大学新生英语学习兴趣不大、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 本文拟对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以及有效运用情感策略等问题进行积极探索, 以促进其更好地发挥学习潜能, 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情感因素,情感策略,大学新生,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Oxford R.L.Anxiety and the language learner, new insights[J]inJ.Arnold,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58-67.

上一篇:医院污水处理大探讨下一篇:清明追思缅怀逝者作文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