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尊严权的法律保障研究

2024-06-01

劳动尊严权的法律保障研究(共6篇)

篇1:劳动尊严权的法律保障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劳动尊严权的法律保障研究

作者:董凤华

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12期

[摘要]在劳动关系领域,劳动尊严权的提出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本文论述了劳动尊严权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内与现行法的衔接与整合,包括总括性规定和专门规定,即在《劳动法》中增加有关反对职场性骚扰的条款;完善劳动者隐私权保护;完善劳动尊严权救济方面的法律制度。

[关键词]劳动尊严权;法律保障;劳动者

[中图分类号]D92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030-02劳动法在我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倾向,这就是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中,重视资本和管理而忽视劳动,这严重影响到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在劳动法体系中,对劳动者权利的研究完善是从根本上维护劳动者利益,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切实体现。本文所提出的“劳动尊严权”就是以国际上的劳务工人和正常劳动的内容为标准,论证其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内与现行法的衔接与整合,以期为我国劳动权体系的完善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视角。

首先,在《劳动法》中对劳动的尊严权方面做出大体的总括。对劳动里面劳动者的人身和尊严进行一定的保障,劳动法的条文里面有相关的规定。《劳动法》第96条写到:“用人单位有以下的行为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要判定15天以下的拘留、罚款以及警告,构成犯罪的,对这些人要依法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一)用武力、胁迫或者非法干预人身自由的方式进行强迫工作的;(二)辱骂、伤害身体、殴打、非法搜查身体和扣押劳动者的。”但是在劳动里面,由于这个过程里面真的有管理与被管理的表征,劳动人员的权利经常被无视甚至被伤害。据报道,一些公司的管理人员任意打和骂工人,甚至有些公司为了加强自己的安全,要求工人在下班的时候搜查身体才可以离开,还有的公司限定了工人去厕所的时间和次数。

当前,法律当中的规定都太笼统了,不能够准确保护劳动者的一些权益。建议在劳动法中作相应细致的准则,同时要明确处罚的标准,确保法律条文能够在实际中更好地施行。对于给劳动人员造的身体方面的损害,应当给予货币和实物等赔偿;造成精神伤害的,应当给予精神伤害赔偿。

其次,在《劳动法》中增加有关反对工作场合性骚扰的条文。重点是规范在工作时候发生的,基于性别和就业蔑视的性骚扰行为。除了将防止性骚扰加进劳动合同之外,还有一些人建议把此条款写入由工会出头代表劳动者与企业写就的集体合同,以能够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因为这样从法律上做的规定更能见到效果,成果也会更好。我国《劳动法》第12条写到:劳动者从事工作,不因为哪个民族、哪个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受歧视。这是对普通工人的基本保障。我国的劳动法里面对工作时候的女性工人权益的保护,有一定的条文规定,但主

要提到的是在劳动里面和怀孕的时候、生产的时候及哺乳的时间段的保护保障的问题,对性骚扰等侵犯了人身权利的作为却没有什么具体的设定。希望在今后劳动法修改的时候,能对工作期间性骚扰的问题有一个确定的条文规定,同时对于职场性骚扰发生前的预防和发生后的解决,雇主与雇员都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劳动法中应写出用人公司有责任给工人提供一个和平、安定、没有伤害的好的工作场合和工作条件,人们享有的职业安全权也要制定相关条文。公司就要制定一些禁止性骚扰的公司条文,同时建立一个专门来处理人们有关性骚扰的投诉的部门,主要是如何处置和解决等等。这些情况也要写进劳动合同里。如果员工在公司老是受到性骚扰,公司就不可以推卸掉责任。如果人们对公司这些性骚扰方面的问题解决不满意,可以依靠劳动合同的规定请求劳动仲裁进行解决。

第三,在完善劳动者隐私权方面,劳动法应有确定的条文规定,对劳动者的隐私方面给予保护。我国保护人们隐私权的法律条文很少。在我国,宪法和民法都没有对大家的隐私进行保护的条文、权限的范围以及侵犯隐私所应承担哪些义务和责任作出什么样的规定。换句话来说,中国的民事基本法没把隐私权当作人们的一项独立的权利作为保护对象。中国对隐私权利的保障就是通过司法的解释和某个条文来实现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运用一些方法来解释,确认对侵害其他人的隐私,造成名誉上的损害的,就确认为侵犯了名誉权,要承担一定的责任。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名誉案件相关问题的解释》中,提出了对隐私权用间接的方法维护的原则。立法机关发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都对这个权利作了一些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提到:“每个组织和人员都不可以泄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9条提到:“妇人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都受保护。不要用辱骂、中伤等行为伤害妇女的名誉和人格。”可见,在民事的法条中对于隐私权的保障还是很差,而在《劳动法》所涉及l的地方,对务工人员的隐私权的保护更是很难看到。《劳动法》更多的是对劳动合同成立之后的双方权益的协调,对劳动合同缔结前的招聘过程中的行为没有一定的约束,至于劳动这个过程里和合同解除后工人隐私权的保护,更是没有。许多省、市在执行《劳动法》的时候制定了一些政府或地方的简单制约。如《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第10条写到:单位应当写出来用人的条件、工作有什么内容、工作时长、多少工资、社会保险等情况;工人应当向单位提供本人身份证和学历、就业的状况、工作的经历、职业的技能等。《上海市劳动合同》第8条写到:“单位在招工的时侯,要知道员工的身体情况、技能怎么样、在哪里工作过。劳动者应照实说出来。”可以看出这些规则都是让用人单位有了知情权,对劳动者隐私权的保护并没有确定,也没有对用人单位的这种行为作出违反隐私权的规定。且由于这些法规和规章几乎就没有什么效力,不能够对劳动者的隐私权进行保护。

第四,完善劳动尊严权救济方面的法律制度,运用私法条文解决雇佣矛盾。其他国家的立法说明了重视私法的规范能保证在劳资的冲突中,国家立于中立,能更好地解决劳资纠纷。在我国,还可免于深陷在计划经济情况下,用人单位是国家代言人,单位利益就是国家利益的错误认识。由于劳动立法过程,直接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了,如没注意到私法规范的运用,最后会使得劳动不会进步。假如能够看到契约的自由原则的应用,经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缔结合同(包括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通过用人单位里面的民主程序制定的条文,最后,就会改变条文的不断修整,使得法律能适应多种社会变化,确认了在市场经济中作为当事人的自己

做主的能力。这正好是进行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即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在集体劳动法领域重视运用私法的规范,解决当事人为主的,加一些劳工斗争的条目,这样大概就能够改变政府部门在这类问题的解决上很难受的处境,又可以规避其他人不好的介入引发新问题的情况。而且集体劳动关系条款的订立是为个别劳动关系问题的处理做出最好的措施。日常违反劳动法的情况,单个人只能是通过个人救济(向仲裁和司法部门提请劳动问题处理)或者公力救济(向劳动行政的部门举报)在维护自己的权利和保护工作之间进行比较难的选择,所以没有到很难的时候难以让《劳动和社会保障条例》以及劳动争议程序起作用。但是假如在个别劳动法的基础上,增加集体劳动法制度的保障,像德国公司里有那种公司委员会,就能在平常的活动中很快知道问题并通过内部的制度快速解决这样轻微的劳动违法行为。这些制度假如能在我国实施,那么只要对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现在的集体合同制度简单改变就可以了。

[参考文献]

[1]王益英,社会保障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2]林嘉,社会保障法的理念、实践与创新,中国人大出版社,2002年出版

[3]冯彦君,劳动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篇2:劳动尊严权的法律保障研究

(河北省承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河北承德 067400)

摘要:本篇论文在清晰理解我国劳动保障监察法律制度定义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劳动保障监察法律法规尚且存在的几个有待改善的问题,并且依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释并给出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劳动保障监察;监察法律制度;完善策略研究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劳动者的世界里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无止境地劳作,无止境地加班熬夜,以此来缓解供不应求的现实状况。曾经的富士康公司,劳动者因承受不住工作的压力,选择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件事情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思,针对劳动者这群弱势群体,用什么来保障自己应有的权利,维护自身利益?如今的劳动保障监察法律法规在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时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我国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上是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本文将从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定义、存在问题、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1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定义

1802年英国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世界上最早的为保护劳动者所设立的相关法律,而对这部法律监督的人士是英国自愿组织一些社会人士。后来,其他国家逐渐开始注重设立劳动保障监督制度,以此来对劳动者进行保护。在中国该法部律成立于新中国的成立期间,但并不能完整成为一部完善的劳动保障监察法律,仅仅算是一部对于劳动者的安全监督。在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中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国家同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的报酬和待遇。”1995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劳动法》,这项法律的颁布具体明确了各??用人单位以及劳动者的权力与义务。

2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存在的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是以依法行政为基础建立的,依法行政是在法律规定的职责与权利范围内,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据法律对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行动。在各机构中,劳动保障监察法律部门是非常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作为行政执法最前沿的阵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部门必须在接受发展的需要的基础上始终保证依法行政,不断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并且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但是,依照目前的形式,我们国家的行政保障法律制度在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急需改善的问题,包括:1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定位模糊不清。2劳动保障监察制度覆盖面狭窄。3劳动保障监察法制度责任缺失。4劳动保障监察法制度缺少强制手段。5各个部门缺乏配合度。

2.1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定位模糊不清

在我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明确提出九项条例,包括工资支付途径、最低工资保障、休假及休息日、工作时间范围、劳动合同、对于女工、童工的保护、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内部规定等。之所以说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定位模糊,是因为我国将本属于私法制定领域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所签的合同划归在劳动保障监察的范围内。《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明确规定: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由于各种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等过程中一切争议应遵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条例。这种法律规定与《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相关条例发生冲突,使得我国在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处于尴尬的境界。所以说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定位模糊。

2.2劳动保障监察制度覆盖面狭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本就起步晚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更加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下几个方面: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数量欠佳;该机构中监察人员不足;劳动保障监察效率较低并且普遍素质不太合格;在监察工作中所需经费不足等等都导致了我国劳动监察制度覆盖面的狭窄。

2.3劳动保障监察法律制度缺少强制手段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主要是在依据我国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基础上在根据各个省、自治区、自治县等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实施。虽然这些劳动保障相关的法律给予了劳动者们一定的法律保护,但是从力度上是有所欠缺的。

2.4各个部门缺乏配合度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领域的拓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在执行监察的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但是当今我国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欠缺协调合作的精神,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明确指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各自的职能支持和帮助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进行执法工作。但是这条规定并没有付诸实践,并且该条例也没有很强有力的可操作性。总的来说就是缺乏强制性,所以导致了各个部门不能做到很好的协调配合。

3完善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建议

通过上文对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可见,整体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实施过程所处的困境不是操作的细节问题,其核心是理论的分析和制度的规定方面。本文认为想要改善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制度,首要任务就是要整体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具体内容,包括上述所说的三方面内容等。

结束语

一直处于计划经济下的我国总是将管理社会作为国家行政的重点。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建立了各种保护劳动者的法律法规,比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但是在技术层面、法制层面均有待改善。本文仅提出以上几个方面的思考,相信我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会日益完善予,而广大劳动者也会充分了解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等方面知识,准确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李蕙芸.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实行跨地区协查办案 京津冀三地职工遭遇欠薪可就近投诉[J].中国工人.2016(10)

[2] 周俊.河南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座谈会在郑州召开[J].人才资源开发.2015(09)

[3] 王甫利.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5(30)

[4] 马玉芳.对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2)[5] 许正勇,梁柳塔.靖西县:首次公开招聘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J].人事天地.2014(04)

[6] 呼小艳,薛东娥.全面发展促进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顺利运行[J].现代经济信息.2014(18)

[7] 田涛,滕腾.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座谈会召开[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5(05)

[8] 杨海峰.试论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13)

篇3:论残疾人就业权的法律保障

1 残疾人就业权的法律属性

残疾人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 并且有劳动愿望的残疾人, 依法从事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的权利。残疾人就业权是残疾人所享有的基本人权,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27条规定, “缔约国确认残疾人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享有工作权, 包括有机会在开放、具有包容性和对残疾人不构成障碍的劳动力市场和工作环境中, 为谋生自由选择或接受工作的权利。”从残疾人就业权的法律属性来看, 首先, 残疾人的就业权是一种合理受益权。其义务主体是国家, 要求国家在残疾人寻找劳动就业机会时或者不能进行正常劳动时, 国家应提供或协调残疾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就是说, 国家有责任给残疾人创造就业的机会, 并且对残疾人失业时提供经济救济。

其次, 残疾人的就业权是一种就业平等权。尽管残疾人在生理上有着缺陷, 但作为“人”, 只要具有劳动能力, 就不应因残疾而丧失劳动权利。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明确规定, “在一切形式就业的一切事项上, 包括在征聘、雇用和就业条件、继续就业、职业提升以及安全和健康的工作条件方面, 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从各国立法来看, 均立法禁止就业歧视以保证残疾人的平等就业权。印度宪法要求联邦和各邦“采取一切措施恢复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 克服他们引起嘲笑的缺陷, 纠正把他们置于可怜和依赖境地的医疗环境和残疾人探视措施。”并通过1948年《工厂法案》、《工人伤残赔偿法案》, 1959年的《空缺职位交换强制告知法案》等法案做出了具体规定。美国《残疾人法》规定, “禁止对残疾人施加雇佣歧视, 雇主必须为有身体或精神局限的人提供适当的条件, 除非提供这些条件对该企业是一种过分的难题。”不受歧视也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我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 “在职工的招用、聘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劳动保险等方面, 不得歧视残疾人。”

再次, 残疾人的就业权是一种社会扶助权。由于残疾人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生理条件的限制, 导致残疾人与健全人在劳动市场的竞争中天然处于弱势地位, “缩小以至拉平他们在出发点方面的差距”是国家和社会应尽义务。处于实质公平的要求, 国家不仅要从形式上为残疾人提供平等就业机会, 更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对残疾人就业权利进行倾斜保护。然而, 从实际来看, 要真正实现残疾人的就业权并非易事, 残疾人的“残疾”这一事实以及由此导致的受教育水平较低是限制残疾人实现就业权的最主要原因。残疾人在实现就业权方面比健全人面临更多的困难, 需要法律做出倾斜性规定, 以从实质上保障这一权利的实现。瑞典规定, “保护性的工场计划不仅给那些并不需要太多支持的残疾人提供有酬工作, 而且还继续给那些在开放劳动力市场找到工作的残疾人提供政府的财政资助。”我国《残疾人保障法》也明确规定:“国家采取辅助方法和扶持措施, 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 减轻或者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 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要求通过多渠道、多形式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

2 我国残疾人就业权法律保障的现状透视

尽管我国残疾人在就业权方面的状况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但总体来看, 形势仍然严峻, 截至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 我国的残疾人口已经达到了8296万, 残疾人占总人口的6.34%, 2012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经达到8500万人, 从残疾人就业情况来看, “当前残疾人的就业率只是非残疾人的一半左右, 平均工资也只有非残疾人的一半左右;在未解决温饱问题的绝对贫困人口中, 约有42%为残疾人, 在相对贫困人口中, 残疾人约占1/3。”法律保障是实现残疾人就业权的最重要手段, 从残疾人就业权法律保障的现状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缺陷:

一是残疾人就业权立法存在结构性缺陷。从现行立法来看, 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的立法从效力层级来看涉及宪法、一般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基本建立起了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的系统立法体系。但上述立法从残疾人就业权保障的实际来看, 在立法内容方面仍然存在缺失, 主要表现为就业歧视、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方面的立法欠完善。首先, 残疾人就业的最主要障碍是对残疾人就业的歧视, 尽管我国立法对反残疾人就业歧视做出了规定, 但现行规定多为宣言式、口号式条文, 缺乏对就业歧视内涵、判断标准、举证责任、救济途径等问题的明确规定, 因而难以操作。其次, 在劳动力市场中, 完善的劳动服务体系对于劳动者而言极其重要, 现行《劳动法》等的规定多为原则性规定, 对残疾人的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没有做出特别规定, 也没有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机构的责任规定, 不能满足残疾人就业需要。残疾人的就业服务相对于健全人来说, 更具特殊性, 也是残疾人能否实现就业的关键性要素。再次, 由于残疾人就业较健全人来看, 更缺乏稳定性, 更易因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的变化而导致失业, 而从现行立法来看, 现有立法基本没有对残疾人失业保险的专门性立法。

二是残疾人就业权法律实施机制薄弱。从现行立法来看, 残疾人就业权在实施方面, 首先是缺乏专门性的实施机构, 《残疾人就业条例》规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其地方组织所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为提供就业服务的职责主体。但残疾人联合会是人民团体, 不是行政机关, 缺乏行政执法的权力。残疾人职业培训是政府的职能行为, 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自发进行。其次是缺乏完善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残疾人就业政策监督和评估体系, 缺乏有效的对用人单位的考察、评估机制。再次是缺乏完善的法律纠纷解决机制。虽然法律禁止就业中的残疾歧视, 但我国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并不包括就业歧视, 这导致当残疾歧视实际发生时, 残疾人难以获得救济渠道。

3 我国残疾人就业权法律保障制度的完善

3.1 完善残疾人就业权法律保障的立法体系

一是要制定《残疾人反就业歧视法》。所谓歧视, 按照《现代汉语字典》的解释就是以不平等的眼光对待。许多国家制定了专门的反歧视法, 有的国家还专门统一了反歧视法的规定。比如有残疾反歧视法、性别反歧视法、种族反歧视法等等。而我国虽然有许多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呼吁国家制订出台《残疾人反就业歧视法》, 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却没有制定出台这部法律。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制定出台《残疾人反就业歧视法》正当其时, 从《残疾人反就业歧视法》的主要内容来看, 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明确残疾人反就业歧视的立法目的、残疾人反就业歧视的内涵外延等进行明确规定, 充分体现立法所追求的实质公平目的。二是明确规定残疾人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及其例外情形, 为被告抗辩权提供法律依据。三是明确残疾人反就业歧视的举证责任制度。由于相对于用工单位和企业而言, 残疾人处于弱势地位, 因而举证责任的分配和证据认定成为反就业歧视案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四是建立反就业歧视的责任追究机制和机构的设立。通过明确就业歧视的责任追究机制和机构来执行和落实残疾人反就业歧视法的实施。五是建立与完善对受害人的救济制度以及法律责任。对现行的《残疾人保障法》进行完善, 完善对受害人的救济制度。

二是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法律制度。首先应从法律上明确就业服务的对象、内容和重点。残疾人虽然生理上存在缺陷, 但某一方面却具正常人所不具有的优势。比如, 盲人的触觉比正常人灵敏, 聋哑人能抗拒正常人无法抗拒噪音, 下肢瘫痪的残疾人比正常人耐坐等。所以在开办技能培训时, 培训的内容不能千篇一律, 应根据残疾人的生理特点, 注重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 结合社会的需要, 开办不同的培训班。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为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目的。其次, 要建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帮助残疾人正确认识自己, 树立生存信心, 鼓足生活勇气。勇于直视困难, 面对挑战, 发挥自身的优势, 从事能够胜任的工作, 实现人生价值。再次, 要加大对残疾人教育的投入, 大力发展残疾人就业前教育, 全面提高残疾人各项素质和就业能力, 为解决残疾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复次, 要进一步完善职业供求信息制度, 各级劳动部门、残联和其他社团组织要建立残疾人就业信息库, 实际岗位与残疾人的有效匹配。最后, 还要建立相关的考核和监督责任制度, 以确保残疾人就业能够真正得到落实。

三是要完善残疾人失业保险法律制度。残疾人失业保险, 是对残疾人下岗后重新寻找工作岗位过程中进行救济的一项重要措施。完善残疾人失业保险法律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扩大残疾人失业保险对象范围。目前失业保险的对象主要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残疾职工, 应将其扩展到所有残疾人劳动者。不论他们在何种性质的企业工作, 都能享受残疾人失业保险提供的帮助。二是适当延长失业保险金的期限。目前我国一般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期限最多是24个月, 考虑到残疾人就业比健全人难这一特殊情况, 对残疾人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应比健全人的发放期限延长6-9个月或者更长。三是失业救济标准应结合残疾人实际生活。目前, 国家虽然对残疾人很关心, 但绝大部分残疾人的生活比正常人要困难得多, 加上残疾人的康复医疗支出和特殊用品用具的支出 (如购买轮椅、拐杖、假肢、助听器、导盲用具等生活必需的支出) , 生活将更加困难。因此, 失业保险法应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 制定出合理的救济标准, 以确保残疾人的正常生活。

3.2 完善残疾人就业权保障实施机制

残疾人就业权法律保障的实施机制主要指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的各种组织机构和运行系统。要完善残疾人就业权法律的实施机制, 当前有四个方面要特别重视。一是要强化残疾人就业权保障的制度建设。首先要完善立法制度, 明确责任主体, 规范强制措施, 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确保法律实施。其次, 要加强执行人员的素质培训, 以此带动全社会遵守残疾就业权保障法的有关规定。与此同时, 还要提高执行机构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再次, 加强执法机构建设, 避免因责任主体不明, 使责任没法落到实处。最后, 健全执法机构之间互相协调的机制。残疾人就业权法律保障制度的落实涉及很多执法机构, 它们的协调决定着实效。协调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解决, 就会导致问题解决的最佳时间被延误, 残疾人就业权受到损害。

二是完善残疾人就业权的纠纷解决机制。由于我国劳动关系的日益复杂和多样, 现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尽管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做出了比较系统的规定, 但在有效保护残疾人就业权益方面仍然存在缺陷, 当前应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 明确“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明确规定违法种类以及相关的违法责任, 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加大对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力度, 探索市场经济下调解工作的新形式和新途径。考虑到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以及生理方面的障碍性, 为保障他们诉讼权利的实现应建立残疾人特别诉讼制度。这一特别诉讼制度主要包含诉讼费相对减免制度, 诉讼代理服务制度, 手语翻译制度, 审理不公开制度, 单独羁押制度等主要内容。

三是强化工会对劳动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工会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机构, 工会应建立比较完备的劳动法律监督机制, 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违法行为的惩罚措施, 加强劳动法律监督员队伍建设, 提高其劳动法律监督意识。同时, 各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和工会组织联合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 对残疾人就业权法律保障监督体系进行完善, 不断探索新形式和新途径使劳动保障监察与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之间更好的协调配合, 全面贯彻执行就业权保障法律法规。

四是加强部门间协调合作体系制度建设。残疾人就业是一项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公共事业,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是具体实施者, 但这一公共事业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为此, 必须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及相应的权能, 进一步完善有关管理配套措施, 确保政策落实。各级残疾人联合会还可连同工商、劳动部门对各单位安置的残疾人情况进行督查, 对安排残疾人不达标的单位不予年检, 对安排残疾人的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劳动行政部门应及时有效的帮助残疾人维权。对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缴, 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应积极协调财政部门代扣或税务部门代征。

参考文献

[1]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 (2) .

[2]许巧仙.嵌入性视角下残疾人就业支持的制度困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6) .

[3]蔡定剑, 张千帆.海外反就业歧视制度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338-339.

[4]廖娟.残疾人就业政策: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人口与经济, 2008, (6) .

[5]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M].烟台: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22) .

[6]赖德胜, 廖娟, 刘伟.我国残疾人就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 (1) .

[7]廖娟.残疾人就业政策: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人口与经济, 2008, (6) .

篇4:劳动尊严权的法律保障研究

关键词:残疾人劳动者;劳动就业权;处罚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32-01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相关法律、现有扶助制度的不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不完备,就业单位的歧视,残疾人普遍受教育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使残疾人在劳动就业中经常会出现很难获得就业机会、在就业岗位中被歧视的问题。

(一)立法方面。

虽然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就业促进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都有关于保障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内容,但大多都停留在宏观层面,很难具体的保障我国残疾人劳动就业权,在有关平等就业以及反歧视方面,我国的法律缺乏原则性的规定,而且我国相关的法律对侵犯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行为没有规定相应的处罚制度。

(二)执法方面。

我国政府在对于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保障落实方面没有发挥较好的帮扶作用。虽然我国政府采取很多措施,例如:推行按比例就业政策、对福利企业以及个体残疾人就业的税收减免等等。但是,我国现有的残疾人就业扶助制度并不完善,许多扶助措施不到位,这限制了相关扶助制度和措施的作用的发挥。

(三)法律救助和法律援助方面。

由于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不完备,导致残疾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多数的残疾人劳动者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或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很难依靠法律手段来进行维护。

(四)残疾人劳动者自身方面。

残疾人劳动者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就业能力差的特点。

二、解决措施

(一)完善残疾人劳动就业保障的立法体系。

首先,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借鉴美国和日本在残疾人劳动就业权保障立法方面的经验,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反歧视原则,并且用列举的方式对歧视行为进行界定。其次,应对有关侵害残疾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进行明确。建议在《残疾人保障法》第八章的法律责任中增加以行政和经济处罚方式为主,刑事处罚方式为辅的处罚制度。

(二)加强政府在残疾人劳动就业中的监督和保障作用。

要在原有的就业比例基础之上,扩大残疾人劳动者的就业比例,同时要加大对违反规定的用人单位的惩处力度。为促进劳动者就业,应该加大力度落实惠于残疾人劳动者的就业政策措施,使自主实现就业的残疾人劳动者以及福利企业能够及时享受到各种优惠的政策措施。

(三)强化对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法律救助和法律援助。

劳动监察部门、各级残疾人联合会、相关法律援助机构都应该积极的在维护残疾人劳动者劳动就业权方面为残疾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用“小额诉讼”解决诉讼成本过高问题、在社区等地方开展法律知识的教育活动和法律咨询活动、设置残疾人援助基金会等。

(四)发挥好社会监督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社会监督主要包括残疾人联合会和媒体社会舆论的监督两种。首先,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应该配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进行残疾人法律的监督工作,对残疾人就业保障的地方性立法的实施予以监督。其次也不能忽略新闻媒体在进行监督时的广泛性、及时性的特点,通过对损害残疾人劳动者劳动就业权行为的报道,发挥在维护残疾人劳动者劳动就业权方面的独特优势。

三、结论

劳动就业权也是残疾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但在现实生活中却由于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相关法律、现有扶助制度的不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不完备,就业单位的歧视,残疾人普遍受教育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等种种原因,使得残疾人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得不到合理有效的保障。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国应该考虑到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借鉴美国和日本在残疾人劳动就业权保障立法方面的经验完善残疾人劳动就业保障的立法体系,其次加强政府在残疾人劳动就业中的监督和保障作用。再次,强化对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法律救助和法律援助。最后,充分发挥好包括残疾人联合会和媒体社会舆论在内的两种社会监督的作用,从多角度、全方位的对我国残疾人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进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宋向婷:“ 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保护”,载《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2]倪南强:“对我国残疾人劳动就业权保护的几点思考”,载《金山》2011年第11期。

[3]张静:“ 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现存问题浅析”,载《科技视界》2013年第6期。

作者简介:

篇5:论华侨回国定居权的法律保障制度

回国定居权在国际上被视为一种基本人权,尽管如此,各个主权国家依然有权通过制定法律等措施去规制其具体行为。华侨回国定居涉及的问题较多,因此对回国定居权的规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华侨回国定居的现状与特点

1.1 华侨回国定居的现状

根据《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发布的最新报告:世界移民形成“南北格局”,移民回流现象增多,呈现出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移民的新趋势,移民回流现象开始增多,“北南”移民数量有逐年递增趋势。现今移民不再仅仅是从移出国到移入国的单向输出,而逐渐变成了一种持续、循环的双向行为,中国也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移民来源国。

21 世纪以来,世界侨情出现许多新情况,海外华侨群体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主要包括海外侨胞人数增多,新华侨逐渐成为海外华侨群体的主体力量;20 世纪初全球华侨华人总数约为500 万左右,至今已达近约6 000 万;华侨在世界各国的分布从以东南亚为主向欧美西方国家分散;华侨中高科技人才和各方面的专业人士人数增多;华侨群体经济实力增强,更多华侨愿意回国投资;华侨群体与祖国联系更加密切,合作交流更加频繁。

以广州为例,2010-2012 年申请回广州定居华侨年龄分布、申请回广州定居华侨侨居国分布、获批回广州定居人数以及申请原因见表1。

1.2 华侨回国定居的特点

第一,申请回国定居的华侨人数逐年上升。据了解,2008 年至2012 年广东省公安机关共审批华侨回国定居3 485 人次,海外华侨申请回国定居的需求越来越大。

第二,申请回国定居的华侨侨居国来源以欧美国家为主。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华侨回流潮主要是由于政治原因,回国定居的华侨侨居国来源分布以东南亚国家为主,随着走出国门的海外华侨人数越来越多,定居方向也逐渐转变为西欧、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第三,过去申请回国定居的多以老年人为主,现在中年人甚至年轻人明显增多。老年人主要是受“落叶归根”观念的感召,而回国读书、创业和投资则是当前年轻华侨回国定居的主要考虑方向。

2 当前华侨回国定居权法律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缺乏专门针对华侨回国定居权的法律制度,有关的法规政策依然属于传统的封闭文化。

2.1 延续旧法,未与时俱进

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我国的侨务政策就对华侨的回国定居权加以限制,2012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将受理华侨回国定居申请的机关从“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安机关”变更为“拟定居地的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侨务部门”,虽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华侨申请回国定居,但新法作出的调整只是在行政级别与受理机关上,仍然有悖于人类迁徙和返回祖国的自由权利。

2.2 相关规定法律位阶低,且受政策因素影响大

关于华侨回国定居的相关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广东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等,一方面,从内容上看,法律法规仅仅提及华侨回国定居这一现象,显得过于笼统,既没有明确华侨的回国定居权这一概念,也没有明确法律对华侨的回国定居权是否加以限制,法律位阶低。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有关侨务的立法一直受到各个时期政策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涉侨立法缺乏稳定性,如1955 年《国务院关于贯彻保护侨汇政策的命令》,时间效力都不长。

2.3 华侨回国定居审批权限设置不当

华侨回国定居审批权限主要在省一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由此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一是县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受理华侨回国定居申请后,需层层上报至省一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审批,增加了回国定居申请的时间成本;二是一个省的各地市、县华侨回国定居申请都要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加重了省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的工作任务,降低了办事效率;三是审批华侨回国定居申请属于行政许可事项,而且是下级经上级批准的行政行为,当华侨进行权益救济时,申请行政复议需向省级政府或国务院侨办申请,而提行政诉讼被告的是省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造成申请地与复议诉讼地不一致,加重申请人的时间、金钱、精力成本。

2.4 排除了海外难侨的回国定居权

从现行的关于华侨回国定居申请条件的规定来看,似乎显得过于严苛,要求申请对象在国内有稳定的收入、稳定的住房保障,或是国家需要的人才、投资者,这就意味着只有在不会成为国家负担的前提下华侨才能被允许回国定居。这一系列规定排除了一类华侨的回国定居权——难侨。

3 完善华侨回国定居权法律保障制度的建议

华侨回国定居涉及的问题较多,对于华侨回国定居权的法律保障制度,一方面仍然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另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华侨回国定居权益保护法,全面完善华侨回国定居权法律保障制度。

3.1 坚持华侨回国定居权保障原则

3.1.1 平等原则

在华侨权益保护立法中首先要强调平等原则。具体而言,平等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华侨享有与国内公民平等的权利、履行平等的义务;二是应在立法、执法方面积极追求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的统一。

3.1.2 不歧视与适当照顾原则

国家侨务政策长期坚持“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十六字方针,保障华侨回国定居权亦要坚持“不歧视”和“适当照顾”。

3.2 从政策保障为主转向法律保障为主

我国关于华侨回国定居权的保障长期以政策为主,相关立法法律位阶低。不可否认,政策调整有其优势,可以针对华侨回国定居办理工作的突发问题、热点问题采取灵活的应对措施,但侨务政策较也具有易变性,难以给人稳定的预期。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相关侨务法规。

3.3 放宽回国定居申请条件

回国定居权是华侨的基本人权,公民的迁徙权利已在全世界得到普遍承认。在涉及华侨回国定居申请的立法中,应全面放开华侨回国定居申请的实质条件,即不要求华侨在申请回国定居之前在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一段时间,不具体要求华侨回国定居后的收入或储蓄等。

3.4 下放华侨回国定居审批权

华侨回国定居的审批权集中到省一级主要是“对华侨回国定居审批从严掌握”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华侨回国定居权的一种变相限制。当前已有几个省市在地方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中将华侨回国定居审批权下放至市一级人民政府侨务部门,这些地方经验表明下放华侨回国定居审批权至市一级是趋势。

3.5 充分发挥侨联的作用

侨联作为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侨胞的纽带。可以通过发挥侨联作用,强化对华侨回国定居权利的救济。一方面,通过侨联及时了解侨情,把归侨、侨眷的诉求及时反映给政府相关部门,协助政府解决归侨、侨眷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侨联将涉侨政策法规及时向侨胞、归侨、侨眷作宣传,使他们掌握党的涉侨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

4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社会大发展的今天,华侨回国定居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传统的华侨回国定居保障制度已不能很好地适用。因此,我国立法机关和侨务部门在新形势下应重视华侨在回国定居申请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有必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华侨回国定居权法律保障制度,真正做到依法切实保护华侨的回国定居权。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回国定居的华侨数量不断增长,华侨回国定居呈现出新的特点,与此同时,华侨回国定居权的法律保障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深入阐述当前华侨回国定居权保障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华侨回国定居权法律保障制度的建议,认为应该加强立法,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保障制度。

关键词:华侨,回国定居权,法律,保障制度,完善

参考文献

[1]翁里.国际移民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王卓.浅议华侨权益的立法保护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2(3).

[3]季安照,袁靖华.当前浙江华侨回国定居现象探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8(2).

[4]元林.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关系演变的特点[J].暨南学报,2001(4).

[5]Guo fu Liu.The Right to Return in China[J].International Migration,2008(1).

[6]林灿铃.论华侨权益的法律保护[J].暨南学报,2014(11).

[7]刘国福.华侨国内权益保护立法模式探析[J].东南亚研究,2011(1).

[8]高轩.论华侨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法律保护[J].暨南学报,2014(11).

篇6:劳动尊严权的法律保障研究

关键词:证人出庭,被告人对质权,审判公正

一、证人出庭制度的法律功能和实际运行状况

(一)证人在庭审中的重要地位

证人在诉讼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是诉讼活动的重要参加者,试想没有证人参加的庭审该怎样实现查明事实真相?证人出庭作证的主要任务是就其所知道的案件情况直接向公检法机关做如实陈述,《刑事诉讼法》滴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做证人。"

(二)证人不出庭的后果

首先,证人不出庭作证直接对认定案件事实造成极大不便,从而对诉讼效率的提升也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证人在证明案件事实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在法庭对证人证言或者案件事实有争议的案件中,证人参加庭审活动,协助查清案件事实真相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证人是见证案件发生的特殊群体,他们具有人身不可替代性和优先性。

其次,证人不出庭作证引起了人们对司法公正的怀疑。若证人不参加庭审,这就很容易造成审判不公、判案质量不高的后果,判决结果也无法让人口服心服,这对司法公正的形象的损害是无法挽回的,也会降低人们对诉讼的信任度,对于一个法制国家来说这种负面影响是非常不利的。

(三)我国现阶段证人出庭制度的实际运行状况

刑事诉讼证人不出庭堪称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出现的一大奇观,据资料显示,全国法院刑事案件审判证人出庭的比例不足全部案件的5%,绝大部分案件的审判以宣读书面证言为主。对此现象的分析,理论界多从证人本身及有关的配套制度的改革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一是证人担心作证会遭致报复;二是证人怕麻烦,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三是证人因作证的经济花销无法得到补偿。①

二、从被告人对质权保障制度的缺失反观证人出庭率低的成因

(一)证人出庭率低的原因

我国证人出庭率之所以这么低,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制度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之处,其次就是在实践中存在的困扰,整个中国的法制环境造就了中国公民法律意识不强,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从制度方面探讨,我国关于证人出庭作证方面的规定存在一些困扰,有很多相互矛盾之处。从《刑事诉讼法》第47条规定看,证人证言并不局限于口头证言,它还包括书面证言,而法律规定要对证人证言进行查实并未指定必须通过哪种方式进行,所以,在法庭上由相关人员宣读书面证言的查明证据方式并不违反本条规定。

其次,从实践方面研究,这是更重要的原因,也是证人不出庭作证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对被告人对质权的保障相当不完善。我国在法庭审判中也忽视了被告人的对质权。

(二)我国被告人对质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中国对被告人对质权的研究起步晚,制度方面不完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在制度方面,在《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被告人的对质权,没有完整的对质权制度可寻。

第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被告人的诉讼地位低,往往造成法庭对被告人的各项权利重视不够,尤其是对质权这种法律没有宣示的权利,基本上认为不存在。

(三)被告人对质权与证人出庭之间的关系

将对质权制度化不仅可以更好地保障被告人的人权,体现公平公正,而且可以保证证人出庭,并且使公平公正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使被告人更心平气和地接受审判结果,达到改造的最佳效果,以便被告人重新融入社会,同时也使程序公正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绝不能将证人出庭与被告人对质权等同起来,这是一前一后两码事,两步都需要做到位,而且由我國现在的证人出庭制度看来,证人出庭还需对质权的保障来进一步完善,我国被告人对质权问题亟待解决。

三、保障被告人对质权和提升证人出庭率的对策措施

(一)被告人对质权的科学界定

对质,又称对质询问(我国台湾学者称"对质诘问"),是指让二人同时在场,面对面进行质问。②纪虎教授认为所谓的被告人对质询问权就是指在刑事审判中,被告人有权要求对己不利的证人出庭作证,并对其进行反询问的权利。③

(二)保障被告人对质权和提升证人出庭率的具体措施

1.加强法律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第一,要从观念上、在实践中对被告人对质权予以重视,认识对质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仅要求法官、检察官对被告人对质权予以重视和保护,被告人自己也应该有这种权利意识。

第二,在观念上还应做到的是必须认识到出庭作证是一种社会责任。在国外,证人出庭作证是一件很平常很自然的事情,在法治程度较高的国家,他们的公民有这种法律意识,他们会为了维护正义而不惜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

2.明确相关的法律依据。

我国被告人对质权这方面还处于制度空白状态,导致被告人的这一权利没有法律依据来保障,在实践中往往没有相关法律制度可以适用,刑事诉讼法对此几乎没有规定,由此看来我国急需建立完善的对质权法律制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及方面入手:一、明确各刑事法律关系参加者对保障对质权的责任;二、避免使用"有重大影响的"、"法官认为没有必要的"等模糊说法,缩小法官对对质权的自由裁量范围;三、在刑事诉讼法中对被告人对质权的行使过程作为独立的对质程序做出专门的规定;四、对无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证人加以惩戒;

3.与直接言词原则相结合加以保障对质权。

大陆法系国家直接将直接言词原则作为解决证人出庭从而保障对质权的一种方法,这一原则确实包含了证人出庭作证的要求,从而为被告人向证人质证、询问提供了便利,对对质权的保障有一定意义。对对质权的保障有较大意义的是禁止法院以书证代替人证,即一些国家所指的"禁止朗读原则",这一原则正中要害,对保障证人出庭有着决定性意义。

4.将高科技手段融入到庭审中。

刑事案件中证人之所以不愿出庭作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出于对自身安全的顾虑,考虑到出庭作证后可能遭到被告人及其亲属打击报复,很多人选择逃避作证。在英国,2003年刑事司法法就规定法庭有权通过视频技术听取法庭外的证言,法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以后增加了通过视频技术作证保护证人的规定,④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刑事诉讼程序条例》也规定法官有权决定对弱势证人使用视频技术作证。⑤视频技术避免了证人完全暴露在被告人面前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保证了被告人的对质权,节约了证人的时间以及司法资源,达到诉讼经济、诉讼高效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为未成年人、精神损害较严重的当事人作证提供了便利。

注释:

①龙宗智、杨建广主编.刑事诉讼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57.

②龙宗智.论刑事对质制度及其改革完善[J].法学,2008年第5期: 12.

③纪虎.论被告人的对质询问权[A].徐静村.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第2卷)[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81.

④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99.

⑤郭天武.论我国刑事被告人的对质权[J].政治与法律,2010 年(7)期: 160.

上一篇:松树写事作文450字下一篇:下学期高二政治课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