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文献综述

2024-05-21

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文献综述(共8篇)

篇1: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文献综述

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文献综述

一、选题原因

在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已经步入迅速发展时代。农民工进城务工,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农民工进城务工也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在城市从事的大都是艰苦繁重、简单重复性的体力工作,承受着优胜劣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压力。而在“男尊女卑”思想严重的农村中,女性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地位,女农民工进城后相对于男性农民工来说,女性农民工可以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人群。关注女性农民工权益保障是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不仅是人口的入城,而且体现为人的生活在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上文明程度的融合、提升。如果女性农民工的权益被忽略、被隔离,就难以真正实现人人平等,难以达成不同文明之间的融合,也就不符合城市化的初衷。另一方面,女性农民工的权益维护可以吸引男性农民工的入城,加大这些农民工入城的可能性和稳定性,从而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关注这一弱势群体的权益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现状

农民工在城里无法融入城市生活中,成为“城市边缘人”,孙丽艳(2006),保护农民工权益意义重大,它事关解决城乡矛盾和 “三农”问题,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熊坚(2008)。邵吟筠(2009)指出农民工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

会和城市社会的必然现象,而作为农民工具有文化程度较低、流动性强、数量大等特点。宣璐(2007)在《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缺失及其保障》中提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劳动力市场二元结构为特征的二元社会结构是导致农民工权益缺失,得不到公正待遇的根本原因。丰雷(2009)认为农民工之所以会存在诸多问题,是因为存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分配制度方面的缺陷,农民工话语权的缺失,权益保障法规的不健全及执法不严,城乡分治导致的观念歧视,农民工素质的束缚及不适应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权益保护上首先是要树立公平、社会正义、人权保障的法律理念,在这基础上完善弱势群体的表达机制,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劳动法律制度,张芸(2006)。许杏彬(2004)认为现有的法律体系在面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缺位、滞后和乏力,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迫切需要在平等就业权、劳动条件权和教育(培训)权、社会保险权的保障及其维权组织的建立,农民工受损的原因集中影射到法律制度的不足当中,并建设性的提出应当建立“征服、工会、社区”三位一体农民工劳动权益网上服务系统,熊序明(2010)。王立平(2007)更是指出农民工不仅仅没有完善的表达机制,其自身的选举权、被选举权也难以实现,在城市的管理中也没有资格参与其中。许中甲(2007)认为农民工法律援助是一项民心工程,是保障司法公正和人权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王雅芬(2007)提到尽管男女平等的原则已经被普遍接受,但依然普遍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事实,对妇女的歧视还存在着,甚至有恶化的趋势。石

彤.王宏亮.李芳英(2010)认为在社会学研究发展中女性社会学正逐步走向独立,但应当注意把握妇女作为人的整体整合性。郝亚冰(2010)则从社会学、管理学等角度论述了女性农民工的群体特征与社会功能,分析女性农民工的权益缺失状况及其基本成因,探讨了女性农民工的维权障碍与维权机制,提出了构建女性农民工维权长效机制的具体设想,而宋彬(2007)则在社会排斥的视角下认为女农民工在城镇务工过程中受到城乡排斥和性别排斥的共同作用下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周亮亮(2010)则提出在金融危机影响的不利环境下,维护好农民工的权益主要是在经济权益和劳动就业方面做出努力。周风斌(2010)认为在吸纳农民工最多的建筑行业中,如要更好的保障农民权益应当提高建筑业的就业门槛,并农民工进行培训和指导。王次富(2010)认为在少数农民工权益保护上文化权益是最具有特色的权益,应当从饮食、宗教、教育、节日等方面促进少数民族的权益保护。李莎(2007)立足于行动选择的视角,提出情境理性行动分析框架,阐释了农民工群体的权益缺失与侵害状况,探讨面对权益受损和权益剥夺,农民工所采取的行动及其背后的直接与深层次社会原因,并尝试性地从政府作为的视角提出对策。刘震(2005)认为建立健全新型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逐步达到农民工、用人单位和政府等各方良性互动的状态,政府和社会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当前农民工保障机制的困境。杨豫(2009)认为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代表,应该不断加强对公民和社会的责任,尤其是保护弱势群体的责任,为保护农民工就业权益做出科学的决策。赵明海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权益保障机

制研究——以潍坊市为例》(2009)认为要解决农民工的权利保护应该要从经济权益(农民工就业权、劳动报酬权、安全卫生健康权益、居住权益)、社会权益(培训教育权益、社会保障权益)、政治权益三方面进行权益的保护。徐敏(2010)认为不断改革我国现行的各类制度,妥善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恢复农民工的国民待遇,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真正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刘力子(2008)认为强调女性视角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唤起女性及社会一起去实现男女真正平等与和谐的终极目标。

三、我们的思路:

基于上述研究,我们的研究思路主要是在社会保障方面对女农民工权益的保护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首先是通过研究文献资料和观察思考,发现女性农民工权益缺失严重,社会亟需建立维护女性农民工权益长效机制,确定把女性农民工权益维护问题作为研究课题与对象;其次是通过对现状的定性分析,找出目前制约女性农民工权益维护的一些深层次原因;第三是通过对现有女性农民工维权方式的分析,寻找维权理念、维权行为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第四是通过对政策、机制等分析研究,结合原因分析,提出相关的对策建构。

篇2: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文献综述

李智事业11-1201105002807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日益暴露出其弊端,未能在改革中充分发挥其“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延缓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农村城市化的进程等,进而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关键字: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研究

社会保障制度是关系着全体人民民生问题的大事,受到广泛关注。继2008年新农合被写入社会保险法(草案)医保专章,新农合在我国社保体系中真正确立了合法地位之后,在北京闭幕的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决定在2009年的10月1日以后正式试点推行新农保,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老年基本生活保障,是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也是中央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响应中央会议精神,我国各个省市也都相继推行新农保改革新举措。如广东省计划3年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山西发布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山东省首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养老金在寿光发放。广东首个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试点在惠州启动,参保补贴一视同仁。回顾自市场化改革以来引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上的太多探讨与研究,今天终于在实践中得到了尝试,也很值得理论界追溯和总结。

我国学者对于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展开的,从中国期刊网上对有关社会保障问题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见下表),在中国期刊网上以社会保障为篇名的文章在模糊查询的条件下,研究数量在逐年增加。2000年以后,尤其是2003年开始了大规模系统的研究,文献数量直线上升,2005-2006年间增幅最大。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确立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方针。在城镇化过程中引发了大量的征地问题、失地农民问题、进城农民工问题以及改革过程中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在2003年研究成果较前一年增长了78.5%。2005年,随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着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等研究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

我国经济总量跨越式提升的同时,社会分配的均衡问题、公平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被重新探讨,改革开放的成果由全社会共享的惠民措施不断出台,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均衡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压器,社会公平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随之升温。

从归纳和总结以往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从内容上看,这些研究涵盖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方面面,有的甚至具体到了实施细节。而从整体上对这些内容分类,共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从城乡两个维度对社会保障总体状况的研究

通览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文献,学者们分别从整体上和城市与农村两个维度对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从地方或区域角度分析了省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情况。张力之(1997)从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1997年以前国内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迫切性、借鉴国外的研究、社会保障专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刘云旺、王成华、廖桂蓉(2004)、李东、刘庆原(2004)、陈蒙蒙(2006)韦镇坤(2008)、王丽(2009)撰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构想及对策。李珍(2006)阐述了我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 1

及如何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刘汉屏、吴晓云(2006)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来探讨,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保障和体系构建。刘子操(2007)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思路。

从内容上看,这一方面的研究偏重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三农”问题凸显,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诸多不完善之处摆到了议事日程。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是研究重点。

二、围绕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展开的大量研究

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大缺陷或短板,理论界对此诟病颇多。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研究构成了2003年以来研究的主要内容。刘金红、段庆林、董明辉(2001)从经济发展和政策取向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建国50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各种保障形式的制度变迁、制度绩效,提出建立与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力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徐凯赞、欧阳亮辉(2004)按城乡属性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分为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指出按照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公平原则,我国现行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无论从过去的形成、政策的影响,还是农村的现实需要都表现出一种公平性的缺失。陈信勇、蓝邓骏(2004)认为,首先要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其他社会保障措施也应及时、逐步建立。吕勇(2005)、赵友谊(2005)、贾平、张婷(2008)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探讨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构建。胡宏伟、唐莉(2005)指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结构性嵌入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利益诉求实现制度之中的,这种结构性嵌入机制要求仅仅靠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是不够的,失地农保制度的完善必须以上述四项制度的完善为前提。白凤峥(2004)、姚诣路(2006)分析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围绕农民问题展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之所以会成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主体,原因有几方面:一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与之相对的“三农”问题依然突出。二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问题引发了学界的大量争论。三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效率与公平观念深入人心,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公平?诸多原因引发了学界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三、国外经验较少及中外比较研究

周弘(1989)较早地介绍了欧洲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李培林(1994)通过对德国、英国和瑞典的实地考察,指出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应当借鉴的经验和注意的问题。史柏年(1996)、高峰(1999)分别考察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演变过程以及不可克服的矛盾与困境,并探寻其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日本学者合津文雄(1999)介绍了日本的社会福利政策,它突破了救济扶贫的制度框架,开始探索创建满足全体国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老年人看护保险制度”显示出,日本社会福利政策由过去的行政管理措施向签约方式转变的新趋势。武中哲(2001)介绍了北欧福利国家制度,并分析其利弊所在,力图找出其中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内容。施晓琳(2004)介绍了当前日本较为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及其对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法律保障方面的借鉴。李巧莎、贾美枝(2008)考察了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日本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其经验和启示。臧忠生(2004)考察了法国、瑞典、奥地利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新变化及对我们的启示。王萍(2005)对美

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行简要追溯,分析了令该制度陷入困境的各种主导因素。易瑾超(2007)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提出发展、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建议。徐嘉辉、郭翔宇(2009)介绍了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并对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评价,同时阐述了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四、对社会保障理论的追溯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开展,对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挖掘和追溯也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陈晓云(2001)在对福利理论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根据对福利主体的认识、衡量福利的方法、标准以及福利制度措施这几方面的差异和变化,将福利理论的发展分为四个重要阶段。苏光明(2001)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保障思想进行了挖掘和比较。王爱华(2003)、李宏艳(2004)挖掘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前者主要探究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社会保障的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考察;后者考察了马克思、列宁的保障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王俊(2004)从17世纪配第的社会保障思想写起,到18世纪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孟德斯鸠,进而分析了19世纪的萨伊、西斯蒙蒂、罗雪尔的社会保障思想以及德国的讲坛社会主义,英国费边社会主义和法国连带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王文龙、金丽馥(2005)对西方社会保障理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评述,介绍了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当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衰落的原因。徐丙奎(2006)把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分为三大流派并对三大流派进行了简要分析,即国家干预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中间道路学派。张可(2006)从英国1601年《济贫法》开始追溯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的根源,并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区分了对待社会保障制度的态度,同时对反对与支持的流派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五、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定位和职能

尽管各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各具特色,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国家或者政府的介入。阎宇红(1998)考察了西欧社会保障制度几个发展阶段的更迭与交替,并详细分析了每个阶段中政府充当的角色以及角色的转变过程。张学英(2004)指出由于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反过来阻碍了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应该以政府为主导提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陈少晖(2004)指出,在至今仍未改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长期忽视和责任缺失,是我国政府在构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缺陷。现阶段,我国政府应当集中解决农民急需的低保、医疗和养老三大保障问题。朱丽颖、石俊田(2005)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萌芽起到进入制度化建设共经历了政府高度集权下的重点有限保障、分权下的土地和家庭保障、制度建设下的社会有效保障三个阶段。肖云、徐艳(2005)认为当前建立农民工的就业社会保障具有紧迫性,政府在建立和发展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刘燕(2006)认为政府责任不明确、制度安排缺失等,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之一。政府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应当承担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责任。钱亚仙(2006)、杨爱兵(2008)、薛菁(2008),也指出政府是构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杨辉(2007)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到底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还是私人产品亦或优效品,在理论界存在着争议,并根据社会保障的产品属性及产品提供方式、生产方式,决定了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责任范围和责任强度。陈萌(2009)认为“农村社会保障”表现出社会的公平性,其最终责任主体是政府。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存在着越位与缺位两种偏差,是造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期刊网中的文章除了上述6大问题以外,还涉及到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影响,如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等。除文章类文献外,我国学者还出版了相当一部分专著讨论社会保障问题。例如,张蕴岭(1993)主编的《北欧社会福利制度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系统地介绍了北欧福利国家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启示;郑秉文(2004)等编著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攻坚》。阐述了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过程、改革中的困难和今后改革的方向与未来发展趋势;丁开杰(2004)编著《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一书,涵盖了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国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老年保障改革、福利与就业几个方面的内容;陈佳贵、王延中(2004)主编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一书,对中国社会保障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在我国社会保障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权威的专家郑功成教授,编写了系列社会保障丛书,由他主编的《社会保障研究》是中国和世界社会保障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一书系统诠释了社会保障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和需要处理好的相关关系,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步骤与措施进行了宏观规划,从理论上厘清了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目标、政府责任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建立,杨宜勇.关于我国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J].宏

观经济管理.[2]徐传谌,齐树天,邵祥林,刘士峰.完善我国社保体系的几点政策建议[J].管理世界.[3]刘恒庆.改进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几点建议[J].宏

观经济研究.[4]宋晓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重道远[J].中国社会科学

院研究生院学报.[5]石宏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与对策[J].宏观

经济管理.[6]杨翠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模式探讨[J].农

业经济.[7]景天魁.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思路与对策[J].思想战

篇3: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失地农民现状的描述性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是采用调查和统计的方法来描述失地农民的数量、生活、收入、就业、社会保障及心理等各方面的状况, 其研究文献以各种调研报告为主, 如国家及部分省市农调队等对失地农民的各类调研。

1. 关于失地农民的规模。

根据文献参考, 认为中国失地农民数量2004年已超过4 000万, 且以每年约200万人的速度递增, 也有学者认为2009年中国有5 000万失地大军, 甚至认为总数近6 000万, 研究认为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将超过60%, 将增加4 260万失地农民。

2. 关于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

对失地农民的研究从2000年以后逐渐多起来, 政协委员在2004年全国政协提案中, 明确提出了别让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的要求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一些大城市郊区, 由于工业化、城市化步伐更快, 失地农民问题体现得更为明显, 对这些地区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问题和原因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多起来, 如江浙粤等地区, 以及上海、杭州、深圳、成都等大城市郊区失地农民的研究, 实证地研究了这些地区失地农民问题, 并在理论上进行了探讨 (汪晖, 2002;朱明芬, 2003;刘英丽, 2003;顾巍钟, 2003;李一平, 2004;赵友新, 2004;杜陈生, 2005;李克周, 2007;李明星, 2008;杨凤燕, 2009;周旻, 2009等) 。

二、关于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方式的研究

学者对失地农民补偿和安置机制选择研究主要是采用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和安置方式有很多种, 也经历了几个阶段。19世纪50年代采取农业安置模式, 19世纪80年代大多采用就业安置模式, 19世纪90年代多采取货币补偿安置模式, 现在进入了制度创新阶段, 主要采用的模式有农业安置模式、就业安置模式、货币安置模式、土地换保障型、土地入股型安置、留地与就业相结合安置、集中开发式安置七种模式。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规定, 对于失地农民的补偿和安置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货币安置、农业生产安置、重新择业安置、入股分红安置、异地移民安置等多种方式。但在实践中, 80%~90%是“一脚踢”式的货币安置。从现实的角度来考虑, 这样的补偿和安置方案并不是兼顾到失地农民当前与长远利益的最佳方案。

对补偿方式的评价, 刘慧芳 (2000) 认为, 农地转用价格应包括农地质量价格和农地社会价值量值, 其中, 农地社会价值包括农地对农民所具有的社会保障价值和农地为社会提供粮食安全所具有的社会稳定价值, 并对这三部分价值在各产权主体之间进行分配。黄贤金、陈龙乾 (2001) 认为, 征地补偿费应参照被征土地的市场价格, 应改为按其预期收益来确定。朱明芬 (2003) 认为, 一次性货币补偿和实物补偿简单易操作, 但土地征用中现金补偿过低, 补偿不到位。陈锡文 (2004) 认为, 征地补偿太低是造成失地农民悲剧的原因。余兴厚 (2005) 认为中国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是以农业产值量为基础核定补偿数额, 没有充分考虑现代农业的现状和特点。

三、关于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研究

近年来,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日益为学术界所关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育培训机会和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等五部分内容。刘英泽、殷俊、杨素青、郭素红、王卫东、李春斌、吴清新等一大批学者都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进行了研究。

许勇军 (2002) 认为,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应该是包括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为失地农民提供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和法律援助。

葛永明、吴刚 (2002) 认为, 保障资金应由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共担, 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被征地农民还应可享受与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同等的优惠和援助政策。

鲍海君、吴次芳 (2002) 等从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包括资金来源、运行机制、模式类型、内容构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并构建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 认为征地中土地补偿安置费以及土地转用后的增值收益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 还可采用财政拨款、社保基金运营收入以及捐赠等其他来源。在城市建设占地过程中, 实行“两保一补”政策。应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医疗互助救济制度。

罗瑜 (2003) 的研究表明, 美、英、澳大利亚等多数国家通常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对失地农民予以补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来自补偿和安置费, 该基金一般交由私营机构、且由多家经营, 并且监管机构和经营机构分开设立。

李敏 (2003) 认为, 应设立土地基金, 土地拥有者将土地作为资本入会。土地基金实行专项资金管理, 按合同价格兑现农民土地租赁费, 并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情况分阶段增加比例, 保障农民的永久性收入。

樊小钢 (2003) 认为, 必须构建一种以放弃承包土地来换取全面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利益的机制, 为失地农民完全市民化提供制度渠道。

卢海元 (2003) 、张时飞 (2004) 提出“土地换保障”的思路, 形成“以土地换保障, 以保障促就业, 以就业促发展”的失地农民安置模式。

宋斌文 (2004) 认为, 要采取完全市场化方式对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法律援助农民进行补偿;将失地农民纳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强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的力度和强度;探索为失地农民进行长远利益保障的制度性保障。

吴小明 (2004) 在介绍了浙江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一些做法后指出, 经济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以及政府资金到位率低是现存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加强宣传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和确保政府资金到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措施。

陈信勇 (2004) 认为, 应在制度先行、因地制宜、公平和效率有机统一、与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等原则的指引下, 加快推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改革, 应当首先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 及时、逐步建立其他社会保障措施。

宋青锋、左尔钊等学者 (2005) 提出, 根据目前国家和社会的实际情况,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内容可以涉及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

黄立举 (2006) 提出失地农民呼唤多元立体社保机制。刘海云 (2006) 提出了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不是补偿不足, 而是安置政策失效的观点, 并提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提出开发型安置方式是解决失地农民发展问题最佳选择的观点。

王小英 (2007) 提出“以土地换保障”, 谢圣远 (2007) 提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根本性的出路在于界定“公共利益”的概念, 建立市场导向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赋予农民平等获取土地收益的权利。王春晨 (2007) 提出主要是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 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张燕 (2008) 提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关键在于切实做好失地农民保障立法、征地制度改革工作, 建立起一个和谐统一的社会保障大系统。

刘晓霞 (2009) 指出补偿安置政策选择应以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树立保证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的安置补偿理念, 鼓励和支持失地农民多渠道就业, 确保失地农民生存的可持续性。创造条件让更多失地农民拥有财产性收入。合理确立补偿标准, 增加征地补偿内容, 实现土地征用补偿安置方式的多样化。采取灵活多样的补偿安置办法, 合理分配征地补偿费, 完善中国征地补偿安置中的法律救济制度等。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构建合理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李薇、张学英 (2010) 指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仍存在保障范围狭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 认为应在政策和资金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同时发动各方的力量共同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张慧 (2011) 指出应做好土地管理工作, 按照要求选择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的社会保障模式, 完善资金管理, 建立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的长效机制;唐政秋, 李忠良 (2011) 提出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要运用立法手段, 在制度上大胆创新, 有重点分阶段推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逐步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综上所述, 以上学者通过对不同地区失地农民的调查, 揭示了普遍存在的失地农民所面临的困境, 也从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培训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对改善失地农民生活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也应看到, 一方面, 现有的补偿安置、保障机制大多属于一刀切方式, 主要对农民失去土地这一赖以依存的要素进行补偿, 没有考虑失地农民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 现有的补偿安置、保障机制大多为单一方式, 对该区域所有失地农民采取相同或类似的补偿安置保障方式, 没有考虑不同类别失地农民的需求和心理意愿, 不利于失地农民的长远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摘要: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 近几年来, 伴随城镇化的发展, 失地农民规模的扩大, 其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对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国内研究成果作了简要综述。

关键词:失地农民,保障,补偿安置

参考文献

[1]鲍海君, 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 2002, (10) .

篇4: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文献综述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刚刚进入起步阶段。但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普遍实力不强,运作部规范,经营机制不健全,在发展中受到各方压力等。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金融供需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荆州市中心支行(2009)课题组通过对江汉平原四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分析得出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性需求特征为:

(一)现实性需求与潜在性需求并存,以潜在性需求为主;

(二)融资性需求与保障性需求并存,以融资性需求为主;

(三)商业性需求与政策性需求并存,以政策性需求为主;

(四)集中性需求与分散性需求并存,以集中性需求为主;

(五)大额需求与小额需求并存,以大额需求为主.

郑有贵 (2008)认为合作社生产的经营模式,一般分两种,一种为合作社统一生产经营模式,另一种是农户分散生产的经营模式。在生产经营模式下,合作社信贷的需求也分为两种,一为针对专业合作社统一生产的经营信贷,二为针对农户分散生产的经营信贷。

贾楠(2009)认为合作社所需求的经营资金主要是解决周转性资金短缺。农民在自身发展上有需求增长,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市场也增强开拓能力,合作社扩张规模和提高水平要求也会使得信贷需求更加旺盛。由于合作社正处于发展阶段,所以信贷需求很少能得到满足。

二、金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的存在问题

康金莉、刘莹(2010 )提出虽然现在合作社面临各方面金融的需求,但无论是社内还是社外,都不能提供与其需求相对应的支持,会极大影响合作社经营与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自有资金严重不足. 2.金融机构贷款支持不理想. 3.财政资金补贴覆盖面小,监督难度大. 4.保险服务基本无着落. 5.内部互助金融缺乏制度保障.

郑有贵 (2008)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金融供给的障碍因素表现在: 一是金融支持政策不足。二是信息不对称。三是信用体系不健全。四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商业金融机构的网点减少,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服务半径较大引起难以触及到农村基础,合作金融也还处于试点阶段。

陈刚、荣长芸(2005)提出主要问题:一为政府缺少鼓励措施和宏观规划方面的研究与指导,协会对开展综合服务或兴办经济实体的工作中,财政、税务、工商、信贷等部门的扶持政策也不明朗,二是协会组织的松散,法律不明确的地位,不规范的内部管理等,都导致了金融对信贷支持无法落实。

三、 金融支持合作社发展的阻碍原因

针对金融支持合作社的问题,国内许多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康金莉 、刘莹(2010)认为农业风险大,业务分散,是商业金融机构不愿涉足的根本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作社运营规范性差;

(二)缺乏有效担保。

(三)信息不对称。

(四)国家金融政策缺乏可行性。

(五)纯商业运作模式不适应农业金融需求。

贾楠(2009)认为中国目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处于初阶,面临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制约,信贷支持合作社适应性与主动性的较低,还有很多问题与困难。一为合作社获取银行支持的自身条件不足,二是行业机构对合作社的金融支持不适应,三则政府力度不够,不利合作社与银行对接,四是风险补偿政策不完善,外部环境还需要很大的改善。

顾海峰、蔡四平(2004)剖析了我国金融发展现状与缺陷,农村金融支持不足在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组织不完善,无法提供合适的金融服务,引起农村金融资产的规模小,不仅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给农村经济,而且成为了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

四、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和路径

郑有贵 (2008)认为要解决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平台的构建。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平台,依托两个组织:1.一般农户、大户、公司、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构建的农业行业歇会。2.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的有关部门及其相关组织可以依托,从而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的平台构建起来。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建立起为成员提供信贷担保服务或者承贷承还业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提供信贷担保服务或者承贷承还时,政府部门还需要在财政政策上为成员提供信贷担保服务或者提供承贷承还实行以奖代补,即根据提供信贷担保服务或者承贷承还业务的规模,给予奖励,来弥补提供信贷担保服务或者承贷承还业务中所产生的成本费用与部分风险金。(可处理农民信贷难的问题)三支持合作社兴办村镇上的银行和资金互助组织。政府部门不仅仅需要从政策上支持,还需要将合作社纳入兴办村镇上的银行与资金互助组织力量主导,公平的实行财政资金注入和税收减免等政策。

篇5: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调查研究

因为我的家庭也是其中的一份子,所以我格外关心这些问题,也特此惊醒了一些调查。

据我在网上调查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外出务工规模越来越大。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抽样和调查,2003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达11390万人,①比上年的11000万人增加了390万人,增长4.1%;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9%,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37.1%。②农民工在流入地和流出地间的上述双向流迁状态和他们对流入地城镇和流出地乡村的双重归属,使其在人口分类中既有别于其迁出地的乡村人口,也难以归入其迁入地的城市人口,而成为我国当今社会一个跨越城乡界限、与城乡都有着密切联系的人口类型。③近年来,这一群体在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边缘化的生存状态已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力度。

村委干部在乡积极响应中央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颁发了一系列的行政规章和政令,加大了监察力度。各级地方政府也对前述政策和规章政令作了不同程度的贯彻落实,并在此基础上打破原有制度的藩篱,在各自的行政区域内积极探索并建立了一些新的制度,确立和采取了一些新的行政措施。另外,政府部门参与农民工维权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广,从最初的劳动保障部门扩展至民政部门、公安部门、建筑部门、财政部门、司法部门等。全社会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农民工自身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可以说,我国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取得瞩目的成绩。

但据村委干部提供的实际情况与相关法规规定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尚存极大的差距,指出拖欠民工报酬问题是“农民工的众多被侵害的利益之中,最为严重和最被关注的问题之一”。其次,从劳动福利权和社会保障权的角度阐述了农民工休息权得不到保障,健康权、获得劳动卫生和安全权被严重漠视,没有完整的劳动保障体系和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最后从权益实现的保障程序方面分

析说明了农民工缺乏必要的劳动权益监督保障机制和在权利受侵害的时候缺乏必要的救助途径的现实状况。

虽然农民工为城市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但这个群体的正当权益却屡遭侵犯,由此引发的劳资冲突等社会问题,日渐形成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消极因素。根据我调查了解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作环境差,劳动保护缺乏。农民工在城市大多从事的是那些脏、累、难、险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劳动条件差,缺乏起码的劳动保护。工伤、职业病和自然疾病对农民工的健康构成了很大威胁。

第二,工资待遇低。由于我国在制度上将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分割成二元劳动力市场现状的存在,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所享受到的待遇是不同的。受自身素质限制,农民工只能从事那些就业门槛较低、劳动强度大、工资水平低的工作。第三,社会保障权利缺失。农民工作为非城市居民,城市职工普遍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等社会保险,大多数农民工则不享有,他们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而且当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生活遭遇风险与困难时,也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他们提供援助和保护。

第四,合同签订率低。一些企业为减少企业成本,通常以口头协议代替书面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比较普遍,发生劳动纠纷后,调查取证比较困难。当遭遇工伤时,农民工往往是“责任自负”。

在于村委干部了解这些情况是,他们也是忧心重重。现如今天灾人祸不断发生,我们外出务工的家乡父老面临着更大的不定因素的危险和商业危机。

为了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应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修改完善。村委干部提出了这些方法,当然也是村委干部们从国家法律政策和各种政策教育中学来的:

1.最大限度地将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工会要代表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首先要将进城务工人员最大限度地吸收到自己的组织中来。要积极在农民工中建立工会组织,变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个别劳动关系为工会与用人单位的集

体劳动关系,确立工会对农民工的集体劳动权代表者身份,变散漫无序为组织有力,变个别劳动关系的不均衡状态为集体劳动关系的市场均衡状态。

2.着力抓好宣传教育工作。农民工输出地工会要加强对工人运动和职工权益问题的宣传,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流入地工会可利用工会的教育培训阵地,构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帮助农民工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3.坚持走依法维权之路。对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工会要尽指导职责;而作为集体劳动权的代表者,工会则要直接代表劳动者群体与用人单位就劳动关系中有关问题进行平等协商,形成集体协议即集体合同,从而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推进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工会组织要努力推动三方协商机制的建立,并向乡镇、街道延伸拓展,争取乡镇、街道尽快全都建立;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坚持定期会商、工作联动、目标考核,充分发挥作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形成的意见,要对辖区所有用人单位形成约束力,从而真正发挥三方协商机制所应有的作用。

5.积极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工会作为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在劳动争议处理的调解、仲裁和诉讼阶段,都应该履行作为集体劳动权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职责。

篇6: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农民工权益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完整体系,农民工权益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劳动契约“法定”与“约定”的双重面相聚合,为构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劳动契约统一分析框架提供了可能。劳动契约分析框架下的农民工权益保障和实现首

先取决于农民工自身的不懈努力,其次取决于农民工与用人单位间的拉锯博弈,最后还有赖于政府的裁决或保护。

[关键词]农民工;劳动契约;劳动合同法;权益保障

[中图分类号]D9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0)01-0190-03

[作者简介]张云河,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法社会学、管理学。(江苏无锡214153)

一、问题的提出

“我深深地期望着:在同一蓝天之下的同胞和公民,能够有着同样的尊严和基本权利,能够有着同样的发展机会;对社会做出了不同贡献的社会成员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应有的回报;‘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恩格斯语),使富裕群体利益的增进同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改善之间能够实现同步化;中国不但能够成为一个发达的社会,同时也能够成为一个公正的社会。”农民工弱势群体的保护问题,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亦为一个理论问题。我愿秉承开篇之夙愿,建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劳动契约分析框架,希冀为我国农民工群体权益之法律保护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开展添砖加瓦。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乡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极其庞大的特殊群体,其具有流动性和群体性、阶段性和相对独立性、弱势性和边缘性的特征。针对我国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及农民工劳动关系不稳定的实境,对农民工权益需求与缺失(need and lack)进行深入探讨显得尤为迫切。然遗憾之处在于,现有文献对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的研究缺乏统一之分析框架。社会科学的任何研究都离不开对研究对象的某种视角的预设,这种预设形成了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影响着研究者的分析和叙述模式,从而潜在地支配研究全局。这一点,在当代中国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中也不例外。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劳动契约视角,从而为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架设了统一的分析框式。

二、农民工权益保障统一分析框架的建构

(一)劳动契约的历史发展梳理。劳动契约即劳动合同,源于罗马法的雇佣契约社会化的结果,对劳动契约理论历史发展的梳理,有利于对劳动者倾斜性保护理论的提出。第一阶段是雇佣契约的萌芽。现代契约发轫于古罗马,罗马雇佣契约又衍生于其独特的“卖子”活动。在古罗马法律制度中最有特色也最为重要的是家父权,“父对其子有生死之权,他可以用收养的方法把子女转移到其他家族中去,并且可以出卖他们。”这里的“出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买卖子女。“卖子”实为家子劳动力的出卖。因为在制定《十二铜表法》的时代,罗马的经济并不发达,法律也不成熟,还没有产生雇佣制度,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在收获季节需要充济劳动力,而按照“罗马市民不能做罗马人的奴隶”的规定,注重实际的罗马人只能通过向劳动力富裕的家庭购买其家属劳动力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买主即对买进的家属取得了买主权。罗马的法律文献中称其为“准奴隶”。他们在买主的指挥下进行劳动,所得均归买主所有,买主对其有惩戒处罚权。第二阶段是雇佣契约的产生。公元前2世纪后,随着罗马国家的对外扩张,罗马经济空前繁荣。罗马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对罗马法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多样化的贸易关系促进了契约法的发展,丰富了法学理论,对当时纷繁的经济关系和民商事流转形式都有所反映。此时,新的劳务租赁契约出现,买卖劳动力的办法也就随之消失了。租赁契约在罗马法中称为“赁借贷”,是一种双务合意契约,据此,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允诺在接受一笔报酬之后使后者暂时享用某物或者向其提供一系列服务或特定的劳作。因此,罗马租赁契约的标的并不限于现代法上的物,还可以自己的劳动为标的订立“赁借贷”,即罗马法关于劳动给付关系是置于租赁关系中的。当时的租赁关系分为物的租赁、雇佣租赁和承揽租赁。即罗马雇佣契约关系是租赁契约的一种,而非独立的契约类型。第三阶段是劳动契约的产生。发端于英国而后及于西欧大陆的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并在客观上带来劳动关系的普遍化和大众化,18世纪的自然法思想则对雇佣关系的发展在思想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意即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化为劳动关系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然而劳动者的自由人格却是劳动关系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决定因素。因为,只有当劳动力所有者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并摆脱对他人的人身依附和控制从而获得自由的前提下,职业劳动关系才有可能形成。自然法思想认为要将一切对人羁束、压迫的法律制度予以撤废,努力将人从桎梏中解放出来,恢复人格之绝对。于是在法律上产生“全然自由对等的人格间之契约关系”思想,劳动关系亦承其一贯理论,逐渐丧失其身份要素,慢慢渗入债权要素,成为两个人格间劳务与报酬之交换关系,劳动成为买卖关系中之商品。也可以说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经济学与启蒙时代自然法思想奇妙结合而形成的“任何人都有权和任何人缔结他们所想要的契约,他们也有权选择订立合乎他们自身利益的任何条款”的自由主义契约论是劳动关系在债法上取得独立地位的基础。自由主义者将劳动关系全面债权化,所以,在新的立法中均以新的契约类型规定,而舍弃原有的租赁契约制度。

(二)劳动契约的双重面相聚合。关于劳动契约的概念,学界、实务界见仁见智。《布莱克法律辞典》对劳动合同的法律定义为:“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就劳动管理、工作条件、工资、津贴和奖惩做出的约定”。我国《劳动法》将劳动合同定义为:“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鉴于“约定”或“协议”,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有义务完成用人单位的工作任务,并有义务遵守劳动纪律和内部规章制度;而用人单位则有义务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及其他待遇。然而,上述对于劳动合同界定的共同点是都仅把劳动合同看作为劳资双方之间约定,这样的分析特征是在主体上没有考虑政府的存在,同时没有考虑到劳动合同的契约自由的现实困境。依凭劳资关系专家黄越钦先生的研究可获知,虽劳动契约仍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订立,形式上体现为一种合意,但为了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给予必要的法律保护,故劳动基准法系规定劳动契约基本事项条件之最低基准之法律,要求责任主体不得低于此基准,并不鼓励责任主体以此基准为已足,更不禁止相对主体争取更有利之基本事项条件。依照契约自由原则,劳动契约当事人之间可对诸如工资、工时、工作场所、休假等契约项目合意,然事实上,在商业资本组织庞大、劳动契约附合契约化等情势下,劳动者根本无法抗拒大企业的优越经济地位而处于被迫订约状态。因此,在劳动契约上,不但应强调当事人之间合意的“主观平等

性”,更应重视契约内容的“客观平等性”。为此,必须采取劳动基准法定机制,即“国家对工资、工时、休息等劳动条件之基准以法律定之”。国家为了维持劳动契约当事人自由,仍允许当事人为一定的台意,但重要的内容必须以“劳动基准”作为劳动契约的限度范围。“基准法定”的目的在于经过国家立法机关民意审查,才能综合各种利益取得平衡,不容个人间恣意任性,也不能以命令方式由行政机关决定。易言之,劳动契约是一个包括劳动基准契约与劳动约定契约的契约体系,劳动基准契约体现了“法定”之特质,劳动约定契约体现了“约定”之特质,正是“法定”与“约定”的双重面相聚合,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劳动契约统一分析框架构建提供了可能。是故,劳动契约主体涉及劳方(劳动者)、资方(用人单位)以及官方(政府),其内容包括在劳动契约的缔结、履行和终止过程中发生的劳方与资方、劳方与政府、资方与官方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基准契约就是指劳资双方在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内容时不得违背已经被劳动法明确规定的条款,也就是传统的劳动基准法,而劳动约定契约则是指劳资双方,在劳动基准契约的基础上就双方的工作任务、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及其他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三、劳动契约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联结

基于以上分析,得知劳动契约主体涉及3方:劳方、资方和官方,具体到农民工劳动关系角度上,其表现为农民工、用人单位和政府3方。劳动关系的这一特征为从法学角度对农民工的劳动契约权利受到侵犯进行保护提供了切入的视角。劳动契约中农民工权利的保障和实现首先取决于农民工自身的不懈努力,其次取决于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拉锯博弈,最后还取决于政府的裁决或保护。从农民工自己维权的角度看,其主要问题在于单个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地位的悬殊,使得他们没有力量实现其权利。集体谈判制度就是为了平衡劳资力量设计的一种社会安排,因而,农民工只有组织起真正的工会,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改变农民工个体单个面对强大的用人单位组织时的弱势地位,通过集体的力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使合法权益具有强大的组织保障,一定程度上能改变“强资本弱劳工”的不均衡格局。但我国历史上普遍缺乏“小共同体本位”,分散的农民缺乏组织性。在农民工主动保护自我权益的进程中,难以得到自保,劳动法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倾斜、主动保护劳动者的职责,即如果农民工劳动契约总是不能有效履行,那么,我们应该从农民工自己维权的角度来认识,并从政府第3方的“作为”来探究其缘由。在农民工、用人单位、政府这3方主体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中,如果把农民工一方作为权利主体,那么,政府和用人单位可归为义务主体。同时,如果就政府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关系来看,政府也是公权力主体,依法享有行政管理权,一方面可以改正和处罚用人单位制定的违反法律、法规的内部劳动制度;另一方面可以制裁和处罚用人单位的具体违反劳动法,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而这种行政管理权实施的相对人主要是用人单位,一旦发现政府即负有依法“作为”义务,因此,政府和用人单位都是法律责任主体。

首先。关于政府的契约责任设定。政府是广义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政府以公权力为手段介入到具体的、个别的劳动关系之中,这些手段包括劳动立法、劳动行政、劳动监察、劳动谈判与协调、劳动仲裁等,介入的目的就是以国家强制力来平衡不对等的劳资关系,进而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的权利,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西方,由于雇主和工会组织较成熟,劳资关系一般也已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制度或惯例,这就使得政府的作用在逐步减弱。比如德国,近几年来正渐次废除一批劳动法规,并提倡由劳资双方的自由约定,政府不予干预。但在我国,由于劳动力市场还不规范,劳资双方的发育和组织程度均尚处幼稚时期,劳资完全“自治”还不具备条件。所以,现阶段政府在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关系的运行中,其作用都不是要削弱,而是要加强。当然,应重点加强政府的劳动者基本权利的保护者和劳动争议的调停者的角色。

篇7: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07 金融(1)班 胡雨娇

【摘要】:增加农民收入,是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 展的大事.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农村金融和农民收入的直接关系,分析概括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对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梳理,以反映其最新进展, 把握其动态,为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参照平台。

【关键字】:农村金融 农民收入 实证研究

一 引言

农民收入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综合反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突出问题。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很多,从长远来看,金融因素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对其他实物要素的带动作用上,还表现在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作用上,并通过这种调整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

二 文献研究

国外,Greenwood and Jovan(1990)、Galor and Zeira(1993)、Banerjee and Newman(1993)通过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研究,间接地揭示了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但鲜有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直接研究。

朱恩涛(2002)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有着较强的关联作用, 二者都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任务。需要积极探索, 努力实践, 使得二者齐头并进, 相互促进, 共同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章奇等(2004)首次对中国各省以银行信贷占GDP的比重所衡量的金融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认为金融发展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并且金融发展的这种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20世纪90年代。温涛等人

(2005)的研究认为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而且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关系, 这些与许崇正等人(2005)的研究结论一致。

陆铭、陈钊(2004)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 城市化对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作用, 而金融发展水平作为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

郑小华(2004)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分析农民增收与农村金融体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农村金融体制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何通过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制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许崇正高希武(2005)从历年的统计数据出发, 通过对农民信贷投资、农民受教育程度、农户的就业结构、农产品价格等因素的分析, 挖掘农民增收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以及这些因素与农村金融支持的密切关系, 进而就加强对农民的金融支持, 增加农民收人, 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姚耀军(2005)采用协整分析方法, 考察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利用1978—2002年数据建模, 得出如下结论: 1.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规模正相关, 但与金融发展效率负相关;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水平负相关;2.就短期而言, 在5%显著水平上中国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在6%显著水平上中国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在1%显著水平上城市化是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

王虎、范从来(2006)利用协整检验的方法研究了1980—2004区间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 得出如下结论: 对金融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总体分析显示, 标志金融中介发展的金融机构信贷比和标志金融市场发展的证券化比率均与农民收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刘旦(2007)运用1978~2004 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杨雯(2007)在综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收入增长之关系理论和实证分析后, 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对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关系建模, 结论是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呈现复杂的、双向的因果关系。

杨伟(2007)本文从历年的统计数据出发, 通过农村信贷投入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结果发现农村信贷投入对农民收入的增长的确起过很重要的作用, 但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度在下降,原因主要是农村生产模式制约和农村金融体系效率低下, 因此,亟须进行制度创新。

杨小玲(2009)基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基础上,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且二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果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会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水平, 农村金融发展效是农民工资性收入的Granger原因。

谭燕芝(2009)运用1978年~2007年数据,以农村金融相关比率衡量的农村金融发展与用人均纯收入表示的农民收入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协整分析.Ganger因果分析.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到相关的结论和观点。

张颖慧(2009)在对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站在农村金融发展的视角,结合农民收入的现实状况,从1978~2004年实际数据出发,对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出:在1978~2004年间农户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变化、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和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

方金兵,张兵,曹阳(2009)采用带有控制变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重新检验。结果表明:在长期,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率与农民收入、农村投资存在协整关系;而在短期,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的结构、效率并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

娄永跃(2010)从金融的视角出发,采用计量经济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在客观探索研究农民增收的形成现状、深入剖析农民增收制度缺陷的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内在关系以及影响农民收入阶段性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确保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金融政策建议。

余新平熊皛白 熊德平(2010)运用1978~2008 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村存款、农业保险赔付与农民收入增长呈正向关系,而农村贷款、农业保险收入与农民收入增长呈负向关系;农业贷款促进农民增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期,乡镇企业贷款不仅没有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 结语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学者们都基于一定的理论试图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虽未达成一致。经过详细分析,我们认为在这些实证分析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金融发展的替代指标变量选择方面,他们的分析仅仅采用个别指标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某个方面, 而这样的指标并不能全面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在分析方法方面,多数实证分析在其模型中没有加入控制变量。但是通过研读以往的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俩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俩者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广大农民收入的提高,缩小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张余文,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年。〔2〕王虎、范从来, “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影响机制的研究———来自中国1980—2004年的经验证据”, 《经济科学》,2006年第6期。

〔3〕谢平, “经济制度变迁和个人储蓄行为”, 《财贸经济》, 2000年第10期。〔4〕姚耀军, “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协整分析及其Granger因果检验”, 《中国农村观察》, 2005年2月。

〔5〕章奇、刘明兴、陶然, “中国的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 2003。

〔6〕刘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增长”,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 年1 月第29 卷第1 期。

〔7〕谭燕芝,“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关系的实证分析: 1978~2007”,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8〕朱恩涛,“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市场周刊.财经论坛 2002年1月(Ⅲ)

〔9〕娄永跃,“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5期

〔10〕Greenwood, Jeremy and Jovanovic, Boyan: 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5): 1076-1107, 1990.〔11〕Galor, Oded and Zeira, Joseph:Income Distribution and

Macroeconomic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0(1): 35-52, 1993.〔12〕Banerjee, Abhijit V.and Newman, Andrew F.: Occupational Choice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1(2): 274-298, 1993.〔13〕杨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因果关系研究”,经济天地 财会研究 2007年第11期。

〔14〕余新平熊皛白 熊德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6月。

〔15〕杨小玲,“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12期。

〔16〕张颖慧,“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类)2009年第4期。

〔17〕许崇正 高希武,“农村金融对增加农民收入支持状况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 2005年第9期。

〔18〕方金兵,张兵,曹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19〕郑小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农村经济,2004年第3期。

篇8: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文献综述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被征地农民的规模不断扩大, 如何保障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生活成为政府及专家学者关注的话题, 为被征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各界共识。

1 国内的相关研究

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安排上, 多数地区将工作重点集中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上, 根据目前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运行的状况, 学者们分别对其进行研究。宋青锋 (2005) 指出根据目前国家和社会的实际情况,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内容应该设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社会保险。陈信勇 (2006) 指出, 应在制度先行、因地制宜、公平和效率有机统一以及与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等原则的指引下, 加快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改革。鉴于我国国情, 应当首先为被征地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 其他社会保障措施也应及时、逐步地建立起来。

1.1 养老保险

不同学者从多个角度论证了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徐秋花、侯仲华 (2006) 指出,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特别是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选择。袁斌、陈树文 (2008) 指出, 通过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将被征地农民平稳地纳入社会保险体系, 既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问题, 又扩大了养老保险覆盖面, 增强了保险的社会调节功能, 又适应了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黄智饶 (2008) 提出, 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迫切需要。

针对目前养老保险实践存在的诸多问题, 冼青华 (2006) 认为, 我国现有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没有完善的制度, 没有形成规范管理, 可操作性差。史先锋、曾贤贵 (2007) 认为,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存在以下问题:政策缺乏强制性, 被征地农民参保率低;个人缴费比例过高, 保障水平过低;保险层次单一, 满足不了被征地农民不同层次的保险需求。王莉丽 (2007) 认为, 现有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与城镇养老保险基金相互隔离, 使其缺乏与城镇养老保险衔接的灵活途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应有相通性或兼容性, 以保证农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过渡。

1.2 医疗保障

关于构建被征地农民医疗保障的总体思路, 王晓莹 (2007) 指出了被征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 得出我国应构建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 这一制度应包括医疗保险金的筹集、监管、医疗保障制度的模式以及具体实施办法、医疗服务的管理等相关内容。燕秋梅 (2008) 认为建立被征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需要政府干预, 这也是政府的职能所在, 因此政府应明确承担以下责任:确立保障模式、立法、财政和运营的监管。

很多学者对各地被征地农民医疗保险的实践模式进行了分析, 并就模式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徐玮等 (2007) 认为被征地农民应被纳入城镇医疗保障体系, 并以杭州经济开发区为例, 提出了被征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思路:从城镇困难群众的保障、土地的保障作用、农民的一般意识和城乡统筹等角度设计被征地农民的医疗保障。袁杰、吴广明 (2008) 介绍了各地对被征地农民医疗保险的不同做法和模式后, 认为被征地农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最合适的。徐唐奇 (2008) 以湖北省为例, 阐述了构建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原则、具体操作程序、运行和管理, 重点研究了湖北省被征地农民医疗保障资金的构成与筹措、医疗保障资金的监管、给付和运行管理。

1.3 就业保障

在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方面, 多数学者将目光聚焦在被征地农民再就业领域, 一致认为失去土地后的就业问题是解决被征地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马驰、张荣 (2004) 指出, 补偿、保障和就业是解决被征地农民生存和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 其中补偿、保障是基础, 就业是关键。蒋和胜、涂文明 (2004) 在破解被征地农民问题的思路上, 认为不应局限于对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制度做出修补和政府行为上做出规范, 更要立足于从制度上给予根本安排, 建立以就业为支撑的政府主导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不同学者纷纷提出了解决被征地农民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刘海云提出可通过整改集体经济、发展街道服务和城郊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来增加就业机会, 健全转型农民保障机制。万朝林 (2004) 认为, 政府应组织劳务输出, 借地发展农业,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和服务行业, 并给予政策倾斜, 以帮助社区增加就业机会, 部分吸纳失地劳动力。

2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

2.1 政策不统一

目前各地失地农民社保政策实践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而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产生更多的被征地农民, 各地政策的不统一、同一地区出台时间有先后造成的社保工作情况之复杂、任务之繁重可想而知。纵观全国, 政策不统一带来的标准不同, 容易造成地区间待遇不公平, 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2.2 各级政府责任不到位, 导致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

中央政府未承担起被征地农民社保的主要责任, 特别是财政责任, 仅依靠地方政府对社保缴费的投入。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常与土地出让挂钩, 造成因土地出让受阻而无资金来源或投入不足的状况发生。政府责任的不到位, 导致现行被征地农民的社保保障水平偏低, 不足以吸引被征地农民参保。

2.3 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

由于早期被征地农民补偿标准严重偏低, 基本没有缴费能力, 集体亦缺乏帮助农民参保缴费的经济能力, 完全依靠地方政府解决老被征地农民、未农转非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难度很大, 医疗保障、就业保障更无从谈起。此外, 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移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一直处于缺失状态, 这些问题应及早提上日程, 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

2.4 征地制度法制建设落后, 阻碍失地农民社保

现行征地补偿标准较低, 不足以保证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不因征地而降低, 又远低于足额支付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费用;同时, “先征后保”的征地程序, 使失地农民处于被动和不平等地位, 对征地拆迁标准、征地后社会保障的标准缺乏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导致损害被征地农民土地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3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研究

3.1 拓展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不断将新增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制度, 同时妥善解决老失地农民、工程移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研究制定退耕还林、退木还草农民、煤炭塌陷区农民、资源枯竭城市或矿区农民、失海渔民等特殊群体的社保制度, 使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会因为失去土地二降低。

3.2 明确责任政府责任, 稳定资金来源

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为主管机构, 地方领导承担全面负责被征地农民领导责任, 建立责任追求制度、实行问责制, 形成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领导责任体系。同时, 建立预存社会保障款制度, 开设征地预存社会保障资金专户, 暂存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方案中用于社保的资金, 专户存储, 专款专用, 确保被征地农民社保资金的足额支付。

3.3 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协调机制

首先,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研究制定《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 对制度模式、保障对象、资金筹集、待遇水平、经办管理、监督管理等办法全面规范;其次, 积极建立就业保障机制, 完善被征地农民失业保险政策、设立失地农民就业专项基金、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援助;再次, 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保的协调工作, 建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与建设部、财政部、民政部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 努力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就业、低保、住房等问题。

3.4 进一步改革征地制度

上一篇:班级目标下一篇:xx年度社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