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调查研究

2024-06-10

城市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调查研究(通用6篇)

篇1:城市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调查研究

城市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调查研究

前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工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受各种因素制约,农民工劳动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农民工劳动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普遍存在,保障农民工的劳动合法权益,已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迫切需要,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调查目的农民工,是指那些在城镇从事非农职业,但户籍身份依然是农民的劳动者。这是生活在城市社会的庞大群体,他们在城市中生存的状况不容乐观,各项权益缺失非常严重。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56%,这就意味着今后每年要有上千万的农民进入城镇,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农民工,然而农民工的处境却非常尴尬,他们长期或短期离开土地,尤其是长期离开的成为非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居民,同时进入城镇后,他们没有城镇户口,其户口及所有社会关系都在农村,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们又不是城镇居民。这样他们就成了夹在城镇和农村之间的边缘人,这种边缘人的身份导致他们的劳动保障问题缺位,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要保障这一部分人的合法权益。

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是以人为本,社会要充分尊重和体现人的价值。人,是社会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元素。这种元素只有在获得最大化的尊重后,其活力、创造性才可能迸发,才可能产生出巨大无比的力量。这应该是我们对待全社会任何一个良性群体的根本态度,对农民工尤应如此。在新世纪新阶段,农民工是活跃在城镇和乡村中最积极、最能干、最可敬的新生力量。农民工因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而赢得了全社会的根本性认可,这使得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早已成为推动城市快速向前的万不可缺的中坚劳动力量,他们的福祉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维护农民年工权益,增加农民工的满意度,是检测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温度计”,是体现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元素,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所以,保障农民工权益,让他们对社会的满意度更快提高,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都是无可估量的。

(二)调查方法

我们选择了农民工流动量比较大的武昌火车站作为了我们的调查地点,针对目标为那些返乡的农民工和一些启程去往打工地点的农民工,采用了口头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我们的调查信息,问题主要涉及5个方面:

一、农民工健康安全问题;

二、农民工劳动所得权;

三、农民工的子女受教育权;

四、农民工日常娱乐文化生活;

五、农民工劳动环境等

(三)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劳务产业是一个大而不强的新兴产业, 发展潜力很大;对于农民工来说, 存在务工环境差、政策不配套、打工收入低、精神压力大等问题;对于社会来说, 大量人员外出给家庭带来了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一些新的问题。目前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方面:

1、找到工作难。外出务工人员文化水平偏低,大多无一技之长, 在竞争激烈的劳务市场中处于不利的弱势地位。外出人员特别是初次外出人员很难找到一份工作,平均找到工作的时间在 20 天以上,多从事 “重、脏、危” 体力劳动, 工资水平偏低。

2、身体难承受。外出务工人员为承担养家糊口重担, 不得不加班加点工作, 工作时间普遍在 10个小时以上, 有的甚至达到 14 小时,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外出务工人员多集中在厂矿、企业, 工作危险性较大, 如一些鞋厂有毒物质、气体对务工人员身心健康有较大危害, 在山西从事煤矿开采业的, 危害生命安全的隐患无处不在。

3、权益维护难。国家规定用工企业必须执行的有关劳动者的保险、劳保待遇, 外出务工者一般不能享受。如企业大部分未缴纳工伤、失业、养老等保险, 有的企业唯利是图, 尽力逃避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在采煤、建筑等高危性行业,“权益维护难”体现得尤为突出。如山西私营煤矿招收采煤工, 一般只投简易人身保险, 而不参加工伤、失业及养老等保险, 出了工伤事故, 一般都是企业、劳动者私下协商处理, 企业除付医疗费外, 极少作出其他按法律规定应该给予的补偿。此外, 不签劳动合同、随意克扣工资、延长劳动时间等行为时有发生, 劳动者合法权益被严重剥夺。

4、孩子教育难。一是 “留守儿童” 教育难, 儿童父母均外出的, 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他人代管。由于缺乏父母管教、沟通和关爱, 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偏常, 行为失范, 性情乖张, 染上恶习。长此以往, 可能造成新的社会问题。二是孩子上学难,随着农村教育布局调整, 学校分布在集中地带, 孩子上学路程远、接送不方便、交通不安全。三是随父母外出上学的, 大多没有真正享受到平等的上学权利。

5、精神压力大。外出人员普遍有 “四怕” : 一怕丢工作, 外出人员大多上有老, 下有小, 承担着养家糊口重担, 为保住工作, 对企业老板的一些过分要求不得不忍气吞声;二怕家里遇麻烦, 由于主要劳力不在家, 最怕家中出现困难无人帮忙照应;三怕生病, 生病不但意味着失去工作, 还意味着从家里倒拿钱。同时, 由于合作医疗对象跨区域报销难, 基本上不能享受合作医疗的好处。例如阳坡村李延华, 2006 年在福建打工, 在当地住院费 7000多元, 因是跨区域报销, 仅报销了 300 多元。四怕受歧视, 部分城市人视农民工为 “二等公民” , 不少人因此受到不公正待遇。

(四)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我们小组人员无不为调查的结果感到震惊,做为城市建设者的他们居然承受着如此多的压力,我们不满于制度的缺失,不满于人心道德的沦落,不满于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居然还会有如此丑陋的社会现象、如此弱势的群体的存在。但反过来我们又不得不思考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出现,究竟这些是天灾还是人祸呢?

我们经过讨论与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原因如下 :

1.立法上的原因

第一,现行法律体系在保障方面存在问题。首先,农民工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我国的《劳动法 》 及相关法律、法规适用于其合法权益的保护,但这并不能说明农民工合法权益就有了法律保障或有了较为充分的法律保障。因为目前的劳动法本身还很不完善,存在的漏洞缺陷较多、操作性不强,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不够。其次,与《劳动法 》 相关的配套法规也不健全,表现为层级低、冲突多、难以操作等。第三,《劳动法 》 及相关法规没有对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诸多方面和诸多问题直接加以规定。农民工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往往得不到实质上的平等待遇。所以从劳动法看,现行的劳动法在保护农民工权益方面还存在一些盲点。另外,一些地方政府过分迁就企业主的利益,同时城市有关劳动执法人员时常出现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现象,面对农民工权益受损时行政不作为,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保护。

2.体制上的原因。

城乡二元户籍体制是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缺失的根本原因。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把公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二元户籍制度赋予每个人以户籍身份,而且几乎不能改变。城乡有别的户籍体制造成了城乡权益保障上的不平等,它一方面凝固了二元的利益结构;另一方面,这种二元利益结构的形成与加深又反过来妨碍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消除。这种利益差距是导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本性因素,也是我国户籍体系背后最重要的支撑。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惟一与工人概念的不符之处就是户口。尽管这几年户籍制度有了一定的松动,但效果并不明显,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到城市后仍然受到“ 名亡实存 ” 的户籍制度的阻碍而无法融入城市的社会经济组织内,不得不在体制外生存,变成漂泊不定的流动人口,各种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这一制度是造成农民工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根本原因。因此,农民工这种非农非工的尴尬身份凝固了其与城市人口在权益保障上的差别。

3.思想观念上的原因。

歧视农民工的观念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虽然农民工已经进城,但是其农民的身份并未得到改变,城市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对农民工均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性。在城市里,农民工被一些城里人看成“ 盲流” ,得不到作为公民应有的基本尊重。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思想深处存在着农民工不应与城镇职工享受同等权益和待遇的意识。他们无视农民工对城市建设的贡献,错误地强调给农民工平等待遇会加重城市管理的成本和难度,会影响当地的投资环境和地方财政收入。种种原因造成了农民工的自卑感,使他们对自己的处境得过且过,甚至在受到歧视和冷遇的时候也无动于衷。因此,这种观念上的落后也是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重要因素。

4.农民工自身的原因。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法律意识、就业特点等等也与其劳动权益受侵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农民工群体普遍具有文化素质低、知识结构单一的特点,这限制了他们在找工作时的范围,决定其只能在那些对知识技能和科学技术要求比较低的行业里工作,从事的基本上都是些体力劳动。(2)农民工在进城务工和择业上,主要依靠“血缘、人缘、地缘” 关系,盲目性大,且各自为“工 ” ,失去了参与社会活动的正式组织依托,缺乏利益表达和权益维护的渠道和载体,在权益受到侵犯时,不能借助组织、集体的力量去

解决问题。同时,农民工普遍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权益受侵犯时不知如何维护。(3)农民工基本上是非正规就业。由于非正规就业人员本身的特点以及我国非正规就业体系发育和管理的限制,给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增加了现实的难度。首先,非正规就业的规范化程度不高,使得非正规就业处于法律法规的边缘地带,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保障的后盾。其次,非正规就业为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发挥作用提出了新挑战。第三,非正规就业制约着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非正规就业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农民工往往很难在一个稳定的岗位工作相对长的时间,以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不似正规就业的劳动者那样有相对稳定的提供者,目前看来,我国流入城市打工、经商的农村劳动者在就业、医疗、劳动保障、福利、养老等方面还没有纳入正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当中。

5.公众利益诉求机制不完善的原因。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工具有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维持基本尊严、获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利益诉求渴望,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在公共政策决策中没有话语权,缺乏较为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一方面,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非公企业没有建立能维护农民工利益的工会;另一方面,根据目前的法律诉讼制度,他们承受不了过高的诉讼成本与风险代价。在资源匮乏,缺乏合法、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的情况下,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不得不采用如静坐、集体上访等施压性集体行动,甚至被迫采用自焚讨薪、跳楼讨薪等等极端方式来宣泄利益诉求。我国的公众利益诉求机制在合法性、公开性和透明性上还有待发展,否则将很难解决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问题,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五)对策

1、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参照国际组织制定的规章和原则,借鉴各国社会保障立法的经验制定一部确立社会保障性质、目的、宗旨和原则的法律,规定国家财政部门、民政部门、司法部门、劳动部门等在内的国家、集体、企业和个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内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和协调社会保障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以保证社会保障制度能被公正、合理、有效地执行。全国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将社会保障写入宪法: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必将有力推进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

2、改革户籍制度,创造公平环境 要想真正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最终的解决方式还是使其真正融入其所就业生活的城市,打破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限制。旧有的户籍制度一直是阻碍农民工真正融入所在城市的根本所在,正因为户籍的划分,使得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平等的财产权、教育权、劳动权、社会福利保障权等等。因此,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民工能够突破户籍制度障碍,实现由“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而且,城市的就业政策上也应消除对城乡居民不平等的待遇,取消对农民工市场准入的门槛,给予农民工平等的用工机会,加强对规范用工的监督,强制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用工合同。

3、强化培训,提升农民工素质我国农民工群体的整体素质不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易处于失业状态。对失业的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对既有人力资源的挽救和水平提升意义重大:它可以提高失业农民工从事原工作或新工作的技能,增强他们对新工作的适应能力,以便为其重新择业、就业莫定基础,对于消除结构性失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还可以纠正其在过去工作中所养成的不良行为,诸如磨洋工、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等问题,稳定农民工的情绪。据统计,在目前全国跨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

业难度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职业培训,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实现技能就业,增加就业的稳定性。

4、着眼于更多人的参保,坚持低标准准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基线时,一定要谨慎。因为社会保障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某些措施一旦出台,基线一旦确立,那只会上升难于下降。

(六)总结

这一次调查研究使我们对农民工这个社会弱势群体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解决好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我们也在思考我们可以为这些群体做点什么,我们关注,我们关心,我们关怀,我们希望可以用我们的真心去换来他们的自信与尊严,也许有时候只要我们一点点的付出。另外,这次调查也增强了我们小组的合作协调能力,提高了我们的责任心与团队精神,但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很少可以有能力可以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面对陌生人我们还不够的自信;调查研究方法还不够科学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需要改进的。总之,十分感谢概论课给了我们这么一次锻炼的机会,让我们站在主人的角度上去发现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为我们的以后的成长与发展指明了道路。

(七)参考文献

【 1 】王健,郝峰.关注农民工进城问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理论研究, 2002,(6)。

【 2 】李连根,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第8卷,第2期。

【 3 】邢芳华,论农民工法律援助机构的建议。

【 4 】***,关于社会稳定问,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报

【 5 】金焕玲,崔子修,对农民工不公平境遇的社会伦理回应,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篇2:城市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调查研究

然而,农民的的劳动权益却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近来不断有媒体报道黑心企业主拖欠农民工的工资、农民工上班时间严重超时、农民工不断发生工伤等事件,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人利用暑假时间,通过问卷调查、与出工作的农民工老乡谈话和网上找资料等方式结合在一起,做了关于城市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调查研究。

关键词:农民工劳动权益权益保障

正文:

一、农民工及其劳动权益

农民工是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人口群体,截止2008年,我国农民工的数量已超过1.5亿。农民工,就其内涵来讲,是指户口仍在农村、户籍身份仍是农民,但是长期生活在城镇或城市,长期或临时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以此来获得主要收入的劳动者。

农民工作为一名劳动者,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农民工应享有劳动权、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劳动安全卫生权、社会保障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和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等主要权利

二、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现状

1、劳动权得不到充分保障。就业政策不平等,许多政策为农民工就业设置了种种障碍。例如,许多地方政府或企业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规定只招本地户口的员工,外地人员一律不招。这样,就剥夺了很多农民工的劳动权利。

2、休息权得不到保证。由于农民工从事的大多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高、环境条件差的工作,很多农民工的休息权难以得到保证。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超过90%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休息时间都不满意,只有5%的感到满意。我国《劳动法》规定每周劳动时间40小时,但据有关部门调查,有些地方农民工月工作时间竟高达306小时,加班时间是最高时限36小时的3.86倍,有些甚至达到每周工作84小时。这种血汗工厂对农民工身心造成极大伤害,以致农民工“过劳死”时常见诸报端。

3、劳动报酬权遭侵害。通过劳动取得报酬,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其内容包括报酬协商权、报酬请求权和报酬支配权。现实中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却屡屡受到用人单位的侵害。近年来,企业主拖欠农民工的工资屡屡被媒体披露,而且还发生过总理帮农民工讨薪的事件,可见,农民工的报酬权极容易被侵害。与在家老乡的交谈中,关于薪酬的问题,他们都有过被企业或“包工头”拖欠工资的经历,很多时候企业方在开始时都会答应按时发工资,然而在月末总会找一大堆理由来搪塞,或者干脆就“躲账”。老乡们表示,对于这种事,很多时候都是无助、忍让。

4、职业安全权没保障。职业安全权是指劳动者在职业劳动中人身安全和健康获得保障、免遭职业伤害的权利。然而,很多被调查者都表示,职业安全权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了。很多农民工限于自己的文化水平,往往从事于采矿、冶炼、建筑、制造等行业。很多企业不按国家标准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很多农民工工作环境非常恶劣,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致使农民工成为我国工伤和职业病的高发人群。媒体经常报道农民工矽肺病、尘肺病、碳肺病等群体性暴发,而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中受伤害的90%是农民工。

5、社会保障权基本缺失。农民工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没有他们,就没有高楼大厦、柏油马路,就没有“鸟巢”、“水立方”。但是,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倾尽了全力,却没有享有和城市人一样的社会保障。目前多数城市尚未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利普遍缺失,如用人单位给农民

工社会保险

投保率低、劳动合同签约率低,有些危险行业甚至强迫农民工签订“生死合同”。对此,出外工作的老乡们意见很大。他们的小孩往往被拒绝于当地学校门外,或者要交上一大笔“赞助费”才可以入学。对于本来收入就不高的他们老说,无疑是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而且,这种不平等,在小孩子心中也有一种阴影。

总之,现在的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是很脆弱的,没有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的权益,而且在执行方面,又没有足够的保证力度,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还任重道远!三,国家为什么要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权利属于人民。

2:我国政府是人民权利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3: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4:我国政府有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以及文化职能,国家履行这些职能。

四、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体制原因。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形成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身份、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障、民主权利和公共服务上的二元结构,政策性、制度性因素依然不同程度地制约农民工权益保障。

2、认识偏差及新的城市管理服务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是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社会原因。有的地方片面追求发展经济,对维护包括广大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重视不够;有的地方过分看重因少数农民工给城市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采取了一些限制性政策。城市公共管理服务不到位,影响农民工就业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3、现行法律体系在保障上还存在问题。农民工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收到《劳动法》的保护,但《劳动法》本来就不够完善,存在位阶低、缺漏过多、操作性不强,对劳动者保护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另外,与《劳动法》相关的配套法规不健全。再者,《劳动法》及相关法规没有对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诸多方面和诸多问题直接加以规定。农民工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往往得不到实质的不平等待遇。

4、缺乏组织保障,是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关键原因。农民工很少加入就业地的党、工、团组织,有组织的外出务工更少。农民工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依靠组织的力量得到维护。

5.自身素质低,是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内在原因。农民工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低,导致农民工经常被“黑职业介绍所”和用人单位欺骗、利用。另一方面,农民工的法制意识薄弱,在受到侵害时,很少通过合法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对策

1、继续深化改革二元户籍管理制度。随着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传统的户籍制度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应彻底打破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身份限制,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户口,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逐步实行统一居民身份的一元户籍制度,在政策上保障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国民待遇上的一致性。

2、改革现行就业制度。政府应继续清理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不得干涉企业自主合法使用农民工。要严格审核、清理农民进城就业的手续,取消专为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实行暂住证一证管理。各行业和工种尤其是特殊行业和工种要求的技术资格、健康等条件,对进城就业农民和城镇居民要一视同仁,让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原则下自由地流动和择业。应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市场透明度,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应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方面的社会保险范畴中。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先做好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因为这两者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生存和劳动力的恢复再生。政府还可以考虑建立相应的社会救济制度,当农民工遭遇天灾人祸时给予紧急救济,当处于失业时,给予贫困救助,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给予法律援助当然,以有效地解除其后顾之忧。

4、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健全利益表达机制,保持顺畅的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资强劳弱是市场经济中一种普遍的现象,由于掌握的资源很少,农民工尽管人数众多,但在公共决策中缺乏话语权,属于“沉默的大多数”。涉及农民工利益的时候,往往要靠政府和大众媒体来为他们说话。健全利益表达机制,例如社会舆论的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等,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在农民工中建立工会组织不仅可以维护农民工最基本的合法权益,而且能使工会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助推器”。

5、规范劳动关系。企业是农民工的劳动场所,也是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最直接、最主要的环节。政府要按照现行法规,从加强规范用工入手,要求所有用工单位都必须签订合同,并加大对欠薪及劳动卫生条件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损害农民工权益的单位,要责令其进行赔偿,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处理。要制订适合农民工就业特点的劳动合同文本,重点督促、指导使用农民工较集中的建筑、餐饮、加工等行业的用人单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结论:

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略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在举国上下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的时候,我们更不应该忽视农民工的权益,政府和用人单位应该抱着以人为本的态度,积极地制定合理健全的农民工用工、管理以及社会保障等制度,来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利益的保障。

篇3:城市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调查研究

一、社会保障缺失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

农民工作为理性选择的个体,能否真正融入城市,主要取决于城市是否能够满足农民工的愿望和需求。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农民工在城市的经济融入

生存需求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经济收入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农民工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最终定居、融入城市的基本前提是:一方面城市工作所获得的收入能够满足自己及其家属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费用;另一方面城市能够提供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的社会保障。相对于农村而言,城市消费水平更高,失业风险更大,生活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更需要政府提供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但现实情况是,由于传统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农民工大多在个体、私营等体制外部门就业,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低,劳动保护不健全,劳动合同不规范或根本没有劳动合同,就业稳定性低,失业风险大。由于缺乏失业保险,农民工一旦失业,便意味着失去了生活来源,只有靠亲友接济维持生活。社会保障的缺失,使农民工对在城市生活缺乏稳定的预期,影响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2.影响了农民工对城市的心里融入

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明晰了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地位。但由于农民工享受不到与市民一样的社会保险、子女上学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造成大多数农民工对自己城市产业工人这一身份定位并不认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把自己定位于农民,把承包地作为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因此,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导致农民工在城市的二等公民心理,影响了农民工对城市的心理认同和市民化的积极性。

3.加大了农民工和市民的社会距离

长期的二元社会结构所导致的城乡分治以及教育、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和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不健全,拉大了农民工与城市居民间的社会距离。在社会交往方面,农民工的社会交往对象主要是老乡和同学,具有明显的内卷化特征,个别农民工的城市失范行为产生的“晕轮效应”又强化了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不满和防范心理。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都存在歧视农民工的现象。其中,烟台地区遭受过市民歧视的农民工占被调查总数的70%,郑州地区占28%,新乡地区占71%,苏州地区占99%,深圳地区占50%,商丘占67%,洛阳地区占79%,杭州地区占72%。这种被歧视的经历直接导致农民工对城市市民的厌烦心理。对苏州、郑州、杭州、深圳等地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显示,18.88%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对市民非常讨厌,有点讨厌的占23.25%,一般的占39.63%,有点喜欢的占15.25%,非常喜欢的占2.99%。也就是说,喜欢市民的占比18.24%,讨厌市民的占比42.13%[1]。从整体上看,农民工与城市市民两大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呈现出不断扩大之势。

二、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路径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缺失,不利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不利于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城乡和谐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真正实现。

1.加强顶层设计,统一全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多和在城市建设中地位的凸显,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各地相继推出了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农民工在参保项目、交费基数、交费比率、待遇享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社会保障制度的不统一,不利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关系的转移接续和在城市间的转移就业。为确保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2009 年以来,与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的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密集出台,尤其是2010 年10 月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颁布,使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有了明确的法律保护。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要求相一致,许多地方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但农民工社会保障碎片化现象并未完全消除,地域之间、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之间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依然存在,这些差异实际上是城乡二元社会制度在城市内的延续。为切实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问题,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政府必须高屋建瓴,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规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明确规定各地方性政策法规与中央政策接轨的时限制,尽快结束目前这种农民工社会保障碎片化状况。

2.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在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维护方面,存在着一些法规的规定过于宽泛、约束力不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协同性不够的问题。如2014 年12 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规定,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应当由其所在用人单位在30 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密切配合并提供参保证明等相关材料。但相关规定却没有明确单位没有在一个月内为员工工伤认定申请会承受什么样的惩罚。《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关于工伤认定所涉及的劳动关系认定,依旧强调劳动合同。假若劳动监察部门没有办法监督建筑行业劳动合同的落实,在工伤认定时,工伤认定部门又咬住劳动合同不放,那么,工人自己申报工伤的维权之路就很艰难了[2]。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一方面需要根据社会现实,不断修订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使之更具针对性和可执行性;另一方面,还必须健全和完善与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相关的法规,明确规范主体,完善司法保障措施,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格执法,及时处理违反法律法规和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事件,确保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落在实处。

3.切实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资金的转移接续问题

长期以来,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困难是影响农民工参加城市职工养老保险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调动农民工参加城市职工养老保险的积极性,扩大农民工交费群体,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快实行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统筹层次是养老保险社会化水平的标志。2013 年底,在31 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有28 个实现了基金预算管理的省级统筹,但真正意义上全省范围内统收统支的省级统筹只有6 个,其中包括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和社保资金主要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西藏、青海[3]。由于各统筹单位之间政策不统一,难以互联互通,农民工在不同地区流动就业时养老保险关系存在转移接续上的困难。因此,应尽快制定一个农民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时间表,要求各地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养老保险基础部分的全国统筹。二是解决好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在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上的公平性问题。目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时,个人账户资金可以全部转移,但社会统筹资金只能转移12%,8%留在了务工所在地,造成农民工务工所在地和养老金最后支付地之间的不公平,这也是农民工养老基金转移接续过程中接收地态度不积极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尽快修订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使农民工在不同地区转移就业时,不仅转移全部个人账户资金,同时转移全部统筹资金,以提高转入地接纳和经办的积极性。三是相关部门应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尽快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网络,给参保公民发放终身制社会保障卡,使他们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可以使用,以方便养老保险关系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转移接续。

4.充分发挥政府在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上的作用

社会保障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途径,是对公民年老、疾病或由于其他原因陷于困境时重要的保障渠道,是社会的安全阀和减震器。各级政府一定要从社会稳定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发挥政府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主导作用。一是进一步引导和推动有关部门加大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力度,革除农民工享受无差别社会保障的制度藩篱;二是把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纳入地方公共财政支持范围,逐步加大投资力度,让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三是政府通过一定的奖惩措施引导企业积极为农民工参保。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障落实到位的企业,政府可予以政策上的优惠和资金上的支持,对农民工社会保障不到位的企业则予以相应的处罚,确保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落在实处。

摘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工的市民化。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不利于农民工在城市的经济融入和心理融入,影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为此,必须加大政府在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办法,确保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实现。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城市融入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2]柯善北.为建筑工人撑起“保护伞”——《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解读[J].中华建设,2015,(3):24-27.

篇4:城市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调查研究

关键词:城市化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前我国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对土地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大量城镇周边农用土地被征用,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失地农民”。对农民而言,土地承担着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一旦土地被征用,其生活、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便成为后顾之忧,同时也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进行城市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失地农民分享城市化成果的内在要求。

一、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

(一)征地补偿费用低,失地农民生活陷入贫困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地补偿费只是对农民原来在土地上从事农业收益的补偿,并不与土地的非农化价值及非农化后的增值收益相关联。政府和用地单位通常给予征地农民每亩2万-3万元的补偿,经济发达地区为3万-5万元;国家重点工程等征地补偿则更低,一般每亩只有几千元。征地补偿费一般只够维持失地农民6-7年的基本生活。如果在落后地区或者是公益性征地,补偿标准更低,一般只够维持失地农民2-5年的生活。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最可靠的经济收入来源,是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征地过程中,农民不仅失去了土地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且难以享受土地非农化所产生的增值成果。一次性发放的补偿费,由于补偿标准不高、层层截流等原因,农民所得资金非常有限。一方面,失地农民生活费用支出增加;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受观念、能力的限制,不知如何管理使用有限的补偿费,不久就被当做生活费花掉,无法维持其长远生计,生活容易陷入贫困。

(二)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

目前,对绝大多数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最基本的就业岗位。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了劳动的对象、工作场所和最基本的就业岗位,成为失业和半失业人员。货币补偿安置方法无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我国劳动力市场整体上是供大于求,大部分失地农民由于知识和技能素质上的欠缺,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多处于劣势,转移到第二、三产业还面临很多困难。务农的收入虽微薄,从现实角度看仍是农民最基本、最稳定的一种就业选择。失地农民无法享有附着在土地上的一切就业权,即使有了工作,也存在着收入低、再失业的危机。

(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影响社会稳定

现阶段我国农村实行的土地制度,实际上也是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即失业和养老保险制度,土地至少可以保证农民有活干、有饭吃,能够保证社会稳定。在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一旦被征用,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失地农民中只有极少数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大多数成为了一个既不享有土地保障,也不享有城市居民社会保障的边缘群体,导致失地农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

二、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征地过程引入市场机制,保障失地农民合理利益

首先,在征地的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让用地单位与农民集体谈判确定征地补偿费用,切实保证失地农民的利益。

第二,对征地本身的补偿应以土地所具有的最佳用途之市场价格为基础,还要考虑对征地非农化后的增值收益及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进行补偿,大幅提高现行征地三项补偿费标准,把大头留给农民,保障其原有的生活水准不至于降低。

最后,要加强对征地补偿费用的管理,尤其是审计部门要加强审计监督,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出现的与民争利、暗箱操作等违规做法,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经济上的收益补偿。

(二)加强引导和政策支持,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

首先,政府应鼓励用地单位每使用一定数量的土地,相应安排一定数量的失地农民优先在本单位合适岗位就业。

第二,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将失地农民纳入再就业保障体系,享受城镇失业工人同等优惠政策和社会援助。设立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服务机构,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及时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促使其有秩序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第三,积极制定并实施失地农民的保护性就业政策及措施。为失地农民提供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提高其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在贷款、税收、场地等方面为其提供优惠政策。

(三)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从理论上讲,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医疗、失业、住房、就业、最低生活保障。但以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短期内建立起非常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不现实的,只能采取从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这些最基本的保障入手循序渐进地完善失地农民社保体系。

其次,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在于资金,解决资金瓶颈的关键在于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纳入补偿中。只有补偿公正、合理,才能妥善处理征地过程中国家、用地单位与失地农民之间的利益,才能有充足的资金用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最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制定统一的《土地征收法》,强制规定失地农民必须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以立法形式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新安.城市化、土地“农转非”与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 [J].宁夏社会科学,2005,(5):67-72

[2]韩俊.征地制度改革与失地农民权利保护[J].中国发展评论(中文版),2008,(8):19

篇5:农民工就业中劳动权益问题研究

【关 键 词】农民工 就业 劳动权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和户籍制度的解除,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群体。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4亿人。农民工这一群体不仅规模庞大,而且由于其本身人力资本存量较低、处于社会中下层等原因,农民工就业中的劳动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一、研究背景

张俊良(2007)认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现状为就业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不能享有完整的社会保障权和劳动福利权,相应的权利监督保护机制和救助途径缺失。高文书(2006)通过对5个城市的调查,认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现状具体表现为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低、工资遭受拖欠、劳动时间过长、工作环境危险及劳动条件恶劣等。针对现状,张俊良(2007)从城乡差别的户籍体制,农民工的就业特点,全社会普遍的劳动权益保障意识缺乏,农民工自身因素等方面寻求原因。魏智慧(2006)通过系统的研究述评,从我国农民工供求状况、法律体制存在弊端、行政系统执行不力、社会诚信机制不健全等社会因素层面分析了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另一方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谢勇(2010)研究发现苏南仅有39.82%的农民工工资高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丁群晏(2011)考虑到加班加点的因素,计算出长三角地区农民工的工资处于一种稍微超过最低工资标准的水平。

笔者在研究农民工劳动权益时将重点根据《劳动法》的相关条款计算农民工应得工资,并与其实际工资进行对比。

二、描述性研究

本次调查于2010年2月长三角地区进行,调查对象是处于就业状态的外来农民工,不包括失业者,也不包括自我雇佣的农民工。共发放问卷356份,回收356份,有效问卷274份,合格率为77.0%。

长三角地区农民工获得劳动权益的基本情况从总体上看有以下特点:

第一,长三角地区农民工周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高达38.4%。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本文对于工资进行了处理。2010年2月时长三角地区月最低工资普遍为850 元。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规定,劳动者正常的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则长三角地区全日制就业劳动者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850/(21.75*8)=4.89元,这与最低小时工资标准有所不同。在计算农民工每周最低应得工资时,应该考虑到其加班时间。根据我国劳动法关于加班工资支付的相关条款明确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以及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分别支付不低于工资150%、200%和300%的报酬。由于法定节假日不具有普遍性,本文也将该误差忽略。计算农民工每周最低应得工资时,设日工作时间为t小时,每周工作d天,当t8且d5时,周最低应得工资=4.89*t*5+2*4.89*(d-5)*t;当t>8且d>5时,周最低应得工资=4.89*40+1.5*4.89*(t-8)*5+2*4.89*t*(d-5)。根据这种方法,求得每位农民工周最低应得工资,然后与周实际工资(一个月30天相当于4.29周,因此周最低实际工资为月工资/4.29)相比,得到周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结果。

第二,有大约20.1%的农民工遭遇到所在单位的工资拖欠。

第三,月工资水平普遍较低,绝大多数在2000元以下。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带,物价偏高,该工资标准很难满足农民工的物质文化需求。

第四,有一半以上的农民工日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闲暇时间很难保证。

第五,22.3%的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劳动环境有害或易威胁到身体健康,主要表现为:工作需要经常高空、高温、或者井下作业或工作需要经常接触有毒、有害或放射性物质。

第六,有一半以上的农民工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调查时距离《劳动合同法》出台已经有2年以上的时间。

三、长三角地区农民工就业中劳动权益问题的因素分析

(一)变量定义与模型选择。文章选择周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和劳动环境是否有害或易威胁到身体健康为因变量。将周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即违反相关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未实施)赋值为1,反之为0;劳动环境有害或易威胁到身体健康赋值为1,反之为0。此时,两种情况均可以用logit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文章从个体特征、人力资本、行业、工会等方面具体选择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过职业培训、所在行业、单位所有制、是否工会会员、对《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涉及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了解程度作为自变量。自变量见表一最左侧一栏,赋值均为“是=1,否=0”。

logit回归模型形式如下(x为影响因素向量,而β是各影响因素的系数):

(二)计量分析。根据上述分析,运用spss17.0软件处理调研数据,分别从周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和劳动环境是否有害或易威胁到身体健康两个方面对(1)式进行估计,结果见表一。

表一:长三角农民工劳动权益的logit回归结果

(三)长三角地区农民工周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因素分析

1.总体而言,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所在行业、是否为工会会员、对相关法律的了解程度对农民工周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有显著影响;而是否接受过培训、是否拥有技能资格证书、单位所有制对农民工周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没有显著影响。2.性别对于周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有重要影响。与女性相比,男性农民工周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可能性更大。这是因为男性农民工日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和周工作天数超过5天的人数更多,按照本文计算周应得工资的方法计算,其周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可能性更大。

3.年龄对于周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也有重要影响。25-34岁的农民工相对于25岁以下的农民工周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可能性显著降低。这是因为这部分农民工年富力强,具有更高的社会经验,工资一般不会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3.文化程度对于周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初中文化的相对小学及以下文化的周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可能性降低。

4.农民工所在行业对于周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有显著影响。特别是批发、贸易、零售业相对于建筑、装潢业周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可能性显著降低,并且在1%水平上仍然统计显著。

5.是否工会会员对于周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有显著影响。工会会员相对于非工会会员,周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可能性显著降低,并且在1%水平上仍然统计显著。

6.对相关法律了解程度对于周工资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有显著影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有效保证农民工的工资权益。

(四)长三角地区农民工的劳动环境是否有害或易威胁到身体健康因素分析

1.总体而言,是否接受过培训、是否拥有技能资格证书、所在行业、单位所有制、对相关法律的了解程度对农民工劳动环境是否有害或易威胁到身体健康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为工会会员对农民工劳动环境是否有害或易威胁到身体健康没有显著影响。

2.是否接受过培训和是否拥有技能资格证书对农民工劳动环境是否有害或易威胁到身体健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并在1%水平上仍然统计显著。这是因为,接受过培训和拥有技能资格证书的农民工从事的一般是技术类的工作,而不是劳动环境十分恶劣的体力劳动。

3.所在行业对农民工劳动环境是否有害或易威胁到身体健康也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相对于从事建筑、装潢业的农民工而言,从事住宿、餐饮、娱乐业,批发、贸易、零售业和服务业及其他的农民工的劳动环境更好。

4.单位所有制对农民工劳动环境是否有害或易威胁到身体健康影响非常显著。相对于个体经营者来说,其他所有制的劳动者劳动环境更加有害或易威胁到身体健康。这是因为,个体经营者多从事住宿、餐饮、娱乐业,服务业和零售业等,这些行业的劳动环境更好。

5.对相关法律的了解程度对农民工劳动环境是否有害或易威胁到身体健康有显著影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有效保证农民工在劳动环境方面的权益。

四、结论和建言

(一)结论

1.人力资本存量与农民工劳动权益获得状况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无论是文化程度,还是培训、职业技能资格证书都能提高劳动者再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或者帮助劳动者从事一些技术性职业,从而保障其劳动权益。

2.不同行业的农民工的劳动权益获得状况存在差异。一般来说,从事住宿、餐饮、娱乐业,批发、贸易、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农民工劳动权益获得状况较好,而从事建筑装潢业和制造业的农民工劳动权益获得状况较差。

3.对相关法律的了解程度也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劳动权益获得状况。可见,了解相关法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意识。

4.性别、年龄等个体特征和是否为工会会员等只在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某些方面发挥作用。例如,最低工资在男性农民工中更不易落实;25-34岁的农民工工资一般不会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工会的制度性因素能在保障最低工资落实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建言

1.农民工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保障自身劳动权益;

2.重点保障从事建筑装潢业和制造业的农民工劳动权益;

篇6:城市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调查研究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

【摘要】:农民工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重大社会现象,他们包舍诸多的亟待解决的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课题。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已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但是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并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影响。一直以来,由于对农民工住房性质的定位和认识,以及相应配套和保障政策的缺乏,导致农民工住房问题无法根本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而且受到国家、政府的关注。我们也有必要加以研究和探讨,以期农民工住房问题能早日得到较圆满的解决。

【关键词】 城市化

农民工

住房保障

配套制度 前言

农民工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突出问题。农民工是城市中外来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民工也逐渐成为城市劳动力大军的主体。然而,与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巨大的和不可或缺的贡献相比 ,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状况和居住条件已形成相当大的反差。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农民工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最终会影响到城市、乃至城乡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随着农民工问题的日益严重,各级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解决包括住房在内的各种问题,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由于对农民工问题的认识尚存在差异性和片面性 ,加上现行政策的种种缺陷和不足,使政策制定和政策作用效果均存在着局限性。对与农民工相关的住房问题的讨论和认识,对解决问题的结症进行深入探究,并对构建统一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进行理论分析是解决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的基础。

一.概述

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首先应该确立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为了能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保证农民工的基本住房条件,是维护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权,也是促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我们必须让农民工在这个城市中拥有归属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互动。

2005年,建设部首次将农民工住房问题列入当年建设部工作重点,在2007年的工作部署中,建设部提出,要将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在城市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就业群体。同时,建设部把如何解决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提高和改善农民工的住房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具体方案正在研究之中。这表明,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

二、关于我国农民工的几点基本认知

(一)农民工的定义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另外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本文认为,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中的“农民工”,应有所特指,它基本是但又不完全是狭义上的农民工。具体可界定为:出乡到乡以外的地区务工、但户籍在农村、家庭户为常住户、其收入主要带回家中、其经济与家庭户连为一体。2006年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占二、三产业过半人数,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二)农民工的特点 1.农民工的流动性比较强

我国农民工群体的强流动性与弱稳定性主要表现在:第一,部分农民工主要是利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按照农业生产规律呈季节性的穿梭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第二,部分农民工虽然长期在外务工,但对于目标打工城市的选择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他们经常辗转于不同的城市之间;第三,部分农民工虽然能够相对的固定在某一个城市,但对于合适工作岗位的选择,却存在较大的被动性,他们往往在不同的行业和岗位之间疲于奔波。2.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比较低

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由于现行的农民工用工制度和工资分配机制还不健全,以及农民工群体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不足,所以相对于城镇职工而言,其整体工资收入水平还是普遍偏低。3.农民工的就业分布相对集中

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城镇各行各业之中,与城镇居民相比虽已不存在就业层次门槛障碍,但我国大多数农民工就业还是相对于集中在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服务等行业领域。调查数据表明,按从事工作的行业分,在制造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分别占19.53%、15.12%和14.84%;在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分别占13.88%、9.75%、8.22%和1.26%。

三、我国农民工城市住房的居住现状

目前,我国农民工城市住房的居住总体情况比较复杂多样,居住质量亟待提高。宏观看来,城市农民工的居住状况主要呈现如下特点。(一)居住分布复杂

城市农民工居住广泛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大型成熟社区、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企业(公司)内部的职工宿舍以及建筑工地的工棚等都居住着大量的农民工。近年来,特别是大中城市廉租住房租金已不再“低廉”,农民工租房已不能按照就近原则进行租住,对租房的区位选择只能越来越向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边缘区转移。

(二)居住类型多样

城市农民工居住类型多种多样,有的散居在宾馆旅店或市民家中,有的由企业统一安置于单位内部(宿舍、闲置房)或施工现场。而随着外来人口“常住化”的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租赁房屋”居住和寄住“宿舍、工棚”为主。此两类居住类型,是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农民工住房的主要类型。

(三)居住质量低下

大量的城市农民工居住在现代化城市的“角落”,这些角落往往是处于旧城改造中的“城中村”、“棚户区”,或者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甚至近郊区的边缘地带。这些“角落”的公共基础设施、交通出行、环境卫生等外部条件一般较差。由于工资收入比较低,大量的农民工只能选择便宜廉租住房,这些房屋的生活配套设施一般很不到位。他们往往几个人或全家人居住在20~30平方米的房子内,生活空间狭小。近40%的农民工居住在工棚或集体宿舍里,地方狭窄拥挤,室内肮脏零乱,除了被褥衣物,几无他物。

四、现有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政策特点及缺陷

涉及农民工住房的政策规定 ,一方面是一些地方陆续出台的针对农民工住房的有关政策 ,这类政策目前并不多;另一方面是关于农民工问题、和关于住房规定涉及的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政策。从整体情况来看 ,关于农民工住房的相关政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不足: 1.1 地方政府规定多 ,中央政府规定少 ,总体重视不够

至今为止 ,中央政府只是在经济政策中强调解决农民工的问题 ,但尚未出台关于农民工住房的专门政策规定。相反 ,由于农民工问题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已经成为突出问题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如 ,2005年 《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生活工作的若干意见》(市委[2005 ]23 号),2005 年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进城务工农民住房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05 ]482号)等。尽管政府 ,特别是地方政府出台了针对农民工的住房解决办法 ,但是与实际对政策需求相比 ,还相差甚远。

1.2 专门的住房规定少 ,一般政策规定多 ,政策作用有限

现行住房政策中与农民工住房有关的政策规定主要涉及: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政策等。我国经济实用住房的政策始于 1994 年。为了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住房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出台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经济适用住房保障体系的规定。2006年河南省政府 《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2006),第二十四条规定: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加强监管 ,保证农民工居住场所符合基本的卫生和安全条件。逐步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住 房保障体系 ,符合有关规定的 ,可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2005年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进城务工农民住房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05 ]482 号)明确:对持有 《重庆市流动人口居住证》 且在主城区居住 5 年以上的农民工家庭可纳入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我国廉租房政策始于上世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 ,正式提出是 1998 年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目前 ,这一制度已成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基本保障。但是 ,从目前中央和各地的规定来看 ,是否将农民工纳入廉租房保障对象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从以上分析可见 ,由于现行政策本身及执行存在的不足 ,加上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 ,导致政策对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作用受到限制。1.3 以往出台的政策少 ,新近出台的政策多 ,尚不形成体系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 ,除了国家一般性住房保障政策出台于1990年代中后期以外 ,有关农民工住房的专门规定基本是近几年颁布的 ,包括 2007 年出台的国务院 《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分析其原因 ,一是政府对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认识不够 ,还没有将其纳入城市整体发展的高度考虑;二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住房问题和生活问题日渐突出 ,逐渐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相继纷纷出台相关的解决措施和办法。进城农民工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农民工自身的问题 ,是涉及城市居民和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探讨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实现 “以居管人”、“以居定人” 将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制约农民工住房问题解决的症结和要害

农民工住房问题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 ,其直接表现出的是住房问题 ,但反映出的是农民工与城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利益协调等深层次问题。所以 ,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首要的是要解决农民工的城市定位、及其与既得利益者的关系问题。2.1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定位和认识问题

农民工现象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差异带来的外来人口(包括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一种表象 ,也是由于城市发展建设中对劳动力集中需求形成的巨大引力产生的结果之一。农民工的产生是一种必然现象 ,但是对于农民工以及随之而产生问题的认识却有不同观点 ,特别是对农民工的定位问题 ,成为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和根本点。就农民工住房问题 ,涉及到政府是否应承担责任 ,政府究竟应当承担多大责任 ,是否可以纳入城市住房体系 ,如 何统一、统筹解决城乡住房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 ,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已经势 不可挡。2005年南京市户籍人口 58316 万 ,农民工约有113万(含所辖市县),相当于南京市户籍劳动力的1P 2 ,相当于南京市户籍人口的1P 5;截止到2005年5月长沙市区人口约 180万 ,其中来自农村的外来务工人员约 40 万 ,大约占市区总人口的 2212 %;2005年重庆市主城区人口600万 ,农民工约 150 万 ,农民工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2.2 农民工住房与城市低收入居民住房保障的冲突问题

尽管住房保障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中心任务之一 ,但是至今城市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在很多城市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农民工移民进入城市 ,不论政府主观上是否将其纳入城市住房保障 ,都直接或间接扩大了住房的需求 ,增加了城市政府的负担 ,处理不好也会降低城市居民的福利。可以从两种可能结果来看这个问题:第一 ,将农民工纳入统一的城市住房保障 ,无疑直接增加了住房保障的需求数量 ,对城市产生压力;第二 ,不纳入统一住房保障 ,任其在城乡交接地带、城中村地带、甚至城市一些露天形成集中居住地 ,这种状况无疑形成了城市新的贫民区 ,也会对城市发展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五、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问题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公共住房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 切实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问题,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住房保障体系,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住房制度,并积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现有的公共住房体系中廉租房、经济租赁住房、政府统租房等保障房,由于主要是针对城镇居民而制定的,针对农民工而言还存在着巨大的户籍门槛壁垒。为此,需要建立城乡统筹的农民工城镇住房体制,打破城市国有房地产制度对农民工的制度壁垒;建立健全公共住房制度,扩大农民工住房保障范围,逐步扩大廉租房的保障范围,适当放宽廉租住房申请的户籍限制,政府同时给予一定比例的租金补贴;建立良好的退出机制,当农民工的经济状况达到一定条件时,应该退出公共廉租住房,鼓励其进行市场租赁;健全与农民工城市住房相关的户籍制度、子女入学制度、公共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和社区公共服务管理制度,让农民工能够融入

城市社会生活,享受“市民待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工的积极性与认可度。(二)应坚持“分层次、多渠道、按步骤”的原则

就全国各城市的发展实际而言,不宜追求整齐划一、一步到位的农民工住房解决行为模式。由于各城市间的财力水平、外来农民工数量和农民工就业去向等都不尽一致,所以城市政府不能因为简单机械地响应上级政府政策而不顾实际去大力修建农民工公寓,城市政府间更不能在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上盲目攀比。欠发达城市、农民工数量聚集不多的城市解决本城市户籍中低收入市民的保障性住房就存在较大困难,如果只是简单而机械地去响应上级政府政策,其结果只能是力不从心的办事,令整个城市的公共住房保障问题更加复杂化、矛盾更加尖锐化。因此,我国政府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问题,应坚持“分层次、多渠道、按步骤”的原则,先发达省份城市、东部沿海城市、大中城市,后欠发达省份城市、中西部城市、小城镇。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农民工住房保障,在房源的筹措上应拓宽渠道;城市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农民工住房保障工作,从简便易行且能切实保障农民工住房权益的工作做起,等政策时机和财力条件成熟后再向完全市民化住房保障体系过渡。

(三)实行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参与、民工自强相结合

有效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问题,应该走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参与、民工自强相结合之路。仅仅依靠城市政府一己之力,显然背负不起沉重的经济压力。因此,加强行业自律、企业参与、民工自强就成为必须。尤其是农民工就业分布集中的制造业、建筑业、餐饮行业更需要加强行业自律与参与精神。制造业企业可以在政府的引导下,在企业集中区利用支持性土地政策为企业员工建设集体公寓,出租给企业的农民工;对于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居住问题,重点是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对工棚的质量、配套设施等基本居住条件进行硬性规定,推广使用标准化的活动工房;对于餐饮行业农民工的住房问题,重点是对集体宿舍的条件进行规范,制定集体宿舍的条件和标准,明确安全、居住面积等指标。对于自主租赁住房的农民工,可由用工单位发放住房补贴;而对于从事经商贸易的农民工,相对而言他们是经济条件好、未来潜力大的农民工群体,城市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引导他们租房或购房置业。

六、结论

第一,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意义深远,关系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三农问题”,国家应高度重视,争取早日解决问题。

第二,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应充分考虑农民工自身的特点,以免造成房屋闲置、资源浪费。

第三,我们从政府、企业、农民工个人三个角度分析农民工住房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期望达到一种“金字塔”式和谐局面。农民工是经济社会转型期一种过渡群体,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实现,农民工将融入工人或者市民队伍中去。农民工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群体。最终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李伟.论农民工的基本人权保障[J].人权,2004,(5)

上一篇:高中生作文1000字下一篇:绞车操作工实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