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

2024-06-02

高二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通用10篇)

篇1:高二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

高二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

1.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2.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3.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4.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5.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6.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斜月沈沈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9.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响晚多。(李颀《送魏万之京》)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11.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1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適《燕歌行》)13.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適《燕歌行》)14.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1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1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18.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19.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兵车行》)2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2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五首》)2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23.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24.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2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6.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27.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李贺《天上谣》)2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29.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安定城楼》)30.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31.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32.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依楼。(赵嘏《长安晚秋》)3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34.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温庭筠《菩萨蛮》)

35.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36.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37.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浣溪沙》)38.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早来寒雨夜来风。(李煜《乌夜啼》)39.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40.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春景》)41.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4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43.明月楼刚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44.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45.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46.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47.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苏轼《江城子》)48.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水龙吟》)49.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50.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幾道《临江仙》)51.今宵剩把银釭,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幾道《鹧鸪天》)52.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黄庭坚《清平乐》)53.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54.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55.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5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5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58.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59.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60.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71.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7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73.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姜夔《鬲溪梅令》)7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75.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76.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77.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78.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79.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80.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81.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8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8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8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85.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86.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87.力拔山兮气盖世,风萧萧兮易水寒。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88.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89.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90.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9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92.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93.江流有声,断案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94满招损,谦受益。

95.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9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9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98.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99.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100.诗云: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此言末路之难也。(战国策 秦策)

篇2:高二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

1.忽闻歌古调。(杜审言)

2.,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3.闲云潭影日悠悠。(王勃《滕王阁》)

4.江流宛转绕芳甸。(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人生代代无穷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此时相望不相闻。(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送》)

8.不堪盈手赠。(张九龄《望月怀送》)

9.,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10.,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1.水落鱼梁浅。(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2.,天子非常赐颜色。(高适《燕歌行》)

13.摐金伐鼓下榆关。(高适《燕歌行》)

14.,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

15.边庭飘摇那可度。(高适《燕歌行》)

16.,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17.天姥连天向天横。(李白)

18.世间行乐亦如此。(李白)

19.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

20.人生得意须尽欢。(李白《将进酒》)

21.,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22.古来圣贤皆寂寞。(李白《将进酒》)

23.星垂平野阔。(杜甫《旅夜书怀》)

24.,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

25.欲为圣明除弊事。(韩愈)

26.人世几回伤往事。(刘禹锡)

27.,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28.,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9.尘世难逢开口笑。(《九日齐山登高》)

30.,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

31.,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32.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1.独有宦游人。(杜审言)

2.画栋朝飞南浦云,(王勃《滕王阁》)

3.寒声一夜传刁斗。(高适《燕歌行》)

4.斜月沉沉藏海雾,(张若虚)

5.(王维《山居秋暝》)

6.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抒怀》)

7.晨起动征铎。8.,人迹板桥霜。

9.槲叶落山路。

10.残星几点雁横塞。

11.二十四桥明月夜。

12.江涵秋影雁初飞。

13.尘世难逢开口笑。14.,青鸟殷勤为探看。

15.晓镜但愁云鬓改。

16.人世几回伤往事。17.,故垒萧萧芦荻秋。

18.城上高楼接大荒。

19.一封朝奏九重天。20.?雪拥蓝关马不前。21.,密雨斜侵薜荔墙。

22.飘飘何所似。23.,危樯独夜舟。

24.星垂平野阔。25.,便至四十西营田。

26.生女犹得嫁比邻。

27.牵衣顿足拦道哭。28.,天阴雨湿声啾啾。

29.边庭流血成海水。30.,分明怨恨曲中论。

1.明月隐高树。(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2.(杜审言《和晋陵陆丞》)

3.宁为百夫长。(杨炯《从军行》)

4.阁中帝子今何在?。(王勃《滕王阁》)5.白云一片去悠悠。(《春江花月夜》)6.,皎皎空中孤月轮。(《春江花月夜》)7.斜月沈沈藏海雾。(《春江花月夜》)8.,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9.关城树色催寒近。(李颀《送魏万之京》)

10.(王维《山居秋暝》)

11.水落鱼梁浅,(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2.(高適《燕歌行》)

13.君不见沙场征战苦。(高適《燕歌行》)

14.君不见,(岑参)

1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李白)

16.(李白《月下独酌四首》)

17.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

18.(李白《将进酒》)

19.君不见,青海头,(杜甫《兵车行》)

20.(杜甫《旅夜书怀》)

21.一去紫台连朔漠,(杜甫《咏怀古迹》)

22.(杜甫《客至》)

23.。(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4.(柳宗元)

25.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

26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27.天河夜转漂回星,(李贺《天上谣》)

28.(李商隐《无题》)

29.永忆江湖归白发,(李商隐《安定城楼》)

30牛山何必独霑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1.(赵嘏《长安晚秋》)

32.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1.雪暗凋旗画,宁为百夫长。

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年年只相似。

3.白云一片去悠悠,舟子。

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竹喧归浣女,歇。

6.摐金伐鼓下榆关,校尉羽书飞翰海。

7.相看白刃血纷纷,战苦。

8.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1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

11.陈王昔时宴平乐,12.细草微风岸,月涌大江流。。

13.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14.王濬楼船下益州,江底。

15.人世几回伤往事,家日。,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

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篇3:《唐诗宋词选读》课程研究

一、课程要求

只有深入领会《唐诗宋词选读》课程的课程要求, 才能有的放矢, 更好地展开教学与学习。

1. 定位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选修教科书《唐诗宋词选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年审查通过, 其编写意图是:精选唐宋不同时期重要诗词流派和诗人、词人的代表作品, 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宋词作品进行赏析, 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在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鉴赏中努力开拓创新阅读鉴赏的空间。《唐诗宋词选读》既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古典诗歌教学, 也区别于大学阶段的《唐诗宋词》选修教学。其定位首先是“选读”, 即通过阅读诗词佳作进行语言、情感和思维的积累;其次是“欣赏”, 即对作品内容的精深与形式的完美之处能“看好处”、“说门道”;再其次, 如有可能, 则可向“鉴别”方向延展, 能对诗词作品评优劣、判高下。

2. 文本特点

首先表现为经纬交错, 逐层推进。从初盛唐到中晚唐, 从北宋到南宋, 以时间为“经”。由意象意境到格律节奏, 从联想到诗眼词眼, 以鉴赏为“纬”。其次, 《唐诗宋词选读》具有歌咏吟诵、多元解读的鉴赏特点。最后, 《唐诗宋词选读》也给了老师授课更大的个性空间和创新的机会。

3. 教学指导思想

(1) 坚持语文课程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有先进的理念都必须依赖于学生的语言实践, 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就无法进入到鉴赏的层面。一些“规矩”是需要学生接受的, 如诗歌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等, 但更为重要的是, 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 更重要的是开启学生学习诗歌的心灵、能够体会到诗歌独特的魅力、体会不同时期人们的精神追求。

(2) 坚持选修课程的特点———基础性与个性化的统一。虽然必修与选修都强调学生的阅读鉴赏过程, 考查重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审美能力等, 但不同的是, 必修更强调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选修则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评价上必修比较统一, 阅读理解鉴赏、作文等都是常见模式;选修应该加入专题研究, 要有个人小论文等研究成果, 写作表达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施依据

在领会课程要求的基础上, 分析该课程的实施依据, 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体会到该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也可避免落入教学误区。

1.“言文合一”

《唐诗宋词选修》课程面临两个误区:唐诗宋词容易误入诗词赏析的训练课;而选修课型则容易让教师泛泛而谈, 误入天马行空的感性空间。只有将两者结合, 才能完全展现出《唐诗宋词选读》课程的工具与人文相融的魅力。

首先要正确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我国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 它的工具性具有特殊的内涵。一是在掌握工具性过程中要体现人文性。即掌握母语这一过程中要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陶冶。二是母语教育环境的特殊性。母语学习时间不限, 空间不限, 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三是教学方法的特殊性。不是以学语文知识为主, 而是以语文实践为主, 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内涵应包括三个层面意义:第一是追求自由的精神, 即强调个人的自由与尊严,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与自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第二是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 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第三是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 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

其次要正确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辨证关系。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两者是相成相辅的:工具性孕育着人文性, 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在实施语文课程时,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和理解透“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两大辩证关系。

再次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以“文化和情感”作为切入点, 使学生的语言文字和思维的训练在文化的氛围中、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在师生和谐平等的情感交流中交替进行,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个性, 最终使其受到人文精神的教育。

2.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相结合

首先, 从文学接受看诗词选修教学的取向。在教学中, 真正做到突出学生主体, 教师中心应让位于学生中心, 教师必须改变“教师讲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建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为主”和“启发———创新”的教学模式。坚持文学接受中的“以意逆志”原则, 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去渗透人品、理解作品, 从而把作品中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结构联系起来, 并按照自己的理解组织起来, 从而得到自己对作品意义的阐释结果。教师应尊重学生自己的各种不同理解, 只要是立足于作品本身, 又不牵强附会, 能自圆其说, 都应该支持其成立, 肯定其“合法性”。这样, 不仅使学生从这种支持与肯定中获得成功的愉快, 更使他的独立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保护。“他们的虽不深刻却是自己的认识, 要比虽深刻但却是别人的认识更有价值”。

其次, 落实诗词选修教学, 在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结合。人本主义教学理念铺设诗词选修教学的人文背景,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落实诗词选修实际教学。

三、教学现状

通过调查, 较全面了解该课程的教学现状, 是避免错误、更好开展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步骤。

选修课打破了原来的固定班级授课模式, 实行流动班级授课制 (有的叫“走班制”、“走课制”) 。从现有情况来看, 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指导学生选课以及针对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的调整。

由于很多学生对其他班级或年级的老师不是很了解, 只熟悉给自己上必修课的教师, 选课时往往选择原来老师开设的模块。学校应该在开设选修课前提供机会让教师和学生多交流, 便于学生了解教师。

学校由于客观条件限制, 缺乏实施新课程能力, 很难达到既定的课程标准。较为突出的是经费不足, 理科实验设备和信息技术设备与新课程要求有差距, 教学资料不足。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因此小班化教学是比较理想的教学组织形式, 只有这样教师才有足够的精力充分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但中国现在的国情总的来说还没有条件都进行了小班化教学。所以, 新课程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因为学生的人数众多、教师的精力有限而大打折扣。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指导下, 教师的权威、职能、角色等都发生变化, 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承受着更大的时间、经济、精神上的压力。

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在高中的第一学年开设选修课, 即采取了上完必修课再开设选修课的做法。只有极少数学校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开设了选修课, 还有的学校开设一个必修模块之后就开设选修模块。选修课的开设时间, 应该根据地区和学校师资、教室等具体情况而定, 不一定采取整齐划一的上完必修上选修的模式。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以下两个因素:第一, 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衔接问题。第二, 要考虑所在地区教研活动的安排问题。

目前实验区一些学校选修课程的评价方案中, 选修模块的学分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书面的试题测试 (占60-80%) , 一是形成性评价 (占20—40%) 。各学校都开始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 在形成性评价方面, 存在的很多问题也值得思考。第一, 关于形成性评价折合成分数的问题。第二, 关于形成性评价的烦琐化问题。第三, 高中语文形成性评价应该关注关键要素, 使评价目的、内容、途径和手段一致, 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事实进行评价。第四, 形成性评价力求简洁、便于操作, 以发挥其引导、反馈作用。

此外还面临着将选修课开设成必修课的尴尬。有些实验区的高考方案是根据高中语文五个选修系列设计一定数量的试题, 要求学生选做其中的几道题 (如一个系列出3道题, 一共15道题, 选择其中的5道题回答) 。由于要求选做的题目数量一般不超过两个系列所覆盖的试题数, 一些地区和学校可能就只开设两个, 最多不超过三个系列的选修课。这样的做法当然便于管理和教研, 学校也不必担心教学场地和师资方面的问题, 学生也不用选择, 教师不变、班级也不变, 只要承担不同模块教学的教师轮流来上课。不难发现, 这样的现象实际上暴露出了实验区高考方案的弊端和漏洞。未来的高考试卷不应该简单设计成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而应该将必修和选修打通, 充分体现出选修课程的基础价值。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淡化了知识、技能的存在, 提高了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 出现了结果的不确定性。在基础教育阶段, 全国各个地区、各个学段都在热情洋溢地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如“研究性学习”。可是至今没有一项研究能够证实这此活动目标的实现程度, 普遍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教学及其质量不免让人担忧。此外评价进展迟缓、过于形式主义也是课程开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四、教师主体意识

选修课不同于必修课, 在课程内容及形式等方面都给予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如何利用这个特点扬长避短更好地传授知识呢?这就需要有目的的增强其主体意识。

1. 教学准备意识

(1) 教师备课要备学生。备学生的前提就是以人为本、充分地了解学生, 在此基础上更要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2) 备教学内容。这仅仅是准备教材内容, 或只是教参到教案的简单的“块移动”。要求教师对教材重新进行结构的组织、脉络的把握以及内在规律的揭示;要求教师对各种教学因素科学地选择取舍、巧妙地调整组合, 有轻有重、有主有次地进行程序设计;要求教师从参阅配套教参和优秀教案中受到启发, 帮助挖掘教材、拓宽教材、打开思路。

(3) 备自己。一是注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使自身在文化素养、科学知识、人格魅力上有足够的品位、能力和感召力。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才能扬长避短, 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教师备课不能千篇一律, 一成不变, 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四是根据能力大小和自己在某一个教学阶段的侧重点形成自己的特色。

(4) 备方法。尤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的指导。教师研究教学方法, 必须紧紧依据每次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定课的类型和结构, 保证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2. 教学内容的调控意识

教学内容的处理在难度上和深度上要适宜。

五、教学多元化策略

新的课程要求教师采用新的教学策略来抓住学生的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成果。

1. 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基础积累与朗诵欣赏是不可缺少的扎实的基本功。此外还有多样的教学模式, 如整合性教学、个性化教学、趋向自读式教学。整合性教学注意对相同类别的作品、相同诗歌体式的作品、诗歌鉴赏方法等进行整合, 一般采用演绎法、归纳法, 并列式、主次式等方法。个性化教学要引导学生涵泳、讽诵, 诱导学生想象、联想, 指导学生评点、批注, 倡导学生个性言说。趋向自读式教学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前提下, 放手让学生自读选修教科书中打*的篇目, 放手让学生自读选修读本《古代诗歌选读》, 从精读和略读的关系角度切入, 锻炼学生的自读能力, 从深教和浅教的关系角度切入, 锻炼学生的自读能力。

2. 教学评价的个性化

在语文工具性方面评价的基础上, 坚持教师本人的评价的个性化与学生个性化的统一。过程性评价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能够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和适当调控教学进程。它的形式有随堂课调研抽查, 活动化、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评比等。阶段性评价主要是检查模块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也可考核教师教学的阶段性效果。它的形式有考试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学校评价等。

3. 横向与纵向的课程衔接

(1) 唐诗宋词选修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唐诗宋词选修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引导学生走进理解、鉴赏、探究的世界里, 另一方面, 也要指导学生如何创作, 如何写出专题性、鉴赏性、研究性的小论文。

(2) 自主开发和选用教材交叉使用。一方面, 积极引导教师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另一方面, 应该鼓励语文教师充分借鉴、吸收这些教材的优点, 特别是专业知识力一面的优点, 以提升自身素质和自主开发教材的质量。

(3) 信息技术教育与诗词选修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整合不能停留在工具层面上, 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以形成教学模式, 应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 以推进语文教学的彻底变革。

另外, 《唐诗宋词选读》课程的开设仍然会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种资源的配置, 课程资源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 教师兴趣特长与学生发展需要的矛盾, 以及如何与现代接轨, 等等。

摘要:《唐诗宋词选读》课程给了教师更大的个性空间与创新机会, 但是就目前的教育体制而言, 它真正落实存在诸多困难, 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只有明确其课程要求及实施依据, 在充分了解教学现状的基础上, 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才能实现《唐诗宋词选读》课程开设的价值。

关键词:课程要求,教学现状,实施依据,教师主体意识,教学多元化策略

参考文献

篇4:《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十法

1.运用“问题教学法”。在开课伊始,因为学生的基础较薄。此时教师要多讲授一些,但讲授不代表就是满堂灌,精彩的讲授事实上是在引导、在启发。怎样使自己的讲授“出彩”呢?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问题教学法”,其主要操作环节是:(1)布置预习,触发问题;(2)检查梳理,交流问题;(3)意见撞击,筛选问题;(4)递进思考,解剖问题;(5)拓宽阅读。深化问题。问题是思维的种子,但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是参差不齐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筛选那些有价值的问题来思考、来研究。这样有利于他们对唐诗宋词的深刻领悟。因此第三个环节是问题教学法的核心。如在讲解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时,课前硬性布置学生读有所思,必须提出至少一个问题,结果全班汇集起来,上课时就充满了思维的历险,而我们在课上又“筛选”出“李白是怎样建构他的诗化人生观的”这一核心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突出重点。

2.建构“自学、试教、答疑、检测”教学模式。我校生物学科组申报了“自学、试教、答疑、检测”教学模式研究,笔者在《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也采用了这种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在“自学”阶段,要发动学生搜集资料、钻研教材、合理分工、合作学习,可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分头学习一个知识点,这样有利于学生作深入的研究;在“试教”阶段,要指导学生精心制作教具,如重要的引文可以制作成幻灯片,典型的例证可以印发材料,这样可以减轻上课的背、讲负担;在“答疑”阶段,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要引导学生互相辩论、争论,形成“脑风暴”,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不要“好为人师”,要以“少讲”甚至“不讲”为最高境界;在“检测”阶段。要发动学生自己出题,因为出题也是一种学习。“自学、试教、答疑、检测”教学模式的施行,让学生转换了角色,凸现其主体地位,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3.组织专题教学沙龙。一个专题讲授结束之后,可以利用一堂课时间,将讲台撤去,将桌椅围成圆形,由学生主持。师生对话。搞一个专题教学沙龙。主要任务是对这一个专题的教学情况进行交流。包括教师的讲课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听课体会、学习疑问等等。凡是与这一专题的学习有关的都可以谈。如“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讲完之后,我们可以组织“漫谈复制李白·拜李白为师写好作文”的单元教学沙龙。为了防止学生一时思考不成熟,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可以叫学生提前思考,预先准备了小纸条,届时交给教师,由教师现场“答记者问”。也可以现问现答,鼓励学生大胆地向教师“进攻”!教师要认真听、认真记。对那些合理的建议与批评要做到从善如流;学生要认真准备、大胆提问,力争做到有的放矢、满载而归。

4.召开文学作品阅读笔会。任何作品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作家创作实践的基础之上的,理解作品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量,所以定期召开文学作品阅读笔会,或者一个月专门拿出一节课作为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交流阅读体会,是非常有益的。笔会内容可以先从单篇文章开始,接着是选文,再是作品原著、理论原著。可以将其搞成一个个系列,如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等,或诗、词、曲、散文、小说等。如讲完唐诗部分时,可以组织学生在阅读古今中外诗歌的基础上,召开“如何欣赏诗美”阅读笔会。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读书、如何读出东西来、如何把自己读到的东西写成文章,要循循善诱,持之以恒。

5.组织唐诗宋词知识竞赛。根据唐诗宋词的体裁特点。学生必须背诵积累,为此我们可以定期组织知识竞赛,形式可以模仿央视幸运52或三星智力快车那样,背的形式灵活一些,要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之中积淀语文素养,提高学习兴趣。我们组织老师编写了一个简单的程序,可以为每一届学生使用,长期坚持下去,还可以作为学校语文教学的一个特色呢。另外我们也与时俱进,增加了一些新的比赛形式:如出示一首英译唐诗,要求学生背诵其中文原版;给选手提供一台宽带上网的电脑,要求他用最短的时间在网上找到一首诗的音频或视频朗读;给学生提供一首诗,要求他们在电脑上用最快的速度输入并进行美化编辑。

6.引进对话性作业。笔者借鉴康南海先生当年草堂教学的经验,解开学生作业时的桎梏,不再通过记忆、模仿而是通过创新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主要做法是:教师每上完一次课,课后要求学生就此前所讲的新宋诗词内容,联系自己的听课体会,联想、疑问、课外阅读心得。通过作业与教师进行广泛地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讨论,可以褒扬教师讲解的精彩之处,也可以批评其不当之处,包括纠正教师的错误、失误,还可以向教师推荐好文章、新信息等。不少学生通过作业,提高了思辨能力。经常有神来之笔,一位学生写道:“残缺的东西不一定美,但美的东西一定有残缺,关键就在于你是先发现残缺,还是先发现美。”通过引进对话性作业,加强课内外衔接,融洽师生对话,开放作业空间,调动学习兴趣,提高作业质量。

7.编辑研究论文索引。对于一些研究热点、难点、疑点,可以鼓励学生课外分成学习小组,分头搜集资料,编辑研究论文索引,达到“研究小问题学习大语文”的目的。学生在编辑研究论文索引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学习别人的论文写作方法,也可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最终激励其写作、发表小论文。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建议,如中学诗歌教学就大有文章可做:诗歌怎样教、怎样让中学生能够欣赏到诗美?那种先解决字词、再读顺、翻译、背诵的老一套或干脆什么都别讲,就让学生自己“狠狠地读,默默地悟”的新思维,是否可行?至于如何指导学生写诗,更是教学的盲区。我们要发动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在尽可能透彻地理解唐诗宋词知识和尽可能全面地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8.加强比较阅读。闻一多先生曾指出。学习文学要注意两种比较:一是与外国文学比较,二是与其他艺术形式如美术、音乐比较。在文学理论学习中,加强比较阅读,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如有人将《回乡偶书>翻译成(coming Home》就欠妥,一是中国文化中的家与乡是有区别的,家仅指一人之家,而乡却是指家族,回乡是以衣锦还乡为荣的,这里有一种光宗耀祖的封建家族观念;二是“偶”传神地道出文学创作中的灵感机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英译未能凸现出来。再比如讲解文学作品的结构,将美术中的构图思想引过来,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结构的意图和功能。此外,在不同文艺理论之间进行比较,如中国文论中有“诗中有画”“诗画同源”之说。而西方文论中莱辛在《拉奥孔》中极力强调诗画之不同,要以此刺激学生深入思考、全面掌握诗歌欣赏的知识,深刻领悟诗情诗味诗美。

9.定期与名师交流。这里的“名师”主要是指学校里较受学生欢迎、较有学养的教师。在《唐诗宋词选读》学习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校园资源,组织学生定期与他们交流。一是让学生参加教师的教研活动,二是建立健全导师制,加强研究性学习,三是邀请其开设讲座,主要讲授他们自身的读书方法、论文写作方法、教学方法等。学生经常是小叩发大鸣,不少学生的文章经教师修改、润饰后得以发表,加上教师再在考核标准中加上“文章发表”一项,学生学习与研究唐诗宋词的兴趣被空前调动起来了。

篇5:高二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

按原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老莫还乡,_________。(韦庄)

2.独立小桥风满袖,________________。(鹊踏枝 冯延巳)

3._________________,西风愁起绿波间。________________,不堪看。(李璟)

4.别时容易见时难。_________________,天上人间!(李煜)

5.疑怪昨宵春梦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

6.离愁渐远渐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踏莎行 欧阳修)

7.___________________,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 欧阳修)

8.泪眼问花花不语,__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 欧阳修)

9.________________,芳草无情,__________。(苏幕遮 范仲淹)

10._________________,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 张先)

11.争知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声甘州 柳永)

1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

13.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量,________。(江城子 苏轼)

14.春色三分,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龙吟 苏轼)

15.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 苏轼)

16.落花人独立,_______________。(临江仙 晏几道)

17.今宵剩把银釭照,__________________。(鹧鸪天 晏几道)

18.__________________,因风飞过蔷薇。(清平乐 黄庭坚)

19.可堪孤馆闭春寒,____________________。(踏莎行 秦观)

20.若问闲情都几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铸)

21.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

22.____________,帘卷西风,____________。(醉花阴 李清照)

23.壮志饥餐胡虏肉,_________________。(满江红 岳飞)

24.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卜算子 陆游)

25.渐黄昏,__________,都在空城。(扬州慢 姜夔)

26.江晚正愁余,_____________。(辛弃疾)

27.落日楼头,___________,江南游子。(水龙吟 辛弃疾)

篇6:唐诗宋词第四单元名句默写

《声声慢》李清照

1、(2005重庆卷10年上海)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2、(10年福建卷)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

3、(2006天津卷)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样是菊花,在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而在革命领袖毛泽东笔下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桑子•重阳》)。

4、(10年湖北卷)中国古典诗词长于抒发感情,如:“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_____________”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

5、(2009山东卷)三杯两盏淡酒,__________________!《永遇乐》李清照

1、(07上海),人在何处?,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2、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2005全国卷一)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______________,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4、(2007安徽卷)?__________________,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5、(2008山东卷),有暗香盈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6、(2009安徽卷)___________________,瑞脑销金兽。(2011江西卷)佳节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7、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________。

8、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扬州慢》

84、(2005北京卷)姜夔《扬州慢》:自胡马窥江去后。

85、(2005辽宁卷)南宋词人 在《扬州慢》中有“过春风十里,”之句,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叹。

86、(2005湖北卷)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送我至划溪”;王维《》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

88、(2008江西卷)姜夔在《扬州慢》中写扬州昔日繁华的长街,如今全是荞麦的两句是:,?

92、(2011四川卷)姜夔《扬州慢》中用对比手法借扬州街道写出盛衰之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10年安徽卷)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2012山东)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2012湖北卷)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可惜流年,_____________,树犹如此!_____________,红巾翠袖,_____________?

5、(2006全国卷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辛弃疾《青玉案》)

6、(2008广东卷2012全国大纲卷),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篇7: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教案3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安史之乱”及中唐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诗人的人生及诗歌风格的影响。

2、能够了解本专题诗人及其作品所代表的风格特征。

3、初步体会中唐诗歌风格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征。

教学设想:

中唐诗坛流派众多,风格多样,以开拓创新为主要创造倾向。对本专题所选六首诗歌,可结合诗人的总体风格逐一进行鉴赏。教学方法以自学、讨论为主,诵读训练贯穿始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寄李儋元锡》

1、结合注释①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李儋以答。

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心情是焦急忧虑的。

2、初读诗歌,理解大意

去年春天花开时节,我与您在长安分别,现在春暖花开了,又是一年。国家的前途,个人的前程,都觉得茫茫一片,自己无法预料。面对春色,心中闷闷不乐,独自睡去,难以睡着。我身体多病,想回乡归隐,自己任刺史所管辖的地区,还有逃亡流落在外的饥民,我拿了俸禄而没有使百姓免于饥寒,因而感到惭愧。听说您要来,我不断地探望,多少次月儿缺了又圆,我站在西楼上眺望,仍不见您来。

3、问题研讨

苏轼认为韦应物的诗有“寄至味于淡泊”的特点,结合此诗谈谈你的看法。

这是一首寄赠好友的诗,但并不只限于抒写鹏有间的情感,而是表达自己对时局的一种人生态度:自己所以拖着病体为官一方,并非贪恋名利。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正是这样一种淡泊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现了诗人的人生至味。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传诵,主要是因为诗人诚恳地披露了一个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真实地概括出这样的官员有志无奈的典型心情。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黄彻更是激动地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

4、背诵全诗

二、学习《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1、结合注释了解作泽及写作背景

2、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纹身的地方,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3、问题研讨

寓哀情于哀景是本诗一大特点。说说诗人是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

提示一:诗人遭贬后的心情如何?

提示二:诗中写了哪些景?这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4、归纳小结

“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 “惊纷乱飐” “密雨斜侵” “岭树重遮” “江流曲回”

“百越文身地”所有这些对遭贬的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诗人正是通过这些景色的铺叙,把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出来。

三、课后作业

篇8:《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探索

一、选修教学准确定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根据课标精神,教学中我们将《唐诗宋词选读》选修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有二:一是指导学生在必修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对诗歌的鉴赏和审美能力,让学生习得方法,构建起能力。具体讲就是既要指导学生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准确解读诗歌作品,准确地了解作家的思想与作品的风格,系统地掌握某一题材的作品主题与表达技巧,构建诗歌的知识网络;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感受和体验作品的过程中,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有所选择,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具体讲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兼顾学生个人的爱好,教学方法上多进行探究性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二、整合教材,实行模块教学

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以话题的形式组织单元,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分为讲读篇目和课内自读篇目,但基本以朝代为序列,分为“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北宋的旧曲新声”、“南宋的乱世词心”四个话题,每个话题以作家作品为单元编排,这样虽然能让学生对唐诗宋词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有一个总体了解,但这样编排整体感不强,比较零碎,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因此,教学实践中我们打破了原有专题的框框限制,把教材整合为三大模块。

(一)导学模块

对于诗歌鉴赏,虽然学生在选修课的学习中有所涉猎,但是难免缺乏系统的知识储备和方法积累;同时,古典诗歌离学生的生活时代已远,学生要长时间的连续学习,难免会有畏惧之心。因此,教学之初,我们先设置了导学模块,导学模块的教学重点是导之以法,授人以渔;导之以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树立学习诗歌的信心。这一模块的教学以讲解课型为主,教师重点利用学生在初中和高一必修课中所学的文本,重点从意象和意境、诗歌特点、表现手法,诗歌鉴赏的角度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梳理常见意象、意境和常用手法;让学生明白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鉴赏的角度,从诵渎入手,让学生学会看题目、看作者、看注解、看文本,并注意抓住关键词句、意象意境特点、用典、修辞手法、言外之意等,由浅入深全面把握一首诗歌。这样一来,学生初步掌握了诗歌的解读方法,消除了畏难情绪,拥有了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名家模块

唐诗宋词的璀璨星空里有五颗耀眼夺目的明星—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这是选修重点讲授和学习的内容。教学中重点以赏析课型和诵读课型为主,重视方法的示范,授人以渔。

一是整体把握这些重点作家作品及主要特点。

这五位大家,分别代表了唐诗宋词的不同风格,每一位大家,在人生的不同时期,由于背景和人生经历的不同,作品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如学习李白的诗歌重点引领学生学习他的代表作《将进酒》和《梦游天姥吟留别》,让学生体会李白的狂放不羁、愤世嫉俗的性格,以及李白作品中夸张与想象的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学习杜甫重点突出对其诗作风格—“沉郁顿挫”的’体悟,在结合学生先前学过的作品如《登岳阳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兵车行》和《旅夜书怀》。学习苏轼重点以教材里所选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和自读篇目里的《江城子·记梦》为主讲篇目,意在让学生体会苏轼词作豪放的风格和深婉细腻的情感。学习辛弃疾重点引领学生感悟其作品中的爱国思想,教学中重点学习有比较深厚的现实内容且手法圆熟精到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和体现婉约含蓄风格的《青玉案·元夕》。学习李清照则重点学习能够代表其词前期和后期风格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和《声声慢》(寻寻觅觅),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二是讲授重点作品,学会解读方法和诵读方法。

叶老曾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诗歌选修教学也是如此。在引领学生学习重点作品中,让学生学会解读诗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先通其词语和句意,玩味意象,描摹意境,品赏手法,体悟其感情,学会在鉴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同时,教授重点作品时,引领学生掌握诵读的方法。教学中指导学生做到三读:音读(即读正字音,读准节奏)、意读(即理解诗句,理清脉络)、情读(即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把握情感,明晰主题)。如以《将进酒》为例,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以悲伤起势,最终归结于“愁”;再读诗歌,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悲—欢—愤—狂。在诵读时要利用语气和节奏的变化恰切的诠释诗人的情感。比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一句,起势“君不见”属客观陈述,所以语气应平缓,“黄河之水天上来”让我们想到滚滚黄河之水从天上一泻而下的磅礴气势,所以读来应气势轩昂,特别是“天上来”三个字,更应该体现出一种大气磅礴之势,紧接着“奔流到海不复回”表达的是时光易逝的感叹,语气应转为低沉,一唱三叹。中间“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一节,句式变得简短,感情也较为欢快,所以节奏上应紧凑轻快。

(三)题材模块

除了重点作家的作品外,对于其他的作品,我们打乱教材的编排顺序,按题材做了有机的整合,依次划分出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羁旅思乡诗、咏史怀古诗5个板块。咏物诗以《房兵曹胡马》和《马诗》为主,山水田园诗以《次北固山下》和《汉江临泛》为主,怀古诗以《泊秦淮》和《桂枝香·金陵怀古》为主,边塞诗以《从军行》和《燕歌行》(并序)为主,羁旅思乡诗以《商山早行》和《除夜宿石头驿》为主。

以作品主题归类教学,打乱教材,重新组织,不是对教材的否定,而是对教材的一种创新性利用,同题材同风格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鉴赏,既可以避免“编年体”式的枯燥乏味,让学生系统的掌握唐诗宋词的发展规律及其风格特征,在鉴赏中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又可以赢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教学中重点以自主赏析探究课、诵读课和创作课型为主。

篇9:高二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4、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

5、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8、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9、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10、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11、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1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8、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9、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20、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4、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5、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26、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9、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0、子曰:“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3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4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9、言必信,行必果。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52、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

53、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54、既来之, 则安之。

55、小不忍, 则乱大谋。

56、道不同,不相为谋。

57、日知其所亡, 月无忘其所能, 可谓好学也已矣。

《孟子》名句默写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6、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之徒也。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8、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9、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10、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r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11、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12、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1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1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7、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8、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20、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2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22、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也。

2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6、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7、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28、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0、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1、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32、不以规距,无以成方圆。

33、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34、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篇10:高二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

《唐诗宋词选读》起始课

--古代诗歌以及唐代诗歌发展概况

教学设计:张飞50630778@qq.com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诗歌发展与唐诗的发展概况以及简要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所了解的一些诗人、诗作的回忆,理清古代诗歌和唐诗的大致发展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祖国灿烂的古典诗歌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古代诗歌发展与唐诗的发展概况以及简要知识

【教学难点】理清古代诗歌和唐诗的大致发展历程,了解唐诗宋词的辉煌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忆法

【教学设想】

这节课是《唐诗宋词选读》的起始课。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和唐诗的大致发展历程,从而使学生了解唐诗宋词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位置和辉煌成就。从而为后面课程的学习进行铺垫并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

【教学准备】制作CAI课件,播放《唐之韵》影像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一)先秦时期

1.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也被称为“诗三百”。《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2.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骚”还常与《诗经》中的“风”并称为“风骚”,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离骚》是其代表作。《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杰作。其作品还有《九歌》(九为虚数,共十一篇)《天问》《九章》(九为实指)等。

(二)两汉时期

3.代表两汉诗歌的最高成就为乐府诗。乐府,最先是指汉朝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的名称。汉乐府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现存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它与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木兰辞》选自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

4.《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文选》卷二十九,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标志着五言诗由产生发展到最终的成熟,它以怨而不怒的态度、形象的语言、比兴手法形成独特的含蓄的风格,对后世的抒情诗有直接的影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5.建安时代,“三曹”、“七子”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王粲、刘桢等“七子”竞逞才藻,各造新诗,都有鲜明的文学个性。

6.正始时期司马氏专权,政治险恶,作家陷于极度苦闷之中。阮籍的《咏怀》组诗,用比兴的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感慨、批判现实,形成了与建安文学不同的风貌。

7.晋朝的陶渊明。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被诗论家称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

8.南北朝民歌:《采莲曲》、《木兰诗》

(四)唐代

9.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李白、杜甫分别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唐诗的“双子星座”。李白有“诗仙”美称,其诗清新飘逸。杜甫有“诗圣”之称,其诗沉郁顿挫,有“诗史”之称,如“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白居易是唐朝的又一著名诗人,号香山居士,其文学主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唐代的著名诗派有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以标举隐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其特征。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其作品多描写塞外奇异风光,抒写将士乐观豪迈精神及在征戎生活中的复杂矛盾情感。诗风奔放昂扬。代表作家高(适)岑(参)。

(五)宋代

10.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宋代的词从风格上看,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是辛(弃疾)苏(轼);婉约派的代表是姜(夔)柳(永)、李清照。

(六)元代

11.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金、元两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体式与词相近,较为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地使用口语。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用一曲,套数则合一个曲调中许多曲子为一套。套数也叫套曲,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它少则两曲,多则二十曲,没有定数限制。每一套数都以第一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

三、古代诗歌按表现形式(体裁)分类简表

1、诗

古体诗

四言古诗:出观最早(《诗经》)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杜甫《羌村三首》)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杂言古诗:(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歌行”、“引”、“吟”、“曲”等。

近体诗(形成于唐代)

绝句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颧雀楼》)

七言绝句(杜牧《泊秦淮》)

律诗五言律诗(杜甫《春望》)

七言律诗(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排律

2、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

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

3、曲(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最高)

散曲 小令(短小的曲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套数(散套)(睢景臣《高祖还乡》)

戏剧(只是供演出的剧本)

杂剧

传奇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唐代诗歌发展概况:

(一)初唐(618-713)

初唐诗人的主要贡献在于:开拓了题材,使之面向社会,贴近现实;逐步用刚健清新的文风取代六朝文风;确立律体。

初唐前50年,诗坛主盟者多为陈隋旧臣,主流仍是齐梁诗风唐太宗本人虽反对“释实求华”(《帝京篇》序),提倡“词理切直”(《贞观政要文史》),也写过一些颇有气势的诗篇,但出于”润色鸿业”的需要,他与群臣游宴唱和,开初唐诗歌应制奉和、歌功颂德之风。真正能在这一时期脱俗的是王绩,他的诗歌在思想内容和风格上接近阮籍、陶潜,对五言律诗的形成有所贡献。

初唐后50年,诗坛有两大潮流,一股以上官仪和杜审言、沈缙凇⑺沃问等宫廷文人为代表。他们总结了齐梁以来在诗歌声调、韵律、对仗方面积累的经验,明确了古近体的界限,对律诗的定型及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另一股以“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为代表,他们的入主诗坛,标志着中下层文人打破了宫廷文人的一统天下。他们自觉地批判六朝文风,有意识地在拓展诗歌内容、开创新的风格上进行尝试。“四杰”批判风靡当时的以“绮错婉媚为本”(《旧唐书上官仪传》)的上官体“骨气都尽,刚健不闻”,并“思革其弊”(杨炯《王勃集序》)他们把诗歌的题材从宫廷楼榭移向市井边塞,从歌功颂德变为言志抒怀,咏叹人生。他们的诗风,绮丽婉转,不脱六朝;刚健清新,启迪盛唐。在律诗、歌行等体裁的创新上,也有所贡献。

陈子昂不仅批判了当时“采丽竞繁”的文风,而且标举“风骨”、“兴寄”,并在创作实践上垂范。他的代表作《感遇》38首和《蓟丘览古》7首等,反映现实,抨击时弊,思索人生,较之四杰,深广有加,风格雄浑高古,寄托遥深,洗尽六朝铅华,在理论和实践上廓情六朝文风,为盛唐诗歌繁荣奠定基础。但陈子昂的诗歌“复多变少”(然《诗式》),质朴有余,文采不足。开创有唐一代新文风的任务有待盛唐诗人来完成。

(二)盛唐(713-765)

盛害诗人继初唐诗歌革新之后,将建安风骨融入六朝绮丽之中,开创出一代新风:雄健刚劲的风骨、高远浑成的意境、天然去雕琢的自然美,这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成就之一。

盛唐诗歌,具有雄健刚劲的时代特征,已不同于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和边塞诗派尤为典型。盛唐的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他们多有边塞从戎的生活经历,他们的诗描绘边塞苍茫壮阔、奇异瑰丽的景色,抒发他们立功疆场、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洋溢着激扬高亢的时代精神,风格慷慨雄壮。在七言歌行和绝句的运用上有所创新。

盛唐诗歌不仅有六朝的婉丽,而且情景交融,意象浑成,境界壮阔。王、孟山水诗派尤为典型。与六朝的模山范水不同,他们以清丽疏淡的笔墨,描绘题咏山水田园,重在领悟其中的诗情画意,创造意境,并借以抒情寄趣。形式上,他们多采用五言古体和律体。

盛唐诗人抒发感情,既不掩饰,也不节制,似行云流水,任其自然;创造意境,浑然一体,无迹可求;运用语言,质朴无华,情韵深长,因而盛唐诗歌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的自然美,不同于六朝的镂金错采之美。

盛唐诗人在上述总体特征之外,还各有风格。风格的多样,流派的形成是盛唐诗歌成就斐然的又一重要标志。“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也。”(高《唐诗品汇总序》)

盛唐诗歌成就的另一标志是在诗歌形式方面,“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胡应麟《诗薮》外编卷3)不仅如此,几乎在各种体裁方面,他们都能变化创新。在乐府方面,或用古题写新意(如李白),或咏时事创新题(如杜甫)。在歌行体方面,破偶为奇,以参差的句式,恣肆的笔调,抒发慷慨跌宕的感情。(如李白、岑参),在律恃,特别是七律方面,以精严的格律或峭拗的变律、议论朝政,叙述战事,反映民生,抒发襟怀,大大丰富了律诗的表现力(如杜甫)。在绝句方面,用玲珑的意象、浑成含蓄的寓意,表达悠远的情韵(如王维、李白、王昌龄)。

代表唐朝,乃至我国古典诗歌最高成就的是盛唐的两位伟大诗人李白、杜甫。李白的诗歌以澎湃雄放的气势、奇特瑰丽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飘逸不群的风格,抒写拯物济世的怀抱,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反映民生的苦难,蔑视权贵,反抗礼教,成为反映盛唐时代精神的风貌的一面镜子。而杜甫的诗歌则是“安史之乱”前后的一部诗史。他忧国伤时,谴责战乱,哀恤民瘼,善于把时代的灾难、民生的涂炭和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用典型事例反映现实,因而他的诗感情深沉,蕴涵深广,语言遒劲,笔法曲折,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又由于他善于涵古茹今,转益多师,所以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专。”(元稹《杜君墓系铭序》)成为一位既集前人大成,又开后人无数法门的诗人。

(三)中唐(766-859)

这是继盛唐之后,诗歌的又一繁荣时期。不仅诗人和诗作的数量大大超过盛唐,而且流派繁多,也不逊盛唐。

中唐前期自大历至贞元中,唐诗处于两个高潮之间的低谷。代表人物是韦应物、刘长卿、李益及“大历十才子”。他们大多经历了安史之乱,所以他们的诗对社会的疮痍,民生的调弊有所反映,但多客观冷静的描写、低沉感伤的哀叹,缺乏盛唐诗歌那种强烈浓厚的感情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李益、卢纶的边塞诗能嗣响盛唐。韦应物、刘长卿的山水诗,高雅闲淡,于王维、孟浩然之外,自成一家。“大历十才子”多为权门清客,诗多流连光景酬和投献之作。正如皎然所述:“大历中,词人……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而“诗道初丧,正在于此。”(《诗式》卷四)他们多工五律,意境淡泊,情致闲适,描写细腻精工。但雕琢过甚,有句无篇。另外还有元结、顾况等,用风格古朴的乐府古体,揭露时弊,反映百姓疾苦,成为介于杜甫与元稹白居易之间的一个现实主义流派。

中唐中期从贞元后期至长庆年间,是唐代诗歌发展的又一高潮。与盛唐相比,中唐诗歌有所变化:其一,内容上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强,题材有所拓宽,如揭露商贾渔利,反映南国风情,描写男女爱情,总结历史教训的题材增多。其二,形式上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倡导、参与新乐府运动。他们有一套较系统明确的理论,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干预现实,对杜甫的现实主义有所继承和发展。艺术方面,他们的乐府歌行,发展了杜甫的叙事技巧。特别是元白的一些乐府融入了传奇小说的手法,首尾完整,情节曲折,描写细腻,风格平易纤徐。张籍王建乐府在精警凝炼上有别于元稹、白居易的委曲详尽。但他们都务求晓畅坦易,以俗为美,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流派。另一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有李贺、贾岛、姚合等人。他们的风格不尽相同,但都以奇崛险怪为美。韩(愈)孟(郊)继承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以怪奇怒张为美,追求惊世骇俗的审美情趣,形成奇崛险峭的风格。韩愈才雄,孟郊思深,都长于古体,有“以文为诗”的特点。李贺的乐府,作意奇险,幽深丽。贾岛、姚合取法十才子,工于五律,冥思苦吟,抒寒苦之情,状幽僻之景,形成清苦奇僻的诗风。柳宗元的诗“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苏轼《书黄子恩集后》),风格近于陶渊明,与韦应物并称韦柳。他的诗抒发幽债哀怨,深得楚骚精髓,则与韦应物不同。刘禹锡的诗长于咏史吊古,工于七言律绝,雄健苍劲,被誉为“诗豪”。柳(宗元)刘(禹锡)不入流派,而能标新立异。其三,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如以文为诗,以议论为传,以律调人歌行,用传奇的手法叙事写人等。

(四)晚唐(860-907)

唐代诗歌经过盛唐和中唐充分开拓后已难乎为继,晚唐一般诗人的作品创造性不大,题材、境界较为狭小。但也有一二例外,这便是李商隐和杜牧的诗歌创作。杜牧和李商隐同为晚唐七绝成就最高的诗人。他们都有过报国济世之志。才俊志高,却不获伸展。他们的诗歌或隐或显地陈世事、刺时弊,表达忧国伤时之情。在对时局失望和仕途失意后,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追求声色感官的刺激,诗中写男女之情的题材增多。其中杜牧的古体恃,感怀时事,抒发襟袍,慷慨激昂。他的律恃,尤其是七律,俊爽不羁,时寓拗峭,以矫圆熟。咏史绝句,精警、婉曲、隽永。李商隐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李商隐伪诗感时伤事,沉郁顿挫,但气魄笔力,略逊杜甫一筹,而寓意砌深曲,思绪的绵密、用典的精工,则又过之,亦身危情苦所致。尤其是李商隐在中唐已经开始上升的爱情与绮艳题材、在向心灵世界深入等方面,把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卓然成为大家。

另有温庭筠的诗,其成就逊于李商隐。温长于乐府,李深于七律,两人以诗风丽并称,他们的部分诗歌从题材到表现手法都对词的发展有所影响。

晚唐诗人客观上面临时代衰败,社会心理感伤、颓废和诗歌在盛唐、中唐一盛再盛之后难乎为继的局面,而主观上他们的才力心志俱不足以开宗立派,他们的共同点是:无论出处穷达,对时局已不抱幻想,最后大多归隐田园,寄迹山林或放清声色;他们的诗无论何种题材,都充满感伤、悲愤的情调;无论风格有多大区别,都步人后尘,没有创新。晚唐诗人出杜牧、李商隐外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多为中下层文人,他们继承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以古诗乐府(皮日休、聂夷中)或律诗(杜荀鹤)反映民生的疾苦,讽刺政治的黑暗(罗隐),幽愤怨恨之情多于谏诤规劝之意。另一类则是仕途通达,遭遇世乱时变,绝望于政事,退而隐居的文人,如韩、吴融、司空图等。他们的诗歌表现朝政紊乱、战乱频仍的史实,抒发忧伤哀痛,思归慕隐的心情。韩、吴融的诗风受李商隐影响。其余的诗人或学张籍,或学贾岛、姚合,总之是“依人作计终后人”。

三、播放《唐之韵千古唐诗》影视录像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附:多媒体展示内容提要

一、初唐诗歌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代表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于易水送人》(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二、盛唐诗歌

1、山水田园诗派

①题材:山水田园、隐逸的生活

②风格:以平和恬淡、清新自然为主

③体式:律诗和绝句

④代表诗人:王维、孟浩然

⑤代表作: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岭南第一诗人--张九龄

代表作: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边塞诗派

①题材:边塞战争、边塞风光、民族风貌、征夫闺妇

②风格:以雄奇浑厚、豪迈奔放为主

③体裁:歌行体和绝句

④代表诗人: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

⑤代表作:《燕歌行》(高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从军行》(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代表作:《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风格:沉郁顿挫

代表作: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

三、中唐诗歌

1、奇险诗派

代表诗人:韩愈、孟郊

代表作: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絮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新乐府诗派

代表诗人:元稹、白居易

代表作:

《行宫》(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琵琶行》、《长恨歌》(白)

3、诗豪--刘禹锡

代表作: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4、柳柳州--柳宗元

代表作:《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诗鬼--李贺

代表作:《金铜仙人辞汉歌》、《梦天》

《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四、晚唐诗歌

1、晚唐前期的“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

代表作:《锦瑟》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夜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夜雨寄北》(李商隐)

《泊秦淮》(杜牧)

《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赤壁》(杜牧)

折戢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晚唐后期的两种诗风:

①浮艳柔靡代表诗人:温庭筠、韦庄

代表作:《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金陵图》(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②现实主义代表诗人:聂夷中、杜荀鹤

代表作:《咏田家》(聂)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山中寡妇》(杜)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徵苗。

上一篇:小学优秀教研组评选下一篇:青春梦想演讲稿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