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提高自己正确使用教学语言的水平?

2024-07-01

教师如何提高自己正确使用教学语言的水平?(精选10篇)

篇1:教师如何提高自己正确使用教学语言的水平?

教师如何提高自己正确使用教学语言的水平?

在英语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英语课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输入来源,尤其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几乎是小学生英语学习输入的唯一来源,那么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尤为重要。我们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正确使用教学语言的水平呢?

(一)提高认识

用英语组织教学,对于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主要解决的是一个认识问题。每一位英语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课堂用语的重要性。

(二)虚心学习

首先指的是向书本学习。教学语言涉及到英语教学体系和专业知识分类的框架。不读一些专业的书籍和刊物,不熟悉一些课堂用语词汇,课堂上就会出现讲“外行话”的现象。其次,要向他人学习,向那些课堂用语讲得准确、流利的老师学习。可以有目的地收看教育电视台播放的优秀课例,注意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揣摩其课堂语言特点,从中吸取养分提高自己的课堂用语水平。

(三)认真备课

每位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仔细、规范、详细地写下课堂教学用语,并能熟记备课中出现的预设的课堂教学用语,以便在教学时能流畅、正确地表达。

(四)慎重表达

当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语言时应考虑自己表达的语序、语法、用词等是否正确,而决不应随口、随意地表达。

(五)及时反思

对照备课笔记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对于依然存在的困惑,要进行学习和与同伴交流,以逐步提高自己教学语言的水平。

篇2:教师如何提高自己正确使用教学语言的水平?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而语言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养,也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通俗语言的使用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并能引导学生以更开阔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相关知识,最终达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如何正确掌握和使用教学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教学口语 讲述 朗读 演讲 提问 交谈 辩论 体态语言 板书 演示 说明性演示 启发性演示 巩固性演示

【正文】: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教学语言的优劣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教学语言的修养,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保证。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艺术。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知识和道德修养,还应努力追求恰如其分的课堂教学用语。因为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教师只注重教育教学技巧的探讨与改进,而忽略了教学中语言的精心组织和优化设计。课堂因此也变得沉闷死板,还出现了许多影响教学效果的现象,如长篇大论、繁冗拖沓、陈词滥调、照本宣科等。这就进一步说明了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的效率。在教学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我认为教学语言不同于一般的生活语言,也区别于朗诵、演讲等其他专业语言,有其独特的内部特征与外部形式。它主要包括:教学口语、体态语言、板书和演示。

一、教学口语

口头表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其功力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只有好的口语表达,才能把思想轻松的传输给学生,才能给学生能明晰的逻辑思维。

(一)、教学口语的分类。

按其目的和方式不同,教学口语主要有讲述、提问、交谈、辩论等四种形式,这四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是交替使用的。

1、讲述。讲述是一种最常见的教学口语,它是教师对学生所做的独白式的单项说话。在形式上,讲述和朗读、演讲比较接近,而实质上,讲述是独具一格的。

首先讲述不同于朗读,它比朗读更自然和更口语化。讲述要求教师脱稿面对学生。在这种意义上,教师在课堂上是讲课,而不是读课。相对而言,讲述的难度要大些,它不仅要求教师熟知讲授内容和熟练运用词语,还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接受状态做自我调节,即通过反馈控制讲述的质量。

其次,教师的讲述也不同于演讲。演讲的目的一般来说是为了感召听众,其选材范围是有限的。讲述则不同,有趣、形象的或枯燥的、抽象的内容,都可运用讲述的形式。如果说演讲的语言主要突出情感,那讲述的语言更注重理性。当然朗读和演讲在教学活动中也经常被使用。

2、提问。提问是有针对性的请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提示。提问的地位在教学中公次于讲述,它是教学口语的一种重要形式。提问一般以两种目的:一种是为了了解不熟悉的情况而发问,另一种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而提问。

3、交谈和辩论。交谈和辩论是教师参与学生小组讨论时要运用的教学口语形式。交谈是师生双方各自亮明自己的观点,互相交换看法的一种谈话,它建立在交谈双方互留余地、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形势比较自由。辩论是交谈的高级形式。辩论双方针对同一问题,阐述对立观点,彼此揭露对方的矛盾,否定对方的论点,通过证明和反驳,最后获得正确的认识或一致的见解。在教学中,辩论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训练谁技巧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是善辩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知识和的规范。

(二)、教学口语的特点。

根据教学活动的要求,教学口语具备科学性、艺术性与教育性的特点。

1、教学口语的科学性。教学口语表达的内容要真实、准确,表达的方式要符合语言和逻辑的规范。第一,教学口语要符合语言规范。讲课的语言必须清晰、准确,使用普通话;教师的口语表达必须符合语法要求;教学口语要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第二,教学口语要符合逻辑规范,必须做到概念明确、判断准确、推理严密。

2、教学口语的艺术性。教学语言要起到传递、解释、启发、组织、感染等多种作用,仅仅符合语法、逻辑规范是不够的,它还必须具有艺术性。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应该具有简练、生动、发人深思,幽默风趣、富有个性等特征。

3、教学口语的教育性。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因而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语言要具有良好的教育性。教学口语的教育性,主要表现在态度的谦和与形式的情节。具有教育性的教学语言应是语气温和,内容健康,形式洁净的良言、美言。这既是教学艺术的体现,又是教师职业首先的要求。只有这样。教学的教育性才能很好的体现。

二、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也称身体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特点的身体姿势,以表达某种特定意义的无声语言。体态语言是伴随人们的有声语言而发生的非言语表达行为。包括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姿态等。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的实验表明: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音+55%的无声(体态)语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体态语言,在教学中上的作用是其他形式的语言无法替代的。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体态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无法阐释清楚,这就是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另外体态语言具有强调有声语言的语义重点,能起到增强有声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此外,体态语言还可以起到组织控制教学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对引发学生求知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艺术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充满生机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其原因在于非语言和外加语言的提示作用。非语言的提示作用与我们身体运动所发出的信息是分不开的,它传递着情绪和感情,并增强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中的神情举止丰富多彩,教学才变得生机盎然。而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正体现为有声语言、体态语言以及板书、演示等的巧妙配合。为了高效率的传播知识信息,创造艺术化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不仅应该加强有声语言的训练,还应学习掌握体态语言,使表达既有声又有色。

1、体态语言的特点。

第一、动作性。体态语言不同于口头语言:口头语言凭借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语言体系传递信息,而体态语言则依靠举止神态传情达意。

第二、微妙性。体态语言的传情达意,多凭面部表情,特别是用眼睛说话,仗眼波传情。因为这样的活动是在无声的情态中进行的,就带着含蓄性与隐蔽性。而且,眼睛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由眼睛可以带出其它的种种表情,形成复杂的感情世界。在一颦一笑之间,往往可以传递各种信息,其作用是微妙的。

第三、感染性。体态语言的传情达意,时而含而不露,时而极富鼓动,这就从两个极端叩动感情的心弦,引发人们积极地去思考问题。语言的感染力,也就油然而生。

第四、辅助性。体态语言与口头语言往往结合使用,体态语言在人们传情达意的过程中,主要起辅助的作用。

2、体态语言的重要性。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身教反映在许多方面,而体态语言是身教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的情感、态度、手势,甚至服装、发式等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体态语言,除了能使课堂生动活泼外,还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情绪饱满、心情舒畅地进行学习,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体态语言,它能引起学生对事物本身的丰富联想。尤其是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动作和情感,通过体态语言能较好地表现出来。因此,它对学生具有启发思维、促进理解的作用。教师体态语言的强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把学生的视听有机结合起来,用视听两方面的刺激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从而增大了接收的信息量。

3、体态语言的使用。由于教师的体态语言对学生具有教育作用及情感激发作用,教师体态语言又能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集中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集中全力学习,因此,教师在运用体态语言时必须明白、准确,只有让学生理解,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体态语言的运用要繁简适度,过繁会弄得人眼花缭乱,过简会显得呆板,都会影响效果;体态语言的运用要恰当掌握分寸,不宜夸张;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不同于戏剧表演,动作要适度,否则会造成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三、板书和演示

板书和演示是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中特有的传播手段。板书是静态的,演示是动态的,它们和口语一样发挥着教学语言的所有功能。

(一)、板书

1、板书在教学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第一,它具有引导、控制学生的思路和使学生定向注意和定向思考的作用;第二,它可以借助具体、形象的形式把知识的框架结构表达出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第三,它可以利用简明、概括的形式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第四,它具有体现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化特征,可以点化、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2、教师的板书要遵循实用与艺术两条原则。实用就是指板书是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表达知识的结构框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艺术,意即板书要在实用的基础上符合学生的审美需要,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和谐与奇妙。为此好的板书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布局合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第二,语言精练,提纲挈领;第三,结构完整,突出重点;第四,书写流畅、字迹清晰。

(二)演示

演示是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实物或示范性实验将教材内容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的是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内容。从功用上讲,演示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对事物的印象;能使学生形成正确深刻的概念,确信所学的各种原理、法则的正确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并巩固所学知识。

1、课堂中的演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说明性演示,也可成为印证性演示。通过演示,让学生确信教材知识的正确性。例如用氢气和氧气合成水的演示,在于说明氢氧合成水的真实性。

启发性演示:要求学生先观察、再思考。其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承认某种事实,而在于让学生从演示中发现事物变化的“关键点”和规律。例如,地理教学中,演示太阳、地球、月亮的运动,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三者的运动关系。

巩固性演示:教师讲授之后,让学生观察演示,加深理解,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教师在教学演示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演示必须与讲授相配合。演示是一种辅助性语言,不能以演示代讲授,演示的时机要适当,力求发挥其最佳作用;

第二,演示必须准确,可靠,规范。不准确,不可靠的演示,不仅不能说明问题,甚至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不规范的演示,不能为学生做出榜样,更不具有示范性; 第三,必须注意演示的效果,要把演示与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不能为演示而演示。

总之,好的课堂教学的语言,应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一个严肃而敬业的教师,应该像诗人那样遣词造句,挖掘“语言的金子”,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逐步达到“片言可以明百意”,“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 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愿更多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能正确掌握和使用教学语言。

【主要参考文献】:

1、骆小兰:《教师语言的艺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2005年版

2、朱立元:《美学原理》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1年版

3、司君恒:《怎样掌握教学语言艺术》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篇3:教师如何提高自己正确使用教学语言的水平?

一、语文教师讲课的语言艺术水平的思考

1、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应该追求有效教学, 在讲解要点时要做到一语中的, 避免语言的繁冗。否则将不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而准确地掌握信息。

以《故都的秋》为例。很多教师在讲这篇文章时, 直接按照教参上的“秋果图”、“秋花图”、“秋槐图”来讲, 但是, 这样很难让学生感觉到作者所要传递的秋的悲凉之情, 反倒让学生在这种概括的描述中感到诗意, 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正确理解。但有一位老师, 在讲这篇课文时, 把“秋果图”改为“秋日青果”, 把“秋花图”改为“破屋蓝花”, 把“秋槐图”改为“落蕊清扫”, 虽然只是一字之差, 却将文章所要传递的孤独之秋的清、静、悲凉之情传达地更加准确、贴切。

2、注重语言辞约义丰的凝练性。

教师凝练的语言有利于学生把握课堂的主要内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使课堂的信息容量大大增加, 如果教师不注意语言的凝练性, 把握不好教学组织的话, 学生就会很难难把握课堂的重点, 从而造成课堂低效的后果。

以讲屈原的平生经历为例。不少老师在讲这一段内容的时候, 费了不少课时, 用了花哨的多媒体课件呈现给了学生好多诗句, 而学生只感受到其生平的复杂, 却不知从何把握。而有一位老师在讲着一段内容的时候, 把屈原的生平经历凝练地概括为“一颗赤心”、“两遭放逐”、“身经三代”三个词组, 简练的概括, 当学生抓住了主要内容以后, 再根据每个部分进行适当的扩充。这样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要点, 而且便于记忆。

3、力求语言的幽默风趣。

融洽的师生课堂气氛有利于双方情感的沟通;严肃的课堂气氛会让学生感到拘谨。幽默风趣则是课堂气氛的调节剂, 学生在幽默轻松地环境里情绪会比较放松, 思维也会更加活跃, 会更加富有创造力。这样的课堂更有利于学生接收老师的教育。

以钱梦龙老师在一次课堂上的幽默开场为例。钱梦龙老师去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教室讲课, 刚进教室时, 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很严肃, 钱老师向教师四周环视了一下, 说, 先让大家猜个谜语, 有个人发了大财, 可晚上做梦, 想成为一条龙, 打一人名。随后老师同学讨论起来, 一会儿, 一个男同学站起来, 自信地说:“钱梦龙!”教室里的老师同学们都笑了, 课堂气氛也得到了很好的调节, 为课堂的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调。

4、追求语言的丰富多彩。

语文教师语言的丰富多彩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功底, 这样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才能旁征博引, 将学生带入教学的情景, 并且带给学生美的熏陶。其次, 语文课堂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语文教师的语言也应该随着文体的不同而富有变换, 这样便于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和对该文体语言特点的掌握。

根据文章的类型不同, 教师的语言特点也应该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在讲说明文时, 语言应该平实而有条理, 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中感受着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教师在讲议论文时, 语言则要富有逻辑性, 语言的组织严密而准确;教师在讲抒情性的文章时, 则应可多用抒情而感性的语言, 让语言富有感染力。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优劣不仅反映教师的专业素养高低, 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能够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 帮助学生迅速走进文本, 深入理解文本, 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1]

二、语文教师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水平思考

处在青春期成长阶段的学生, “随着对外界认识的不断提高, 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 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方面进行关注和评价, 并且凭借这些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2]他们的自尊心强, 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逐渐增强, 需要别人肯定自己的心理也愈发强烈。若老师的批评方法不当的话, 处于反抗期的他们可能会不接受, 甚至还会有所反驳。这时候, 不少老师碰到这种情况, 会为维护自己身为老师的尊严而扬高嗓门, 采取不当的处理办法, 以此去压学生。这种情况产生的最终后果是, 不但学生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和错误, 同时教师也损失了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形象。

1、正确认识“批评”的含义

批评学生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缺点与不足,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获得进步。“批评”, 不应该是指责难学生、为难学生, 而应该化为一种提醒, 一种鼓励, 最终让学生朝好的方向发展。若教师的批评方式不当, 学生出现抵触的心理, 这样不但会使师生之间产生隔膜和误会, 伤害师生的感情, 而且也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这样的批评与我们的教育理念南辕北辙。专业型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批评学生的艺术水平, 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

2、“以退为进”的批评方式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不妨采取“以退为进”的战术。“退”的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 教师要做到在心理上的“退”, 即放弃以怒斥学生为代价而带来的所谓的教师的威严, 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其次, 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来考虑, 教师在批评学生之前, 要善于先表扬学生。教师可以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入手, 让学生明白教师和他不是对立的状态。当学生得到老师表扬的肯定后, 会受到鼓励, 被老师的认可和鼓励所感动, 这样学生就会在心理上接受教师, 考虑教师的话语, 这时候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施教批评, 学生更容易接受。

例如, 面对一个打篮球而成绩不好、调皮捣蛋的学生, 若老师一味指责他, 可能会使他产生抵触的心理, 反而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而他的老师对他说:“你如果在学习上也像在球场上那样奋力拼搏, 老师相信你也能成为考场上的罗纳尔多。”[3]再如, 一位教师要去提醒一位优秀的学生, 提醒该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差, 这时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提醒方式:“你的成绩很好, 但如果你经常做锻炼, 让你的身体像你的成绩一样好的话, 相信你会更加优秀的!”

“以退为进”的批评方式的成功实施, 基于教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教师平时要注意多观察学生, 多与学生沟通, 既要了解学生的缺点, 也要了解学生的缺点, 这样才有利于老师寻找好的与学生交流的切入点。此外, 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应该中肯, 实事求是, 否则若给学生乱戴高帽, 不仅会造成学生认为教师讽刺自己的后果, 还会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变地虚伪。

语文教师是充满着人文气息的职业, 掌握艺术化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需要, 也是时代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不断增加, 学生心理早熟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强烈, 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艺术化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自己和学生能够更好的沟通打好基础。

摘要:艺术性的语言是教师魅力的重要来源, 专业型的语文教师应采用“锦上添花”、“以退为进”等战术, 不断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艺术的水平。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应准确、凝练、幽默、丰富多彩;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 要正确认识“批评”的含义, 坚持鼓励的原则, 批评的目的应是通过善意地、鼓励性的提醒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愿意加以改正。

关键词:艺术性,锦上添花,以退为进,准确,凝练,幽默,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丁佳.语文教师——课堂上的语言艺术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09) .

[2]黄静.由埃里克森理论探讨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J].考试周刊, 2008 (08) .

篇4:教师如何提高自己正确使用教学语言的水平?

一、吃透教材,扎实备课

能否正确处理好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反映了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首先要把握好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内容,按照三维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其次强调备学生,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教学;再次强调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尽量使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有机整合。钻研教材,相互交流对教材的理解及对教学流程的分析,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自制多媒体课件,共同切磋教学方法与步骤。这样,既能为上好一堂课奠定基础,又能使中青年教师在备课中得到提高。

二、多听课,多交流,多向老教师取经

针对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经验的欠缺,为此,我们要珍惜自己身边的学习资源,多向我们身边的老前辈学习,多听听老前辈们的课,学习他们成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前进。多听课有利于青年教师学习老教师、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使自己能尽快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多听课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听课能集他人之所长于一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多听课能使自己更加明智,使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加富有挑战性,会使自己在不断反思中走向成熟。

三、借助网络,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知识的获取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因特网就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空间。教师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备课、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在QQ上,创建和加入××教师交流群(如:中学生物教师交流群),和全国的同专业的教师进行交流,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优势互补。同样,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虚拟的事物直观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为教师正确的把握教材提供了思路。

四、充满信心,大胆地走向课堂,消除心理障碍

新教师刚踏上讲台,往往心里非常紧张,言行拘谨,上起课来,不知所措,不敢正视学生。有些时候弄得课堂气氛非常紧张,令学生莫名其妙。要消除心理障碍。流利的普通话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有的新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语言障碍,但是一到课堂,往往出现语言混乱现象。有的语无伦次,条理不清,逻辑思维混乱;有的在普通话中夹杂着地方方言;有时对知识的讲解缺乏逻辑,甚至出现错误;有时则是开场白后,一口气把所想说的话说完,下面无话可说,出现冷场现象。这些都是语言性心理障碍的突出表现。新教师从原来的学生身份变为教师身份,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在这个转折过程中,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要有意识地促使新教师实现由学生时代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教师的主动状态,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变化,树立教师形象,以良好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五、写好教学反思,课后及时回顾自己的优、缺点

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年轻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年轻教师的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一堂课下来,总会感觉有些地方上得很成功,引起了师生的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青年教师应及时详细得当地把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为以后教学作参考。

六、建议学校确立师徒结对,为青年教师搭建学习平台

确定一对一的以老带新、对口帮扶的培养机制。师傅就要选那些教学效果好、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承担一对一的传、帮、带的任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仅要组织他们学习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掌握当好教师的基本要领,掌握教学艺术。此外,在新教师开课后,教学管理部门和承担传、帮、带培养任务的老教师要进行跟踪听课,及时发现新教师在课堂教师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矫正,把新教师不符合教师要求的那些要求,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总之,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坑坑洼洼,难免会遇到让我们一时解不开的疙疙瘩瘩,让我们记着一首歌里唱的:“总有云开日出的时候,万丈阳光照耀你我。”是呀,黑夜就过去了,白天还会远吗?让我们笑对人生吧!

参考文献:

篇5:小学数学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 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猜想、观察、听讲、思考、操作、自学、讨论、演算、小组竞赛等;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也能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比如精彩幽默的语调,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板画,得体的仪表,亲切的话语,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体技巧等。教师如果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这些精神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那么效果将会是持久而巨大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相关的游戏来引导学生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游戏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学生一听玩游戏都集中了注意力用一双好奇的眼睛看着我。在后面的学习口诀的教学中我都采取以上的方法,学生边背诵口诀边用手指演示,使学生的学习气氛活跃,同时学生也从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调动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与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以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确实把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还孩子们童年的欢乐,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教师也要善于通过正确的评价,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实践证明,赞扬优于责备,责备优于无评价。

这样教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是一种劳动,学习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并不能满足于课堂教学形式的活泼多样,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认真、努力的学习,变“苦”为“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尤其对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每一点步,使他们感到,经过自己的努力是会获得成功的。

三、培养学生情感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 文中提出,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应包括认识方面的目标,还应包括学生的情感、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 交往意识与能力等方面。她指出,这里提出的情感目标,并不是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目标分类中所提到的,仅以服务于认知目标完成为目的的情感目标,而是指教学应该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 力的发展。情感、意志等目标既有与认知活动相关的内容与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价值。把情感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生活和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它是学生基本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情感是多方面的,就教师而言,在小学阶段,我认为教学目标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要具体化,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单元和课时。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的建立在研究学生、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师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

四、在生活中学

数学源于生活实践而服务于生活实践,教师所提出的数学内容应和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感兴趣的问题等,设置相关的情景,使学生能在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但是光是口头鼓励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效果不大。因为我们接触的孩子只是小学生,他们的发现问题是盲目的,解决也只是一句空口号,需要大人的从旁协助。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密联系实际,收集数据资料,让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校园生活应该是学生们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内容,如校园中的“位置”问题,像排列的座位、体育课上的队列;校园内的几何形体,像校门或大厅里的柱子、体育室里面的各种球等;假如能把这些校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学生们就会感到非常真实、有趣,从而增加对数学的亲切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篇6:教师如何提高自己正确使用教学语言的水平?

一、幼师使用激励语言的特点

(一) 教师使用激励语言的优点

教师要根据幼儿个性的不同来使用激励语言。赞许、鼓励等的激励方式多用在内向、缺乏自信、抗挫折能力较差的幼儿身上, 因为他们往往胆子都非常小, 害怕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如果对他们多采用批评式激励就会使他们更加胆怯, 对自己失去信心, 不敢表现自己, 从而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批评式的激励一般适用于调皮、任性、自制力比较差的孩子身上, 因为直接地指出他存在的问题能让幼儿更加清楚自己在哪里做错了, 什么是不应该的。这种批评式的激励只要掌握好方式, 就会更加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 教师使用激励语言存在的问题

1. 通常幼师为了保护幼儿的自尊心, 在幼儿稍微有进步

时就极力地表扬夸奖, 让幼儿感觉得到表扬是非常容易的事, 从而不再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的表扬, 在多次受到表扬之后, 就会感觉老师总是表扬我, 我做的什么事都很好, 谁也比不上我, 大家都应该向我学习。这样会使幼儿自负, 达不到语言激励的目的。

2. 幼师在使用激励语言时会带有情绪, 如:

“我看谁还不听话?”“××非常棒, ××我不喜欢他了”“怎么这么笨”, 等等。老师简单的一句话, 就会让幼儿感觉老师不喜欢我, 我没有小朋友好。当幼儿出现问题时, 幼师应该有耐心, 多引导, 精心锤炼语言, 注意信息的高效传递, 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 教师在使用激励语言时只是笼统地说:

“你真棒!”“你好聪明!”“你真能干!”等。这类话小朋友听多了, 激励的作用就不大了, 而应使用有针对性的、恰到好处的夸奖表扬的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激励语言要适时、适度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使用激励语言要注意选准时机, 及时地肯定, 巧妙地启发,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率。许多知名作家慨叹自己如何走上创作道路时, 都忘不了学生时代老师当堂宣读他们的佳作给他们带来的终生影响。一个活动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 及时把握住感情的切入点。

(一) 孩子回答问题精彩时教师要及时地鼓励

要抓住时机予以表扬和鼓励。如“你真棒, 真爱动脑筋”、“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特别”等使孩子充满自信, 因为我们面临的都是学前儿童, 他们的年龄还比较小, 所以他们对于一些简单的表扬都会非常高兴或许老师的一句表扬, 他能兴奋一整天, 对今后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对自己的信心也会相应增强, 发散孩子的创新思维, 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让他们飞得更远。

(二) 在孩子回答出现状况时也要使用激励语言

教师提出了富于思考性的问题, 孩子进行积极的发言, 但是如果遇到了回答不上或者回答错误的孩子, 老师就要抓住时机用亲切温和的语言进行激励。如“我们班小朋友都是最棒的”、“再动动小脑, 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想出更好的方法”、“你讲的也可以, 但是还可以有别的答案, 你愿意再试试吗”等。再者教师在活动中提出问题, 孩子如能回答一部分的, 但是不全面的话, 老师就要投以信任的眼光, 鼓励孩子说下去, 因为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很希望得到帮助和肯定的, 这时, 如果老师上前摸摸他的头, 用鼓励的话语如“讲的真好, 继续说下去”、“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回答完整的”激励孩子, 就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和勇气, 让他们下定解决这个难题的决心, 还可以通过这些激励语言和表演, 把孩子的情感推向亢奋状态,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内在潜力, 使其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使用激励语言不应太笼统, 大多数幼师在使用激励语言时, 大多数使用:“××小朋友表现得真棒”、“你的画画得真好”, 但是这样的表扬孩子不理解, 他们不知道自己哪里表现得好, 画哪里画得好。比如表扬他的画时, 应该说出具体的优点, 如“颜色涂得很均匀”等, 这样孩子就知道自己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又会感到很亲切。

一般来说, 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使用激励语言, 进行适当的鼓励, 有助于孩子欣赏自己的成功, 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 提高学习动机并形成初步的成就感。但过分了就不利于孩子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 最终不利于孩子提高判读能力和独立发展的能力, 这就要做到适度。

总之, 适时、适度、积极地运用激励语言, 会激发孩子的情绪变化和求知欲望, 使孩子保持旺盛的乐学情绪, 在轻松愉快的思维活动中, 实现师生心灵与情感沟通, 起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积极作用。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激励语言要有技巧和方法

(一) 课堂教学中注意使用激励语言的频率

孩子是需要鼓励的, 正面的鼓励可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保护和满足, 激发其上进, 这样的鼓励和激励语言如果重复使用或者使用得太滥, 就无法达到激励的效果。

许多幼儿教师总是以为小孩子不懂事只是喜欢玩, 所以有很多的话也是随着心情来说的, 因而会将自己的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如老师今天上班时心情好, 看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 即便做错了一些事情, 也会一笑置之, 最多温和地提醒;相反, 如果老师今天心情不好, 那么即使那位小朋友表现得很好, 用期盼的眼光看着老师希望得到表扬, 也会视而不见。这样, 小孩子会认为自己哪里做错了, 会想为什么老师不喜欢我, 等等。幼师的每一句话都能给幼儿带来不同的发展方向, 也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

(二)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激励语言要有真情实感

幼师在使用激励语言时要有真实情感, 语言对幼儿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能够根据幼儿的个人特点和内心需要给予积极适当的激励。幼师的赞许不应有丝毫的虚伪与欺哄, 每一个赞许都应该是出自幼师内心的真正赏识。小孩子心地都非常单纯, 都想得到老师的夸奖, 如果发现老师的赞许只是为了应付自己, 就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从此不再重视和期盼得到老师的赞许, 这样我们课堂上使用的激励语言就失去了真正价值, 起了相反的作用。

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班上能力较弱的孩子多鼓励

幼儿教师在使用激励语言时应面向所有的小朋友, 不能只表扬几个比较喜欢的小朋友, 那样会让其他的小朋友嫉妒、自卑, 感觉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 老师不喜欢我, 从而影响幼儿以后的发展。而那些老师比较喜欢的也会因此而有一种优越感, 感觉自己比其他的小朋友更加让老师喜欢, 甚至会因此而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每个小朋友的发展水平都确实存在着差异, 幼师不应在心里将小朋友划分等级, 这样只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例如我班的孩子豆豆, 她比较孤僻, 于是我经常用激励语言在她发言之前鼓励她, 如:“今天豆豆要发言咯, 我们大家仔细听好哦。”时间长了, 豆豆现在已经开朗了很多, 家长也反应她越来越开朗了。只要我们给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多一点关爱, 多一点鼓励, 这些迟开的花朵就一定会开得更加绚丽, 更加灿烂。

所以, 老师表扬时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总之,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巧用激励性的语言, 不仅可以提高幼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进而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

摘要: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重视激励性语言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 运用激励性语言的策略很多, 就实际操作而言, 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 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予以肯定性的评价, 坚持正面导向和成功激励, 多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和闪光点, 并予以鼓励, 扬其长、励其志, 通过教育学生获得成功。

关键词:激励语言,幼儿教育,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邓丽群, 王玉珏.善用教师语言,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0) .

篇7:教师如何提高自己正确使用教学语言的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能力;语言水平

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相当大的问题,英语教师本身的语言能力存在不足,使学生失去英语学习兴趣,课堂枯燥。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固定化、大量重复内容的教授、方法一成不变等等都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语言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一现状进行调整和改变。

一、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语言的使用现状

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语言水平已经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现有情况进行改善。

1.复杂句型欠缺

由于初中英语教师本身能力和水平的不足,或是一味追求达成教学任务,过于专注题目的讲解,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不敢过多使用英语讲解,甚至还出现除了题目以外都不讲英语的现象。某些教师就算是使用英语也只是简单的词汇或是简短的句子,缺少复杂长句子或是从句句型的英文授课解说方式的应用。

2.陈述句居多

由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以讲解知识点、解答题目为主,教师一味追赶教学进度,完成教学目标,导致课堂上英文讲解的句型单一,多为陈述句的知识点灌输,缺少变化,问句等其他形式的教学语言使用较少。完全的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学生形成对问题的思考,最终变为机械地学习,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语言重复运用

由于一贯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要求,导致能够应用到的英语词句都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大部分都重复运用,课堂单调乏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造成模仿式应用,不利于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本质的掌握。

4.词汇量不足

由于初中英语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有限,导致很多教师自己的词汇量就远远没有达标,因此应用起来也只能是大量的重复,比如转折词first、next等等,一成不变,极有可能导致教学节奏单一,学生失去学习热情。

5.发音不准确,语气浮夸

某些初中英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听课效率,减少睡觉、开小差等现象,喜欢使用过于夸张的语气,或是某些教师本身发音就不准确,自己却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导致传输给学生错误的观念,不利于学生英语的学习和基础的掌握。在语速上也不够准确,学生遇到真正的外文发音依旧存在听不懂的情况。

二、提高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语言水平的有效措施

1.加强初中英语教师对专业素质特别是语言的要求

初中英语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过硬的语言功底,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给学生传递正确的英语学习内容。授课上要加强要求,提高英语口语水平,避免出现中文式英语等不良现象,加强口头表达能力,增加词汇量的积累,给学生树立一个优秀的学习榜样。

2.问答式课堂取代填鸭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很多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应该转换教学模式,特别是语言方面,多采用问答式进行授课,不仅可以集中学生课堂的注意力,还能够积极调动课堂气氛,最重要的是在一问一答的模式中提高学生和教师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这样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营造一种既民主又轻松的学习氛围。

3.谨慎应用教学语言

初中英语教师担负着重大的责任,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达必须具备严谨和科学的态度,避免对学生产生误导。一旦出现失误,也应该及时承认错误,避免知识上的偏差,这是身为教师的责任和最应具备的品行。同时,英语教师自身严谨的态度和富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达对学生语言学习能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4.英语表达上多运用富有情趣、生动幽默的语言

在教学语言的使用上,如果能够做到幽默地表达,就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不仅是教师对自身能力的一种自信的表达方式,还是将知识点融会贯通、灵活表达的具体展现,可以提高教师的信服力和知识地位。

5.表达上饱含情感

不管是课堂上的授课,还是课后辅导,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应该巧妙运用语言的情感效果。这样既可以展现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通过婉转的批评、用心沟通、真切的交流等方式,师生做到平等相处,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英语的学习。

除了初中英语教师本身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语言水平外,学校方面也应该采取培训、反馈等相关的措施来调整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初中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英语口语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来应对未来更高年级的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梁艳.初中英语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的策略研究现状分析与建议[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9):257.

[2]邹敏.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初中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探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4.

篇8:如何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拓宽学生英语学习的知识面

知识面是指记忆、创造和使用各个方面的知识、智力成果的范围, 以及储存的信息量。知识面宽的人, 眼界宽阔, 看问题更加全面。课堂学习把学生束缚在学校范围内, 学生的知识面仅限于教材内容和教师的讲解。学习变得单调、枯燥, 往往感到英语难学, 丧失了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把教育眼光放宽, 从不同的渠道和途径让学生拓宽学习的知识面。任何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融通的, 俗语讲:“一通则百通”。多角度的学习, 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跳出封闭的课堂学习的圈子, 去寻求另外一种方式或方法, 学习起来就迎刃而解。

(一) 运用谚语

谚语语句精炼、短小, 给人以启示, 读起来又朗朗上口, 学生容易记忆。谚语对语言点、词汇等方面有辅助作用。比如在教授“sea” (大海) 一词时, 教师可以呈现给学生的谚语有:No fish ing like fishing in the sea.捕鱼要到大海;A 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平静的海面练不出好水手。这些谚语在让学生很好掌握“sea”一词。教师可以用谚语鼓励学生, Sow nothing, reap nothing.没有耕耘, 没有收获。

(二) 教师用英语与学生交流

比如用英文打招呼:Good morning, 用英文鼓励学生:You are right.OK, you are right.You are fantastic To me等, 用英文提问学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教师从自身自觉的运用英语, 给学生做了榜样,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三) 订阅英语报刊

我校选用的英语报刊版面设计鲜活、内容丰富新颖、题材广泛。涉及文化、经济、教育、体育等方方面面, 增加了英语学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的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开阔了视野, 收获了知识。比如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民俗风情、语言表达方式、历史文化等。

(四) 用好学校宣传栏

在学校宣传栏开设英语学科, 是学校向学生作宣传的重要园地。将学生的英语习作、手抄报、英文语法等贴上去, 吸引学生关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将学习转化为多种参与形式, 有别于课堂的听讲和练习, 知识面拓宽了, 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增长知识, 发展特长。比如 (1) 演唱英文歌曲。教师向学生推荐、教学, 举行比赛, 发动学生学英语、唱英语。 (2) 英语表演。学生将课本的内容编成短剧、音乐剧等生动活泼的节目。 (3) 组织英语俱乐部。学生有组织的开展活动, 定期有英语朗诵、英语故事会、英语知识竞赛等活动。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是学习的基础, 英语阅读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强化英语阅读,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 还能增加语言信息, 促进听、说、写能力的发展, 有效地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 培养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中学生而言, 由于受语言环境、词汇量等因素的影响, 阅读学习相比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存在难度。这就需要教师课堂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 让学生对阅读有正确认识

在目前考试制度下, 高考试卷中, 阅读理解占一定分值, 是考察学生英语学习的形式, 随着近几年高考阅读理解题量的增加, 灵活度、知识面的扩大, 这就要求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 更是语言信息的载体。让学生明白, 在多元化的21世纪, 学会阅读可以更好地为融入社会打基础。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提升自己会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二) 培养阅读技能

阅读技能包括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两个方面, 理解是阅读的目的, 阅读过程只有思维参与、有思考探究才能形成阅读理解, 没有理解的阅读是无效阅读。阅读理解影响阅读速度。阅读能力强的人, 阅读速度快, 体现了理解力强, 反之, 阅读能力差的人, 由于速度慢, 理解差。

(三) 灵活运用阅读方式

精读, 即指学生对教材认真仔细的阅读。比如要求学生预习课文, 了解不懂之处, 注意生词词义, 加强语篇理解, 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篇章结构等, 传授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方法阅读技巧, 对重要的短语、语法、人物、事件、中心思想进行分析理解。泛读, 对阅读不做全面和详细的分析, 对大概内容有一些了解, 阅读速度快。泛读强调在单位时间内更多地获取信息, 在进行泛读训练时, 教师不必对学生要求过高。南开大学刘士聪教授说过:“中国人学习汉语要朗读, 中国人学习英语更需要朗读。”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规定学生每天抽时间大声朗读, 读课外读物、单词、句型、课文, 要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读得有声有色, 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教学质量= (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 ×教师素质”这一公式, 说明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的关键在于教师。所以,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首先, 教师要领会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要做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情感需要等, 做到知情意的统一。比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让学生有成功的学习体验, 给予学生道德的教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等。其次, 英语教师要扩充知识面。研读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的书籍, 学会分析学生的心理, 制定的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要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求教师能够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 熟练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开展教学。教师要学会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制作, 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利用多媒体体现出来, 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创造性地探索教学方法, 不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式、拓宽教学手段等。英语教师有扎实的语言知识, 在英语阅读、写作、口语等方面熟练。

篇9:教师如何提高自己正确使用教学语言的水平?

一、体育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几个途径

1.从教师培训中获得专业成长。

参加教师培训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除了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体育教师培训之外,还定期组织体育教师科组内部互相培训。做法是:先通过科组教师的集体讨论,确定需要进行内部培训的内容,并根据给每位教师的特长布置相应的学习和研究任务,然后利用晚上或节假日的时间进行科组内部教师培训。

2.从互动交流中获得专业成长。

互动交流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捷径。我校一直很重视外出交流学习活动,新课改之后,我校要求每个学科组每学期到市内外的一些兄弟学校交流学习。这一学年来,我们到南康中学、蓉江中学、唐江中学、大余县的梅关中学等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我们重点对新课程教学情况进行探讨。通过与同行们开展平等、坦诚的专业切磋、交流、探究,互相学习,彼此借鉴,共同分享经验,每次的交流活动都让我们有所收获、有所提高。除此之外,我们经常参加网上的体育教育论坛的讨论,从中倾听专家教导,学习同行们的经验。

3.从集体备课中获得专业成长。

集体备课是实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开发潜力,生成智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我校集体备课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备课组长组织落实,并做好集体备课情况记录。同时,要求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备课时积极发言,集思广益,以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集体备课时要求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以及做到“四个统一”: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综合练习。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基本保持一致,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则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实现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

4.从课堂教学中获得专业成长。

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教师成长。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感觉到教师最大的变化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问题推动教学,努力实践“用智慧打造充满活力的新课堂”,通过反思吸取精华,直面缺点,使之成为今后教学过程中改进、借鉴的资源。

5.从案例剖析中获得专业成长。

为了更好地让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体育学科老师经常互相听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听课十节课以上,年轻教师每学期要上两节汇报课,老教师每学期要上两节示范课,课后必须进行评课,在平等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相互提高,实践一种“以教学案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的教师成长模式。

6.从课题研究中获得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面对新课程,体育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申报的科研课题有《农村中学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等课题。实践证明,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增强了教师的凝聚力;通过课题研究开发教师潜能,激发教师的创造力;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7.从辅导学生中获得专业成长。

体育教师除了做好课堂教学外,还要负责学生与教工运动队、第二课堂及研究性学习和专题学习活动等体育辅导工作。这些都是开拓性的工作,对体育教师提出很大挑战。在辅导教师与学生中,教师与学生会给我们提出很多新问题,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不断提高,从中获得专业成长的机会。

8.帮助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未来办好教育的希望。青年教师有精力充沛、勤奋好学、工作认真、事业心强等优点,但因教学时间短而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我们要求青年教师多听课、多学习、多交流,同时对青年教师实施拜师制,要求有经验的老师多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

二、对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1.放下怨言,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我们经常会听到些体育老师发牢骚、吐苦衷、抱怨言,说来说去还是地位低、待遇差、领导不重视等话题。能改变体育教师命运的只能靠自己,放下怨言,通过主动的学习、交流、研究、反思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实现自我价值。

2.专业成长应该是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两个方面并重。

体育教师中不少这样的教师,专业技术很不错但教学能力不强,这种情况的男教师比较多;还有一种就是教学能力不错,但是专业技术方面比较差,有这情况的女教师比较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注重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我们认为优秀的体育教师既要掌握好专业技术更要精通教学技艺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3.教师集体学习效果好于个人独立学习。

现在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师还是靠自己的自觉和兴趣学习和研究,以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但这样教师花的时间多,也容易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全面、不系统,更会造成教师之间的差异过大。我们的做法是:科组统一安排教师培训,系统地学习,有针对性地研究。我们这样做学习时间有保证,学习效率高,学习内容多,大家都很有收获。

篇10:如何提高党校教师教学水平

党校老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素质才能胜任党校的教学工作呢?党校老师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 如何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呢?

一、提高理论水平

党校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领导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 把握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先进文化的方向, 是党的理论、政策、方针的宣传基地, 所以党校老师的理论功底要非常扎实。无论要讲哪一门课, 政治也好, 经济也好, 管理也好, 都必须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做基础。

丰富理论知识、提高理论水平有多种渠道, 不仅可以自己阅览图书进行学习, 也可以向专业知识广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 而笔者认为更多的是需要借助互联网进行自我学习。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学习平台, 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只要能接入互联网,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自我学习。实际教学中缺乏的理论知识都可以在网络学习中弥补, 可以边教边学, 对自己欠缺的知识不要灰心, 而是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工作中更是如此。因此, 要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不仅要看一些相关的书籍、文献、资料等, 更要关注当今的学科前沿知识与时事评论。在课堂上, 除了要给学员讲理论知识外, 更要讲与理论知识相关的实践知识, 学员更愿意听的也更乐于接受的是怎样利用理论知识来处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而不是枯燥、单调的纯理论知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让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才能说明这是值得大家学习的理论。

二、平时搜集资料

“书到用时方恨少”。有很多年轻的老师每到讲课的时候, 对这句话便有深刻的体会。平时不注意知识的积累, 资料的搜集, 等到要用的时候的却感觉资料甚少, 这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党校老师的工作是没有时间和场地限制的, 在课堂的时间仅仅是在给学员传授知识, 而这些知识的积累、内化、深化, 这些过程全是在课下。“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对于任何一个职业都是适用的。课程的主线是树的主干, 课程的内容是树的枝叶, 没有枝叶的树是不茂盛的, 是没有生命力的。同样, 没有内容的课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如何来丰富课程的内容呢?当然得有丰富的素材, 这就要靠平时的积累。平时在读书、看报或浏览网页的时候, 看到对自己课程有用的或跟将来想要讲课的方向相关的内容就立刻记下来, 记录在纸质的笔记本或电脑中都可以。不过, 笔者认为记录到电脑中比较好, 可以方便日后的查找。而且, 对记录的资料还可以进行详细的分类, 这样更便于查找和使用。讲课过程中精炼的语句和精彩的评论, 往往会受到学员的喜爱与认可, 也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 收集一些名言警句或具有排比性质的词句, 在讲课当中能起到烘托气氛和调动学员情绪的作用。讲课当中需要一些事例, 平时就注意搜集一些典型事例及对该事例的分析与评论, 到真正要备课的时候用到该事例时就可以缩短备课时间, 而且因为有之前搜集的资料做准备, 就能在讲课中更好地把握事例的运用。有好的内容是讲好课的第一步, 没有内容的支撑, 再好的演说家也讲不出一场精彩的演讲。资料搜集是讲好课这座金字塔的底部, 只有基础稳固了, 才能走向顶端。

三、关注网络评论

在党校的课程中, 学员想听一些对问题的透彻分析, 对问题的深度探讨, 不仅想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更想知道事件表象背后的隐情。这对学员来说是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 但是对老师来说, 却是一项具有难度的工作。

老师要讲哪一方面的课, 就要关注相关的网上的内容。比如, 讲国际经济形势, 可以经常关注门户网站“财经”板块的内容, 如网易、凤凰网、腾讯网、新浪、搜狐等;讲网络行政, 就要多关注网络问政平台、舆情分析等这些内容;讲当地发展的, 就要多关注当地的政府网站和民间论坛等, 同时还要多关注省里的与本地相关的网站信息。针对不同的课程, 就要做不同的准备, 所有的内容都要为课程服务。课程要与时俱进, 要包含一些当下大家关注的焦点和问题, 要具有时代感和责任感。现在有关网络事件的课程比较受大家欢迎, 一是因为涉及到当前较敏感的官员受监督、被问责的问题, 以及一些仇富、仇官的社会现象, 和一些有关民生、社会底层人民的群体事件。对于这些焦点问题, 网络上有很多评论, 正面的、负面的都有。教师可以吸取当中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当然要去伪存真,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研讨无界限, 宣讲有纪律。作为党校老师, 有责任有义务在课堂上做积极的、正面的宣讲, 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社会公众。领导干部在听了此类课程后, 不仅要做到洁身自好、谨言慎行, 更多的是要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责。

四、课前充分准备

这里的课前不是指的上课前的几天时间, 而是在你心里准备要上这一节专题课的时候, 到你上课的前一分钟这一段时间里。这段时间, 可能长也可能短, 这要根据上课的时间表来决定。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想要做好讲课这样一件事情, 上台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结构的科学精炼, 内容的丰富贴切, 表达的通顺与完整, 教态的大方与沉稳, 都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标准。

准备一堂课, 就好像写一篇文章。先要有主题, 主题一定要明确, 所以课程的题目要一目了然, 让学员一看就知道要讲什么内容, 不要让人看了有歧义;其次, 课程的结构要科学合理, 二级标题同样需要简练、醒目, 要做到相互联系, 逐级递进。党校讲课的规律一般要求做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步, 所以课程的结构最少要分三部分, 当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安排, 但最好不要超过五部分;第三, 内容要丰富, 事例要运用合理贴切。这是关键的一步, 是衡量课程好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 备课时在这里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多。搜索适合的资料, 对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 再将之巧妙地融入课程中, 这是一个需要不断修改和反复的过程, 这样才能将内容细化、深化、内化, 把整个内容熟练于心;第四, 组织语言。讲课讲究语言艺术, 优美的语言能让人身心舒畅, 深刻的语言能让人思考, 批评的语言能让人警醒。因此, 建议老师准备一篇讲稿, 把要说的话都写在上面, 无论讲课时是否参考讲稿, 都将是对课程做的一个最充分的准备;第五, 讲课时的情绪把握。同样一堂课, 不同的人讲起来会有不同的效果。有的老师只是把讲稿和课件做得很好, 但是讲起来缺乏感染力, 不能把课堂气氛和学员的情绪很好地调动起来。而有的老师, 讲课当中穿插一个小幽默, 调节一下课堂气氛, 把自己乐观的人生性格传达给学员, 或者情绪高亢, 充分地把自己融入到课程当中, 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表达给学员。在讲台上把自己当成一个演员, 不失为讲课实战的一个好办法。

做老师有两个层次, 第一, 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第二, 除了传道、授业、解惑, 还要传达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点。党校教师要传达给学员的是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情为民所系, 领导干部需要有这样的政绩观与责任感。党校教育是领导干部工作中的加油站, 党校教师会在培养领导干部这个事业上不断探索与追求。

摘要:本文从提高理论水平、平时搜集资料、关注网络评论、课前充分准备等方面来研究, 帮助党校老师适应时代的发展, 做好培养领导干部这一需要不断创新的工作。

关键词:网络环境,党校教师,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孙明珠, 朱静.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水平.中国电力教育, 2009.9.

[2]乔晓刚.论网络环境中的教学设计.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3.

上一篇:威海保皇游戏规则下一篇:好书-《鲁滨逊漂流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