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野外地理考察报告

2024-06-28

大连野外地理考察报告(共7篇)

篇1:大连野外地理考察报告

安顺地区野外实习报告

系别:地理系

专业:地理

班级:

姓名:

目录

1、实习的目的和路线....................................................................4

2、内容.........................................................................................................5 2.1 实习区的概况.......................................................................................5

2.1.1 璀璨明珠 耀眼中华.......................................................................................5 2.1.2 现代农业 名闻遐尔.....................................................................................6 2.1.3顺德制造 中国骄傲......................................................................................7 2.1.4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8 2.3实习心得体会..............................................................................24

1、实习的目的和路线

1、通过学习切身感受安顺自然风光及山川之秀美,并实际认识一些安顺特有的地质地貌,增强其热爱安顺的热情和学习地理学的兴趣。

2、考察剖析实习区域利用地理学理论和思想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典型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培养学生作为地理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使学生在认识实习区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物等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组成成分特征的过程中,将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相互应征,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有关专业理论的理解;学习和掌握自然地理学各门课程野外调查的方法。

4、使学生在对实习区自然地理现象形成和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生产实践意义的认识、把握和探究中,提高自身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野外自然地理研究的工作方法,为今后组织中学生地理课外活动或参加地理调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6、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德、不畏困难的勇气、团结互助的精神。

2、内容

2.1 实习区的概况

2.1.1 璀璨明珠 耀眼中华

顺德,一个曾以“桑基鱼塘”名闻全国的水乡,以其不可思议的速度,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奇迹,赢得了“南粤四小虎”之一的美誉,成为一颗镶嵌在珠江三角洲的璀璨明珠。你想了解顺德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傲游这块神奇的土地吧!

顺德地处东经113°01´-113°23´,北纬22°40´—23°02´,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腹地。顺德是佛山市的五个区之一,靠近广州、中山等大中城市,毗邻港澳,东南距香港127千米,南距澳门80千米。全区东西相距38.7千米,南北相距38千米,总面积806.15平方千米。现有10个镇(街道),109个行政 村,88个居委会。大良是全区的政治、商贸、文化 中心。

顺德的来历

明英宗正统年间冲鹤堡农民黄萧养起义后,朝廷为了加强对起义策源地的控制,于景泰三年四月二十七日(1452年5月16日)把南海县的东涌、马宁、西淋、鼎安4都37堡及新会县的白藤堡(1958年10月复归新会县)划出,设顺德县,意为“顺天明德”。

资料卡:

顺德飞地-----中心沟

地处珠海市南部的中心沟,是横琴岛中部的一块长约7千米、宽约2千米的地方,面积约14平方千米。中心沟南接大横琴山,北靠小横琴山,西连西江出海口磨刀门,东与澳门 仔湾隔海相望,围垦前是一块荒凉滩涂。从1970年开始,3000多名顺德青年历经3年多苦战,使沧海茫茫的海滩变成了水陆相间的良田。现在的中心沟从传统的良田走向了星罗棋布的现代化水产养殖基地。未来的中心沟将开发成生态旅游基地。顺德拥有这片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横琴岛的开发,中心沟的前景十分美好。

2.1.2 现代农业 名闻遐尔

桑基鱼塘,咿呀小舟,鱼米之乡。昔日的顺德景色,虽令人难忘,但已成为历史。今天的顺德,农业结构大调整,生产方式大转变。优质鱼养殖、无公害生产、花卉产业、城郊农业、休闲农业等目前已成规模,效益显著。

顺德农业发展条件优越,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业协调发展。花卉种植和优质水产养殖成为农业支柱产业。

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

顺德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势低洼,河汊纵横。这里灌溉便利,土壤肥沃,十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这里地处广佛都市圈核心区域,交通发达,毗邻港澳、广州、深圳等地,农产品市场十分广阔。

地形与农业

顺德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势低洼,河汊纵横。这里灌溉便利,土壤肥沃,十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这里地处广佛都市圈核心区域,交通发达,毗邻港澳、广州、深圳等地,农产品市场十分广阔。资料卡:顺德地形

顺德为西、北江河口的冲积平原,平地占总面积的58.7%,水域占37.4%,丘陵和山地占3.9%。地势西北略高,海拔约2米,东南稍低,海拔约0.7米。最高山为东南部旧寨的顺峰山主峰大岭,其次为西部龙江镇的锦屏山。境内除了少数山丘地外,绝大部分为冲积土壤,泥土中含有各种有机物质,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气候与农业

顺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临近海洋。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夏秋是台风多发的季节,狂风暴雨往往相伴而来,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我们要注意天气预报,预防台风。此外,还要注意霜冻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资料卡:灾害性天气

台风 形成于西太平洋和南中国海上的热带风暴。每年5月中旬到11月上旬影响本区。顺德有台风成灾记录的年份共103年,平均每5

蚕丝业的衰落,农民弃桑种蔗,开始榨蔗制糖。1935年,全国最大的机械化甘蔗制糖厂——顺德糖厂投产。其后,顺德成为广东省制糖工业的重要基地一。

解放后,顺德工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至1978年,全县工农业产值的比例为49:51,由典型的农业县变为农工并重的县。改革开放以来,顺德面对矿产资源贫乏的不利条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迅猛发展成为珠江三角洲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制造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其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发展速度快 1992~2001年的十年间,顺德工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8%。2001年的工农业总产值932.6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占95.2%。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2005年工业总产值2019亿元,比2000年增长1.87倍,年均增长23.5%。2005年三大产业比重为2.8:61.1:36.1,工业实现增加值497.1亿元,年均增长20.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1.7%,工业继续保持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1.4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

从昔日星罗棋布的水道到今天四通八达的交通;从昔日的单一农业到今天产业的多样化;从昔日的蜗居不出到今天的旅游美食。顺德的第三产业驶上了时代的快车道:专业市场销售火爆,对外贸易十分活跃,会展经济方兴未艾„„ 顺德大力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对外贸易、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旅游、文化、房地产等迅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加快,专业市场进入品牌扩张和功能增强的新阶段;会展经济蓬勃发展,行业展览体系逐步健全。

陆上交通 顺德公路密集,布局合理,基本形成了以高等级公路和快速干线为主体的公路网络。至2005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1593千米,公路密度每100平方千米达198千米。从中心城区驱车前往各镇、各主要旅游景点只需30分钟左右。区汽车客运总站提供的区外交通服务有发往全省各地及邻近各省的长途线路,和直通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的豪华巴士。

水上交通 顺德河道众多而宽阔,过境的西、北江干流16条,长210千米。水上客、货运相当繁忙。顺德至香港水上客运航线,航程只需1小时40分钟左右。有进出境的港口3个,每日有四班次双体快速喷射客轮来往于顺德—香港之间。

资料卡:

打造珠江西岸交通枢纽

顺德处于珠三角的核心腹地,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上看,交通地位都十分重要。广州新火车站、广珠西线高速公路、珠二环高速公路、广珠轨道交通以及广州国际机场、广州南沙港 等珠三角区域性高标准交通设施建设的推进,使顺德交通大动脉更为顺畅,通过广州对外连通更便捷。广州新火车站建成后,顺德、9-

篇2:大连野外地理考察报告

实习时间:2012年04月14日---2012年04月24日

共十天

实习地点:江西庐山世界地质公园、九江市、婺源县、景德镇、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南昌市

实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庐山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地貌特征、云雾的形成、水文状况,认识各类岩石,熟悉地质罗盘、地质锤等地理考察仪器的操作等;认识婺源的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识鄱阳湖湿地公园内栖息的鸟类,掌握鄱阳湖的水文状况与特征;掌握了解九江、景德镇、南昌等赣北城市的发展情况。

实习内容:庐山(观察地质地貌特征及测量岩石走向和收集样本、分析气象气候成因、了解土壤植被特征并收集样本、了解水文状况并收集水样、调查了解庐山景区旅游开发现状、派发及回收有关调查问卷)

婺源(调查影响村落布局的地理因素、了解婺源旅游开发现状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派发及回收有关调查问卷)

鄱阳湖(分析鄱阳湖的水文状况及特征、了解鄱阳湖鸟类栖息及保护现状)九江、南昌、景德镇等城市(调查了解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展开地区区位条件分析)

绪言

2012年4月14日,在指导老师的带队下,我们乘坐火车前往了江西开展我们地理科学专业为期10天的赣北地理野外实习考察。这次实习,我们主要对庐山、九江市、婺源、鄱阳湖、南昌市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进行了综合考察,沿途也参观游览了景德镇的陶瓷中心及市场。每到一个考察地点,我们都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开展调查研究。以下本文将选取实习过程中考察的关于庐山多云雾天气与雨雾形成原因和赣北地区(本文所指赣北地区指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上饶市地区)区位条件分析两个问题展开论述。

正文

1实习地概况

1.1江西省基本概况

江西省,简称赣,别称江右,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名。位于中国东南部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北纬24°7′至29°9′,东经114°02′至118°28′,东临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靠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全省南北长约620千米,东西宽约490千米,土地总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74%,居华东各省市之首。

江西省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错分布,北部则为鄱阳湖湖积平原。

图1 江西省政区图

全省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江西省地貌类型较齐全,以山

地和丘陵为主,分布大致呈不规则环状结构,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36%,丘陵占42%,岗地和平原占12%,水面占10%。

1.2庐山基本概况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境内,频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位于东经115度52分至116度08分,北纬29度26分至29度41分。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

图2 江西省地形图

2关于庐山多雾天与雾天形成成因的探讨

2.1庐山的雾

雾,近地面的空气层中悬浮着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降到1 km以下的天气现象。雾的形成条件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贴近空气水汽压大于其饱和水汽压,有凝结核存在。多云雾天气是庐山的一大特色,牯岭一带每年有雾日达188天,山下九江、星子分别只有8天和4天。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有庐山特色的云雾天气。庐山的雾天有形成于雨后的,也有出现于平常时候的

2.2庐山多雾天的原因

关于庐山多云雾天气的原因,我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和查阅相关资料,综合得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海拔高,气温低,水汽易凝结。庐山牯岭镇一带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按气

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规律计算,庐山上的气温要比山脚地区的气温低6至7摄氏度。所以水汽接触到庐山上温度较低的下垫面时,更容易发生凝结而形成雾。

二、长江、鄱阳湖等水面提供大量的水汽。庐山地处鄱阳湖平原地区,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西岸,周围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这些河流湖泊或其他水面蒸发的大量水汽在山谷风气流的带动下沿着庐山的峡谷溯源而上,到达一定的高度后便遇到较冷的下垫面凝结成雾。

三、气候的影响。庐山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多雨的气候特征为水汽的蒸发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炎热的气候特征又为水汽的蒸发提供了充足的热力,这也为庐山的多云雾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水汽条件。

四、植被的影响。庐山山降水量大,植被发育,蒸发量较小,所以容易形成云雾缭绕的天气。

2.3几种常见的雾

辐射雾:在日落后地面的热气辐射至天空里,冷却后的地面冷凝了附近的空气。而潮湿的空气便会因此降至露点以下,并形成无数悬浮于空气里的小水点,这便是辐射雾。它主要在秋天或冬天的清晨,天晴且风弱时出现,在日出后不久或风速加快后便会自然消散。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

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上坡雾:这是潮湿空气沿着山坡上升,绝热冷却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产生的雾。这种潮湿空气必须稳定,山坡坡度必须较小,否则形成对流,雾就难以形成。

2.4庐山不同时间与地点的雾天成因分析: 我们住所附近,也就是小天池、望江亭、牯岭镇一带所形成的雾,通常都来得毫无预兆,但是通过连续几天的观察发现,这类雾虽来得比较突然,但多形成于早晨或傍晚。经过自己观察得出的个人结论是,这些应属于平流雾。形成原因是剪刀峡峡口出的长江与其他水面所蒸发的水汽随气流的带动沿着峡谷爬升而上,在经过望江亭一带气温较冷的地面时,水汽发生凝结而形成。因

图3 望江亭附近的雾

为这些水汽爬升的坡面坡度比较大,水汽容易发生对流运动,因而此类雾不属于上坡雾。

含鄱口一带由于雨后所形成云海是由于降水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相对湿度增大,水汽易发生凝结;又因为海拔高,气温较低,水汽凝结而形成。

庐山山谷中有一部分的云雾的形成原因是因为较重的冷空气移动到了山谷里后,暖空气从别处经过山谷时,从山顶顺势而行形成了逆温现象,从而导致粉尘等凝结

图4 含鄱口云海

核下沉,带来充足的凝结核,在一般情况下暖空气也会带来较多的水汽,从而促进了云雾的形成。

庐山上水面云雾天气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水面在早晨时相对于其他下垫面来说温度比较低,当暖湿气流流经这些较冷的水面时,促使空气降温,从而使水汽逐渐凝结,产生云雾天气。水面形成云雾天气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水面蒸发量比较大,水面附近空气中

水汽的含量较高,当流经水面的气流温度低于水面温度且气温与水温的温差较大时,水面附近空气中的水汽就会发生凝结,从而形成云雾天气。

3赣北地区区位条件分析

图5 赣北地区

通过实地考察与相关书籍资料的查阅,经过综合分析得出赣北地区所具有的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条件。

3.1自然条件

一、气候条件 赣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降水较多,热量充足,农业条件优越,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二、地形条件 赣北地区主要位于鄱阳湖盆地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较为平坦。但也由于地势的原因,在夏季多雨季节易受洪涝灾害的影响。

三、水源条件 赣北地区河流湖泊众多,水资源较丰富,主要河流有长江、赣江、修水、昌江等,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3914平方公里,容积达300亿立方米。虽然赣北地区水资源众多,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水

资源活动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污水的无节制排放已经使该地区的水质面临严重威胁,缺水现象日益明显。

四、矿产资源 赣北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其中铜矿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是我国有名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

3.2经济社会条件

一、交通条件 赣北地区是江西省交通较发达的地区。铁路方面,京九铁路、皖赣铁路、浙赣铁路从该地区通过。公路方面,赣北地区公路系统发达,贯通该地区的高速公路有昌九高速(南昌至九江)、九景高速(九江至景德镇)、景婺黄高速(景德镇至上饶至黄山),另外316国道、320国道、206国道、105国道也通过该地。水运方面,长江、赣江是该地区的重要航道,其中九江港是我国重要的内河港口。空运方面,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是我国重要的枢纽干线机场,国际客运及货运的航空枢纽,是亚洲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

二、市场条件 赣北地区靠近长三角地区,市场广阔。经过京九铁路、长江等交通要道的延伸,经济腹地以扩展到京九铁路沿线、长江沿岸地区。

结束语

本次江西赣北地区实习,是我大学入学以来历时最久的野外实习。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实习,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

这次地理野外实习,庐山作为我们的第一个实习点与最主要的实习点,在庐山上考察的那几天,让我深刻的领略到了庐山作为一座世界地质名山的奇特与壮观,作为一座人文圣山的浓厚的人文气息。来到庐山,你会为含鄱口壮观的云海景观、植物园众多的奇花异草、花径书香浓郁的白居易草堂、锦绣谷神秘的天桥与仙人洞传说、三叠泉奇秀 的瀑布景观、尚存争议的冰川地貌景观…而感到神奇与惊叹。作为一座拥有地质地貌、水文地理、气象气候、植物地理、土壤地理、人文经济地理重要研究价值的名山,庐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地理名山、学术宝库是当之无愧的。婺源乡村,有中国最美乡村的美称。的确,来到这里之后我被这里浓厚的徽派文化气息所感染了,马头墙、粉墙黛瓦是这里的建筑特色,荷包红鲤鱼、江湾雪梨、婺源绿茶、龙首砚是这里的四大名特产。穿梭在婺源乡村的大街小巷,令人有种回归故里的感觉。鄱阳湖湿地,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湿地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候鸟栖息地之一。漫步在湖畔,看着大雁在水中戏水、觅食,牛群在湖边悠闲的吃草,领略着鄱阳湖的波澜壮,是别有一番风味的体验。坐落于南昌赣江边的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登上滕王阁,我们也体会到了王勃在文章中所抒发的那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

通过此次实习,令我感触深刻的是我们团队合作精神,在这十天的跋山涉水中,我们走过的路,经历的困难也许是我们有生以来最多的一次,如果没有团队之间的合作、同学之间的帮助,或许我们的实习任务的完成会困难得多。我们也很感谢带队老师在实习过程中给予我们的帮助,他们与我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风雨同行,但他们却没有半点怨言,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我们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理论知识准备不充分、实践能力不足等,结果就导致了我们的考察活动不能流畅的进行,所以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并珍惜每一次宝贵的实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篇3:大连安波旅游观光采摘园考察报告

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是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十三五”规划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 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原有的“一家一户”传统种植理念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已经不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农业合作化、家庭农场、“网络农民”的出现以及青年返乡创业给农业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伴随“互联网+”和网络营销模式的兴起, 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新型农业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已经在向着合作化、多元化、信息化发展, 带动和引领农业发展的排头兵便是“新农民”。

都市型农业示范区大连安波旅游观光采摘园位于大连永青公路北侧, 规划占地530亩, 建日光温室205栋, 主栽品种126、中油四等油桃, 美早、红灯等大樱桃。园区严格按照《国家N Y/T5112-2005技术规程》要求生产, 产品达到无公害质量标准。此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规划设施水果面积250亩, 用于观光、采摘日光温室100栋, 建农家游休闲屋35栋;二期规划设施水果面积280亩, 建温室105栋及农家游休闲屋45栋;规划铺设油路4条5.6公里, 修平塘一座、天池一座, 埋设地下污雨水、上下水管网4000延长米, 治理河道2000米, 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 建农产品展示、科技培训、农产品化验检测室等300平方米。同时, 与大连理工大学开展技术合作, 引进光伏发电项目, 建1.5M W光伏电站一个。项目达产后年产水果350吨, 产值900万元, 光伏发电年产值350万元, 观光采摘园年可接待游客5万人次以上, 旅游、采摘、休闲等收入200万元, 总计年产值可达1400余万元, 纯利润350万元。可解决劳动就业120人, 实现农民工资性收入200万元, 同时还能带动本镇及周边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 社会效益显著。

篇4:德化野外考察报告

――九仙山、石牛山之行

学院:旅 游 学 院

班级: 姓名:张婉婷

学号:1223211048

指导老师:陈金华、叶新才、林明珠

考察地点:九仙山、九仙山气象站、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岱仙瀑布

考察时间:2013年6月19日

考察目的:德化九仙山风景区及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动植物种类繁多,是进行地理考察的典型案例,通过对其考察,期望同学们能将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更好的提高实践技能,同时也能对仙公山与石牛山具有更加清晰、正确的了解。

考察方法:

1.进行实地考察,对当地特征进行观察

2.收集九仙山、石牛山相关信息

3.寻求九仙山气象站工作人员的指导,对九仙山及石牛山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4.技术运用,运用GPS技术进行定位、测海拔;使用风速仪测不同海拔的风速;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湿度等

考查内容:

第一站:九仙山

九仙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古瓷都德化西北部的赤水、上涌、大铭三乡镇交界处,距县城35公里,主峰海拔1658米,景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气象景观——云瀑、佛光;人文景观——唐代石雕弥勒佛是九仙山风景区的特别佳景。九仙山是历代闽南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活动重要场所之一,是泉州市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九仙山年均雾日300天、相对湿度87%、平均风速7.0米/秒分别次于四川峨嵋山、千佛山、吉林天池,列居全国第二,山顶有全国重点、福建省唯一的高山气象站——九仙山气象站。山上由于长年云遮雾绕,风云变幻、经常出现云海、云瀑、佛光等气象景观;冬天,瑞雪纷飞,银装素裹,是闽南观雪景的绝佳去处;还有高山奇葩——午时莲,奇竹——四角竹、奇树——一木四树以及珍稀的蝾螈。

此次考察我们是坐校车从华大出发,再在德化县城转车前往九公山,一路上海拔不断升高,路途也由平缓趋于陡峭,从车上观察,可以发现树种随海拔升高不断变化:从茂密的阔叶林转为针阔混杂林,当接近山顶时针叶林也不断减少,小型灌木和裸露的延时开始大片出现。

在接近九仙山顶的一块平坦坡地上,有一块比较典型的小型断层,断层上有一层较薄的土壤覆盖,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淋溶层、积淀层和母质层。清晰的实例让我加深了刚刚学过的关于土壤的知识理解,我想以后外出我也会开始认真观察周围土壤的特征吧。

第二站:九仙山高山气象站

沿着山坡上的栈道,我们向着福建唯一的一座高山气象站——九仙山气象站前进,当我们终于爬上山顶时,只看到一片山石裸露、荒草杂生的山顶上一座小小的气象站在其中默默矗立,看到这样的景象,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当我们到达气象站时,收到了当地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待,他们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气象站仪器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并带领我们参观了气象站展厅,展厅中那些古老陈旧的气象设施如一幅幅定格在时光中的画,默默地为我讲诉着这座气象站的点点滴滴。在此次参观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三点:气象站工作人员的敬业与奉献;九仙山气象特点中风大、雾多、雷电猛中的猛烈大风和强烈的紫外线以及环绕屋顶一圈的避雷针。

坚守、敬业、耐得住寂寞,这是我对九仙山气象站的直观感受,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气象知识,开阔了视野,也让我近距离接触到了一群身处边缘地带而无私奉献的人们,他们默默地坚守让我感动,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一群“最可爱的人”。

第三站:石牛山 从九仙山下来后,经过午餐与休整,下午一点多钟我们又坐上了前往国家级森林公园——德化石牛山的考察之旅。

石牛山主峰海拔1781.6米,素以峰险、石怪、树奇、洞幽闻名,是中国两处 放射状古火山爆发口之一,有龙泉洞、碧虚洞、飞凤石、老龟征途等一百多处景点。山中脊岭起伏,林海莽莽,飞瀑流泉,星罗棋布;牛兴毕现,古朴醇厚,奇岩修石,耐人寻味。山岗石林遍布,成片的原始红豆杉与数十种国家保护珍贵树种郁郁葱葱。山石名观--石壶祖庙是闽台两地的道教圣地,流传着张公法主甚为广泛的传奇故事。有“天下第一奇石山”之称。

当车辆到达石牛山风景区时,已是下午两点多了,从大门进去,便看到一条

蜿蜒的水泥路直通山岭深处,道路的一面是树木掩映的清澈溪流,一面是起伏的山岭,带队的叶老师评价说单调的水泥路破坏了这片景区的整体效果,让人感觉生硬且单调,我觉得如果能在溪流两旁修建探险式的栈道或汀步或许会让人感觉更好一点。一路行来,当我们转过一个长长的弯道时,一条银带忽然映入眼帘——岱仙瀑布纵欲露出了他的庐山真面目了......第四站:岱仙瀑布

德化岱仙瀑布单级落差184.053米,位于水口镇的岱仙瀑布发源于海拔1782米的石牛山,主要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岱仙瀑布景区位于石牛山北面,面积1994公顷,海拔高度260米(赤石口)-1610米(土人屋)。该景区主要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漈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而岱仙瀑布是景区的最主要景点,也是我们此次考察的重点所在。岱仙瀑布溪水从山势险峻的高峰直泻而下139米,云翻雪倾,雷霆万钧,十分壮观。站在瀑布下,烟雾腾腾,扑朔迷离。若是晴天,瀑布前方彩虹如天桥凌空飞架,美不胜收。岱仙瀑布的右上方有一座飞仙亭,传颂着仙女显圣救民的美丽故事。凭栏探首,下临深渊,岱仙双瀑左右烘托,气势非凡。

由于我们小组的课题就是旅游活动对岱仙瀑布溪流水环境的影响,因此我着重考察了岱仙瀑布景区的溪流水环境。岱仙瀑布的水流来至上游石牛山的赤石溪。赤石溪流域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因素影响,所以夏季多雨,且全年余量充沛,这也直接导致了岱仙瀑布的水量大,全年不断流的的特点。景区内的溪流水具有落差大、流量大、流速快的特点,岱仙瀑布景区的原始地壳运动和溪流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对其区域内的地表形态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岩石的作用,在河床形成了各种形态各异的石块。这也为岱仙瀑布景区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资源。在实际考察中,我发现在在溪流拐角等地方有很多游客游览过程中随意丢弃的垃圾,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泛着白色泡沫的污染水体。有这些现象可知旅游活动对岱仙瀑布溪流水环境的确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关于旅游活动对岱仙瀑布溪流水的影响,我们小组在考察后进行了深入讨

论,大家各抒己见,认为这些影响可分为景区开发期的影响和景区旅游活动繁荣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景区开发期有游客少、开发活动多的特点,溪流水环境的变化主要来自开发活动,主要是溪流形态发生改变,水质受开发活动产生的各种污染物的影响变坏;景区旅游活动繁荣期有游客多,景区经营活动多,对溪流水的需求剧增等的特点,溪流水环境的变化主要来自游客游览过程中随意丢弃的垃圾,景区管理部门对废弃物的不及时处理和景区各种不规范的经营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有利影响:⑴ 旅游活动促使当地政府加强对溪流水环境的保护,从而起到改善岱仙瀑布景区溪流水环境的作用;⑵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为景区水环境的保护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可用来加强水源地保护设施的建设;⑶旅游活动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保护宣传力度的扩大,从而呼吁更多人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岱仙瀑布景区水环境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针对旅游活动给岱仙瀑布景区的溪流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小组以下建议:

1.一方面,增设垃圾桶的数量并缩短其距离。另一方面,加强对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倡导爱护景区环境,人人有责。

2.加强对景区水质的检测和管理。对出现水质恶化和水污染等问题及时加以处理和改进。避免和减少更多更严重的污染。

3.适当建设水利工程以解决景区淡水量供应不足的问题。

在其有利影响的基础上,我们更要保持它的优势,采取以下做法:

1.引进更多资金继续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对水质的检测,避免水的污染和景区环境的破坏。

2.通过对岱仙瀑布旅游的进一步深入了解,充分利用旅游所带来的资金,进一步对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各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3.继续加强宣传力度,将其推出去,吸引更多游客,从而带来更多的收入,并把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维护景区的环境保护和管理等。

结语:

在接近下午五点时我们的德化考察之行就此结束了,这次考察让我近距离的接触景点事物,学会评判旅游开放的优点与不足,让书本上的理论变得鲜活生动,增长了我的见识,让我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坐在回去的大巴上,看着越来越

篇5:长白山野外考察报告

206月19日晚18:55我们一行39人由黄老师带领乘坐沈阳开往松江河的K7379次列车,开始了为期2天的考察。本次实习考察主要有两个景点:望天鹅和长白山西坡。

6月20日早我们到达松江河站:到达后乘车赴素有“小九寨沟”之称的――望天鹅风景区 。景区内有灰色气孔状玄武岩、黑色致密块状玄武岩、灰色板状鞍山玄武岩的形成的石壁、柱峰其柱状节理十分发育,多为四棱、六棱体,横向发育的柱状节理犹如天梯,放射状节理似孔雀开屏,纵向发育的节理外形多为四棱或六棱体。望天鹅山远看有如一只昂首翘盼的天鹅,顾名“望天鹅”。主峰周围怪石林立,古树参天,与长白山主峰的皑皑白雪相映成辉。望天鹅风景区奇石怪岩多,泉水瀑布也多,让慨叹大自然的天工巧造。望天鹅的瀑布多而奇特,或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或丝丝巧挂;或从岩缝中冒出一股,悄然静流。宛如山中藏着一把看不见的巨壶在源源不断地倾倒着琼浆玉液,这里仅有名的瀑布就有蘑菇泉瀑布、母子瀑布、珍珠帘瀑布、九叠泉瀑布等,而无名的大大小小的瀑布就更多了。结束一天行程晚上回酒店入住,期待第二天的天池之行。

21日早7:30我们从松林酒店出发,前往长白山西坡观赏天池。到达山门后我们改乘观光车,沿途边听导游的讲解边欣赏山地垂直自然带。最引起我注意力的是如地毯般铺展开去的草地上,常常可见松树和桦树两两相依的动人情景:松树高大挺拔,庄严肃穆,象一位阳刚伟男子;桦树枝叶舒展,体态婀娜,似一个柔媚俏 佳人。它们如同一对对情人在长白山幽会,又像在举行盛大的集体婚礼,形成了阵容强大的“松桦变”景观。

途经梯子河,我们下车5分钟时间。梯子河很独特,说它是地上河流吧,却只深藏于地下、只闻隆隆水声难见河水;说它是地下暗河,拨开茅草俯身探望,却分明可见湍急的水流。()这条河流,多数地方人们一步就可跨过去,其最宽处也不过三米。梯子河虽窄却深,平均深度有十几米,最深处竟达三十多米。站在桥上或河边,小心翼翼地探头望去,只见沟谷直立如削,非常狭窄,两侧长着青苔,潮湿光滑。谷底河水如黛,弯弯曲曲, 时有时无。站在河边,只觉一股凉气沁人心脾,加上峭壁湍流,令人心惊胆战。扔个石头下去,好一会儿才听到回声。

坐车前行来到天池,到达地点下车我们开始徒步登1442级台阶到达神秘的天池。听说上面很冷,早做好了准备,自备了小棉袄,没想到走了一会,就开始气喘,冒汗,干脆脱掉棉袄,轻松上阵。沿途见到警示牌“十步一歇”,真是如此啊,陡的很,比平时登山要累,当看到山上积雪是着实令我们兴奋。来之前听说开天池是靠缘分的,当我们来到山顶时,哇!这是何等的缘分啊,山上雾气缭绕,灰蒙蒙的天,我们居然能看到传说的天池,一阵猛拍照留念。

时间的限制我们恋恋不舍的下山了,归途中我们游览了长白山大峡谷又称“锦江大峡谷”,是长白山最为壮丽的一大景观,被誉为“中国的克罗拉多”、“火山天然熔岩盆景园”。 原始混沌的大峡谷里,一座座、一簇簇岩状体拔地而起,有的似奇峰,有的似石笋,有的似利剑,活脱脱的一组组巨大盆景撂放在游人面前。更加奇怪的是,岩状体很像某种动物,如骆驼、狮子、犀牛、黑熊等等,有些样子更加奇特,使人联想到天池怪兽。

篇6:政史地教研组野外考察报告

考察地点:擂鼓台风景区及沿途主要居民生活区。

参加人员:政史地教研组全体教师及教导处相关人员。

活动时间:2012年10月13日(8:00—16:00)。

往返路线:汉王城===漩涡===凤凰山麓===擂鼓台。

考察目的:了解擂鼓台的历史沿革、道教文化渊源及沿途居民生活与自然生态环境、典型建筑遗址、人文风情以及重大发展变化;将其采集记录归档,作为教育学生感受党和国家优越宽松政策给农村带来巨大发展的教材。

安全预案:考察人员在出发前由组长统一安排,自备饮食用品及相关备用药品,由组长统一负责包乘两辆经验丰富且对沿途熟悉的司机驾驶的小客车往返。沿途统一安排行动及踩点摄影和访问,责任到人。

全程安排:

1、准备:相机3——5个,食品及饮用水若干,防晕车及相关急救药品,防寒防雨具等。

2、分组:

(1)政治:贾悦勇、陈英,负责调查了解政治变革、党和国家政策在农村带来的具体变化及人们的诉求。

(2)历史:王能坤、谢家华、李道远,负责调查了解擂鼓台道教文化及历史渊源和沿途民居建筑遗址遗迹历史变迁情况。

(3)地理:袁富玉、袁海琴,负责调查了解擂鼓台自然风光、景点、植被及垂直变化、气候变化及对沿途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等。

3、活动进程:13日早8点在汉王城统一吃早点,分乘两小客车出发,沿途分组活动采集调查相关内容,到终点统一休息就餐。下午4点准时返回。晚6点在饶军农家乐就餐,各组统一交流汇报情况,并形成文字材料上交政史地教研组长以归纳整个活动的收获与得失。

政史地教研组

篇7:野外地理实习报告

儋州蚂蝗岭—千年古盐田—龙门激浪—三亚南山寺—兴隆热带植物园—文昌石头公园—东寨港红树林

实习内容:

1、识别地质、地貌、生物、土壤、水文、气象气候、生态环境等要素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2、认识海南省的宗教、人口、民族等各人文地理要素以及农业、经济、交通等经济地理要素。

3、收集海南省各旅游区的特色景点和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各旅游区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现状,所存在的表面问题等方面的信息。

4、了解各旅游区的管理制度和存在的问题

实习时间:20xx年 7月 13 日 → 7 月 16 日

指导教师:唐少霞、赵从举、袁建平、王军广、余天虹等。

实习课题:综合自然地理实习

实习目的:

1、为了贯彻课堂教学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野外独立工作的能力。

2、为了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对一个地区自然地理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的方法。

3、让学生了解海南岛的自然自理概况及其开发旅游业的有利资源优势。

4、使学生掌握区域地理实习的注意要点和学会对区域地理要素的分析方法。

5、培养学生用唯物辨证主义看待和和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

6、培养学生野外收集信息、网上搜索信息和综合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海南岛旅游业的发展如此迅速具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海南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常风较大,气候资源多样。 海南岛年平均气温在23-25摄氏度之间,全年无冬。大部分地区降雨充沛,全岛年平均降雨量在 1600毫米以上。海南岛海岸线长达 1617.8千米,沿岸84个港湾可开发成港口,已开发18个。海南岛四周多为优质沙滩,可开发成海滨旅游胜地。近海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渔场6.65万平方千米,水温适中,海洋生物丰富,有鱼类1000多种,藻类200多种。海中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热带珊瑚礁鱼和各种珊瑚、海葵等海洋生物,是潜水旅游的观光美景。 海南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以海口和三亚为两个端点,海南的旅游行程基本分为三条线,一条是东海岸的海滨旅游风景线,一条是中线的黎苗少数族风景线,另一条是西海岸的原始丛林风景线。这些无一不吸引着世界的游客

第一站:儋州蚂蝗岭地区水土流失及其原因调查

蚂蝗岭方圆50多平方公里,前些年,因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加之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日益侵蚀沟壑纵横密布,最深的达20多米,蚂蝗岭日趋荒漠化,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33.4平方公里,导致附近上百亩农田被泥沙淹没,河道淤积,严重影响了附近村庄农民的农业生产。蚂蝗岭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引起了儋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蚂蝗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被列为国债项目。针对蚂蝗岭的土壤特点,儋州市水利、林业等部门采取工程措施(开挖挡土坝)与生物措施(人工造林)相结合,分期对蚂蝗岭进行综合治理。水利部门在林间开挖谷坊、截水沟等,并进行沟头防护,这些水土保持工程发挥了拦沙蓄水的作用。林业部门则全力实施基地化工程造林,选用耐旱、涵水、固沙力强且能够改良土壤的马占相思树和桉树树种,实行科学造林,据统计,几年来已完成人工造林3万亩。同时在行间种植覆盖物,以减弱洪水的冲刷力。经过几年的综合整治,治理区域的雨水基本上就地入渗,地表径流得以控制,减少了洪水流量而增加了下渗量,极大地促进了植被的生长,小鸟、兔子等野生动物相继出现,使蚂蝗岭地区的生态系统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二站:儋州千年古盐田

儋州千年古盐田位于洋浦经济开发区新英湾南面的盐田村,距今12,是我国最早的日晒制盐点之一,也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完好的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盐田村是个非常平静悠闲的海边村庄,入村后,一眼就可看到海边散落的大小不一的石槽,它们像像一方方砚台错落分布在一垄垄的盐田周围,颇为壮观,有些上面还雕凿着古朴的文字。石槽间散落着许多不知名的植物,以仙人掌居多。儋州千年古盐田总面积750亩,有砚式石槽7300多个,年产量500吨。因其保留了最古老的晒盐工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的盐工们根据海南岛高温烈日的特点,改变过去“煮海为盐”的方法,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上海水过滤,制成含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倒在石槽内,经暴晒制作成盐巴。现在盐田村仍有30多户盐工,每天都在这片盐田上沿袭着古老方式劳作。

第三站:龙门激浪

龙门激浪位于儋州市峨蔓镇海滨龙门山。龙门山是座屹立于海岸的岩石山,最高点39米,山上怪石嶙峋,从北望南,延绵起伏,状似万里长城一段,雄伟壮观。山之东有一瓮门,素称“南天第一门”,高30多米,宽阔20来米,中空通风,岩石呈拱形,北风掀浪,撞于石门,鸣声如鼓,回响10余里,故得名“龙门激浪”。这里绵亘4公里的海岸,沙滩洁净,岸上巨石千姿百态,风景别致,站在岩石观涛,心旷神怡,是海南省有名的旅游景点。龙门激浪于明代得名,向受游人称奇。前清拔贡陈有壮题有七绝一首:"龙门峭石势嵯峨,远望潮来卷白波。

第四站:三亚南山生态文化区

南山寺是一座仿盛唐风格、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南山寺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选址,经国家宗教局批准,于1995年11月11日奠基,4月12日建成。现有仿唐建筑仁王殿、天王殿、钟楼、转轮藏、东西爬山廊、东西配殿、金堂等建筑群,总建筑面积5500㎡。整个建筑气势恢宏,为中国近五十年来新建的最大佛教道场,也是中国南部最大的寺院。自古名寺出高僧,南山寺的方丈是86岁高龄的高僧新成大和尚,监院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目前,南山寺第二期工程已启动。按照规划设计,第二期工程遵循古代大型佛教寺院方正划一、主次分明的特点,将主要建筑集在中轴线上,在两侧设置12个不同功能的四合院。二期工程完成后,整个南山寺东西宽188米,南北长416米,共8个台阶总高差49米,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三亚南山风景区居琼州之南,山高五百余米,形似巨鳌,又若观音菩萨慈航普渡坐骑之相。山势迤逦叠翠,丘陵环抱,祥云缭绕;面南海,浪激石音,水照天色,实有海天佛国气象。1993年,经阮崇武先生倡议,中国国务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同意,海南省政府正式批准兴建南山寺,先后又批准在寺侧兴建南山佛教文化苑,在寺前海中塑高108米观音巨型铜像。山之毗邻,左为天涯海角游览区,右为大小洞天旅游区,盖“大生态、大文化、大环保”之大悲曼荼罗也。

第五站:兴隆热带植物园

兴隆热带植物园位于海南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内,创建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研究所,是海南最早对外开放参观的热带植物园。植物园占地600亩,植物品种1200多个,划分为六大展区: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热带名优果树、热带经济林木、热带园艺植物、热带药用植物、热带珍稀植物,汇集有咖啡、胡椒、香草兰、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以及榴莲、山竹等特产果树,保存有见血封喉等野生植物的珍稀物种,特种资源丰富、园林景观优美。兴隆热带植物园划分为五大功能区:植物观赏区、试验示范区、科技研发区、立体种养区和生态休闲区;收集有12类植物:热带香辛料植物、热带饮料植物、热带果树、热带经济林木、热带观赏植物、热带药用植物、棕榈植物、热带水生植物、热带濒危植物、热带珍奇植物、热带沙生植物和蔬菜作物等。

第六站:文昌石头公园

文昌石头公园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以铜鼓岭为中心,是海南的最东角,公园沿海长2公里,是数万年前造山运动隆出地表的石头,经漫长岁月潮汐的拍打雕刻和风化而成。石头公园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气势磅礴,石头重的达数千吨,形状千姿百态,造型有的像海龟,有的像古猿,有的像恐龙。涨潮时,海浪涌进岩洞,发出惊天动地的雷鸣声,海涛拍岸时,满天浪花,星星点点。特别是风动石,高3米多,重约20吨,上圆下尖,风吹能动,摇而不倒,千万年来,历经沧桑,多少个12级台风也不能把它吹倒。第二部分由墨绿色的花岗岩组成,石头较为平缓,错落有致。石头上海水星罗棋布,蓝天白云倒映,景色旖旎,从铜鼓岭流下的山泉与海水汇合到海沟里,情趣盎然。第三部分形态统一,由天然鹅蛋石组成。

第七站:东寨港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

东寨港是在300多年前,即16的一次大地震中,地层下陷形成的,海岸线曲折多弯,海湾开阔,形状似漏斗,滩面缓平,微呈阶梯状,有许多曲折迂回的潮水沟分布其间。涨潮时沟内充满水流,滩面被淹没;退潮时,滩面裸露,形成分割破碎的沼泽滩面。红树林就分布在海岸浅滩上。

海岸地区是微咸沼泽地,海湾水深一般在4米内,海水含氯量最高为33.44%,最低为9.3‰,平均为21.86‰.保护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8℃,年降雨量1700毫米,海水温度最高32.6℃,最低14.6℃,平均24.5℃。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特殊的森林植物群落,我国仅在南方少数省区的沿海有所分布。东寨港及其附近的海滩上尚保存有面积较大、生长良好的红树林,且红树林树种之多,为全国之最,全球红树林树种约40多种,我国分布有24种,而东寨 港就有19种。该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海湾生态平衡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共有红树植物16科32种,其中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尖叶卤蕨为珍贵树种。海南海桑和尖叶卤蕨为海南特有。本区主要红树林群落有:

(1)木榄群落,

(2)海莲群落,

(3)角果木群落,

(4)白骨壤群落,

(5)秋茄群落,

(6)红海榄群落,

(7)水椰群落,

(8)卤蕨群落,

(9)桐花树群落,

(10)榄李群落,

(11)红海榄+角果木群落,

(12)角果木+桐花群落,

(13)海桑+秋茄群落。

东寨港红树品种主要有红海榄、木榄、尖瓣海莲、角果木、秋茄、白榄、海骨根、海漆、桐花树、老鼠勒、水柳、王蕊、海芒果等。

实习心得:

上一篇:塔吊等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篇: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