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感恩教育之思考

2024-06-25

中学生感恩教育之思考(共8篇)

篇1:中学生感恩教育之思考

中学生感恩教育之思考

------------------

发布:唐艳荣时间:2009-2-13 11:55:56来源:点击:740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常言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目前在校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生活的安逸,助长了学生奢侈浪费、盲目攀比、拈轻怕重等不良习气,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学会了感激他人,奏响了和谐社会从学生抓起的生动乐章。

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其原因

当前,一些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问题较为突出。他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和雨露,却在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面对父母的哺育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已打折扣,甚至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着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虽然表现各异,但都是“要求和索取”大于“感激和报恩”。实质是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极端利已主义、个人至上思想乘虚而入。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中学生道德理念的严重缺失,失去了感恩之心呢?我认为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难辞其咎。

1、家庭因素。

现在的中学生都是90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被父辈祖辈百般呵护,于是慢慢形成“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在他们的人生观里,“我”永远是第一位的,其他人为“我”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于是便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社会的财富、他人的关爱,对他人的感受,表现出来的却只有冷漠。家长也忽略了对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长此以往,孩子认为父母奉献、自身索取乃力所当然,丝毫没有内疚之感,更会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根本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意识和体验。

2、社会因素。

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一些基本的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遇到挑战。人们普遍太关注自我,不在意与别人的关系,也不在意社会的发展,渐渐地淡忘了我们永远不可能孤身取得幸福。经济发展,生活优越,中西文化碰撞,传统新潮交绘,其中一些不良现象、无德行为,对中学生起着无形的浸染作用,久而久之使之人格素质降低,感恩意识丧失。各种媒体、网络给中学生提供的思考问题的参照与过去大不相同,于是在他们心中觉着“优秀传统是老古董了,无价值了”。此外,社会上各种腐败之风、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消极思潮,不断侵袭与冲击中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辨别能力受到极大影响。

3、教育因素。

现在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承受着高考指挥棒和社会就业的压力,在“上学就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就是为了好就业”的功利心态的促使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多看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品德教育。在这种极端功利心态左右下,形成了“智”和“德”脱离,“人”和“才”脱节。中学生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为他人着想、去关心他人,也就不具备感恩之心。

中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几个方面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行为。学校以开展校园“感恩教育月”为平台,以“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为主线,大力开展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校园感恩文化教

育活动”。

1、从认识层面培养学生感恩于心。

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让学生认知到也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都是无功利的给予。教师可以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去,点拨学生知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例如:我们以班级为主体召开了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还可以组织感恩诗歌朗诵会、感恩文化故事会、观看有关感恩的电影、电视等。

2、从情感层面陶冶学生感恩之情。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学校通过开展写致家长、老师一系列书信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出各种各样精美的感恩卡,郑重地写上各种表达感恩的话语:感谢老师、感谢班主任、感谢同学,以信件为载体,传递爱的信息,让感恩之情插翅远飞。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班主任组织学生给父母、老师写一封信,表达自己从未表达的感情,不少家长反映要感谢老师对孩子的辛勤教育,感谢学校开展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有位家长这样说:“今天收到了儿子的信,真的太激动了。”还有一个家长激动地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都不跟我们说话,前几天收到孩子的信,看了之后感触很多,孩子在信中对我们的教育方法、处事做人等提出质疑,我们终于明白孩子为什么和我们有抵触情绪,也认真的给孩子写了回信,现在我们沟通的非常好,衷心地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

3、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

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孝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从洗一次碗筷;洗一次衣服;发一个信息,每天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这些基本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会以实际行动感恩,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

是啊,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我们的思想教育,包括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帮助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这是一种更加丰满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

综上所述,感恩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全力构建。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感悟生活,感激父母,感激朋友,感谢祖国,感谢人民,感慨人生,感慨人类,我们将收获一个个美丽的春天。

发表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吧,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呀!

标题:

内容:

篇2:中学生感恩教育之思考

关键词:感恩教育基本道德知恩报恩施恩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家讲求的“忠、孝、节、义”等思想引发出感恩意识,并以此作为“人性”的本根、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儒家文化将其最大化的渗透于政治、社会、家庭等各个层面,成为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

一、感恩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

中华民族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常言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的文化里记载了数不尽的诸如“忠孝双全”、“望云思亲”、“上书救父”、“彩衣养亲”等关于感恩的故事。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淳朴民风。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儒家经典著作中感恩的准则也比比皆是。这些都集中地反映了古代人对“报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也是一种责任,知恩图报,有恩必报,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没有感恩意识,就丧失了做人的起码道德。

“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首倡感恩父母。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这样动人的诗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生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其次是感恩师长与朋友,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这是说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社会上要尊敬师长;邻里朋友给我们帮助与关怀,我们要报答众人的恩情和付出,感恩朋友的信任和情谊。

感恩师长、朋友是立德之本。推而广之是感恩社会与祖国。“天下之本在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往今来,精忠报国的例子不胜枚举。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和祖国给予我们和谐安定的良好环境,我们自然要回报于社会,感恩于祖国。最后还要感恩自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澄澈的蓝天、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资源和空间。只有懂得感恩自然,才能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感恩自然是生存之基。

二、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其原因探究

当前,一些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问题较为突出。他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和雨露,却在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面对父母的哺育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已打折扣,甚至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着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虽然表现各异,但都是“要求和索取”大于“感激和报恩”。实质是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极端利已主义、个人至上思想乘虚而入。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中学生道德理念的严重缺失,失去了感恩之心呢?我们认为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难辞其咎。

1、备受呵护的“独生代”——影响道德培育的家庭因素。

现在的中学生都是90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被父辈祖辈百般呵护,于是慢慢形成“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在他们的人生观里,“我”永远是第一位的,其他人为“我”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于是便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社会的财富、他人的关爱,对他人的感受,表现出来的却只有冷漠。家长也忽略了对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长此以往,孩子认为父母奉献、自身索取乃力所当然,丝毫没有内疚之感,更会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根本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意识和体验。

2、文化大潮中的“漂流族”——导致道德缺失的社会因素。

社会处于转轨换型时期,一些基本的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遇到挑战。人们普遍太关注自我,不在意与别人的关系,也不在意社会的发展,渐渐地淡忘了我们永远不可能孤身取得幸福。经济发展,生活优越,中西文化碰撞,传统新潮交绘,其中一些不良现象、无德行为,对中学生起着无形的浸染作用,久而久之使之人格素质降低,感恩意识丧失。随着人们精神生活领域不断扩大,各种媒体、网络给中学生提供的思考问题的参照与过去大不相同,于是在他们心中觉着“优秀传统是老古董了,无价值了”。此外,社会上各种腐败之风、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消极思潮,不断侵袭与冲击中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辨别能力受到极大影响。

3、功利教育体制下的“半成品”——忽视品德形成的教育因素。

现在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承受着高考指挥棒和社会就业的压力,在“上学就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就是为了好就业”的功利心态的促使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多看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品德教育。在这种极端功利心态左右下,形成了“智”和“德”脱离,“人”和“才”脱节,全才不济,教育缺失。中学生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为他人着想、去关心他人,也就不具备感恩之心。

三、中学实施感恩教育主要三个层面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行为,并通过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进而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这三个层面来实施感恩教育。为此,西安高级中学做了大量的实践。学校始建于清崇化书院,迄今已有116年文字可考的历史,鲁迅、朱自清、李仪祉、于右任等大师先贤曾在此执讲学,学校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使“重德兴化”的优良校风得以传承和发扬。学校以开展校园“感恩文化周”为平台,以“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为主线,大力开恨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校园感恩文化教育活动”。

1、从认识层面培养学生感恩于心。

道德认知是对外部规格的构建,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让学生认知到也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给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都是

好无功利的给予。教育者可以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去,点拨学生之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例如:我们学校每年都把三八妇女节所在的周定为感恩文化周,在活动中,以班级为主体召开了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诸如感恩诗歌朗诵会、感恩文化故事会、观看有关感恩的电影、电视,邀请家长召开了别开生面的“亲子会”等,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

2、从情感层面陶冶学生感恩之情。

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可以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制作感恩卡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例如:在学校的感恩文化周里,我们组织学生以校园为场所,大胆表白感恩之情,营造丰富多彩的感恩氛围。在校学生会的倡议下,要求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出各种各样精美的感恩卡,郑重地写上各种表达感恩的话语:感谢老师、感谢班主任、感谢学校领导、感谢同学、感谢食堂的师傅、感谢公寓管理员、感谢校园清洁工。并把这些五彩斑斓的感恩卡悬挂在美丽的校园。同学们观看后,采取多种形式予以响应,有的班级写感恩信,张贴在校园;有的班级制作大的横幅悬挂在校园。在这样的氛围中,学校也可以向全体师生写感谢信,感谢老师的辛勤工作,感谢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等,整个校园到处充满浓浓的感恩之情,师生的心灵在此时得到了升华。

同时,以信件为载体,传递爱的信息,让感恩之情插翅远飞。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班主任组织学生给需要感谢的人写一封信,表达自己从未表达的感情,封封载满了感恩之心的感恩信,插着温馨的羽翼飞向了家庭、学校和社会,迅速得到了来自各方的强烈反响。媒体电台纷纷到学校采访,不少家长给学校打电话或者亲自写信,感谢老师对孩子的辛勤教育,感谢学校开展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有位家长这样说:“在通讯发达的今天,书信这种传递爱的方式已经很少了,我十多年都没有收到书信,今天收到了儿子的信,真的太激动了。”还有一个家长拿着信到学校,激动地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都不跟我们说话,前几天收到孩子的信,看了之后感触很多,孩子在信中对我们的教育方法、处事做人等提出质疑,我们终于明白孩子为什么和我们有抵触情绪,也认真的给孩子写了回信,现在我们沟通的非常好,衷心地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

3、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孝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超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之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首先,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在活动中,组织学生志愿者把一些孤寡老人接到学校,请校医对他们进行体检。同时组织学生志愿者深入小区,帮助老弱病残者,用行动和歌声表达对他们的关爱之情,把盲哑学校的学生请进校园,和他们同台演出,向他们捐款、捐书,传递爱的温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我校感恩活动由校园延伸到社会,起到有效的宣传效果。

其此,号召学生主动将这种感谢之情化成日常行动。倡议“四个一”:每周主动打扫一次家里的卫生;洗一次碗筷;洗一次衣服;发一个信息等,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学生志愿者每月走进小区为小区居民服务,帮助孤寡老人整理房间、端茶送水。在这些活动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场景,一句句动人心弦的话语,一个个真诚会心的微笑,都成为“感恩”这首主题歌中最强有力的音符。

最后,学校还成立了环保活动小组,深入社会,广泛宣传环保,在校园积极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讴歌大自然对人类恩赐之情。

篇3:中学生感恩教育之思考

1. 当代中学感恩教育的思考

感恩之心应是与生俱来的, 乌鸦反哺是感恩、羔羊跪乳是感恩, 兽犹如此, 人则更应懂得心存感恩。感恩是人的一种自然情感, 人类情感的表达、流露是一个人德育品质建设的基础。感恩之情源于人的内心, 但后天的引导教育却极为重要。目前, 受家庭教育、社会等因素影响,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其思想、情感受到较大影响, 以至于一些学生的感恩情感缺失, 或难以发挥。一方面, 现代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 在家庭的呵护下较少经历挫折、习惯了家人的守护和关爱, 养成了独立能力差、喜欢攀比、贪图享乐等不良性格, 还有些学生不懂得尊重他人, 完全以自我为中心, 不在意对他人的影响和伤害。另一方面, 受社会因素影响, 一些学生生活奢侈、盲目, 情感空虚、偏执, 只知索取, 不懂感恩。此外, 受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节奏快等影响, 学生的感恩意识逐渐淡化, 导致了学生德智发展的不均衡、不同步。

2. 感恩教育与德育教育建设的思考

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种方式、一种手段, 通过激发、培养学生内心友爱、友善的情感, 陶冶学生的情操, 使学生成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同时, 通过感恩教育, 一方面, 使学生心怀感激, 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大自然等, 使学生在感恩中学会爱生命、爱生活、爱社会、爱他人, 通过爱的表达与传递, 提升社会总体道德水平。另一方面, 使学生心存善念, 善是高尚道德品质的根源, 通过感恩教育, 使学生懂情、有情、有爱, 以高尚的道德标准来影响自己、约束自己, 实现自身品德的提高并有所增益。总之, 感恩教育是广义的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德育教育的一种感恩教育, 是德育教育建设的基本切入点, 通过感恩教育积极意义的发挥, 提高学生对道德的认知能力, 为学校德育教育打开方便之门, 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二感恩教育促进德育教育建设的有效实施

感恩教育对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是多方面的, 其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有其灵活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感恩教育就是促进德育教育建设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通过感恩情感的培养, 引导学生对情感行为进行思考, 在思考过程中树立优秀的品质、道德观念, 接受德育教育传递的道德情怀。首先, 通过作文写作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通过写作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感, 让学生体会爱、理解爱, 进而心存感激, 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使学生拥有善解人意、孝顺乖巧的良好品德。其次, 通过诗歌诵读、讲感恩故事等实施感恩教育, 以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建设。培养学生尊师爱友、孝顺仁爱之心。以丰富多彩的感恩故事, 打开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中华的感恩美德, 成长为一个德行高尚的人才。再次, 在教学活动中渗入感恩教育, 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善、美等情感。以感恩之心体会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高尚道德, 从而受到熏陶、教育。此外, 还可将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阅读, 让学生从中体会感恩之情, 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

感恩教育的过程和感恩心理的形成都对德育教育建设有积极的意义。首先, 感恩教育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一种手段, 学生通过感恩教育体会, 提高自身的素养, 培养了其良好的道德习惯。例如, 学生感恩父母、感恩长辈, 就会形成对其的爱护心理, 在遇到与长辈年龄相近的人遇到困难时, 学生的爱心就自然地发挥出来, 会主动地伸出援手对其进行帮助,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其次, 通过感恩教育, 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优化了学生的内心情愫, 使学生体会到真挚的、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 从而形成了一种广泛的、淳朴的道德观念, 促进了道德教育的实施。总之, 感恩情怀的培养, 使学生的道德教育水到渠成, 加深了学生对高尚道德的体会和理解, 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有利于中学德育教育的开展。同时, 感恩教育又是德育教育建设的重要手段, 通过感恩教育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思想认识, 有利于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化、品质的继承和发扬, 促进学生良好情操及完美的人格形成。

三结束语

德育教育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在中学开展感恩教育, 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建设意义重大。通过感恩教育, 优化中学德育教育环境, 有效地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 增进学生品质中的真、善、美, 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为建设祖国的最终目标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姜庆.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J].西藏科技, 2013 (9) :49~50

[2]黎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3 (23) :89

[3]朱莺.知恩图报教育之本——上海市进才中学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2 (1) :14~17

篇4:中学生感恩教育之思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 课程改革

历史课程教学是中小学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很多学生和家长眼里,历史属于副课,原因在与升学考试等考试中并没有历史课程,但是从整个学生的均衡发展来看,历史属于基础教育阶段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可以更好的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进展,各个地区的历史文明和农业和工业发展史都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过去,并展现未来,所以历史一直受到中小学生的喜爱,但是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手段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老师课程学习中往往把考试通过作为自己唯一的学习目的,这样在学习中就容易偏离我们历史课程设置和学习的初衷,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把一些历史事件年份和相关任务及事件名称就和背课文一样进行死记硬背,当你问起学生在哪一年发生的什么事件中有什么人物等情况时,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很流利的把这些问题回答上来,但是当我们问到这个事件的具体内容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会很茫然,从这个问题上,我们所反映出来的时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一味的强调学生的教学成果和成绩考核,把一些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和常常出现的考试重点作为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而忽视了在这个历史事件学习中,我们应该告诉学生事件的背景,時间的起因,事件的过程和事件的结果,这些本应该是通过我们的教学手段活生生的展现在孩子面前的东西在我们很多教师的教学中却没有了。

(2)背诵成为目前历史课程学习唯一的手段,这是普遍存在于历史课程学习中的。学生在学习中好像也适应了背诵,对于历史课程学习也积极的采用背诵的办法来解决,因为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也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对于教师而言,也在通过各种办法和手段来帮助孩子在考试中能够顺利过关。这种学习手段让学生很容易在心里和意识上认为历史课程学习就等同于背诵,这样,学生在整个历史课程学习中都会失去原本的学习快乐和兴趣,完全的被各种年月日、数字和人物名称所劳累。

笔者认为在历史课程学习中,我们应该积极的帮助学生对于每一个时期发生的主要事件和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都寻找到相应的背景因素,并对历史任务和历史事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学习和联系,只有这样我们学习完历史课本之后,才能对曾经发生的事情有一个生动的、鲜明的认识。对于历史课程学习而言,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和看电影一样,给学生对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事情进行相应的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理顺事件,然后把这些死板的用文字表述的内容串联起来,用各种图片和影音资料展现给大家,这样孩子在学习中,更多的时候他们会把注意力放在历史事件的了解中,通过了解,在学生的脑海中自然会对每一个事件进行整理和归纳,这就和学生在对自己小时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进行回忆和记录一样,通过这样的措施,让学生对每一个事件的周边事件都能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学生对于历史中的人物不单纯停留在文字表面上了,而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种认识对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一方面,我们在历史课程的教学和考试中,笔者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我们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次了解和把握,对后面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革的一个基础,所以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还应该体现在考试手段和考试内容上,我们在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更多的时候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些外出学习历史和了解历史的机会,让孩子在每一次历史学习中,能够体会到当时的状况,并对每一次心得学习进行发自内心的归纳和总结,笔者认为这比单纯的要求学生记住某一个数字和某一个地方要好的多,也容易在学生今后的学习中留下比较深刻的记忆,否则,对于部分孩子而言,可能在学习中,就是简单的通过了一次考试,取得了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成绩,仅此而已,这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对于历史课程的要求。

综上所述,中学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一方面需要我们的教师灵活多变的给孩子创造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机会,另外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准确认识历史课程,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课上,学生的历史才能真正的学好。

参考文献:

[1]郭玲.新课改视野中的教学观[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桂文通.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关注的过程[J].中学数学.2002年12期.

[3]王宝栋.利用图书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报告[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3.

[4]殷赪宇.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变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年10期.

[5]李建.对学校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7期.

[6]徐忠明.用弹性预设促进教学生成[J].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09期.

[7]陈木兰.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评价的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03期.

[8]刘运芳.新课程环境下的中小学教师心理现状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赵玉生.试析新课程改革的人文主义价值趋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

[10]赵静.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教育[J].学科教育.2002年08期.

作者简介:

篇5:中学生感恩教育之思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 课程改革

【摘要】历史课程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体系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是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和人类发展的一扇窗户,对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改革受到众多历史任课教师和专家学者的认同,笔者在这里就历史任课当中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历史课程教学是中小学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很多学生和家长眼里,历史属于副课,原因在与升学考试等考试中并没有历史课程,但是从整个学生的均衡发展来看,历史属于基础教育阶段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可以更好的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进展,各个地区的历史文明和农业和工业发展史都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过去,并展现未来,所以历史一直受到中小学生的喜爱,但是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手段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老师课程学习中往往把考试通过作为自己唯一的学习目的,这样在学习中就容易偏离我们历史课程设置和学习的初衷,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把一些历史事件年份和相关任务及事件名称就和背课文一样进行死记硬背

当你问起学生在哪一年发生的什么事件中有什么人物等情况时,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很流利的把这些问题回答上来,但是当我们问到这个事件的具体内容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会很茫然,从这个问题上,我们所反映出来的时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一味的强调学生的教学成果和成绩考核,把一些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和常常出现的考试重点作为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而忽视了在这个历史事件学习中,我们应该告诉学生事件的背景,时间的起因,事件的过程和事件的.结果,这些本应该是通过我们的教学手段活生生的展现在孩子面前的东西在我们很多教师的教学中却没有了。

(2)背诵成为目前历史课程学习唯一的手段,这是普遍存在于历史课程学习中的。

学生在学习中好像也适应了背诵,对于历史课程学习也积极的采用背诵的办法来解决,因为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也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对于教师而言,也在通过各种办法和手段来帮助孩子在考试中能够顺利过关。这种学习手段让学生很容易在心里和意识上认为历史课程学习就等同于背诵,这样,学生在整个历史课程学习中都会失去原本的学习快乐和兴趣,完全的被各种年月日、数字和人物名称所劳累。 笔者认为在历史课程学习中,我们应该积极的帮助学生对于每一个时期发生的主要事件和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都寻找到相应的背景因素,并对历史任务和历史事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学习和联系,只有这样我们学习完历史课本之后,才能对曾经发生的事情有一个生动的、鲜明的认识。对于历史课程学习而言,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和看电影一样,给学生对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事情进行相应的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理顺事件,然后把这些死板的用文字表述的内容串联起来,用各种图片和影音资料展现给大家,这样孩子在学习中,更多的时候他们会把注意力放在历史事件的了解中,通过了解,在学生的脑海中自然会对每一个事件进行整理和归纳,这就和学生在对自己小时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进行回忆和记录一样,通过这样的措施,让学生对每一个事件的周边事件都能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学生对于历史中的人物不单纯停留在文字表面上了,而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种认识对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一方面,我们在历史课程的教学和考试中,笔者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我们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次了解和把握,对后面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革的一个基础,所以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还应该体现在考试手段和考试内容上,我们在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更多的时候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些外出学习历史和了解历史的机会,让孩子在每一次历史学习中,能够体会到当时的状况,并对每一次心得学习进行发自内心的归纳和总结,笔者认为这比单纯的要求学生记住某一个数字和某一个地方要好的多,也容易在学生今后的学习中留下比较深刻的记忆,否则,对于部分孩子而言,可能在学习中,就是简单的通过了一次考试,取得了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成绩,仅此而已,这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对于历史课程的要求。

综上所述,中学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一方面需要我们的教师灵活多变的给孩子创造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机会,另外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准确认识历史课程,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课上,学生的历史才能真正的学好。

参考文献:

[1]郭玲。新课改视野中的教学观[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03期。

[2]桂文通。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关注的过程[J]。中学数学。12期。

[3]王宝栋。利用图书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报告[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4]殷W宇。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变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期。

[5]李建。对学校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期。

[6]徐忠明。用弹性预设促进教学生成[J]。教育科学论坛。年09期。

[7]陈木兰。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评价的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03期。

[8]刘运芳。新课程环境下的中小学教师心理现状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赵玉生。试析新课程改革的人文主义价值趋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

篇6: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之思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经济和社会越来越呼唤着科技的大发展,呼唤着教育的大发展,更呼唤着人才的大发展。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教育能否培养和造就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大批创新人才。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青少年是人才的储备力量,是发展的助推之星,更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他们对科学技术掌握的程度往往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创新力、一个社会的发展力和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为此,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加强科普教育工作,增强科普意识,培养一代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优秀青少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性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革命,青少年要适应这一新经济时代,就必须从小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知识,具有在未知道路上勇敢探索的潜力和能力,而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一个激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培育起来的。青少年科普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实践告诉我们科普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是青少年获得自主性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

1.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是推进精神文明的重要举措

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青少年需要科学普及,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普及,尤其是面对现代社会上一些反科学、伪科学、封建迷信的现象,那些同知识经济时代相背的社会暗流,时常毒害我们青少年的思想,更需要我们树立科学的唯物论并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以保障社会稳定,净化青少年的思想。所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对于增强青少年学习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我们必须足够重视青少年学生的科普教育。

2.青少年科普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普及科学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已成为丰富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的主阵地,而一些腐朽的、没落的、低级

趣味的东西也不断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开展科普教育不仅能根据青少年不同成长期的特点普及科学知识,加强青少年文化建设,活跃青少年精神生活,帮助青少年自觉抵制各种消极思想侵蚀,而且能通过科普教育的各种方法和模式,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观察事物、了解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之受科学精神的熏陶,形成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就是要引导和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为此,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就必须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创新的思路,并不断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

1.深化特色活动,提高青少年科普活动的水平

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因该遵循“兴趣第一”的原则。要将科普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青少年的科普变成一种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美国著名天文学家、被称为“新世纪最知名的科普作家和教育家”的卡尔•萨根曾说,我对科学的兴趣是通过读科学和科幻的书和杂志而保持下来的。无疑,科普读物是科学传播方式之一。但目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只靠科普读物远不能解决目前青少年科普的需求,我们必须通过聚焦在某些或某个科学技术领域,如“地震馆”、“海洋馆”、“未来馆”“微生物基因馆”或“人与自然”等特色展馆,利用高科技的实物演示及互动性强的项目,能让青少年乐于参予其中,并能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科普教育活动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通过活动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视野,夯实科学知识技能基础,确立正确的责任感、价值观、合作观等科学道德观念。

2.整合科普资源,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科普活动

通过开展形式新颖、健康向上、贴近青少年生活、内容丰富的课外科普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在参与活动中受到科学的熏陶,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为技术创新培养后继人才。

(1)充分发挥各教育基地的功能,抓好爱国主义以及科普知识和法制教育。各教育基地结合工作实际营造好有利于青少年学习和活动的场所。

(2)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普兴趣班、科普讲座、科技实践等活动,组织学生读科普书活动,开展科普征文比赛。要寓科普教育于各项活动中,让青少年在活动中增长科学知识,如积极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开展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组织专家、学者、科普讲师团深入学校,为广大青少年创造一个接触科学家的机会,家长从中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懂得一些与孩子沟通及教育的方法。

(3)节假日是青少年进行科普的良好载体,节日活动不能是做秀,更不是“表演”,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全体师生人人参与,每个学生至少参与一项科技活动。

(4)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教育和创新方法的传播,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新的认知思维,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的兴趣和热情。通过举办创新大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科幻画创作、科技创意等实践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

三、拓宽青少年科普教育领域

加强科学知识和高新技术的普及。要向青少年大力普及自然科学基本常识,包括宇宙起源、地球形成、生命起源和人类进化的有关知识,科学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和相关人文知识等,帮助中小学生拓宽视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普及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以及环境知识和人口知识,帮助青少年强化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普及现代高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知识,宣传当代科学技术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关键作用。

1.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实践——创新——发展

青少年绿色科普教育的拓展,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实践——创新——发展,让学生在学习有关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掌握一些有关环境科学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积极参与评价和解决环境问题,形成保护大自然、保护生存和生活环境的自觉行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崇高的环境道德、科学精神和文明素养的新一代接班人。

2.加强社会协作,创建一个崭新的教育构架

篇7:中学计算机课之思考

如今,我们已经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标志,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指导下,严格执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力争做到即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又符合我校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

在计算机教学中,个性品质的培养是计算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的教学目的中指出:“培养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它是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和素养方面的体现,也是中学德育教育的内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习惯。”中小学时期是最适宜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我们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特别在上机实验中,应抓住这个黄金季节,努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

所谓习惯,实际上是指由重复和练习巩固下来并完全变为某种动作的需要。良好习惯的形成,无非就是引导学生对品质、能力、方法的长期实践和应用,使它们形成比较稳固的学习行为。

习惯的形成仅与环境和教育有关。习惯与智力不同,它与遗传无关,是后天环境和教育培养形成的一种活动倾向,这就给我们上机实践提出了培养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的要求。

良好的习惯形成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关键在于思想重视,教师的指导,培养方法得当。

1、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变为自觉的行动,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靠自己坚强的意志、严格的要求和努力实践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在循循善诱、晓之以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坚强的意志去努力实践。

2、教师在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中,应有良好的习惯。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应做出榜样,让学生模仿,在模仿训练中形成良好的习惯,然后通过启发自学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自我教育中发展良好的习惯。

3、常规与有意识训练相结合。良好的习惯可以通过简单的重复养成也可以靠有意识训练来培养。在上机练习中,把培养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良好的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牲,根据需要,结合可能,有的放矢,具体明确。

同时根据习惯形成的特点,既要注意从早抓起,防微杜渐,高度警惕任何不良习惯的滋长,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又要注意从点滴抓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坚持到底。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起到协调人们在活动中的行为,促进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人们的活动效率等积极作用。任何个人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成员,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为了生活和劳动,一个人必然要同其它人发生这样和那样的关系。另外,一项工作和工程单靠个人的能力是难以完成的,必须把一部分人组织起来,按照分工招待各自承担的任务。这就强调了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此外,与人协作精神产生的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有益于学生装的身心健康。

计算机科学技术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可会使人们沉迷于计算机中,对中小学生来说,很可能会从“书虫”变为“网虫”,或迷恋于计算机游戏而缺乏同学之间的交往,或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心理障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培养,在社会化进程加速的住处时代,以新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人际关系,对待人与计算机的关系。

由于计算机课程不是高考科目,学生对计算机课认识不够,使计算机课程在中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难以保证,由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受数、理、化等其它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大多采用讲解式和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太适合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还不太成熟,管理体系也不太健全,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计算机教学研究体制,没有形成教学研究的风气,大部分计算机教师与外界联系较少。现在,我们中学计算机课程的研究层次较低,研究的焦点往往局限于计算机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至于教材、教法、评估考试等环节,其研究基本是空白。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力求提出明确的教学目的,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符合计算机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适合中学生的课程教材体系。

另外,在计算机教学中不必一概排斥游戏,因为第一、学生可以通过玩游戏激发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并积极主动地从中学到一般软件包使用、安装、复制、压缩等方法;第二,一些编的好的游戏尤其是益智能游戏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游戏本身就是由程序组成,其中体现了许多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开扩学生思路,自己动手编者按一些简单的游戏,提高编程能力。学生对感趣的事可以极大地调动调动积极性,热情地投入学习思考,这也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当然,要注意提醒和监督学生不要沉溺于游戏,以到影响正常的学习。另外,学习用的游戏软件应由教师提供,对学生自己拷贝的游戏要事先检

查有无病毒,思想感情是否健康,设计是否适合本年龄段的学生及本校机器,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和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等。

篇8:对大学生感恩现状之思考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的调查

(一) 调查引言

在新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 贫寒学子毕业后诈骗资助者千万, 上演了一场新版“农夫与蛇”的故事, 这让笔者想起之前网上所报著名歌手丛飞一生助人, 生命垂危之际探望者却寥寥无几, 如此冷血无情之事发生在这些所谓的国家栋梁身上, 真让人无比寒心!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笔者以南京某高校为例, 结合笔者自编问卷并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本科学生共150名, 有效被测试者145名, 以他们的感恩意识为调查中心进行了系统的问卷调查, 希望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以寻求增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途径。

(二) 问卷分析

问卷总共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年级、性别、专业、家庭状况、学习成绩等;第二部分包括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 以统一标准整体评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现状。

分析表1可知, 51.72%的大学生会打电话回家报平安, 6.90%的大学生不知道父母双方的生日, 17.24%的大学生没想过计算自己的花销, 10.34%的大学生从不帮忙做家务, 3.45%的大学生从未考虑过报答父母。这些比例表明, 只有少部分大学生不懂体谅父母, 大部分学生能够感恩父母并从内心希望报答父母。

分析表2可知, 68.97%的大学生会视情况而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65.52%在接受他人帮助后会再去帮助他人, 68.97%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在大一开设感恩课程, 58.62%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 58.62%的大学生说不清报效祖国对于自己的意义。总体而言, 大学生是理性的, 他们会视情况而帮助他人并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回报他人的帮助, 但是他们说不清报效祖国对自己的意义, 这是高校工作者应该深思的一件事。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表现

孔子曾说过:“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说的是如果一个人接受父母养育却不知感恩, 那跟养狗养马没什么区别。然而, 不少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脱离家长的管教, 如同脱缰野马自由散漫, 逃课、上网、奢侈消费、视父母如取款机, 对父母、老师等毫无感恩之心,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 无视感恩

有些大学生体会不到父母挣钱的辛劳, 他们追求时尚, 崇尚消费, “重物质享受, 轻精神追求”。[1]他们将父母视为取款机, 为了能从父母那里取得金钱而不惜使出浑身解术。回到家后, 他们常常以学习为名而逃避家务, 将自己伪装成勤奋好学的样子。实际上, 他们在学校里常常成群逃课, 在宿舍上网或者逛街购物, 只有老师点名或者划重点时才迫不得已去上课, 学习成绩60分万岁, 甚至为了追求及格而作弊;即便是人在课堂, 也是心在手机上, 有的甚至随便进出课堂, 不懂尊重老师, 而是热衷于对老师穿着谈吐品头论足。所以他们在择业时往往只考虑个人利益, 工作中视同事为工具, 对他人的帮助不会感谢。有些接受社会捐助的学生竟然说,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有所图的, 我的工资不高, 不能够帮助别人。”

(二) 不会感恩

更多的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却不知如何表达。他们明白父母的艰辛, 也知晓大学生活来之不易, 所以他们的感恩方式局限于取得好成绩回报父母。其实, 适当的言语关怀、力所能及的家务分担有时候比空虚的分数更让父母感动,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 仅有51.72%的学生会打电话回家报平安。同时, 由于和老师的接触往往只有上课45分钟, 且大部分大学都是一个专业集中上课, 即便内心想对老师表达感恩之情, 也会因为害羞、家境贫困或者其他原因而未能实现。而那些接受社会资助的贫困学生往往因为缺乏与社会机构的联系渠道也无法感恩, 他们更倾向于将感恩之情藏于内心, 希望通过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三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原因透析

研究表明, 人的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在早期发展中对自己父母或养护人的价值标准加以内化;第二个阶段是人在扩展了公共生活中由于不断做出同情共享的反应而掌握价值标准;第三个阶段是人能够主动判断、选择价值标准并加以持守。[2]可以得出, 家庭是学生初识感恩的摇篮, 学校是学生在血缘关系外进一步了解感恩的奠基石, 而社会则是检验学生感恩意识的“试金炉”。令人难过的是, 有些大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助学岗位挑三拣四, 有些人视国家助学金为理所当然, 甚至有些人毕业工作了迟迟未还助学贷款。这种文化水平与道德水平不一致的现象折射出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淡薄, 而其中的原因包括如下。

(一) 家庭教育的缺失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对读书的盲目崇拜促使很多家庭对文化教育顶礼膜拜, 将读书视为孩子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同时, 父母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 即便是家庭条件再困难也会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 这就使得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忽略了父母的艰辛并习惯于“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另一方面, “四二一”的家庭模式使得很多父母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精神教育, 以为物质满足可以填补一切, 也灌输给了孩子“金钱是万能的”的思想, 一切唯物质论。综上, 种种原因综合起来造成了家长对道德教育不屑一顾, 更妄论感恩教育!长此以往, 孩子道德观必然会扭曲。卢梭曾说过:“当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习惯, 便使人几乎感觉不到乐趣。”[3]事实胜于雄辩, 这在湖南台播放的《变形计》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那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由于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而沦落为问题少年, 却往往因为农村人的丝丝温暖而得以重生。所谓“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想要让孩子真正长大成人, 让孩子从小在家庭教育中对感恩耳濡目染是至关重要的。

(二) 学校“唯分数论”

《舌尖上的中国2》提到了中国著名的“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 家长和孩子围绕着高考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一直以来, 虽然不少学校提倡全面发展, 但在大部分家长和老师心里学习成绩仍然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这种思维也影响了孩子, 狭隘的学习观使得孩子觉得考入大学就是对家长和老师最好的回报。步入大学后, 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大部分学生专注于专业成绩和论文发表数量, 而脱离家长和老师高压管制的新氛围也导致更多学生荒芜学业, 虚度四年大学时光。所以就学校这块而言, 其在学生的感恩教育中作用甚微, 这绝对是与真正的教育宗旨背道而驰的。

(三) 社会功利性太重

郭美美案件甚嚣尘上, 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本应该有着积极向上的美好生活, 却因为对拜金主义的盲目崇拜而忽略对现有生活的感恩而即将面临牢狱之灾。事实上, 在这背后, 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郭美美”呢?目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也暗藏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与压力, 大部分大学生既没有社会经验又没有人脉关系, 忙于奔波的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在社会中立足, 沉迷于勾心斗角的他们往往会牺牲看似分文不值的感恩意识;同时, 网络等媒介鱼龙混杂, 色情、暴力文化, 低俗娱乐新闻一次次刷新着大学生的感恩底线, 在这样一个大染缸里他们极容易迷失自我。事实上, 社会并不是靠他们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构建起来的, 因为专业知识仅仅是工具, 真正能够帮助他们立足社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自然包括感恩意识, 马克思曾说:“恩情是连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纽带。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 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4]当然, 这并不是说感恩是万能的, 但“各人自扫门前雪, 莫管他家瓦上霜”绝对是无法为社会容忍的。

四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对策

《资治通鉴》里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德胜才谓之君子, 才胜德谓之小人。”目前而言, 不论是家庭、学校、社会, 还是学生自己都更多关注“才”的培养, 而忽视了“德”的重要性, 造成了社会道德水平普遍低下的局面。另一方面, 我们也看到了诸如“刘霆背母上学”的报道, 在刘霆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事却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由此可见, 社会群体对“德”的期望值依然很高, 尤其是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因此, 笔者认为需要通过如下几个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以提高他们“德”的水平。

(一) 建立感恩意识传播载体

大学生自我意识强、思维活跃, 他们排斥传统枯燥的理论说教, 更喜欢新鲜活跃的教育方式, 他们更喜欢的是实践而非说教, 因此, 我们需要建立感恩意识传播载体, 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认识。一是可以在每年寄送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附上暑期感恩实践表, 要求新生在高考后的暑假里做些感恩的事, 诸如帮父母做家务、感恩高中老师等;二是在新生开学的《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上增加感恩内容的宣传, 专门开辟一节课以播放诸如“感动中国”的视频, 并请同学们互相推荐一名懂得感恩的同学, 讲述他或她的感恩事迹;三是在校学生专栏的网站上刊登那些懂得感恩的学生的事迹、主办以“感恩”为主题的论文比赛、演讲比赛, 邀请感恩代表到学校举行讲座, 开通“微博”“人人”等宣传渠道等[5];四是开辟为期一周的感恩实践课, 要求学生计算这一周的花销、参加校园清洁服务、到社区或景区服务等。

(二) 改进感恩意识教育方式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大学老师是学生即将踏入社会的引路人, 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 也许有的学生会对老师的课不感兴趣, 却会因为老师的一两句话而终生受益。一方面, 学校要加强老师的师德建设, 鼓励老师除了教授专业课外也要与学生多交流, 这对于辅导员而言更是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 在学校组织的第二课堂、暑期“三下乡”、社区服务等活动中, 老师也要以身作则, 带领学生身体力行, 用实践行动灌输给学生服务他人的感恩意识。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将感恩意识化被动为主动, 体现在日常点滴生活中。

(三) 贯彻感恩教育评价体系

大学在学生的人生之路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它既是从家长手中接过学生的接力棒, 又是负责将学生送往社会的奠基石。南京某大学曾出现过著名的“陪读村”, 这是大学在学生感恩意识培养中失败的表现。笔者认为, 大学应该除了成绩单外, 还要建立一个感恩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将最终作为表格附随在大学生档案里, 它不仅包括大学生在大学生活里所做的所有感恩事迹, 也包括家长、学校、社会和其他学生对他或她的感恩评价。这个体系也有一定的分数, 对于没有达到分数的学生要求他们自己写一份检讨信附随在档案里, 让他们终身铭记。

参考文献

[1]辛如彬.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浅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0 (1) .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3]卢梭.忏悔录[M].马振骋,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上一篇:教育资助申请书范文下一篇:关于开展2011年红盾护农行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