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的名言

2024-06-24

尊师重教的名言(精选6篇)

篇1:尊师重教的名言

1、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4、兴学之本,惟有师范。——张謇

5、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昆体良

6、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7、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8、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叶圣陶

9、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杜威

10、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

11、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

12、书本也是好老师,活用才能成功。——陈安之

13、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

14、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佚名

1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16、没有比人生更难的艺术,因为其他的艺术和学问,到处都可以找到老师。——塞涅卡

17、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18、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罗素

19、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陶行知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2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23、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24、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25、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26、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巴特尔

27、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

28、没有比人生更艰难的艺术了,因为其他的艺术或学问,到处都有教师。——塞涅卡

2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30、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3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佚名

32、假定美德既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苏格拉底

33、愚蠢的行动,能使人陷于贫困;投合时机的行动,却能令人致富。——克拉克

34、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赫尔巴特

35、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36、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

3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篇2:尊师重教的名言

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3、书本也是好老师,活用才能成功。——陈安之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5、没有比人生更难的艺术,因为其他的艺术和学问,到处都可以找到老师。——塞涅卡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7、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8、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叶圣陶

9、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10、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11、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

12、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

13、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14、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卢梭

15、师以质疑,友以析疑。——李惺

1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17、愚蠢的行动,能使人陷于贫困;投合时机的行动,却能令人致富。——克拉克

18、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19、谁若是有一刹那的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幸运在这一刹那间对他伸出来的香饵。——大仲马

20、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1、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罗素

2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2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25、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爱默生

26、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巴特尔

27、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28、斯文有传,学者有师。——苏轼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0、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

31、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杜威

32、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3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34、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35、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3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佚名

3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38、兴学之本,惟有师范。——张謇

39、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

40、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

41、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康有为

42、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篇3:尊师的历史与尊师的逻辑

一、从“师”的起源形成理性的尊师逻辑

在历史上, 一开始可能根本没有专门的老师。从文字演变的过程可以看到“师”字最初表示“众人”, 《说文》卷六:“师, 二千五百人为师。”《尔雅·释诂》:“师, 众也。”《释言》:“师, 人也。郭注, 谓人众也。”而后意味着“模范”, 《玉篇》:“师, 范也。敎人以道者之称也。”这似乎就是“老师”的原型了, “模范”逐渐变成了“老师”。比如《韩诗外传》认为“知如源泉, 行可以为表仪者, 人师也。”再后来也表示一种“官职”。总之, “师”在早期都表示对社会有实际领导力的人。尊重老师即是尊重社会中的“模范”, 向模范学习。

从以上对于老师认识的发展过程中所看到的尊师逻辑是理性的逻辑, 即通过对老师地位 (“学”和“行”的“模范”) 的理性认识得到尊师的理由。对此, 到战国末年的荀子, 开始有了成体系的论述。《荀子·性恶》:“有师法之化, 礼义之道, 然后出於辞让, 合於文理, 而归於治。”“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 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所以荀子认为师生之间必须讲严格的继承, 这是尊师的本根之道。”《荀子·大略》:“言而不称师谓之畔, 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 明君不内, 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

比荀子稍晚一些的《吕氏春秋》中有关学派则专门写了一节“尊师”。《吕氏春秋》这一节的作者与荀子的看法几乎一样, 只是换了些词语。《吕氏春秋·孟夏纪》:“圣人生於疾学。”“君子之学也, 说义必称师以论道, 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 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 命之曰叛。背叛之人, 贤主弗内之於朝, 君子不与交友。”

根据以上论述, 从理性的尊师逻辑来说, 老师教会学生知识, 促进一个人的成长, 固而从整体上会为全社会带来好处。

二、教师地位的演变中形成依附于官职的尊师逻辑

师生关系既不是亲情关系, 又不是职位关系。不属于儒家所讲的“无伦”。于是尊师的逻辑面临一个选择, 是把师生关系单独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形成尊师的精神呢, 还是使尊师依附于尊重长官或者父母之类的其他社会关系呢?

在社会失序的战国中, 儒家后学对尊师的认识可以分为几种派别, 其中一种认为老师应该有像国家官吏一样的位置, 而另外一种则坚持认为老师的地位不能和国家官吏一样, 应该有属于老师本身的位置, 两者都是为了使老师得到尊重, 但是出发点不同。有研究认为“师”字在出现“模范”的意思之前就有了“官长”的意思了。[1]其实表示“师”有“官职”意思的文献绝大多数都和战国乃至更晚一些时候有关系。

在理论上, 前一种说法逐渐让位于后一种。《国语·晋语》“民生于三, 事之如一。父生之, 师教之, 君食之。”在实际情景中则是前者成为事实。一开始, “老师”被尊称为“先生”。后来, 秦朝统一之前后出现了博士制度, 汉朝以后“博士”成了“学官”。《后汉书·百官志》:“博士十四人, 比六百石。”官秩不算很高, 但是却有机会经常与高级官员一起参与国家政治活动, 因此升迁的机会在所有的官员中是最大的[2]这种事情在当时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既然有了师生关系, 那么学生就要对老师有足够的尊敬, 其中表现之一就是要负责老师的各种事情。老师的地位甚至比家长还高。明末的阎若璩所说:“明之士夫积习, 师弟重于父子;得罪于父母者有之, 得罪于座主者未之有也。门户重于师弟;以师之门户为门户者固多, 不以师之门户为门户者亦不少也。”[3]

老师的位置在家长之上, 这在战国意味着违背以“亲情”为基础的周礼, 学生们之所以敢于这样做, 也离不开孔子的个人魅力。

四、孔子开创的尊重人格的尊师逻辑

师生关系其实很复杂的, 许多老师以其人格魅力受到学生尊重。这种尊师的逻辑, 始于孔子。孟子很崇拜孔子, 在跟诸侯君主们讲他的大道理时说, “上”与“下”之间的关系能达到孔子和学生之间那种“心悦诚服”就好了。《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 非心服也, 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 中心悦而诚服也, 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孔子用一生的实践诠释了“什么样的人格才算是老师应有的人格”这一问题, 为后世的教育者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比如孔子拥有广博的知识, 在教育过程中对子弟们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个人感情, 对弟子教育能够抓住时机等等都可以获得弟子对老师的尊重。这些内容单在《论语》中已经有大量的体现了, 其他各种文献中也很多。

另外一方面, 孔子师生之间“心悦诚服”的关系也离不开孔子本人对老师尊重的言传身教。晚年的孔子在路过接待“师冕”, 这是一位很有学识的长者, 但是是一位盲人。

《论语·卫灵公》:“师冕见。及阶, 子曰:‘阶也。’即席, 子曰:‘席也。’皆座, 子告之曰:‘某在斯, 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在师冕走到每一处关键地方的时候, 孔子都会告诉他到什么地方了, 以免师冕失礼, 坐下后孔子向师冕逐个介绍各位学生的位置, 好让师冕像常人一样答礼。

总之, 孔子深知尊师的道理未必全能讲得明白, 孔子也没有为后世留下多少“尊师”或者关于老师的理论, 但是其丰富的实践则永远照耀者后世的教育者。

五、仪式化和规则化的尊师逻辑

战国时期, 儒家后学们变通“周礼”, 把尊重老师也变成了“礼”的一项。这些内容的一部分保存在儒家文献中流传至今。比如《礼记·曲礼上》中记载的一部分:

“从于先生, 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 趋而进, 正立拱手。”“先生书策琴瑟在前, 坐而迁之, 戒勿越。虚坐尽后, 食坐尽前。”“侍坐于先生, 先生问焉, 终则对。请业则起, 请益则起。父召无诺, 先生召无诺, 唯而起。”

对于后世来说这些尊师的具体内容是宝贵的财富。因为只有这些才能足够清楚地向世人展现中国尊师的传统。这种仪式化、规则化的尊师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其中的内容可能会故作神秘, 甚至把学生变成了服侍老师的下人。到了战国中后期, 儒家对学生尊重老师的礼仪要求变成了稷下学宫中的《弟子职》 (保存在《管子》中) 。《弟子职》的有些记载与儒家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相似。可以作为明显证明的一句是《弟子职》:“执箕膺揲, 厥中有帚。”这句话来自《礼记·曲礼上》:“凡为长者粪之礼, 必加帚於箕上, 如是得两手奉箕, 恭也。谓初执而往时也。”但是《弟子职》除了诸如“师出皆起”这样的内容之外, 大部分都是规定学生如何伺候老师吃饭睡觉的事情了。

魏晋以后, 师道逐渐沦丧, 陈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在写苏绰的事情时提到:“汉代学校制度废驰, 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 学术中心移于家族。”[4]其实陈先生应该注意到, 宗教寺观中的教育仍旧部分继承了先秦尊师的礼仪。道教初期的传道者被称为“天师”。《太平经》中弟子对“天师”简直毕恭毕敬。佛教更是有过之无不及。在师道颓废的唐代, 不尊重老师的风气也影响到了佛教寺庙, 律宗的佛教理论家对此最看不惯, 于是道宣和尚写了一本《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 其中包含了“事师法”共计五十一条, 部分内容如下:

“一、常瞻师颜色, 勿令失意。二、凡至师所, 当具威仪。三、在师前不得与同类人相礼。四、在师前不得受人礼拜。五、向师前问讯, 当豫合掌曲躬。六、共师语不得争胜。七、常须软语。八、师语未了不得语。九、凡欲作事, 要须咨白。十、师所教诲, 常须随顺, 不得违逆。十一、凡得教训、当设礼谢。十二、若被呵骂, 当须自责, 软语忏谢。十三、被师呵责, 不得起瞋嫌心。”[5]

这些内容在今天看对学生要求过于苛责了, 在当时则非常清晰地显示了对于衰败的尊师之风重新振起的希望。具体的“礼”在秦汉以后恐怕有废除和改变的, 但是对后世产生了很久远的影响, 宋朝以后逐渐出现的一些类似于学生行为准则 (比如朱熹的《小学》等) 的文献的思路大都出于此。

六、功利化的尊师逻辑与师道沦丧

总是有人说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实中国文化不是古来一成不变的, 所以这不能一概而论, 在中国古代社会师道沦丧至比今天还严重的时候有的是。尊重老师不管是出于教师的个人魅力, 还是出于对更好地学习知识、社会规范的理性思考, 哪怕是出于宗教的神秘, 对于尊师之道来说都不会带来严重的恶果。唯独当尊重老师变成了功利性的逻辑, 一个学生尊重老师越来越是出于尊重老师背后的“好处”了, 尊师之道早晚会消亡。

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秦汉以后, 博士一转成为国家官员兼老师, 做博士有好处, 做博士的弟子也有好处。于是出现父、子, 师、徒代代相传, 控制有限的博士名额。《后汉书儒林传》:“欧阳歙字正思, 乐安千乘人也。自欧阳生传《伏生尚书》, 至歙八世, 皆为博士。”祖宗八代代代都是博士。在博士考选机制之下, 国家通过控制博士考选进而控制教育, 博士则通过控制让谁接班进而控制附着在博士制度中的利益。教育已经成为附庸中的附庸。

这种情况, 首先破坏的是教育。本来博士的主要责任是教学。《后汉书·百官志》:“掌教弟子。国有疑事, 掌承问对。”即博士有两种职责, 第一种是“掌教弟子”。第二种是“国有疑事, 掌承问对”, 是政治活动[6]乃至太学生“聚为朋曹, 侮老慢贤, 有堕窳败业而利口食者, 有崇饰恶言而肆斗讼者, 有凌傲长上而谇骂有司者”[7]。这些事情韩愈当然清楚的很, 韩愈说“由汉氏已来, 师道日微, 然犹时有授经传业者, 及于今, 则无闻矣。”[8]

汉唐以后的老师受到尊重的情况也不够好, 比如皇帝 (或者太子) 的老师, 在汉唐是坐着讲课的。北宋以后逐渐以站着讲为主, 甚至要跪着讲课了, 宋朝“经筵讲读的一般程序是:入见先赐坐, 饮茶。入阁, 复坐。当讲读, 暂起立。讲读毕, 复坐, 赐汤, 退。”[9]科举时代皇帝的老师是个案, 真正受到学生尊重的老师是“座师”, 对于“座师”, 学生自称“门生”, 所谓的“座师”, 其实就是会试、乡试的主考官、分考官, 谁录取了那个考生, 就算是“座师”了。座师与学生之间在学生考上科举之前没有任何关系, 之后可以形成好的学问继承, 但往往更是当然的纯粹利益关系了。

近代以来, 社会出现了专业化、理性化的转变。马克斯韦伯把一个人的行为服从 (尊重也类似) 分为三大种, 一种是理性的服从, 也叫“法制型支配”, 即“一个人之所以服从, 是由于他服膺依法制定的一些客观的、非个人性的秩序”[10];一种是传统的服从, “支配者个人因据有传统所认可的支配地位而得到他人的服从。”[11]一种是卡理斯玛的服从。“对个人、及他所启示或制定的道德规范或社会秩序之超凡、神圣性、英雄气概或非凡特质的献身和效忠。”[12]社会的近代化即是后两者让位于了第一种。然而尊师这件事显然十分复杂, 在“传统”与“人格”逐渐被忽略, 只以“专业化”为追求的社会背景下, “尊师”虽然也被写进了许多“成文法”中, 比如《中学生守则》之类的“守则”中规定了学生应该“孝敬父母, 尊敬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3条规定“受教育者应履行下列义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尊敬师长。”然而依靠这样的“规则”未必就可以取得好的效果。“尊师”确实应该被重新思考了。

摘要:尊师不是出于人的本性, 其形成既依靠传统习俗和理性观念, 也依靠老师的个人魅力。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 曾经出现过几种尊师的逻辑。第一种, 从“师”的起源形成的以理性的逻辑为基础的尊师逻辑;第二种, 在教师地位的演变中形成依附于官职的尊师逻辑;第三种, 在教师地位的演变中形成依附于亲情的尊师逻辑;第四种, 孔子开创的尊重人格的尊师逻辑;第五种, 仪式化和规则化的尊师逻辑;第六种, 功利化的尊师逻辑, 功利化逻辑对师道沦丧影响最大。以上几种转变中各种尊师的逻辑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今天的教育实践。

关键词:尊师,孔子,历史,逻辑

参考文献

[1]阎步克.士事师论——社会分化与中国古代知识群体的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 1990 (, 03) :24.

[2]赵园.师道与师门——以明清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 2005, (07) .

[3]《潜邱劄记》卷一, 转引自赵园.师道与师门——以明清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 2005 (, 07) .

[4]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商务印书馆, 2011, (12) .

[5]道宣律师援助, 沙门释妙因.集解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集解[M]戒幢佛学研究所2011, (06) .

[6]柳宗元:《柳宗元集》卷19《师友箴》, 北京:中华书局, 1979:531页.陆敏珍, 论韩愈《师说》与中唐师道运动[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1) .

[7]柳宗元:《柳宗元集》卷34《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 北京:中华书局, 1979:868.陆敏珍, 论韩愈《师说与中唐师道运动[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1) .

[8]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卷2《进士策问十二》, 马其昶校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108.陆敏珍, 论韩愈《师说与中唐师道运动[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1) .

[9]陈东.皇权下的师道尊严——中国古代经筵坐讲立讲之争[J].教育学报, 2009, (08) :104.

[10] (德) 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2]: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03) :303.

[11]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2]: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03) .

篇4:尊师重教的名言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肩负着国计民生的重任,于情于理教师都应受到世人的尊敬。“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随着社会发展受到文化、经济、教师待遇等因素影响,教育活动中时有发生师生冲突和家长对教师的控告。物质化的现实社会,人们和教师自身都趋向了功利世俗化,逐渐失落了传统“尊师重教”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重拾“尊师重教”的人文精神是教育对人类终极理想追求,对教育和社会的长足发展具重要意义。

人文精神的释义

从字面理解,人文精神是指人的一种精神。西方对人文精神的理解颇多,主要归落到人文主义Humanism,指一种思想态度,认为人和人的价值是最重要的,是针对个体发展各方面的潜能而言。中国在人文精神上的理解与西方存在差异。《易》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是相对于“天文”即自然而言,是世俗礼法。古代人文精神乃是以礼法规范人及其行为,是社会和谐的一种道德精神,更突出的是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情结的精神。

“尊师重教”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正是肯定教师价值、激励教师自觉承担高度社会责任的内在精神。它对教育乃至整个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精神支持。

传统的“尊师重教”与人文精神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浓厚的“尊师重教”之风。“尊师重教”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各人而言都有积极意义。首先,历代统治者都把教育当成治国之本。《学记》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对于统治者而言,一方面,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化具有规约人的思想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礼记·文王世子》说:“庶子之正于公族者,教之以孝弟…”百姓学的目的是为了做父子,做君臣,守长幼之道。孟子一语道出臣民关系中教育的重要性:“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畏”只是百姓受镇压时不得不保持沉默恭顺的畏惧,这是不情愿的,暂时的,终有一天,条件成熟时,百姓就会翻身抗议。而“爱”则能令百姓心甘情愿的跟随。因此,“善政”者不如“善教”者的更能固国。另一方面,教育还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如孔子的“先富后教”、张载的“先教后富”思想,都认识到“教”是一种人力资源的生产,认识到人的力量对经济的积极作用。统治者要借教育来稳定和发展政权,教育必须通过教师来完成。因此,统治者提倡尊师,实是情理之中。其次,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学而优则仕。百姓受教育是进入社会和拥有一定政治地位的重要途径,与旧贵族分庭抗议,给统治阶层注入新血液,促进社会发展。如颜之推所说:“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教育关系着个人的前途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百姓尊师重教。

无论是孔子“仁者爱人”的师生平等的“尊师观”,还是荀子的“天地君师”提倡天地君三者并列地位的尊师,或者是董仲舒的尊卑上下师生关系。其实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在他们身上的烙印体现。孔子时代,由以前的“学在官府”变成“学在四夷”,久受压迫的社会底层百姓有机会翻身,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要求平等的人权,师生关系在教育中体现为有教无类的平等。荀子处于战国末期,君臣关系是基于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政治要求。董仲舒“独尊儒术”后的“师道尊严”,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师道尊严”的提出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处于西汉时期,刚平息“七国之乱”,人心初定,关键是稳定社会秩序,所以当时的统治者在经济上实行“与民生息”,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自然在教育上也重视不足。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王国趋势愈来愈强。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应运而生,尊师是为了道的推广,为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尊卑关系,以此维护封建秩序。

在古代的中国,由先秦时期较早相敬如宾的师生平等关系,逐渐滑向“师道尊严”的极端。“师道尊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是封建等级社会发展的繁衍物,在特定的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一方面发扬了先秦孔孟“至圣先师”教师的高尚情操,营造了一种教师道德理想主义的人文精神氛围。这种人文精神氛围不仅为教师在社会关系中提供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心灵的归属,而且肯定了其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却异化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弱化了学生的地位,忽视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价值。

当前“尊师重教”人文精神失落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中,网络以及其他的文字媒体多有报道师生之间,教师与学校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发生冲突甚至生命安全的事件。让人感叹“尊师重教”之风每况日下,特别是师生双方间情感关系漠然导致的隐性或显性的心理上、行为上的某种强度的冲突。学生和社会对教师失去了理想中的崇拜和敬仰,从而出现“师道没落”的现象。自然,这亦有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也更趋向于世俗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下一代的向导,若缺失了对学生的终极关怀的重视和执著探求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3]如何能培养下一代仰望星空精神的追求,全面开发他们的潜能?以下对“尊师重教”的人文精神失落原因进行分析。

(一)古今尊师观对比,教师心理落差强烈

古代“师道尊严”曾赐予教师在教育中绝对的权威,成为教育活动的主导,并受一整套国家制定的事师道德规范的保护和得到百姓的拜膜。[4]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社会肯定,成为社会上具某种身份地位的人,享受着口体之奉同时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然而今天的教师难以两全齐美,要么是失落了精神的教师,要么只讲奉献的边远地区清贫教师。因此,相比之下,当前教师在心理上与古代教师形成落差。

先秦之后的“师道尊严”具极大的不合理性。它阻断了师生间的接触和交往,结束了孔子的“仁者爱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局面。师生之间平等、相互尊重,是双方关系处于融洽、和谐的状态,学生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向学,吸收教师所讲的东西,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尊师向学。这样,教师自身价值和知识价值都可受到肯定和尊重。

(二)社会发展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教育相对于古代,呈现多样性特征,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得到知识,还可从电视、报刊、网络上获取自身感兴趣的多方面知识,打破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教师为主导的长久不变的固定形式,使两者成为一种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因此,有些知识学生已了解,而教师未必懂,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了挑战,在个人价值方面受挫,并且学生也会因教师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对教师有不同程度的否认,加剧了教师的失落感。

人的发展有平衡也有不平衡,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识高过学生教师,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的。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认识到人的差异性,提倡学无常师的思想。韩愈也提昌“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师生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和谐关系。教师正视当前社会教育渠道多样性的现实,认识学生的知识结构,善于发现自身的不足,积极学习与改进,从要求自身出发,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重构“尊师重教”和谐的人文精神。

(三)教师待遇的现实问题

人文精神并非指纯粹的虚无的精神存在,它是立足于现实物质世界,具高度的社会责任,追求理想,实现信仰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关注教师待遇,因为待遇关系教师的生计问题,是他们的生活保障。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半工半农”的生活已解决教师的基本物质生存需要,教师职业更多的是赋予知识分子一种价值实现,精神满足的职业。如今,教师作为一个职业既有公共服务性质又是个人谋生手段,[5]单纯提倡精神安慰的职业伦理,忽视教师待遇则无法与社会发展步伐相一致。教师职业待遇必须满足教师基本的生存需要,才能使教师安心投身到教学中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需求随之变化,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也不同。在追求商品化、货币化、世俗化的现代社会,工资待遇是影响人社会地位的因素之一。一定程度上否定过去不讲究报酬的奉献性天职观,重视教师劳动的社会作用及其回报价值,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报酬是肯定教师地位及其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是践行“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现实基础,是对教师生存和发展甚至整个人类长足健康发展的真诚关怀。同时,也可吸收更多的人才从事教师这个行业,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具重要意义。

(四)学生主体地位变化

古代中国的教育目的是“化民成俗”,注重的是受教育者的社会化,发展共性,即社会和谐中人的集体观。当前,社会的价值观起了变化,教育的理念也随之改变,倾向于发展学生个性。“以人为本”、“张扬个性、保护天性”的观念大力倡导,而且学生的权利受到法治社会的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空前的重视,教师反而处于极为尴尬的地位。在某市的教师师德岗前培训课堂上,培训教师一再严厉地警告:“不能骂学生,不能打学生,连碰都不得碰!否则你就有可能被告!”崇高教师道德的培养并没有完成却对准教师情感和教育热情进行了挫伤。教师体罚学生是应该受到指责和严格禁止的事情,然而在准教师即将走上讲台时,不是“尊师爱生”师生双方面和谐关系的师德培养而是俨然准教师已经体罚了学生的严厉警告,诚惶诚恐的状态如何能自信、乐观地面对未来的教育事业,教师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更难以在教育事业中体现,是教师内心情感的沉重挫伤。另一方面,在以礼孝为传统的中国,这样的观念强化了学生自我中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向现代过渡中的文化失落下的迷茫,学生容易陷入迷途而没能及时得到教师指导。“以人为本”走向了另一个师生不和谐的极端。“以人为本”的极端学生中心观,是造成“尊师重教”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之一。

以人为本,在教育中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是了解和尊重学生个性,在此基础上做到长善救失。“以人为本”是教师爱生的表现,是教师对学生的高度责任心。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的教师持一定的主导地位来严格要求学生是应该也是必须的,尤其对于自我能力、意志不强的中小学生更加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个人价值在和谐的教育活动中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师生间相互的尊重,是教育对人的关注和关怀,追求人类理想的“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表现。

重拾“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意义

传统的“师道尊严”观使教师长期成为高高在上者。文革时期,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降至低谷,以至长时间以来教师处于艰难处境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关系着个体终身发展和国家未来。而现实社会过多追求物质文明,忽视精神文明。在教育中表现为功利性追求,忽视了个体和社会情感,令传统的“尊师重教”中蕴涵的人文精神逐渐消失,而它正是教师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仰望星空的精神和理想。

“尊师重教”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重视教育、重视道德人格素质、关怀人的终极追求精神,是几千年来儒家人文精神滋养人类心灵的宝贵资源,也是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对个体发展的尊重,和对真善美社会追求所需要的一种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存在不可或缺的支撑。重建“尊师重教”的人文精神有利于解决教育现实问题和倡导理想两方面,体现了问题导向和理想导向的双重特征。一方面,针对社会上不尊重甚至伤害教师的现象,遏止这种风气,解决教师地位不高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提倡“尊师重教”又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希望通过倡导“尊师重教”进一步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步使教师工作成为社会上受尊敬,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社会风气。立足现实解决问题并倡导理想,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促使教师在教育这个特殊职业上重燃对人类发展的终极关怀的社会责任感。

篇5:尊师重教的名言名句

1.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2.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3.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4.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5.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6.若要好,问三老。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8.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9.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10.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11.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12.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13.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4.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15.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6.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17.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18.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19.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2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1.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22.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4.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25.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26.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27.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8.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29.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30. 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31.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32. 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冯学峰

33. 生活就是战斗。——柯罗连科

34.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35. 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36.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37.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38.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39. 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赫胥黎

40.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培根

41.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42.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43.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4.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45.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车尔尼雪夫斯基

46.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47.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48. 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契诃夫

49.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50.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

51.圣人无常师。——韩愈

52.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53.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54. 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55.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56.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57. 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58.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59.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60.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61.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62.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63.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64.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篇6:有关尊师重教的名言警句

2)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清〗郑燮

3) 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等种子。--居里夫人

4)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国]布鲁纳

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6) 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前苏联]捷尔任斯基

7)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8)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9)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10)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11) 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12) 圣人无常师。——韩愈

13)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14)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15)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6)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17)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18) 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19)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上一篇:关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下一篇:2010年电教中心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