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先进集体事迹

2024-06-23

尊师重教先进集体事迹(通用9篇)

篇1:尊师重教先进集体事迹

尊师重教先进集体事迹

XXXX十分重视教育事业,从帮助解决教职工困难、支持教工之家建设、强化民主管理、保障教职工民主权利、促进教职工自身发展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关爱教职工生活困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工会帮扶救助职能,对生活贫困的教职工给予慰问,给他们发放慰问金、慰问物品;对因大病致贫的教职工实施救助,帮助解决医疗费用,将工会组织的关爱带给贫困的教职工,鼓励他们战胜困难,让他们感受到昂和政府的温暖。

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帮助建设教工之家。加强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帮助基层学校工会建设教工之家,为学校教工之家配置了健身器械、羽毛球、乒乓球案等设施,让教职工活动有场所、有设施,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强化民主管理、保障教职工民主权利。发挥工会组织桥梁与纽带作用,指导帮助基层学校工会组织规范以教代会为主要内容形式的民主管理,让教职工的所愿所求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以实现,让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得以正常反映并被采纳运用,让教职工要求民主的声音得以畅通,保证了教职工的

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让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促进教职工自身发展。XXX工会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工十二五”劳动竞赛以及读书月系列活动,各基层学校工会组织积极响应,分别组织学校教师开展了教师基本功大赛、岗位大练兵、读书·感恩等活动,督促教职工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加强业务学习,强化基本功训练,使广大教职工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了自身素质,促进自身得到全面发展。

篇2:尊师重教先进集体事迹

近年来,姚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根本宗旨,在“科教兴区”、“教育强区”的战略中,认真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发展作为兴学育人的第一要务;积极宣传办好教育的重大意义,充分调动我镇广大干部职工为教育服务的积极性,使我镇教育工作稳中有升,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良好风气,提高了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促进了我镇全社会对尊师重教良好风尚的形成。

一、发展教育与扶持教育并举,重视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姚桥镇地处雅安市城郊东部,是雅安市新区发展的所在,全镇幅员面积17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5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万余人。原姚桥中学于2009年9月撤销并入雨城区二中,境内现有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姚桥中心校、沙湾小学(教育局直属)、金凤村小和3所私立幼儿园,分别为沙湾新区实验幼儿园、姚桥镇中心幼儿园和姚桥佳艺幼儿园。全镇有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78人,小学生554人,幼儿园在校生423人。

一直以来,姚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臵,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树立坚定的教育兴镇理念,努力打造教育强镇目标。同时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关怀、扶持下,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素质教育较有特色,新课改全面实施,教育质量稳步上升。“两基”工作跃上了新台阶,2009年通过了市政府教育督

导评估检查验收,2010年通过了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检查验收。从2007年至 2009年,全镇共投入配套资金50多万元,用于学校校点调整,撤并了1个村级小学,修缮了姚桥中学、金凤村小,支持雅二中和沙湾小学的新建等。新建成沙湾小学的宏大规模以及环境优雅的姚桥中心小学,展现了姚桥教育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开展办学水平有很大提升,姚桥镇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9年设立金蒙教育基金,2010年设立大学新生助学奖励金。

二、“五个一”、“五个不动摇”的教育发展思路,推动我镇教育事业稳步快速发展。

镇党委、镇政府始终认为,教育是事关现代化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没有教育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教育优先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党委、政府明确了“五个一”和“五个不动摇”的教育发展思路。

所谓“五个一”,即明确一个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抓住一条主线,以改革总揽教育工作全局,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的系统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服务一个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贡献;坚持一个中心,镇党委、政府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中心工作之一,持之以恒切实抓实抓好;努力跃上一个台阶,每届班子都奋发有为,努力解决教育

改革与发展中的阶段性重大问题,将教育发展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所谓“五个不动摇”,即坚持科教兴镇的战略不动摇,确保教育的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发展;坚持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目标不动摇;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的工作策略不动摇,以改革促发展,实现教育的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相统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均衡发展、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动摇;坚持以政府行为推动教育发展的主导动力不动摇,切实履行政府责任。

全镇教育蓬勃、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基础教育发达,普及程度高,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100%,学龄少年儿童入学率、毕业生率均达 100 %;二是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取得新突破,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我镇中心小学、村小均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中心小学构建了计算机网络室、多媒体教室,多元化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三是实现了教育发展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的统一,教育教学质量上了新台阶,凡涉及教育质量的标志性项目,如:小学生毕业检测、中考、中学生运动会、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等,姚桥学校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姚桥中心小学近两年被评为教育质量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先后获得市、区级“校风示范校”,省级“交通安全学校”,区级“文明单位”,“平安校园”,“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集体荣誉;四是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快速发展,形成了基础教育、农民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我镇的农技校在“两基”评估验收后,其领导小组未撤、工作人员不散、工作力度不减,我镇每年举办以农业技术、法律知识、时事政治等内容的各类培训

班与讲座多期,广大农民通过农技校学习培训,增长了见识,学到了致富本领。

三、深化教育改革,落实奖励措施,增加教育投入,稳步提升办学条件

为进一步深化我镇教育改革,镇党委、政府落实奖励措施,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先后设立了金蒙教育基金和大学新生助学奖励金,用以奖励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思想品德好且家庭困难的学生和在我镇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2009年,姚桥金石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王治瑶先生和蒙子砖厂杨健先生共同出资成立了 “金蒙教育基金”,该基金每年至少注资20000元,奖励姚桥镇品学兼优姚桥籍中小学生和为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迄今已资助贫困学生120多人,发放奖励金近4万元,实现了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孩子辍学的目标。2010年,镇政府设立了对凡属本镇户口考入大学新生的助学奖励金,奖励金设立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三个梯次。专科生每生奖励300元;本科生,其中二本每生奖励400元,重本每生奖励500元;研究生每生奖励800元。2010年共发放大学新生助学奖励金1.4万余元,目前今年已发放 生,累计 万元。

近几年来,姚桥镇狠抓学校硬件建设,努力改善全镇中小学的办学条件。镇政府投资50多万元用于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和校舍维修:铺设姚桥中小学水泥路道;维修姚桥中学围墙,改造中学用电线路;“5.12”地震后及时修缮了沙湾小学、金凤村小校舍;为姚桥中心校购臵篮球架等。2009年,在新二中进场建设时,姚桥镇成立

专门工作协调小组,全天候跟踪协调服务,书记、镇长多次在工地具体协调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顺利推进学校建设,总计支付10多万元,用于为学校拆除电力设施、搬迁住房、赔付地面附着物等。2009年为最大限度地减缓雨城区二中的洪涝灾害,姚桥镇又拿出1.31万元,用于疏通新二中旁的黑水渠。在新沙湾小学建设中,镇政府按区委、区府的要求,按时完成了新沙湾校区39亩土地的地勘、进场、地面附着物的赔付等相关工作,垫付了32万,保证施工建设顺利进场。

为进一步改善学校条件,镇政府除了加强平时对学校的关心外,在每年的“六一”“七一”“教师节”等重要节日集中到学校看望、慰问教师及退休教师和部分学生,并发放慰问品和慰问金,2010年教师节前夕,镇党委、政府向姚桥中心校送去慰问金5000元。同时镇政府将机关一部办公用车赠予姚桥中心校,有效缓解了学校的生活交通条件。雅二中、沙湾小学工勤人员紧缺时,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为两校各配备一名公益性岗位人员,每年给学校至少解决了1万多元的资金。总的来讲,通过全镇上下和学校以及社会友爱人士的共同努力,在全镇兴起了良好的爱学氛围,姚桥镇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在2010年9月接受省政府教育督导的检查中,高标准通过省上教育督导组评估,并得到了省上检查组的一致好评。

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维护校园安全,营造安全、稳定、健康、良好的教学环境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镇党委政府注重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求教师时时处处想着学生安全,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并及时对学校的安全问题进行安全检查,对教师学生到校,在校,放学回家,生活,交通,用电等安全问题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2010年4月,姚桥镇拿出10余万元资金,开展姚桥镇辖区内学校(幼儿园)及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了姚桥镇学校(幼儿园)及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沙湾小学、姚桥中心小学、金凤村小学、仙蒂宝贝幼儿园、新区幼儿园、中心幼儿园、佳艺幼儿园以及雅二中、雅职院进行拉网式逐校重点排查,包括消防器械、用电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检查,并给每校配备了1名—2名安保人员,配备安保器械,严格门卫查验制度,做到出入必查,严防不法分子混入校园。并采取分区包干,责任到人的原则,各包村干部及村委干部成立应急小分队,组织社干部等人员排查本村不稳定因素,并对本村社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同时开展抓好涉学校、涉师生的矛排化解,包括排查师生矛盾纠纷、学校领导与教职工纠纷、教职工之间的矛盾、离退休及临时人员与在职职工的纠纷、少数师生存在的心理疾障、学校与校外企事业单位人员的矛盾等,对排查出的矛盾立即上报,限期化解。检查了各校的应急预案及开展应急演练的落实情况,聘请法制副校长对我镇所辖各校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在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组织民兵及派出所警察加大巡逻盘查力度,做到有警察、有警车、有警灯。通过专项治理以来,姚桥镇辖区各校安保

意识进一步增加,安全措施进一步提供,学校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确保了每一位在校师生有一个的安全、稳定、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两基”工作达标,扫盲工作巩固提高,姚桥教育事业勃勃生机

“两基”工作达标后,我镇继续巩固提高扫盲成果,加强成人教育培训。一是强化扫盲工作的领导,镇、村层层建立组织机构,形成了以镇、村级领导为龙头,镇、村成教人员为主体,镇、村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是针对扫盲工作的特殊性,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深入的宣传,使镇、村的扫盲学员及脱盲学员认识到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实际出发,深入基层,坚持“一扫、二堵、三提高”的方针,采用任务落实,责任到人的方法,加大扫盲工作力度。三是成人教育工作在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围绕本镇经济发展规划和农业急需,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四是镇政府把扫盲提高工作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建设工作纳入本乡重要工作内容,认真开展扫盲工作,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管理和统筹协调工作。镇政府逐年加大农科教结合力度,积极支持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根据我镇农村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挂了多块牌子组织举办各类培训,实现了农,科、教等部门共建共用。镇政府加强对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业务指导,协调解决办学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配备专、兼职教师,按

要求完善了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并建立校务委员会,坚持“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的原则,制定各类培训计划、研究解决办学和教学中的问题。近三年来,全镇参加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的人数达26000人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1560人次,富余劳动力培训1690人次。举办以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特点为主要内容的镇村培训提高班180余期次,参加人数为2200余人(次),发展具有特色经济的示范户60余户。乡村农民文化技术(扫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基本做到了有教学基本设施,有学习计划、有管理制度,有图书资料。实现了2007年全镇农民青壮年非文盲率为0 %,实用技术培训率达86.22%,2008年全镇农民青壮年非文盲率为0%,实用技术培训率达87.7%。2009年全镇农民青壮年非文盲率为0%,实用技术培训率达87.9%。

六、紧紧围绕“科教兴区”、“教育强区”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姚桥教育事业良性发展

尊师重教,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基础性工作。做好基础性工作,能扎实有效地促我镇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镇党委、政府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区委区政府“以枢纽为纲,融入成都、链接攀西,错位配套发展”的战略思路,明确区委区政府“生态引领,枢纽驱动,工业支撑,城乡共融”四个战略重点,紧扣“科教兴区”、“教育强区”的发展思路。

回顾这些年的尊师重教工作,正是因为镇党委、政府始终做到认识到位,领导重视,真抓实干,教育工作才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各项工作才极大地的向前推动、迈进,从而受到了各级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赞扬。所有这些,无不凝聚了以姚桥镇历届党政一班子人马的心血和汗水,无不渗透了姚桥镇党政一班子人马的操心和劳累,那为的是什么?就是一切为了让姚桥的群众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成才。今后我镇将继续加大发展、扶持教育事业的力度,同时也希望在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下,希望在全社会各个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希望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参与下,使姚桥教育事业取得更快、更好、更多的发展机遇。姚桥镇党委、政府始终是这样想的,也将始终这样的做下去。

篇3:尊师重教先进集体事迹

一、规范执法行为, 实施科学管理, 创建人民满意的税收环境

几年来, 于洪分局着重抓好“两个规范”、“一个运用”。一是规范岗位职责, 提高行政效能。在全省地税系统率先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 实行岗位重组, 征管流程再造, 全面规范了“管理服务、征收控制、税务检查、税收法制、税务执行”五大过程, 达到了全局工作有方针, 单项工作有目标, 具体工作有要求, 每个岗位有标准, 行政效能大大提升。二是规范执法行为, 确保公平公正。明确执法主体、强化执法责任、完善执法程序、强化执法力度, 落实责任追究。几年来, 没有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仅去年和前年, 累计检查1100余户次, 查补税款、滞纳金及罚款1.8亿元, 入库金额1.5亿元, 公开曝光20起重大案件;聘请辖区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纳税人代表组建了监督委员会, 定期召开会议, 广泛听取意见, 执法做到了透明、有秩序。三是运用“金税”三期, 提高征管效率。以税收征管为中心, 实现了税收信息化全方位延伸辐射, 为纳税人优化出多功能的办税环境和办税方式, 信息化手段满足了网络报税等现代化办税方式需求, 降低了纳税人的办税成本, 节省了纳税人的时间。同时还能够及时发现税收征管中出现的问题, 提高了纳税评估和税务检查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二、关注社会民生, 力推经济发展, 提供人民满意的税收服务

于洪分局坚持开展“三创建”活动, 全面提升了服务档次和质量。创建星级办税服务厅, 为纳税人服好务。在辖区内按照五大标准化要求, 即“大厅环境标准化、办税流程标准化、信息查询标准化、软硬件配置标准化、岗责考核标准化”创建了十个星级办税服务厅, 全局征管职能向办税服务厅前移, 增加办税服务厅职能, 实施办税服务厅封闭管理, 让纳税人走进纳税服务厅一次办结涉税事项, 兑现了“税务机关需要找纳税人核实的事项由税收管理员去落实, 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办理的涉税事项由办税服务厅受理”的承诺, 切实解决了纳税人“多头跑, 跑多头”的现象, 服务质效大幅提高。创建征管示范所, 为基层服好务。为调动广大基层税务干部服务热情和积极性, 有针对性的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 于洪分局坚持开展了征管示范所的创建活动, 五年来, 先后投入500余万元, 对基层税务所进行了更新改造, 10个税务所都达到省局提出的“三小” (小食堂、小活动[图书]室、小档案室) 标准, 有六个税务所获得全省地税系统“两基建设”达标单位。另外, 有两个税务所被省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小家”, 进入全市地税系统文明示范所行列。诚心服务、热心服务和尽心服务成为广大基层税务干部的自觉行动。创建区域经济齐抓共建模式, 为政府服好务。于洪分局坚持与政府一起办公、一起招商、一起决策, 与财政、工商、国税、公安、土地等组成了区税源经济管理办公室;参与了碧桂园房产等重大项目的招商工作;坚持每月为政府提供税收结构、税收进度及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和资料, 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好了参谋助手, 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同时, 他们加大了惠及民生的社会保险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和工会经费的征收力度, 仅去年征收社会保险费多达4.41亿元,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705万元, 工会经费1429万元。为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全面、稳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建设“四超”文化, 坚持“四为”标准, 打造人民满意的税收队伍

于洪分局大力建设以“执法要超前、服务要超效、素质要超级、队伍要超越”为核心、以“聚识为明、聚责为民、聚力为业、聚财为国”为标准的特色文化, 广泛开展了“百人讲坛—讲税官百事”、“文体兴趣团队”、文明礼仪培训、“成才主题读书”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爱学习、爱工作、爱生活成为主旋律。于洪分局连续四年成为沈阳市地税系统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和区行风评比“优胜单位”, 展现出忠诚事业、活力迸发、锐意进取新时期公务员团队风采。大培训大练兵, 增强服务人民的真本领、硬功夫。“干什么, 练什么;缺什么, 学什么”。立足提升现代化办公水平, 以掌握“金税三期”应用软件和基本业务为重点, 分岗位、分专业、分层次开展岗位大练兵, 在岗干部都拿到了计算机高级证书;立足培养复合型人才, 鼓励提升学历和资格。着力提高“政治理论、科学决策、指导实践”的水平, 建设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领导班子。坚持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 建立基层联系点, 深入开展调研, 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超常措施, 解决了清理陈欠这一突出难题, 仅去年入库欠税及滞纳金5100万元, 占陈欠总量48%。同时, 他们瞄准全国一流, 制定了2006年至2010年分局发展规划, 确定了奋斗目标和工作方向;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涉及税收减免、干部任免、大额财务支出、基础建设等重大问题, 由党组会、局务会和局长办公会集体讨论决定;切实加强廉政建设, 从局领导班子到干部职工没有发生一例违法违纪行为;在市局组织对领导班子考核中, 领导班子满意率高达98%。实现了“带好队、收好税、服好务”的目标, 带出了学习型、规范型、服务型、廉洁型、和谐型的“五型”机关。

篇4:太极名家阚桂香尊师重道事迹等

科学家们首先发现科学与武艺间有密码,其实两者之间的亲和力本来就存在,只是人们不知不觉罢了。从“武技”深入到“艺”极难极难,武艺思维和科学思维之问,两者相亲,同性根植于思维与探索,根植于思想,探索相似,情愫一致。

对“传统”,李可染先生曾说过“用最大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我同意他前面一句。我认为单凭勇气是打不出来的,勇气是主观,真能打出来要客观的科学的协助。这科学包括外国的非传统的及武艺之外诸多营养元素和因素。

记得阚桂香教授上世纪80年代到安徽、山东普及陈式太极拳,在合肥教学时,经学员一再要求,她表演陈式老架一路,当时在安工学院大礼堂舞台上练后,台上地板被震断一条,可想中年时阚教授功力多么深厚。还有一件事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时陪她去一位民间拳师吴先生家交流,同去四位朋友,其中有人起哄硬要吴先生当阚教授面表演杨式老架拳,在周围鼓掌声中吴先生上去表演,周围人都坐着看,只有阚教授桂香老师从座位上起身观看,我当时坐在椅子上,相比之下,我显得随便没礼貌,而阚教授是从北体大学来的显得谦虚而又尊重民间拳师。

近年,阚教授已成名家,经她教授的学生,有很多人都在学术上、事业上、贡献上有所建树,如宗维洁、余红霞等。阚教授的拳风武德誉满海内外,有次香港三个拳友去阚教授家拜访求学,阚教授叫三人练掩手脓拳一招,其中有人练得不对,在阚教授纠正时,这一拳友脱口而出这是“×××”教我这样。阚教授立即说“我们不说别人,自己练”。这句话,说明阚教授武德修养是大师风范。不像社会上有的武师吹嘘自己拳招是天下第一正确,别人练的都不对。

我特别崇敬阚教授晚年通过电视教学、媒体拍摄VCD陈式老架一和_二路的“前言”,是这样写的:“拳友们,今天介绍陈式太极拳陈发科前辈高足田秀臣老师亲传给我的‘陈式老架—路和二路’。老架陈式一路是陈发科晚年作了一些修改,柔多刚少,主柔使之便于普及,第二路主刚并突出解脱擒拿四隅手的运用,多窗口蹦;跳跃,闪战腾挪,多发劲。所以与其他太极拳明显小同,适于青壮年用于强身健体自卫。阳老师传给我的这两套传统陈式太极拳,已合二为一衍牛成国家‘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以规范,科学化的技术推广普及于世人。而今我已进入老年,以崇敬缅怀先辈的情意,通过电视传播媒体,将老师传给我的具有时代风格特点的陈式一、二路拳,亲自示范介绍给热爱喜练的拳友们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每看VCD时我的心情都很感动,上述前言表现阚教授对三十多年前的老师尊敬缅怀之深厚情义,而田秀臣老师“先牛本市衣,沉雪于乡野”,但拳练得很像陈发科原汁原味,陈在世时叫田代师授徒。陈逝世后,田一直在北京骡马大街小公园教拳(因身后没有财团和政府官员支持,是得不到更好的发扬)。

而阚教授可贵之处是重武德,不忘老师,治学严谨;认真负责将田老师传给她的陈式拳,练了三十多年后才通过电视媒体、VCD传于世人,前言末尾,还真诚谦虚供爱好者参考。三十年磨一剑是对瞰老师负责,原汁原味是对后学者负责,不误传的严肃性。

八卦掌推手中的进退王迎峰

推手是为了训练懂劲和“化中打,打中化”技击方法。推手不外乎两种情况,进攻与防守。得势而进,势去而守,守而不利则退。在何种情况下进,怎么进何时退,又如何退?这是非常关键的。进攻不好等于“羊入虎口”,退而失势便成为“虎扑羔羊”。

进攻的几种情况和方法:

第一种情况,在八卦掌中,由于练功时都在走圈,所以进攻的第一种情况,就是对方止而防守与进攻意识特强,我不易进,就走而进,也就是用步法走到对手侧而或后而,待机而进。这叫主进。

第二种情况,是对手防守意识特强,主进对其产生不了太大的威胁。我就化而诱进(因为八卦掌练到一定的层次,全身关节都能松开了,所以身上任何部位都可以当作手来化对方的劲)。故意露个破绽(不要太大,能诱使刘方进攻就可,因为你不是存练习化,而是用化中打),当刘方进攻时,找到他的重心、弱点或漏洞,进而打击。谓之诱进。

第三种情况,是以退为进,当对手完全没有防守而全力进攻时,我则退步豉跨步看其变化,待机而进。叫他中进。

第四种情况,是对手与自己功力相当或稍弱时,对方失去进攻意识,只是一味防守,要进就是强进,先用穿掌晃对方眼睛或箕他要害,打乱其防守,侍机而进,也叫晃进。

第五种情况,是对方用诱进,我则也进,兵法曰:以正合合,以奇胜。我进而不全力进,看其变化而变,从而后发制人。这叫佯进。

以上这几种进法可衍生出无数进击,因法无定法不可死用法。八卦掌讲的是变,松而变,走而变,进而变,退向变,打中变,其实法电应变,只有用活以上各法才可随机应变。

下面说退,首先得明白,“退”不是败。退是有意识、有计划或失势时退,退就是为了进,但如何才能退而不失,全身而退也是一种学问。

第一种情况,对手劲大,无法进而又没有把握在对手进攻时化而不失势或根本化不开时退之!但不是常识中的后退,而是走而退。谓之避退。

第二种情情况,对手攻来我化时(打中化),如感到对方后劲特大,当化开第一手,而可能化不开其第二手、第三、四手时——退之!但退时要含着劲退,不要散,退时一定要听着对方的劲,退向其劲方向的侧而至其势外。谓之含退。

第三种情况,以进为退,当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况下,后退而无可退之处时,而自己劲又没有对手劲大,穿掌攻其眼睛或别的必救之处,使其以为要强攻,乘隙跨步从对手的侧面走,这叫以进为退。

第四种情况,是对手与你的功力不相上下,而对手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防守,使自己进无门而自己在防守和化解上又不如对方时——退!这样防止对方把自己“放进来,打出去”,退到对于“势”的范围外,找其漏洞伺机世攻。这叫主退或诱退。

篇5:尊师重教先进镇事迹材料

一、实施奖教,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我镇近年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出台了一系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政策措施,针对部分教师无心从教、不安现状、积极性低的局面,从2011年7月1日起,实施《望埠镇奖教方案》,初中毕业班按每年考入市重点高中以上的学生数,每生100元奖给该生所读学校;初中毕业班每年考入市重点高中以上的学生比例排名进入全市乡镇前五名的,分别奖给中学校长XX元、副校长1000元,同时奖给为中学输送优秀生源的中心小学校长XX元、河头小学校长和中心小学常务副校长各1000元、村小校长500元;小学毕业班升学考试按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总分进入全镇前300名的学生人数,每生50元奖给该生所读学校。通过实施奖教,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扭转了教师队伍的观念。

二、表彰优秀,尊师重教氛围逐步形成。

在去年教师节期间,镇党委、政府组织大规模的慰问活动,对全镇教师进行节日慰问,在提高慰问金的同时,组织干部群众与教师就如何搞好教育事业进行座谈,为发展教育事业献计献策;同时下发了《关于表彰优秀教师的决定》(望发字[2011]26号),对2011年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在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全镇尊师重教氛围逐步形成。

三、奖励优秀考生,促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011年,我镇通过大力宣传重读重学,“贫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贵不读书,富贵不长。”使全镇逐渐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勤奋好学的良好社会氛围。为鼓励多出人才、出好人才,2011年6月,我镇出台了《关于奖励我镇户籍学生参加英德市辖区考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的决定》(望发字[2011]18号),对高考文科或理科状元奖励10000元;对被重点本科院校录取的考生一次性奖励1000元,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的学生与文科、理科状元同等奖励;对被二a院校录取的考生一次性奖励500元;各村(居)委要对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进村入户慰问,组织锣鼓队或醒狮队到户祝贺;确定每年8月20日为高考成绩优等生奖励慰问日。目前,正对符合奖励条件的考生进行登记,奖励慰问活动将按文件执行。

四、建设教师安居工程,解决教师住房难。

去年5月份,我镇规划建设教师安居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工程用地30多亩,共有8栋120套住房,总投资约1200万元,资金主要来源是教师个人自筹及政府筹集相结合,政府负责基础设施、绿化等建设,毛坯房平均成本价660元/平方米。安居楼住宅区内有园林绿化,有大小不一的运动场所,有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是基础设施配套较完备的住宅小区之一,现已建成且即将投入使用,将有效解决我镇教职工住房难的问题。

五、争创省教育强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1、将创强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镇党委、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政府加大投入,不断创造条件,找出差距,明确目标,发展教育事业,在镇十四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2011年力争做好的第五件事是: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发展教育事业,2011年投入750万元创省教育强镇。从而将创强列入镇党委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

2、成立创省教育强镇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2011年,我镇在学习英城创强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创省教育强镇的各项工作。首先,抽调政府、学校各有关方面力量成立了争创省教育强镇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近期研究出台了《望埠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实施方案》,确保创强工作的落实,为创强打下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3、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力创省教育强镇。经市教育局批准,我镇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将二中并入一中更名为“望埠镇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原一中。原一中和二中的教职工编制和人员划入合并后的初级中学。原二中的校园和不动产划入河头小学并更名为“望埠镇第二小学”,村小五年级以上并入镇区小学,并整理好资料,加强设施建设和改造,努力完善创强软硬件。通过创强取信于民,改善办学条件,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提升全镇的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创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力争在本完成创强工作(按省教育强镇评估标准)计划的95%以上。

篇6:尊师重教先进事迹材料

分享

创新

尊师重教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近几年来,蒋家乡党委政府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宗旨,始终把发展作为兴学育人的第一要务,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使教育工作稳中有升。

一、德育为首,狠抓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贯穿到工作之中。围绕这个核心,乡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开展走访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 走访慰问贫困学生”等活动,利用各种手段,教育学生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努力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二、加大教育投入,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乡党委政府依照“保证必需、突出重点、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投入原则,千方百计挤出资金,甚至不惜负债,竭尽全力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改善学校教学条件,一是积极到省、市、县争取50万元的项目资金。二配合县教育局,成功启动了蒋家寄宿制小学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7.8亩的征地补偿,同时投资98万元的教学综合楼已经通过相关部门验收。

三、“两基”达标不停步

为了使蒋家乡教育“两基”巩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乡党委政府成立“两基”巩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包村分工,主动参与,每学年初,包村干部深入各村进行摸底调查,动员失辍学儿童入学,印发宣传材料,宣传党的教育政策。保证了学校的“两基”工作在省级验收的基础上稳步提高。

四、注重安全和稳定工作

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成绩显著。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乡党委政府注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求教师时时处处想着学生安全,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并及时对学校的安全问题进行安全检查,对教师学生到校,在校,放学回家,生活,交通,用电等安全问题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每学期都要开专题会议,学校和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做到层层到位,责任到人,坚持做到24小时昼夜值班,领导自觉带班,保证了学校的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近几年学校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

五、认真落实“两免一补”工作

免费

分享

创新

为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两免一补”工作的领导,强化“两免一补”工作的责任。乡党委政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成立有学生家庭所在村委会成员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和教师代表等参加的评审小组,按照有关政策和具体办法进行评审,初步确定资助名单,确定资助对象。杜绝了按在校生平均分配“两免一补”资金,杜绝了人为地将资助对象集中到某

一、两个年级,还坚决制止了轮流享受“两免一补”或者将“两免一补”拆开分摊到学生的做法,对确定的“两免一补”的学生进行张榜公布,召开“两免一补”发放教科书仪式,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

两年来,由于乡党委政府始终做到认识到位,领导重视,真抓实干,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推动了教育各项工作的向前迈进,受到了各级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赞扬。所有这些,无不凝聚了以蒋家乡党政一班子人马的心血和汗水,无不渗透了蒋家乡党政一班子人马的操心和劳累,那为的是什么?就是一切为了让蒋家人民群众满意。

篇7:尊师重教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一、加强青年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按照“造就精兵、成就高手”方针,在严格执行新入厂大学生倒班三年制度的同时,大力开展导师带徒活动。选拔优秀技术管理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为每一名大学生配备技术和技能两位师傅,每半年开展一次技术、技能测试,测试成绩作为导师绩效纳入考核体系;同时要求各装臵2011年大检修开停车、倒空臵换期间,严格保证工艺专业倒班大学生匍身一线、全程参与,全力保证新入厂大学生技术、技能的均衡发展,为其成长提供了更宽阔的通道。选拔优秀技术管理人员开展装臵操作人员技能鉴定培训工作,充分发挥高学历人才专业知识优势。针对青年技术人员学历较高、对自身能力提升较为关注的特点,加强主体专业技术人员再教育支持力度,选派青年技术人员参加国际化英语、日语、阿拉伯语培训班,鼓励主体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在职硕士研究生继续教育培训班。为适应专业化重组需要、提高主体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管理水平,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各装臵专业技术人员轮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一堂课”活动,在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制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加强了装臵间的技术交流和管理经验分享;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外出学习和技术交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听取关于合成橡胶特别是稀土顺丁橡胶、乙丙橡胶发展前景的讲座;分派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类技改、技措项目。为逐步把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成一专多能、适应多装臵技术管理奠定下良好基础。

二、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四强四优”活动,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理论学习,积

极提高领导班子政治水平和理论基础,促进整体战斗能力的稳步提高。专业化重组初期,组织各专业部室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积极与公司各专业部室建立联系,督促安全专业及新任职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取证工作,实现了各专业工作无断点过渡。在各专业部室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比学赶帮超”活动,促进了各专业工作的正常化,切实提高了各部室专业化重组之后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督促各专业部室管理者加强管理理论的学习,选派1名部室管理者参加集团公司国际化经营专业技术人才英语培训班,提高管理队伍理论知识水平。

三、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配合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支持技能操作人员参加公司学分银行、青年业校等各类培训,为技能人才队伍的成长充分提供便利的条件。按时组织技能操作人员参加公司及集团公司范围的技能培训和比武,制定二次奖励机制,激励广大技能操作职工转变“要我学”的观念,自主提升业务水平。在技能操作人员中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形成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逐级引导的良好氛围,引导技师加强学习,不断向高级技师、技能大师迈进。选拔优秀技能操作人员作为倒班大学生的技能师傅,引导高学历人才向高技能人才转变。为充分发挥技师队伍力量,成立橡胶一厂技师协会,定期对装臵开展技术评定,为装臵安全生产、隐患消除提供宝贵建议。

篇8:尊师重教先进集体事迹

1月14日, 在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上, 省档案局荣获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称号。为全力配合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省档案局联合省林改办印发了《黑龙江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并分别于2011年6月和11月, 深入全省12个市 (地) 开展了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和整体质量验收工作。在省档案局的监督指导下, 全省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实现了市、县 (区) 、乡、个人4级建档, 实行“三单独、四统一、五专”的规范化管理模式, 即对每个林户单独调查、单独统计、单独立档;全省四级集体林档案归档统一程序、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编号;档案管理做到专人负责、专柜存档、专室专用、专机贮存、专厅服务, 切实做到了规范建档, 对林地纠纷调处、明晰产权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而有力地确保了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验收。

篇9:尊师重教先进集体事迹

贵阳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序)

一、优秀教师(204人)

(一)市属学校及单位(26人)丁 勇 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 文 瑾 贵阳学院 方润姣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付 娟 贵阳市城乡建设学校 邝晋云 贵阳市盲聋哑学校 冯海铃 贵阳市第九中学

司 君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阳市分校 刘 妍 贵阳市第八中学 孙贵明 贵阳市第六中学 李昕江 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 李翥凤 贵阳市第十二中学 杨 丽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宋 薇 贵阳市第五中学 张婵娟 贵阳市第三十一中学 陈 玉 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周 春 贵阳市民族中学 查记巧 贵阳市体育中学 姚秀驰 贵阳市交通技工学校 袁 婷 贵州省实验中学 高晨曦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黄卉屏 贵阳市中心实验幼儿园 彭 英 贵州大学附属中学 董 瑾 贵阳市六一幼儿园 蒋 骞 贵阳市第一中学 蒋自梅 贵阳市第二中学 谭美金 贵阳市第一中学

(二)云岩区(28人)马克琳 云岩区金关小学 马贵华 王苏眉 付琬寓 白友毅 吕桂芝 朱 宁 江 頔 李庆红 李红梅 李燕宁 杨 昆 杨 晶 杨 婷 杨 燕 何 丹 周 智 周晓萍 赵科凤 胡烨佳 袁玉萍 郭 蕾 黄 海 常玉琴 蒋 惠 贵阳市第二十四中学 云岩区岳英小学 云岩区星福儿幼儿园 云岩区云岩小学 云岩区茶店小学 贵阳市第四十二中学 贵阳市第三十中学 贵阳市第三十七中学 云岩区野鸭小学 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 云岩区林木小学 贵阳市第七中学 贵阳市第八幼儿园 贵阳市实验幼儿园 贵阳市第一幼儿园 云岩区野鸭中学 云岩区金狮恒凯学校 云岩区金鸭小学 云岩区杨惠小学 云岩区新建小学 贵阳市第十九中学 云岩区三桥小学 云岩区东山小学 贵阳市第二十三中学 程 洁 贵阳市第十中学 谢丽晓 贵阳市第五幼儿园 樊 懿 云岩区新东门小学

(三)南明区(26人)上官霞 贵阳市南明实验幼儿园 王 苓 南明区二戈寨小学 王 姣 王 慧 王娟娟 朱 媛 刘 欣 李 沅 杨 睿 杨正微 肖 桃 吴道丽 张 旋 张 瑞 张 燕 陈 莉 欧 飒 罗 芳 罗良秀 赵 琴 柳 霞 骆贵全 徐燕红 谢本红 谢永芳 满一丽 贵阳市甲秀小学 南明区达德小学 南明区河滨小学 贵阳市第二幼儿园 南明区环东小学 贵阳市第二十七中学 贵阳市南明区实验幼儿园南明区桃园小学 贵阳市第二十二中学 南明区摆郎小学 贵阳市第十一幼儿园 贵阳市第十六中学 贵阳市南明区市府路小学贵阳市第三十三中学 贵阳市尚义路小学(分校)贵阳市第二十一中学 贵阳市南明区都市路小学贵阳市第二十九中学 贵阳市第十四中学 贵阳市第二十六中学 贵阳市第十八中学 南明区永乐幼儿园 贵阳市南明区启智学校 南明区解放桥小学

(四)观山湖区(11人)王 辉 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 王忠伦 观山湖区朱昌中学 李齐华 观山湖区第二小学 李秋燕 观山湖区蒿芝小学 杨先焱 贵阳市第三中学 欧阳萍 观山湖区第六中学 罗 勤 贵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周 佩 观山湖区第一幼儿园 周彦彤 观山湖区百花湖乡三屯小学 荆忠祥 观山湖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陶正红 观山湖区窦官小学

(五)花溪区(21人)万 涛 花溪区浦江小学 王世珍 花溪区第八小学 安 江 贵阳市清华中学 孙朝秀 花溪区孟关中心完小 杨正英 花溪区花溪幼儿园 张志荣 花溪区金竹民族学校 张俊颖 花溪区第七中学 张新菊 花溪区第四中学 陈 利 花溪区第十三小学 陈 燕 花溪区溪北完小 陈欢红 花溪区第二实验学校 陈淑智 花溪区花溪小学 陈燕红 花溪区青岩贵璜中学 罗孝菊 花溪区第三小学 罗绍丽 花溪区黔陶民族中学 周思彤 花溪区燕楼中学 赵国洪 花溪区黔陶中心完小 徐庭艳 花溪区久安乡吴山小学 郭 好 花溪区第六小学 曹 珏 花溪区第十小学 曹署群 贵阳市第二十五中学

(六)乌当区(12人)邓丽丽 乌当区少年宫 刘 祯 乌当区水田中学 余鸿燕 乌当中学 陈玉权 乌当区偏九学校 陈凯遵 乌当区幼儿园 罗 丹 乌当区实验小学 周杨梅 乌当区新天二小 姜科海 乌当区下坝中学 徐彦彬 乌当民职中

曹以珍 贵阳市乌当区新天一小 廖 林 乌当区新天学校 薛 梅 乌当区新堡民族小学

(七)白云区(14人)王 伟 白云区第一中学 王 彬 白云区第二小学 令狐烛 白云第九小学 刘志英 白云区沙文中学 李昌亮 白云区同心学校 李益梅 白云区孙关小学 杨 桃 白云区第七中学 何 英 白云区第一幼儿园 陈 萌 白云区职业技术学校 姚红梅 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 夏平柳 白云区第六中学 龚明辉 白云区第八小学 康 琴 白云区第二中学 谭兴国 白云区民族中学

(八)清镇市(20人)马远平清镇市实验中学 王 毅 清镇市七砂中学 王 燕 清镇市王庄中学 王利屏 清镇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刘祖国 清镇市第二中学 李方英 清镇市麦格小学 李克琴 清镇市鸭池河中学 杨君勇 清镇市卫城中学 何明英 清镇市红枫湖镇扁山小学 张 燚 清镇市第一中学 陈应才 清镇市流长民族中学 赵应伟 清镇市王庄小学 姜海林 清镇市新店中学 姚 梅 清镇市第三中学 倪文燕 清镇市机关幼儿园 徐 勇 清镇市贵化中学 高 兰 清镇市犁倭中学 曹泽鹏 清镇市第四中学 谢 芳 清镇市站街中学 蔡 敏 清镇市站街小学

(九)修文县(12人)王 敏 修文县龙场镇中心学校 王志兵 修文县特殊教育学校 刘 兰 修文县小箐乡幼儿园 严绍刚 修文县小箐中学 邹书云 修文中学 宋 娟 修文县实验幼儿园 黄 燕 修文县王官学校 彭仕荣 修文县六广德政小学 彭永平修文中学 蒋德英 修文县六桶小学 颜 鸣 修文县六广中学 颜红樱 修文县扎佐中学

(十)开阳县(19人)王忠林 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王家平开阳县第三中学 王朝东 开阳县第一中学 孔德香 开阳县第五小学 古 田 开阳县第六中学 叶于艳 开阳县第四小学 叶仕海 开阳县龙岗中学 伍成韵 开阳县第四中学 肖 琴 开阳城关镇中心小学 汪朝政 开阳县民族中学 张 怀 开阳双流镇三合小学 陈小慧 开阳县第一小学 陈明志 开阳县第二中学 罗兆香 开阳县第五中学 钟 兰 开阳县第六小学 祝国祥 开阳县第三小学 蒋 吉 开阳县楠木渡镇中学 谢安静 开阳县第二小学 潘 琳 开阳县第一中学

(十一)息烽县(11人)马烈菊 息烽县温泉小学 王洪川 息烽县底寨中学 王崇志 息烽县鹿窝九年制学校 刘孝彬 息烽县流长中学 许 杨 息烽县青山民族中学 但承舜 息烽县永靖中学 张永国 息烽县第一中学

陈信先 息烽县乌江复旦学校小学部 查长江 息烽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龚书波 息烽县关口小学 谢清伟 息烽县养龙司中学

(十二)民办学校(4人)刘 洁 贵阳市中天中学 李亚平贵阳汽车工业技术学校 汪 震 白云兴农中学 曹晓芹 贵阳市新世界国际学校

二、优秀教育工作者(103人)

(一)市属学校及单位(27人)王 祺 贵阳市第五中学 王旭辉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王德萍 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邓晶艳 贵阳学院

叶学义 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 白 皓 贵阳市工业职业学校 刘国平贵州大学附属中学 刘路明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齐贵生 贵阳市教育局 杜 珊 贵阳市第二中学 李 雷 贵阳市第十二中学 李大章 贵阳市清华中学 李海山 贵阳市第八中学 李静璇 贵阳市民族中学 何光轶 贵阳市第三十一中学 张剑辉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张燕明 贵阳市电化教育馆 赵 璇 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 姚福武 贵州省实验中学 郭 冰 贵阳市工读学校

黄建军 贵阳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彭 菲 贵阳市中小学生保健研究所 彭 蕊 贵阳市第九中学 傅定芳 贵阳市第六中学 曾 强 贵阳市第一中学 訾 慧 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管晓澴 贵阳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

(二)云岩区(12人)王筑英 贵阳市省府路小学 邓润林 云岩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龙梓玉 云岩区百花坪小学 刘双成 云岩区丰航学校 刘明蓉 云岩区宅吉小学 杜 鹃 云岩区第二实验小学 李跃丽 云岩区第四实验小学 肖 波 贵阳市第二十八中学 陈雪梅 云岩区毓秀路小学 范星辉 贵阳市第四十中学 黄美芳 云岩区环西小学 龚 燕 云岩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三)南明区(11人)王 玉 南明小学 王自豪 贵阳市南明幼儿园 尹 实 贵阳市第十六中学 刘金辉 贵阳市尚义路小学 张 宁 贵阳市第十八中学 革贵菊 南明区第四实验小学 胡 荣 贵阳市第十幼儿园 袁 磊 贵阳十五中

曹 菁 贵阳市南明区都市路小学 葛正秀 南明区永乐中学 曾 芬 贵阳市甲秀小学

(四)观山湖区(5人)王臣刚 观山湖区朱昌小学 毛树明 贵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李 峰 观山湖区教育局 罗 莉 观山湖区林东小学 罗秀芳 观山湖区百花湖中学

(五)花溪区(9人)

朱 宁 花溪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刘文敏 花溪区第二幼儿园 杨海莲 花溪区教育培训研究中心 吴渊玄 花溪区第二中学 陈光彪 花溪区高坡中心完小 周满昭 花溪区第一实验学校 袁 梅 花溪区石板小学 韩玉忠 花溪区第四实验学校 魏前程 花溪区青岩中心完小

(六)乌当区(5人)邓书祥 乌当区马场中学 刘 芳 乌当小学 孙晓昕 乌当区新天三小 李 弥 乌当区新九学校 金春霞 乌当区百宜小学

(七)白云区(6人)王春泉 白云区教育局 王惠敏 白云区第七中学 刘红梅 白云区第六中学 姚进平白云区第一中学 彭伯富 白云区沙文中学 谭富贵 白云区第六小学

(八)清镇市(9人)邓礼文 清镇市红枫第五小学 龙 刚 清镇市教育局普通教育管理所 田茂成 清镇市第一中学 吴学政 清镇市犁倭乡中心学校 周文明 清镇市流长中心校 郑明刚 清镇市暗流乡中心校 徐刚举 清镇市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 谢勇军 清镇市卫城小学 雷 刚 清镇市新店镇中心学校

(九)修文县(5人)王 浩 修文中学

张晓忠 修文县龙场镇中心学校 陈 石 修文县扎佐中学 贺 静 修文县六广中学 谌贻平修文县王官学校

(十)开阳县(9人)王兴忠 开阳南江乡中心小学 刘 健 开阳县第三中学 刘 辉 开阳县第一中学 李 毅 开阳冯三镇教育室 李以伦 开阳县永温镇教育室 李书虎 开阳县毛云乡幼儿园 杨 雷 开阳县龙岗镇中学 张青强 开阳县金中镇中学 袁 勇 开阳花梨镇中心小学

(十一)息烽县(5人)卢 伟 息烽县西洋小学 李家华 息烽县黑神中学 查莉娟 息烽县养龙司小学 夏家志 息烽县石硐小学 谢明佳 息烽县教育局

三、尊师重教先进集体(38个,排名不分先后)

(一)市直单位(11个)中共贵阳市委办公厅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贵阳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贵阳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 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贵阳市国家保密局 贵阳市物价局 贵阳市审计局 贵阳市城乡规划局

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二)云岩区(3个)云岩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云岩区妇女联合会 云岩区总工会

(三)南明区(3个)南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南明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南明区财政局

(四)观山湖区(1个)观山湖区财政局

(五)花溪区(3个)花溪区机构编制委员会 花溪区财政局

贵阳市城乡规划局花溪分局

(六)乌当区(3个)乌当区水田镇人民政府 乌当区羊昌镇人民政府 乌当区财政局

(七)白云区(3个)中共贵阳市白云区委办公室 中共贵阳市白云区委组织部 白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八)清镇市(3个)清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清镇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清镇市财政局

(九)修文县(3个)修文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修文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修文县国土资源局

(十)开阳县(2个)开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开阳县政协办公室

(十一)息烽县(3个)息烽县小寨坝人民政府 息烽县永清镇人民政府 息烽县西山乡人民政府

四、尊师重教先进个人(36人)

(一)市属单位及部门(10人)马怀平贵阳市人民体育场 龙邦美 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 叶 勇 贵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陈 蓓 贵阳广播电视台 陈德勇 贵阳市督办督查局 赵婷婷 贵阳市国土资源市场管理处 胡 颖 贵阳日报传媒集团

殷 勇 贵阳市公安局人民警察训练部 曹 阳 贵阳市人民政府法制局 葛海波 贵阳市监察局

(二)云岩区(3人)

许 梅 云岩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会室 聂 勤 云岩区财政局

翟 丽 云岩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三)南明区(3人)

王尧军 南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喻 桁 南明区委组织部 曾 隽 南明区委办公室

(四)观山湖区(1人)罗 莉 观山湖区财政局

(五)花溪区(3人)

王效宁 花溪区燕楼乡人民政府 沈 鹏 花溪区清溪社区服务中心 简秀华 花溪区孟关乡人民政府

(六)乌当区(3人)

帅 颂 乌当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朱玉华 乌当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周明学 乌当区高新社区服务中心

(七)白云区(3人)

周 昊 贵阳市城乡规划局白云分局 赵 勇 白云区财政局 黄 峰 白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八)清镇市(3人)

陈万里 清镇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陈荣芬 清镇市机构编制委员会 郭忠旺 清镇市职城教育管委会

(九)修文县(3人)

罗成贵 修文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赵俊达 修文县国土资源局 胡大颖 修文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十)开阳县(1人)向龙云 开阳县国土资源局

(十一)息烽县(3人)王 彬 息烽县财政局

上一篇:中小学生转学联系下一篇: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