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风景美文欣赏

2024-06-29

远方的风景美文欣赏(精选16篇)

篇1:远方的风景美文欣赏

心中若有远方,何处不是风景的美文

人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场自己对自己的战争。每一个人的身上,都依附着两个自己:好的自己和坏的自己。让积极打败消极,让高尚打败鄙陋,让真诚打败虚伪,让宽容打败计较,让快乐打败忧郁,让勤奋打败懒惰,让坚强打败脆弱,让伟大打败猥琐。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一辈子都做最好的自己。

三件让人幸福的.事情: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有人爱,不仅仅是被人爱,而且有主动爱别人爱世界的能力;有事做,让每一天充实,事情没有大小,只有你爱不爱做;有所期待,生活就有希望,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待明天,期待阳光,人就会从卑微中站起来拥抱蓝天。

孤独是我们的思想,每个人都会孤独,只有学会忍受,我们的思想才会慢慢的成熟;寂寞是我们的灵魂,不懂寂寞的人是没有灵魂的,只有学会品味,我们才能守护一方灵魂的栖息地。每当繁华与喧嚣褪尽的时候,我们忘我地根植孤独,培育寂寞,在孤独中挺立自我,在寂寞中聆听心灵的声音。

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只有两种,一种是苍鹰,一种是蜗牛。苍鹰之所以能够,是因为它们拥有傲人的翅膀;而慢吞吞的蜗牛能够爬上去,就是认准了自己的方向,一直在为这个方向专注和坚持,不为道路上的小风景停留下来,它们要的就是最高的位置,看到最好的风景!

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想占有,想占有自己喜爱的一切东西,但人又是有思维的,这种思维随时都在变,没有一种情感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不要奢望你能拥有多少,只需用一种平常心态去欣赏一件事、欣赏一个人,就像欣赏一幅画一样,你就会觉得很陶醉很快乐,同时也会很坦然。

婴儿出生时都是握着拳头,仿佛是说“我什么都想要”。但在离开人世时,人都是撒开双手,仿佛是说“我什么都没带走”。如果我们能多认识一些自我的心灵,少一点名利的追逐;多一些境界的提升,少一些物欲的沉沦,就能过一个比较知足的快乐生活。

给生命一个微笑的理由吧,别让心承载太多的负重;给自己一个取暖的方式吧,以风的执念求索,以莲的姿态恬淡,将岁月打磨成人生枝头最美的风景。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心中若有远方,何处不是风景……

篇2:远方的风景美文欣赏

如果说三月的江南是风姿绰约的,而祖国的大西北此时则另有一番风景。

无论是在地广人稀,沙漠遍布的新疆,还是满眼都是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甘肃,或是分布着草原、戈壁滩、胡杨林的内蒙,抑或是有着浓郁回族风情的宁夏,你都能感受到它与南方,甚至华北的不同。

这里的风,尤其是秋冬的风,是凌厉的,你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有一次,去西宁授课,一下飞机,从机场大厅走出来,马上感觉到风的强劲,风撕扯着衣服,人站在风里,就象一棵飓风中猛烈摇摆的小树,让人感觉到人在自然界的渺小。而这次来银川,前两天还是阳光明媚,春风和煦,而临走时,却风沙弥漫,沙尘暴说来就来了。

前几年,曾去新疆库尔勒演讲,在空旷的机场下了飞机,回市区的路上,除了稀落的村庄,刷着白漆的墙,接下来就是“半生半死”的白杨林了,朝北的一面,被从天山口刮过来的大风撕下树皮来,白森森的,犹如参差不齐而扯断的风干白骨,而朝南的一面,依然鲜活,西北的风,就是这么有个性。

除了西方的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这边的天。这里一扫南北方湿漉漉、雾蒙蒙或灰蒙蒙天气,更多的是澄清透明,尤其是在青海、宁夏这样高楼大厦并不多的地方,你会有一种“极目楚天舒”的开阔感,这里没有了高耸云天的建筑,因此,也就少了一份沉郁与压抑,看着蔚蓝的天空,飘逸的.白云,你内心会找到一种久违的归宿感。

有一年六月,去新疆伊犁自治州驻地伊宁讲课,主办方在那拉提机场接到我后,车子奔驰在高低起伏的草原上,我看到了路边绽放着的黄色小花,静静流淌着的伊犁河,悠闲吃草而点缀在蓝天下白色的羊群,还有慢慢踱着步、眼睛水汪汪的马,让人联想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在这里,你就是主人,天底下,诺大的世界,此刻都是属于你的。

西北空气的纯净,也是让人留恋的。一次春节过后去甘肃酒泉,讲完课,顺便去看酒泉公园和嘉峪关,这里的空气好像是过滤过的,阳光照下来,分外的耀眼,向着阳光的方向,你几乎睁不开眼睛,那汩汩冒着热气而清澈的泉水,让人很难想象,就在酒泉城外,便是随处可见很难有植物生长的戈壁滩。嘉峪关外的风是冷的,远处黑山上的雪,清晰可见,塞外的风光,就是这么独特。

西北是粗犷而散漫的,甚至说是休闲的,辽阔的视野,宽阔的马路,没有了经济发达地带的拥挤,就连这边的汽车也是悠悠地开着,极少堵车,这种慢节奏的生活,的确让人心生惬意与向往。

王之涣《凉州词》〉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实际上,“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三月江南,杨柳依依,春意盎然,是一片风景,而天高地远,一派孤寂的西北呢,其实也是难得的景致,只不过欣赏的角度不同,心境不同,如此而已。

世界上并不缺少风景,而是缺少发现风景的人。在有情人的眼里,绿肥红瘦是一种风景,而荒僻苍凉更是一种风景,最起码对于我来讲,它们都是一种内心的召唤,是远方的召唤!

我珍视身边的每一簇风景,它们都是我生命中的感动,是它们给我激越,给我灵感,给我前行的方向,给我奋发的动力。

篇3:外国风景画欣赏方法初探

在欣赏教学中, 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两种现象:

一种现象是把一幅作品挂在黑板上后, 教师一般先对作者及作品的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 为了显示作品的价值, 常常会加入自己与评论家的观点, 尽力把书本上说的一切都灌输给学生。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欣赏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 教师主要从作品的内容、价值判断来讲授, 往往代替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忽略了学生对艺术语言直觉理解力的敏感性培养, 使学生由视觉形象入手, 结合文化背景去领悟, 对作品的审美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学生只有听的权利, 学生听后不断发出赞叹声, 都很崇拜作者, 不敢对作品有丝毫微词。即使发表评述意见, 也是套用了教师的观点。这使我觉得有点像基督徒对圣像的崇拜, 学生成了作品的信徒, 教师却扮演了传教士的角色。这种传统解说型的教学模式,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是最常见的。在教学中, 教师主宰着欣赏的全过程, 学生一直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而自己的思想并没有参与到欣赏中来, 根本就谈不上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

另一种现象是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 让学生回家收集作者及作品的资料。这种现象太多地受到时间和物质条件的限制。例如, 我们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学校, 有一部分学生是外来子弟学生, 没有条件上网或者翻阅资料书, 也就无法完成预习任务。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没有任何美术知识基础, 也没有条件查阅资料的情况下, 如何开展美术欣赏教学, 进行欣赏活动是欣赏教学的主要困难。

以进入初中阶段的第一堂美术课, 内容是苏教版教材第十三册第一课《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为例, 笔者摸索到了一些简单易行的办法。

教学对象是刚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 可七年级的新生对美术作品, 特别是外国的近现代美术作品所知无几, 对如何欣赏更是不知如何下手。

如果这节课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欣赏方法, 能为整个初中阶段的欣赏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能让初一新生对第一堂美术课产生强烈的兴趣。

方法A:读题

投影仪出示作品《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 (图1) 。

师:看见这幅画, 大家最想了解什么?

生:画的是哪儿?想要表达什么?……

师:大家想了解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这幅画的题目中得到 (出示这幅画的题目) 。请大家轻声读题, 从题目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生:告诉我们这幅画的时间、地点。地点是埃特雷塔峭壁, 时间是风暴后。

方法B:观察 (作品色彩、构图)

师:观察画面:作者画了什么?

生:大海、天空、峭壁、沙滩、小船……

师:从色彩、构图、细节等方面观察画家是怎样表现经过暴风雨洗礼后的大海、岩石、天空、沙滩的?

生: (讨论后回答) 天空干净、明亮, 有朵朵白云, 沙滩看上去湿润, 两只小船在岸边可能是被大风刮过来的……

师总结:这幅画的色彩特点是:明亮柔和, 表现出天空的晴朗、海水的清澈、岩石的潮湿、干净。

师介绍构图:作者用了大约二分之一的位置画了峭壁及沙滩, 用了二分之一的位置画了天空及大海。表现了峭壁的巍然屹立、天空的及大海的宽阔。

方法C:多感官的联想

师提问:除了观察这幅画, 我们能不能再“听一听”“闻一闻”?“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摸到了什么?

生 (闭上眼进入冥想一分钟) :好像闻到了海风中咸咸的味道、听到了海水拍打海岸的声音, 感受到脚底凉凉的沙子的……

方法D:揣摩作者心理

师提问:假设你是这幅画的作者———库尔贝, 你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情绪) 呢?

生:惬意、赏心悦目、愉悦、平静……

方法E:概括总结这幅画的特点

师提问:现在, 我们能不能总结出这一幅画的特点?

生:表现了埃特雷塔峭壁历经风暴后的宁静和清新。

方法F:对比

投影仪出示作品法国洛朗的《海港日出》 (图2) 与《日出·印象》 (图3) 。

师:现在, 我们能不能尝试运用刚刚学过的方法来赏析一下这两幅画呢? (复习巩固刚才所学知识) 。

生:运用读题、观察、多感官联想等方法进行赏析活动。

师:刚刚大家请大家对两幅画进行比较。从画中景物的色彩、笔触、整体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其中, 着重放大观察《日出·印象》的笔触。

师生共同赏析。

师总结:

色彩:前者色彩柔和统一, 所有的静物包括建筑、船只、人物被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中。后者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 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 冉冉升起。

笔触:前者笔触细腻, 虽然景物画得比较朦胧, 但是能看清。后者笔触随意、零乱, 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

细节:前者, 船工在朝霞中忙碌的干活, 岸边的妇女坐在货物上小声地交谈。后者, 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 交错渗透, 浑然一体。近海中的三只小船, 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 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

整体风格:前者海空一色、宁静优美。后者光与色的变化丰富, 朦胧隐约, 雾气交融, 给人一种瞬间的感受。

师提问: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这节课内容, 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赏析活动?

生:我们用了揣摩作者心理、概括总结、对比的方法进行了赏析。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这么多方法进行赏析活动, 现在能不能用这些方法对书本上的其他作品进行赏析呢?

学生对书本上的其他作品比如《辛格拉温的磨房》《雪中猎人》等作品进行赏析。经常使用的方法是读题、观察、多感官的联想, 语言生动、形象, 能讲出对作品的大概印象。

这节课, 没有教师的“满堂灌”, 也没有学生的埋头查阅资料。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 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设计既符合教学学生有感兴趣的话题, 在一系列的话题中, 这节课的主要问题解决了。

篇4:远方的风景

在朋友的QQ空间,看到她写的这样一句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忘了为什么出发。这句话,令我颇有感触。缘于对朋友的了解,我熟谙其中滋味。朋友很简单的一句话,实则是一声叹息,包含着几多无奈。对于世事的难以预料和掌控,前景的不可预期,甚或渺茫,让她深感失落。

在读研之前,她是一名从教近十年的语文老师,为了能够实现她心中的大学梦,她毅然选择了放弃安逸的工作,成为一名研究生。当然,做出这样选择,并不排除她想改变工作环境的初衷。她如愿以偿,走进了大学校门,步入了那庄严的学术殿堂。她带着希望,徜徉在学海里,孜孜以求,发奋苦读,以不辜负她重返校园求学的这几年光阴。

转眼,她在大学度过了两年时光,接着,将不得不面临重新就业。可就业已不像当初她想的那么乐观了,她因此而愁苦,不知该何去何从。从当初自愿放弃工作到再次寻找工作,像在画一个圆,可有谁希望回到原点?谁不期许能够借助读研这块跳板来个三级跳呢?可现实情况是,付出有时不等于回报。如果功利地去想,她似乎做了一件有点不划算的事。她不得不开始为未来的工作而忙碌,开始疲于应付各种考试。

读了她的那句话,我想到了一次登山的经历。那次是学校组织教师去游庐山,当导游小姐介绍完庐山的最高峰,很多人都带着饱览山顶无限风光的希望出发了,而有些人则望而却步,只能止步于山脚下。当我们爬山的同志拖着疲惫的身体下山后,却看到那些没有登山的同志脸上得意的笑容。他们悠闲地坐在那里,抽烟闲谈,好不惬意。还不忘调侃地说上一句:“瞧你们累得够呛,还是我们决断英明吧?”说完还哈哈大笑起来。我们没说什么,只回以轻蔑的淡然一笑,大家心中都在说:你们虽少了登山的苦累,但你们又怎知登山的快乐,又怎能想象到那山顶的无限风光呢。我们身虽乏,心中却乐无比。你们如此畏惧苦累,将错过多少风景啊。

于是,我在朋友的那句话的下面给了这样的回复:出发是为了远方的风景!

如果不出发,我们怎么能领略到那远方的风景。出发了,或许深感路途的艰辛与疲惫,甚至因为远方风景的扑朔迷离而感到困惑。但风景必然存在,迷茫与困惑也只是暂时的,只要坚信远方有无限美好的风景,满怀快乐的心情去追逐,就一定能等到张开双臂拥抱远方风景的那一天。当我们拼命朝前赶追逐风景的时候,如果能够放平心态,时常歇下脚,回望来时路,可能远方的风景已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已经在沿途饱览山色了。

出发了,就意味着前进,如果不出发,就是故步自封。为了远方的风景,让我们勇敢出发吧!

篇5:远方的风景800字作文

如果我是生活在童话里,那么,我要成为一个有钱人。我是生活在童话里吗?不是,所以我至今还没有钱。假如童话真的可以实现,那么,鸭子就会变成天鹅。鸭子变天鹅了吗?没有,所以童话不可能实现。如果说一切之间没有距离,那么我要站在比尔盖茨身边。但我站到比尔盖茨了吗?没有,所以,事实证明,一切之间是有距离的。

很小的时候,我在路上看见一只猫,一只很小很可爱的猫。我于是试着用力去追,试着去捕捉它的美丽,它却一直跑一直跑,最后它跑到消失不见了。我的努力却换来更多距离。我就站在原地,望着它消失的地方发呆。

后来长大了,我依然向往远方,渴望远航。我想到太平洋上看海鸥,就像玳子想到沙漠上看月亮。妈妈说,这会是一断很远很远的距离,我说我不怕。距离才有美丽,远方才有风景。

可是后来,我发现我的懂得很多东西却总是做不好,就像我懂得该珍惜眼前,却总去期望远方。这令我忽然想起了摘桃的那只猴子抛开怀抱里拥有的,而去追寻那遥远的东西。我的眼前呢?会不会也像那只兔子一样,越跑越远,然后消失不见?

呵,我曾经做过一个很傻的梦。梦里是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朋友,这是一段过期的友谊。我无法靠近他深邃的双眼,一双玻璃珠诉说着忧郁。然后他慢慢地走远,我渐渐看不见他,因此我呼唤他,直到无力挽回,筋疲力尽跪倒在地上不尽地哭……

我一直在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在角落里默默看着你的朋友,就像那些看在角落里的花儿。我们或许曾经想过要永远在一起,一直那么快乐。或者我们其实是可以做到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会成为陌路人?只是友谊为什么会过期?只是,我们怎么不好好珍惜。这令我惭愧,与庸俗之间,到底只剩多少距离?

篇6:美文欣赏:记忆的远方

有说不完的故事,也有道不尽的忧愁

★ 关于流金岁月的美文欣赏:麦田记忆

★ 记忆流年美文

★ 圣诞节美文欣赏

★ 美文欣赏广播稿

★ 《养花》美文欣赏

篇7:远方的远美文欣赏

我不去想明天是否美好,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面带微笑。

――题记

还记得《在山的那边》的海吗?

你越过前山万岭,跨过无数险恶的陡崖,只为远方那一片迷人的风景,那日夜牵动你的心的海啊!

你弱小,你毫无毅力,到你向往,那日日夜夜在山的另一头的发光的美景。你奋起勇气翻越过山,却发现在山的那边还是山呐!

你迷茫,你不知所措。现实总是太残酷,而你又把远方的美好想的`太美好。

每个人都活在现实里却又时刻牵挂着远方。太多的不愿承受现实的痛苦使我们愈加向往远方的美好。在赤裸裸的现实里,我们尝试着各种方法去逃避现实,去追求远方。

是否,在苦难的现实里,远方就是大同的社会?是否,在疲惫难耐的日子里,远方就是心的依托?是否,在现实撑不住的时候,只想逃离,到远离声嚣的远方?

我们生下来注定活在现实里,这个真实的世界必须被我们接受我们也必须接受。或许是有过不顺心,不开心,或许也有过迷茫,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静下心来,面对现实,看开现实。而不是脱避现实。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能力涉足远方,那请你踏实的走好脚下的路!

生活就是每天现场直播,不能悔改也不需做作。坦诚地对待每一天,把自己放在现实的世界中,避免虚无缥缈。这样,你也不会一昧地渴望远方的美好而忘记近处的繁华。

也曾想过到遥远的地方去脱离人烟,去享受一个人的寂静,去享受一个人的狂欢。远方总是充满诱惑,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向往远方。

曾经也问过自己,远方到底有多远呢?是海角天涯,还是广阔无垠的边境。我不知道,或许谁也不知道吧。只能说远方太远,无法衡量,永远都到不了尽头。

远方?近处!现实虚幻。我不敢妄下结论。我只是踏着现实的步伐走着遥远的路。

远方,总是充满诱惑,我扑溯迷离,还是会一昧的追求,因为我有足够的能力远足。

篇8:最美的风景不在远方

三年前,我和他,我的大学初恋男友一起到过这个美丽的地方。那时,他年轻帅气,才华横溢,赢得众多女生的青睐,可他偏偏挑中了我,我甚感幸运,也感到无比的幸福。闲暇时间,我们一起走过了很多地方,杭州西湖、平遥古城、北京故宫、青岛栈桥……每到一个地方,我都把门票、车票收集起来,并且会给他留言:“亲爱的,我们的爱情已在这片土地上生长,让我们一起期待它开花结果。”我们约定,等走遍了全国的所有城市,我们便结婚,相守一生。

可是,我们还没走完一半,他便弃我而去了。后来,我遇见现在的老公。他是个典型的宅男,每当我要外出旅行,他总会找各种理由阻拦我,我想每一个男人深爱一个女孩都会想陪她走遍天涯海角的,因此,我总觉得他不够爱我。

这次,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气气他,于是,我和同事坐上火车直奔青岛。

在路上,我想起了那个陪我游青岛的男人,我幻想着,如果我们还在一起,肯定看过很多风景了吧?想到曾经栈桥下的留影、海滨浴场的狂欢,我便心生凄凉,世事无常,物是人非。

到达目的地,我和同事正在吃海鲜,老公发来信息:“别吃太多咸的东西,你血压偏高,谨记。”在海边,我正打算下海玩耍,老公又发来信息:“现在天气还凉,别下海,注意感冒。”晚上,我们一起逛夜市,老公的信息又到了:“看好东西,别再丢了钱包,否则本大爷不要你了。”第二天早上,还没睡醒,老公又打来了电话:“起床了,出门在外,别贪睡,好好看风景。”

就这样,在青岛的两天,我时不时地被他“骚扰”着,我本以为来到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我会无比感伤,却没想到,我似乎已把这里的一切忘记了,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平常日子里老公对我的关心和体贴。

篇9:关于秋天的美文欣赏:远方的秋思

在秋意渐浓的南国,某个街角的咖啡小店,写满一纸回忆,有西北的豪迈激烈,更有江南的婉转柔弱。一纸深深浅浅的回忆,一纸浓浓真挚的热情,足以震住流年的翩跹,牵住岁月的变迁,这一忆,便是地久天长,这一忆,便是岁月永恒。

窗外,秋心正浓,在某个角落,往事的思绪如秋天的脚步再也无路可退,一片秋水涟漪,一窗清梦浅去,日子一如既往的过着,岁月没有回首的作别,过往深沉如海,是风云不尽还是黯淡无华,只有经历了伤痛,洗礼了坚强才能明白。在我慢慢归于平静的内心里,我庆幸我是个思想简单的一贫如洗的人,在人生这场艰难的修行里,我这种没心没肺的简单可以省去多少伤心和烦恼。其实在岁月的旅途中,任你如何小心翼翼,该经历的伤痛不会减少一分,该享受的快乐也不会增加一丝,不如静静的守着善良,安心,在岁月的渡口笑看风轻云淡,静看细水长流,云舒云卷,然后安然坚强的和未来握手言和,同舟共济。

秋天,总是让人产生很多的情愫,是离愁还是收获,断然逃不出秋的意蕴, 就像带着流浪的心,启程的时候,注定参杂着了各种的思绪,步履与秋意缠绵,只要有心在,那份情就根植在心里痴痴的移不开,徘徊执着成千千结,守候在每片即将安静谢幕的秋叶里,带着决裂,凝望。而我从北方流浪而来,为了遗落的约定,在南国的秋天里,我注定做不了江南水乡里温柔多情的女子,早在我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深深烙上了大西北豪情爽快,大大咧咧的标签。我只能用我的行动赴这场人生的约定,把我的思念捻成一抹相思,思念在秋天的回忆里凝成情结晕开成马莲花,散发着大西北的荒凉与深厚,柔情万朵,而我,在秋天的足迹里安然,然后用时光做成书签,小心翼翼的夹在我人生这本厚厚的书里,我从不敢高傲,只守初心,即便承担一书的荒凉。

思念,无论怎样都觉得和秋意是绝配,隔着季节看轮回,我相信,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看到的轮回是不一样的,飘过的雨,路过的风,还有执着倔强的行走在修行路上的人们,不管是山温水暖的青石小巷里,还是雄然浑厚的延绵山脊里,思念只是一种隐藏在尘埃里的守候。而水过云远,几忆清凉,渐行渐远的日子,再回首,对于那个偏僻的小村的记忆依然斜影相随,而沉淀下来的,不是思念时的杂草丛生,而是一朵灿烂内敛的花,曾经在你我过往的岁月里灿烂静美的开过!

作者简介

菁子,出生于1984年12月22日,籍贯:中国甘肃古浪,现居住广东东莞。

作者:纯菁

篇10:偶遇-风景并不在远方优美散文

举目望去到处山峦层叠,村落稀疏的散落在其中,三三两两也就是一条村子了,瓦房多数老旧不堪,有些无人居住的已经藤蔓密布,有些则塌了墙垮了瓦,那些曾经的热闹随着时间渐渐落寞,迟早注定现实在尘土岁月里,现在冬季山里也没有什么水果,不像春天的桃李,夏天枇杷荔枝,秋天的桂圆,冬天也就是剩满眼的绿了,单调得枯燥,我知道山里有些乌桕,和三角枫,可是南方没有到霜降那些叶子依旧翠绿,只是绿得没有夏天那种生命力罢了。

我看见有一座桥,桥那边树林里隐约的有着村落,可是让我停下脚步的却是桥下那条河与不远处那个船筏,为什么叫船筏因为它不是竹子做的是用塑料管做的,虽然少点韵味但是也有一番情趣,它安静的横在简单的渡头,在竹影下显得那么慵懒平静,仿佛镶嵌在河面一样,也仿佛和岁月在呢喃,诉说那些本不是故事的故事。如果你用心去体会原来时光还可以如此轻慢,生活还可以如此任性。

河道弯弯曲曲,我看不到她来时的路却知道她最后的终点,我所拥有的是这一段风景,如画如诗,一切的言辞都难以描绘,因为华丽繁华终不是她的词语,仙境瑶台何其遥远,她就如平时无华的一副画卷,身在其中无需惊艳,当你漫步行走不过就是画里唯一流动的风景,你惊动的那草,碰落那花,不过是画卷里轻洒落的一滴染墨,与这山与水慢慢融化浑淡。

篇11:远方的诗歌欣赏

李白提剑四方的流浪

吟出了静夜的思乡

陆游细雨骑驴的灯光

叹着他诗人的哀伤

他们漂泊在未知的路上

都曾流离且迷茫

但是他们有一个

永恒的向往

叫做——远方

游子穿着慈母将心

缝成密密针线的衣裳

迈步向天涯那边的远方

追随那些美好的梦想

仅余驻足把故乡凝望

他们以为绚烂的光亮

只在遥远的地方

他们未曾发现找到的辉煌

怎比得上家人温暖地相望

待到尘满面鬓如霜

也未尝走到心中的远方

每每看窗前月光悲凉

每每回首喟叹彷徨

抚摸着跳动的心房

一声声回家心波荡漾

然而回程亦是漫长

发现所有故乡已然是异乡

游子啊穿行在烟波巷

寻不见初时的家乡

独自又远望:

母亲啊

原来宿命就是流浪

到最后故乡原本是异乡

我已不再迷惘

我所眷恋的惟有故乡

我所向往的`却是远方

孩儿还要行走,还要流浪

李白的明月光还在

陆游的剑门道还在

斯人呢?

或许依旧在远方

行走——流浪——

我在那永恒的异乡

追逐那无家的潮——潮落潮涨

我今身在故乡

却觉出这故乡才像远方

我立在寒风的楼台之上

眺望着回家的方向细算着月儿圆了的辰光

思念着家中温暖的气场

幻想着捧起他煲的热汤

家乡家乡

有家之处才是乡

可惜可叹可喜

成长让我们失去家乡

只剩远方

年华的船只扬帆起航

我们最终是一个人在这世上

我们都是上帝的弃孩孤身流浪

走出这所谓故乡

天地间有无限辛苦来尝

终于有一天

走到了远方

回头发现已没有故乡值得彷徨

这巷已非这巷

那乡亦非那乡

我们还是把远方作了家乡

很久很久以后我们的孩子

他们也会将父母的异乡

当作自己的故乡

再一次开始

远去乡关的远航

永不停驻

篇12:北疆行 远方的风景

上帝的调色板:喀纳斯湖

喀纳斯湖是一个座落于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位于喀纳斯自然景观保护区中心。湖状如弯月,海拔在1374米,比天山天池还要大,是古冰川刨蚀,高山河流扩展而成,是我国内陆最深的湖泊。

喀纳斯湖四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森林密布、草场繁茂,山坡一片葱绿,湖面碧波荡漾,群山倒映湖中,使蓝天、白云、青山与绿水浑然一体,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据说湖水颜色随阳光和季节的变化也变幻莫测,红、蓝、绿、白,交相辉映,所以又有变色湖之美称。

游览喀纳斯湖,可从山庄湖畔登上游艇,观赏湖上及岸东西两侧风光,湖湾两侧小岛;也可登岸观赏战国至元代的岩画,参观原始林区被称为“森林居民”的图瓦人居民点。在湖的北端还可见到“浮木长堤”的奇景。湖岸苍松古树,有伟岸挺拔、有附岩抱石、有五杉拥松,形态各异。

喀纳斯景区哈拉开特峰顶观鱼亭海拔2048米,可鸟瞰喀纳斯湖下游的鸭泽湖、神仙湾、喀纳斯湖三道湾,喀纳斯湖水就像一个多情的少女不断变换色彩,白色的云雾沙巾飘飘渺渺,睫毛一样的树木令人心动,油然觉得喀纳斯湖不愧是人类永远的情人,真是一步一景、如痴如醉,不得不发出由衷的感慨:“不到观鱼亭,不知喀纳斯湖之美。”但是,在观鱼亭还不能看到喀呐斯湖的全貌,因为湖确实有点大!人们就曾在这里发现过 “湖怪”。

从观鱼亭下山的路上风景如画,引人入胜。这里绿树成荫,片石筑景,花香争艳,走在其中如醉如痴,有欣赏不完的美景,有拍摄不尽的风光。在高原骄阳的普照下,山河壮丽,人亦豪爽,一草一木,尽享远离喧嚣凡尘的宁静……

喀纳斯河有九道湾,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卧龙湾和月亮湾。卧龙湾是河中央的一块弯弯曲曲的沙洲地带,形状似龙,月亮湾则是有两块酷似脚印的小沙滩。据说这是嫦娥奔月时留下的,现在是喀纳斯湖景区的代表性景点,也是游人来此的必经取景地。

图瓦人的俗世:白哈巴村

如果说喀呐斯是一块调色板,那号称中国西北第一村白哈巴则是自然环境中的世外桃源。

从喀纳斯湖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在渺无人烟的山间中穿行近两个小时来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界碑。5号石碑虽小,它却象征着祖国的神圣与尊严,上面工整地书写着鲜红醒目的“中国”二字。不远处就是素有“西北第一哨”之称的白哈巴边防连。在这里能俯视白哈巴村,放眼望去,木屋和圈养牲畜的栅栏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松林和桦林之中,安宁、祥和。那里的图瓦人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世世代代守在这片美景中,他们完整地保留了原始风貌,生活习惯像哈萨克,语言是突厥语。也许对故乡对家园热爱到了极致,至今不离不弃守侯在这快土地上。

白哈巴村分蒙古族的支系图瓦人居住区、哈萨克族居住区和边防站三部分,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图瓦人最集中的一个村子,具有浓郁的图瓦人风情。全村所有建筑均由木头筑成,是典型的欧式村寨。白哈巴村子不太,但比较干净整齐。村中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涉溪而过,一片木屋子静静地迎候在道旁,没有什么人,只有几个骑马的孩童在我们身边转悠。下车后,温暖的空气和静谧的气氛让我觉得似乎到了一片私家的庄园。穿行在村庄里,四处散发着泥土和草儿的味道,浓浓的乡情油然而生。在村庄里,没有人问我们从哪里来,也没有人问我们向哪里去。不远处是一片不大的牧场,上面有些牛儿在悠闲地吃草,有车辙在上面清晰地印着,旁边的山坡上有一群羊,白色的一片,点缀着黄绿色的大山,牧羊人骑着马,走在山梁上,英姿飒爽。

清澈的哈巴河水穿过白桦林潺潺流过,在蓝天的映衬下也是蓝色的,蓝得晶莹而纯净,林边的草原是天然的牧场,散落着星星点点的牛羊,错落的小木屋连成村庄,升起了袅袅炊烟……夕阳下,一派只在画中出现的北欧风光,就这样真实的摆在眼前,除了惊叹,恐怕就只能用相机来说话了。

神的后花园:禾木村

有一种地方,风景是在路上;有一种旅行,风景是在心中。被称为“神的后花园”的禾木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在风光摄影爱好者中,可能很少人不知道禾木的。禾木乡有“摄影家天堂”之称,不少获大奖的摄影作品都来自这里。这里有驴友和摄友梦想中的纯净,是他们心目中的天堂。在这个如同童话梦境般的小山村里,色彩的丰富达到了让眼球应接不暇的程度,而宁静的生活则洗却了都市人的烦躁。多个少数民族的多彩多姿的生活习俗,是禾木乡在自然景观之外,另一处等待着探求的神秘宝藏。

精彩的风景一路展开,引领着我们来到了黄昏时分的禾木村。禾木村呈长方形,两边都是白桦树林,屏障一般。桦树成行成列,密密麻麻,一眼看上去很像人工园林。禾木村的房子都是原木的,房顶是尖的。院子也是用长条的木头钉着圈起来,那围栏仿佛就是用来给我这样的闲人趴在那上面聊天的。这里住着蒙古族图瓦人,民风是路不拾遗,院子都没有门。

禾木村前面是一片草原,草原沿着小河分成高低两层,同伴选择了骑马去山坡,我却游荡在山谷中。山谷很宁静,半天都见不到一个人影。草原上长着各种小花,空旷的草地上间或能看到离群独处的木屋一间,孤树一棵。云层在山谷上空徘徊,山谷里时而阳光明媚,时而云影蹒跚。往河边走,穿过了一片长满鲜红野草莓的灌木丛,走进一片白桦林中,潺潺的禾木河就从林中穿过,流往喀纳斯湖,流向北冰洋。河水湍急清澈,颜色蓝中带绿,哗哗的流水声单调而干净,像新鲜的草垛子一样的干净。跨过河上的木桥,沿着布满鹅卵石的河边走,穿行在白桦林中,在一堆乱石前停住脚步,这里有天然的石凳石床。我躺在上面,想想自己就在中国版图的鸡尾巴上,头枕河水的低吟声,身披中国最西北黄昏的柔和阳光,看天空飘云,听林间风啸,感受着一份慵散的时光,已不知今夕是何夕,今年是何年。世间的纷扰,人生的名利仿佛被崇山峻岭和层层茂林所过滤,已经留在了这山谷外面,心头的浮躁也被这河水所冲洗掉,已不知为何物。

爬上村前的山坡,可俯视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远观日出与溪流,近览图瓦人家,是拍摄日出、晨雾、木屋、禾木河的绝佳取景地。

此刻,夕阳下的禾木素净如同一幅水粉画。牛儿悠闲地吃草,牧童愉快地欢笑,蜿蜒的溪边还有三三两两的村民打水;暮归的羊群在外辛苦的觅食一天后也在主人的驱赶下,庸懒的,悠悠的走过禾木桥,漫步回圈;村里的小路卷起阵阵尘土,远远的,十几匹马飞驰而来,图瓦村民们骑着高头大马,如一群绿林好汉在尘雾间撑起云天;一间间小小的、白色的木屋,如玩具般被上帝之手巧妙的摆放在山坳里,腾起的袅袅炊烟,围绕着小木屋慢慢缭绕、漂移,似雾非雾。山谷里不时传来牛鸣马嘶,鸡叫狗吠之声,让人觉得更加宁静,而且充满了生机。

没有预告,这仙境般的美丽出现得太突然了。这童话世界亦幻亦真,表现的淋漓尽致!像深邃的瞳孔,像晶莹的泪,像醇醇的酒,像一块偷落人间的美玉。天堂也不过如此吧!我的心似乎要停止跳动了。此刻,我醉了,醉在小桥、流水、白桦、牛羊、木屋和夕阳构成的禾木美丽的童话世界里了。

篇13:远方的守望散文欣赏

静谧的夜晚,一双干枯而又浑浊的眼神,静静地望着远方,不知道在等待谁的归来,不变的是每天倚在门框的边,怀着一颗期待的心,去守望心中的远方。

这样的情景,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人,在体会这样的事情,他们有一个特殊的代名词,空巢老人。

电影《从美国来的孙子》,这样描绘到空巢老人的情景,一个老人在家一个人过着独生生活,他的儿子多年没回来,把自己的儿子从美国带回来,交给自己的父亲照顾一段时间。刚开始还有点不习惯,甚至有点讨厌,但渐渐的他的父亲开始习惯他的孙子在旁边的感觉,只是要是孙子要的东西,哪怕再困难也要满足他。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孙子由于要去美国去上学,迫不得已离开了他,在离开之前,他和他的孙子有这样的一个约定,只要他想爷爷了,就对着井口喊几声爷爷,爷爷就会回答你,还要新年的时候一起吃顿团圆饭。可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他的孙子离开而显得那么渺茫。

每天都在想念着他的孙子,那样的时光总是那样的漫长,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电话铃声再次响起,当他正要去接的时候,他的孙子推门而进,他的爷爷高兴的像个小孩子一样,一个爷爷和孙子的约定,在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得以实现,约定使他们仅仅的拥抱在一起。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有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反思与思考。

中国目前有多少空巢老人在忍受着寒夜里的寂寞啊,他们不是没有子女,只是因为他们的因为种种借口,而找不回家的理由,也许,老人总会在电话那头告诉我们“没事,家里一切都好,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在外面多注意身体,家里可好了”我们能否听出他们的电话之外的谎言,当他们电话挂断之后,又是一阵沉默,静静的.透过老旧的窗户去遥望远方的天空。

父母养我们长大成人,当我们真正的长大以后又不得不离开父母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在喜悦之中略带一份无奈,他们不希望我们能给他们物质的帮助,唯一只需要的是多回家看看,多看看他们,多和他们聊聊天,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我们却都没有能力去满足他们这样简单而又显得有点奢侈的要求,我无数次在内心拷问自己,我这样的子女是合格的吗,我们作为一个子女,真正的做到了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吗。

我们都没有答案,甚至我们不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我们都太忙了”。

我们回去看看吧,去看看我们的父母吧,新年的时候去吃一顿团圆饭吧,不要等到了没有机会的时候,有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无奈,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希望远方的守望,会成为我们来至于内心的暖流与期盼。

篇14:走向远方美文欣赏

轻握一份珍惜,守住一份承诺,无论岁月的脚步有多急促,我们依旧能够安然的行走在红尘。---题记

有人说,失去的东西总是最美好的,于是我们就坐在回忆的空间里,开始怀念那些失去的东西。

有人说,得到的东西并不是最完美的,于是我们就用时间的利器,开始忘却那些该珍惜的东西。

我始终无法淡然的和我的未来做一次完美的承接,也始终无法用娴熟的手法掌舵我的方向。太多的舍不得,太多的放不开,重重的束缚着我的四肢。

那些走过的岁月,都装载着我对人生的奢望,可是沉重的负荷达不到我需要的追求。我始终无法相信,我该怎样笑对未来的人生?我怀着美好的期望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去冬来,却一次又一次带着失望而归。

也许,真的没有一个人能在生活的`航线上走的一帆风顺,所有的起点终点都有一个艰辛的过程,这些都需要我们独自去承担。我相信,有泪水的人生也会有快乐并存。

只是,我在肩扛属于我的那片天空时,我的倔强不能给我一分的承担。我只能默默的承受着生活里的酸甜苦辣。无力笑看人生百态,只能静默时间深处。

我常常在寻找一份宁静之地,可以看落日隐后的余晖,可以想隐藏心底的往事,揽一缕清风入怀,幻想新的开始,新的生活。这份期许,常常给予我莫名的感动。

我开始走走停停,寻寻觅觅。走一程山水,觅一处桃园。在得与失间,看花开花落;在悲与喜间,看云起云落。坦然面对生活的种种选择。

篇15:爱的牵挂,在远方美文

女儿又出车了,这一去是重庆,要六七天才能回来,虽然时间短暂,但牵挂的心也随着她飞向了远方。夜深人静,却难以入眠,惦记在心头萦绕,一切一切的,只能化作随风飘向远方的祝愿。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虽然也知道她在外一切都安好,但那份惦念,竟然是无法摆脱,她在身边时,偶尔也会和你拌嘴,气你一下,但她真的离开你,那怕就是这短短几天,心却不宁,脑海里总会想她在车上,是否吃好,休息好,她所做的工作是否都能如愿顺利。

孩子大了,象小鸟一样离开你的庇护,她有自己的天空,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尽管你和她有太多不同的见解,然而,你却无法去左右她的意愿。

有时候心里很矛盾,现在年轻人的思想和父母有很大距离,有时候甚至于无法去沟通,你过多的`去关心和嘱托会成反比,因而,她们会嫌你啰嗦。

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放手,给她们一片蓝天,让她们象雄鹰一样自由飞翔,哪怕前方有太多的风雨荆棘,我们的担心牵挂和一切的忧虑,却只能是放在心底,而给予她们的是支持和鼓励。

脚下的路还很长,人生的履历要靠她们自己去填写,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却也蕴藏着,很的多玄机和无奈,只有让思维在不同的情况下,随着世事转变,运用聪慧及敏捷的应变能力,才能让自己在环境里,磨练意志,在坚强里,逐步走向成熟,

这个时代的孩子,有太多的傲气和追求,在不满足现状的情况下,在去拼搏努力,追逐时尚的潮流,来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这一点上,父母的想法就已落伍了,我们的保守却冲破不了旧思想的束缚,因而和孩子之间,从而产生了代沟,

她们不理解,父母有时的训斥和埋怨,也是

一种爱,她们唯恐儿女,在多变的世事里受到伤害,人生的路还很漫长,随常有风霜雪雨的历练,但父母那爱的牵挂会永伴儿女左右,永远都是她们坚实的臂膀。

篇16:远方的风景美文欣赏

多情的喀纳斯湖

喀纳斯湖是一个坐落于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位于喀纳斯自然景观保护区中心。湖状如弯月,海拔在1374米,比天山天池还要大,是古冰川刨蚀,高山河流扩展而成,是我国内陆最深的湖泊。

喀纳斯湖四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森林密布、草场繁茂,山坡一片葱绿,湖面碧波荡漾,群山倒映湖中,使蓝天、白云、青山与绿水浑然一体,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据说湖水颜色随阳光和季节的变化也变幻莫测,红、蓝、绿、白,交相辉映,所以又有变色湖之美称。

游览喀纳斯湖,可从山庄湖畔登上游艇,观赏湖上及岸边东西两侧风光;也可登岸观赏战国至元代的岩画,参观原始林区被称为“森林居民”的图瓦人居民点。在湖的北端还可见到“浮木长堤”的奇景。喀纳斯景区的哈拉开特峰顶观鱼亭海拔2048米,可鸟瞰喀纳斯湖下游的鸭泽湖、神仙湾、喀纳斯湖三道湾,喀纳斯湖水就像一个多情的少女不断变换色彩,白色的云雾纱巾飘飘渺渺,睫毛一样的树木令人心动,油然觉得喀纳斯湖不愧是人类永远的情人,真是一步一景、如痴如醉,不得不发出由衷的感慨:“不到观鱼亭,不知喀纳斯湖之美。” 从观鱼亭下山的路上风景如画,引人入胜。这里绿树成荫,片石筑景,花香争艳,走在其中如醉如痴,有欣赏不完的美景,有拍摄不尽的风光。在高原骄阳的普照下,山河壮丽,人亦豪爽,一草一木,尽享远离喧嚣凡尘的宁静……

喀纳斯河有九道湾,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卧龙湾和月亮湾。卧龙湾是河中央的一块弯弯曲曲的沙洲地带,形状似龙,月亮湾则是有两块酷似脚印的小沙滩。据说这是嫦娥奔月时留下的,现在是喀纳斯湖景区的代表性景点,也是游人来此的必经取景地。

宁静的白哈巴村

从喀纳斯湖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在渺无人烟的山间穿行近两个小时来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界碑。5号石碑虽小,它却象征着祖国的神圣与尊严,上面工整地书写着鲜红醒目的“中国”二字。不远处就是素有“西北第一哨”之称的白哈巴边防连。在这里能俯视白哈巴村,放眼望去,木屋和圈养牲畜的栅栏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松林和桦林之中,安宁、祥和。那里的图瓦人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世世代代守在这片美景中,他们完整地保留了原始风貌,也许对故乡对家园热爱到了极致,至今不离不弃地守候在这块土地上。

白哈巴村分蒙古族的支系图瓦人居住区、哈萨克族居住区和边防站三部分,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图瓦人最集中的一个村子,具有浓郁的图瓦人风情。全村所有建筑均由木头筑成,是典型的欧式村寨。白哈巴村子不太,但比较干净整齐。村中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涉水而过,一片木屋子静静地迎候在道旁,没有什么人,只有几个骑马的孩童在我们身边转悠。下车后,温暖的空气和静谧的气氛让我觉得似乎到了一片私家的庄园。穿行在村庄里,四处散发着泥土和草儿的味道,浓浓的乡情油然而生。在村庄里,没有人问我们从哪里来,也没有人问我们向哪里去。不远处是一片不大的牧场,上面有些牛儿在悠闲地吃草,有车辙在上面清晰地印着,旁边的山坡上有一群羊,白色的一片,点缀着黄绿色的大山,牧羊人骑着马,走在山梁上,英姿飒爽。

清澈的哈巴河水穿过白桦林潺潺流过,在蓝天的映衬下也是蓝色的,蓝得晶莹而纯净,林边的草原是天然的牧场,散落着星星点点的牛羊,错落的小木屋连成村庄,升起了袅袅炊烟……夕阳下,一派只在画中出现的北欧风光,就这样真实的摆在眼前,除了惊叹,恐怕就只能用相机来说话了。

神的后花园 禾木村

有一种地方,风景是在路上;有一种旅行,风景是在心中。被称为“神的后花园”的禾木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在风光摄影爱好者中,可能没几个人不知道禾木村的。禾木村有“摄影家天堂”之称,不少获大奖的摄影作品都来自这里。在这个如同童话般的小山村里,色彩的丰富达到了让眼球应接不暇的程度。

禾木村呈狭长形,两边都是白桦树林,屏障一般。桦树成行成列,密密麻麻,一眼看上去很像人工园林。禾木村的房子都是原木的,房顶也是尖的。院子也是用长条的木头钉着圈起来,那围栏仿佛就是用来给我这样的闲人趴在那上面聊天的。这里住着蒙古族图瓦人,民风是路不拾遗,院子都没有门。

禾木村前面是一片草原,草原沿着小河分成高低两层,同伴选择了骑马去山坡,我却游荡在山谷中。山谷很宁静,半天都见不到一个人影。草原上长着各种小花,空旷的草地上间或能看到离群独处的木屋一间,孤树一棵。云层在山谷上空徘徊,山谷里时而阳光明媚,时而云影蹒跚。往河边走,穿过一片长满鲜红野草莓的灌木丛,走进一片白桦林中,潺潺的禾木河就从林中穿过,流往喀纳斯湖,流向北冰洋。河水湍急清澈,颜色蓝中带绿,哗哗的流水声单调而干净,像新鲜的草垛子一样的干净。跨过河上的木桥,沿着布满鹅卵石的河边走,穿行在白桦林中,在一堆乱石前停住脚步,这里有天然的石凳石床。我躺在上面,想想自己就在中国版图的鸡尾巴上,头枕河水的低吟声,身披中国最西北部的黄昏的柔和阳光,看天空飘云,听林间风啸,感受着一份懒散的时光,已不知今夕是何夕,今年是何年。世间的纷扰,人生的名利仿佛被崇山峻岭和层层茂林所过滤,已经留在了这山谷外面,心头的浮躁也被这河水所冲洗掉,已不知为何物。

爬上村前的山坡,可俯视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远观日出与溪流,近看图瓦人家,是拍摄日出、晨雾、木屋、禾木河的绝佳取景地。

此刻,夕阳下的禾木村素净地如同一幅水粉画。牛儿悠闲地吃草,牧童愉快地欢笑,蜿蜒的溪边还有三三两两的村民打水;暮归的羊群在外辛苦地觅食一天后也在主人的驱赶下,慵懒的,悠悠的走过禾木桥,漫步回圈;村里的小路卷起阵阵尘土,远远的,十几匹马飞驰而来,图瓦村民们骑着高头大马,如一群绿林好汉在尘雾间撑起云天;一间间小小的、白色的木屋,如玩具般被上帝之手巧妙的摆放在山坳里,腾起的袅袅炊烟,围绕着小木屋慢慢缭绕、漂移,似雾非雾。山谷里不时传来牲畜的嘶鸣声,鸡叫狗吠声,让人觉得更加宁静,而且充满了生机。

没有预告,这仙境般的美丽出现得太突然。这童话世界亦幻亦真,表现的淋漓尽致。像深邃的瞳孔,像晶莹的泪,像醇厚的酒,像一块遗落人间的美玉。天堂也不过如此吧。

上一篇:现代客户关系管理论文《物流行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研究》下一篇:教师个人师德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