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优秀教学设计

2024-06-24

《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优秀教学设计(共15篇)

篇1:《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

3.了解小兴安岭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感情。

谈话引入:大家好,欢迎大家跟我一起开始一段愉快的旅程。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美丽的小兴安岭(师指板书,生齐读课题)

师:出发之前,我们得做些准备:请你们带上你们那专注的眼睛和善于倾听的耳朵。一起来看看地图找找方向吧!(课件出示地图,生观察)小兴安岭在哪儿?说说你的发现。(生:在黑龙江)

评价: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大家一定不陌生,这是孩子们喜欢的一位老师的家乡。(生:这是教我们数学的刘老师的家乡!)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刘老师的东北老家——黑龙江去欣赏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吧!准备好了吗?马上出发!

一.创设情境,学习第一段

1.课件出示林海画面,师:这就是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这里真是树木的海洋啊!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还有许许多多各种的树呢!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2.师:你也感受到了吗?让我们打开书,一起赞美这绿色的海洋吧!齐读第一段

3.问:读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数不清”“几百里”说明树木多)师板书:树木多

师:你觉得这绿色的海洋里可能还有什么树?(生自由举手发言)

小结:小兴安岭的树木真多呀!

二.感受四季之美

1.朗读自测,看你能登上哪级台阶?小黑板出示:

有感情

流利

正确

①选择你最拿手的段落,读给同桌听一听,请他给你评一评。

②指名读,最好选择与别人不同的。

③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2.大家也许已经发现,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比较特别。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的)

师相机板书:春

一年四季夏

秋﹛﹜

师:你的眼睛真会发现!真棒!

过渡:各位朋友,有人说我们的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我们还是亲自走进去看看吧!

3.自主探究: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①课件出示自学要求(见课件)学习2——5段

②生自读勾画,师巡视指导

④指名自由汇报,师相机点拨,利用课件出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中所描写的四季美景。抓住春夏秋冬四季特点,引导生从朗读体会中小结(师相机板书):

春:生机勃勃

夏:树木葱茏

秋:物产丰富

冬:雪花飞舞

小结: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忍不住要说:小兴安岭,我要大声赞美你,你真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更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你们此时此刻也想对小兴安岭说些什么吗?(生自由说)

4.巩固,拓展

课件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

师:参加这次旅行,没有白来一趟吧?现在四季的美景又展现在我们眼前,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你也来当一回小导游吧!给大家介绍介绍(同桌互当小导游,用自己的话或书上的优美语言都行。)

三.课后延伸:回家后给爸爸妈妈当导游

师:这次旅行就要结束了,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什么感想?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我们不得不跟小兴安岭说再见了。今天回家我们也当小导游,也带着爸爸妈妈去参观美丽的小兴安岭。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树木多

春:生机勃勃

一年四季夏:树木葱茏美丽的大花园

秋:物产丰富巨大的宝库

冬:雪花飞舞

篇2:《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优秀教学设计

春: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分述 夏:树木、雾、阳光、草地

秋:树叶、物产

冬:雪、动物

总结:美丽 富绕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积累优美的词句。

2、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描述一处景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课文的一些词语。

2、你最喜欢哪个句子?背一背,默写。

3、课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二、回忆课文结构和内容;填表

三、填写表格,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四、在两个内容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写下来

篇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关键词:以读悟情,以情激情,拓展升华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融自然美和语言美为一体的写景文章, 作者笔下的小兴安岭四季之美如诗如画, 令人陶醉, 是美读品悟, 激情体验的极好素材。

在教学之前, 我对文本进行了挖掘与筛选, 确定了文章的目标以及重难点, 大胆取舍, 分清详略。利用文中的一只小鹿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 借助本校的特色vclass教学手段, 在课堂中体现双主模式教学。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是的, 没有一堂课是完美无缺的, 上完这节课后, 我做了一些课后反思与总结。

一、重点品悟, 领会内涵

在学生初步回忆了课文的内容之后, 引领学生重点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夏天的美丽景色, 从文中涉及到的树木、浓雾、阳光、野花等四种景物入手, 抓住描写每一种景物的重点词语品读, 比如密密层层、葱葱茏茏、浸在、各种各样、千万缕等。在指导朗读时, 我不但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 而且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悟, 比如指导“浸”这个词语, 我先让孩子说说自己对这个词的理解, 学生说到了就是把整个的东西都放进去的意思, 那么我马上指导孩子文章中是怎么运用这个“浸”的, 既然是整个森里树木都被放进去了, 又该怎样去读呢?很快学生理解了读重点词要重音, 语速放慢等方法, 同样也悟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再通过读、想、说、揣摩、品位等训练, 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的深厚情感, 深深体会到对小兴安岭的喜爱, 从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当学生的感情朗读水到渠成, 也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理解。

二、含情诵读, 升华体验

文字是意象符号, 单用眼难以“意象全出”。朗读把死的文字变成活的音调, 创造出一种进入佳境的氛围和契机。朗读的过程, 是一个细细品位、慢慢咀嚼、渐渐消化默默吸收的过程, 在执教这篇文章时, 我细细品味了文章, 尤其是重点段落, 到底该怎么读, 读到什么程度?对于夏天的重点段落, 我如何使学生达到我所预设的目标背诵, 但是我想单纯的设计背诵这个环节太牵强无力, 不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重点指导朗读, 在深层探索的基础上, 将感悟到的奥秘转化为可供交流的语言, 也只有完成这样的转化, 才能获得审美情感的同化、人格气质的升华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实现朗读的优化效应。所以我在教学中大胆地设计了补白的环节, 这样既体现了学生学习重点段落的能力, 又体现了教师教给学生如何背诵的一种学习方法, 不但使文章有了重难点的突出与体现, 而且对文章的难易程度也有了教好的把握。最终教学中学生完成这一环节也非常顺利, 在含情诵读的基础上, 升华体验后达到补白, 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三、拓展深化, 提升能力

本学期, 我校在有些班级的教学上有了较大的变动, 成立了“数字化实验班”, 这一新的教学方式是借助了网脉以及VCLASS教学平台后, 每个学生都有一台电脑, 在课堂上除了完成教学中的目标以外, 还要利用阅读打写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 因此基于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我设计了学生在电脑中自学小兴安岭冬天的乐趣, 当然在这种学习方法之前, 我是培养了他们很多次, 在电脑中该如何学习, 也教给了他们一些自学的方法, 比如借助图片理解句子, 借助电子词典理解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等, 最后我又展示了学生们最热衷的朗读录音, 虽然时间有限, 但是我还是在拓展上下足了功夫, 最后打开自己已经仿写的文章《我家乡的一年四季》进行修改和填充。学生在学习完文章之后, 因为对写景的文章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 所以他们乐于写, 所谓言之有物一定是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 看来语文教学中拓展升华后, 才能提升能力。

篇4:《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编排了主体课文《古诗三首》、《美丽的小兴安岭》,向我们展示了祖国美丽壮阔,无限娇娆的自然风光。本课课文文质兼美,具备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这篇文章抓住景物特征,充分表现出小兴安岭是巨大的宝库和美丽的大花园的特点,层次清晰,语言生动形象,清新优美。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对于我们处于平原区的学生来说,对小兴安岭的山区认识不一定充分。根据三年级学生感性思维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投影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教学难、重点: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重点词句概括段落大意。

重点: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观察树木的生长、变化,搜集关于小兴安岭的资料、图片。

五、教学流程:

1.读书指导

(1)交流资料,激活脑中有关信息。

①你知道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吗?在中国地图上指出来。

②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小兴安岭的知识?

【此环节设计重在启动学生原有认知,交流沟通课前搜集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初读感知,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①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②检查交流生字,词认读情况。

(师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集体读。重点指导难读的字。再指导学生将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分节指名读。)

③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特点。

【此环节设计旨在引领学生初读感知,进入情境,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落实基础知识。】

(3)品读课文,感受情感和语言美。

①静心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你脑中的小兴安岭是怎样的?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读课文的语句,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描述。)

②交流,说说每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③用多媒体欣赏四季风光后,朗读课文。

第2自然段:

根据学生朗读,多媒体出示:“春天……水中的影子。”

——说说喜欢的原因。

——播放小兴安岭春天的画面,体会“抽出”和“长出”的不同。

——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第3~5自然段:

a、多媒体出示:“夏天……大花坛。”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结合多媒体展示的夏天风光,体会葱葱茏茏、密密层层。

——再次朗读,感悟哪些词语用得好。

b、多媒体相机出示:“秋天……名贵药材。”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秋天的画面。

——演示“落叶林间飞舞”的情景。

——说说你还知道小兴安岭秋天会收获什么?

——读出小兴安岭人丰收的喜悦。

c、多媒体出示画面和文字“冬天……来临”

——说说喜欢的原因。(从物产丰富等方面引导学生谈。)

——在情境中进行朗读,深入体验。

④引导学生小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从知识情感、认知方面谈。)

(学生由爱美景——想游赏——惜宝库,由这一情感变化,到对待自然资源的态度的讨论,使环保意识得到内化和升华。)

【本环节学习过程中学生由爱美景——想游赏——惜宝库,由这一情感变化,到对待自然资源的态度的讨论,使环保意识得到内化和升华。】

2.积累内化

①进入“自选商场”,选择喜欢的好词填入自选车中。

②摘录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③选择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3.迁移练习

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①任选你喜欢的一个季节赏读,配上自创的插图。

②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2、3环节以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快乐、自由、健康、自信地发展。】

4.实践活动

拓展阅读《大兴安岭的概况》等文章,进一步了解兴安岭,加深认识。

【本环节关注的是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延伸,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六、教学策略与设计意图

篇5:《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优秀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创新目标: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2.学生分析:学生在上一单元已经学习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把课文读通,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再加上课文里对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描写,更能使学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3.创新点: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创新人格。

4.空白点: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喜欢的内容。

课前准备:

因为搜集和处理信息是构建课内外联系的重要纽带,这一课与我们生活紧紧相连,在课前,我要求学生们搜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从心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

教学方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也许没有去过小兴安岭吧,那里的景色可美啦!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小兴安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二、提供信息点拔启发

1、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学生有选择地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提问:你最喜欢那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为什么?

三、学生研究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共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讨论后填写研究报告单)

2、学生汇报结果,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3、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你又喜欢上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了?

4、学习了2一5自然段,你认识中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

5、讨论: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6、师主共同讨论研究,并一起完成板书。

四、反思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学会了什么?

五、研究性作业

假设你有机会成为小兴安岭这幅美景中的一员,你希望你会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都能将自己当成大自然中的一棵草、一滴水、一个小生命,那么热爱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我们生存的空间。

六、板书

9、美丽的小兴安岭

夏 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出示

课后点评

篇6:介绍美丽的大兴安岭作文优秀

我走进大兴安岭的疆边,一个机器人拦住了我,说:“这里就是你盼望已久的大兴安岭,如果你想进,就必须经过检查。”说完,它就用红外线眼睛望我身上一照,又说:“你身上有火种,不能进。”我很奇怪:我身上会有什么火种呢?对了!我还带了一个打火机呢!我把打火机交给机器人后,就从容地走了进去。

我来到大兴安岭的内部,只见这里绿树成荫,百鸟争鸣,树上结满了各种各样的果子。我挑了一个棕色月牙形的果子,剥开皮,放到嘴里。那果子好吃极了,入口即化。我随手便把果皮扔在了地上。顿时,我的手一沉,眼前出现了一个大屏幕,上面显示出一连串的图画,大概意思是说:有许多人在这里扔垃圾,这里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垃圾堆。我的脸顿时红了,连忙把果皮扔到了树旁边的垃圾箱里。

这时,我看见了一栋大大的房子,便走了进去。只见那里面有一个机器人,正在为人们讲解着什么。它说:“在200多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大火灾,火烧了20多天,损失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我们装了能测出人们带没带火种的机器人_也就是你们刚才看见的机器人……”

篇7:《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威海市锦华小学 朱丽芳

一、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鲁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中的第三篇课文。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共分六段,中间四段按照四季顺序描绘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象,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景色。因此,此文有利于引导中年级学生感悟组段方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要求。同时,课文语言准确、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语感。

由于课文内容较为浅显,学生可以大致读懂课文内容,因此,教学重点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并发现课文组段规律,学习、积累背诵生动、优美的语言为宜。

二、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的生字词及“舍、当、没”等多音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

3.探究并发现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1.师:第五组课文带我们领略了好几处祖国的迷人风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学生齐读课题】

2.指导学生读课题,体会说话的语境不同

师:不同的朗读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如果你想告诉别人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那该怎么读?【齐读】如果你想告诉别人“美丽的”不是别的地方,而是小兴安岭,你又该怎么读呢?【齐读】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师:课前,大家都对课文进行了预习,瞧,这些词语,你能读准字音吗?

第一组: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师:看,这三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生答AABB】【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师: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都是写什么的?【学生答树木】【师:这样的树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茂盛】【师:老师就不明白了,葱不就是我们吃的大葱吗,怎么还能描写茂盛的树木呢?】【生:查字典、词典等】【老师课前也查了字典,葱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你觉得这个词语中,那种解释更恰当?】【师:以后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向工具书请教。】

师【出示第二组:宿舍 当美餐 没过膝盖】这些词语你还会读吗?【学生读】【师纠正这几个字都是多音字,在这里“当”读4声,“没过”是漫过、高过的意思。】

师:词语读准了!作者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那他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它的美丽的?【生答:春夏秋冬】【边板书边说:作者就是按照春夏秋冬这样的时间顺序来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的!】

(三)再读课文,体会美丽

师:让我们走进课文,读读课文,如果你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根据学生实际交流】

1.预设:春天

还有谁也喜欢春天?这么多人都喜欢春天,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生交流】

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兴安岭的春天,仔细读读课文,划出最吸引你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写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2.预设交流描写树木的句子

师:原来,你最喜欢描写春天树木的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

读,【出示句子: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生指出错误】【师:“抽出”和“长出”都是在说树木长出枝叶的样子,你觉得哪个词更恰当?】【学生交流:树木长的很快】【师:“抽出”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让人仿佛看到枝条快速而有力地长出来。】【把这种感觉送到句子中读读。】【找个人读】【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没有感受到枝条长的快。】【师引导:小兴安岭几百里的树林都不约而同地长出嫩绿的叶子,多神奇呀,多壮观呀!】【一起来--齐读】

3.预设生交流描写积雪的句子

师:小兴安岭的春天中,还有哪个景物触动到了你?我们接着交流

【生读描写春天积雪的句子】【师相应评价:看来积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不想看一看雪水汇成小溪的样子?】【师播放录像】【师:你有什么感受?】【生:神奇等】

师:读读这句话,你能读出雪水流动的轻柔声音吗?【齐读】 师:意思理解了,怎样才能写好这个字呢? 很多书法家都说偏旁三点水,写在一条弧线上是最美,上面两点要写紧凑一些,横要从竖中线的左边一点起笔,请你对照汇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认真真的写一个汇。

师:这个汇字让我们想象到了雪水汇成小溪的样子,让我们再来美美的读读这句话吧!

4.预设生读描写小鹿的句子

师:你喜欢春天的小鹿。我们大家一起想象着小鹿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

师:其实小鹿就是在溪边走走,但在作者的眼里,小鹿却在散步,还欣赏自己美丽的影子,你能读出作者的这种喜爱之情吗?【找个人读】

师:其实,春天的小鹿可不是全在溪边散步,老师的一个朋

友也寄来了几张小鹿的照片,你看它们又在干什么?【师出示句式:小鹿有的在溪边散步,有的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

师:鹿可真不少,能不能像作者一样让小鹿融入到春天的美景中。【师指着两只小鹿奔跑的图片】【你们观察一下,有几只小鹿?它们的心情怎么样?猜一猜它们要去干什么?】【生再次尝试造句】【师:这次的小鹿有特色了!】【生尝试其他两幅图】【生体会后,三幅图连在一起再次用这个句式说话】

5、美景美读,学会积累

师:小兴安岭的春天真美呀,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次感受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师:【师:配乐】经过寒冷而漫长的冬天,春天终于来了,树木和小鹿是多么的高兴啊!春天----【学生接读】

师:多美的春天呀!这样的形式,你还能读吗?【生试背】【师表扬:这么短的时间,你都能背下来,真让老师佩服!】【老师这里有个快速记忆的方法,想不想学?】

师:【出示树木 积雪 小鹿三个词语】【师:左边的这三个词语告诉我们春天描写的主要景物】【出示抽出 汇成等词】【师:右边的这些词语又把景物写的更具体。】

师:要想快速记忆,这些词语先用心记一记!

师:【出示树木 积雪 小鹿】背的真不错,只剩下这几个词语了,你们再试着背一背。

师:这都难不倒你,那去掉所有的词语,你还能背吗?能背的同学站起来背,实在记不住的也可以看看课文。

师:你们可太棒了,这么快就把这一段背下来了。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学习春天这一段,我们首先找出了主要景物,紧接着,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读一读,读出了作者对景物的喜爱。

(四)自学3.4.5自然段,体会夏天、秋天、冬天的美 你能不能也用这个方法,自学课文3.4.5自然段,开始!【学生交流,师相应板书】

(五)探索描写四季时的相同点

师:【指幻灯片】瞧,这就是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仔细看,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预设:都提到树木】【师:为什么每一段都提到了树?】

师:看来,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能对我们理解课文提供很大的帮助。

师总结:小兴安岭失去了树,就是去了它一半的美丽。那为什么还要写其他景物呢?【生交流:没有生机】【师:不仅如此,小兴安岭这些珍贵的树木,丰富的物产,还告诉我们,它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师:正像是文章最后一段所说的-----【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六)交流广告语

师:同学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说一说?【生交流】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能不能也写一则广告语,吸引更多的人来小兴安岭参观呢?

(七)作业

篇8:《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优秀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散文, 文章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过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各具特色的景物描写, 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 一个“美”字贯穿全文。

(一) 结构美。

纵观全文, 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先从总体上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特点:各种树木“几百里连成一片, 就像绿色的海洋”;然后依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 按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从色彩、景物、出产等方面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最后在分述的基础上, 总结性地告诉人们小兴安岭既是一座景色诱人的大花园,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从而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 照应美。

本文前后映衬, 有呼有应, 使文章脉络相连, 结构严谨, 浑然一体。

1. 结尾与标题照应。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 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段结尾与标题相照应, 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2. 行文与结尾照应。

文中的二、三、四、五自然段分别写了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春天里嫩绿的树叶、淙淙的流水;夏天里色彩鲜艳的野花、茂密的树枝;秋天五颜六色的树叶、“酸甜可口的山葡萄, 又香又脆的榛子, 鲜嫩的蘑菇和木耳, 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冬天飞舞的白雪, 各种珍贵的动物……这些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 无不照应着结尾中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 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三) 修辞美。

1. 比喻。

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写出了小兴安岭的大而美的基本特征。如:“就像绿色的海洋”、“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园”,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 排比。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红的、白的、黄的、紫的, 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园。”文中用的“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组成排比, 写出了花的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3. 拟人。

“小鹿在溪边散步, 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 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散步”写出小鹿在林中悠闲自得的样子;“欣赏”是讲小鹿一边喝水, 一边看着溪里的流水, 仿佛在欣赏自己的影子。此处采用拟人的写法, 使小鹿的形象更加生动, 使文章充满了感染力。

4. 摹色。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红的、绿的、白的、黄的、紫的, 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文中根据野花自身表现的颜色特征, 分别用“红的、白的、黄的、紫的”描绘出来, 给人以如观其色的真实感受。

二、教学建议

1.根据结构特点, 指导自学, 掌握方法。

本文紧紧围绕“美丽”这一中心, 采用了“总起—分述—总起”的结构方式, 其中分述为文章的重点部分 (第2~5自然段) 。教学时, 根据这一特点, 可让学生以“美丽”为线索通读全文, 初步感知小兴安岭的“美丽”及文章的结构方式和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此基础上, 教师以“春景”部分为例 (第2自然段) , 指导学生学习,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其步骤如下:

(1) 指名读课文, 让学生对全段内容整体感知, 初步读出主要意思。

(2) 逐句自读课文, 找出具有春天特征的景物, 并谈谈各是什么样的景物 (新绿色的树木、淙淙流淌的小溪、玩耍散步的小鹿)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进一步读课文, 谈收获 (要通过字、词、句的学习谈谈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感觉怎样?) 。

(3) 引导学生从新绿的颜色、淙淙的声响、玩耍的动物的描写中, 体会语言文字之美, 进而感受祖国大自然之美。

(4) 引导学生从“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一句中的“抽”、“长”来体会树木的长势、颜色、情感。“抽出”是长出的意思, 但用“抽出”, 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 生动形象。可以用换词 (如发出) 的方法来理解, 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抽出”准确, 之形象。

(5) 引导学生从“有的侧着脑袋, 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想象小鹿的可爱神态。“侧着脑袋”, 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样子。

(6)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想象“春景”的画面, 获得春景事物的完美印象。

(7) 学生总结归纳本段的学习方法, 为自学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2.根据语言特点, 激发情感, 创造升华。

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作者用词准确, 语言优美精炼, 很适合有感情地朗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 更应在读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读中一是要争取多种朗读方式, 如个人读、分组读、自由读、男女生分读、教师引读等等, 激发学生的读文兴趣, 感悟文章中的感情色彩, 以达到“其义自现”的目的;二是要加强朗读的指导, 使学生能读、会读。如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的一段:“春天, 树木抽出, 新的枝条, 长出嫩绿的叶子”一句中, “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是春天景色的特征, 要读得亲切柔和。“抽出”, 形象地展示出树木的活力, 要读得干脆有力。要以活泼、愉快的语气读出小鹿的动作神态。朗读“夏天”一段时, 要以欢快有力的语调, 表现树木的旺盛长势和森林的茂密。“封”、“挡”、“遮”、“浸”等词语形象, 感染力强, 要加重语气, 表现大森林的厚茂, 显示遍布山野的勃勃生机以及早雾时的色彩, 读出“夏之美”。三是在读中注重语言积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背诵方式和段落练习背诵。

篇9:《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出现的生字,做到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写景物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从读中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重点词句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与小兴安岭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读书

1.导入。

(播放《勇敢的鄂伦春》。)大家知道这首歌赞美的是哪里吗?对,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2.交流。

(1)你知道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吗?在地图上指出来。

(2)你还知道关于小兴安岭的哪些知识?(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顺。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特点?

三、教师引导,自读自悟

(一)再读课文,感受景物美。

1.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师:刚刚通过介绍和读课文,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美,旅游热线知道我们很喜欢这个地方、特别为我们开通了去小兴安岭的特快列车,你们想去吗?

师:那好。请大家打开手中的“车票”,(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带着这个问题来默读课文。

2.边读边想,每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师:大家都已经通过了检票口,老师发现这里为我们准备了4辆旅游车:春季旅游号、夏季旅游号、秋季旅游号、冬季旅游号,你想在哪一个季节去呢?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说出你所选择这个季节的理由!(生又读课文并说出自己喜欢的景物,众说纷纭。)

(二)品读课文,分享语言美。

1.画出喜欢的词句,分析交流。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坐在开往小兴安岭的列车上了。看,这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四季风光。)现在请大家再一次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和段落并背诵下来。(生进行自主学习,交流感受。)

2.选择段落,复述课文。

师:我们已经欣赏了文中的好词佳句,那么每一个小组派一个小导游来介绍一下那个季节的景色吧!(生结合大屏幕来介绍。)

(三)赏读课文,体会情感美。

1.大胆想象,体会感情。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看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季的郁郁葱葱,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白雪皑皑。我们现在的心情如何?想象一下,作者的心情会怎样?

2.发挥特长,赞美自然。

师:好,现在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欢和赞美!(画画、唱歌、跳舞、朗诵……)

四、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从知识情感,认知方面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积累迁移

1.摘抄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反思:

在设计《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重点部分的时候,我打破了传统的讲授式的阅读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以陶冶情趣为主:这篇课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所以在学生反复读课文之后,引导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同时,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情感。

2.以培养能力为主: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虽然是3年级的小学生,但是在父母的帮助下,他们给通过报纸、网络等渠道去收集想要得到的信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朗读、欣赏,与人合作的多方面的能力。

3.以发展个性为主: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赏析完课文之后,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小兴安岭的热爱。孩子们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各显其能,张扬了个性,体现了学科的整合。

篇10: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语文 三年级上册

《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赵艳波

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按总—分(春、夏、秋、冬)—总的方法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2、引导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

3、充分利用聋生的语言积累,发展和提高聋生书面语言感知能力,从而领悟作者观察与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教学重点:

1、理解“抽出、密密层层、飞舞、刮、数不清”等关键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能找出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并说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3、概括分析小兴安岭四季的特点。教学难点:

1、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2、以“春、夏、秋、冬”为序,围绕树木展开描写。突破难点:

1、总体感悟,中心导引。(分析顺序:先学最后自然段——再学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最后学习第一自然段)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美与险峻;我们曾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惊叹过它的坚固和美观;我们曾去过杭州的西湖,感受过它的平静与秀丽。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家乡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板书课题: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请你谈谈你认为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美丽、富饶、树木多„„)

2、课件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第六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整体感悟

(一)学习最后一自然段(课件1—文字)

1、课件: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指名读

(2)这句话把小兴安岭比作什么和什么?

2、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下面让我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课件2—春)

1、指名读。

2、思考:第二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

3、课件欣赏:春天的小兴安岭有哪些景物?

板书:春

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4、春天的树木是什么样?

比较句子: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树木长出新的枝条。

(1)“抽出”是什么意思?(长出的意思)(2)把“抽出”换成“长出”行吗?哪个好?

(换成“长出”行,但不如“抽出”好,“抽出”把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生动形象;因为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

5、春天天气变暖了,山上的积雪有了什么变化?(融化)

6、小鹿在做什么?

7、带着情感大声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课件3——夏)

夏天在向我们悄悄地走来,小兴安岭的夏天也在悄悄变化着,夏天的山林更绚丽多彩,让我们跟着夏天的脚步走进山林吧!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课件欣赏夏天的画面:

思考:通过观察(课件)作者具体描写了小兴安岭夏季的哪些景物?板书:春

树木

太阳

野花

草地

3、夏天的树和春天的有什么不一样?(春天:抽出枝条。夏天:密密层层)(1)“密密层层”是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密密层层?突出了什么特点?(“密密层层”是距离近,空隙小,文中指枝叶密密层层,突出了夏天枝繁叶茂的特点)

4、夏天早晨的小兴安岭什么样?

5、太阳出来后是什么样的?这句话中把金光比作什么?

6、夏天,百花齐放,万紫千红,那小兴安岭的草地有什么特点?

7、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学习四、五自然段 课文的二、三自然段,作者写出了春夏两季的景物美。看到小兴安岭春天、夏天的景色如此迷人,老师都迫不急待地想去领略它秋、冬两季的风采了,现在,让我们走进小兴安岭去感受它秋冬两季的独特吧!

1、方法;请同学们分成两组自学第四、五自然段。按照老师的学习提示完成学习内容。

2、学生活动:分组自主探究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3、汇报学习情况。(学生按秋冬两组分别到黑板前板书学习结果)

板书:秋

白桦

栎树

松柏

落叶

山葡萄„„

树木

雪花

北风

黑熊

紫 貂„„

4、学生做小导游,介绍秋、冬两季的景色。

5、点拨第四自然段。(课件4——秋)

(1)“落叶在林间飞舞”为什么用“飞舞”而不用“飘落”呢?

(飞舞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3)课件出示:词语积累

()的山葡萄

()的榛子()的蘑

()的木耳()的人

6、领会第五自然段关键词。(课件5——冬)(1)“树上积满了白雪。(“积满”说明雪很大)

(2)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刮”字突出了小兴安岭冬天寒风的猛烈。)

7、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自己喜欢的春夏秋冬中的句段。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课件6——文字)

1、总结课文线索:课文按时间的顺序,围绕树木来写小兴安岭的美。

2、大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文中指森林树木多,面积大,一片绿色。)

4、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指树的数量、品种极多。)

5、总结写作方法:总—分—总

小结:美丽富饶的小兴安岭就位于我省的伊春市,我们班有两位同学家在伊春,让我们爱护和建设我们的家乡,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美丽富饶。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作业:

1、当一次小导游,把感受到的小兴安岭美景讲给父母听。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色,仔细观察,再写一写。板书设计: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绿色的 夏 树木 雾 太阳 草地 野花 美丽的花园 海洋 秋 树木 落叶 野果 药材 巨大的宝库

篇11: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第六个单元中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也是一篇传统经典名篇,课文语言生动很美,学生喜读爱读。在教学本篇课文,应尊重学生阅读个性,“以人为本”,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落,指导学生多读多想,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而且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这种感受;在想象形象中感知形象,引导学生一边结合插图、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一边读悟课文,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把课文当作一个例子,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将一起走进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欣赏风景)配乐简介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

春姑娘来了,给它披上了绿装,溪水欢快地流淌,枝上的嫩芽迫不急待地探出脑袋,似乎想告诉人们什么似的。夏天,树上的枝叶绿得逼你的眼,一片一片将天空遮得严严实实的。花儿也像比美似的各自展露婀娜的身姿。秋天也不甘示弱,到处一片金黄,落叶跳起迷人的舞蹈,庆祝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冬爷爷赶着马车也来到这儿,踏上松软的白雪,去寻找小动物们的足迹。

让我们一起喊出这个地方的名字:(小兴安岭)

二、学习课文:

1、我看见同学们已经陶醉在小兴安岭的美景之中了。在走进小兴安岭前,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课文预习情况。(看来同学们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进入小兴安岭了)

2、小兴安岭这么美,你们想去那儿旅行吗?是生机勃勃的春天去,还是果实累累的秋天去?是夏天去欣赏枝叶繁茂,还是冬天欣赏白雪皑皑?

出示学习提示:

喜欢哪个季节就去读相对应的段落。

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划出欣赏或感兴趣的景物,并用喜欢的方式(朗读、绘画、表演、理解词语等)说说感兴趣的理由。

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春天:

a、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

如:①“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写出枝条快速地长出来,“嫩绿”反映出春天树叶的新生。

②“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花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汇”写出雪化成水的动态美。“淙淙”写出溪水流淌美妙的声音。

③“小鹿在溪边散步„„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拟人化的手法写出小鹿生活的惬意,也体现了春天的美好。

b、是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真叫人喜欢,谁愿意来读一读。

指名读,喜欢这节的一起站起来读。

夏天:

a、过渡: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还没看够呢,夏天又来了!

如:①“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特点繁茂。

②“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觉怎样?

③“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④“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说得很好,能读好吗?

b、小结:花木繁茂,团团白雾,明亮金光,这些构成了小兴安岭美丽的夏景。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

秋天:

a、秋天是迷人的季节,秋天的小兴安岭哪能些景物吸引了你呢?

①森林中的变化: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中飞舞。

是呀,这一切变化又将小兴安岭装扮得更加美丽,谁愿意美美地读?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②在这美景之中人们的收获可不少。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图片)

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甜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人参等名贵药材。

③这么多的收获真是让人目不暇接,乐得嘴都合不拢了!带着喜悦的心情读一读书上的这句话,好吗?

c、秋季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是多么令人惊喜!事实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到处都是宝。你还知道小兴安岭有哪些物产?(东北三宝:鹿茸、貂皮、人参)

冬天:

a、在这冰天雪地的冬天,会有什么吸引你的呢?

①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

②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增添了无穷情趣。

4、总结: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我们大家却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迷人,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对啊,本文作者也从心中由地发出赞叹。引读最后一段。

三、拓展:

这美丽的风景已经在我们的心中铭刻,它们等着我们去欣赏,去开发,当然也需要我们的保护。那么要使小兴安岭美丽的风景永远存在,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呢? 板书设计:

春 生机勃勃

花园

夏 花木繁茂

美丽的小兴安岭

秋 果实累累

宝库

篇12:《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描写的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全文共6个自然段,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再按四季分别讲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本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述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这是全文的中心。第二段(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美丽”进行具体介绍。作者从色彩、景物、物产几个方面来写的。第三段(第6自然段)在分述的基础上,用“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一座巨大的宝库”作总结。紧扣题目,洋溢着作者对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准备

1.一幅《中国地图》。

2.课文插图。

3.师生搜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小兴安岭”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之一。(板书课题)

2.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3.教师说: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小兴安岭的。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融化

献出

人参

酸甜可口

(2)字形难点

(3)理解词语。

抽出:就是长出的意思。

欣赏:观赏美好的事物,感到愉快。

苍翠:草木等深绿的颜色。

宝库:储藏珍贵物品的地方。课文中指的是物产丰富的地方。

葱葱茏茏: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严严实实:很严密很结实。

三、再读课文,思考:小兴安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最后自然段。

2.理解“景色诱人”、“巨大的宝库”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本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教师引述: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2.读后讨论。

(1)“数不清”一词说明什么?(树多)

(2)省略号表示什么?(树的品种多)你能再说出几种树的名字吗?

(3)“几百里连成一片”又说明什么?(树占据的面积很大)

3.读后,我们的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树海)

三、学习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体会四季美。

1.你认为小兴安岭哪个季节最美?

2.指导学习“春天美”。

(1)自读本段。

(2)边读边画出:“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3)找出你认为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体会。

(如:”春天,树木抽中新的枝条„„”这句话,“抽出’’比“长出”好,从中体会出枝条快速地长出来,很生动形象。同时也避免了和下——分句语言的重复。学生可体会“汇成”、“淙淙’,等同语,)

(4)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小结本段学习方法:通过读、画、找、析的方法来理解、体会。

3.运用上段学法分组选学自己认为最美的季节。

4.集体汇报,重点体会。

(1)“夏天美”: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封”字用得准确。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2)“秋天美”: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用“飞舞”比“飘落”好。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3)“冬天美”: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

(“积满”,既可以想象到雪很大,又可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是密密层层的。)

5.选读你认为最美的季节,要求读出它的美。(生练渎、评读)

四、总结

1.从四季景物的不同特点中,看出什么?(虽四季有不同的美,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树木,以此为中心来写,美得真是生机勃勃、实实在在,小兴安岭是美丽的,诱人的。)

2.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从景美、物美、有价值、有贡献几方面来回答。)

篇13:《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优秀教学设计

我有幸聆听了周一贯老先生对语文教学的解读:“在钻研文本上,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我们往往停留在‘课文说什么’这个层面。千方百计引导儿童去了解课文说了什么。其实在语文教学中, 比‘课文说什么’更重要的, 不仅有‘课文是怎么说的’, 更有‘课文为什么要这样说’。所以, 课文说什么?课文怎样说的?课文为什么这样说?是解读文本的三个层次。”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经验不丰富的教师, 尤其是像我这样半路出家的语文老师, 往往关注第一层意思——课文说什么?而对于“课文为什么这样说”就没有咀嚼语言去解读。“课文为什么这样说”更没有去深挖文本的内涵和语言的内涵去品味。周老的话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二、如何引导学生去品鉴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 其认识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物进行同化和顺应时, 其认识结构的发展, 才能得到保障。”可见, 创设情境能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 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 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景与情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 或许是学会评鉴的第一步。

(一) 情境创设, 情感渲染

我在教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时, 其中有好几篇文章都是描写祖国迷人景色的。在设计时, 我创设的情境就是以让学生乘坐着一辆旅游大巴去欣赏祖国的风景, 而且这几课都能通用, 每次在用时还可以复习前面学过的文章。比如, 我在讲23 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时, 课前先在黑板上三几笔画一幅旅游大巴, 四节车厢, 车厢就是准备讲课时把小兴安岭的四季正好放在这四节车厢里。

课始, 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 快看!这辆旅游大巴再次向我们驶来了, 我们这一段时间曾经坐着它爬过陡峭的《天都峰》, 游览过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 今天我们要去哪里参观呢?出示小兴安岭的图片, 进入本课。而且, 创设的这个旅游的情境, 时刻不能丢, 让学生在整堂课中, 不觉得自己是在教室里听课, 而是以旅游者的身份在不同的景点旅行。整节课都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展示小组游览过程中的收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氛围也就非常浓。

(二) 分清对象, 精准提问

教师在设计问题上一定要下功夫, 找出最关键的问题, 提问的方式更要适合这个年龄段, 让学生很容易或是经过一定的思考很快能找准答案。

1. 热闹的课堂难以回到预想。我在第一次教《美丽的小兴安岭》时,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合作学习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内容, 并提出自学要求:你喜欢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你喜欢的这个季节描写了哪些景物?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它们的?

在汇报时, 我发现很多学生不知要说什么, 即使有的学生说了, 却说不到点上。不管我如何引导, 都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精心准备的课, 体现不出来, 一节课就这样费力而不讨好。

2. 教师要清楚为谁教、怎样教。通过请教老教师和查阅资料。我逐渐明白了小学三年级学生, 对于“景物”这个词还很抽象, 学生不是找不到答案, 而是被教师的问题问晕了。不知如何作答, 只是试探着回答, 也真是为难这些学生。在第二次教这节课时, 我把教学问题预设成:你认为这个季节哪儿美了?它是怎么体现美的?抓住关键词句谈谈你的体会?课上, 学生跃跃欲试, 都有了自己的见解。

学习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句话不但适合学生, 也同样适合教师。

3. 重点选择, 递进展开。一篇课文中, “为什么会这样说”的问题很多, 我们应选择两三个关键处, 且是对整篇文章具有较大的覆盖面和生长点去展开讲就好, 不能面面俱到。

如我在教小兴安岭春天美时, 学生从文中发现“新的枝条”为春天增添了美, 很容易揭示出课文第一层境界“课文说了什么”;第二层境界“课文是怎么说的”, 则是从“抽出”这个动词入手, 利用“抽出宝剑”这一生活动作, 了解并感受“抽出” 新枝条的意境和速度。

第三层境界设疑——“课文为什么要这样说”。在小兴安岭冬天气温达到零下二十几度的情况下, 即使到了春天, 天气也不会很暖和,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 如此娇嫩的枝条为什么会快速地抽出枝条呢?引导着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

“这抽出的仅仅是新的枝条吗?”这一反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并引导学生深刻的思考和理解:生命的渴望、顽强和敬畏。正是这些小生命, 让我们品鉴到春天是希望、是生机, 从而触发孩子们对小兴安岭由衷的喜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同样, 在体会小兴安岭冬天之美时, 学生很容易从课文中发现“课文说了什么”, 如有厚厚的积雪、捕到美餐的紫貂、舔自己脚掌的黑熊、储藏粮食的小松鼠等等。并发现它们的有趣之处。大多老师讲到这里就直接点题——冬天美不美?就结束了。

在这里我抓住了“厚厚的积雪, 常常会没过膝盖”。反问学生:在这句话里, 你感受到的小兴安岭的冬天真得很美吗?有学生说:“是的, 那里有美丽的雪花在空中飞舞, 小动物们的生活也很有趣”。

追问:“如果我们每天在这样的路上行走, 车骑不动, 车开不了, 你认为这样的积雪还会美吗?”很多孩子开始摇头了。于是提示“有没有听说过‘瑞雪兆丰年’这句话?”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今年下得雪越厚预示着第二年是个丰收年”“厚厚的积雪就像是给小兴安岭的地下很多的名贵药材、奇花异草和其它植物盖上了厚厚的棉被, 既冻不死, 溶化后又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我还知道雪越厚, 来年的小动物们从洞里一出来, 就能喝到甘甜的泉水了”……

孩子们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迫不及待的表达着自己的见解。“这厚厚的积雪虽然给小动物和人类带来了诸多不便, 但这里的一切都需要这厚厚的积雪的呵护啊”, 又有学生说:“也正是因为有冬天, 才有了春天的美景和生命!”这时, 学生大脑睿智、开朗, 不仅看到了小兴安岭冬天的自然之美, 更体会到了冬天的蕴育之美。

篇14: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府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卖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天吹来了,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童心感悟

篇15:《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1、6小节,感知本文的结构特点,感受小兴安岭的壮阔。

2、自学生字新词,认识本课生字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4、探究并发现写春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刚才我们在图片里看到的地方就是(小兴安岭),今天让我们一起到东北的小兴安岭去看看吧。(齐读课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读全文,读后谈谈小兴安岭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1.自己出声读全文。

2.班上交流读后感受。

(①小兴安岭非常美丽,动人;②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③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④小兴安岭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⑤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三、细读课文,品词品句。

(一)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绿色的海洋”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小兴安岭树的数量、品种极多,树的面积之大,就像大海一样无

边无垠,一望无际,从“数不清”一词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2.指导朗读:小兴安岭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繁茂的树木,几百里连成一片,像绿色的海洋,这该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色,一望无际,一碧千里。要让学生带着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朗读这一段。

3.小结读懂重点句的方法:读句找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解句义,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二)学习课文2—5自然段,体会四季美。

1.总体感知

(1)作者都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中的哪些景物,请用“____”画在书上。

(2)班上交流。

(3)出示幻灯,填写表格。

季节描写的景物

春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秋白桦、栎树、松柏、落叶、山葡萄、榛子

冬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

2.自读课文,领悟兴安岭树木的特点。

(1)从刚才填写的表格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每个季节的树木都有所描写,那么,小兴安岭的树木一年四季各有什么特点呢?小组讨论。

(2)班上交流。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秋天,落叶在林间飞舞。

冬天,树上积满了白雪。

3.深入读文,品词品句。

(1)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提示:抓住重点词、句谈体会。

①“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抽出”是什么意思?换成“长出”行不行?②“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面的影子。”

③“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④讨论“浸”和“罩”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罩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⑤从白桦、栎树的叶子“变黄”、松柏显得更“苍翠”,可以看出秋天的森林色彩艳丽。

⑥“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是形容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作者看到树叶飘落联想到彩蝶飞舞的情景。用“飞舞”而不用“飘落”,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也表达了一种活泼、欢乐的情绪。

⑦“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⑧“树上积满了白雪。”“积满”一词用得非常恰当,连树上都“积满”了白雪,既可以让人想象出小兴安岭冬天很冷,雪很大,又可以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的密密层层。

⑨“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只好”就是只能这样。冬天,遍地是雪,黑熊无法出来活动,无法外出觅食,只能舔自己掌上分泌出的养分过冬。这是动物生存的本能。

4.朗读课文,借读抒情。

(三)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意思的。

(小兴安岭不仅景美,而且物美,有价值,有贡献,美得实在而不空洞。)

四、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总结课文是抓特点进行描写,用词准确、生动,层次清楚,按总——分——总顺序描写。

附: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生机勃勃大花园

夏万物生长

秋硕果累累巨大宝库

上一篇:开学了作文三年级怎么写下一篇:2024年平南中学“清明祭英烈”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