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主管理制度

2024-05-24

社区民主管理制度(共6篇)

篇1:社区民主管理制度

荥阳市社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汇报

为了建设民主、自治、文明、祥和、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的新型社区,今年我市制定出台了《荥阳市城市社区居委会民主决策“三会”制度》,全市各社区认真落实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居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推行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管理,以居务公开为手段,以民主管理为目标,坚持标本兼治,不断深化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促进了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社区两委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依法保证了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抓好宣传,营造氛围 市社区居委会“三会”制度制定下达后,各街道、社区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多次召开党政班子会议,组织学习上级有关社区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文件精神,及时总结社区自治工作,引导班子成员正确看待社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信心,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同时,积极组织居委会全体人员认真开展了“学习制度促执行”活动,要求每个社区工作人员必须熟知制度规定的程序,以及运用和操作方法。通过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广泛宣传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居务公开和居务监督制度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程序和要求,同时,利用社区宣传橱窗、板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居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公开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消除社区居民的疑虑和误解,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增强民主管理意识,为制度的落实、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组织会议,研究事务,依照程序,民主决策 全市14个城市社区居委会共有常住居民57000多名居民,居民代表427名。由于全体居民不易集中,容易出现人数不足,难以形成决议等客观因素,在实施民主决策中,大多采用居民代表会议的方式进行。据不完全统计,近两个月来,全市各社区认真执行居民代表会议制度,表决各类事务31项,其中,通过并形成决议18项,否决13项。每月召开一次村务监督汇报会,对社区事务,特别是居民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如:财务支出、捐款捐物、收取垃圾卫生费、治保费的发放情况等向居民通报。会议决策均按照制度依照程序进行,居民代表参与决策率达到95%以上,在会议上代表针对决策事项,踊跃发言,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制度的落实和民主决策程序的规范实施,广大居民关注社区事务,“我爱社区,社区为我”的观念普遍增强,私下议论社区事务、上访咨询的居民少了,理解社区、参与社区、服务社区的居民多了,社区建设与服务得到推进,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的关系更加融洽,更加和谐。

三、借鉴经验,结合实际,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居务公开,以居务监督促进民主管理

结合“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的实施,在各社区推广了我省邓州“4+2”工作法经验,在运用居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的同时,对决策事项进行了公开,接受居民监督。各社区指定专人负责居务公开日常事务。按照“多样、规范、实用、明了、方便”的原则,把居务公开工作同社区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公开形式:其一,在居委会附近设置相对规范的居务公开栏;其二,通过召开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党员代表会议、民间组织团队负责人座谈会等形式来通报居委会的各项工作和要求;其三,以分片包户为单位,各片主任征求居民对居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记录收集。设立居务公开意见箱,指定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定期开箱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把公开办事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推动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定期以传单的形式向居民公开社区事务,让广大社区居民了解情况,以此增强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民主决策的积极性。监督措施到位:对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和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社区居民关心的事项、社区居民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捐款捐物情况、社会救助情况等的公开情况,均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审查,监督居务公开按照程序严格实施,确保真正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三、落实制度,深化和规范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效果明显,居民认可,居民自治得到推进

通过社区“三会”制度的落实,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得到全面推进,居民自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一是通过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决策,使广大居民深层了解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职责、届期规划、社区居委会成员职责分工、办事程序等内容,极大提升了社区服务质量。

二是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深化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过去社区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矛盾也迎刃而解

三是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机制的实施,加强了社区的民主法制建设,维护了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赢得了民心,取得了信任,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居民关心社区、支持社区建设的热情,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的自治水平。

2010年5月18日

篇2:社区民主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社区居务会工作,促进社区居委会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推进社区居委会和谐发展,确保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有章可依、有制可循,更好的服务社区居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结合我社区建设实际,制定以下民主决策和管理制度。

一、依据《居民组织法》规定,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是居民发扬民主的组织制度和民主决策的组织方式,是实行自治的决策机构,真正的权利属于居民会议。

二、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由18周岁以上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本居住区居民或者没户派一名代表组成;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2—3人组成。本居民区党组织成员、居委会成员或居住在居民区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当然代表,享有户代表或居民代表等权利和义务。

三、居民代表应热心社区工作,办事公道,代表居民意愿发表意见、表决;了解、监督居委会工作。建立居民代表联系居民制度。居民代表由居民小组组织居民民主选举产生。任期三年,与居委会同时换届,可以连选连任。

四、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由居委会召集,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以下情况应当及时召开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1)讨论决定属于居民会议职权范围的问题;(2)需要听取居委会的工作报告;(3)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居民代表和党员代表提议。

五、居委会应当在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召开前三天通知出席对象,并告知议题。必须有相应的会议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

六、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作出的决议,必须由出席会议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得生效。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作出决议,由居委会负责实施。

七、居民会议听取并审议居委会的告知报告和资金筹集的收支情况报告;选举、撤换或补选居委会成员;讨论并决定居民区社区建设规划建议、居委会工作计划及实施项目;讨论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

八、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在讨论和决策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原则;(2)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原则;(3)体现居民意志和利益的原则。

《社区民主评议社区居委会成员制度》

民主评议社区居委会成员是对社区成员实施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为加强对社区居委会的监督和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议的对象为民主选举产生的社区居委会成员及招聘的专职工作者。

二、评议的形式和时间。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采取召开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方式进行,评议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1—2次评议。具体时间为每年的6月和12月。

三、评议的内容及标准。内容为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德”是指政治素质和思想作风;“能”是指领导能力、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勤”是指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为民办事,联系群众;“绩”指工作成绩;“廉”坚持原则、办事公道、廉洁清正。

四、评议的基本程序。评议采取召开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街道办事处派人参加会议并进行指导。

1、社区居委会主任报告工作,并进行个人述职,其他居委会成员依次向社区成员代表汇报半年或一年的思想和工作并向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成员代表递交书面述职报告;

2、社区成员代表对社区居委会成员进行民主评议,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3、无记名投票测评。测评工作由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支部主持进行,测评表由街道统一印制、发放和汇总。测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4、及时公布测评结果,同时对测评结果为优秀者,由街道予以表彰,对基本合格者进行诫勉,对不合格者可依法进行罢免。

《社区重大决策听证办法》

第一条 为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科学民主决策,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社区听证是指街道党工委为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以社区为平台,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并为决策重要依据的有效形式。

第三条 党工委根据需要,在研究涉及社区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事项时可采取社区听政。

第四条 社区听证应遵循合法、公平、民主、便民、实效的原则。

第五条 举行社区听证,由街道党工委负责组织并提出听证方案,确定举行听证会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听证的人员组成和人数。

(一)参加听证会人员主要包括: 人和听证书记员;

(二)听证当事人,包括听证参与人、邀请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听证邀请人和拟定重大决策方案的听证作证人。

听证主持人、作证人由街道党工委负责确定;听证书记员由听证主持人确定;听证当事人一般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由组织听证会的单位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定,报明者应当向组织听证会的单位提供身份证明。

听证会主持人履行以下职责:

(一)主持听证会议;

(二)决定是否终止、终结或者延期听证;

(三)签署听证笔录、听政报告;

(四)维持听证持续;

第六条

听证当事人享有以下权利:

(一)参加听证并获取听政的相关资料;

(二)对听证事项提出意见、进行质证和辩论;

(三)按规定的程序参加听证会,遵守听证会的规则;

(四)听证当事人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出席听证,其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其参加正常劳动并支付工资。

第七条 听证会应当公开举行。举行听证会,组织听证会的单位应当在举行听证会10日前发布听证公告。听证公告应当明确以下内容:

(一)听证的具体事项;

(二)听证当事人的产生方式;

(三)听证的时间和地点;

(四)应当公告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 每次听证会的听证当事人一般不超过20人。举行听证会,公民可以按规定向组织听证会的单位申请旁听。

第九条 组织听证会的单位应当在举行听证会5日前将听证事项、相关材料和听证通知送达当事人。听证当事人因故不能出席听证会的,应当在举行听证会前3日告知组织听证会的单位。

出席听证会的听证当事人未达到应当参加的听证当事人的三分之二的,听证会应当延期举行;若特殊情况,经组织听证会的单位决定,可以取消听证会。

第十条听证会主要程序:

(一)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事项和听证规则;

(二)宣布听证当事人、听证主持人、书记员名单及产生方式;

(三)听证作证人通报听证事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及其他 相关情况,回答听证当事人及有关人员的询问;

(四)听证当事人及有关参加人员陈述,对有关问题进行质证和辨证;

(五)听证主持人对听证会进行总结并宣布听证结束。

听证会会议应当按规定制作听证笔录,并应当在听证会结束后3日内整理完成。听证当事人可以在组织听证会的单位规定的时间内查阅听证笔录,对其听证笔录有异议的,可以要求更正。

第十一条 听证会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及时主持草拟听证报告,提交街道党工委。

社区重大事项民主决策主要工作程序

社区重大事项民主决策主要工作程序

(一)议题提出和受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五分之一以上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五分之一以上户代表、三分之一以上居民代表联名,可以提出议题。议题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由社区居委会统一受理。

(二)形成初步意见。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召开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联席会议,对受理的议题进行讨论,研究提出具体意见。对影响本社区发展全局或涉及居民群众重大利益的事项,要报街道工委审定。

(三)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召开社区党员大会,听取党员对议题的意见、建议。通过社区居民代表就议题广泛征求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涉及社区单位利益和需要社区单位参与的事项,要征求社区单位意见。

(四)会议决策。根据征求到的意见,由社区居委会对议题进行修改完善并主持召开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或社区居民会议进行民主表决,形成会议决定。召开社区居民代表或社区居民会议必须有应参会人员的过半数参加,方能举行;会议的决定,必须由出席人的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五)公告。会议所作决定,要及时在社区居务公开栏内张榜公布,保证居民群众的知情权。

(六)组织实施。决定形成后,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居委会按照会议决定组织实施。

(七)公开落实情况。社区重大事项的实施情况和完成结果要及时公开,接受居民代表的审议和社区党员、全体居民的监督。

社区居委会要及时做好决策事项有关资料的归档整理工作。社区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的会议记录、征求意见情况要保存备查。

在决定执行过程中,如确需更改决定内容,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应及时召开“两委”联席会议进行研究,并以书面形式将拟更改内容报街道工委审定,然后由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或社区居民会议重新进行讨论决策,并向社区居民公开,说明理由。在重新作出决定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与原决定内容相违背的行为。

社区民主监督制度

为增加社区居委会办事的透明度,强化居民的社区自治职能,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监督内容:党和政府有关政策、法规和指示的落实情况社区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 居民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办理发放情况;居民代表会议决议、决定的落实情况;社区所办经济、社区服务项目的经营管理情况;财务收支情况;社区其他重大事项和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二、居民委员会的干部要自觉接受居民、居民代表大会的意见、建议和批评。

三、居民代表会议定期所取社区的工作报告。居民代表对社区的工作可以提出质询。社区对居民代表的质询,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解答。

篇3:创新社区民主管理治理机制

一、构建新型村 (社区) 治理机制的基本思路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市温江区, 为适应快速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要, 始终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 加快社会管理改革步伐, 积极探索出由党组织领导、群众依法自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民主化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 其构建模式和具体做法对我们的社区民主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温江区的主要举措有:

(一) 建立大社区组织体系。

改革按村 (居) 民小组设党组织的传统模式, 根据党员的从业、居住和年龄等特点, 依托产业链在各类经济实体中建产业党组织, 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居民党组织, 深化跨区域安置党员居住地管理和单位党员社区属地管理, 构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党组织体系。根据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群众集中居住实际, 适度合并村 (社区) 和村 (居) 民小组, 按户籍随人走、社区属地管理、保留集体经济关系的原则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新型社区, 大力发展社工队伍、志愿服务队伍及行业协会、业主委员会等公民社会主体。按照“产权明晰、管理民主、股份合作、法人治理”要求实施股份制改造, 引导村民采取土地使用权入股等方式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多形式的集体经济组织, 支持集体经济组织采取成立经济实体和承包、租赁等多种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创新群团组织工作模式, 将辖区内经济社会组织中的群团组织纳入村 (社区) 管理, 在村 (社区) 设群团工作委员会。

(二) 健全民主治理制度体系。

建立“两委一社”联席会制度, 成员由村 (社区) “两委”委员和集体经济组织董事长、监事会主席、总经理组成, 作为村 (社区) 常设议事机构, 研究讨论本村 (社区) 重大事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村 (居) 民户代表会制度, 每户派一名有一定参政议事能力的代表参加村 (居) 委会召集的会议, 讨论决定村 (居) 重大事务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建立村 (居) 务监督委员会制度, 各村 (居) 民小组推选一名代表组成监督委员会, 对村 (居) 民代表会议负责, 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监督。建立重大事项向村 (社区) 党组织报告等制度, 对村 (社区) 的大额经费开支、重大集体资产处置和集体经济组织年度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 村 (居) 民委员会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应在提交本组织决策机构表决前, 向村 (社区) 党组织报告。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 对原有集体资产中非土地类资产比重较大的村 (社区) , 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保留部分集体股权, 村 (社区) “两委”作为集体股权出资人进入集体经济组织治理层。在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和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监管制度的同时, 通过交叉任职、保留部分集体股权等多种方式强化“两委”的外部监督。

(三) 建立村级组织综合服务体系。

统筹城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 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益事业, 原则上由区和镇 (街道) 统筹投资建设、统一管理维护。将村 (社区) “两委”薪酬及工作经费纳入区、镇 (街道) 财政预算, 目前区村 (社区) “两委”委员岗位补贴每月平均900元、绩效奖励人均每年3000元, 并统一办理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 并根据辖区面积、人口每年分别补贴村、社区办公经费2-4万元、3.5-5.5万元。以村 (社区) 活动中心为载体, 推动区级部门、镇 (街道) 更多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向村 (社区) 延伸, 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活动中心营运, 建立服务质量民主测评、全程监控、定期分析、考核奖惩等制度, 打造基层组织为民服务体系, 提升公共服务城乡共享度。

(四) 建立农村党员干部教育体系。

深入开展“把能人培育成党员、把党员培育成致富能人、把能人党员培育成干部”为主要内容的“三培养”活动, 加大在致富能手、各类经济社会组织经营管理者、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青年等优秀人员中发展党员力度, 加强村 (社区) 党员干部创业经营、市场运作、民主治理和应对复杂局面等能力培训。引导村 (社区) “两委”委员依法按章进入集体经济组织治理层, 鼓励集体经济组织治理层中的党员通过公推直选进入村 (社区) “两委”。

二、构建新型村 (社区) 民主管理治理机制的方法与途径

(一) 适应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趋势, 推进村 (社区) 党组织由“全能型”向“核心型”转变。在领导职能上, 将村级党组织高度集中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逐渐向市场领域、社会自治领域转移, 把领导核心集中在把方向、议大事、聚民心上, 打造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四强”基层党组织。在领导方式上, 将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嵌入民主法治体制内, 由原来的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甚至个人生活方式的全方位管理控制, 转变为通过思想政治引导、服务党员群众和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强化群众的内心认同和道义服从, 进而获得非权力性权威。

(二) 适应农村公民社会兴起的新形势, 推进村 (居) 委会由“行政型”向“自治型”回归。在公民社会培育发展和乡镇政权职能延伸总体趋势中, 合理划分政府“政务”与自治组织“村 (居) 务”的责任范围和权力边界, 注重培育民间组织等公民社会主体, 突出村 (居) 委会的基层民主和自治功能, 弱化其集体资产经营和行政管理功能, 依法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三) 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新形势, 推进集体经济组织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打破依托行政村组建经济合作社的单一模式, 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互助性经济组织和以资本为纽带的合伙制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鼓励发展集体独资、合资等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拓展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和形态, 培育多元化的农村市场主体。

(四) 注重坚持改革创新, 提高村 (社区) 居民的民主自治意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是我国社会建设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村 (社区) 作为基层管理组织, 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承担着大量的任务。村 (社区) 工作的目标是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 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更深层次的目标是在满足村 (社区) 需要、解决村 (社区) 问题、培养村 (社区) 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基础上, 增加居民信心、技术和村 (社区) 组织的权利, 促进村 (社区) 整合, 改善村 (社区) 环境。因此, 应加强对居民民主自治的宣传教育及专业培训, 激励和支持村 (社区) 的个人和群体努力改善自己社区生活的条件, 鼓励居民互助、自主和解决、提升居民的各种能力。

(五) 注重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 尊重党员群众的意愿。新型村 (社区) 治理机制的核心是直接民主、自我管理。无论是调整行政区划、优化党组织设置、成立集体经济组织, 还是制定相关制度办法, 都应发动镇街、村社干部和党员骨干挨家逐户宣传有关政策,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确保改革的公开透明、公平高效和顺利推进。加强村 (社区) 主任联系居民的制度建设, 强化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工作主动性, 真正起到达民意解民愁的效果。建立健全村 (社区) 主任述职制、群众评议制、村 (社区) 事务公开制等一系列评估监督体系。

篇4:社区民主管理制度

关键词:民主视阈;城市社区;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很关键,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此,而对于一个基层自治组织也是如此。早年,罗马史学家波里比阿透过罗马的强大军事,将帝国的崛起归因于优良的共和制度的安排。今天,许多研究大国兴衰的学者也特别强调制度同化力的重要性。像俞可平教授说,“民主是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把整个国家的民主制度比作一栋高楼大厦,那基层民主应该是这栋大厦的地基,没有基层民主这个地基,那高楼大厦就成为空中楼阁,没有了根基。因此,对于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发展,制度建设非常重要。

1、制度建设的环境基础:经济、社会和国家等基础性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在政治制度建设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基础建设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社区经济水平,提高居民收入,没有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居民就不会有谋生以外的时间、精力和兴趣关心和参与政治活动。二是努力培育社区的中产阶级。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政体以“中庸”为原则,以中产阶级为基础。[1]中产阶级相对于位于贫富两端的人来说最为稳定,这有利于社区的社会稳定。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自由平等原则也是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市场经济也会培养公民的政治参与精神。

城市社区自治制度建设的社会基础性建设,要求大力培育公民社会,保持社会的秩序和平衡。公民社会对于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建设尤为重要,政府与公民社会积极合作,共同管理社会政治生活,扩大公民自我管理的范围,提高社会自治的程度,是民主自治的方向。公民社会有利于具有民主价值内涵的公民文化的培育,有利于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更加有利于社会的秩序和平衡,从而為民主制度的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城市社区自治的制度建设中,基层民主建设要适应和符合国家层面的民主建设总体要求,做到由下及上和由上及下双向互动、双向建设。基层民主的建设需要国家和政府在政策和法治方面的有力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同志就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指出:“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2]十八大报告中讲“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没有党内民主,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将是一句空话。因此,通过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全社会的民主,包括基层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

2、我国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制度建设

民主选举,普选制作为社区选举制度的基础。选举制度从来被当作民主制度的一大基础。选举是民主的直接体现,是民主最基本和重要的实现形式,人民的统治只有通过选举才有可能实现。但是若保证民主的实现,必须保证选举本身的民主性,也就是普选制。城市社区自治作为一种城市居民直接管理社区事物的民主形式,普选制是社区居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合法性来源。城市居民选举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权利要遵循普遍性原则、直接性原则、透明性原则和自由性原则。

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直接民主、多数民主和协商民主的统一。直接民主在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现实实践中还没有完全实现,有时要以间接民主加以补充,但是有学者已经论证过在我国城市社区自治中实现直接民主的可能性非常大,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被萨托利称为“民主原教旨主义”的直接民主形式将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方向。在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过程中,总会有不同的意见,而多数民主是我们处理这个问题的关键。但是多数民主不代表“多数人的暴政”,民主是代表多数人的意志,但是也要保护少数人的权利。协商民主理论对我国的城市社区自治的制度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人民主权不再集中于一个集体之中,不再集中于联合起来的公民的有形的在场,或者他们的聚集起来的代表,而是实现于具有理性结构的协商和决策之中。”[3]哈贝马斯称这种协商为交往行动,所有人能够平等的参与对话,体现了人们的参与和人民主权。我们城市社区自治组织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也需要这种协商的对话,形成一种民主协商决策和管理的方式。社区协商议事会议的建立是协商民主的体现。

民主监督,权力制约和法治的统一。在我国的城市社区自治的实践中,社区居民委员会行政化的倾向普遍存在,甚至有的已成为政府的下属单位,居委会的组成人员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显然与社区自治的本质相悖。当居委会滥用职权,侵害到居民的权利时,居民会议有权“用强力对付强力”重新选举居委会。居委会有权就一般日常事务进行决策和管理,但是涉及社区的重大事务当然是由居民会议全体决定,多数人的意见会获得通过。要发挥议事会议的作用,既对居委会的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又要避免居民会议的决定对少数人的权利造成侵害。而议事会议归根结底是由社区内不同身份的居民代表组成,自然会受到居民会议的制约。法治原则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支柱。此外,在城市社区自治的制度建设中,要始终坚持法治的原则,做到“依法治社区”。

3、政治价值的培育:城市社区自治制度建设的精神层面

民主价值是民主制度的精神层面,在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制度建设中需要培育哪些民主价值呢。

自由。“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4]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自由是城市社区的民主自治制度不可或缺的价值因素。平等。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开篇就提出一个振聋发聩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5]。在社区自治中,居民都是生而平等的,有着同等的人权和政治权利,有权实行自我统治和自我管理。当然,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法律之下的自由,过度的崇尚自由和平等会导致自由变成放纵,平等走向极端。参与。在城市社区自治中,政治参与是个尤为重要的因素,社区自治的程度与政治参与的程度成正相关,政治参与程度低也就意味着自治程度低。宽容。城市社区协商议事会议很好体现了宽容的民主价值,不同身份的居民代表通过协商讨论,以更好的管理本社区的共同事务。责任。在城市社区自治中,责任意味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居委会的组成人员对自己行为的负责程度,二是居民自己对自己行为的负责性。

以上是蕴含于民主制度中的价值因素,这些价值因素对于民主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这些价值因素,也就不能称其为民主制度了。

4、结语

当然,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还要走很长的路。我国的城市社区自治的民主制度也正处于建设阶段,还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在以后的建设过程中,民主制度建设应该和政治教育与动员的程度协调一致。因为根据塞缪尔·P·亨廷顿的理论,政治动员如果超前于制度建设,人们的政治参与欲求与日俱增,但是体制却无法容纳,这样会造成政治不稳定和动乱。⑥这是我们建设城市社区自治,推进基层民主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特别警醒的一点。(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页

[3][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68页

[4][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9页

[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页

篇5:社区民主管理制度(范文模版)

一、依法制定社区自治章程和公约,严格按照程序修改、社区各 组织、居民严格遵守自治章程和公约。

二、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代表议事协商会、社区居民代表 大会按照职能,遵守自治章程和公约制定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并规范 执行。

三、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二次,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或三分 之一以上居民代表提议召开,按程序讨论决定社区重大事务。

四、社区居民代表议事协商会应当每季度召开一次,由社区居民 代表议事协商会主任召集,按程序讨论决定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或社区 代表、居民提请的有关事务。

五、社区居民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讨论决定各社区工作委员会 及组织的各项工作。

六、社区各项工作应当充分保障居民的民主权利,即参与权、知 情权、决策权、监督权。

推进我社区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保障居民群众在社区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保障居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按照建设和谐社区的要求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行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促进我社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和谐安定的新社区,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居务公开

(一)公开内容:按《广东省村务公开条例》规定的内容进行公开。具体内容是:

1.居民委员会的计划和三年目标规划、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使用,社区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社区干部报酬、土地征用补偿及使用,集体机动地发包、社区集体债权债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种粮直接补贴等。.上级财政到社区到户的优惠政策和资金,社区各界支持的建设资金和项目。.重大居务、“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社区财务收支明细帐目要专项公开。

(二)公开的时效

1.年初公开:居民委员会计划和发展计划,上年社区集体的收益及收益分配使用情况,年终资产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1月10日前)

2.每季公开:公益建设项目支出情况,协助街道办及上级部门开展工作情况,土地、社区物业承包(租赁)租金收缴情况、居务公开监督及理财小级理财结果情况。(次季度前月10日前)。

3.每月公开:债权债务明细情况,现金银行存款情况,各项收入支出情况,干部补贴(奖励)情况,计划生育情况。(次月10日前).及时公开: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情况,“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居民申请宅基地建房情况,国家补贴农民、奖励集体的资金及发放,社会各界支持社区建设的资金项目,救灾救济扶贫助残、拥军抚属款物的发放情况等。

对公开的内容和时效规定,要及时听取居民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居民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三)公开形式

坚持实际、实用、注重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以方便群众观看、有利于群众知情为目的,确定公开形式。

1.设立公开栏。社区在(办公楼下)处,设立一块固定公开栏,居务公开的所有内容都在这个公开栏里公开。

2.广播公开。根据居务公开的需要,随时利用广播向群众公开社区事务。

3.社区干部述职。每年6月下旬或7月上旬,居民委员会主任代表居民委员会向居民代表述职,述职的主要内容: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居务公开情况执行等。每年年底(12月下旬或次年1月上旬),结合民主评议,社区干部向居民会议述职,居民委员会主任总结报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居务公开实施情况。

(四)公开程序

1.提出:居民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要公开的事项和内容,在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研究的基本上,提出居务公开初步方案。

2.审查:居务监督小组对居民委员会所提方案内容进行审查、核对、补充和完善。

3.确定:社区居民党支部召集“两委”联席会议对经审核的居务公开方案进行讨论,表决通过正式公开方案。

4.实施:居民委员会对公开方案的内容,按规定的形式和时间实施公开。.跟踪:公开后,居民委员会和居务监督小组要注意收集和听取居民群众对公开内容的意见,对有疑问的,居民委员会要及时作出解释和答复;对合理化的建设意见,要加以吸收和完善。

二、民主管理

(一)民主议事

民主议事主要有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居务公决三种基本形式。

1.居民会议。居民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有十分之一以上的居民提议或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民代表提议,应当在10日内召开特殊情况或有重大商务时及时召开。居民会议由居民委同会召集并主持,居民会议是社区的最高决策组织形式,依照本社区居民自治章程第一条规定,居民会议可委托居民代表代行决策权。.居民代表会议。居民代表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经三分之一以上居民代表提议应当在5日内召开;特殊情况或重要居务事项待议时应及时召开。居民代表会议的议事范围依照居民会议授权确定。居民代表会议由居民委员会召集并主持。.居务公决。凡社区的重大居务和“一事一议”事项,在不能集中召开居民会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居务公决。进行居务公决时,由居民委员会把公决事项资料和表决票发送各户,由各住户填写表决票,在规定时间内投票。在居务监督小组的监督下,统计表决结果。

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必须有会议记录,参加会议人员要签名存档;居务公决决定、事项,必须有书面记录。所作决议决定,要在5天内在居务公开栏上公布。

(二)财务管理

1.建立健全社区财务管理制度。居民委员会要登记法人代码,开设居民委员会集体帐户,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依章理财。社区的会计、出纳要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履行职责,使用统一票据,严格审核审批程序,禁止违章越权审批。.建立民主理财日制度。每月5日为民主理财日,社区民主理财小组要对上月的收入支出情况进行逐单逐据审核,对符合规定的开支及核准的票据签字,对不合理的开支权提出质疑,并可以否决不合理的开支。财务报表经社区监督小组审核后及时由居民委员会在公开栏公布。.逐步实行居帐街代记居民小组帐社区代记。条件具备时,居民委员会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履行法定委托程序,实行居帐街代记,居民小组帐社区代记。本社区及居民小组只设一名报帐员,按照规定时间报帐。

(三)考评奖励

1.居民委员会成员和居务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每年年底应接受居民民主评议。民主评议在社区居民党支部的指导下,由居民委员会召集居民会议进行,按上级制订的评议样式实施。考评为优秀、良好的居务人员,应进行适当奖励。

2.居民委员会成员按月领取上级拨给的基本补贴,其人员可根据工作量,并通过居民代表大会表决确定误工补贴标准。

3.结合民主评议社区干部,对被评为不合格的居务管理人员,应向居民代表会议、居民会议作出改进承诺,是居民委员会干部的扣发1个月补贴;连续两年被评为不合格者,应提出辞职,若不辞职,要启动罢免程序进行罢免。

4.在居务公开工作中,对消极对待公开或搞假公开的有关责任人,经监督小组落实,是社区“两委”成员的,从当事人当月补贴中扣发100元;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或弄虚作假的其他人,属初犯的,责成在居民代表会议上作检讨并作出改正承诺,故意重独的,由居民委员会提请居民代表会议进行罢免。

(四)档案管理制度

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居民委员会的居务档案应包括居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居民委员会会议、“两委”联席会议记录,文书(含通知、决议、政策法规文件、治安、民兵、计生、人口管理、居民管理等类型),会议(含财务报告、帐簿、凭证),基建(含报建手续、设计图纸、预决算表、验收证明等),经营(含各种经济合同),土地管理(含土地征用、转让、承包、买卖、交换、房屋租赁等)、地籍管理、科技信息、声像、实物设备、谱牒以及在社区经济建设和居务决策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对有关档案资料实行分类管理、分册保存。居务档案由居民委员会分管文书的成员负责管理。设立专门档案资料保管室,用统一规格的档案柜存放档案,档案室和柜要防火、防潮、防蛀,确保档案资料完整安全。

三、民主监督

1.居务监督小组(含民主理财小组),依照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对居务公开方案及各项内容进行审核签名(组长及三名以上成员)。

2.民主理财小组每月对社区财务的收支及财务往来中的票据进行审核签名;每季度对居民小组的业务财务情况进行一次审核。

3.及时向居民委员会转达居民对居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并监督落实改进措施。

(二)居民代表及居民的监督

居民代表和居民可以随时向社区“两委”成员和监督小组成员反映意见和提出质询,“两委”成员要认真听取意见并给予答复,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及时在居务公开栏上作出解释或答复。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在居民委员会办公楼或社区主要道口设立居务公开意见箱,意见箱由居务监督小组组长负责定期开箱收集。居民委员会要对居民的建议及时作出回应。居民委员会在居务管理中的工作失误要及时纠正,并在公开栏上公开。

本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东省村务公开条例》及中办发[2004]17号文制定。是我社区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操作依据,是今后一段时间指导我社区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依据。

篇6:社区民主监督制度

为增加社区居委会办事的透明度,强化居民的社区自治职能,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监督内容:党和政府有关政策、法规和指示的落实情况社区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 居民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办理发放情况;居民代表会议决议、决定的落实情况;社区所办经济、社区服务项目的经营管理情况;财务收支情况;社区其他重大事项和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二、居民委员会的干部要自觉接受居民、居民代表大会的意见、建议和批评。

三、居民代表会议定期所取社区的工作报告。居民代表对社区的工作可以提出质询。社区对居民代表的质询,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解答。

四、居民、居是代表监督社区干部是居民的民主权力,在监督中,对居民委员会干部提出意见、批评和罢免要求的居民,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打击、报复。

社区走访居民制度

为保证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提供服务,努力做到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做群众的贴心人,实现社情民意与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的有效对接,使工作任务得到落实,特制定如下居民走访制度:

一、根据社区管辖的户数或楼院数,将社区居民划分成片,通过分片包楼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入户走访居民。

二、入户走访人员必须主动热情,任劳任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时记录入户走访情况;建立居民信息档案,实地动态管理,做到社情民意早知道,重大事件早上报,矛盾问题量解决。

三、社区对走访中收集的舆情认真研究分析,归纳梳理问题,帮助解决困难,并将解决情况及时反馈给居是。

四、入户走访主要内容为及时了解和收集居民需求和困难,排查调处人民内容矛盾,征求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对于居民的需求、困难和意见等重要事项应及时提交给社区,由社居委协调相关部门给予解决或答复。

六、入户走访中要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为全面构建和谐社区,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

社区居民公约

为创建文明和谐的社区,促进城市基层稳定,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生活共同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社区实际,经居民会议讨论,特制定以下公约,望全体居民严格遵守执行。

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认真履行公民各种义务,团结一心为构建和和谐社区作贡献。

二、学法、知法、守法,自觉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见义勇为,同一切坏人坏事和不良行为作斗争。

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娱活动,不看淫秽书刊、录像等,不参与赌博、吸毒、不做伤风败俗的事。

四、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做到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力,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五、搞好公共卫生,自觉维护社会和公众利益,为净化、美化绿化社区作贡献。

六、提倡晚婚、晚育,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反对男尊女卑思想观念,树立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型的婚育观。

七、扶贫助困,为下岗职工、无业居民、计生困难户帮扶服务,送温暖、献爱心。

八、团结互助,搞好邻里关系,争做“五好文明家庭”,共建文明社区,人人争取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里做个好家长,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区做个好居民。

九、尊老爱幼,在社区内努力创造老有所养、少有所学、幼有所托、贫有所济、残有所助、病有所医、难有所帮的社区环境。

本公约与2011年5月30日经社区居民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社区居委会负责解释、监督和执行。

本贾社区居民公约

(补充)

为建设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生产方便、团结互助的文明社区,维护居民共同利益,增强广大居民群众素质,促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结合社区实际,特补充完善制定此公约:

一、房屋出租户在出租房屋后10日内必须把租房户信息交社区登记,对不按公约统计租房户信息上交社区的居民处违约金1000元;单位、企业每个月月底要把本单位、企业人口变动信息情况报到社区登记,对不报送的单位、企业处违约金2000元。

二、对于计生育龄妇女、大小手术对象

1、属于妇检对象的已婚育龄妇女90天内自己妇检一次,不按归妇检的处违约金500元。

2、小手术必须平产90(剖宫产210)天内完成,不按时落实手术的处违约金1000元。大手术必须平产90(剖宫产210)天内完成,不按时落实手术的处违约金1000元。

3、社抚费小孩出生当年交清,否则按5%滞纳金收取;过去未交清的社抚费必须在2015年底交清。

三、社区企业、单位、居民必须保持房内及房屋四周整洁、干净,对不保持房内及房屋四周整洁、干净 的企业、单位、居民处违约金1000元,对乱乱乱倒垃圾,处违约金500—1000元;路上车辆抛洒泥士、砂石等又不及时处理的罚款1000—5000元。木贾辖区内有污染的企业应向社区缴纳一定卫生费。

四、早婚早育者处违约金1500元,并按社区抚养费征收办法收取社区抚养费。

五、凡是不执行以上公约的单位、企业、居民,社区将停办任何手续。

六、此公约2012年5月1日起执行。

木贾社区居民委员会

上一篇:网上同上一堂课“传承大别山精神”活动心得体会下一篇:11月环保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