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专业介绍会通讯稿

2024-06-22

人文专业介绍会通讯稿(精选5篇)

篇1:人文专业介绍会通讯稿

人文旅游学院2013级新生专业介绍会

伴着金秋丹桂的花香。9月8日9:00和14:00,在实训楼2118和小剧场开展了“人文旅游学院2013级新生入学专业介绍会”。我院院长毛时亮老师、副院长朱芬芳老师以及教研室主任倪玉屏老师等多位优秀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会议开始之前,一段幽默而富有深意的宣传短片深深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随后,各专业老师对专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为在座新生们一一解答问题。在会议期间,他们着重指出我们学校遵循“校企合作、教学合一、一生一案”的原则以及开展名师讲座、不同级别的技能大赛、3D模拟实训等众多活动,来共同培养高技能领班型人才。接着,他们指出各专业都有着广阔的就业方向,其间秘协会会长裘蓉蓉向大家分享了学习经历和生活经验。最后,老师们寄语广大2013级新同学,要奋发图强、励志成才、努力奋斗,为国家和学院贡献力量。此次会议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结束了。

篇2:人文专业介绍会通讯稿

(一)什么是新闻

广义的新闻,是以宣传为手段反映当前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报刊、广播、电视经常大量运用的一种文体。是消息、通讯、新闻特写、速写等体裁的统称。在我国多数人接受陆定一的说法:“新闻是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按照这个说法,校园新闻就是学校里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二)新闻的特点:

1、用事实说话。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作者的观点不是明白无误的表述出来,而是隐藏在对事实的描写之中。

2、迅速及时,讲求时效。新闻贵在“新”,反映的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不是陈年老账。比如,我们学校现在举行的各类活动,你及时写出来了,就是新闻。明年这个时候再写今年的事,就不是新闻了。

3、新闻反映的是有意义的事情,是广大师生关心的事情,重要的事情。我们学校里每天都发生一些事情,但并不是这些都可以写成新闻。我们要选择那些积极向上的、关系到全校师生切身利益的事情来写。比如,学校里的一些重大决策,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班级里的新气象等等,当然也可以写一点批评类稿件,反映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就学校管理的某些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等。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四个字:真、快、短、活

1、真:坚持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

(1)新闻真实性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都要确凿无误。也就是说,新

闻事实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等都必须真实、准确。这些情况若有出入,将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2)新闻真实性还要求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条件、过程、细节和人

物的语言甚至动作都必须真实。任何一种用来修饰和渲染素材的虚构在新闻写作中都是要不得的,那是对新闻真实性的忽视或者说轻视。

(3)新闻作品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如数字、史料、背景材料等也必须确

切无误。

总之,新闻以求真标明自己的价值,就是要坚决杜绝新闻失实现象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不要为了追求生动感人,凭主观想象增加许多不真实的细节,更不要进行主观的“合理预言”,夸大其词,胡编乱造。

2、快:坚持时新性

时新性是时间性与新鲜性的合称。新闻写作不但要讲究时间性,还要给人以新鲜感。

新闻姓“新”,时间性是新闻的本质特征之一。通讯员采访必须雷厉风行,随时处于待机状态,争取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在写作上则要坚持新鲜性:内容新(角度新、主题新),形式新(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新闻的最前面、寻找“最近点”)。

3、短:坚持简明性

简明是一切题材的新闻作品的最显著的特征。简练也是最高级的写作技巧,对通讯员来说,更是语言文字方面的最基本的基本功。具体地说,简明性包含两层意思:

?通俗明了

这是新闻作品写作上一个主要特征和主要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消除生僻艰深的字句;控制句子长度。

?简洁凝练

这是比“短”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即“可以不说的去掉,该说的就可以更突出”。

?如何把新闻写短?

a.直截了当,开门见山陈述事实

b.空话少说

c.一事一报

d.语言准确、简练

e.善于删改

4、活:坚持灵活性:如何把新闻写活:

a.运用蒙太奇手法,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面;(金字塔结

构)

b.运用断裂式行文,多分段:即择取事实点面结合,跳跃式行文;段落简短,叙事简洁,讲究思想的递进和丰富;讲究逻辑衔接,省去铺垫过渡等等。c.多写视觉新闻,如学校开展的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

二、把握新闻报道的特点(从通讯稿写作的结构上来谈)1.要吸引读者的眼球。新闻报道的题目非常重要,要突出报道最重要的内容,让读者从题目就可以了解到报道的主要内容,因此,题目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读者的地方表现出来,同时语言要简洁。标题从形式上可分为单一式和复合式两种。单一式标题只用一个正题点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如“

我校组织开展“捐热血 当先锋”无偿献血活动”。一个正题点明消息的精华所在。

有时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标题往往写得富有韵味、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但对报道的主要内容体现得还不够,这就需要在标题下面再加上一条副标题,交代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如:国庆前夕各院学生会、新雷锋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社团在一食堂门前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向元谋县捐书献爱心的活动,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标题“庆华诞 当先锋”提炼并升华了该篇新闻报道的主旨,副标题是“我校团员青年在元谋县援建“共青书屋”,则点明了报道的主要内容,让读者一目了然。

2.万事开头难。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其作用是以最简洁的语言把最重要的事实表述出来,以紧紧地抓住读者(开宗明义)。导语是新闻的精华、灵魂,是新闻最重要的开场白,导语在新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担负着统帅全文的任务。

新闻报道的开头要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开头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来,这样,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能了解所报道事情的情况,捕捉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产生进一步了解事情经过的兴趣。导语一般涵盖了我们平常所说的6H, 一般说来,新闻报道要交代清楚六个“何”:何人,新闻的主要人物是谁;何事,发生了什么事情;何地,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何时,事情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何故,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事情的进展是怎样的,结果是怎样的。如“10月7日下午,我校2009-2010学年优秀学生会评选汇报会在花津校区团委多功能厅举行。校团委办公室主任王方、素质拓展部部长陈莉、宣传部副部长方小雄,校学生会及16个学院学生会主要新老学生干部近300人参加了汇报会。汇报会由校学生会常务副主席邢坤主持。”这样的导语就能让读者大致了解了报道的主要内容,从而进一步关注事情的过程,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

3.要写清事情的经过。新闻报道的主体部分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故事”讲下来。我们可以用一些序数词,如首先、其次、再次、随后、接着、最后等来引出各项内容。如果是会议型的通讯稿,我们就需要仔细记住议题,主要领导的讲话内容以及这个问题是被如何解决的;如果是活动型的,如歌唱比赛,晚会等,我们就需要用比较有文采的语句生动活泼地描写出现场的表演和气氛。比如,哪个表演拉开了整场晚会的序幕,哪个节目将晚会推向高潮,哪支舞蹈拉上了帷幕等等。还可以用一些,像高潮迭起、掌声不断这些词语进行凝练地描写,让读者全面了解了事情的情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卒”为完毕。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卒章显志是立意手法之一。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首旬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在文章结束时,作者将要表露的胸怀、志向很自然地说出来,给人一种鼓舞和向上的力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运用这种手法的典范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文章结束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也点出来了。

这样的结尾显得自然、有力,也统贯了全篇要义,此即卒章显志之法的妙用。

通讯稿的结尾就是阐明整个事件的意义。结尾就是新闻的结束,是新闻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它阐明新闻事实的意义,揭示事件发展的趋势,加深读者的理解和引起读者的思考。新闻的结尾无固定的格式和写法,常用的写法有结论式,前瞻式、解析式、启发式、号召式、鼓励式等,结尾要力争写出新意,在深刻、含蓄、发人深省中结束全文,切忌出现画蛇添足的赘笔。在校园新闻中,我们可以在结尾中增加一些背景说明,如《我校团员青年在元谋县援建“共青书屋”》的结尾“今年暑期,校团委和政法学院联合组建了赴元谋县爱心支教国家级重点团队,团队在元谋县元马中学和江边小学开展了历时22天的爱心助学主题实践活动,并在元马中学建立了实践基地,长期开展结对帮扶。”我们还可以变换角度,从参加活动的同学、观看活动的同学,甚至指导活动的老师的角度进行陈述,间接表达意义。如《我校举办“铿锵玫瑰”女子拔河比赛迎亚运》中的结尾“想不到女同学们这么坚强,手上拉出裂口还咬牙坚持。铿锵玫瑰,实至名归”,一位观看比赛的同学充满敬意地说。”

三、寻找校园新闻点

以我个人的工作经验,校园新闻点主要有以下一些:

1、学校管理动态的报道:

(1)学校召开的大型重要会议(这些会议一般都反映了学校工作的方向性):如行政专项工作会议,各类培训会等(2-3段,主办单位,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人员、主持会议是谁,会议内容及意义)

(2)学校正在开展的中心工作。如前段时间学校的开展的迎新工作。(中心工作内容,意义)

(3)上级领导到校工作检查或中心校到辖区校园工作视导。如前段时间 中央及省级媒体来我校采访政法学院房玫老师。

(时间,迎检或视导单位,参与检查或视导的主要人员(一般不写名字,有工作单位及职务就行了),检查或视导的内容,产生的效果及意义等)。

2、学校大型活动:如学校召开的大型德育活动、捐赠活动、教学科研活动等(举办单位或科室,时间、地点、活动主题,活动内容,主要的活动程序,活动产生的效果及意义)

四、消息写作的原则和要求

1、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2、在你不知道你要说些什么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3、要表现,不要陈述。

4、把精彩的引语放在消息的前头。

5、把精彩的实例或轶事放在消息的前头。

6、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

7、尽量少用形容词,不要在动词上再加用副词。

8、尽量避免自己去作判断和推理,让事实说话。

9、在消息中不要提那些你回答不了的问题。

10、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

篇3:大学新生专业教育通讯稿

大学新生专业教育通讯稿

伴着金秋丹桂的花香。9月5日,我系在6204和6404教室举行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12级新生入学专业教育”讲座。我系负责教学的领导郭老师和我系的教授,副教授,优秀教师等老师参加了此次讲座

首先,郭老师代表我系教师对2012级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祝贺。首先,郭老师介绍了我系的师资力量以及近几年我系在教学、科研、学科学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成果,介绍了我系大一今年老师的配备情况和教学课程的安排情况,介绍了学生比较关心的学习,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工作。郭老师要求同学们要积极地转变角色,尽快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像高中那样死记硬背,要学会灵活。大学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自己有大量空闲的时间。郭老师告诫大家要好好的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多学习一些有用的课外知识,不要玩游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在大学要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积极融入班集体。鼓励同学们要志存高远、有所作为,不要因为专业的问题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同时,郭老师介绍了我院及我系这几年的毕业就业情况和考研情况,指出大家要在三年或者四年的大学时光里给自己做出一个好的规划,为人生目标做个定位。接着,我系教课的几位老师就大学三年或者四年开设的课程做了简单的介绍,并且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专业课知识,为自己的未来做好的规划,为毕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郭老师寄语广大2012级新同学,要奋发图强、刻苦学习、励志成才、努力奉献,为国家和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本次会议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

篇4:人文专业介绍会通讯稿

7月9日,今天按照本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小分队请来了当地的三位老师,给我们讲诉当地国企历史新衰、对中国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及和大家一起对人生意义进行深入地探讨。对我们当代青年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及美好祝愿。

本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着“青春建功几十载,实践基层促成长”的主题,对当代中国新衰史作出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评论。起初,刘老师针对当今的国企现状,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其中包括改革开放之前、八九十年代以及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国有企业的一些调整、规划以及对国有企业的福利性政策等等。在回溯中国新衰史的同时,刘老师对当今中国一些比较尖锐、严峻的问题和矛盾作了比较深刻的剖析。

与此同时,针对当今社会阶级政权混乱的问题,徐州生物科技学院夏老师和另一所中学刘老师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特别强调—当今社会,大形势下的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所引发的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夏老师和刘老师还提醒我们当代青年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立高远志向,发青年之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力量。最后,大家针对以上所讨论的问题,对老师以及同学的观点做出了相应的总结,提出了合理化的、系统化的“青年立志”措施。在会议结束弥留之际,大家针对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规划进行了积极踊跃的发言,发言期间,大家对自己的未来作出了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针对这几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说出了个人的心得,将今天的会议讨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明天上午我们将走进国家级烈士陵园—-淮海纪念塔,感受革命先烈的精神,下午将进行演讲比赛、活动总结。八天的活动接近尾声,同学们返程的车票也已准备好,但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我们工作着!

7月9日

队长:王帅

篇5:人文专业介绍会通讯稿

物理课堂教学综合技能比赛

4月17日上午,理学院第四届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之物理课堂教学综合技能比赛在二教A305圆满落幕,教务处周锡堂副处长、理学院部分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200多名师生到场观看了比赛。理学院陆霁、吴登平、车囿达应邀担任评委。

比赛分说课和授课两个环节。经过初赛选拔出来的20名选手着装整洁得体,教态自然大方,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动手与动脑紧密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了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与逻辑性,实现了选手所设计的教学目标。

教务处周锡堂副处长对选手们的良好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同学们在比赛中应注意的问题给予了点拨,同时对理学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所取得的成绩给予祝贺。经过激烈角逐,从20名进入决赛的选手中分别产生了一、二、三等奖。

比赛结束后,理学院于军副院长从比赛的目的、意义和创新点出发,鼓励我院学生今后继续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大赛,自觉地提高就业竞争力,为培养自己成为适合社会需要的综合型教师而不懈努力。

开展物理课堂教学综合技能比赛是理学院深化素质拓展教育、不断提高我院师范生综合技能水平的积极尝试,旨在不断提高师范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教学技能,加深对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认识,促进我院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展现新时代师范生的风采。

附:理学院第四届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之物理课堂教学综合技能比赛获奖名单(点击打开)

一等奖:杨 莉、范彩容、李依倬

二等奖:戴江敏、黄 倩、陈凤娇、黄紫红、林雅琳、钟雪连

三等奖:陈晓娜、梁秀丽、蔡鸿霞、罗茂竟、蔡伟莹、李子浩、陈碧喜、骆永宽、覃绍娟、何育仪、吴国彭

上一篇:县残联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工作开展情况下一篇:我想当一名这样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