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的思考

2024-06-28

关于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的思考(通用8篇)

篇1:关于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的思考

关于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的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机关是社会的重

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科学管理、服务人民、保障公平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职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处于中心枢纽地位。社会要和谐,机关首先要和谐,而且要做和谐的表率。结合我局的实际工作,就如何构建和谐机关团队问题,谈一点初步的思考。

一、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的主要内容

和谐机关团队是指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人与单位之间相互依存、单位与外部环境融洽联通,形成一个政令畅通、人和气顺、运转有序、蓬勃发展的良好氛围。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

机关团队活动的主体是人,和谐的机关团队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既有个人自由发展空间、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平台,又有全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团结友爱、互守诚信、相互促进的团队精神。我觉得,这是评价一个机关团队是否和谐的首要标准。和谐机关团队就是要人和,人和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人和出感情、出健康、出效率。

1.体现人文关怀,构筑凝心工程。就我局而言,一是关心职工进步。对职工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对职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要及时给予关心。二是关心职工身体健康。做到定期为职工检查身体,建立职工健康档案,适时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为职工搭建强身健体的平台。三是关心职工待遇。做到积极争取政策,落实职工的政治和经济待遇,让职工该得的能得到,该享受的能够享受到,对职工的待遇要闻要问。四是关心职工生活。要积极想办法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经常过问职工生活中的冷暖,对困难的职工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帮助,组织进家慰问,使之切身体会到单位的温暖。五是要注意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年青人,既要注意给他们提供锻炼和展示才华的平台,让其“冒尖”,又要严格要求他们,使其避免失误,少犯、不犯错误;对中年同志要充分信任他们,让他们发挥顶梁柱的作用;对老同志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充分尊重他们,发挥他们的余热,起好传帮代的作用。

2.体现相互尊重,创造和谐环境。一是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干部职工积极传承中华文明,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模范,带头落实“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做到以德服人,以德感人,以德聚合人心。二是加强人际交往关系的正确引导。要通过一些有益的制度和活动,正确引导同事与同事之间、职工与领导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的交往向着健康、正常的方向发展。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和睦相处,共同进步。三是大力开展遵纪守法教育。使干部职工人人依法办事,遵守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清正廉洁,不贪不占,做到淡泊名利,淡泊金钱。只有这样,才能使人际关系更加纯洁,更加和谐,更加长久。

3.体现平等竞争,营造良好氛围。在工作上做到“三分三合”,即职能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责任上分,决策上合。我局自组建以来,机构设置几经变化,人员来自11个不同单位,因此,构建和谐机关团队始终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要加强团结,相互尊重,形成全局上下齐心协力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在政治上引导人。要时刻关心干部职工政治上的进步,充分发挥局党委的教育领导职能,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其找准人生的坐标,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二是在机制上激励人。构建科学的用人机制,不断激发干部职工的创造力。搭建适合个人施展才华、辐射能量、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工作平台,通过自己的创造和奉献体现社会的认同,获得人生价值。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工作有成效,兢兢业业干事,开拓创新出成果的能人给予奖励;对无所事事,工作平庸、缺少建树的人,给予必要的警示;对工作不出成绩,业务水平低又不虚心学习,只想投机取巧的人给予相应惩罚。三是在业务上锤炼人。要压担子,加负荷,通过开展工作评比、技能竞赛等活动,使职工的业务能力不断增强,工作成绩更加突出,整体工作水平登上一个新台阶。

(二)高效、规范、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

和谐的机关团队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秩序,这是衡量机关团队和谐的另一个重要标准。良好的工作秩序包括:一是规章制度科学实用。通过各项制度的落实,达到做好工作的目的。而制度务必要实用、有效,否则形

同虚设。二是激励机制科学到位。设定的激励机制真正能激活单位职工的内驱力,在单位职工中能真正形成一个人人比贡献、个个创佳绩、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三是工作成效明显突出。这是一个单位最终的价值取向。工作不完成,工作完成的不好,一切都

无从谈起。要用干部职工的满意度来检验个人的工作业绩,用服务对象的认可来衡量单位的工作成效。就此而言,构建政令畅通、运转协调、科学有序的工作机制,是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的重点和目的。

1.坚持第一要务,提高管理能力。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本质是对机关后勤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它直接关系到机关与机关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而如何处理好这个利益关系,某种意义上说,又是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要按照“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的要求,科学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目前,一是积极推进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重点抓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并对职务接待货币化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二是加强公共资源管理,把增量上、存量上、入口上、动态上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落到实处。三是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降低行政运行成本,高度重视资源节约,抓好节约型机关建设工作。四是加强局机关和直属单位有关制度建设,真正做到制度优先,靠制度管人、管事。

2.提升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为省委和省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省直机关服务、为广大干部职工服务”是我局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的关键所在。为此,要不断提升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技能,改善服务设施。一是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不断更新服务理念。要始终坚持“三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大局和全省经济发展由“快走”变“快跑”的新形势,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保障。二是办实事办好事,提高服务水平。要根据省直机关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想方设法,竭尽全力为省直机关办实事,特别要在不断改善省直机关的办公环境方面下功夫。三是在抓好为省直机关服务的同时,要关心局属职工的生活,保证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支付,保证离退休职工退休金的足额发放。

3.夯实经营基础,提高竞争能力。经营工作是事关我局5000余名干部职工安居乐业的大问题,是我们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按照“经营市场化”的要求,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市场为导向,在竞争中找出路、谋发展、求壮大。一是已开工的项目要抓紧建设,务必按要求时限完成,同时,要规划和储备一批市场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二是总结推广财务集中管理、划小核算单位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建立符合各单位实际情况、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三是继续推进服务社会化,加强沟通与合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扩大服务社会化的范围和项目。四是深化改革,稳妥地进行股份制改造,抓好同业重组,走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发展的路子。

(三)和谐、优美、舒心的工作环境

构建和谐的优美环境,形成人与环境的和谐,是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的重要方面。

1.创造优美的“硬件”环境。一是要改善办公条件,要使办公条件逐步满足社会的发展和工作任务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要注重办公条件的科技含量。二是搞好办公、住宅区域的绿化、净化、美化工作,形成一个规范、整洁、优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2.打造和谐的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有教育意义的参观考察活动,符合机关事务管理特点的培训活动。各项活动要体现浓郁的文化氛围,体现深度的文化熏陶,有利于增长知识和才干,使干部职工达到展示才华,张扬个性,彰显能力,烘托氛围,扩大视野,提高素质的目的。

3.构建和谐的外部环境。做好机关事务管理的各项工作,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和谐,离不开省直其他单位和部门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各级领导对我们的重视和关怀。因此,要处理好各种关系,要多请示、多汇报,多协调、多沟通,努力营造一种党委和政府关心重视、其他单位和部门支持配合的和谐外部环境。

二、构建和谐机关团队工作措施

构建和谐机关团队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采取长效措施加以构建。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强化全员参与的责任感

构建和谐机关团队,是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对我局来说,有利于提高机关事务工作管理的能力,提高为省直机关服务保障的能力,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综合协调的能力,更加适应新的形势、新的职能和新的任务。全局干部职工应充分认识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的重要性,树立和谐机关团队人人有责的观念,把思想统一到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的具体要求上来,做到全员参与构建,人人尽职尽责。

(二)加强领导,抓好带头,强化表率作用的示范功能

构建和谐机关团队,领导是关键。一是要把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纳入领导重要决策内容之中,制定长期规划目标,合理确定方法步骤,真正把构建和谐机关团队落到实处。二是领导以身作则,带头落实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的各项要求。第一,要做遵纪守法的表率。坚持原则,公正、公平办事,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单位职工做出表率。第二,要做诚信文明的表率。做到言既出,行必果,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第三,要做讲道德的表率。要带头讲社会公德,做到为人诚实善良,处事谦虚谨慎,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第四,做勤奋工作的表率。领导要带头兢兢业业工作,既要抓好份内工作的管理,又要带头亲自操作,带头出效率、出成果,带头学习,带头提高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用扎实的工作作风,过硬的业务本领,丰富的工作业绩和良好的人格,影响自己的职工。

(三)齐抓共管,综合施治,努力化解各种矛盾

矛盾是事物存在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推动事物不断发展的动力。一个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对这些矛盾要用心去化解,综合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加以解决,确保和谐机关团队的顺利构建。局属各级党组织、工会、共青团要充分发挥优势,密切配合,搞好动员,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的合力和整体效应,将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的工作,落到实处、引向深入。一是针对员工内部的矛盾,要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在找准摸清矛盾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个别谈话、交心谈心、民主生活会、细腻的工作方法等方式,解开思想疙瘩,着力化解矛盾,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二是针对管理上的矛盾,要随时抓住矛盾的焦点,调整管理方式。管理上的矛盾往往是因为有的目标制定的过高,使职工丧失了工作信心;有的是因制度考虑得不周全,使制度不切合实际;有的是在执行制度过程中走样等原因造成的。针对这些情况,要及时修改有关管理制度,调整管理方式,使制度更趋合理,管理方法更切合实际,使工作秩序步入正常化轨道。三是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做到严格认真执行政策,本着先易后难、关心职工利益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并耐心做好群众来访的解释工作。

篇2:关于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的思考

组织安排我主持物价局的工作,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信心。光荣的使命鼓舞我奋发有为,重大的责任鞭策我务实苦干,必胜的信心激励我勇往直前。今后,争取在全局上下营造一种宽松、顺心、和谐的工作环境,以便于工作。

一、对和谐的理解

中国的古老文明给和谐二字挂上了神秘

而很有意思的色彩。和由“禾”与“口”组成,说明人张着口要吃由禾苗上生产出来的粮食;谐”字由“言”与“皆”组成,说明人人都要说话。既然禾旁有口为和,言旁有皆为谐,把说和吃联系了起来,那我认为我们的先人在造“和谐”二字时,他的原意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我粗浅的理解。人人都得吃,吃什么,吃从禾苗上收获的粮食,禾苗需要耕作,粮食需要收获,这说明要吃就需要劳作,劳作就需要规范行为,讲究技能,不能谁想怎样就怎样,人人都要说,说什么,应该说的是怎样耕种禾苗,收获粮食。人有饭吃了,把该说的说出来,心情就放松了,心劲就顺了,我认为这就实现了和谐。从地域上说,人有中国人和外国人之分,从时间上说,人有古代人和现代人之别,因此不难理解和谐是受地域限制的,是因地制宜的,且是与时俱进的,也是无止境的。从哲学上讲,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现在,我说的“和谐”,还包括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和谐”的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对我们的生活、工作、交往、处世乃至内政和外交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和谐的重要性

和谐是立国之本,是强家之基。大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一个家庭,都需要讲和谐,直至微观世界也需要和谐,那些分子和原子的结构就是很和谐的,如果不和谐,它的性质就会改变。因此,只有讲和谐,社会、国家才能进步,单位、家庭才能发展,物质世界才能有序前行。讲和谐是国家所需,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拿我们的身体来说,我们每个人都长着两条腿,且两条腿应该是等长的,如果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那走起路来肯定是一瘸一拐的,这就是两条腿的不和谐。再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五脏六腑,如果这五脏六腑能和谐“相处”,那我们将是一个脏腑健康的人,反之有一个器官“罢工”,都将危及到我们的生命。由此可见,和谐是多么重要,不和谐就会出问题。

三、实现和谐的途径

(一)缘分是和谐的载体。既然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那么我们就要讲缘分。缘分是和谐的载体,没有缘分,和谐便无从谈起。《辞海》中对缘分的解释是因缘、机缘,指出“缘”为梵语,它常常和“因”一起合称为“因缘”。其实缘分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我给缘分的定义是:两个人或者许多人有幸认识或者在一起就是缘分。缘分可以分很多种,同事也是一种缘分。一个人不管调动多少单位,在茫茫人海中能够成为同事的毕竟是少数,我们和多数人是失之交臂,无缘做同事的。每个人都可以计算出一辈子到底和多少人做过同事,结果是有限的。能够走到一起,是一种缘分;能够在一起工作,甚至做一生的同事,是上苍对我们的眷顾。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对待现在的缘分,倍加珍惜现在的缘分,应该把缘分当成一种财富,当成一种生产力,那样,我们就会获得更多的发展的机会,会进入新的人生境界,以至于可以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讲和谐就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是讲原则是实现和谐的前提。讲原则是为了更好的和谐。讲和谐不是“和稀泥”,讲和谐不是不要讲原则。一些人认为讲原则不利于和谐,于是为了不影响和谐,该坚持的原则不坚持了,该批评的人不批评了,该处理的问题不处理了,该狠刹的歪风不狠刹了,我要说这不是真正的和谐。这种把讲和谐与讲原则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思想和行为是不对的。讲和谐不仅要有敢于坚持原则、较真碰硬的勇气,更要有令行禁止、狠抓落实的行动。而有些同志之所以遇到麻烦给领导,碰到困难就想回头,甚至用“讲和谐”作为自己不讲原则的挡箭牌,究其原因,在于这些人“怕”字当头,怕得罪人,怕损害个人利益;从思想根源上看,是缺乏鲜明的党性原则。殊不知,坚持原则、敢于较真、解决问题,才能实现真和谐;不讲原则、掩盖矛盾、敷衍塞责,只能得到假“和谐”,甚至会引发更深的问题和矛盾。讲和谐与讲原则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讲原则是为了更好的讲和谐,讲和谐更要讲原则。二是纪律是实现和谐的重要手段。纪律是尺,纪律是度,纪律是矩。战争中,纪律是命令;和平时,纪律是规矩。纪律,政令,条例,法律是递进的关系,在一个单位,一个机关需要有纪律,一级政府需要有政令,一个国家需要有条例,法律。在战争年代纪律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现在看来纪律是社会

和谐有序的重要保障,是机关建设的重要保证。纪律是一种界限,它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只要你稍微注意一下,或者不故意去碰它,你就是一个遵守纪律的人。纪律永远是忠诚、敬业、战斗力和团队精神的基础。一个相互协作、具有战斗力和进取心的组织,必定是一个有纪律的组织。如果没有了纪律,便没有了一切,只有当一个组织和他的成员都具有了强烈的纪律意识,组织

才会朝健康的方向发展,组织成员的素质才会得到相应的提升。首先,纪律决定执行力。纪律首先是服从,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一个组织,一个单位,要做到令行禁止,决定了的事和布置了的工作要有反应、有落实、有结果,必须要有铁的纪律才能实现。纪律是保证执行力的先决条件,只有加强纪律性,才能保持意识和行动的统一,才能彻底完成工作任务。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否则一切都会陷入污泥中。”其次,纪律保证战斗力。组织是所有组织成员的集合,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行为,组织要力求避免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干扰,要步调一致,纪律的约束不可或缺。如果没有纪律作保障,这个组织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各行其是,各自为战,我行我素,没有秩序,削弱甚至是失去了整体战斗力。只有严明的组织纪律才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才能形成坚强的战斗力。有支革命军歌唱得好:“纪律中有我,纪律中有你,纪律中有无穷的战斗力”。第三,纪律激发自驱力。自驱力是人自身存在的一种内在的动机、情感或心理因素,在自驱力驱动下的人,对工作有一种非做不可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能积极主动地工作,以争取最大的成功。纪律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与抉择,是激发自驱力的助推器,纪律意识强干起工作来就会有自觉性,对待工作就会很投入,而如果没有纪律意识,就不可能自我约束,面对同样的任务就不会比别人更卖力的去执行。三是规章制度是实现和谐的重要条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制度,是指在一个社会组织或团体中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并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一个组织或团体推行一种规章制度的诱因在于这个组织或团体期望获得最大的潜在效益,而最直接的原因则在于提高组织的协调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协调组织内成员之间协作效果和组织与外部衔接的有效性。从制度的概念我们就能很容易的看到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明确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管理人”,增强同志们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积极性、能动性,以促进自我发展,塑造和谐的人格,从而进一步提高同志们的境界,形成一种能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模式,达到和谐共处。

篇3:关于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的思考

一、构建和谐型校园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

和谐型校园就是校园系统中各职能部门、各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型校园从宏观上思考, 就是各职能部门之间有着较少的摩擦能够为共同愿景不计得失共同努力, 能高效率工作, 能充分整合各种手段共同完成下达的任务, 准确执行的这样一种校园。

和谐型校园应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和谐型大学应该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 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 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 以实现人与校园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第二、和谐型校园应该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第三、和谐型校园应使师生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和谐型校园建设也是创新型校园建设。一个充满了创新活力的校园必然充满了生气, 对大学来说, 创新是和谐的润滑剂。第四、和谐型校园是体制建全、有章可循、管理有序的校园。

和谐校园至少要有四个条件:一是校园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二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三是校园中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各层次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四是学生、教师与管理人员有着某种互通性和流动性。

二、以人为本, 奠定和谐校园机关员工的道德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把以人为本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以人为本毫无疑问也是构建和谐型校园的首要原则。

严格意义上说, 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大学校园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主要是指在校园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的指导思想。二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展开。三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致力于人与校园的长期与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提高知识生产力的重要条件。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这个生产力也包含几个方面:一是将管理知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协调各部门运作。二是大学与企业结合, 将知识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三是职工及学生都能获得自我的充分发展。

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 人是能动的, 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个人目标与校园目标是可以协调的, 将校园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 可以使得员工实现自己目标, 在此过程中, 大学进一步了解员工使得大学目标更能体现员工利益和员工目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人的发展才是大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以人为本的管理有那些基本原则?重视人的需要;鼓励员工为主;培养员工;组织设计以人为中心。

“以人为本, 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对于大学校园来说, 就是实现机关职工的全面发展。通过合适的双向职业通道设计和培训计划, 使得机关职工能够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实现学校的短期任务和中长期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 是一脉相承的。新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 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三、大学机关职工道德建设的途径与要求

本文指导思想是和谐视域下的大学校园机关职工道德建设, 因此这里的道德建设本身是个系统, 是在创建和谐校园的前提下从事道德建设。首先要建设和谐型校园, 在和谐型校园的框架之下再进行机关职工道德建设。

第一, 大学机关职工道德建设同时应该在建设和谐校园的四个基本条件的前提下来进行:一是只有在校园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 机关职工的道德建设始能充分发挥作用。二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机关职工的道德建设应该是与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相契合的。三是校园中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各层次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机关职工的道德建设应该是在满足各层次群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四是学生、教师与管理人员有着某种互通性和流动性。这三个层次之间的人员有着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 只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才能使很多不和谐因素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第二, 以人为本。在上文已经叙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学机关职工的道德建设也必须从“以人为本”出发, 重视人的需要, 重视机关职工的需要。鼓励员工为主, 充分利用现代激励体系对员工进行激励体系设计, 培养员工。大学的特点本身要求机关职工以知识型员工为主, 知识型员工本身对于自身成长有着更高的诉求。同时当代大学之间的激烈竞争亦要求职工不断进步。因此对机关职工的培养必不可少。组织设计以人为中心。一个好的组织在组织设计与运作的时候首先以人为中心, 只有真正重视人的需要, 才能设计出一个具有人性化的具有可操作性高效率的制度。

第三, 道德建设有两个层次的建设:一是职业道德建设。二是个人思想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入手:第一, “以人为本”培训。这里面又分为两层:是以他人为本, 不充分领会以他人为本的思想, 就无法建立起服务意识, 无法对服务对象建立起尊重。以自身工作为本。不建立起以自身工作为本的意识就无法对自身及自身工作有着正确的定位及评价。第二, 建立良好的流通和用人机制, 在机关职工的职业发展与道德建设之间建立一个充分的平衡。不可过于强调奉献和牺牲而忽略了职工本身自身发展的需要, 这与“以人为本”的本质相悖。第三, 加强业务培训, 明晰职责范围。并以详细明确的条文将职责确定下来,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职位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道德责任和义务。

思想道德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入手:首先党员继续加强党校培训, 定期思想汇报。其次, 树立模范, 并通过规章制度的制订使得树立道德模范成为一种定期的规章制度。如使每年的道德标兵评选通过文件或者制度将其固化下来, 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争取营造一种人人争当模范的氛围。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和谐校园的构建者和承载者是广大师生员工, 而机关员工的道德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如何加强机关员工的道德建设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和谐型校园,机关职工,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克娜, 王国宏.对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 2007 (3) .

篇4: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关键词:和谐校园 人才 利益 制度建设

我国古代儒家就有身心和谐教育思想,认为和谐是宇宙万物的本然和最佳状态。《易传》的“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荀子的“血气和平,志意广大”和《礼记》的“和顺集中而英华发外”都诠释了人的心理只有宁静和平与和乐愉悦,才能思维广阔,左右逢源、健康成长。这些对人本身身心和谐的关怀是社会和教育上对和谐的诠释和支持。《光明日报》教育部主任汪大勇指出:党的十七大以来,高校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文化,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一大亮点。民办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自身生存发展的自然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构建和谐校园不是要构建千篇一律、人云亦云的校园,也不是要构建一团和气、顾此失彼的校园,而是要构建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生机勃发、团结友爱的校园。构建和谐校园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理念,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个厚德博学的校园

发展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发展的目的。构建和谐校园首先要提高学院的教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因此需要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人为本、以教为本,聚集起全院教师职工、学生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创造更多优秀成果,为构建和谐提供平台。大学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厚德博学的文化积淀需要各种人才支撑,因此要建设厚重的学院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鲜明的人才制度。

(一)要形成尊师重教、敬贤奖能的校园氛围,激发师生的创造活力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仅是当前社会上的良好风尚,还是一个高等院校有活力、有生机、有底蕴、有前途的表现。“尊师”就是要尊重人才的成长、尊重人才的发展,不仅要感情上爱才,生活中顾才,还要事业上用才,要量才而用,还要小才大用、外才内用、育才待用;“重教”就是要重视教学氛围、重视教育环境,不仅要思想上合心,还要行为上合拍,多思从教之荣、恪守为教之责、常做爱教之事。力争在全院上下形成能者上、弱者下、劣者汰的竞争环境,从而盘活师生高昂的创造活力。

(二)要形成机会平等、资源平等的公共政策,促进不同人才的合理流通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工程,要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格局,一定要在“公”字上下功夫、在“公”字上见成效,在人才使用上、人才培养上都要以公开求公平、以公平求公正,不以远近贫富论好恶、不以级别高低论亲疏。通过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各类人才、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用人机制,使人人立其志、人人砺其器、人人尽其才,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二、妥善解决各方利益冲突,密切构建和谐内部关系,建立一个团结友爱的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最合理地处理一切消极因素,使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同窗关系更加平和、更加融洽。我们学院不仅是一个“大家庭”,还是一个“小社会”,我们既要从家庭的角度看待师生、同事、同窗之间的友情,又要用社会的标准衡量师生、同事、同窗之间的冲突。

(一)唱响“尊师爱生”的主旋律

师生一致、尊师爱生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在教育中抓好学习、在行为中抓好落实。作为学生首先要真诚地尊重教师、尊重学院管理、尊重教学成果、尊重他们的劳动创造、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作为行政管理者要真心地爱护学生,“爱生无小事、真爱暖人心”,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要在生活中体贴入微地关心学生、学习中不厌其烦地帮扶学生、工作中一丝不苟地要求学生,始终“和学生在一起”,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宿舍、学习、工作、情感中去。但爱不是溺爱,要爱得有度、爱得有节、爱而不溺;严也不是粗野,要严得有理、严得有据、严而不恶。

(二)弘扬“重义轻利”新风尚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当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高校师生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师生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应该重视情感的交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交流,应该倡导革命的同事情、纯洁的同学爱、高雅的师生谊。“诚信、勤奋”作为我院校训,进一步继承、发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但是,有时利益冲突在所难免,应正确处理,把利看得轻一些、把义看得重一些;把自己的看得轻一些、把别人的看得重一些;把个人的看得轻一些、把学院的看得重一些,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友爱的氛围、团结的集体,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绿树常青、国内一流的名校。

三、大力加强学院制度建设,积极推动教学体制创新,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校园

和谐校园应该是活而不乱、严而有序,而不是一团和气、一团死水,高效有序是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学院建设和管理,推动教学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全院上下的热情和斗志。

(一)加强政策制定的规范性

制度建设应把重点放在院校管理效率的提高上,创新体制突破各种壁垒,优化结构实行资源整合,力争用政策与规则来确保学院管理中的秩序,尽快完成管理中由个人信任向制度政策信任的转变。

(二)健全教学评估的科学性

教学评估应该适时调整创新,力求公平公正、力求效果效率,变静态评估为动态评估、变一次评估为经常评估、变单向评估为系统评估,逐渐健全教学评估的长效机制,力争达到边学边考拓宽应试范围、随学随用锤炼学生硬功的目的。

(三)加快业务部门的专业化

构建和谐校园对学院的各业务部门有着很高的政治要求、能力要求、专业要求,要求其能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密切协作。这就需要各业务部门不断学习,做到政治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与辅助学习相结合,并力争以工作促学习、以需要促学习,加快学院各业务部门的专业化进程。

作者简介:

姚恩菊(1982— )女,河南汝南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

篇5:关于构建和谐机关团队的思考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机关是机关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那么如何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以构建和谐机关呢?笔者认为应从四方面入手。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建立机制

开展机关文化建设活动,首先要注意解决管理者,也就是领导者的认识问题。领导者的认识程度至关重要,他们担负着倡导、设计、培育带动机关文化的重任。不仅要防止认为搞机关文化建设是“形式主义”,也要防止对文化的内涵缺乏科学的理解,把文化建设与一般文娱活动等同起来。拿我们国税局来说,领导层首先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

每个机关干部都有共同的追求、信念和行为准则;第四要实践、提高,不断优化,使全体机关干部自觉地培育群体意识、协作精神;第五要适时调整、更新、发展。由于客观条件变化或规划本身某些方面存在不完善,在实施过程中已失去意义,就应适时地进行调整和修改,使机关文化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选准突破口,增强凝聚力

在机关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联系机关工作的实际,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最有影响力的问题进行解决,以打开局面,促进机关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以人为中心,尽可能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和潜质,注意增强机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机关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以人为中心,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要创造文明的办公环境。加强文明办公场所建设,创建统一规范、文明有序的办公环境,是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制定本部门的工作理念、机关文化建设内容,以张贴画、宣传栏等形式张贴到会议室、办公室等,每个机关干部要选定自己最喜欢的人生格言并制作成标志牌,摆放到办公桌上,以营造机关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二是要规范制度。机关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是机关管理机制、工作运行机制的外在表观,反映着机关工作理念,体现工作作风、管理特色和人员精神面貌。作为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对机关干部的群体行为和群体价值观发生重要作用。要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按照履行职位职责指标、精神文明建设指标、重点工作指标等内容,实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结合起来,真正树立“干好工作是硬道理,提高素质是硬道理”的评价标准理念,通过对制度的推行,把机关理念、机制、风气等,转化为机关人员的实践行为。

篇6:关于构建服务型机关的思考

**集团机关开展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活动已有三年时间。今年,为把创建“三型”机关活动引向深入,取得新的成效,又把构建服务型机关作为机关工作的重点,本文就构建服务型机关问题略谈一二。

一、构建服务型机关要以增强服务意识为前提

构建服务型机关,机关工作人员要自觉增强三

种意识。即: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品牌意识。要真心服务,做到感情到位、责任到位、各项工作措施到位,努力做到工作快节奏、办事高效率、服务优质化,不断增强服务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实效性,以机关优质高效的服务质量促进基层工作的开展。

二、构建服务型机关必须以提高机关干部素质和服务水平为基础

服务能力大小和水平高低,取决于机关干部的素质,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机关干部学习教育的成效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构建服务型机关必须以培养“团结、高效、务实、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基础,提高机关干部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倡导“终身学习”,广泛开展读书教育活动,强化能力训练,培养思考型干部,为集团公司当好参谋助手。

三、构建服务型机关必须以提高机关工作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主线

构建服务型机关要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明确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首先要下大力气解决好机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要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要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要加快机关网络平台建设的进程,利用先进的服务手段实行无纸化办公,使机关处室之间,机关与各厂矿之间的文件传递,信息沟通,指令下达均能在网上进行,努力实现机关工作办公现代化。

四、构建服务型机关必须以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载体为动力

优质服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阜矿集团的快速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对机关服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容有丝毫懈怠。构建服务型机关必须以创新和竞争为动力,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活动载体,靠活动增活力,靠创新求发展。通过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营造“团结、高效、务实、廉洁”的人文环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提升各处室的整体服务水平,树立机关良好形象。深入开展争创“优秀工作成果”和“文明处室”活动,完善创新目标,带动机关各项工作不断创造出处于领先水平的业绩。

五、构建服务型机关必须以制度为保证,强化服务效果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构建服务型机关必须以制度为保证,建立和完善各项行之有效的机关工作制度和机制,规范服务行为,接受群众监督,强化服务效果。一是把《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手册》作为机关干部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使机关干部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形成一整套符合机关特点、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约束制度。三是要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畅通监督渠道,发挥党内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方面的作用,把机关服务置于强有力的监督之下,杜绝“吃拿卡要报”、“冷横硬顶”等不良现象,不定期地对机关干部服务基层的情况进行明查暗访,了解和掌握机关干部在工作效率、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强化服务效果。

服务型机关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入手,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干部素质为基础,以机关工作全面提速为主线,以创新提高为动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构建服务型机关的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把机关建设成为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具有先进服务理念,完善的服务体制和机制,科学的服务方式和手段,更加有效的服务载体。

篇7: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陈佳奇

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验班 学号:41101319 联系方式:***

【摘要】:社会和谐是国家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保证。而构建和谐校园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本文将通过从阐释和谐校园的特征入手,探求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促进高校建设生机勃勃的未来。

【关键词】:校园、和谐、建设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1在现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二是提高国民素质,为民主社会培养合格公民。高校是传承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建设和谐校园一方面有利于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个体,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也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播,将和谐文化向社会广泛的辐射。

一、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

1、和谐校园是安定有序的平安校园。平安是和谐的基础,稳定是和谐的保障。和谐校园首先是平安校园,在这样的校园里,师生员工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常识,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一方面能够常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预防工作,及时消除隐患。另一方面即使遇到突发性或者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师生也具有自救意识和能力,将灾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在这样的校园里,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和秩序习惯。人们心态平和,秩序井然。

2、和谐校园是具有浓郁文化和学术氛围的书香校园。校园是传播知识,孕育文化的摇篮。理应带有浓厚的书卷气息和深厚的书香味。在这样的校园里,人们把读书当成乐趣,当成精神的享受,而绝不是功利性的以完成考试为目的。书的世界是丰富而又多彩的:书中有光明,可以烛照我们的内心;书中有警示,指导人生之舟绕过暗礁和险滩;书中有天籁之音,让我们回到自然的怀抱,返璞归真;书中有历史的回响,让我们领略刀光剑影、世事沧桑„„书中跃荡着睿智的情思、流淌着纯美的情怀、延展着跌宕的故事,传达着绝妙的诗意,才是书香的根本原因。”2校园里,人们手不释卷,低吟浅诵,伴随着清晨的微风和斜阳的余辉,在花的芬芳和鸟的鸣啼里,构成一幅美的画卷。在这样的书香飘逸的校园里,人们读书、思考,写作、表达和实践,对于个人的成长将是大有裨益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

3、和谐校园是民主团结、道德法制的文明校园。民主法制,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人们普遍牢固树立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自律习惯,遵守共同认可的道德、纪律和制度,追求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价值取向,从而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校园民主风气浓厚,人们的愿望和期待受到尊重,学习和工作是作为享受生命的一种手段。人们从言行到举止,从服饰到仪表,从礼仪到心灵都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校园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4、和谐校园是充满智慧和生命力的校园。和谐校园应当是激情洋溢、活力四射的。在校园里,从事教育工作的是一个个有着个性特点的教师,教育面对的更是一个个青春鲜活的生命个体。“老教师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年轻人的激情与创造同样重要”,教育需要激情和智慧,学生成长也需要激情和智慧。在教与学、在交与育的过程中,根植于激情的师爱会迸1《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肖川《教育的真情与智慧》岳麓书社2005年3月第一版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

发出智慧的火花,让教师领略生命的存在与价值。同时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也学会辩证理性地思考,在学习交流、探索的过程中丰富自我,逐步发掘人生的价值。

6、和谐校园是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谐校园的建设也不能忽视生态环境。一个和谐的校园,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珍爱生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场所。每个人都树立起对他人负责,对后代负责的理念,自觉地保护环境,把校园当成自己的家。同时,学校的每个人都应和睦相处,诚信正直、民主平等,严于律已,宽容别人,让爱与关怀充斥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1、干部表率,思想引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构建和谐校园,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的表率作用是基础。“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只有干部首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牺牲的精神,开拓创新的思维,科学的管理理念,民主谦虚的品质,对人对事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形成领导集体和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才能团结和带领导师生员工不断进取。同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照亮人类前进的火炬”,校长对师生员工的引领首先是思想的引领。眼界决定境界,方向决定方法。教师只有真正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④理解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学教育是为人生的幸福奠定基础,为民主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才能自觉地注意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一生的发展铸就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人格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因此,校长要让教师清楚学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方法培养人?”只有让全体师生员工都了解并形成共识,才能使办学的理念和目标由学校的号召和要求,变为师生自觉的行动。

2、制度保障,奖惩分明。以前教育界流行的一句话叫“一个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说明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其个人的政治意识、道德素养、人格魅力、办学理念、工作作风对学校的发展和特色是至关重要的。几年前,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叫《美国总统是靠不住的》,说到没有制度作保障,只依靠个人的道德操守其实是很危险和难以持久的,且也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法治精神。因此,一所好学校应当有一套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的机制,有一套激励校长有所为,制约校长有所不为的规章制度,让全校每一个人想干事业有舞台,做出成绩有地位。也让每一个人都有所制约、有所敬畏。如果一个人“天不怕,地不怕,那这个人就很可怕”。一套好制度在一个好校长的贯彻执行下,才等于一所好学校,才是从实现人治走向法治的的保障。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不是搞一团和气,不是绝对平均主义,不是不要批评与争辩。如果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质量高低一个样,你好我好大家好,就会严重挫伤更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校园风气不正,矛盾重重,那就与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南辕北辙。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必须要创新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机会公平、客观公正、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考核评价激励制度,并严格要求和实施,从而形成学校内部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良性竞争机制,让混世魔王没有天地,让南郭先生没有土壤,让校园充满活力,充满和谐。

3、加强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化解矛盾的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矛盾无处不在。“和谐社会应是能有效化解内部矛盾的社会,”⑤构建和谐校

园,不是指没有矛盾,也不可能没有矛盾,而是有效化解学校内部的矛盾。在学校内部由于所处岗位不同、思想认识差异等,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统筹兼顾,把学校的长城利益和师生员工的具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不同群体、不同岗位的利益结合起来,公平公正地解决和处理矛盾。这对领导者和管理者来说“需要高超的领导艺术、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公平公正的立场。”⑥要实现上述要求,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提高政治敏锐性和对矛盾的分析洞察能力以及科学思维和决策能力。让校园在矛盾的化解中创造新的和谐。

4、师生参与、民主治校。“都说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我也认为这也是素质教育面向未来的标志。培养创造者的前提是教育必须充满民主。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便没有民族的未来”。⑦民主是专制的天敌,只有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大力开展民主教育,相信师生,依靠师生,在实施好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才能最大地激发师生的智慧与活力。构建和谐校园,符合学校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也符合师生员工的现实利益和根本利益。师生是构建成和谐校园的主体,学校领导要充分相信和全心依靠师生员工,健全以教代会、学生会为主体的民主管理和自主教育组织,尤其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巨大作用,广开言论,认真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才能构建和谐校园。

5、党政重视、社会支持。有为才会有位。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学校首先奋发有为,做出成绩,让成才、家长放心,才能让党委、政府和社会满意,才能更好地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心,更好地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学校也要主动让党委政府和社会了解教育,了解学校,注重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努力为社会培养大批用知识和智慧武装起来的人才,才能真正体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也才能为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发展先进文化并最终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办出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注释:

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227页。②肖川《教育的真情与智慧》岳麓书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318页。

③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113页。

④《现行教育法规与政策选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二版第400页。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华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180页。

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华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195页。

篇8:关于构建高校教学团队的思考

高校教学团队的含义及特征

教学团队, 是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 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 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 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其主要特征有三点:一是高校教学团队只有一个共同的核心目标。共同的远景目标和业绩目标可以确定教学团队的基调和志向, 激发团队的激情和向心力。二是高校教学团队主要是在同一专业或同一课程领域内的知识技能互补。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技能和个性不是随机的或是简单的不同, 而是互补的。三是高校教学团队要有科学的分工协作意识。教学团队的成员虽然仍旧是本专业、本课程的教师, 但团队内部倡导协作精神, 培养科学的分工协作意识, 教师与教师之间是一种协作伙伴关系, 教学团队对于其中每一个成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划分很明确, 同时强调每个人对团队任务的完成都负有使命。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1. 有助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随着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教学内容不断增多加深, 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 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仅凭教师个人的学习和探索已远远不能适应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它必须通过团队学习实现教师的知识交流与共享,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方面, 青年教师的成长, 需要有经验的老教师“传、帮、带”;另一方面, 老教师也需要在与青年教师的知识共享中更新观念和知识。更为重要的是, 创建教学团队, 让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可以品尝到人生的愉悦、创造的快乐, 拥有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使教师在合作性的工作、创造性的劳动和不断学习中实现自己的精神需求, 将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融为一体, 协调一致, 使学校成为发挥教师智慧和创造力的舞台。

2. 有助于教师教学改革的研究

教学团队是高校教学名师、教学骨干培养的有效载体。高校要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就必须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教学名师和教学骨干。而教学名师、教学骨干的培养, 也必须有一定的机制和载体, 教学团队就是一种有效的载体。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 扶持和培养有潜能的中青年教师作为教学团队的领军人物和团队中坚, 让他们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方面发挥才能, 即使他们在团队中得到成长, 也锻炼了教学团队, 有利于教师科研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3. 有助于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教学

教学团队应建立导向的绩效评价和奖酬体系。传统的个人绩效评价、个人激励等制度不利于高效率教学团队的建设。因此, 除了根据教师个体的教学业绩进行考评和奖励之外, 学校还应该考虑采用基于团体的绩效评价和奖励方式, 实行团队激励。只有将团队成员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和团队层面的绩效考评相结合, 并根据团队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 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 以业绩为核心, 以同行认可为重要指标, 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考评指标体系, 通过把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结合起来, 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绩效考评激励制度, 才能实现对团队成员和整个教学团队的有效激励, 才能激励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教学。

4. 有助于教师间的教学协作

教学团队的组建, 为教师的紧密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学术交流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团队中, 由于团队成员组成的异质性、互补性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 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特别是以名师为中心而形成的教学团队, 可以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 培养出一批批教学科研骨干力量。

构建高校教学团队的思考

1. 创建不同类型的教学团队

高校的教学团队, 多数是为了完成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而组建的。有些单学科的课程, 大都可以由专业院系内的教师组建教学团队。跨学科课程的教学则复杂得多, 仅靠一个院系的教师是无法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这就需要组建跨院系、跨学校的教学团队。教学任务不是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而是完成一系列课程或者一个课程模块、系列专题讲座, 甚至仅仅是一节课或者一个讲座, 也需要由具有不同知识技能的教师组建一个教学团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学工作的需要, 我们还要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团队。

2. 打造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高绩效的教学团队规模一般都比较小, 成员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为宜, 否则就可能影响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难以形成凝聚力和相互责任感。具体到某一个教学团队的规模, 应根据教学任务的难易和复杂程度确定, 易小不易大, 如果一个院系教师较多, 而管理者又希望采取团队模式, 可以组建几个教学团队。从教学团队的结构看, 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团队成员需在知识技能、年龄、个性、职称上要有较强的互补性, 这将直接决定教学团队的绩效。同时, 为了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教学团队一定要注意教师梯队的建设, 力争带好一帮青年教师, 团结凝聚一批学术骨干, 建设一支富有凝聚力的教学团队。

3. 建立有效的教学团队内部管理及运行机制

教学团队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是教学团队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人才培养成效的显现需要较长的时间, 而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的总结和升华更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因此, 教学团队建设需要不断的积累和探索。学校要给予教学团队充分的授权, 如教学改革的自主权、经费与教师资源的使用权等, 在教学改革目标与模式确定之后, 教学改革的进程不受外界干预, 学校只通过定期的教学评估检测其成效, 从而为教学改革创造相对自主的氛围。教学团队建设还应坚持开放、动态发展的理念,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趋势, 不断吸收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方法。在教学团队内部, 要通过目标激励和竞争激励等方法, 强化团队带头人的责任机制和团队成员的末位淘汰机制;要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智慧和创造力, 建立教学改革问题的定期研讨机制、民主协商机制, 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 还应建立学校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制度, 为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

4. 出台教学团队发展的相关制度

教学团队是教师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聚集在一起, 需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对队员进行管理, 明确队员的权利与义务。因此, 教学团队制度应该对队员的遴选与退出, 团队运行规则, 队员的岗位职责、权利与义务、考核聘任方式、队员听课制度、教学研讨制度等作出详尽的规定。教学团队作为学术组织, 坚持学术面前人人平等, 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实行民主集中制, 反对学术霸权。队员除享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外, 还拥有队员的相应权利, 对团队负责, 履行团队义务, 参加团队活动。

5. 规范教学团队的管理措施

首先, 学术问题学术处理。在知识问题上, 应该赋予教师学术权力, 同时, 教学团队应该享有教学改革权、经费使用权、资源配制权等。教学团队的学术事务应该由队员处理, 行政权力不要过多干预。其次, 政策倾斜。相对而言, 学术团队容易出成果, 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则难以在短期内见效。就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来看, 价值取向明显重科研、轻教学, 以至于一些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在科研领域。要扭转这种现象, 势必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建立激励机制, 加大对取得教学成果教师的奖励力度。第三, 资源保障。教学团队的建设活动离不开物质资源, 不论是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改革, 还是教研课题的实施都需要财力、物力的保障。因此, 应该给教学团队提供物质资源, 给予运转经费, 并要制度化, 减少随意性, 以保障教学团队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救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 2007.5.

[2]李琳琳.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商情 (财经研究) , 2008.2.

[3]赵宇.高校教学质量工程中的高效教学团队建设[J].经济师, 2008.6.

[4]刘洪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科技信息, 2008.36.

[5]都光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1.

[6]赵楠、吴磊.浅谈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J].科技经济市场, 2009.2.

[7]张意忠.建设高校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9.4.

[8]刘昌安, 温勤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9.4.

[9]田恩舜.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 2009.8.

上一篇:学生个人军训心得感悟下一篇: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