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社区市民学校工作计划

2024-05-02

阳光社区市民学校工作计划(精选13篇)

篇1:阳光社区市民学校工作计划

20我社区市民学校工作开展,以学习胡锦涛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入开展“文明人、文明城、文明风”为主题实践活动,把办校重点放在提升居民素质和爱国主义思想上来,形成人人做文明。户户争当和-谐家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完善体制机制,科学统筹规划。努力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1、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中央文明委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以提高市民素质为重点的教育活动。

2、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区居民进行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家庭伦理道德、科学知识普及,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教育。

3、深入开展“文明人、文明城、文明风”为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文明从我做起”,“携起手来共建美好家园”等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组织贴近群众生活,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培训,交通安全、文明礼仪、保护未成年知识讲座,医疗卫生保舰公民素质提升、转岗就业知识,落实教育等内容的培训。

5、结合各种节日,纪念日等组织图片展览、文艺节目等活动,丰富社区的生活。

具体措施:

1、以社区党支部书记为校长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全面工作机具体工作实施,社区“两委”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为成员的市民学校管理小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2、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3 、加强指导和检查,落实好各项工作制度,实现规划管路,采取可行措施,保证教育质量,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篇2:阳光社区市民学校工作计划

社区市民学校教育工作计划

社区教育是提高人民群众学习生活质量、满足提高全社会成员整体素质的迫切要求。市民学校工作要以创建文明城区的契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文明礼仪、科学文化知识培训和教育,结合社区教育和居民需求,努力提高社区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力争使社区市民学校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为渝中区开创学习形成区和全国文明城区做出应有贡献。

一、市民学校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创建学习型家庭、增强居民文明素质为目的,以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为重点,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长江上游中心城市,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做出积极贡献。

二、市民学校教育工作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民族精神,养成健康、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努力提高居民道德素质和生活质量;努力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使居民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民主法制观念等方面的素质显著提高。大力加强市民学校建设,进一步规范教育和完善教育服务 1

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发扬求实创新的精神,开创社区居民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三、市民学校主要工作

1、按照区文明办关于全面开展“公民道德实践年”活动的要求,市民学校要以“文明礼仪和道德养成”为重点,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和实践活动。使居民了解和掌握做文明居民的基本礼仪知识,并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开展文明礼仪、道德养成的实践活动。

2、在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普及礼仪知识的基础上,市民学校要组织全区开展以“懂礼仪、讲道德、争做文明人”为主题的礼仪知识竞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抓好道德宣传、教育、实践、评价四个环节,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要在文明礼仪实践活动上不断创出新内容,通过开展公民道德讲座、青少年法制讲座、妇女维权讲座、学生文明行为培训等活动。努力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使居民礼仪修养和道德养成达到一个新水平。

3、提高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教育培训和教学效果上下功夫 要在提高教学效果上动脑筋、想办法、下功夫。加强市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要加大职业技能、岗位知识、各种继续教育等培训力度,开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充分发挥社区市民学校的教育教学功能。

篇3:阳光社区市民学校工作计划

一、阳光体育开展的现状

阳光体育自提出以来, 已经经历了三年的效果检验期, 尽管各地学校纷纷在自身实际情况下集思广益, 发挥创造性, 全面的贯彻实施上级的计划和方针, 但是, 多种困难因素造成了目前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困境短时期内很难改变。

1、重智轻体的传统教育观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这一现状最大的根源在于我国教育体制的不完善,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造成了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泛滥。

2、部分中小学阳光体育处于被动的运行模式

前面所提及的教育观念不能彻底改变直接导致学校体育工作难以发挥主动积极性, 而处于一种被动的运行模式之下。这种被动的运行模式主要体现在部分学校为迎合上级检查而被动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学生层面上未能充分发掘主观能动性。

3、校园体育资源的不均衡和匮乏难以使阳光体育活动深入开展

人口高峰的到来为教育系统提出了相当大的难题, 特别是在城市中的中小学校, 学生数量已经让学校中的物质资源不堪重负, 体育场地设施的捉襟见肘最为突出。在许多中小学校中, 经常是数千学生共用一个仅有三百米跑道的操场, 在课间活动时学生摩肩接踵, 过度拥挤, 只能进行集体长跑、跳绳、踢毽子等活动, 一些需要空间的体育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体育项目选择的单一化又导致了学生锻炼热情被压抑的情况。在这种体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 阳光体育活动难以深入开展。这也是许多学校最为头痛的问题, 是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瓶颈

二、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中学校—家庭—社区联动机制的构想

学校体育中的阳光体育活动是全民健身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发挥中中的作用。需要明确的是, 在开展过程中不能割裂于社会大环境而独自发展, 特别是在当前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方向下, 需要在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中发会更大作用。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 四二一式家庭越来越多, 作为重要的家庭成员, 孩子的一切需求都将引起家长的重视, 因此, 如果中小学生的体育热情被充分点燃时, 他们的体育需求将会演变为家庭体育开展的契机。在家庭体育进行中, 家长的观念会在体育实践中受到深刻影响, 这种转变后的观念反作用于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将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度。

这种联动机制的构建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 负责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工作, 并结合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学生的的特点设立社区中的青少年健身俱乐部, 负责课外时间中小学生的组织、培训、比赛等体育活动。

三、学校—家庭—社区联动机制实施的社会价值

1、融入家庭体育, 构建和谐家庭

阳光体育活动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的时空范围, 在学校学习之外的家庭体育活动不但能够调动家庭成员的体育热情, 还有助于融洽家庭关系, 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 生活节奏紧张, 工作压力加大的社会现状需要家庭的温暖来缓解心理压力, 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美好的休闲时光无疑为和谐家庭的构建产生着巨大的社会效果。

2、融入社区体育, 构建和谐社区

在孩子的体育需求满足过程中, 家庭成员共同参与了体育活动, 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延伸进入社区, 又将为社区体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社区体育可以作为学校体育在校外对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有效补充。在许多地方进行的社区体育活动中把家庭体育作为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许多家长表示参与锻炼主要是为了拉着孩子一起放松身心, 由此可见, 中小学生的阳光体育完全可以深入社区, 并成为构建和谐社区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力量。

四、实现学校—家庭—社区联动机制的策略与方法

1、学校、家长需要改变教育观念, 使体育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监管体系, 对学校进行阳光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有效管理, 坚决杜绝部分学校的形式主义在阳光体育活动中的不作为或打折扣。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减负”的号召, 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2、社区体育管理者和学校管理层改变管理观念, 结束各自为战, 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打破条块分割的体育格局, 改变垂直管理模式, 加强横向联合, 设立以学校和社区为主的体育管理机构, 将工作重心下放到以学校为圆心、辐射周边社区的“学区体育”范围, 统一领导和协调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活动组织、竞赛筹备。整合“学区体育”中的体育资源, 开放节假日中的学校体育设施, 调动学校中体育教师和社区中体育骨干的参与积极性, 为学校体育融入社区体育奠定组织基础。

3、以学校为主要组织者和策动者, 全面开展三者联动发展策略, 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篇4:社区市民学校工作计划二

2004年市民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从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出发,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全面系统地对京南、京北社区的市民进行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家庭伦理、道德科学知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构建具有清河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为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和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二、工作要求

1、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中央文明委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为重点的教育活动。

2、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区居民进行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家庭伦理道德、科学知识普及、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教育。

3、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的宣传教育,结合我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目标要求,大力开展“文明从我做起”、“携起手来,共建美好家园”等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组织贴近群众生活,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的培训,进行医疗保健、转岗就业知识、流动人口法制与计划生育等内容的培训。

5、结合各种节日、纪念日等组织征文、知识竞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图片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社区市民的生活。

三、具体措施

1、成立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社区居委会有关人员和社会志愿者为成员的市民学校管理委会,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2、结合学校和社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3、建立一支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

4、加强指导和检查,落实好各项工作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效果。

5、盘活社区和学校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将学校的体育场、图书室、微机室、实验室等在双休日、寒暑假向社区居民开放。

四、行事历

二月份

1、成立市民学校领导小组及管理委员会,建立市民学校组织机构。

2、制定市民学校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

3、召开管理委员会成员会议,研究、部署市民学校的具体工作。

三、四月份

1、市民学校开学典礼。(北小多功能厅)

2、信息技术培训(五楼微机教室)

3、公民道德教育。(北小多功能厅)

4、“公民道德故事”演讲比赛。(北小多功能厅)

5、书法、绘画培训。(北小绘画室)

6、英语培训。(北小教室)]

五、六月份

1、优生、优育、优教知识讲座(北小多功能厅)

2、法律、法规、维权、调解等知识讲座。(北小多功能厅)

3、信息技术培训(五楼微机教室)

4、书法、绘画培训。(北小绘画室)

5、英语培训。(北小教室)

七、八月份

1、开放阅览室、微机室、体育场。

2、家庭、婚姻、女性知识讲座。(北小多功能厅)

3、信息技术培训(五楼微机教室)

4、书法、绘画培训。(北小绘画室)

5、器乐、声乐培训。(北小音乐室)

6、英语培训。(北小教室)

九、十月份

1、召开管理委员会成员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北小接待室)

2、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总动员。(北小多功能厅)

3、举办环保、节水、绿化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北小多功能厅)

4、信息技术培训(五楼微机教室)

5、书法、绘画培训。(北小绘画室)

6、器乐、声乐培训。(北小音乐室)

7、英语培训。(北小教室)

十一、十二月份

1、开放体育场

2、冬季体育活动。(北小操场)

3、转岗就业知识培训。(北小多功能厅)

4、信息技术培训(五楼微机教室)

5、书法、绘画培训。(北小绘画室)

6、器乐、声乐培训。(北小音乐室)

7、英语培训。(北小教室)

篇5:社区市民学校教学计划

一、居民教学目的及要求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群众,服务居民为宗旨,法德兼治,从我做起,立身处事,诚信为本,坚持把办校的重点放在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上来,争做文明、和谐社区。

二、工作要求

1、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中央文明委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为重点的教育活动。

2、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区居民进行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家庭伦理道德、科学知识普及、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教育。

3、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的宣传教育,结合黄冈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要求,大力开展“文明从我做起”、“携起手来,共建美好家园”等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组织贴近群众生活,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的培训,进行医疗保健、转岗就业知识、流动人口法制与计划生育等内容的培训。

5、结合各种节日、纪念日等组织征文、知识竞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图片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

三、具体教学计划

第一季度:

以树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思想为主题内容,共同创造和谐社会、推动社区建设全面发展,结合创建文明社区、构建和谐社区发展工作,对社区居民进行授课教育,进一步促进社区文明建设。

第二季度:

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学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八荣八耻”的学习教育,为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一个准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三季度:

结合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点工作,利用网上学习的平台,围绕学习弘扬名人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活动主题,组织社区青少年学生开展网上学习教育,不断增强“知荣辱、树新风、做奉献”的意识和责任。

第四季度:

篇6:社区市民学校工作总结

本次活动的主要项目有:水图片展、发放便民卡、环保问卷调查、签名活动、废旧电池的回收、义务劳动等。其中的图片展由于受天气的影响,效果没有预期的好,但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画面和深刻的文字解说,依然给居民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使他们觉得环保行动迫在眉睫,近在身边。还有签名活动,很多居民特别是一些小朋友,都拿起笔在横幅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绘出了自己心中的蓝天。好象是在默默的宣誓:在以后的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注意环境保护。本次活动最受居民欢迎的恐怕就是义务劳动了,劳动中大家不遗余力,热情大方。用自己的行动和汗水征服了小区居民。为了更好的和小区居民在环保上进行交流,活动的最后,我门在小区内布置了意见箱,并有专人定期到小区进行交流和考察。

但是本次活动在收到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暴露了一些缺点。如:个别会员比较茫然,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由于天气的影响小区居民的支持度不够,还有就是对临时困难的准备不足等等。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还是很成功的。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使小区居民增加了环保知识、增强了环保意识,而且使整个环保的氛围渗入到社区,升华了活动的意义。

篇7:阳光社区市民学校工作计划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与城市化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乡村迁移至城市,寻找非农就业机会,〔1〕并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中国大约用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城市化历程,始终未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后于城市化这两大问题。〔2〕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农业转移人口无法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缺乏社会认同、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等问题突出。

很多学者从制度创新、政策规划角度探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认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是重要途径,〔3〕同时要加强土地、户籍、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法律等制度方面的创新。〔4〕实践层面,地方政府近年来亦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出台相关公共政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平等就业、合法利益获取。部分省市逐渐淡化城市户籍与农村户籍的区别,〔5〕实行居住证制度,为农业转移人口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减少制度性障碍并不必然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和社区归属感,影响外来人口社会地位、与本地居民差别以及社会融入的变量和发生机制仍将存在。〔6〕农业转移人口仍需面对社会融合进程中不断出现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等非制度性障碍的挑战。〔7〕离开农村意味着社会资本的流失,在进入城市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既受限于自身地位状况,又难以同本地居民建立频繁且可持续的交往互动模式,存在着 “主观心理的半融入”,情感融合与行为融合的困境俱显。市民化意味着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的适应、认同并产生归属感,破除制度障碍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前提条件,而社会融入则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终极目标。只有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网络体系、提高社会资源的可接近性、提升农业转移人口人力资本、扩展其社会资本,才能增强农业转移人口城市社会认同感,真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融入。

学界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融入多有研究,但细查之下,以社区支持作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的研究并不多见,并且已有研究多是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的描述性研究,缺乏更深入的理论探讨。本文以社会融入作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维度,通过厘清社区支持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融入的方式,尝试从社区场域重构的视角提出社区支持机制建构的路径和方式。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三个维度

农业转移人口不能简单等同于 “农民工”,它既是指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如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家属、失地农民等,又涵盖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户口的群体。〔8〕由此观之,农业转移人口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城市户籍的城市常住人口,或者在农村与城市之间长期流动的农业人口,他们在城市里实现非农就业,以 “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为主;另外一类则是失去土地后被迫进城的农民群体,即失地农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农业转移人口在职业转变基础上,获得与城镇居民均等一致的社会身份和权利,整体融入城镇公共服务与公共福利体系,全面参与城市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过程。真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涵盖身份转换、权利均等、社会融入三个维度(如图1所示)。身份转换是基础,权利均等是保障,社会融入是深层目标,三者共同支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1.身份转换

发展社会学认为,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迁移应当体现为 “农村人口城市化”和 “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化”,即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户籍的同步转换。在特殊的制度历史和渐变式的改革模式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人口转移却呈现着两个非同步性:职业与户籍之间、户籍与市民化进程之间的非同步。2013 年底,以城镇常住人口为统计对象,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3.73%。但是,以 “城市户籍”为统计标准,城市化率仅为35%。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寻找发展机会,他们努力适应城市生活并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却由于户口限制被排斥在城市居民之外。由于很多地区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被动城市化”、 “赶民上楼”现象屡见不鲜。虽然获得了城市户籍,失地农民仍然面临着生计模式转换、生活方式转变、社会网络重构等方面的困境和压力,农业人口非农化进程同市民化进程呈现出非同步性。身份转换与其他适应性因素不匹配导致了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多维困境。

2.权利均等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规模较大,市民化成本很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止于身份转换而困于权利均等。 “为子女寻找更好的教育机会”、 “收入高、福利好和生活好”、“学习知识与技能”是农业转移人口迁入城市的动力,〔9〕他们希望政策体系能够赋予自己更多享用城市资源的机会。实际上,与城市户籍人口相比,外来人口处于 “半城市化”〔10〕状态,他们拥有的发展机会较少,很难享受平等的福利待遇。为了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与城市化发展不协调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部分地方政府依据城市自身承载能力,不断修正相关政策。如探索推行外来人口暂住证制度、积分落户制度,合理授予农业转移人口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相关保障权益,逐步破除农业转移人口保障 “真空”状态。但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和本地城市居民社会权利与公共服务均等化仍受限于种种现实条件,如政府面临的成本压力、本地城市居民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排斥等。缩小城市常住人口内部之间实质性利益差异、赋予农业转移人口均等权利仍需很长时间。

3、社会融入

如果无法融入城市社会,农业转移人口只能实现较浅层次的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融入需要制度保障与权利赋予,身份转换与权利均等是社会融入的基础和前提。农业转移人口身份隔离与权利赋予差别化会阻碍社会融入。现阶段,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农业转移人口户籍、职业以及权利保障等方面给予了较多关注,城市认同感、归属感、社会资本积累等社会因素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社会融入是指不同个体或群体与某个群体之间的内聚性,表征的是个体在某群体中参与程度、认同程度及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程度。〔11〕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能仅仅局限于身份转换与权利均等,其最终目标应是农业转移人口定居城市并融入城市生活,通过与本地城市居民交往互动以重构社会资本。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必然要接触与农村地区不同的规范与观念,如果难以适应城市生活方式、不能接受或理解城市文化、缺少社交途径,他们心理上将无法形成城市归属感。由于社会融入水平低下,农业转移人口面临更多经济活动限制,会遭遇更多社会交往阻碍,更容易同城市本地居民相互排斥,〔12〕最终陷入移民亚文化的窘境。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入立足于三个层面:经济立足、社会适应和心理归属。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从事稳定的非农职业,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并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农业转移人口将因此拥有与当地人接近的物质条件,有足够机会与相近阶层的本地居民发生联系,这将显著增强双方之间同质性。弱化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的陌生感和相对剥夺感,破除移民群体边界,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生活方式的接受度,将显著提升其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融入意愿。

三、社会融入与社区支持的联结:从场域转换到实质认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社会融入程度既关乎个体生活质量与发展前景,也关乎城市社会长期发展与稳定。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社区,他们与本地城市居民的生活轨迹相似———徘徊在工作场域与生活场域之间,因此相关社会问题最终落脚至城市社区。社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组织载体,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交换的转换场域,既起到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政策的支持作用,又能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交往需求。〔13〕社区可以超越户籍制度这一外在屏障,构建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有利条件,是农业转移人口实现社会适应的管理与服务平台。农业转移人口也唯有进入城市社区网络,才能在与他者的互动中辨认出自身形象、地位和认同,才能获得相应的自主性。〔14〕以社区为载体的社会支持有益于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现状。

社区融入过程通过社区支持实现。社区支持是指社区成员在社区范围内得到来自组织或者其他成员的帮助,是群体对个体的一种支持形式。社区支持不局限于改善农业转移人口现阶段的暂住状况,而是更加关注他们的长期发展。学界关于社会融入的归因大致分为三种,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制度政策。人力资本因素指受教育程度、职业能力等制约了个人社会融入;社会资本因素关注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制度政策因素强调制度与政策对社会融入可能发生的限制或使能作用。〔15〕相应地,社区在不同程度上能够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发展社会资本、联结制度政策,推动更深层次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社区支持的实践也进一步强化社区农业转移人口接纳能力,有益于农业转移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相互认同,积累更多 “市民特质”。

1.提供资源支持

社区资源支持特别表现在物质资本与金融资本积累上,即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在社区场域的资源可获得性。政府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政策借助社区平台得以实施,包括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社区医疗教育等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等。这些公共资源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生活质量,农业转移人口也通过公共资源的可接近程度判断自己是否得到公平待遇。同时,社区能够保证农业转移人口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就业权利,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竞争力。具体来看,一方面,社区可以利用内部劳动力市场对农业转移人口予以经济支持,提高其对城市生活的经济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对于缺乏在城市稳定发展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社区可以通过与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机构合作,培育农业转移人口人力资本,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物质资本的积累。

2.强化情感认同

社区情感支持能够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对生活场域的认同。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城市居民与农业转移人口之间存在着固化排斥思维。对城市居民而言,排斥农业转移人口迁入城市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公共设施和服务超出其自身容纳能力。与此同时,农业转移人口则困于自己原有身份而对现有城市市民这一身份存在质疑。在城市居民所谓 “我们-他们”的身份边界的强化下,被质疑与忽视的身份导致农业转移人口缺乏对城市的认同感,无法对城市社会形成奉献和承诺。在多数情境中,面对不平等待遇他们愿意成为沉默的大多数,〔16〕而不是向城市机构或组织寻求制度性或非制度性帮助。社区是具有包容性的生活场域,通过降低社区参与门槛,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决策过程,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的政治参与支持,可以扩充农业转移人口与本地城市居民产生社会联系的渠道与方式。此外,社区居委会可有意识地促成居民与农业转移人口的合作与联系,通过多样化的社区活动搭建两者之间的联系平台。农业转移人口自身思想观念得以表达,激发社区认同感和参与感,他们主动打破 “陌生人”状态,并在同本地城市居民互动交往中产生情感共鸣,加速城市认同和融入。

3.重构社会资本

迁移至城市初期阶段,农业转移人口借助亲缘关系与地缘关系实现在城市的初始安置,群体内部的社会关系由乡村转移至城市。随着时间推移,由于缺乏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信息,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进一步实现社会关系网络拓展和社会资本积累。异质性群体的社交活动是农业转移人口重构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之一,社区支持恰恰可以满足这一点。通过调动社区资源,有助于形成社区成员间长久稳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加强农业转移人口和社区原住居民间的交往联系,社区成为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实现有效互动的平台。在社区支持的作用下,农业转移人口与本地居民间无形的、零散的、彼此缺少联系的和地域化的交往转变为有方向有组织有目的的团结力量。社区社会资本存量越高,社区居民越有可能参与解决社区公共问题,〔17〕农业转移人口也有意愿、有能力参与到社区建设之中,并在同社区其他成员交往过程中积累社会资本,进而提高自身长久居留城市可能性。

4.供给规范与秩序

社区融入归根到底是社区主动接纳与农业转移人口积极融入相结合的动态过程。社区在农业转移人口物质、心理需求层面提供诸多支持,但也还需农业转移人口积极配合社区相关工作,遵守相关规范。然而,由于接触的文化习俗与生活背景存在差异,农业转移人口与本地城市居民之间异质性强,交往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矛盾。这时,社区可以通过制定规范、准则等,从公平的原则出发,以 “对事不对人”的态度调解社区成员间矛盾纠纷。通过提供规范与秩序,引导社区成员遵循一致的规则,有助于实现农业转移人口较深层次的社会适应。

四、社区支持机制建构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态度由控制与限制渐渐转向引导与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配套政策制度持续出台,意在转变城市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两者间不均衡现状,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长久定居提供政策支持。社区作为地域性公民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尤其是社会融入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组织与个体的活动规则与信念价值观。在社区场域中,更多、更具体的制度形式可以并存并发挥功能,并对处于场域之中内部群体和社区居民产生制约、使能作用。〔18〕但是,由于现有大部分社区服务体系相对滞后、无法有效回应乡城移民需要,农业转移人口受挫感和相对剥夺感难以消除。此外,现有社区成员交往是一种没有互动的低水平共存,社区活动与相关项目同农业转移人口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针对性不强。社区选举、社区管理、社区决策等对农业转移人口依旧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排斥,社区服务供给呈现选择性和偏向性。农业转移人口社区融入层面的情况不容乐观,亟需塑造一个更加有效的社区支持机制。

1.行政建构:作为政策延伸的社区规范

现阶段社区与政府之间联系较为紧密,行政建构意在强调自上而下的机制建构。从政府角度而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政府宏观政策支持,如在就业、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硬性制度保障。从制度层面赋予农业转移人口去留的自由选择空间,既使城市有接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过渡时间,又为农业转移人口留有适应空间。相应地,社区作为承载政府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延伸平台,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社区规范弱化农业转移人口同城市居民间的权利差别,保障市民化政策的实施,促成社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公共服务供给由 “生存型”转向 “发展型”。此外,宏观制度环境亦为社区活动及其活动者提供支持,社区规范合法性大大增强,更容易被全体社区成员理解和接受。具体而言,在社区决策与管理体制上,行政构建要求积极整合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行政资源,改变以户籍为服务对象的狭隘思路,尊重农业转移人口发展权,将其吸纳进入决策程序,加速决策融入。

2.社会建构:多主体的社区互动

社区的社会建构主要在于吸纳更多治理主体参与社区环境改善,这是自下而上的推动过程。社会建构主要目的在于借用社会治理主体组织化和专业化优势,激发社区成员积极性,丰富社区活动内容。这是一个不断创新、互动、反馈的过程,社区通过吸纳民间资本,整合社会资源,潜力被极大发掘。社区企业可以提供就业、政府购买、项目带动、合同治理、多方参与、资源整合的联动培育机制,〔19〕实现社会组织与志愿者专业服务。利用市场力量实现社区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和资金帮扶,以及将社区物业公司纳入社区治理主体中,有利于构建社区生活的良好环境。民间资本的引入还有助于社会资本重构和农业转移人口形象提升,特别是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建立多样化社区兴趣小组或者活动中心,农业转移人口借此进入社区公共空间,同社区原住成员交流并产生认同,社区公共话题得以形成。围绕公共话题进行的一系列讨论关乎居民福祉,在全体社区成员的共同参与下,异质性居民实现社会整合。在社会建构的作用下,社区支持农业转移人口的发展权,扭转社区破碎趋势,拉近社区各成员间心理距离。

3.实施机制建构:创新性的社区融入实践

实施机制建构尝试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践策略进一步具体化,即不同社区治理主体在理解社区规范的基础上采取互助行动。社区不仅强调对矛盾与纷争的化解,还关注社区凝聚力与社区归属感的发掘。因此,农业转移人口社区支持还体现在能否使农业转移人口真正地实现与本地居民的互动。首先,集思广益,发掘并组织能够吸引本地城市居民和农业转移人口参与的集体活动,以此扩展双方社会网络、增加社会资本、促进相互了解与理解。其次,搭建农业转移人口与社区其他治理主体间的对话平台。尝试建立社区虚拟空间,例如建立社区网站,既可传递信息又能通过线上交流或者留言版块,实现社区居民间的高效互动。情感交流有助于双方理解与了解,无形中抹去了横亘在社区成员间户籍、教育、工作等方面的差异,增加居民之间的同质性。再次,关注农业转移人口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借助社会组织了解现有社区服务在心理、就业培训、日常生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发挥组织的专长与特色。再次,在社区文化建设上,可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就业培训活动中心、子女教育志愿服务中心等相关活动场所,同时可以通过办理社区刊物的形式适度宣传农业转移人口在社区里的事迹,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形象,减少社区本地居民对他们的排斥。最后,尝试推动跨社区成员间磨合与融合,充分调动不同社区可利用资源以克服各社区服务短板,这将实现更大面积的社会融合。

五、结语

现阶段,农业转移人口身份转变困难、公共服务与公共福利可接近性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举步维艰。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序推进,需要城市政府与社会尊重不同群体市民化意愿,依据不同地区人口承载能力差异,分阶段、按步骤地进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是农业转移人口在空间转移基础上的职业转变和户籍变更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更是一个被城市居民彻底接纳并融入社会的过程,这也是检验市民化质量高低的关键维度。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入需要最低程度的认同感、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社区在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入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资源支持、情感认同、社会资本重构和规范秩序供给方面,具有特有的场域优势。通过进一步弥补现有社区支持机制的不足,完善社区支持机制,以行政建构确保社区场域中拥有更多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合理社区规范;以社会建构实现多元主体互动,增加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资本,拓展其社区参与渠道;以实施机制建构创新农业转移人口的社区融入实践。在社区支持机制的作用下,农业转移人口借助社区平台逐渐融入城市,最终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身份转换、权利均等、社会融入三个维度的和谐统一。

摘要:身份转换、权利均等、社会融入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三个维度。其中,社会融入程度深刻影响着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场域,城市社区通过资源支持、情感认同、社会资本重构和规范秩序供给,能够实现社区支持与社会融入的有效联结,支持农业转移人口由社区融入向城市融入的过渡。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在社区层面的融入状况并不乐观,必须进一步创造农业转移人口社区融入的有利条件,多方面构建社区支持机制。具体而言,要通过行政建构以强化政策实施能力与效力,借助社会建构吸纳社会资本以拓展路径,创新实施机制建构以破解社区互动难题,进而高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篇8:社区市民学校2012年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准充分发挥文明市民学校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促进中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我辖区居民综合素质。推动我社区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市民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发展观为指导以米公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的要求为主以深化文明社区创建为重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提高我社区市民的整体素质广泛开展向市民学习生活健康内容丰富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我社区市民对各种知识的需求的满足构造全民学习终身教育体系为我社区建设成丰富多彩的新型社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使得我社区市民在下岗失业后人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一技之长服务于社区解决自己生活的出路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生活全面达小康使社区市民在和谐社会中健康长寿。

三、学习内容安排 时间 授课培训内容 地点 授课人 参加对象

1月 计划生育知情选择知识 育龄妇女

2月 餐桌上的红绿灯 社区市民

3月 3.15消费者权益知识 社区市民

4月 喜迎十八大党员干部培训 全体党员

5月 时政学习社区市民

6月 如何做好再就业服务工作 下岗失业人员

7月 不得病的十大秘决 社区市民

8月 社区治安注意事项 社区居民

9月 增强自护意识远离网络犯罪活动 社区青少年

10月 老年健康讲座 社区市民

11月 法律知识讲座 社区市民

12月 居家防骗防盗盗安全 社区市民

四、工作要求

1、市民学校要制定具体的教学安排精心组织确保人员、时间、内容和效果的落实。并根据形势、任务和创建要求及时调整内容安排并按照要求建立文明市民学校学习笔记。

2、要进一步完善市民学校组织机构网络健全以社区书记为校长、社区有关人员和社会志愿者为成员的市民学校管理委员会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篇9:万宝社区市民学校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社区党支部、居委会高度重视新市民学校建设,把新市民学校建设摆上了重要位置。加大领导力度,由社区一把手担任学校校长,由社区副书记任副校长主管新市民学校工作,成立了校务委员会,由社区党员骨干、居民骨干、退休老师为主要成员,共同商议工作事项,制定教学计划、规章制度等。同时聘请专、兼职教师定期来社区为学员上课,保证学校的师资力量充分,从而使社区新市民学校工作有章可循,教学有据可依,为市民学校工作正常开展打下了扎实的组织基础。

二、广泛宣传,增强居民参与意识。

我们充分利用社区宣传专栏、横幅、楼道小黑板等阵地,大力宣传思想政治、道德文明、科学文化、民主法制、生态环保、创业技能等知识,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充分调动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三、全面教育,切实提高居民素质。

围绕办出特色、办出成效的目标,社区新市民学校充分发挥阵地优势,抓住有利时机,围绕“八讲”主题,开展了大量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教学实践活动。

一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代精神、街道社区政策等教育,使广大市民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组织社区党员、居民集中听取“两会精神解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解读”等,组织社区居民了解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区发展。让居民时刻与国家心连心,与社区同发展。

二是开展道德文明教育。重点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文明礼仪等教育,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全社区形成知荣辱、明道德、讲礼仪、重诚信的良好风尚,制订评比标准,在社区大力宣传崇尚文明,倡导德孝中华优良传统。

三是开展科学文化教育。积极开展科学思想教育和科普知识、医疗保健知识、安全知识等教育,在社区形成讲科学、求创新、追求进步的氛围。开展健康教育,如“公民健康素养”、“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眼部保健知识”、“耳鼻咽喉疾病预防”等知识;开展科普知识教育,如:“触电急救安全知识”、“消费维权夏活动”等;通过科学文化教育,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四是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努力使社区农民工学会正确地行使民主权利,形成守法、有序、安定、和谐的局面。今年我们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教育”、“青少年法制教育”、“警示教育”、“计划生育条例”等知识讲座,让居民及时掌握新的法律条例,能够正确使用法律武器。

五是把宣讲作为市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定期开展社区宣讲活动,使宣讲教育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今年组织开展宣讲、讲座等教育活动6次,参加教育的新市民120多人次。

六是开展各类特色主题教育。紧紧抓住中国社区节和社区文艺汇演的有利时机,大力宣传“社区是我家,我爱我的家”和睦邻文化,积极开展“睦邻点”活动,开展“社区论坛”活动,积极宣传走出家门、邻里相牵的邻里文化,让居民感受到邻里亲情的同时,更进一步增强社区是我家的主人翁意识,凝聚居民为大家庭团结一致,齐心合力,共同参与的决心,有力促进社区和谐建设。

以上是我们上半年新市民学校所做的一些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要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达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还很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努力,扩大市民学习的普及程度,开展更多的活动,能够把居民吸引到学习中来,让市民学校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达到全民素质普遍提高的目的。

万宝社区

篇10:社区市民学校教学计划安排

为了不断加强我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社会公德,提高居民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打造和谐社区,我社区结合本社区实际,特制订2018XXX社区市民学校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系列讲话、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根据《公民道德建设规范》规定,营造和谐社区,打造幸福家庭,树立良好的家庭关系,提升亲子关系。

二、工作机构

XXX社区市民学校设置专门工作机构,专人负责。校 长: 副校长: 讲 师:

三、教学内容

XXX社区根据实际课程安排,原则上每月开展市民学校讲座、授课至少一次。

2018年1月,开展关于冬季安全教育。

2018年2月,开展不燃放烟花爆竹道德宣传教育。2018年3月,开展学雷锋宣传教育。

2018年4月,开展文明祭祀、绿色祭奠学习教育。2018年5月,开展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宣传教育。2018年6月,开展和谐家庭、幸福生活宣传教育。2018年7月,开展红色教育,重温峥嵘岁月宣传教育。2018年8月,开展夏季安全教育宣传。2018年9月,开展敬老孝亲教育宣传。

2018年10月,开展爱护家园、保卫社区知识讲座。2018年11月,开展冬季维护辖区环境我先行讲座。2018年12月,开展市民学校总结。

四、工作要求

篇11:阳光社区市民学校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01所, 在校生917613人。其中, 高等教育学校30所, 在校生356301人;中等职业学校72所, 在校生87930人;初中190所, 完全中学78所, 在校生114239人;小学660所, 在校生207313人;幼儿园281所, 在园幼儿55621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 在校生1198人, 已形成从幼儿到大学较为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

近三年来, 兰州市学校《国家体质健康标准》上报率持续递增, 合格率逐年提高, 2010年小学城市合格率达到89.88%, 农村达到93.27%, 分别比上一年度提高3.26个百分点和4.69个百分点;初中城市合格率为70%, 农村为87.52%, 分别比上一年度提高3.68个百分点和6.78个百分点。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1. 多渠道筹措资金, 补充更新体育设施设备

近年来, 兰州市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 定期拨付专项经费购置体育器材, 及时补充更新学校体育设施设备。今年, 兰州市以“两基”迎国检为契机, 抢抓机遇, 筹措资金8000多万元, 用于补充、更新学校教学设备, 学校教学仪器、体育设备配齐率小学达98.25%, 初中达96.96%, 有效缓解和弥补了农村学校体育器材短缺的现状。

2. 开齐开足国家课程, 开发拓展校本课程资源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颁布的课时计划, 目前兰州市体育课开课率达100%。一些学校还积极开拓校本课程资源, 如兰州五中的武术校本课程, 抓点带面, 全面推进, 注重发展学生特长, 2011年5月, 兰州市通备武学五中教育培训基地正式建成挂牌, 这使兰州五中成为甘肃省第一所把武术纳为学校课程并拥有正规教学场馆的学校。目前, 该校已在初二和高二两个年级开设武术课程。这些课程学生可以选修, 高二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些课程修完学分;兰州六中将太平鼓纳入校本课程, 聘请专门的教师, 编写训练套路, 保证练习时间, 并且组建了太平鼓队;兰州二中的篮球、兰州二十七中的排球、兰州三十三中的足球以及兰州十中的棒球都是坚持多年训练的传统项目。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得到保证, 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在全市校园中呈现出生气勃勃、生龙活虎的局面。

3. 强化教师培养培训, 提高师资整体水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师资队伍是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目前, 我市有1200名体育教师, 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具体举措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体育学科教研活动。以中心教研组为主体, 围绕学校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研究探讨活动;二是通过评选中小学体育论文、体育优质课、教学新秀等活动, 培养和选拔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三是组织体育教学骨干参加全国体育教学观摩活动。今年兰州市承担了第二十四届“十城市”体育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来自全国的14节体育课进行现场教学观摩研讨, 我们也借助这一契机和平台, 进一步推进全市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规范有效;四是鼓励教师通过业务培训、在职进修、自学考试等形式自我提高, 在评定职称、评优选先、工作量计算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 调动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今年专门组织体育课堂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 为广大体育教师搭建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2009年, 兰州市接纳29名退役运动员进入中小学任教, 进一步补充体育教师队伍, 提升了专业训练水平。

4. 大力开展各类活动, 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

全市中小学校中绝大部分均组建有学生合唱队、舞蹈队和乐队, 并经常开展活动。目前, 兰州市学校体育、艺术活动已形成制度和传统。学校体育方面每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乒乓球、武术、健美操、围棋、国际象棋比赛, 全市中学生篮、排、足球比赛, 迎春环城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优秀大课间、自编操评选活动。

创建兰州十中等46所“校园足球”项目学校, 这些学校每周都要举行一次足球比赛。去年5月, 举办全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 市长袁占亭等领导出席颁奖仪式, 并与获奖学生进行友谊比赛, 极大振奋和鼓舞了学生们的信心和热情。与此同时, 从2008年开始, 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大课间示范活动评比, 组织专业人员创编了学生易学、易会的自编操, 使大课间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每天锻炼1小时有了组织和形式上的保证。这些体育活动已经常态化, 形成了良好的体育工作机制。

如兰州七中, 学校按教育部下发的课程计划安排课时, 保证日常“两操一活动”的组织实施。该校现有男子足球队、女子足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和健美操队, 由体育组教师分别担任教练, 利用早操、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对各代表队进行专门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学生, 通过对这些学生进行系统训练, 输送优秀的体育苗子到高一级学校进行深造。其中健美操队是兰州市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点。

5. 完善督导评价机制, 促进体育工作水平提高

2007年, 兰州市将沿用多年的《兰州市中小学质量评价方案》修订为《兰州市中小学绩效评价方案》, 主要突出了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评价, 把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各学校必须有两个以上学生运动队并坚持常年训练、每年举办一次运动会和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比赛活动等情况纳入到考核指标体系之中, 把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奖成绩作为加分项目, 调动学校和学生重视体育工作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2008年开始, 兰州市每年都要对体育、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专项督导, 对体育课开设、体育教师配备培训、体育器材设备配置、两操一活动及运动会开展等情况全面督导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大大提高了县、区和学校的重视程度。今年, 我们又将体育作为中考的考试科目, 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体育教学、学生课外活动与体质差异相结合。通过考试的形式, 进一步督促学校、学生、家长重视体育, 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同时, 我们实行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上报通报制度, 对不按照规定上报的学校, 在年终绩效考核中进行扣分。通过连续几年的不懈努力, 一个保障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长效机制已基本形成。

6. 培育扶植特色学校, 打造素质教育三大名片

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品牌发展的重要选择, 也是培育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突破口。从2008年开始, 我们在狠抓教学绩效的同时, 着力打造体育、艺术、科技创新三张教育名片, 推进学校教育向特色、优质、多样化发展, 形成了一批人人有特长、班班有特点、一校一品牌的特色学校。

兰州市中学生代表队有4人打破三项全国中学生田径纪录, 两次参加世界中学生越野锦标赛分获男子团体第三名和第二名, 创造了我国中学生参加同类比赛的历史最好成绩, 为国家、省、市赢得了荣誉。2010年, 兰州市成功承办甘肃省首届中学生运动会开、闭幕式, 并在比赛中取得团体总分第一, 奖牌、金牌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 充分展示了兰州市中小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良的素质。我局获得优秀组织奖、优秀教育局长奖、贯彻中央7号文件先进单位和优秀承办单位奖等荣誉。去年以来, 我局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评为全国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贯彻两个《条例》先进集体。

在科技创新方面:实施“星光计划”和“五个一工程”, 确定20多所学校为兰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验学校,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12家单位为科学教育普及基地。每年举办科技文化月主题活动, 已成功举办26届全市青少年创新大赛。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甘肃省科技创新大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活动, 屡获大奖。同时, 为了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学生开展创新发明的热情, 市政府设立了兰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由市长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学生亲自颁奖。目前, “艺术、体育、科技创新”三大教育名片呈现出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并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 进一步切实有效地落实国家课程计划, 努力形成体育课程开设常态化。

我们将进一步明确任务, 落实责任, 加强督查, 建立健全中小学体育艺术课程教材完成监测制度, 保证各级各类学校开足开齐并上好体育、艺术课, 积极开发体育校本课程。

2. 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努力形成教师发展与补充机制。

加大体育、艺术师资的培养培训力度, 力争三年内配齐配足专业教师。今后努力形成体育专任教师的补充机制, 同时, 通过校本教研、集中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 逐步建设起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结构合理、数量达标、质量合格、能够满足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需要、适应时代要求的体育和艺术教师队伍。

3. 进一步统筹教育资源, 改善中小学体育、艺术活动场所。

加强场地、器材建设, 改善学校体育、艺术活动环境, 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和艺术正常活动的物质保障。各级各类学校按标准规范设置音乐、美术专用教室, 市教育局将在今年年底开展专用教室建设的合格验收。学校体育、艺术场馆节假日全部向学生开放, 充分利用现有的学校体育、艺术场馆和设施, 满足中小学生双休日、寒暑假体育和艺术活动的需要, 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活动空间。将在“十二·五”期间, 在雁滩高新开发区和兰州新区各修建一所综合性体育活动场馆, 同时对住宅小区配套建设的中小学校, 必须建好体育场地, 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4. 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 保证体育教学经费逐年增加的长效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保证学校体育经费投入, 把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 并做到与教育总经费实行同步增长。中小学校的公用经费要按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的体育工作。每学年体育卫生经费不低于公用经费的10%。

5. 进一步加大督导评估, 不断完善奖罚机制。

每两年进行一次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 每年对学校进行全面绩效评价, 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和阳光体育活动纳入评价体系, 作为重要指标, 与业绩考评、评先评优直接挂钩, 凡不执行上级对开展阳光体育要求的学校, 在各种评先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

6. 进一步培育特色学校, 努力形成学校体育、艺术活动常态化机制。

在今后的工作中, 将按照“成熟一批, 发展一批”的思路, 以“创特升格, 文化立校”为目标, 根据学校的实际, 以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武术、健美操、定向运动等项目为主, 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项目学校, 逐步形成“一校一品牌, 校校有特色”的发展格局。

篇12:阳光社区市民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论述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以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强化干部职工文明言行、礼仪的养成,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为根本任务和目的,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相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努力塑造良好文明形象。

二、教学内容 2009年市民文明学校的教学内容要突出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并作为2009年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紧密结合全国第七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广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公民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继续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贯彻,做到“五个坚持抓好”即:坚持抓好干部职工“荣辱观”教育和养成;坚持抓好文明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养成;坚持抓好文明礼仪的教育和养成;坚持抓好“诚信”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坚持抓好巩固和发展中心精神文明建设暨深化文明单位创建的大好局面。

三、教学形式

市民文明学校的教学形式,要继续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生动活泼,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注意克服以往“以考代教”的简单方式,要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举办各类专题讲座、举行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使干部职工通过不断的学习教育、答题考试和实践活动,真正在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方面有新的收获和提高。

四、几点要求:

1、制定具体的市民文明学校教学安排,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确保人员、时间、内容和效果的落实。

2、每月第二周周一下午为市民文明学校学习日,课时一般不少于1小时,并根据形势、任务和创建要求及时调整内容安排。

3、要做好市民文明学校教学记录、考勤,全年组织答卷考试要在2次以上。参加市民文明学校的学习考勤和答卷成绩将作为年终评选优秀文明职工的重要内容和指标。

4、要按要求建立市民文明学校学习笔记。市民文明学校是对干部职工实施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有效途径。市民文明学校要持之以恒地对干部职工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实践,把干部职工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碧霞社区委员会

篇13:北阳门社区市民学校工作制度

1、定时间、定内容,对市民进行学习与讲座,向市民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宣传全国先进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2、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宣传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帮助市民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明确为国民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4、传授市民教育的基本知识,指导市民用科学的方法去工作和生活。

5、帮助市民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市民自身的教育行为,促进市民身心的健康。

6、聘请专家讲课。

7、形式要求多样性,开放式,提倡市民共同参与,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帮助市民克服“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倾向。

8、创造条件让指导者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市民教育的方法。

9、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指导者队伍。

10、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培养市民的先进典型。

一、工作制度

1、成立我社区市民学校领导机构,邀请社区范围内的有教学经验和能力的人为市民学校的讲师;

2、制定市民学校工作计划,以工作计划为指导,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市民教学;

3、成立社区市民教育工作网络,做好“市民学校”学员的登记工作,并及时反馈学员的情况,对学员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及时掌握,以便提高学习效果;

4、做好市民教育工作记录,并要求活动经常、记录及时、年底存档。

二、授课制度

1、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认真备课授课,讲求教学实效;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虚心听取学员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严格律己,带头端正党风,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5、自觉遵纪守法,严格遵守市民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学员学习制度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2、认真听课,专心学习,独立思考,不折不扣地完成学习任务;

3、遵守市民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履行请假手续;

4、尊敬师长,团结同志,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5、爱护公物,搞好教室的环境卫生。

四、安全卫生制度

1、坚持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持环境干净、整洁;

上一篇:在去年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下一篇: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