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

2024-06-21

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共9篇)

篇1: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

为切实做好2011年水利信息化工作,××市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为龙头的“金水工程”建设,在充分征求局机关各处室、××市水投集团意见基础上,形成2011××市水利信息化工作实施计划。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在2011年、2011年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以水、雨、工、旱、灾情以及相关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相关水利信息化业务系统。系统要求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建设任务

2011年的水利信息化主要建设任务有七项,具体为:

(一)××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2011年建设项目

1.工灾情采集系统

××市范围内建设40个工灾情信息采集站,配置相关工灾情采集设备和工灾情数据整理上报软件。

2.智能图像水文采集系统

××市水利数据中心智能图像分析系统建设,共建设18个重要报讯站点的智能视频监控设备。

3.××县分会场项目

在视频会商系统主会场项目建成基础上,向下延伸,××县视频分会场系统建设。

4.应用软件二期工程

在软件一期工程基础上,启动包括洪水预报系统、山洪灾害预测预报系统、防汛会商支持系统、气象产品系统、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系统、地方电力管理系统等软件二期工程。

(二)水文站网建设

建设中洞等7个水文站生产业务用房、雨量观测场、水位流量测验设施,配置雨量、蒸发、水位、流量、含沙量及通讯设备仪器。

(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

建设33座中型、小

(一)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维护21座已成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市级大坝安全管理系统平台。

(四)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信息系统

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取水单位取水信息及时汇集;通过研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监控、管理水资源费征收情况;建成系统远程管理平台,实现实时、科学、高效的管理。

(五)××市防汛抗旱物资管理系统

建立物资管理数据库,规范物资出入库和调拨流程管理,实现防汛抗旱物资信息化管理。

(六)河道管理信息系统

××市河道岸线规划管理、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河道采砂管理等信息系统。

(七)档案资料信息库

通过研发软件管理系统,将文档、图片、影像等资料分类保存,并根据需要生成档案资料信息库。

三、分解落实责任

(一)××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2011年建设和档案资料信息库项目:××市水利信息化项目办总体牵头负责,防办、局办、××县等相关处室和单位协助。

(二)水文站网建设:××市水文局总体负责。

(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市水管总站总体负责,××县协助。

(四)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信息系统:××市水资源管理站总体负责,市水利信息中心协助。

(五)××市防汛抗旱物资管理系统:××市防办总体负责,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协助。

(六)河道管理信息系统:由河道管理处总体负责,市水利信息中心协助。

四、有关要求

2011××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必须按照局党组既定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三统一”原则,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水利信息化的“金水工程”,作为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新任务被水利部列为“十一五”水利十大工作任务之一,××市政府签署的《共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合作备忘录》之中,在水利部贯彻落实国发3号文件《工作方案》××市列为西部地区水利信息化试点地区,水利信息化工作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重点工作,局党组将其作为“禹王杯”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县(××县)水利(水务、农机)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市水投集团高度重视,明确信息化分管领导,成立专门机构,落实专项经费,明确具体工作人员,切实做好2011年各项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明确任务,落实经费

××县(××县)水利(水务、农机)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市水投集团按照2011年制定的建设任务,结合实际,倒排工作计划,按照“谁负责、谁建设,谁筹资、谁维护”的原则,逐一落实项目建设及管护经费(详见附件1、2),未立项的信息化工程项目要抓紧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市水利局将本着“谁积极、支持谁”和“急用先建”原则,统筹安排,确保信息化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市水利信息中心的衔接,××市水利信息化规划和信息化“三统一”原则,切实做到各子项目技术标准、××市级平台相一致,确保资源共享。各项信息化项目(含水文信息化)××市水利信息中心备案。

(三)切实加强已成信息化项目的运行维护

我局在2011年先后建成“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计算机主干网络及通信系统工程”、“软件一期工程”、“水情采集子系统2011建设项目及土建工程”、“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重庆旱情分中心”;2011年先后启动“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应用服务平台项目”、“视频会商系统主会场项目”以及“工灾情应急系统”等工程项目,××市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水平,关系着重庆“金水工程”建设的成败。请各管护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每年明确专项的信息化运行维护专项经费,充分保障已成项目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2: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

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中纪发„2011‟16号)和《贵州省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黔纪发„2011‟20号)的要求,为全面推进我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1年10月下旬,依托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门户网站或同级政府网站,全面建立水利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专栏,形成统一的项目信息公开平台,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透明,规范我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行为,逐步建立互联互通的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平台和诚信体系,做好水利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相关信息公开,建立水利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

二、工作原则

(一)落实责任,明确公开主体。

按照“谁主管、谁发布、谁管理”的原则,做好信息收集、发布和维护等工作。项目审批、审查信息由具体审批、审查部门(单位)发布。项目招标投标信息和企业基础信息由各级水行政部门的具体管理单位发布。项目建设管理信息 1

和从业单位、主要从业人员行为信息由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法人)提供,组建项目法人的同级主管部门负责发布和管理。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项目信息公开。

(二)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重点公布2008年以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水利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以及信用信息等,突出对不良行为信息的披露,逐步实现对工程建设各类信息的全覆盖。逐步为水利从业单位和个人建立信用档案,有效实施联动监管措施。

(三)客观公正,真实准确。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依法依规,及时规范发布信息,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不得将信用信息作为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的工具。

三、工作任务

一、各市(州、地)水利局、厅各有关处(局、办)按照《贵州省水利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基本指导目录(试行)》(见附件1)和《贵州省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信息基本指导目录(试行)》(见附件2)的要求,及时、准确公开本地、本处(局、办)管辖范围内项目及有关企业单位和人员的相关信息。

二、各市(州、地)水利局在门户网站或同级政府网站

建立“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按照“谁主管、谁发布、谁管理”的原则,制定辖区内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于2011年8月底报水利厅备案。

三、通过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重点发布2008年以来水利建设市场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按照《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黔水建„2009‟130号)规定的不良行为认定标准确定不良行为,按照“谁查处、谁负责”的原则,于不良行为行政处理决定生效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公布。认真研究制定信用信息采集、审核、发布、更正和使用的相关管理规定,逐步研究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建立和完善水利市场主体信用档案,推进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三、项目编码规则、信用等级评价等规范按《贵州省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规范(试行)》执行(附件3)。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工作责任。

建设处(安监处)负责组织牵头和协调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负责公布和管理:招标投标信息,权限内工程的开工许可、质量安全检查、各阶段验收的信息,监理、造价、检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相关信息,监理、检

测单位的基础信息。

规计处负责公布和管理权限内项目审查、审批、中小河流治理的相关信息。

黔中建管局负责提供黔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

灌溉工程处、管理局、地电局、饮水安全处、水土保持处、防汛办、烟水配套处等处室(局)负责公布和管理职能范围内审批及实施项目的相关信息。

科技处负责信息上传和网站平台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各市(州、地)水利(务)局负责各自审批、组织实施的项目及区域内中小河流治理的安全、质量以及主管的从业单位的信息发布和管理。

各县(市、区)水利(务)局负责各自审批、组织实施的项目及区域内中小河流治理建设管理以及主管的从业单位的信息发布和管理。

(二)落实具体责任人。

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政策性、技术性强,各处室(局、办)、各市(州、地)水利局要做好任务分解,确定分管领导和具体承办人,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切实把该项工作抓好抓实。

(三)加强指导和沟通协调。

各处室要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

体系建设的统一要求,建立与全省各地的有效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既要做好对各地、各项目建设单位公开信息的督促指导工作,又要搞好组织协调,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地、各项目建设单位的积极性。要全面了解掌握职能范围各地开展项目和信用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情况,切实推进全省水利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诚信体系建设有序进行。

(四)进度要求。

1、2011年8月15日前完成“贵州省水利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和信用信息公开专栏”在水利厅门户网站和省建设领域项目和信用信息公开平台主网站的链接。

2、2011年9月下旬,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目录》和《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信息公开目录》的要求,公开和发布相关信息。

3、2011年10月上旬,由厅建设领域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组织对各市(州、地)和厅相关部门公开信息情况的检查。

4、2011年11月,省工程治理领导小组开展组织检查验收。12月10日完成总结资料上报。

附件:

1、贵州省水利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基本指导目录(试行)(征求意见稿)

2、贵州省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信息基本指导目录(试行)(征求意见稿)

3、贵州省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

篇3: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

本次会议是在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新发展, 全面启动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的关键时间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 总结交流水利信息化工作进展, 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强力推进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 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整体水平, 为推进水利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充分肯定水利信息化工作成效

自去年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以来, 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各项工作, 取得了积极进展, 为“十二五”水利信息化总体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1.1 提高认识, 强化措施

1) 重视程度前所未有。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 全面实施‘金水工程’”、“提高水资源调控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 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这些论述强调了“以水利信息化促进和带动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性, 极大地调动了各方推进水利信息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形成了全行业共同推进水利信息化的强大合力。

各地在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工作中将水利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进一步明确了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多地明确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提出了整体推进“金水工程”, 山东将水利信息化工作列入省水利6大体系建设之一, 广东、江苏、浙江等地提出要通过推进水利信息化在全国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 北京、浙江、江苏、大连、宁波等地提出“智慧水利”或“智慧水务”建设目标, 上海提出要建成“智能水网”。全国水利信息化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向着实现水利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2) 投入大幅增加。今年5月, 水利部正式印发《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各地开展了水利信息化规划的编制工作, 海委、珠江委, 和江西、湖南、江苏、福建、上海等地的水利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正式印发, 山东编制完成《山东省“金水工程”建设规划》, 这些规划为加快水利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据初步估计, “十二五”期间国家拟投入近100亿元用于“金水工程”建设, 是“十一五”投入的3倍多, 其中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和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大工程投资就超过30亿元;广东计划从“十二五”开始用10年时间投入45.6亿元, 开展水利信息化“十百千万”工程建设;重庆、江苏“十二五”水利信息化建设将分别投入15.0和6.5亿元。

3) 管理进一步加强。各地各单位纷纷采取有力措施, 强化管理, 为水利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强化管理职能。太湖局和河南、宁夏、山西、深圳、厦门等地新成立或明确水利信息化领导、管理和实施部门, 山东积极推进市县级水利部门成立相应领导和工作机构, 湖北明确信息中心具体组织水利信息化建设并负责运行管理, 新疆调整了水利信息化领导组织机构、实行信息化归口管理, 福建水利厅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挂靠省水利信息中心;二是为统筹水利信息化建设, 根据水利部颁布的《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的要求, 海委、珠江委, 和江苏、浙江、安徽、甘肃等地积极开展顶层设计工作, 全国水库移民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已编制完成;三是多地出台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投入和考核等方面的制度, 规范了水利信息化工作。广东印发《关于在建部分水利工程同步实施信息化建设的通知》, 并开发了水利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 重庆将信息化工作纳入“禹王杯”水利综合目标考核, 山东把水利信息化资金集中纳入水利基金进行统一管理与分配, 河南、山东等地将运行管理经费列入部门预算, 海委对流域信息化管理体系进行了梳理。

1.2 完善基础设施, 加强资源整合

1) 基础设施更趋完善。多地水利电子政务外网、水利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联通至县区和基层;福建率先在全国建成500兆省市两级水利数据传输高速网;宁夏建成了20兆宽带水利专网和移动无线数据传输专网, 甘肃、广西、江西、辽宁、宁夏、湖南等地建成水利高清视频会议会商系统;内蒙古在重点区域建成了3G视频监测点和卫星应急移动指挥系统;河南、云南建成全省VPN通信网络系统。全国水利卫星通信网已建卫星小站450多个。各地新建的雨情、水情、工情等信息采集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自动采集和传输模式。

2) 空间数据广泛应用。水利部初步建成了多分辨率、多比例尺、多时相的空间数据共享应用平台。1∶250 000, 1∶50 000电子地图得到广泛应用, 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安徽、福建等地建成和应用了1∶10 000电子地图。2.5 m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得到普遍应用, 北京成功应用了0.2 m分辨率的航空遥感影像。福建、安徽、浙江等地初步建成了地理空间信息三维平台。

3) 水利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水利资源数据分中心通过验收, 建成了8大基础信息库, 提供了大量数据服务。黄委、珠江委, 和上海、广东、山西等地水利数据中心初步建成, 浙江、山东、宁夏等地水利数据中心正式立项建设, 江西计划投资6 330万元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

4) 资源整合取得积极进展。各地纷纷加大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力度, 取得新进展。宁夏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等多个重点项目进行全面整合, 统筹实施;太湖局初步建成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信息共享平台, 在全流域初步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北京建成水务综合信息平台, 实现政务资源、业务资源的全局共享;安徽提出1个水利数据中心、1张水利信息专网、1张电子地图、1个应用平台的“四个一”整合目标;广东采取资源“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开发、统一使用”的“四统一”工作措施;湖南编制了《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方案》。

1.3 推进重点工程, 提升应用效益

1)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持续推进。一期工程应用成效显著, 各地结合实际建成并逐步完善了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这些系统不仅提高了全国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决策支持水平, 也对水利信息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龙头带动作用;二期工程进展顺利, 可行性研究报告于去年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 目前, 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已通过水利部审查, 国家发改委组织的概算审核工作即将完成。

2)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国家、流域和省级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全部成立, 项目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012——2014年) 》和《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项目主要软硬件产品统一选型议价工作完成, 省界断面水量监测建设任务得到确认, 项目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积极开展, 三级信息平台统一设计、统一集成和通用软件开发等工作全面铺开。

3)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二期工程全面建成。二期工程建成了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7个流域机构中心站、31个省级总站、175个分站和738个监测点, 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大大增强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治和生态建设的决策支持能力。目前, 二期工程即将开展竣工验收工作。

4) 农村水利信息化工作深入推进。中国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了竣工验收, 建成了农村水利工作的10类项目管理系统, 为农村水利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提出要以信息化推动实现灌溉现代化, 并启动了信息化试点建设工作。

5) 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该项目已通过竣工验收, 建成了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 866座大中型水库以及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2 600多个移民管理机构的业务管理平台, 实现了后期扶持移民人口、资金信息的动态监管, 提高了移民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6)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和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进展顺利。这2个项目具有投入大、点多面广、管理复杂、运行维护难等特点, 信息系统是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 2个项目按计划积极推进, 取得阶段成果, 完善了水利信息采集点、丰富了信息源, 在今年汛期全国防汛和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7)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即将完成。全方位全过程应用信息技术成为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的一大特色。普查工作中, 通过数字高程、电子地图、遥感影像自动提取河流水系边界、水利工程对象、土壤侵蚀量等信息, 利用平台以“一张图”模式集中发布底图和成果, 同时积累的海量数据为国家水利数据中心建设奠定了基础。

1.4 推动技术应用, 加强安全保障

1) 卫星遥感、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得到应用。由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统一处理的环境减灾、资源3号等卫星遥感影像数据, 在黄河防凌和水资源管理、黑河塔河调水、西南干旱和云南彝良抗震救灾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3月, “水利部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在无锡市挂牌成立, 物联网在水利中的应用取得初步成果;浙江将防台风业务应用搬上“云平台”, 8月8日, 在防御正面袭击的“海葵”强台风时, 网站单日页面浏览突破350万次;浙江台州市启动了“智慧水务”建设试点示范工作;青岛市组建了水利信息服务器集群, 实现了小规模的云计算和云存储。福建建成全省基于3G网络通信单兵移动视频监控系统, 提高了防汛应急响应能力。

2) 水利网络信息安全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了7个流域机构电子政务内网安全改造建设, 并顺利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测评;水利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稳步推进, 完成对水利信息骨干网络系统等6个三级系统和4个二级系统的测评与整改, 今年2月通过等级测评, 黄委、海委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水利部审查。7月, 水利部信息办在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开展了信息安全专项检查。各地也积极开展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工作, 海委编制了《海委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差距分析报告》, 完成了机关和直属局的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备案, 安徽编制完成了《重要水利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建设实施方案》, 辽宁等地出台水利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2 深刻认识水利信息化面临的形势

当前,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应用广泛, 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水利跨越发展处于关键时期, 水利信息化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 要认真分析、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着力谋划好推进策略和工作思路, 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努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

2.1 国家信息化建设提出新要求

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6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 提出要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为着力点, 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全面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 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 切实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要努力实现重点领域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建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和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四项目标。5月, 国家发改委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 这是继2002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10年后出台的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又一重要文件, 提出了2网、5库、7大信息安全基础设施、15个重要信息系统的重点任务。这些都是今后一个时期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点领域, 同时也是国家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水利信息化在加快推进、保障安全方面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2.2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新课题

中央在关于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决策部署中, 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今年1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出全面部署, 提出要“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 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 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需要健全一系列配套制度和建立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 这些均离不开科学完善的监控手段和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在今年的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 陈雷部长提出, “要逐步建立中央、流域和地方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 全面提高水资源监控、预警和管理能力, 加快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当前, 要重点抓好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项目建设, 力争3年基本建成, 实现主要控制指标可监测、可评价、可考核”。这一目标和要求非常明确具体, 是水利信息化当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2.3 水利跨越发展提出新任务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以来, 我国水利事业快速步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全社会兴起大搞水利建设、共推水利发展的热潮, 水利跨越发展的态势已然显现。水利信息化作为水利重点领域, 其发展也得到了广泛共识和快速推进, 水利信息化已基本实现与水利各项工作的初步交汇融合。在今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 陈雷部长提出要实现水利跨越发展, 须在“搞好水利顶层设计、转变水利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水利投入机制”等10个方面下功夫, 并提出十项重点任务。这些工作都与水利信息化息息相关, 水利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运行, 将极大地丰富水利跨越发展的技术手段, 有力提升水利建设管理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引领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2.4 信息技术发展提供新动力

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并逐渐成熟, 正深刻影响我国信息化各个领域。这些技术的有机结合与深化应用, 将使“计算无所不能、网络无所不在, 服务无所不可”, 并将在感应、传输、计算、业务应用和服务模式上, 对水利工作产生变革性的深刻影响, 将会在水文监测预警预报、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资源监控调度、水生态监测保护、水土保持监测和水行政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有效的应用。近几年, 江苏、浙江等地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水利应用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取得了初步成果, 也着实让我们看到了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点的“智慧水利”的雏形。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成为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

虽然水利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和显著成效, 但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 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1) 机制体制不健全, 少数单位还没有明确信息化的组织和实施部门, 部分单位的实施部门职责和任务不明确;2) 发展不平衡, 区域发展差距大、业务及应用不平衡制约着水利信息化整体效应的发挥;3) 资源整合难度大, 一方面是技术层面的问题, 更关键的是观念和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4) 水利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仍比较薄弱, 安全工作形势比较严峻;5) 队伍结构不合理, 缺乏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更缺乏复合型人才。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 深入研究, 采取有效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3 着力加强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建设管理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主要工作抓手, 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和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3.1 充分认识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水资源监控能力是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技术基础。加强监控能力建设, 建立准确、完善的水资源基础数据体系, 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有效跟踪和及时评价, 准确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 因此, 水利部党组决定优先实施水资源监控能力和管理系统建设。陈雷部长多次主持召开部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项目建设有关问题, 强调指出“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关系到中央1号文件的贯彻, 关系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 关系到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推进, 关系到部党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落实’”, 在项目总体设计、主要功能、系统整合、建设内容、建设重点、传输方式、立项程序和实施安排等方面作出了明确指示, 要求项目“三年基本建成, 五年基本完善”。陈雷部长的指示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 我们要认真领会, 切实加以落实。

3.2 准确把握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

1) 要全面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3号文件精神。紧密围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控制目标要求, 用3年左右时间, 基本建立与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相适应的重要取水户、重要水功能区和主要省界断面3大监控体系, 建设中央、流域、省三级监控管理信息平台, 基本建立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 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撑。

2) 要从国家宏观管理和流域辖区管理的需求出发统筹做好总体规划。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既要覆盖天然水循环监测, 又要包括用水监测;既要有水量监测, 又要有水质监测;既要加强在线自动监测能力, 又要因地制宜做好巡测与配套;既能提供多层级内部管理业务支撑, 又要能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既要满足国家和流域层面的宏观管理需要, 又要兼顾各地的区域精细化管理需要, 按照中央、流域、省三个层级和系统建设阶段内容分级分步实施。

3) 要在项目建设中把握好“集中开发、分级部署, 整合资源、共享利用, 统一标准, 确保安全”的原则。在中央做好三级监控管理信息平台总体设计和三级通用软件统一开发的基础上, 集中对三级平台共有的应用支撑、数据汇集交换和业务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统一开发, 各地分别进行定制部署。要按照水利信息化建设“五统一”的目标要求, 保证现有各种监测和信息化资源的充分整合、共享利用, 发挥最大效能。要做好建设管理标准规范的统一工作, 确保中央、流域、省级系统的互联互通、项目的有序进行和高效运用。要强化系统安全, 纳入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

3.3 扎实做好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工作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具有项目分散、涉及单位多、技术要求高、协调难度大的特点, 在水资源管理业务、水量水质监测、信息技术、项目建设管理等各方面都存在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难点。因此, 要在三年的时间内实现既定目标, 时间十分紧迫, 任务极为艰巨。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按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进一步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 强化措施, 全力推进。

1) 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逐级落实责任, 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级项目办要落实专职人员, 逐项细化任务, 理顺项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项目办、业务单位和预算执行单位的关系, 协调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等部门的工作关系, 发挥各自优势, 精心组织, 认真实施, 共同做好项目实施工作。

2) 要进一步落实配套资金。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中央财政补助与地方自筹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已经确定, 2012年第一批补助资金已经下达。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财政部门, 及时安排地方建设资金, 督促项目单位落实自筹资金, 确保配套资金到位。要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 按规定的用途安排使用资金, 严禁挤占、滞留、挪用财政资金, 确保专款专用和资金安全。

3) 要进一步加强建设管理。目前,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已由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印发执行,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即将由水利部出台,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和《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验收管理办法》正在制定。各地要结合自身特点, 建章立制, 加强项目管理, 规范内部管理。同时狠抓落实, 逐步形成工作流程规范、质量标准科学、考核客观准确、工作高效便捷的制度体系, 促进项目实施工作全面开展, 确保项目建设进度、质量、效益和安全。

4) 要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各单位在项目实施中, 要积极开展专项检查和稽察, 对项目前期工作、政府采购、建设管理、资金使用等进行全方位监督指导。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 及时跟踪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切实抓好阶段检查、年度考核、验收移交等关键环节, 并加强与财务、建管、审计、监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 监督项目单位严格廉政纪律, 切实履行好职责。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 要追究责任, 严肃处理。

4 扎实做好水利信息化近期重点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水利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机遇期, 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取决于我们的认识和思路, 取决于我们的决心和信心, 也取决于我们的工作态度和力度。近期要重点做好6个方面的工作。

4.1 以“十二五”规划为统领, 进一步明确目标

《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 “十二五”期间, 要通过“五个转变”和“五个统一”, 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与水利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 基本实现水利信息化, 加快促进水利现代化。虽然流域机构和很多地方都开展了水利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 但仍有不少单位的的规划编制尚未完成。各地各单位一定要按照《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 进一步明确目标、确定任务、采取措施、落实分工, 完成好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 努力实现“十二五”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4.2 以服务中心工作为主线, 进一步推进业务应用

水利信息化只有坚持紧紧围绕和服务水利中心工作, 与水利中心工作融为一体, 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持久力。因此,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要围绕解决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重大水问题和保障民生水利的需求, 围绕构建防汛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流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等工作, 进一步强化信息化与水利工作的全面、深度融合, 以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为引领, 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农村水利、水利工程和移民管理、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等业务应用, 深化水利电子政务应用, 逐步形成支撑水利工作的业务应用体系, 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4.3 以“五统一”为抓手, 进一步整合资源

资源整合与共享是近期水利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项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水利信息化的成败, 因此, 各地各单位要将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要实施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 就必须坚持统一技术标准、运行环境、安全保障、数据中心和门户的“五统一”, 这既是工作原则, 也是工作目标。在组织保障方面, 要建立资源整合与共享的领导协调机制和组织实施机制, 统筹规划, 顶层设计, 明确分工, 协力推进。在前期工作方面, 要在信息化项目的立项审批环节充分贯彻“五统一”的要求, 保证新建系统纳入“五统一”体系。在项目建设方面, 应充分利用可共享的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在现有资源不满足需求时, 也应在现有基础上扩充完善, 并将建设成果纳入已有体系, 作为共享资源为整个水利信息化提供服务。在运行维护方面, 要建立统一保障体系, 优先保障共享资源。

4.4 以等保分保为重点, 进一步强化网络信息安全

水利网络信息安全是水利信息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近期要按照等保 (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和分保 (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 的要求, 重点加强水利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网络信息的安全防护能力和监管能力建设, 健全完善统一的水利网络信息安全体系, 切实保障水利网络信息安全。对于水利政务外网信息系统, 要根据等保要求及《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基本技术要求》, 加紧完成安全保护等级三级及以上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建设。对于涉密信息系统, 要严格按照国家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的相关要求, 开展安全保密防护建设。同时, 要准确把握政策、标准规范的要求, 处理好共享和保密、应用和安全的关系。

4.5 以新技术应用为引导, 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

以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迅猛发展, 在很多领域得到成功应用, 正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水利信息化工作应适应这种新形势, 积极研究和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 着力构建现代水利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体系, 发挥信息技术对实现水利跨越发展、加快水利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要依托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跟踪研究虚拟化、智能化等先进信息技术, 依托水利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学试验站等科研基地加强遥感遥测等野外科学实验, 依托示范基地建设开展4G、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应用示范, 并及时总结推广应用。同时, 要争取973, 863和科技支撑等国家科研计划对水利信息新技术应用的更多支持。

4.6 以强化管理为手段, 进一步完善保障环境

要根据水利信息化工作推进的需要, 健全水利部、流域机构、省级、地市等多层级的水利信息化工作体系, 进一步明确职责和分工, 并在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要多渠道保障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投入, 建立规范稳定的运行维护经费渠道、保证足额落实。要根据不同人才需求, 通过引进、培训、交流、在职教育等方式,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在水利技术标准体系架构下, 完善水利信息化资源标准体系建设。要加强运行维护工作, 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同时, 还要积开展索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的绩效评估工作。

篇4:水利信息化建设探讨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建设

水利信息化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很重要的,他可以为水利工程的建设采集大量的信息,让决策者更好的决策,让工程建设者更好的建设,让管理中进行有效的管理。水利信息化的建设主要包括水利信息的采集,运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水利信息进行统计计算研究的一项系统工程。

1、水利信息建设的目标

我国对水利信息化建设时非常重视的,针对先进的水利工程的发展需要,依据中国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水利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很多明确的目标,沿着这些目标,中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的发展。首先,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水土监测和管理系统,要充分运用3S技术,构建完善的科学的水土信息化的监测系统,全面的一体化的对全国范围内的水土保持情况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其次,是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利用建立好的全国范围内的水资源和地理信息的数据库,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定位系统。第三,建立国家级的防洪救灾的指挥系统,做好监测预报工作、灾情勘测工作、天气预测工作、旱情汛情洪水预报工作等,建设好防洪调度系统,灾情处理系统。第四,建设全国范围的水利工程的管理信息系统。第五,将强建设完善的水利工程的政务监督和惩处系统。第六,要建立服务社会的全方位的服务系统。第七,做好水利工程的统筹规划。第八,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保证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第九,建设好农村乡镇的水利信息一体化。

2、水利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薄弱,力度不够

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进行的,由于我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晚,工业化水平较低,所以水利信息化建设就起步较晚,导致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很薄弱,我国在水利工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建设中,在80年,90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我国在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信息化的基础应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很多小型的地方的水利工程,迟迟得不到建设,仅仅依赖国家的大型水利工程队伍,工程的建设后的维护和管理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水利信息化建设是很发展技术含量要求很高的工程,但是有些部门缺乏统一的管理统筹规划,出现水利工程的重复建设和投资和现象,导致水利资源的浪费,地方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信息化得不到应用。

2.2 发展不平衡,资源不均匀

目前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不平衡,没有进行资源的共同的开发利用,没有做到资源的共享。水利信息化建设不平衡首先体现在地区上的不平衡,工业水平高的地区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就快就好,而工业水平不发达甚至没有工业水平的地区发展就严重的落后,这是我国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普遍问题。其次是水利信息化建设专业水平上出现不平衡,由于我国在水利防洪救灾方面投入很多,所以水利防洪等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较快,而其他的部门的信息化专业水平发展就存在不足。我国对国家重点的发展对象,如经济开发区、直辖市等的投入很大,导致了很多地区的信息化发展跟不上这些地区的脚步,导致系统的不平衡。这些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整体信息化的建设的实现。另外,我国水利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共同开发和共享,由于我国地区的差异性,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我国信息化资源应用受阻,服务对象不同,各个地区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数据量级,各个地方的数据信息不统一,没有办法建设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导致信息化建设的延缓。

2.3 创新滞后,人才稀缺

目前我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管理运行老套,人才稀缺的问题。水利信息化建设分为很多部门,这些部门不好好进行配合,各自为政,导致信息化建设资源和网络资源分散,严重影响了水利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有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是科研项目,在管理运行方面,仍然是按照以前的程序进行运作,在报奖后,这些课题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就搁置一边,没有真正的运用到水利信息化建设上。另一方面,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人才很缺乏,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很多的技术人员都不是科班出身,导致水利信息化建设技术水平的落后,导致水利信息建设没有创新和新的管理模式。

3、水利信息化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加强基础,加大力度

虽然我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晚,工业化水平较低,导致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很薄弱,但是我国在水利工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建设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很多成就,这就说明我国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发挥好这些基础,进步不加强,建立专业的信息化队伍,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得到有效的保障。要建立完善的统一的管理统筹规划,避免水利工程的重复建设和投资现象,加强地方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地方水利信息化的应用。

3.2 平衡发展,资源共享

工业水平高的地区要帮助工业水平低的地区进行信息化建设,国家要为信息化专业水平低的地区提供技术支持,国家要实现水利信息化的平衡重视投入。另外,要实现我国水利资源有效的共同开发和共享,消除这些差异性,克服地理环境的不同,统一各个地区的标准和数据量级,建设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3.3 加强创新,培养人才

水利信息化的各个系统部门好好进行配合,团结一致,实现共享,促进水利信息化的和谐发展,要加强对科研性质的水利信息化的监督管理,做好完成后的应用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培养,聘用科班出身的人才,国家重点建设相关专业的教育,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进行创新。

4、结束语

水利工程利国利民,要想实现水利工程信息化,必须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加大建设的力度,实现水利信息化的平衡发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加强水利信息化的创新管理,培养专业化人才,实现真正水利信息化,让水利工程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赵静.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及其途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0

[2]吴铁坚.浅谈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J].建筑与发展,2013.08

篇5: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央、省和市有关文件精神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防洪安全和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为目的,坚持统筹兼顾、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大力开展以河渠清淤、堤防加固、兼顾泵站涵闸维修改造和水毁工程维修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组织领导

政委:

指挥长:

三、建设内容

1、跨村农田水利工程。重点解决跨村河渠疏淤加培问题。本年度跨村工程计划标工7.05万个;疏挖沟渠和加固堤防2条,长6.8千米,土方7.05万方;维修改造涵闸泵站3处。共折合资金42.2万元。

2、村内农田水利工程。由各村组织劳力,对村内沟渠进行疏洗、加培,每个村一般安排1~2个工程项目。镇指挥部负责任务布置、技术指导、检查验收。市指挥部组织抽查。本年度全镇计划标工18.312万个,疏挖沟渠32条,长58.4千米,土方18.312万方,小型水工建筑工程维修4处,共折合资金155.9万元。

四、实施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确保20**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顺利实施,切实加强对全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镇设立了三个分指挥部,负责统筹各项建设中的`协调、督导、检查工作。同时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纳入党政干部考核,作为考核镇和村组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掀起全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高潮。

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各地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纳入农村工作的重点,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手段,大力宣传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并把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自己选择投工投劳方式,充分调动群众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营造比学赶超、苦干实干的良好氛围,把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3、统一规划,突出重点。

按照规划要求,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各地要明确目标,严格标准,保证质量。

4、实事求是,奖惩分明。

在小农水建设中,对积极性较高,建设任务较大且在规定时间内高标准完成任务的村进行通报表扬,镇将拿出5万元实行“以奖代补”。评出的一、二、三名分别奖3000元、元、1000元。对施工质量不达标、进度慢的地方进行处罚和通报批评。

5、严把质量关,确保质量。

篇6: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

一、指导

思想

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纪委会议精神,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全局工作的总体部署,形成宣传教育工作大格局,深化内容,创新形式,拓展范围,为全县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浓厚氛围,提供思想保证。

二、目标任务

今年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对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明显提高;宣传教育工作的良好格局初步形成;方方面面的力量进一步凝聚;取得领导满意、群众认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果。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宣传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县纪委十一届三次会议精神,大力营造反腐倡廉的舆论氛围。

(二)宣传水利行业在改革发展中,尤其是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宣传学习十七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精神和《江泽民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两本书;大力宣传反腐倡廉重要工作落实情况和实际成果;宣传水利系统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源头治理、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三)主动依托各级各类媒体开展反腐倡廉宣传工作,积极组织稿件信息到中央、省、市、县级报刊(电台)进行宣传,认真向县纪委、监察局报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信息,积极完成上级下达的信息采报工作任务。继续做好纪检监察报刊及有关教育、学习资料的征订、发放工作。信息报道主要宣传廉洁奉公、执政为民、艰苦奋斗的各级各类党员干部;宣传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学习先进模范人物、发扬爱岗敬业精神、创造工作业绩的情况;宣传报道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创新、争创一流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宣传水利部门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开展各项工作的情况。

(四)深入开展党纪政纪条规教育。组织水利系统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内监督条例》、《党纪处分条例》、《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行政许可法》、《惩防体系实施纲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公务员法》等。

(五)认真抓好廉政教育。继续组织开展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传统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五不准”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教育。

(六)切实加强反腐倡廉理论的学习教育。将反腐倡廉理论列入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坚持党政一把手讲党课制度,切实增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主体意识。

(七)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按照县委“科教兴昌”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将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列入工作过程督查和工作考核、工作总结的重点内容。继续深入开展报告会、主题教育、文艺演出、宣传标牌等活动,使“崇廉憎腐”宣传教育工作具体化,并真正收到实效。

(八)认真开展正反典型教育。学习先进,弘扬正气,以案明纪,引以为戒。要紧紧围绕建立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进行“两个务必”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组织广大干部观看廉政教育宣传片,加强思想教育,进一步增强遵守党纪政纪、廉洁从政观念,加强道德修养,发展党内民主,严明政治纪律,强化制约监督,进一步提高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九)抓好纪检监察干部学习培训工作。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有关培训,强化党风廉政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工作措施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重要工作,也是深化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措施,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

各单位和部门要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反腐倡廉工作及其他重点工作一起动员部署,一起检查推动,一起考核评比,一起总结表彰,切实抓出成效。

(二)要完善工作机制

要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完善工作运作机制,从组织上、制度上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要健全考评激励机制

篇7: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

工程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建设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建设实施阶段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

一、项目法人

项目法人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负责,对项目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资金管理总责,负责建设管理活动的法人,法人的主要负责人为法定代表人。一是负责组建项目法人在现场的建设管理机构,制定各类规章制度、人员配备满足要求;二是负责落实工程建设计划和资金,按照实施计划要求,落实好工程建设资金,特别是地方配套资金,确保工程建设需要;三是项目法人按规定设立独立财务管理机构,配备会计机构负责人和相应的会计人员,涉及到国家资金,必须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四是负责对工程质量、进度、资金等进行管理、检查和监督;1)根据工程投资计划和初步设计批复内容,编制年度实施计划,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2)汛期应按照安全度汛方案要求施工。3)定期上报工程施工进度。

二、建设监理单位

严格执行建设监理制,按时监理合同对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进行全面管理履行监理职责。一是按合同约定,选派满足监理工作要求的总监、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组建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的现场项目机构,进驻现场开展工作,确保监理质量。二是落实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按合同和规范要求编制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采取旁站、巡视、跟踪检测和平行检测等方式实施监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不得进行后续工序衔接。三是及时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内业和外业发生文件材料整理工作。

三、施工单位

一是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初步设计批复的建设内容进行施工;二是配合项目法人编制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方案,并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备案。三是工程工期要求紧,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工期,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四是特别是在迎接党十八大会议召开这阶段,一定要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现场必须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暗渠段施工做好安全警示标志(包括夜间安全警示灯),防止施工人员和行人伤亡情况发生。

四、档案管理

篇8: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

一、信息化建设中水利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需要进行长期的保存管理, 为避免造成档案纸张潮湿、腐蚀、火灾等原因, 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文档保管费用。因档案无备份的原因, 有时档案需要反复进行查阅, 可能会导致档案受损或遗失的现象, 每年不得不为损失的文档担忧, 给档案的保管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随着我国电子技术飞速的发展, 水利信息管理工作得到全面的开展。完善水利档案管理, 需要依据科学管理方式, 对现有管理措施进行改良。实施合理化管理制度是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质量的有效保障, 就我国目前水利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来看, 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所以, 结合我国水利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与办公条件, 拟定合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规章制度, 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使档案有章可循, 对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益大有裨益。

二、信息化建设中水利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 档案管理人员技术漏洞

虽说现在大多数人都会使用计算机, 还是有部分人对计算机的功能不是很了解, 关于如何建立电子档案和目录, 管理人员在进行信息化档案统计技术上还是比较缺乏专业的技能和水准。

(二) 信息化档案管理缺乏通用性

企业的档案管理是由信息化系统、自动办公化系统等多个设计单位组成, 由于档案部门计算机使用的型号不同, 兼容性比较差, 档案信息化的进程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使系统造成了低效运作, 导致档案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三) 档案信息建设不完善

档案信息建设不完善, 严重影响到档案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协调性低, 所以始终无法达到稳定运营的状态。另外, 许多企业对于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工作没有足够的认知, 所以更侧重建立纸质档案。因此, 对信息化管理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同样至关重要。

(四)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

顺利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是离不开管理人员的素质, 就目前而言, 绝大部分的档案管理人员由于现代技术水平较低, 甚至还有文盲的现象, 即使引进现代化设备, 仍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 导致信息化建设管理无法提高。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中的水利管理工作

(一) 加强领导的重视度, 推动管理信息化水利档案建设

水利档案管理存在多方面的影响, 比如领导不够重视、资金短缺、缺乏信息化管理人才, 但是其关键作用还是在于领导的支持。由于水利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核心通常来自于领导的决定, 若希望实现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一体化,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设投资, 增加各部门的交流, 提高工作协调性。另外, 定期举办工作交流会, 向领导反馈现阶段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让领导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从而提出要求, 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档案管理工作交流中使领导对其产生重视, 给档案管理人员做出相应的指导工作, 在技术上得到改进与创新。

(二) 加快信息化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也是促进水利工程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动力。应制定规范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 发展战略要与时俱进, 认真落实综合性管理的各项工作, 并加大对应的监督力度。对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实现对档案管理体系的完善。

(三) 注重人才培养

计算机应用的技术虽然比较重要, 但是人才的培养才是档案管理重要依据, 由于信息化时代的推动, 企业必须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并且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 从而培养一支优秀的信息化管理档案管理人才队伍。想让水利建筑持续发展, 必须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定期举办培训活动, 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增强员工责任感,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水利档案管理的建设会对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产生深远影响, 所以, 应结合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适当调整, 认真落实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 为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石。在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与改革的同时, 有效地推动水利档案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谷春香.信息化建设中的水利档案管理工作浅析[J].农业与技术, 2013, (11) :252-252.

[2]黄艳艳.浅析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J].企业文化 (中旬刊) , 2013, (10) :124-124.

[3]王晓燕.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浅析[J].陕西水利, 2010, (5) :39-40.

[4]李英霞.浅析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J].中国信息化, 2012, (24) :375.

篇9: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

一、水利建设的相关辅助和基础工作(共 20 分)水利建设的相关辅助和基础工作 和基础

(一)配套资金落实情况(10 分)

1、前期青苗、地上(下)附属物和房屋动拆迁赔偿及时,不影 响工程进展的得 3 分。

2、按照上级文件规定的镇(工业区、街道)应承担的工程配套 资金按时按量到位的得分 7 分。

(二)施工阶段的组织协调配合工作(5 分)工程的前期协调到位,不影响工程的顺利实施,不因前期工作的 不到位而发生群众上访案件的得 5 分,每有一件扣 0.5 分。

(三)水利基础工作(5 分)河道设施量调查、一河一档登记、星级河道、水闸泵站(排涝泵 站、灌溉泵站)登记开展按照行业管理部门按时按量完成,水利信息 数据库更新及时、农桥建设管理按区有关文件落实好的得 5 分,每有 一项没完成扣 0.5 分。

二、防汛防台工作(共 25 分)

(一)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防汛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防汛 防台专项预案》与《应急避险人员转移预案》(10 分)

1、责任制落实好得 2 分

2、两项《预案》修订并及时上报得 2 分

3、按《预案》要求落实镇级防汛专业应急抢险物资得 2 分

4、镇、街道、工业区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按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要求到岗值班得 2 分

5、出现紧急事故或灾害性事故接报后半小时之内组织抢险人员 到现场施救得 2 分

(二)圩区水闸泵站堤防的日常管理,按照《金山区圩区工程 管理办法》有效落实队伍、制度、资金(15 分)

1、落实圩区管理机构,配足配好管理人员,防汛期间落实值班 制的得 2 分。

2、建立台帐制,有运行、维修养护、巡查记录的得 2 分。

3、有科学合理稳定的镇财政资金投入渠道的得 5 分。

4、闸容闸貌整洁干净,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上墙,设施 完整良好,没有发生人为因素引起的设施破坏被盗事件的得 3 分。

5、圩堤培修加固加高到原设计标准,不在堤防管理范围内翻耕 种植、取土开挖、破坏绿化的得 3 分。

三、河道长效管理工作(共 45 分)

(一)河道平时考核检查情况(25 分)按平时考核结果设定的等级名次分档打分。根据《金山区关于加 强中小河道长效管理养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每发出一份督办 整改通知,不整改的扣 1 分,整改不到位的扣 0.5 分。

(二)河道对口检查情况(20 分)按检查考核结果设定的等级名次分档打分。根据

《金山区关于加 强中小河道长效管理养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由区水务局组织

区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相关部门进行对口检查考核,一 年两次,每次考核各占 10 分。

四、涉水行政许可与行政执法的管理和配合(共 10 分)涉水行政许可与行政执法的管理和配合 与行政执法的管理和

(一)镇(工业区)涉水建设项目及时主动向区水务局申请行政许可 手续,并严格按区水务局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实施的得 5 分。

(二)如发现直接危害到供水、防汛防台、水生态环境安全时,及时 报知市、区水务行政执法机构,各镇(工业区)水务站兼职水务执法 人员履行好配合执法检查义务的得 5 分。

五、考核依据和办法

(一)根据区水务局的重点工作和各项目标任务为考核的主要依 据,也是金山区“三农”工作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考核采用百分制和“封顶、不加分”的考核办法,涉及减分的 幅度不超过基本分的一半。

上一篇:调车简明用语标准下一篇:信任,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