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

2024-06-28

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通用14篇)

篇1: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

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的文章,好东西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希望对网友有用。

敬爱的党组织:

为了深入认识党的性质,坚定入党的信念,提高我们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我们学院第二党支部组织部分党员于2010年6月27日晚八点到十点在a3草坪就党性进行了自由讨论。在此次会议中,我对自己有了深刻的认识,明白了开展创先正有活动的重要性,这使我受益匪浅。

会议讨论中,我先对自己近期的各个方面情况进行了汇报。尽管我现在还是一名预备党员,但我一直以一名光荣 的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积极主动的帮助周围的同学,特别是09级刚刚入学的师弟师妹们。由于期末考试的临近,为配合学校的工作,我尽力引导他们保持正确的心态,端正态度,认真对待考试,并且帮助他们做好考前复习,以防出现作弊现象。同时我自己也主动的参加了勤工助学。学习中,我也不甘示弱,认真踏实是我的特点,并且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这些活动中,我深感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所以我会随时随地的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批评,以更快的改正,更好的提高自己为身边朋友和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更加有效的服务与学院。

同时,我们结合近期的南方洪涝灾害讨论了党员同志需要具备的品质,并结合自身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据报道近期的南方洪涝灾害致使近3000万人受灾,211人遇难提供最新和免费范文模板参考。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

常委、国务院总理xx来到广西梧州市,实地察看汛情、灾情,慰问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干部群众,主持召开会议,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温总理指出,我国经济正向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但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主汛期,防汛抗洪救灾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兼顾,周密部署,扎实工作,毫不放松抓好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做好防汛抗洪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救援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地发挥了创先争优的精神。特别是在湖南桃源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站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四包”抗洪救灾责任机制。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服从服务于抗洪救灾的大局,处理重大险情达到“三个及时”,即领导到位及时、方案制定及时、妥善处理及时、确保人民群

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抗洪救灾过程中,县电视台开辟了“洪水中的共产党员”专栏,桃源党建网开设了“抗洪救灾先进典型”专版,每天宣传报道党员抗洪救灾的先进事迹;各乡镇党委充分相信和依靠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范文写作 把最艰难的任务交给共产党员,有效激发了全县共产产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纷纷参加到抗洪救灾工作中来,全县形成了抗洪救灾的强大合力。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先进思想和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这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和大无畏精神的表现,更为我们这些即将加入这个光荣而有伟大的组织指明了方向。我认为我们每个青年党员都应该向那些老党员学习,及时的总结他们的经验,同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困难,不怕牺牲,坚持创新,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快的加入这个组织中。

我们现在虽是党员,但仍是学生,与我有直接联系的就是学校和身边的同

学,谈到为民服务还很空泛,但是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服务于学校,服务于身边的同学,让自己生活的更有价值。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认识:对自身的过去进行深刻的总结分析,并参考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反思自我、剖析自我,全面提高对自我的认识。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我要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提升自身素质,争做学风、院风、校风的建设者,积极带动广大同学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反思自身,回顾并进行总结:针对前一阶段的工作,反思剖析自我即“晾丑”,只有敢于挖掘和面对自己丑陋的一面才有可能去改变自己,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提升。

为促进校园和谐,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多关心同学,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同时我们党员同志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注意、了解身边同学的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老师汇报,以及时解决,如家庭困难生和有心理问题的同学;此外,我们也要做好自身的工作:确定保研、范文参考写作网,教您怎样写范文 考研的同学要静下心来学习,写论文,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假期留校要注意物品的保管。

新的学期即将到来,我们将面临接待新生的问题,这是对我们党员的一次考验,我希望能够在这次的新生接待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我将积极地帮助新生答疑

疑解惑,条件不好时我会给新生一些精神支持和安慰,留下电话,多帮助新生。以使他们更快的适应我们的大学生活。希望党组织能够着实考虑并予以批准。

《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是篇好文章,主要描述党员、工作、我们、自己、救灾、抗洪、同学、自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篇2: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

今天晚上上了一堂意义深远的党课。首先是由我们第一、二组进行课前十五分钟的表演,我们主要讲解了十七大的有关内容和朗诵一首赞美改革开发的诗歌。然后由万美容老师为我们讲解有关于党的宗旨的内容。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对于党的宗旨实在是不能再熟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九个字已经牢牢记在了我的心理。但是什么是党的宗旨,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宗旨,我却无从了解。在《中国***章程》的总纲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这段话虽然不长,却十分清楚的告诉了我们怎么做才算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最重要的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取得民心。苏联解体的例子正是中国的最好的典范。一个政党,如果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维护本党领导们的利益,就会激起广大人民的不满,那么这个政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虽然,当今中国社会依旧存在一些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但从整体上看,还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今年的玉树地震,党的关怀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的美好。

做为一名积极分子,我们必须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发展自己,更好的为党做贡献,更好的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汇报人:

篇3: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

一、“90后”大学生党员服务意识弱化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环境中一些客观因素的冲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社会经济利益多元化、思想价值多元化的趋势日益凸显,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社会上逐渐泛滥, 少数党员干部利用手中权力贪污腐化谋取私利的消极负面现象, 给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导致其信仰动摇或缺失。再加上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 为增加就业砝码, 大学生入党动机中的现实性和功利性思想越发严重。功利性思想使得这部分同学在入党前后的表现上有巨大的反差。入党后, 一切以是否对自己有利来作为标准, 无利可图, 其积极性主动性大打折扣, 缺乏服务意识、集体意识、大局意识, 严重影响了党员在大学生中的形象, 给党员发展工作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二) 和平优越的环境易滋生出以满足“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

现在的大学生身处于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和平年代, 而且大部分大学生为独生子女, 从小就生活在养尊处优的家庭环境中, 缺乏吃苦锻炼的机会。迫于升学压力, 在基础教育阶段, 中国父母只要求小孩心无旁骛地搞好学业就行了, 导致一些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现代大学生身上的特征也非常明显, 他们个性张扬, 专注自身发展, 集体意识、大局观念欠缺, 在服务奉献上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所以, 有些党员在完成入党目标后, 自我要求开始放松, 党性意识、服务意识开始淡化。有些党员只有在缴纳党费和参加组织活动时, 才想起自己的党员身份, 在平时没有发挥出党员应有的先进模范作用, 甚至有个别党员还不如普通同学。

(三) 高校学生党建重发展、轻教育, 缺乏有效的后续教育管理机制

目前, 中国高校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也是由高校中实际存在的一些困难导致的, 尤其在学生党建上投入的人力物力严重不足, 在高校中专职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人员力量很少, 一般大部分都是由辅导员兼任学生的党支部书记, 从事学生的党建工作。本身辅导员的工作就很琐碎, 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 也就很难集中精力投入学生的党建工作中去, 更不要说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上花心思下功夫。加上高校的学生党建经费非常有限, 严重制约了组织活动的有效开展, 所以在大学生党员的印象中, 好像组织生活就是大家在一起开开会, 单调枯燥的组织生活对大学生党员缺乏吸引力。大部分高校普遍存在在完成大学生党员的组织发展程序后, 在后续的教育管理方面缺乏有效机制, 导致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意识和组织归属感不强, 在服务意识培养与实践的自觉性较差。

二、强化大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的建议和举措

(一) 以考查服务意识为重要观测点, 建立有效考察机制, 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

笔者在高校已从事多年的学生党建工作, 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现, 在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实际过程中, 如何将一名真正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发展进入党组织面临着诸多现实因素的考验。大学生毕竟还是学生, 所以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 往往学习成绩、班级排名、班干部经历等因素成为是否能发展的主要考量因素。笔者深感有些学业成绩优异的大学生成为党员后, 其在班级、院系的影响力很弱, 对周围的同学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没有展现出大学生党员应有的精神面貌和风采, 在工作上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很高。所以, 我们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抓源头, 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吸纳到党组织中来。

笔者认为, 党员与普通群众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是要有很高的政治觉悟、拥有很强的服务意识, 其实也就是是否能够时刻牢记我们党的服务宗旨, 并将其外化为实际行动。大学生党员就是要愿意为同学服务、为集体服务、为有困难的群众服务, 具有很强的奉献牺牲精神。如何在发展的源头上考查大学生的服务意识, 笔者所在的学院近年来不断尝试创新, 在考查的方式和途径上进行深入探索, 从入党积极分子平时学习生活工作的常态中了解其综合表现, 尤其考查其服务意识, 杜绝某些同学纯粹为了入党而入党。

鉴于每位入党积极分子都隶属某个或几个组织和集体, 笔者所在学院党总支要求各学生党支部要从辅导员、学生党团、班级同学、学生公寓、学生社团等几方面对每位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个全面具体的考查, 建立一个突出重点, 多角度、多维度的培养考察体系, 结合上述几方面的鉴定意见, 综合评定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的综合表现, 尤其在各方面的服务表现, 建立起一个动态的教育管理档案, 作为今后党员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 以培养服务意识为重要着手点, 建立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如前文所述, 囿于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际存在的一些困难, 多数党组织把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放在大学生党员的发展上, 在思想上存在“发展是硬任务, 教育是软指标”的观念, 在工作中存在“‘重发展, 轻教育’‘重入党前教育, 轻入党后教育’”的现象。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无所适从, 不知如何加强党性修养, 不知如何主动履行党员义务, 不知如何践行党的宗旨, 在现实中感觉比较迷茫和困惑。笔者认为, 只有建立起以服务意识为重要着手点的党员后续教育管理体制, 才能不断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 才能不断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 才能帮助大学生党员不断成长成熟, 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首先、党务工作必须转变工作观念, 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 要把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作为保持党员先进性和强化党员服务意识的系统性工程来抓。学校党委每年要把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摆在整个学生党建工作中的突出位置, 配齐、配强党务工作力量, 以坚定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 以培养和强化服务意识为导向, 做到各项工作有计划、各项举措落实有保障, 实行工作责任制, 层层抓落实, 件件有反馈, 不搞形式, 不走过场, 确保实效。同时, 进一步完善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思想高度重视的同时, 务必要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工作, 确保为大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工作和日常行为表现提供规范依据, 强化他们的宗旨意识和自律意识。根据新形势的需要, 要不断地创新教育管理的新途径和新载体, 如建立思想汇报制度、转正答辩制度、述职制度、民主测评制度、监督考核制度, 实现动态管理, 随时了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和日常行为表现, 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教育和矫正。在制定完善制度的同时, 要狠抓制度的落实, 实现教育管理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其次, 在教育内容、形式和载体上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凸显服务意识的培养。

教育的内容要改变过去过于单一的思想说教与灌输。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低年级学生党员要侧重党员义务的教育, 重点放在服务意识的培养上;对高年级学生党员侧重党性修养的培养, 重点放在服务实践的教育上。丰富教育的内容, 做好理论性与生动性的结合, 以重大节庆、重要活动、重要节点为契机,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党员到红色基地参观学习, 用党的伟大事业和先烈的革命精神感染教育学生党员。宣传好身边先进典型的事迹, 用活生生的榜样教育感召学生党员, 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 激发服务意识, 培养自觉性。

创新教育形式, 做好网络党建新文章。在做好“集中党课培训学习”“三会一课”等传统教育的基础上, 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平台,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 如QQ、微信、论坛等信息平台, 做好网络党建新文章。利用网络新媒介, 做好线下线上的联动工作, 在服务意识教育引导方面下功夫, 做好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引领工作。同时, 拓宽教育渠道, 做好教育与服务的有机结合。整合现有教育实践资源, 积极拓展新渠道, 向社区延伸、向基层延伸、向需要大学生服务的地方延伸,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使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锤炼党性, 切身感受服务能力对一名合格党员的重要性。

(三) 以强化服务意识为重要落脚点, 积极搭建、创新各类服务实践的平台

实践教育是党员教育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既是学生党员自身党性锤炼、能力素质提升的过程, 又是党员联系群众, 展示党员宗旨意识、先进性和示范效应的过程, 同时还是检验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过程。结合实际, 我们必须搭建好校内和校外两个实践服务平台, 以强化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为着力点, 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服务能力。

整合有效教育资源, 做好校内平台的搭建:做好学生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平台建设, 开展好相关主题活动。通过开展“党员结对帮扶”“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寝室”“党员服务日”“党员学导制”“党员责任田”等主题鲜明的活动, 积极增强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 在实践中受教育、增才干、做贡献。做好大学生党员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平台建设, 做好引导、沟通、协调工作。积极组织引导大学生党员参与班级管理、学院学生工作、教学管理, 积极引荐大学生党员参与学校的学生事务管理, 通过参与管理服务, 扩大大学生党员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发挥出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②。

依托志愿服务, 做好校外平台的搭建。积极将大学生党员服务实践的领域由校内向社会延伸, 学校要搭建好各级各类的志愿服务平台, 如教育服务、关爱老幼、义务服务、参与社区服务等方面, 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党员接受社会实践教育, 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公益意识和服务意识。大学生党员也可以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兴趣, 有针对性地参加相关服务活动。大学生党员要利用“三下乡”平台, 面向基层、立足基层、服务基层。在社会实践服务的大舞台上, 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得到磨砺, 服务意识得到强化, 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党员形象得到展示。通过社会服务, 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 党员的示范作用、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三、结语

2013年6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 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③。党员联系群众的纽带其实就是服务于群众。大学生党员作为党的事业的后备力量, 其培养的质量关乎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国家民族的盛衰荣辱。所以, 高校的党务工作者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不断地结合时代和形势的发展, 在大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的培养上要创新思路, 强化举措, 搭建各类有效服务的实践平台, 让大学生党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积极引导在实践中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党的宗旨, 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在服务中不断锤炼党性, 升华思想境界, 永葆党的青春活力, 为党的事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力。

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 也是党员的根本行动指南, 同时也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 其宗旨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 关乎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的建设。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的培养, 使其牢固树立党的宗旨观念, 确保党新鲜血液的质量, 让党永葆生机活力。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服务意识,高校党建

注释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2004.

2 冯国珍, 王佳明.新升本院校大学生党员影响力调查与分析--以上海6所新升本院校为例[J].大学教育, 2015 (9) .

篇4: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 为人民服务 学习方式 活动载体 社会实践

作为未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主要创造者、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开拓者、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的高校学生党员,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和践行能力,所以必须结合教育的内容和学生党员的身心特点,创新学习方式和活动载体,加强高校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意识和践行能力的培养,切实发挥为人民服务的作用,保持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一、加强高校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意识和践行能力培养的意义

1. 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

高校学生党员因受到外国各种思潮的影响,容易动摇共产主义信念,所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意识和践行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党员消除思想困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并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2. 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高校学生党员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最基本力量,是学生中的领头雁。加强高校学生党员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各种实践活动的锻炼,在奉献过程中成长为品质优秀、能力高强、行为模范的先进分子,进而通过他们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辐射作用,影响其他广大青年学生都能刻苦学习、遵纪守法、自觉与各种不文明现象作斗争等文明行为,从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3.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

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高校学生党员的自觉意识和行动指南,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在各方面作出表率、模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同学共同进步,同时通过志愿服务等各种实践活动,使党的宗旨通过实际行动得到充分体现,让青春在为人民服务中闪光,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高校学生党员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误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学生党员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解比较抽象,甚至存在误区。

1. 把“为人民服务”当成空洞的词汇,而不付诸行动

随着高校发展学生党员数量的增加,发展程序烦锁导致党课培训形式化,培训过程中只是泛泛的提到“党员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很少有人深入研究“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内涵和具体指向,导致学生党员们不能真正地把“为人民服务”付诸实践,只是停留在空洞的说辞上。

2. 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是“为人民服务”

高校发展的学生党员绝大多数是能够得到老师重用且能圆满完成任务的学生干部,在他们心中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完成老师布置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不认为协助老师工作是学生干部的本职工作。还有少数学生党员出现“党票到手,气松一口”的懈怠现象,即使是老师布置的任务也不积极完成,缺少继续前进的动力。

3. 组织班级活动就是“为人民服务”

作为班级干部的学生党员们会经常组织班级同学进行类似聚餐、晚会等广大同学们喜爱的娱乐活动,他们认为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生活,而且加强同学们直接的沟通和团结,这就是大学生党员的“为人民服务”的全部内容。

三、切实发挥高校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作用的有效措施

“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也是衡量党员的重要指标,经常被误读甚至是被遗忘,长此以往,学生们的入党动机会更加的功利性,党员的质量更是无法保障,所以要切实落实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用,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学习方式和活动载体,使学生党员们“内外兼修”,提高先进性。

(一)创新理论学习方式,切实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内涵

1. 加强教育和培训,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

因为现在高校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呈现功利化和多样化,部分学生党员对“为人民服务”的认识存在误区,所以加强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是极其必要的、重要的。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使高校学生党员们真正理解“为人民服务”的丰富内涵,同时使他们明白“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的深刻内涵。

对于高校学生党员来说,端正正确的入党动机就是要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但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教育和培养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党务工作者,而是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一是要把入党动机教育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结合起来。二是要把党校培训学习和道德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贯穿起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

2. 与时俱进,创新学习方式,深刻领会“为人民服务”的丰富内涵

经常性组织学习上级党组织的各类文件,并利用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了解党建动态及不同时期“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觉悟。为了使理论学习取得成效,创新学习方式:(1)建立学生党员学习论坛,扩大参与性和互动性增强学习的实效性。(2)以各党支部为单位,以党史党章及党的最新理论、精神或党的会议为内容举办党员知识竞赛,竞赛分团队秀、必答题、抢答题、音乐图片题等多种形式,竞赛不仅加强团结,而且使党组织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党组织成员加深对党的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3)每次党的重要会议之后,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集中学习,然后针对会议内容开展精神学习交流会及ppt成果展示,使各党支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增进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党员们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更深刻的认识,坚定共产主义信念。(4)党员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交流会。(5)通过动漫、手机短片、微博互动等形式开展富有时代气息、学生喜闻乐见的党的理论学习活动。

(二)创新组织及活动形式,加强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践行能力和社会效应

1. 创新组织形式,增强学生党员的凝聚力

在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建立由中共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特色学生组织——雷锋连,既是流动学生党支部,也是学生活动组织。以“保持先进性,服务同学和社会”为宗旨,在校内外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服务同学、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把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用行动诠释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丰富内涵及作用,成为引领全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党员先进性模范性的排头兵,也是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做好党员发展,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积极性的有效载体。

2. 创新活动形式及载体,拓展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延展力

高校学生党员们以雷锋连为核心,有意识地组织全校学生党员开展一些服务同学、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监督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同时通过党员的实际行动和自身形象提高党的感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教育、影响其他同学。为了提高活动的参与率和有效性,创新活动形式及载体:(1)开展“红五星工程”、党员领航工程、党员形象工程、党员责任工程、党员学习工程和党员辐射工程。(2)开展“绿色回收”活动:党员、预备党员分组每周轮流进行收集废弃的饮料瓶、书本及报纸等,换来的爱心基金全部捐献给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学生、支教边疆等。(3)党员宿舍挂牌活动,加强对党员宿舍卫生及和谐环境的监督和考核。(4)党员一帮一:一名党员帮助一名留级生或困难学生,在学习、生活与思想等各个方面进行帮助与教育。(5)成立党课督察小组,负责全校党课的督查工作。(6)雷锋式党支部评比,激发学生党员凝聚力的同时督促他们把在实际行动中发挥为人民服务的作用。(7)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支教、敬老院献爱心、关爱残疾儿童活、星火话剧表演、交通协管、废电池回收、清扫校园等多个精品活动。

通过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党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产生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效果。在奉献他人的同时学生党员们的自身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真正做到了“我参与,我快乐;我付出,我收获”。

【参考文献】

[1]李禄俊.高校学生党员群体长效教育机制的探索与创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0).

[2]何荣卉.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2).

[3]卓承芳.浅谈新时期培养高校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J].华章,2013(7).

篇5:预备党员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

共产党x年xx月xx日,经党组织批准,我成为一位光荣的中国我共产党党预备党员。一年来,在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我认真依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政治、工作和学习上都取得了进步。预备期已满,我慎重向党组织提出转正为了便于党组织对我的考核审查,我将自己一年来的情况向组织作以下汇报:

在一年的预备期中,我在党组织的严格要求下,在支部党员的帮助教育下,不管政治上、思想上都取得了较大进步。特别是通过参加党内一系列活动,不但加深了我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熟悉,更增强了本身的党性修养,从而熟悉到做一位合格的我共产党党员,不但要解决组织上进党的题目,更要解决思想上进党的题目。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我一直都依照一位正式的党员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我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回顾这一年来的学习情况,我的收获是很大的。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

我明确了作为一位我共产党党员,必须把实现共产党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学习、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进党之前,我觉得做一位我共产党党员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为共产党主义奋斗毕生的信念,但如何把远大的共产党主义理想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当时实在不十分清楚。进党以后,经过党组织一年来的教育帮助,我逐渐熟悉到对学生党员来讲,端正态度,刻苦学习,更多地把握科学本领,就是把远大的共产党主义理想与现实生活结合的最好方式。因此,我除努力学好学校规定的各门学科外,还从进步本身角度动身,紧密结合所学专业,选修有关课程,拓展知识领域,为将来步进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学习方面

我知道,作为学生,我们必须牢记自己的使命,好好学习,在这一年中,在开学以后,我努力调剂来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并尝试往浏览专业之外的书籍,来扩大自己的视野,这对进步自己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在生活实践方面

在生活上,我牢记我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俭勤俭的良好传统,不与他人盲目攀比,并努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为一位主要的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我严格以我共产党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牢记进党誓辞,克服并纠正本身存在的题目,踏实肯干。作为院学生会团委第二副书记,我积极做好学院社会实践工作,特别是通过分管的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屡次做义工。通过工作和学习的锻炼,我进一步明确了当一位合格的我共产党党员,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进步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这一年来,我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接受系统的党内思想教育,个人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即使如此,我依然存在缺点和不足:一方面,理论学习还不够深进。由于平时作业较紧,我只重视了文化知识学习,忽视了政治理论的学习。另外一方面,在处理解决题目时,还不能做到全面周到。对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我将在今后努力加以改正。

我热切地期盼着早日成为一位正式的中国我共产党党党员,请党组织批准我的请求。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全面进步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能承受任何考验的我共产党党员。

汇报人:xiexiebang

小编为大家分享更多的思想汇报: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我思我想为人民服务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培养为他人服务的习惯

篇6:4月党员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

满是收获的xx年已过,我们迎来了布满希看的xx年,新年伊始,我们迎来了xx年。在这新的姨奶奶里我们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更要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在生活上积极向上,乐于服务人民。工作上勤奋努力,努力工作,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奋斗也为了能更好的为人民做贡献而努力。要努力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人的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贡献不即是回报,但是你一定能有所收获,而且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回报,那就是一个人素质的提升。

在当前我国社会中,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是占主流地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什么我们一直要夸大树立 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呢?首先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其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承认物质世界是按照自身发展的 规律活动和变化的,人的活动既要遵守客观世界的规律,又能够通过实践熟悉和改造自然界及人类自身,唯心主义世界观终极导致人类社会发展的无规律性和不可知 性。其次,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人,对人生意义就能够有真切的理解,就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 力求为人民做好事,使人民能够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幸福。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家合资,应当看 他奉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默默风险,是无声无息积极的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作出有益的事情,是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桥梁和纽 带。默默奉献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奉献能使人变得乐观豁达,加深朋友友谊、社会美好、促进人与人之间互助互惠。

员之所以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是由党的纲领、性质、宗旨、条件决定的。党的人生价值最重要的主体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习惯,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此致

篇7: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为解放人民而奋斗,人民革命的激情和革命的精神无处不在,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人都在用自身的行动实践着为人民服务。几十年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变化,为人民服务思想我们没有忘记,而且使“为人民服务”中“服务”的内容更具有广泛的内涵,在今天,所谓为人民服务,就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现服务;就是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劳动,使广大劳动者劳动能力的释放获得更广阔的空间,生产出越来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并在此基础上更高层次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而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现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怎样发展才是“为人民服务”,只有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是“为人民服务”,只有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只有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只有注重社会利益的分配和调整,只有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们要把加强学习培训贯穿始终,把深入调查研究贯穿始终,把推动解放思想贯穿始终,把解决突出问题贯穿始终,坚持完善自己,坚持把中央精神与自身相结合,把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工作相结合。我们要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奋进的结果。他们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真正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真正体现了为人民服务。

篇8: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思想教育

一、志愿服务对于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 目前, 大多数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 主要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但由于受时间和经费等条件限制, 长期以来, 高校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对学生党员进行理论教育固然重要, 但理论教育形式单一, 多为“上党课、听讲座、学习文件”等形式, 内容枯燥, 致使学生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因此, 高校有必要加强和改善实践性教育, 而志愿服务是对学生党员进行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志愿服务实践性教育, 让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实践中领会党的理论知识的内涵, 深切感受党员的责任和义务, 更好地践行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实践中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从而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素质和质量。

二、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是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回报社会的一种途径, 对于提高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 在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思想教育有待加强, 学生党员服务意识不够。现阶段, 大多数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都是由学校或学院党组织直接管理, 浓厚的行政化管理方式使得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现状是“要我参加”, 而不是“我要参加”, 这种从根本上缺乏自觉性的心理使得学生党员在服务活动中出现责任心不强、态度不端正等问题, 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志愿服务的效果。

(二) 服务活动流于形式, 内容缺乏创新。目前, 一部分高校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 有的利用假期短短几天时间组织几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队象征性地下乡做些简单的参观、走访等活动;有的组织的活动不少, 但精品活动却很少;有的“雷声大雨点小”, 风头十足, 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少服务活动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缺乏教育意义, 没有很好地结合专业特长, 发挥专业技能, 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 服务活动机制不健全。第一, 缺乏动力激励机制。尽管大学生党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并不以求得回报为目的, 但激励措施体现了社会对志愿服务行为的重视与肯定, 可以从外部刺激的角度提高大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第二, 学校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 高校在组织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中监管力度力度不够, 覆盖面窄, 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第三, 服务保障支撑不足。一是经费欠缺。没有足够的经费作保障无疑是高校开展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一大障碍, 长期以来, 高校党团组织对经费的筹措普遍以行政划拨为主, 不重视社会募集, 渠道单一, 资金短缺。二是机会欠缺。大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活动受种种条件限制, 活动普及范围不够广泛, 很多大学生党员空有热情、意愿参加活动, 但机会有限。三是权益保障欠缺。目前对于大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出现意外伤害等问题、社会上把大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的侵权行为等都缺乏法律保护。

三、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的措施

(一) 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志愿服务意识。为了弘扬雷锋精神, 传播志愿服务理念, 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入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心里, 让志愿服务的理念得到广泛普及, 在大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加强思想教育, 向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传播志愿服务理念。一是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过程中加入“传承志愿服务精神”的主题讲座, 向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深刻阐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并呼吁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加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 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使志愿服务的口号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开展以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的“重温雷锋精神, 争当文明使者”主题征文比赛, 让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个人工作、学习、生活, 从不同视角反映和弘扬雷锋精神。三是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观看电影《志愿者》, 让他们学习影片中那些当代青年默默奉献爱心、找到并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精神。四是通过“构建和谐社会”公益视频的形式宣传志愿服务、和谐社会的理念。

(二) 打造精品活动, 发挥志愿服务在大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志愿服务精品活动提高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大精品活动:一是“关爱·爱心”系列活动。“关爱·爱心”系列活动旨在让关爱充满社会、用爱心温暖他人, 满足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内心深处爱的愿望, 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活动形式主要为扶弱助困志愿行动、团结互助一帮一服务、特殊事件倡议募捐活动等, 具体志愿活动主要有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活动、关注留守儿童“一帮一”志愿活动、为白血病儿童义卖、募捐活动、为敬老院老人义演活动。二是“志愿服务, 党员先行”系列活动。做为基层党组织与市站前党员活动站结成共建工作对子。计划通过这个平台, 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积极开展服务实践活动, 为党员活动站的老党员送去关爱和温暖。同时, 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一系列志愿活动, 以期通过开展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增强党性意识、责任意识, 投身公益事业, 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具体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有走进社区看望孤寡老人、帮助老党员学习英语和计算机、清除街边小广告、到市内公园捡垃圾。三是发挥专业优势, 积极服务社会。据初步调查, 丹东市一些农村中小学由于经济条件的局限, 缺乏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有的中小学师资力量不足。可以计划利用专业优势, 让师范生党员、积极分子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 开展一系列义教等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有音乐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到周边农村小学做代课教师 (美术教师、音乐教师) 、“筑梦”宣讲团深入周边一所小学宣讲“中国梦”、“师范生党员、积极分子社会实践服务队”假期义教活动。

(三) 健全大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的志愿服务活动机制。为了保证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的效果, 要从入党积极分子志愿服务质量上进行实质性规范, 时间上进行量化规定, 在参与、管理、保障三个方面保证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志愿服务活动机制进一步的完善, 并形成长效机制, 让志愿服务观念深入人心, 在为社会传递正能量贡献一份力量的同时提高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一是建立并健全学生动力激励机制。通过引导大学生党员被需要的内在需求, 激励他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奉献社会, 培养责任意识, 满足其精神需求。另外, 规范、完善激励措施, 重视和认可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行为。呼吁社会对志愿者的服务活动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二是建立健全学校组织管理机制。构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活动机制, 必须建立并健全高校的组织管理机制。加强对实践过程的管理和监控, 保证志愿服务良好的效果。三是建立并健全社会服务保障机制。从经费、权益、机会方面着手, 进一步提高社会协同, 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期化、制度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维意, 郭广伟.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0

[2]程艳丽.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教育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3]张银爽, 于滢.有效激发学生党支部活力——学生党员志愿者实践活动探索[J].科教导刊, 2011

篇9:大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志愿服务 目的 局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88-01

一、参与活动的形式

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通过学校团委及志愿者协会等组织来了解志愿者活动,其次就是同学,朋友或其他志愿者的介绍来了解志愿活动,而自行查阅相关信息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党员相对较少,在主动性上还有所欠缺。大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形式相对较为单一,例如环保节能、扶贫救灾、心理健康等一般性志愿活动。这些活动一般由学校提供,但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度有限。

二、参与活动的特点

1.主观能动性强,有明确的服务意向和服务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98%的党员都参加过志愿服务,反映出党员志愿者们对志愿服务的态度是积极的,这符合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并且大部分党员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之前对项目有充分的了解,能体现出大部分学生党员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视。

2.服务目的明确,能正确理解志愿服务

参与调查的绝大部分学生党员们都有明确的志愿服务目的——帮助他人,希望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和锻炼自己,增加社会经验,这基本符合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的价值观——他们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给别人带来欢乐,并在奉献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也是他们所期待的双赢——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3.服务时间短,难以发挥真正作用

绝大多数的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时间普遍集中在一天之内,少部分党员的志愿服务时间在三个月到半年这个区间内,服务时间持续半年以上的相对偏低。对这一结果的分析显示,与学生党员学业时间冲突是导致持续服务时间偏短的主要原因,也有的是因为自身热情和身心投入程度的减弱。志愿服务时间的不足难以使学生党员志愿者真正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提升自身修养和学习组织协调能力,更是难以实现自身价值,形成社会价值观。

三、服务动机和目的

1.服务社会,体验社会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党员的神圣身份使得他们不畏艰苦,不惧困难,在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难的快乐中体验成功的滋味。而且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时的感觉反应是对大学生党员志愿者一种非常有帮助的反馈,被服务对象快乐的情绪反应是对党员志愿者的一种激励。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党员参与者充分得到了社会的肯定,激发了更大的动力。

2.学习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志愿服务活动是由一个团体组成,大学生党员可以在团体志愿服务活动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的共同协作能力,这种团队协调能力是非常宝贵的。并且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还可以了解社会,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例如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通过这种奉献,提高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了党员的志愿服务意识,提升了自身的修养,收获同学的赞赏,社会的认可。

四、志愿活动局限性和不足

1.活动行政化严重,运作效率低

目前各高校的各种志愿组织或志愿活动主要在学校团委的领导下进行的。各种志愿项目的审批工作还需要进过团委的层层审批,从项目策划到审批,程序沉冗,时效性差。志愿活动作为一项公益性活动,应该有专注该志愿领域的专业组织领导或者指导,相对于学校的行政机构,专业的公益组织更能为学校的志愿活动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

2.缺乏专业的培训

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付出体力和热情,它更倡导的运用专业的技能去更好的帮助别人。然而大部分党员志愿者在进行服务的过程中,几乎只能充当体力劳动,或者单纯的义教等简单的脑力输出。在提供法律咨询,物品维修,心理咨询等专业领域依然缺少人才。在广泛的服务领域不断的加大投入,却对专业的服务领域无视,这就不能为社会提供更加专业的志愿服务,学生党员志愿者也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难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去提供更加专业的志愿服务。

3.经费缺乏,活动难以施展

当前各个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也只是由学校提供,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一些优秀志愿活动项目却因为制于经费而不能正常开展,相反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就往往被支优一般性的项目上,这就更大限制了专业志愿服务的发展。虽然目前中国的志愿服务依然还需要大量的人才和项目,但过于集中的将资源放在普遍性,一般性的志愿活动上难免会造成资源分配不平衡,效率低下等缺陷。

五、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和体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1.志愿服务帮助实现自身价值

志愿者乐于塑造新一代党员志愿者与被服务群众之间的良好关系,为了追求自身价值,他们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不断为需要的人们提供无偿的服务,积极获取社会的认可,多争取一份笑脸,对他们而言就更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2.志愿服务是党员的再次教育

现阶段高校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主要以听讲座,报告会,观看影像等教育方式为主,实践体验和课题研究等新颖方式使用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则是奉献自身的能力去为社会和人民带去帮助,这样的实践体验是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最好体验,也是对党员的再次教育最好的机会和方法。

3.志愿服务彰显社会主义价值观

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法规保障机制,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基层、做到社区、做进家庭。因而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是响应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动上通过志愿服务响应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彰显了社会主义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吴艳,罗小燕.参与志愿服务视角下的大学生党性修养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2]陈丽红,李靓.从奥运志愿服务动机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3月.

作者简介:

谢剑秋(1995.1-),男,汉族,广东高州人,本科,中共党员,工学院电子系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

许小燕(1994.9-),女,汉族,广东罗定人,本科,中共党员,工学院电子系学生党支部宣传委员。

篇10: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

尊敬的党组织:

白求恩“毫不利已,专门利人”,董存瑞为了人民的解放舍身炸碉堡,黄继光为了人民的安宁舍身堵枪眼,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稿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孔繁森为藏族人民“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等等共产党员,他们已经把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变成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南臣赞村一名变通的女共产党员林秀贞,30年如一日,义务赡养6位与自己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为8名残疾人安排就业岗位,资助14名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她热心公益事业,多次为村里修路,打机井,文化娱乐队伍建设,乡村中小学等公益事业捐资出力,她的工厂一直没有做大,也没有存款,仍然在土墙包砖的小矮房里。这位朴实的农村人,始终记得她母亲的教诲:人人管闲事,世上无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无穷人;千千治家——用一知分的力量来治理自己的家,万万治邻——用一万分的力量来治理邻里关系。她无私奉献,关爱他人,真正地做到了真正的共产党员都应该是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当然,像林秀贞这样优秀的共产党员有很多很多。

作为当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我觉得我们应该自觉加强党性修养,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其次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再次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习惯,在平时生活中,要做到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怀着一颗同情心,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别人;在教室,图书馆自习不抢占座位;在食堂买饭不插队;维护公共秩序,爱护校园环境等等,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习惯的具体行动。为人民服务是真诚地投入,为人民服务是忘我地付出,为人民服务是用心开拓的路,为人民服务是用生命注解的书。人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正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年2月11

浏览本文章的人还查看了入党思想汇报栏目文章

篇11: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

敬爱的党组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摘自雷锋日记的一句话。每当读到它的时候,一股莫名的暖意从心中缓缓升起,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和雷锋一样为人民服务的人:焦裕禄,任长霞,蒙祖海,徐本禹···正是由于他们默默无私地奉献,我们的社会才多了一份和谐,我们的生活才多了一份安定。我们都知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对于这个宗旨我们的党做了什么,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的毛泽东,一辈子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南征北战,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出生入死,呕心沥血。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一生鞠躬尽瘁,抚养了很多烈士的后代,却没有留下自己的骨肉,他为新中国的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没有给自己留下分文遗产。我们的***同志一辈子忠实地为人民服务,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把“人民用不拥护,人民赞不赞成,人民高不高兴,人民答不答应,人民满不满意”作为全党想事情,做工作的一把尺子.......,正是我们党一代又一代***人,忠实地陆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地为党旗增添光彩,才使我们的党始终保持着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本色,才使我们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而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们该如何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认为,首先我们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首先要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其次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习惯。我们现在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好像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不多,其实不然,只要有心,天天都有为人民服务的事情可做。比如寝室卫生,脏了乱了,有的同学视而不见,不屑于去做,如果你去做了,而且坚持经常做,并把它看做是党性锻炼的过程,你不仅不吃亏,反而感到是一种快乐。再比说担任学生干部,参加青年志愿者的活动,有的人只想图个名声,不愿意干实事,认为干多了影响学习,浪费时间,如果你把它看做是为同学服务,是党员应该做的,你就会积极参与,并努力出主意想办法,不惜牺牲自己的时间把每件事情做好。

总之,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在积极争取入党的过程中,我们要铭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坚持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汇报人:

篇12: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

上节课,跟随老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三座大山”,“三挨问题”,“三件大事”……谈到每个问题,都是我们中学时历史课熟知的内容,回顾,也像是做了一场长长的梦,梦里,是中国从蒙昧走向光明的历程,也是党从稚嫩不断走向成熟的路途。

20世纪初的中国,被蒙蒙的乌云压抑着抬不起头。战乱,外敌入侵,国运危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屹然立于中国,压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多少次吁求与革命,多少青年站出来声援祖国,却挡不住踏踏的外敌马蹄声,挡不住国内的叛乱和资本主义的野心。

而在借鉴了苏维埃政权的伟大革命后,在经历一系列酝酿和摸索后,在聚集了一大批有理想有志向的知识青年后,1921年,从上海的秘密聚集地到嘉兴南湖上荡漾的一叶小舟,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从党出生的第一天起,两个党的纲领的提出,党就将自己的命运与中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也意味着,它注定不会是一个平凡的政党。

重视组织工人运动,进行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深入工农阶级,发展自己的力量;推动国共合作,坚持团结抗战,中国共产党选择暂时放下政党纷争,为民族大义对抗外敌;领导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最终夺去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党在轰轰烈烈的历史洪流中,始终坚持不放弃,多少个日子夙兴夜寐,共产党人做着复兴梦,盼望着主权的回归,和平的来临。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人带着全国人民,一起为了心中的“富强梦”而奋斗。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从而进入了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全民族为着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而1978年的改革开放决策后,中国更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崛起腾飞。一个个不断上升的经济指标,一座座新盖起的高楼大厦,一张张人们的笑脸,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国的大地,也吹进了每个人心里。富强梦里,多少辛苦,多少付出,都不过想着见到祖国一洗露新颜的那刻。

而如今的我们,跟着党,做着全新的“中国梦”。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个自强不息的民族,在今天,依然不会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我们的夙愿,也是永远的目标。一梦多少年,党关于伟大中国的梦想,也是我们每个人对中国的寄望。

此致

篇13: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服务工作机制,优化方法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中指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倾听青年心声, 鼓励青年成长, 支持青年创业。”[1]学生党员是全党组成中最具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团体, 也是青年学生的优秀代表。在大力培养青年学生党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学生党员身上的缺点和不足, 如思想观念不成熟、缺乏自信心、入党动机不纯、政治信仰缺失等, 学生党员急需党组织的激励、关怀和帮扶, 尤其是人文、政策、政治、成长导向等精神层面的“软帮扶”, 而物质层面的“硬帮扶”则要处于次要地位, 这是由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时代特点和发展需求决定的。

一、优化高校学生党员服务工作机制的内容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结合学生党员的实际需求, 以教育好、管理好、帮扶好学生党员为最终目的, 在学生党员服务工作机制的规划、构建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 必须建立一份内容翔实的党员需求档案、打造一个高效持久的实施平台、制定一套切实有效地保障措施, 从全局的角度统筹考虑, 科学规划, 高效落实。

1. 建立一份内容翔实的党员需求档案。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 要努力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切实有效地解决学生党员学习、生活、思想上的困难, 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为此, 在优化学生党员服务工作机制的过程中, 必须重视党员需求档案的建立, 了解学生党员的实际困难和内心需求, 据此制定切实有效的激励、关怀、帮扶措施。需求档案的建立, 要力求需求内容的翔实性、覆盖范围的全面性、信息更新的时效性和档案形式的灵活性, 确保每一名学生党员的需求信息都能得到充分的重视, 尊重党员的利益需求。

2. 搭建一个高效持久的实施平台。

学生党员服务工作机制功能的发挥, 需要有良好的落实平台和实施载体, 必须打造一个或几个执行力强、辐射面广的长久性主阵地。在这方面高校已经有了许多尝试, 如依托校、院两级党委开展的学生党员培训、建设校报党报等文化阵地、设置主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帮扶指导的专职人员等等。然而这些渠道还远远不够, 并不能满足党员常态化教育管理和帮扶的需求。笔者认为, 在现有平台建设的基础上, 还必须重视和发掘党支部的阵地作用, 强化其在学生党员直接教育管理方面的优势, 充分利用学生党员的能动性、党支部的自主教育功能等, 发挥其执行力强、覆盖面广、效率高的特点, 在政策、物质、人员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打造一个持久、长效的主阵地。

3. 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学生党员服务工作机制的优化、功能效果的发挥, 除了取决于机制本身的科学性、有效性之外, 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贯彻、落实的保证力上, 即实施保障体系的构建。该保障体系的制定, 必须立足于全局, 从规划、实施、评价、调整等各个环节统筹考虑, 确保保障措施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如除了设置相关的职能部门和专职人员外, 还需要有相关的贯彻落实方法、监督制度、应急措施、考评机制、调整方案等, 旨在保障既定服务机制的全面落实和功能发挥, 切实推进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建立健全, 扎扎实实地做好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培养工作。

二、优化高校学生党员服务工作机制的方法

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服务工作机制, 要结合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的工作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真实需要,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统筹兼顾, 分类指导, 形成制度完善、措施有效、保障有力的学生党员服务工作机制。

1.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校院两级党委要尊重学生党员主体地位, 提高对学生基层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的重视程度和政策、物质支持, 设置学生党员教育、帮扶的专职部门, 保证相关政策的连贯性和长效性。学生党支部要完善和创新党员教育管理体制, 将激励、关怀、帮扶和党员教育管理有机统一起来。一是注重倾听学生党员心声, 了解党员内心需求, “按需而为”, 既要统筹兼顾, 又要突出对困难学生党员的重点帮助。二是提高对学生党组织的重视程度, 加强政策激励, 加大一定的物质保障, 使其和学生会、学生科协等一起参与组织学生活动, 为学生党员提供展现个人才能、服务学生大众的平台, 以此激励学生党员创先争优, 提高自身优越感。三是学生党支部要创新党员教育管理体制, 如党员大会问责制度、吸收党员答辩制度、支部委员竞选辩论制度等, 旨在在支部内部形成争优当优的竞争氛围和民主监督体制, 激励学生党员自立自强、健康成长。

2. 加强基层支部建设, 发挥自主教育作用。

学生党员服务工作机制的优化, 要高度重视基层支部平台作用, 鼓励学生党员创先争优, 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动作用, 在学生群体内部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 带动学生群体共同进步, 这既能满足学生党员展现自我才能的需求, 又能敦促学生党员时刻注意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这一方面, 学生党支部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班级党支部与班级团支部、班委会间应积极配合, 促进交流, 联合开展各种活动, 满足学生党员展现才能和自我发展的需求, 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过程中增强党员的优越感和自信心。二是党支部、支委会对支部党员进行调查摸底, 建立学生党员需求档案, 定期分析党员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状况, 根据每个党员的不同情况, 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 全力解决与学生党员生活、学习、思想密切相关的问题, 做到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引导、物质上帮扶、心理上安慰、智力上发展[3]。三是加强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 定期组织自我剖析活动, 适时适当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班级群众评议党员活动, 使党员同学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督促支部成员既要紧密依靠组织取得自身进步, 又要时刻联系群众、注重自身成长, 使得学生党支部的自主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3. 整合人才社会资源, 创新帮扶激励机制。

学生党员服务工作机制的优化, 要以创新激励、关怀、帮扶措施为根本落脚点, 充分整合人才、社会资源, 引导学生党员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 使其有发展、有目标、有奔头。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充分利用党组织内部资源, 发挥朋辈教育[4]、教职工党员和其他学生支部的作用, 如加大学生党员与教职工党员、学生支部与教职工支部、不同支部学生党员之间、不同院校学生党支部之间的交流, 又如为学生党支部配备资深导师、为低年级学生党支部或党员配备高年级优秀党员作为指导等。二是充分整合学校资源, 在建立困难学生党员物质保障基础的同时, 加大对学生党员的心理引导和人文关怀, 提供多种资源平台, 支持党员自身能力建设, 如建立优秀学生党员假期挂职锻炼制度、校内事务助理制度等。三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一方面学生党支部要“走出去”, 如组织生活的开展可以走出校园, 适当地向社区发展, 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另一方面要“引进来”, 如可邀请社会各界优秀的党员模范、工人先锋号等来学校作报告、搞交流。四是充分利用网络等多媒体资源, 建立学生党员之间、学生党员与上级党组织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政治政策参与平台、党员论坛等, 强化导向激励, 激发学生党员参与各项事务的兴趣和积极性。五是结合青年学生的时代特点, 组织关怀应与时俱进, 采取适应于学生党员自身特点、学生党员喜闻乐见的帮扶、激励形式。

4. 完善制度建设, 营造民主氛围。

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党内民主氛围的匮乏是造成部分学生党员政治信仰缺失、组织归属感淡薄、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所以建立健全学生党员服务工作机制要完善制度建设, 营造民主氛围。一是要提高学生党员参与学校事务的程度, 如吸收优秀学生党员列席学校各级党组织会议、疏通学生党员参政议政渠道、吸收优秀学生党员参与自己所在院系培养计划的制订等。二是在学生党支部落实民主集中制, 凡支部大小事务, 皆需由支部委员牵头, 全体党员参与决策, 充分尊重每一名支部成员的意见, 保证决策过程的透明和民主, 激发党员参与支部建设的热情。三是学校学院给予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更多的自由和发挥空间, 并提供一定的平台和物质保障, 减少对党员的不必要限制, 在可控范围内给予其最大的表现空间, 如在党员的教育培养方面, 院校两级党组织只负责宏观掌控, 具体由各基层学生党支部自行设计和实施, 以此提高学生党组织参与各项事务的积极性, 营造党内民主氛围。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11-8.

[2]徐继耀.建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助高校学生党员成长发展[J].社科纵横, 2009, 24:149-151.

[3]袁云岗, 王妍.高校党组织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的研究[J].科技信息, 2012.

篇14: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

针对我院接受越来越多外省市学生就读的新形势,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外埠学生,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们学生、教务东区党支部的党员构成及业务内涵,我们以“凝聚党员群众力量,贴心服务外埠学生”为题,围绕外埠学生的思想动态、住宿和课余学习情况、接受困难帮助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以及座谈会、走访等多种方式,历经大半年的研究和探索,基本掌握了外埠学生来我校求学的主要状况,摸清了其基本规律,也理清了对其实施有效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基本思路,将为我校发挥京校优势,优化生源结构,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办学效益提供有力的参考。现将课题研究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

近几年,随着招生形势和政策的变化,我院扩大了在外省市招生规模,学校生源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外埠生源的日益增多,给学校带来了无限生机,同时也因为生活习惯、文化差异、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使得原来以北京生源为主的校园教学和文化生活有了很多新情况。不少外埠学生来校后不尽适应北京高校的新环境,在思想、学习与生活等方面与本地生相比出现较大的差异,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迫切需要加强研究以提出完整有效的应对思路。结合落实学校党校关于2014年党建创新项目的工作要求,我们支部确定以“凝聚党员力量,贴心服务外埠学生”为课题,通过教务、学办、团委通力合作,在校区学生中开展针对外埠生发展状况的调研,着重分析其思想动态、生活情况、课余学习状况和接受困难帮助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索并实践使外埠生更好地融入校园、提升归属感的途径,为学院加强外埠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原始数据,为外埠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成长环境。

(二)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源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主要目的是深入掌握外埠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特殊需要,形成系统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思路,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更加扎实全面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着重要实现三个方面的研究目标。

1.理论目标。通过深入调研,梳理分析埠学生的成长规律,探索在京院校管理外埠学生的基本方法体系。把外埠学生管理服务作为重要内容,促进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不断提升,针对外埠学生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强化引导和规范,探索出一定的规律,完善外埠学生管理制度和机制。

2.实践目标。以支部为核心,凝聚全体党员、群众力量,带动支部所属的学办、教务办、分团委、图书馆、学生公寓等共同开展此项目建设,为学院及相关部门提供有效、可靠的参考依据。

3.工作目标。通过对外埠学生在我校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的掌握和了解,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尊重、爱护、信任外埠学生,让外埠学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学校生活,真正感到来自学院、教师的温暖和呵护,从而树立起学习和奋斗的目标;让他们拥有更加健康和成熟的个性心理,为最终顺利地完成学业学习,成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以外埠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其思想、学习、生活情况,探索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和服务规律。具体研究内容有四个方面:

1.外埠学生思想状况。外埠生因地域不同,在思想、心理与生活等方面都会与北京本地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外埠生发展状况的调研,掌握外埠生在校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使其更好地融入校园、提升归属感的途径,首先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外埠生的基本信息、内心世界,进而分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便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

2.外埠学生生活情况。公寓是外埠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学校育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院90%是住宿学生,其中35%是外埠生,有必要对其住宿环境及其在宿舍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而为管理和服务好外埠生的生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优质环境。

3.外埠学生课余学习情况。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在现代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大批在校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这个公共资源的事实,有必要对外埠生利用图书馆资源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外埠生常去或不常去图书馆的原因、主要看什么类型的书籍、受什么影响,进而了解他们课余学习的需求,改进图书馆服务,更好地满足他们学习成长的需要。

4.外埠学生接受困难救助情况。资助贫困大学生是关乎社会稳定、人才开发的大事,是我院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外埠生中有不少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这些学生的基本情况、消费情况,以及他们和其他同学对困难学生的认知评定标准等,可以更加有效地实施好资助服务,让贫困学生不因贫而影响学业。

(二)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以调查法作为基本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外埠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对诸多事情的态度,问卷调查分析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也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基础。调查的对象是东校区2012.2013.2014级外埠学生502人,其中男生有198人,女生有139人。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学生的基础信息、思想与心理情况、学业及图书馆学习资源利用情况、住宿生活情况、绿色通道与资助情况等五个方面,共计38道题目。问卷回收后,项目组将调查的统计结果进行汇总,通过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筹分析。

三、研究的结论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较为全面地掌握外埠学生思想、学业、生活情况,深感外埠学生初来乍到,来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园,面对陌生的面孔,难免有些恐慌。因此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支持、帮助与理解,渴望与老师更多的沟通和交往。我们应当走近这些学生,与他们沟通并了解他们的思想、兴趣、需要、学习态度、个性特点、风俗习惯、生活状况等,用老师们的真心和爱心,使他们感受到学院的关怀,感受学习的快乐。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认为,一定要切实通过加强外埠学生的管理,让外埠学生感受到学院的关心关爱,增强学院的凝聚力与荣誉感,从而间接增强家长乃至全社会对学院的信任,促进学院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全面提升,营造良好的社会声誉,吸引更多的外埠学生来学院就读。具体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全面关注关心外埠生,提升外埠生归属感。在新生报到期间,由团委牵头为外埠生提供接站服务,并逐渐扩大外埠生受益群体范围,使外埠生来到北京后感受到学院对他们的热情。在入学后,组织以迎新生为主题的文体类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使外埠生逐渐由活动的参与者向组织者转变,锻炼他们的综合素质,并引导优秀外埠生加入到各级学生组织中来。同时要扩大外埠生在学生干部队伍中的比例,持续发扬外埠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2.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搭建外埠生与本地生的交流平台。学生会干部要定期召开本地生、外埠生交流会,由生活部、宿管部牵头及时与外埠生交流,对外埠生在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向学院(校区)团委反应,第一时间予以反馈。特别是在外埠生存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各级学生组织要及时汇报。

3.加强宣传心理辅导的力度。在外埠生压力过大的情况下,除了得到同学、班主任、辅导员的帮助,还应得到心理老师的专业辅导,使外埠生能够有效减轻心理压力。

4.鼓励外埠生参与各项活动。外埠生初到北京,在一定程度上会感到羞涩和紧张,针对这种情况,除了开展常规文体类活动,还应鼓励外埠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志愿服务以及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等实践活动。

5.学生公寓要逐步解决一些问题,进一步改善学生的住宿硬件条件。软件服务方面要提高公寓服务质量,东区三个宿舍楼分别建立“学生活动室”,设立学习园地、文化活动等内容,在尤其是在节假日时,给学生提供活动和学习的场所;丰富住宿生业余文化活动,尤其是丰富外埠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与餐饮中心协商改善学生伙食质量。

6.学生公寓要为外埠学生提供贴心的服务。要维护住宿环境的安定与和谐,给所有住宿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校园生活。每逢节假日,慰问留守的外埠学生,让外埠同学感受到学院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拉近师生的情谊。要开展有意义、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素质。

7.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要为外学生查阅学习相关资料、阅读大量书籍提供方便。要打造良好的学习场地,为学生的假期生活增添乐趣。要把握外埠学生利用图书馆的特点及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要加强对图书馆的宣传,让大家知道图书馆都有哪些方面的书籍,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去借阅,从而加强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图书资源要不断更新,为图书馆注入新的血液,在图书馆找到自己想要的最新的图书,学习最新的知识。完善各书库目录体系。完善的目录体系可以使学生更便捷地找到所需书籍。

8.资助工作与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在资助工作中开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应得学院的充分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是帮助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经济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资助工作是学校与学生密切联系的平台,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桥梁。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桥梁,将资助工作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思想引导。使得学生在得到资助的同时,更好的解决自身学习、生活、工作等问题。

9.勤工岗位设置要改革完善,在校内资助工作中应得到重视。目前,勤工助学岗位数量较少,不能有效地解决困难生在校内得到锻炼,缓解经济困难的问题。在校内资助工作中需要得到重视,完善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为困难生在校内创造一个安全有效的缓解经济困难的途径。

六、课题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上一篇:2018年元旦节目主持词下一篇:在我心中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