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2024-06-24

中国教育学的历史发展(精选6篇)

篇1:中国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教材分析

下面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认识:主要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确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这三个方面来谈。

首先,来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人民教育的奠基、**中的教育和教育的复兴,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教育的三个阶段。本课是文化史中中国史部分的最后一课, 也是必修三册书中唯一涉及教育的一课。而教育是思想文化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谈到教育的时候曾经说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为本,在于育人”。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学生通过学习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科教兴国”、“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最终由此激发学生树立“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人生”的信念,树立勤奋学习、成人成才、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崇高理想。故本课的教学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谈完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再分析一下教学目标://

在解读“课标”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素质培养人才的伟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①分析图表:新中国前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明确其原因;

②资料回放:新中国教育的初步成效相关图片;“wenge”教育相关图片;“希望工程”相关图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教育发展的轨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实际,青年学生应积极响应“科教兴国”的伟大号召,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教学难点: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含义;教育与经济发展及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关系。

//二、教法说明

以上就是我关于对教材的认识。为了使学生能完成教学目标,我再从教学方法上谈谈。在说教法之前,先得分析一下学情 :

我的教授对象是高三年级学生,他们是选修历史的文科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因为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有鉴于此,为了满足每个学生随心所欲的学习,我采用了互动教学模式。

当前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科学历史观的形成,为落实新课改精神,同时结合本课内容,我采用了如下教法:以师生互动为主,利用学习迁移理论,创设情境,分组讨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

①角色深入研究法

②图示法

③问题讨论法

④讲解法

//三、学法引导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师教法的运用,又要重视学生学法的引导。因此,谈完了教法的运用,我再来谈一谈与之相应的学法的引导: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一位优秀的教师应重视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篇2:中国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开基创业

拉开序幕,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一系列教育方针

接管改造旧教育,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探究新旧教育的过渡,及教育发展的初步成就

分析图表

资料回放

建国后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

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探索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的原因、战略决策、具体措施和巨大成就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

探究现代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和状况

分析图表

资料回放

情景再现

问题探究

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迎接挑战

迎接挑战的背景和具体做法

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总结挑战措施,献计献策,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领会概念

分析图表

资料回放

归纳总结

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战的措施。

难点

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现代中国教育开基创业;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迎接挑战。

本课引言讲述了山西一个小山村通过办教育面貌焕然一新的事例,说明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以文字内容为素材,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问题:通过这一事例,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从中得出什么启发?回答后导入新课。

篇3:中国古塔的历史与发展演变

塔原本产生于印度, 是佛教的一种建筑物。公元前五、六世纪时, 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 塔就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用的建筑物。古印度的塔有两种:一种是埋葬佛舍利、佛骨等的“萃堵波”, 属于坟冢的性质;另一种是所谓的“支提”或“制底”, 内无舍利, 称作庙, 即所谓塔庙。在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期, 随着佛教的传入, 古印度的塔也随之传入我国, 并与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和民族文化相结合, 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古印度的“支提”就发展成为我国的石窟寺, 而埋葬和供奉舍利的“萃堵波”则发展为各式各样的古塔。

从我国的文字发展历史来看, 在早期的汉字中并没有“塔”字。佛塔传入中国时, 它的名称被译成各式各样, 人们发挥着各自的才能, 有的音译, 有的意译, 也有按形状译的。于是出现了萃堵波、私偷簸、偷婆、佛图、浮屠、浮图、方坟、圆冢、高显、灵庙等各种名称。以后, 人们根据梵文“佛”字的音韵“布达”, 造出了一个“答”字, 并加上一个“土”字旁, 以表示坟冢的意思。这样, “塔”这个字既确切地表达了它固有的埋葬佛舍利的功能, 又从音韵上表示了它是古印度的原有建筑, 准确、恰当而又绝妙, 于是“塔”的名称流行广泛。

二、塔的中国化

塔的最初用途是坟墓, 是用来埋葬佛祖舍利的。由印度到中国, 塔的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 由原来的实心坟墓变为空心楼阁。建筑结构的巨大变化, 实际蕴含着文化内涵的微妙差别。坟墓是用来埋葬死者的, 而楼阁则是居住或观光之所, 二者对比, 表明印度佛教 (这种印度的文化) 进入中国之后就被中国的入世文化所改造。

印度的萃堵波和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就是外来文化不断中国化的过程, 也是中国古塔从无到有、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和古印度的萃堵波相比, 中国古塔从形式、结构、布局和功能等方面, 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印度半圆形的萃堵波一传入中国, 首先就和我国原有的高贵而显赫的建筑形式——楼阁相结合, 出现了楼阁式塔。以后, 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 亭阁式塔、密檐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等, 也相继出现在我国大地上。

在古印度萃堵波的前后左右, 虽然还有少量的附属建筑, 但都很简单。在中国古塔的周围或旁边, 却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在这些建筑群中, 有殿堂, 有走廊, 有轩, 也有亭。最初, 塔在寺的中心。佛殿、佛堂等, 围绕着佛塔修建、布局。随着佛殿在佛寺中地位的提高, 殿、塔并列, 或者将塔放在殿后, 以至移于寺外, 但古塔始终没有离开殿堂, 这是古印度萃堵波与我国宫殿、府第等建筑形式相结合的结果。

塔, 这种建筑把外来的因素与传统的建筑结合得如此恰当高妙, 可见, 我国古代建筑匠师们的聪明智慧与创造才能不能不令人敬佩。因此, 我国的古塔不但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 而且也富有浓烈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 从而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成为绚丽灿烂、美不胜收的一朵建筑奇葩。

三、佛教与中庸之道对古塔的影响

佛教来到中国一边宣传人生在世, 一切皆苦, 人生就是无边的苦海;一边又为人们描绘了来世的天国幸福。因此, 教育人们只有一切以佛教教义为准则, 修炼心性, 排除欲念, 方可进入“涅槃”, 修成正果。“舍利塔”是用来掩埋“舍利”的, 那层层向上挺拔的塔身, 一反中国传统建筑向平面展开, 反而将人们目光引向上苍, 诉说着佛门教徒摆脱现实苦难, 向往天国幸福的至诚愿望。然而, 中国传统建筑多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 少有强调单座建筑, 甚至强调建筑高耸入云的。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古建筑由于受土、木结构承重力的局限, 更是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 传统建筑均强调组群的统一、和谐, 建筑单体平易、容易接近, 甚至贴近地面。最终通过水平面的铺开来烘托宏伟、浩大的气势, 而抑制单体建筑的凌空出世。即使对于这些不得不向高空发展的佛塔, 也以多重的水平线来削弱其拔高之势。从而, 在立面上取得一种垂直与水平构图的“中庸”之美。在中国无论是密檐式塔、楼阁式塔, 还是由此繁衍而出的喇嘛塔、金刚宝座塔, 在强调垂直构图的同时又用大量的水平线条去中和、削弱它, 反映了中国人矛盾、复杂、折衷的心理特征。

四、中国古塔的发展阶段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和我国现存古塔、古塔遗址的调查分析得知, 古塔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 东汉到唐朝初年, 印度的萃堵波开始和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互相结合, 是不断磨合的阶段, 为古塔发展的第一阶段。

佛教初入中国时, 人们对佛、舍利、萃堵波等等印度佛教名物是十分陌生的。佛教的教义与中国固有的王权思想、儒家学说、宗教信仰等存在着分歧、冲突, 为了生存, 佛教不得不采取了调和的立场, 力争以人们习惯或熟悉的思维及行为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来自印度的半圆形的萃堵波自然也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形态, 它势必要在迎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前提下改变其本来面目。由于时间久远, 当时的建筑已经没有实物, 但是我们借助文献记载得知, 中国最早期的佛塔主要是楼阁式的建筑。

第二, 从唐朝经两宋至辽、金时期, 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高峰时期。

唐、两宋时期古塔的建筑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塔的总体数量较前代大增, 建塔的材料也更为丰富了, 除了木材和砖、石以外, 还使用了铜、铁、琉璃等材质。阁楼式、密檐式、以及亭阁式塔正值盛年, 花塔和宝箧印经塔又现异彩。这一时期, 是从以木塔为主转向以砖石塔为主的最后阶段。由于材料的改变, 使建筑造型与技术也相应有所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塔的平面从四方形逐渐演变为六角形和八角形。

由于社会风习的变化, 唐与宋、辽、金时期的古塔, 在审美特征上也有了明显的差异。大致来说, 唐时修建的塔一般不尚装饰, 唐人追求的主要是简练而明确的线条, 稳定而端庄的轮廓, 亲切而和谐的节奏, 唐塔表现出来的是唐人豪放的个性和气度。而宋人却是追求细腻纤秀, 精雕细琢, 柔和清丽, 所以宋塔的艺术便在装饰的、表现的、外在等方面开拓新的境界, 极力渲染其令人目眩的轮廓变化和颇有俗艳之嫌的形式美。至于与宋对峙的辽和金, 则是在唐风宋韵的混合当中, 谱写了中国古塔的黄金时代里又一辉煌篇章, 宗教内在的感染力, 是造塔者极力要表现的唯一主题。

第三, 从元代经明代到清代, 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元代以后, 塔的材料和结构技术, 再无更高的突破, 只是在形式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元、明、清时代, 藏传佛教——喇嘛教 (印度佛教的一个分支) 传入内地。由于人们对喇嘛教的提倡和重视, 使造塔者的目光投向了佛教的发祥地, 于是印度古塔、喇嘛塔纷至沓来。这种塔的塔身部分是一个半圆形的覆钵, 在其上安置长大的塔刹。覆钵之下, 建一个高大的须弥座, 半圆形覆钵还基本上保存了坟冢的形式。这种带有强烈异域风格的塔, 长期保持了它们那庄重硕壮而又丰满的造型。

明代以后还出现一种塔的形式, 那就是金刚宝座塔。这种塔在佛教内容上, 属于密宗塔。它以金刚界五方佛为供奉对象, 并象征须弥山五形。这种塔的形式实际上是仿照印度佛陀伽耶金刚宝座塔的形式。清代, 佛教衰退, 因此在建塔史上几乎没有什么建树。因此整体来看, 从元代以后, 塔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 佛塔的建造却处在不断衰落之中, 它们大多是粗制滥造的, 几乎没有审美价值可言。

五、结语

随着佛教传入我国, 塔开始在我国兴建, 并逐渐与我国文化相融合, 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它们历经时代风雨, 饱经人世沧桑, 依然挺拔峻秀, 竞放异彩, 使祖国的锦锈河山更加雄伟壮丽。古塔作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 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 不愧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

摘要:在中国辽阔美丽的大地上, 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 其造型之美, 结构之巧, 雕刻、装饰之华丽, 均堪与我国其它种类的古代建筑相比。而塔这种建筑并不是我国的固有类型, 而是外国的一种建筑。在传入我国以后, 塔又和我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 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

关键词:古塔,历史,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驭寰.佛教寺塔.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2]张驭寰.古建筑丛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3]王世仁.中国古建筑探微.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篇4:论中国特殊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殊教育;发展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残疾人。然而,作为人类教育活动一个组成部分的特殊教育,却没有随着残疾儿童的存在而存在。与普通教育相比,特殊教育还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尽管如此,它的产生与发展恰恰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告别愚昧、战胜落后这一发展规律。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教育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教育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国特殊教育和其他教育的发展一样源远流长,起源于距今三千年的奴隶社会的末期。据《尚书》记载,早在尧舜禹时期,残疾人就开始参与了部落文化教育的管理活动。周代的宫廷、官府设有培养乐师的特殊学校,身为盲人的瞽朦,既是乐官,又是学员,这种带有原始共产主义色彩的特殊教育形式是世界特殊教育史上的创举。

(一)中国古代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

古代中国对残疾人的态度比较仁慈和宽容。中国的《礼记·礼运 》中提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儒家这种尊重各种人,各种人都有生存权,社会应关心残疾人的思想是十分进步的。不过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的限制,这些进步的思想并不能充分体现,当时社会中还没有出现正规的特殊教育。

(二)中国古代社会对残疾人的政策

早在夏、商、周时期,据《周礼》记载,当时就有“慈幼”、“养老”、“贿穷”、“恤贫”、“宽疾”、“安富”的施政措施,并且当时的朝廷还指派小司徒、乡师执行鉴别残疾人、减免残疾人税收和安排残疾人生活的有关事宜。宋朝残疾人被疑有罪时,不允许拷讯,只能采取众证听罪原则。“养疾”政策就是将残疾人“收而养之,官之衣食”。我国历代王朝通设福利院收养残疾人,给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以及赏赐和发放生活必需品等多种途径实施“养疾”政策。

这些政策始终停留在抚恤与救济的阶段,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没有出现系统的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和特殊学校。

二、中国近代特殊教育的兴起

(一)特殊学校是教会学校发展的一个产物

19世纪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受到民众排斥,宣传福音,发展教徒的过程中受阻,转而把目光投向教育领域,希望通过学校教育进行文化渗透,于是兴办教会学校,随之教会学校在中国大规模产生,教会特殊学校也相继出现。中国最早的特殊学校是于1874年由英国传教古威廉·穆瑞在北京创办的譬叟通文馆,是一所教会学校。教会学校关注到了中国残疾人群的教育问题,他们不仅开展了特殊教育活动,帮助残疾人习得谋生技能,而且还在教会刊物上发表文章,宣传西方国家有关特殊教育理论,提倡中国兴办特殊教育。西方传教士的实践活动直接推动了中国特殊教育的产生。

(二)我国最早关于建立特殊学校的法律性规定—《小学校令》

1911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蔡元培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2年9月至次年8月间,他陆续颁布了《小学校令》等一系列《学校系统令》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法令,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制系统,称“壬子葵丑学制”。《小学校令》最早对建立特殊学校的条件做出了法律性的规定,即盲聋哑学校的建立要按照普通小学相应的条文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在观念上,特殊教育已开始逐步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三)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湖南导盲学校以及中国第一所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南京市立盲哑学校

1915年元月,毕业于汉口训盲学校的盲人刘先骥先生在湖南长沙创办了“湖南导盲学校”,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规模较大的特殊学校。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与1912年在江苏南通创办了南通盲哑师范传习所,以培养特教师资。1916年又创办了南通盲哑学校,也是中国人自己办的最早的特殊学校之一。由国民政府1927年创办的南京市立盲哑学校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公立特殊学校,它的诞生标志着政府对特殊教育的直接参与。

三、新中国成立后特殊教育的发展

(一)特殊教育被纳入新中国教育体系之中,全方位、多层次特殊教育体系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和有关领导人就给予特殊儿童的教育高度重视,1978年以来,在党中央的文件、国家法律中提出发展特殊教育,并最终将其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之中。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龙头、以特殊班为骨干、以大量的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体系。

(二)特殊教育学校的飞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殊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特殊教育从早期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体系正在形成。旧中国的特殊教育学校仅仅局限于盲聋两类儿童的教育,且盲、聋学校多为私立学校。1979年开始,北京创办了弱智儿童特殊教育班,1983年开始建立首批培智学校。除了盲、聋、智障三大类特殊学校迅速增多外,我国针对其他类型,如自闭症、情绪行为障碍、多动症等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机构也大量涌现出来。2008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为盲、聋、弱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1672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有2844个,在校的盲、聋、弱残学生约58万人。我国特殊教育的全面发展受到国外的高度重视,并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外一些组织的资助。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中国特殊教育和世界特殊教育一样,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中国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既有自己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又受西方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特殊教育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我们相信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国家的特殊教育的发展将对促进世界特殊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肖非,王秀琴,李晓娟.共享阳光-共和国特殊教育报告[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2]仝晓菲.湖南省特殊教育历史回顾与发展对策思考[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3]李拉.从体系之外到体系之内:我国特殊教育的百年嬗变 [J]. 教育学术月刊,2014(7).

[4]郭卫东.论中国近代特殊教育的发端[J].教育学报,2007(3).

篇5:中国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经过50-70年代的历史曲折之后,终于在80年代获得恢复和重建。在过去的20年间,它的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程紧密相关。如今中国又要进入改革开放的一个新阶段,行政管理教育也正迫切地需要一个更大的发展。要实现这一任务,我们就需要对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以弄清其来龙去脉,理清其未来发展的思路。为此,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了42所普通高等学校(注:具体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学院、苏州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湖北大学、青岛大学、贵州大学、汕头大学、南昌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青海民族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上海大学、湘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中国纺织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武汉冶金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西大学等。资料截止时间为2000年5月。)和一些专门行政学院的相关资料,尤其是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获取了有关普通高等学校的大量最新资料。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专门的行政学院主要从事的是公务员在职培训教育,而普通高校的行政管理教育往往更为规范和系统,更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虽然有时会涉及有关行政学院的教育问题,但主要探讨的则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和硕士层级的行政管理教育问题。

一、历史的回顾

中国自战国时代起就有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的古训,它强调要肩负国家管理大任需从个性修养开始,并从治理好一个家庭入手。后来(隋唐至清末期间)由于科举考试在中国很是盛行,中国便更重视“治国平天下”(国家管理)方面的教育,甚至各种教育都以此为核心。应当说,中国古代传统的国家管理教育确实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但它们毕竟都是为以“家天下”为特征的封建皇权服务的,崇尚集权专制、追求特权地位,因而必然与崇尚民主、公正、自由等精神的现代行政管理教育相去甚远。

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行政管理教育基本上是从本世纪30年代才开始的。30年代,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高等院校就开始设立行政学课程(黄达强、刘怡昌,1988年,第17页)。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曾在革命根据地延安建立过行政学院,应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需要开设过行政学课程。但是总体上看,当时的行政学教育仅仅处于初始阶段(郭济,2000年,第3页)。

建国以后,我国的许多院校,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都曾有行政学方面的研究和教育。然而从1952年院校及学科调整以后的20多年间,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致使行政学和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一样未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被保留下来(注:60年代个别院校也曾经给予政治学等学科院系以短暂的恢复。如北京大学曾于1960-1963年间,恢复了政治学系,旋即被并入1964年新组建的国际政治系,成为下属的一个教研室。参见“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系况概览·历史沿革”,http://。中山大学曾在60年代初在哲学系设政治学专业。参见http://。)。这20多年的空白对我国的行政学及其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直至1979年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邓小平,1994年,第180-181页),这些学科包括行政学在内才得以重见天日,逐渐获得恢复和发展。行政管理教育从此经历了酝酿、恢复、壮大以及现今的转型等四个阶段。

1.酝酿阶段(1982-1985)

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行政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行政改革便被提上议事日程,1982年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后的首次政府机构改革;同时加强对行政学的研究和教育也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开始酝酿开展行政管理教育。

篇6:中国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考试得分: 100.0 未评分试题: 0 答对试题数: 20 正确率: 100% 单选题: 共10题,正确10题 多选题: 共5题,正确5题 判断题: 共5题,正确5题 问答题: 共0题,正确0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分值:4.0/得分:4.0)试卷名称:

A.从现在到2018年 B.从现在到2019年 C.从现在到2020年 D.从现在到2021年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分值:4.0/得分:4.0)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B.效率优先、注重公平C.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D.质量第一、注重效益

党的十九大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分值:4.0/得分:4.0)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分值:4.0/得分:4.0)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基本实现现代化 D.建成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九大提出: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值:4.0/得分:4.0)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平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正义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法治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党的十九大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分值:4.0/得分:4.0)A.20年 B.30年 C.40年 D.50年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分值:4.0/得分:4.0)A.坚持党的领导 B.依法治国

C.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D.人民当家作主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之间的矛盾。(分值:4.0/得分:4.0)A.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 B.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C.不协调不充分的发展 D.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分值:4.0/得分:4.0)A.中国共产党领导 B.改革开放 C.无产阶级专政 D.改革创新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分值:4.0/得分:4.0)A.发展 B.改革 C.稳定 D.创新

世界民主方式有三种,这三种民主方式是()。(分值:6.0/得分:6.0)A.竞争式民主 B.议会式民主 C.谈判式民主 D.协商式民主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必然结果。(分值:6.0/得分:6.0)A.辩证逻辑 B.历史逻辑 C.理论逻辑 D.实践逻辑

下列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说法正确的是()。(分值:6.0/得分:6.0)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B.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分值:6.0/得分:6.0)A.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解放全人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分值:6.0/得分:6.0)A.文化建设 B.社会建设 C.生态文明建设 D.法制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分值:6.0/得分:6.0)否 是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分值:6.0/得分:6.0)

否 是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同该国特定的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分值:6.0/得分:6.0)否 是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分值:6.0/得分:6.0)否 是

上一篇:监理中标通知书格式下一篇: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