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所见教学设计

2024-06-28

三年级所见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篇1:三年级所见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针对低年级儿童特点,在情境中内化生字、词和诗句,教学中渗透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的学习。重视学习方法,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学习更多的古诗。

教学目标

1比鲜侗究紊字,会写课后的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痹谘习《所见》的过程中渗透想画面学古诗的方法。

3碧寤峁攀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老师:制作课件,或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积累展示,引入新课

1背楸逞生平时会背的古诗,齐背古诗。(要求:一边背古诗一边想象古诗的画面。)

目的:通过复习学生会背的古诗激发学习兴趣。

2苯樯茏髡咴枚。

目的: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新诗的愿望。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

1痹枚老先生可会写诗了,他把自己所见到的许多事情都写成了诗。有一天,他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出示全诗的情景课件),请你仔细观察。

袁枚老先生遇到了一件什么事?

2弊杂啥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痹俅味潦,把诗句读通顺、连贯。

4奔觳馍字。

(1)生字在诗句中出现,请生读。

相机点拨“牧”、“骑”、“欲”的记忆方法,做一做“闭”的动作等。

(2)生字从诗句中跳了出来,去掉音节读。

(3)齐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连贯。

三、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1绷范恋谝痪涫。

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这一句诗的动画。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读好这一句吗?

(抽生读-小组读-齐读。)

你体会到了此时小牧童的心情吗?是怎样体会到的?

2绷范恋诙句诗。

出示“意欲捕蝉鸣,忽然闭口立”的情景动画。师:孩子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能读好这一句吗?体会小牧童此时的心情。

3敝傅祭识琳首诗。

指导方法:一边练习,一边想象诗句的画面。

(1)自由练习。

(2)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师范读,提要求: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边想象诗句的画面。

(4)听了老师的范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你能读好吗?

①指名读、齐读。

②背诵古诗。

四、指导书写,感受汉字美

1背鍪疽求会写的字,认读。

2惫鄄煺庑┳值慕峁辜肮丶笔画。

3痹谡饪沃杏腥个特别难写的字(出示:所、骑、然),观察要写好它们应该注意哪些地方,老师示范。

4毖生在田字格内临写。

五、总结学法,布置作业

孩子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用想画面学古诗的方法学习了《所见》,其实还有许多古诗在等着大家去学呢!老师建议你们在课后用同样的方法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学习更多的古诗,下次我们开个古诗展示会。

附板书设计:

所见

牧童 黄牛 鸣蝉

(快乐、有趣)

[《所见》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

篇2:三年级所见教学设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重点:认真6个生字,会写“诗、林”。

难点:体会诗歌美好的意境。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乡间小路。

一、激趣导入新课

1、赛诗会。导入:今天,月亮姐姐给小朋友带来了几首诗,要来考考小朋友,愿意接受挑战吗?(课件出示《画》、《静夜思》、《春晓》、《村居》的课文插图)。

2、(出示课件所见的插图),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3、简介:《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在山村赏景时把自己所见到的情景写下的一首诗。

4、教师范读。

5、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多读几遍。

二、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小树林。每棵树上都藏着一个带音节的生字)

①指名读;②齐读;③开火车读;④小组读。(重点指导:所、蝉)

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生字的?

4、巩固练习。(课件出示六朵花)。每朵花里都藏着一个不带音节的生字。

①指名读;②齐读;③分男、女生读。

这些字去掉了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5、再读古诗。

三、图文结合,了解古诗大意

过渡:袁枚在小山村里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呢?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1、学习第一句。(课件:牧童骑在黄牛背上,走在山间小路)。

①引导说出图意(板书:贴图、黄牛和牧童)

②你们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课件出示:牧童骑黄牛)

③指导表情朗读。

2、学习第二句。(课件: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放声歌唱)

①问:牧童高兴地唱起歌,他的歌声怎样?

②谁能把诗中描写这个情景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歌声振林樾)(贴图:树)

③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四句。

(课件:牧童的歌声停了,知了叫了起来)

①问:牧童听到知了的叫声,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想像说话)

(课件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渴立)

②指导朗读。

③教师范读。

4、师说诗意,学生找出相对应的诗句。(师生配合)

5、配上动作激趣朗读。

6、全班朗读。

四、练习背诵

1、看板画,练习背诵。

2、学生自由背诵。

3、男女生竞背。

五、写字训练(课件出示在田字格里的生字:诗、林。偏旁以红色闪烁)

1、学生认读。

2、口头组词。

3、指导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提醒学生“林”字左边“木”的捺变成点。

4、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5、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写字姿势。

6、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六、课外拓展(课件《小儿垂钓》整首诗和插图)

1、教师解说诗意,激发学生有朗读的意愿。

2、教师范读。

3、教师领读。

篇3:三年级所见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的方法决定学生阅读的效率,所以丰富学生阅读方法就能直接提升学生对文本素材的吸收,加深“所见”深度。

1. 熟读之法,加深“所见”深度

首先,一线教学中,对于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而言,在学生进行预习之时,应布置好相应的“批注”任务,也就是让学生把自己觉得写得好的,觉得有疑惑的地方都在语文内容上标注出来,并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然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素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是带领学生快速认识文本素材,对文本形成一个印象的基本方法。为了更好地提升朗读效果,教师应先进行带读,强调重点词与句,在带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断句,再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方法进行自主朗读。朗读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学生通过朗读调动了全身各种感官,能把文本素材转化成自己的认知。

例如,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把这篇文章进行分段朗读,当学生读到重点词句时,教师会适时在教学中重复,并让学生进行个人发挥。这是由于小学生很多时候并不能很直接地在朗读中抓住文眼,教师如果直接点出,反而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阅读能力,只有让学生多读,再根据学生读的方式与断句等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思考,找出文眼,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所见”水平。

2. 标注与转化,化“所见”为立体印象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在这些阅读教学上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打开思路,丰富阅读方法,就要把平面的课文内容变成立体的故事,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所见”能力。

以《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为例,在朗读“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之时,教师把“江南若干名园胜景”和“西方园林建筑”进行了强调,并及时把江南与西方建筑进行了图片对比与简要说明,让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的细节想象。

在经过全班式朗读与分段式朗读后,教师可进行一个阅读时间的讨论,把自己在预习文章与朗读文章中的想法说出来。在这个讨论中,要求学生谈一谈自己是如何阅读这篇文章的,对文章中哪个段落印象最深刻,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换一种方式表达内容。这个表达,就是一个转化的过程,有些学生把想象中的圆明园用画笔画了出来,把课文重点强调的“150多年的经营”“连绵10公里”“大火三日不灭”写在了画面的相应位置上。还有学生把八国联军在火烧圆明园时的“闯、搬、掠、毁”用动作表达了出来,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加入了台词与八国联军各国的旗帜,等等。这样一个过程,就是把文本从单一的纸质文本变成历史画面与事实的重现,使学生透过文本感受当时的场景,体会当时举国上下爱国人士的情绪。

二、“所得”之法在于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对于一篇文本素材,学生可以有无数种思路与阅读体验,这正是“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意义,也是阅读的精髓所在。

1.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自有“所得”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应避免说教,避免灌输,避免“黑白论”与“一刀切”。让学生在充分发散思维的同时,去想象文本可能有的各种意义,直接让文本与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在品味文本与思索文本的过程中,由阅读而引发思考,由思考而深入阅读,最终在文章的切入口体会到作者的深意。在这个阅读思考的过程中,“所得”之法在于让学生抓住主旨,不过分流于文章的细节之处,在文本的思维框架之上进行思考与深入阅读。如学生读完课文后会对课文有一个认识:这个文章说了什么?强调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这就是文章的基本框架与主旨。在这个主旨之上,让学生试着圈出文章中的关键段落、转折段落,圈出写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并把这些地方标出来,写上自己阅读时的思考。

2. 提出多种设问,把“所得”生活化

写下自己的感想,这段文字触发了自己什么感觉,产生了什么情绪等;写下自己的疑问,这段文字为什么要这么写,自己还有什么其他想法;写下自己的联想,如作者所写之人让自己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个人,他们之间的异同,作者写的这个景色、事件让自己联想到哪个地方、哪件事,并由此触发的想法等;写下自己的意见,如文章中这个词可以换成哪个,对文章中某个人性格评价等;写下自己的心情,对文章留白处进行续写,对文章精彩处进行扩写,对文章进行改写等。

如果说,“所见”是尽最大能力让学生在同一篇文章中感受到最多,那么“所得”就在于让学生在这些感受中,整理思路,归纳总结,并融入个人情感,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放到文章阅读中去,进而提炼出文章的主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牢牢把握教学方向,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路线,让学生在发散性思维中升华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在更高的层面理解课文,掌握阅读的思考方法。

三、“所见即所得”之法在于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

“所见即所得”,一方面,学生的阅读是一个即时的知识吸收过程,是一个知识输入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所阅读的内容自然会勾起个人的生命体验,引发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并形成对文本的印象,是赞同还是反对,是情感的共鸣还是无动于衷,在这样的阅读过程里,学生就已经与文本形成对话与思考了。为了让“所见”更好地服务于“所得”,在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时,教师要在课前多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图片、视频与数据,让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课文所在的时代、所涉及的行业、所讲的事件等。同时,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还在于创造一个优秀的读写环境。

如在教《秦兵马俑》时,教师可以用图片、兵马俑小模型、秦朝的相关墓葬风俗等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角。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就不同的研究主题进行研究与讨论,如一组负责讲述兵马俑的发现过程与兵马俑特点,一组负责研究兵马俑背后所代表的文化意义与历史,一组负责阐述兵马俑的存在对西安当地的影响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点来自于课文提供的素材,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得以在作者的字里行间里搜集讨论所需要的内容。再结合资料与图片的补充,学生发挥个人思维能力,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与深入解答。三个小组间的观点通过全班性的讨论与总结,在交锋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思维逻辑能力,这就是基于语文阅读基础之上的深入阅读。

为了达到“所见即所得”的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留白,要让学生自己得出阅读的心得,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文章的主旨,并让学生在平凡无奇的文本素材中找到文眼,找到关键句,找到表达文章意见的段落,深入思考,积极思考,增强对语文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见微知著”的语文阅读能力。“所见即所得”就在于教会学生用自己的眼睛与大脑,自主阅读,高效吸收文本内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小学阶段的基本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教学手段,提出阅读目的,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与课文情况,把学生满堂灌的被动阅读转变为有思考有深度的自主阅读,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摘要:在小学语文中高级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这是一个不易控制,又难以量化的教学内容。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提出“所见即所得”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法,以供读者参考。

篇4:《所见》教学设计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

教材简析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语言清新平白,诗中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风光的喜爱之情,对童年生活的无限回味之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学会古诗中的三个生字,理解诗句的字词,并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能够说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是什么?这是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所要面对、所要努力实现的。小学语文首先是一种儿童的语文,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儿童的生活、关注儿童的发展、关注儿童的生命。本设计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从画面中理解诗意,寻找到童年的影踪,产生诗意的共鸣,追寻童年的文化、文化的语文。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重视语言的实践与运用,要让学生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学会运用语言,习得言语的智慧。笔者在设计中紧紧抓住言语实践与运用这个训练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图中的内容连贯起来说一段话,真正落实工具性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视听结合,引入古诗

课始播放《童年》的歌曲,并穿插一组古代儿童生活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观赏了一组图片,你们从这些图片中发现了什么吗?请大家谈一谈。

刚才我们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童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有关儿童、有关童年的古诗。

设计意图:课始播放《童年》的音乐,再配上一组图片,不仅是对学生视觉的冲击,更是从学生内心激起他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味与留恋。

二、 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1.了解作者。

《所见》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袁枚:清代诗人,字子才,号简斋,晚年号苍山居士,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

2.理解诗题。

“见”就是看见的意思,那么“所见”又是什么意思呢?(所看到的)作者在这首诗里写了看到的什么呢?

三、 观察画面,感知内容

1.出示诗歌,指名读,要求读正确。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读准“振”“樾”“蝉”的读音。“振”和“蝉”是翘舌音,而且“振”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

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樾:树阴。 意欲:想要。 闭口:闭上嘴巴。 振:震荡。

区别“振”和“震”。 “震”源于雨,雨即雷雨。“震”原指大自然的震动。如地震。“振”源于两手相击,振动做声。“振”是指人为的振动。

3.观察画面。

我们经常说,诗中有画,其实,这首诗就是一幅画(板书:一幅画)。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诗中到底画了什么。(出示插图,引导观察,要求学生说具体,说生动。)

根据学生回答,相继在诗中圈出:牧童、黄牛、林樾、鸣蝉。我们不仅眼中看到了这些物象,耳中也享受着美妙的声音,都有哪些声音呢?圈画出:歌声、蝉鸣。

设计意图:安排学生读古诗,将古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学生将古诗读熟了,在理解古诗时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振”和“震”的区别本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从字源上去理解,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让学生观察画面,说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听到了哪些声音,让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对古诗的内容形成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四、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一幅画,一首诗(板书:一首诗),古人说画中有诗,画能给我们美感,诗能给我们想象。通过昨天的预习,你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组织学生先小组交流。

2.组织学生交流。根据学生回答相继插入,小牧童在诗中会唱些什么呢?(在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板书:动)

这小牧童怎么停下不走啦?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吗?为了能捕到蝉,小牧童闭上嘴巴站到了树下,一动也不动。

3.再读读这首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牧童?

4.袁枚在写这首诗时,已经是62岁的高龄了,当他看到小牧童骑着黄牛悠闲地走在林间的小道上,看到小牧童捕捉知了时那种专注的神情,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么,诗人在诗中又表达了自己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设计意图:笔者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先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选择恰当的时机作一些点拨:小牧童在歌中会唱些什么呢?为什么停下来不走啦?以此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用上“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言语的实践,进行语言的运用。再补充诗人写作这首诗时的年龄,深入到这首诗的内核,把握诗人的情感基础,触摸诗人的内心,将童年这颗种子植入学生的心田。

五、 拓展延伸,了解儿童

是呀,在古代描写儿童的诗句很多。出示:

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5.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6.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从这些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认为我们的童年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补充一些描写儿童的诗句,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又增加了学生知识的储备量,达到积累内化的效果。同时,让我们也了解到古时儿童的生活状态,激起当代儿童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呼唤诗意童年生活的回归。

六、 读写结合,诗化童年

儿童代表着童年,童年有着一份纯真、一份自由、一份快乐,童年是一幅画,是一首诗,更代表着一种文化。在古代:

童年是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的那份天真纯洁;

童年是 的那份快乐;

童年是 时奔跑着的欢笑;

童年是 时的那份忙碌。

是呀,童年是一本书,书中记载着童年的趣事;

童年是一首清新的歌,你听, ;

童年是一幅优美的画,你看, ;

童年是 。

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填空,组织交流、评价。

教师小结:是呀,童年是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到的一种快乐与惬意,有许多名人曾对童年做过精当的评价。出示:

永远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事物:这是童年的回忆。——〔法国〕 杜伽尔

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法国〕巴尔扎克

设计意图:童年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一种快乐,一份纯真,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诗意的生活。让学生填空说说童年是什么,这既是对古诗内容的一种理解,更是对童年生活的一种回味。

篇5:五年级语文所见教学设计三

▲资料来源、推荐理由及使用建议:来源网络,与上面的教学设计相对照,适合初入教坛的老师们做参考.第一版块:创设情境,初读古诗。

师:在夏天的时候,小朋友都喜欢玩些什么呀?

教师倾听学生的谈话,了解学生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引出古诗《所见》。

师:夏天的农村有许多有趣的事儿,可以捉螃蟹呀,采莲蓬呀!古时候有个大诗人叫袁枚,他特别喜欢农村的生活,有一天呀,他来到一片树林边,眼前的情景把他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呀,他把看到的这些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所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袁枚到底看到了些什么?轻轻打开我们的课本,听老师读这首诗。(学生听教师范读古诗。)

师:听出来了吗?袁枚看见了些什么?

生:他看见了一个小牧童。

生:他还看见了树上有一只蝉。

生:他看见了一片小树林,小牧童骑着黄牛在小树林里唱歌。

师:原来他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牧童。多有意思的一首诗呀!现在,我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好好地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后,教师了解学习情况。了解字词的认读情况,采用的方法是“苹果”字卡认读,读好了,就表示果子成熟了,可以贴大黑板上的大树上。在认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三言两语的引导帮助学生强化认识:

所:(引导: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个字吗?)

闭:(引导:闭上我们的小眼睛。)

立:(引导:立正的立就是这个立。)

蝉:(引导:蝉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动物呀?学生畅谈后出示蝉的图片,小结:蝉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动物,夏天的时候,他特别怕热,就趴在树上不停地叫,热呀,热呀!人们也就叫他“知了”。你看,这只蝉飞呀,飞呀,飞到了大树上。(将图片贴到黑板上的大树上。))

牧童:(引导:放牛的孩子就叫牧童。)

捕捉:(引导:小动物是最害怕小朋友捕捉他们的。)

师:现在,调皮的字宝宝跑回了家,躲进了课文中,但是,我们还是认识他们,我们一定会把这首诗读好的。齐读古诗。

第二版块:再读古诗,入情入境。

播放笛子曲:《快乐的小牧童》,课件出示画面: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快乐地唱着歌儿。

师:(动情地)你们看,你们听,小牧童坐在黄牛宽厚的背上走来了,他摇呀,晃呀,就像坐在摇篮里,真舒服呀!小树林里,花儿在笑,风儿在吹,蝴蝶儿在飞,多美呀!多快乐呀!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歌声飞出了密密的树林。我们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学生自由练读──点读──点读──男生读齐读)

师:你们都是快乐的小牧童,那小牧童是怎样骑黄牛的?

生:他是这样骑黄牛的。(边说边做动作)

师:做上动作,你再来读这两行诗,看看是什么感觉?

生:(得意的边做动作边朗读。)

师:好神气呀!小朋友们是不是都想骑一骑黄牛呀?那我们一起做上动作再读这两行诗,每个人的动作可不一样哦!(播放笛子曲:《快乐的小牧童》)

生:(骑黄牛,读古诗。)

师:小牧童高高地坐在牛背上,他的歌声那么嘹亮!(突然停止音乐)“嘘!咦?歌声怎么停了?你们看,(出示画面:牧童呆呆地站在树下。)小牧童怎么不唱歌了?他为什么不唱了呀?”

生:因为他可能唱累了,想歇一会儿。

生:他可能怕吵着别人了。

生:小树林里没别人,他是看见了树上有一只蝉,他想把这只蝉捉回家。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啊?

生:因为他眼睛一直看着大树上,大树上有一只蝉,所以我这样想。

生:还有诗的后面说了,“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就是说他想住蝉。

(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体验到小牧童是想捉树上的蝉。)

师:小牧童太喜欢这只蝉了,特别想把它捉回家,于是,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咱们读这两句的时候,可要小点声,千万别把蝉给吓跑了!”(引导孩子在读的时候入情入境。)

(自由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

生:(很大声地读)

师:哎呀,蝉儿飞跑了,你太大声了。你再读一读。

生:(小声地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可千万别把蝉吓跑了。

生:(齐读)

师:你们说,小牧童捉到蝉了吗?

生:(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捉到了,有的认为没捉到。)

师:你说捉住了,怎么捉住的?来,到讲台上来试一试,看看小牧童是怎么捉住这只“蝉”的?(指大树上的“蝉”)

生1:(上台后没有捉到蝉,太高了。)

师:哎呀,树太高了,爬不上去呀!怎么办那?快帮小牧童想想办法呀!

生2:可以搬快石头来,踩在石头上爬。

师:(向四周看)小树林里没有找着大石头块呀,再说,石头块也太矮了!怎么办呀?

生3:骑到黄牛身上去,踩在黄牛的背上,就可以够得着蝉了。

师:好办法呀!那你来试一试!

生:(把小凳子当黄牛,踩在黄牛上捉住了“蝉”。)

(鼓励孩子有独特的意见,引导孩子帮小牧童想办法,克服困难,把蝉捉住。让孩子用自己想出的办法模拟表演,捉住黑板上的那只蝉。)

师:小牧童终于捉住了这只蝉,你高兴吗?

生3:高兴。

师:这只“蝉”就是你的了,你可要好好对待它哟!小朋友们喜不喜欢这个小牧童?喜欢就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呀?

生:喜欢。

师:那我们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我们把这首诗背下来。

(练习背诵)

第三版块:指导书写。

一、示范指导:这节课,还有几个生字朋友,我们要会写。(粉笔演示,重点指导“林”,木字作为偏旁,一捺改为一点,注意点的位置。)

二、自由练习书写。(播放音乐:《快乐的小牧童》。)

三、集体评议:引导学生观看一个小朋友的字,观察他哪儿写得好?如果把哪一笔改一改,就更漂亮了?

第四版块:拓展延伸

学生齐背古诗后教师讲述:不止这一首,其实还有很多古诗是写农村的事儿,老师这儿有几首,把它送给爱诗的孩子。

篇6:三年级语文《夜书所见》教案

授课人

授课时间:2011年9月24日 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现代古诗教学注重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在教学中我以品诗赏画的新理念,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联系儿童的生活体验,通过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找准拓展点,延伸点,利用逆向思维在所见和所不见中深切体会思乡情。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2)学习“平仄”读诗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重难点:

1.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2.朗读诗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在读中有所感悟。教法、学法:

1、“以读促知、以读促解、以读促悟”。

2、在读的基础上,通过引进资源、练习说话、启发想像等环节,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的自主状态。

3、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努力营造自主空间,使学生学得得法,学得主动,学得生动。教具准备:

课文挂图、小黑板 板书设计:

见:梧叶 挑促织 一灯明

夜书所见

听:寒声 秋风 思乡、孤独

感:动客情 教学流程:

一、美图导入,营造诗境

1.出示挂图,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像创编小故事。

2.导入新课。

二、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1、释题。

2、初读诗文(要求:先读注释,再看题目,最后读诗文)

3、自由读。

4、学生反馈自己读懂的字词或句,再提出自己不明白的。

三、精读诗文,感悟诗意

1、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久久不能入眠,这是为什么呢?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划线。

2、学习诗文。(体会所见、所闻、所感。)品味“知”、“挑”

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

1、讲解:“平仄”读书规律。

2、展示《夜书所见》古诗的平仄。

3、指导诵读。

4、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

五、唱读诗文,再现诗韵

1、播放音乐,试唱。

2、学生试唱,用心感受、注意节奏。

3、不播放音乐,看老师手势唱。

篇7:三年级所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促、深”2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懂得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4.学习仄起平收式的吟诵曲调,学习吟唱《夜书所见》。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诗,温故引新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绚丽瑰宝,是诗人思想心境的凝华。一二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古诗。那位同学来背一背李白的《静夜思》?(齐背)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呢,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感情?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关于思乡的古诗。他便是我国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简介背景,研读诗歌

1、见是什么意思?书是什么意思?

(见:看见 书:写、记录)

2、那作者在夜晚见到了什么呢?让我们边看图片,边读一读,想一想,不懂的词语查查注释。

(出示课文中的插图。)

3、研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在这样一个秋天的晚上,通过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3)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a.萧萧是什么意思?(风声)

b.这是秋风吹动梧桐叶发出的声音,一起读:萧萧

c.萧萧梧叶送寒声,还送来了什么?“寒”给他组个词(寒冷)萧萧梧叶使诗人感到寒冷。(读诗句)

d.这个秋风,不仅吹动了落叶,还动了什么?读第二句。e·对于动客情有什么疑问?

(谁是客,为什么是客?)

f.诗人一个人在别的地方,心里难免会感到孤独,在这个月圆的夜晚,又会勾起对家乡的思念,试着体会诗人孤独的情绪。

(3)你们都能理解到诗歌所包含的感情了,想不想读读这首诗呢?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根据感情,指导学生用吟诵的语调读课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入声字“叶”和“动”(读得真好,老师越来越明显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那种身处异乡的孤独,于是诗人便产生了思乡之情。)

(4)指名吟诵,感悟

4、研读“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作者看到了什么又勾起他的思想情绪了呢?

(挑促织)

(2)此时诗人看到这些情景,又会想到什么呢?

(自己童年时的伙伴。)

•是啊,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时跟小伙伴们一起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候一起玩时有趣的事,可能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可是现在呢?自己一个人在外地,童年的伙伴们还能记得我吗?再读一读,好吗?

(3)夜深篱落一灯明,什么是一灯明?

(只有一盏灯,多么孤单啊!)

(4)离开家乡,又这么孤单,你们想想,诗人除了想念自己的伙伴外,最想念谁?(父母、亲人)

(5)是啊,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跟小伙伴一起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候一起玩时有趣的事,可现在却是一个人在异地,童年的伙伴和亲人都不在身边,体会一下这种心情,再读一读好吗?

(齐读)

(6)“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吗?

(7)看来你们已经能很好地理解这首诗了,带着你们的理解,读——(全诗)(指导吟诵的方法。)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入声字“促”和“落”(8)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9)在这样的一个秋天的晚上,本应该和家人团聚,而你却身处异乡,又看到萧萧桐叶、篱落一灯明,你的心情会怎样?

(10)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这种孤独、凄凉、思乡的感觉,一起来

17、我发现你们都已经很深的感受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成了一个小诗人了,那么想不想把这首诗给背下来呢? •学生自由背诵

•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背的怎么样了,我说每句诗的前面两个字,你们说出后面的字

•我来说前面一句,你们对后面的一句 •背给你的同桌听

四、板书:

夜书所见

叶绍翁

梧叶

秋风

挑促织

篇8:《所见》教学设计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

教材简析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语言清新平白, 诗中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 活泼有趣。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 抒发了自己对乡村风光的喜爱之情, 对童年生活的无限回味之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并背诵古诗。

2.学会古诗中的三个生字, 理解诗句的字词, 并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 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 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 能够说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是什么?这是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所要面对、所要努力实现的。小学语文首先是一种儿童的语文,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儿童的生活、关注儿童的发展、关注儿童的生命。本设计中,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从画面中理解诗意, 寻找到童年的影踪, 产生诗意的共鸣, 追寻童年的文化、文化的语文。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重视语言的实践与运用, 要让学生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学会运用语言, 习得言语的智慧。笔者在设计中紧紧抓住言语实践与运用这个训练点,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将图中的内容连贯起来说一段话, 真正落实工具性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视听结合, 引入古诗

课始播放《童年》的歌曲, 并穿插一组古代儿童生活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 刚才我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观赏了一组图片, 你们从这些图片中发现了什么吗?请大家谈一谈。

刚才我们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 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 那就是童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有关儿童、有关童年的古诗。

设计意图:课始播放《童年》的音乐, 再配上一组图片, 不仅是对学生视觉的冲击, 更是从学生内心激起他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味与留恋。

二、了解作者, 理解诗题

1.了解作者。

《所见》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袁枚:清代诗人, 字子才, 号简斋, 晚年号苍山居士, 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

2.理解诗题。

“见”就是看见的意思, 那么“所见”又是什么意思呢? (所看到的) 作者在这首诗里写了看到的什么呢?

三、观察画面, 感知内容

1.出示诗歌, 指名读, 要求读正确。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读准“振”“樾”“蝉”的读音。“振”和“蝉”是翘舌音, 而且“振”是前鼻音, 不要读成后鼻音。

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樾:树阴。意欲:想要。闭口:闭上嘴巴。振:震荡。

区别“振”和“震”。“震”源于雨, 雨即雷雨。“震”原指大自然的震动。如地震。“振”源于两手相击, 振动做声。“振”是指人为的振动。

3.观察画面。

我们经常说, 诗中有画, 其实, 这首诗就是一幅画 (板书:一幅画) 。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诗中到底画了什么。 (出示插图, 引导观察, 要求学生说具体, 说生动。)

根据学生回答, 相继在诗中圈出:牧童、黄牛、林樾、鸣蝉。我们不仅眼中看到了这些物象, 耳中也享受着美妙的声音, 都有哪些声音呢?圈画出:歌声、蝉鸣。

设计意图:安排学生读古诗, 将古诗读通、读顺, 读出节奏,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只有学生将古诗读熟了, 在理解古诗时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振”和“震”的区别本是教学中的难点, 通过从字源上去理解, 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让学生观察画面, 说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听到了哪些声音, 让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 对古诗的内容形成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四、理解诗意, 感悟诗情

1.一幅画, 一首诗 (板书:一首诗) , 古人说画中有诗, 画能给我们美感, 诗能给我们想象。通过昨天的预习, 你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组织学生先小组交流。

2.组织学生交流。根据学生回答相继插入, 小牧童在诗中会唱些什么呢? (在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板书:动)

这小牧童怎么停下不走啦?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吗?为了能捕到蝉, 小牧童闭上嘴巴站到了树下, 一动也不动。

3.再读读这首诗, 读着读着, 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牧童?

4.袁枚在写这首诗时, 已经是62岁的高龄了, 当他看到小牧童骑着黄牛悠闲地走在林间的小道上, 看到小牧童捕捉知了时那种专注的神情, 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么, 诗人在诗中又表达了自己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设计意图:笔者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 先说说诗句的意思, 然后选择恰当的时机作一些点拨:小牧童在歌中会唱些什么呢?为什么停下来不走啦?以此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用上“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 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言语的实践, 进行语言的运用。再补充诗人写作这首诗时的年龄, 深入到这首诗的内核, 把握诗人的情感基础, 触摸诗人的内心, 将童年这颗种子植入学生的心田。

五、拓展延伸, 了解儿童

是呀, 在古代描写儿童的诗句很多。出示:

1.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2.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3.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4.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5.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6.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从这些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认为我们的童年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补充一些描写儿童的诗句, 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 又增加了学生知识的储备量, 达到积累内化的效果。同时, 让我们也了解到古时儿童的生活状态, 激起当代儿童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呼唤诗意童年生活的回归。

六、读写结合, 诗化童年

儿童代表着童年, 童年有着一份纯真、一份自由、一份快乐, 童年是一幅画, 是一首诗, 更代表着一种文化。在古代:

童年是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的那份天真纯洁;

童年是的那份快乐;

童年是时奔跑着的欢笑;

童年是时的那份忙碌。

是呀, 童年是一本书, 书中记载着童年的趣事;

童年是一首清新的歌, 你听, ;

童年是一幅优美的画, 你看, ;

童年是。

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填空, 组织交流、评价。

教师小结:是呀, 童年是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到的一种快乐与惬意, 有许多名人曾对童年做过精当的评价。出示:

永远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事物:这是童年的回忆。———〔法国〕杜伽尔

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 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 也是一颗果子, 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聪明, 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 一股强烈的欲望。———〔法国〕巴尔扎克

篇9:一个易拉罐的所见所闻三年级作文

我,是一个易拉罐,原本的我,应该安静地躺在回收站中,等待着被再次利用,闪耀我人生的下一次光芒,可现在我正狼狈地躺在这臭臭的河水里。

这恶臭难闻的河水让我浑身不舒服,我一边想着要赶紧逃离这里,一边小声抱怨道:“这河水也太邋遢了,一点也不注意卫生了,唉……。””你以为我愿意这样啊,小姑娘,我也是受害者,“河水委屈的话语打断了我的抱怨。

河水说:”你知道吗?我以前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肚子里的小鱼、小虾时刻都在愉快的歌唱起舞,岸边成群的牛羊在河边拥挤着饮水,小娃娃在浅水区戏水摸鱼,老人坐在岸边钓鱼,看着水里的鱼游来游去,他们可喜欢我了。”

“可是现在,哎!”河水难过起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的身体慢慢的变黑了,河水变臭了,我的肚子再也没欢快畅游的小鱼小虾了,取而代之是成群结对的塑胶瓶、塑料袋……。“。

我小声的辩解道:”我是被人类的小朋友丢进来的,可不是我主动的“;

臭河水激动地说:“没错就是人类,可恨的人类“

跟河水道别之后,我想要去寻找到个美丽的`、充满生机的地主。于是我继续往前漂,漂到了一个湖泊里,我本以为我找到了一个好地方,说是湖泊,但里面漂着的全是塑料袋、塑料盒……。里面偶尔也能看见几队往外游的小鱼。我赶紧拦住最后一队小鱼问:”这是怎么了?你们为什么往外逃?“小鱼叹息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把袋子、盒子都往水里丢,我们每天生活在这里,湖水被污染了,我的同伴死的死,走的走,我们也得赶紧逃命去啊。“说完便气愤地走了。

我继续向前漂,但是此时的我已经心灰意冷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感觉好疲倦,便闭上了眼睛向前漂。一觉醒来后,阳光异常刺眼,边上也是是黄色的一片,没有一点阴凉的地方。我抬头问一只正在哭泣的小鸟:“你怎么了,这里是怎么呢?”小鸟伤心的说:“听,人类在砍树,我刚建好过冬的家,还没有住,我的家就没有了,这个冬天我要被冻死了,”

篇10:三年级所见教学设计

教学预设目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小学语文一年级下:《所见》《小池》教学设计。

2、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

学习古诗《所见》。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一、激趣导入。

1、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

--展示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小黑板: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如:?

3、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对读,检查。

三、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所见》《小池》教学设计》。(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号做朗读汇报。

4、在4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B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配上音乐)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四、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五、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黄”、“童”

六、编故事

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小小组里讨论一下,试着编一个故事。

七、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第二课时

学习古诗《小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一、看图揭题,导入。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问: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图文对照,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通过投影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4、简单讲述诗意。

5、全班齐读全诗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 教师范读。

2. 学生练读。(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组内交流)

3. 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4. 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 朗读反馈。

6 .练习背诵。

五、学习生字。巩固词语。

1. 出示带音节生字认读。

2. 去掉音节认读。

上一篇:汽车按揭贷款管理办法下一篇: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