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综合复习

2024-07-02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综合复习(通用8篇)

篇1: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综合复习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A抽象性 B严谨性 C客观性 D应用广泛性 A记忆为主的课堂教学 内容从知识的领域切入可B多元化的学习评价

以分为“数与代数”、“空

C技能性知识 D概念性知识

19.从数学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C多样化的课程内容 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D发展性的课程目标。8.下列不属于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新课程突出体现的理念的是()。A基础性 B普及性 以及()等四个领域。

A解决问题 B符号感 的分类角度出发,可以将 C推理能力D实践与综合应用

14.下列不属于选择小学数学能力分为“认知”、“操作”与()等三类。A逆运算 B数量关系 2.下列不属于生活数学特征的是()。

A经验符号 B非形式化 C实践活动 D逻辑和推理

3.“算法化”是以()为价值取向的。

A功利 B数学素养 C数学家 D逻辑思维 4.以数学素养为数学教育价值取向的特征就是()A大众化 B公理化 C逻辑化 D算法化 5.以功利为价值取向的数学教育价值追求可以称之为()。

A大众化 B形式化 C算法化 D公理化 6.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与()四因素之间的持续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的“生态系统”。A目标 B内容 C学具 D环境 7.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结构具有“学术中心的课程开发”、“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螺旋式的课程结构”以及()等等的特征。C科学性 D发展性 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9.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是()。的基本因素有“社会的进A基础性原则 步”、“数学的发展”以及 B学术性原则()等。

C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A学生的需要观 结合原则 D统一性与灵B国家的需要观

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C生活的需要观 15.下列不属于小学数学 D儿童的发展观 课程内容的编排原则的是10.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A统一性原则 B循序渐进是()。

原则 C简明性原则 D渗A注重问题解决 透性原则 B注重数学应用

16.从方法论层面予以区C注重逻辑推理

别,认知学习可以分为“接D注重数学交流

受学习”和()两类。

11.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A发现学习B知识学习内容从学习的目标切入可C技能学习D问题解决学以分为“知识与技能”、“数习

学思考”、“解决问题”以17.下列不属于知识学习及()等四个纬度。某一阶段的是()。A数与代数 B统计与概率 A选择阶段 B领会阶段 C空间观念 D情感与态度 C问题阶段 D习得阶段 12.下列不属于从数学活18.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动的素养切入而概括出的着“陈述性知识”、“程序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性知识”以及()等三的是()。

类互相渗透与相互支持的A 数感 B空间观念 不同的知识。C 应用意识 D数学思考 A策略性知识 B过程性13.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

知识

C解题思路 D策略 20.下列不属于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阶段的是()。

A语言表述阶段 B理解结

构阶段 C学会解题阶段 D符号运算阶段 21.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主要有:创设情境、()、检验假设和总结运用等四个阶段。

A独立探究 B提出假设 C理解发现 D动手操作

22.“再创造”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A数学化

B认知 C参与 D学习准备

23.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的过程。A接受知识 B数学活动

C传递数学 D解题训练

24.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个()的关系。A传递与接受 B控制与被控制

C交互主体 D知与不知 25.现代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的过程。B 探索-发现式策略

B量化的评价

43.不属于运算心理活动C Hands on活动策略 C主体取向的评价 过程特征的是()。D 照本宣科策略

D过程取向的评价 36.以科学实证主义为哲A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协作 A 建构 B 吸纳 31.通过参与课堂学习活C 传递 D 训练 26.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的认知建构的活动过程,是一种由 “定向环节”、“行动环节”以及()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环状结构。

A感受环节 B执行环节 C运动环节 D反馈环节 27.下列不属于传统的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特点的是()。

A客体性 B思考性

C单一性 D接受性 28.下列不属于构建教学策略的主要原则的是()。

A准备原则 B活动原则 C个别适应的原则 D需要原则

29.“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称之为()。A照本宣科型策略 B简单对话型策略

C任务驱动策略 D思维交互型策略 30.由教师先创设一个能刺激学生探究的具有现实性的情境,学生则是通过自己(小组合作的或独立的)探究,发现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教学策略称之为()。

A 交互式问题解决策略 动成员(包括教师与学生)学基础的评价是()。之间的话语或行为的对A形成性评价 话,使不同的思考和活动B量化的评价 发生互动,从而促进学生 C表现性评价 思考的教学策略称之为 D质性的评价

()。

37.以自然主义和人本主A交互式问题解决策略

义为哲学基础的评价是B探索-发现式策略()。

C Hands on活动策略 A形成性评价 B量化的D照本宣科策略 评价 C表现性评价 32.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D质性的评价

学习中的各种提示性活

38.概念与词汇的关系是动,来帮助学生接受并内()关系。

化既定的数学知识,形成A一一对应 B内容与形既定的数学技能的属于式 C内涵与外延()的教学组织类型。

D抽象与概括

A接受型的教学组织

39.概念的结构包括概念B问题解决型教学组织 的“内涵”和概念的()。C探索-发现型教学组织 A定义 B抽象 D自主型的教学组织 C符号 D外延 33.下列不属于小学数学40.概念的抽象过程中大学习评价价值的是()。

致要经历“分离”、“提A导向价值 B甄别价值

纯”和()等三个环节。C反馈价值 D诊断价值

A表征 B简化 34.以下不属于学习评价C描述 D思考 目的的是()。

41.“平行四边形”和“长A师生活动质量的判断 方形”这两个概念是属于B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关系。

C依据学业对学生排序 A属种 B交叉 D为师生活动提供反馈 C对立 D同一 35.下列不属于按评价的42.从正方形中抽象出长取向角度而划分的学习评方形的过程称之为()。

价的是()。

A强抽象 B概括 A目标取向的评价

C弱抽象 D分离 2

B运算方法和运算技巧结合 C外部操作和内部思维同步 D形象感知和抽象思维统和

44.从逻辑层面看,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中,主要包含“运算法则”、“运算性质”和()等一些内容。

A数的认识 B运算方法 C简便运算 D理解算理 45.运算法则的理论依据可以称之为()。

A方法 B性质 C算理 D规则 46.小学数学运算规则的学习是以()学习为起点的。

A方法 B认数

C概念 D性质 47.不属于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特点的是()。A淡化证明 B逐步深化

C合情推理 D注重命题 48.不属于小学空间几何特征的是()。

A 直观几何 B证明几何 C经验几何 D实验几何 49.空间观念是空间知觉经过加工后所形成的()。

A概念 B图像

C性质 D表象 50.不属于描述空间对象

量的方面概念的是()。(324)

A长度 B测量 C面积 D体积 51.空间定位不包括()。A空间形式 B空间方位 C空间大小 D空间距离 52.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主要是()。

A已有概念 B生活经验 C公理体系 D几何命题 53.问题的主观方面就是指()。

A 问题的起始状态 B问题空间

C 问题的目标状态 D问题的中间状态 54.问题的客观方面就是指()。

A课题范围 B问题空间 C目标状态 D起始状态 55.问题的条件信息包括“数据”、“关系”和()等。

A 状态 B 运算 C 问题 D 方法 56.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心理模式是“理解问题”、“设计方案”、()和“评价结果”

。A 填补认知空隙 B执行方案

C 反思修正 D调查资料

57.从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看,背景命题的检索阶段就是()阶段。A 理解问题 B设计方案

C 执行方案 D评价结果

二、判断题: 58.不属于小学概率与统1.数学是一门直接处理现计学习的课程意义的是实对象的科学。(×)()。

2.作为教育的数学是一门A形成合理解读数据的能经过专门加工的数学。√ 力 B提高科学认识客观3.当今人们对课程内涵的世界的能力

界定已呈多元化的格局。C获得绘制图表的能力

(√)D发展在现实情境中解决

4.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开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具有“学术中心”的特59.不属于儿童形成统计征。(√)

思想过程特征的是()。5.初步了解“不确定现象”A 基本概念是帮助理解

或“事件的可能性”是的基础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B 观念是伴随着操作活

容。(×)

动逐步形成的 6.小学数学中的“量与计C 对数据理解是逐步发量”知识属于“常规法则”展的 中的重要内容。(√)D 数据的分析与利用能7.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力的形成是渐进的 择必须要考虑儿童的可接60.不属于儿童概率思想受能力。(√)发展的过程特征的是8.将学习的全部内容以定()。

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A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学习方式称为接受学习。认识是逐步发展的(√)

B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9.儿童的数学概念获得方认识受到经验的制约 式是逐渐由“概念同化”C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为主发展到“概念形成”认识是建立在计算之上的 为主的。(×)D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0.范例教学强调利用人认识需要通过直观操作来 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来支持

组织教学。(√)

11.探究教学是一种在单 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最高 的教学方式。(×)

12.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主 导作用是通过控制予以体

现的。(×)3

13.“教学活动的过程特征”是课堂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14.教学方法是一个稳定不变的程序结构。(×)15.启发式谈话法中的师生的对话是以理解为核心的。(√)16.好的教学方法应当能刺激学生的参与。(√)

17.以共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多种表现为参照的一种评价是表现性评价。(√)

18.常模参照评价是一种相对评价。(√)19.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在于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某种鉴定。(×)20.指学习者个人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知识称之为客观性知识。(×)21.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两个基本形式(√)22.概念是分析与综合的结果。(×)23.运算法则是关于运算方法和程序的规定。(√)24.关于运算方法和程序的规定称之为运算方法。(×)

25.空间几何主要就是研究事物的空间形式或关系的一门学科。(√)26.小学的几何属于一种论证几何。(×)27.问题的条件信息就是

指已经给出的数据。(×)

28.数学问题的条件信息包括给定的某种状态。(√)

29.儿童的统计观念是伴随着操作活动逐步形成

4.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

问题解决学习

8.知识学习过程大致包含了、、等。

答案: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

12.儿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参与主要包现、以

及 以及巩固阶段等这样几个

、的。(√)

30.儿童的统计知识的学习重点就是要能学会制作统计图表。(×)

三、填空题: 1.数学学科具有

、、等特征。

答案:抽象性、严谨性、运用的广泛性

2.数学的严谨性特征体现在它的、以及 等方面。

答案:逻辑性、精确性、系统性

3.通常认为数学的课程目标可以分为、以及 等三类。

答案:实用知识、学科知识、文化素养 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阶段。

答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答案:选择阶段、领会阶段、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习得阶段

5.国际上小学数学的教材9.发现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在呈现方式上开始逐渐凸学教学中的运用要注现

意 出、、、等价值取向发展上的特

及 征。

等三个问题。

答案:切近儿童生活、强化答案: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过程体验、注意探究发现 必须有效、教师要注意儿童

发现知识的过程、教师在发6.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现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课程内容从知识的领域切指导 入可

为、10.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以及实践活动或综合运用

是 这四个领域。、、答案:数与代数、空间与 以图形、统计与概率 及反思评价等。

答案:设置问题情境、提出7.按照学习的对象的特征假设、获得结论 以及学习目标的不同,认

知学习可以

11.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为、与

要 以及 指、等三类。

、答案:知识学习、技能学习、以

及 4

、以及态度等因素。

答案:兴趣、动机、自信心

13.小学数学的教学组织主

有、以及

等三种不同的类型。

答案:接受型的教学组织、问题解决型教学组织、自主型的教学组织

14.常见的小学数学教学方

括、、以及“实验法”、“练习法”等。答案:叙述式讲解法、启发式谈话法、演示法

15.学习评价除了具有“导向”、“反馈”等价值外,还

有、、等价值。

答案:诊断、激励、研究

16.儿童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大致可以分有、答案: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四个:

能力的发展。

7.简述在课堂学习中的师为、基础性原则;可接受性与发以及 以

及 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统一性生相互作用方式。

等三个阶段。

答案:感知阶段、表象阶段、概念阶段

17.在儿童的运算规则学习的导入阶段中主要可以采用、以及 等策略。

答案:情境导入、活动导入、问题导入

18.空间定位包括对物体的、以及 等的识别。

答案:空间方位、空间距离、空间大小

19.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心理模式是、、以及“评价结果”等四个心理过程。

答案:理解问题、设计方案、执行方案

20.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主要策略 等。

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答案:关注儿童对现实生活育作用原则。的经历、增加在数学活动中 的体验、强化将知识运用于4.简述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现实情境 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 展有哪些共同性的特征。

答案:国际上小学数学课 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

展有如下三个共同性的特

四、简答题: 征:在选择上表现出“切1.简述数学素养的基本内近儿童生活”的价值取向;涵。

在呈现上表现出“强化过程答案:数学素养的基本内体验” 的价值取向;在组涵:懂得数学的价值;对织上表现出“注意探究发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现”的价值取向。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

5.简述认知迁移的实现主力;学会数学交流;学会要取决于哪些因素。数学的思想方法。答案:认知迁移的实现主

要取决于如下四个因素:2.简述当今国际小学数学对象的共同因素;已有经验课程目标的变革主要体现的概括水平;定势的作用;在哪些方面。

学习的指导。

答案:当今国际小学数学6.简述探究学习的理论在课程目标的变革主要体现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时要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注意的问题。

注重问题解决;第二,注答案:探究学习的理论在重数学应用;第三,注重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时要数学交流;第四,注重数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思想方法;第五,注重注意探究教学模式对学习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主体的适用性。第二,注信心。意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呈

现。第三,注意教师引导3.简述选择小学数学课程的适度性。第四,加强学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生科学态度的养成和探究5

答案:在课堂学习中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是: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之间是按主导与主体之间的不断错位滑移来实现相互作用的。具体地说,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切合的引导予以体现;对话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基本交互形式;课堂教学是一个人际之间充分交流与分享的过程。

8.简述现代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的特点。答案:现代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的特点有三个:运用情境的方式呈现学习任务;数学活动是以任务来驱动的;探索是数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9.简述常见的教学手段有哪些?

答案:常见的教学手段有:操作材料;辅助学具;电化设备;计算机技术等四类。

10.简述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案: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如下七个方面:对数学的价值的了解;数学知识意义的建构;数学技能的形成;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水平;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获得;数学学习的态度与情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11.简述在概念引入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哪些策略? 答案:在概念引入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如下一些策略:生活化策略;操作性策略;情境激发策略;知识迁移策略。

12.简述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发展儿童的良好的数感?

答案:可以从如下三方面去发展儿童的良好的数感:(1)在实际的情境中形成数的意义。即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数;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2)具有良好的数的位置感和关系感。即发展数的良好位置感;对各种数的关系有敏锐的反应。(3)对数和数的运算实际意义有所理解。

13.简述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主要特点。答案: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主要特点是:(1)经验是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

(2)操作是儿童构建空间表象的主要形式。14.简述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

答案: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数学问题是一组尚未达到目标状态的、有待加工处理的信息系统,它主要由以下三种成分构成:条件信息、目标信息、运算信息。

15.简述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过程特征。答案: 在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这个过程中,主要会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1)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2)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受到经验的制约;(3)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需要通过直观操作来支持。

篇2: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综合复习

(各种题型的练习题共125道)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A抽象性 B严谨性 C客观性 D应用广泛性 答案:C

2.下列不属于生活数学特征的是()。A经验符号 B非形式化 C实践活动 D逻辑和推理 答案:D

3.“算法化”是以()为价值取向的。A功利 B数学素养 C数学家 D逻辑思维 答案:A

4.以数学素养为数学教育价值取向的特征就是()A大众化 B公理化 C逻辑化 D算法化 答案:A

5.以功利为价值取向的数学教育价值追求可以称之为()。A大众化 B形式化 C算法化 D公理化 答案:C

6.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与()四因素之间的持续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的“生态系统”。

A目标 B内容 C学具 D环境 答案:D

7.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结构具有“学术中心的课程开发”、“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螺旋式的课程结构”以及()等等的特征。

A记忆为主的课堂教学 B多元化的学习评价 C多样化的课程内容 D发展性的课程目标。答案:A 8.下列不属于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新课程突出体现的理念的是()。A基础性 B普及性 C科学性 D发展性 答案:C

9.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有“社会的进步”、“数学的发展”以及()等。A学生的需要观 B国家的需要观 C生活的需要观 D儿童的发展观 答案:D

10.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A注重问题解决 B注重数学应用 C注重逻辑推理 D注重数学交流 答案:C

11.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学习的目标切入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等四个纬度。

A数与代数 B统计与概率 C空间观念 D情感与态度 答案:D

12.下列不属于从数学活动的素养切入而概括出的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的是()。A 数感 B空间观念 C 应用意识 D数学思考 答案:D

13.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知识的领域切入可以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等四个领域。

A解决问题 B符号感 C推理能力 D实践与综合应用 答案:D

14.下列不属于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的是()。A基础性原则 B学术性原则

C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D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B

15.下列不属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原则的是()。A统一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简明性原则 D渗透性原则 答案:A

16.从方法论层面予以区别,认知学习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两类。A发现学习B知识学习C技能学习D问题解决学习答案:A

17.下列不属于知识学习某一阶段的是()。A选择阶段 B领会阶段 C问题阶段 D习得阶段 答案:C

18.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着“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等三类互相渗透与相互支持的不同的知识。

A策略性知识 B过程性知识 C技能性知识 D概念性知识 答案:A

19.从数学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分类角度出发,可以将数学能力分为“认知”、“操作”与()等三类。

A逆运算 B数量关系 C解题思路 D策略 答案:D

20.下列不属于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阶段的是()。A语言表述阶段 B理解结构阶段 C学会解题阶段 D符号运算阶段 答案:C

21.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主要有:创设情境、()、检验假设和总结运用等四个阶段。

A独立探究 B提出假设 C理解发现 D动手操作 答案:B

22.“再创造”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A数学化 B认知 C参与 D学习准备 答案:A

23.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的过程。A接受知识 B数学活动 C传递数学 D解题训练 答案:B

24.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个()的关系。A传递与接受 B控制与被控制 C交互主体 D知与不知 答案:C

25.现代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的过程。A 建构 B 吸纳 C 传递 D 训练 答案:A

26.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的认知建构的活动过程,是一种由 “定向环节”、“行动环节”以及()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环状结构。

A感受环节 B执行环节 C运动环节 D反馈环节 答案:D

27.下列不属于传统的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特点的是()。A客体性 B思考性 C单一性 D接受性 答案:B

28.下列不属于构建教学策略的主要原则的是()。A准备原则 B活动原则 C个别适应的原则 D需要原则 答案:D

29.“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称之为()。

A照本宣科型策略 B简单对话型策略 C任务驱动策略 D思维交互型策略 答案:B

30.由教师先创设一个能刺激学生探究的具有现实性的情境,学生则是通过自己(小组合作的或独立的)探究,发现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教学策略称之为()。A 交互式问题解决策略 B 探索-发现式策略 C Hands on活动策略 D 照本宣科策略 答案:B

31.通过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成员(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话语或行为的对话,使不同的思考和活动发生互动,从而促进学生思考的教学策略称之为()。A交互式问题解决策略 B探索-发现式策略 C Hands on活动策略 D照本宣科策略 答案:A

32.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提示性活动,来帮助学生接受并内化既定的数学知识,形成既定的数学技能的属于()的教学组织类型。

A接受型的教学组织 B问题解决型教学组织 C探索-发现型教学组织 D自主型的教学组织 答案:A

33.下列不属于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价值的是()。A导向价值 B甄别价值 C反馈价值 D诊断价值 答案:B

34.以下不属于学习评价目的的是()。

A师生活动质量的判断 B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C依据学业对学生排序 D为师生活动提供反馈 答案:C

35.下列不属于按评价的取向角度而划分的学习评价的是()。A目标取向的评价 B量化的评价 C主体取向的评价 D过程取向的评价 答案:B

36.以科学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评价是()。A形成性评价 B量化的评价 C表现性评价 D质性的评价 答案:B

37.以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评价是()。A形成性评价 B量化的评价 C表现性评价 D质性的评价 答案:D

38.概念与词汇的关系是()关系。A一一对应 B内容与形式 C内涵与外延 D抽象与概括 答案:B

39.概念的结构包括概念的“内涵”和概念的()。A定义 B抽象 C符号 D外延 答案:D

40.概念的抽象过程中大致要经历“分离”、“提纯”和()等三个环节。A表征 B简化 C描述 D思考

答案:B

41.“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这两个概念是属于()关系。A属种 B交叉 C对立 D同一 答案:A

42.从正方形中抽象出长方形的过程称之为()。A强抽象 B概括 C弱抽象 D分离 答案:C

43.不属于运算心理活动过程特征的是()。

A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协作 B运算方法和运算技巧结合 C外部操作和内部思维同步 D形象感知和抽象思维统和 答案:B

44.从逻辑层面看,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中,主要包含“运算法则”、“运算性质”和(等一些内容。

A数的认识 B运算方法 C简便运算 D理解算理 答案:B

45.运算法则的理论依据可以称之为()。A方法 B性质 C算理 D规则 答案:C

46.小学数学运算规则的学习是以()学习为起点的。A方法 B认数 C概念 D性质 答案:B

47.不属于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特点的是()。A淡化证明 B逐步深化 C合情推理 D注重命题 答案:D

48.不属于小学空间几何特征的是()。A 直观几何 B证明几何 C经验几何 D实验几何 答案:B)6

49.空间观念是空间知觉经过加工后所形成的()。A概念 B图像 C性质 D表象 答案:D

50.不属于描述空间对象量的方面概念的是()。(324)A长度 B测量 C面积 D体积 答案:B

51.空间定位不包括()。

A空间形式 B空间方位 C空间大小 D空间距离 答案:A

52.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主要是()。A已有概念 B生活经验 C公理体系 D几何命题 答案:B

53.问题的主观方面就是指()。

A 问题的起始状态 B问题空间 C 问题的目标状态 D问题的中间状态 答案:B

54.问题的客观方面就是指()。

A课题范围 B问题空间 C目标状态 D起始状态 答案:A

55.问题的条件信息包括“数据”、“关系”和()等。A 状态 B 运算 C 问题 D 方法 答案:A

56.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心理模式是“理解问题”、“设计方案”、()和“评价结果”A 填补认知空隙 B执行方案 C 反思修正 D调查资料 答案:B

57.从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看,背景命题的检索阶段就是()阶段。

A 理解问题 B设计方案 C 执行方案 D评价结果

。答案:B

58.不属于小学概率与统计学习的课程意义的是()。

A形成合理解读数据的能力 B提高科学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C获得绘制图表的能力 D发展在现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C

59.不属于儿童形成统计思想过程特征的是()。A 基本概念是帮助理解的基础 B 观念是伴随着操作活动逐步形成的 C 对数据理解是逐步发展的 D 数据的分析与利用能力的形成是渐进的 答案:A

60.不属于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过程特征的是()。A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 B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受到经验的制约 C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是建立在计算之上的 D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需要通过直观操作来支持 答案:C

二、判断题:

只要在每小题的括号内填上√或×即可。

1.数学是一门直接处理现实对象的科学。()答案:×

2.作为教育的数学是一门经过专门加工的数学。()答案:√

3.当今人们对课程内涵的界定已呈多元化的格局。()答案:√

4.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开发具有“学术中心”的特征。()答案:√

5.初步了解“不确定现象”或“事件的可能性”是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答案:×

6.小学数学中的“量与计量”知识属于“常规法则”中的重要内容。()答案:√

7.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要考虑儿童的可接受能力。()答案:√)

8.将学习的全部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称为接受学习。()答案:√

9.儿童的数学概念获得方式是逐渐由“概念同化”为主发展到“概念形成”为主的。()答案:×

10.范例教学强调利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来组织教学。()答案:√

11.探究教学是一种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最高的教学方式。()答案:×

12.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控制予以体现的。()答案:×

13.“教学活动的过程特征”是课堂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答案:√

14.教学方法是一个稳定不变的程序结构。()答案:×

15.启发式谈话法中的师生的对话是以理解为核心的。()答案:√

16.好的教学方法应当能刺激学生的参与。()答案:√

17.以共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多种表现为参照的一种评价是表现性评价。答案:√

18.常模参照评价是一种相对评价。()答案:√

19.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在于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某种鉴定。()答案:×

20.指学习者个人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知识称之为客观性知识。()答案:×

21.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两个基本形式。()答案:√)9

(22.概念是分析与综合的结果。()答案:×

23.运算法则是关于运算方法和程序的规定。()答案:√

24.关于运算方法和程序的规定称之为运算方法。()答案:×

25.空间几何主要就是研究事物的空间形式或关系的一门学科。()答案:√

26.小学的几何属于一种论证几何。()答案:×

27.问题的条件信息就是指已经给出的数据。()答案:×

28.数学问题的条件信息包括给定的某种状态。()答案:√

29.儿童的统计观念是伴随着操作活动逐步形成的。()答案:√

30.儿童的统计知识的学习重点就是要能学会制作统计图表。()答案:×

三、填空题:

1.数学学科具有、、等特征。答案:抽象性、严谨性、运用的广泛性

等方面。

答案:逻辑性、精确性、系统性

3.通常认为数学的课程目标可以分为、以及 等三类。答案:实用知识、学科知识、文化素养

4.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以及 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答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数学的严谨性特征体现在它的、以及 5.国际上小学数学的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开始逐渐凸现出、、等价值取向发展上的特征。答案:切近儿童生活、强化过程体验、注意探究发现

6.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从知识的领域切入可以分为、、以及实践活动或综合运用这四个领域。答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7.按照学习的对象的特征以及学习目标的不同,认知学习可以分为、以及 等三类。答案:知识学习、技能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8.知识学习过程大致包含了、、以及巩固阶段等这样几个阶段。答案:选择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

9.发现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以及 等三个问题。答案: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有效、教师要注意儿童发现知识的过程、教师在发现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指导

10.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以及反思评价等。答案:设置问题情境、提出假设、获得结论

11.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主要指、、以及 等。

答案: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

12.儿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参与主要包括、、以及态度等因素。答案:兴趣、动机、自信心

等三种不同的类型。

答案:接受型的教学组织、问题解决型教学组织、自主型的教学组织

14.常见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包括、、以及“实验法”、“练习法”等。答案:叙述式讲解法、启发式谈话法、演示法

15.学习评价除了具有“导向”、“反馈”等价值外,还应具有、、等价值。13.小学数学的教学组织主要有、以及 答案:诊断、激励、研究

等三个阶段。

答案:感知阶段、表象阶段、概念阶段

17.在儿童的运算规则学习的导入阶段中主要可以采用、以及 等策略。答案:情境导入、活动导入、问题导入

18.空间定位包括对物体的、以及 等的识别。答案:空间方位、空间距离、空间大小

19.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心理模式是、、以及“评价结果”等四个心理过程。答案:理解问题、设计方案、执行方案

20.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主要策略有、以及 等。

答案:关注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经历、增加在数学活动中的体验、强化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

四、简答题:

1.简述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答案: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懂得数学的价值;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交流;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2.简述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注重问题解决;第二,注重数学应用;第三,注重数学交流;第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第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

3.简述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四个:基础性原则;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作用原则。

4.简述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展有哪些共同性的特征。

答案: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展有如下三个共同性的特征:在选择上表现出“切近儿童生活”的价值取向;在呈现上表现出“强化过程体验” 的价值取向;在组织上表现出“注意探究发现”的价值取向。

5.简述认知迁移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案:认知迁移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如下四个因素:对象的共同因素;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定势的作用;学习的指导。16.儿童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及 6.简述探究学习的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

答案:探究学习的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注意探究教学模式对学习主体的适用性。第二,注意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呈现。第三,注意教师引导的适度性。第四,加强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7.简述在课堂学习中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

答案:在课堂学习中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是: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之间是按主导与主体之间的不断错位滑移来实现相互作用的。具体地说,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切合的引导予以体现;对话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基本交互形式;课堂教学是一个人际之间充分交流与分享的过程。

8.简述现代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的特点。

答案:现代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的特点有三个:运用情境的方式呈现学习任务;数学活动是以任务来驱动的;探索是数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9.简述常见的教学手段有哪些?

答案:常见的教学手段有:操作材料;辅助学具;电化设备;计算机技术等四类。

10.简述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案: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如下七个方面:对数学的价值的了解;数学知识意义的建构;数学技能的形成;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水平;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获得;数学学习的态度与情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11.简述在概念引入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哪些策略?

答案:在概念引入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如下一些策略:生活化策略;操作性策略;情境激发策略;知识迁移策略。

12.简述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发展儿童的良好的数感?

答案:可以从如下三方面去发展儿童的良好的数感:(1)在实际的情境中形成数的意义。即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数;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2)具有良好的数的位置感和关系感。即发展数的良好位置感;对各种数的关系有敏锐的反应。(3)对数和数的运算实际意义有所理解。13.简述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主要特点。答案: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主要特点是:(1)经验是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2)操作是儿童构建空间表象的主要形式。14.简述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

答案: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数学问题是一组尚未达到目标状态的、有待加工处理的信息系统,它主要由以下三种成分构成:条件信息、目标信息、运算信息。15.简述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过程特征。

篇3:小学数学复习的策略研究

一、复习的导向

当代著名的课程理论与教育研究专家安德森在谈及制定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时, 特别提出了要思考四个问题:

(1) 学习问题——在有限的学校和课堂时间内, 什么才是最值得学生学习的?

(2) 教学问题——如何规划和传递教学才能使大部分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3) 评估问题——如何选择或设计评估手段和程序才能向学生提供有关学习效果的准确信息?

(4) 匹配问题——怎样才能确保目标、教学与评估彼此一致?

关于“课程一致性原理”的价值, 安德森还指出课程标准或者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或者教学材料与教学评估或者教学测验匹配一致在确保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价值。

由此可见, 如何选择或设计评估手段和程序才能向学生提供有关学习效果的准确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由此联系到我们总复习所面临的题量大如何取舍的问题, 体会更是深刻。

例如现在共有3份试卷摆在面前, 需要学生一周内完成。本来一周之内完成3份试卷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但问题在于这3份试卷的命题方向和考察的侧重点有所区别, 甚至是差异迥然。如果都完成, 就势必会造成测试成绩时好时坏的现象, 不利于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和学习信心的树立。所以, 我们就面临着一个“如何选择或设计评估手段和程序才能向学生提供有关学习效果的准确信息”的问题。选择如果适合学生的实际, 能够针对学生掌握得不太好的方面的问题进行练习, 则会有所收益;反之, 如若不加鉴别, 不做选择就铺开练习, 则收益不一定会多, 甚至会有不愿意看到的不好的影响。

同年级的老师还提到一次自己亲身经历的考试, 两个平行班先后完成两份不同的试卷, 第一份试卷:甲班的班级平均分高于乙班班级平均分2分, 第二份试卷:甲班班级平均分低于乙班班级平均分4分。以上数据的比较反映出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包括不同班级复习的侧重点不同, 导致学生适合完成的试卷类型也不同, 还包括了复习导向的问题。如果导向正确, 目标明确, 围绕目标展开复习, 就能保证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或者教学材料与教学评估或者教学测验匹配一致, 保证收益与付出成正相关, 反之, 则不一定就是有付出必有回报。

二、整体复习, 建立联系

复习接近尾声的时候, 我觉得应该引领学生树立整体复习的意识, 在复习过程中促进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生发出更多的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一个长方形木板长6分米, 宽4分米, 从上面裁下一块最大的半圆形木板, 半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本题的正确解法是先根据“一个长方形木板长6分米, 宽4分米, 从上面裁下一块最大的半圆形木板”可知这个半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长, 是6分米, 然后根据半圆的半径等于6分米, 算出半圆的面积, 即圆面积的一半。具体解题过程是:3.14× (6÷2) 2÷2=3.14×9÷2=14.13 (平方分米) 。

在完成解题过程以后, 引导学生及时回顾解题思路及关键点, 得出确定半圆的直径等于6分米, 这一步非常关键。为什么半圆直径不等于长方形的宽, 而等于长方形的长呢?有没有一些问题, 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长呢?围绕这两个问题, 学生积极思考, 小组讨论, 发现若半圆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则画出的半圆与以长方形的长为直径画出的半圆相比, 就不是最大的半圆了, 不符合题目要求;而在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 若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长, 则这个圆就有一半在长方形内, 有一半在长方形外, 也不符合题目要求。因此, 既要全部图形都在长方形内, 又要是最大的, 才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解答。

通过对解题关键步骤的分析, 学生由眼前的问题联想到与之有联系的问题, 拓宽了复习的知识面, 增加了练习的量, 同时还使知识的理解更加稳固, 问题的解决更加理性。受此启发, 我不再羡慕别的班级更大容量的练习, 更快速度的复习, 转而开始关注学生练习过的每一个问题, 特别是错误较多的典型的共性的问题。

例如:从1、3、5、7中每次选出2个数字组成两位数, 其中有几个素数?

由此问题发散开去, 学生们提出了更多的与此问题有联系的问题。比如, 由相同的条件, 我们还可以提出下列问题:

(1) 素数的个数占两位数总个数的几分之几 (或百分之几) ?

(2) 合数有几个?

(3) 合数的个数占两位数总个数的几分之几 (或百分之几) ?

以前, 我都是给学生准备一套有联系的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题组练习。问题由教师提供, 学生只需解决。而上述这种方式, 则是由教师提供材料, 由学生自己选择, 自己组合, 自己生成。打个比方, 就好比给学生烹饪用的各种素材, 至于做成什么样的菜品, 则因人而异, 但必须保证都要能做成成品菜来。允许在保底的基础上, 呈现多样化, 使人人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 自己能理解的数学, 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篇4: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综合复习

1.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约为1370537000人,这个数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其中左边的“3”在( )位上,表示( )。

2.20÷( )==( )(小数)。

3.四个不同质数的积是210,这四个质数分别是( )。

4.右图中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阴影

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一个西瓜,小明吃去它的,小亮吃去剩下的,这时还剩这个西瓜的( )。

6.2的分数单位是( ),这个数再加上( )就是最小的合数。

7.在一道减法算式中,差与减数的和是324,被减数是( )。

8.根据(1、2、3),(2、4、6),(3、6、9),(4、8、12),……的排列规律,可算出第10组三个数的和是 ( )。

9.某日,北京市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8℃,如果当天最低气温为-1℃,那么最高气温则是 ( )℃。

二、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估计一下,下面最接近你年龄的时间是( )

A.600月 B.600周 C.600小时 D.600分

2.一组数据“15、16、15、26、45、15、34”,16是这组数据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间数 D.中位数

3.甲杯中有100克水,乙杯中有80克水,往甲杯中溶解25克糖,往乙杯中溶解20克糖,结果是( )

A.甲杯水更甜 B.乙杯水更甜

C.两杯水一样甜 D.无法比较

4.今年老师a岁,小华a-25岁,再过x年后,老师与小华差( )岁。

A.x B.25 C.a-25 D.x+25

5.小明抛了5次硬币,1次正面朝上,4次反面朝上。第6次抛硬币,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三、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分)

1. 6厘米、4厘米和2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 )

2. 2012年全年有366天。 ( )

3.下午3时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成90度。 ( )

4.有一批零件,其中100个合格,3个不合格,合格率是97%。 ( )

5.如果x-3y=0,那么x与y成正比例。( )

6.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

7.大圆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比小圆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大。 ( )

8. 1米的与2米的同样长。( )

四、计算(共计24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篇5:小学数学综合复习试题

650-70= 480+160=

500-160= 780+90=

32万+13万= 80万-37万=

60万-8万=

二、计算并验算下面各题.1.4768+12543=

2.60346-18759=

三、求未知数x.1.x+1389=51000

2.6084+x=14307

3.x-1436=18247

4.67320-x=5947

3四、填空.1.十万零三百四十二写作().2.三千零九万零五十写作().3.70439154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4.940000以万作单位写作().五、列式并计算下面各题.1.一个数是820万,另一个数比它多150万,这个数是多少?

2.4305比10732少多少?

六、应用题.1.李老师给学校买图书用了245元,买体育用品用了184元,他带了500元,还剩多少元?

2.电影院的一楼有座位32排,每排有34个座位,二楼有480个座位.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篇6: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综合测试题4

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综合测试题四

一、填空。(20分)

1、某车间今天148人上班,1人病假,1人事假,该车间这天 的出勤率是()。

2、一个数由7个亿,9个千万,5个百万,7个百,2个十组 成,这个数是(),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3、把3米长的铁丝平分成5段,需要截()次,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米,每段是1米的()。

14、把甲人数的调入乙中,这时甲乙两队的人数相等,原来甲队5

()。()

245、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多()%,乙数与甲35

数的比是()。

6、周长相等的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最大;体积和底面积都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高与圆锥的高的比是()。

7、8吨50千克=()吨4.5小时=()小时()分

()

8、12 :20 ==():2 =()% =()小数()

9、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在这幅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4.2厘米,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1110、6吨增加 后是()吨,6增加 吨后是()吨。66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8分)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2、在一个数的后面添上百分号,就把这个数扩大了100倍。()

3、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4、102粒种子全部发芽,发芽率为102%()

5、一个分数,它的分母越大,分数单位就越小。()

6、甲数是乙数的25%,乙数和甲数的比是4:1()

7、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8、因为小数的末尾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0.50=0.5()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3eud教育网 http://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1、表示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A、x+y=6B、x—y=8C、y=5xD、xy=72、一个数增加20%后,再减少20%,所得的数()

A、比原数大B、与原数相等C、比原数小D、无法确

13、比的前项扩大3,比值()3

A、扩大3倍B、扩大9倍C、缩小3倍D、不变

4、在10克水中加入1克糖,糖占水的()

111A、B、C、109115、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内有①和②两个三角形,比较①和②的面积()

A、①>②B、① = ②C、① < ②D、无法确定

6、把一个圆柱形的钢材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体积是削去部

分体积的()

121A、B、C、D、2倍332

四、直接写得数(5分)

11020.24×300=4 ×13=88÷5=1393

5722 1.35×+1.35÷6=2.6-1×2÷ ×2=61033

33413()×4=1.25×8=1+ ×0= 842544

五、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20分)

44162.8×19-8×62 -623.64×[1÷(2-2.09)]5510

55731800-1350÷18×6(2+1++3.375)×1281220

21.9-1.9×(1.9-1.9)(1-1%×70)÷7

六、解方程和比例(9分)

4111 : = x:154.8x +1x÷ +7=10396

53七、量出下面半圆的有关数据,并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5分)

八、只列算式或方程,不计算。(8分)

311、张玲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105

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看多少页?

2、一种农药,用药液和水按照1:1000配制而成,如果要配制

5005千克的农药,需要水多少千克?

13、食堂四月份比五月份多烧煤100吨,10

食堂五月份烧煤多少吨?

4、一个晒盐厂用100克海水可晒出3克盐。如果一块盐田一次

放入5850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

九、应用题(21分)

1、某化工厂采用新技术后,每天用原料18吨,这样原来6天用的原料,现在可以用10天,这个厂现在比过去每天节约多少吨原料?

(4分)

2、加工一批零件,师傅独做8小时完成,徒弟独做10小时完成,师徒二人合作2.5小时后,还没有加工的零件占这批零件的几分之

几?(4分)

3、用边长15厘米的方砖给教室铺地,需要2000块;如果用边

长25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4分)

4、一根圆柱形钢材,截下2米,量得它得横截面得直径是4厘米,如果每立方厘米的钢重7.8克,截下的这段钢材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数)(5分)

35、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了,离乙地还有450千5

篇7: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综合复习

2008年07月11日 星期五 上午 00:35

16、什么是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17、《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设计提出了哪些要求? ⑴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⑵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⑶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⑷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

⑸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⑹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⑺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⑻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18、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有哪些? ⑴目标设计在学生需求中生成

⑵目标达成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生成。⑶环节设计在文本的多元中解读生成。⑷思维激发在师生、生生对话中生成。⑸教师银玲在适度拓展中生成。⑹情感态度在创造中生成。

19、案例区别于其他文字材料的特征是什么? ⑴案例的来源是课堂教学实践。

⑵案例是教师当前教学中面临疑难的典型事件,有一定普遍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⑶案例必须描述真实的教学情境。

⑷案例必须完整叙述一件事例或一个片断,有起因、冲突、结果等。⑸案例叙述的流畅性。

20、案例在美术教学中的有什么作用? ⑴用于自省 ⑵用于教研 ⑶用于教学

21、新课程下的学生观有哪些变化? ⑴学生本位意识。⑵学生主体意识。⑶学生个体意识。

22、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由哪些变化? ⑴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⑵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⑴课程的建设者

23、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有哪些变化? ⑴学生解放了 ⑵教材开放了

⑶“过程”开放了 ⑷“时空”开放了

24、你认为怎样的美术课是一堂好课? ⑴教学目标多元 ⑵教学内容丰厚 ⑶教材处理变式 ⑷教学问题优化 ⑸教学活动有效 ⑹教学流程清晰 ⑺教学姿态平等 ⑻教学评价恰当 ⑼教学方法多样 ⑽媒体运用恰当

25、案例应该具备哪些因素和特征? ⑴案例的来源 ⑵案例的典型性 ⑶案例的真实性 ⑷案例的完整性 ⑸案例的流畅性

26、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⑴ 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⑵ 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⑶ 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27、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因为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实质上是伴随实施教学的全过程的。考察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过程,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情境,调整甚至改变课前的教学设计,这也是一个设计的活动,可称为“课间设计”,同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路,可称之为“后设计”。

28、什么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与评价目标?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29、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哪些? ⑴教学目标多元 ⑵教学内容丰厚 ⑶教材处理变式 ⑷教学问题优化 ⑸教学活动有效 ⑹教学流程清晰 ⑺教学姿态平等 ⑻教学评价恰当 ⑼教学方法多样 ⑽媒体运用恰当

30、中国画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

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

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4、散点透视。

31、一般来说,教学中的提问有哪两种表现形式?

⑴ 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全过程,也就是问题的、探究的教学模式设计。⑵ 课堂的提问,常用于提问与应答的教学之中。

32、你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有哪些方面?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都是有一定“标准”的,首先最重要的一条是能促使自己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和帮助阅读案例的人从中“学有所获”。其次要做到:

⑴、具有可读性。一个好案例是一件文学作品,应该是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围绕主题以一种引人入胜、迷人的方式来展开,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人物的心理感受、体验和内部冲突揭示充分,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表达明晰、生动和活泼。

⑵、具有时代性。一个好案例必须要有时代的特征,能反映当前教育教学中最普遍发生的问题,能足够引起自己和人们的反思,能产生“共情”。

⑶、富有个性化。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要有特色,能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能从理论的高度去开掘并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能引起人们多方位的、多角度地思考,能触及人们的灵魂。⑷、一般用过去式表达。

⑸、字数最好在2000——4000字范围内。

33、什么是课程实施?它与教学实施有怎样的关系?

教学实施要比教学的范围广阔得多。课程实施是执行一项或多项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涉及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课程知识更新、教学过程的改变、校长和教师角色的更新、学生角色的变化、社区文化环境的相应改变等等。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一项内容,但却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和基本的途径。

34、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具有什么意义?

教学目标是教学开始之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学目标大体来说具有指导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运用和指引学生学习三大功能。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对于教学设计来说是前提性的工作、是设计的基础。

教学目标为选择教材内容、安排教学主题的顺序以及配置教学时间提供了依据。教学目标也是作为实际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内容与程序的直接依据。另外,教学目标还提供了测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最后,目标本身还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标准。

35、教学模式构成有哪些要素?

理论依据、教学程序、实施原则、辅助条件、效果目标。

36、教学活动的要素可以分为哪三个方面?

教学的主体性要素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的条件性要素是教学的时空环境,教学的过程性要素包括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与评价等这些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37、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设计活动实质上是伴随实施教学的全过程。考察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过程,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请解释“课间设计”和“课后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情境,调整甚至改变课前的教学设计,这也是一个设计活动,可称为“课间的设计”,同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路,可称之为“后设计”。

38、教师教学行为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⑴ 依据教学目标与教材的特点。⑵ 依据学生的特征。⑶ 依据学习环境的条件。⑷ 依据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条件。

39、探究学习的实质是问题解决的学习,那么,问题从何而来?

⑴ 教师提出问题。⑵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⑶ 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

40、提问时教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提问有哪几个作用?

评价(“你明白了吗?”得到回答)、学生参与(提问,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加深理解。

三、辨别题:

1、美术是精神创造的产品,是体现人类思想感情的意识形态。

要点:正确。由于美术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全面的能动的反映,所以所有美术作品都能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人们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美术还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和个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如毕家索的《格尔尼卡》、凡高的《星月夜》、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王式廓的《血衣》等,这些作品都表现出画家独特的认识、感情与个性。

2、绘画的种类很多,就中国画技法而言,就可分为:水墨画、工笔画、写意画等。要点:错误。中国画按技法的工细与粗放,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水墨画不属于。

3、请按照案例写作的一般方法的特征和要求,选择你认为正确的关键词,并在括号内打上“√”。教学目标 情节结构 时间结构 教学重难点 真实事件 叙述结构()

(√)(√)()(√)(√)来源 典型性 课前准备 真实性 完整性(√)(√)()(√)(√)

4、请简单阐述案例设计与教案设计两者之间有哪些主要区别?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教学案例是描述教学实践中的典型事例,以生动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教师和学生的成功或失败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5、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完整的备课应该是有哪个阶段完成?请在正确的后面打“√”。为什么? 要点:⑴ 教学前的预案()⑵ 教学前的预案和教学中的第二次备课()

⑶ 教学前的预案、教学中的第二次备课与教学后的反思(√)

6、你认为教师备课的预案设计是“宜粗”些好,还是“宜细”些好?为什么?

要点: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只需设计话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问题,只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老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善教案的设计。

7、你认为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是以“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还是以“科学性评价为主”?为什么?

要点:新课程需要新的教学评价,新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激励性和发展性为主的评价方式,使教师们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们享受学习成功的欢乐,唤起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的自豪感。但“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的评价观,忽视了对学生作品问题的指出,这样久而久之只会使学生失去进步的方向,盲目地去学习。而“科学性为主”的评价观,即注重看到学生作品进步的一面,还要恰当地指出不足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8、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用合作的方式解决特定问题中,需要评价学生是否获得了合作技能。他设计了以下五种评价方式,请你分析哪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表现性评价?为什么?

要点:表现性评价必须至少具备⑴评价标准多重性⑵评价标准预定性⑶评价的主观性这三个特征时,才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表现性评价。第五种是与教学目标要求的行为表现最接近,是真正意义上的表现性评价。

9、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要点:正确。《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科并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强调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以及美术学科与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一幅美术创作作品的诞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表现以外,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人文修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10、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不能指导。

要点:片面。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因为个性就是创造力。试想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都画的一模一样、整齐划一,那等于就失去了美术作品的生命力以及美术课的意义。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关键处作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不能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描去画去涂色,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11、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要点:正确。《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科并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强调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以及美术学科与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一幅美术创作作品的诞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表现以外,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人文修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12、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不能指导。

要点:片面。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因为个性就是创造力。试想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都画的一模一样、整齐划一,那等于就失去了美术作品的生命力以及美术课的意义。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关键处作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不能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描去画去涂色,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13、教案是精确的不可更改的“铁案”。

要点:片面。把教案视为精确的不可更改的“铁案”,是传统教育思想在教学设计上的体现。在新课程中,当把教学视为教与学、师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以及对话,教学的主体就不仅仅只是教师,教学就是两个主题之间的主体间的关系。一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课堂上就会出现丰富多彩的意料不到的事件,甚至在不经意之间就超出了教师的控制。这是互动教学中非常正常的。这就必然导致教案不可能是不可更改的“铁案”,而是预案。

14、“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目标达成,都不能脱离知识学习的内容。

要点:正确。因为能力发展要从属于知识的学习,离开知识的单纯能力训练,是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进行学科知识学习的认识方法——即过程与方法——却可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也决定了德育和认知能力的具体目标。

15、美术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要点:片面。美术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而任何一种学科教育都是有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学科本体,也就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系统;二是该学科教育的功能,也就是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种种良性的变化。美术活动需要感受、体验、情感、想象、创造,通过美术教育也有助于形成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想象力、大胆的创造力和灵巧的动手能力。同时,美术活动也能作为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社会学习、跨学科学系的工具。美术学科本体始终是教育功能生成的基础;美术学科也应该注重自身教育功能的拓展,尽量增强美术学科对人的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美术本体和教育功能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当然,不同的学科教育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侧重,这种侧重体现了学科教育不同层次的特征。

16、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篇8:小学数学复习方法研究

一、重温文本, 尝试练习

第一, 重温文本。新课标要求, 教师要学会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教材是学生学习之本, 教材中不仅提供各部分知识点的范例、概念、计算公式、练习题, 还提示了它的重点、难点、关键等。如果复习时忽略了文本, 那么学生对所复习的知识仍可能存在一知半解。在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前, 我先布置学生温习文本, 理解概念“表面积”、“体积”、“容积”, 知道“体积单位”、“容积单位”有哪些, 不同的体积单位、不同的容积单位该怎样换算,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表面积该怎样算, 有哪些计算公式, 等等。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学生通过温习文本, 对旧知进行回忆、内化, 为复习做了思想准备和知识准备, 避免“打无准备之战”。复习时, 教师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还有哪些知识不理解或者有哪些新发现。这样, 既检查了学生的温习情况, 又为下一步复习提供了相关的信息, 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 尝试练习。由于学生已经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 所以我设计了部分练习题 (重点是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重温文本后尝试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一来可以检验学生自己温习的效果、暴露问题;二来可以为教师复习提供调控课堂的信息。练习题 (体积计算部分) 如下: (1) 一个长方体铁块, 长4分米, 宽2分米, 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 一个长方体铁块, 长4分米, 宽2分米, 高1.5分米。如果从中切下一块最大的正方体, 则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 如果把一个棱长为4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长8分米, 宽4分米的长方体铁块, 那么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4) 一台容声牌电冰箱高1.5米, 占地26平方分米。这台电冰箱所占空间有多大? (5) 某村准备修一段长1.2千米, 宽2米, 厚20厘米的水泥路。大约需要混凝土多少方?

二、小组交流, 纠正错误

“从具体的合作活动来讲, 它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合作欲望、合作需求, 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和智慧, 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通过每个人的出谋献策、各抒己见、完成学习任务。” (引自《新课程新视点》) 每当期中或期末来临时, 有些老师就在为复习而大伤脑筋。其实, 复习从内容上来说,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单元甚至全册作个梳理, 形成知识网络, 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复习方式上来说, 与平时的教学应该是大同小异, 必要时仍须进行操作、演示、讨论交流……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小组合作, 在复习时更能显示它优越性:学生不仅能在合作中体验到解答正确时的成功喜悦, 而且能感受到做错时同伴互助的温馨。

三、师生评议, 巩固提高

预设与生成既是矛盾又是统一的。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会有精彩的生成。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熟练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或容积) 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 复习前我设计了上述 (1) 、 (2) 、 (3) 、 (4) 、 (5) 五道习题。学生通过尝试练习、小组交流, 暴露了存在的问题, 有的问题也在交流中得到纠正, 但学生可能还不清楚造成错误的原因, 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 在学生小组交流后, 我把收集到的错例通过展台逐一展示出来,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如, B题, 由于没有直观图的支撑, 部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又不强, 所以不理解题意, 造成解答错误。在讲解时, 我在黑板上画出了直观图。图刚画完, 一个学生就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哦, 我知道了!这个“最大的正方体”的棱长是1.5分米, 它的体积是1.5×1.5×1.5。”可见, 教学中如果能适时运用直观演示, 一些实际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在课堂上, 我利用错误资源, 引导学生讨论、师生交流, 查找原因、寻求解题方案, 从这些探究活动中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 体会到解决立体图形时如果没有直观图就要动手画草图。只有这样, 才能牢固掌握知识, 提高解题能力。

四、适当变式, 熟练运用

复习时, 如果重复同一种练习, 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还会消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 我在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的体积部分时, 设计了上述 (1) 、 (2) 、 (3) 、 (4) 、 (5) 五道题。这五道题, 既有层次性, 又有针对性, 还有实用性。其中, (1) 是基本题; (2) 是在 (1) 的基础上进行变式提高; (3) 则把正方体与长方体联系起来, 解题时学生必须明确变化前后的两个物体形状不同, 但体积一样; (4) 考查了学生是否会运用公式v=sh, 是否认真审题 (单位要换算) , 是否理解了“所占空间有多大”即体积;E也考查学生是否认真审题 (3个长度单位要统一) , 知道“方”即立方米,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修水泥路) 。这些练习的设计, 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 能有效地实现复习的预期目标。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适当变式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能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形成解题技能技巧。

总之,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复习亦然。复习时, 依然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个原则,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预设复习方案,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确实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摘要:数学复习, 贵在及时, 贵在得法。复习得法, 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活跃, 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 如果复习不得法, 学生学得消极、被动、疲惫不堪, 其结果必定是事倍而功半。下面, 就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谈谈我的做法。

上一篇:一张说明书的介绍下一篇:社团宣传物品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