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之恋影评

2024-06-22

山楂树之恋影评(精选8篇)

篇1:山楂树之恋影评

最纯真唯美的爱情——《山楂树之恋》

《山楂树之恋》给影坛 吹来 一股清新之风

《山楂树之恋》表达的情感是一定是很多人想有但不曾有的,我也承认片中所谓的纯情稍微有些矫枉过正,而且无论是放在现在这个色欲横行的世界,还是置于彼时那个思想相对单纯的年代,这样的纯情都显得有些过分不食人间烟火,但是它符合爱情最根本最原始的特质,而且张艺谋通过对这一爱情有意的纯洁化,达到了动情但不煽情的效果,因此我愿意相信那种纯美。在那些耗费巨资,充满商业化味道的大片以及充满媚俗搞笑之气的影片充斥影坛的今天,我想《山楂树之恋》的出现,无疑给观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给影坛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使人们看到了人性中至真至纯的美好一面。

最干净,最纯美的爱情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在那个文化大革命的年代,生长在城市里的中学生静秋来到一个叫西坪的小山村体验生活,在这里邂逅了地质勘探队员老三,两人一见钟情,他们以山楂树为媒,相约来年一定要来看看罕见的——染有抗日志士鲜血的红色山楂花。这期间,两人在交往中发生了一件件感人的爱情故事,一桩桩扣人心弦的生活波折,吸引人们关注这对当时处于社会底层的青年男女的生活命运,与他们一起欢乐一起忧。然而,故事却以老三患了白血病,静秋最后在病床前与心爱的人告别的悲剧结尾,使每一名观众都受到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很多人泪流满面,深深为剧中主人公的那种感天动地的纯真爱情所打动。我认为贫穷凋敝的农村生活,纯朴甚至有些傻里傻气的人物,随处可见的革命标语和口号,以及那种盲目的战天斗地的豪情,都有一种很强的时代代入感。尤其是静秋排练的那段戏,对领袖的热情而机械的崇拜之情跃然眼前,以现代人的目光去看十分愚蠢可笑的歌舞正是当时的时尚之举,相信这样的场面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一定能把特定观众群体立即拉回到那个百感交集的年代。我想从这个细节上看,张艺谋的目标观众并非仅仅是网络时代的年轻一代,而更愿意和电影一同怀旧的必定是60后70后甚至更早的人,只有这个时代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那个头脑发热年代的人们的普遍情怀。而更加年轻的一代或许更愿意对照原著来讨论影片中的爱情究竟是否“纯情”,因此,看《山楂树之恋》是属于特定群体的怀旧之旅。对于我而言,《山楂树之恋》给我的触动远远超过了本应更具有现实批判精神的《唐山大地震》。

在我看来,《唐山大地震》在商业上的成功,完全是因为三十二年间两场自然灾难对中国人的心灵伤害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母子亲情催发的,对于两场地震背后的人祸,根本不能也无力去批判。比之于《唐山大地震》,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显然没有那么多的现实政治因素的羁绊,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看到的一定是个体爱情在混乱年代和残酷生活面前的无言与无奈。

片中人物多次提到“万一政策变了”这句话。今天的人们可能根本无法深刻体会这句台词背后隐藏着的那个时代国人的辛酸和悲苦,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

把人们搞得晕头转向,被激情填满胸膛的集体又充满着集体的迷惘,政治的动荡导致了民众对政策延续性和稳定性的怀疑,而与之息息相关的是个体的不能自决的命运,天堂或地狱都取决于这个“政策”发生的变化。影片没有过多也无法揭示时代背景中的种种阴暗面,但是从电影中的某些惊鸿一瞥式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事件中,依然能感受到深烙于中国民众心头的时代之殇。

与原著不同,电影《山楂树之恋》,它放弃了色彩上的极鲜极艳,没有了风格上的极俗极土,把爱情推向了极纯极美,喜欢走极端的张艺谋没变,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喜欢强烈的东西”,变化的是某些人的心态。

这部片子所以感人,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真实再现了那段艰难岁月

影片中既有单纯的、充满革命激情的红卫兵在唱在跳文革中著名的《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的忠字歌、忠字舞,表现出盲目夸张的个人崇拜和造反精神;也有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热烈场面;还有静秋等学校员工为建设校园勤工俭学,艰苦劳动,创造生活的画面,让人们对那个特殊的年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表现了真爱是为对方着想的人性光辉

从老三为静秋宿舍换一个更亮一点的灯泡,解决静秋写作业的照明问题 到偷偷帮助静秋推人力车,以及静秋不顾 被处分的危险,请假去县医院陪护老三,最后竟露宿医院门前等细节,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珍贵,最本质的关系是互相理解,互相关爱,互相支撑。

三.影片反映了人的最本色最纯真最快乐的部分

如,老三骑自行车驮着静秋在大街上兜风那一段,快乐洒脱,非常精彩、本色,令人忍俊不止。还有两人在老乡家吃饭,老三从菜片中挑出一块可怜的肉星送到静秋口中,都充满真挚之情。

那份爱——几分苍凉,几分心痛

老三和静秋的爱情虽然被张艺谋故意纯洁化,但这种纯洁化仅仅是在意境上的纯洁化,两人不敢拉手不敢约会等等情境都是真实的,都可以从上一代人的切身经历中得到验证,两人之间的那种若即若离,欲说还休的情感正是那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具有真实性。当年,有无数情意相合的人因为成分和出身的问题因为政策的问题,而落得劳燕分飞天各一方。

我愿意相信那种纯美。正如山楂化的歌词:走过了这一片青草坡 有棵树在那等着 它守着你和我的村落 站立成一个传说 山楂树开满了花 落在你羞涩脸颊 山楂树开满了花 我等你一句回答 可是我先走了 纵然太不舍 别哭亲爱的 你要好好的 在时间的尽头 你一定会看见我 唱着歌在等你 微笑着 就算我最后碎成粉末 也有你为我而活 只要我还能为你记得 我就是不朽的 山楂树开满了花像你在我对说话 山楂树开满了花 可是我先走了纵然太不舍 别哭我亲爱的 你要好好的 在时间的尽头你一定会看见我 唱着歌在等你 微笑着

这一份爱如此的干净,如此的纯粹。就是那么一眼,注定了一生相恋,刻骨铭心。

而现代爱情过多的追求物质上的多寡,忽略了很多精神层面的感受,试问现在还有人能像电影中的老三那样痴情?还会有多少女生能像静秋那样真心实意的爱一个人?不计较对方是否有房有车,不计较是否对方有着怎样的家世背景,只是这样很单纯的去爱一个人?

现代社会上的诱惑实在太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样一部影片无疑带我们回归到纯真年代,让我们去感受那份最纯真唯美的爱情。

姓名:陈惠函联系方式:***通信地址:太原理工大学虎峪校

篇2:山楂树之恋影评

——评电影《山楂树之恋》

2010年,面对以《阿凡达》、《盗梦空间》、《敢死队》等为代表的好莱坞电影的强大压力,国产电影突出重围,形成了在暑期档以《唐山大地震》为代表、国庆档、贺岁档多部国产片的集体出击。所以说,面对纷繁复杂中国电影市场,在进口大片与国产巨制如此激烈的厮杀中,谁能在前期宣传拿出更多的话题、电影里出现更多的明星、制作上砸更多的大场面,谁就更容易在票房成绩上杀出一条血路!

拿暑期档来说,从7月份开始到8月底就将近有34部影片在国内上映,其更新速度相当于平均两天就会有一部新电影上映,而且还不乏十部以上的亿元级大片。令人惊讶的是,整个暑期档影片扎堆上映的疯狂并没有随着暑期的结束而消停,这场持久战一直打到了国庆档,且好了一部分赚得盆满钵满;输了一部分杀得狗血淋头。但仔细的人会发现,在接档暑期档的9月,有这么一部小成本投入的“文艺片”却在其中轻松拿走1.6亿票房。对!这就是《山楂树之恋》。

小清新纯爱、文艺片、热销小说改编、张艺谋„„早期这一系列高大上的标签就吊足了我等校园青年学生及社会大批“文艺青年”的胃口。国师张艺谋,在经历《三枪》一边倒的差评之后终于众望所归重新操刀文艺片了,并于9月16日如约而至。人们纷纷走进电影院,想以此得到文艺的“熏陶”和心灵上的满足。可走出影院,大家似乎都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失望。

《山楂树之恋》讲述了在文革时期一批高中学生被分配下乡体验生活、编写革命教材。分配在村长家的学生静秋相识了地质勘探队的“老三”,两人在交往中暗生情愫、纯真相恋。后来在家庭成分等政治因素的阻碍下,虽没能让两人走在一起,但二人为了坚贞不渝的爱情毅然决然地坚守和等待。最终身患白血病的“老三”遗憾死去的这样一个凄美纯真的爱情故事。可是从影片中,大家并没有完全透彻的感受到故事里那种纯真相恋带来的温暖甜蜜和两人未能在一起的遗憾伤悲。因为整片看完后,总觉什么东西都刚好点到了但还又欠那么一点点才戳中内心。而且作为国师导演的片子,大家不免拿这部影片跟他以前成功的影片参照对比。相信熟悉张艺谋的观众都知道,这位大导的影片是以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宣扬、对封建文化和政治迫害的批判、对人物性格情感的鲜明刻画、对摄影构图和舞美设计上的大胆而著称的,并以此在国内和国际上受到认同和美誉。但在《山楂树之恋》中并没有插入什么传统文化的东西,毕竟是一部参展了国际电影节的作品,相信光凭其中的制作信封的民间手工技巧还是没有《红高粱》里粗狂豁达西北汉子抖婚轿、敬酒神;《我的父亲母亲》中竭尽失传的高超补碗技艺;《千里走单骑》里的云南傩戏„„让国际上其他国家的人更感兴趣,更为影片锦上添花吧?估计这也是为什么在各大电影节连提名都没在竞赛单元就落败的一个小小的原因吧!当然,这只是其次。回归到电影本身,作为一部以文革为时代背景且与人物命运息息相关的一个重要元素,不禁让人想起了《活者》。同样是文革时期,同样是受到了迫害,《山楂》里只有“上山下乡”、组织红色歌舞剧再套上一点“毛主席说„„”“为社会主义„„”这类比较生硬又寓意不怎么深刻的台词。总觉得这些并没赋予人物身上更多更深切的时代感,貌似跟人物命运发展也没多大联系。所以影片结束后感觉“老三”没有跟静秋在一起好像都是因为跟静秋妈和白血病有关系,似乎跟那个时代扯不上什么关系。但或者也许是演员的关系吧,演技不够深入才没能跟时代背景和伏笔联系上导致的带出感。此片的“谋女郎”是当时的高中生周冬雨,不拿她跟巩俐这样资深“谋女郎”相比,就拿当初跟周冬雨也差不多出身的章子怡来说吧!年纪差不多,所演角色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可对角色的塑造那是根本就不能比的!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经验,导演想用这一张白纸去诠释静秋,但戏毕竟是要人演出来的,所以这里也不多说了,看过《我的父亲母亲》的自然就明白了。最后小小的吐槽下《山楂》的“亮点”吧!在60年代远方的山上居然还会有巨伏高压电线塔,墙面斑驳的人家隔壁竟然住着装有铝合金门窗的“土豪”!拍摄虽然艰苦,做美术的也不容易,但好歹该回避的回避,该做后期的后期处理一下嘛!想做精品国产电影更要精益求精啊!否则怎能抗衡好莱坞市场的冲击?

篇3:影片《山楂树之恋》的构图分析

在影片中, 影片的风格是构图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片《山楂树之恋》的风格清新、唯美, 带有怀旧情愫, 这决定了影片的构图基调是平稳。同时, 画面中呈现了影视构图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1 利用“黄金分割法”“三等分法”突出主体

主体是画面的趣味点, 是影视画面中的支点, 是情节要表现的主要对象, 也是吸引观众的点。《山楂树之恋》中大量的使用了“黄金分割法”“三等分法”来突出主体。黄金分割比例是1∶1.618, 画面中最吸引人的点被安置在黄金分割点。而“三等分法”是由“黄金分割法”演变而来, 将画面左中右或上中下平分成三等分, 而画面三分之一处或横线直线相交的四个点是安排趣味点的最好位置。影片里欢欢带静秋去找老三时, 静秋在等待欢欢和老三时使用的就是黄金分割法, 将静秋放在黄金分割点上, 使观众的视线落在静秋身上;同时, 用近景将静秋的好奇、期待的心情呈现给观众。静秋从城里回乡, 老三去车站接静秋, 随后在老乡家里吃饭, 导演安排了两人相对而坐, 表现出两人的亲密关系。在这一情节里, 创造者把老三和静秋分别安排在画面的左右1/3, 更好地突出主体, 均衡画面。影片在采用“黄金分割法”或“三等分法”时多使用的是人物视线方向留白, 保持画面的平衡。

2 利用前、中、后景营造画面的纵深感

为了营造画面的纵深感, 影片中导演多次运用前、中、后景来表现。前景是将人物或景物安排在画面的最前方, 起到陪衬的作用, 有时仅取局部。长芳去城里找静秋时, 长芳和静秋走在街上和坐在台阶上吃冰棒时, 导演对画面安排了前景, 观众可以看到镜头前有来来往往的人, 但不会影响观众的注意力。

前景有时可以用来做天然的画框, 静秋掀开帘子透过窗玻璃看老三和欢欢在院子里玩耍嬉闹, 静秋掀起的帘子和窗框在这里形成有趣的构图, 丰富了视觉效果。静秋去医院看望老三时, 静秋被护士赶出医院后, 老三站在窗边看静秋, 窗框的运用也起着同样的作用。

中景一般用来表现主体, 也是主体出现的位置。

后景的运用能加深画面的纵深感, 传递生活气息, 交代故事发生的大环境, 更加细致的呈现影视的逼真性。影片中, 老三带静秋去医院包扎脚, 从医院出来, 老三骑自行载着静秋, 这一段落用了大量的后景, 观众可以看到路上有来来往往的人, 他们的装扮、神情让观众窥见了影片所表述的年代的影子。同时, 也为静秋母亲的出现做了铺垫。

3 利用线条增加画面构图的丰富性

水平线的运用能带来宁静、大气、和平和开阔的效果, 影片中, 静秋和老三初次见面, 走在开满油菜花的田埂上, 田埂在画面下方拉出一条水平线, 欢欢在前奔跑, 静秋和老三在后慢慢地走, 这一画面的构图和色彩的运用, 将两个年轻人相遇的美好心情展露无遗。

在构图中, 对角线的运用能给画面带来活动, 影片中山楂树的出现多采用对角线的构图方法, 对角线的构图顺应了山楂树的生长环境, 把层层叠叠的山展现出来, 创作者为了平衡画面, 把学生和村长安排在山楂树的对面, 使画面在力量上达到均衡。

曲线构图法在影视造型中也常常能见到, S形的线条从画面前景延伸至画面深处, 线条优美, 画面的局限性被巧妙打破。表现对象往往被安置在线条上, 线条能吸引受众的注意, 将观众的目光引向画面主体。影片中静秋和老三走在油菜花地里, 弯弯曲曲的小路把观众的目光牢牢吸引到静秋和老三的背影上。

影片中, 静秋母亲在学校打扫教室走廊, 被学校领导训斥时, 学校走廊的柱子作为垂直线存在。由于创作者运用了长焦镜头来拍摄, 前后景物被压缩, 柱子与柱子之间显得拥挤局促, 地面上有柱子的影子。静秋含着泪偷看偷听, 柱子和地上的影子形成一张牢不可破的网, 传递出了窒息、紧张的氛围, 也间接的交代了静秋一家的生活状态。

4 用不规则构图渲染情绪

抛弃所有规则的构图方法, 打破常规构图原则, 突显画面的不规则, 这种方法可以起到震动观众情感的作用。老三住院, 静秋探望, 老三送静秋离开, 两人隔河相望, 画面中, 河的面积过多, 画面失重。创作者如此构图, 一是从拍摄对象的视线出发;二是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蕴意了两人之间结局, 生命之隔, 想念却不能触碰。画面的构图加上演员的表演, 很好的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山楂树之恋》的画面构图不仅遵循画面平衡原则, 还采用了多种构图方法, 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和情感需求;同时, 紧扣影视的动态发展, 结合人物运动和镜头运动, 呈现了影视构图的动态原则。

摘要:电影构图是观众对影片的第一印象, 好的画面构图, 不仅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 还可传递影片的风格和基调, 渲染情感和氛围。电影构图应遵循平衡原则、变化原则及动态原则。

关键词:构图,平衡,变化,动态

参考文献

[1]邵清风, 等.视听语言[M].第2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3.

篇4:《山楂树之恋》

导演: 张艺谋

主演: 周冬雨 窦 骁 李雪健 奚美娟

【剧情简介】

影片根据艾米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那段贫穷但饱含理想的时光: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因为父亲是地主后代,家庭成分不好,“文革”时很受打击,她因此一直很自卑。静秋和一群学生去西村坪体验生活,在那里,她认识了老三。老三爱上了静秋,静秋害怕遭受欺骗,起初总是躲避。老三却是极重情义的人,甘愿为静秋做任何事,给了静秋前所未有的鼓励。他等着静秋毕业,等着静秋工作,等着静秋转正。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

【动人对白】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

“从我遇见你的那一天起,我就在心里恳求你,如果生活是一条单行道,就请你从此走在我的前面,让我时时可以看到你;如果生活是一条双行道,就请你让我牵着你的手,穿行在茫茫人海里,永远不会走丢。”

“我——其实不怕死,我只是——不想死,想天天跟你在一起——”

“我喜欢‘静秋’这个名字。听到这个名字,即便我一只脚踏入了坟墓,我也会拔回脚来看看你。”

“我要你好好活着,为我们两个人活着,帮我活着,我会通过你的眼睛看这个世界,通过你的心感受这个世界。我要你……结婚,生孩子,我们两个人就活在孩子身上,孩子又有孩子,我们就永远都不会死。生命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延续下去的……”

“我们不会有,但是你会有的,你有就跟我有一样。你会活很久很久的,你会结婚,做妈妈,然后做奶奶,你会有子子孙孙的。很多年之后,你对你的后代讲起我,你不用说我的名字,只说是一个你爱过的人就行。我就是想到那一天才有勇气面对现在。想着那一天,我就觉得我只是到另一个地方去,在那里看你幸福地生活……”

《山楂树之恋》

作者:艾米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定价:28.00元

作者简介:

艾米,女,美籍华人。著有《致命的温柔》(与人合著)《十年忽悠》《三人行》《同林鸟》《至死不渝》等。而真正让她在华人世界名声大噪的则是这部《山楂树之恋》。

小说《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被评为《亚洲周刊》2007年度华语小说第一名、《新周刊》2007年度十大感动作品。

篇5:《山楂树之恋》影评

亲爱同学们下午好:

很高兴又到一周的影评时间了。今天我为同学们介绍最近特热的电影。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继在北京举办试片后昨日在上海试映,《山楂树之恋》的口号是“史上最纯情电影”。在经历了《三枪》的大俗之后,张艺谋要玩“纯”的。他怎么玩呢?年过半百的老谋子是否还有少年情怀?是否还能演绎出纯爱?让我们一起来揭晓答案,这次老谋子“洗尽铅华”之前电影中浓烈的色彩荡然无存,故事的情节也简之又简,但感情很纯真。不过简单的电影也可以把人看哭,不少观看过试映后的观众在现场就潸然泪下了。看来老谋子继冯小刚《唐山大地震》之后,又是一部让人催然泪下的大片。

一个简单的“泡妞”故事

对于“山楂树”小说迷应该会对电影满意,因为张艺谋90%以上忠实了原著。当年上山下乡场景重现,搪瓷洗脸盆等老物件都做得颇为到位,山楂树作为主要意象也频频出现,让不少“60后”观众感叹不已。把他们带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那段纯真的记忆。

不过由于篇幅所限,影片删掉了原著不少内容。静秋和老三从相遇到相爱,过程迅速,几乎第二面就确认了恋爱关系,第三面时,老三就对静秋说,“你是勘探队的家属啊!”而静秋对此语并无异样表情,然后就有二人深夜散步的牵手情节。小说中二人从相识到相爱,有很多穿插。对于二人缘何相爱,尤其是老三为何爱上静秋,缺乏过渡。至于静秋爱老三,“好像是因为老三不停地给她买东西和帮她,有点俗。”一位观众向记者表示。最后老三生白血病死了,故事也就结束了。有观众直言这是一个简单的“泡妞”故事,几乎没有悬念,也没什么情节。当然因为时间有限,不能把整篇小说搬上银屏。让观众有所遗憾,但相信会有更多人会对那纯真唯美的爱情所感染。也为时下的年轻人对爱情观有更多的领悟与启迪。

静秋很纯老三很帅

《山楂树之恋》走的是“纯爱”的路线。电影将小说中“压抑的性”的部分弱化,强调了老三对静秋的爱的纯洁。二人“同床”的一场戏,也是点到即止。静秋是一个懵懂少女,对性一无所知,“老三”英俊温柔体贴多情,是“情圣”级白马王子。有的观众说,如果男女主人公脱下蓝布衣,换上名牌,故事完全能让人联想到韩剧的基本模式,男方是多情的富家子,女孩是坚强命苦的灰姑娘,经历磨难相恋,男方或女方得了绝症„„这就是所谓的“蓝色生死恋”。这样俗套的爱情故事不知让时下的年轻人所憧憬所热爱与追捧。看完《山楂树之恋》之后,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想,会对自己的爱情观有所改变。另外电影的哭点也很多的,如老三答应静秋的母亲,不会与静秋见面。临走时为静秋绑伤口,边绑眼泪边掉下来;两人在河边分手,在对岸做出拥抱的姿势。当然,最感人的场面是片尾了,静秋在医院哭别老三,镜头摇向上方,天花板上贴着两人的合影,让影院里一片哭泣声。看来老谋子真是煞费苦心哦。

对与谋女郎“静秋”的扮演者周冬雨来说,在这部电影中各方面都显得十分稚嫩。在她的脸上可以找到章子怡、巩俐的影子,却没有前两者的突出美貌,不过她有清纯、灵秀和楚楚动人的孱弱。电影属于她本色出演,片尾的哭戏可见她的演技功力。相比之下,“谋男郎”窦骁的表现更为突出。这位帅小伙,可以说很有偶像明星风采,完全演出了老三温柔英俊体贴的白马王子风范。看来是后生可畏啊。

张艺谋拍了部朴素电影

与张艺谋此前的作品相比,《山楂树》似乎不像是张艺谋的作品,色调非常平淡,过去典型的浓烈色彩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暗绿色基调,红色也只在片尾时出现在静秋的衣服上。张艺谋也说,这种方式也是头一次拍。“其实这样拍也要跟自己斗争,因为我通常都是强化视觉,比较夸张,实际上要让自己静下来,要让自己心平气和,拍一个这样朴素的片子是自己需要做到一个很心定的程度。比如说两个演员在街上拍骑自行车,我们拍了很多漂亮灿烂的,我后期全剪掉了一个都没有。我需要身影和浪漫都是在平实中传递出来。我是想拍纯真的类型,希望拍一个娓娓道来的戏,希望传递出一种久违的纯真。”对于电影情节的平淡,老谋子也做出了解释:“我希望弱化一些东西,让它没有太多的炫技,就感觉像是上世纪70年代的电影,没有太多的手法,只有实实在在的感受。我也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再回头看那时候的人脸上总是有很多纯真、很多干净、很多单纯。” 在拍摄过程中我一直侧重在拍人,用这两个人物的脸,两个人物的行为,两个人物的心理,去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独特性。“就是两个人在演,基本上没有用太多的特技。就像是散文诗。”

有人说一样是表现压抑,1984年《红高粱》的狂野迷乱,到2010年《山楂树》的纯真青涩,张艺谋总是能找到当下时代里最缺失的某个点。张艺谋的所有作品必然要面对纷纷扰扰的评价,无论他拍什么,商业也好,纯情也好。《三枪拍案惊奇》的“讨伐”言犹在耳,《山楂树之恋》的“贩卖纯情”恐怕已经山雨欲来。《三枪》和《山楂树》就像张艺谋的两面,但指向的一个共同点是他很“纯粹”,在经历过这么多的转折变化之后,张艺谋依然可以这么纯粹,这是他作为国际著名大导演值得业界所敬佩的。毫不讳言,看了《唐山大地震》时许多观众都哭了,但是哭完觉得非常难受,情感不是得到宣泄,而是“被感动”。看了《山楂树》的观众倒没有想到自己会哭,但静秋偷偷将钱放进来给她送枣的老三的麻袋时,他们却默默流泪了。《山楂树》是一部会让你想起过去的纯净的时代,那些纯净我们70后可能赶上过一个尾巴,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为了别人可以完全无私地克制自己的欲望;无法光明正大的自由恋爱,一样的空间里却因为禁忌而更让人心跳加速的爱情;或者是那种对命运的不安,所谓的档案就要跟你一辈子的压制„„所有这些在今天看来都有点可笑,特别对于一些80、90后们不能理解其中的情感,而只能感受到纯爱的难得,这倒也能理解他们。但是不得不说,那些可笑的痛苦里也是存在着一些美好的,甚至会让今天的我们内心有些迷茫。在《山楂树》里感受到这些,会让你感受颇多。一样是表现压抑,1984年《红高粱》的狂野迷乱,到2010年《山楂树》的纯真青涩,张艺谋总是能找到当下时代里最缺失的某个点,即使只是不同阶段里对自己内心感动的一种追随。但也从某种角度说明了,只有个人的,才是时代的。

书中最后和电影一样点明了主旨:一个人发现了自己爱上了一个人,都是在跟他分别的时候,突然一下见不到那个人了,才知道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对那个人产生了很强的依恋。

可能离得越远,越能证明两人是真心相爱。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等”应该就是“见不到面还相爱”的意思。

我会通过你的眼睛看这个世界,通过你的心感受这个世界。

如果我值得他爱,他自然会爱我;如果他不爱我,那就是因为我不值得他爱。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好了今天的影评就到这了。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篇6:山楂树之恋影评

山楂,酸酸甜甜的,我们都吃过,但是我却从来不知道山楂树长什么样。结果山楂树给我的第一映像是纯洁。确实像山楂树给我的映像一样,山楂树之恋在我心里也一样是那样的纯洁。

影片里的主人公是这样相爱的: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因为父亲是地主后代,家庭成份不好,文革时很受打击,静秋一直很自卑。静秋和一群学生去西坪村体验生活,编教材。她住在队长家,认识了“老三”。老三爱上了静秋,很爱。静秋也爱上了老三。他们是一见钟情。静秋怕他欺骗她,起初常常躲避。英俊又有才气的老三是军区司令员的儿子,却是极重情谊的人,甘愿为静秋做任何事,给了静秋前所未有的鼓励。他等着静秋毕业,等着静秋工作,等着静秋转正。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那时候,1976年,老三他还很年轻。期间他们的爱是纯洁的,没有当今爱情中掺杂的种种物质欲和其他杂志。最终他们的爱是永恒的。他们爱的纯洁表现在他们恋爱要看别人的眼光,只有在相当隐秘的地方才能有他们的私人空间。要不然他们在一起就只能形同陌路。在他们的爱情里,静秋不知道什么是“得手”,静秋没有“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的想法,但是静秋也有不顾妈妈反对也要去看老三。静秋就这样一直单纯地爱着老三,在最后一直叫着我是静秋、我是静秋„„希望老三能像他说的那样一听到自己的名字就会回来。老三说:“只要你活着,我也还活着。若是你死了,那我就真正的死了。”这样一个把爱情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的男人,把自己的爱情和生命都

全部交给自己喜欢的人的男人。他们的爱虽然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的眼里,那样纯洁的爱情有点傻,或者那样的爱情我们认为他是不存在的,但是我认为我们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当我们看到这样一份纯洁而又永恒的爱情时,我们或多或少的也想拥有这样一份感情。或许在我们看来影片中爱情的永恒比起纯洁更吸引我们,毕竟我们生活的环境 不一样了。但是在爱之初我还是希望有这样一份羞涩的爱。影片中老三为静秋做的一切,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个完美的男人的行为。但是老三这样的完美只为静秋一个人,因为他爱她。虽然在影片中的纯洁还是永恒都有些矫枉过正,但是在影片里的这种矫枉过正并不影响我对这份爱情纯洁度的质疑,他反而深深的感动着我。也许正是这样的矫枉过正才让我们越想拥有一份这样的纯洁、永恒的爱情。也许是在我们当今的爱情里已经很久不再存在这样的爱情了。

一见钟情也是我想要的爱情,只是很多现实中的一见钟情都不是像影片中的那样恒久,现实中的一见钟情总是匆匆即逝,而影片里的一见钟情却是永恒的。比起影片中的纯洁,影片中爱情的永恒更是我想要的,尽管最终他是个悲剧,因为这样的悲剧越发显得完美,因为这样的悲剧给我们留下的是永恒,是自己心里那个曾经爱着的完美的人。其实我想我们每个人应该都希望自己有这样一份爱情,无论最后是个什么样的结局。

影片里的很多情节,比如说静秋的过分纯洁和老三的爱情与生命观都和现实有一些差距,但是,这是一种艺术,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艺术又高于生活。这里存在着两个概念,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艺术真实指的是艺术家从生活真实中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出来的,通过艺术形象集中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本质、规律的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而生活真是指的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所制约的人、事、物。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从这个侧面来说,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的真实,是假定的真实。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与飞升,作家只有在广泛观察与深刻体验社会生活的基础上,认识和感悟其内蕴——主要是本质性的东西,并予以提炼与集中,才能创造出艺术的真实。正是因为有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区别的存在,我们才不会觉得影片中的情节不真实,虚无缥缈,也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

影片叫山楂树之恋,影片以一棵开红花的山楂树为线索,这棵山楂树原来开的是白花,但在抗日战争年代无数抗日英雄被杀害在了这颗树下,他们的鲜血流进了地下,这棵树就开红花了。所以这棵山楂树又叫英雄树,这棵山楂树在影片里是老三和静秋的红娘,它也是一颗非常漂亮的树,它的光芒似乎可以盖过一切其他美丽的花朵,但是事实中的山楂树却是一种很普通的树,普通得几乎让人们难以注意到。这似乎在向我们解释着其实现实中每一份很普通的感情才是最珍贵、最值得我们拥有的,普通中蕴含的才是最高贵的。试想,天底下有多少轰轰烈烈的爱情,又都是怎样的轰轰烈烈呢?其实每一段让我们觉得很伟大的爱情它都是我们内心最普通、最原始的那份感情的外露,只有是发自内心的最原始的爱才最感人,才最值得拥有和珍惜。

这是一部再简单不过的电影,这是一部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爱情片,只不过有些青涩,这样的青涩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多么的可笑,但是笑归笑,这样的青涩是很符合那个年代的,这只是那个年代的爱情方式之一。尽管那个年代的青涩让我们觉得有些可笑,但我们谁没有过那样的青春懵懂,那样的青涩、那样的爱,今天的我们谁不渴望得到?

篇7:山楂树之恋影评.doc

生活是一杯浓郁的苦茶,品味出苦楚,感受泛甜的欣美。亲情是一壶半开的温水感受到泛泛的暖意,可就是不能如心的饮用。友情是一颗椿树,短暂的成长看不出生命的迹象,需要时间的冲刷与岁月的考验,才能高可参天。然而爱情则是一杯浓浓的苦咖啡,加糖则会失去原有的纯美,原原本本,自自然然才是真。

山楂树之恋为我们讲述了正式这样的一个道理,这是一部发生于文革时期的凄美爱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静秋和老三的纯美爱情感人至深,这个故事主要发生在1975年前后的文革时期在那段贫穷而包含理想的时光里:那是知青下乡学习是多么光荣的事,静秋就是其中比较幸运的一个,高二的他被学校选中,参加编辑新教材,这需要到西坪村进行取材,而这里呢?有一棵山楂树,它有着传奇的故事“这棵山楂树以前是开白色的花的,可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无数革命烈士的都是在这里牺牲的,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这里的大地,这棵山楂树好像有灵性似的竟然开红色的花,”它代表着革命先驱为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在这里静秋被分配到在村长家里暂时住下,虽然静秋是一个不善于交谈的学生但是他很快与村长的二女儿长芳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村长的妻子想撮合自己的二儿子长林与静秋,搞得静秋有点不知所措,而长林则也傻不拉机的,静秋与老三第一次见面是在勘察队,那是老三正在弹奏优美的手风琴琴声,拉的正是静秋最喜欢的苏联歌曲《山楂树》。静秋一下子被琴声吸引住了,一心想知道是谁正在拉手风琴吗?老三?还是其他的人?这不仅令她对老三

产生好奇心。结果在小女孩的带领下,出现在静秋眼前的是一个长相英俊的年轻人,似乎也和她一样是学生?也或是知青?而老三好像也对静秋一见钟情是的,两个人的爱情是从现在开始摩擦出火花的。回到村长家,大家一介绍,静秋才知道原来老三不是村长的儿子,是地质队的人员,渐渐地,老三和静秋熟悉起来,后来老三送给她一支新钢笔。静秋犹豫半天,收下了他的礼物,那时她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甜美的感觉。

转眼学习时间已经快到了,他们不得不离开可是静秋心里不知怎么搞的就是不想让老三送她,老三心理十分的焦急,老三在焦急中等待着,终于又一次静秋从市里回来,老三在县汽车站接她,静秋匆匆从市里往县赶,没想到车半路抛锚,等到了站老三已等她很久了。两人趁着夜色回西村坪,老三牵起了静秋的手。而且还在一起吃了饭,一天,静秋无意中提到妈妈身体不好,需要吃核桃和冰糖补血。没过几天,老三叫长林提来了满满一篮核桃,还拿来了一袋冰糖,静秋感激不已。

有一天静秋无意中从别人口中得知,老三是有未婚妻的,她深受打击,决定从此不再理他,还向别人借钱,将买冰糖的钱还给了老三。老三不知静秋为何突然翻脸,内心惶惑不安…….“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这句话包含了老三对静秋浓浓的爱意,对电影起

着妙笔生花的作用。

当然山楂树之恋也有许多幕后花絮,例如女主角周冬雨为了影片的拍摄没有参加2010年的高考。周冬雨被选上演《山楂树之恋》,一开始并不相信是真的剧组,见到导演也以为是替身骗子。从《三枪拍案惊奇》里张艺谋的女儿张末小试身手之后,在《山楂树之恋》里她不仅担任副导演,整部影片的英文翻译也有张末把关。

篇8:《山楂树之恋》未公映就遭到批评

据法制晚报消息, 著名导演张艺谋新片《山楂树之恋》刚开机不久, 原著作者艾米便在博客中连续开炮, 指出编剧、场景、演员存在诸多问题。他在博客中说:“张艺谋虽买断了改编权, 但他没买断我的发言权。”艾米称, 这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 最不能让他满意的有以下几点:第一, 不满编剧的改编思路。艾米认为编剧顾小白没有看懂故事, 编剧动机、改编方向、使用手法都很“猥琐”。第二, 不满演员形象。先是因“形象不符”而反对奚美娟、李雪健出演剧中角色, 接着认为女主角“哪里是静秋, 分明是魏敏芝”。对于最新曝光的“老三”扮演者窦骁, 艾米认为其脸形不像、肩膀太“削”、发型太潮、穿衣风格就像“正在多伦多大街上嚼着口香糖打着口哨泡妞的小青年”。第三, 不满布景, 艾米认为片中场景的设置也不符合原著, 会让剧情不合理。例如村长居住的土墙屋有两层楼和宽大的玻璃窗, 过于“豪华”, 而且门上也不应该贴着“福”字, 河上也不应该有桥。

上一篇:述职报告的格式下一篇:病句修改实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