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之恋影评范文

2022-05-26

第一篇:广岛之恋影评范文

关于广岛之恋

广岛之恋

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写不出,什么也说不了。真的,正是因为无能为力,才有了这部电影。

——杜拉斯

在图书馆借阅了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广岛之恋》,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1914年生于越南南部的嘉定,18岁回法国定居巴黎。东方的文明,异域的风土人情,少年时代的经历,都给她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1984年发表她的长篇小说《情人》,是杜拉斯对失去的年华的最后一次呐喊,和她的个人生活密不可分,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这部小说获得1984年法国文学的最高奖项龚——龚古尔文学奖。

书中讲述了在1957年,一个法国女演员(埃曼纽尔·莉娃)来到日本广岛拍摄一部宣传和平的电影时,邂逅了当地的建筑工程师(冈田英次),两人在短暂时间内忘记各自的有夫之妇、有妇之夫身份,产生忘我恋情。然而因为广岛这块土地的特殊性,两人在激情相拥时,女演员脑海中总会闪现若干有关战争的残酷画面,建筑工程师也常令她回忆起她在战时于法国小城内韦尔与一名德国占领军的爱情。电影拍摄结束后,被纠缠的女演员感觉自己唯一能做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加投入地把身体交于建筑工程师。

“广岛,这就是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叫纳韦尔。法国的纳韦尔”,这一传颂久远的对白是这对情人分手时说的最后一句话。一个法国女人与一名日本男子偶然相逢,深深相爱,可是这爱是在原子弹轰炸过的广岛上诞生的。它注定又是一场被扼杀的爱情,短命而永恒,像这个法国女人在战争期间与一名侵法的德国士兵在纳韦尔的那场爱情一样…

一段不被祝福的爱情,因为爱情而被隔离的屈辱。日本男人所承受的悲剧是广义的战争悲剧,是全人类的,因而对于人类的记忆是不应该忘却的;法国女人的悲剧是经历过初恋而又被毁灭的,充满了恐怖感的悲剧,因而是个人的,是应该被忘却的,因为只有忘却才能有更新的希望。因为战争,他们奇特的相遇。都是战争,给她或者他,打下记忆的烙痕。广岛,纳维尔,纳维尔,广岛已经在这样的回忆与现实里交融,难分难舍。

读完这本书,脑海里有很多的想法。人类,战争,爱情,是交织在一起的,战争时的爱情,种种原因,离别,信仰,让相爱的人终究要分离。

第二篇:广岛之恋赏析——一种不可名状的悲怆

一种不可名状的悲怆

——简析影片《广岛之恋》

关于背景; 影片导演雷乃以及编剧杜拉斯均是法国电影流派“左岸派”的代表人物。和当时法国电影新浪潮一样,左岸派导演也在追求现代化的电影形式,追求电影从内容到拍摄手法再到思想立意的转型,也因此人们常常将左岸派归为新浪潮的一个分支。不同的是“左岸派”是一支由艺术家组成的团队,包括瓦尔达、雷乃、杜拉斯、克里斯·马克和乔治·弗朗绪等人。他们更精英,更精致,年龄更大,阅历也更丰富。他们的作品往往场面更大,制作周期更长,想要表达的东西也更加深刻,因此他们的作品被称为“作家电影”而新浪潮的作品被称为“作者电影”,两种称呼的区别就体现出了人们对于两个团体的不同态度。

不过说到这里,有必要谈一谈这群导演为何被称为“作者(作家)”。老师课上说过,(我要是没记错的话)是因为他们在电影的表现形式上借鉴了写作的一些特点和手法,更加主观,反应内容上更加灵活,与那一时期的传统电影相悖。因此他们的作品犹如用镜头作笔,场景作纸书写出的一部小说,这种改变从根本上提升了电影这门艺术的表现深度和宽度,是一次伟大的创新。

影片上映于1959年,同年新浪潮还诞生了另两部伟大的作品:特吕弗的《四百击》和戈达尔的《筋疲力尽》。三部影片在课堂上都放过,放在一起看就能看出“作家电影”和“作者电影”的区别,这里不再赘述。

关于影片的思想情感

巴赞说,电影“最终还是为了使生活本身变成有声有色的场景,为了使生活在电影这面明镜中看起来像一首诗。”

杜拉斯的写作《广岛之恋》就是在写诗,这首诗残酷,痛苦,被一层层感官的以及时间的灰烬所覆盖,并被沉寂的画面所点亮,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就此诞生了。

作为曾经的纪录片导演,雷乃本想拍一部关于原子弹的纪录片,并在影片的开头就表现出了这种倾向:大段纪录片风格的场景遗留了下来,而这并未使电影失色,反而创造出一种更显真实的悲怆气氛,将战争带给人们的伤痛升华。在这群体的悲痛下,个体的悲伤又算得了什么呢?

杜拉斯曾说过:“爱情并不存在,男女之间有的只是激情,在爱情中寻找安逸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是可怜的”。于她,爱是不死的欲望。所以情欲成了影片分量颇重的角色。男人和女人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没有高谈阔论成为灵魂伴侣,而是赤裸裸的用肉体沟通。语言好像只能制造误会、遗忘和痛苦。所以开场就是晦涩的情欲戏,广岛的受难者在经历着地狱,两具不知名的肉体在缠绵核爆的尘埃落在他们皮肤上,混合着激情的汗水,仿佛钻石。整部影片就是在这种诗意而不乏残忍的推进着,欲望是一切的主导,将所有的言语吞没。正如杜拉斯所言,“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写不出,,什么也说不了。真的,正是因为无能为力,才有了这部影片。”

对于雷乃来说也是如此,“影片是建立在矛盾基础上的,包括必然的,可怕的遗忘的矛盾,一个在集体的,巨大的悲剧背景上出现的个人的辛酸而渺小的命运之间的矛盾„„而对于影片主题本身的争议是毫无意义的,我们要求观众不是从外部重建故事,而是和角色一起从内心经历它。”正如女人说我看到了一切,男人则说你什么都没看到;女人说我会遗忘的,男人则说你不会遗忘;女人告诉男人,我即说谎又说实话。

整个故事就在这种纠结与激情,痛苦和缠绵中娓娓道来。加上杜拉斯式的“无趣的”对话,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以及常常穿插的闪回镜头,影片不愧被评为西方电影转向现在电影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无怪有人认为这是一部“空前伟大的作品”、是“古典主义的末日”、“超前了十年,使所有的评论家都失去了勇气。”了。

关于场景和镜头的运用

说实话我太不懂这个该怎么说,但是我能感受到镜头和场景的张力以及它们给我带来的独特的感受,下面引用1专业影评人的话来说明:

与传统闪回镜头的时序一致性不同,雷乃的闪回镜头是与现时叙事并置出现的,在影像上造就了过去与几乎由石像组成的现实的不断交叉。一方面,这种集中的镜头切换在电影艺术中实现了布莱希特“第四堵墙”的戏剧理论,反叙事性手法营造了电影与观众的“间离效果”,断片的影像通过提出问题调动了观众的感觉,它尊重的是观众的自主性,而不是预先灌输的逻辑道理,其真实性的重心也不再是传统现实电影的理性叙事的秩序,而是银幕上表现出的“心理现实”——一种改造过的心理的物象反映。另一方面,与阿仑·雷乃在1961年拍摄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相比,《广岛之恋》的闪回镜头运用更注重“意识流”与“生活流”的巧妙结合,意识与现实交叉的手法使单一的时空得到了补充,而以“生活流”的手法叙述故事,也是非理性的画面能够得以寓于理性的叙事之中,避免影片陷入超现实主义支离破碎的晦涩矫情之中。

就闪回镜头运用技术分析后的哲理蕴涵而言,阿仑·雷乃的影片以更直接的方式呈现了现代的心理哲学。以影片中的第一个闪回镜头为例,通过两个男人两只手的断片拼接,确证了无意记忆的具体性,它总是与一定的身体性现象连在一起。这正是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所阐释的哲学命题,女主人公通过两个爱人身体的对话复活了被遗忘的过去。而其后无序的闪回镜头组的运用则反映了柏格森的“心理时间”论,影片的这一段建构的不再是传统的故事时间,而是女主人公的内在心理时间。影像的剪接打破了因果链条,时间成为女主人公在追寻过去中直觉性内在的“绵延”,交叉的断片正是将混沌状态以影像的共时并置言说出来。由此,无意的记忆最重要的两个特征——感官性与共时性为作为电影技巧的闪回镜头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一些杂谈

通常的电影或者文学作品,会在剧情的推进中逐步完善角色形象,让角色更加具体生动。而本片则不然,观众最终也没能真正认识男女主角:他们出轨的一天一夜中凭着激情欲望相识相交,但是没人知道女主的身世,她可能是个演员,也可能只是偶尔接场戏,她和德国军人的初恋如何形成,她的婚后生活怎样我们都无从知晓;对男主的情史则更是不着点墨,一无所知。最终,他们没有变的更加具体,而是更加抽象,变成了“男人”和“女人”这两个概念,变成了“广岛”,“内维尔”这两个地名。于是这部电影脱离了生活,变成了艺术;脱离了真实,变成了形而上。

再者,导演和编剧将集体的悲剧和个人的悲剧关联起来,强烈的对比加深了戏剧性,也加深了绝望。在广岛,原子弹的爆炸摧毁了文明,造成了集体的巨大的痛苦,同天在相隔万里的内维尔,爱人的死同样带给了少女巨大的伤痛。于是广岛死了,少女的心也死了,两者孰重孰轻?这里表现出了明显的存在主义色彩和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1参见胡滨:《左岸派——现实主义的革新派》,载《当代电影》1985年第三期,江安图书馆三楼过刊区有。 由于原子弹的政治敏感性,《广岛之恋》原本是入选了戛纳主竞赛环节,结果中途被撤了下来,只获得一个特别评论奖。无论如何,这部五十多年前的作品,创作者敢为天下先的各种尝试使它成就了经典,正如乔治·萨杜尔在《法国电影》中所说“由于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新颖的形式,《广岛之恋》达到了现实主义作品中最罕见的高峰,也许还标志着电影史上的转折点”。

学院:计算机学院

姓名:

学号:

第三篇:《山楂树之恋》影评

由于《山楂树之恋》是王牌中的王牌的大腕级导演张艺谋的又一新作,因此该片仅仅在拍摄期间,就成了各大传媒的一大热炒话题。此片号称是史上最干净的纯爱情片,这恰恰与当下盛行的情节无厘头、商业性强、浮夸炒作等电影丑恶现象来了个极大的反差,所以大家都很期待影片的上映。我本人是偏爱爱情片的,所以先前就对《山楂树之恋》进行了各种想象和猜测,不过我相信这次张导是认真的。我想,拍电影这事,是谋生手段也罢,是爱好也吧,到了张导这个境界,总该为电影做点什么吧?总该为喜欢电影的这群人,留下点什么吧?结果是我没有猜错,一部优秀的影片,终于横空出世了!

影片一开头,就全然不见张导风格的半点影子,那种大红加大黄的刺激性色彩,始终没有出现。给人的映像,这完全是一部无名导演的小制作电影。原本抄的挺火的片子,由淡色引入,青山,绿水,朴实的村落景象,给人带来的不光是清凉,更重要的是真实。仿佛我们就站在村口,看着那清秀的女主角正从我们身旁飘然而过。

爱情,重要的是邂逅。而恰恰邂逅的时刻,确又是那么的平淡和不经意。当男女主人翁第一次相视而腼腆一笑时,我们知道,故事开始了。两个人心里猛然蹦起的一下琴弦,都在对方的心里产生共振,形成了一汪涟漪„„

静秋是一个在校的高中生,因为要参加学校的教材编写而去农村体验生活,在进村的路上,她知道了山楂树的故事,知道了山楂树原本是开白花的,可是这棵山楂树,开的确是红花,人们传说,那是烈

士们的鲜血染红了那本该是白色的花。静秋与“三哥”孙建新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勘探队的帐篷外。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山楂树的传说还在静秋脑海里辗转徘徊的时候,她听到了三哥传来的那首关于山楂树的歌,熟练的手风琴,洪亮的歌声,已经悄然让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深深着迷了。

跟大部分人的初恋一样,男主人翁表现出的是豁达开朗的性格和用不尽的热情;而女主人翁表现的是含蓄和娇娇欲滴的腼腆。接下来静秋和孙建新交往的点点滴滴,是人生最最美好的一瞬。看到那一幕幕惊慌的躲躲藏藏,那一份份焦急的牵挂和思念,那风一样的单车速度、那阳光一样灿烂的笑、那一个甜甜的偷吻、那一次又一次的惜别与相送。我相信所有的人,都立刻会想到自己的初恋,或多或少的,总有一些情节和自己当年的那些事有些吻合,珍藏多年的记忆之门,一下子就这样被敲开了,来得是那么的突然,毫不顾忌我们的惊慌失措。

爱情,永远不受意识形态的制约,她该来就来,不管是在封建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即便是在男女主人翁所处的那段十年浩劫时期。静秋没有压抑自己的爱,并欣然接受了孙建新的爱。然而残酷的现实不得不让这对年轻人有所顾忌。静秋的父亲去了外地劳动改造,母亲也被打成右派,家里还有年幼的弟弟和妹妹,静秋是全家唯一的希望。母亲希望她不要出任何差错,留校任教,支撑起这个艰难的家。孙建新虽然是高干子弟,不过母亲也同样被逼得跳楼自杀了。两个年轻人饱受十年浩劫带来的巨大伤害。

当静秋的母亲找孙建新谈话的时候,这个小伙子表现出的是年轻人少有的镇定和从容不迫,更重要的是,他理解静秋母亲的苦衷,也明白自己的责任。他还当着静秋母亲的面,给静秋包扎了受伤的脚。我觉得他所表现出来的这一切优秀品质,都源于他的真诚。因为在他的心里,他铁定是要娶这个女孩的,而找自己谈话的这个阿姨,似乎就是自己的母亲,至少以后是自己的丈母娘。这样的情况下,我想他既尊敬这个阿姨,又有几分亲切,因此表现才会如此的大大方方、敢爱敢恨。我很欣赏这样的男人。

孙建新病了,静秋听说他得的是白血病,于是静秋再以顾不了什么转正,什么前途了。她抛开一切,并对母亲撒了慌,直接去医院陪了他三天。第一个晚上,由于医院不让家属陪护,所以静秋一个女孩子,在医院的大门口,靠着冰冷的铁门睡了一夜。孙建新看在眼里,潸然泪下。他能不落泪吗?面对着这样美丽纯洁的姑娘,原来该给她幸福,呵护她一辈子,可惜现在自己得了绝症,怎么办?怎么办?即便是自己能坦然面对死亡,可是,怎么能忍心割舍下她?上天不公哪!看到这里,观众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心也跟着剧情紧张了起来。

当静秋约孙建新去看山楂树花的时候,孙建新的眼神黯淡了下来,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了。那一晚,两个年轻人躺在了一张床上。静秋作好了准备,愿意为这个自己深爱着的恋人奉上一切。可是,当烈火快被点燃的时候,孙建新犹豫了,最终停住了冲动。他是多么的爱这个姑娘啊,多么渴望得到她,可是,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了,给不了她幸福。给不了她幸福,就祝福她幸福吧。他以一个男人

的责任和理智控制住了性欲,和静秋牵手而卧。各位,我只能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爱情。

我们一般都可以推测出这种爱情片的结局方式,可是,当静秋穿着那件红色的衣服跑去见孙建新最后一面的时候,静秋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观众也不愿意。我们都喜欢看大团圆结局,喜欢看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是,有的事情,它就是那样真实的发生了。

大家都在期待静秋,希望她在最后一秒钟能叫一声孙建新,至少给他个称呼,观众也在期待。可是她没有,一直没有。这种残缺,这种遗憾,深深的刺痛着观众。为什么就没有呼喊他一声呢?或许这才是真实的生活,有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无奈的顺从生活的安排。生活常常是不尽人意的,是残缺的。又或许,有遗憾,记忆才会更真实。

孙建新是看着他和静秋的照片离开人世的。他来过,他爱过,他幸福过。

结尾的那句话是:“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可是我会等你一辈子。”此时,我早已是泪流满面。

生活还在继续,还在演绎着一部又一部真实的电影,时而美好,时而凄凉。当我们迎来美丽爱情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好好珍惜,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悔恨终生。当我们遭受生死离别的时候,也希望大家能坦然面对,尽快振作起来。因为生活就是一个循环,它永不停止。我想,导演要告诉我们的,也是这些。

第四篇:《山楂树之恋》影评

最纯真唯美的爱情——《山楂树之恋》

《山楂树之恋》给影坛 吹来 一股清新之风

《山楂树之恋》表达的情感是一定是很多人想有但不曾有的,我也承认片中所谓的纯情稍微有些矫枉过正,而且无论是放在现在这个色欲横行的世界,还是置于彼时那个思想相对单纯的年代,这样的纯情都显得有些过分不食人间烟火,但是它符合爱情最根本最原始的特质,而且张艺谋通过对这一爱情有意的纯洁化,达到了动情但不煽情的效果,因此我愿意相信那种纯美。 在那些耗费巨资,充满商业化味道的大片以及充满媚俗搞笑之气的影片充斥影坛的今天,我想《山楂树之恋》的出现,无疑给观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给影坛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使人们看到了人性中至真至纯的美好一面。

最干净,最纯美的爱情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在那个文化大革命的年代,生长在城市里的中学生静秋来到一个叫西坪的小山村体验生活,在这里邂逅了地质勘探队员老三,两人一见钟情,他们以山楂树为媒,相约来年一定要来看看罕见的——染有抗日志士鲜血的红色山楂花。这期间,两人在交往中发生了一件件感人的爱情故事,一桩桩扣人心弦的生活波折,吸引人们关注这对当时处于社会底层的青年男女的生活命运,与他们一起欢乐一起忧。然而,故事却以老三患了白血病,静秋最后在病床前与心爱的人告别的悲剧结尾,使每一名观众都受到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很多人泪流满面,深深为剧中主人公的那种感天动地的纯真爱情所打动。我认为贫穷凋敝的农村生活,纯朴甚至有些傻里傻气的人物,随处可见的革命标语和口号,以及那种盲目的战天斗地的豪情,都有一种很强的时代代入感。尤其是静秋排练的那段戏,对领袖的热情而机械的崇拜之情跃然眼前,以现代人的目光去看十分愚蠢可笑的歌舞正是当时的时尚之举,相信这样的场面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一定能把特定观众群体立即拉回到那个百感交集的年代。我想从这个细节上看,张艺谋的目标观众并非仅仅是网络时代的年轻一代,而更愿意和电影一同怀旧的必定是60后70后甚至更早的人,只有这个时代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那个头脑发热年代的人们的普遍情怀。而更加年轻的一代或许更愿意对照原著来讨论影片中的爱情究竟是否“纯情”,因此,看《山楂树之恋》是属于特定群体的怀旧之旅。对于我而言,《山楂树之恋》给我的触动远远超过了本应更具有现实批判精神的《唐山大地震》。

在我看来,《唐山大地震》在商业上的成功,完全是因为三十二年间两场自然灾难对中国人的心灵伤害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母子亲情催发的,对于两场地震背后的人祸,根本不能也无力去批判。比之于《唐山大地震》,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显然没有那么多的现实政治因素的羁绊,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看到的一定是个体爱情在混乱年代和残酷生活面前的无言与无奈。

片中人物多次提到“万一政策变了”这句话。今天的人们可能根本无法深刻体会这句台词背后隐藏着的那个时代国人的辛酸和悲苦,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

把人们搞得晕头转向,被激情填满胸膛的集体又充满着集体的迷惘,政治的动荡导致了民众对政策延续性和稳定性的怀疑,而与之息息相关的是个体的不能自决的命运,天堂或地狱都取决于这个“政策”发生的变化。影片没有过多也无法揭示时代背景中的种种阴暗面,但是从电影中的某些惊鸿一瞥式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事件中,依然能感受到深烙于中国民众心头的时代之殇。

与原著不同,电影《山楂树之恋》,它放弃了色彩上的极鲜极艳,没有了风格上的极俗极土,把爱情推向了极纯极美,喜欢走极端的张艺谋没变,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喜欢强烈的东西”,变化的是某些人的心态。

这部片子所以感人,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真实再现了那段艰难岁月

影片中既有单纯的、充满革命激情的红卫兵在唱在跳文革中著名的《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的忠字歌、忠字舞,表现出盲目夸张的个人崇拜和造反精神;也有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热烈场面;还有静秋等学校员工为建设校园勤工俭学,艰苦劳动,创造生活的画面,让人们对那个特殊的年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表现了真爱是为对方着想的人性光辉

从老三为静秋宿舍换一个更亮一点的灯泡,解决静秋写作业的照明问题 到偷偷帮助静秋推人力车,以及静秋不顾 被处分的危险,请假去县医院陪护老三,最后竟露宿医院门前等细节,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珍贵,最本质的关系是互相理解,互相关爱,互相支撑。

三.影片反映了人的最本色最纯真最快乐的部分

如,老三骑自行车驮着静秋在大街上兜风那一段,快乐洒脱,非常精彩、本色,令人忍俊不止。还有两人在老乡家吃饭,老三从菜片中挑出一块可怜的肉星送到静秋口中,都充满真挚之情。

那份爱——几分苍凉,几分心痛

老三和静秋的爱情虽然被张艺谋故意纯洁化,但这种纯洁化仅仅是在意境上的纯洁化,两人不敢拉手不敢约会等等情境都是真实的,都可以从上一代人的切身经历中得到验证,两人之间的那种若即若离,欲说还休的情感正是那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具有真实性。当年,有无数情意相合的人因为成分和出身的问题因为政策的问题,而落得劳燕分飞天各一方。

我愿意相信那种纯美。正如山楂化的歌词:走过了这一片青草坡 有棵树在那等着 它守着你和我的村落 站立成一个传说 山楂树开满了花 落在你羞涩脸颊 山楂树开满了花 我等你一句回答 可是我先走了 纵然太不舍 别哭亲爱的 你要好好的 在时间的尽头 你一定会看见我 唱着歌在等你 微笑着 就算我最后碎成粉末 也有你为我而活 只要我还能为你记得 我就是不朽的 山楂树开满了花像你在我对说话 山楂树开满了花 可是我先走了纵然太不舍 别哭我亲爱的 你要好好的 在时间的尽头你一定会看见我 唱着歌在等你 微笑着

这一份爱如此的干净,如此的纯粹。就是那么一眼,注定了一生相恋,刻骨铭心。

而现代爱情过多的追求物质上的多寡,忽略了很多精神层面的感受,试问现在还有人能像电影中的老三那样痴情?还会有多少女生能像静秋那样真心实意的爱一个人?不计较对方是否有房有车,不计较是否对方有着怎样的家世背景,只是这样很单纯的去爱一个人?

现代社会上的诱惑实在太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样一部影片无疑带我们回归到纯真年代,让我们去感受那份最纯真唯美的爱情。

姓名:陈惠函联系方式:18734867351通信地址:太原理工大学虎峪校

第五篇:《山楂树之恋》影评

爱情应是一种信仰

----评析电影《山楂树之恋》

如果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我可能很难有机会去了解这样一则故事,因为这太怀旧了,太伤感了,太憋屈了,甚至也有些太陈旧了。但历史上的确有过这样的年代,这个年代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将时间倒回三十年,也就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已经改革开放的年代,自由恋爱还算是少之又少的事情。本片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文革时期,大多数人都去感受或者去误解电影所表达的纯情,而无法去感受那个什么都没有,只有理想的年代。

爱情是影视作品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电影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示爱情,这很自由,但必须符合年代的时代特征。文革时期是一个混乱的年代,如今的年轻人对这一段历史顶多也就是有一个国家领导人政治思想错误的感性认知,我们学到的历史也仅仅是只言片语。但是不要忘记,这个时期存在了十年,十年,足以改变一代人的命运。在阶级斗争的历史洪流中,政治出身成为评判一个人是好是坏的首要标准,贫下中农、富农阶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走资派、高干子弟……这些带有阶级特征的称呼直到很多年后还有余温。《山楂树之恋》讲述了这样一个时代的爱情故事,这是勇敢的,要是三十年前,这种题材不见得能够立项。

我们无力批判曾经的岁月,我们也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社会氛围,不管我们如何去讥笑片中时常出现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这样的台词,有一点必须明确,这样的时代的的确确存在过。当时的人们信仰毛主席语录,但也一定并可以信仰爱情,任何时代都存在男欢女爱,只不过每个时代,人们信仰爱情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与其说我们愿意去相信片中的那份纯和真,倒不如说这本是事实,由不得你不相信。

张艺谋以一种平淡的心态选取了这样一个题材,可能一方面是为了向当年的知青青年们致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当下人们丰富的情感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说来也是奇怪,《山楂树之恋》的纯情和平淡倒成了当下最最新奇的玩意儿,难道我们真的世风日下了?爱情从来就是两情相悦的事情,至于人家怎么相悦,人家是柏拉图式的,人家是纯爱主义的,人家是不搞婚前性行为的,人家是喜欢婚前试婚的,这全都是双方的自由,用不着外人给人家定个标准。老三和静秋的爱情,确实很青涩,青涩得让人怀念。试问,谁没有年少懵懂过?谁没有春心萌动过?我们不该对此心存异议,无性并不代表那个年代人们对待爱情的全部,魏红不也跟她爱的人同居怀孕了嘛。老三和静秋没有初尝禁果,这是他们的选择,也是老三对于静秋的尊重,因为他已经病入膏肓,这是他们信仰爱情的立场。我不知道原著中有没有性,但是这个重要吗?这个不重要,影片要不要有性,这是跟影片的格调和演员的气质等等相适应的,我倒觉得老三和静秋在那张人力车下面相互依偎的场面更加动人,老三吻了静秋的头发,这已经足够了。

纯情并不等于无知,无知也不能等同于不知道性知识。在那个相对内敛与闭塞的年代,男女之间的感情整体是被压抑着的,这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现如今大多数人恐怕还不知道,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很多学校里面,男同学跟女同学都还是不能说话的呢,别说性了,就连说个爱字都会脸红。静秋不懂得生理常识,这不足为怪,那个年代很多父母都跟自己的孩子说,孩子是他们从地沟里或者山上捡来的呢。一个不大懂得男欢女爱的静秋,一个不大明白生理知识的静秋,一个正值怀春时节的静秋,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种存在。

每个人信仰爱情的方式是不同的,我相信就算现如今自由恋爱甚至多人一起恋爱的年代,每个人也会曾经有过不同程度的纯情,只不过这种纯情可能没有电影中表达的这么集中而纯粹。老三送的是核桃、冰糖、山楂、胶鞋、运动衣,静秋给到老三的是一只亲手编织的小金鱼,静秋可以在医院的门前静等一晚上,老三可以在学校的门前每天苦等着心爱的人出来……难道我们没这么做过吗?只不过你可能送的是插满卡片的鲜花,铺满蜡烛的蛋糕,金光闪闪的首饰,还有大庭广众之下的一记香吻。如果你还觉得老三和静秋的爱情充满了苦楚,如果你还同情他们,那就好好珍惜当下这个年代,好好的爱你应该爱的人吧。

在我看来,电影《山楂树之恋》除了跟原著做个对照之外,无需跟成人世界里的任何爱情形式再做比较,这也是毫无意义的。从电影的表达角度看,这些表达方式都是并列而不冲突的。《山楂树之恋》没有兜售自己的价值观,所以也不必为自己的花心大萝卜心存内疚,更没有必要在入场观看之前就已经拟好了破口谩骂的题目。本片只是以一种平常心细说了那个年代的一种爱情,它自然也不期待现如今的小青年全部能够感同身受。但是,我还是觉得应该去做个类比,男孩子应该学学老三的阳光和执着,还有那种不怕困难的爷们气质;女孩子能够学学静秋那种乖巧和纯净,还有她那股子倔强和通情达理。

影片多数时间都是很安静的,一些伤感的场面小小配合了一些古筝、钢琴和小提琴的声调,缓缓调剂出一种悲情的气氛。张艺谋撇除了一些浮华的镜头,对人物的表演做了精心的调教。从这二人初上大荧幕的姿态来看,窦骁和周冬雨的本色表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冬雨的气质确实清新可人,不论是开怀时的傻笑,还是伤感时的悲伤,还有生气时的小性情,还有害怕时的小紧张,应该是还原了小说中静秋这个形象。影片的故事呈段落性,中间穿插一些黑幕白字的旁白,这有些散文的气质,整体并不影响观瞻。人物的对白并不多,大多数时候是靠一些暖人的细节来带出画面内容,比如:一根木棍的牵手、一次次送出的礼物,隔着窗子摇手、隔着江岸拥抱、一个画着山楂树的搪瓷脸盆,一个用塑料管编制而成的金鱼钥匙链,所有这些细节平凡而短暂,但意味却是恒久而绵长。

浮华的现代社会环境中,我们周围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浮躁,难得我们还能感受这样的小清新,想跟各位看客说一句,纯情一回又如何!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广岛之恋影评范文】相关文章:

广岛之恋歌词范文05-26

广岛之恋鉴赏范文05-26

布拉格之恋影评范文06-07

山楂树之恋影评06-22

日本广岛大学大学院介绍06-13

冬之恋范文05-15

蓝色之恋范文05-16

青灵之恋范文05-17

深海之恋范文05-17

五月之恋范文05-17

上一篇:国电集团企业范文下一篇:感恩品味幸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