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2024-06-26

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现象,疏通课文内容,理清叙事脉络,对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有初步体会。

2、感受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一诺千金、蹈死不顾、义薄云天的性格,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3、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较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梳理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2、理清叙事脉络,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感知法

2、讲解法

3、自主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在2003年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殊不知,在9000多年前的中国,早就有人使用过这一“现代化战争手段”了,只不过它完全靠个人的力量。这就是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末期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方是力孤势单的燕国刺客荆轲,一方是势力强大的秦国皇帝秦始皇。大家想知道这场实力悬殊的斗争是如何展开的吗?想知道这个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的结局吗?想去亲历这一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扣人心弦的历史场面吗?那就让我们随着汉代刘向的笔触,走进两千年前的秦国吧!

二、文学常识

1、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作者不详。后经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33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2、刘向其人:约-77年至-6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汉初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治《春秋谷梁传》。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所著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1)、人物形象的塑造。全书对当时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多有鲜明生动的描绘,尤其描绘了一系列的“士”的形象。《战国策》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语言、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有时还运用虚构的手法。

(2)、语言艺术上举得空前成就。《战国策》的文章风格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增强辩词的说服力;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长于铺张渲染。

4、战国四大刺客

(1)、吴国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与其交好。后来,吴国公子光欲行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隐居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均被派出使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2)、吴国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冒腾肉飞,走愈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羸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王阖闾。

(3)、魏国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宵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将其荐给富豪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地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4)、燕国荆轲

战国末期燕国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嬴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三、走进文本

“荆轲刺秦王”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第六年。秦已于-230年灭韩,秦王又于-228年派秦将王翦破赵,引兵北上,兵临易水,直逼燕境,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向秦国示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时,秦王嬴政没有礼遇他(“遇之不善”),太子丹十分愤恨于-232年逃回燕国。于是,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企图达到既报前仇又解国难的目的。本文记叙的就是这件事情的始末。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朋友之一。燕太子丹为了刺秦王,先找智能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万分高兴,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中记叙的情况。

四、初步感知

1、请同学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2、正音。

3、同学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以内)。

4、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字,积累重点字词、句式。

【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喜欢,高兴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通“返”,回来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

(4)、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露出

(5)、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走 “还”通“环”,环绕

(6)、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通“猝”,仓猝,突然

【古今异义词】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长者:古义,德高望重的人;今义,年长的人。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3)、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可以:古义,两个词,可以用来;今义,能够,可能。

(5)、将军岂有意乎?

有意:古义,有心意,此处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故意。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7)、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连词,表示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8)、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所以:古义,表示原因的虚词,“……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9)、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以不顾

不顾:古义,不回头看;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10)、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11)、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指中医医生。

(12)、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13)、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柯

提:古义,掷击,投击;今义,拿着。

(14)、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左右:古义,皇帝身边的侍卫;今义,①表示两种方向,②大约,③控制。

(15)、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16)、今行而无信

无信:古义,没有信物;今义,不讲信用。

(1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宾客:古义,门客、食客;今义,客人。

(18)、愿大王稍微假借之

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词类活用】

(1)、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 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2)、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前为谢曰 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3)、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4)、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5)、顷之未发,太子迟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迟:意动用法,认为……迟缓

(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名词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7)、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8)、使使以闻大王 闻:使动用法,使……知道

(9)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

(10)、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篇2: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了解课文背景,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2、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 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分析主要人物

3、情感与态度:

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

2、难点: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教学用具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丈《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2.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要求;

①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②划出疑难词句。3.正音正字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4.讨论疑难词句。例如:

①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③见陵:被陵辱。

④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⑤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⑥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⑧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⑤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⑩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5.分段:

第一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奏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四、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讲9、10自然段。

2.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3.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4.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5.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五、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2.讨论思考题。明确:

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五层: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顾笑武阳(14自然段)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倚柱笑骂(18自然段)遇难去世(19自然段)

②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3.词句点拨:

①持千金之资币物:“千金之资”是“币物”的定语。币:礼品。古时玉、帛、圭、壁等统称币。

②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为先,即为之先。省略介词宾语。③见燕使者咸阳宫:省略介词“于”。④群臣怪之:怪:以„„为怪,感到奇怪。

⑤“使使以闻大王”与“使毕使于前”:使使:派遣使者;使毕使:让完成使命。⑥轲既取图奉之„„故不可立拔:这一段动作描写多用短句,具有急迫、紧张的表达效果。⑦而秦法„„非有诏不得上:插叙一笔,行文有张有弛,内容缜密,使“以手共博之’算实可信。

⑧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承前省略主语“群臣”。⑨被八创:被:动词,遭受;创:名词,伤。不是被动句。⑩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如“侍殿上”。

六、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训练。讨论: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放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篇3: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老于在市里举行的公开课终于要进行了, 上的是《荆轲刺秦王》。公开课放在深秋进行。秋主收, 冬主藏, 这是昭昭天道。文人所谓为天地立心, 其实天地本来就有“心”, 从不假手人立, 返道而行就是立。天之心在民, 在自然。人敬之、和之, 即为立。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幅会动的画, 有了淋漓的元气, 画面才会一片粲然。语文课独特的“味”得靠长期修炼、熏养。上一次公开课, 就像棕熊夏天养成的一身膘, 一次冬眠就耗得精瘦。真正的公开课就像严冬一样耗人, 一次又一次地抽空语文老师的灵感、激情和体验。

大教室里一派肃穆, 细看后面有点零乱, 除了隐隐约约的耳语闲聊, 还不断有从较远的学校赶来听课的人进进出出, 坐在前面几排的学生却静悄悄的, 完全没有平时下课那样的热闹气氛。已经习惯了的学生知道今天又要上公开课了, 下课后也不闲聊和追逐打闹, 一直悄无声息地待在教室, 连零食也不吃, 静候上课的铃声。冷落的秋日下, 地面有点蔫蔫的, 除了葵花向日倾, 其他的花与叶都偃旗息鼓, 默不作声。可以容纳几百人的阶梯教室偶尔有人进进出出, 整个教室有点印象派绘画的味道:笔触细碎, 意境悠远。

老于顶着一头似有似无的短发、踱着方步上了讲台, 如见上宾, 如承大祭。他似乎想用发型给观众传递潜台词———黔首浅草, 亦能没马蹄;暴秦之恨, 更行更远还生。老于觉得自己的发型也是课堂导入语的一部分。

“司马迁为什么为荆轲专门写一篇‘列传’?”老于前一天留给学生一道思考题。换句话说, 荆轲刺秦王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仅仅为了讲一个杀人未遂的故事或者偏爱荆轲让其青史留名吗?如果是为了留下精神的火种, 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老于站上讲台, 气聚神凝, 先目光流转, 再环视低垂。“在一个民族阴盛阳衰、元气衰微的时代, 沐冠而猴之徒多, 舍身求法、舍身证义者少, 司马迁为华夏民族画出的这张原始基因图, 让迷失者能够按图索骥, 重塑民族脊梁。”老于把自己的思考作为探究课文的开场白。他删繁就简, 先声夺人, 把荆轲的历史背景和精神气质寥寥几笔画成一幅简笔画———我武维扬。

“1924 年黄埔正门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嘉宾戾止, 我武维扬。’中国古代的镖局, 都会在镖旗旁插上一面‘我武维扬’旗帜, 同学们知道‘我武维扬’的意思和来历吗?”

“‘止’和‘维’是助词, 黄埔正门对联的意思是:欢迎贤才俊杰, 扬我华夏武威。”

老于轻点鼠标, 屏幕上显示周武王《尚书·泰誓》中的句子:“我武维扬, 侵于之疆, 取彼凶残, 我伐用张, 于汤有光。”

老于略带方言口音的普通话, 中气十足, 音调起伏, 似空旷中衡阳孤雁的鸣叫, 隐隐还夹杂着刚硬的刀剑碰撞的金属之声。老于渐渐感受到教室升起的腾腾热气, 一缕缕一股股汇聚成团, 仿佛盛夏原野蒸腾的阳焰, 拉扯得眼前的许多人影有点变形。老于说:这是祖先的誓言, 也曾是华夏的图腾和原始基因之一。说到这里, 老于心底涌起声调变化多端的岭南古音、百越的古名, 还有被五祖弘忍称为“獦獠”后终成圣贤的惠能, 心中有几分莫名的向往和沧桑。

导语虽简, 却不是快餐文化那种简, 而是大道至简那种简。全场觉得老于似乎把他们带到了古代。老于没有对《尚书》周武王的誓词作过多解释, 简笔画不需如工笔画那么纤毫毕现。工笔画流行的朝代, 大多高颜值低武力, 看看弱宋就知道。老于更喜欢泼墨大写意, 空灵有气势。墨恣意地洒下去, 浓淡润枯, 再用折钗股屋漏痕的笔法就势落笔, 便成了势。天清就点染些山居人家, 云黑就添头逆风耕土的老牛, 春和日丽时隐约涂一点清淡色彩, 意与境就浑然天成了。武力也有境界高低之别, 秦舞阳用拳头打败拳头, 荆轲用灵魂驱赶灵魂。

老于点击鼠标, 更新了屏幕上的画面, 一枚国玺呈现在巨大的屏幕上:方圆四寸, 上纽交五龙, 正面“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个篆字。大秦一统天下, 华夏有了始皇帝和祖龙。从此一家独大, 百家湮灭。

历史在幻灯片中飞驰, 人物一个个粉墨登场。老于缓缓破题:“荆轲刺秦前, 诸侯林立;荆轲刺秦后, 天下一统。历经坎坷的和氏璧成了大秦国玺, 刻上了‘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而后又历尽辗转。王莽篡汉国玺曾破一角, 现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突然一学生举手问道:“那荆轲算是悲剧英雄还是喜剧小丑?”这个问题本来打算放在结尾时再谈, 学生昨天认真预习了文本, 问题被提前了。

老于略一思索, 回答说:“阳刚烈血与密室阴谋、纵横捭阖与攻城略地交相缠绕,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千秋功过, 任人评说。但必须记住:是那些烈士、壮士、智士, 甚至某些荒诞不经的思想和行动, 共同构筑的九死不悔的华夏进取和奋争精神, 共同托起我华夏飞龙在天。战争有胜与负, 进取和奋争精神是没有胜与负的。荆轲是大写的人, 一个追得秦王在秦宫乱窜的神勇之人。秦王扫六合, 打诸侯的脸;他入秦廷, 打了秦王的脸。”

老于停顿了一下, 恍惚间自己变成了在茶坊中让人听得入神的说书人。讲台上放着老于随身携带的一杯专门用清冽井水泡的浓茶, 老于把粉笔当作了醒木, 轻轻在台上一拍, 粉笔断成了两截。但又觉得自己不应该是在说书, 士不应该是说书人, 即使落魄, 也得是“奉旨填词”的柳永, 务使技近乎道, 不做媚俗之态。

下一张幻灯片, 突然变成与课文内容毫不相干的两株大树, 一株在原始森林恣意野性地怒长, 另一株在悬崖的石缝间倒挂。倒挂在悬崖的大树, 给老于一种刀欲劈、山若倾的感觉, 老于浅发欲竖, 不由得奋神振作。

课堂渐入佳境, 老于觉得有很多话要说, 语调渐渐高昂:“这就是春秋那个时代。那时, 华夏的青山正葱茏, 满地青春, 正当年华。仁爱, 是圣贤们自用、自利, 还没有从心里移到嘴上来卖萌讨巧。商鞅之法, 王子与庶民同罪同功同爵;智与勇, 是用来为国立功、为民谋生、为己立名的, 开放、纳士、激赏军功, 人才与财货自由流动。那个时代, 对人才随时敞开大门, 并诞生了一个特殊的名词———客卿, 专门授予非本国人而在本国任高级官员的人。荆轲等许多名垂青史的文臣武将都担任过不同诸侯国的客卿。那个时代, 虽然动荡不安, 却是讲政治规矩的,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由教化生成忠孝礼义, 熏育人心, 由人心成就社会风气, 言由衷, 心役物。儒家还没有演化成董仲舒‘君要臣死, 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 子不亡则为不孝’那样的刻板教条和外在桎梏。”

再往下, 老于嫌幻灯片静态而缺乏生命活力, 人与电脑不能合一, 干脆不再播放。他决定清唱。

“易水畔, 太子丹带领一群全身着白衣冠的队列缓步而来, 神情像进行某种仪式。高渐离陪在荆轲身旁, 一起唱着不太整齐的旋律。远处的地上时见尸体, 这些尸体死时好像没有痛苦, 也没有激动, 张开的嘴似乎在悲戚地吟唱着什么。荆轲好像看到了自己童年经历过的饥饿和流离, 看到了无数赤身战士手拿长矛弓箭, 义无反顾地冲锋, 那些出窍的灵魂升上了天空, 藏匿在头顶低沉暗淡的烟云里徘徊。唱声戛然而止, 荆轲猜想这些灵魂会不会一路尾随自己去秦宫?所有人都随太子丹起身, 纷纷半鞠躬, 恭敬地说着什么, 荆轲只听到自己的心脏还在随刚才的旋律收缩扩张, 别的没心情听。荆轲知道自己是卫国人, 血管里流淌的血, 与周天子同基因。”

老于顿了一顿, 惬意地伸展双臂扩了扩胸, 以此来放松课堂也放松自己。听课者见惯了仪表堂堂、言之凿凿的课堂, 对老于休闲的生活化肢体语言轻轻地会心一笑, 凝重的教室气氛变得轻松了些。老于不屑于细讲接下来的荆轲“持千金之资币物,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这样的细节, 龌龊行贿是历史的常态, 却不是历史的主流, 尽管这个细节差点害死了秦王。老于准备直接进入课文的高潮:刺秦。

应该“图穷而匕见”了。一种惊天下、主沉浮的意气从心底涌起, 老于觉得浑身筋骨盘虬, 如倒悬于岩石中生长的那棵曲敧纠结的树。老于情绪昂扬, 更加觉得幻灯片太呆板, 哪会有活人的精气神?

他站在讲台一侧, 沉静地微笑, 有点佞, 还有点狠, 如立身于秦王的几案旁。老于徐徐诵读“右手持匕首揕之”一句, 语调尖锐而长, 好像要用声音穿透秦王的胸膛。老于睁圆眼睛, 退后两步, 用厚实的腰背靠了一下投影屏幕旁边的墙壁, 如虎蹭痒。教室里鸦雀无声, 目光笼罩着老于。刹那间秦王绝袖绕柱而逃, 老于轻轻一跃, 如同跃过列国, 从方方正正的井田一跃至长城之巅, 秦王的太阿宝剑虽利, 但芒在鞘锋在野, 利有何用?虎狼之士, 尽在殿下。十步之内, 人可敌国。

老于把手中的粉笔头化作匕首, 似怒熊奋臂, 望空一掷, 好像楚兵向阿房宫投火把, 好像苍海公向秦王掷铁锥, 粉笔头“啪”地击中教室右侧的墙壁, 那面墙犹如秦殿的金丝楠木巨柱, 发出清脆的回声。老于感觉到教室前前后后的听众, 眼中、心中都腾腾地升起火苗。老于确信真正的华夏、炎黄、诸子百家, 那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即使墨子的非攻, 也是先有利器热血, 后言兼爱止战利天下。

“王负剑, 王负剑”, 从刀丛中一路杀过来的秦王猛然醒悟:在腰的剑是装饰, 王者戏子都一样, 在手的剑才是武器。他推剑至后背, 如背负青天。荆轲立马左腿被斩断。老于一口气讲到这里, 也不由得有点喘气。满教室的人也都微微张开了嘴, 似乎缺氧造成了气短神浮。

荆轲感觉自己的血正在快速流尽, 眼前幻影晃动, 黑影重重, 阶下那些诸侯卿大夫统统变成了黔首, 天下的血流成了河, 逆黄河而上, 汇入咸阳, 秦王被血色环绕, 膨胀欲裂。

荆轲突然感到自己全身每一滴血都在跳跃欢唱, 他知道自己即将在涅槃中解脱。如果灵光不昧, 自己愿来世仍往生于华夏某处, 与高渐离一起击筑吹箫舞剑踏雪。他依稀感觉到又不太可能。那幅摊放在秦王几案上的督亢地图, 边界线在一点点消失, 图中黄河之堤不断长高, 督亢一点点放大成整个华夏, 而后又快速缩小, 飞入秦王的长袖中。荆轲知道这是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背靠柱子箕踞而坐, 支撑起残躯, 靠在金丝楠木巨柱上, 大骂一声, 如京剧的拖腔, 绕梁不绝。他的额头亮晶晶的, 回光返照, 浑身不停冒着如珠如油的绝汗。但觉得自己已经尽兴, 他下意识地飞出了匕首, 无憾地完成了人生最后一个自选动作。黑黢黢的匕首在巨柱上停止了颤动, 荆轲笑了。他依稀看见前朝的春秋五霸、屠夫白起, 后世的腐儒董仲舒、掉光了胡子的司马迁, 一个接一个从另一个世界轻飘飘地降临下来, 共同凝成了一块无字碑。

黑色、红色一点点沉淀下去, 刹那间荆轲眼前清亮如晨曦。黄河九曲, 大地百川, 变得清晰如掌纹。百川投一海, 海不藏一滴而自用。天不藏私, 海河晏清。

秦王目眩良久, 大殿死一般地寂静, 隐匿在秦王背后巨大屏风内的史官书记员, 手一抖动, 一滴浓墨掉在竹简上, 又顺势流淌到地面, 他就势写完了“燕”字下面的“火”, 地面那滴墨像一点火星, 他用脚踩踏了几下, 墨迹入地三分, 宛然若新。讲台上的老于, 突然领悟到梁启超所膜拜的“少年中国”的真正内涵!老于灿烂地笑了, 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 像徐夫人匕首一样闪亮。

那是激情理智、大智大勇的中国!那时中国, 墨子制作的鸟儿在天空飞三天不落, 姑射山有神人入水火不浸, 曲阜孔子奔走列国不倦;那时中国, 百家著述于坊间闾巷流布, 鬼谷子藏于深山课徒, 老子袅袅紫气西出函谷关, 预言“秦将大出于天下”。台下的听众被老于半实半虚的课文演绎惊得呆了, 青春的眼睛闪动着无限神往。老于缓缓转过身, 如出定的高僧, 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作为结束语:苟中国之少年如斯, 则少年之中国无疆。

篇4: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选文《荆轲刺秦王》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荆轲的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战国策》写荆轲写得沉雄悲壮,叙事中有着很强烈的抒情笔触。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引导学生学习时应注意反复朗读,悉心体会。要着重指导学生掌握语言材料,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注意对背景知识的掌握以及对表达方式的理解,以更好地全面地把握文本。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确定

教学目标:1.赏析重点语段“易水送别” 的场面描写和“秦廷行刺”的动作描写。2.引导学生对荆轲刺秦王的行为进行探究,从而正确评价荆轲的侠士行为。教学重点:赏析重点语段“易水送别” 的场面描写和“秦廷行刺”的动作描写。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荆轲刺秦王的行为进行探究,从而正确评价荆轲的侠士行为。

三、教学过程及策略

(一)教学导入

问题设计1:(师背诵“易水送别”一段)老师背诵的是哪个情节?问题设计2:请同学们回顾本文的主要情节有哪些?问题设计3:在这些情节中老师认为“易水送别”这一段非常精彩,这一段给你带来的感受是什么?

问题明确1:易水送别。问题明确2:狼烟四起、义士请缨、易水送别、秦廷行刺、壮士殒命。(或: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或:行刺缘起、行刺准备(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易水送别)、廷刺秦王(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而笑)、荆轲被斩。问题明确3:悲凉、感伤、悲壮。

(二)赏析“易水送别”

问题设计1: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悲壮”的?请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问题设计2:本段是怎样来写音乐的?有何妙用?问题设计3:“变徵之声”“慷慨羽声” “徵、羽”是古时音乐声调的分类,其声调如何?

问题明确1:师引导学生本着这样的思路:在何地送?环境如何?送谁?都谁来送?送别者衣着、肖像怎样?送别时心情如何?此情此景适合什么样的音乐?文中是怎样描写音乐的?有何妙处?(学生可能会从以下方面来回答)

环境——通过环境来写其悲壮。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句中“萧萧” 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风萧萧”三字自然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诗还有:“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寒” 一语双关,表面上写天气的寒冷,点明了时间、环境。实则写人物内心的凄楚、悲壮。整句话,暗示时间为秋季,渲染了一种萧索、悲凉、肃杀的氛围。另外,诗句中带有“寒”字的有很多,与本诗句作对比。表现自然环境之寒冷——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独立寒秋”;唐代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一语双关,既写自然,也暗含心境——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地点——送别地点选择在“易水之上”。以水浩浩荡荡流逝一去不返之状来暗指荆轲此去的一去不复返。“水”的这一特点,还能从其它诗句中找到佐证。如孔子《论语》中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就很好地表现出了古人写水的这一寓意。

人物肖像——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集体穿白色的衣服,风俗上往往是祭拜死者。在此的用意是“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如“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师可拓展岳飞《满江红》进行阅读分析。

音乐——回顾发生在汉朝的“垓下之围”那段历史,体会音乐的魅力和威力。

项羽和刘邦两军交战于垓下时,项羽军被包围,陷于一筹莫展的境地。刘邦的大将军韩信为瓦解对方的军心,就叫士兵们唱起了楚歌,因为楚兵大部分离家已久,早就厌倦了连年征战的日子。听到有人唱起了故乡歌曲,楚军中有人开始唱和,军心彻底动摇。项羽看大势已去,无计可施,对他的爱妾虞姬唱出千古名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楚歌或许动摇人心,但此歌一出,方才尽泄项羽途穷气短、回天无力的心机。于是虞姬回唱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完便拔剑自刎而死。后来项羽逃到乌江边,面对滔滔的江水,仰天长叹道:“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亦拔剑自刎。

问题明确2: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问题明确3:“徵声”悲凉,“羽声”激愤。唱出生离死别的苦情,为整个场面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悲凉激愤充溢于每个送别者的心中,送行者和被送者的情绪,相互感染,如风水相激,令人悲恸交加,涕泗横流。易水送别乃一首悲壮的赞歌。

师要求学生们带着理解和敬仰再读此段。一生诵读,其余生以桌为筑,敲击唱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师总结过渡:秋风瑟瑟,易水汤汤,荆轲高歌驾车绝尘而去,此一去结果如何?我们从以下文段中来寻找答案——13—17段。

(三)赏析“秦廷行刺”

问题设计1:作者在文本13—17段中,设置了几个环节?问题设计2:在这几个环节中,哪个环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问题设计3:作者又是怎样来表现这种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呢?

问题明确1:武阳振恐、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廷刺秦王、倚柱而笑。问题明确2:廷刺秦王,写出了场面的紧张、激烈、惊心动魄。问题明确3:主要通过动作描写、侧面描写来展现的。其中动作描写中一些动词用的好,层次分明。如荆轲的动作:“取—奉—发—把—持—揕—逐—提”。“把、持、揕”表明荆轲的机智、敏捷;“逐、提” 表明荆轲的勇武,虽主动进攻未遂,但仍进行最后一刺,努力顽强并执着。秦王的动作:“惊—引—起—拔—走—击”。“惊”表明其惊慌失措;“拔、走、击”表明其机智,由慌乱转为有效反击。侧面描写中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直接的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写出了刺杀场面的紧张与激烈,但不管是写廷刺秦王的惊心动魄,还是写易水送别的悲壮凄美,作者只是想要借此突现荆轲重义轻生、舍身为国、临危不乱、威武壮烈的主导性格和英雄气概。

(四)拓展迁移 自主探究

问题设计1:荆轲用自己的行为,演绎了一段传奇,完成了凄美的谢幕。对荆轲的评价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同学们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对荆轲的看法。问题设计2:赏析这两大情节,我们感受到了送别的悲壮,行为的激烈,场面的惊心动魄。作为文言叙事散文,本文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明确1:侠士、勇士、斗士、武士言之成理即可。对荆轲刺秦王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历史上有些人持否定态度。如北宋的苏洵非议荆轲之行就认为:“始速祸焉”。 朱熹也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许多评者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理解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问题明确2:善于运用环境描写、人物的细节描写(动作、语言、神态)、侧面描写。

(五)学以致用 写作提升

问题设计:请同学们尽量依照原文,并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作结,再现情境,150字左右。问题明确:生展示成果,师生评价。师展示下水例文:

西风萧瑟,苍穹阴沉,荆轲在易水边驻足,撩起白衣裳摆,长叹一声,高声道,渐离呢?咱们再饮一回!没有回答,取而代之是苍凉的筑声,高渐离盘膝坐在人群背后,闭眼击筑,竟似痴了一般。变徵之声,何其悲凉,慷慨羽声,何其激愤。音乐由弱至强,由低至高,人物由“垂泪涕泣”至怒发冲冠,情绪由凄楚悲凉至慷慨悲壮,生离死别化作同仇敌忾。翻身上马,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作者通联:周健,辽宁大连教育学院;王文娟,辽宁大连市第五中学]

篇5: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②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③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情感与态度: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学会历史而辩证地评价人物。重点难点:评价历史事件,分析人物形象。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一、导入:咏 荆 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秦王纵横平赵燕。男儿有志纾国难,太子无奈求圣贤。家国重任擎一身,樊首舆图封两函。始皇幸存统四海,荆轲忠勇高云天。

二、背景介绍:《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

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东周一篇,西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①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②划出疑难词句。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一、1、听录音,正音正字

徵(zhǐ)卒(cù)提(dǐ)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拜谒(yè)濡(rú)缕 变徵(zhǐ)淬(cuì)火 忤(wǔ)视 图穷匕(bì)见(xiàn)八创(chuāng)箕(jī)踞 揕(chèn)之 偏袒(tǎn)陛(bì)下 拊(fǔ)心 瞋(chēn)目 怒叱(chì)

2、学生自读课文。

二、找学生读,讨论第一、二、三自然段疑难词句。

三、翻译下列句子。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将奈何,为之奈何?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被陵辱。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

一、找学生读,纠正读音。

二、讨论“行刺准备”剩余部分。

三、翻译下列句子。

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第四课时

教学时间:

一、找学生读“易水诀别”部分,纠正读音。并讨论“易水诀别”部分。

三、找学生读“秦廷行刺”部分,纠正读音。并讨论“秦廷行刺”部分。

四、翻译下列句子。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愿大王少假借之:

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第五课时

教学时间: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奏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小结: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

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倚柱笑骂(18自然段)

遇难去世(19自然段)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四、完成课后第四题

提示: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

篇6: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2、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振、图、室、诏、穷、阵”等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突出人物性格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注意文言知识的积累

2、学习和欣赏文言文叙事简洁的艺术

3、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掌握本文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翻译文言文

2、学习、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点读

2、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画出自己不理

解的地方,并提出疑问

3、画出有关刻画荆轲的句子,概括人物性格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XX年),共245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 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相关背景

篇7: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案1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特别是“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描写这一场面,作者像一位高明的电影摄影师,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镜头(“皆白衣冠送之”)、特定镜头(“既祖,取道”)、全景镜头(“士皆垂泪涕泣”)、特定镜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真是匠心独运。

(三)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厚遗蒙嘉”,得以引见,可见行事周密。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语),今日读之,谁不为之感慨欷歔?

(四)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二、问题探究

1.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2.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2)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5)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关于练习

一、熟读课文,理出故事梗概,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荆轲的性格的。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出故事梗概,要对情节作适当概括。荆轲的性格也是在情节的发展中体现出来的。

参考答案:

可分若干情节概述。如:大军压境、计议行刺、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易水诀别、慷慨悲歌、计见秦王、顾笑武阳、秦廷搏击、倚柱笑骂、遇难身亡。荆轲的性格:深沉(准备信物时深谋远虑)、刚毅(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机智勇敢(秦廷搏击)。

二、背诵易水诀别一段,并说说这段描写烘托了怎样的气氛,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鉴赏这篇文章的优美段落。

参考答案:

这段描写,烘托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如“白衣冠”“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风萧萧兮易水寒”等都是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其中音乐描写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也是渲染悲壮气氛。

三、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2.持千金之资币物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5.诸郎中执兵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7.断其左股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

参考答案:

1.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3.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4.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6.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7.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四、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是感人的;有人认为荆轲用行刺手段来达 到某种政治目的,这种举动不足取。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作出自己的评价。

参考答案:

见“问题探讨”。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言之成理即可。

教学建议

本文的人物形象刻画很成功,如太子丹焦虑仁慈,樊於期豪爽慷慨,秦王贪残怯弱,秦武阳外勇内怯,荆轲忠义、刚直、果敢、机智。本课的教学,不要给人物贴标签,要着重指导学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生掌握语言材料,让学生在课文中圈点批画,自己得出结论,养成独立思考的读书习惯。

有关资料

一、作者、作品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译文

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不用太子说,我也要来同您讲了。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取他的头颅。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面朝天,长长地叹息,流着眼泪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但是想不出什么计策啊!”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用右手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为之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己抹了脖子。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太子听说了这件事,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事已至此,没有办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盒子封好它。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用毒药水淬过它。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于是叫秦武阳做助手。

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发怒,呵斥太子说:“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于是出发了。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

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

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

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jū)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侍臣们就说:“大王把剑背到背上!大王把剑背到背上!”秦王于是拔出剑用来攻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残废了,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被砍伤了八处。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秦王的侍臣上前,斩杀荆轲。事后,秦王还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

三、《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荆轲的部分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轲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太子丹患之,„„荆轲遂见太子„„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姿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久之,荆轲未有行意。„„(以下为荆轲刺秦王的情节)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

亿库教育网

篇8: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一、精准导入,设置历史情境

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会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秦王扫六合”这一课为例, 教师可以有多种导入的方式,如可以播放一段秦国征战六国的视频,可以播放荆轲刺秦王前燕太子丹在易水边所唱的《易水歌》,也可以利用复习式导入。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第二单元关于西周灭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事实,请学生板演战国七雄是哪七个国家并且简单画出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根据学生所画的地图问学生:“你们知道这里面哪个国家最后消灭了其他六国,最后实现了统一呢?”学生根据他们掌握的知识会回答出秦国,并且会补充回答是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紧接着教师就抛出问题:“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最后是秦国实现了统一呢?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做哪些事情来巩固国家的统一呢?”通过设疑,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二、引用材料,准确设计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材料的选取尤其重要,这既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水平,又要能够从材料当中得出问题的答案。

在分析秦国为什么能够实现统一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选用书本上面的有用材料。例如,给出资料“秦王嬴政任用许多有才能的人,采取远交近攻的正确战略”,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出嬴政的雄才大略;给出资料“天下之趋统一,势也”,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了解这个趋势体现在什么地方,并通过讲解春秋初期有几百个小诸侯国在很多地方割据到战国时期只有七个诸侯国,问学生这体现了什么趋势,学生就会答出实现了局部统一; 通过讲解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发展了经济,彼此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但是战争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所以这个时候人民最想要的是什么呢?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们就会得出人民渴望和平。最后,教师再对以上答案进行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首先请几名学生起来回答,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有哪些措施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进行适当的点评,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1)在政治上,展示一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结构图,问学生图片中展示了秦始皇统一后采取了什么措施?学生根据书本可以找到答案。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我会根据这张结构图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叫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皇帝位于最上端我们可以发现皇帝的权力是最大的,体现了皇权至上、专制主义的特点;回忆西周实行分封制,各诸侯国在地方有很大的权力最终导致诸侯争霸,和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命,可以得出权力由地方转移到了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点,并且通过比较分封制的危害,学生可以直观地发现郡县制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2)在经济和文化措施上,通过播放秦国的商人去燕国之地做生意,但是由于秦国的钱币、度量衡、文字与燕国不一样而导致生意失败的视频,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和书本的知识,会答出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 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我还展示了七国的文字和货币,然后请学生讨论如果是你会选择哪个国家的文字和货币,并通过图片来加深学生对于秦朝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和小篆的记忆。(3)在开发边疆上,我首先展示秦朝的疆域图,然后请学生上黑板对照地图指出秦始皇在开发边疆上面做了哪些措施,并指出秦朝的疆域到达了什么地方,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真实的了解秦朝疆域的辽阔。最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从政治、经济文化、边疆三个角度总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总结提升,客观评价人物

秦始皇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一生功绩卓越,但也犯过很多的错误,关于秦始皇,学生肯定看过相关的历史剧或者书籍,于是我就请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形式回答在他们眼中秦始皇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并说出理由。通过评价某个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可以起到四个作用:第一,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第二,可以再次巩固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第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四,学会客观公正地进行分析评价。2014年南通市历史中考题就出过类似题目,问根据下表对拿破仑的评价说说你学到的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所以,教师从基础年级就需要培养起学生的历史素养。

上一篇:假期教育社会实践报告个人总结报告下一篇:鲁迅初中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