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讲课实录

2024-06-16

荆轲刺秦王讲课实录(精选6篇)

篇1:荆轲刺秦王讲课实录

荆轲刺秦王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战国策》当中的精彩华章《荆轲刺秦王》。自古以来,在中国燕赵大地,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悲壮的故事,难怪古人说“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此言不虚。荆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荆轲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也就是说,他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的精神却流传千年。司马迁为其立传,评价其“名垂千古”。在《史记》当中记录荆轲的文字和《战国策》中的记录几乎完全一样,没有什么改动,这不仅反映了史学大师司马迁对这篇文章的喜爱,而且反映了司马迁对荆轲的重视和偏爱。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荆轲身上的拔刀相助,诚信勇敢的侠义精神一直是我们民族精神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近荆轲,让我们一同感受荆轲慷慨悲歌的情怀,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文《荆轲刺秦王》。

板书: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教学过程: 一 回顾初读

师:通过朗读预习,我们整体感知了一下全文,我们在预习的时候应该把课文里的重点字词圈画出来。现在我们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

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组(课件)

a.拜谒(yè)

濡(rú)缕

变徵(zhǐ)

淬(cuì)火

b.忤(wǔ)视

图穷匕(bì)

见(xiàn)

八创(chuāng)c.箕(jī)踞

揕(chèn)之

偏袒(tǎn)

陛(bì)下 d.拊(fǔ)心

瞋(chēn)目

樊於(yú)期

怒叱(chì)生:答案:a

b.匕(bǐ)见c.揕(zhèn)之d.樊於(wū)期

师:很不错,看来大家预习得很认真,不知道大家注意到“单元提示”没有。(学生开始阅读“单元提示”)

师:单元提示要求我们,把握课文的关键词语,概述文章叙事的脉络。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请同学用四字短语概括一下文章叙述了哪几件重要的事呢? 生:简介背景。准备“信物”。准备武器。配备助手。怒叱太子。易水送别。勇刺秦王。壮志未酬。

师:这篇叙事性的作品跌宕起伏,我们是不是可以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来把握叙事脉络呢?(师生合作,完成板书。)

板书: 情节

段落

概述 开端:

1-2段

行刺原因 发展:

3-9段

行刺准备 高潮:

10-17段

行刺秦王 结局:

行刺失败,师:很好,全文围绕着“刺”字展开,读来感觉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师:看来大家预习的是比较充分的,下面我再来介绍几种文言阅读方法。

板书:点读

析读

美读

细节点读

师:点读 就是点出每部分重点的字词句。

师:现在请大家朗读开端部分,边读边圈画疑难字词句。看看哪些字词句影响了你的翻译,可以提出来。

(学生朗读文章,选取学生质疑问难。)生: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字在我们初中时学过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见过,在哪一句中见过呢?

生 :“微斯人,吾谁与归?” 师:是啊,“微”是什么意思呢? 生:如果没有。

师:在学习中遇到疑难字词句,可以使用“回归课文法”去联想,温故知新嘛。

生:“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怎么翻译呢?是不是秦王购买了千斤金? 师: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你翻译对了“金千斤”,这是一个定语倒装句,比如初中我们学过的《陈涉世家》中有“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这样的句子,怎么翻译?

生: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师: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所以翻译时注意要把后面的定语放回前面来。如果是这样秦王可以购买千斤铜和万户的封地吗?很明显,动宾不搭配啊。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省略了什么? 生:省略了介词“以” 师:为什么?

生:因为千斤铜和万户的封地不是购的对象,是购的方式。介词“以”就可以表示“用”的意思。

师:联系前面一句话,“夫今樊将军,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怎么翻译? 生: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铜和一万户的封地买他的头颅。

师: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这种句式就叫状语后置,因为状语本来要放到谓语前面去的,现在放到谓语后面了,因此叫状语后置句。生:“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中的“穷”字是贫穷的含义吗? 师:“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 “穷”形容没有出路,十分失意,成 语 “穷当益坚”就是处境越不好,意志应当越坚定的意思。

教师提供背景介绍:(出示课件)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师:现在请大家朗读发展部分,边读边圈画疑难字词句。(学生朗读文章。选取学生质疑问难。)

生: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这里的“遇”是“遇到”的意思吗? 师:“遇到”用到这里不通,注意,“遇”在今天有名词的意思“待遇”,那么,用到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 生:对待

师:对,还有这个意思,这样前后翻译起来就顺畅了。

师:现在请大家朗读高潮结局部分,边读边圈画疑难字词句。(学生朗读文章。选取学生质疑问难。)

生:“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这一句怎么翻译? 师:首先“箕踞”这两个字,怎么读? 生:箕(jī)踞(jù)师:“踞”是“坐”的意思,那么,“箕踞”是怎么“坐”的呢?“箕”是一个名词,他的意思是什么? 生:簸箕

师:那名词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可以是什么用法呢? 生:活用作状语

师:对,我们可以把“箕踞”翻译成“像簸箕一样地坐”,其实呀,就是古人席地而坐,把两腿像八字形分开这样的一种动作。(坐在凳子上,模拟这个动作。)

生:(大笑)

三 理性析读

师:下面我们来 “析读”,在单元提示中,我们注意到还有这样的要求:(出示课件,学生朗读)在欣赏叙事艺术的同时,品评人物,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

(出示课件)自主,合作,探究,说一说本文哪些地方写人物写得特别好,请你结合具体的字词句和艺术手法来说一说刻画人物好在何处? 生:我特别欣赏樊於期。

师:你欣赏他的什么,能不能用文章中的句子说明?

生:我欣赏他的刚烈气质,你看,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个仰天洒泪的动作充分表明樊将军这个大丈夫内心的痛苦,用流泪这个动作更衬托出他的刚烈。

师:以柔衬刚,倍增其刚,说得好,还有吗?

生: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这个“前”字和“进”的意思是,快步上前。他看到了希望,报仇心切溢于言表。“偏袒扼腕”和“遂自刎”,这几个动作更是将樊於期的刚烈气质表现了出来。他在苟且偷生与成就大义之间,做出了选择。

师:樊於期义勇刚烈,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精神确实令大家佩服,但是荆轲要想得到他的头毕竟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荆轲是怎么做到的呢? 板书 :樊於期:义勇刚烈,顾全大局,勇于牺牲

生:荆轲很善于揣摩樊於期的心理,他说的三句话既合情又合理。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能不能具体说说。

生:“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巧妙指出了樊於期的处境:杀父之仇;亡家之恨。

生: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指明了此行目的并不为自己,这就打消了樊於期的顾虑。

生: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最后荆轲提出了计划,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这个理性的抉择就显得不是那么无理和唐突了。

板书 :手法: 对话

荆轲: 擅于辞令,很有智谋。

师:本文还有哪些地方刻画人物特别好呢? 生:“刺秦”这个情节中刻画人物特别好。师:荆轲刺秦王,“刺秦”是全文核心。生:作者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师:正面描写谁?

生:通过荆轲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荆轲的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这些荆轲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使人读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生:不只是正面描写表现荆轲,还有侧面描写 师:侧面描写谁?作用是什么? 生: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反衬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反衬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反衬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师:侧面描写的方法可以渲染这种紧张的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

板书:

法:

正面、侧面描写 秦王群臣:

狼狈不堪 荆

轲:

有勇有谋

四 情感美读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有理有据,并且能够设身处地的想象当时人物的心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进行美读。

(课件)自由选择情节朗读,要求读出人物的感情、语气。(一男生主动站起来读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学生鼓掌。)

师:如果二位在朗读的时候,能加上动作,就更加精彩了。(学生笑。)

生:让张越读。(张越是舞蹈特长生)

师:(也笑了)这个动作不是可做可不做,不是矫揉造作,更不是舞蹈动作,是你内心的一种自然流露。是自然而然的一种行为。(学生笑。若有所思。)

五 评价鉴赏,适度延伸 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评价鉴赏是学习文言文的最高思维层次的能力要求。特别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我们要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既要看到文章的积极意义,又要看到文章的历史局限性,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种行为呢?我们又该如何全面评价“荆轲”这个历史人物呢?这是对自身能力的拓展和延伸,这也是对自己的更高要求,请大家做一个“思想者”,课下在以上两个话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六 结课: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总是想,虽然荆轲所穿越的波浪已经流逝,但是荆轲幻化成的反抗精神,诚信品质,悲壮的气质仍然使我们震撼,虽然他的结局以悲剧告终,但,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就让我们记住荆轲吧,下课!

篇2:荆轲刺秦王讲课实录

吕巧萍

《荆轲刺秦王》教学案例分析

师:第一课时我们掌握了本文的重点字词读音,了解了相关的历史背景。本节课我们在掌握故事脉络的基础上去分析人物形象。

请同学用四字短语概括一下文章叙述了哪几件重要的事呢?

生:简介背景。准备“信物”。准备武器。配备助手。怒叱太子。易水送别。勇刺秦王。壮志未酬。

师:这篇叙事性的作品跌宕起伏,我们是不是可以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来把握叙事脉络呢?

开端: 1-2段

行刺原因 发展: 3-9段

行刺准备 高潮: 10-17段 行刺秦王 结局: 18 段

行刺失败,师:很好,全文围绕着“刺”字展开,读来感觉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师:下面我们来 “析读”,在单元提示中,我们注意到还有这样的要求:(出示课件,学生朗读)在欣赏叙事艺术的同时,品评人物,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

(出示课件)自主,合作,探究,说一说本文哪些地方写人物写得特别好,请你结合具体的字词句和艺术手法来说一说刻画人物好在何处?

生:我特别欣赏樊於期。

师:你欣赏他的什么,能不能用文章中的句子说明?

生:我欣赏他的刚烈气质,你看,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个仰天洒泪的动作充分表明樊将军这个大丈夫内心的痛苦,用流泪这个动作更衬托出他的刚烈。

师:以柔衬刚,倍增其刚,说得好,还有吗?

生: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这个“前”字和“进”的意思是,快步上前。他看到了希望,报仇心切溢于言表。“偏袒扼腕”和“遂自刎”,这几个动作更是将樊於期的刚烈气质表现了出来。他在苟且偷生与成就大义之间,做出了选择。

师:樊於期义勇刚烈,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精神确实令大家佩服,但是荆轲要想得到他的头毕竟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荆轲是怎么做到的呢? 板书 :樊於期:义勇刚烈,顾全大局,勇于牺牲

生:荆轲很善于揣摩樊於期的心理,他说的三句话既合情又合理。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能不能具体说说。

生:“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巧妙指出了樊於期的处境:杀父之仇;亡家之恨。

生: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指明了此行目的并不为自己,这就打消了樊於期的顾虑。

生: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最后荆轲提出了计划,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这个理性的抉择就显得不是那么无理和唐突了。

荆轲: 擅于辞令,很有智谋。

师:本文还有哪些地方刻画人物特别好呢? 生:“刺秦”这个情节中刻画人物特别好。师:荆轲刺秦王,“刺秦”是全文核心。生:作者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师:正面描写谁?

生:通过荆轲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荆轲的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这些荆轲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使人读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生:不只是正面描写表现荆轲,还有侧面描写 师:侧面描写谁?作用是什么?

生: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反衬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反衬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反衬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师:侧面描写的方法可以渲染这种紧张的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

小结:

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评价鉴赏是学习文言文的最高思维层次的能力要求。特别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我们要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既要看到文章的积极意义,又要看到文章的历史局限性。

你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的行为,用500字表达自己的观点。

案例分析:

《荆轲刺秦王》一文我采用的是先通过翻译理顺文言文大意,分类整理归纳文言文重点字词和句式,然后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文言文学习重点是字词和句式,因此无论是哪篇文言文都要在字词句式上话费很大的功夫。可结果是老师在烂熟于心的知识点学生学习一次忘记一次。学习效率和掌握的知识量很少。反思几次的文言文教学,慢慢意识到阅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文言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依靠阅读、朗读培养语言和爱好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当然,也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和历史人物发生对话。如此文的学习过程中,我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编排了短话剧。以期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去熟悉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学生接受这种自主空间发挥较大的创新方式,准备过程很是用心,最后课堂上呈现的表演也可圈可点。有这个过程做铺垫,学生在把握文章脉络和分析人物性格时才会有话可说,有心得有体会。此文中荆轲

篇3:荆轲刺秦王讲课实录

生1: (朗读) ……在家里, 奶奶早就把拜祭的东西准备好了。到了墓前, 奶奶默默地把祭品拿出, 爸爸、姑姑让奶奶在一旁休息并指点就行, 我不会做, 在一旁照顾小堂妹……到许愿时, 虽然我不大乐意, 但也顺着奶奶。虽然爷爷不在, 但奶奶看到儿孙们如此孝顺, 也心满意足了。看到此景此情, 我想:长大后我一定像爸爸、姑姑那样, 尊老爱幼, 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师:在作文里, 卢安同学用细腻的笔触, 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生活画面, 令人感动。而陈翔同学, 用他敏锐的目光, 观察到了生活的另一面:假、恶、丑。在评析作文前, 谁先来说说写记叙文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2:写记叙文要交代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生3: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的顺序:如顺叙、倒叙、插叙。

生4:作文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注意详略得当。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现在评析陈翔同学的作文《扫墓有感》。

生 (众) :这篇作文是以时间为顺叙进行记叙的

生 (众) :文中交代清楚了记叙的六要素

生5:题目与作文的内容不是很相符。

师: (欣赏地) 很好, 你发现问题了, 请具体说一说。

生6:“扫墓有感”应该是写怎样扫墓, 或对扫墓产生的种种感想, 可是文章里没有具体写扫墓的情况, 而是写在扫墓中所见到的一件事。

师: (微笑) 说得很好, 那你说怎么办?

生7: (部分学生抢着说) 改为“扫墓见闻”。

生8: (笑) 是的, 把“有感”改为“见闻”。

师:很好, “有感”限定的内容是扫墓, “见闻”所写的范围比较广, 既可以写扫墓的事, 又可以写扫墓中见到的事。根据“作文要有一个与题目相符合的中心”的要求, 这篇文章的题目用“扫墓见闻”适当多了。

生9:这样改题目后, 文章就详略得当了。

生10:不对的, 文章详略不得当。

师: (笑) 哦, 意见完全相反了。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理由。你们俩谁先说?

生9:我先说, 文章详略得当!他详写停车场发生的事, 略写扫墓的事, 或者说几乎没写, 只写: (朗读) “……山还是那座山, 路也还是那条路。上山了, 路虽然不远, 可是路并不是那么好走。这里的树很多, 在城市很少能见到。但我不会像弟弟妹妹们那么兴奋, 因为我毕竟有近十年的扫墓经验。数小时后, 我们下了山, 准备拿车回家, 这时……”

生10:是呀, 该详写停车场发生的事。可是他却没有写哦!最精彩的应该是在:“中年人的`舌战群雄'和我们的`据理力争'”之处, 可惜他却略写了。

师: (赞赏地) 两位同学说得真是太棒了!综合同学们的见解, 我们发现了这篇作文的优点与不足!前一位同学是从作文的整体来说的, 作者是注意到了详略的问题, 详写见闻, 即停车场发生的事, 略写扫墓。后一位同学是从作文的局部方面来说的, 即停车场发生的事应该详写, 特别是中年人的“舌战群雄”和我们的“据理力争”更需要重笔浓彩, 细致刻画。如在《背影》中, 描写父亲爬铁道买橘子的场面———

生 (众) : (全体背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师:在这个场面中, 作者对父亲“蹒跚”、“慢慢地探身”、“攀”、“缩”、“微倾”、“努力”等一系列细节描写, 表现父亲行动不便和买橘子的艰难, 爱子之心的中心就突出了。由此可见细致刻画能使人物形象丰满, 文章内容充实, 中心突出。现在为陈翔同学的作文, 补写“中年人的`舌战群雄'和我们的`据理力争'”的场面。

(分小组:讨论———归纳———整理成文, 最后选出写得好的组上讲台宣读)

生11: (朗读场面描写) 那中年人也不甘示弱———舌战群雄。我们也不是省油的灯———据理力争。那中年人见情势不利于他, 就说:“上级规定的, 我有什么办法。”妈妈问:“有证件么?没有就是乱收费, 犯法的。”就这样, 你一言我两语过去了几分钟。扫墓的人陆续下山了, 听到这个价位, 便和我们家一起进行了轮番“轰炸”。最后, 中年人再也无话可说, 亮出了最后一张王牌;“你们不给钱就不能走!”说完, 他一屁股坐在车上, 跷起了二郎腿。我们这伙人中有个年轻人冲进来, 说:“你讲不讲理, 不讲理要动手了!”说罢, 又有几位年轻人走出来, 个个摩拳擦掌, 像要打人的样子。那中年人见这种架势, 吓得出不了声。这时, 有一个人慢慢地走出来, 老态龙钟的, 说:“我看这事还是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吧!现在是建设文明城市, 需要我们大家协助啊!”

中年人见这位老人出来说情, 便灵机一动, 说:“我是看在这位老人的面子上, 你们走吧。”我们一拥而上, 拿了车走了。我回头一看, 那中年人也灰溜溜地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 回想起刚才那件事, 我觉得这种用拜祭先人的日子赚不义之财的人太没道德了。 (顾聪、宋冰)

师:很好,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的描写, 一方面突现了中年人不道德的思想, 揭示了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众人的说理, 表现了邪不敌众, 弘扬了正气之风, 这不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正气吗?!

师: (总结) 世界是个多元的组合体, 因此, 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真善美, 明辨假恶丑, 弘扬正气, 让我们的世界多些洁净, 创文明城市正是我们迫切的需要, 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化需要为行动, 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无限美好。不是有一首歌这样唱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生12:是《爱的奉献》。

师:对, 现在我们来合唱《爱的奉献》。 (以歌声作结)

附学生习作:扫墓有感 (陈翔)

清明节又要到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要去扫墓。

汽车开过了拥挤的人群, 不久便到了墓地。山还是那座山, 路也是那条路, 上山了, 路虽然不远, 可是并不是那么好走。这里的树很多, 在城市很少能见到。但我不会像弟弟、妹妹们那么兴奋。因为毕竟我也有近十年的扫墓经验。

数小时过后, 我们下了山, 准备拿车回家, 这时过来了一个中年人, 从他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中, 可马马虎虎听出他是来收车子保管费的。他看了看我们说:“自行车收一元, 摩托车要三元, 汽车要五元。”待他说完, 我睁大了眼睛, 心想:你还不如去抢呢。家里的人便上前去评论。

那中年人也不甘示弱、“舌战群雄”。这时, 扫墓的人陆续下山了, 听到这个价位, 也和我们家人一起据理力争, 最后, 中年人被说得哑口无言。于是我们拿了车走了。

篇4:一次作文评讲课的课堂实录

师:多数同学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写什么是同情,为什么要同情等等,都写得很好。到后半部分出现了下面这样的论述情况,大家讨论一下,有没有什么问题?

一、 同情要看对什么人,对坏人不能讲同情,对敌人怜悯就是对人民残忍。

二、 弱者才需要同情,同情并不能真正帮助别人,反而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和自立。

三、 光是同情不能解决问题,应该有实际行动,行动比同情更重要。

生:我觉得这几点都讲得很好啊。我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师:如果孤立地看这几点,的确没有什么问题,这些道理也都讲得通,它们也几乎成为我们的共识。现在,我们把它们放到文章中去,结合文章的中心和议论文写作的要求,具体分析一下。当然,我不是说一定不能这样写。我们可以跳出这次作文本身,联系社会现实,更广泛地讨论“同情”这个话题,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同时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生:以上三点都是对“同情”的不同程度上的否定。如果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有一颗同情心”之类,那么行文到后半部分,说光有同情没有用,还要有实际行动,或者说有些人是不需要同情的,有些人是不应该同情的等等,这样写就偏离中心了。甚至像前面讲到的情况那样,走到自己的反面去了。

师:有道理。我们反复强调,议论文要围绕中心展开论述,中心论点要一以贯之。

生:我不明白。我先讲我们要有同情心,再讲同情也是有尺度和分寸的,要看对象和情况,不能滥施同情,最后讲同情心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还需要有实际行动。这样写怎么就走到自己的反面去了?我是在逐层深入地分析问题呀。

生:是啊,我也觉得这样写比较全面,还表现出辩证的观点,没有把话说绝对,应该是很有说服力的。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看法?

生:正反论证应该怎样理解?如果我们说对弱者需要同情,强者不需要同情,或者说应该同情好人,不应该同情坏人,这是不是正反论证?

生:我们谈的是“同情”这个话题,还是“我们要有同情心”这个中心论点?

生:对,如果是“同情”这个话题,上面的写法当然可以,如果是围绕“我们要有同情心”这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上面的写法的确有偏离中心甚至无意中削弱中心的问题。

生:就是谈“同情”这个话题,作为一篇议论文来说,你还是要有一个中心论点。因为“同情”本身不是中心论点?

师:对,中心论点应该是在某一个问题上你的观点、态度、意见是什么。比如在“同情”这个问题上,你的看法是什么呢?当然,你可以说“我们每人都应该具有同情心”,也可以说“同情心比实际行动更重要”或“实际行动比同情心更重要”,还可以说“同情要注意尺度,要分清对象”,但你一旦选定了什么作为你的中心观点,那就应该始终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论述时可以用正反论证,但这儿的“正反”应该是同一个观点的正反两面,而不是两个不同的观点。

比如说,你的中心论点是“要有同情心”,正面论述是“同情心”的作用和好处,反面论述是缺乏同情心的害处,这样,反面论述还是为正面论述服务,有力地支撑自己的观点。如果你一方面讲要有同情心,接着又说不能滥施同情心,甚至说同情心并不重要,那不是一步步走到自己的反面去了吗?前面搭台,后面又自己拆台。这样的文章看上去讲了很多,孤立地看似乎也有道理,但放在一起,互相矛盾,互相抵消,最后等于什么也没有讲。所以我们特别声明:一篇文章解决一个问题,把这个问题讲深讲透就行了。不要面面俱到,什么问题都想讲,最后是蜻蜓点水,什么问题也没有说充分说透彻。

生:我还是不明白。我一方面写要有同情心,另一方面又说不要滥施同情心,这怎么互相矛盾呢?这不正是辩证地看问题吗?

师:什么是同情心?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大致来说,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就是当我们看到或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痛苦不安的感情。这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很重要也很宝贵的人道主义感情,它能多少克服人的自私和冷漠,使人和人的关系趋向于和谐和亲密。这种认为人和人是同胞,应该互相关心和体恤的感情在有些人身上表现得强烈和丰富,在另一些人身上显得很微弱甚至丧失殆尽。为什么要有同情心?为什么要努力培养和珍惜同情心?我想引用摩耳的一段话,他说:“凡人都是同胞。我们都来自相同的生命的源泉,我们都同样的易感受苦痛,同样的有弱点,走入同样的最后命运。我们应当互相挽着手,我们应当结伴。现在的世界是一灰色的世界,我们就算不互相为难,也还有不少的忧虑——如饥饿、火灾、地震、风浪、疾病、死亡等等。我们应当互相信托,互相亲爱,互相同情和扶助,忍耐和宽恕。”面对同情心日渐丧失的现实,——这当然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比如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欠缺,文化传统和现实体制的弊端等等,我们不是呼吁和鼓励,而是大讲不要滥施同情甚至扬言要拒绝同情,这至少是无的放失。就“滥施同情”这个说法本身来看,也是经不住推敲的。什么叫“滥施同情”?是不是说,同情要有尺度,要分清对象?我在同情之前,还要先了解“对象”的有关背景资料,然后决定要不要同情、同情到什么程度,这样“精打细算”的同情不是太麻烦了吗?当我看到一个人从楼上摔下来,满身是血,伏在地上痛苦地呻吟,我自然会产生一种怜悯之情,无论他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少先队员在帮邻居奶奶擦窗户时不小心摔下来的,还是一个小偷在行窃时被主人发现慌不择路夺窗而逃而摔下来的。就算我知道了这些情况,我还是会同情后者,因为这个小偷可能是一个下岗工人在遭遇了巨大的物质贫困和心灵折磨之后的第一次笨拙的铤而走险。再进一步讲,就算是一个恶棍吧,一个危害社会的渣滓,一个恶贯满盈的罪犯,当他被押赴刑场之际,我尽管深知他罪有应得,但还是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他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条人生道路呢?这种同情当然不会促使我去劫法场,也不会赞成那个被生活所迫的人去偷窃,这跟同情是两回事,这是起码的是非观念。人的堕落是可憎的,这是是非观,也是可怜的,这是基于对人的处境的理解而产生的情感认同。这两者是可以并存的。

生:我听得似懂非懂。刚才说到“同情心”与“实际行动”谁更重要的问题,能不能给我们分析一下?

师:“同情心”和“实际行动”谁更重要?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其实很难在这两者之间比较出谁更重要,因为他们属于不同的范畴。前者是一种心理状态或者说思想意识,后者是一种客观行为,它们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有些行为是由同情心激发的,这种行为就是真诚的;有些行为却是出于其他动机和目的,比如说看望、慰问、捐助等行为可能是出于显示一种关心的姿态、沽名钓誉、炫耀、广告宣传等等,而同情倒是次要的甚至根本就没有同情。我为什么不太赞成“实际行动比同情心更重要”这个说法?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做出“实际行为”的能力和资本,这就给一些人用“行为”把自己打扮成富有同情心和亲和力的样子的机会,而让另一些人羞于表现自己的同情心,从而逐渐丧失同情心。具体例子我就不再举了。

我不知道我有没有把问题讲清楚。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如果深入分析下去,会有很多话说。这是一种功夫,我们要努力锻炼这种分析说理的功夫。我再强调一次,写议论文,要围绕一个中心论题深入挖掘分析,不要动不动就转移话题。有些同学对辩证法的理解恐怕过于简单和庸俗了,以为,这也说说那也说说,正过来说说再倒过去说说,就辩证了,就全面了,就无懈可击了,这其实是一种两头讨好的滑头主义,是各打五十大板的不负责任的做法。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态度、自己的观点,并把它坚持下去。

生:我在写“要有同情心”时,写了什么是同情心、为什么要有同情心之后,感觉到没什么话说了。于是就想啊,想啊,很自然地就想到对什么人要讲同情,什么人不能讲同情,想到同情不能取代法律,想到光有同情不行,还要有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口头上的同情往往是廉价的,还想到同情不等于施舍,要尊重对方的人格等等。于是就赶紧写,写着写着,终于有了800字了。

师:你的描述很生动,这是有真实感受的,而且,的确代表了大多数中学生写议论文时的真实状况,也揭示出了中学生写议论文的普遍困境。

生:是的,议论文文说来说去就是这么点道理,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什么“有志者事竟成”啊,什么“自信是成功的阶梯”啊,什么“勿以善小而不为”啊,什么“做人要讲诚信”啊,什么“助人是快乐之本”啊,什么“坚韧——我追求的品质”啊,等等等等,这些道理都是不言自明的。所以,拿来叫我们写议论文,实在不知道怎样展开论述,只能东拉西扯,把与中心论点有关无关的问题都拿来说说,凑足字数就算了事。

生:是啊,议论文说难写,还真难写,说好写也好写。主要是没有能力把问题深入下去,写着写着就没话说了,只好转入与此有关的另一个问题上去说几句,我有时也觉得论题不统一,这也说说,那也说说,然后罗列一些事例,如果想到什么名言警句也赶紧用上。有时自己觉得这样写真没意思。

篇5:《边城》 讲课实录沈从文

小说《边城》作者沈从文用细腻平滑的手法描绘了又一个世外桃源,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车马的喧闹,有的只是山清水秀,山路蜿蜒,即使偏僻闭塞,但依旧有着它的悠闲自得。

《边城》讲课实录

教与学目标

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重点难点 1、小说中的人性美的分析

2、小说中人物孤独感的分析

教学设想 要求同学课外阅读《边城》这部中篇小说,要求同学将这篇课文作为一篇美文来欣赏,课堂上让同学从内容到形式去不断地感悟和体会本文的美,(可以从风景美、风俗美、人性美、情爱美、语言美等多方面去思考、去感悟),使这节课成为一节鉴赏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能适当进行点拨。

教 与 学 过 程

一、 导入新课

师: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被誉为“田园诗的杰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了课文,请用一个字来概括你看完文章后的感受,并谈谈为什么。

二:课堂讨论

生:我觉得文章写得很普通:普通的人物,普通的故事,普通的语言,读来并不觉得很有美感。

生:我觉得从文章中可以感受到湘西美丽的风光,山美、水美,确实是一个美丽的边城。

师:确实这是一个美丽的边城。风景秀美,山川明丽。

(板书:风景美)

生:我觉得边城的风俗民情也很美,象端午赛龙舟,还有最美的是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最动人的当然是傩送的歌声和翠翠梦里的虎尾草。

师: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人不由想起《诗经》《乐府》里咏叹爱情的美丽诗章,这是湘西古风犹存的明证,更是这里的人把爱情视作圣洁感情的表现。(板书:风俗美)

师: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边城风光确实恬淡怡人,民风、民俗纯朴感人,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样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也就养育了一群淳厚善良的居民,他们的生活原始而自然,纯朴而热烈,透着一股浓郁芬芳的人性美。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普通人的精神世界。

(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

生:我比较喜欢爷爷,他乐善好施、乐于助人、安于清贫、忠于职守

生:我喜欢翠翠,她美丽多情、温柔善良、天真可爱

师:人物可爱,确实是沈从文先生小说的一大特征。他的作品中的所有人物全都可爱善良。

生:老师,我反对。刚才那位同学对于爷爷的分析我同意,但是我不同意对翠翠的分析。我觉得翠翠是一个很幼稚、很任性、很不懂事的人。如在课文第一部分,翠翠“胡思乱想”,要用出走“惩罚”祖父,就是不懂事的表现。

生:是的,文章里还写到了:翠翠坐在溪边,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地“哭”?

(学生阅读、思考再回答)

师:翠翠和祖父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在感情上也相濡以沫。翠翠只是内心有了爱情的萌芽,有了喜欢的人,但是却没有倾诉的人,又不能告诉祖父,于是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以引起爷爷对她的注意。

师: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师:我们再来一起研究一下翠翠为什么会哭呢?

生;我觉得她不应该哭。

生: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

师: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

生:老师,我还有一个不理解的地方,翠翠为什么会觉得有淡淡的凄凉呢?

师:翠翠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等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她爱的执著。一直到小说的最后,傩送也没有能够回到她的身边,所以应该说结局是个悲剧,所以翠翠的淡淡的凄凉其实也为全文奠定了一个感情基调,另外还有一个暗示的作用。

师:总之,这里的人性是健康、自然、毫不矫情的。在这里,人们没有尊卑的观念,众生平等,大家和睦相处,和平地生活。这里是人性美的世界,(板书:人性美)与作者在大都市所见到的那些虚伪、自私的市侩、冬烘们迥然不同,而这也正是作者创作本文的动机。

生:老师,我觉得最动人的是作品中人物的爱情观,翠翠父母的爱情是最感天动地的。

生:傩送对翠翠的爱也能够不受财富的诱惑,不要碾坊要渡船,爱情观也很纯正。

生:祖父对翠翠的那份关爱之情,也让人感动。

生:我觉得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更是值得称颂的。

师:确实如此。天保和傩送突然发现两人爱上的竟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反目成仇,也没有像流行小说写的那样,其中一个慷慨“出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选择。 于是他们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竞争,哥哥走了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

师:在作者笔下,爱情、祖孙情、兄弟情、乡亲情,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总之,“边城”是一个充满了爱的世界,是个世外桃源。(板书:情爱美)

师:作者深情地歌咏亲情爱情的美丽,描绘这样一个理想世界,意图何在?

(生阅读文后补充的小卡片、思考)

师:《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沈从文先生在内地看到了许多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锈蚀和破坏,这触痛了他,这部小说可能反映着他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思考和愿望,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交给了家乡湘西的乡亲,所谓“礼失求诸野”吧。

师:在我们眼前展现一幅幅宁静淳朴的田园诗般的湘西人民风情画,同时又寄托了他所追求的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各得其乐的人生理想。正如她自己所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主要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风景美、风俗美、人性美、人情美,由此组成了一篇美丽的文字——那就是《边城》。

拓展阅读:《边城》读后感

一直听说过《边城》的大名,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都没有看过。这一次在语文课本上与《边城》结缘,感触颇深。

人性是世间最美的东西。在现代都市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森林里,我们又保留了多少纯净的人性呢?在城市中终日奔波劳累的我们实在无力去呵护,只任尘埃将它一点一滴淹没,甚至吞噬。人性中太多的美德将尘封的心灵在一角,疲倦的我们如何有闲暇将其开启?或许有很多人早已忘记了它的存在。可是在边城,在这个几乎被世界遗忘了的边城,我找到了人性的归宿。

湘西山美、水美,但人更美。青山绕水,水环青山,缠绵不已。在大自然母亲的宠爱中出落得亭亭玉立的翠翠,山教会了她坚强,水赋予了她柔美。在清澈的见底的溪水的眷顾下,她的心纯洁无暇。年少的懵懂,初开的情窦,她的心里喜愁掺半。因为纯朴,她无法拒绝大老,也无法向傩送表白。一切都是源于善。然而终是凑巧,落得个孑然一身独守空船,为了一个未必会回来的人作无期的等待!

其实不管悲惨也好,完美也罢,我们都要走下去,不管我们高不高兴,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昨日随风已逝,明日迎风将来,世界从不理会任何人。

翠翠的爱情随着傩送的悄然离开逝去,就这样,爱情之花还没盛开就已凋落了。也许没有开始的爱情才是最完美的,因为错过,才会刻骨铭心,没有结局。才会意味着永恒的存在。

篇6:荆轲刺秦王讲课实录

关键词:学以致用,古为今用

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是贯穿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提高学生学以致用水平的关键是分析能力的培养, 所谓分析, 指的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 并且找出这些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和本质属性。作为理性的理论指导如何与我们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 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终身诉求。在教授《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时, 我抛开渲染故事情节, 单纯总结人物形象这种惯常赢得学生乐趣的讲解模式, 要求学生在课余将故事梗概疏通好, 而把讲课的重心放在对荆轲刺秦事件的反思上。从总结历史, 古为今用的角度, 挖掘荆轲刺秦的现实意义, 在课堂上让学生展开讨论, 形成自己观点。现将学生的部分精彩观点进行圆润整理, 连缀成文供大家参考。

课前我特意布置课代表作开场白, 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对课文的把握带领大家进入情境, 同时创造争鸣的氛围。经过我的修改后开场白是这样的:“荆轲易水边的绝尘而去, 为一位古代侠士重言诺、轻生死的完美人生轨迹画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千百年下, 面对着静静逝去的易水, 默念着燕赵古今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悲情语句, 人们依然唏嘘不已。然而我们被荆轲的果敢坚贞感动的同时, 除了同情荆轲的功亏一篑之外, 刺秦这一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件还给我们留下哪些可资借鉴的东西呢?还能不能从历史中求索到更多的东西呢?请同学们踊跃发言, 不要辜负燕赵先烈的厚望。”

下面是学生的精彩发言整理, 这些观点受到全体学生的一致好评, 更可贵的是它来自于同学们身边的人, 显得亲切真实, 容易接受, 而且每一个人参与了观点得出的整个思维过程, 从发现问题到联想推理, 都是小组成员发表意见时要讲清楚的要点, 这样所有人理解起来系统彻底。由于大家都有期望荆轲刺秦成功的心理, (虽然我已经讲过荆轲刺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作用是消极的) 所以我最终归纳学生的意见为有利于刺秦成功和有害于刺秦成功的两个方面。即所喜者和所悲者。

所喜者, 即后人我辈身上所缺乏的, 可以作为永久养料, 滋润我们心灵头脑的大智大勇。也是我们的主人公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根本原因吧。第一, 荆轲的随机应变。原文中“至陛下, 秦武阳色变振恐, 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武阳, 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 未尝见天子, 故振慑, 愿大王少假借之, 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 取武阳所持图!’”这是一个让人击节称赞的桥段, 我们看到的是荆轲外柔内刚的完美演绎, 秦武阳的拙劣表现恰好反衬出荆轲的真丈夫。大殿之上秦武阳的因畏惧而脸色突变, 让二人的心思一下子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 那份神情分明是心怀鬼胎的明证!然而荆轲在巨大的危机面前, 从容自若, 轻描淡写地将自然充分的理由编造出来, 妙在滴水不漏, 而且“天子”这个措词相当对一心逐鹿天下的秦始皇的胃口, 最后果然得到了秦始皇的宽容, 获得了宝贵的上殿机会。

第二, 荆轲的万丈豪情。在最后时刻, 被砍为废人的荆轲, 看到安然无恙的秦王在那里狞笑, 看到扑向自己的文武群臣和甲胄之士, 眼神中本该飘过无奈和绝望, 头脑里本该浮现出太子丹的垂头丧气和燕国百姓的生灵涂炭, 可是“身披八创”的荆轲却以一个侮辱人的姿势对秦王不屈地说道:“之所以失败, 本来是想活捉你的!”千古之下, 这份临死前的壮言豪情, 成为人们对荆轲仰慕的最核心部分, 永世铭记。

所悲者第一, 在关键时候, “顷之未发, 太子迟之”, 可见燕太子丹此时对荆轲产生了怀疑。怀疑的根据为:一方面以为其顾虑秦殿防守森严, 自己有去无回, 另一方面秦兵大兵压境, 荆轲还会不会给一个大势已去的主子卖命。这两点让太子丹如坐针毡, 决定派秦武阳先行, 这种激将法招致了饱受公子恩惠的荆轲的匆忙上阵, 刺秦最终功亏一篑。其实荆轲的延迟是在等待他志同道合的朋友, 即“仆所以留者, 待吾客与俱”, 而从《史记》的相关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荆柯嗜酒,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酒酣以往, 高渐离击筑, 荆柯和而歌于市中, 相乐也, 已而相泣, 旁若无人者”, 高渐离是个乐手, 也许未与荆轲同去只是因为身份的问题, 后来尚且有刺秦之决心, 而荆轲等待的必是那个唤作狗屠的人, 两人如能联手上殿, 哪里有秦王的生路……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 燕太子丹将荆轲送到历史舞台的风口浪尖上, 也因自己的急躁葬送了这一代英豪和本该完成的任务。

第二, 缺乏详实周密的行动计划。史书语言的简省, 让我们无法看到任何行动前谋划的细节。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似乎只能依靠荆轲的才智了。但是在刺杀中“把其袖”, 这一失败动作, 让我们无法不进行事后诸葛亮式的思考。从古代纺织技术来看, 宋代才开始有棉布, 贵为帝王必然身着绸缎这类丝织品, 其柔软光滑缺乏摩擦力, 把其袖是很容易失手的, 很难抓牢, 而且先秦的纺织技术, 在衣服的韧性方面很是个问题。结果, 在刺杀的关键一步中, 秦王果“绝袖”而去, 而以荆轲的身手, 完全可以钳住秦王的手腕, 或者翻过书案抓住其领口, 将其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

第三, 选择副手时考核方法简单粗糙。秦武阳, 一个十二岁杀人的少年, 这就说明他是一个万夫不当的英雄吗?他是一个去虎狼之国能毕礼而归的使臣吗?也许他只是一个缺乏教养, 逞武使性的混混。勇士应该是一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可敬之人, 是在强大的精神境界感召下或武装下而不避生死的智者。别人不敢忤视他, 除了说明其凶狠到骨子里, 具备一个杀手的特质外, 什么都不说明。对秦武阳生平记录的简略让我们无从判断, 他为何十二岁杀人, 是童年的饱受欺凌的被迫反抗还是天生邪恶杀人成性?而经验告诉我们, 穷凶极恶的魔头往往有内心怯懦无比的一面。总之心理素质不健全的副手, 已在刺秦的路上早早的埋下祸患, 幸亏荆轲巧舌如簧, 说得秦王洋洋得意, 才躲过一劫。如果秦武阳能够和荆轲联手上殿, 我们可以断定, 刺死秦王的目的一定会达到。

上一篇:在全招商引资和创新驱动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小壁虎借尾巴观课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