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集附答案060610

2024-06-23

习题集附答案060610(共12篇)

篇1:习题集附答案060610

阅读习题附答案

有一个女孩,高中毕业后,没考大学,被安排在当地的一所学校教初中。结果,上课还不到一周,由于解不出一道数学题,被学生轰下讲台,灰头土脸儿地回了家。母亲为她擦了擦眼泪,安慰说,满肚子的东西,有的人倒得出来,有的人倒不出来,没必要为这个伤心,找找别的事,也许有更合适的事情等着你去做呢。

后来,女孩随本村的伙伴一起出外打工。糟糕的是,没几天她又被老板赶了出来,原因是裁剪衣服的时候太慢了,别人一天可以裁制出六七件来,而她仅能做出两件来,而且质量不过关。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的,别人已经干了好多年了,而你初来乍到,怎么快得了。说完,便为女儿打点行装,准备让她到另一个地方试试。

女儿先后到过几家工厂公司,当过编织工,干过营销,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时间不长都半途而止了。然而每当女儿失败后沮丧地回家的时候,母亲总是安慰她,从来没有说过抱怨的.话。

一个偶然的机会,女孩受聘于一所聋哑学校当辅导员,这一次她如鱼得水。几年下来,凭着学哑语的天赋和一颗爱心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后来,她自己申请开办了一家残障学校,再后来,她在许多城市又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如今她已经是一位爱心和资产一个都不少的女老板了。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凑到已经年迈的母亲面前,她想得到一个一直以来很想知道的答案。那就是,那些年她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对她那么有信心呢?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她说: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不济的时候,撒上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开花。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听完母亲的话之后,女儿落泪了,她明白,实际上母亲恒久的信念和爱,就是一粒最坚忍的种子,她的奇迹,就是这粒种子执著生长结出的果实。

1、从文中找出与第一段划线句相呼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女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么看待文中的母亲这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文章取一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相呼应的句子:“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2、成功的原因:母亲恒久的信念和爱 或:母亲的鼓励、女孩的天赋和爱心等。(意对即可)

3、坚强、乐观、宽容、富有爱心、朴实、拥有恒久的信念等。(意对即可)

4、别人的鼓励对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要包容别人的失败,并给予鼓励;面对失败不要灰心,“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坚持就是胜利等。(意对即可)

5、一粒种子的信念、信念和爱的力量等。(答案不唯一)

篇2:习题集附答案060610

B.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他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拟人、夸张)C.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终究要到的吗?(反问)D.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比喻)

2、对句子的修辞手法一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中。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向下了火。A.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B.拟人 拟人 对偶 比喻 C.比喻 拟人 排比 比喻 D.拟人 对偶 排比 夸张

3、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一幅幅田园巨画。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科学的指示,没有奉献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B.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窜下跳。C.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D.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5、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人骑在人民的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诗句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比形象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骄横无耻,准确、生动地刻画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形象。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要把延安巨变尽收眼底的急切心情。C.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运用反问手法,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D.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作者在异国他乡的苦闷,集中反映了他思念祖国,企盼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判断下面各句,选出判断有误的一项()

A.“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上升上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B.“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C.“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这句话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D.“这些人……说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这句话运用了对比修辞手法。

7、从下面几句话中,找出与“年头要账的挤破了门框”这句话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A.俗话说:“瓜菜半年粮”。B.飞流直下三千尺。

C.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D.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8、对修辞手法依次做出正确判断的是()

①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②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A.①排比、比喻 ②反复 ③排比 B.①拟人、反复 ②对偶 ③对偶 C.①比喻、反复 ②排比 ③比喻 D.①拟人、排比 ②反复 ③对偶

9、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这句话运用了排比修辞方法。B.“要讲究事实,对比事实,积累事实。”这句话运用了反复修辞方法。

C.“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不过去,会后乱说。”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方法 D.“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这段话由两组对偶句组成。

10、在下列四个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B.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C.苏州园林可不是对称的,好像故意避免似的。D.人们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飞机涌去。

11、对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是()

A.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比喻)

B.齐先生自己也说嘛,致力于化学四十余年,而建树不多,啥子道理哟?并非齐先生才疏学浅,而是社会未起变化之故。(反问)

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夸张)

D.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对偶)

12、与例句的修辞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重庆的夜,微波荡漾的江面上倒映着万家灯火,盏盏点点,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

③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

④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哩!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3、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夸张)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C.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反语)

D.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

14、由“蚯蚓”(或“伞”)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方法,字数50~80。

15、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比喻)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

C.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设问)

D.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拟人)

16、下列使用比喻修辞方法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议论文结构严谨,犹如铜墙铁壁—样。

B.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

C.爷爷的胡子似钢针,显眼得很,看上去俨然是条硬汉子。

D.被炮弹炸翻的阵地,就像草地里长满了蘑菇。

17、下面一段文字依次运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大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儿比针鼻还小,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

A.明喻

夸张

设问

B.夸张

暗喻

反问

C.明喻

夸张

反问

D.夸张

暗喻

设问

18、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在错误的一项是()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B.愿驰千里马,送儿还故乡。(对偶)

C.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排比)

D.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反问)

19、对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A.比喻

反复

对偶 B.拟人

对偶

排比 C.比喻

对偶

排比 D.拟人

反复

排比

20、从修辞角度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B.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C.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D.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21、下面句子采用的主要修辞方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长城电扇,电用长城。

②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③商店和旅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④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⑤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睛,也像要睡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③/②④/⑤

D.①④⑤/②/③

22、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要求仿用画波浪线语句的句式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内容要前后照应。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

友谊如,我们,友谊如,我们,24、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盼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美丽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园中普通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

25、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26、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27、请你扩展联想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树影”“笛声”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并描绘出一幅画面。(50字以内)

28、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将“童年”、“风筝”、“天空”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文字。(词语顺序可以颠倒,不超过40字)

29、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________________

综合训练参考答案

1、B 没用夸张

2、A3、D4、B5、D 是比喻

6、A 是借代

7、A 是引用

8、D9、C A是反复 B是排比 D排比

10、C A是拟人 B是比喻 D是比喻

11、B 是设问

12、C13、A 是比喻

14、略

15、C 是反问

16、B

17、C(提示:“心胸开阔如大海”,为明喻;“心眼儿比针鼻还小”,为夸张;“怎么能与同学相处得好呢?”,为反问。)

18、B19、D20、A21、B ①④是比喻/②是顶针/③⑤是拟人

22、我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绵延千里的路轨下的一颗小石子——为繁忙的交通运输献上全部的力量。

23、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24、“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盼无愧地做浪花中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

25、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只要先写出一种自然现象,然后写出对这一现象合乎情理的感悟即可)

26、(1)吹走世间的尘埃、吹绿田野里的庄稼(2)滋润人们的心田、滋润干涸的土地 27、28、为开放性试题,意思对即可。

篇3:考试复习题(15)【答案解析】

116.心脏舒张功能异常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共有的病理过程。原因在于过度肥厚的心肌弛张期延长和顺应性下降, 心肌缺血、室壁张力增加和心律失常也是加重或诱发舒张功能不全的重要因素。

126.绒毛膜癌转移途径主要是通过血运, 随着血运绒癌的滋养细胞播散至全身。绒毛膜癌病变原发于子宫, 不久即侵入子宫肌层的血窦中, 由此进入宫旁组织的静脉内, 形成宫颈、宫旁转移, 继续发展则在子宫静脉形成瘤栓, 血运受阻, 逆流至阴道静脉丛, 瘤组织乘机进入阴道静脉, 绒毛膜癌就易形成阴道、外阴转移瘤。

129.吞服碱性或酸性化学品后立即对食管造成损害, 黏膜的灼伤情况与吞咽化学腐蚀性药品的流向有关, 所以黏膜不规整, 细线状狭窄。

14 1.关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治疗原则应立即控制惊厥解除喉痉挛, 补充钙剂。

(1) 急救处理可用苯巴比妥, 水合氯醛或地西泮迅速控制症状, 对喉痉挛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2) 钙剂治疗用10%葡萄糖酸钙5~l0ml加入葡萄糖l0~20ml缓慢静脉注射 (10分钟以上) 或静脉滴注, 钙剂注射不可过快, 否则有引起心搏骤停的危险。惊厥反复发作者每日可重复使用钙剂2~3次, 直至惊厥停止, 以后改口服钙剂治疗。钙剂不宜与乳类同服, 以免形成凝块影响其吸收。 (3) 应用钙剂后即可同时用维生素D治疗, 用法同佝偻病治疗方法。

143.一般小儿4个月左右添加辅食, 此时首先可以添加的食物就是菜汤、果汁;4~6个月可以添加米糊、稀粥、蛋黄、豆腐、菜泥等;7~9个月可以添加粥、烂面、烤馒头片、饼干、肝泥、肉末、全蛋;10~12个月添加厚粥、软饭、面条、碎肉、带馅食品等。

145.大便隐血检查是大规模普查以及初筛手段。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方法。直肠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在直视下肉眼做出诊断, 并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146.手术切除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法。放射治疗作为手术切除的辅助疗法有提高疗效的作用。术后放疗仅适用于晚期病人或手术未达到根治或术后局部复杂的病人。

147.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斜径或前后径上, 大囟在前, 小囟在后则为枕后位。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横径上, 大、小囟门分别在骨盆两侧则为枕横位。阴道检查借助胎儿耳廓及耳屏位置及方向判定胎位, 耳廓朝向后方即可诊断为枕后位。

篇4:一道数学练习题答案的探究

多年的数学教学使我认识到数学知识不是学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探究出来的,探究能使学生精力高度集中,全身心的投入,从而搞清知识的来胧去脉前因后果,进而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正因为如此,自己在教学中特注重让学生探究,练习题的处理也不例外;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所以在学了勾股定理后特意安排了一道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通过探究达到提高学生运用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题目:1个1m高的人正在一棵9m高的树旁劳动,忽起一阵大风,将大树从距地面4m处吹断,此时此人应站在何处比较安全?

师:哪位同学比较聪明且肯动脑筋能解出此题?

(大部分学生纷纷举起手来,这么同学都能解出来,我心里挺高兴的。)

生A:人应站在距树3m以的地方才安全。

师: 生A陈述你的理由。

生A: 如图(1),风是从距地面的4mB处吹断的,AB=4m,树高9m,那么断了的部分BC 长5m,树与地面垂直,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AC=BC2-AB2

=52-42

=3m

所以此人此时应站在距树3m以外的地方较安全。(此时下面部分学生连声说不对!不对!)

师: A肯动脑做了,说说你的想法。

生B:生A的答案不全面,人除站在3m以外安全还可站在如图(2)所示的A与D之间,因为1m高的人站在C与D之间某处,树会压着人,A与D之间有空间,且树斜着撞不着人。(这时,教室时像煮沸的油锅,一片议论声,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

师:哪位同学说“不对”,谈谈你的理由生C:人站在A与D之间也不安全,因为,折断部分BC上还有大分枝、小分枝、这些树枝可能撞着人,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可能发生,折断部分BC会从B处完全断开,整个BC部分掉下来,也会压着人,所以人站A与D之间某处也不安全。

师:生C考虑的比较细致,根据以上三位同学的回答,说明人只能站在3m以外,这个 结果正确吗?

(此时无人回答,同学们都在苦思冥想,我想此时如果通过老师点拨效果不佳,不讲同学们又得不出正确答案,心里有点着急,忽然头脑中冒出一个念头,实践出真知,不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发现真谛。

师:现在动手实践:前后四个人分为一小组,先用硬纸板剪出两个长分别为45cm、5cm的硬纸条(宽度不超过1cm或可替代硬纸条的东西,按20:1比例);然后四人既要齐心协力、模仿树倒的过程,又要分工:1人纪录、1人观察、1人移动5cm硬纸条(代替1米高的人)移动范围在15cm以外,多在15cm-20cm之间移动,1人用45cm的硬纸条(从20cm处折一下,25cm代替折断部分)模仿树倒的过程;随后四人一组,根据操作结果,共同商讨,画出树倒的示意图,最后根据图形作出正确的结果,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齐心协力,肯动脑、动手在较短时间内作出完整的、正确的答案。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情绪高涨,绝大数学生很快进入了探索过程,过了一 会儿同学们陆陆续续举起手来)。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很好,下面请D、E代表他们所在一个小组将图形和解答过程写在黑板上,一人画图,一人写出解答过程。

图(3)

如图(3):在AB上截取AF=1m,过点F作FD⊥AB圆弧于点D,连结BD,过D作CD⊥AC,BC=BD=5 m,BF=AB-AF=4-1=3m。

在Rt △BF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DF=BD2-BF2

=52-32

=4m

DF=AG=4m

所以此人应站在距树4m以外的地方较安全。

师:问此人站在距树3m到4m间为什么不行?

生D:树倒的过程中树稍会打着人。

师:同学们,你们说这一组同学的答案对吗?

学生:正确!(学生一致认为正确)

师:这组同学合作的很好,同学们请你们想想,开始时为什么会出现“人站在距树3m以外的地方”的结果呢?原因何在?(教室里又一片议论声)

生F: 开始解答时,只想到树倒后的结果,而忽略了树倒的过程,即把动态的过程静止化了。

师:多么漂亮的回答,所以平时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联系具体情况,必要时画出图形,做到数形结合

篇5:背影课文习题附答案

一、课文选取“背影”这个表现角度,好在哪里?你从文中父亲的“背影”联想到什么?

这道练习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本文精巧的构思,并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背影,可以看做是父亲的一种特殊“面貌”。由于生活的暗示,作者有独特发现,选择了这个最佳的表现角度。以“背影”为题,贯穿全篇,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等,都可以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它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

二、有感情地认真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背影的句子,并加以揣摩,然后回答问题。

这道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要句段,领会这些句段的含意。

1.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哪些词句最富于表现力?为什么?

写背影的词句最富于表现力。先写看见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写他平地走路,就用了“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用“探”字动作写得很准确。最精彩的一笔是写他怎样爬上去。两手的动作用一个“攀”字,那高度显示了,攀的吃力可以想象;两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了。又点出他爬的困难,“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动作描写,细腻而简练,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丰富这种形象,确实是栩栩如生。

2.课文最后又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文章最后写儿子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了父亲的背影。应该说,儿子这时意念中的背影,并不单单是父亲往日背影的再现,而且还包含着老年父亲的影子,这个背影,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沉的思念。写这个背影的作用,是加深了读者对全文的印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3.课文写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流泪,这是什么原因?

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忍不住流泪,这是因为从背影看到了慈父的形象,看到慈父的至情至善、爱子如命,这是感动之泪;同时看到父亲的处境艰难,在逆境中挣扎,对父亲同情和挚爱,这是伤心之泪。

三、一些语句,或者能标志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

这道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握课文中的一些关键性语句。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是课文的开头一句,它开宗明义,落笔点题。“不能忘记”的前边再加上一个“最”字,表明父亲的`背影在作者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蕴含着千丝万缕的父子温情。全文从这个“最”字发端,用追叙的手法,再现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标题是背影,但作者宕开一笔,从祖母死、父亲赋闲这“祸不单行的日子”写起。这样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主要是为下文描述事物、抒发胸臆、推出背影作铺垫。文章的前半部分都是铺垫,这一句是铺垫部分的总领句。

3.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类似的句子在文章中有几个。这是事后省悟过来的时候作者责备自己的意思。“太聪明了”,换一句话说就是“一点也不聪明”。为什么?因为当时只知道批评父亲的行为而不能够体谅父亲的心情。这种自我责备的句子,能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使文章更为感人。

四、课文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几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试找出来,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语朴实而简洁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深情。

这道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本文语言朴实简洁而饱含感情的特点。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当时,“我”要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而且,我已经二十岁了,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况且,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但父亲几番踌躇,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联系这些情况来体味,就可以看出这句简短的话里包含着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深挚的爱。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临别前,年迈的父亲还不辞劳苦地要过铁道去为儿子买橘子。明知铁道不容易过,自己步履艰难,但为了儿子,父亲乐意去。这又是何等的关怀、体贴。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篇6:《管仲破厚葬》习题附答案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③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④戮:侮辱。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齐国好厚葬()

②布帛尽于衣裘()

③桓公患之()

④厚葬之风休矣()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则”与“布帛尽则无以为蔽”句中用法相同的是()

A.入则无法家拂士

B.战则请从

C.至则无可用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

未 几 厚 葬 之 风 休 矣。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说厚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喜欢② 全,都③担心④停止

2.B

3.未 几/ 厚 葬 之 风/ 休 矣。

4.⑴凡是人的行为,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

⑵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篇7:纳税检查习题1(附答案)

第一章 概述

一、单项选择

1.专项稽查是指对(C)纳税人进行的重点稽查。A.个别 B.单一 C.某类

D.某个

2.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C)个月;重大案件需要延长的,应当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A.1 B.3 C.6 D.12 3.税务机关对单价(C)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不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

A.1000 B.3000 C.5000 D.10000 4.纳税人在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后,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税款或者银行转回的完税凭证之日起(A)日内解除税收保全。

A.1 B.3 C.7 D.10 5.税务机关无权进行税务检查的是(B)。

A.纳税人的帐簿、记帐凭证和报表及有关资料 B.扣缴义务人的生产、经营情况

C.到机场检查单位商品、货物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D.询问纳税人有关纳税的问题和情况

6.关于检查存款帐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检查存款帐户检查人员必须持税务检查通知书、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 B.检查存款帐户检查人员必须持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

C.检查存款帐户检查人员必须持税务检查证、税务检查通知书、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 D.检查存款帐户检查人员必须持税务检查证 7.下列属税收保全措施的是(C)。

A.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扣缴相当于税款的存款 B.变卖纳税人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抵缴税款

C.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D.拍卖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抵缴税款

8.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税务机关可以查询(A)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帐户。

A.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B.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担保人

C.扣缴义务人 D.纳税担保人

9.税务稽查中调取被查对象以前帐簿及有关资料时应经(A)批准,填写《调取帐簿资料通知书》、《调取帐簿资料清单》进行调取,并在()内完整退还被查对象。

A.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3个月

B.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或地州市以上税务局稽查局长;3个月 C.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3个月,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6个月;

D.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或地州市以上税务局稽查局长;3个月,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6个月;

10.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A)的罚款。

A.一万元以下 B.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 C.二千元以下 D.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11.下列属税收保全措施的是(C)。

A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扣缴相当于税款的存款 B变卖纳税人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抵缴税款

C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D拍卖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抵缴税款

12.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A)措施。

A强制执行 B税收保全 C刑事拘留 D没收财产 13.税务机关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必须开付(A)。

A清单 B收据 C清单和收据 D发票

14.税务机关在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时(C)不在保全措施的范围之内。

A高档消费品 B易腐烂的商品 C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 D金银首饰

15.税务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必须出示(B),否则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有权拒绝接受检查。

A工作证件 B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 C单位介绍信 D能证明税务人员身份的有效证件

二、多项选择题

1.检查实施前应当向纳税人送达《税务检查通知书》,告知其检查时间、需要准备的资料、情况等,但有下列情况不必事先通知(ABD)。

A.公民举报有税收违法行为的 B.检查机关有根据认为纳税人有税收违法行为的 C.纳税人连续两年税负率偏低的 D.预先通知有碍检查的 2.检查人员与被查对象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ABCD)。A.直系血亲关系; B.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C.近姻亲关系 D.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其他利害关系

3.对纳税人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收入迹象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依法采取的措施有(AC)。

A.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B.封存生产、经营场所

C.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D.查封家庭居住房屋

4.扣押、查封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其价值中应包括(ACD)。

A.应纳税款 B.罚款

C.滞纳金 D.扣押、查封、保管、拍卖、变卖所发生的费用 5.稽查人员在实施稽查前,应当(ABCD)。

A.调阅被查对象纳税档案

B.全面了解被查对象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 C.熟悉相关的税收政策 D.确定相应的稽查方法

6.《税务稽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ABCD)。

A.案件的来源及被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B.稽查时间和稽查所属期间、主要违法事实及其手段 C.稽查过程中采取的措施、违法性质、被查对象的态度

D.处理意见和依据、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稽查人员的签字和报告时间 7.税务稽查人员在实施稽查完毕后,需将(ACD)提交审理部门审理。

A.《税务稽查报告》 B.《立案审批表》 C.《税务稽查底稿》 D.其他证据 8.《税收征管法》规定税务机关有(ABC)的税务检查权。

A.检查纳税人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

B.检查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帐簿、记帐凭证和有关资料 C.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D.上路检查纳税人所运输的货物

9.税务机关有权采取(ABC)的方式实施税务检查。

A.询问纳税人与纳税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B.到车站、码头检查纳税人托运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C.到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D.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帐户 10.税务机关对下列哪些纳税人可以采取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不缴纳的,扣押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的税收保全措施(BC)。A.已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但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B、外县(市)从事生产经营而未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的纳税人 C、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 D、只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11.某企业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以20000元罚款,该企业逾期未申请复议,也未向人民法院起诉,又未履行处罚决定。对此税务机关可(ABC)。

A、每日按罚款加收3%的罚款 B、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C、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D、移送公安处理

12.以下不属于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的有(ACD)。

A.机动车辆 B.仅有的普通住宅 C.金银饰品 D.古玩字画

13.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的行政行为有(BCD)。

A、依法冻结纳税人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银行存款

B、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C、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书面通知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D、依法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14.《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扣押商品、货物的税收保全措施适用于(AB)。

A、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B、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

C、扣缴义务人

D、纳税担保人

15.关于税务机关针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前纳税期的税款采取税收保全措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D)。

A.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 B.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3个月 C.重大案件需要延长的,应当报省级税务局批准 D.重大案件需要延长的,应当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16.税务机关可以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情况包括(AC)。A.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而未缴纳的

B.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未按照责令限缴的期限缴纳税款,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

C.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在检查过程中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

D.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未按照责令限缴的期限缴纳税款,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

17.关于税务机关实施税收保全措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D)。

A.税收保全措施适用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B.实施税收保全措施必须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C.纳税人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保全措施范围之内 D.因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不当使纳税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失的,税务机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8.关于税务机关实施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必须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 B、不包括纳税人的生活住房和用品 C、可以包括纳税人的生活住房和用品

D、给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9.下列对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有(BCD)。

A税收保全措施适用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B实施税收保全措施必须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C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保全措施的范围之内 D因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不当使纳税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失的,税务机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下列对税务机关查询银行存款叙述正确的有(AC)。

A经县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进行查询 B经县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查询税务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 C经设区的市税务局局长批准,查询税务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

D经县稽查局局长批准,凭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查询扣缴义务人的存款帐户

三、判断题

(×)1.税务稽查,是指税务机关、海关以及财政机关的农税部门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及其他税法义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和处理的全部活动。(×)2.税务机关组织力量对王某举报的B公司偷漏税情况进行的稽查为专项稽查。(×)3.税务稽查的对象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的情况。

(√)4.专案稽查是指稽查局依照税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以立案形式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所进行的调查和处理的执法行为。

(√)5.税务机关、税务人员查封、扣押纳税人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的,责令退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纳税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纳税程序的规定。

(×)7.《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规定应当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后实施的各项权力,各级税务局所属的稽查局局长也有权批准。(×)8.对被检查对象要求检查人员回避的,检查人员是否回避,由上一级税务机关局长审定。

(×)9.税务检查人员进行案件查处时,必须由二人以上检查人员组成,应出具《税务检查通知书》同时出具税务检查证表明身份,把一份《税务检查通知书》送达检查对象并由法定的受送达人在《文书送达回证》上签字或盖章。

(√)10.税务检查人员收集的证据,任何人不得隐匿、涂改、毁弃,并依法履行保密义务。

(√)11.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长批准后,可以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年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等资料调回税务机关进行检查。

(×)12.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稽查局局长批准,检查人员按照法定程序,可以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年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检查。(×)13.在任何情况下,实施稽查前都必须向纳税人发出书面稽查通知,告知其稽查时间、需要准备的资料、情况等。

(×)14.根据案情需要,经县以上税务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可以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以及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

(×)15.对纳税人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即可以采取税收保全措施。(×)16.纳税人将货物存放地与住宅混用,税务机关有权对其住宅实施检查。(√)17.税务机关执行扣押、查封措施时,被执行人应当向税务机关说明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的瑕疵,税务机关应当向拍卖机构说明拍卖标的的来源和了解到的瑕疵。(×)18.税务机关在按规定程序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或强制执行措施时,可以扣押、查封纳税人个人及其家属维持生活必须的住房。(×)19.税收保全措施不仅适用纳税人,而且适用扣缴义务人。

(×)20.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应先没收其违法所得,然后追缴税款和罚款。

(√)21.税务机关、税务人员查封、扣押纳税人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的,责令退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2.税务机关在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应该开付收据;扣押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应该开付清单。

(√)23.税务机关执行扣押、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本人或其成年家属到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执行。

(√)24.税务司法强制执行的程序发生是有条件 的,只有在当事人对税务处罚决定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也不予履行的情况下,才能采取司法强制执行措施。(√)25.税务稽查强制执行的范围不但包括税款、滞纳金,对罚款也可以强制执行。(×)26.税务机关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后,纳税人仍未缴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27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后,纳税人逾期仍未缴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冻结存款中扣缴税款、滞纳金。

(√)28.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强制执行范围既包括税款,又包括滞纳金。(√)29.纳税人采取偷税、抗税、骗税手段的,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

篇8:松树赞阅读习题附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题。(16分)

松树赞

①当我们在寒冷的冬天驱车前行时,总能看见宽广的道路两旁有许多树木,而它们都被盖了一层洁白的雪花,像穿了一件白色的大衣。叶子早飘落了精光,是洁白的天堂。你要是刚来我们北方,一定会被这银妆素裹的北方特有的景色迷住,然而在北方生活了一辈子的我,早已习以为常。看惯了这单调的白色,难免会使自己的眼睛有些疲倦和忧伤。

②正当你萎靡不振的时候,在你的眼前,突然,出现一抹的新绿,你会热血沸腾,它点缀这北方的大地。而这新绿就是--松树。它不畏严寒,不畏酷暑,根扎得很深很深,盘结在岩石的缝隙中,四季常青,总能给人带来生命的颜色,带来希望的绿。

③人生,也许是短暂的辉煌,也许是永恒的璀璨。倘若栽下的是昙花籽,那么,你精心培养、细心护理,为开放费尽心思,或者可以欣赏到昙花一现;倘若撒下的是松树的种子,那么,也许在你不经意之中,它已经抽枝发芽,但是要过几十年,你才能一览它参天的姿态。

④如果有人问,你喜欢昙花还是松树,你也许立即就会回答:昙花,即使你从来未见过盛开的昙花之美。可是,你可曾想过,昙花一现的美丽背后,又有着多少伤感吗?这美,只有短短的几秒钟。凋零的、曾经美丽过的她,只能像普通的谢了的花一般,被丢弃在垃圾堆里。

⑤松树则不同!它虽没有婀娜的身段,没有芬芳远播的本领,但是,它刚毅不阿,没有力拔山河的神力决不能使它动摇一星半点;它长青不衰,再过百千年,它依旧会傲然挺立在你的眼前。风霜,不会使它苍老,只能使它更成熟;岁月,不会使它弯腰,只能使它更坚强。

⑥昙花一现的人生,或许能够享受到刹那的快乐;这松树长青的人生,或许大半是苦涩的。但昙花一现,换来的是余生的苦涩;而松树长青,换来的却是永驻的快乐。

⑦有人苦心经营,心计算尽,为了一叠叠印有人头像的钞票而不择手段。也许,他们能够享受到短暂的快乐,但终究只能在幽幽的叹息声中,在懊悔与遗憾中走完人生的旅途;而有的人,虽然会被别人误解为大拙大愚,只有一股犟劲,但其实他们拥有着坚韧不拔的勇气和力量,虽然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而别人一无所知,但却为他永恒的快乐铺好了坚实的路基;虽然仍是过着平淡的生活,但最后,却能在世人的赞许声中含笑走进美好的.天堂

⑧松树,之所以能够历经沧桑而巍然挺立,之所以能够长青而不衰,之所以受到人们千世的赞颂,是因为他对生命的态度不是亵渎,他不会为换取刹那的快感而舍弃名节。更不会为求名逐利而抛开一切尊严。它,永远是自重的、高傲的挺立着,犹如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

⑨我赞美松树,更赞美如松树长青的人生。我爱松树,更爱像松树一样刚毅坚强的人!

⑩人生如树,一个懂得爱,懂得珍惜的人,他的生命之树不一定茂盛,但一定是青翠的。

小题1:第一段作者说雪景单调,甚至让人产生疲倦和忧伤和第二段又写作者因此萎靡不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作者写昙花的目的是什么?昙花人生与松树人生有什么不同?作者又把昙花和松树各比作怎样的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结合全文,揣摩第⑩段划线句子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人笔下的花木皆有生命,皆有品格。请再写出两种花木(除松树、昙花以外)及相对应的品格特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1分),反衬出松树的坚韧不拔、不畏严寒,为下文作铺垫。(2分)

小题2:运用对比手法,从反面衬托出松树的刚毅不阿、长青不衰、坚强不屈。(2分)昙花人生:获得短暂的快乐,换来的是余生的苦涩。松树人生:短暂的苦涩换来的却是永驻的快乐。(2分)把昙花比作苦心经营,心计算尽,为了一叠叠印有人头像的钞票而不择手段的人,把松树比作拥有着坚韧不拔的勇气和力量,默默无闻却为他永恒的快乐铺好了坚实的路基的人。(2分)。

小题3:示例:人生应当如松树般,不一味追名逐利,自重自爱、刚毅坚强地活着。珍惜时光,珍惜身边你爱的人,这就是青翠的的人生。(3分)

小题4:示例:莲花高洁;万年青友谊;竹子气节;牡丹富贵。(4分)

小题1:试题分析:一般来说,选材、组材要紧密围绕中心展开。第二段有突然一词,即转入对松树的描绘,与前面的描述形成鲜明对比。再从全文看,从本文看,作者描绘了松树的坚贞形象,表达了对像松树一样的人的赞美。抓住主题,即可思考作者为什么开头部分这样写。

小题2:试题分析:梳理内容可知,作者着眼写松树人生,写昙花意在形成对比和衬托。文章第3至6段对比描述了昙花和松树,第7段后作者从象征,即精神层面揭示了两种人的人生。其中第7段有关键句,第8段有名利等关键词。从全文内容梳理可给出。

小题3:试题分析:从全文来看,作者描述和赞美了松树的精神品格,用松树象征人。本句即可从这个主题考虑。懂得爱,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就是具有松树精神的人,而青翠则象征人生的生机盎然。如字则表明该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据此可简要给出。

小题4:试题分析:一注意写出花木名称和相对应的品格,二注意写出两种,三注意不要与选文重复。

★ 牛顿第一定律的习题附答案

★ 《飓风》阅读习题及答案

★ 《藤野先生》习题附答案

★ 阅读《PM2.5》附答案

★ 《三国演义》阅读附答案

★ 《绝唱》阅读附答案

★ 沉默阅读附答案

★ 文言文阅读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

★ 《朝觐生命》阅读习题及答案

篇9:烛心短文习题附答案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

“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面……

阅读题:

1.本文所设置的悬念是什么?

2.本文第四段是什么描写?

3.本文主要表现的人物是谁?其性格特点是什么?

4.请写出主人公小薇的心理变化过程。

5.根据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展开想象,续写小薇复杂的心理活动及如何接待了小男孩,等等,想象要入情入理。

参考答案:

1.是第三自然段内容。

2.心理描写。

3.小薇和小男孩妈妈,小薇的性格特点是:处世冷漠,多疑,以致误解。小男孩的妈妈:热心肠,与人为善。

4.其变化过程是:猜疑、反感、拒绝、顿悟、惊服、愧疚。

篇10:《三克镭》习题精选(附答案)

《三克镭》习题精选

一、扩写句子。

1、记者见到了居里夫人。

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

2、汽车奔驰。

无数辆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奔驰。

二、填适当的词语。

(伟大)的科学家

(高尚)的人格

(惊人)的话语

(出乎意料)的回答

三、把成语归类。

坐井观天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胸有成竹

金碧辉煌

有气无力

五彩缤纷

目瞪口呆

得意洋洋

喜笑颜开

垂头丧气

山清水秀

鲜艳夺目

昂首阔步

狐假虎威

1.讽刺某种行为的:坐井观天、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狐假虎威__

2.形容美好景象的:金碧辉煌、五彩缤纷、山清水秀、鲜艳夺目

3.表现人物神态的:胸有成竹、有气无力、目瞪口呆、得意洋洋、喜笑颜开、垂头丧气、昂首阔步

四、读歇后语,将破折号后面的意思补充完整。

1.外甥打灯笼——(照旧)

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4.提着鸡蛋走冰路——(提心吊胆)

五、修改病句。

1.胡芳不断努力,提高了学习成绩和态度。

胡芳不断努力,端正了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成绩。

2.违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要受到批判。

违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要受到批评。

3.陈光同学基本上完全改掉了不好的习惯。

陈光同学完全改掉了不良的习惯。

4.我们要珍惜图书馆里的图书。

我们要爱护图书馆里的图书。

篇11:《老王》课时练习题附答案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伛( ) 愧怍( )

攥( ) 滞( )笨

翳( ) 骷髅(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⑴ 荒 pì( )

⑵ 取 dì( )

⑶ tā( )败

⑷ huáng( )恐

3、比较下边这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答: 。

4、填空: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 (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以 为线索,兼用 顺序和 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课文写老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 ”,二曰“ ”。

(一)语段点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①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以上文字写了两层意思,第一层叙述了老王去世前一天硬撑着给“我”送香油、鸡蛋,第二层写的是 。

2、“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是文段最后一句话,请问:作者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她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作者为什么感到“愧怍”?

答: 。

(二)迁移过关:

一次课堂上做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效果不十分好。下课后,曹老师紧锁双眉若有所思地离开了教室。下午刚要放学,(A)只见曹老师拿着实验仪器歉意地出现在教室门口,a“请大家晚走一步,上午的实验没做好,中午我想了想是因为玻璃管在作怪,我想了个弥补的办法……”没等老师的话说完,同学们自动地回到座位上。(B)不知是哪位同学关上了灯,也不知是谁拉上了窗帘。苍白色的火焰“突”地燃起来了!在教室里,(C)它显得格外明亮。b 火光一闪一闪地映着曹老师兴奋的脸庞,几滴汗珠滚过她额上浅浅的皱纹……蓦地,掌声响起来了,经久不息!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并指出加粗字的含义:

⑴ 若有所思: 。

⑵ 经久不息: 。

2、“教室静悄悄的”是从文中ABC三处中的( )处抽出来的。

3、文中划曲线的地方运用的是什么描写?

⑴ a处: 。

⑵ b处: 。

4、这段文章运用的叙述人称是 。

5、“曹老师紧锁双眉若有所思地离开了教室”,老师“思”的内容是什么?

答: 。

6、老师为什么一定要弥补这个实验?

答: 。

7、“经久不息”的掌声说明什么?

答: 。

【参考答案】

1、yǔ zuò zuàn zhì yì kū lóu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⑴ 僻

⑵ 缔

⑶ 塌

⑷ 惶

3、句说“镶嵌在门框里”,运用了夸张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4、散文彼此交往 逻辑 时间 善苦

(一)

1、作者内心的不安和惭愧。

2、

⑴ 虽然作者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不好,但相比于身体有残疾,无固定收入、生活贫困的老王来说,作者感到自己还是幸运的,这里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

⑵ 这是因为作者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二)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并指出加粗字的含义:

⑴ 好像在思考什么问题。若,好像

⑵ 经过很长的时间不停止。息,停止,没有的意思

2、B

3、文中划曲线的地方运用的是什么描写?

⑴ 语言描写

⑵ 外貌描写

4、第三人称。

5、实验没有成功究竟是什么原因。

6、为了让学生对实验的现象有一个清晰的印象,把这一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说明曹老师的工作责任心很强。

篇12:习题集附答案060610

天气清凉,蓝天白云的,一眼望去很惬意。你眼中的世界实际是你心理的投射,吴秋明如果在旁边肯定会这样说的。马骁驭不禁微微一笑。

到达小区,门口的保安照例拦住了马骁驭的车,他报了门牌号码和户主姓名,栏杆抬了起来。①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该是吴秋明。

马骁驭从后视镜里看了眼自己,感觉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减去百分之三十的夸大,也还不错。

吴秋明快速走来,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旧的。马骁驭心里打了个闪,想起了母亲。也许是注意到了马骁驭的眼光,吴秋明上车后主动解释说,这件衣服会让孩子们感到亲切。

马骁驭说,你真有心。

吴秋明说,你知道那个著名的“绒布妈妈”实验吧?

马骁驭说,不知道。

吴秋明说,是上个世纪一个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和妈妈分开,关在笼子里用奶瓶喂养。他发现这样喂养的小猴子虽然更强壮一些,但却总是吮手指头,发呆,神情漠然。他分析是缺少母爱的.缘故,于是给小猴子做了两个假妈妈,一个是有奶的“铁皮妈妈”,一个是没有奶的“绒布妈妈”。结果哈洛惊奇地发现,小猴子只会在饿了时才去“铁皮妈妈”哪里吃奶,绝大多数时间,它们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这个实验说明,母亲并不仅仅意味着有食物,还要有温暖的怀抱。温暖的怀抱对小猴子来说非常重要。

马骁驭说,不愧是心理学博士,太有意思了。

吴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儿童村,都要一个个挨着去拥抱那些孩子。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我会多抱他们一会儿。我给不了他们一个完整的家,但至少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我知道那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也许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何况我不仅仅是“绒布妈妈”,我还有温暖,有心跳,有笑容。我真心爱他们。

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

他暗想,也许吴秋明没有意识到,这拥抱其实是彼此需要的。她作为一个女人,肯定有做母亲的天性,每周和孩子们一起待一天,彼此都有益处。何况,一个长期单身的女人,也是需要拥抱的。

到了西郊,停好车,他们一起走入一条小巷。

吴秋明虽然个子矮小,步子却很大,马骁驭感觉和他走在一起速度蛮接近。进入一条小巷,眼前出现了一个四木门,马骁驭一眼看到了门旁边壮的牌子——某某市第一儿童村。

吴秋明熟门悉路地进入,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围上来叫吴妈妈。吴秋明左揽右拖,踉跄地往里走,和迎上来的老师们一一握手,并把身后的马骁驭介绍给他们。

后院停着一辆卡车,几个老师在搬运卸下来的纸箱,大一点儿的孩子也在帮忙搬,马骁驭也连忙过去帮忙,但被老师们阻止了,她们热情地把他拉进办公室,要她喝茶。马骁驭咨询了老师们很多关于孩子的问题。这些孩子大多是被遗弃的,和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相比,在心理上有许多不同。马骁驭边听边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动。

马骁驭从办公室出来,一眼看到院子里一个场景——吴秋明挽着袖子在给几个女孩子洗头。初秋的阳光洒在院子里,让这普通的场景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美丽。一个已经洗好头的女孩儿,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在一旁递毛巾,吴秋明舀起一瓢水,缓慢地淋到水池边另一个女孩子的头上,阳光穿透水径,发出宝石的光芒。

马骁驭定定地站在那里。这样的场景他在哪里见过?他仿佛见到了自己的灵魂,随时都在,却无法捕捉。他一动不敢动,害怕惊动它,打碎它。

那一刻,他动心了,再次动心了。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动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尤其是在他们这个年龄,需要无数次的小动心,才能汇合成冲破藩篱的勇气。

他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很认真,很仔细,脸上洋溢着一种光芒,这光芒让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把吴秋明拥入怀中的冲动。

他走过去,帮吴秋明把用过的毛巾搓干净,一一晾在铁丝上,转过身时,②看见一个头发湿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吴秋明的怀里,左右摇晃,半个脸埋在她怀里。半个脸沐浴在阳光下。另一个小男孩儿跑过来说,还有我,还有我,吴妈妈!吴秋明伸出另外一个胳膊搂住了他。

马骁驭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

而后他走到她身边,以从未有过的语调说,以后我每次都和你一起来!

(有删改)

19.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4分)

20.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4分)

(1)解释画线①处的含意。(2分)

(2)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2分)

21.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4分)

22.文中为什么要写到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19.(1)丰富文章内容,彰显主题,说明了温暖的怀抱(母爱、关爱)的重要性(2分);(2)承接上文,为下文写吴秋明关爱遗弃儿童作铺垫(1分),也推动了情节发展,引发了马骁驭对吴秋明的关爱(促使马骁驭对吴秋明产生了情感)。(1分)

20.(1)马骁驭消除自己心灵上的障碍(冲破自己内心的藩篱)(1分),敞开心扉,产生对吴秋明的爱恋之情(1分)。(1分)(2)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1分),表现了小女孩在吴秋明温暖的怀抱中幸福的感觉,也从侧面表现了吴秋明的爱心(母爱)的可贵(1分)。

21. (1)心理学博士;(2)专业研究深入(知识渊博)(2)长期单身(孤独);(4)关爱遗弃儿童(温暖有爱心)。(每点1分)

上一篇: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下一篇:求职信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