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中小企业的调查与思考

2024-06-22

关于我县中小企业的调查与思考(通用8篇)

篇1:关于我县中小企业的调查与思考

容城县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汇报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县域经济运行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形势的重点工作来抓,按照“服装业主业支撑,毛绒玩具、食品加工、汽车灯具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发挥产业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创优发展环境,强化扶持引导,全县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营效益不断提升。

一是总量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县共有中小企业2800多家,从业人员11万多人。1-9月份,完成总产值178.4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销售收入167.5亿元,同比增长21.1%;完成增加值30.5亿元,同比增长22.4%;实现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7.0%;上缴税金1.4亿元,同比增长19.0%;出口产品交货值完成37.2亿元,同比增长18.5%。

二是服装产业态势良好。容城服装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产业基地,被誉为“中国北方服装名城”。目前,全县共有服装企业920家,服装加工户1800余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年产各类服装4.5亿件(套)。其中,产值千万元以上企业105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2家,产值超过5000万元企业21家,已经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支撑、服装加工户遍地开花的产业格局。

三是优势产业势头良好。近年来,我县在做大做强全县中小企业开始由单一的第三产业向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渗透发展,其中工业企业81户,占全县中小企业总数的45.3%;批发零售企业19户,占企业总数的10.6%;建筑企业10户,占企业总数的5.6%;交通运输企业11户,占企业总数的6.1%;商贸餐饮企业18户,占企业总数的10%;农业龙头企业6户,占企业总数的3.4%。按照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划分,国有企业14户,占企业总数的7.8%;集体企业34户,占企业总数的19%;个体私营企业131户,占企业总数的73.2%。

三是就业渠道得到拓展。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广大城乡居民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对于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职工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也是无可厚非的。根据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全县中小企业就业人数累计达到9278人,约占全县城镇就业总人数的35%;有30%的城乡富余劳动力被安排在县属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成为增加社会就业的主渠道。

四是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我县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以华亭工业园区和东华、安口、西华、策底、砚峡等重点乡镇为依托,初步形成了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集群效应。以石堡子工业园区为例,园区自2002年组建以来,至目前,已入驻企业19户,园区企业就业人数达到643人。2006年,园区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480万元、利税1673万元,分别占到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5.3%和2.3%。园区企业上缴税金达到893万元,占到2006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6.4%。

二、存在问题和差距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投资规模小、资金周转快、经营决策程序简便、市场反应灵敏度高等特点,但是也面临着融资困难、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人才缺乏、综合风险高等问题。

从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极为强劲,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和实现出口创汇的主力军(根据中国中小企业网数据资料显示,东南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出口创汇占到95%以上)。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还相对较慢,我县中小企业发展存在差距更大、面临问题更多。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2006年,全县中小企业实现总产值仅占全县GDP的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5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多达125户,占全县中小企业总量的68%。从投资领域看,工业主导型特征明显,中小企业中工业企业占到45.3%,而农业、三产服务业、旅游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相对较少,造成了少数大型垄断企业与多数中小企业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全县中小企业经济总量偏小,而且投资相对集中,绝大多数企业生产设备、工艺比较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不能完全适应“推动转型、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是社会融资困难。我县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目前仍处于资本原始积累的初始发展阶段,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和银行贷款。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信档案缺失、信息透明度不高、综合实力较弱等问题,直接造成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能力也比较弱,社会融资渠道狭窄,发展资金极为欠缺。目前,我县还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金融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信任,金融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不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技术更新和扩大再生产。安口成秭公司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企业改制后,由于债务包袱沉重和生产设备落后,企业将大量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和维修设备,很难实施技术改造,现有设备不能满负荷生产,导致出现了产品有市场而企业没有生产能力的不良现象。

三是技术力量薄弱。现有中小企业中,个体私营企业占有较大比重,企业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大多数企业仍然以“家族式”、“作坊式”管理方式为主。由于长期缺少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导致部分企业出现了内部管理混乱、经营方式粗放、运行效益低下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全县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现有的技术力量,大多数属于经验型、探索型技术人员。长期受发展资金的制约,企业对技术人员培训不到位,对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不大,部分产品工艺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缩减了企业的市场占有额,培育“拳头”产品、发展品牌企业的宏伟目标难以实现。华煜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统计,全县中小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56人,仅占企业从业人数的6%。县境内绝大多数企业注册形式都是有限责任公司,而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企业的屈指可数。

四是政府职能缺位。我县中小企业发展既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也没有明确的扶持措施,发展方式主要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出现了重复建设、盲目发展等问题,中小企业的集群优势还不够明显。部门管理职责相互交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管卡要”现象时有发生,使部分企业对政策的公信力产生质疑,同时出现了维持现状、疲于应付等不良现象,不仅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加快发展,而且对于营造发展环境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的特有殊性,决定了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主力军地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和“一体两翼”工作部署的深入实施,我县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性,按照“推动转型、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强化扶持引导,创优发展环境,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县推动发展转型、建设和谐华亭的一支主力军,项目开发、招商引资的重点应在中小企业发展上,加快产业集聚、推进县域经济加速发展的关键也在中小企业发展上,中小企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县经济发展的快慢。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中小企业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就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观念,切实发挥政府“加强联系指导、制定发展规划、研究政策措施、协调各方关系、帮助企业发展”的职能作用,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到一视同仁、同等待遇,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增强服务,营造和谐政企关系。按照“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不设障”的要求,营造和谐政企关系,积极改进服务中小企业的方式。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加大对破坏投资环境、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人和事的查处力度,规范部门管理行为,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主动帮助中小企业向上级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实现政策优惠最大化、政策享受最优化。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提高企业办证审批时效。加快建立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指导帮扶重点企业制度,参照县级领导抓建大项目的办法,努力形成“服务制度化、帮扶具体化、联系经常化”的工作格局。

3、加大扶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中介辅导”的原则,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一要建好基地。我县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县份,实施煤电化运产业开发,发展药材、核桃、肉牛农村特色产业,开发莲花台风景名胜区均要立足资源优势,主导产业的做大、做强,有赖于资源的优先发展,建好基地尤为重要,要把重点乡村建成特色产业原料基地,把西华、马峡等4个农业园区建成原料初加工基地,把华亭工业园区建成绿色能源精加工基地。要根据资源禀赋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蔬菜、花卉、食用菌等种植业,以群众集资投劳为主,走规模化发展路子,着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的新优势。二要培育市场。加快产业发展必须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构建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现货交易、系列产品展示、商贸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化市场体系。通过规划专业市场,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工贸企业、物流企业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建市场,通过共同参与、联合开发、先建后租、商业地产等模式,充分利用民间资金,解决市场招商的后顾之忧,加快市场建设步伐。三要扶持龙头。行业龙头企业不是“从头做到尾、包揽打天下”的大而全的模式,而是与当地特色产业开发形成互补、建立联结关系。要按照“中小企业供原料、龙头企业搞加工,中小企业搞加工,龙头企业建网络、打品牌”的思路,出台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借助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建设快捷、高效的销售网络。要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进一步扩大规模、壮大实力,逐渐发展成为主业突出、带动力大、竞争力强的大集团、大公司。四要加大支持。要切实加大对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中介服务机构,整顿中介服务市场秩序,规范中介服务从业行为,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服务。要充分发挥商务局、民营局、工商联等职能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重点行业协会加快发展,以集体的力量进行同行业整合,协调行业内部事务,规范行业市场和竞争秩序,维护行业利益,共同开拓市场,实现资源共享,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4、拓宽渠道,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一方面,要加快建立政企、银企对接洽谈、联席会议等制度,进一步密切政企、银企关系,引导金融部门把中小企业作为服务、支持的重点,适当放宽贷款条件,降低信贷准入“门槛”,加大贷款供给份额,提供更多金融信贷产品,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要积极探索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有效途径和方式,鼓励有实力的中小企业组建成立同行业担保机构,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担保体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主的金融知识教育,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档案,增强企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不断提高自我融资能力。要积极引进更多的金融企业参与我县的信贷市场竞争,增强全县信贷业的活跃度和高效率。

5、强化引导,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要科学制定我县中小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中小企业园建设规划,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类配套政策,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鼓励中小企业牢固树立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超强的市场意识,不断加强与各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紧密联系,切实从新技术推广应用、高附加值产品开发、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引进等领域不断加强交流与协作,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和人才引进工作长效机制,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进科技创新和新品开发,打造知名品牌,抢占市场先机,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6、注重宣传,激发企业创业激情。宣传舆论部门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宣传力度,形成有利于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舆论环境。一方面,要大力宣传上级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中小企业在加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中小企业主的创业信心。另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和表彰中小企业的先进典型,宣传他们勇于拼搏的创业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担责的社会公德,有效改善中小企业主的形象,不断增强社会对他们的认同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使中小企业在公众理解和支持中放开手脚、大力发展。县乡两级政府要坚持对发展快、纳税多、贡献大的中小企业进行通报表扬或者给予重奖,充分调动中小企业主的创业决心,全面激发中小企业主的创业激情。

篇2:关于我县中小企业的调查与思考

人才资源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相比是最具价值的资源。因为一切资源都必须在人才资源的作用下才能赋予活力,才能创造出财富。人才作为第一生产要素,事关重要,它的开发和利用,可直接关系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效。为了掌握我县县域企业有关人才资源的发展规模、结构和需求,及时提供有关各方面的人才资源信息,以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地发展。于3月初,我县组成调研小组,对驻县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的10家企业人才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涉及了加工、制造、旅游、服务等行业,覆盖面比较全,基本反映了我县县域企业人才资源的现状。在通过微观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统计数据,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认真分析了我县人才资源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现阶段人才资源分布、需求特征及成因,探索问题所在,并提出建议。

一、我县县域企业人才资源现状分析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县域经济建设工作为中心,实行全方位的招商引资,不断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使我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旅游业、社区服务业及新兴服务业(包括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大力兴起,特别是私营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它们为眉县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增加了我县的人才总量。在这次被调查的10家企业中,专业技术人才与经营管理者占25%,研究调查结果我们发现:

1、国民经济及劳动力资源发展状况良好。

据统计,近五年来,我县国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另外,我县劳动力资源也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私营和个体户增长迅猛。

2、产业结构调整引起人才资源结构变化。

从产业结构变化看,五年中眉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并带动人才资源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GDP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人才资源结构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3、服务业人才密度比较合理,有较为充裕的人才供给。

调查显示,我县10家企业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为16.42%。分行业看,服务业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为29.4%;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有技术职务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为13.90%;工业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29.01%。从人才密度上看,我县加工制造业有较充裕的人才供给,这应该成为全面提升我县现代工业的一个良好基础,同时也说明,近年来我县现代工业正向一个良好的态势发展。

4、具有向高智力行业发展的潜力。

调查显示,64%的员工受过高中及以上文化教育,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了近两成。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有65.3%的员工受过高中及以上文化教育,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10.4%。服务业有63.8%的员工受过高中及以上文化教育,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11.6%。工业有72.2%的员工受过高中及以上文化教育,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18.6%。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员工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可以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5、人员结构年轻化。考察各企业年龄结构的分布能反映出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是否具有活力。调查显示,我们将企业的从业人员分布划分为以下四个年龄段:18至24岁、25至34岁、35至44岁、45岁以上,它们的分布比例分别为22%、25%、29%、24%。从总体及行业分布看,被调查的百家企业员工年龄结构年轻化,有很强的竞争力。

三、县域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高智力服务群体”尚未形成。在被调查的企业中,以高学历员工为主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从岗位上看也只是集中在管理岗位,说明我县被调查的企业整体高质量的服务功能不强,还没有形成“高智力服务”的群体。

2、高层次人才可能出现供给不足的局面。据调查显示,有专技职称及职业资格等级的员工占16.31%,中高级职称占5.32%,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更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能及时加快培养和引进高级人才的步伐,企业很可能会出现高级技术人才供给不足的局面,失去企业的竞争力和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

3、企业对职业培训重视度不够。

调查显示:当问及企业需求情况时,企业多从年龄、学历、工种上加以限制,而对员工所具有的职业资格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大部分企业都对此无要求,反映出这些企业对培训的重视度不够。

4、对人才重使用、轻培养。

企业在对人才的认识上,目前还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许多中小企业尚没有形成人才的自主培养体系,他们多数认为人才是需要用来使用的,作为一个还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由于自主培养的成本高,周期较长,企业的研发与市场联系较为紧密,企业的自身发展需要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加盟。同时,由于目前的人才流动呈现出无序的状态,企业无法防止人才的流失,企业害怕自己花了很大成本培养的人才流失,他们宁愿高价去外聘人才,而不愿自己培养。

5、科技创新人才不足。

科技创新人才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创新人才总量不足,我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县相比有差距;一些企业由于体制和观念的原因,无法给掌握企业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人才更加优厚的待遇和成长空间,科技创新人才有流失现象。

四、县域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管理的建议

1、加大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支持的科技投入。各级政府在保证增加财政经费对科技投入的同时,可以通过经济杠杆、政策措施等引导和鼓励企业主动增加研发投入。支持和鼓励大型企业集团提取一定数量的资金,集中用于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投入,有效的科技投入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支持。

2、探索建立有利于人才资源开发的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引才引智工作。

探索建立与人才引进、人才稳定、人才培养相关的人才服务机制,重点发展和完善网络人才市场和网络人才信息库,促进人事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使我县逐步发展成为天津市人才配套服务功能齐全、人事专业技术较为先进的人才富集县。

3、加大扶持力度,积极为个私经济发展搞好服务工作。

个私经济占我县经济总量的53.8%,是我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从行政推动和市场调节两个方面为个私单位提供良好的人事人才服务。在行政推动方面,应研究制定较高层次人才向个私企业流动的激励机制,适当放宽个私企业人才职称评定的有关政策,通过引智渠道,积极为个私企业聘请急需专家。还可以从个私企业选送一批骨干到大专院校学习深造,或者组织个私企业中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到知名企业考察学习。在市场调节方面,一是发挥好人才信息的服务功能,充分利用人才市场对人才信息的集散优势,为个私企业提供人才预测与信息服务,主动为其储备和输送人才;二是发挥好高级人才的配置功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积极帮助个私企业引进高素质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三是发挥好人事管理的代理功能,按照社会化、专业化要求,不断扩大人事代理范围、完善人事代理办法,为个私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事代理服务;四是发挥好制度设计的咨询功能。帮助个私企业进行人才测评、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不断促进个私企业由传统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人才资源管理转变。

4、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应大力推行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形成关键技术岗位准入制度的框架体系,努力做好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并根据企业单位的不同特点,组织、指导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工作,健全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制度。精心组织各类职称考试,规范考务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推行继续教育登记制度。

5、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继续教育的力度。

篇3:关于我县中小企业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 我省部分行业和地区的事故上升, 安全隐患严重, 一些地方和单位对违法生产打击不力, 安全责任不落实、防范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 着力搞好安全文化建设, 已成为企业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目前状况

从我们这次调研的22家企业看, 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好的企业有9家, 占调查总数的40.9%;较好的企业有7家, 占调查总数的31.8%;较差的企业有6家, 占调查总数的27.3%。安全文化建设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 任务还很繁重, 切不可掉以轻心。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开展好的和较好的企业, 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着力打造具有企业鲜明个性的安全理念体系。如, 哈尔滨铁路局的安全管理观是“看不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不解决问题就是最大的失职”;安全纪律观是“有章必守、违章必纠”;安全质量观是“一点不差、差一点不行”;安全目标观是“零违章、零隐患、零伤害、零事故”。七煤集团新强煤矿从“财富可贵、生命无价、质量为本、安全至上”的安全观出发, 提出“安全决定命运”的核心安全理念, 引导广大干部和员工认识到:没有安全就没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没有安全就没有职工的家庭幸福;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稳定发展。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结合企业实际, 提炼出具有发电企业特色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控制, 人员零违章、设备零缺陷、管理工作零漏洞、每天零起点”的安全管理理念。

二是着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许多企业把安全文化理念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结合起来, 既增强了制度规范的文化内涵, 也增强了安全文化建设的力度。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编制了82个安全管理标准和制度, 编制了涉及人身伤亡、自然灾害、公共系统、火灾与交通、公共卫生等5个方面46个应急预案。为了提高相关人员的实际应对能力, 企业还制定了应急预案的演练计划。

三是着力搞好全员培训。黑化集团除了开展日常培训, 还送员工上有关院校深造, 请专家进厂讲课, 并严格规定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不合格的人员不准上岗。华电能源牡丹江第二发电厂利用各种会议、电视、广播、有奖问答、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安全文化活动等, 对员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促使员工学业务、练本领, 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安全水平。

四是着力构建安全文化环境。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特别重视开门纳谏, 从总经理到各层管理人员, 都深入到基层班组的安全活动中去, 听取一线员工对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大庆炼化公司成立了企业文化部和企业文化建设协会, 组成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安全文化建设团队。这支队伍善于学习, 勤于思考, 并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联系, 为企业安全生产实现长周期、良循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几点思考

要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放在重要地位。调查发现, 一些企业的领导者以及一些政府主管部门的安全意识淡薄。应当认识到, 科学发展必须是安全发展。安全生产事关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 事关家庭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企业安全生产需要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 而文化是制度运行的基础。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 再完备的制度也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看到, 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对安全文化的漠视, 已经导致了道德的缺失和价值的错位, 也严重妨碍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开展。应该说, 不重视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者, 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要努力提高员工队伍的安全素质。从对许多事故的剖析中发现, 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员工精神不集中、技术不过关、违规作业、操作不当造成的。因此,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培训员工要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要选好班组长, 把班组建设成一支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团队。培训内容要结合实际, 通俗易懂, 切实管用, 逐步形成规范化的教材, 教材内容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更新。培训教育的形式要新颖, 手段要先进, 并要多进行实践演练、技术竞赛、经验交流, 使班组管理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要认真执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标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标准》作为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已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 并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但是, 我们这次调研到过的企业, 没有一家知道这个标准。因此, 要使这个指标体系在企业中真正实行起来, 还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监督机制。有了标准而不实行, 再好的标准也是没有意义的。

篇4:关于我县中小企业的调查与思考

一、发展现状和取得的实效

1.发展现状

200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上简称农机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同年,国家对购置农业机械实施补帖政策。县人民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抓住发展的良好机遇,及时制定有关政策,采取多方面措施,努力开创我县农业机械化工作新局面,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明显实效。截止2004年底,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12.9万千瓦,其中拥有各型拖拉机13248台49423千瓦,农用水泵289台,联合收割机236台7784千瓦,水稻插秧机3台,机动喷雾机4826台1061千瓦,机动脱粒机1862台7075千瓦,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261台2486千瓦,农副产品加工作业机械2629台,农用运输车725辆26307千瓦,饲料粉碎机139台。农机机械拥有量由2000年的11.6万千瓦提高到12.9万千瓦,累计增长13.5%;农业机械原值19256万元,比2000年增中705万元,累计增长3.8%;2004年拥有农机从业人员748人,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54户,农机维修网点82个。2004年完成机耕170.5亩,机耕作业面积242万亩作业亩,机械收获140万亩,农机运输作业8268万吨公里,2004年实现农机经营总收入5781万元,利润达到573万元。

2.农机化发展工作成效显著

(1)宣传发动工作效果明显。县人民政府及农机局在《农机促进法》颁布后,通过召开会议、悬挂标语、印发资料、开展培训、接受咨询、传递信息、落实责任等方式,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宣传,其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达到预期效果,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意义有了更深地理解,在认识上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

(2)农业机械发展迅速,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截止2004年底,农业机械拥有量在2000年基础上增长13.5%,农机产值增长3.8%。大、中、小各型农业机械发展较快,门类比较齐全。全县农机从业人员、专业大户增长迅速,年机耕面积、收播面积、秋整地面积、运输总量等增幅较大,耕种、收播和运输等机械化程度达到70.5%,已位于全市中上水平。

(3)农机服务体系比较健全,职责明确,服务到位。全县有7个乡镇农机管理站,有专业管理人才25人,全县农机管理服务工作开展较为正常,服务网点建设,各类服务已深入乡村和农户,农机从业户达到54户、人员达到748人,广大农机用户和农民群众满意度较高。

(4)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认真推广新型农机和新型技术,农村惠民政策得到落实。县农机局自2004年以来先后组织各乡镇农机技术员进行科技赶场和新型农机现场展示、演示会,积极推广、运用新机械和新技术,使我县近些年农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认真落实惠民政策,仅2004年农机购机补贴金额80万元,充分调动农机大户的购机积极性。

二、对今后农机发展的思考

在调查过程中,一方面我们了解到全县农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发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一部份干部和群众对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认识不高,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机械作为商品,完全由商家和农民自主决定自由发展。

2.全县乡镇农机管理运行情况不容乐观,绝大多数乡镇农机因体制原因导致管理工作无法到位,因为原农机站的撤消,队伍也极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的管理发展和服务。

3.投入资金严重不足,示范推广力度不够。县境内无农机新机具示范演示基地,不能有效地将引进的先进性农机具及时向广大群众示范、演示,影响了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进度。

4.农机专业人才缺乏。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要求越来越高,一批先进的、新型的农业机械须要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来操作和运用,才能发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5.乡村机耕道路建设相对滞后,不能配套农业机械的大面积推广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6.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所履行的安全职责与所承担的安全责任不一致,制约了农机安全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

三、推进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要更加广泛深入地宣传《农机促进法》,要运用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农机促进法》有更深的理解,知法用法,努力推进我县农业机械化向前发展。

2.切实搞好我县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着力在体制机制上狠下功夫,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科学设置县、乡公益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将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保障人员工资和工作运转经费,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基层队伍稳定和管理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3.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引导和推广步伐,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大幅度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对设备老化的要进行更新和改造,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农业机械化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4.抓住新农村建设和惠民政策的契机,继续坚持“村民自筹、投工建设为主,政府以奖代补为辅”的原则,努力争取上级项目,多渠道筹集资金,进一步加快乡村机耕道的建设步伐。

5.大力发展小型和微型农业机械。由单一的粮食作物机械化向农、林、牧、副、渔等全方位转化,由小型农业机械向大中型农业机械集约化转化。在生产环节和规模经营上下功夫,在机械收割等农机运用方面有较大的推进。

篇5:关于对我县蔬菜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县是山区县,人均耕地面积极少,该县把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不断调优农业种植结构,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中心工作。2004年全县种菜收入1.4亿元,2005年全县蔬菜发展到10.03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39.96%,其中设施蔬菜3355亩,全县农业人

口达到人均1亩菜,种菜收入占农业人均收入的一半以上。

发展蔬菜产业的主要做法

一、培树示范典型,增强导向力。该县县委、县政府结合县域实际,决定把蔬菜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抓。从张家口蔬菜研究所引进了生菜籽种,在气候温和的红旗营乡老芽茬村进行了18亩试种,结果亩产生菜5000公斤,亩收入2000元,是传统大田作物的7倍;四台嘴乡在气候冷凉的太子城试种了圆白菜,由于品质好,当年销售一空,亩收入3000多元,从未有过的高效益,不仅坚定了菜农种菜的信心,也得到了全县农民的认可。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在典型的带动下,全县农民种菜的信心空前高涨,蔬菜就像雨后春笋瞬间占有了***大地。红旗营乡老芽茬村196户,种菜面积1000多亩,四台嘴乡蔬菜面积达到1.4万亩,全乡种菜人均增收1300元。

二、提升种植技术,增强生命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更大的效益?从发展蔬菜产业伊始,就把配备专业人才、推广新技术、发展新品种,提高蔬菜的质量作为重要的手段来抓。县委、县政府在蔬菜种植乡镇配备了熟悉农村工作和蔬菜种植技术的专业人才,特别是红旗营乡领导班子中有7名是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同时,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讲、沉下去教”的三位一体“科技兴菜”战略。先后多次派技术人员到北京中以农场、山东寿光等地参观学习,培养技术人员50多名;积极挂靠中国农科院、北京中以农场、北京和天津蔬菜研究所等高科技、高科研院所单位咨询信息,引进科技人才120余人次。多次聘请省市专家到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仅今年,全县举办培训班800多期,培训农民5万多人次,发放材料5万多份。由于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全县蔬菜发展到16大系、40多个品种,8万亩蔬菜基地通过了省无公害农产品环评认证,“方舟”彩椒、“百丽”西红柿等优质品种,深受广大客商的喜好,特别是“一刀绿”圆白菜在北京大钟市蔬菜批发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三、改善基础设施,增强后续力。为使蔬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县委、县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把投资重点放在了蔬菜产业配套体系建设上,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条件。10个乡镇全部通了油路,通公路村达到66个,重点蔬菜种植村全部硬化了道路;进行了农电网改选,消灭了无电自然村;开通了程控电话,80%的乡镇开了移动、网通通讯;建成了配有恒温库、住宿、冷饮等设施的蔬菜批发市场6处,简易交易市场8处;今年新打、修复机井215眼,修建防渗渠17225米。由于配套体系的不断建全,全县形成了圆白菜、长白菜、特菜3个双万亩以上蔬菜种植区,基本形成了沟与沟相连,带与带相结的“环”状产业经济带。

四、壮大龙头企业,增强扩张力。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强化服务的综合功能。因此,县委、县政府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的重中之重来抓,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千方百计招商引资。2000年县委将红旗营乡500亩大滩租赁给个人进行开发,注册成立了***县特种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在县委的大力扶持下,该公司累计投资近2000万元,建高标准大棚400亩,建成了300吨恒温库、100平米的蔬菜打包加工车间、2000平米的批发市场和500平米的交易大棚,初步形成了种、养、研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在该公司的带动下,全县先后建成了“绿瑶”农贸有限公司、绿丰农林牧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农“字”型企业,对蔬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发展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不够合理。菜农为降低风险,同时种植多个品种,致使每个品种面积不大、产量有限,形不成规模,给客商整车收菜带来困难,导致收菜成本增加,出现了“质量好、数量少、效益差”现象。特别是设施蔬菜虽然收益很高,但由于受水利条件、生产观念、市场信息、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制约,加上今年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设施蔬菜的发展。

二、科技含量较低。由于贫困地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农技人员与农民缺乏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从根本上影响了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技术服务不能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出现了蔬菜优质品种少、大路货多,甚至导致部分品种老化、连年重茬、病虫害增多和缺素症的发生,直接影响了蔬菜的质量和产量。

三、市场

信息不灵。由于农户难以得到准确的市场信息,在调剂种植品种时,想调不敢调,要调不会调,造成生产的盲目性、随意性与市场需求的定向性、多样性矛盾突出。80%的农户安排种植意向时所依据的或是看别人种什么,自己就种什么;或是按照传统的习惯进行种植,这种现象常常导致结构性和季节性过剩,造成农民损失严重。

四、中介组织薄弱。发展壮大

蔬菜产业,关键是有以营销为主的专业中介组织,到目前,缺乏真正成规模的龙头营销机构。蔬菜协会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对经纪人的管理约束,致使部分经纪人在销售过程中为一己私利压价收购,损害菜农利益。同时,大部分经纪人主动闯市场联系客户能力较低,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营销手段单一,致使在价格上往往受制于经销商。

五、配套设施不健全。***县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756元,与全省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602万元,仅能维持正常的工资发放。同时,扶贫贷款也因需要担保,门槛过高,难于真正发放到农民手中。资金的制约严重影响了蔬菜产业配套设施的建设,如红旗营乡,全乡沿川10个种菜村,共有大小机井和自吸井480多眼,但只有老芽茬和白化沟两个村全部配电,其他8个村的机井配电线路需要重新整修,降低了水利设施的使用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对策和建议

一、科学进行规划,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发展壮大蔬菜产业必须吃透省、市、县情,摸透市场行情,从本地优势出发,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实施科学规划,实行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才能立足根基,处于不败之地。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避免三方面的盲目性。一是避免产品的同构性,打好“品种差”。加强与科研院校的联系,积极培育、引进新品种,逐步对老化的品种进行淘汰,对多年重茬的品种进行茬口对调或使用有机肥、微肥改善土壤成份,提高蔬菜质量。二是避免上市的同时性,打好“时间差”。充分利用区域内小气候的优势,发展壮大错季蔬菜基地,对早、中、晚菜的播种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真正实现错季生产、错季上市,提高蔬菜效益。三是避免市场的同地性,打好“空间差”。要改变传统的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确定种植品种时除依据气候、土壤条件外,还要了掌握各大市场需求,扩大输出半径,避免同一品种、同一时间,争夺同一市场,防止有规模没效益现象的发生。

二、配套建设同步,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必须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多种融资体系,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加紧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以减少县、乡政府维修和管护费用。二是加强批发市场建设,按照“政府组织管理、部门大力扶持、多元化融资、市场化动作”的方式,建设一批规模适度、特色显明的集检测、分级、包装、打冷、运输、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专业批发市场。同时,要通过走出去引外资、鼓励干部和群众合资等途径建设恒温库、自然通风库等配套设施。三是完善农村信用评估制度。继续推广完善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建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不同等级的可贷款规模,享受信贷的农户年内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支取,从根本上缓解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应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把积极种植蔬菜的干部也纳入信用等级评估行列,鼓励县乡机关干部承包、租赁农村土地,种植蔬菜,带动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

三、壮大流通组织,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销售注入生机活力。发展壮大蔬菜产业,必须把培育壮大营销队伍,作为活跃产品流通,促进生产与市场对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因此,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中介组织、专业协会等流通机构,按照“组织规模化、经营实体化、运作法人化、服务专业化”的标准,不断完善流通功能。首先要加强对经纪人的培训,让其掌握营销方法,提高主动闯市场、联菜商的能力;其次要加强对经纪人管理,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连接机制,加强对经纪人队伍诚信方面的教育管理,做到销售蔬菜公平、公正,既要保证客商的利益,不能以次充好;又要对菜农负责,不优亲厚友,不压质压价,尽快形成“家庭农户搞生产,合作组织促销售”的流通格局。同时,要制定奖励办法,积极鼓励干部、群众参与到蔬菜销售中,对销售业绩突出的干部不仅要从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奖励,而且要给予相应的政治荣誉。

四、加强龙头培育,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打造强势主体。实现蔬菜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关键。只有唱响龙头发展壮大曲,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拉动力,才能使蔬菜产业如日中天,蓬勃发展。为此要大力培育生产、销售、加工等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市场的产加销一体化模式的有效载休。一是要“内推”。应对现有的龙头企业和蔬菜大户从土地、人才等方面进行扶持和保护,同时协调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投向,支持涉农企业的发展,力争把企业推大、扶强,带动农户,拉动发展。二是要“外引”。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仅靠县内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善借外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个性化、零距离”的服务和生产成本最低、交易成本最低的政策洼地,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三是要“嫁接”。规模较小、带动力不强、发展前景不乐观的小企业,要借力发展,通过“嫁接”的形式,挂靠到大企业、大集团,组建蔬菜产业的“航空母舰”,走节约生产、规模经营、集中管理的路子,让龙头企业在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架起一座实实在在的致富桥梁。

篇6:关于我县中小企业的调查与思考

一、主要成效

**县煤炭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地质储量*.*5亿吨,约占**市储量的35%、居全市第一位,是全国***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目前,全县共有煤矿企业48户,分布在**个产煤乡镇。***4年全县煤矿生产原煤*5*万吨,比上年增长*6%;实现利税3*4*万元,长期提供*6***个农民工就业岗位,为全县农民人均创收39*元;发生煤矿安全死亡事故8起,死亡9人,百万吨死亡率为3.58人,连续9年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煤矿安全状况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具体做法

(一)深化专项整治,夯实煤矿安全基础。**县坚持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煤矿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由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县煤炭局具体抓落实。一是规范专项整治。在整治前,提出统一验收标准,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在整治中,根据全县统一规定的验收标准,逐矿现场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煤矿一律停产整顿。二是整治与检查并举。坚持将专项整治与季度安全检查、平时巡查督查相结合,对查出的安全隐患,下达《煤矿安全监察意见书》,要求煤矿限期完成整改任务,对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5户煤矿企业依法实施关闭。***4年,县煤炭局先后出动车辆4**车次,派出人员*7*6人次,检查煤矿4**矿次,共查处安全隐患*797处,责令停产整改煤矿48矿次;全县煤矿投入整改资金*6**万元,整改隐患*695条,整改率达94.3%。三是严肃查处事故。对发生死人事故的8户煤矿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3户煤矿,采取强制措施,即:用铁链锁绞车、张贴停止井下作业封条,责令其停止井下一切作业(至少**天);按照事故管理“四不放过”的原则,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积极协助配合**站开展事故调查,并按规定程序督促整改验收。同时,对群众举报的5个案件,及时派出执法人员认真进行现场查处,受到群众好评。今年3月,该县按照国务院、省、市的要求,开展煤矿瓦斯集中整治活动,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煤矿瓦斯集中整治督导办法》、《煤矿安全管理处罚规定》等规章制度,规范集中整治内容,明确整治目标,签订《煤矿瓦斯集中整治目标责任书》,各煤矿配备安监员。目前,该项整治工作进展顺利,将于年底前全面结束。

(二)抓好安全培训,强化从业人员素质。成立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着重抓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着力提高煤矿安全监管水平和生产技能。一是主动开展培训。对**户煤矿进行了全员培训,培训职工4***人,并实行了持证上岗。二是选派人员参加省、市培训。共送省业主、矿长资格培训69人,送市特种作业人员培训396人。三是广泛印发安全生产资料。县煤炭局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安全常识***例》一书,共印制****余本发给各煤矿,为第一线职工学习掌握安全知识创造必要条件。四是建立违章职工黑名单制度。对严重违章造成重大后果的职工列入全县煤矿黑名单,要求全县煤矿不准招聘使用。

(三)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煤矿安全管理。一是实施煤矿安全包保责任制。把全县煤矿划分为四个片区,实行分片管理。由县煤炭局局长负总责,分管副局长具体抓,局机关人员全部与煤矿挂钩,分别联系*-3个煤矿,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人,纳入目标管理,年终统一考核,兑现奖惩。制定《煤矿防治瓦斯透水事故的管理规定》、《煤矿事故矿井安全管理办法》等**项管理制度,确保煤矿安全监管有章可循。二是明确下井天数规定。制定《关于煤炭系统安全管理人员下井天数的规定》,要求下井天数县煤炭局局长每月不少于4天,副局长不少于6天,片区组长不少于8天,其他人员不少于6天,对无故未完成任务的进行罚款。三是扎实开展煤矿安全评价。截止目前,全县已有35个企业通过安全评审,领取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此项工作居于全省各产煤区县第一。四是抓好煤矿技改和新建工程。严格按照省、市对新办煤矿或煤矿技术改造工程在报批、设计、基建、验收程序等方面的规定开展工作,推动技改工程规范化。***3年,县煤炭局规划**户煤矿技改,截至目前累计投资45**余万元,其中*户已通过**站验收,其他9户完成立项批复和安全专篇评审工作,相继开工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各技改工程建成后,可年新增生产能力6*万吨。同时,和邦集团新建的年产**万吨桅杆坝煤矿已于***4年8月经省发改委批准后动工,计划投资*.5亿元,预计***6年7月可建成投产。

篇7:关于我县中小企业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我县把蔬菜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蔬菜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市场不断丰富,品种逐年增多,科技含量逐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较快,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产业。为进一步探索加快蔬菜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近期,我们选取了我县10个乡镇的20个蔬菜种植户进行了入户调查,通过走访座谈、查阅资料,初步摸清了我县蔬菜生产发展现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全县蔬菜生产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蔬菜生产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呈现出了数量足、品种多、质量好、淡季不淡、旺季不烂的良好发展势头。其态势可概括为“一快”、“一高”、“五化”:

“一快”就是发展速度快。据统计,2008年蔬菜播种面积42万亩,其中保护地栽培面积达28万亩。

“一高”就是经济效益高。据统计,年蔬菜总产量达130万吨,产值14亿元,年亩产出值10000(按菜田面积计);年亩纯收入8000元,蔬菜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比重 ;蔬菜产值占农业种植业产值比重 :由此可见,蔬菜生产在全县农业经济中已处于举足轻重地位。据调查:全县亩收入5000元以上的达5万亩,主要是以中小拱棚油菜、芹菜、西红柿为主;亩收入8000元以上的达8000亩,主要是大拱棚西葫芦、黄瓜、辣椒、茄子为主;亩收入万元以上的3万亩,主要是以冬暖式大棚西葫芦、芸豆、豆角、黄瓜等。

“五化”就是蔬菜生产已初步呈现生产布局基地化,品种结构优质化,生产经营规模化,生产手段科技化,产品流通多元化的态势:

生产布局基地化:蔬菜种植呈现明显的区域化,全县初步形成了以阿城镇为中心的冬暖式大棚西葫芦基地2万亩,以七级镇为中心的拱棚菜基地5万亩,以西湖乡为中心的冬

暖式大棚芸豆、黄瓜8000亩,以高庙王乡为主的辣椒生产基地2万亩,以大布乡、定水镇为主的洋葱、大蒜5万亩,以十五里园为主的优质藕1万亩的规模化、区域化种植格局。

品种结构优质化:积极与山农大、聊城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从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入手,推广了鲜、细、特菜品种和新型种植技术,蔬菜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蔬菜新品种普及率达到80%,推广了秸秆反应堆、大棚种植新模式等新技术10多项,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品牌9个、无公害农产品12个、绿色食品1个。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品牌农业的发展,全县农产品注册商标数7个,省级农业名牌产品7个。“京运”牌西葫芦、“景阳冈”牌西瓜、“运河”牌小油菜、“祥丰”牌辣椒、“超凡”牌苹果等无公害农产品产销两旺。

生产经营规模化:全县蔬菜生产已打破了一家一户分散小规模种植经营的传统小生产格局,涌现了一批规模种植、集约经营的种菜大户、专业村。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已涌现了种植面积3亩以上,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种菜专业户3000余户(每户种植3个以上大棚),专业村80余个(蔬菜播种面积占本村总面积60%以上或蔬菜收入占全村总收入60%以上)。

生产手段科技化:全县目前已基本建立了蔬菜技术推广网络。通过抓科技示范园区,搞技术攻关,加快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先后引进新品种37个,推广应用新技术12项,同时注重发挥菜农的创造力,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示范推广,立体种植、间作套种模式、光温控制技术等在生产实践得以广泛应用,使我县蔬菜良种覆盖率和科技种植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冬暖式大棚蔬菜的综合栽培技术、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冬暖式大棚蔬菜初具规模。到2008年底,全县冬暖式蔬菜大棚已发展到

5.6万个,总面积达到5.6万 亩,亩均纯收入为1.1万元。

产品流通多元化:通过兴建一批农产品贸易市场,全县建立健全了流通有序、设施配套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蔬菜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目前阿城蔬菜大市场、七级蔬菜批发市场、西湖蔬菜批发市场、高庙王辣椒市场已成为了阳谷农业腾飞的领头雁,其中鲁阳蔬菜大市场年交易额在1亿元以上,远销北京、上海、东北等地。县成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开通了“金农信息网”,与北京、上海、西安等大中城市批发市场签定购销合同,确保了农产

品产的出、售的出、效益好,基本做到了淡季不淡,旺季不烂,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县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

二、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县蔬菜生产发展迅猛形势喜人,但喜中有忧,主要表现在:

(一)蔬菜生产规模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存在。近年来,我县蔬菜生产虽已逐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并涌现了一批种菜大户和专业村,但规模都不大。由于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经营,农民难以得到准确、完整的市场信息,农民该种什么靠直观感觉,看到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必然导致一种产品一窝蜂而上,结果你种我也种,产品货多价落丰产难丰收。

(二)蔬菜品种结构单一。近年来我县对蔬菜品种布局结构虽然有所调整,但至今仍未达到布局合理,传统蔬菜品种偏多,优质高效蔬菜品种偏少。据去年全县菜田种植品种情况看,西红柿、黄瓜、茄子、西葫芦、油菜种植比例较大,彩色甜椒、冬季西瓜等一些新、特、优品种果蔬也有少量种植,但种植面积小、产量少。

(三)缺少带动蔬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据调查,全县只有家蔬菜加工厂,且加工产品单

一、量少、附加值低,蔬菜生产的增值效应难以得到较大提高。

(四)蔬菜技术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无法应对一家一户的蔬菜生产。同时,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还承担一定的行政工作,不能全力投入技术指导,技术指导推广工作跟不上蔬菜生产发展的需要。

三、发展蔬菜产业的建议和对策

(一)实行区域化布局,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实践证明,要适应蔬菜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掌握市场变化的主动权,就必须彻底打破分散性、小规模的经营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一家一户“提篮小卖”的状况,实行组织创新,扩大经营规模,通过规模经营,使蔬菜产品进入流通和加工领域,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实施统一规划、连片种养,进行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同时还可以适应市场变化,抗拒

市场风险,维护和提高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建议在阿城、七级、西湖、定水镇尽快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形成集中连片5000亩以上的蔬菜生产基地10个,在高庙王乡发展辣椒5000亩,在三年内使我县蔬菜面积达到43万亩,其中保护地面积达到28万亩。使蔬菜产值达到14亿元,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5%。

(二)加快名、优、新、特蔬菜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打造蔬菜品牌。蔬菜生产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其品质是决定销售量的关键,而品牌是产品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有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以品牌促质量,以质量保品牌,才能实现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城市居民对蔬菜产品的质量、营养、新鲜度、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大力引进和推广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各类名、优、新、特、稀蔬菜品种,加快更新传统品种和劣质品种。在保护、管理好“京运”牌西葫芦、“景阳冈”牌西瓜、“运河”牌小油菜等已有品牌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名、优、珍、稀、特蔬菜品种,创建更多、更好的蔬菜品牌,形成自己的名牌产品、拳头产品。同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把更多的蔬菜品牌打向全国市场。

(三)积极发展带动蔬菜产业的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蔬菜产业能否发展的关键是市场,蔬菜生产除了满足市场的鲜活品需求外,要以蔬菜加工企业和运销组织为龙头,以订单的形式发展几个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原料基地、鲜活菜配送基地等,走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之路。一方面要扶持或新建数家像露易莎等规模较大的蔬菜加工企业,努力发展脱水菜、酱菜、半成品菜、冻干菜以及蔬菜粉、蔬菜汁、蔬菜饮料等新兴蔬菜加工产业,使之成为蔬菜产业新的增长点,以带动我县蔬菜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创建营销组织,大力扶持各种类型的农民营销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四)加强蔬菜技术人员的培训,健全科技推广网络。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开展有偿服务,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建议每个乡镇配备 名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并在村级,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

(五)加大对蔬菜产业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对蔬菜基础设施建设、无公害蔬菜检测体系建设、新品种的研究、引进和推广、科技人员培训等进行投资,促进我县蔬菜产业的发展。

篇8:关于我县中小企业的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企业家队伍,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通过与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约谈, 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 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了企业家队伍深度调研, 我们对企业家现状和特点作了详细调查分析, 找准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对策建议, 为推动企业家建设工作扎实开展提供了指导方向。

1 企业家群体现状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 经过社会各界多年的持续关怀和自身的不懈奋斗, 我市企业家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队伍日益壮大, 素质能力持续提高, 社会贡献突出, 主要呈现出五个特点:

一是队伍日渐发展壮大。目前, 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474家, 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2倍多;其中工业企业860家, 建筑企业214家, 批发零售企业400家, 均比“十五”期间有较大幅度增长。在企业家任职时间长度中, 5年以下的占37.8%, 6-10年的占32.5%, 11年以上占29.6%。任职时间10年以下占到70.3%, 新锐企业家占据绝对优势, 为我市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优势人力资源支撑, 企业家队伍日趋壮大。

二是年龄结构逐步优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30岁以下占3.3%, 31-40岁占22.1%, 41-50岁占47.9%, 51-60岁占18.6%, 60岁以上占8.1%, 其中50岁以下中青年企业家占到了总人数的73.3%。老一代企业家在继续发挥作用的同时, 青年企业家已迅速成长, 大显身手, 成为全市企业的中流砥柱。

三是知识层次明显提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拥有全日制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到3.2%, 拥有大学学历的占到47.4%, 中专及技校学历的占21.5%, 高中及以下占27.9%。企业家后续不断通过学历培训方式提升知识水平, 在职教育中取得硕士和博士学历的占9.6%, 大学学历的占到34.7%。

四是经营水平不断增强。全市企业家驾驭企业、推动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9家, 9家企业入闱中国企业500强, 17家企业入闱中国制造业500强。13家民营企业入围全国500强, 占全省的30.2%。在企业家群体中, 高级职称的占到19%, 中级职称占到47.4%, 中高级职称合计占66.4%, 企业家的高技能优势带动形成了我市符合当地特色的产业集群基地。

五是社会贡献位居全省前茅。企业家对全市的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2年全省纳税百强排行榜中, 我市有9家企业在列, 上榜户数列全省第三, 仅次于济南市和青岛市。去年,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双双如破万亿元大关, 跃居全省第四位。利税和利润总量连续5年列全省首位。

2 企业家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在企业家队伍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我市企业家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益凸现, 主要表现在:

一是从规模上看, 企业家队伍数量总体上偏少。我市前绝大多数企业在产业分布上还属于传统产业的企业, 新兴的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企业比较少, 高端人才积聚的功能相对较弱, 以工业企业为例, 我市规模企业860户中高新技术企业才88家。企业家队伍总量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 但与全省其他地市相比,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占全省的2.2%, 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能振兴一方经济的大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二是从层次上看, 企业家文化素质总体上偏低。在学历上, 全市企业家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以上学历合计才占12.8%, 中专及以下占49.4%;在职称上, 初级或无职称的合计占据35.6%。硕士以上学历仅占八分之一, 中专以下、初级或无职称的人员占比都比较高。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从机制上看, 企业家队伍建设体系还不够健全。目前尽管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但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还不够健全, 对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还找不到有突破性的抓手, 企业家队伍之间的流动壁垒还没有打通, 人才市场服务机制还不够健全, 社会配套住房、医疗、居住软环境等服务还不到位, 企业家薪酬制度吸引力不强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 不利于优秀企业家施展才华, 也影响了高端人才的引进。

3 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建设黄蓝经济区, 实现“两个率先”, 关键是要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明显产业特色的优势企业, 归根结底是要有一支推动这些优势企业快速发展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应在教育培训、平台建设和优化环境机制上下功夫。

3.1 以教育培训为抓手, 提升企业家素质能力

一是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议成立企业家教育培训中心, 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以及本地专业人士组成一支“菜单式”的培训师资力量, 主动寻求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 结合企业家培训“订单式”需求, 不断强化企业家学习培训, 既加强经济学、管理学等共性化培训内容, 又注重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等个性化培训内容。二是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建立企业家后备人才信息库, 将后备人才管理列入企业发展规划中, 实行动态管理, 强化专业理论、实践技能的提高, 形成企业家队伍的“梯队”结构。三是破除人才流动壁垒。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优化软环境、舆论引导等途径, 引进全国500强企业、大型外资企业来我市创建实体, 发挥其强大的人才集聚效应, 吸引全国优秀人士、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我市紧缺的优秀人才到经济建设一线创业发展, 努力使他们成为一支新的企业家队伍后备力量。

3.2 以平台建设为基础, 推动企业家快速集聚

一是建设专业人才市场。强化人才市场对企业家的信息搜寻、咨询推荐、职业培训等功能, 加快组建企业家人才市场, 建立企业家业绩档案, 全面记录企业家经营业绩;成立企业家资质评价中心, 逐步推行企业家任职资格认证制度。做好人才“开放带动、接轨高端”文章, 发挥经济开发区、科技创业园、特色产业带等阵地优势, 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 通过举办现场人才交流大会和网上人才交流大会, 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急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二是探索成立猎头公司。以我市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重点, 以猎头公司为纽带, 主动接受周边大城市人才高地辐射, 协助企业引进急需的优秀企业管理人才。三是创新人才引进思路。注重把招商引资活动和招才引智工作结合起来, 积极吸引外地企业家来我市投资实体, 力求引进一个项目, 带进一批管理、科研等拔尖人才。创优条件, 对柔性流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全方位、社会化、一条龙服务, 创造集聚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良好条件。

3.3 以优化环境为重点, 促进企业家创业发展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 组织开展“企业家论坛”、“企业家活动日”等活动, 并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优秀企业家的创业事迹, 精心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创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注重关心激励。主动关心企业家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 聘请全市优秀的企业家作为年度政府事务顾问, 参与有关经济、社会等政策制订, 参与重大经济活动。对入选的优秀企业家提供一条龙的健康医疗服务, 真正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地位”。三是优化外部环境。在土地使用、税收、职工住房等方面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 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保障。高标准完善生活休闲设施, 选择合适地块建立高级人才别墅区, 吸引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来安家落户、创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安忠.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12.

[2]尤方湖, 李海舰.科技发展战略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 8.

上一篇:14质量管理汇报下一篇:颐和园优秀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