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带头人岗位职责

2024-05-06

专业带头人岗位职责(精选9篇)

篇1:专业带头人岗位职责

专业带头人负责组织和协调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各项工作,主要包括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核心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团队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具体职责:

1.落实专业设置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本专业社会需求调研、社会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调研、学院设置本专业的可行性分析,负责编写专业设置的可行性报告,提供相关佐证材料,

2.负责组织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和专业建设规划等。组织校内外专家参与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

3.负责协助系主任筹建校外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咨询机构,并负责开展与本专业建设相关的咨询活动。要求每学年开展活动的次数不少于两次,并提出对本专业建设的`实质性意见,每次活动要保存资料和总结性材料。

4.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院有关教学大纲的编写原则,提出本专业教学大纲(质量标准)编写的原则意见,组织本专业教学大纲(质量标准)的编写和初审工作。并负责组织专家对教学大纲(质量标准)的审定工作。要求有会议记录和修改意见。

5.负责对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加强与本专业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和跟踪本专业教学实施过程,发现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及时解决。每学期要组织召开本专业学生座谈会,并写出总结分析报告。

6.积极探索专业课程改革,对本专业任课教师教学改革给予指导。

7.负责本专业实践环节的指导工作,提出本专业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参与联系本专业校内外实习的有关事宜,对实习业务内容提出具体意见。

8.负责联系和落实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项目,提出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实施方案,对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进行指导。

9.通过调研、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跟踪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本专业在教学改革、就业等方面的综合情况。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本专业教学或学术研讨会,至少为本专业学生和教师举办一次该专业发展最新动态的报告会。

10.根据教学实施情况和本专业发展动态,对本专业教学计划提出修改建议,包括课程的调研、课程内容的变化等,并提出书面意见。

11.主持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要求在本专业有毕业生后每年进行一次。调查的学生覆盖面占本专业毕业生数50%以上。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向学院提出本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建议。

12.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具体方案,并协同学院和专业所在系组织实施。

13.组织专业剖析的内涵建设工作。配合系主任完成各级重点或示范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等工作。

14.专业建设负责人对以上工作完成情况,每学年末要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报系部和教学管理部门,学院对专业带头人工作进行年度考核,

15.带动专业群内一个相近专业的建设工作。

篇2:专业带头人岗位职责

一、认真搞好专业学习与研究,掌握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二、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及社会需求,提出本专业发展目标,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在学院统一规划下,协助学校、系部落实专业发展规划。

三、根据社会需求,研究制定或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四、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制定并组织落实专业实训室建设规划和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五、拟定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学校统一领导下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六、承担本专业教师队伍培养工作,积极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科研方法指导。

七、组织本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八、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专题讲座;

九、坚持听课评课制度,每学期每个专业带头人听课不少于10次,并组织本专业教师进行评课。

十、指导本专业教师编写适合我校实际和本专业特点的专业教材。

十一、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竞赛和教学评比、评选活动。

十二、未担任教研室主任的专业带头人必须主动协助教研室主任开展专业基本建设和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等工作。

篇3:专业带头人岗位职责

关键词:培训策略,中职院校,专业带头人

中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在中职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对于专业规划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质量的监控、青年教师的培养、教学研究和改革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中职院校的角度来看, 专业带头人是一个特殊的岗位, 行政权利相对较弱, 但专业能力要求却较高。如何通过培训提高中职院校专业带头人的专业能力, 通过实践探索专业带头人专业化发展的培训策略, 是当前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浙江省中职专业带头人的现状分析

1. 中职学校对专业带头人培养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2013年浙江省中职学校共有403所,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第一、二、三批示范学校42所。而从2006年至2013年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培训班参培学员的送培学校来看, 送培的68所学校中有37所属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占学校总数的54.41%, 说明浙江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对专业带头人培训的重视程度较高。而示范校对专业带头人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职示范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增强了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实际培训中也存在部分参培学校选派其他一般教师顶替专业带头人参加培训的现象, 从侧面证明了中职学校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不够重视。

2. 中职学校对专业带头人缺乏相对统一的选拔标准

所有参加过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的培训学员基本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 参培学员的年龄结构、教龄、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跨度较大, 参培学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说明在浙江省中职学校缺乏相对统一的专业带头人选拔标准。

3. 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化水平不高

在对多期的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培训班的跟班调查中发现, 仅29.75%的学员对自身专业建设情况较为满意, 20%的学员感到一般, 50.25%的学员感到不满意。在与参培学员的访谈中还发现, 大多数参培学员对专业带头人的职责认识较为模糊, 对自身应该具备的素养能力认识不够全面, 例如, 仅约1/3的参培学员认为专业带头人有建设教师团队的职责, 仅约1/4的参培学员认为专业带头人应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参培学员对专业带头人职责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落实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开发上, 对自身应具备的素养能力的认识主要集中于专业教学能力强。认识上的缺失势必造成行为上的不足。同时从培训中专业带头人所上缴材料看, 总体水平较差, 如对专业的认识、建设的深度和目标确定都不足。

二、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专业化发展的培训策略与实施

1. 培训模式

(1) 分类培训。分类培训是指按照专业带头人的专业背景进行划分而组织培训。由于不同的专业对于专业带头人的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异, 跨专业的培训在促进学员专业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比较有限, 不能达到预期的专业化培训效果。而不同的培训院校都有着自身的优势资源和师资力量, 只有充分发挥这些培训基地的优势教育资源的最大价值, 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培训效果。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以机电专业为优势的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 在中职院校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化培训方面, 越来越多地吸收与机电专业大类相关的专业带头人,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带头人培训, 明显丰富了专业带头人的专业知识、技能, 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很好地促进了他们的专业化发展。培训还促进了全省各个学校的相似专业背景的负责人之间在培训期间甚至培训后的交流互动, 分享学习经验, 分享工作感受, 探讨专业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 增强了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化培训效果。

(2) 三位一体。中职院校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针对其的培训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尽管对于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可以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效果, 但是对于能力结构的完善、专业情感的培养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 才能逐渐发生改变。此外, 在当今时代, 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 信息实现实时传播, 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层出不穷, 需要专业带头人不断充电, 及时补充新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满足当前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和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由此, 仅靠短期或者不定期的专业化培训, 很难真正实现专业带头人专业化发展的目标, 也不可能收到理想的培训效果。为此, 浙江省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化发展培训经过连续多年的实践, 初步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三位一体”指的是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中职学校为基础、以培训机构为载体, 三方共同参与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化培训工作, 形成合力, 建立浙江省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培训的长效机制, 全面推进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化发展。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浙江省教育厅委托的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培训机构, 其主要职责是, 在学校对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培养的基础上, 紧紧围绕当前中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 回应专业带头人希望在专业改革与建设规划方面获得系统性专门指导的需要;结合当前中职院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面向各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开展专项研修培训;重点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培训, 补充专业带头人的“短板”, 以进一步提升中职专业带头人的专业规划能力与专业领导素养;为浙江省中职学校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 建立良好的支持服务保障。

2. 培训形式

(1) 直接传授型培训。由于专业带头人的工作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 因此, 为了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培训过程中必须放弃一味的填鸭式的培训方法。应创新运用多样化的、有效的培训方法, 更加注重专业带头人实践能力的培养;启发和培养专业带头人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专业带头人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促进专业带头人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直接传授型培训主要包含有专题讲座法、个案研究法等。

专题讲座法:通过邀请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领导、教育专家、资深专业带头人等为参培学员就当前职教政策、专业技术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理论与方法、中职学校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专业规划与建设的方法等与提升专业带头人专业建设能力密切相关的专题内容开设讲座。在设计专题讲座时应注意不同讲座间的关联性和整体培训内容的完整性。

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是对专业带头人的某一项具体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解决的过程, 通过工作个案将该项工作的具体流程和方法逐一进行讲授和讨论。例如《精品课程建设案例》, 培训教师以其所负责建设的精品课程为例, 使参培教师逐步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步骤、主要手段、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等。个案研究重视对某项工作的整体、连续的实施过程, 避免了以往理论授课重点强调知识点, 不注重实际运用, 知识的教授不连续等弊端, 强化培训了专业带头人的整体实践能力与意识。

(2) 参与型培训。参与型培训法是指调动培训对象积极性, 让其在培训者与培训对象双方的互动中学习的方法, 例如,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教学法、实地考察法等。

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将学员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一个小组成员一般不超过5人。培训教师依据专业带头人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水平, 提出预先设置好的问题, 专业带头人基于问题进行任务分工, 查阅、收集资料, 然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并对小组所作的工作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 培训教师作为问题的指导者, 对学员设计的方案以及解决方法、过程予以评价, 把握、掌控主题的正确方向。由此, 学员对学到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进入更深层次的理解。

实地考察法:即为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相, 势态发展流程, 而去实地进行直观的, 局部进行详细的调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专业化发展培训的主要考察地点是合作企业、优秀中职学校及其实训基地。考察前, 培训班负责人与被考察单位进行密切沟通, 使被考察单位明确培训班考察的主要目的和内容。考察时应注意在一般考察总体情况的基础上, 重点考察有代表性的局部。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培训实践中, 不仅逐步构建了专业带头人专业化培训的质量管理框架, 还制定了相关培训管理制度, 近2年开展了3期中职专业带头人培训班, 总培训人数170人, 取得一定的成效, 促进了浙江省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培训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郭少军.现代职教视角下专业带头人地位和作用分析[J].机械职业教育, 2013, (12) .

[2]吴锦淑.高校专业带头人 (负责人) 建设若干思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

[3]梁贵清.独立设置职技高师院校职教师资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1.

篇4:王宏斌:勇于创新的专业带头人

时间记录着王宏斌矢志不渝的创新之路。

王宏斌主要从事冶金工艺关键技术研究、新品种钢开发、工艺及技术创新和应用、质量管理等工作。

多年来,他先后承担了省科研项目“非调质高强度链条钢开发”、“优质深冲带钢的开发”、“优质带钢08LZ的开发”、“低合金带钢的开发”等多项科研项目,身先士卒,屡立新功。

他组织实施的张家口市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H08A焊条钢生产技术开发”,在对原料条件及终点控制全程跟踪统计的基础上,采集了大量数据,经反复试验,不断调整优化生产工艺,合理采用脱氧剂,建立AL-Mn加入量与终点w[c]的对应关系,量化操作,精确控制钢水氧含量,成功解决了H08A的生产难题。目前,H08A焊条钢各项技术措施已日臻成熟,性能指标满足了用户要求,成为宣钢主要创效品种之一。

他根据品种材的市场调研和用户跟踪情况,了解到钢材在拉拔过程的脆断及中型圆钢、槽、角钢产生的质量问题,对炼钢和轧制生产工艺逐个环节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攻关改进后的线材投放市场后,用户普遍反映拉拔性能明显改善,通条质量稳定性显著提高,焊接用钢、钢绞线用钢、机械用钢等已成为宣钢精品战略的主要创效品种。

他坚持将提升品质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组织带领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落实开发方案及生产工艺流程,跟踪调整工艺控制方案,有效解决了品种钢质量不稳定、成本高、市场占有率低等难题,成功开发生产了焊接用钢、钢绞线用钢、冷镦钢等40多个品种。其中,SWRH77B、82B盘条及优质碳结圆钢等产品已实现规模化稳定生产。

以上述产品为代表,宣钢有多项产品被评为“冶金行业品质卓越产品”、“河北省名牌产品”。宣钢被河北省科技厅、知识产权局、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授予“河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单位”。

在王宏斌的组织协调下,宣钢不断加大“企院技术合作力度”,目前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开发高品质汽车用特殊钢科研项目已全面启动。

2009年,宣钢预应力钢绞线用钢SWRH82B盘条第一个获得“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宣钢首次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称号。宣钢开发的40多个新品种钢,有9种产品获金杯奖,品种钢增效1.87亿元,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在那一年,由宣钢承建的“河北省钢结构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成为河北钢铁集团承建的第一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家口市第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河北省第一家省级钢铁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在王宏斌的组织筹建下成立了,然而,他肩上的担子重起来,创新的脚步却不曾停下。

走差异化品种质量之路,持续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性价比,提高客户满意度,是王宏斌追求的目标。2013年,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王宏斌紧盯市场需求,带领技术人员积极开发创效品种,全年开发了耐低温角钢、欧标角钢、美标角钢、1010盘条等22个新品种。其中,耐低温角钢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主要用于生产低温地区电力铁塔用角钢,价格比角钢高。耐低温角钢因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焊接性能、成型性能、耐腐蚀性能,导致冶炼难度大。但推广价值大,市场需求后劲足。为此,王宏斌翻阅大量资料,带领技术人员对开发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了精心安排,从连铸坯的化学成分,到轧钢的孔型系统、轧辊加工、轧制工艺参数等均进行了严格设计,使角钢力学性能指标全部达到标准要求,满足了客户需求,开拓了耐低温角钢市场,为宣钢进一步拓宽产品市场、增加品种效益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冶金关键技术研究方面,作为项目主研人,他主研的“新型超级钢用高强韧性焊接材料的研制”获2010年河北省科技进步奖;“热轧棒线材强度模型开发与性能优化”获2011年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大型转炉干法除尘泄爆防控集成技术”获2013年中国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

近年来,王宏斌承担河北省钢铁产业升级项目两项,分别为“汽车轮胎子午线用帘线钢盘条的研发与产业化”和“特高压输变电铁塔用耐低温角钢的开发”;他主研的“非调质高强度链条钢开发”获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奖;主研的“环保型易切削钢X1215的开发生产”、“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77B、82B盘条的生产工艺优化”、“低成本600MPa级高强焊丝用钢的开发与生产”获得河北冶金科技奖。

在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和应用方面,他主持的“大型转炉干法除尘关键设备国产化及应用技术创新”项目,在国内大型转炉首次应用自主研发的工艺和设备,形成转炉“零泄爆”集成成套技术,被中国钢铁协会专家组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自主研发的“转炉底吹透气砖快速热更换技术”项目,解决了高炉龄下顶底复吹同步的技术难题,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全炉役复吹,提高铁合金收得率和钢水质量。此项目同时申报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实现转炉成本降低5~10元/吨,其中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已经授权,一项发明专利已被受理。

不竭奋进,功业乃成。

由于创新成果显著,王宏斌先后被评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河北省质量标兵”、省国资委“新长征突击手”、宣钢劳动模范、“张家口市十大杰出青年”、河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获得了2011~2012年度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科技标兵荣誉称号。

篇5:专业带头人职责

(三)专业带头人

1、模范遵守教师工作规范,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评价85分以上。

2、负责牵头制定本专业的建设发展规划和专业建设工作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3、主持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

4、协助教研室主任组织本专业的教学改革工作。

5、指导本专业的其他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6、负责组织本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工作。

7、协助教研室主任进行本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室建设工作。

8、组织本专业的教科研工作。每年至少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完成相应分值的其它形式教科研成果。以上成果均要求单位署名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带头人遴选和管理办法(试行稿)

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和管理是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为了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专业内涵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明确专业带头人的责任和义务,做好我院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和管理工作,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目标

根据规范的选拔程序,逐步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业务水平较高、教科研成果突出的院级拔尖人才,带动学院各专业建设,努力打造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和优秀的教学团队,建设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和较大影响的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为打造全国一流的农业高职院校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申报范围

学院在职专兼职教师,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历和学术背景,一般应具有副教授或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有五年以上高校任教经历,具有双师素质,均可申报。条件特别优秀者,可破格。

三、专业带头人的职责

专业带头人负责组织和协调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各项工作,主要包括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核心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团队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具体职责:

1.落实专业设置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本专业社会需求调研、社会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调研、学院设置本专业的可行性分析,负责编写专业设置的可行性报告,提供相关佐证材料。

2.负责组织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和专业建设规划等。组织校内外专家参与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

3.负责协助系主任筹建校外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咨询机构,并负责开展与本专业建设相关的咨询活动。要求每学年开展活动的次数不少于两次,并提出对本专业建设的实质性意见,每次活动要保存资料和总结性材料。

4.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院有关教学大纲的编写原则,提出本专业教学大纲(质量标准)编写的原则意见,组织本专业教学大纲(质量标准)的编写和初审工作。并负责组织专家对教学大纲(质量标准)的审定工作。要求有会议记录和修改意见。

5.负责对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加强与本专业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和跟踪本专业教学实施过程,发现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及时解决。每学期要组织召开本专业学生座谈会,并写出总结分析报告。

6.积极探索专业课程改革,对本专业任课教师教学改革给予指导。

7.负责本专业实践环节的指导工作,提出本专业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参与

联系本专业校内外实习的有关事宜,对实习业务内容提出具体意见。

8.负责联系和落实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项目,提出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实施方案,对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进行指导。

9.通过调研、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跟踪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本专业在教学改革、就业等方面的综合情况。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本专业教学或学术研讨会,至少为本专业学生和教师举办一次该专业发展最新动态的报告会。

10.根据教学实施情况和本专业发展动态,对本专业教学计划提出修改建议,包括课程的调研、课程内容的变化等,并提出书面意见。

11.主持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要求在本专业有毕业生后每年进行一次。调查的学生覆盖面占本专业毕业生数50%以上。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向学院提出本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建议。

12.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具体方案,并协同学院和专业所在系组织实施。

13.组织专业剖析的内涵建设工作。配合系主任完成各级重点或示范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等工作。

14.专业建设负责人对以上工作完成情况,每学年末要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报系部和教学管理部门,学院对专业带头人工作进行考核。

15.带动专业群内一个相近专业的建设工作。

四、专业带头人的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忠诚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风端正,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2、熟悉和掌握本专业国内外人才培养、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动态,对专业建设有深入的研究和建树,能够了解和预测本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动向,有改革和创新理念,责任心强,有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3、具备双师素质,专业技术水平高,实践动手能力强,是本专业公认的业

务尖子;教学水平高,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绩;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取得了有价值的实用研究成果。

4、积极参与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建设,在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5、积极配合系部领导开展工作,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和示范院校建设等工作中表现突出。

篇6: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为积极推进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办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区域的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加大我校教师培养工作力度迫在眉睫。学校经研究决定,通过着力培养专业名师及专业带头人队伍,切实加强我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养背景

1、市、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促进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我校专业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近几年来,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创国家级示范校的需要,承担的教育科研任务越来越重,迫切需要加快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从而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市、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加快我校重点专业建设,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需要。目前,对我校重点专业教师队伍总体来说,年轻教师多,虽然学历较高,但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在重点专业培养一批能起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的名师或专业带头人,是我校目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

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创新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建立和完善学校师资培养机制,建立人才梯队,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学校战略后备人才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以建设“高技能、高学历、高品质”的“三高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适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双师”素质高、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按照个人申报,学部推荐,学校考核审批的原则,从2017年9月开始,在各专业确定1-2名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力争通过2—3年培训,他们的综合素质达到市、校级名师,校级专业带头人培养标准。

(二)培养任务

1、通过培养培训,使培养对象具备较高思想政治觉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足职业教育,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奉献精神强。

2、提高培养对象的学历层次,并使其获得相应的职称和专业技术证书。要求所有培养对象通过学历培训,获得同类专业本科文凭,鼓励已获得本科学历的培养对象攻读研究生学位;所有培养对象在培训期内必须获得中级职称,必须获得所教专业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3、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要求培养对象较系统掌握任教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熟悉任教专业技能操作,对任教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技能体系有较强的把握能力;准确把握任教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主干课程的课程目标以及在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起到规划和把关作用;由学校统一组织,有计划分安排培养对象下到专业对口企业进行顶岗实践。

4、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水平。要求培养对象从事本专业教学三年以上,能胜任本专业2门以上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效果好;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及学习态度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并根据专业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课外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所教学生在校内外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要求校级专业带头人主持或参与1-2项校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鼓励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

5、具有一定的应用技术研究推广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培养对象要能不断吸取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掌握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由学校组织外出参加专业培训,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技能水平;要求培养对象有较强的市场就业、职业岗位用人标准的调研、分析能力,每年要开展市场调研1次,并根据就业市场和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6、能够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要求培养对象能对本专业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本专业最新

成果专题辅导报告、讲座2次以上;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2-3次,实现资源共享。

四、培养措施

(一)加强领导

1、成立培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成立培养工作班子。工作班子名单如下: 组长: 成员:

(二)具体措施

1、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培养过程的监督与评估。对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的具体目标要求,由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班子的工作实绩分、分阶段逐项检查与评估,切实加强对各专业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工作的督促、考核。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管理力度。

2、加强密切协作,推动培养工程顺利实施。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处室通力合作,围绕培养目标,共同协助教研教改课题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市场调研情况的分析,确保集体项目如期完成。

3、强化队伍管理。学校将对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严格的管理,培养对象要制定个人受训计划,签定目标责任书。

4、开展帮教活动。加强校外校内帮教活动,利用各专业相关行业的资源,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的专业水平。培养对象还应主动从教学、技能、科研等方面帮助和培养青年教师。

5、建立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基金。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多方筹措经费,将建立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基金,用于学科建设、教师培训、改善各专业组所工作条件等方面的需要,为名师或专业带头人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

6、改进对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绩效的考核。工作班子要认真总结以往教师业务考评当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人为本,研究和完善考核的指标体系,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彰显爱岗敬业精神,改进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绩效发放办法,兼顾公平和效率,明确导向,鼓励先进。

7、校内创设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工作班子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善于发现人才,有计划地加以培养。创造条件让想学、肯学、会学的教师多一些学习机会,让想干、肯干、能干的人多一些实践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让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

8、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培养对象的理论水平。对名师或专业带头人的培养着重从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入手,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的宣传,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建立奖励机制。对按期达到名师、专业带头人标准的实行奖励:一是适当提高经济待遇;二是在评优评先、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篇7:专业带头人培训总结

一、培训内容方面

1、专业课教学培训在专业课教学培训中汽车工程系安排都是汽车新技术,发动机电控系统、自动变速器,混合动力系统(ABS、ASR、ESP、SRS等)的工作原理及检测;汽车自动空调系统的原理与操作;电控悬架系统、车载网络系统;汽车电路分析等。授课基本上采用的是理论实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很直观,易学易懂。系里的实训设备面向学员开放,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提高动手能力。

另外,系里还聘请上海大众斯柯达石家庄销售店任玉栓副总经理及宝马汽车石家庄宝和销售店张殿国副总经理针对汽车4S店运营流程与岗位规范、汽车4S店管理与企业文化等进行了讲座,开阔了学员们的视野。让我学习到了专业领域的最新理论知识、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

2、专业建设能力培训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形式及发展趋势;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等内容。

3、参观学习及交流实践活动:参观了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的所有实训室、学习了汽车4S店管理与企业文化、汽车4S店运营流程与岗位规范,参观了丰田汽车新华4S店,并于20xx.8.3至20xx.9.8日分别到河北益通别克4S站顶岗实习。了解了4S站企业生产状况、技术水平、用人要求,进一步理解了4S站的意义和先进的理念,加深了学校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

通过公开课活动,向同仁们学习业务知识。

二、学习体会

1、教学理念的更新行动导向教学法已在我校汽修专业实施多年,所谓“行动导向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的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行为的指导者或咨询者;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再是单向地灌输,而是双向地传递和互动。教学效果的控制不再是靠传统的分数激励,而是学生不断取得成就的体验。但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而省交通学院的刘振楼主任、刘志忠副主任针对汽车维修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精彩的讲解,解除了我许多困惑,也确定了今后继续实施行动导向法的方向和细节。要在教学过程中以企业要求员工的.标准为学习要求及目的;以维修手册的内容为教学补充;以工作情境进行实训内容。在每个课题学习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考核和学习评价等等。

2、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这次培训的课程由于是新知识、新技术,感到学习有一定难度,对于巡航系统、防盗系统、自动空调、汽车单片机与车载网络系统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但是在各位授课教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并给予了大量课件、多媒体资料,使我们学员的理论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刘振楼、刘志忠两位教授除了在专业技术方面进行授课,还要针对每一堂课如何导入新课,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如何使用多媒体课件,理论与技能如何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何把握进行了分析和讲解。使我很受启发。也为我们在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技能实习中老师先让我们看录相,并发了相应资料,然后分组练习。无论讲解还是示范各位指导老师都非常的细致、非常的到位,让我们学员感到非常感动,不仅提高了技能,更学到了耐心、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

在“丰田汽车保养规范与操作”环节的学习中,了解了正确专业的保养作为衡量车辆价值和服务水平的标准之一,进而了解为什么保养,怎么保养,保养流程、项目等相应的知识。并且明确了今后在实训课中的授课标准,以及从哪些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在学习中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掌握专业操作技能,比原来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今后的专业教学将有很大的帮助。

篇8:专业带头人岗位职责

资料[1]对全国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制度进行了调查,专业带头人制度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1)把专业带头人制度设计为专业带头人选拔与管理办法,具体规定了专业带头人如何选拔、职责待遇以及如何管理考核,但没有包括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资助措施。(2)把专业带头人制度设计为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与管理办法,即除了具体规定专业带头人如何选拔、职责待遇以及如何管理考核外,还包含有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资助措施。(3)把专业带头人制度设计为专业带头人选拔办法,在制度中只规定了如何选拔专业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的待遇。没有包括专业带头人的职责描述、如何管理考核、培养资助措施等内容。

对专业带头人的内涵要求有以下几种情况:(1)专业带头人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起示范带头作用,负责某一个专业的专业建设与改革研究,指导和培养本专业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和教学研究,提高本专业的人才质量。(2)专业带头人在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课程的全面建设(包括实验室建设)和相关选修课的开设、培养青年教师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3)专业带头人不仅仅要起“带头作用”而且是“专业建设的负责人”其基本职责是负责所在专业或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4)专业带头人在专业筹建、专业建设和改革过程中起核心和骨干作用。(5)专业带头人是指导和从事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学研究以及实践教学研究的教学骨干人员,是“双师型”教师中的优秀者,能负责本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2,3]。

显然专业带头人的内涵和责任界定尚存在异议,对专业带头人的任职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规定。

2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内涵的思考

综合高职院校和部分省市选拔专业带头人的文件对专业带头人的界定,目前对专业带头人的认识,可归纳为项目任务说、岗位说、称号说几种:(1)项目任务说:该学说认为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项目,专业带头人培养是项目建设的任务。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及教育行政部门都采用此学说,把专业带头人作为选拔对象,对培养项目任务、标准和条件用列举法加以详细的规范。但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内涵,不同院校的专业带头人的表述差异很大。(2)岗位说:部分学校把专业带头人作为一种岗位,把专业带头人与教研室主任合为一岗。这种认识显然是针对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制度设计。(3)称号说:认为专业带头人是一种代表教师教学、科研和专业水平的荣誉称号,显然荣誉称号说与目前各院校普遍实施的任期任务考核制度存在逻辑矛盾。

上述认识都有一定的合理内涵,但都存在不足,从教学改革的实际看,专业带头人的制度设计,是要培养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力量、推动力量,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头效应,推动中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因此专业带头人的内涵应从专业水平、能力结构、任务职责方面加以界定。

专业带头人的专业水平是由履行专业带头人职责确定的,主要包括专业理论水平与教育理论水平,专业带头人是站在本专业技术前沿,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的教学一线专家,这是专业带头人与学术带头的本质区别。

专业带头人的能力结构包括研究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其结构如图1所示。

任务职责是高职专业带头人内行的核心。专业带头人的主要责任是负责专业建设的内涵建设。

由以上的分析,专业带头人可界定为:专业带头人在一个任期内,应有具体的专业建设项目目标,承担专业内涵建设的任务型岗位。

3 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途径

3.1 专业带头人的基本要求

(1)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有较强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2)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德高尚,能以身作则,严谨治学,为人师表;(3)在本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前沿,熟悉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把握专业技术发展方向;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相关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4)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能力;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能及时根据行业企业岗位群需要准确把握专业(群)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调整专业、开发课程,保持专业(群)建设的领先水平;(5)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群)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一线的的专家。

3.2 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路径

根据高职教师队伍中能够完全符合专业带头人要求教师数量不足的现状,抓紧从已有的教师队伍培养专业带头人是高职院校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必由之路。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既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对专业带头人的政治思想教育,要制订培养规划,对他们要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职业责任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2)加强专业带头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根据专业带头人既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案。对非师范学业背景的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培训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对有企业背景的教师则要在教学能力的培养方面下功夫。(3)建立特聘教授制度。从国内外特聘一批能够带领本专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以达到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传、帮、带作用的目的,加快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步伐。在国家教委确定的高职院校示范性专业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实行特聘教授岗位奖金,以促进专业带头人教师队伍的建设,带动一批示范性专业在其前沿领域赶超国际先进水平。(4)设立专业带头人教科研基金。以竞争优选和专家确定等方式分批精选专业带头人,采取院校拨款与自筹经费相结合的办法,增强经费支持力度,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促进专业带头人教师队伍建设。(5)在专业建设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和从事专业建设,包括专业课设置,实验室和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等,在专业建设实践中提高专业带头人的专业水平。(6)在教学和科学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提高,所以高职院校要建立专业带头人授课制度,聘请他们承担两门以上专业课的主讲任务。学校还要支持他们编写高职专业教材,充实、更新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可将专业带头人组成专家组,确定研究方向,支持他们承担基础性研究,高科技研究,把资助科研和资助专业带头人的培养结合起来,让他们在带领青年教师完成课题、取得成果的过程中,提高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7)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之路,让专业带头人在实践中提高学术水平。首先要建设校园教学、生产、科研三位一体的基地。使之成为学校的科研中心,实践教学中心和生产部门,创造机会让专业带头人直接为教学和社会服务。二是构建校外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校办产业,让专业带头人解决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工艺等问题。通过协作攻关,联合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维修以及产品生产的工艺制订等方式千方百计的提高专业带头人的自主创新能力。继而是专业带头人成长为社会认可的科技拔尖人才。[4](8)制订扶植政策,创造良好条件。近年来,国家、地方和高职院校十分重视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工作。首先,应该积极采取倾斜政策,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其次,增加投入,重点资助专业带头人开展学术研究,高职院校要设立专项经费用于专业带头人和学术梯队建设,以提高其学术水平和知识创新能力。再次,实行奖励政策,提高专业带头人的收入水平。

4 结论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保持发展的根本,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的内在要求。通过建立高职专业带头人制度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师水平的提高,只要有高水平专业带头人队伍,通过他们的的示范带头作用,才能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唯有如此。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成为有源之水。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中起示范带头作用,是具有任期任务的任务型岗位;内涵由项目任务、水平要求、能力结构界定;专业带头人的的培养需要考虑培养对象的专业背景,培养途径要具有针对性。

关键词:专业带头人,内涵,任务型岗位,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焦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5.

[2]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关于选拔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暂行规定[Z].(试行).

[3]关于实施安徽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的通知[Z].

篇9:浅析如何做好烹饪专业学科带头人

【关键词】烹饪专业 学科带头人 课程改革 专业技术 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4;TS97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253-02

学科带头人是根据教学工作需要,由学校聘任管理一个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研究以及科学研究的负责人。近几年省教育厅在省重点职业中学、合格职教中心建设基础上,又以示范专业建设为切入点,走学校内涵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又以课程改革为着力点,推进江苏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在此形势下,但是很多学校烹饪示范专业创建后,却并没有起到示范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校领导对验收过关的示范专业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所任命烹饪学科带头人的工作力度不够,这点我认为比第一点更重要,因为示范专业验收合格后其主要工作还是要靠学科带头人去做。可见学科带头人工作尤为重要,那么对烹饪学科带头人有那些要求呢?

一、烹饪学科带头人应具备过硬的素质

(一)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高的政策水平

烹饪学科带头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集中体现在具有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政策水平是指烹饪学科带头人在处理管理事务时具有的政治头脑和政治立场,同时善于学习和把握政策文件,能准确把政策精神贯彻到教育教学中。

(二)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烹饪学科带头人的专业知识要深厚、教育理论要有一定的宽度,相关学科知识越宽越好。烹饪学科带头人应该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是行业知名的专家或能工巧匠;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善于发现教学与科研中的问题,并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烹饪学科带头人应该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应该组织本专业人员开展各种教学与科研活动,在本专业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一定的领导艺术。

二、烹饪学科带头人的职责

(一)认真做好专业开发工作

1.组建由行业专家、餐饮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和校内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开发、管理和建设工作。

2.专业设置内容应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有利于学生就业的原则。

3.认真组织社会人才需求调研;通过广泛而深入的人才需求调研和岗位工作调研,了解餐饮企业对岗位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4.引入行业标准,构建“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实行工学交替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

(二)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工作

没有好的教师团队对各项专业建设工作的开展都不可能达到预定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并形成自身的特色;

1.加强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进行;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培训,将知识培训、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和实验教材培训等结合起来。

2.制定教师进修计划,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年青教师进实验室,定期派年青教师去餐饮企业锻炼,并将其情况纳入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上讲台。通过有计划的培养,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水平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3.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制定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科研项目的研究,经常把素质好、工作积极的烹饪专业教师送到外地培训,使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认真开展“青蓝工程”活动,让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5.提供政策从餐饮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任教。

(三)抓好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

1.很抓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以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为先导;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方案。基本形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文章上,要落实到行动上,如“以就业为导向”如何体现在你的管理工作上,如何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上。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烹饪专业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转变要从七个方面进行: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烹饪专业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向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转变;烹饪专业教师由以往的“讲三练二考一”向“讲一练二考三”转变,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烹饪专业教师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转变;由强调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变;培养途径由校内封闭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向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培养特色高职人才转变。

2.加强烹饪专业教师课改能力的培养

坚持“三以一化”的目标和宗旨。以骨干教师的新课程培训为切入点,以全员培训、整体提高为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的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规划和计划,将校本培训作为师资培训的重要途径。将知识培训、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和实验教材培训等结合起来,把新课程培训作为当前教师教育的主要內容。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和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重视和加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组织和鼓励广大烹饪专业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研能力和水平,使教学实验过程成为烹饪专业教师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

3.转变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教学

运用多种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探索任务驱动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倡导以实训操作为主,教室教学为辅助的教学形式,积极推进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努力打造以能力为本位,以烹饪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积极转变烹饪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的意义。

4.建立促进烹饪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

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烹饪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将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课程执行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发挥评价对课程实施的促进作用。在评判烹饪专业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要把课程终结性考试与学习过程考核中的考核结合起来,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改变一张卷定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

5.加强课题研究,提高业务素质

重视和加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组织和鼓励烹饪专业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研能力和水平。

(四)注重烹饪专业文化建设

通过建设烹饪专业文化,能引领烹饪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内涵和实力,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专业,是职业学校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专业文化建设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专业成长有着强烈的指向功能,对专业发展有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1.精心布置,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2.明确师生工作流程,规范师生的操作过程。

3.明确学生发展目标,激发专业学习兴趣。

4.增强教师专业归属感,规范教师专业行为。

(五)积极参与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验)基地建设

积极协助实训处搞好校内实训(验)基地建设,完善各课程实训设施。创设一流的实验实习环境,对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及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措施、安全保障等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以确保课程的正常开设和教学质量。

2.产学研基地建设

坚持软硬并重,同时做好软件建设,包括实训教材、实训指导教师队伍、规章制度等,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立足高起点,兼顾新技术。职高培养的是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要使学生掌握当前应用的技术的同时,兼顾熟悉新出现的技术应用。因此,在实训(实验)设施的建设中,充分反映出技术先进,知识先进,产学研运作模式先进的特点。做到以产带学,走出一条产学结合的创新路子。

3.校外实训(验)基地建设

在实训(实验)设施建设中,坚持校内校外统筹考虑。充分挖掘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把实训基地建在校外,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校外实训基地无偿或优惠提供实训设备及实训材料,有效解决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所需经费不足的矛盾;无偿提供实训场所,提供兼职教师共同参与、联合指导学生的理论、技能学习,缓解了校内实训教学按排上的压力,实现了实训条件的社会沟通;使学生置身于现实工作场景中,建立模拟就业系统,餐饮企业接收或帮助推荐受训学生就业,实行预就业制。

(六)明确素质教育与烹饪专业技术教学的关系

现在有不少烹饪专业学生成绩优秀,技术能力强,但却被餐饮企业列为“不受欢迎”的学生,原因何在?主要是他们缺乏对社会、职场中的文化和规则的了解,缺乏团队精神、敬业精神,缺乏职业道德和操守。这是对以就业为“指挥棒”,忽视素质教育的警示。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不仅靠技术培养,更要依赖素质教育。

将素质教育的理念纳入烹饪专业教学计划,职校素质教育应依据学生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高或增强学生的某些基本素养;如理想信念、法律道德意识(特别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素质(业务能力、踏实肯干、创新、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等。根据对职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理念,应紧扣专业特点体现专业思想、精神及其要求,将素质教育内化为专业技术教学内容,特别应突出职业道德素质的内容。在制定烹饪专业教学计划的同时,应将职业道德素质等纳入教学计划,并给予一定的课时。

总之,烹饪学科带头人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千变万化,但是在工作中要始终相信,烹饪学科带头人不能只做各种制度制定者,而是要把各种制度如何去很好的去实施。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标准》2003年.江苏省教育厅.

[2]《江苏省職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标准补充说明》2003年.江苏省教育厅.

作者简介:

上一篇:原来你才是战神杂文随笔下一篇:2023体育教师招聘专业知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