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证明信标准

2024-06-26

工作证明信标准(精选12篇)

篇1:工作证明信标准

有我单位职工同志,从事_____________(专业)相关工作年,其主要工作经历如下:

1、起止年月;2、在何岗位;3、从事何专业工作;4、获何专业;5、技术资格

年月——年月

年月——年月

经查,该同志在工作期间,能遵纪守法,无违反职业操守的行为。我单位对本证明真实性负责。

特此证明

单位(盖章)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盖章)

篇2:工作证明信标准

我公司属于×××行业的中型企业,销售额达×××。

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单位公章或者人事部章)

日期

工作证明信范本篇二:

兹有我公司员工___________,性别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司工作______年,任职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职位),月收入为人民币_________________元。

特此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加盖公章)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工作证明信范本篇三:

兹证明___________是我公司员工,性别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部门任____________职务。月收入___________元,一年总收入约为__________元。

特此证明!

本证明仅用于证明我公司员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资收入,不作为我公司对该员工任何形势的担保文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加盖公章)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工作证明信范本篇四:

有我单位职工同志,从事_____________(专业)相关工作年,其主要工作经历如下:

1、起止年月;2、在何岗位;3、从事何专业工作;4、获何专业;5、技术资格

年月——年月

年月——年月

经查,该同志在工作期间,能遵纪守法,无违反职业操守的行为。我单位对本证明真实性负责。

特此证明

篇3:证明标准初探

(一) 证明标准的概念

界定诉讼证明是讨论证明标准的一个前提。诉讼证明是指诉讼中诉辩各方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规则提出证据以证实其所主张事实的真实性的活动。在诉讼证明过程中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 即证明要达到何种程度才能被确定为证明成功, 而这就涉及到了证明标准的概念。英国证据学者摩菲认为, 证明标准“是指履行证明责任必须达到的范围或程度, 是证据必须在事实裁判者头脑中造成的确定性或盖然性的程度, 是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有权赢得诉讼之前使事实裁判者形成确信的标准。”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 证明任务、证明要求、证明目的和证明标准这几个概念常常混淆, 在这里首先有必要厘清各自的概念。笔者认为证明任务和证明目的是同一概念, 是指诉讼证明所要追求的宏观的理想的目标, 是确立证明标准的基础和依据, 具有永恒性、不变性和一致性。证明标准和证明要求是同一概念, 它是证明任务或证明目的具体化, 具有可变性和多样性。本文将证明标准的概念界定为:证明主体提供证据能够使裁判者确信其所主张事实的真实性所要达到的程度。

(二) 证明标准的属性

1.抽象性

证明标准是一项尺度或一种程度, 是裁判者通过证明主体所提供的各种零散的证据对案件事实的一种合乎逻辑思维和经验法则的可能性断定, 是一种抽象的标准。我们无法用精确的数字或其他测量单位来对其进行具体化和精确化的界定。

2.主观性

由于证明标准是一种抽象的标准, 因此不同的人对其会有不同的理解。就裁判者而言, 其对于证据的判断过程也同样会受到其法律观念、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影响, 不可避免的具有主观性。

3.客观性

证明标准同时具有客观性。如果证明标准仅仅是主观标准而不具有客观性, 则无论裁判者作出什么样的裁判都是不存在错误的, 这显然是错误的。虽然证明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是裁判者主观的思维判定, 但裁判者在形成内心确信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如证据规则的制约、证据种类与证据数量的限制、经验法则和逻辑推理规则的限制等。

二、证明标准的学说

关于证明标准的学说, 理论上大致有客观真实论、法律真实论、相对真实论、误区论四种学说。传统客观真实论认为:基于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诉讼领域中的案件事实也是可以为我们所认识的, 这种认识完全可以达到查明案件的客观真实情况。法律真实论者强调绝对地、完全地查明案件的所有事实真相是不可能的, 也是没有必要的。法律真实是指在证明过程中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应当符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 应当达到从法律的角度认为是真实的程度。相对真实理论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关系, 认为诉讼证明都只能达到相对真实, 而非绝对真实。相对真实论者明确提出证明标准分为主观证明标准和客观证明标准两个方面, 即主张内心确认是诉讼证明的主观标准, 最大限度地符合或接近客观事实是诉讼证明的客观标准。误区论认为诉讼是围绕证据的运用所进行的活动尽管包含认识过程, 但绝不等同于认识活动, 应当将证据法学确立在形式理性观念和程序正义理论上。

三、证明标准在学理层面的完善

通过对以上学说的分析, 笔者认为在学理层面证明标准的确立如下:在将客观真实作为证明标准所追求的目标和导向 (即证明目的或证明任务) 的基础上, 建立以法律真实为基础的相对真实。

(一) 客观真实应当作为诉讼证明的目的或任务而非诉讼证明标准

上述各种学说其实都是认可在诉讼中追求客观真实的价值。司法证明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发现客观真实, 这是证明活动本质和追求。然而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相对性和现实存在的各种限制性因素的存在使我们在具体案件的证明过程中无法全面、客观地获知案件的客观真实。如果要求以客观真实作为证明标准, 则是以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作为诉讼证明必须达到的标准, 这显然是非理性的。因此, 应当将客观真实界定为诉讼证明的追求和目标, 即诉讼证明的目的或证明的任务。

(二) 诉讼标准应当是以法律真实为基础的相对真实

诉讼证明只能达到相对真实, 而非绝对真实。诉讼证明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符合或接近客观事实。诉讼证明的对象是过去了的事实。从思维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 我们是可以获知案件的客观真实。但从思维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实现来说, 由于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限制性因素使我们在具体的个案中很难全面、客观地获知过去发生的事实。裁判者只能够通过证明主体所提供的各种零散的证据来重新拼接和推断在过去可能发生的事实。然而证据作为裁判者获知案件事实的媒介, 却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真实性和虚假性的双重特点。进一步说, 就算一项证据被认定为是客观真实的, 但如果该项证据是违反法定程序而获得的, 该证据也不会被裁判者采纳。这是因为发现客观真实仅仅是诉讼所追求的价值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对效率、正义以及保障人权等多重价值追求。因此, 诉讼证明是无法达到绝对真实的。我们所获知的仅仅是尽最大努力的接近客观真实的相对真实。这就说明了证明标准不可能是确定性的、必然性的判断, 而只是相对性和可能性的判断。但值得强调的是, 证明标准是可能性判断并不能推出其不具有评价性。这是因为证明标准同时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虽然证明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是裁判者主观的思维判定, 但裁判者在形成内心确信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 而这就是法律真实论的实质, 即裁判者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应当符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 应当达到从法律的角度认为是真实的程度。

摘要:证明标准是证据制度的核心, 证明标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证明标准的内涵、属性以及理论学说从而提出了证明标准在学理理论层面的确立。

关键词:证明标准,客观真实,法律真实,相对真实

参考文献

[1]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236.

[2]陈一云主编.证据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116.

篇4:刑罚的证明标准

关键词:诉讼证明标准;排他性证明标准;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确凿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083-02

一、证明标准的概述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指法律规定的运用证据对刑事案件事实等待证事项的证明所要达到的尺度,亦即承担证明责任的诉讼主体,提出证据证明其所主张的事项,应当达到何种程度方能确认其真伪,从而卸除其证明责任的具体规格。也就是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的最低的证明要求。诉讼主体即负有证明责任的一方 。

在社会的发展下我国的经济、法律等也不断的在发展,而在证据证明标准的领域里现有的几种学说主要有:客观真实说、主观真实说、法律真实说。客观真实说(此说又称一元化证明标准)高度的强调对证据的客观认识和其认识客体所具有的决定性地位和判断标准作用,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由于诉讼证明的目的是为了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司法机关作出有罪认定时,必须以符合客观案件事实的认识为根据,即诉讼中对事实的证明应达到客观真实的程度。

二、证明标准的要求

所有的刑事案件都同国家的安危,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相关,都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公益,关系到稳定的大局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从而确定刑事案件证明标准的原则必须是从高从严,即高标准,严要求。而且,证明的标准直接涉及到人权保护问题,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进程和世界范围内的人权斗争的潮流,都要求诉讼证明的标准要从高从严。就刑事诉讼的本身而言,其全过程无不同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紧密相联。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环节,一方面涉及到被害人的权利保障问题,另一方面又关系到嫌疑人、被告人、被判刑人的人身权利和诉讼权利的矛盾冲突。解决这一矛盾冲突,尊重和保障人权,严格证明标准,是惟一的途径和方法。另外,我国长期以来人民司法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诉讼证明的标准必须从高从严。近、现代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按照从高从严的原则,为实现人权保障,众多国家都把“排除合理怀疑”确立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三、刑法中证明标准的规定

我国对刑事类案件一直规定的很明确,所以在刑事诉讼法上几乎对诉讼程序的每个环节都加以规定了。(1)立案的证明标准。《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 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 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此规定为最低规定。对于自诉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6条中的规定,自诉人起诉时应当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能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人民法院才会立案受理。(2)逮捕的证明标准。《刑事诉讼法》第60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3)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刑事诉讼法》第129条: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4)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刑事诉讼法》第141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5)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刑事诉讼法》第162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四、法定证明标准与排他性证明标准

(一)法定证明标准。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一般认为对此应做如下理解:(1)据以定案的证据均已查证属实。(2)案件事实均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3)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4)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结论是惟一的,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上述四点具备,才能达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我国的这一规定要求人的主观认识要符合客观实际,法官对证据的判断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对事实的认定必须坚持高标准,不懈地追求案件的客观真实。这一规定,清楚反映了立法者对法官在判定证据,判断案件时的要求,符合审判的目的。无论哪个法系,哪个国家,规定刑事证明标准目的最终只有一个,就是要求法官不错判案,我国的规定明确地体现了这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说,“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实际上是刑事诉讼的客观标准。

(二)排他性证明标准。

上述四项是坚持“法律真实说”学者将这种刑事证明标准概括为排他性标准。这种“排他性标准”对《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标准作了富有可操作性的理解,有利于在司法实践中把握和运用,但是,这种理解也存在似是而非之处。

首先,对于“排他性标准”有人理解为“排除其他一切可能性”。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现实中,因为可能性很多,有的可能性对正常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但如将这种可能性也排除,定罪量刑将很难。如利用职务之便占有公共财物的人,宣称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这些财物交给穷困之人,以实现社会主义。按此标准,也不能将其定罪,这样显然超出了正常人的经验范围,司法理性色彩将丧失贻尽。因此,这种可能性应是正常的可能性,即“合理怀疑”,而不是一切可能性。

其次,有人认为“排他性标准”是指对案件事实的证明达到100%的真实性,这种100%真实的说法忽视了相关性标准的存在。①如“我在201房间杀了他”与“我在走廊西头的一个房间中杀了他”就运用了相关性标准。实践中,人对案件事实的认识结论不可能作出精确的数字计算,存在正确案件只能说明没有相反证据证明其不正确,而不能与这些案件中认定的事实100%真实划等号。从这个角度说,“合理确信”或者“确信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说法更为精确,“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则显得更为可取.

最后,在实践中,由于刑事案件非常复杂,如果坚持运用刚性的、绝对的“排他性标准”,一律要求对所有刑事案件在主要事实的证明上都必须达到百分之百准确的程度,必纵犯罪分子,降低对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效能。因此,从其不足可以看出,在实践中我们对案件事实的认定难以达到绝对的真实程度,故吸取英美法系的“排除合理怀疑”标准比较可取。

参考文献:

[1]张继成.《对“法律真实”和“排他性证明”的逻辑思维》.5]张继成.对“法律真实”和“排他性证明”的逻辑思维[A].何家弘.证据法论坛(第二卷)[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

[2]王国枢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新编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3]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城市出版社5。

篇5:考研工作证明标准

工作证明

兹有我单位 (同志),身份证号码: ,自2013年8月于 部门,从事 工作,现于 申请参加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特此证明

备注:此证明仅作报考职业资格证书凭据,不作其他用途。本单位对此证明真实性负责。

部门联系人:

联系电话:

(单位)人事部(公章)

篇6:单位工作证明标准模板

XXXX公司

盖 章:

日 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单位工作证明标准模板2

兹有我单位_______(同志)在________________部门,从事_____________工作,专业年限为______年,现在申请参加__________________(工种)_____级职业资格考试,特此证明。

备注:此证明仅作报考职业资格证书凭据,不作其他用途。本单位对此证明真实性负责。

部门联系人:

联系电话: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单位工作证明标准模板3

兹有我单位(同志)(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从事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已经有___________年,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7:标准委托工作证明书

致:_________________公司:

我单位_________________现委托___________(姓名)作为我单位合法委托代理人,授权其代表我单位进行_____________设计工作。该委托代理人的授权范围为:代表我单位与你们进行磋商、签署文件和处理______________活动有关的事务。在整个__________过程中,该代理人的一切行为,均代表本单位,与本单位的行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单位将承担该代理人行为的全部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

代理人无权转换代理权。特此委托。

代理人姓名: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理人签字样本)

日期: 年 月 日

竞标申请人(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篇8:试论三大诉讼证明标准

关键词: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标准的客体和目的决定了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场合需要不同的标准, 比如工厂检验其产品是否合格就需要一个区分正品与副品的标准, 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胜负取决于时间和距离的标准, 而人们判断事物的真假就需要一个区分真伪的标准。标准的主体、客体及目的决定了人们现实制定出的标准能否起到衡量事物尺度的作用, 也决定了标准的有效性与实际可行性。

我们对证明的标准分析也必须从客体、主体、目的等几三方面支考察。证明标准的主体, 包含双方当事人, 当然也包括法院, 对案件的审理者而言, 证明标准决定他在何种环境下可以充分认定该案件事实已经基本明晰, 因此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判决;对双方当事人来说, 证明的标准决定了在哪种情况下他可以解除举证责任 (主观举证责任) 。证明标准的客体指的是基本案情适用这一标准所要衡量, 且充分合理。其客体不同于一般证明的客体, 证明的客体是指案件的实体, 即通常所称的程序事项, 这些案件事实都是客观存在的, 没有必要用一个固定的标准去加以规制, 需要规制的是对事实的认识。所以证明标准的客体就是我们在诉讼过程中通过证明事实所实现的对案件的基本的、客观的认识, 而运用证明标准是衡量在诉讼中对案件事实的认识能否符合法律要求的标准, 如果达到了法律要求的标准, 法律就可以判决的形式确认基本认识, 若没有达到法律要求的标准, 举证责任制度将确定由何方承担此种不良后果。

一、确立证明标准目的

证明标准在诉讼证明理论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诉讼进行中, 程序如何进行及许多措施的采取, 尤其是裁判的做出, 都涉及证明标准问题。

确立证明标准, 有利于明确举证责任的程度, 调动负举证责任的主体的举证积极性, 推动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保证诉讼程序的公平与公正, 实现诉讼构造的平衡;有利于保证案件的正确处理, 实现诉讼结果的公正;有利于推动诉讼法学理论的完善与发展。所以, 确立证明标准, 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而且具有实践意义。

二、三大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一)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在英美法系国家, 传统上刑事案件采用“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 所谓“排除一切合理怀疑”, 是指全面地证实, 完全的确信或者相信一种道德上的确定性。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明确的证明标准, 《刑事诉讼法》中多次规定的“犯罪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侦察机关将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 检院对案件提起公诉, 若人民法院对于被告人判决有罪, 应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并充分。犯罪事实清楚, 即作为定罪量刑的有关的事实情节都应该清楚。证据确实并充分, 即对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的质量的总体要求。

(二)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在民事诉讼中, 英美法系国家一般采用“盖然性居上或占优势”标准, 所谓盖然性, 即是可能性, 在证据对某一事实的证明无法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 对盖然性较高的事实予以确认。而大陆法系中有关民事案件的标准通常具有高度的盖然性, 采取的是较高的自由心证。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对证据要查证属实, 才能认定为事实依据, 人民法院应按符合法定的程序, 客观审查并核实证据。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证明标准的一般要求, 可概括为“一种高度的盖然性”, 这一标准在形式与内容上是一种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三) 行政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行政诉讼中, 证明标准分为说服责任和推进责任两大标准。说服责任主要是被告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责任, 其证明标准因案件的具体情况有别;推进责任则主要是指原告证明行政诉讼程序事实责任, 只要达到法官认为审理起诉或继续审理的必要性条件。

三、三大诉讼证明标准异同

不同诉讼证明标准间的差异可初步归纳为以下如下: (1) 其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主要倾向于公正; (2)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倾向于效率; (3)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倾向于效率与公平的均衡。造成三大诉讼的证明标准的不同主要是由其功能不同所产生的。

在刑事诉讼的控告方代表国家对被告人公诉, 诉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认被告人是否犯有所控犯罪行为, 是不是要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的主要行政责任是不尽相同的, 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责任, 其多数情况下会剥夺犯罪的人身自由更严者甚至会剥夺犯罪人的生命。若发生判决不当, 其刑罚执行后, 其后果很难挽回, 即使给予犯罪人以国家之赔偿, 也不可能弥补当事人的人身自由所受的侵犯乃至其生命被剥夺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因为人身自由和人的生命是不能用价钱衡量的。在此阶段, 公正与效率相比, 公正是非常重要, 可以说是首要的。因此, 在刑事诉讼案件的审判中关于证明标准的选择要求标准是非常高的。

在民事诉讼中的争议双方其民事主体地位都是平等的, 大部分争议源自财产权益的争议, 其需要进行民事诉讼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法律、通过司法机关使产生有争议的民事权益得到保障的一种手段而进行有利于民事法律行为的司法行为。在这种定纠纷止争端的过程中的公正与效率相比较, 往往司法效率更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中已为广大人们认同。因此, 在民事诉讼中对证明标准的要求会相对一些。

而行政诉讼的主要目的是运用司法手段来解决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与相对人的争议。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体现了是行政机关与相对人做出相关行为时。行政机关根据的事实符合客观程度。从行政权力、公民与法人权利之间的关系来衡量, 证明标准越低其行政权力的行使就越有没有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利益就容易被行政行为干扰。故一般都认为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高于民事诉讼, 但又低于刑事诉讼。

参考文献

[1]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 1997年

[2]刘建国主编.刑事公诉的实践探索与制度构建.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3年

篇9:民事证明标准制度探析

关键词:民事证明标准;高度盖然性;完善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

在定义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时候我们应该从法官及当事人的角度出发,从他们的心证角度去解释何为证明标准。因为民事诉讼证明的核心问题就是说服法官,使法官支持当事人的诉讼主张,最终使其达到确信的程度。因此我们可以给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下个定义: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法律规定的法官和当事人在认定案件事实或举证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用来确定待证事实是否真实的准则和尺度,证明标准是诉讼制度的一个原则性问题,故这是对民事诉讼证明要求法定化与具体化的体现。

2.特征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是诉讼法基本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类型的证明标准相比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证明标准的法定性。证明标准必须由法律来规定,从本质上说这是一个法律问题。在任何诉讼中,证明标准都是证据制度中的一个原则性问题,而证明标准的内容是对事实及证据的认定,是诉讼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故证明标准应当统一,以此来指导法官对事实、证据作出判断,同时对法官裁判的正确性进行审查和检验。

第二,证明标准的最低性。证明标准最具意义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证据真伪判断等在证明程度上的一个最低要求。故证明标准的最低性是指法官在诉讼过程中对事实认定及证据真伪判断的一条底线,该底线的设定意义在于:若所获取或提供的证据在程度上已经达到或者高于该底线,即使在客观上还不能令人产生百分百的确信度、证据仍存有许多疑点,但裁判者仍然可以据此裁定所认定的事实或提供的证据具有真实性;若低于该底线,裁判者就应该把待认定的事实或待确定的证据划入不确定的状态。

第三,证明标准的客观性。案件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根源的客观性决定了证据的客观性及证明标准的客观性。法官在司法活动中所获得的与证明标准有关的经验及认识是包含了全体法官的认识,是有坚实客观基础的认识。人类所具有的智慧、理性等优点使得立法者在价值的选择上会趋向于选择适合人类发展的因素,并结合其他的价值取向最终形成与证明标准相关的法律原则及法律规则。在这个标准形成的过程中,客观基础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二、我国民事证明标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我国民事证明标准规定过于单一化。《证据规定》第73条把证明标准确立为高度盖然性,这是符合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类型的。但是如果把高度盖然性作为所有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明标准是不够的,不符合实际的。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民事纠纷是发生在地位不对等的当事人之间,由于当事人地位的不对等,缺乏证据意识等原因,在此条件下如果仍然适用一个单一的证明标准,这将会使得处于弱势的一方当事人举证难度非常大,如此单一的证明标准将会使许多特殊的民事纠纷难以通过诉讼的途径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这对社会的稳定及法制的建设将会造成十分大的阻碍,同时也不利于对当事人民事权利的保护。

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单一是由复杂因素形成的:首先,我国在司法实践中一直都是重实体轻程序,在诉讼过程中实体法被视为办案的法律依据,通常忽视程序法的作用,使得程序法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在司法上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如此的法治环境下,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作为民事法律程序的一个原则得不到重视自然就可以理解了。其次,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历史原因。我国古代的法律中,民事诉讼几乎都是依附于刑事诉讼的。古代的庭审是由司法官一人决定的,并不是今天所倡导的当事人平等,在这样的环境下证据制度的发展是极其困难的。古代的证据制度更多的是通过裁判者的主观判断认定案件事实,这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大多都是程序之外的,裁判者预先就已经形成判断结果,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不受任何程序的影响和制约。

三、我国民事证明标准的完善建议

仅建立单一化的证明标准体系已经明显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我们可以在借鉴国外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際情况建立以下多层次的证明标准。

1.一般民事案件应当确定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在立法的过程中应将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作为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原则性规定适用于一般民事案件,也就是在一般的民事案件中,法官在穷尽全部证据后,如果认为待证事实十分可能或者可能很有就是真实的,那么即使待证事实没有达到客观上绝对真实的程度,法官依然可以认可,进而对事实进行认定,作出裁判。

2.特殊侵权案件适用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准

在特殊侵权诉讼中,存在着侵权责任的特殊性、损害行为具有间歇性、损害后果具有严重危害性等特点,往往使得双方当事人之间诉讼能力不对等,一方当事人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并且常常存在着取证困难、证据匮乏等的问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加害方当事人通常掌握并控制了大部分的证据,有更加充足的资源参与诉讼,如果双方当事人适用统一的证明标准就会导致实质上的不平等、不公平,有违立法的初衷。

另外,商事案件应适用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不动产所有权应确立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人身权的证明标准应确立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

四、结语

证明标准在证据法及整个法律体系中都居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关于民事证明标准的问题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完善民事证明标准对民事法律制度、民事诉讼法律制度、证据法等法律的改革和完善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积极地推进我国的司法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刘金友.证据理论与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陈一云.证据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毕玉谦.中国证据立法的基本框架[M].北京:人民法院报,2003.

[4]张卫平.民事证据制度研究[M].北京,清华大写出版社,2004.

[5]李玉强.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类型化考量[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

作者简介:

篇10:办理信用卡标准工作收入证明

其平均月收入为人民币(大写)元

填表人签字: 证明单位(盖公章)

单位联系电话:

单位营业执照编号:

单位办公地址:

本单位承诺该职工的收入证明真实。

篇11:办理信用卡单位工作证明标准范本

兹有我单位: 女士/先生(身份证号码:)系本单位正式员工, 已在本单位工作

年,在 部担任 职务,月收入 元人民币。特此证明!

此证明仅限办理信用卡使用,只证明资料的真实性,单位不承担任何担保责任。

单位名称:

篇12: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

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形影不离。证明标准总是依附于证明责任,而离开了证明标准,证明责任也就失去了现实的意义。

司法活动中的证明责任,既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在理论上,虽然自古罗马时代开始法律学者就一直在研讨证明责任问题,而且无论在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这一方面的著述都相当丰硕,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在证明责任的概念、性质、分配等基本问题上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实践中,证明责任的分配和确定至关重要,因为它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诉讼的结果。

两大法系的证明标准制度同中有异,英美法系的证明标准往往是刑民各异、多元化的,大陆法系的证明标准在表述上均可归结为“内心确信”,但也因证明对象不同而略有区别。我国现行的证明标准表述模糊,且存在一元化的缺陷,今后的改革应从“客观真实说”走向“法律真实说”、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

第一节 证明责任

一、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之辩

在学术著作中,人们比较喜欢使用“证明责任”这个概念;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则更多的使用“举证责任”的概念。

那么究竟两者有什么区别,到底是不是同一个概念呢,有必要首先考察一下这两个概念的关系。

1.《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2.《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二)英美法系国家

不仅中国学者在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等概念的使用上存在者分歧,外国学者在这个问题上也存在着“众说纷纭”的现象。

在英美国家的证据法中,有三个与此相关的概念:

证明责任(Burden of Proof或 onus of Proof)、举证责任(Burden of Production),举证责任又可以称为先行举证责任(Burden of initially Producing Evidence)或证据推进责任(Burden of Going forward with evidence)。

说服责任(Burden of Persuasion)。

其中,有些学者认为,证明责任是一个总概念,举证责任和说服责任是其下面的两个分概念。有些学者则认为,这三个概念是相互独立、相互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

(三)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之辩

举证责任只是举出证据的责任,证明责任则是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二者的侧重显然有所不同。证明必须以举出证据作为基础,而举证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证明案件事实。

二、证明责任的含义

如何界定证明责任的含义,我国学者主要有三种观点:

(1)行为责任说,即证明责任就是提供证据这种行为的责任;

(2)结果责任说,即证明责任是在案件事实不清的情况下,由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的责任;

(3)双重含义说,认为证明责任包括双重含义,即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和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

目前,“双重含义说”在我国证据学界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证明责任就是诉讼当事人方在审判过程中,向法庭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之案件事实的责任。包括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与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后者是证明责任的核心内容,是在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下,法院司法裁判的方法。

理解这一定义,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1)首先,证明责任是就他向证明而言的,自向证明不存在证明责任的问题。因此,在诉讼活动中承担证明责任的主体只能是诉讼当事人,不包括法官。

(2)其次,证明责任是以审判为中心的,主要表现在诉讼的审判阶段。在审判以前的诉讼活动中,不存在证明责任的问题。虽然审判以前的调查取证等活动都是为审判阶段的证明活动服务的,虽然在刑事诉讼中侦查人员也要进行他向证明,但是严格地说,那还不是证明责任的履行或实现。换言之,侦查人员不是刑事诉讼中承担证明责任的主体。

(3)再次,证明责任与事实主张具有密切关联。没有事实主张,就没有证明责任。换言之,证明责任要以一定的事实主张为基础,而且承担证明责任的人往往先有一定的事实主张,否则证明责任就成了无本之木。但是,提出事实主张是承担证明责任的前提,不是证明责任的内容。这两者不应混为一谈。

(4)最后,证明责任可以分解为三个层面:(1)提供证据的行为责任,即诉讼当事方就其事实主张向法庭提供证据的责任;(2)说服事实裁判者的行为责任,即诉讼当事方使用符合法律要求的证据说服事实裁判者相信其事实主张的责任;(3)承担不利后果的责任,即诉讼当事方在不能提供证据或者不能说服事实裁判者而且案件事实处于不清状态时承担不利诉讼后果的责任。

第二节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

一、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

(一)无罪推定原则 在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的首要原则是无罪推定或者有罪推定。含义:第一:控方承担证明责任 第二:控方举出的证据未能达到法定证明标准的情况下,法院应当宣布被告人无罪。

无罪推定原则最早源于古代罗马法的“有疑,当有利于被告人之利益”的原则 ;作为一个完整的法律思想和概念,最早是由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提出来的,他在1764年所著的《论犯罪和刑罚》中指出:“在没有作出有罪判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被称为罪犯,而且在没有肯定被告人确实违反了所应遵守即保证予以保护的条件以前,社会就不能不对他进行保护。”

1948年12月10日,无罪推定原则在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这一联合国文件中被首次得以确认。此后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宪法或宪法性文件及刑事诉讼法典中规定了无罪推定原则。

1996年,我国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二)公诉案件由公诉人承担证明责任

(1)在刑事公诉案件中,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是由公诉人承担证明责任,辩方不承担证明责任。

(2)公诉人要向法庭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指控的犯罪事实,而且要达到法定的标准。控方承担证明责任的理由在于:一方面,因为公诉人是诉讼程序的启动者,公诉人应该向法庭提供证据支持其要求和主张,“谁主张,谁举证”是在诉讼活动中确定证明责任分配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公诉人既然做好了起诉的准备,也处于举证的便利位置。

辩方不承担证明责任的理由:其一,辩方在诉讼中处于被动防守的位置,不便于举证;其二,辩方的诉讼主张是否定公诉人指控的犯罪事实,而否定某一事实的存在往往难以举证。辩方所要做的事情,仅仅就是对公诉人提出的证据进行质疑,就完成了辩护的任务;同时,辩方享有证明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权利,即辩护权,权利可以放弃。

(三)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 在刑事自诉案件中,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责任。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侮辱、诽谤案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 ;虐待案 ;侵占案

2.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已经作出不予追究的书面决定的案件。

二、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特殊规则

(一)证明责任的转移

在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由控方来承担,并不意味辩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证明责任。基于举证便利和诉讼效率的考虑,刑事诉讼证明责任也可以转移到辩方身上,证明责任转移并不是否定无罪推定原则,是符合司法证明规律的,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

辩方提出有关积极辩护的具体事实主张时,证明责任才转移到辩方,消极事实主张不转移。当证明责任转移给辩方后,法律对辩方举证的要求低于控方,达到优势证明标准即可。一旦辩方完成举证之后,证明责任又转移到控方。

(二)证明责任的倒置 证明责任倒置:法律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由辩方或者由主张具体事实的相对方承担,这是立法在特殊情况下对证明责任的非常规性配置。证明责任倒置一般都是法律以推定的形式明确规定的。

理由:司法证明的需要,各方举证的便利,反映一定价值取向的社会政策性考虑。

(三)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倒置的情况有:

1.巨额资产来源不明最的证明责任

2.非法持有型犯罪的证明责任

3.严格责任犯罪的证明责任

4.刑讯逼供的证明责任

(四)证明责任的倒置与转移的比较

当证明责任转移到辩方时,其证明标准是比较低的,达到优势仲证明标准即可;而当证明责任倒置在被告人身上的时候,其证明标准是比较高的,因为这个标准就应该是刑事诉讼的一般证明标准,即证据确实充分或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正是因为证明责任倒置的证明标准较高,所以适用证明责任倒置的情况必须严格控制并由法律明确规定。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

一、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

(一)国外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学说

法律要件分类说:是指专就个别具体的法律构成要件的事实,按法律构成的要件的性质内容,以不同的价值目标为标准进行分类,凡归属于同一类法律构成要件的事实当事人就该项法律事实负担证明责任的学说和理论。

法律要件分类说被大陆法系奉为经典,具体是指将民事实体法律规范分为权利形成规范、权利防碍规范、权利消灭规范和权利排除规范。进而认为,主张权利的人应当对权利所依赖的权利形成规范的前提要件事实承担证明责任;否定权利的人,应当对防碍权利形成规范、权利虽形成但已消灭或应当排除的规范的前提要件事实承担证明责任。

(二)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贯彻“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1.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不同于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是尚待完善。

2.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据规定》第2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第5条: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对代理权发生争议的,由主张有代理权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1)凡主张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必须对产生该权利或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负证明责任,不必对不存在阻碍权利或法律关系发生的事实负证明责任,存在阻碍该权利或法律关系发生的事实的证明责任由对方当事人负担。

(2)主张原来存在的权利或法律关系已经或者应当变更或消灭的当事人,只须就存在的权利或法律关系的事实负证明责任,不必进一步对不存在阻碍变更或消灭权利或法律关系的事实负证明责任,这类事实的存在也由对方当事人主张并负证明责任。

(3)将主张应当理解为积极主张,肯定性主张。

(4)法官在合理分配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时候,必须将程序法、证据法、民事实体法的规定结合起来考虑。

3.对主张的理解:是指民事诉讼中的具有实体或程序意义的事实主张,而不包括法律主张,更不能理解为一种主观态度或意见。

二、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特殊规则

(一)证明责任的转移——主观证明责任、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

在民事诉讼中,提出证据的行为责任,在双方当事人之间来回发生转移,是一种普遍现象。证明责任的转移仅限于行为责任,而不涉及结果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11条规定:“案件的同一事实,除举证责任倒置外,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首先举证,然后由另一方当事人举证。另一方当事人不能提出足以推翻前一事实的证据的,对这一事实可以认定;提出足以推翻前一事实的证据的,再转由提出主张的当事人继续举证。”

(二)证明责任的倒置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倒置是指在一定的情形之下,不应当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分配原则决定某个案件中的证明责任分配,而是应当实行与该原则相反的分配规则。由主张具体事实的相对方承担,这是立法在特殊情况下对证明责任的非常规性配置。证明责任倒置一般都是法律以推定的形式明确规定的。

我国证明责任倒置的立法体现(1)实体法:在我国,实行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倒置的规定以前主要体现在《民法通则》、《合同法》《侵权责任法》《专利法》等实体法当中。(2)程序法:为此,最高人民法院相继通过《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与《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两部司法解释作了汇总和补充。(3)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司法解释并没有穷尽证明责任倒置的各种规定,在民事实体法中还会涌现出证明责任倒置的条款。此外,随着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理论的完善和民事实体法的严密,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倒置的情形也要不断作些调整

4、我国证明责任倒置的分类

 特殊侵权诉讼实行证明责任的倒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

(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四)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五)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六)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七)因共同危险

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八)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 劳动争议案件实行证明责任的倒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条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三)证明责任的司法裁量

证明责任的司法裁量是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又一种特殊机制。启动这种分配方式的前提是某一案件证明责任的分配不能根据现有法律、司法解释找到具体可用的规定。证明责任司法裁量所遵循的原则是公平和诚信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条:“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第八章 证明标准

二、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

三、绝对真实和相对真实

四、实质真实和形式真实

第二节 外国的证明标准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辨析

二、英美法系的证明标准示例

(一)美国

1.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

2.明晰可信标准

(二)英国

三、大陆法系的证明标准示例

(一)德国的证明标准

(二)日本的证明标准

第三节中国的证明标准

一、我国现行法律所确定的证明标准及其缺陷

我国有关证明标准的立法规定:目前我国三大诉讼法并没有直接就证明标准问题作出正面

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立案侦查的证明标准、逮捕的证明标准、侦查终结移送起诉、提起公诉和做出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的有关规定,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证明标准一元化,不易区别不同诉讼阶段的证明标准。

二、我国证明标准的观念转变

(一)从“客观真实说”走向“法律真实说”

(二)从一元化证明标准走向多元化证明标准

三、我国司法证明标准的构想与变革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为“优势概率的证明”,就是在审查诉讼双方证据的真实性和证明力的基础上,评价双方证明结果的概率,其中概率占优势者即可胜诉或得到有利的裁决;

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为“排除合理怀疑”“确信无疑的证明”,就是在审查诉讼双方证据的真实性和证明力的基础上,判断公诉方的证据是否能够排除合理怀疑地证明其指控的犯罪事实。

上一篇: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下一篇:校园文化开放教育建设研究论文